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范文

时间:2022-09-06 16:23: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临床生物化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临床生物化学

篇1

2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要求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室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可以设置生化室组长对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全面工作进行管理。同时组长也是该室质量管理责任人。建立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程序。

2.1人员

中医院的辅助科室人员很多是临床医护人员转行过来的,没有接受系统的临床检验专业学科的培训,缺乏临床检验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对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一定要取得相应资格持证上岗,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对质量控制的程序、质控的规则、失控时应采取的措施都必须掌握;掌握生物化学室所有检验项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参考值、注意事项并能操作;能熟练掌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正确操作,还要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更新相关知识,合理应用到工作中去。

2.2仪器

仪器的状态是否正常,直接影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结果。如仪器冰箱温度不稳定,导致试剂失效或结冰,可以使检验出现错误的结果;离心机出现故障导致标本不能及时分离血清或溶血导致结果不准确;纯水系统所制纯水质量不好可直接影响某些项目如镁离子测定的结果。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仪器状态更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因为生化分析仪状态不佳导致结果不稳或错误的的几个方面是:1)吸样针:因标本分离不好或未凝固的标本(如肾病科病人应用小分子肝素使血长时间不凝固,但不仔细就容易将未凝固的血清上机进行测定)导致吸样针完全或不完全堵塞,可出现结果一大批都低得离谱。2)光源(卤素灯泡):现在很多实验室都是用日立的仪器,日立仪器所用的光源就是卤素灯泡,它的使用寿命只有750个小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光源的衰减会影响读数;3)比色杯:全自动生化仪的比色杯是自动清洗的,如果清洗不干净,也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重复性差。4)管道:吸样针、灯泡、比色杯大家可能经常会换,但是管道就不一定了。其实,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延长,管道会被污染,尤其是用了几年的仪器,又用了苦味酸等染色性强的试剂,污染的管道会造成结果的稳定性极差。还有就是仪器的维护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定要有对仪器很熟悉并掌握了相关知识的专人对仪器进行认真、细致的维护保养,并记录在册,以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3试剂

当前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上都是选用各厂家提供的试剂盒,我们在选择试剂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准确度和灵敏度,试剂的稳定性、线性和方法学的问题,要选择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宽,在本实验室当前条件下能开展的试剂。选定试剂后,还要注意试剂的保存。因为生化试剂进货,一次可能要进几个月工作量的试剂,一般试剂保存,温度要求在4~8℃,放冰箱保存要避免放得太挤,要留出空隙,避免冰箱内空气不流通致箱内温度不均匀,而致试剂结冰而失效。全自动生化仪仪器上都带了冰箱,要注意试剂的开瓶稳定期,如在稳定期中未用完,应更换试剂,且新旧试剂不得混装。

2.4室内质量控制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一定要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大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必须备至少两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并且最少要备一年的用量。实验室首先要做出这两个质控品的最佳室内质控的X和SD、CV值作为暂定的X和SD、CV值,然后再每天跟常规标本一起做质控,求出其常规室内质量控制的X和SD、CV值,每月的X和SD、CV值相加求均值作为下个月的X和SD、CV值进行室内质量控制[2]。其次,要选好质控规则。现在实验室一般都选用Lev-ey_Jennings质控图,并和Westgard多规则一起来进行室内质控。一般选12S为警告规则,提示偶然误差的13S、22S,提示系统误差的41S、5X、10X[1],提示趋势性误差的7T等规则为一般实验室所选用。现在一台状态良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重复性是相当好,在每天的质控结果未超过1SD时5X规则可酌情采用或不用。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每天坚持做好室内质控。如中途更换试剂或更换灯泡、比色杯等,应重新做质控,结果在控才能进行患者标本的检测。如出现警告、失控,应立即执行失控的处理措施,首先回顾一下整个操作过程,是否存在失误,并立即重新复查原质控物,如在控提示为偶然误差,如不在控则换一支质控物复查,在控说明原质控物失效,不在控再换一瓶新的质控物[1],如不在控,是否失控项目定了标,或换了试剂,一个个步骤直到找到失控原因并解决,做好记录。在做好室内质控的前提下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2.5操作进程中要注意的事情

