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16 12:10: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哲学职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哲学职称论文

篇1

制陶出现以前,古人利用单纯一种物质造物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例如,木器、石器及其他植物的造物等。制陶活动伊始,便利用钻土、水及火等进行造物活动。人类逐渐突破了简单的孤立的“一”,由“一”逐渐推进“二”、“三”物,乃至“万”物。

2 随着陶瓷生产的发展,陶瓷生产中对于数量变化的这种无意识状态逐渐转化成有意为之的状态。    

在陶瓷生产过程中,材料逐渐丰富的同时,烧成温度也逐渐提高,从露天烧成到封窑烧成,再到横穴窑、竖穴窑,直至龙窑的出现,窑炉在结构、大小上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窑温,为陶瓷制品的烧成做技术的准备。与以前封窑相比,商周时期出现了由窑室、火膛、火门、窑算等“四”部分组成的窑炉,这种在数量上细化窑炉的做法,直接影响陶器的烧成,进而提高陶器的质量。古代陶工为了某种生产目的,总是在数量上或增加,或减少烧陶窑炉的尺寸,旨在达到预想的生产目的。为了增加烧成温度,陶工有意识地将“火膛加高可以多容纳采草以增加火力,而算孔虽有所减少,但算孔径加大了,可以使火膛的强大火力集中进入窑室,以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

3 数量多寡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陶瓷制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陶瓷生产工艺的变革,甚至影响到生产总量。   

战国、秦汉时期,烧制陶瓷的窑炉逐渐变化成“龙窑”,龙窑的显著特点是装烧量较大,产量高。另外,龙窑的较长、较大的窑室可以提供稳定的窑温,这是保证烧制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    

此外,人们有意识地细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分为采矿、材料配制及制作、陶瓷产品成型、施釉与装饰、干燥及烧成等。实践表明,陶瓷生产工艺过程在数量上的划分及其有效衔接,直接影响到陶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一般而言,工艺划分越细,陶瓷制品的产量和质量越有保障。由此可见,一方面,陶瓷数理因素受到陶瓷生产实践的制约;另一方面,陶瓷数理方法论又直接指导着陶瓷生产实践。生产环节的增多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反之成本相对降低。例如,在青花瓷制作中,坯体分水与绘制,既可以分成两个环节,又可以合并为一个环节,这种分合需要根据产量需要来决定,量大时可以一分为二,反之,便可以合二为一。

篇2

在初中英语总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正确学生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⑥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学生间个体差异、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不同类型问题,不同难度的材料。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让学困生回答较易的问题,增强其学习信心,让学优生解决较难的问题,促使每个学生能得到发展。在评价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不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如在复习一般现在时基本用法和结构之后,可设计如下练习: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1)I often___________(do) my homework at 7: 00 in the evening.

(2)He often___________(do) his homework at 7: 00 in the evening.

(3)将第(1)(2)小题改为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定和否定回答。

(4)If it___________(rain) heavily tomorrow, we won’t visit the Great Wall.

(5)Yesterday the teacher said that the moon___________(go) around the earth.

第1小题中,主语是非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用原形,最简单;第2小题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肯定句中谓语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难度略有提高;第3小题要求改写否定和疑问,难度进一步提高;第4、5小题考查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用法,难度更大。教师可引导学困生完成容易的第1、2、3题,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更有动力继续下一步的学习,形成正反馈;而后鼓励学优生解决难度大的第4、5题,令他们保持克服困难的激情,使其有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复习。

又如在训练学生英语写作时,针对学困生,教师只需要求他们使用简单句式,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句型、短语,甚至个别单词,帮助他们组合成语段;但对学优生,则要求他们注意把握结构,适当地运用复杂句型,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同时给他们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减轻学困生负担,保障学优生需求,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获。

只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预估不同学生的复习难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开展针对性复习,就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二、整合教材资源,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⑦要求教师不应该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在总复习阶段,教师应对初中教材进行纵横串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若干知识链,便于学生复习。

例如,在复习七年级学到的现在进行时的结构(am/is/are V-ing)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纵向联系到八年级所学的过去进行时的结构(was/were V-ing),然后请学生分析二者的异同点——二者都是be doing结构;但是现在进行时be改为am/is/are,过去进行时be改为was/were。接着鼓励学生举例:She is dancing now. →She was dancing at 7:00 last night. 帮助学生发现二者的时间不同: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做某事,所以用now;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正在做某事所以用过去具体时间。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二者的异同点,既方便又高效。

再如,在复习not only…but also时,可鼓励学生联系反义词组neither…nor,并造句:

Not only you but also he is a student. (不仅你是学生,他也是学生。)

Neither you nor he is a student.(你和他都不是学生。)

帮助学生分析二者异同点:二者都适用主谓就近原则(he与is),但意义相反。接着继续横向联系到其他适用主谓就近原则的词组either…or,

Either you or he is a student.(要么你是学生,要么他是学生。你和他只有一人是学生。)

对相关联的内容进行纵横串联、整合后,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对比和类比,掌握异同点,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链,提高复习有效性。

三、引导认知冲突,提高复习的思维性

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内容,并且通过比较新旧内容的不一致,来引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思维。⑧

例如,在复习反意疑问句的回答时,请学生选择填空,

A: Tom isn’t here, is he? 他不在这儿,是吗?

