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计划范文

时间:2022-07-26 12:3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雨露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雨露计划

篇1

3、首次申请需要注册,点击新人注册进入注册页面。按要求正确填入手机号及身份证号及登录密码。注册成功即可进入申请界面。一定要把登录密码记住,以方便以后登录。

4、进入申请界面出现以下表格,一定按提示正确填写姓名,学校、电话、个人收入等个人基本信息。户主及个人信息已经填写不能修改。注意每个地区申请的时间不同,只有在当地统一申请时才能申请。’

篇2

构建大课堂

寿县通过优选学校建平台、静心组织重引导、整合资源建网络、规范管理把“六关”和阳光操作建台账,构建了科学的大课堂,保证了雨露计划的顺利实施。

该县本着“覆盖基层、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考核认定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培训质量高的公、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培训。被选定参与培训的学校,每年度按照培训人数、培训成绩(结业率、考核取得的专业等级率)、就业率等,一年一评定,优胜劣汰。

为了体现精心组织重引导,寿县成立了实施“雨露计划”领导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各有关单位为成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短信、张贴海报、过街横幅、印发宣传单、报纸等大众传媒和农委的农业短信平台发送手机短信消息等方式,强势宣传劳动力培训的优惠政策和致富典型,培训信息,深入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就一技之长。

在整合资源建网络方面,寿县结合建档立卡,严格按照“五个步骤、四关审核、三榜公示、四级建档”的操作程序,摸清生源底数。同时,县扶贫办与县教育局联合建立本县在校中、高职学生和“两后生”台帐,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生源网络。大力开展转移培训和农业实用技能培训,使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转移就业、有一人掌握1-2项农业致富技能。同时建立“县工业园区(乡镇聚集区)+职业教育+企业订单”发展模式,整体推进职业教育全面提升。

寿县为了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的操作办法,严把“六关”。

一是申报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学生填写统一印制的《安徽省“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补助申请表》,然后凭身份证、户口本、一卡通存折本、学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到乡镇、村、就读学校初审。

二是初审关。乡镇、村、就读学校对学生提供的资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在《申请表》上加盖公章,然后由乡镇汇总,统一报县扶贫办复审。

三是复审关。县扶贫办对申请对象进行原件复审,重点审核申请对象是否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子女所受教育是否符合补助条件、学籍证明是否真实有效等。

四是公示关。县扶贫办通过政府信息网、扶贫开发网以及学生家庭所在乡村公示栏对学员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以上,公示内容包括学生家庭状况、就学情况、补助标准、举报电话等。

五是发放关。公示结束后,无异议的学生直接列为补助对象,对有异议的学生进行复核,合格后方可定为补助对象。补助对象确定后由县扶贫办、财政局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最后,通过财政部门的种粮补贴系统,直接发到贫困学生家庭。

六是抽查回访关。寿县建立健全了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档案,并由专人管理,随查随调。补助资金打卡发放后,县扶贫办会同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等相关部门人员对领取资金补助对象进行电话抽查回访,确保补助资金发放到位。

寿县“雨露计划”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确保科学操作,阳光操作。培训基地和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对培训项目、补助标准以及培训就业的方向和掌握的技能进行公开承诺,对享受补助农户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培训一律免收培训费,培训转移就业后由培训基地和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按程序报账。寿县“雨露计划”工作办公室采取随机抽查的办法,根据上报的台帐,电话联系抽查上报就业人数的30%以上。

此外,寿县强化培训档案管理,学员入学有登记表,项目审报有审批表,学生结业有成绩册,有完备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台帐》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台帐》等,做到专人管理、专柜贮藏。同时及时做好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打造大品牌

寿县作为全国“雨露计划”改革试点县,通过立足市场,分类培训;定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持证转移,提高待遇;诚信培训,打造品牌四个方面来确保品牌的打造。

寿县的“雨露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设专业,按照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编印专业教材,因材施教,增强学员的职场竞争能力。开展了家政服务、家庭手工业、技术工种、特色产业、创业辅导等方面的培训。经过实践,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逐步走上“三统一”(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培训时间、统一证书发放)、“四自主”(定点机构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安置就业)的常规化轨道。

寿县还本着“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个个有用”的培训理念,培训学校和基地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以市场为导向,抓好“订单式”培训,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确定培训时间,认真编排课程,确保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安丰职业中专学校与富士港制衣、上海盛顺、精展制衣、江苏海安制衣、桑普制衣、浙江三弘集团、常州远东实业、金洋制衣等100多家县内外著名企业签订合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学校就组织培训什么专业,先后开展了计算机、缝纫、电子、数控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项目,采取“对口接单”、“自由点单”和“定向订单录取”形式开展培训,仅服装设计、缝纫裁剪、服装熨烫、缝纫机工专业就转移培训 4000余人。

三年多来,寿县共转移培训学生5496名,通过考核,取得《结业证》、《上岗资格证》的达100%,持证转移4863人。持证转移学员被企业优先录用,能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

寿县明确“诚信培训,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培植了2所省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20多个培训机构,强化了焊工、钳工、机电、电子、电脑、服装设计、缝纫裁剪、驾驶等热门专业,打造出“寿县裁缝”等优秀劳务品牌。

夯实大平台

为了搭好“雨露计划”的平台,寿县主要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是跟踪服务,积极维权。企业对口提供岗位、安排上岗后,学校跟踪服务,安排带队老师在学员就业企业陪同一个月,监督企业履行合同,安排住宿、生活及工资待遇情况,并建立长期回访制度。在外出人员集中地上海、常州、苏州、无锡等地设立工作站,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使企业省心、家长放心,学员舒心。

二是加强协调,健全运作机制。寿县在实施“雨露计划”过程中,在行政村(社区)设立“雨露计划”工作联系点(站)。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社区)三级工作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调控、扶贫部门牵头、县直相关部门参与、各乡镇村协作的 “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合力攻坚、各记其功”的运行机制。

三是健全机构,加强监管。寿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意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县乡校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三级工作联席制度,形成了“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扶贫培训监管工作机制。

结出大成果

篇3

截止2020年11月20日,全镇共对符合条件贫困学生4名发放“雨露计划”0.6万元。其中:对村1名贫困学生发放补助0.15万元;对村2名贫困学生发放补助0.3万元;对村1名贫困学生发放补助0.15万元。目前补助已全部发放到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2020年8月10日,县里下发关于实施2020年秋季学期“雨露计划”的通知要求,我镇根据县级方案,对村级下发实施“雨露计划”的通知,将任务布置到村,各村逐步核查核实,确保不落一人;

(二)2020年8月20日到11月17日,根据村级上报的和镇级核查的人员,确定2020年秋季雨露计划补助对象4名,并在村里和镇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公示后,确认没有问题,对补助对象发放补助,在确认补助资金到账后,并通知4名补助对象到镇里签字核实补助情况,确定3户补助已全部发放到位。

篇4

为深入贯彻关于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落实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把雨露计划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一项硬任务,统筹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推进作用,坚持就业导向,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提素质、学技能、稳就业、增收入,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阻断贫困世代传递。

二、强化宣传

加大了“雨露计划”相关政策宣传,利用农民夜校、走村入户等方式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广泛宣传“雨露计划”政策、资金发放程序标准等,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三、开展情况

通过春季学期的“雨露计划”工作,今年我县符合条件贫困户学生316人,按照每生每学期1500元的标准,共计发放47.4万元。

四、运行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