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17 08:11: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绿色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绿色施工技术论文

篇1

2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2.1环境保护措施

2.1.1噪声控制1)噪声源控制。a.尽量选择环境性能好、噪声低的机械设备。b.在施工现场尽可能将各种有高噪声的机械设备集中放置,并采用具有吸声吸音的材料将其进行围护封闭。c.对所用设备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主要是设备运行期间,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d.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要按以下规定进行控制。2)运输噪声控制。加强对所用车辆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保持技术性能良好,减少噪声的产生。3)建筑施工噪声控制。a.建筑施工时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施工公告、作业时间要求等规定。b.项目要在各施工阶段的施工交底中提出降噪声要求。c.土方开挖前,先搭建施工场门围墙及临建设施,以减少噪声扩散,对搅拌机防护棚要封闭严密,有效减少噪声的扩散。d.“三钢”工具的支设、拆除、搬运、修理时严禁抛掷,修理时应选用钢模修复机和钢管调直机,减少噪声。2.1.2污水的控制1)生活污水的控制:生活污水要排入城市排水管网。2)施工现场污水控制。a.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进行排污申报登记。b.建立雨水排水系统,防止施工现场严重积水。c.清洗搅拌机作业的污水,应禁止随地排放,有条件的应临时设置排水管道或溜槽,在合理位置设沉淀池后重复使用。d.严禁利用渗井、渗坑裂缝及溶洞排放和倾倒含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严禁破坏地下水的资源。2.1.3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的对象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粉尘。1)生活垃圾的控制:项目部要集中堆放,管理并负责运往指定地点。2)建筑垃圾的控制:项目部要按当地的主管部门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要求进行控制。3)粉尘控制。a.土方挖运装卸等各环节设专人用水除尘,现场堆放的土方、砂等应在表面洒水,使其临时固化,起到除尘作用。b.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加工场地和办公临舍区等处,宜做硬化地面,并洒水清洁。c.水泥库要保持封闭严密,落地灰要及时清扫,堆放在库外的水泥要覆盖,施工现场应做到活完底清,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清运时禁止向下抛扔,外脚手架禁止堆放粉状材料随时进行清洁处理。d.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粉质材料,尽量使用袋装,堆放时应设工棚或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2.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2.2.1材料节约规划与管理1)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控制材料消耗。材料费用占工程费用的70%左右,节约材料(包括周转材料)一直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每个工程项目都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图纸会审时,应根据地质、气候、居民生活习惯等提出各种优化方案,在保证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能够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环保的材料。2)与劳务单位达成协议,设立材料节约奖,对降低材料消耗的行为进行奖励。3)制定项目的目标损耗量,控制现场材料消耗量(见表1)。

2.2.2施工现场材料的控制1)对钢材要有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减少废料产生。将6,8,10,12钢筋边角料中长度大于850mm的筛选出来,单独存放,用于填充墙拉结筋、构造柱纵筋及箍筋、过梁钢筋,变废为宝,以减小损耗。2)加强混凝土施工前的管理:混凝土浇筑前,由专业工长、施工员、质量员、技术负责人、预算员、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有无特殊要求等。经核实无误后交其他专业会签确认所属工作均已完成后方能开始浇筑,避免返工浪费。3)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4)优先采用高效钢筋和螺纹接头等节材效果明显的新技术。5)铅丝、铁钉等小型材料的控制:小型材料采用按定额固定单价的方法发包给劳务分包,充分发挥工人积极性,降低消耗量。6)料场设置于加工场旁,减少材料二次搬运。

