时间:2022-02-08 09:40: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号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职业教育里,专业课是比较重要的课程。一直以来,深受学生的青睐,专业实训课更是重中之重,倍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是动手操作课,其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学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准,所以,每到专业实训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当高。就拿我们电子专业来说吧,我个人觉得彩电的实习显得格外的重要,因为,从彩电的电路结构看,它基本上包含了各类普通家用电器的电路,如收录机的功放电路,与彩电的伴音功放电路基本一样;黑白电视机的行场扫描电路,与彩电的行场扫描电路的结构和原理也基本相同;空调器、全自动洗衣机等的控制电路即CPU电路,与彩电的CPU控制电路一样等等,可以这样讲:学会了彩电电路,就等于学会了其它家用电器的电路,换句话说:“会修彩电,就会修其它家用电器了。”因而彩电实训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技术水平。
怎样才能上好彩电实训课?一直以来,我曾为这件事去努力探讨与尝试。我在十多年的彩电实训教学中,我认为,彩电的实训必须经过以下三个环节,才能更快、更易地教会学生掌握彩电维修技术。其一、是做好动手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其二、是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其三、是写好实训总结。
1动手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实训前的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好、不到位,在后面教师设故障实训时,学生就会一头雾水不知天了,只是盲目地去乱测、乱焊,到处碰壁,非但不能把机子修好,反而在无意中增设了故障,问题越来越多,这样会导致越修越乱,损坏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达不到实训维修的目的。那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应该包含哪些呢?
11 能够看懂每一种彩色电视机的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是整台电视机的组成的依据,每台成品彩电是根据电路原理图配装元件而成的。因而,想掌握彩电维修技术,会看原理图是关键。要想真正读懂电路原理图,得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整机方框图。整机方框,其实是彩电的框架结构,利用这个框架结构去分析工作原理,明确原理图中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及其单元电路所包含的元器件等。(2)理清各种信号流程。我们知道,彩电能够接收电视节目,其实是电视机接收发射台发射的电视信号,因而,信号的有无直接影响图像的显示或光栅的形成。如果电视信号在彩电中不够畅通或者在某些部位被除断开了,那么信号走不到终点,最终表现出故障现象来——不能够正常收看电视节目。所以,信号流程的流向,是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在彩电里面,有多种信号,其一是电视伴音信号流程。伴音信号起源于高频头接收发射台的全电视信号,然后加到中放电路进行放大,到予视放电路将其分开为第二伴音信号,最后加到伴音电路将其放大,由扬声器还原声音。其二,是图像信号流程。电与伴音信号一样,都要通过公共通道电路,所不同的是,在视频检波、予视放分离后,经过亮度信号处理电路放大,最后经过矩阵电路(末级视放)放大处理,由彩色显像管显示彩色的图像。其三,色度信号流程。也是先经过公共通道放大分离。然后由色度解码电路分离基色差信号或者是三基色信号,与图像信号一起加到了矩阵电路进行着色处理,由彩色显像管还原彩色。其四,是行场扫描信号。这两种信号是形成光栅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它们的前级电路(振荡电路)一般在集成块里面形成,场的信号部分经过场激励、场输出,到场偏转线圈。行的信号部分经过行激励、行输出,再到行偏转线圈等,这些都是彩电里面主要信号处理电路。(3)理清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彩电里各电路正常工作时,不可缺少的能源电路。它相当于一个人每天都需要“粮食”一样,没有了它,彩电就不能进入正常工作,就会表现出各种的故障现象来。一般彩电的供电电路是由两个地方提供给整机:①由整机的核心能源供电——开关电源。这部分电路主要形成110-145v的主电源,25V左右的场电源(有的由行输出变压器提供),5到12V的低压,180V的矩阵电压(有的由行输出变压器提供)等,这些电压提供给行扫描、微处理、中放、伴音、矩阵等电路。②是由行输出变压器供电。它又被称为“电视机中的变电站”,显像管各电极所需的电压基本上由它来提拱的。如:二万多伏的阳极高压,八千多伏的聚焦电压、6.8V的灯丝电压、180V的矩阵电压等,都是由行输出变压器提供。因而,作为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供电的系统的流程,才能确保彩电各部分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4)理顺系统控制电路。系统控制电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PU”电路,或称“电脑芯片”电路。它在彩电里相当于人的大脑,指挥着彩电各部分电路的工作,是核心电路,因而,我们一定要理顺其控制原理及控制的方法,才能保证电视机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首先要懂得CPU正常工作的条件,CPU要正常工作:①+5V的电压要供到CPU;②复位电压要正常;③晶体振荡电路正常起振;④板面控制键不能出现短路漏电;⑤采用I2C控制总线的时钟线、数据线不能短路与开路。在这五个条件里,缺一不可,缺乏其中一个, 都会使CPU电路失控,使彩电不能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其次,要理顺各个被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彩电要正常工作,首先受CPU的控制,CPU不能控制电路或控制不正常,可想而知,彩电就会处在“瘫痪”或混乱状态 。那么,彩电里CPU电路是如何去控制电路的?先由人触发按键(摇控手柄),发出一个相应的指令信号,经过接收头接收处理,再经过CPU电路识别后输出一个相应的控制信号(其实是一个控制电压),然后送到接口电路或译码电路进行转换,最后把转变后的电压去控制被控制电路按照原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工作。总的来说,要求学生弄懂彩电的各种工作原理,为动手操作铺平道路。
12 将原理图上的元件符号与印刷电路板上元件相对照
这是由图纸向实际电路转换的关键环节,原理图与实际电路板上元件的分布相差很大,原理图上的元件一个接一个,比较顺直,很容易看懂;然而印刷电路板上元件与元件之间有些连接得很近,有些则相差甚远,远的距离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按照图纸上面元件与元件之间相隔很近,但是到了实际电路却大不一样了,有可能会一个(元件)在东,另一个(元件)在西了,因而刚学习看图与电路板对照找元件时,很多学生都觉得很困难。一般的方法是先找到核心元器件,如;高压包、开关管、输出管、高频头、集成块等的位置,再根据图纸上的元件与电路板上铜泊的连接,最终会找到图纸上的相应元器件来。
13 教会使用各种仪器、仪表及各种检修方法
我们都知道。要修好一台彩电,不是依靠维修者的肉眼找元件的(故障点),而是通过仪器、仪表的度数、信号的波形……,维修人员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判断故障的部位,有效地找到故障点。所以,作为一名维修工作者(家用电器方面),必需的仪器、仪表一定要会使用,这也是维修人员必备的条件之一。同样各种维修方法的使用与选择也不能忽略,它也是衡量维修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之一,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可根据彩电的故障现象,选取恰当的维修方法,运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根据仪器、仪表上的数据反映,综合分析,最终找到故障点,很快就把彩电修好。相反,如果选择的方法不对,盲目乱拆乱焊或根本不懂得维修方法,这样的维修人员,他的技术水平有多高,我们就可想而知了。因而熟练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其各种维修方法的选择,作为维修技术人员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2动手操作实践
动手操作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体现,是理论的必然结果。操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维修人员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如果只有理论知识,没有操作经验,往往是夸夸其谈的,不管用;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是获得真知的途径。对于彩电的操作实践,应该怎样进行呢?依我看,也要遵守由易到难的步骤。第一,教会学生测量彩电正常工作时各部分电路的关键点的电压 值、电阻值、信号的形波值、CPU的控制方法、途径等。这样做目的在于今后教师设故障维修时,可作为正常工作的条件依据,通过对比测量,就很容易找到故障点,避免了乱测乱拆乱接的不良习惯。第二、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彩电里埋设各种故障,让学生去检修。这个阶段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是掌握技术的最关键点。教师所设的故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比较系统的安排的,是根据原理图上电路特点来搞“破坏”的。一般破坏的地方有:①对信号系统开路或对地短路。这样是模仿了信号受阻,使得信号到不了目的地,最终表现出故障现象来。例如:在公共通道上设图像中放信号到不了后级,就会出现“有光栅无图像无伴音”的故障现象。②设各部分电路供电系统方面的故障。供电系统是能源所在,等于彩电的“粮食”,如果某部分供电出现了问题,或者一部分电路得不到正常的电压,那么这些电路就处在瘫痪状态,电视机就不能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最终表现出相应的故障来。例如:高频头的供电12V或5V的电压加不到,高频头就不能正常工作,最终表现为“有光栅无图像无伴音”来;再如:灯丝的限流电阻开路了,显像管灯丝得不到电压,就会出现“无光栅无图像有伴音”的故障来。如果你懂得这样的工作原理,通过测量电压就很快找到故障点。③设系统控制电路方面的故障。CPU系统控制电路是彩电正常工作时的“指挥者”。如果指挥系统出了问题,彩电就会“瘫痪”。如:不能选台、不能调台、不能控制声音大小、不能调色度、亮度、对比度甚至不能开机……等,一系列控制方面的问题。例如:破坏CPU正常工作时任意一个工作条件:晶振开路或短路、+5V的供电加不到集成电路、复位电压不正常、或者按键短路或漏电等,都会使微处理电路不能工作。④设光栅方面的故障。电视机的显像管是还原图像的地方,也是发光的主要部件,如果显像管不能正常发光,那么,就会影响到图像的重现,因而,教师很有必要在这方面设故障给学生去检修。可以设行振荡信号加不到行激励级或行管损坏等使高压不能够形成,最终不能形成光栅也就无法还原图像了。⑤在彩色解码电路设故障。这一部分是显示色彩的,当这部分电路出现问提时,会表现为“黑白图像正常无彩色”等一系列的故障来。⑥在伴音方面也适当设些故障。如:图像正常,无伴音;图像正常,伴音轻或有蜂音等故障;这些都要求教师精心的设计,同时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特点,设不同故障、不同的电路部位,让学生在检修中得到收获,得到快乐。第三、学生检修故障的过程。教师设好故障后,让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运用学到的原理知识、判断引起故障的大致原因,选取恰当的维修方法、维修技能找出故障的部位,清除故障点,这样就可以把机子修好了。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最终达到了实训维修的目的。
3写好实训总结
写实训总结是为了提高,为了查漏补缺,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我们都知道,同是一种故障现象,出现的电路不相同,故障点也就不相同,故障的元件更加不相同。这样,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去总结,只是凭现有的经验或感觉去检修,往往要走很多弯路。因而,通过好好地总结、归纳、分类,把它当作资料,为今后的维修积累了自己的一份经验。
经过上面几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后,复杂多变,内容繁多的彩电实训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 《电视机维修实训》主编:牛金生.
