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4:28: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质量管理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我局围绕“六有”标准的顺利落实,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总结形成了体系文件编写的“七步法”,即:确定部门职责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具体工作制定工作流程明确监控要点描述工作要求建立考核方法,初步实现了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二是按照“七步法”要求,组织编写了文件控制、行政许可、卷烟送货、订单采集、月需求预测等五个典型工作标准模板。三是制定了《浙江省烟草专卖商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第二方审核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第二方”审核工作。我们规定没有通过省局(公司)“第二方”文件审核的,不得进行“第二方”现场审核;没有通过“第二方”现场审核的,不得进行“第三方”审核。“七步法”、五个典型模板和二方审核的配套实施,有效促进了“六有”本土化管理质量标准的实现,也是行业贯标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三)我局围绕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制定了天水市烟草专卖商业系统考核体系制度,逐步把体系运行情况纳入到全局的年终工作考核,同时将要求各县局(公司)把体系运行情况纳入到对本地区各单位、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考核,以考核促进体系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我们还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日常化的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突出管理者代表的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内审和管理评审两个手段,严格体系审核程序,完善监督检查方法,认真落实整改项目,尤其要加强对工作纠正和改进措施的追踪验证,推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实现。
二、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注重把握了以下四个问题
(一)注重统一思想认识。我们将着力化解“贯标太难”的畏难情绪,要求员工在咨询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参与到体系建立和运行中来,逐步增强开展贯标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着力化解“贯标太烦”的浮躁情绪,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科学简化和持续优化,逐步实现员工工作习惯的渐进转变,达到去烦就简的贯标成效。着力克服“体系运行能否持久”的怀疑心态,通过强化工作考核,营造贯标氛围,初步实现了标准化流程的贯彻执行和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规范进料检验工作
在过去的进料检验工作中,仅做到了大宗、重要原料的检验,并且检验项目不够全面,检验记录不够完整,偶尔会出现进料品质不良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自9月上旬开始,对外购大宗物料,全部采用aql抽样检验;对贵重物品或质量影响大的原料,执行全数检验;对于难以验证的原料,要求供应商提供品质保证函。所有进料检验工作,按物料别留下完整检验记录。对于来料品质异常的,及时发出car(品质异常通知单)要求改正,并跟进检测改进的结果。
三、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近几日,因交期紧,糊制环节人员紧缺,临时抽调2名巡检帮忙检封,致过程质量控制主要由各车间主管承担。因各车间主管的工作重点各有不同,品质状况堪忧。为保证制程质量,计划自9月4前要各现场巡检人员归位,以加强过程环节的控制。
制造环节有些品质问题再三复发,主要是因为没有及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处理惩戒。自9月上旬,对新发现的批量质量事故,必须做到发现事故2小时内发出car(品质异常通知单),发现事故4小时内拿出临时纠正措施,24小时内拿出长期预防措施,2天内提出处理意见。
四、开始进行fqc产成品抽样检验工作
早期,由于对过程的关注,没有充分认识到产成品抽样检验的重要性,导致,经常到客户验货时发现产品不良。自9月上旬开始,需对要入库的产成品进行aql抽样检测,并对检查结果做好完整记录。如检查过程中发现与标准、合约要求存在偏差的,及时通知生产部门修正。
五、做好质量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系:(基本思路)
1、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等;(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实施、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等;(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优秀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等。
2、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教导处、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3、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2)教学督导监控一-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溃(3)调整控制方法——根据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进行及时的调控。
4、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1)教学研究制度(2)听评课制度一-行政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及同行相结合的听评课制。(3)学生评教制——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4)教学常规制度(涉及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环节)。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
1、教学质量意识的强化。
结合专题及事例,渗透并树立教师的质量管理意识,让“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念达成共识,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2、加强教学质量的三全管理。
A、全面性管理:要求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劳技等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行全面的评价监控。不仅强调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包括学生通过教学所获得的作为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各种综合素质。
B、全员性管理: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中。
C、全程性管理:加强教学工作过程的环节性管理,明确教学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我校制定的《教学规程》指明了各环节的质量要求。使教师在备课质量、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使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质量等方面得到监控。
3、教学质量的检查。“四结合”
A、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
B、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
C、检查与指导相结合;
D、自检与互查相结合。
4、教学质量的评价。“三结合”
A、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C、与教师学期评价相结合。
5、教学质量的分析。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的四级分析。
6、发挥三级监控功能,实施分层目标管理。
(1)一级监控――教导处
教导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
A、结合现代社会、教育的新形势,对教师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师资培训。
B、定期(期初、中、末)检查或通过网络随机抽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有特色的和不足的及时总结。每次检查要突出重点,要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C、每学期定期(单元练习、期中检测和期末考试)或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抽查,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情况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指导并帮助教师做好质量分析,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D、继续开展定量性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析。(各教研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听课要加强,新老教师也要互相听课)
E、每月1次教学质量分析会。研究、讨论、分析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F、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
(2)二级监控――教研组
教研组是中枢及骨干力量,起疏通、组织、调整、反馈作用。
A、组织制定本教研组的各种教学进度与计划,并监控执行。
B、加强教研组的备课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每月集体备课2次,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并做到有书面记录。
C、由教研组长牵头,汇总各班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名单,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出基本练习题,对本年级后进生进行质量追踪分析。
D、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的教研活动,做到计划、时间、内容、小结四落实,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记录及时、有效果。
