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3:23: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根据学生起点,进行分层次教学
有道是:蚁负粒米,像负千斤。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鉴情施教。新生入学不妨来一次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分出好、中、差,以此安排分层次教学计划,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学困生”得到辅导、补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功课;还要为优秀生安排较高的要求,内容拔高、提升境界;让中等生稳步前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当学生水平达到基本均衡,教学形式再变换,逐步过渡到对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再放宽尺度,但培优补差工作一直要贯彻始终,也可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包教保学、齐头并进、共同提高。即使是上机课,也将优等生与学困生搭配,以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三、改变传统模式,构建幸福课堂
计算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肩负着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素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据地。教师的智慧和使命就是保护、建设这块神圣的根据地,让它安全健康、丰富充实,逐步强大起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每个学生都是展苞开放的花朵,都有芬芳的理由。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让他们在尝试体验这种爱好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带来的喜悦,想方设法给以新的诱导,使之养成思考探索的习惯。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重要信息,以增强自身在学习的能力。为达此目的,执教时需在内容的把握上认真思考和抉择,方方面面都要从学生出发,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发展、成长,享受成功交易的欢乐和幸福。
四、激情引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二、分组计算机教学激发学生的荣辱感和上进心
分组之前把分组学习的好处和弊端事先与学生沟通,特别是分组后可能出现的纪律问题、同学相处问题等。分组的目的是要组成小集体,集体同进同退,不搞个人英雄主义,小组优秀不优秀,取决于能力最低的那个。表现好,全体组员受表扬;表现不好,全体组员被鼓励。通过人性中集体荣誉感归属感的东西,达到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分组计算机教学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主导者,首先在形象上会直观地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仪表,服饰干净,发型整齐;要注意教学语言,学生活动多,教师的语言更要少而精。准确、生动、有科学性幽默感;要注重心态,积极良好的心态会使我们思维敏捷、热情豁达,精神饱满。其次,教师在教学节奏上要收放有度。不但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要保有良好的课堂常规,活而不乱,松而不散。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状态等调整教学速度。例如:新知识点、难点重点环节学习时,放慢速度,给学生反复操作领会的时间;复习课简单的知识点学习,加快节奏,保持兴奋度。
二、结合SNS平台发展需求完善文科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
文科计算机教学具有知识性、技能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它立足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实践与体验。文科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本身也将对文科其他学科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目前,高校文科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基础知识的零散式教学,教学实践内容单一、孤立。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出于应对与学位挂钩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计算机认证的需求。各个高校在文科计算机教学工作中都努力尝试寻求一个合适的教学出发点或驱动学生知识学习的动机,寻找既能比较全面的涵盖高校文科计算机教学内容又能结合学生兴趣、实现“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长期承担学校文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教学,教授课程覆盖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编程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VFP程序设计)和电子商务等。学院成立了相应的公共基础课程组,并请有多年计算机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学大纲、学要求、学进度、统一命题、统一批卷,保证文科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学习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基础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足、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意识薄弱、学习方法不合理等。针对SNS网站发展趋势良好、开发需求旺盛,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尝试构建基于社会化网络软件模块开发与应用的文科大学生计算机教学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需求驱动计算机知识的教与学。计算机教学课程组对本校文科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筛选和调整,以SNS网站开发和应用的平台功能和服务模式等为依托,探索计算机类教学知识模块划分,如网络媒体开发、网游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插件开发与应用等,健全知识体系构建,优化教学课程设置。任课教师在对SNS网站技术构架进行了整体介绍和展示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摸索和研究现有SNS网站(如人人网、豆瓣网、开心网等)的网站结构、主要应用平台(个人展示平台、交流相识平台、协作合作平台)的功能应用、服务提供模式、技术应用和盈利模式等;指导学生以研发团队的形式用所学知识尝试模拟设计并开发实现小型的SNS网站、拓展SNS网站平台功能、探索插件应用设计与开发、研发移动社交软件等,从而激发文科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文科大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对社会关系发展的巨大贡献,了解信息技术与人文社科等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理解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掌握利用计算工具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主要是为实践存在的,因此,当理论需要付诸实践时,就要给学生们足够多的上机操作的实践了。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学习的这一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创作一些有创意的作品,然后再将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展示给其他的学生看等,这样能够将学生们在计算机过程中的那种成就感激发出来。正是这种成就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无限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比赛,比赛项目不要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这样利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可以组织小组之间展开一次打字速度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生打字的速度是最快的,这样的教学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再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计时器控件”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议让学生用计算机做一个漂亮的小闹钟等。这一提议可以紧扣住学生兴奋心弦,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学生们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改进教学方法