[2] 《遥控彩色电视机电路分析及维修》主编:叶航伟.
机电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集合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自动检测技术、PLC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相关课程,融合了实训和生产,是机电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的综合课程。
对五年制高职教育而言,由于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上,通过机电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紧扣机电专业核心技术,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环节展开,同时需具备一定的网络通信技术。
综合实训课程建立在机电结合的基础上,企业调查结果显示,机电设备的控制很多都采用PLC作为控制系统。对机电综合实训课程,选择某生产流程的模拟控制系统为实训载体,通过模拟仿真控制,掌握生产岗位的控制技术,吴中中等专业学校选用了光机电一体化设备YL-235A自动化生产加工系统。
PLC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教学中的应用
1.PLC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功能
整个系统通过PLC控制,各个环节有序结合。该装置配置了触摸屏模块、PLC、变频器装置、气动装置、传感器、气动机械手装置、上料器、送料传动和分拣装置等实训机构。根据其特有的属性,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触摸屏模块和PLC,执行机构由气动电磁阀-气缸构成的气压驱动装置和变频器控制步进电机的传送装置,实现了整个系统自动运行。整个实训装置的模块之间连接方式采用安全导线连接,以确保实训操作的安全。系统分三大模块:
(1)送料机构的控制
采用24 V直流减速电机,转速6 r/min;用于驱动放料转盘旋转,PLC通过输入信号发出输出信号,驱动送料机构运行。
(2)机械手感应机构的控制
整个搬运机构能完成四个自由度动作,手臂伸缩、手臂旋转、手爪上下、手爪松紧。机械手的动作通过磁性开关和接近开关的感应信号传送给PLC,PLC根据内部程序执行发出信号,驱动电磁阀-气缸完成机械手的动作。
(3)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的控制
由皮带输送、推料气缸、变频器、步进电机构成,PLC通过感应信号发出输出信号给变频器,变频器驱动步进电机运行,皮带转动,实现物料的传送,通过传感器感应信号,使得PLC驱动电磁阀-推料气缸动作,实现物料分拣。
2.PLC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控制系统中的设计方法
建立一个PLC控制系统,必须根据被控系统所要求的动作,正确分配I/O口,综合应用顺序功能图,完成梯形图的设计,达到所预定的动作过程。
顺序控制设计法是按照工艺要求,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顺序,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机构自动地有序地进行操作。首先要根据工艺过程,画出顺序功能状态图,然后根据顺序功能图画出梯形图。
顺序功能图是描述控制系统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是描述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的一种有力工具。利用顺序功能图的方法已经成为控制梯形图设计的主要方法。利用PLC的编程元素(如状态寄存器S和辅助继电器M)来代替各步。
顺序功能图由工步、有向线段、转换条件和动作组成。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又分为三种:单序列、选择序列和并行序列三种形式。如图1所示:
3.PLC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教学方法
机电综合实训课程采用项目、任务型教学,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围绕PLC课程在设备中的应用展开,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结合实际操作,了解该设备所能完成的任务和工作流程,分析设备的硬件组成和各元件功能。通过实际拆装、编程与调试、故障诊断、维修及保养等,掌握该设备的装配、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实训课程采取阶段式训练,并将企业的6S管理融入教学过程中。
1.设备认知,熟悉设备和设备元件,拆装注意事项,安全用电等。
2.掌握知识,掌握设备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注意细节,融入平时所积累的操作经验和诀窍等。
3.拆装操作,结合企业实际操作要求,理解拆装顺序和要求,学会工具和仪器的使用,理解设备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关系,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
1、随着近几年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道信号专业上出现了一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来满足铁路的发展需要,一些落后的技术标准将会被淘汰。针对这种现状,如果在实训课教学中继续开设现在不用或者很少使用的实训项目就意义不是很大,将来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力就不是很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实训指导老师,我积极与用人单位技术人员沟通交流,了解用人企业的需求,掌握企业最新的操作工艺、操作方法,新技术、新标准。同时利用假期下企业进行学习锻炼,使自己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标准。了解了用人企业的需求后,深入细致地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将一些最新的工艺标准作为补充内容加进来,进而订出完整实用的教学计划,使知识技能新旧结合、环环相扣,先后有序,这样就能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2、近年来,由于各大专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扩大招生,致使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素质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故而在实训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结合学生的综合水平,既要考虑大纲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地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内容要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对实训内容的结构和顺序适当做出一些调整,使实训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前面实训的项目,掌握的技能能够在后续的实训中用到,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获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实训操作练习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
1、采用先讲解后示范再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学生一般在进行实训前学过实训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实训练习,理解是不是很透彻,所以在实训练习之前,作为实训指导老师要对实训项目的实训准备工作,操作过程,技术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进行再次讲解,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对操作过程、技术标准等重点、难点问题要做重点讲解,讲解内容要清晰明了,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讲解完成后要对实训项目进行示范操作,实训指导老师在示范过程中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严格按照实训项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示范,不能为了图省事用语言一带而过,或者只是简单粗略的进行示范,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模仿,使学生操作起来丢三落四,做出来的产品不合格,在示范过程中尽量做到操作过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训指导老师完成的示范项目应该是学生模拟练习的标准产品,激发学生要赶上老师的产品甚至是超过这种实训练习热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训质量的目的。
2、采用单项练习法和综合练习法相结合。
针对铁道信号专业实习项目的特点,将一些比较复杂和难度比较大的实习项目分成几个小项分别进行操作练习,小项练习好后再将小项综合起来练习,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刚刚进行实训练习时,往往情绪、精神紧张,动作不协调,顾此失彼,难以连贯地完成操作过程,尤其是面对比较复杂的设备或难度较大的操作过程更是如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的实际,把复杂或难度较大的综合操作练习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局部操作练习,即单项操作练习,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如把室外箱盒电缆配线这个比较复杂的实习项目分解为①电缆分组编号、抻线;②线把绑扎分线③制环上端子。分解成这几个单项后,使练习难度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练好每个单项后都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对自己练好后边的项目更有信心。当学生分步骤的单项操作过关以后,再将各单项操作连成一个过程,进行综合操作练习。继而,还要根据企业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设置事故让学生分析处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一种比较亢奋的情绪之中,增强了学习技能的自觉性。
3、加强学生操作练习过程中的实习老师的巡回指导。
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往往有些操作细节听得不是很明白,在操作练习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操作,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在去纠正就很困难,所以作为实习老师,在讲解示范完成后,让学生练习时,不能撒手不管或者离开实训场地活动,让学生随心所欲的练习,这样很难达到学生很好掌握技能的目的,还可能造成工具、仪器、仪表的损坏,材料的浪费,严重者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实习指导老师要多转、多看、多说,对操作练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纠正,个别进行重点示范讲解,讲明他在操作练习上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样做在上班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使其及时改正,避免为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
4、采用以点带面教学法。
经过近几年的实训教学过程,发现在操作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快,操作起来比较规范、标准,通过巡回指导将这些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选出来,担任实训指导老师的帮手,任命他们做实习小组的组长,带领本小组的成员将实训项目练习好。一般这些学生平时学习比较好,责任心比较强,他们会用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去给同学们讲解,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会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技能比武,每小组选拔出练习最好的同学进行比赛,这样有助于学生团结互助,集体荣誉感的养成。比赛完成后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总评,最终达到全部掌握技能的目标。
5、做好实训教学总结,保持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35-03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与铁路信号技术装备的不断升级换代,对铁路信号岗位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目前,铁道信号专业发展迅速,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铁道信号专业,铁道信号专业建设如火如荼。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重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取得极大成功,笔者曾到德国考察和深入学习德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2013年,山东职业学院和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签订了“中德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初步合作意向。依托“中德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参考德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笔者作为山东职业学院铁道信号专业带头人,提出和初步实践了铁道信号专业建设方案。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专业的设置、学制、培养目标、教师资格、办学条件、教师进修、考试方法、制度管理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这些元素没有具体规定,由每个学校自己确定。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模式,探索高职院校铁道信号专业建设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铁道信号专业面向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主动适应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培养铁路信号设备检修维护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柏林轨道交通公司培训中心隶属于柏林轨道交通公司,是德国的一所轨道交通技术人才专门培训学校。培训中心采用小班制教学,学生前2年不能进车间,只能在学校和培训基地学习。每3周为一个教学阶段,学校理论学习1周,培训基地学习2周,培训基地的学习也分为理论和实践,其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为3∶7。教师自由度高,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布置自己的教室和进行课题的讲授。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职能分工明确。学校只是负责专业课程的
开发、教学的组织等任务,不负责学生的就业,校内的实训基地也是提供一些验证型、简单的试验、实训。学生第三年进车间实习。借鉴柏林轨道交通公司培训中心的教学模式,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采用“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增加教学组织灵活性,适应企业淡季、旺季生产特点和铁道信号施工、维护年度计划的特点,将每个学年分为多个学段。第一、二学年各分四个学段,三个学段校内教学,一个学段企业实习。实习学段根据合作企业生产情况与生产计划灵活安排。第三学年分为两个学段,一个学段校内教学,一个学段企业带薪顶岗实习。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主要采用双轨制对学员进行培训。山东职业学院铁道信号专业建设结合德国双轨制在职校主要理论培训和在企业实践训练的特点,广泛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加入企业元素,聘请企业职工作为兼职教师,学校主要进行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主要实践教学项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采用“产学对接,真岗实练”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对接。围绕着铁路信号设备检修维护作业过程开展教学活动,以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为标准,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素质结构;依据铁路信号工岗位职业标准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解析信号工岗位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构建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按照铁路信号工的真实环境和作业流程,布局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演练项目与企业生产班组对应。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担当技能考核考评员,按照铁路技术比武的规格标准组织技能大赛,专业技能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真岗实练。通过对企业岗位实际生产过程分析,明确能力构成,设计具体岗位的学习项目。在铁路局所属电务段(济南电务段、青岛电务段)、中铁建设总公司下属企业所属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局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电气化公司)等进行顶岗实习,并以学生实习所在的车间班组鉴定为主要依据,校企共同进行考核评价。