E、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监控与检查。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教师的备课、作业情况,要做好记录与评价并及时反溃
(3)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
教师是具体执行、操作者,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A、加强质量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22-03
引言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全国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 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9%,全年国家安排了3 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 129项“863”计划课题。昆明市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4.59亿元,比上年增长9.46%,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74%,全年全市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69项,项目经费支出29.19亿元,其中市级科技资金投入1.08亿元。
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目标的实现和项目预期成果的绩效,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多年的努力,改革创新,初步建立起了立项、检查、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并使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逐步形成以目标为导向,向管理要绩效的管理需求,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改变以往“重立项、轻绩效”的问题,如何构建高效、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绩效,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管理机制,成为了当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科技计划项目的质量管理又成为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一、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项目质量是以项目为主体,通过实施管理工作,以确保项目达到或超出项目预期效果,满足项目实施需求的管理活动。《项目管理只是体系指南》将项目质量管理概括为三个主要过程,即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同时指出,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了保证项目满足其目标要求所需要的过程,它涵盖了“全而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决定着质量的政策、目标、责任,并在质量体系中凭借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提高等措施决定着对质量政策的执行、对质量目标的完成以及对质量责任的履行”。
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要求
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本身就属于“项目”的范畴,管理活动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可以对科技活动运用现代项目的方式加以组织和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是一系列相互连接、互相影响的管理活动,一般包括了立项管理、实施管理、结题验收管理的过程管理,并囊括了知识产权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科技成果的管理等专门性管理。
一方面,科技计划项目是财政资金对科技事业发展投入的重要手段,科技计划项目质量必然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价和质量评估成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项目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管理和控制。科学研究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特殊性和科技计划的政策性导向,决定了科技计划项目本身的衡量标准不适用一般性产品和项目的评价标准,质量管理通过对科技计划项目的预期目标、计划方案、执行过程、项目成效等有计划和目的的有效管理,确保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取得一定的预期效果。
另一方面,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中,大多注重项目技术研究,而忽视项目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如果项目不能按照预期目标完成,几乎都将责任归咎于项目自身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问题,并不充分考虑项目管理的环节问题。因此,项目质量管理应当成为科研项目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质量管理避免管理过程失控,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执行的成功率。
三、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
早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以第5号令的形式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目的在于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效率。2003年昆明市也出台了《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和完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成效,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2007年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近些年来,昆明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科技计划相配套的管理办法,使得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质量大幅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目前,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主要是采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直属事业单位辅助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管理职能对应的相应处室负责对项目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开展工作;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授权直属事业单位,在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项目申报受理、评估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全过程辅助管理,定期向科技主管部门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近年来,昆明市通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励企业主动创新,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研发能力,在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证明,此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获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但由于在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还不尽完善,因而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科技计划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四、质量管理在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一)质量计划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计划编制包括确认与项目有关的质量标准以及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将质量标准纳入项目设计是质量计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计划是为达到项目预期目标和标准,对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和标准所做的计划与安排。从广义的角度看,质量计划包括了政策文件、规划纲要等,从狭义的角度看,质量计划包括了具体的计划、方案等。
科技计划项目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为推动某领域或某类科技发展而设立的相关科技计划,各类企事业单位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申报,并获得科技计划立项支持的项目资助的科技发展计划。GB/T19000-2008定义了“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政策文件,就成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质量计划。