新时期,对于计算机的教学同其他的科目的教学一样也是应该讲究方法的,并不是只是让学生看教材就能够学会的。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应该对教学方法的采用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对学生的进步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因材施教,层次教学
作为合格的计算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在什么阶段,怎样能提高他们计算机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的水平是有着一定差异的,我们应该合理地设置教学的进度,尽可能地合乎于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这样能够促进班级的整体的水平的前进,不能够让成绩比较好,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的一直在原地不前,无所事事,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应该注重稍微落后的学生的信心,不能够只注重成绩好的学生,使得后面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放弃学习。所以我们尽可能地满足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设置一些更高层次的学习计划,让他们能够有计划地展开教学,对于落后的学生及时帮助,查遗补漏,帮助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计算机教学基础很重要的,我们应该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过去很多的情况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我们教师也盲目地认为学生已经掌握好,这样在进行下一步乃至更深层次教学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简单的基础性的东西他们还是会出错。同时,学生对基础知识还不能清楚地认识,这就是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督促学生学好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这样一门比较复杂而系统的科目来说,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就对于编程来说,一个小小的代码的错误就会造成整个程序不能运行的结果,对于bug的查询的过程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对于基础知识应该投以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为学好计算机技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好多媒体以及新技术来进行教学
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的,真正涉及到代码等板块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幻灯片、投影仪、录音、录像、电脑设备等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这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内容赋予鲜明生动的形象之中。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更多是采用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实践性和操作性都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该改观这样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以上机中心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通过视频中的操作初步对学生留下一个简单而直观的印象,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结合上机课程的展开,进一步进行对于知识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训中强化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三、合理地设置任务
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对于计算机技术应该更多的进行实践复习,倘若经过很多时间不对知识进行复习,很容易对于计算机知识产生遗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合理地设置任务,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复习,提高对于计算机技术的熟悉的感觉。对于任务的设置来说也是有技巧的,在任务的设置上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任务,帮助学生提升某些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性,在每节课程之后设置相应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可以让学生对于课堂的任务有一个良好的复习,这是至关重要的。在完成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再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出比较综合性的任务,来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设置不在多,而是在于精,盲目的设置不仅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厌恶的心理,打消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实际的任务的设置时候我们尤为注意。
首先,需要采用典型的案例,选择的核心需要对计算机课堂中所包含的教学知识进行涵盖;其次,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在教师方面需要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案例进行设计与完善;再次,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其原因是只有合理的案例才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需要从系统性入手,在课堂中教师可采用多个案例的方式,并且每个案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出现的顺序应该从易到难。
2.实施阶段
在对案例进行设计后,就可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首先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引导,然后需对案例进行展示。伴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展示案例的种类较多,如可以通过录音播放、幻灯片播放等,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还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教学。而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分析与设计下一步的案例。将案例展示后即正式进入到正题,教师可以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而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剖与分析,对于问题的展现,可按照难易程度、内外顺序等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向解决问题的方向靠拢。而探讨与分析的样式也逐渐增多,首先在学生内部可以自由构建小组对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一定时间后可派出每个小组的代表与教师进行沟通。在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寻找正确答案时获取更多的知识,并且在个人学习能力与知识层面上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案例总结阶段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或者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具体来说,就是对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复与巩固,达到学生彻底理解案例教学的目标。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案例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分析,与此同时将理论知识进行扩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举例分析
