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讣告范文

时间:2022-04-17 13:48: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村讣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讣告

篇1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Education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urvey Report

——Take Shanxi Wanrong Xishi Villag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Ru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Yuncheng City Wanrong County Xishi village survey, to underst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farmers servic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 and thinking.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urvey report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本研究对山西省万荣县西师村的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当地的教育行政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农村教育现状

万荣县西师村是一个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比较典型的一个村庄,是万荣县的“新农村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万荣县政府和乡镇领导积极努力,将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西师村的成立是在2001年,由于减少土地资源和实现资源共享将五村合并为一个,早在1997年便建立联合学校,称为“五联校”,但是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联合学校和其他村的学校并无差别,后来在国家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下,逐渐发展现在的“中心小学”。

1.1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

一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对年轻的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帮助,增强年轻教师在学校的重心力量,并且定期组织教师去县城中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缩小与城镇教师的差距。二是增加硬件设施,设立农村图书室,拥有图书2500册,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知识和儿童读物,定期对村民和教师学生开放。三是建立“人性化”通道,为外来学生建立“学生宿舍”,实行餐补,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里专门设置档案室,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与儿童父母及时保持联系,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时让家长安心外出打工。四是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实现电子资源共享,今年增加电脑至30台,教师学生上课时可以使用网络服务。

1.2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西师村的经济收入除了外出打工办厂经商之外,主导产业是种植红提葡萄,西师村依托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对于农民的技术教育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一是针对农民对于科技知识的需求,设有专门的科技图书室,在规定的时间开放,农民各读所需。二是村委会提供技术支持,及时与外界沟通,引进美国红提,在文化活动中心,通过多媒体播放农业知识,农民自主学习,此外农民还开展文化活动和艺术活动。三是设立果农协会和西师村葡萄生产科技合作社,请农业专家为农民讲授知识,果农们可以互相交流种植经验。

2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而言,西师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农村教育的发展还是不容乐观的,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教师素质偏低

在西师村中心学校中,仅有40%的人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学校主科(语文、数学)教师占专人教师的80%以上,由于教师人手不够,有的班级一名教师同时担任三门以上的课程,而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严重缺乏,美术音乐课在初中几乎被主科老师占用,由于教师的人数不够充足,专业课程教师的缺乏,使学校中的孩子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错过了很多机会。总体而言,西师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发展水平不能够满足当地教育的发展。

2.2 农民技术教育的低效

通过调查发现,西师村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较少,主要是针对农民,西师村的主导产业是葡萄,对农民进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农民刚开始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现在只有种植葡萄的个别人去参加,对于葡萄种植技术的推广虽然从总体上扩大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西师村农民本身从其中得到的优惠并不显著,后期的葡萄销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对于技术的操作并不是很专业化和熟练化,大面积推广可能带来的是贫困而不是富裕,教育转化生产力的速度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技术教育的作用。

2.3 远程教育装备不足

西师村虽然有远程设备,但是覆盖面不大,受益面不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和资金的短缺,导致学校没有能力购买附属设施和维修的设备。经过调查发现,对于远程教育设备教师也是经过短期的培训,使用并不熟练,对资源的下载次数也很少,由于缺乏维修技术人员,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修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也有可能被搁置很长时间。在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时,由于多媒体资源和培训员的有限性,也只是通过播放,也没有具体的教农民如何操作和使用。

3 思考及对策

面对西师村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乡镇政府及本村村委应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民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培养一批批农村实际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作贡献。

3.1 提升教师素质

农村义务教育要解决的重大和首要问题,便是扩充师资队伍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万荣县政府制定从业优惠政策,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福利,吸引高校毕业生去农村工作。二是实行教师培训制度,规定农村教师每年必须去县城中进修和培训,当地学校邀请县城中的优秀教师定期去农村组织座谈会或示范讲课, 加强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交流,尽量缩小二者的差距。三是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应避免在农村中出现的代课教师现象,对于新聘请的教师,在学历上基本的要求是大专和本科,并且持有教师资格证,规定相应的试用期。

3.2 提升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西师村中心小学本身是综合学校,可以联合当地的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结合当地的世纪经济发展需要,与职业院校联合办校,依托当地政府的支持,明确办学的方向,西师村学校可以提供教学场地,职业院校提供教师和实习地方,在二校合作的基础上联系当地或外地的企业,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实行专业化教育和培训,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培养技术型农民打好基础。

3.3 加强远程教育管理

远程设备不能流于形式,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远程教育教师培训计划,例如西师村先选拔本校的优秀计算机教师,经过推荐参加县城的培训之后,回来对本校的教师进行再次培训和指导。其次可以聘请专家为农村教师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农村教师真正感受到远程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有效媒介。三是购买维修设备,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培训专门的维修教师,辅助讲课教师共同实施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永平.试论农村教育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马连奇,唐智松.农村学校与新农村建设[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3] 田茂仁,谢雪梅.邓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2).