B: _____, he is. 不,他在这儿。

(A. Yes B. No)

许多学生会从汉语意义出发,常常误选B。当学生发现正确答案是A时,跟已有中文知识发生矛盾,学生积极调动其思维,想知道原因。这时师生共同分析原因:汉语的回答是根据对方的问题,做出判断;而英语的回答是根据事实,作出判断。本例中,Tom真的在这儿,所以要回答yes。通过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对学习更有热情。

再比如,复习what与how的不同用法时,让学生根据汉语提示选词填空。

I don’t know ____ I should do next? 我不知道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A. how B. what)

许多学生常常误选A,当他们发现跟汉语用法不同时,很想探索其中奥秘。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do是及物动词需要宾语,而how是疑问副词不能作宾语,what是疑问代词可以作宾语,故选A。接着,教师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将原句进行什么样的改变才能填how?”通过讨论,学生就发现只要 在do后加个宾语(如it,this,that等)即可。

通过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条理更清晰,理解更深刻,效率更高。

四、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复习的互动性

初中学生自我表现欲望迫切,合作意愿强烈。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教师要设计的不同难度的小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通过开展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许多研究证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⑨

如在复习间接引语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重点关注间接引语的引导词、语序、时态、人称等变化规律,鼓励学生列表展示本小组发现的规律。然后,由知识的输入转为输出再创造,让学生造句,小组合作互相检查。再接着,展示学生平时常见错误,让各小组比赛找错,看哪组成绩高。

通过设计多个不同难度的任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增强学生团体意识,同时又可以高效完成复习任务。

五、进行形成性评价,提高复习的自觉性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或学生间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特别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⑩

评价要及时且恰当,可以是口头评价也可以计分评价。言语鼓励性评价及时方便高效,计分评价可以用于统计,形成学生发展档案。经过一段时间计分评价,分值累积,可以更持久激励学生成长和提高。

对学生进行评价要以鼓励性正面评价为主,激励学生鼓足干劲继续学习,维护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引导和保持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复习效率。但偶尔也需要一些扣分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复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适当的奖惩措施,不断激励和维护学生良好的复习状态。

总之,在初三总复习中,教师要紧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促进学生发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并且对教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时进行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①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 2001年第6-7期。

②④⑤⑥⑦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篇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要大力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当越早越好。这里结合我们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体会,谈谈对创新素质的培养的初步认识。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浓厚的兴趣是巨大的动力,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如讲社会发展史中的生产力概念时,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工具,如石器——金属工具——铁制工具一机器大生产,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广泛应用对不同社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他们真正懂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创造在革新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2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工作总结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毕业论文“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尽可能多一些创新机遇,二是要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职称论文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对美国火星探测器的成功飞行这一事件,要求学生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绝大多数高三学生能从经济上说明,这一事件对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具有深远意义;从政治上看,则反映了美国继续维持其世界霸权的政策;从哲学的角度看,再次证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总之,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努力追求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篇4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变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经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张自己的经验”。① 因此,我认为必须以思想品德课为载体,不断创造可行性条件和自主交流机会,激发学生践行思想道德价值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真切体验更丰富的情感,为学生将来适应“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 基础。

一、良好的教师形象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出发点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认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②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能使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产生较强的记忆力和活跃的思维,进而发挥其潜在智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长期以来,教师被看作权威,学生始终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师生交往因此受阻。师生之间应当互相尊重,教学相长,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和谐相处。在教学中对学生必须具有责任感和约束感,帮助学生摆脱自由散漫状态,避免出现因少数几个学生的破坏性言语或行为而导致教学失败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当做朋友,从认可、尊重、成就学生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其始终处于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只有师生双方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有可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使他们在自主思维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体验成功的快乐,拥有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是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关键点

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设计改革。当代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的职能由过去单一地传授知识转变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尊重班级间的学情和学生间的个性差异,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塑造其健全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既能达成教学目标,又能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指的是教师相信和依靠学生,以具有不同个性差异的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既定目标,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而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切合学情的设计。初中学生既成熟又幼稚,直观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有思想又乐于表现。因此,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用性和紧凑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实事求是的重组,补充更具说服力、更贴近本地学生生活的课外素材。同时,还要在教学实践中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思考并备课。以《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的教学设计 为例:

三、提高学生对课外作业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落脚点

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何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下的应试教育常常使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思想品德课地位的尴尬,学生根本不想在这门课上下功夫。脱离教师监督,学生的“自主性”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不可避免地使学生把“自主理念”当成“放任自流”,让政治教学实践困难重重。因此提高学生对课外作业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指学生为了保证高效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验、调节和管理,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③思想品德课的课外作业一般比较少,主要以课前资料收集、预习和练习册为主。提高学生对课外作业的自我监控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精心设计习题、有选择地安排作业进度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懂得深入收集、挖掘与课本教学内容相关的、能激发及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不同层次的问题素材,使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如《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的课后作业“根据主题设计一句广告语”就很好体现了这一初衷。作业的进度要求也要因生而异,可根据学生自学进度选择作业进度。每节课后,我都要求学生预习下一框题并完成该框题的相关习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建立起四人一小组、两小组一大组的互相监督检查机制,并采用教师抽样检查、局部检查和全体检查相结合的作业批改机制,不时利用面批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对于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要适时帮助他们解决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热情,特别鼓励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设问”和“自我解答”的学习行为。

2.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外作业评价

教师应根据课外作业难度值的不同来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难度较大的作业,教师可先批改小组中水平和能力较好学生的作业,与他们探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由他们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帮助水平和能力较低的同学。对于难度较小的作业,要先批改学习水平和能力较低同学的,并适时指出其不足和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作业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做为评价人或被评价人,发挥其自身特有的作用,实现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拓展了作业评价的互相交流、学习、竞争功能,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育教学反馈过程之中,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教 师最应该传授给学生的制胜法宝。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不会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才能成为用科学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 主人。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