以开发程序为例,教学初期可通过留言板的方式,对留言板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分析与整合。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整理与完善,经过一系列分析后可判断出以留言板而开发程序为案例共需要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用户登录、注册、找回密码和发表留言。设计后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对程序进行具体步骤进行设计,如对用户注册阶段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登录界面的优化等。在面对不同案例时,学生都需要遵循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同样,在对数据库与注册用户的数据连接时,需要采用什么技术手段来解决该问题。对此,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不但解决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完成了学习任务,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应用技能。最后,需要对课堂中的案例进行总结。根据不同类型的案例,可以以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教师评价集中方式,可以保证在完成案例后获取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以在后期的学生中有着明确的努力方向。例如,在前端界面与数据库连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字符串编写代码或者数据库连接控件等多种方式,并且每种方式都可以成功连接,那么在设计的后期就需要考虑每种连接类型的优势与劣势以选择更好的连接方式。总之,通过对计算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学生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案例设计之前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等多方面考虑后,设计出完善的教学案例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出符合时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2形象化方法的应用
针对目前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我尝试了形象化教学的方法,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需求,同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计算机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形象化的方法,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将教学内容形象化。
2.1文件的复制、移动
在学习WINDOWS操作中的文件的复制、移动的基本操作之后,有很多学生对于文件的复制、移动区分不够清楚,而且对回收站的功能也不是很了解,经常有一些混淆的操作出现,而且意识不到,虽然做过辅导,也往往是记忆不深刻,一开新课,多数又忘记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进行如下的讲授:“首先,我们比较一下文件的复制和移动的不同,特点区分不是很清楚,现在我们举个例子:文件复制就比如你去图书馆查资料,查到你需要的资料以后,如果图书馆资料不外借的情况下,你通常会把相关资料复制一遍,这样就使这份资料产生了一个副本,而资料的原件在你拥有一个副本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改变。这一点就同WINDOWS中的的文件复制操作极其相似!”“而文件的移动就有所不同了。再打个比方:平时有很多人有收集剪报的习惯,当看到报纸上有较好的文章或资料时就把它剪下来,然后收集到剪报册中保存起来。这样一来,那篇剪下来的文章或资料就在原来的报纸上消失了,也就是说,这篇剪下来的文章已经从报纸上移动到了剪报册当中。这一点就相当于WINDOWS操作中的文件移动,经过移动操作后,原文件从源位置移动到了目标的位置,也就是说源位置上已经没有原来的文件,它被移动到了新的位置上。”“以上例子可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操作,把它们的操作特点区分开来。”
2.2回收站
有的同学会说:“回收站就是垃圾桶,没用东西扔了就算了。还有什么功能!”其实不然,回收站作为WINDOWS系统中的一个组件,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再举个例子,帮助同学们理解一下:在日常办公室中,办公桌边通常有一个废纸篓儿,作用大家都明白,一些过时的或废弃的文件,在我们整理的时候就把他们暂时扔到废纸篓儿中,这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我们还没有把纸篓倒空之前。一旦发现扔到纸篓儿中的文件还有价值的时候,还可以把它取回来,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一点和WINDOWS中的回收站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一些无用的文件我们可以通过删除操作把他们放到回收站中,只要在没有清空回收站之前,一旦发现该文件还有价值、我们就可以打开回收站——选定文件——‘文件’——‘还原‘,经过这一操作后,有价值的文件就被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了,避免了相关的损失!但是同学们注意一下:一旦作过‘清空回收站’的操作,就相当于我们把纸篓儿中的文件都倒到垃圾站去了,就永远的消失,再不可恢复了!只有通过专用软件才能尝试恢复文件,减少损失。因此同学们要注意这一点!”通过以上方法,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理解,使他们基本上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掌握,而且不容易忘记,或只要稍加提示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1.11VOLARE实践意大利学者MarcoRonchetti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进对翻转课堂的内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研究的重点是现代技术可以发挥其特点给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并对其效果进行了阐释。基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他提出了视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更加快捷、方便的建立起学习框架,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根据翻转课堂取得的成功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先进的方法和经验。
1.2翻转课堂对学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任务导向的影响美国教育类的专家JeremyF.Strayer对翻转课堂的实际作用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并根据收集的数据做了比对试验。通过比较最终得出了翻转课堂比传统教学在协作、创新、研究等众多方面都有优势,而这种优势可以在学生的后期发展中发挥出巨大作用,有利于同学之间合作和团队之间的协作,但是,翻转课堂对学生的任务导向作用不突出。首先,我国的学生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前就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熟练的对计算机的基本指令进行自主的操作,可以有效的利用网络平台中的学习资源。其次,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都有一定的研究,可以自行设计学习视频、学习软件等,甚至部分教师是信息技术行业的高端技术员,在社会经济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2.教学流程与过程组织
2.1教学流程及控制翻转课堂的开展是有严格的流程和教学指导要求的,并不是按照教师的个人愿望开展的。每一个教学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以美国成功的案例为例:第一步: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讲完上一节的内容后,教师在没有开始新的部分讲解的时候,先将下一章的学习内容分布下去,分布的内容既包括学习内容教材对应的部分,还包括学习的任务。这样的要求,需要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学习,对其中的学习要点进行自我总结,学生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探索性的去研究任务的解决方式,从中自己学习知识,并研究知识的实际运用。第二步:在课堂之外,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方式进行了问题的初步探究,教师就要根据研究的情况进行指导,可以采用网络中的视频,或是教师自己组织编写的课件等供学生们研究。对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在一起共同讨论,不同认知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耐心的解读学生的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尽快找到最好的答案。第三步:课堂上对于课堂外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讲解,形成系统化和知识化。教师将学生的研究进行分类汇报,并把其中的技术性和创新性的内容抽出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