德国工商会每年对德国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学生组织理论课程的全国统考,所有专业同一天考,实践内容的考核由企业自行组织。山东职业学院所有专业的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学院统考的方式,专业课程参考全国轨道交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考核标准,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监督学习过程和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注重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职业能力考核,考核过程以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围绕课程核心技术技能,实行分任务过程考核、综合评定的考核方案。考核时间的全过程化:各教学任务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环节,考核时间由始到终。考核地点的全过程化:实训室、一体化教师、演练场、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开放:采用任务、调研、操作、口述多种考核方式。考核人员开放式:采用自评、互评、任课教师多元化评价标准。实行学习过程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考核方案。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客观、实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学习项目的每个工作任务为单位,项目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的学习过程的实现效果为考察依据,并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考核。每个工作任务结束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工作任务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的表现,从工作态度、拓展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评。考核重点在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工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在于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依托山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以高铁信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接企业生产岗位需求、高速铁路信号先进检修技术对接专业教学内容为纽带,以对口培养急需人才、降低新员工培训成本为结合点,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务段检修实习实训基地。以电务段投入生产性实训条件、学院投入配套教学、培训软件等资源,合作建成集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厂中校”。根据《校企合作共建共管电务段检修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和《电务段检修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设立“厂中校”管理机构,由电务段劳人科科长和轨道交通系主任分别担任实训基地正、副主任,双方共同配备专业教师和工作人员。基地的日常管理主要由企业负责;学院设一名专职人员参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学生实习实训、职工培训及技能鉴定方案、毕业设计选题与指导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与培训教材。在教学组织上,系统理论知识主要由学院教师讲授和考核,职业核心技能则由校企双方教师在企业进行授课和指导;顶岗实习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生分组,每组4~5人轮岗轮班。通过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使学生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岗位核心技能的反复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获取职业经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由校企双方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进行考核评价。同时,教师在基地进行顶岗锻炼,及时掌握动车新技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基地可接受第三方委托培训,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和企业员工培训的平台。积极寻求校企双方更多的利益结合点,搭建起双向服务与交流的桥梁,促进校企合作良性运行,逐步构建校企深度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由政府部门组织行业企业专家组织开发,学校按照国家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我国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各个院校自行开发,参考德国课程体系建设特点,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课程建设专家一起深入企业,与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所涉及的职业资格标准;提炼核心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与任务的知识、能力、素质;开发具体教学项目,以教学项目确定教学内容;按照专业建设标准(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制订)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岗位课程动态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以铁路信号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选择主型铁路信号设备为载体,以相关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为指导,进行课程设计。
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协同授课,采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的教学方法,实行学习过程考核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德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在企业完成,企业实践资源丰富,针对性强。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学校制定方法来实现,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我们在专业建设的时候注重加强和企业联系,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铁路运营企业特点,根据铁路运营企业周期性特点,周期组织学生到铁路运营企业或中铁建电务工程公司进行实习实训,与企业共管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实训的生产性和校外实习实训的教学功能建设。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在企业完成,校内实践设施投入相对较小,目前我国高职实践设备主要由学院投资建设,铁路信号设备价格不菲,要想按照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设备情况购置实验实训设备,学校承担不了这些费用。可以考虑其他方法来充实实践设备或充实学生训练内容。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有很多旧的替换下来的设备,各大院校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可以利用铁路或地铁运营企业的旧设备,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各铁路局或地方铁路公司每年都要置换很多线路上仍在使用的设备,学校可以到铁路企业折价购买旧设备或利用捐赠来进行实践条件建设,完成教学需要。山东职业学院铁道信号专业的车站信号联锁设备实训室、区间信号闭塞设备实训室、铁路信号基础测量实训室和铁路信号室外演练场80%的设备都是利用铁路现场电务段大修替换下来的旧设备来建成的,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教学学院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工程、城轨车辆等轨道交通专业实践条件建设也充分采用这种模式,为学院实践条件建设节约了大量设备资金。
德国职业教育一大部分内容在企业完成,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文化、企业氛围里面学习,借鉴德国轨道交通企业文化和氛围,注重实习实训条件内涵发展。加强吸收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引企入校,吸收企业文化;植校入企,在企业建立教学点,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等文字制作标牌上墙,并将企业安全注意事项、规章制度、生产管理规定、岗位职责、操作标准等引入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对接铁路企业文化。完善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养,探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化建设;在基地设立“教师工作站”,接纳教师进行顶岗锻炼,将“厂中校”打造成为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教师掌握新技术的平台。通过与培养单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制订包含学生顶岗实习保险等内容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以及《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在铁路信号综合实训基地,营造真实职场环境和氛围。
四、师资队伍建设
德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教学,专业内容实践教学主要在生产车间完成,有专业师傅具体指导。山东职业学院通过“内培外引、双兼互聘”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加强和企业联系,建设兼职教师企业库,保证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用兼职教师部分代替德国职业教育的师傅帮带作用,制定兼职教师聘任、管理与考核办法,明确兼职教师的职责,并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对聘用的兼职教师实施弹性授课时间安排,并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进行帮带,使兼职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节、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双师素质实践基地。定期送教师到企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知识体系,保持教师一线技术的掌握。聘请经验丰富、长期从事铁路信号工作的教授、工程师担任指导老师,结对子,签订协议,指导教学,指导实践。提高老师的上课质量和动手能力。
五、小结
德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有很多优点,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们可以借鉴其中一些成功的东西,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学院运作方式不同,不可能完全照搬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切方法,在借鉴的同时要有所区分并且改良成为我们自己能够消化吸收的内容。高职铁道信号专业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积极探索,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铁道信号专业建设的路。
参考文献:
[1]吕金城.浅谈高职院校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建设与改革[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5).
[2]翟红兵.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标准建设与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5).
[3]王燕梅.加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建设,办出高职特色[J].教育学文摘,2011,(12).
[4]魏引辉.德国职业教育特色与教育模式[J].江西教育・管理版,2013,(2).
摘要:围绕打造满足当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人才培养需要的培训平台,以昆明铁路机械学校与地铁公司共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为案例,以校企合作为背景,从总体设计、技术方案、建设过程、资金筹措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同时对共建过程中校企双方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校企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63-04
作者简介:段渝波(1970—),男,硕士,昆明铁路机械学校高级讲师,昆明市首席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机电工程、教学管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也得以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昆明、苏州等近40个大中城市拥有或在建地铁。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这对各地铁道类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各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此外,对于地铁公司来说,通过员工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岗位技能训练,不断提升员工的岗位能力,也是运营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因此,一方面,打造怎样的专业教学实训平台,以培养满足当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轨道类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另一方面,从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来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属于特有工种,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在建设上一次性投入大,而许多院校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时间较短,导致各校实训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资金缺乏、技术支持要求高、缺少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等问题。于是,大多数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来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以校企合作共建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为例,从技术方案、建设过程、资金筹措、师资培养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期望这些经验和做法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是昆明地铁运营人才需求对实训基地提出了迫切要求。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为187公里,首期工程于2010年5月全线开工建设,2012年6月昆明地铁6号线正式通车,2013年5月首期工程南段通车,北段也于2013年年底通车试运营。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每公里配置60名工作人员和昆明地铁规划建设里程测算,近五年的人才需求总量逾万人,岗位涉及站务员、电客车司机、车辆、机电、供电、通信、信号、工务等运营和维修人员。随着昆明地铁运营线路的不断增加,员工亟须加强实践技能,这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是学校外贷项目的实施为基地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2013年1月,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借用奥地利政府贷款购置教学实训设备项目顺利完成招投标,学校将该项目三分之一的资金投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设备的购置,主要购置列车模拟驾驶训练器、车站值班员仿真培训系统、OCC仿真培训系统、城轨车辆转向架模型和地铁车辆实训装置等教学实训设备。
三是新建教学楼为基地建设提供了场地保证。2012年7月,学校新建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该教学楼在规划设计时,提前将2 000m2的主楼地下层按地铁车站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划,并在教学楼施工过程中进行同步建设。其中,教学楼主楼大厅进入地下层设置了三个楼梯间,其中两个楼梯间各预留上、下扶梯的安装位置。地下层侧面设置与主干道相连的大门,方便后期教学设备的进出。另外,设计时按照实训基地建成后的使用要求,充分考虑了通风、照明和消防等因素。教学楼的前期设计和建成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场地保证。
四是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基地共建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9月,学校与昆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订了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人才培养工作随之启动。2011年以来,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在职前培训、人员招聘、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昆明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推进和发展,技术人员队伍日益壮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不断增大,学校轨道类专业办学规模也逐年扩大——现有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已不能满足技术培训和专业教学要求。因此,针对教学中和培训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公司和学校在双方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经多次协商确定校企合作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
二、实训基地建设
(一)合理规划确定建设目标
自校企双方展开合作以来,学校和公司的领导、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多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讨,并于2011年9月确定了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面向昆明地铁,辐射西南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组建一个具备轨道交通地铁运营技术员工培训、专业实训教学和设备调试试验等功能的实训基地。建成后基地可满足昆明轨道交通地铁运营和维修技术人员的职前与在职培训,可满足相关岗位的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要求,满足学校轨道类专业的实训教学需要,同时为轨道交通设备的调试与应用搭建试验平台,并为职业资格鉴定提供基础平台支持。