昆明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突出问题导向,抓住核心问题,高位统筹、精准发力,力图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2016年3月昆明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面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科技计划项目与资金管理改革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按照“存量统筹、增量倾斜”的思路,强化财政科技资金统筹力度,构建统一的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和更加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实施意见》是昆明市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订了质量计划,即将要出台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将通过撤、并、转等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统一的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并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遵循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规律来布局优化科技计划,研发活动突出创新导向,公益性科研聚焦全市重大需求,市场导向类科技计划突出企业主体,重大专项突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竞争力目标导向,再造市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框架体系。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从中央到省、市围绕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质量计划,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对各层次、类别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二)质量保证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保证包括对整体项目绩效进行预先的评估以确保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保证过程不仅要对项目的最终结果负责,而且还要对整个项目过程承担质量责任。 项目质量保证工作是一种事前性和预防性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项目质量保障是在执行项目质量计划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经常性的项目质量评估、项目质量核查与项目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工作,是确保项目质量计划完成而开展的系统性的和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在指南、申报受理、专家评审、立项签约、中期检查、评估验收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中,通过质量保证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效益性。从制定年度申报指南开始,一直到评估验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评审、项目追踪管理机制,对立项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在过程管理中进行中期评估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进度掌握明确,项目验收结题后开展年度绩效评价,通过建立相应的成果评价机制,从科技成果实用性、有效性及创新性进行综合考察评价然后给予相应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成果的鉴定、转化及推广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质量控制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控制是监控特定的结果,确保它们遵循了相关的质量标准,并识别提高整体质量的途径,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随时掌握项目的实际过程,若出现项目的执行与计划(质量标准)相背离时,管理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由此产生的令人不满意的结果。
在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对管理过程的监控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一是开发使用项目管理系统,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推进信息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二是开发使用科技专家库,涵盖省、市级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3 000余人,专家库建成并投入使用三年多来。截至目前,专家库已为全市各类项目咨询和评审活动服务3 000多次,服务项目2 000余项次,很大程度上为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及验收工作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提高了政府管理服务水平。三是推动专业机构规范化,对下属具备科研管理能力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造,将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委托给具备条件的专业机构。2016年,昆明市科技局下属6家科研事业单位均已通过ISO9001认证,100余名科技管理工作者取得科技评估师资格认证,为承接项目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提升了质量。
五、存在的问题
二、工作目标
1、按照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要求开展工作,不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薄弱环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形成完整的流程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规范,达到“全面风险管理、全部业务流程、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实现“体系可靠、风险可控、运行可持续”的管理目标。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增强规章制度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生产经营管理更加科学、有序、规范、受控。
2、建立、健全和完善全面质量改体系、组织架构及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作业区的质量管理成员的素质。继续完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成立质量小组、班组质量普及组织,力求精干,讲求效率。
3、根据已建设好的组织架构及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分工,有利协调。明确各岗位职责,制订各岗位的工作准则。
4、建立、健全和完善品质管理质量统计总结报告体系,加大质量信息反馈力度。
三、具体措施
认真组织开展全员性质量宣传与培训工作,利用技术课、各种会议以及印发学习材料等形式对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培训,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水平。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做好活动课题的全过程跟踪、检查、效益分析评价,强化成果的效益和推广,使该活动真正成为提高我区整体效益的有效手段。
1、抓好“一个落实”,坚持“两项原则”。
抓好“一个落实”就是抓好质量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坚持推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二是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原则。
2、继续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及“降废减损”活动。
1.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1不符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
我国针对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文献,但就目前我国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现状分析而言,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法律对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要求。制药企业在药品原材料购买及成品药具销售整个过程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系统。企业在药具生产过程中还不能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实现高质量生产。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的管理是医疗服务事业的基础工作,也是与育龄人群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部分。
1.2育龄群众对药具质量要求较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群众对于药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强烈,对于药具质量及生产过程的知情权有较为强烈的权利要求。加之计划生育药具质量与群众的生殖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群众对于计划生育药具质量有着较其他药品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在计划生育药具销售过程中,部分医务人员还不能做到根据用户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药具,也无法按照用户实际需求来指导用户如何用药。
1.3药具质量管理工作专业素质不足
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标准化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社会人才积累不足,造成我国现阶段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还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加之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医疗服务工作点设置也较多,许多农村地区的药具工作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学历都比城市要低,并且部分农村地区的药具工作者由于物质因素会选择大城市为发展方向,造成人才流动较大,这对于药具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1.4药具存放地点管理存在漏洞