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1)建立组内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检验结果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重要的是,控制体系应为工作人员提供清楚易懂的信息,使工作人员能根据此信息做出技术和医疗决定。2)实施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并应考虑到重要的不确定度分量。3)实验室设计并实施测量系统校准和真实性验证的计划,确保检验结果可溯源到SI单位,或可参比到其它规定的参考值。4)质量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并监控评审结果。实验室应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并应监控外部质量评审结果,如果不能达到控制标准,则应实施纠正措施。同样检验用不同的程序或设备,或在不同地点进行,或以上各项均不同时,应有明确的机制来判断在整个临床适用区间内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并记录这些比对活动的结果并形成文件。在做好上述工作以后,就是我们工作中要注意的事情了。现在很多医院都已经有LIS系统了,但中医院在这方面相对落后,所以编号、加样、选工作表、病人信息的录入都存在出错的可能。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上述操作时不得接打电话、不得聊天,对标本进行仔细核对,避免人为差错。

2.6危急值的管理

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告知临床医生病人危急情况,为临床医生抢救病人生命争取时间。危急值的确立应检验科与临床医生一起讨论商定,与历史比较未达到或超过危急界限,其变化的差异已表示出病情的危重,也属危急值。凡属于危急值的实验,一律按照急诊标本的规定处理。危急值的工作每年进行总结,与临床联系,共同修正危急值的项目和界值。如以前钾离子的危急值高值为7.0mmol/L,经与肾内科医生讨论后,肾内科病人的钾离子的危急值高值修改为6.5mmol/L。

篇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07-01

在临床医疗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地位日趋体现,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部分。生物化学检验室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的高职高专人才所需要的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方面的问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正确的医学伦理观。目前医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90后,加之她们是独生子女,比较任性和自私,个人主义表现强烈,有叛逆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表现为依赖性大,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没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医学伦理观,所以无法扮演好检验师这一角色[2]。

1.2 实验课内容不完整。已往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虽然比较多,但是多数项目都是由技术人员准备,学生的任务比较少,不能很好地完成整个实验内容,导致实验教学的完整性不足。因为教学课时数的限制,安排的实验课就只是将注意点放在了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忽视了基本技能的培训和讲解。

1.3 教学模式呆板。已往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实验这三个阶段,学生真正接触实践的机会就比较少,因而直接服务的对象也就少了。这就造成理论和实践不能完整的挂钩,真正工作时欠缺经验。

1.4 教学方式单一。有些教学老师自身素质不高,把教学过程当成硬性任务来完成,嘱咐学生做些事务性的工作,却不传授他们工作技巧。除此之外,有些老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和责任心,只顾着自己能够快点完成工作,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动手[3]。

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

2.1 学生方面。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加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强化医德观念。要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观念,深切体会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自身知识理论的学习的观念,在空余时间,学生需要多看涉及自身专业的书籍,了解到检验师这一专业的发展动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涵养,提高自我道德修养[4]。

2.2 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和目标。以问题为中心,有利于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人才的培养。以前的教学目的是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智力。

2.3 优化教学模式。将已往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实验这三个教学阶段转变成基本技能、岗位实习、成果检验这三个部分,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习的第二年就进入实习阶段,有助于学生视野的扩展,增强责任感。

2.4 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将重点放在学习的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上,淘汰老套的实验和内容,更加注重综合性。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也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形象生动的动画教授方式和深发式教学模式,实验课上增添学生到附院实验的内容[5]。在器械准备过程中可以加入学生,让其协助实验的前期准备,鼓励其设计实验方案。

2.5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方法。在安排学生实验的同时,可以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建立百分制的考试模式,其中20分为平时成绩,20分为实验报告,60分为实验综合技能考试分数。以此也可以看出教学中的不足[6]。

3 结束语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是将学校和医院紧密结合的重要桥梁,在发现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出解决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在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我院整体的教学水平。与之前相比,学生的参与热情明显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然而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仍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仍需进行。

参考文献

[1] 瞿良,朱玉琨,王惠萱.循证检验医学在现代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29(9):857

[2] 李淑慧,陈莎,张阳,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105-107

[3] 武文娟,章尧,陈昌杰.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574-577

篇3

1.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检验医学在不停地发展,变化之快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而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应当鼓励并支持年轻教师报考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提高自身素质,鼓励教师申请外出进修学习,回来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同时还应该不定期地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学习,掌握新仪器的原理和检测技术,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提高业务素质,将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实际工作中的内容融于教学中,从而有效地避免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检验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成。