(二)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共赢
校企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机制,以“产权明晰、优势互补”为原则共同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并使用,在规划、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双方根据各自在场地、人员、技术、资金及设备方面的优势提供必要支持,建成后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其产权仍归属于投资方,双方享有共同的使用权,日常使用维护由学校和昆明地铁运营公司派驻管理人员共同负责。
(三)紧密合作制定总体方案与技术方案
从2010年开始,学校组织专业调研组,先后走访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地铁公司以及部分铁道院校,从实训基地建设、设备组成、技术要求、教学及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2011年10月,成立由调研组教师和昆明地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构成的项目组,就昆明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昆明地铁实际情况,从满足轨道交通主要工种的技术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和相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角度,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经过多次论证和修改完善,共同完成了实训基地建设的详细规划和功能设计,最终确定了实训基地的总体方案:建立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模拟车站,利用模拟设备搭建运营仿真平台,通过模拟设备和实物设备的组合达到使培训人员身临其境的岗位实训、考核、鉴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满足OCC调度、车站值班员、电客车司机、车站站务员、车站票务员、车站机电设备维护工、信号设备维护工、供电设备维护工、工务线路维护工及车辆检修工等运营和检修岗位培训需要和相关专业教学需要的十个培训系统组成。
在完成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项目组制定了基地建设的技术方案,确定了设备构成和技术要求。调度、驾驶和车站作业作为地铁运营的核心岗位,与之对应的OCC调度仿真培训系统、车站作业仿真培训系统与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通过构建“大三角”的互联关系,形成地铁运营综合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教员系统进行控制,教员系统既可对上述三个系统单独或并行控制,包括设定参与训练的系统种类及个数、运行线路、模拟驾驶以及各类故障和突发事件,还可监控训练过程。这项技术要求是技术方案中的核心,也是该实训基地的主要特色。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技术平台的大量现场实时数据,需要模拟设备提供,同时,线路设备、机电设备、信号设备、AFC设备、售检票软件系统又是模拟设备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采取学校采购搭建基础运营模拟平台,企业提供部分实物、声音广播文件、导向系统标识文件的方式进行共建。实现从功能表现上、使用硬软件条件、视听环境上与现场一致的实训场景。
1.学校资金筹措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设备具有技术要求高和设备价值大的特点,构建实训基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是各地铁道院校在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市场引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和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分担长效机制,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解决中大型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该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建设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前已述及,基地的一部分设备购置,以学校借用奥地利政府贷款购置教学实训设备项目的方式予以解决。
2.学校基础建设
学校通过预算项目完成地铁模拟车站的基础建设,包括铺设整体道床、道岔及转辙机,完成车站站台及站厅、车控室、编码室、客服中心、调度室、模拟驾驶室、车站值班员室、运转值班室、教学机房和教学观摩室等功能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基础建设中,充分考虑实训基地的总用电负荷、配电柜的设置、接地、接零、绝缘等因素,以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在学校基础建设中,充分考虑、灵活处理企业设备在实训基地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3.企业设备投入
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在实训基地共建基础上,提供全高安全门(含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半高安全门(含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自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人工售票BOM机、供电第三轨及相关供电基础设施、信号机、信标、轨旁计轴设备等信号基础设施设备,组建实训基地中票务培训系统、机电、供电、信号培训系统。在企业硬件安装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模拟平台与现场真实设备的接口关系和实训工位的问题。通过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完成了实训基地的第一期建设工作。
(五)共同参加建设,实现师资双向培训
项目组按照实训基地总体方案要求,结合教学楼地下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地铁模拟车站的布局设计。按照设计要求,由地铁施工单位承建了轨道线路施工,设备提供方完成教学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同时,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校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技术设计和施工建设。
设备在安装调试前,学校、公司和生产商三方的人员(包括校方的城市轨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通信信号、机电设备等专业的专任教师;地铁公司包括电客车司机、调度员、值班员、通信、信号、线路、供电、机电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及培训师;生产商的技术工程师)就实训基地设备的调试要求,结合技术方案,再次进行了讨论和明确,然后开始设备安装调试。
基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地铁公司电客车司机、车辆、站务员、票务员、机电、电环调、行调、通信、信号、工务、供电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验收组,以两次综合演练的方式对全部设备进行验收。演练过程全部由公司技术人员及对应的在职在岗骨干员工操作,学校专业教师全程分岗位参与。演练结束后,三方人员对综合演练进行总结,公司技术人员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不足,通过书面和图片形式就运行图、ATS操作、调度电话、SCADA、车辆、车站HMI、信号楼HMI、车辆段HMI等八个方面七十余个问题向生产商进行了反馈,生产商随后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如图1所示。
通过全程参与基础建设、设备调试和综合演练,不仅完成了设备调试和验收,同时也使专业教师和公司培训师尽快地熟悉了实训设备的操作,有效缩短了教师的设备使用培训周期,达到了公司培训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双向培训的目的。
(六)共用共管,有效发挥基地的作用
建成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搭建了一个城轨运营的综合培训系统,其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数量较大,使用工种多、层次不同。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在建设初期成立了由学校四名专业教师与昆明地铁公司的一名专职人员组成的设备管理维护团队,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全程参与,同时将负责实训基地运行后的管理和设备维护。该团队从设备的日常维护、使用管理、故障申报等环节初步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办法,保障实训基地今后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基地在地铁员工培训和专业教学中的支撑作用,为后期的共用共管并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7月,该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初步完成建设,从设备配置和综合演练的情况来看,实训基地可达到提供轨道交通相关工种每年不少于2 000人次的各类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同时为学校轨道类专业教学提供6个专业约200个工位的实训规模。截至2014年底,在实训基地已完成四期、6个岗位共计1 250余人的技能鉴定,有力地保障了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后期将围绕实训基地这个技术培训平台,由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培训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各岗位实训课程,进一步完善各工种联合演练实训项目和技能鉴定考核标准。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以企业自身发展和学校办学需求为切入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为主线,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以“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机制,构建了一个符合城市轨道交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术平台,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隋明云.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2]黄深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思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Method in
Computer Training Teaching
LIU Yuan
(Xing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Xingning, Guangdong 514500)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ctually training education, how to embody the cor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f skill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ask driven" teaching in computer training teaching staff in the application of a number of useful attempts and explorations, received a certain effect, and are summarized and refined.
Key words task-driven;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计算机实训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将本专业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细化在各个精心设计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进行分析、思考;在教师以任务方式引导下,学生边学边练(做),并以独立或协作的形式完成各个学习任务,从而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吸收效果。事实上,计算机实训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之目的。
1 诱发学生参与“任务驱动”的激情
“任务驱动”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如何构建任务驱动的情境或平台来诱发学生呢?笔者认为在实训中,教师通过创设精巧的“现实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把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巧妙地、有机地渗透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过程中完成“现实任务”,以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SQL SERVER 2000》课程实训中,一般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它强调从需求分析、数据搜集、数据整理、系统设计到系统实现全过程的参与。对初学者来说,应该根据实训情况,科学合理的将它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的模块或任务,直到每个小的模块或任务可实现具体的操作或执行为止;具体做什么系统由学生自主确定,当然系统的可用性必须参照现实中的操作性,功能不能过于简单;系统基本的功能如: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数据查询等功能是必须实现的;如:设计“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不断地提出问题:成绩管理需要管理学生信息,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模块、成绩统计打印等。同时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6-8组),每组(5-8人)比较合适,并设组长。这样、通过一步步诱发学生参与任务的热情,学生学习的动机便得到不断的维持与加强。
2 “任务驱动”的设计应满足学生与课程的内在需求
在“任务驱动” 的实训中,所设计的任务能否满足学生与课程的内在需求是整个实训过程中的核心,所以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两个特征:
(1)承接性。设计任务时应进行周密性考量,尽量把学过的专业知识、技能且与本次任务相关的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学生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既能体会温故而知新的快乐,又能收获学习新知识的成就;同时在设计任务时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扩展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2)实用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训来完成,应尽量避免设置一些抽象、空洞或完全理论化的任务;若想任务具有吸引力,任务必须具体化、实用化;驱动任务实用性对学生来说是最直观的感受,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如果学生对你设计的任务感到空洞,那该任务的设计从某一程度来说也是失败的,所以设计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具有跃跃欲试的吸引力。
例如,由于讲授《网站设计及应用》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过《WINDOWS 网络应用服务管理》和《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所以在《网站设计及应用”》的综合实训中,基于驱动任务设计必须满足上述两个基本特征,我让学生们组建一个含在线评论、 图片浏览等功能的QQ个人主页简易网站,版式及其它具体内容不限,但能够在实训室内以域名形式访问自己的网站,且网站的更新能够通过实训室内网络进行完成。这样的任务设计能巧妙地使学生把以前学过的“使用IIS搭建Web网站”、“使用IIS搭建FTP服务器”、“配置DNS服务器及DNS客户机”、“数据库后台技术”等主要知识技能与动态网页设计技术中所要求掌握的“ Web 与SQL Server 的连接方法”、“网页脚本中如何嵌入SQL 命令”、“如何在网页中动态生成表格”、“网页内容如何分行显示及翻页”等结合应用起来,形成一个具备承接性与实用性的驱动任务,既给学生们带来一份直观的感受,又满足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
3 引导学生剖析“任务驱动”,提出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实训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剖析任务、分解任务、解决任务的习惯。一个成功有效的“任务驱动”从知识点的角度上来分析,除了趣味性、直观及实用性外,往往可以分解成细小的任务,但这些细小的任务又组合成“任务驱动”的整体,彼此独立而又不缺乏联系。所以,当学生面对任务时,首先引导学生剖析“任务驱动”包含有哪些专业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方面出发,分类归纳出哪些任务是对已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并认真权衡自己的认知水平及应用能力,哪些任务对自己来说是全新的或不能及时解决的,通过剖析任务,形成自己的“问题任务”,带着问题去寻求解决任务的方式方法。
例如,在进行有关《电子商务技术》的实训中,要求学生组建网上交易仿真平台。引导学生先浏览淘宝网或电信电话费在线充值的网站,再让学生分析出本次任务包含:动态网站的组建、SQL在网页中嵌套、网上交易。而网上交易对学生而言是本次“任务驱动”新知识的应用即电子货币、数字证书、EDI 等的应用;学生必须把刚学的Windows Server 2003 中的数字证书的一些知识点应用于自己的任务中。又如在《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的实训中,以“德育管理系统”为例,针对学生违纪事件的录入、查询与编辑等功能,涉及表、视图、查询、调用存储过程以及窗体等对象的认识、理解与操作;在编辑学生记录窗口中有学生的照片,学生就会涉及到VB中的图像控件不能与SQLServer2000表中的Image字段直接绑定,但可以将图像控件的Picture属性设置为某个磁盘文件的知识内容等。因此,在实训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剖析任务、分解任务、解决任务,找到各个任务的突破点、结合点,使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任务运转起来,从而达到在任务驱动下,有目的,有效率的实训。
4 “任务驱动”要敢于打破传统课堂实训的限制