2.2.3周转材料的控制1)模板材、木方消耗周转的控制:a.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降低材料损耗:根据该特点,基础模板采用旧多层板,主体采用新多层板,降低造价。b.合理配置模板尺寸,充分利用边角料。2)钢管、扣件、工字钢、彩钢板围挡、轻钢结构临时房屋等材料的控制:a.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周转效率。在所有参建人员中树立加快进度的思想,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周转次数。b.临时设施的管理: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活动彩板房,提高周转利用率。现场围墙利用原有围墙继续使用,其余部位采用彩钢瓦围护。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2.3.1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自来水消耗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及生活办公区临时用水布置。供水管网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水量设计布置。2)提高非自来水应用:施工现场喷洒路面使用从基坑内抽出的地下水。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阶段砂浆搅拌机上设置水泵继电器,自动控制注水时间。养护用水做到人走水关,避免出现长流水现象。3)加强养护用水管理。底板混凝土后期养护采用砌砖胎模蓄水养护。对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养护采用洒水后包裹塑料薄膜保水的方式,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减少楼板暴露在露天环境下的时间。4)采用商品混凝土,集中式工厂化生产,可避免施工现场大量用水造成的过大损耗。5)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由专人看管;淋浴室内采用太阳能,脚踏板式开关,防止长流水,同时对参建人员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在使用完后自觉关闭水源。办公室、生活区均采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龙头、脚踏淋浴开关,公共厕所采用自助冲洗装置。施工用水参考定额见表2,生活用水参考定额见表3。

2.3.2非传统水源利用施工现场建立废水循环利用收集系统,用洗泵水等进行养护、冲洗路面,基坑地下水用于绿化浇灌等作业。

2.3.3用水安全在现场循环再利用废水的使用过程中,严禁人员饮用,以保证人体健康,并不得将这些水源用于砂浆搅拌等作业中,以确保工程质量。还要加强管理,避免水池破裂等原因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篇2

1.1固体废弃物的减量

在建筑施工的前期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果处理的不够妥善,将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在地基开挖阶段会产生大量的土方,如果要将这些土方运输出施工现场外,不仅会因为车辆运输而提高成本,还会因为地下工程的回填而浪费资源,并且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占用土地和扬起的灰尘,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对于开挖的土方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合理安排工序,不仅会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还有一部分固体废弃物就是建筑垃圾,在拆除原有建筑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于这些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块体可以用于基础施工,其他零碎混凝土可以用来铺设运输车辆的道路,对于无法在建筑施工中重新利用的金属、废纸以及塑料等部分可以送往废品回收站。不可再利用的垃圾要根据国家标准选择适宜的地方进行填埋处理。

1.2施工扬尘的控制

在施工中可以产生扬尘的环节主要是土方以及垃圾的运输,或者是进行结构施工时产生的扬尘。对于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应该对运输车辆进行防尘处理,在车辆的四周进行封闭处理,避免运输物体的散落和飞扬,尽量在夜间运输,这样会降低对人们健康造成的伤害。对于建筑结构施工中产生的灰尘,可以在建筑主体的采用封闭式的密网覆盖措施,防止灰尘的飞扬。

1.3噪声与振动的控制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规定;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1.4光污染的控制

光污染源有电焊眩光,夜间照明,材料反光等。控制措施如下:电焊处用木板围挡;脚手架高出楼面3m;装在高处的夜间照明灯采用俯角照射;进场的玻璃等高反光材料用塑料布遮盖。

1.5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2节能措施

2.1节水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尽量利用地下水作为施工用水、绿化浇水、冲厕所水等,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场地硬化不采用传统的单一混凝土地面作法,而采用水泥预制方格块铺设加工场地和人行道路,让雨水能自由地渗入土壤中;基坑施工中,地下水上涌影响基坑施工,为此可采用深井降水技术,设置水位观测井,对降水进行动态控制;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浇水与覆盖相结合,以减少用水量。

2.2节地措施

采用钢结构成套技术,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深基坑支护采用喷锚+木桩、钢板桩、旋喷桩等综合技术,不仅减少了土方量的开挖,而且缩小了开挖面,减少对自然地面的破坏,保持土壤的原始自然表层。

2.3节电措施

建立生产区用电制度,明确责任人;根据不同阶段,核算出用电总数,通过比例,分解到生产区,并建立台帐,进行控制;现场实行分路供电,并安装电表;制订大型施工机械运行管理制度和履保制度;合理使用施工用电设备,严格控制老化、带病及过多无功耗电机械设备。

2.4节材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提供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加强材料的控制管理,对于购买的批次和数量要合理安排,避免占用过多的库存。对于租赁的设备,要尽量优化周转效率,减少因为租赁而造成费用增加。对于施工现场的办公场所以及宿舍可以采用轻钢板房和活动板房,尽量利用周围的构筑物。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费,监督施工作业流程,提高材料的控制力度。