我国现阶段在药具仓库管理中,还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维护,还不能最大程度的控制药品的损耗。在药具的存放过程中,还不能做到药具规模与药具仓库相统一,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2.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创新措施
2.1规范药具质量管理规定
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首先要完善相应的药具管理规定,实现药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定相应的药具管理规范条例,为药具从购买到销售整个环节都能做到规范的严格控制。并且建立完善严格的责任制度,强调药具管理工作的责任分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强化药具流通质量监督
药具管理不仅仅停留在销售环节,还要注意监督药具的购买、流通及储存等环节。在购买药具生产原料时要严格控制质量,保证原材料能够满足药具生产的需要。要严格按照国家药具中心的要求来进行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对于生产企业的信誉及相关合格证书要严格检查,并对购进的每批药物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强化药具流通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工作力度,全方位保证药具质量控制。
2.3建立药具不良事件的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药具不良事件的信息反馈机制主要包括对于药具服用后出现的不良事件、用户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药具出现的明显的质量问题要建立合理高效的反馈制度。对计划生育药具质量做到充分全面的了解,该机制的建立能够方便药具管理部门对于药具生产厂家及药品型号做到充分的备案,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4强化药具存放地点的管理工作
我国对于药具存放地点的环境做出了详细的文件说明。对于计划生育药具存放而言,要根据药具的规模来选择合适的存放地点,存放地点要能保证药具能够实现高效的周转工作,各个部门和管理机构都要完善药具基础设施的管理工作,把好药具储存管理这个环节,为药具的储存和销售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要建立智能温度控制体系,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模式,提高储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5提供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药具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容和重要性,要明确自身职位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管理部门要严格考核上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已经上岗的工作人员要定期举行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对应农村地区的工作人员而言,更要加强其文化教育的力度,防止其对计划生育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阻碍,只有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质量。
[总结语]
计划生育药具质量问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育龄群众,并且计划生育药具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是我国药具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经上文分析,我国现阶段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还存在诸多细节问题,我们必须在现有的管理体系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强化药具管理各个换阶段监督工作,根据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严格进行审查,与此同时提高药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使命感,实现我国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工作质的飞越。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因素,经济地研制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具体到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全体人员,对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把有关建筑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等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建筑产品。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全程性
是指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具体是指建筑企业对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应该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即从投标准备阶段到投标阶段,从施工准备阶段到施工、竣工阶段,再到交付使用、完成保修的整个过程。
(二)全员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依靠全体职工,建筑企业应该组织各建筑工程项目的全体人员积极参加企业内部《质量保证手册》和《全面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的学习培训,要求企业全体人员必须认真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来运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基层,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只有企业全员参与,才能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既定目标。
(三)前瞻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应具有高度的预防性,通过采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将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四)科学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尊重科学,只有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才能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计划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全面质量观念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全面质量观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实行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管理的观念,为顾客服务的观念,以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的观念。
建筑企业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质量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而不是以牺牲工程质量来压缩成本。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操作性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建筑企业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通过分析质量环节、研究具体组织结构、形成文件、全员培训、质量体系审核、质量体系复审等几个步骤保证质量体系建立过程的完善。此外,建筑企业要抓住质量体系的特征,保证质量体系设立的合理性,使全面质量管理有效的发挥作用,并要保证质量体系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做好企业员工的质量管理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建筑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其牢固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从基层管理与施工人员的工作出发,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后方可上岗。还要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人员的责任感,使施工人员时刻遵守质量第一的原则,为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发生奠定基础。
(四)制定详细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建筑企业对建筑产品的质量管理目标,必须制定出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并进行明确的质量责任划分制度。按照从上到下的原则,把质量管理目标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工程人员的具体工作中,形成从上至下的目标管理体系。根据各个层次的目标要求,组织工作计划,建立有效的执行纲领,明确各项工作目标的主要控制点,然后严格依照质量保证计划认真进行组织实施。此外,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制定奖罚条例和措施,根据考核结果,严格执行奖罚条例。
(五)完善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完善建筑质量监督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章、制度是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对每个工程项目配备专门的质监人员,认真落实质量监管责任,始终严抓质量监督工作。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受控。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质量管理工作相结合,检查各个工程项目在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是否严格依据质量保证计划实施等,使涉及到工程的每一位员工对质量工作不存侥幸心理,从而确保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质量零缺陷。