2.2翻转课堂对学生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教学实践的成功很有利的证明了翻转课堂可以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生们的创新力和研究能力。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的结论,但是,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对创新的需要。因此,翻转课堂教学的最大作用就是有利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在翻转课堂的成绩考核中可以看出,学生成绩中操作性的项目和技能性的项目能力提高的比较快。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一大隐患就是教学与就业没有有效的结合,教师的教学依然和普通的教学相似,并没有针对中职学生进行特殊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抱着以教会学生知识为目的,并不是把学生看成即将要走入社会的成年人。这样的教学不仅导致学生不能够有着紧迫感,同时教学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也导致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轨,市场上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而我们的教学并没有给企业培养出他们需要的人才。学生学习了计算机也并没有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
2.教学违背了实际应用
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违背了实际应用,学生所学的知识使他们并没有运用到工作中。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没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依然停滞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从教师这里仅仅是获得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比较少。但原本就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根本提不起劲头,这样就导致学生既没有学好理论知识,并且实际运用能力也比较低。
3.教师的职业素养不够高
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教师的教学难免会存在弊端。教师的教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师并没有将学生的专业与计算机教学有效的结合,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充分学到该学的知识。
二、提出中职就业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法,完善中职计算机教学
1.以就业为目的的教学
改变中职计算机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中职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以就业为目标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跟上这一步伐,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比如说,办公软件这一系列知识要让学生在学校阶段就熟练掌握,教师可以多将实际事例让学生进行练习。
2.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问题,他们并没有形成即将走向社会的概念,他们依然过着普通学生的生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计算机,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地改变学习心态,形成以就业为目的的学习。同时,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3.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高职专科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合理引入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的首个环节就是要进行任务设计,这是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否奏效的关键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该环节予以重点准备。通常,教师可以在教学子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其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合理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得成就感的意识,在上课之初就直接指出通过这堂课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最终可以在实际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哪个部分予以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哪一项目标,可以完成什么工作等。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提出整体性的要求,让学生清晰的了解自己学习哪些技能和怎样获得其中的知识。在教学子目标展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展示的方式实现目标需要的相关技能,然后将驱动任务引入到课堂中。另外,在制定任务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出教学工作的现实性特点与应用性要求。若所制定的任务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所制定的任务就是失败的。
2.2合理的教学分组与清晰的任务分工(1)合理的教学分组教学小组是开展协作教学的主要方式,小组之间的学习不再是传统的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小组,而是一个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需要相互信赖、彼此依靠的小团队。从具体的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下开展协作学习的小组,其学习效果要明显高于传统的授课班级。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学小组对于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小组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各个小组具有足够但是不过分多的学习信息量;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各自的小组过程中都能够承担对应的学习任务,并有成功学习知识的机会;要对每一名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确保每个小组之间的学生可以形成积极、信赖的合作关系。总的来讲,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习小组之间形成有机的交流,学生在独立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时,还必须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最终达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任何一名学生都必须认识到其自身与各个小组之间的内在联系,若自己不成功,小组也将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使得其形成“同舟共济”的意识。(2)清晰的任务分工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到任务驱动教学小组过程中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时,学生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任务分工表,并将之提交给教师,便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任务开展过程中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督促。每一名学生都要承担其对应的工作,即获得特定任务下的角色,这对于整个小组学习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学习角色与学习任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通过合理的角色分配能够使得整个学习任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确保学生具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角色分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因此要尽量为每一名学生都提供足够的知识扩充以及技能展示的机会。这就要求角色的分配要灵活,可以随着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任务的整体进度进行适时的调整。例如,每个学习小组内的角色分配最好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医院进行组合和分配,必要的时候可以由老师在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3设计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保证学生合理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使得学生学习活动得以保持高水平状态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是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物质支撑。一个完整的协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空间环境、组织环境以及硬件技术支撑。其中,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例如小组划分、学生间的功能分配等;空间环境则是指协作学习的基本场所,例如实践机房、学生自习室等。通常,任务驱动教学一般在教学机房中进行。在组织协作环境下,教师让学生尽量坐在一处,使得他们拥有相同的学习材料,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意见交流氛围。