1.2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手段授课前,教师到临床中进行学习调查,了解了现在临床中开展的常规的生化检验技术和生化检验项目,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增减了部分理论课教学内容,对理论课内容进行优化与重新设计:同时因为检验医学发展迅速,教师应该及时地引进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知识,比如分子生物学、分子杂交等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重新修订教学大纲。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检验技术的需要,在传统教学手段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结合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的特点,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1.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讲课是一门艺术,其效果取决于授课对象、知识的融会贯通、讲课方法的灵活运用、教与学的互动等。因此,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可以在教学中穿插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及检验报告单,变“说教式”为“诱导式”,在授课开始及授课结束时对其进行介绍、分析和评价,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化知识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内容繁多,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进行课堂对比归纳教学,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认知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现象加深对知识本质的认知,训练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2改进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的建议

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以下建议。

2.1完善实验内容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教师应该适时地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除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之外,还要添加一些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2课前准备充分,坚持预实验授课前,实验教师充分了解实验课内容,在每次实验课之前教师都要坚持做预实验,通过预实验来验证试剂的质量,熟悉实验操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6]。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参与进来,熟悉实验试剂的配置,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可以给学生留相应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思考或讨论。

2.3定时开放实验室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定时开放实验室,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使资源利用最大化,而且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操作、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动手、操作、训练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动脑与动手能力。对于平时在实验课中存在的疑问也能够及时地解决。

篇4

0引言

在检验医学中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验室有主要地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主要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患者体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在临床诊断中有助于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预防、治疗,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新兴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改线技术也逐渐的完善、成熟,逐渐的成为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对生物化学检验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概述

在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进行了解前,首先应对生物化学进行简单的认识,生物化学是对生物的化学组成、生物结构与生命中的化学变化进行研究的学科,生物化学的内容包含了激素、核酸、维生素、无机离子、蛋白质、遗传、繁殖、结构、功能以及物质代谢等等[1]。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生物化学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病症的生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判断,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主要是通过生化检验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患者的机能、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

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发展趋势

20世纪末期,随着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及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化学的进步,提升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水平。新世纪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逐渐成熟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推广[2],临床生化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学检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临床生化检验技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自动化分析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发展。目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电介质平衡、酸碱平衡、糖尿病、精神疾病、肾脏疾病、心肌损伤等多种疾病的检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项技术的发展也开始从横向发展专为纵向深化。

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在自动化生化仪器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对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进行推动的一种检验技术,现阶段医学技术中生化检验的频率逐渐的增加,现代科学技术与生化技术不断融合,产生了一些新兴的检验技术,例如:生物传感、光谱分析等,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中光谱分析技术与电化学分析技术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最常用的两种技术。

3.1光谱分析

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发射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包含了火焰光谱与荧光分析两种方法,其中火焰光谱主要是在火化与电弧的作用下,让物质在高温状态离解为离子或者原子后,发射出光谱线,然后根据强度在试样品中的含量为标准,得到具体的含量。荧光分析则是利用荧光强弱对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该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对复杂组分进行微量分析的应用优势,但是对测定条件与仪器的要求较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待测元素灯的特征谱线穿过供试品,经过试原子化产生原子蒸汽以后,将蒸汽中需要测量的元素基态原子吸收,并对辐射光的强度减弱情况进行测定,得到供试品内元素的含量。进行原子吸收测定会受到背景干扰,因此在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广度分析时,必须对背景影响进行考虑,同时原子化条件、波长变化也会影响检测的灵敏性与稳定性[3-11],因此在检测时应尽可能的避免影响因素,提高检测质量。可见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的应用原理是朗柏-比尔定律,比较法、标准曲线法师进行吸收光谱法的定量测量方法。

3.2电化学分析

在实验技术与电化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物质的电化学性质,例如:电导、电量、电位计化学含量的多少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高选择性、操作简单等优点。现阶段所应用的例子电位选择分析法,其原理是根据溶液内活性物质与电极电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分析效率高的优点。