(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建筑企业质检人员要严把建筑材料关,对于工程使用的材料全面监督检查,杜绝使用规格、型号、质量不合要求的建筑材料。要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重点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项目选择的主材必须经过专业审核,材料要配备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需经过多方检测、鉴定。
(七)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1、优化施工方案的编制
优化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的制定、论证选择,其前提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目的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要优中选择建筑工程技术方案,要大胆采用先进、实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通过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工程中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重要部位、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对施工方法详细而具体。
2、严格控制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要遵守施工顺序,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够在时间上、空间上优化施工过程。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施工的连续性、紧凑性、均衡性以控制工序质量。
11月5日下午,省政府、肇庆市政府及我市分别召开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三级工作会议。为迅速贯彻落实三级政府的会议精神,推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会后我局立足职能,在认真总结梳理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对下阶段的整治工作进行了及早部署和安排。
总的来说,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专项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单靠某个部门动和做是不科学和不实际,社会的整体收效也是甚微的。从现时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受其他职能部门的认识度和协调性的影响,我局在开展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阻力,直接影响了工作的实施进度,甚至有部分工作处于被动制约状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市场开办者、食品经营者意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市政府开办的市场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主体资格不合法,全市由市政府开办的24个市场(其中集贸市场21个和专业市场3个)全部没有通过市场年检,不符合合法经营的主体资格。第二是对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识未到位。第三是没有落实市场开办者为市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场内经营户的入场资格没有进行审查,容许场内多个行业无照经营现象的存在,同时对食品经营户开展索证索票工作没有及时督促和检查。第四是市场的内部管理未能到位,场内硬件设施没有更新改造,环境脏乱差。
针对上述情况,我局建议市政府督促市场开办部门要进快理顺和解决主体资格问题,认真执行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严格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场内经营者合法经营,在年度市场档位招投标时,对所有中标者必须要求持《营业执照》办理缴交投标款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取消中标资格。
二是城区市场周边街巷占道经营现象普遍。尤其是高观市场及新沙田园市场更为严重,其中清塘沙田园二、三街仅猪肉无照经营户就达20多档,而鱼、蔬果等其它市场行业更挤满整条街道,群众意见很大。对于市场周边街巷无照经营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部门利益的潜在影响,要彻底解决这一现象,我局认为必须按照疏导和整治相结合的方法区别处理。首先是,对市场周边确实符合经营条件,且存在多年的猪肉、三鸟、鲜鱼无照经营店档要尽快发照。今年6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对市场外的猪肉、三鸟、鲜鱼等经营户的发照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为此,我局建议市政府尽快协调市政、卫生、环保等部门,对该部分符合条件且经营多年的经营户给予审批发照。其次是,对市场周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无照经营户,尤其是对沙田园、高观市场等顽固部位要坚决清理取缔。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市政、城监、工商、公安、卫生、环保等部门进行集中统一清理。
三是大沙市场管理相对混乱,对321国道沿线的整治带来压力。本月底国家第三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将在我省召开,大沙段是我市迎检的重点部位。一直以来,大沙市场的管理相对混乱,市场内外无照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有:一是市场外街道被当地市政部门划分投标,且全部无照经营,对市场内正当合法经营带来极大的冲击,并引发市场内部分经营户不办照经营,甚至搬出市场占道经营。二是当地市场物业管理部门没有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疏于管理,没有审查场内经营户的合法经营资格。三是地方群众的法制意识淡薄,依法经营观念不强,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出现。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市政府督促当地镇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尽快清理市场外无照经营户,对符合经营条件的,尽快理顺和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审批发照;对不符合条件的,采取统一清理取缔措施。
四是个别部门的职能分工未明确。按照国务院《特别规定》的要求,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经营者是流通环节履行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而作为市政府开办市场的工作部门,市市场物业管理中心对该项工作介入严重不到位,主要表现有:市政府整治领导机构未有将该部门列入成员,且相关工作会议也未有通知出席,致使该单位对该项工作认识不深、对本部门的职责未清晰明确,并直接影响了市场内相关整治工作的开展。为此,我局建议市政府尽快将市市场物业管理中心纳入本次整治的成员单位,一方面明确其开办职责,另一方面有利协调解决市场内无照经营问题。
现在距离国家第三次工作现场会的召开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所有工作迫在眉睫,如何按时按质完成4个100%工作目标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力以赴,想方切法,迎难而上,对本部门力所能及、能理顺解决的,要分步骤、分阶段尽快解决。具体计划如下:
1、总结摸查(11月6-7日):组织各单位认真总结前阶段的工作情况,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和原因,讨论研究解决措施,并根据经济户口管理和分层分类监管、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以及日常市场巡查监管所掌握的情况,反复摸清底数。具体分二步开展:第一步重点摸清辖区内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第二步摸清其他相对零散的经营户。通过“拉网式”的反复摸底排查,再次调整和确定本辖区重点整治的区域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要把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食品质量、食品经营行为等方面问题突出的城市社区、学校周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确定为重点区域,形成重点区域名录。
2、提交计划(11月7):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将梳理出的问题和措施形成工作计划提交市政府,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
3、继续宣传教育(11月8日—11日):充分利用市电视台加大宣传的有利机会,继续加大对基层一线工商人员的再动员和社会群众、经营户的再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认识,确保将各项整治任务家喻户晓。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利用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整治进展情况,既要报道好的典型,发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作用,又要对制假售假恶劣的企业予以曝光,震慑违法分子。
4.集中整治(11月12-21日):继续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组织实施专项整治工作,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市场周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无照经营户为重点清理对象,以大沙沿线、沙田园二、三街、高观市场为重点整治地段,切实解决市场内外经营秩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市所有的食品市场、超市100%建立市场食品准入管理制度”、“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彻底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城区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问题”三大任务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质量统揽广电宣传工作,强化质量意识,用质量打造品牌,用质量提高效益,用质量扩大影响。