由于计算机学科中的很多知识与技能,在理论上显得抽象,只有通过实训来验证,加深对其的理解与体会。所以,“任务驱动”的开展就显得尤其必要,但是有些任务的开展在传统的课堂实训环境中却很难有层次地实施。例如,针对《无线网络的组建》中有关“无线路由器的应用”,在传统课堂实训环境中,学生对信号的稳定、加密,信道的选择、信号的有效距离、无线分布式系统(WDS)间信任与通讯等难得有亲身的体会。为了学生深刻体会无线路由器在网络扩展中的应用,设计了“有线网络1―无线路由模块―有线网络2”的实训任务;实训地点设在离有线网络1的直线距离达一千多米的休闲草地上,并搬来10多部电脑,3-5人为一组;实训大楼第5楼且面向休闲草地的外墙上安装了B-LINK路由器1,用来把有线网络1以无线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在休闲草地上以无线路由器2为中心搭建有线网络2;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学生不仅对无线信号的稳定、加密、信道的选择、信号的有效距离、无线分布式系统等有所顿悟,更重要的是对无线分布式系统间信任模式的三种选择(懒人模式、桥接模式、中继模式)区别、路由器WAN口的设置、哪个路由器中DHCP的开启与否有了切身的感受;摆脱了传统课堂实训开展“任务驱动”的限制,带给学生赏心悦耳的实训感受,把 “任务驱动” 教学法在实训中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5 采用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来权衡实训中的“任务驱动”
在计算机实训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当学生完成了实训的阶段任务后,它的效果如何,不妨采用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来作出权衡。可围绕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即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教师点评三个方面进行点评,同时教师的点评以表扬鼓励为主,同时挑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完成的任务,对他们的任务成果进行展示、分析、归纳。一般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在整个“任务驱动”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评述,有哪些优缺点或提出完善的措施。
其次,学生间对彼此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质疑,交流任务完成过程的心得体会,同时学生间可推荐他们公认的榜样,与教师的推荐榜样作出纵横对比。
最后,教师根据“任务驱动”过程中学生的完成情况、出现的典型问题等作出点评,引导学生作出归纳与总结,同时注明任务中需要完善的内容及方向。
6 总结
中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实训教育,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实施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学生以任务驱动为动力、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积极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一线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olor TV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the theory teaching is the main, assiste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t have many disadvanta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of “color TV technology and maintenance”,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ing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reform for many years,mainly i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ourse content, training bases ,assess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explore ideas.
【Key words】Project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Evaluation
0 前言
《电视技术与调修》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将课程设计为以电视产品各单元电路为子项目,通过调试与维修环节来安排项目训练内容,通过各项目训练介绍电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调修环节的基本技能;建构“项目训练+综合实训+企业顶岗”的三维一体的实训环境,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并让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和《无线电调试工》综合技能考核来检验本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依托行业知名企业,联合制订课程标准
针对当前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技术中含盖有无线电信号的发送、传输与接收,传输信号的类型也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跨越。所涉及到的技术包含有电子线路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电源技术、显示技术、通信网络与接口等技术,它几乎覆盖了整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因此将“电视技术与调修”课程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做法。根据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制订课程标准中,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与常州华辉电子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进行广泛地合作,进行充分的调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组织企业专家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岗位职业技能分析。归纳出生产电视机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进行优化,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新课程标准,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符合高职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可以获取多种社会认可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
2 内容组织紧贴目标,突出调修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是基于工作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学生对电视机整机调修能力的培养,按照学练结合的教学思路。具体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完成项目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原则是遵循能力为本的基本原则,按照电视机在调测与维修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本课程内容分解为四大学习项目:即电视机认知实训、电视单元电路项目调测训练、典型故障综合维修项目训练、考工考级综合培训。
针对本课程的实践性与专业性较强,在授课内容中,需介绍的各种方框图、原理图和各类波形非常繁多,为此大量采用图文并茂的的多媒体课件,以增加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还借助于彩电示教板做为辅助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感。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全部安排在实训室或实训车间进行,每位学生安排一个生产工位,配置必要的仪器和工具,提供一个与真实企业生产环境一致的实训场景。通过对真实电视产品调试与维修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来学习电视整机产品的调试与维修技术。在教学组织中,采取学生讲、教师评的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每组派一位学生来阐述完成任务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接着由同组的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在项目训练环节中,采用活页形式编制了完善的实训项目单和行动训练卡,将每个实训项目都细分为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提高训练三大部分进行训练,并保证各训练环节梯度和难度。
3 拓展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课程工学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旨在培养高等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该行业中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训教学环节中,要切实体现“工学交替”的指导思想,我们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职能,在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与苏州华之杰电讯有限公司等的相关企业建立了广泛而有效的联系,并作为本课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校内,引进常州诚联电源制造有限公司作为《电子整机产品》实训教学工厂,安排学生到生产线上进行真实电子产品的组装实训,包括安装、调试与维修,通过实地感受电子信息企业的生产流程、组织管理和企业文化,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理解,同时还邀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担任本课程中一些项目的讲解。以此拓展广大师生的知识视野。
4 多种考核方式并举,全部检验学生能力
项目化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全面考核与评价机制。我们采用了对教学全过程控制与各阶段考核相结合,通过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学练结合”的过程中接受各种类型的考核。考核类型不再是单纯的终结式书面考试,而是要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考核可以采用阶段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形式可采用笔试、口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也可采用小M讨论与组织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
考核内容可以包括态度性评价、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其中态度性评价包括考勤、课前准备、课堂表现和课内参与程度等方面;知识性评价是指作业、项目报告、提问、课堂练习和期末考试等方面;技能性评价具体可以包括元器件识别与质量鉴别能力、仪器仪表使用与电路测试能力、故障分析检测与维修能力以及对出现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
5 结论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电视技术与调修》课程作为我院电子信息技术核心课程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本课程自从开始建设以来,已经在三届学生约760人次中实施,根据任课教师和大部分同学课后的情况反馈,效果普遍反映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技能的掌握方面尤为明显和突出,根据最新统计,2013级共有505人参加江苏省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音视频检验工高级工”技能考工,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7.6%。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赶于创新、勇于争先,使本门课的教学效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使学生学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按照工艺卡片选择焊接常用工具(电烙铁、改锥、钳子、镊子等),并熟练使用;能够按工艺卡片选择产品所需的制作材料(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集成电路、导线、配件等),并能够使用万用表对元器件进行检测;能够按产品安装工艺要求对照工艺卡片,正确装接线路及元器件;能利用信号发生器进行产品检测与调试,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与处理;能够按照日常工作要求完成工作台的整理、日常清扫、电源检查;能够对万用表、信号发生器进行使用检查;能够通过安全用电、电工技能知识的学习解决实训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知识目标 了解工艺卡片的内容,掌握产品装配图知识;了解小型音频线路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集成块等)的参数选择要求;掌握常用焊接工具的选择标准和使用要求;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工作步骤和焊接质量的评价方法,了解印制板的基本知识,熟悉插件焊接的工艺要求,熟悉元器件装配流程;熟悉收音机整机安装工艺规程和收音机整机总装工艺流程;熟悉收音机检验和收音机调试方法及要求;掌握实训台用电安全常识;了解现场生产管理流程;了解信号发生器、万用表使用保养要求。
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电子装接工职业标准、安全规定、实训场规则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法规意识;严格执行每日安全检查工作,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不臆测工作程序,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通过每日工具、设备的使用和整理要求,培养学生爱护工具、设备的职业行为;通过工作中的情景设置、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集体任务和组内工作互检、互评、工作交流、故障排查等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观念;通过任务安排,引导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且工作质量合格,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
电子工艺实训项目设计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项目选择的条件和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的内容进行选择项目设计,考虑项目是否能够承担《电子工艺实训》的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目标;由于校内实训场地环境和设备条件有限,项目的选择应能在实训课中顺利开展;考虑到现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本素养,设计的项目学生应能独立完成;实训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设计项目时应考虑能否与企业产品生产流程相对接,项目的实施过程能够体现企业的工作流程。
针对《电子工艺实训》的特点以及对各种要求,我们将教学项目设定为:收音机的制作。具体工艺制作流程见右图。针对《电子工艺实训》的项目工作流程,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相关任务,并根据项目特点、教学组织要求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学习评价的设计
[DOI]10.13939/ki.zgsc.2015.41.165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需求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结合沈阳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第七学期集中安排了4周的专业综合实践课,通过该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提升,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医学教育,因其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中应用时,有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设计、教学质量评估和实践教学环境等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 融合PBL的课程内涵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
PBL的实施需要更合理化的课程整合和设置,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引导式训练。在融合PBL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整合中,以单片机、PLC两种控制方式应用为核心,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和智能仪表设计与开发两个部分,每个部分设计了10个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即项目案例)。通过“问题”,将相关专业知识串联融合,同时将各案例间进行组合,学生又可完成多个功能、结构不同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调试,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把各个分散的课程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下表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部分的项目。
2 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进行“问题”的设置
PBL教学法中,“问题”的设置是整个教学过程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2]。在设置“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实践条件,学生的能力,注意“问题”与学生培养目标保持一致 ,“问题”要遵从综合性、可用性、可验证性等原则。
“问题”的具体内容包括“问题”题目和具体要求,如PLC实训项目中包括硬件选型、配置,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控制电路,编写梯形图,组态界面设计等,单片机实训项目中包括电子器件选型,硬件电路搭建,利用Protel99se绘制电子线路图,使用CCS进行程序编制与调试等,都应在“问题”中做出具体的规定。