篇5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医学检验技能竞赛的主要考核部分[1]。在以往对于中职业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社会的定位以及学校的教学都只是一味追求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而忽略对学生解释检验结果临床意义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在检验操作日趋机械自动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更像是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终日重复简单而机械的劳动。因此,我们要不断尝试,打破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不仅要紧抓学生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也要帮助其建立合理的临床思维模式,这样在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才能独立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改革的契机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重要专业学科,要想持之以恒地提高其教学水平,最好的办法便是借助参加全国检验技能竞赛的契机,不断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及内容,以求高效且与时俱进[2-5]。随着近年全国性的中职院校技能竞赛逐渐加入对临床意义认知的考核,即不仅要求选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样本各项指标的检测工作,并且要求选手能够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分析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这一新规的提出促使我们不得不对以往的选拔标准以及培训方案进行修订,即摒弃以往的只要选出本专业中操作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疲劳式反复训练几套竞赛规定考核的操作流程,虽然这曾经为我校赢得较好成绩,但就目前要应战的2017年全国中职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竞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发现,无论学生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如何,他们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普遍弱,尽管本专业一直对二年级的学生开设《疾病概要》,但是一直以来成效并不显著,于是我们教研组借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机会,承担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课题组的病历材料收集录入工作,旨在利用医院庞大的病例资源帮助学生熟悉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过程及加深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

2资料与方法

2.1学生的分组与选拔

201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共78人,根据每位同学在一年级期间专业基础课程的平均分,先把以上人员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平均分80以上的有16人,80—60的47人,60以下的有15人,而后,分别随机分配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实验组(平均分80以上8人+80—60分23人+60分以下8人)和对照组(除已纳入实验组的,其余均为对照组)。

2.2教学安排

对照组的同学,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延续使用传统《疾病概要》教学,实验组则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加入临床病历资料录入培训,培训一律在机房进行,由于病历信息均事先拍照储存,所以学生打开电脑既能看到病历信息,教师一边讲解病历的构成及需要采集的信息,一边在电脑上操做示范,培训共用6个学时,而后会定期组织集中上机录入,每次集中录入均有教师在场进行指导,每位同学在独立完成2个病历录入后,教师会对其录入结果进行评价,并就存在的问题与学生面对面讲解修正,最后全部实验组的同学均能完成指定病历信息的录入。由于每次病历录入均在机房统一完成,其有教师在场,极大程度上杜绝了病案材料中关于患者的个人信息的泄漏、外传。

2.3教学效果评价

本学期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本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操作及检验结果分析三方面的考核,将考核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2.4统计分析

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3结果分析

期末考核评价列表(见表1)显示,实验组同学的考核成绩无论在理论知识、综合技能操作还是检验结果分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三个方面的比较均表明两组同学的期末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进行病历资料采集录入的培训能帮助学生熟悉临床常见疾病,借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表现在对化验单结果临床意义的诠释,更能体现在技能操作上。本次教学干预中未对技能操作这一方面进行培训,导致实验组技能操作成绩也有所提高的原因可能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有关,由于在本次实验中未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所以不排除在接触临床病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起的作用。

4讨论

提高中职生的实践能力不应该只体现在对于某项操作的熟练程度,尤其是对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随着医学检验方法的飞速更新,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和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终将被行业所淘汰,而以上的研究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不改变原有的操作教学的情况下,通过加深学生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帮助其形成最优知识架构,从而最终实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也进一步说明了,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是某项操作练了多少遍,而是对这项操作中每一个步骤所以达到的效果的预知。

参考文献:

[1]曹励欧,牟姗,倪兆慧,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以在泌尿系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79-80.

[2]李宝栋.关于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30+32.

[3]归改霞.基于技能竞赛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6(14):120-121.