1、打造精品,努力提高本台的宣传节目质量。首先,要办好《新闻》节目。进一步强化新闻立台的观念,把新闻宣传作为本台宣传的重中之重,在保持《新闻》基本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策划和包装,使之定位准确,角度新颖,画面优美,个性鲜明,更具有可视性。要继续改进新闻的报道方式,进一步压缩会议报道和一般化工作报道,调整会议报道和部门工作报道的角度,突出民生类新闻报道,加大对一线工作,对老百姓关切关注的热点难点的报道力度,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扩大新闻的信息量,增强实效性,把《新闻》办成为领导满意、社会关注和群众欢迎的精品栏目。其次,在继续巩固和县直有关单位联办栏目的同时,重点开办一至二个骨干栏目,聚焦的大事要事,关注基层的热点难点,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弘扬高尚情操和火热情怀,以生动感人的现实体载和主题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要着力提高专题、广告和文艺的宣传质量。在专题宣传上,选题要准,策划要细,制作要精,思想性和艺术性要高度统一,力争打造1至2部主题鲜明,思想精深,制作精湛,艺术精良的专题精品。广告宣传要立足于短、精、活,压缩长度,丰富画面,增强观赏性。文艺宣传要积极探索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联办文艺活动的路子,主办5至6次如电视歌手大奖赛,综艺晚会等形式的文艺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电视荧屏。
2、突出重点,努力提高广电宣传为中心工作服务的质量。年,要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战役,要继续抓好大和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和全县工业经济宣传,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建设、旅游、商资、项目兴县、财务金融、南水北调和社会保障等内容的宣传,为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对中心工作的宣传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深度,对影响全局的重点工作,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要通过专题报道、系列报道、跟踪报道的方式进行宣传,力争每月有一个重要选题,每档有一个重点报道,提高对中心工作报道的份量,增强宣传的实效性。
3、加强策划,努力提高对外宣传的质量。要成立专门班子,抽调骨干力量,集中精力搞好对上宣传;要突出电视宣传和重点电视频道的宣传,加大对卫视和新闻联播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激励的措施,在调整电台和电视台稿酬比例的同时,对湖北新闻联播用稿和十堰新闻联播头条给予重点奖励,要通过这些措施,促使我台对外宣传质量有一个新的突破,为进一步扩大郧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的经营创收步伐。
加大经营创收力度,是广电产业化重要内容,是壮大广电经济实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一趋势,适应这一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经营性产业,不断加快广播电视的经营创收步伐。
1、大力开发广告市场,不断提高市场份额。要调整广告的经营思路,转变广告的经营方式,变送上门做广告为走出去拉广告;要学习和借鉴市场营销的方式方法,聘请社会广告员广泛征集广告,最大限度的挖掘广告潜力;要拓展广告领域,丰富广告形式,在经营好电视广告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户外广告业务,如平面广告、路边广告、灯箱广告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广电传媒、设备人才的优势,积极开发文化娱乐、商业包装、家庭服务等新的业务,不断提高广电广告的市场份额;要积极探索如广电和企业联合开发的路子,努力实现广电广告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力争新一年的广告收入有一个新的提高。
2、大力做好广电“村村通”工作,在争取资金上得到扶持。今年,国家将大力实施以20户的以上自然村为重点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这无疑是我们加快有线电视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要按时完成去年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迎接省市组织的验收。要成立工作专班,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国家补助投资和省级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以最大努力做好年全县20户以上94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申报争取工作,为今后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加大物业管理力度,增加公有资产收入。随着局网分离到位,我局各乡站大量房屋资亟等规范管理,春节前,我们已到各站对公有房屋进行资产登记核查。今年要对县局出租房、乡站公有房和头、传播中心进行严格管理,乡站个人用房该出售的售出,不售的按政策收取租金,门面出租房一律按市场规律运作,头继续面向社会租赁。要做到物业管理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后要在更多的方面建立完善物业管理体系,确保资产的最大增值。
(三)以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的改革和管理。
大家都知道,衡量广播电视工作做的好坏,主要是看广播电视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因此,我们一定要以效益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主要标准,通过深化改革和规范管理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继续抓好广播电视的播出管理,确保安全优质,不出问题。近年来,“”非法组织多次干扰广播电视信号,影响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对此,我们一定要守土有责、警钟长鸣,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安全播出的应急预案,强化播出人员的监控责任,加强对电视节目的全方位监控,确保安全播出不出问题。
二是继续抓好广播电视的宣传管理,确保导向正确,不出问题。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宣传管理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宣传行为;要推行重大活动记者采访监督卡制度,进一步规范记者的采访行为;要加强对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和审查把关,对质量不高、格调低下的稿件和节目要坚决清除,对低俗和不良广告不予播出;要坚持认真开展新闻评审制度,严格按照评审等次兑现稿酬,切实保证宣传质量,提高广电宣传的管理水平。
三是继续抓好广播电视的社会管理,确保市场规范,不出问题。要继续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清理整顿,对违规销售安装“小铁锅”、“小耳朵”等地面接收设施的坚决打击和取缔,对有线电视覆盖区域内安装的卫星设施,要区别情况,加强引导,并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逐步解决。
四是继续抓好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全面推行成本核算管理,对宣传部室的经费能包干的全额包干,不能包干的分部室核算,超过包干任务的不予补贴。我们号召大家要树立勤俭办事业的思想,能节约的费用要坚决省下来,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能花,切实纠正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
(四)以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打造思想过硬、素质优良的广电职工队伍。
一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目前,我局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与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够适应,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多,层次不高,事业和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加强学习和培训已迫在眉睫。
一方面,我们要按照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要求,按照“工作学习化”的管理模式,在全局上下进一步营造人人学习,人人升级,人人创新的学习氛围。同时,采取请进来讲,送出去学,岗位上练,加紧培养和适应广播电视改革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节目策划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进一步提高我局的专业队伍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要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高薪聘用,提高工资额度。要落实业务首席制,对业务拔尖、任务完成出色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给予必要的经济待遇。对超额完成经营任务、贡献突出的部室负责人,局(台)将对超额部分按比例予以奖励,真正使人才队伍稳得住,作用大。
二是加强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作风正则事业兴。我县广电系统思想作风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良苗头,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问题仍然存在,少数同志工作漂浮,自由散漫,上班迟到,赌博摸牌,工作得过且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把今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把作风整顿作为主要内容,严格工作责任和考勤考核制度,对违规违纪者,除批评教育外,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和组织处理,要通过作风建设,促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有一个新的变化。
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对局属中层正职空缺职位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对局人事人员严格考核,重新聘用,进一步完善效益工资发放制度,鼓励干部职工多拿工资,拿高工资,在全局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激励约束机制。
(五)突出抓十件重点,带动全局各项工作快速推进。
