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03:54: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阿昌族的风俗习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引言
文化人类学结构主义学派认为:“混乱社会中一定存在一种秩序,这种秩序不能从现实社会中直接觉察到,必须依靠人类设定一种概念化模型才能被认识”。而这种所谓的概念化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认知模式,追求这种理论模式其实就是一种理论建构的过程。阿昌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就是一种制度性的文化,其中包含阿昌族的价值观念与艺术审美。在阿昌族迁徙过程中,不停的与周边民族接触形成多元复合的体育文化,为其与周边民族和谐共处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二、阿昌族的分布
阿昌族汉语称为“峨昌”、“娥昌”、阿昌话自称为“蒙撒”、“傣撒”“蒙撒掸”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与南诏时期的彝族乌蛮蒙舍诏有渊源关系,唐南诏时期被称为“寻传蛮”,居住在永平一带,随阁罗凤对西部用兵,向西迁移至保山怒江片马、腾冲等地区,明朝正统年间大量的汉族守边将士也融入阿昌人,逐渐发展形成今天的阿昌族。国内阿昌族人口为3.8万,主要居住在大理、保山及德宏地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潞西、梁河、陇川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用汉文和傣文。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历史上与景颇族、汉族、傣族、彝族关系密切。阿昌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阿昌族称迈达族,人口约4万多,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及掸邦的南欧、景栋等地。印度境内也有部分阿昌族居住,但人数不详。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德宏有阿昌族为3.0389万,约占国内阿昌族人口的80%,其中梁河县人口为1.3294万,仅次于傣族,陇川县1.3483万仅次于景颇族和傣族。芒市人口为2530人,瑞丽441人,盈江1327人,主要居住在交通要道上,陇川和梁河成为阿昌族文化的核心区域。
三、阿昌族传统体育类型
在适应独特的地理环境中阿昌族先民创造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阿昌族的迁徙形成阿昌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在共同的地域空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常常跨越族群的边界进行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在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过程中,阿昌和周边的民族相互学习、和谐共处,形成阿昌族能顺利使用汉语、傣语、景颇语,甚至是傈僳语的语言景观。传统的阿昌族体育文化在维系族群文化特征,加速族群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有重要的作用。阿昌族传统的体育运动有武术、荡秋千、顶杠、蔑弹弓、射弩、扭杠、标竹竿、掰手腕、赛马、射箭、弹弓、打陀螺、耍白象等几个类型。可以分为防御类体育、生产类体育、娱乐型体育、祭祀型体育、庆典性体育。
防御型体育是为了人身安全的需要针对性强的训练,以此来掌握搏斗技术和格杀技巧,维护个人、村寨、民族的安全。从历史上看阿昌族处于南诏地方政权和国家政权发展与扩张之中,阿昌族地区多战事,在备战中需要掌握格斗技巧,个体生命的存在是民族发展的前提。因此和著名的阿昌刀相媲美的就是阿昌族人的武术和格斗技巧,同时阿昌人在生计的压迫下常走南闯北,常常要与凶猛的野兽搏斗,因此武术不仅是强生健体的需求,更是身体安全的需要。阿昌族武术包括棍术、拳术和刀术,棍术成为猴棍,躲闪灵活,攻击准确,动作干净利落,常使用二节棍、三节棍、合棍、十四门棍,以系统的套路攻击和防守。拳术有四方拳、十字拳和猴拳,四方拳左击右防,轮番出拳,让对手无法适从。十字拳则是以护胸和头为中心,左防右打虚实结合,令人躲闪不及。猴拳更是跌、扑、滚、翻、跃等结合,变化莫测。其次赛马、射箭也是军事防御能力的储备和训练。
生产性体育活动主要是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连,这种活动来源与生产实践,对传统的生产技能的提升,对体能的强化有着重要的作用。阿昌族人以农业为主要的生存模式,此外铸造刀剑成为传统的手工业,商品买卖等交易活动,而采集和狩猎是农业和手工生产的一个补充。顶杠、扭杠、掰手腕、蔑弹弓、射弩、标竹竿、玩弹弓、是常见的与生产相关的体育活动,顶杠、扭杠、掰手腕、主要训练生产中的臂力、腕力、脚力、忍耐力,而蔑弹弓、射弩、标竹竿、等活动是对捕猎技巧和能力的训练。娱乐体育主要是开发儿童的智力,如玩弹弓和打陀螺,同时这些趣味性的娱乐游戏也不仅是年轻人参与,很多时候成人也参加,通过这些娱乐体育调节了气氛,制造欢快的场面,训练参加者的眼力、平衡力、灵活度、准确度,尤其是陀螺对治疗颈椎炎和腰椎前盘突出有很好的疗效。
宗教体育是指在祭祀活动中展演的体育项目,是与求雨、抗旱、驱鬼、除疫、迎神、送神等各种人类精神生命需求紧密结合。宗教体育结构形式,运用的是舞肢体语汇,诠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渲染对神灵力量的膜拜。阿昌人丧葬仪式上通宵唱歌,歌颂纪念逝者,抬棺出村时要绕棺三圈谓之隔魂,祭司对逝者魂灵进行指路,回到祖先祖居的保山、大理地区。另外阿昌族深受佛教的影响,在会街期间常流行耍白象,模仿大象前进、后退、前倾、后仰的动作,此外在求雨等活动中还有耍青龙的体育活动。
