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课程范文

时间:2023-01-31 13:42: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战略管理课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战略管理课程

篇1

关键词:

MBA;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一、案例教学在MBA教育中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它借助实践中的真实素材和环境背景,启发学生大胆假设,主动探索,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MBA教育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硕士教育。MBA教育更注重管理实战能力的培养和决策技能的训练,学生通常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往往带着问题前来学习,因而案例教学法在MBA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国家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我国MBA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因而案例教学在MBA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二、MBA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战略管理关注环境、使命和实力之间的结合,其核心内容是组织总体目标的制定、业务领域的选择、竞争优势的获得和战略的实施与变革,其思维方法、分析技巧和实践艺术适用于各类盈利及非营利性组织。知识内化和学用结合是MBA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的根本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要超越微观因素寻找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领悟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多视角的战略思维模式,灵活运用战略理论和工具,分析动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与竞争演化的规律,从而解决实际战略问题。

三、MBA战略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

1.案例的选编。案例的质量和适用性对案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案例的选择是开展案例教学的第一步。为此,教师应兼顾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从多个渠道选编不同类型的案例,做到国外经典案例与本土案例相结合,大型综合案例与小型专门案例相结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宜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典型企业或学生较为熟悉的本地企业作为随堂案例,配合竞争战略、多元化战略和战略执行等内容的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而用于小组讨论的综合分析案例往往涉及战略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定、战略实施与变革等多项内容。除了从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教材和报刊资料中搜集案例资料外,教师应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编写组合案例,并组织MBA学生结合自身的从业背景提供案例素材,这样既有助于师生深入了解案例背景,又可以突出综合案例教学的实战性,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案例教学质量的目的。

2.教学的组织。MBA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准备及课堂组织。一般而言,学生无需课前准备随堂案例,教师则要事先了解本期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从业经历,结合理论内容及学生特点,选择一些篇幅不长、针对性强的案例,在课堂上以现场发放案例材料或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快速切入案例主题,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加深其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在战略管理课程中,综合分析案例是其主要内容。由于综合分析案例涉及一节或几节课程的内容,课上学生还要进行小组讨论,因此教师必须提前草拟一份完整的综合案例资料,内容包括案例说明、相关的理论及知识背景、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以及建议查阅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网站等,并明确案例分析报告的内容要求和案例讨论的时间安排,以便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学生也要在课前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为宜),明确成员的分工,通过课后自行阅读、多方交流和撰写案例及分析报告的形式,做好案例讨论的各项准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是课堂案例教学的组织者,要恰当把握案例讨论的节奏和主题,既要抓住主要环节,又要保持一定灵活性;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讨论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在讨论偏离主题时给予巧妙引导,从而做到张弛有度,沟通有序。

3.效果的评价。MBA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学习,因此其评价应主要针对案例分析材料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提交材料时教师要审核主题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完整,论证是否得当,格式是否规范。课堂表现则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思路是否清晰,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运用了哪些战略思维方法。学生首先自评、互评,之后教师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指出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总结阶段,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并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强化相关的战略管理理论,点面结合,使MBA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作者:沈平 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战略管理课程;特点;问题;应用

【课程项目】“企业战略管理”――新疆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课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广泛运用于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但从目前我国高校战略管理教学的现状来看,案例教学法的独特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其功能在战略管理课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本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一)较强的实践性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呈现的信息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概括性的知识,排除了背景知识,失去了实际生活的丰富性、生动性,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而案例教学法以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为基础,将学生放置于某个特定的情景中,实现了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与融合,充分体现了知识服务于实践的理念。同时,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所学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做到学以致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大量的社会实际案例的输入,使学生对社会以及职场有更多的认识,为学生最终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战略管理课程理论抽象枯燥的问题,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二)较强的综合性

一方面,让学生对一个或者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完整严密的逻辑思维与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中,仅仅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沉着应对、审时度势以及果断决策的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在案例教学中会得到不断的激发和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战略管理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而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促成这一目标实现。

(三)深刻的启发性和目的性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案例实施过程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在案例教学中,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在最后,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案例教学中所探讨的案例的答案是多样的、不唯一的,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探索和发现问题,扩展思维,活跃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选取不当

实际上,可供战略管理课程选择的案例非常多,但是教师有时候并不是就当时所学的知识点来选取案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过分注重案例的故事性,却忽视了案例本身所带来的启发和思考,这与案例教学法目的性这一特点背道而驰。另外,目前大多数教材使用的案例都是国外的。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但是由于国外企业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与国内大相径庭,同样的方法或者理念可能并不适用于国内,因此作为教学工具,用国外的案例很难达到案例教学法的真正目的,也违背了案例教学实践性的特点。

(二)案例教学手段单一

案例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其多样的开展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然而,一方面,可能由于课堂组织不规范,案例教学大多数是教师讲述,学生聆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教师通过视频将案例播放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学生参与度很低,可能就会出现部分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而另一部分置身事外的现象,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完全没有将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使用得当根本不加考虑,导致该方法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学科扩展

在案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有时候过于注重相关知识点的分析,将思维定位于当前所学的内容,判断案例结果的对与错。事实上,案例本没有标准唯一的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其答案并不局限于目前所学的知识点,要综合各种因素对其进行判断,如果用单一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就会产生误导,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初衷。另外,学生在案例学习中仅仅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其实一个案例中所包含的跨学科知识点有很多,只有对各种知识点相结合进行分析,才能将问题分析得更加透彻。因此,如果只关注案例中本学科的知识点,不关注相关学科的知识点,不仅会浪费案例资源,而且会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心选取案例

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其选择非常重要,案例选择的准确与否关系到能否达到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以及实现授课目标。案例选取首先要与所讲述的知识点紧密联系,尽量找与我国经济、法律环境相适应的案例。除此之外,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案例的时效性。我们知道,经济环境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如果选择的案例过于陈旧,就不能反映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

第二,案例的生动性。战略管理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论型学科,因此,选取比较生动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参加案例的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注重案例长度。如果选取的案例过于复杂,篇幅过长,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劳,消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耐心,也就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师应注意规范课堂组织,尽量组织多种形式的案例学习模式,营造出较好的课堂氛围,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将如何教好学生作为己任,探索出多种教学手段。目前,案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书面素材和视频案例,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其乏味。教师应该跳出固有的教学模式,例如,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分享他们公司的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去企业学习等,将这种“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增强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另外,案例教学法并不是用于教学的唯一方法,有时候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等。

(三)正确的思维引导和适当的学科扩展

首先,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案例教学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要了解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亩嘟嵌热パ习和讨论案例。一个好的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有很多。教师在授课前要认真学习案例,找出本课程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点,设计出可以启发学生的问题,在授课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不仅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点,而且可以扩展到其他学科,扩宽知识面。然而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在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和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玮,陆红艳.如何提高案例教学法在战略管理课程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1):21-23.