篇3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指在相关的制备和反应过程中做到“零排放”。而传统意义上的“零排放”是指反应物经过催化作用以及一系列的反应完全转化成为所需的物质,从而实现百分之百的转化率。其实这样一种概念是十分难达到的,尽管已经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达到了近乎“零排放”的标准和要求,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化率为百分之百还是存在着困难的。近些年来随着相关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技术也应运而生,将传统意义上的“零排放”转变了概念,意为在尽量满足较高的转化率的情况下,将得到的副产物也直接经过下一反应步骤并转化成为环境友好的物质进行排出或是进一步加以利用。这种新型的转化思想也将原本无用或是对环境存在着威胁和污染的物质“变废为宝”,让副产物成为能够被人们所利用的原料物质。这类技术的研发不仅仅是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技术手段。

2.产品的绿色化

之所以要强调化工产品的绿色化,是因为石油化工类的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普遍了,不得不承认的是石油化工类的产品的的确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和优越,但相对于这些有利之处来说,其对于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小觑的。比如,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洗涤用品,过去我们常用的洗衣粉中都是含磷的,而这些含磷的洗衣粉在溶于水之后随着生活污水一同被排到江河湖海中,造成了赤潮,给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对此问题开始重视起来,研发了不含磷的洗涤剂,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有许多常见的石油化工类污染就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比如汽车使用的汽油以及柴油。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汽车能源的开发上也格外关注,低硫低碳、环境友好的配方和技术逐步成熟起来;另外,我国还在不断开发太阳能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等,另外,对于交通工具的能源上,我们国家还大力推崇使用电能的汽车。

二、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

最初,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生产以及最大程度上提升经济效益,不断研发一些节能技术,而近些年来,由于能源枯竭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学者们都投身于节能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经济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节能技术为变频调节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耗费能源最大的就是电动机,包括泵类以及风机等等。因此,想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节能化应该从根本上减少电动机的耗能。而变频调节技术正是针对于电动机的一种有效的技能技术改革。变频调节技术的根本原理是通过控制方案与实际负荷相互之间的匹配,在控制的过程中实现阀门阻力的降低,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以此来实现对于泵类以及风机的科学化、节能化控制。这种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按照生产要求以及计算选型,并且全面参考产品方案的调整以及原料的调整,科学地控制各项指标和参数,降低企业的电能耗费以及设备磨损等等方面的耗费,实现成本上的节约以及能源上的节约,不论对于企业自身长远地发展还是对于能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

篇4

引言

绿色节能建筑是国际上节能建筑的一种发展趋势。绿色节能建筑采用最节能和高效的资源利用率的方式,以到达建筑、环境和人和谐共存为目的而建造的安全、高效、舒适及健康的居住空间。在绿色建筑的施工中外墙和屋面保温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此展开探究。

1 绿色节能建筑的原则

绿色节能建筑注重建筑在有效的生命周期内与人、自然的融合,强调能源的节省、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避免过度地索取自然资源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存在于自然生态循环系统中。

绿色节能建筑应当做到:1、因地制宜。建筑的布局、朝向和周边的配套设施等均应当根据自然地貌与气候条件进行设计建造,以便于有效地维护和融入当地的生态环境当中。2、以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为前提进行选址。绿色节能建筑的基地选址和规划时应当合理地翻新已有的建筑,并注意较少新建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当对基地内的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尽量较少道路面积,避免对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合理利用基地内原有的植被。3、采用有效的方法节约能源。应当对建筑面积充分利用,使用高效的玻璃或保暖层,提高施工质量。可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对建筑提供照明、冷却和供暖等。

2 绿色节能建筑的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2.1外墙EPS板薄抹灰保温技术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是国内外最常用,技术最成熟完善的外保温施工技术之一,其广泛运用多层和小高层的外墙面的保温体系中。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施工的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在建筑主体结构完成以后进行施工。通过调节EPS板的厚度来实现各地区的节能要求,施工时可以由上而下的逐层施工,或者采用聚苯板粘贴,进而构建水泥砂浆的面层。EPS板具有抗压性、化学稳定性和耐碱性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绝热材料。此外,EPS版的导热系数较小,不受厚度限制,多孔的弹性结构具有更好的吸热吸湿的功能,特别适用于寒冷的地区。