阿昌族进入德宏地区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信仰出现多元的特征,一方面继续保持传统的祖先崇拜,另外受傣族佛教文化和汉族儒家文化影响。传统节日有赶摆、蹬窝罗,会街节、尝新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与周边傣族大体相同。此外还有火把节、换黄单、烧白柴、浇花水、窝罗节等庆典活动。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传统的体育文化成为这些节日庆典重要内容,火把节打火把、绕寨,泼水节泼水,新米节打磨秋,都成为传统节日民俗展现的重要内容。
四、阿昌族迁徙及体育文化的传播的特点
体育文化是阿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阿昌人生产、生活的特点,传承阿昌族历史记忆和神话传说,道德禁忌和风俗习惯,塑造着阿昌人的民族性格,体育文化的传播伴随民间的文化与社会交往,伴随阿昌族族群的流动和迁徙。
(1)体育文化保存阿昌族丰富的历史信息,目前关于阿昌语支系的归属,学术界还在争论,以赵家培为首的本土学者根据民族语言及其民族迁徙的历史记忆认为。阿昌自称为蒙撒,意为来自蒙舍诏,应属于彝语支民族,保存着南诏时期星回节(火把节)的祭祀程式和火崇拜的民俗活动,体育文化保存南诏围圈打歌特点。蹬窝罗意为“跳欢乐”。通常由一个艺人领头,众人尾随其后,逆时针方向而舞。并有人扮的狮子、老虎、水牛等伴随。里面关于阿昌人创世纪神话《遮米玛与遮拍麻》记忆。也是对阿昌族原居住地保山与大理之间地域的回放与回归。
(2)传统的体育文化展示了阿昌族迁徙的特点,阿昌族生活在南诏时代的保山与大理之间,随着南诏开发越过怒江进入片马、腾冲随之进入梁河、盈江陇川等地,随明朝正统年间三征麓川,生活在汉族与傣族之间的阿昌族,因为自身特点跟随明朝屯守边界,户撒等地不少的汉族兵丁融入阿昌族社会中,促进了阿昌族社会迅速的发展。为了不断的寻找资源,一部分逐渐进入缅甸的北部地区。因此阿昌传统的体育蹬窝罗体现早期历史记忆,而火把节则是对南诏的文化记忆,泼水节凸显鲜明的傣式特点,这三个阶段同时兼有展示祖先的迁徙与奋斗。
(3)传统的体育为民族交流提供机遇和空间,阿昌进入德宏从汉族那里学会了种田和冶铁,锻造各种生产工具,因此阿昌人生产能力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整个民族发展速度加快。在傣族土司的统治下,文化受到傣族的影响,大多数阿昌族学习和使用傣族语言,过泼水节、开门节与关门节,同时有坚守原有的节日庆典。武术文化、体育娱乐在民间节日展现,在各个民族之间的传播,形成阿昌族和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的积极和主动。伴随体育的传播,形成生产信息和生产技术的共享。
五、阿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阿昌族体育文化是阿昌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完整的结构,优良的文化功能,在阿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阿昌族民族文化特征的维护和保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阿昌族对内认同对外区分展示的基础,因此加速它的保护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从国家层面上看要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从文化安全的角度上看,德宏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域,除阿昌以外还有傣、景颇、傈僳、德昂、阿昌、回等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主要传承载体,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建构的主要文化资源,是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娱乐的重要来源。因此传统的体育文化能提供认同感和凝聚力,能为边疆各族人们提供互动交流机会,增强地方凝聚力,防范境外的宗教渗透。因此国家应该注重阿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加大对传承人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壮大阿昌族文化产业。
第二、从教育主管部门上说,要利用好教育平台传承民族文化,在推广现代体育的同时要重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作用。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要进入地方的校园,德宏阿昌族聚集地区的学校要在传统体育搜集、整理、传承、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把阿昌族传统的体操和舞蹈这些带有地方特色,有地气的体育娱乐项目传承下来,推广开来。
第三、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要重视传统体育在地方凝聚力形成中的作用,以文体局、文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民宗局、旅游局等文化部门要通力合作,把传统体育文化搜救、挖掘、整理、展示、传播工作搞好。形成很好的文化品牌,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中提高地方综合发展实力。