篇3

战略管理是经管专业必修课程和学位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和任务在于培养营销学专业学生的战略管理意识,拓宽学生战略分析视野,提高学生在具体环境下进行战略分析的能力。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能使学生通晓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并掌握战略制定的主要方法和工具,把握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与企业市场战略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具备不同环境下的战略管理识别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一、课程要求与内容简介

作为经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战略管理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战略管理基础,包括战略管理概述、战略管理环境、机会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企业总体战略管理的选择、企业的竞争战略、企业产品与服务策略和管理、营销渠道策略和管理、营销渠道策略和管理、定价策略和管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企业战略管理的评价、组织与实施;同时进行战略管理的案例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能够使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环境、机会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企业总体战略管理的选择、企业的竞争战略等内容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并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在面向在企业的营销实务中,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借鉴企业的成功战略管理经验,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制定正确的战略管理。

从课程的特点来看,战略管理是一门研究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的综合性课程[1]。与仅涉及企业部分管理职能的运营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管理等学科不同,战略管理课程更多的是强调思维方式的培养与理念的熏陶,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因此,仅仅通过理论教学,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然而,作为一门课程,并不具备让学生们每堂课都进入企业模拟实践的条件,因此,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与探索。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加强案例分析等手段。

二、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大量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案例讨论,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以现代市场营销学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指导,全面系统地把握战略管理的基本规律,同时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从中去加强、巩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具体可通过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选择典型行业,重点建设示范教学基地,通过现场教学保障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步性。选择汽车4S店、家电连锁企业作为营销策划创新实践基地,将营销课程设计和企业营销策划结合,安排学生到企业体验营销实践,能有效地将营销策划方法用于管理实践,对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战略管理方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一)课程设计

战略管理课程设计是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从事战略管理实务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战略管理的科学工作能力,引导学生依据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营销的不同环节进行前瞻性、可行性的设计和谋划,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课程设计由以下部分构成:

1、案例分析报告

针对案例背景,回答有关问题,要求言简意赅、准确清晰;观点正确。

2、研究报告

要求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结合市场营销理论,结合学生的领会与创新,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一份国内外企业在战略管理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创新的研究报告,要求中心明确,论述充分,有实证案例,并附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

3、制作战略管理方案

根据所学的战略管理理论与程序,通过实际调查和深入思考,可选择工业品市场、消费品市场、非盈利组织市场、中间商市场等进行战略管理方案进行分析、策划与设计。要求方案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结构完整,具有可行性。

(二)现场教学

教师结合所授课程,带领学生赴企业进行调研,使学生对实际情况有感性的认识。利用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对“4S”汽车销售公司、家电连锁销售公司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实践中各类销售模式及其优缺点,加强了对战略管理实践的认识,为学生将来从事战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并将优秀策划案在营销管理学习网上,使更多同学能了解相关市场的实际情况,分享其实践经验和体会,培养战略管理的实战能力。

(三)课题参与

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制作战略管理方案案和创业计划,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在模拟、仿真战略管理环境中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战略管理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在模拟战略管理环境中的参与意识,分工合作、目标一致的团队意识,在营销专业的战略管理实战训练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战略管理方案和创业计划的制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战略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战略管理理论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性教学思路设计

实践教学是在课堂上以企业经营全程为对象,通过分析企业现实经营背景,模拟企业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决策的互动式授课形式。通过课堂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性营销方案策划技能,深化理解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与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一)案例教学

可以将案例教学设计为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经营管理类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各类真实环境中的经营问题,并分析问题,寻找方案,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能够锻炼学生战略管理意识,培育创新营销理念,提高学生在面临动态复杂环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需要提前将案例材料发放给学生,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了解案例背景,分析案例环境,制定战略管理方案,进行市场竞争态势预演模拟。案例教学中的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主要起引导讨论和组织课堂秩序作用。因该预先设定若干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回答,课堂上,教师通过点名问答等方式,加强互动交流,灌输理论思想,总结提炼知识重点。

案例材料的收集、整理、选择,是案例组织设计与教学讲授的重点,如何根据各章节内容,收集整理恰当合适的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起点与关键点。没有合适的案例,很难有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课件案例的恰当与否,也反映着教师对战略管理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具体讲,案例收集的方法有:1、从公开出版的相关教学、教辅教材中选择摘取;2、从近期出版的期刊、报纸、论文集中抓取具有描述性强,与当前经营管理相关度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素材;3、依托现有资源,设计创制出紧扣课程内容的简洁案例,集中突出某个知识点考核;4、发动学生自己收集案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经营管理类案例众多,因此在从现有资料中选择案例,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任务,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类问题的共通性普遍存在,因此,要甄别寻找出针对性强,适合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案例并非易事。因此,加强平常收集与整理,不断进行案例补充与扬弃,并对案例背景进行优化组合,以保持精炼,突出重点,提高趣味性,紧随时代性,还有具备示范性,具备普遍意义,不能选择过于独特的案例,如果情境无法再出现,那么,这样的案例研究,对未来的指导实践意义不大。

(二)小组讨论

集体的智慧,总会胜于个人,团队合作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既可以增强学生间互动学习,也能增强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热情。小组讨论的基本方式是根据班级学生数量,以5-8人为一个小组,分成6-7个组,然后给出讨论主题,让小组间积极进行内部讨论,然后,汇聚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与答辩。

每个小组最好能固定成员,以利于进行多个课题多次讨论。小组一般要求设计组歌,标语,组名,为小组成员设定职务,这样,小组会具有一定的团队文化意识,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也能强化小组凝聚力。每个小组要有组长,每次讨论,要推举小组发言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的经营分析意见。比如针对一家高速成长的新兴企业,如何为他们设计一个经营战略方案;针对一家资源丰富的500强企业,如何设定发展战略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战略管理方案策划,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这种模拟实践的训练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辩论中潜移默化的灌输了经营理论,培育了管理理念。避免学生对战略管理产生高深莫测和假大空的错误认知。由于从内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了枯燥的纯理论讲解,因此,很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角色模拟扮演

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以找到互动式教学的准确切入点,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扮演,以强化其进入经营当事人状态,深入情境思考问题。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常见问题就是环境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变化,因此,企业战略管理经常面临考验,需要及时修定与调整。通过角色扮演,强化学生的环境动态意识,增强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深度。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为每个小组成员设定职务,比如CEO、CFO、COO、CTO、CIO等等。在案例分析中,也可以要求小组发言人以总经理、部门经理、采购经理、营销经理、生产经理等不同角色,来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比如在设计企业整体战略管理方案时,针对小组成员,设定总经理、副总经理、事业部经理、车间主任等职务,然后让另外小组成员扮演战略规划部成员,为企业设计战略管理方案,然后向管理层成员报告所设计的战略管理方案,管理层成员在听取报告后,提出各自对方案的疑问与异议,相互间进行解释、交流,并最后形成一个成型的,被接受的营销方案。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展开讨论,可以让小组成员更加认真听取讲解,更加认真思考,使学生们学习主动性更加提高。

四、实践性教学思路总结

从最近几年的教改思路与教学实践来看,在注重素质教育提升的总体思路下,实践性教学方式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改革形式被广泛尝试与推广。但是,在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应用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推广的步伐尚属保守。战略管理课程,应该更多地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脱离理论教学的枯燥,才能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大学生。因此,需要加强对战略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战略管理课程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战略管理课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