篇6

关键词: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临床带教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本科医学检验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其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占教学总学时的50%以上[1],它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检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但资源配置明显不均。这就决定了学生实习及毕业后可能面对两种工作环境:一种是仪器、设备均较好,资源配置较优的大中型医院;另一种是仪器、设备相对比较滞后的基层医院。为了培养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工作的实用型检验技术人员[2],我们对多年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带教工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

1仪器、设备现代化,实验教学仍需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由自动检测取代了手动检测。为确保检验质量,我们让学生从手工操作开始,然后过渡到半自动化及全自动化操作,逐渐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将检验分析前误差降到最低[3]。(1)学生进入实验室上第一次实验课时,要全面、详细讲解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如微量加样器、刻度吸管、移液器、分析天平、水浴箱、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使用及注意事项。为确保学生安全规范操作,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带教教师一一示范操作,学生反复练习操作,对不正规的操作及时进行纠正。并且在以后的实验中,每次实验课用到仪器、设备时进一步强化操作训练,确保每位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课,对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与准确掌握。(2)常规操作的培养:如常用试剂正确量取及配制,常规血液抽取、血清及血浆的正确分离与保存以及注意事项等。(3)手动操作与半自动化分析相结合:在整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中,检测项目均实行分组练习,手动和机器操作同步进行。如我系学生的第二次生化检验实验项目———线性范围检测。在血清标本正确收集、处理后,将各实验组的4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同步进行手动和半自动化机器操作,实验结果出来后各实验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人、不同组之间的误差,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认识到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性。(4)半自动化与全自动化相结合:整个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项目基本采用手动操作与半自动化操作相结合方式,在学期末,当学生充分掌握上述两项基本操作后,介绍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及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异同之处,并详细讲解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如标本处理、参数设置、仪器准备、仪器校准、质量控制、仪器操作、结果审核以及检验后标本储存和处理[4]。待学生对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有了大致了解和认识后,由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进入附属医院检验科,见习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整个操作过程。

2多种检测方法并用,掌握更多知识

许多生物化学检测项目有多种检测方法,且原理各不相同,准确度也有差异,因此带教时,我们往往选择多种检测方法,以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如在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时,分别选择了手动终点法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检测法两种方法,让学生同步检测。实验操作前,先让学生对理论课上所讲解的终点法及连续法检测酶活性的原理与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回顾,然后自行手动及上机操作,结果出来后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具体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以,当学生完全掌握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检测的终点法与连续检测法后,遇到其他酶活性检测时,学生便能熟练运用这两种检测方法,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3实验带教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虽然理论课上很多知识点已经讲过,但是在实验带教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许多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甚至不理解,导致实验操作时,只是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对具体原理及注意事项不理解。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往往给不出比较理想的答案。所以在实验带教中,教师多是一边指导操作,一边就操作原理及过程提出问题,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遇到理论性较强或者比较抽象复杂的问题时,教师会详细讲解并给出有助于学生理解的相关资料(包括网络及图书等资源)。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原有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对于实验中遇到的理论值与检测值明显不符,或者多种检测方法偏差较大等问题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找出原因,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实践,使自己少犯错,甚至不犯错;同时通过实验课的实践操作,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4引导学生与时俱进

医学检验仪器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各种检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即使是手工操作的检测项目,操作方法也是越来越简便快捷,同时不同操作方法参考值也不相同。因此在实验带教中,要求学生掌握原理即可,对所用方法及实验流程能熟练操作即可,不必死记硬背某种方法。同时对每种检测方法的参考值也不必硬性记忆,因为不同方法参考值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方法随着技术的改进参考数值也会调整。此外,告诉学生某种检测方法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比较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另一个时间段很可能被更好的检测方法所取代。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及图书资源,及时掌握检验新技术、新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5培养学生观察和操作能力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合理利用实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课中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对原有理论知识加强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培养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选择了酶活性测定实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酶法测定实验(血清葡萄糖浓度测定)、方法学评价实验(回收实验)、试剂盒性能评价实验(线性范围实验)等理论知识应用性强的不同检测项目。每次实验后告诉学生下次实验课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初步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对于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实验课。教师在学生操作前,简短讲解,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操作,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坚持放手不放眼原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操作的兴趣和实验信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6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是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料和数据的[5],这就要求检验结果必须客观、准确、可靠。所以实验教学中要训练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认真学习,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操作所导致的实验误差及错误的结果;同时带教过程中引入一些因医务人员疏忽而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重大损失和痛苦的典型案例,增强学生的生命责任感。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检验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江,唐植昭,王龙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6):937-938.

[2]乔凤伶,李阳,张瑞华,等.医学检验人才专业能力基本标准和质量评价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2):141-144.

[3]刘建文.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2):21-22.