一是重点抓好电视频道改版工作,以新的荧屏奉献观众。
二是做好广播电视资料库建设工作,力争建成首家集文档,音像资料于一体的专业资料库。
三是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认真督办50户以上140个自然村的任务完成,积极做好20户以上940个自然村申报争取工作。
四是做好摄录编设备更新配套管理和档案建设工作,加大技术管理力度。
五是尽最大努力兑现干部职工各项政策性补贴,提高福利待遇水平。
六是盘活固定资产,规范公有房屋、门面房和、为主体的物业管理。
七是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工作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以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为核心,以提升数据质量为关键,扎实开展扶贫对象基础数据、脱贫措施等相关信息的采录、更新、完善工作,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采录数据100%准确,逻辑关系100%合理,脱贫措施100%有效,为全镇迎接脱贫攻坚普查奠定坚实基础。
二、重点内容
(一)核准更新贫困人口基础信息。开展新发生贫困人口识别、脱贫户返贫、贫困户(含脱贫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加和自然减少;全面核准更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础信息,如户籍、健康状况、在校生状况、家庭收入、外出务工等信息。
(二)核准完善贫困村组基础信息。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所有村和组的基础信息开展“回头看”,逐项进行采集更新,核准录入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三)核准脱贫户人均纯收入。无论哪一年标注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省精准脱贫验收标准及认定程序》明确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核准,要稳定超过当年脱贫标准(2014年2800元,2015年2855元,2016年3500元,2017年3700元,2018年3500元,2019年为3800元)。
(四)核准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按照省委、省政府《省精准脱贫验收标准及认定程序》明确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核准,确保贫困人口退出指标达标,能够稳定脱贫。
(五)核准采录帮扶措施数据信息。全面采集、录入、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含脱贫户)的年度帮扶措施,厘清贫困户、贫困村从识别到退出全过程的脱贫攻坚路径,说清楚怎么脱的贫,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培训,确保数据对标。通过现场演示、实际操作、存疑解答、互动沟通“四位一体”方式,加强镇村两级数据采录入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数据采录人员的政策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确保全面吃透掌握建档立卡数据评估规则以及采录、调整、比对等相关要求和操作流程。
现将我项目部2018年全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施工的过程中,安质部逐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同时,安质部对现场施工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安全技术交底能及时传达至每位参建员工,组织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学习会,对每个交底内容进行解读,现场解答施工人员心中的不明之处,确保交底全面覆盖。
随着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有效杜绝施工中存在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不安全行为,为安质部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加大安全投入与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我项目部高度重视对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所在项目部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保证进场一人培训一人。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及时根据“安全培训计划”的安排与施工中具体发现的问题对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质量培训教育,及时消除在施工中产出的安全质量隐患萌芽,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可控。
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强化在建工程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为建设一流铁路,体现“六位一体”和“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管理要求。确保工程无安全事故发生,特别制定“安全包保责任状”。后期将再次梳理人员签订情况,确保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3、开展安全质量检查,消除安全质量隐患
安全质量检查的目的就是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我们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的情况,对施工现场开展定期安全质量检查、专项安全质量检查、不定期安全质量检查及重点安全质量检查等,并对检查发现出现频次较多的安全质量隐患,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安全质量整治活动,确保能彻底的消除安全质量隐患,使施工现场安全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对上级单位检查发现的安全质量问题或意见,我们均能够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并及时进行回复。
2019年工作思路
在2019年的工作当中,我们将全面总结安质部的成绩与教训、长处与不足。为更好的开展部门工作理清思路。
一.安全方面
1、进一步抓好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要在上半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巩固成果,深化管理,把好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关。继续切实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实施。继续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和隐患整改力度,彻底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2、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抓安全生产重在事前防范,只有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加强安全设施,抓好现场管理,才能真正将预防为主落实到实处,我们要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同时运用一些事故案例,搞好警示宣传。继续认真组织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好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抓好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各种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要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使广大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明显提高。
3、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首先人员与制度落实。继续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201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安全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种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抓落实,严格责任追究。
其次投入资金落实。继续加大各项安全投入,抓好源头治理工作,坚持做好事前预防,将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留任何事故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
4、进一步完善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今后我们将结合项目部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甲方和监理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是安全工作目标更明确,责任范围更清楚,行为规范更合格。
二.质量方面
1、2019年度质量工作方针、目标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确保施工质量,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在工程实施期间,认真贯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结合本工程特点和上级领导的要求不断完善项目部的质量保证体系。
2、质量管理落实工作计划
⑴ 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技术员对各施工工艺进行强化学习,要求技术员熟悉掌握施工工艺中的重点、要点、难点;
⑵ 由安质部组织劳务队进行相应的质量教育,针对劳务队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提高劳务队工程施工水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质量强区为中心,围绕培育一批质量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我区工业、农业、建设工程、环保、服务等主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我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基本目标
1、产品质量