在选择教材时候,也应该选择实践性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优秀教材,或者通过收集素材,自主设计符合教育目的教辅材料。同时,教师组也应该强化相互学习,教师队伍构建也应该有适合实践性教学需求的教师成员参加。教师课余时间,一是要加强相关科研活动,以提高教学深度,另外也应该加强教学能力的学习提高,多备课,多准备实践性教学素材。只有教师从理论深度上到知识面的广度上都有全面提高,才能为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基本条件保证。

教师还应该经常性参加社会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学生们寻找选择课程实习基地。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当前经营管理热点,保持知识的持续更新,做到理论时刻联系实践,知识不被淘汰。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仪器,为教学环节提供丰富内容与展现渠道。教师应该开展网络教学活动,通过将课程录像上传,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为学生提供预习、复习的条件。通过网络进行作业布置与修改,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建立战略管理知识库,以及相关资源库、案例分析库等,方便学生们自主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准备,还能为开展远程网络教育提供准备,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正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战略管理课程应该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建设。

参考文献:

篇4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企业战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在内容上有着逻辑的严密性以及体系的完整性,但也存在着不注重理论应用的缺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式的讲授方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教学模式的革新一直是近年来高校关注的问题,教学重点由“教”转化为“学”是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的出现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和能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设计

国内众多学者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鲁银梭(2013)结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内容和体系,重点分析了问题导向型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和教师的角色扮演,认为要想促进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还需要对该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设计;刘秋民(2011)认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需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强调“体验式”教学,按照工作过程的流程,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自主探索、解决企业诸如战略发展、团队合作、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尹磊(2010)通过沙盘分组对抗的形式模拟了战略决策实践,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张丽琨(2014)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知识与沙盘实训对抗有效地结合起来,创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耦合机制;张颖(2014)以应用为导向,对战略管理课程进行了全新教学模式的设计,将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环节分为四个部分,明确了四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手段;杨娜(2014)对国内外有关模块化教学和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阐释了目前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结合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原理将其应用到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对企业战略管理模块化教学进行了设计;卢启程(2010)通过对本科生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进行的初步验证提出了“读、写、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从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景和体验环节、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管理与帮助机制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姜桂娟(2010)从专业学生应职岗位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培养出发,有针对性地按照“任务驱动、典型案例、关键技能、素质拓展、真实体验”的理念,进行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上述教学设计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进而培养了学生综合管理的技能与素质。同时,教师能够按照与学生的互动情况进行课程教学,学生方便了解课程进度、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但是,上述教学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接受能力略差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没有完全从书本的知识框架中脱离出来,不能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学科素养完全显现,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并不显著。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与传统课堂的对比

当前,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翻转课堂是知识多次内化的一个过程,其实质为使最稀缺的学习资源――“时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翻转课堂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师与学生教学角色的“翻转”。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主动地通过PPT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内容,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及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及QQ分享的文件时,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及需要来不断调整学习进度,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随时咨询老师或向同学请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学习方式的“翻转”。传统课堂上,老师在课堂上经过讲解来完成知识的传授,知识的进一步吸收由学生在课后通过练习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学生在遇到疑难问?}时往往会感到迷茫甚至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而翻转课堂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能得到关注,学生可以针对某个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小组讨论并得到老师的个性化指导,最终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吸收。

第三,教学环境的“翻转”。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在传统课堂上,老师常常会把要讲的内容全部展示在黑板或者PPT上。而翻转课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了网络媒体资源,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网络媒体资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完成学习任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支持各种情景式学习,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课前主动发现问题,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或咨询老师并解决问题。通过制作核心知识教学微视频等途径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教学内容,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进而主动探求知识的意义。表1为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对比。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一)翻转课堂的优势

3.协作探究,针对性辅导。每一小组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分歧。此时,教师需要在企业战略管理课堂上进行巡视并及时关注各个小组的动态,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对各组成员讨论后还存在的企业战略管理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展现成果,总结梳理。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成员及时形成总结性成果,并采取上台演讲、模拟情景再现、课程论文提交等形式来报告总结性成果。在小组成员报告成果的过程中,其他成员可以通过跨组进行讨论,交流本次课程学习中自己的收获及心得体会等。总结性成果报告完毕后,由教师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强调注意事项,促进学生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期末,教师可以加大在线学习成绩的比例,减少期末考试分数所占的比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后评价设计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84-03

引言

战略管理课程是大学本科工商管理类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如果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比喻为管理类课程的四肢躯干,那么战略管理类课程无疑是管理类课程的灵魂。学生在掌握了管理课程的躯干学科后,将在战略管理课程中体会到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以全面、创新的思维观念,综合、灵活的战略方法,分析内外部环境,制定、实施企业战略,并最终进行战略评价、修正的全过程。

由于战略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指导性、风险性、长远性、竞争性等特点,如何通过对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不断修订使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更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如何通过更多更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些是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所必须面对的永恒的问题。

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提出利用实验、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多元化授课开放式教育的主张以来,模拟类授课方式以其体验性、趣味性、综合性、实战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外的高等教育教学之中。模拟类课程中的沙盘模拟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中国以来,也已在高校企业管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大量使用,唐飞(2010)以用友公司的ERP沙盘为例阐述了沙盘模拟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而在专门的战略管理模拟课程方面,在2011年5月,美国培训发展协会ASTD举办的“ASTD2011年国际会议会展”中参展商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模拟课程中就包括发展战略模拟课程。目前,国内专门的战略管理模拟课程,多由各种培训机构开发授课,而针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的战略模拟课程系统的开发并不常见,而对情景模拟类课程在战略管理教学中应用的讨论则更是寥寥。本课题组针对战略管理课程的特点,具有开创性的提出了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应用于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沙漠掘金模拟和战略管理课程的契合点

沙漠掘金情景模拟是由加拿大鹰飞(Eagle’ s Flight)公司开发的一款经典的情景模拟课程,它通过对沙漠探险队的情景模拟引导出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组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碰到各种问题,最终讨论给出企业组织未来发展的合理方案。

沙漠掘金情景模拟的背景设定为5~6个初始状况相同的探险小队,由学生5~6个人进行自愿分组,各组员不同的角色由每组经无领导讨论决定,具体角色分工为:探险队长、副队长、探路者、会计、侦查员等。各队通过教学模拟地图、幻灯等教具辅助,购买完水、食物等各种旅行所需物资,并咨询过熟知沙漠天气的智者后,开始进行21~25天的探险历程,最终成功返回并获得总金币最多的队伍获胜。沙漠掘金模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培训教学方式。目前,经多年的改版与演变,该课程已较为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类培训机构的在职培训、企业内训以及高等院校的MBA课程之中,但还未曾在大学全日制本科教学中应用,本课题组总结出了沙漠掘金模拟和战略管理课程的契合点如下,基于此本课题组希望将此引入本科教育体系。

(一)沙漠掘金模拟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潮流相契合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企业竞争范围逐步扩大,已进入无国界竞争阶段;二是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基于顾客、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的网络思维下的竞争。因此,战略管理理论研究者逐步加大了对战略联盟理论,企业变革、转型理论的研究。沙漠掘金课程情景模拟了沙漠探险队在气候、地形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下的掘金过程,正好与现实生活中企业变革、转型的阶段相互辉映,既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又符合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而本课题组在沙漠掘金情景模拟教学实践中发现,假如各个队伍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配合进行游戏探险,则每个队伍成功返回目的地的希望则大大增加,这又与战略联盟理论相印合。因此,在战略管理课程的适当阶段穿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学习更加有效。