[4] 田征.农村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人民教育,2006(21).

篇2

*县现辖18个乡镇,759个村,总人口99万,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多元。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山东东南部,属平原地区,乡、村人口相对集中,农副产品种类多、量大。

全县共确定了八个商业品牌作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龙头,组建了农资流通协会、生猪协会、再生资源协会、烟花爆竹协会和花生协会等专业协会,发展起了花生米、茶叶和果品等21处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在县城建设各类超市、购物中心12处,在18个乡镇共建成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的日用品超市19处,300平方米左右的农资超市14处,各类乡镇连锁店、加盟店80多处,发展村级超市便民店以及村级流通服务组织520多处,农资连锁经营网点650多处,烟花爆竹经营网点1000多处,废旧物资收购网点100多处。同时还投资2500余万元,结合乡镇小城镇建设,沿街建设二层营业楼28000多平方米,一改过去店面的陈旧面貌,立起了自选货架,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使乡下人也享有了城里人的购物环境。

二、*县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运作机制和主要做法

(一)运作机制

*县以县域为重点整合资源,引导一些地方商业企业加盟国内知名商业企业,并以他们为龙头企业,以原有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载体,构建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对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实行连锁经营,实现了工业品和农产品双向流通,为农民提供了综合经营服务,使得全县日用品和农资购销市场日益兴旺、焕然一新,成功地建立起了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展示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商品流通网络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在建立农村和谐社会和发展三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

1、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商贸发展和实施"商贸带动"的战略规划、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三级网络建设搞好配送连锁经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化肥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规定和办法;将"万村千乡"工程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之一,组织和推动了"十百千"工程建设;并在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给予了特定的优惠政策,如乡、村店面积增加而税收不变,从而在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和建立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等方面创新了机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里的"十百千"工程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县城建10座较大规模的日用消费品超市,在乡镇建100家超市连锁店,在农村建设1000个村级综合服务组织的缩语。)

2、推动一些商业企业特别是社属公司发展起来的超市和商场加盟国内知名商业企业如上海联华和江苏天添乐以及海尔等连锁体系,盘活资产,扩大了经营规模,提升了经营档次和商品质量。并从中选择一批好的企业作为开创全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龙头,鼓励和引导这些龙头企业到乡、镇、村利用供销社设施及网点,在乡镇发展以日用品和农资为主的超市连锁店,再通过基层供销社整合改造村级经营网点,从而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连锁经营体系;

3、采取强化一个龙头、打出一个品牌、编制一个网络、建立一套市场营销手段、形成统一市场的"五个一"发展模式,在县城建设农资配送总部和超市,在各乡镇供销社建设加盟店和直营店,在各村设立连锁店和加盟店;

4、实行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市场监管、统一服务承诺、统一使用"*供销农资连锁"品牌的"五统一"经营方式;

5、成立了县农资流通协会,形成了700多名会员组成的自律性行业组织,在全县推行国家防伪中心定制的农资防伪标签,执行在农资连锁店购买货物实行假一赔十、缺一罚二补三等一系列制度,避免了假化肥、假农药等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6、以连锁经营为纽带,打造日用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平台,各超市一方面把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送到农民手中,一方面又把农民需要出售的农副产品摆上超市货架,并通过配送中心打入省内外市场。<BR>在交易形式上则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方式。有钱货两清的,也有与农民建立台帐、以物易物、分段结清的,既方便了农民,又扩大了商家经营。

7、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围绕农业产业化,与超市公司联合,打造出新的"十百千"工程。(即重点抓好十个行业协会、百个专业合作社、千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借鉴与建议

(一)借鉴

1、*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把"万村千乡"工程作为民心工程、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列入各乡镇发展目标进行考核。结合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市应把此项工作作为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重要工程来重视。