当前,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成为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教育已成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还采用传统的考试形式作为学生能力的评价标准将不再适宜。目前,学生对考试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传统应试阶段,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内容单一,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有一部分高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学位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在面对学校下达的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要求时,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学位证,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这样,致使好多学生以后还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高校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在评价中肯定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不迷信唯一答案。应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作为主体,还应包括平时上机能力、与专业课结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可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分为基础模块、综合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
考核形式也可多样化:平时成绩考核、期末成绩考核、等级考试考核、考试系统考核、大型作业考核。全部采用上机考核的形式,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强调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平时成绩考核:指平时学习的作业情况、实验出勤和实验效果等,此外,课堂讨论、课堂表现、实验效果等均作为平时成绩,占成绩总评的10%~20%。期末成绩考核:应以能力考核为主,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两部分内容。理论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程度,突出学生对计算机的构成、网络的组成等概念的理解,占总体比例的20%~30%;实验操作技能主要考查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突出学生能否将计算机作为自己学习的一个工具来使用,占总体比例60%~80%。等级考试考核:是期末成绩考核有益的补充。以能力考核为主、规范考试方法。考试系统考核:建立涵盖了全部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每张试卷中主观题目(考察基本计算机理论知识)占20%~30%,其余部分均为计算机操作技能题目,集中体现了该课程以实验技能和操作技巧为主的定位。大型作业考核:结合本专业的需求,出一些项目作业让学生完成,可以以论文、讨论形式提交,从中可考察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还可以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1.1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一切教学手段和方式都是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游戏化教学不能只从活跃学习气氛这一角度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游戏目的和教学内容二者完美结合.
1.2游戏内容的严肃性教学游戏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要体现严肃性.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往往容易由于片面关注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游戏的教育意义,从而身陷其中,导致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因此,教育游戏无论在设计阶段还是开发阶段都要充分考虑它的严肃性和教育目的,决不能让游戏的娱乐性掩盖了教学内容本身的严肃性.1.3遵循课程特点融入游戏元素针对学生水平不一情况,教师采用角色分配机制实现分层次教学;针对教学内容滞后现状,教师将现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案例作为游戏主要内容.另外,教师还融入奖惩机制、激励机制、分组闯关模式等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竞争和协作.
2游戏化教学应用实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七大模块:计算机系统、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应用、Ex-cel电子表格应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应用、Internet应用与计算机安全、多媒体技术.其中,操作系统、Word应用、Excel应用、PowerPoint应用四大模块是实践性很强的章节,教师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其中,能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以Word编辑应用部分的教学过程为例,给出游戏化教学在Word中的应用过程.
2.1一般的Word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体,指导学生认识教学内容,发展自身的过程.以下以Word编辑应用部分为例,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1)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掌握Word字体、段落格式排版、图文混排、分栏、文本框链接等能力.(2)上课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或者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3)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4)最后,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
2.2Word游戏化教学实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Word游戏化教学实例,如图1所示.各步骤分析如下:(1)游戏情境:首先,教师对Word知识点进行初步讲解.之后,学生进入游戏场景,场景中出现一个面试官,阐述整个游戏梗概:学生作为一个应聘者,将通过之后的多个Word应用问题关卡,每通过一个关卡,获得一封推荐信,只有集齐所有的推荐信,才可获得某知名杂志社的编辑部offer,包括责任编辑、副主编、主编等职务.(2)角色分配:在闯关之前,游戏中先出现一个Word能力测试,测试学生对Word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教师给学生分配四种角色,角色等级由低到高为:准编辑、实习编辑、助理编辑、初级编辑.(3)分组:学生可自行选择分组.分组准则为:每组包含四种等级角色,最高等级的“初级编辑”为组长.组内成员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进行沟通交流.(4)任务提示:介绍这一关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呈现一个简单的应用案例进行知识点重温.(5)关卡设计:每个Word知识点设计一个问题关卡,由易到难.最后设计一个可选的综合性应用关卡(与推荐信无关),此关卡融合了所有Word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是否闯关,但必须以个人形式参与.(6)激励机制:在前面的问题关卡,最早闯关成功的小组,每个组员都将增加角色经验值.而在最后一个应用关卡,闯关成功的学生将增加角色智慧值.最后,面试官会根据角色的经验值和智慧值来决定所获得的offer职务等级.(7)NPC帮助:教师以NPC身份出现,在闯关过程中为学生解答疑问、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