(二)沙漠掘金模拟能简单立体的展现战略管理课程的主干

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战略制定环节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类与选择,到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都可以借助沙漠掘金模拟的探险队的掘金之旅来进行实战分析讲解,而上述的战略环节加上战略管理的定义与理论流派介绍,基本上构成了目前流行战略管理教材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从战略管理角度对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进行剖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很好的融合在战略管理教学的过程之中,更可以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在管理思想和知识水平上有进一步提高。

(三)沙漠掘金模拟相对于其他的模拟类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模拟类课程,沙漠掘金模拟应用到战略管理课程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沙漠掘金模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相对ERP沙盘模拟等模拟课程的实验室建设的大量投入,进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一间教室,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几张印制的地图,即可以进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这对师生无疑都是非常方便的。其次,沙漠掘金情景模拟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课时,战略管理课程目前在新疆大学的学时为 48 学时。如果模拟课程的时间太长,将使教师完成理论教学的时间受到严重压缩。不同于ERP沙盘模拟等模拟课程,沙漠掘金模拟课程的情景模拟时间4个课时左右即可以进行完毕,这对战略管理课程理论教学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再次,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并不需要过多的指导老师相互协作。沙漠掘金情景模拟中一位老师基本上可以对整个情景模拟过程进行掌控,而ERP沙盘模拟等大型的模拟类课程一个人无法同时控制六个盘面,联络协作老师将使引入模拟课程的成本增加许多。

二、4E2S教学模型探索

根据模拟性教学的一般原理,本课题组不断研究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在战略管理课程中应用的教学实践,最终总结出适合于研究型教学的4E2S模型。4E2S模型总结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在战略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六个阶段,即模拟简介与分组(Explain and Group)、战略制定(Establish)、战略实施(Enforce)、战略评价(Evaluate)、报告形成(Summarize)和课堂演讲(Speech)。

(一)模拟简介与分组

此阶段为沙漠掘金模拟进行的课前准备阶段。模拟简介阶段应介绍进行沙漠掘金模拟的目的、背景、规则、基本要求等。此阶段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较为详实的书面资料,分发给学生,而在课堂上只进行简单的说明,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由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了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模拟简介进行的时间与模拟练习的时间中间应有一节课的空余,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就不清楚的地方与教师进行答疑、互动,并完成分组;而分组阶段应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使学生在讨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位置,并建立各团队的队名,队徽,队伍愿景使命等。

(二)战略制定

这个阶段是模拟练习能获得好成绩的最关键阶段,但在首次进行沙漠掘金模拟时此环节不应过长,可以在正式模拟练习开始前的10~15分种内完成,这样能使学生对沙漠掘金模拟可以保持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更激发其参与的热情与能动性,而且在仓促之间做出的战略决策可以更加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也与现实生活中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相呼应。此阶段首先由各小组对沙漠天气、地形及团队成员状况等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总体的战略倾向,是携带水、食物刚好满足要求并最快路径到达宝藏处的低成本高风险战略,还是力求稳健购置齐备指南针、帐篷,尽量多通过村庄的稳健型策略,在这个阶段应大体确定;对未来探险中的路线选择、购物负重计划、咨询计划、是否通过绿洲、是否通过村庄、掘金天数、是否和其他团队战略联盟等各种可能的战略行动之间的组合构成了各小组不同的战略计划。

(三)战略实施

这个阶段是情景模拟真正的实践阶段,教师应在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第一,应预先布置好模拟场地。可以选择教室,也可以选择在室外合适的场所进行,活动场所的转变以及对沙漠环境模拟的逼真性都将刺激学生更好的进入模拟探险的状态,激发其积极性。第二,正确把握模拟时间,确保情景模拟的顺利进行。对于模拟每一天的时间应有确定的标准,让各个小组感觉时间紧迫又不至于不够用。第三,对于模拟现场的一些突发事件应及时处理,如果没有重大影响或偏差,不应随意中断模拟练习。

(四)战略评价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前一阶段模拟活动结果的一个总结,深入的战略评价分析应放在书面报告撰写阶段完成。此阶段由教师对各小组完成模拟情况进行统计,由各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模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主要评价者由学生来担当。这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小组模拟练习完成的情况进行积极思考沉淀,吸取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教师在最后进行总结陈述,并启发学生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思考整个情景模拟过程。

(五)报告形成

这个阶段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核心枢纽。各小组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正规格式,按照战略管理分析的基本框架撰写战略分析总结报告。一般可分为小组简介、小组愿景使命、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析与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结论这几部分。战略分析报告应对情景模拟尽量深入剖析,可以综合采用虚拟的PEST分析、EFE矩阵、SWOT组合矩阵、平衡计分卡等多种分析方法,使情景模拟实践与战略管理理论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课堂演讲

这是完成整个情景模拟的最后一步。各小组通过对在战略分析报告中总结的精华部分予以提炼,对本小组整个情景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做最后的展示。通过这一环节,各小组可以互相学习成功经验,同时进一步将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会贯通。同时,学生制作PPT幻灯的能力,演讲能力,团队配合能力也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结论

柏林工业大学杜霖教授曾把学习比喻为“呼吸”,学习者不但应“吸进”文化知识,更应“呼出”,通过思考分析将记忆的东西转化为实际问题和任务去解决。本文提出的4E2S教学模型在战略管理课程中为学生更自由健康的进行“呼吸”提供了更为清新的空气,为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做出了创新、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唐飞.沙盘模拟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的应用[G]//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Volume 4),2010.

[2] 李烨.从企业管理主题变迁透析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8,(10):113-116.

[3] 赵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拟性教学模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73-75.

篇6

教学团队按照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规划和学校优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及标准的要求,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内容,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教学要求。课程总体上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案例演示”+“学生自主讨论”+“学生利用现代Internet手段了解更多课外知识”的教学模式,从多角度、多方面较好地掌握知识。在沿袭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讲授内容尽可能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课堂讨论,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典型案例的视频教学。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战略管理基本实务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程以闭卷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期末成绩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评定,即“期末总评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的70%+平时成绩的3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分的70%,重点考核知识点,采用标准化规范试题,题型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题等;平时成绩由学生平时的出勤率、期中考试成绩、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四部分量化组成。

师资队伍。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团队共有9名教师,平均年龄为38.7岁,全体成员的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9名成员中有1名老师具有正高级职称,四位老师具有副高级职称,四名老师具有讲师职称,具有副高及其以上职称的比例为56%。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学认真、负责,能够胜任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团队发扬“传帮带”的传统,老教师将好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通过参加各种项目申报带动年轻教师多出成果。2012—2015年间,团队成员有四项课题项目获得省级社科课题经费资助,一项获教育厅资助,二项获市级社科联资助,有1本教材公开出版发行。通过开展教学研讨、参观企业等一系列活动,教学团队的专业视野得到了拓展,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