2、*县有目的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并以原有的供销社系统为载体,利用供销社现有的资产进行整合、改造加盟,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网络,对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实行双向流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我市当涂县的供销社系统早就改制而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当涂县实际情况重新构建新的供销网络和连锁经营网点,这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和*县相比,建立一个全新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比改造旧的供销社系统应该更加具有广阔的前景,也一定能够受到更好的效果。但不利因素是,我市早期投资明显增大。

3、以协会带农户,形成农产品收购和消费品销售双向流通平台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当涂县是鱼米之乡,利用现有的协会,再组建一批专业性协会,带动农户有组织地形成农产品销售体系,综合利用市场、物流、信息的优势,构筑供销双向流通平台。

(二)建议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商务部有关实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的文件精神,加快我市"万村千乡"工程的建设步伐,根据市政府安排,由陈国凯副市长率领市商务局、当涂县政府、当涂县商务局、当涂县供销社及当涂县中润商贸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于近日赴临沂市*县,对其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概况<BR>*县现辖18个乡镇,759个村,总人口99万,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多元。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山东东南部,属平原地区,乡、村人口相对集中,农副产品种类多、量大。

全县共确定了八个商业品牌作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龙头,组建了农资流通协会、生猪协会、再生资源协会、烟花爆竹协会和花生协会等专业协会,发展起了花生米、茶叶和果品等21处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在县城建设各类超市、购物中心12处,在18个乡镇共建成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的日用品超市19处,300平方米左右的农资超市14处,各类乡镇连锁店、加盟店80多处,发展村级超市便民店以及村级流通服务组织520多处,农资连锁经营网点650多处,烟花爆竹经营网点1000多处,废旧物资收购网点100多处。同时还投资2500余万元,结合乡镇小城镇建设,沿街建设二层营业楼28000多平方米,一改过去店面的陈旧面貌,立起了自选货架,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使乡下人也享有了城里人的购物环境。

二、*县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运作机制和主要做法

(一)运作机制

*县以县域为重点整合资源,引导一些地方商业企业加盟国内知名商业企业,并以他们为龙头企业,以原有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载体,构建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对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实行连锁经营,实现了工业品和农产品双向流通,为农民提供了综合经营服务,使得全县日用品和农资购销市场日益兴旺、焕然一新,成功地建立起了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展示了中国农村现代化商品流通网络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在建立农村和谐社会和发展三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

1、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商贸发展和实施"商贸带动"的战略规划、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三级网络建设搞好配送连锁经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化肥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规定和办法;将"万村千乡"工程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之一,组织和推动了"十百千"工程建设;并在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给予了特定的优惠政策,如乡、村店面积增加而税收不变,从而在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和建立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等方面创新了机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里的"十百千"工程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县城建10座较大规模的日用消费品超市,在乡镇建100家超市连锁店,在农村建设1000个村级综合服务组织的缩语。)

2、推动一些商业企业特别是社属公司发展起来的超市和商场加盟国内知名商业企业如上海联华和江苏天添乐以及海尔等连锁体系,盘活资产,扩大了经营规模,提升了经营档次和商品质量。并从中选择一批好的企业作为开创全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龙头,鼓励和引导这些龙头企业到乡、镇、村利用供销社设施及网点,在乡镇发展以日用品和农资为主的超市连锁店,再通过基层供销社整合改造村级经营网点,从而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连锁经营体系;

3、采取强化一个龙头、打出一个品牌、编制一个网络、建立一套市场营销手段、形成统一市场的"五个一"发展模式,在县城建设农资配送总部和超市,在各乡镇供销社建设加盟店和直营店,在各村设立连锁店和加盟店;

4、实行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市场监管、统一服务承诺、统一使用"*供销农资连锁"品牌的"五统一"经营方式;

5、成立了县农资流通协会,形成了700多名会员组成的自律性行业组织,在全县推行国家防伪中心定制的农资防伪标签,执行在农资连锁店购买货物实行假一赔十、缺一罚二补三等一系列制度,避免了假化肥、假农药等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6、以连锁经营为纽带,打造日用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平台,各超市一方面把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送到农民手中,一方面又把农民需要出售的农副产品摆上超市货架,并通过配送中心打入省内外市场。<BR>在交易形式上则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方式。有钱货两清的,也有与农民建立台帐、以物易物、分段结清的,既方便了农民,又扩大了商家经营。

7、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围绕农业产业化,与超市公司联合,打造出新的"十百千"工程。(即重点抓好十个行业协会、百个专业合作社、千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借鉴与建议

(一)借鉴

1、*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把"万村千乡"工程作为民心工程、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列入各乡镇发展目标进行考核。结合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市应把此项工作作为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重要工程来重视。