第四、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加大对阿昌族民族精英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加大民间传统文化精英的保护与支持,加大阿昌族学生入学率、高级别人才培养,加大对阿昌族干部的使用和提拔。加大对阿昌族传统铸刀工艺的保护,坚持自由政策,发挥阿昌族传统民间信仰在地方发展和文化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结论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积淀,是一个民族适应环境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对内认同和对外区分的基础。阿昌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随民族迁移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变化,体现历史上不同时期阿昌族文化的特点,同时阿昌人在中缅边界地区的迁徙中又把阿昌文化展示和传播开来,注重生计本领掌握,体能、道德提高方面还有浓厚的护寨守国的军事防卫思想。阿昌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历史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征,为阿昌族融入多民族的和谐发展提供基础和空间,因此需要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参考文献:
[1]文小勇.阿昌族禁忌文化:内涵、流变与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
[2]王家富.独特的阿昌族民歌[J].云岭歌声, 2003,(01).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82-01
一、耕作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农耕生活的反映,无论是舞蹈的内容、形式,还是活动的时间与组织形式,都和农耕生活紧密结合,并体现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体现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佛、道教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的色彩。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秧歌: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而我们现在所指的秧歌,即指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此类民间舞蹈,或踩上高跷表演的舞蹈形式。
俄罗斯民间舞蹈中的耕作舞蹈多以游戏为主,例如舞蹈游戏“我们播种黍”,表演者分为两组相互间进行着歌伴舞的对话。这个游戏主要描绘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种植黍,其中也包括挑选未婚妻的情节。类似的舞蹈还有描绘采啤酒花的舞蹈游戏“雅尔梅里”,劳动和爱情在这个舞蹈里紧密结合,歌曲合唱在这个游戏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舞蹈“列诺克”则讲述了人们如何种植、采集亚麻编织麻布也属于和劳动过程紧密相关的舞蹈。
二、狩猎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中的狩猎舞,是比较原始的一种欢庆狩猎胜利的舞蹈。一般在猎获到虎豹等较大动物时方跳,一跳即数日,场面隆重热闹。开始,先将猎物皮剥下,再将锣,象脚鼓等,绕寨歌舞,舞队路过各家门口时,人们不时向猎获物投掷鸡蛋,给舞者献米,表示祝贺。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猎手在山林中狩猎,每当有所猎之后,照例要载歌载舞,表达其欢娱之情。他们分别扮演猎人和动物,模仿野生动物的动作神态,彼此诘难,相互斗智,在对抗中再现自己的狩猎生活。
俄罗斯民间舞蹈中的狩猎舞蹈也属于最原始的舞蹈形式之一。由于俄罗斯中部地区居民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因此这类舞蹈在此地区没能传播开来也未能流传到现在。但是某些居住在北方的民族还是把类似的舞蹈保留下来。例如丘克奇民族和涅尔茨民族的海豹舞,汉蒂人、曼西人、阿伊内民族的熊舞,这类模仿野兽或是鸟类动作的舞蹈,通常是在狩猎活动的前后表演。
三、宗教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中的宗教舞蹈是宗教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是与求雨、抗旱、驱鬼、除疫、迎神、送神等各种人类精神生命需求紧密配合的舞蹈。宗教舞蹈采用的是舞蹈的结构形式,运用的是舞蹈的形体语汇,包涵的却是宗教的内核,渲染的是神佛的威慑力量。它以舞蹈的语言,诠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宗教舞蹈既具有宗教文化艺术的象征意义,又包含着各个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各种宗教舞蹈。这些舞蹈有的直接宣扬宗教教义,有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有的则是为宗教服务的,如藏传佛教中的寺庙舞蹈羌姆、查玛、跳布扎;南传佛教中有傣族的孔雀舞,阿昌族的白象舞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娱乐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宗教舞蹈逐渐淡化了宗教色彩,而强化了自娱与娱人的功能。
民族音乐是由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是各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一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民族众多的国家,各自都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本文从中俄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和研究,展现两国民族音乐的特征和差异。