教学条件。团队成员按照课程教学改革规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实施方案》,该方案反映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使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更加规范。团队不断完善各类教学辅助环节,例如,围绕教学需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对一的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提问、解答。授课教师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及PPT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据我校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内容,10、11和12级共6个工商管理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平均分为93.3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作业布置、教学方式等10项内容的平均满意度为93.09%。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内容共有15个一级栏目和52个二级栏目,一级栏目涵盖课程介绍、教学团队、基础资料、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评价、教学互动、教学总结、教学后记和网上教学等内容。在课程建设期间教学团队适时充实相关栏目,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新增加了-“教学综合案例”一栏内容,这些案例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便于学生理解企业如何制定战略一题,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在“网上学习”-“辅助学习网站”增加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等内容。在课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录像”中新上传老师的视频课程内容,三年内教学团队中2/3的主讲教师有授课录像上网。教学团队会将最新的试卷分析报告、教学总结等资料上传到课程网络资料库中,将学生的毕业实习报告上传至“实践教学活动”栏目中。现阶段,《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各类教学网络资源不断完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学生查阅教学相关资料更加便捷。

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团队立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探索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团队成员积极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和“项目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两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研究,结合教改项目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体系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改革,调整了专业有关课程的授课内容,加大了理论应用的比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两大组成部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教学环节。教学团队结合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围绕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本土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

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为了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异,需要模拟工作情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感受企业经营实战中的冲突,并自觉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需要设计企业经营管理的学习情境。在设计学习情境时需要借助实验室的软件或沙盘进行模拟,形成模拟对抗。而现阶段由于我校企业战略管理优质课程的建设经费较少(共计5000元),难以购买现代化的实训教学软件开展高层次的实践教学项目,导致课程建设在仿真教学环节设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体系相对庞杂,涉及的内容太多。例如,在战略分析的宏观环境分析中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问题;在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中又涉及到财务、营销、生产运作等方面;在战略选择环节,涉及到复杂难懂的成本驱动因素、差异化驱动因素以及理解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所必需的交易费用理论、范围经济理论等;在战略实施环节,涉及战略与组织结构、战略与制度流程、战略与领导、战略与企业文化等问题。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战略的内涵,任课教师必须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有全面和深层次的把握,而现实情况是在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教学团队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没有能力购置相关的教辅资料和书籍,导致课程教学在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发展方面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战略管理这门课程较为宏观,需要讲授者具有丰富的企业从业经历,而教学团队成员大都大学一毕业就进高校当老师,缺乏企业从业经历,未来教学团队急需引进或培养双师型的教师。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49-02

引言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是中国高校经管类本科普遍开设的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理论体系目前已经基本完善。然而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实企业的战略管理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可见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何把企业战略管理的现实应用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领会,如何理论结合实际的灌输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如何让学生领会到战略管理的精华,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所在。由于战略管理主要是研究和解决企业长远性、全局性、动态性、可持续性等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创新性和艺术性,因此,战略管理具有区别于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偏重于某一职能领域的管理的特点,这便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工作应区别于其他管理课程,传统的一般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效果。本文认为可从以下路径对战略管理教学进行创新,从而切实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引入的创新模式

20 世纪60 年代企业战略管理开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日渐完善。但是,就教学效果来看,目前的教学模式还不够理想,还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我们认为,有效地案例引入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模式。案例教学是在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基础上产生的,指教师运用案例把思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一般认为,案例教学中常用的案例有两种,一种是哈佛式的冗长而细节俱全的案例,另一种是管理大师彼得·杜鲁克所倡导的短小精悍的案例。二者各有所长[1]。哈佛式案例资料完备,能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要素的能力。杜鲁克式案例选取的大多是企业某个侧面情况,这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案例的引入都是必要的,而且这两种案例能够在教学中起到互补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具体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在什么情况下引入,传统的教学研究文献并没有给出好的建议,我认为可以在如下场景下分别引入。

1.在知识关键点引入恰当的杜鲁克式案例。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引入企业战略管理有关概念,而这些概念对于本科生来讲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如果不配合案例讲解,学生难以领会概念的真谛,也就不能提起学习战略管理的兴趣,这种场景下引入杜鲁克式案例就非常必要了。这种案例的引入有两种模式:其一是想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案例,之后引入相关概念;其二想给学生讲解概念,然后配合相关的生动案例。必须注意案例选取应该与知识点密切相关,具有生动性特征,并且最好具有时效性,也就是案例不能太陈旧。

2.哈佛式大案例的引入。在每一章讲解完成后,选取一个与相关章节紧密联系的大案例讲给学生。一章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把相关大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在下次课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完成案例的阅读与思考,并完成有关作业。上课时,以讨论为主,并要求学生代表作总结性发言,教师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价。这种模式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对该知识的理解,并能有效地结合管理实践材料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哈佛式综合案例的引入。讲完企业战略管理所有理论知识后,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引入两到三次综合案例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在费雷德·R.戴维著《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2],以及迈克尔·A.希特等著《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3] 中都有这种综合案例。事先让学生阅读案例资料,并提前做一些针对案例的问题作业,课堂以讨论为主,鼓励发言并由教师做出点评。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战略管理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互动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答交流为手段、以深度思维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理论讲解后与学生展开互动,教师通过提问某理论的内涵、价值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举出某些与理论相关的生活事例。当然互动式教学也可以在企业战略管理案例讲解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场景使用互动模式效果非常明显,可增加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互动模式可以有三种:(1)课内发言。课内发言关键在于课内发言的组织。课堂讨论的效果一般会随着发言人数的增加而提高,教师可以采用组长负责课内汇报,其他同学举手补充说明的方式,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讨论。(2)实践教学互动模式。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在企业战略管理课教学中可使用情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教学、管理游戏体会模式等。让每个学生尽量跟踪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企业,并运用所学知进行分析,并在必要的时候在课堂上交流。(3)师生双向提问式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双方互动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从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适时在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维系一种良性的互动[4]。

三、引导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以提高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学习兴趣为手段,以多媒体的充分运用为支撑,以引导学生学习并深入领会企业战略管理的知识为具体路径。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引发学生的自发学习,提高学的学习兴趣,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展开联想,结合现实,深入分析,普遍联系的理解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依托信息化媒体获得各种与学习有关的资料。

通过布置其中作业与期末考核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开放的信息渠道,搜索企业的信息,完成某个特定企业的案例制作。让学生自己设计案例问题,并给出相应答案,并做好案例作业幻灯片制作,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写作作业幻灯片的展示,由教师进行点评,或者教师制定学生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在进行最后的点评。

这种引导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客观公正的作业评判标准之上,让学生了解作业是如何评分的,成绩是如何准确公正给出的。在案例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出案例的评价标准,标准越详细,学生越能按照要求及时完成,避免案例评判标准的模糊化。

总结

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案例,并完善案例教学模式,结合学生不同类型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入教学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展开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互动模式的选择可以在不同知识点设计不同的互动过程模式,有针对性地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应采取引导为主的开放教学模式,布置利用开放信息的案例制作作业,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各种信息手段,提高学生准确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把企业战略管理的知识点与相关信息结合、与现实企业管理实际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揭筱纹.案例教学:《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的趋势[J].天府新论,2008,(5):155-157.