2、*县有目的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并以原有的供销社系统为载体,利用供销社现有的资产进行整合、改造加盟,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网络,对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实行双向流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我市当涂县的供销社系统早就改制而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当涂县实际情况重新构建新的供销网络和连锁经营网点,这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和*县相比,建立一个全新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比改造旧的供销社系统应该更加具有广阔的前景,也一定能够受到更好的效果。但不利因素是,我市早期投资明显增大。

3、以协会带农户,形成农产品收购和消费品销售双向流通平台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当涂县是鱼米之乡,利用现有的协会,再组建一批专业性协会,带动农户有组织地形成农产品销售体系,综合利用市场、物流、信息的优势,构筑供销双向流通平台。

(二)建议

篇3

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及时成立了“农业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组员从农业办、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抽调组成,同时建立健全了镇农技“110”服务站,全镇13个行政村也相应成立了“科技工作小组”,形成了两级科技网络。镇委、镇政府把这项工作真正列入了工作日程,制定了“工作计划”。2010年,召开全镇科技工作专题会议4次,及时汇报、小结和布置科技工作,解决了科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科技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抓好科普培训工作

为了实施“科技兴镇”战略,我镇建立健全了镇、村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点和电子农务服务站,并有专人管事。成立了瓜菜等协会,组成人员有80多人。我们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推行农业实用技术工作。为了科技服务工作抓落实,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各村建立科技工作宣传栏,定期出版宣传科技内容。利用各村广播站有线电视等大力开展科普宣传。二是安装“农信通”,收集、科技和市场信息,推进“三农”信息化。三是建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对农民进行知识、法律、科技等教育。九是分专题、分阶段进行科技培训,如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等技术。我们还聘请专家和农艺师为农民授课,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如防虫害、科学施肥、土壤改良、家禽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等进行专门的现场讲解指导,让各农户在各阶段都能听到和看到适合自己的可操作实用技术。一年来,我们开展专门种植技术培训班5期(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训班),参加的农民达525人,另是,以会代培训7次,共培训2090多人次,并印发农业技术资料3500份。九是在全镇成立了九个农技协会,培养科技致富能人多人,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运用科学技术发财致富。九是送书下村,为农民提供文化、法律知识、农业科技知识等精神食粮。九是发挥“农信通”和广播作用,及时收播有关三农政策信息,宣传镇里的好人好事和运用科技发展经济的典型事例。九是为了保证科技信息的畅通,我镇充分发挥农村技术员的积极性,组成科技服务联系人13名,深入到村、组为农民服务,使我镇科学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九是制定一套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工作制度,并鼓励农户遵守制度,使全镇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

三、结合本镇实际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篇4

河东区农业局的领导对农广校的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于2006年成立了由区妇联主席任组长、区农业局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人员为成员的农村巾帼科技服务领导小组,主要指导全区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广校。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又从局各业务单位中选择了部分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同志充实到这项工作中去,为搞好妇女培训工作,学校先后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利用农广校集中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的规划,下发了区农业局和区妇联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百万农家女争创致富户培训行动”的实施意见》、《全区农村妇女巾帼科技培训计划》等文件,制定相关工作考核方案,以此来指导全区农村妇女培训工作。

二、扎实开展各项培训工作

1、认真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结合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在全区开展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自2006年以来,区农广校通过校企联训、订单式培训等形式,先后和河东区的万全、全益、玉华、华太电池有限公司联合培训农民7000人,开设了食品加工、电子操作工、商务礼仪等多门课程,培训工作中,重点对3245名农村妇女劳动力进行了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向外转移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妇女劳动力2895人。

2、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一是结合“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大力开展了对农村妇女的初等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及时把农业生产新技术送到农村妇女手中,几年来累计为妇女发放绿色证书2600本。二是针对农村妇女离家难的实际,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等项目的实施,全区范围内选择了200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确定10个示范户,以农村妇女为培训重点,组织农广校教师和农业部门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培训,建立了农村妇女获得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三是组织开展农村沼气综合技术培训。农村妇女是农村户用沼气的使用者,她们对户用沼气的认可程度,决定着农村沼气的发展。2006年以来,区农广校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在汤头、郑旺等乡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沼气培训班,有365名妇女参加。区农广校对培训学员免收学习资料费、食宿费等,目前,全区已有6000余户农村妇女用上了节能环保的户用沼气,大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