1中俄民族音乐历史之差异
中国是人类文明诞生最早的四个国家之一,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远古时期就出现了简单的歌曲和舞蹈,主要用于敬天、祭祀、狩猎等。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较原始时代有所进步,音乐不仅用于祭祀,同时也成为民间娱乐的方式,民族音乐得到了极大地推广,为我国民族音乐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周和春秋时期,我国民族音乐达到繁荣阶段“,风雅颂”是当时音乐的经典代表,其中的“风”,即指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是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1]至唐代,我国民族音乐已处于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出现和形成较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晚很多。中国民族音乐至公元6世纪时就已达到顶峰时期,而俄罗斯民族音乐于公元6世纪方出现雏形。公元6~9世纪的东斯拉夫部落生活时代,出现了崇拜太阳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年历仪式歌曲”、崇拜氏族祖先的“家族仪式歌曲”“、英雄壮士歌”等有民间音乐。在古罗斯,音乐仪式成了基辅大公和武士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出征、节日、宴会、隆重的仪式都有音乐伴奏。[2]但是,直到18世纪,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即区别于宗教音乐的世俗音乐,才被俄罗斯主流所认同和接受,从此俄罗斯世俗音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19世纪中期,“俄罗斯音乐之父”——伟大的音乐家格林卡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挖掘精华、汲取养分,以他卓越的音乐才华精准地诠释了俄罗斯的民族特征和音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了俄罗斯浪漫曲的传统手法,第一次表现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色,俄罗斯音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的音乐体系。
2中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之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大多拥有自己的语言或方言,形成各自丰富多彩的民间曲艺,大约有300种,如北京地区的京剧、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和凤阳花鼓、东北地区二人转、河南的豫剧、广东的粤剧、上海的沪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山东快书等。[3]我国民族器乐种类繁多,几乎各民族都自己独特的乐器,如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蒙古族的马头琴,壮族的田螺笛,哈尼族的巴乌,怒族的竹号,傣族、阿昌族的葫芦丝、二胡、板胡、琵琶、古铮、扬琴、笛、箫、鼓、锣,陕北的腰鼓等。俄罗斯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俄罗斯人口总数为1.4亿,但却有着190多个民族。民族和地域方言的种类较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俄罗斯各民族自古以来能歌善舞,民间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中国人熟悉的哥萨克舞蹈、形式特异的那乃人的民间说唱、服装艳丽的阿迪格乐舞、俄罗斯民族的踢踏舞、乌克兰的戈帕克舞等都体现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民族特色。
3中俄民族音乐风格之差异
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体现,是各族人民内心世界的反映。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两国人民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中俄两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各具自身内在的鲜明个性。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或悠长婉转、低沉呜咽或清亮高亢、气势恢宏,无不浸渍着民族历史的沉淀,寓情于其中,以行腔音韵来抒感,带给听者强烈的情感体验。气韵与意境、风骨与神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情感与伦理的结合、渗透,这些独特的追求,铸成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5]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俄罗斯文化既不属西方文化,也不属东方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性是严肃,它的严肃使俄罗斯民族音乐悦耳动听,但却像玫瑰一样带刺,平添一份深沉。俄罗斯民族音乐大多以沉静、略带忧郁的旋律开始而逐渐发展为壮阔、颂歌式具有英雄气质的旋律,体现出俄罗斯民族既热情奔放又浪漫抒情的双重性格。[6]
4结语