篇8

集团管控是指大型企业的总部或者管理高层,对下属企业或部门实施的管理控制及资源的协调分配等。

篇9

2 普通高校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特点

由于战略管理主要研究和解决的是企业长远性、全局性、动态性等企业可持续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理论和操作性,因此企业战略管理有别于市场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偏重于职能领域的管理特点,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高层性和抽象性

有不少学者和学生都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属于企业家或高管团队的职责,而非中层管理者或一般员工的指责,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讨论战略问题不助于企业绩效。这样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战略管理具有高层性,并不是说企业的其他员工和管理人员不能没有战略思维,只须执行;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中高层管理团队、一般员工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打造基于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团队之间有机结合提升企业的战略能力。战略管理的高层性指的是,企业高层或企业家在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基于整合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视角制定企业的总战略,而不是全部的战略。中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职能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同时也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来自于国外,当然其中也有我国的战略思想。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如竞争优势、竞争战略、五力模型、竞争多态性、多元化、国际化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是相当抽象的。加上教科书中不少案例来自于国外,由于市场制度、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距,国外的企业案例虽然能较好的解释书本理论,但是由于中国市场制度以及中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的特征,这对于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对国内外企业的了解和实务经历,要求学生短时间内结合理论与企业实际来深入理解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和相关理论,是较难的,也是抽象的。

2.2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很强

企业战略管理围绕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个核心,以企业内外部战略要素为起点,分别从企业的职能层、业务层、公司层三个层面进行企业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以及战略变革。企业的三个层面和战略的三个过程,构成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也是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但这个分类需要之前对企业的职能管理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和综合能力,才能更进一步理解这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相对于传统教战略管理教科书的理论体系,现在比较盛行的教科书,如希尔、琼斯、周长辉编著的《战略管理》和希特、爱尔兰、霍斯基森编著的《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都逐步加入了战略领导力、组织结构与战略、公司治理、战略性创业等新知识,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强化了管理伦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之间存在很强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如果学生对其中的理论理解不好,可能会对整体的战略管理理论的理解偏差。

2.3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都要求学生积极融入到团队讨论当中,并且根据任务要求做好相应的材料准备、小组讨论和发言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自己能够充分发挥,同时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学生在探讨战略管理案例过程中,学生将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于其中,并不断提升自己和团队的自我学习、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这些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普通高校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同行交流,我们发现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本科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实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案,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然而,不少学校并没有明确《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过于陈旧,忽视了国际经济一体化、产业集聚发展和网络经济不断兴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实践需要的战略人才需要具备战略思维、较强管理认知能力的前提,忽视了学生战略思维和管理认知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对理论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整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水平。

3.2 教学内容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相脱节

从目前不少普通高校本科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设置时,过分强调教材内容和基础理论的讲授,忽视了教材内容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联系,例如竞争分析的五力模型和不断融合的产业发展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这都需要学生有直观的感觉才能有更深的理解;此外,真正走出学校、深入企业管理实践的课程教学很少,这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割裂,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提升。

3.3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相对落后

普通高校受制于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观念和学校资源等条件,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教师主要还是采取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法,多媒体教学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师生互动性不够,缺乏对学生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团队讨论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更多的依赖记忆来学习,而非通过有效的讨论、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来推动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在对课程考核方式更多的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团队合作方式完成战略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转向以个人为主体、以记忆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3.4 案例教学应用不够,切合中国实际的案例仍需开发

现有不少优秀教材的理论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安排合理,但是不少教材里面的案例很多是来自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缺乏对我国企业的案例,特别是对本地区优秀企业和我国30多年来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研究。由于存在着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少教材案例仅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理解的程度,很难让学生根据他们对产业、企业发展的理解提出他们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使得学生将理论应用能力的教学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4 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结合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的课程特点、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学质量。

4.1 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要求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战略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管理认知能力,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我们建议选择理论导向型课程体系为主的教材,如迈克尔?A?希特等著 《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并配合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为主的教材,项保华著《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该门课程不能仅依靠一本教材,要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两本以及以上的教材。确定教学方式,理论讲授主要以三个层面、三个战略管理过程为基础框架进行战略理论的讲授,在基础上要充分引入企业案例,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发言,以期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讲授、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考核方面,加强学生平时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案例研究的考核比重,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应试教育向能力提升转变。

4.2 围绕课程重点,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本土案例研究

战略管理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大量的案例演练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领会和掌握战略分析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但要做好案例的选择和开发,适当选择国外经典案例是我们现在大多数教师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要逐渐增加中国企业的案例,特别是30多年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优秀企业,也要引入在这个过程中失败的企业,让学生从国内外企业、成功失败两面来思考战略问题,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纯理论分析化的战略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从创新、战略创业、社会创业等角度思考这些案例可能给予的商业启示。

篇10

一、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特点

(一)教材理论大而全,涉及面广。“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其教材的编写者预设学习者应该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教材涉及的学科特别多,例如教材的有些章节是管理学、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的综合,有些章节涉及到审计、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教材的章节也几经变化,最多时多达12章内容,教材由薄变厚,又从厚变薄,到2016年度教材变为7章。教材体系可以分为四个模块:战略管理为第一个大的模块,内容为教材的前四章,涵盖了战略管理的循环往复的三个过程,即作为起点的战略分析,之后是战略选择,最后是战略实施;风险与风险管理为第二大模块,内容为教材的第五章;内部控制为第三个模块,内容为教材的第六章;最后一个模块是管理信息系统,内容为教材的第七章。通过这四个模块的学习,可以让本科学生系统地了解学习过的学科知识,例如财务管理、审计、市场营销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分析跨学科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论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面对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时,能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目的。

(二)理论模型丰富、抽象。该课程的理论模型较多,第二章涉及到PEST分析模型、五种竞争力模型、价值链分析、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SWOT分析等,第四章涉及到平衡计分卡等。风险管理部分内容更多,涉及到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以及各类风险管理的方法等。这些分析方法和模型,本身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对于实践经验欠缺的大学生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用教材不同于理论教材,理论展开不够全面。一般情况下,本科教学使用的教材都注重理论的讲授,章节之间逻辑性比较强,章节中有理论的讲述,并穿插大量的例}和案例配合讲述理论内容,章节结束后会有总结、课后练习等,这样的安排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但是,作为考试用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本教材,前四章的逻辑性相对强一些,遵循战略的总过程即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的逻辑性进行讲述,后三章之间的逻辑性并不强,并且教材前后内容并不连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上节课讲述的是财务管理,下节课讲述的是公司治理。

教材中的很多理论模型是由国外的文献直接翻译过来的,很多表达不太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学生接受教材有一定的难度。

(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对传统理论教学兴趣不大。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作为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考取各种证照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本身就没有一般性大学的学生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的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用PPT“满堂灌”,学生在讲台下对着手机屏幕、窃窃私语,缺乏互动和交流。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与激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课程设置时间混乱。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开设的时间也不一样。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有大二开设本门课的,有大三开设的,也有大四开设的。由于不同的年级所学的基础知识丰富程度不一,大二开设本门课时,学生接受程度明显不高,因为很多基础课程还没开设,比如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审计等。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调整教学的内容。