例如,问题10:“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实训案例中要求采用上位机组态王模拟1台4层电梯本体,组态王既要模拟出上图中电梯的轿箱位置信号、呼梯信号、门机信号、故障信号等电梯输入信号,还要与下位机PLC采用RS232串口通信,根据PLC 的逻辑输出,采用动画形式模拟出电梯的运行过程。系统设计开发工作主要包括上位机电梯组态画面的设计、进行PLC的选型和I /O点接口定义、利用STEP7进行下位机程序的调试,利用ATUOCAD绘制电气控制电路图。
3 PBL教学法的实施
PBL教学法的实施大致分为问题提出、资料查阅、任务实施和总结反思4个主要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3~4名学生自由组合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接受所布置的问题[3]。小组成员分析讨论,明确问题的研究方向,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根据问题的要求,展开小组讨论,寻求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逐渐攻克问题的各个环节,最后再汇总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述,同时对其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 加强实验室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
专业综合实训室的建设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实训室应该充分和深刻的调查研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具体课程项目安排、教学模式以及本行业、企业的技术和发展趋势。严格执行实训室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要考虑学生的安全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损坏。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部分,设备上选择了市场应用广泛的西门子S7-200系列PLC、西门子MM440变频器和组态王软件,搭建了PLC变频调速实训装置和电工技能实训考核装置。智能仪表设计与开发部分选择了在各高校都积极推广的美国TI公司的16位MSP430单片机,采用Protel99se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设计。
同时,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科研与教学水平高的特点,结合专业特色,根据教学需要,自主研发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测控研发平台,可进行节能与新能源开发领域的热源监控系统开发,该平台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创新型研究与实验的条件,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也促进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5 实施多元考核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传统评价体系书面考试是唯一的方法,很难满足PBL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评价需求。PBL考核除了以知识为主的卷面考试外,在PBL教学评价中,还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学生呈现学习资料范围、学生发言对其他小组成员影响力等因素以及学生对学习问题的分析、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案的取舍等学生的个体行为[3]。在学业评价中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分值等来强化教学评价,促进被评者接近教学目标。当然,PBL教学评价方法的客观性、规范性以及多元性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通过PBL教学法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加强本专业各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因此,一方面,打造怎样的专业教学实训平台,以培养满足当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轨道类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另一方面,从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来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属于特有工种,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在建设上一次性投入大,而许多院校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时间较短,导致各校实训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资金缺乏、技术支持要求高、缺少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等问题。于是,大多数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来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以校企合作共建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为例,从技术方案、建设过程、资金筹措、师资培养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期望这些经验和做法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是昆明地铁运营人才需求对实训基地提出了迫切要求。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为187公里,首期工程于2010年5月全线开工建设,2012年6月昆明地铁6号线正式通车,2013年5月首期工程南段通车,北段也于2013年年底通车试运营。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每公里配置60名工作人员和昆明地铁规划建设里程测算,近五年的人才需求总量逾万人,岗位涉及站务员、电客车司机、车辆、机电、供电、通信、信号、工务等运营和维修人员。随着昆明地铁运营线路的不断增加,员工亟须加强实践技能,这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是学校外贷项目的实施为基地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2013年1月,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借用奥地利政府贷款购置教学实训设备项目顺利完成招投标,学校将该项目三分之一的资金投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设备的购置,主要购置列车模拟驾驶训练器、车站值班员仿真培训系统、OCC仿真培训系统、城轨车辆转向架模型和地铁车辆实训装置等教学实训设备。
三是新建教学楼为基地建设提供了场地保证。2012年7月,学校新建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该教学楼在规划设计时,提前将2 000m2的主楼地下层按地铁车站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划,并在教学楼施工过程中进行同步建设。其中,教学楼主楼大厅进入地下层设置了三个楼梯间,其中两个楼梯间各预留上、下扶梯的安装位置。地下层侧面设置与主干道相连的大门,方便后期教学设备的进出。另外,设计时按照实训基地建成后的使用要求,充分考虑了通风、照明和消防等因素。教学楼的前期设计和建成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场地保证。
四是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基地共建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9月,学校与昆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订了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人才培养工作随之启动。2011年以来,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在职前培训、人员招聘、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昆明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推进和发展,技术人员队伍日益壮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不断增大,学校轨道类专业办学规模也逐年扩大——现有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已不能满足技术培训和专业教学要求。因此,针对教学中和培训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公司和学校在双方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经多次协商确定校企合作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
二、实训基地建设
(一)合理规划确定建设目标
自校企双方展开合作以来,学校和公司的领导、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多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讨,并于2011年9月确定了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面向昆明地铁,辐射西南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组建一个具备轨道交通地铁运营技术员工培训、专业实训教学和设备调试试验等功能的实训基地。建成后基地可满足昆明轨道交通地铁运营和维修技术人员的职前与在职培训,可满足相关岗位的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要求,满足学校轨道类专业的实训教学需要,同时为轨道交通设备的调试与应用搭建试验平台,并为职业资格鉴定提供基础平台支持。
(二)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共赢
校企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机制,以“产权明晰、优势互补”为原则共同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并使用,在规划、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双方根据各自在场地、人员、技术、资金及设备方面的优势提供必要支持,建成后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其产权仍归属于投资方,双方享有共同的使用权,日常使用维护由学校和昆明地铁运营公司派驻管理人员共同负责。
(三)紧密合作制定总体方案与技术方案
从2010年开始,学校组织专业调研组,先后走访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地铁公司以及部分铁道院校,从实训基地建设、设备组成、技术要求、教学及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2011年10月,成立由调研组教师和昆明地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构成的项目组,就昆明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昆明地铁实际情况,从满足轨道交通主要工种的技术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和相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角度,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经过多次论证和修改完善,共同完成了实训基地建设的详细规划和功能设计,最终确定了实训基地的总体方案:建立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模拟车站,利用模拟设备搭建运营仿真平台,通过模拟设备和实物设备的组合达到使培训人员身临其境的岗位实训、考核、鉴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满足OCC调度、车站值班员、电客车司机、车站站务员、车站票务员、车站机电设备维护工、信号设备维护工、供电设备维护工、工务线路维护工及车辆检修工等运营和检修岗位培训需要和 相关专业教学需要的十个培训系统组成。
在完成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项目组制定了基地建设的技术方案,确定了设备构成和技术要求。调度、驾驶和车站作业作为地铁运营的核心岗位,与之对应的OCC调度仿真培训系统、车站作业仿真培训系统与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通过构建“大三角”的互联关系,形成地铁运营综合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教员系统进行控制,教员系统既可对上述三个系统单独或并行控制,包括设定参与训练的系统种类及个数、运行线路、模拟驾驶以及各类故障和突发事件,还可监控训练过程。这项技术要求是技术方案中的核心,也是该实训基地的主要特色。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技术平台的大量现场实时数据,需要模拟设备提供,同时,线路设备、机电设备、信号设备、AFC设备、售检票软件系统又是模拟设备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采取学校采购搭建基础运营模拟平台,企业提供部分实物、声音广播文件、导向系统标识文件的方式进行共建。实现从功能表现上、使用硬软件条件、视听环境上与现场一致的实训场景。
1.学校资金筹措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设备具有技术要求高和设备价值大的特点,构建实训基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是各地铁道院校在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市场引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和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分担长效机制,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解决中大型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该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建设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前已述及,基地的一部分设备购置,以学校借用奥地利政府贷款购置教学实训设备项目的方式予以解决。
2.学校基础建设
学校通过预算项目完成地铁模拟车站的基础建设,包括铺设整体道床、道岔及转辙机,完成车站站台及站厅、车控室、编码室、客服中心、调度室、模拟驾驶室、车站值班员室、运转值班室、教学机房和教学观摩室等功能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基础建设中,充分考虑实训基地的总用电负荷、配电柜的设置、接地、接零、绝缘等因素,以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在学校基础建设中,充分考虑、灵活处理企业设备在实训基地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3.企业设备投入
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在实训基地共建基础上,提供全高安全门(含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半高安全门(含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自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人工售票BOM机、供电第三轨及相关供电基础设施、信号机、信标、轨旁计轴设备等信号基础设施设备,组建实训基地中票务培训系统、机电、供电、信号培训系统。在企业硬件安装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模拟平台与现场真实设备的接口关系和实训工位的问题。通过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完成了实训基地的第一期建设工作。
(五)共同参加建设,实现师资双向培训
项目组按照实训基地总体方案要求,结合教学楼地下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地铁模拟车站的布局设计。按照设计要求,由地铁施工单位承建了轨道线路施工,设备提供方完成教学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同时,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校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技术设计和施工建设。
设备在安装调试前,学校、公司和生产商三方的人员(包括校方的城市轨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通信信号、机电设备等专业的专任教师;地铁公司包括电客车司机、调度员、值班员、通信、信号、线路、供电、机电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及培训师;生产商的技术工程师)就实训基地设备的调试要求,结合技术方案,再次进行了讨论和明确,然后开始设备安装调试。
基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地铁公司电客车司机、车辆、站务员、票务员、机电、电环调、行调、通信、信号、工务、供电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验收组,以两次综合演练的方式对全部设备进行验收。演练过程全部由公司技术人员及对应的在职在岗骨干员工操作,学校专业教师全程分岗位参与。演练结束后,三方人员对综合演练进行总结,公司技术人员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不足,通过书面和图片形式就运行图、ATS操作、调度电话、SCADA、车辆、车站HMI、信号楼HMI、车辆段HMI等八个方面七十余个问题向生产商进行了反馈,生产商随后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如图1所示。
通过全程参与基础建设、设备调试和综合演练,不仅完成了设备调试和验收,同时也使专业教师和公司培训师尽快地熟悉了实训设备的操作,有效缩短了教师的设备使用培训周期,达到了公司培训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双向培训的目的。
(六)共用共管,有效发挥基地的作用