2.2外墙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保温技术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的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是由饰面层、砂浆薄抹层、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层以及界面层构成。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在拌合之后喷涂在基层之上,构成保温层,并将玻纤网格布铺在薄抹层中,可以适应面砖或涂料作为饰面层。这种施工技术对基层墙体的平整度没有太严格的眼球,可由于不同形状的基层墙体施工。这种施工技术的工艺相对复杂,湿作业也相对较多。但是保温浆料具有防火性好、温度应力小、耐水、耐冻融以及耐候性好等优点,使用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后抹面层的温度变化速率与变化幅度都相对较小,抗裂防护层的扛冲击力与抗变形力都得到了提高,表面抗裂性也得到加强。

2.3外墙EPS板现浇混凝土保温技术

EPS板现浇混凝土的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将现浇混凝土外墙当作基层,将EPS板当作保温层。施工中,将EPS版的内外面都涂满界面砂浆,并把EPS版放在外模版的内侧,再安装锚栓来固定。在混凝土浇筑后,EPS板会与墙体联结在一起。EPS板的表面是抗裂砂浆薄膜层,应当将玻纤网格布铺在薄膜面层内,可以用涂料来当作饰面层。通常EPS板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不是非常的可靠,所以,应当把界面砂浆涂在EPS板的两面以保证EPS板能够和混泥土牢固粘结,以及避免EPS板遭到风化与日晒的破坏。EPS板现浇混凝土的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在剪刀墙结构中较为适用,适合多层与高层的外墙面。

2.4外墙EPS钢丝网架板保温技术

外墙EPS钢丝网架板保温施工技术将混凝土当作基层,在EPS板的外侧凿凹凸槽,在外墙的外模版的内侧设置EPS单面钢丝网架板,并使用钢筋固定。混凝土浇灌后,EPS钢丝网架板和混凝土会联结在一起。采用抹掺有外加剂的水泥砂浆的方式构建抹面层。外墙EPS钢丝网架板保温施工技术在剪刀墙结构中比较适用,在混凝土浇筑后会有一定数量的钢丝被包裹在混凝图中,因此,EPS板与结构墙体联结较为可靠。

3 屋面保温施工技术

3.1屋面倒置式保温技术

与传统屋面不同的倒置式屋面是将防水层放置于保温层下面,从而有效得削弱了温差、大气以及紫外线照射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进而减缓防水层的速度以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倒置式屋面一般又可以叫做保温屋面,强调具有憎水性的保温材料的使用。倒置式屋面通常把泡沫塑料等材料的保温板铺设在防水层之上,从而改善屋面的防水性与保温隔热性。这种施工技术简单易行,施工较短,有利于降低成本,防水层维修与屋顶的在利用也较为方便。

3.2屋面种植绿化植被保温技术

在建筑屋面进行绿化能够有效地美化环境、降低建筑耗能以及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环境。在屋顶种植花草、蔬菜或者灌木能够在形成屋顶花园,通过屋顶的植被可以实现较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在夏季,绿化屋顶的表面平均温度要比普通隔热屋面的温度低6.3℃,绿化屋面的平均室温要比普通隔热屋面的室温低2.6℃。绿化屋面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周围的温度,而建筑物的周围温度降低1℃,室内的空调容量就可以降低6%。在国内,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绿化屋面的保温效果都非常显著。屋面覆盖植被会加重屋面负荷,因此,绿化植被的屋面应当注重定期的保养和维护。

3.3屋面浅色坡保温技术

浅色坡屋面采用浅暗色和斜屋面对日照进行利用。中午太阳的辐射强度最大,而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平屋面,斜射坡屋面,深色平屋面反射大约30%的光照,浅色坡屋面反射大约65%的光照,通常反射率较高的屋面能够有效的节约能耗。浅色坡屋面一般采用导热系数、吸水率小和密度小的隔热保温材料。浅色坡屋面还具有防水、耐用等优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其中建筑的外墙和屋面保温施工技术在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技术不仅能使建筑节能,还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等。因此,这些施工技术应当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