(四)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该课程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公司运营实践经验。但一般三本院校的教师,更多的是理论经验丰富,实践经验缺乏。如果学校再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也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利用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虽然该课程利用的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但是教师需要清楚课堂教学不同于实际企业的员工培训,更不同于为了通过考试而高强度训练的注册会计师培训班。各高校开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为学生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能够更大限度地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具有高技能、宽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鉴于以上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注册会计师的教材和资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讲述完教材的理论后,要充分利用注册会计师考试丰富的题库和历年真题,在课堂上配合使用单选、多选和适合的案例对教材理论进行强化理解。当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做出历年注会真题的答案时,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会增加。期末考试的题型设计同注会考试保持一致,可以让学生熟悉和习惯将来参加的注会考试的题型。另一方面把理论性太强不适合课堂教学的部分去掉,比如价值链分析的实践步骤、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等。把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大,增加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前的热门财经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并购的动因以及并购失败的原因时,恰逢媒体在报道“中国民企海外收购第一案:腾中重工收购悍马”,选择这一案例作为课堂讲述的对象,使用财经郎眼的一期视频资料“腾中收购悍马一场国际玩笑?”作为案例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并购的动因和并购失败的原因,课堂效果特别好,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课下学习的条件。“三三三制”是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办学的核心理念。其中一个三为“三特色”,三特色之一是教学特色:“两证多照”,两证即毕业证与学位证,也就是让学生毕业时在取得这两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专业方面的资格证书。为贯彻创办人“三三三制”的办学理念,体现“两证多照”的办学特色,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和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6年9月起将商管楼的证照考试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具体内容如下:开放对象:2013级审计学专业有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意愿的学生;提供学习硬、软件:每人配备一台实验室电脑,免费使用2016年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注会考试网络课程(包括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班的讲义和视频);不定期组织会计系教师进行答疑;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每天8∶10至20∶30;报名及考核办法:学生自愿报名,自愿选择学习科目。要求每人每周至少学习20小时,由专人负责签到,达不到要求者将失去学习机会。通过合理利用证照考试实验室的方法,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了资源和机会,以及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辅助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反响很好。

(三)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合理的教学效果,建议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W中,教师是主角,负责传授教材的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应该转变这种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引导及最后总结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企业战略时,讲授完多元化战略的含义、适用范围、优缺点之后,把全班六十个同学分成六组,自由组合进行案例分析。以“企业多元化道路的探讨”为题,包括案例的寻找,PPT的制作,两周之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分组进行自己搜集案例的讲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分工协作,锻炼了动手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多了一个多角度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每组学生案例讲述的时间限定在二十分钟之内,学生讲完后,任课教师就案例内容和讲授效果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不好的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提醒和补充,引导全班同学思考案例的内容。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发现平时教师讲课时觉得平淡无奇的语言描述、PPT展示、话语音调等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强调现代的人才是对综合素质的全方面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强化学生的认知。这种以教师为辅助,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吸引力。

(四)加强综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由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涉及诸多学科,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首先教师需有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同时最好兼有实践经验,或者是双师型教师,例如获得注册会计师或者高级会计师的执照。其次,本课程在分析企业具体运营时,需要从内外环境的全方面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对教师要进行实践教学软件的培训,比如,财务综合决策软件的培训等。最后,民办高校设置该门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在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顺利过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兼顾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大纲和难易程度,例如课堂练习和例题可以选择注册会计师的考题,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述,让学生熟悉注册会计师考试,了解和熟悉考试的重难点以及题型和题量,为以后顺利通过考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涛.《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范式[J].科技信息,2011,(34).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趋势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就是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复杂的市场激烈竞争的管理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于20世纪70年代诞生后,逐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所广泛应用。该理论是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建立在管理基础理论、职能管理理论之上,是整合性的、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管理课程,最早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中率先开设,后引入我国,成为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在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96年,国家教委(教育部的前身)“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该课程列为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类专业中,一般都将该课程列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面向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实际工作、解决具体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明显区别于研究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的。针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把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企业战略管理》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工作以及经济建设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创新地学习、实践和探索。构建一个创新型教改团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改效率和效果。作为当今新组织形式之一的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就是创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理念和方法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博士。其研究成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于1995年出版就风靡世界。此后,世界500强企业中几乎有一半按照该理论的原则来设计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是在发展中形成了持续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它主张组织按照学习关系建立上下互动、内外互动的组织结构。组织领导和成员之间打破旧的等级森严的层级形式和相互隔离的部门形式,充分和积极交流经验和得失,互相促进提高。组织和环境之间消除旧的隔绝障碍,组织积极地适应环境,环境也给组织提供有效而充足的资源,保证组织的高效力。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特征是:共同的愿景,重视团队的作用,强调善于学习和不断学习,组织结构出现扁平化,领导者是真正的学习者,强调创新。 

彼得·圣吉曾经说过:“如果让我用两个字表述学习型组织,是创新;如果用四个字,是持续创新。”他认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创造性地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与标志,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所在。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要通过五项“修炼”来创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艺术与技能的核心。该理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应该做到,创建一个有管理专业教学管理者、主讲《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的《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改革团队(以下简称教改团队)。该团队的构建以及教学改革工作开展应该按照上述五项“修炼”来创建,具体做到: 

(一)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它要求组织的成员不断学习,去除自己的既有成见,勇于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不断地创造并努力实现心中最想实现的愿望。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积极创新。他们必须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其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就业导向与社会需求高度吻合;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能力紧密结合;③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④富于面向职业应用的创新精神。 

这些人才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应以其“进入角色快、业务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等特点而具有竞争优势。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既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人员的任务,也有别于高职院校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要求。 

基于上述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方面,应该树立的理念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体系清晰、简洁、够用,着重于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特别是综合能力培养。 

(二)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的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改善心智模式是建立在自我超越基础之上,通过接受新的观念,形成新的思维方法、方式和习惯。良好的心智模式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有效和及时的决策,以获得良好的组织绩效。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思维方式,以做出正确的教改决策。如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手段更新、实践教学环节、考试改革等方面重新修订和探索。 

(三)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建立共同愿景”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环节,使组织成员有共同奋斗的目标。组织成员的个人自我超越最终要以组织共同目标的形成为标准,在组织成员的积极互动下,把成员个人的愿望变成集体的共同意志,组织集体的共同愿景才能有效地形成。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要把学院的要求、各个专业培养定位、教师的授课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点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以此把全员团结在组织共同奋斗的目标之下,以此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组织进步的合力。 

(四)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 

“团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最关键的环节,是基于共同愿景进行的。组织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之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充分沟通和积极探索,形成团体合力、能力和团体的智慧。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 及时铲除组织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善于不断学习。不但重视员工个人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把个人的能力整合为组织的能力。可以利用教研室活动、观摩教学、学生课余活动等多种形式互相学习、共同学习、总结《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组织内部的关系以及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联系。它要求组织在团体学习以后,利用已经形成的团体共识和团体合力,全面系统地思考组织自身、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长远发展战略,制定出系统的发展方法。它既是其他四项修炼的基础和核心,又是对其他四项修炼的整合。 

这要求教改团队成员,共同思考《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理论体系构建问题。做到脉络清晰,理论完整但不庞杂,既详略得当、又突出重点;理论阐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掌握知识;注意增加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容。另外,结合理论阐述,每章节要配有生动、时代感强的案例分析和阅读资料,易于学生理解理论和实践应用。 

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理论体系构建方面,我们对该课程理论体系构建原则是:博采战略管理学界众家之长、依循企业战略管理过程而展开循序渐进的理论体系构建。他们在综合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著名的企业战略管理教材和专著的基础上,提出根据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四个阶段(确定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战略执行)来构建该课程理论体系。分为以下四个有机联系的模块:企业战略管理导论、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战略执行。以上四个模块的有机结合反映出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不间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在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教学时,以上体系清晰明了、内容选取详略得当。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于促进应用型本科学生《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其创新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周群英.应用型人才培养呼唤知行体系教材 [n]. 中国教育报,2010-4-19(5). 