产品在国家、省二级质量监督抽查中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率达到100%;全区工业生产企业杜绝无标生产,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进一步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企业HACCP认证,加大对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传;强化食品安全工作,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无食品安全事故;争创国家免检产品,积极培育中国、省、市级名牌产品,争创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85%以上;主要消费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指标98%以上达到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
2、工程质量
各类房屋建筑和附属配套设施的安装工程,所有工业、交通、电讯等项目的新建和改造工程都应按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执行,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验收一次合格,确保连续生产或正常使用,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6%。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率继续保持为“零”,基本消除一般质量通病。
3、环境质量
辖区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包括氧化硫在内的14种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在全省的平均水平以下,并有明显下降。城区饮用水源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形成的固体废物污染基本得到治理或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
4、服务质量
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医疗卫生、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供电供水、旅馆餐饮等服务行业,都应在培养专业队伍的基础上拓宽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技术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巩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工作,推进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绿色社会建设,加快社区服务建设,建立社区服务标准化。
5、自主创新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争创国家、省级火炬计划和国家、省级星火计划;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培育省级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载体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农业科技项目要取得新的成效。
三、主要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1、建立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区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区质量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质监局、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科发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区交通局、区水务局、区农发局、区卫生局、区环保局、市公安局分局、工商局、市规划局分局等部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监局,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各镇、开发区要把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辖区内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认真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及时调整和充实质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完善质量工作制度,把本辖区内的质量振兴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质量目标考核制度。根据我区“计划中所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今年质量振兴工作主要目标,在深入调查分析本辖区内质量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质量振兴实施计划和质量工作目标,围绕所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出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将全年计划和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区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区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定期检查督促工作。对关部门和镇(街道)、开发区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和目标,建立考核机制,加强奖惩,推动质量振兴工作。
(二)加快品牌战略实施
3、加强名牌战略的宏观指导。各部门要充分调研,对辖区内规模型企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强扶持,突出地方产品特色,切实做好本辖区内企业名牌申报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一是以重点企业、名优特产品为重点,扶持一些具有较高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加快发展。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挖掘品牌优势,努力打造电子、家具、升降机、农产品等一批有区域特色的品牌,使“制造”、“出自”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区域品牌。二是进一步完善质量扶优扶强的奖励政策。落实对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称号等企业,给予政府质量奖励,加快我区品牌经济的转化。三是积极引导本地具有一定质量基础的企业,增强品牌辐射能力,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优势资源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聚集,提高名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营造质量振兴氛围
4、加大质量振兴工作的宣传。继续加强对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各种活动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提高社会对质量振兴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全民质量的法制观念,加大对《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质量法律法规的普法。通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质量振兴活动,自觉参与质量监督,营造全社会“质量诚信、品牌消费”的良好风气。
(四)稳步推进各项基础工作
5、提升企业质量管理基础。认真引导企业做好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认证认可、质量监督检查、食品监管等质量基础工作,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认证的有效性;督促企业做好产品执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产品进入市场后的监督和服务;引导中小型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指导企业完善实验检测设施,提高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督促企业完善计量管理基础工作,提高计量管理能力和节能降耗水平,对集贸市场、超市、卫生、安全等领域,加强各类衡器、加油机、压力表、血压计、住宅水电表等计量器具的监督和强检工作,开展对各类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监督检查,积极引导各类社会检测机构开展计量检测体系认证,推动计量合格确认和计量保证证确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做好对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宣贯,巩固消灭无标生产的成果。
6、有效开展“打假治劣”工作。加大对涉及人体健康、人身安全、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扩大监督抽查的覆盖面,以产品标准作为切入口,开展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做好大米、面粉、油等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严厉查处需国家强制性认证而未获得“3C”认证标志的产品;抓好建筑铝合金窗、人造板、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农资、建材、生活用品的专项打假工作;继续抓好土锅炉、土压力容器、土起重机械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无标准生产或生产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的违法行为。
7、促进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医疗卫生、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供电供水、旅馆餐饮、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服务业,按示范窗口标准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建筑工程业要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建筑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的成果。环保质量要以加强工业污染控制和治理为重点,加大对城区生活污水、垃圾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用水的水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