建成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搭建了一个城轨运营的综合培训系统,其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数量较大,使用工种多、层次不同。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在建设初期成立了由学校四名专业教师与昆明地铁公司的一名专职人员组成的设备管理维护团队,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全程参与,同时将负责实训基地运行后的管理和设备维护。该团队从设备的日常维护、使用管理、故障申报等环节初步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办法,保障实训基地今后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基地在地铁员工培训和专业教学中的支撑作用,为后期的共用共管并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7月,该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初步完成建设,从设备配置和综合演练的情况来看,实训基地可达到提供轨道交通相关工种每年不少于2 000人次的各类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同时为学校轨道类专业教学提供6个专业约200个工位的实训规模。截至2014年底,在实训基地已完成四期、6个岗位共计1 250余人的技能鉴定,有力地保障了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后期将围绕实训基地这个技术培训平台,由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培训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各岗位实训课程,进一步完善各工种联合演练实训项目和技能鉴定考核标准。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以企业自身发展和学校办学需求为切入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为主线,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以“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机制,构建了一个符 合城市轨道交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术平台,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63-0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也得以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昆明、苏州等近40个大中城市拥有或在建地铁。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这对各地铁道类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各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此外,对于地铁公司来说,通过员工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岗位技能训练,不断提升员工的岗位能力,也是运营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因此,一方面,打造怎样的专业教学实训平台,以培养满足当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轨道类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另一方面,从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来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属于特有工种,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在建设上一次性投入大,而许多院校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时间较短,导致各校实训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资金缺乏、技术支持要求高、缺少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等问题。于是,大多数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来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以校企合作共建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为例,从技术方案、建设过程、资金筹措、师资培养以及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期望这些经验和做法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是昆明地铁运营人才需求对实训基地提出了迫切要求。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为187公里,首期工程于2010年5月全线开工建设,2012年6月昆明地铁6号线正式通车,2013年5月首期工程南段通车,北段也于2013年年底通车试运营。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每公里配置60名工作人员和昆明地铁规划建设里程测算,近五年的人才需求总量逾万人,岗位涉及站务员、电客车司机、车辆、机电、供电、通信、信号、工务等运营和维修人员。随着昆明地铁运营线路的不断增加,员工亟须加强实践技能,这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是学校外贷项目的实施为基地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2013年1月,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借用奥地利政府贷款购置教学实训设备项目顺利完成招投标,学校将该项目三分之一的资金投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设备的购置,主要购置列车模拟驾驶训练器、车站值班员仿真培训系统、OCC仿真培训系统、城轨车辆转向架模型和地铁车辆实训装置等教学实训设备。
三是新建教学楼为基地建设提供了场地保证。2012年7月,学校新建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该教学楼在规划设计时,提前将2 000m2的主楼地下层按地铁车站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划,并在教学楼施工过程中进行同步建设。其中,教学楼主楼大厅进入地下层设置了三个楼梯间,其中两个楼梯间各预留上、下扶梯的安装位置。地下层侧面设置与主干道相连的大门,方便后期教学设备的进出。另外,设计时按照实训基地建成后的使用要求,充分考虑了通风、照明和消防等因素。教学楼的前期设计和建成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场地保证。
四是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基地共建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9月,学校与昆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订了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人才培养工作随之启动。2011年以来,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在职前培训、人员招聘、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昆明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推进和发展,技术人员队伍日益壮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不断增大,学校轨道类专业办学规模也逐年扩大——现有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已不能满足技术培训和专业教学要求。因此,针对教学中和培训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公司和学校在双方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经多次协商确定校企合作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
二、实训基地建设
(一)合理规划确定建设目标
自校企双方展开合作以来,学校和公司的领导、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多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讨,并于2011年9月确定了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面向昆明地铁,辐射西南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组建一个具备轨道交通地铁运营技术员工培训、专业实训教学和设备调试试验等功能的实训基地。建成后基地可满足昆明轨道交通地铁运营和维修技术人员的职前与在职培训,可满足相关岗位的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要求,满足学校轨道类专业的实训教学需要,同时为轨道交通设备的调试与应用搭建试验平台,并为职业资格鉴定提供基础平台支持。
(二)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共赢
校企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机制,以“产权明晰、优势互补”为原则共同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并使用,在规划、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双方根据各自在场地、人员、技术、资金及设备方面的优势提供必要支持,建成后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其产权仍归属于投资方,双方享有共同的使用权,日常使用维护由学校和昆明地铁运营公司派驻管理人员共同负责。
(三)紧密合作制定总体方案与技术方案
从2010年开始,学校组织专业调研组,先后走访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地铁公司以及部分铁道院校,从实训基地建设、设备组成、技术要求、教学及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2011年10月,成立由调研组教师和昆明地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构成的项目组,就昆明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昆明地铁实际情况,从满足轨道交通主要工种的技术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和相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角度,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经过多次论证和修改完善,共同完成了实训基地建设的详细规划和功能设计,最终确定了实训基地的总体方案:建立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模拟车站,利用模拟设备搭建运营仿真平台,通过模拟设备和实物设备的组合达到使培训人员身临其境的岗位实训、考核、鉴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满足OCC调度、车站值班员、电客车司机、车站站务员、车站票务员、车站机电设备维护工 、信号设备维护工、供电设备维护工、工务线路维护工及车辆检修工等运营和检修岗位培训需要和相关专业教学需要的十个培训系统组成。
在完成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项目组制定了基地建设的技术方案,确定了设备构成和技术要求。调度、驾驶和车站作业作为地铁运营的核心岗位,与之对应的OCC调度仿真培训系统、车站作业仿真培训系统与地铁列车驾驶仿真器,通过构建“大三角”的互联关系,形成地铁运营综合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教员系统进行控制,教员系统既可对上述三个系统单独或并行控制,包括设定参与训练的系统种类及个数、运行线路、模拟驾驶以及各类故障和突发事件,还可监控训练过程。这项技术要求是技术方案中的核心,也是该实训基地的主要特色。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技术平台的大量现场实时数据,需要模拟设备提供,同时,线路设备、机电设备、信号设备、AFC设备、售检票软件系统又是模拟设备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采取学校采购搭建基础运营模拟平台,企业提供部分实物、声音广播文件、导向系统标识文件的方式进行共建。实现从功能表现上、使用硬软件条件、视听环境上与现场一致的实训场景。
1.学校资金筹措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设备具有技术要求高和设备价值大的特点,构建实训基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是各地铁道院校在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市场引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和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分担长效机制,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解决中大型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该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建设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前已述及,基地的一部分设备购置,以学校借用奥地利政府贷款购置教学实训设备项目的方式予以解决。
2.学校基础建设
学校通过预算项目完成地铁模拟车站的基础建设,包括铺设整体道床、道岔及转辙机,完成车站站台及站厅、车控室、编码室、客服中心、调度室、模拟驾驶室、车站值班员室、运转值班室、教学机房和教学观摩室等功能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基础建设中,充分考虑实训基地的总用电负荷、配电柜的设置、接地、接零、绝缘等因素,以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在学校基础建设中,充分考虑、灵活处理企业设备在实训基地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3.企业设备投入
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在实训基地共建基础上,提供全高安全门(含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半高安全门(含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自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人工售票BOM机、供电第三轨及相关供电基础设施、信号机、信标、轨旁计轴设备等信号基础设施设备,组建实训基地中票务培训系统、机电、供电、信号培训系统。在企业硬件安装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模拟平台与现场真实设备的接口关系和实训工位的问题。通过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完成了实训基地的第一期建设工作。
(五)共同参加建设,实现师资双向培训
项目组按照实训基地总体方案要求,结合教学楼地下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地铁模拟车站的布局设计。按照设计要求,由地铁施工单位承建了轨道线路施工,设备提供方完成教学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同时,为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校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技术设计和施工建设。
设备在安装调试前,学校、公司和生产商三方的人员(包括校方的城市轨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通信信号、机电设备等专业的专任教师;地铁公司包括电客车司机、调度员、值班员、通信、信号、线路、供电、机电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及培训师;生产商的技术工程师)就实训基地设备的调试要求,结合技术方案,再次进行了讨论和明确,然后开始设备安装调试。
基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地铁公司电客车司机、车辆、站务员、票务员、机电、电环调、行调、通信、信号、工务、供电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验收组,以两次综合演练的方式对全部设备进行验收。演练过程全部由公司技术人员及对应的在职在岗骨干员工操作,学校专业教师全程分岗位参与。演练结束后,三方人员对综合演练进行总结,公司技术人员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不足,通过书面和图片形式就运行图、ATS操作、调度电话、SCADA、车辆、车站HMI、信号楼HMI、车辆段HMI等八个方面七十余个问题向生产商进行了反馈,生产商随后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如图1所示。
通过全程参与基础建设、设备调试和综合演练,不仅完成了设备调试和验收,同时也使专业教师和公司培训师尽快地熟悉了实训设备的操作,有效缩短了教师的设备使用培训周期,达到了公司培训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双向培训的目的。
(六)共用共管,有效发挥基地的作用
建成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搭建了一个城轨运营的综合培训系统,其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数量较大,使用工种多、层次不同。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在建设初期成立了由学校四名专业教师与昆明地铁公司的一名专职人员组成的设备管理维护团队,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全程参与,同时将负责实训基地运行后的管理和设备维护。该团队从设备的日常维护、使用管理、故障申报等环节初步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办法,保障实训基地今后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基地在地铁员工培训和专业教学中的支撑作用,为后期的共用共管并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7月,该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初步完成建设,从设备配置和综合演练的情况来看,实训基地可达到提供轨道交通相关工种每年不少于2 000人次的各类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同时为学校轨道类专业教学提供6个专业约200个工位的实训规模。截至2014年底,在实训基地已完成四期、6个岗位共计1 250余人的技能鉴定,有力地保障了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后期将围绕实训基地这个技术培训平台,由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培训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各岗位实训课程,进一步完善各工种联合演练实训项目和技能鉴定考核标准。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以企业自身发展和学校办学需求为切入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为主线,探索创新校企合作 模式,通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以“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机制,构建了一个符合城市轨道交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术平台,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隋明云.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2]黄深泽.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思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7).