世界各国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百花争艳、五彩缤纷。中俄民族音乐间的差异,促进了中俄文化的交往合作和交流,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走进俄罗斯,加强中俄民族音乐交流,在同一个舞台上演绎两国不同的音乐传奇。
作者:孙丽梅 吴雪松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李静.西周时期编钟材质选择探讨[J].兰台世界,2013(15).
[2]万昭.格林卡在俄国音乐历史上的贡献与俄罗斯民族乐派产生的根源(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3).
[3]徐源.内蒙古地方戏曲发展中的科技运用[J].第三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2012(11).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赋予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解决西部发展问题,包括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互动,产生了文化适应、文化变迁等新问题和新现象,社会文化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产生了深刻的、潜在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生活着壮族、藏族、土家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怒族、纳西族、佤族、独龙族、羌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仡佬族、水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广,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多数处于经济后发展地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以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经济与文化在双向的互动中发生着明显的变迁形态,显示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的情态,社会文化观念更加开放,传统价值理念明显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既保持着各自特色又不断变迁发展
西南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很鲜明,文化个性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持续延伸,以自身的特色不断发展,转向更加开放的形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沿着其自身的文化轨迹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发生演变的。
(一)众多少数民族保持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生态。
由于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如语言工具、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思维能力等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西南少数民族地处区域广阔,又往往住在环境较为险要、偏远的地方,各民族来往不方便,因而各个民族或者各个地区的民族由于各自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显示出相对的封闭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或独特性的特点,代代相传,孕育了众多的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多元发展的格局,并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各族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缓慢地改变。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生态的相对完整性。
黑衣壮广西那坡县壮族中民族文化独特的一支,至今仍显示出鲜明的民族个性。黑衣壮自称布壮,总人口51800多人,占当地壮族总数33%。[1]黑衣壮的高度聚居是长期社会变迁的结果,有相当多的村落全部是黑衣壮,有的村落90%都是黑衣壮。黑衣壮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勤劳、节俭、家庭关系和谐、社会安定。黑衣壮以黑色为美,以黑为神,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黑衣壮古朴的族群个性至今仍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至今仍穿着传统的服饰,住着古老的干栏式房屋,仍吃着腊肉、五色糯米饭等传统食品,仍过着二月初二、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仍保留着古老的族内婚制。黑衣壮生性浪漫,擅长唱山歌,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便集于村头寨尾,以歌代言,山歌成为显著的文化特征。
(二)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带动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