[2][美]彼得·圣吉.张成林,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美]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吕巍,译. 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王绚皓.企业战略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篇12

战略管理是一门应用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主要以企业发生的战略管理问题为讨论核心,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和实际社会环境,学会在复杂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可通过不同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探索、学习处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战略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战略管理案例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案例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有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方式。

一、理论+案例+理论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先讲授部分概念和理论,利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分析几个案例,接着讲一些理论,再进行案例分析。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和认识有所欠缺,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概念和相关理论的过程中,可穿插案例来分析解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便于学生理解。如在讲述什么是战略时,先对战略的涵义进行理论剖析,然后通过一个典型的战略案例来做进一步的阐释。再进入下一个理论知识点的剖析。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战略的含义。

1.案例:“隆中对”与天下三分的战略。《三国演义》第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中,详细、生动地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情景。当诸葛亮闻知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的“将军之志”,又受刘备的三顾之恩,便在茅屋中为刘备献出了自己的谋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先对曹操、孙权、刘备三方的实力作了分析,接着提出了自已的谋略。

2.曹操――地位无法动摇。“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孙权――根基牢固,应作为盟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4.刘备―皇室成员身份具有号召力,善于收罗人才。“将军乃汉窒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乌率益州之众以出奏川,百姓有不章食壶浆以迎将军剩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窒可兴矣。”“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口中原也。”

二、案例+理论

在讲解某一理论之前,先引入案例,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后,再讲授与案例有关的理论。如在讲解成本领先战略前,引入一段关于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的实例。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从获得什么是成本领先战略的感性认识,再进一步引出成本领先战略的内涵及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意义等理论知识。

案例:格兰仕的成本领先战略

格兰仕的特点在于它一直宣称要做家电业的“世界制造中心”,钟情于给国际知名家电品牌做OEM,格兰仕的总体思路非常明确,目标是以规模和成本优势来整合家电行业。1996年,格兰仕将微波炉在国内的售价一次性下调40%,结果销量立即从上年的20万台猛增至65万台,生产占有率上升至近35%,确立了在微波炉行业的霸主地位。之后格兰仕大幅降价行为接连不断,屡次挑起价格战。“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价格战被认为是两败俱伤的初级竞争手段,国内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就是明证。格兰仕价格战是在规模前提下的价格战,每当产销规模上一个台阶,就大幅下调产品价格。比如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就把出厂价降到200万台规模企业的成本价以下,使规模在200万以下的企业难以承受。通过此策略,格兰仕树起一道门槛,要想进入这个行业,就要投巨资达到更大的生产规模,以期超过格兰仕的盈利水平,否则就是亏损。国外许多著名家电企业都逐渐认识到,格兰仕的生产规模使其构建起一道价格壁垒,与其去和格兰仕硬拼,不如将产品的生产环节包给格兰仕。

三、理论+案例

完成课程内容之后可将剩余时间全部用于案例分析。如在讲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法――SWOT分析时,可将课堂剩下时间用于讨论沃尔玛(Wal-Mart)的SWOT分析,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一个个人SWOT分析,通过专门的案例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讲授的课堂理论知识SWOT分析。

案例:沃尔玛(Wal-Mart)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沃尔玛的销售额在近年内有明显增长 ,在全球化范围内迅速扩张。(如它收购了英国的零售商ASDA)。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的信息技术所支持的国际化物流系统。如在该系统支持下,每一件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每一间卖场运输、销售、储存等物流信息都可清晰地了解,信息技术也加强了沃尔玛高效的采购过程,沃尔玛的一个焦点战略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优秀的人才是沃尔玛在商业上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沃尔玛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对优秀员工进行培训并建立忠诚度。

2.劣势Weaknesses。沃尔玛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零售帝国。尽管它在信息技术上拥有优势,但巨大的业务拓展,可能导致对某些领域的控制力不够强。因为沃尔玛的商品涵盖了服装、食品等多个部门,在适应性上比起更加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存在劣势。沃尔玛是全球化的,但目前只开拓了少数几个国家的市场。

3.机会Opportunities。采取收购、合并或战略联盟的方式与其他国际零售商合作,专注于欧洲或大中华区等特定市场。沃尔玛的卖场当前只开设在少数国家。因此,拓展市场(如中国,印度)可带来大量的机会。沃尔玛可通过新的商场地点和商场形式来获得市场开发的机会。更接近消费者的商场和建立在购物中心内部的商店可使过去仅仅是大型超市的经营方式变得多样化。沃尔玛的机会存在于对现有大型超市战略的坚持。

4.威胁Threats。沃尔玛在零售业的领头羊地位使其成为所有竞争对手的赶超目标。沃尔玛的全球化战略可能在其业务国家遇到政治上问题。多种消费品的成本下降,原因为制造成本的降低,主要原因是生产外包趋向了世界上低成本地区,并在一些领域内造成通货紧缩,恶性价格竞争是一个威胁。

四、正案例+反案例

(一)案例:从战略制胜与战略失误的实例对比谈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1.战略制胜案例---海尔的腾飞。从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200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是1984年的20000多倍;2002年,海尔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18年前,工厂职工不足 800人;2002年,海尔不仅职工发展到了3万人,而且拉动就业人数30多万人。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用户。

2.海尔18年来高速发展,主因就是靠新。战略创新起着关键作用,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三个阶段:一是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至1991年名牌战略期间,其它企业上产量,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7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产品,磨出了一套海尔管理之剑:“OEC管理法”(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全方位优化管理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二是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至1998年的多元化战略期间,其它企业搞“独生子”,海尔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吃“休克鱼”,建海尔园,“东方亮了再亮西方”,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成功地实现了规模的扩张。三是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至今的国际化战略阶段,其它企业认为海尔走出去是“不在国内吃肉,偏要到国外喝汤”,海尔坚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的战略,搭起了一个国际化企业的框架。

(二)战略失误案例――疯狂扩张的代价

中联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注册的国有大公司。公司组建开始,高层领导不是按规律经营,客观地分析主客观环境,慎重选择主业,制定正确的战略,脚踏实地打好公司发展的基础,而是四处“招兵买马”,急速扩大规模。在全国各地迅速地注册公司,在1年时间之内,注册二级公司20多个,三级公司50多个,四级公司是遍布全国。但在经营中由于没有像样的主业支撑和知名的品牌挑台,再加上内部管理的混乱,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债台高筑,对下属公司的管理失控,陷入了全面危机。1997年,国务院对该公司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一个国有大公司倒下了。

综上所述,一个由小到大,到强;一个由大到乱,到衰,这两者说明了企业成败在于科学的管理,在于正确的战略,从而让学生明白战略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