[3]雷利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性实训基地的措施研究[J].职教论坛,2012(15).
[4]彭雪鹏,刘颖.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10).
参考文献:
[1]隋明云.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配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需要大量的有文化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入汽车配件市场。本文介绍的制作帕萨特领驭汽车电器平面实训台,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所学课程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的一个实验体系。其包括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中进货、仓储、销售、专业制作帕萨特领驭全车电器平面实训台的全过程。平面实训台采用国内经典机型,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选择各元器件,连接电路,以便能使学生在实验期间了解掌握汽车配件市场营销、汽车全车电器工作原理。使之加深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总体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1、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总体方案的选择
我们把制作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做为《汽车配件市场营销》课程的一个教学项目、若干个任务。因为其所用配件比较多、比较全。学院教学班一般大约40人左右,我们做八台实训台,学生分八组,每组5人,这样能够较好的完成这个项目教学。《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实验教学采用的实验体系是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中进货、仓储、销售、专业制作帕萨特领驭全车电器平面实训台的全过程。实训更注重学生能通过做实验而掌握更多汽车配件营销方面以及大众汽车电器系统的相关知识点。
2、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总体方案的确定
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选用1.8T领驭国内经典机型,确定全车电器系统为8个系统组成。指导教师提供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软件,全部配件及清单。汽车配件营销实验室,销售用电脑,柜台等设备。学生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进行汽车配件的进货计划、进货、提货、仓储、销售、装配实训台等六个任务8-10次实验完成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制作。
实训台系统组成 实训台由8个系统组成包括:
1).供电系统: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2).起动系统:直流起动机
3).照明系统:前照灯,雾灯,阅读灯,仪表板照明灯,行李箱灯,门灯。
4).信号系统:制动信号灯,转向信号灯,倒车信号灯以及各种报警指示灯。
5).仪表系统:里程表,车速表,燃油表,冷却液温度表,发动机转速表。
6).辅助用电设备系统:电动玻璃升降器,风窗刮水器,点烟器等的制作
7)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用发电机驱动电机、曲轴电机代替),各种传感器,执行器
8)实训台附件系统:高强度台架,万向脚轮,测量端子,交流电源开关
由指导教师和部分学生按8大系统备齐配件、实训秃台架和附件、存储配件小车。提供配件价格清单。
三、建立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
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的制作项目包括5个任务。利用汽车配件市场销售软件,其中通过4
任务完成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的建立工作同时完成汽车配件市场营销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指导教师提供经理签字,财务支票支取及报销程序。
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项目包括如下5个任务:
任务一: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编制提单
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汽车电控知识,每个组制定一台套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的采购计划、通过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编制提单、入库单、出库单。
任务二: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提货
学生持提货单,通过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进行提货工作。部分学生备小车、货架配合完成整个采购过程。
任务三: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入库
学生持入库单,通过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进行入库,登帐、货物入货架。
任务四: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销售出库
根据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所需配件清单开销售单,提货,为组装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做准备。
任务五: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制作
我们用汽车配件及附件组装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按车型平面布置8个系统,采用钢架梯形结构形式支承整个系统的平面实训台。这样能减少材料,减重量节省成本。安有脚轮便于整体移动。安装平板采用硬质白色塑料,达到了节省成本的效果。考虑到实验台用于室内多媒体教学,所以在满足系统硬件安置空间的前提下,外型尺寸适中,同时考虑方便学生装配、测量实践不易过小,外型尺寸为(长*宽*高:2460*1850*800mm。以达到提供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实训台的功能。从而达到巩固加深教学成果的目的。
整个项目学生共分8个组任务一每个组各自独立完成。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分三次实验完成。奇偶交替进行。完成三个任务后再进行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组装调试。之后,学生互查、互评。教师进行验收、考核。完成项目教学。
总结
制作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这个项目,能够较好为汽车就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用的学生巩固所学的汽车电控方面的知识。又能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上全面的完成了汽车配件市场营销一系列实验教学任务。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汽车营销专业比较系统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形象地模拟和实际演练汽车配件营销全过程。同时为其他专用的学生提供汽车全车电器教学的实验设备。
本项目教学的创新点如下:制作实训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全面了解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的全过程。一举三得。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从而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成为有用的人才。
论文摘要: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建成的教学用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的结构、功能、特点、实践项目。使用表明,该基地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完善的教学、培训和科研的综合功能。由于采用最新的远程监控技术,该变电所可作为目前铁路牵引变电所技术改造的参考。
0引言
西南交通大学有部分直接服务于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专业,其中“铁道电气化”专业作为教育部、铁道部的重点特色专业而一直受到重视。
分布于铁路沿线的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道供电的枢纽。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从事牵引变电所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增加,同时对其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在教育部“示范性教学实践基地”基金支持下,2002年西南交大在峨眉校区建成一座集教学、实习、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
1模拟变电所简介
我校模拟变电所分为两期建成:
I期是与实际变电所相同的开关控制屏柜和继电保护屏柜、中央控制盘、交直流电源盘、以及自行设计的模拟负载电量和故障盘。如图1所示。
Ⅱ期是模拟一段地方电力网或电气化铁路的环境下,一个调度中心使用远动监控系统控制的五个变电所,图2是这五个模拟变电所的一次接线图。该项目综合了地方与铁路、不同主变、不同接线类型的各种变电所,且负载的大小和相位均可调节,其中S”模拟变电所采用了WBH-891型电铁主变微机保护装置、WKH-891型电铁馈线微机保护装置、DQWC-03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测试系统。
模拟变电所中被监控设备的位置状态信号、保护动作信号、预告信号、事故信号等遥信信号通过电缆与RTU (Remote Terminal Unit远方终端)的开关量输人/输出模块相连接,电流、电压等遥测信号将通过信号变送器柜,输人RTU的模拟量输人模块;控制中心下发的遥控命令,通过以太网传输,实现遥信、遥测、遥控的功能。远动监控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RTU是采用施耐德电气公司的PLC系列中模块式结构的Momentum,其编程软件Con-cept是一个基于Microsoft Windows环境的编程软件套件,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可扩展性;主站组态软件iFix支持工业标准,具有开放性、可组态性、兼容性及可开发性。
为了比较和研究,我系的教师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开发,其目标是在模拟变电所二次系统中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实现变电所自动化管理,其结构图如图4。
2教学实践基地的开发
1)校内学生及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可对照变电所各种屏柜,提高阅读二次系统接线图、安装施工图的能力,通过开闭操作、设置故障等项目的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对现场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包括一次设备的故障范围的判断、二次系统的故障判断、查找和处理。
2)变电所基本电器及二次接线方面实训项目n个。如断路器结构、原理;断路器参数的测量与调整;变电所二次接线、电缆的数字编号法以及“相对标志法”的识别;二次接线盘后安装图及实际安装技术;变压器控制、保护盘结构、接线、检测、调试及整套保护联动实验(包括整定计算);在以上各盘设置不同故障(可达几百种)练习查找及消除故障的方法等。
3)运动系统遥测、遥信信号源接线的校正及采集的遥测量的精度实验。
4)利用便携式计算机对遥控设备进行合、分实验,让学生了解远动系统是如何驱动被控设备动作。
5)利用一般的浏览器访问各RTU中PLC的网页,实时了解该PLC的运行、通信等状态的实验。
6)上位机各种功能的校核实验。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调度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iFix软件的各种功能的使用,从而对远动系统有更深层的了解。
7)利用组态软件Concept对PLC进行配置,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Concept按照所用的PLC型号及设计要求对PLC进行配置;利用Concept对PLC遥控、遥信和遥测功能的编程,使学生熟练掌握Concept编程方法。
8)自动化组态软件iFix系统的安装,熟悉掌握iFix系统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安装过程。
9)通过在iFix系统新增6#模拟变电所的实验,使学生了解iFix系统的可组态性及可扩展性。
10)进行继电保护单体测试及数据管理。
11)进行继电保护盘上测试及数据管理。
12)微机保护装置的调试与特性实验。
3实践意义
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自1998年投入使用后,至今已连续培训了五届毕业生和一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经总结,其实践意义在于:
1)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的条件与场所。能完成供变电工程、继电保护、变电所二次接线、微机监控技术等几乎全部专业课程的大量综合性实验,以及电气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检修调试技术、查找故障及排除方法的实际训练。而且充分利用学校具有的学科优势,以模拟变电所为基地,配合学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开发如电工理论、电气装备、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网络与通讯等领域的多个应用性、研究性实验;同时由于人员和设备的集中,能够按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训,尽可能使学生参与以教师为主导的科研活动。
2)对于现场技术和施工人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阅读二次回路图纸、熟练地掌握接线、配线工艺,能查找和处理运行故障和设计缺陷。通过实地培训,能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读图、判断、查找、处理故障的能力。该基地于2000年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和考核职工283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3)目前西南地区铁路已完全实现电气化,全区拥有牵引变电所200多座,其中大都为上世纪70~80年代所建,技术水平落后。而我校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的建成,对其技术改造具有借鉴的意义,在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进行技术创新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