篇7

1.2PBL分组学习和讨论随机分成7组,每组为7人,随机指定其中一人为组长。每个小组根据指定的临床案例或者问题,先进行讨论分析,然后整理汇总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进行分工并制定学习计划,查询网络或者是图书馆借阅的相关资料,最后小组内再进行交流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1.3教师引导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把握方向、布置任务、组织讨论和进行总结的作用。教师必须适应角色的转换,更多的去合理建议和有效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确保PBL的教学效果。

1.4结果汇报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作结汇报,每组时间控制在10~15min,并由其他学生进行提问,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1.5对照班级的教学实施在普通多媒体教室,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对对照班级进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

1.6效果评估(1)笔试: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份试卷,包括基础理论客观题(50分)、案例分析题(50分)2种题型,对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笔试。试卷密封,流水作业改卷。(2)问卷调查:在学期教学结束后,将学生能力等指标对PBL组和LBL组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1.7统计学方法采用t(或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考试成绩结果显示,PBL组和LBL组学生笔试中基础理论客观题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BL组案例分析题型得分高于LBL班级(P<0.01)(见表1)。

2.2问卷调查本次教学活动后,无记名调查问卷发放共计99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与PBL组比较,LBL组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重难点方面有优越性(P<0.01);但是,在教学过程中,PBL组的学生在注意力的集中、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兴趣、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有效使用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1)(见表2)。

3讨论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式讨论式学习。在整个PBL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投入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策划教学过程方面,使传统教学中的“明教育”转变成为PBL教学中的“潜教学”。在本次调查活动中,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基本理论客观题考核PBL和LBL教学方法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Beers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两种教学方法比较,学生客观考题分数没有显著差异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客观题目偏简单,很难体现PBL教学法的优势。在本研究中案例分析这种综合题型中,PBL教学法明显优于LBL教学法(P<0.01)。

问题是PBL的核心,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围绕着问题进行的,教师营造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查阅、讨论后,将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因此,每次在提出问题之前,所有生物化学教研室的教师均集体讨论并精心设计。设计的问题都是真实的临床病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这种问题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从而促使他们去积极的探索和学习。通过问题的解决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相关的生化理论知识,并对推理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判断。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LBL组比PBL组在突出理论知识的重难点方面有优越性,LBL班级有78.0%的学生认为重难点突出,而PBL班级只有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与LBL教学法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有密切联系;因此,PBL教学模式还需进行更精细的设计和修正。

篇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7-02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医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对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的教学工作中,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传统的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做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的实施情况如下:

1 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对传统教学工作的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多数是以被动式的吸收知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结果的培养,减弱了对学生的能力和实际应用的培养[1]。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教学理念的转变,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创新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够将学习知识的过程由原来被动式转为主动式,这样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目的。且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从更加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对整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并做优化。并对以往的陈旧知识做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并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验性和创新性以及科学性与实际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2]。

2 改变评价体系,重视技能操作

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专业机能的培养,并重点的进行抓全程实施。学生能够有的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并且在第一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让所有的学生对使用的微量移液器和刻度吸管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诠释,并进行有效的考核,而且进一步的加强规范性操作,并对评估中实施不正确的及时进行纠正,并加强重点强化训练,而且做得人人过关。另外,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全程跟踪,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出,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在教学成绩评估的过程中,应依据学生的机能操做情况进行打分,并将其作为总考核成绩的一个指标[3]。

3 加强案例与实验教学结合

由于以往的教学工作中,缺乏丰富的案例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实际案例的分析,并与实验进行全面的结合。能够有效的使学生能够对整个学习产生足够的认识和兴趣。并在上课之前将详细的病例资料进行发放学生手中,并且进行有效的讨论,在上课时将问题进行反馈。教师并依据反馈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并进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而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明确生化自动化分析仪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有效的指出,从而避免教学中存在纰漏。在实施的过程中,并重点培养学生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以及实用性,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而且在选取的病例的过程中,应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并进行问题的设计。在进行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之后,加强实验与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并从中找出存在的差异,从而提高其认识[4]。

4 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过程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依据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教学计划,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多数的医院中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进行突出自动化分析技术和方法学的评价及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依据科学发展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将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穿插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实际情况的了解,才能提高其认识,并改善教学质量[5]。

5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项目教学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医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对各个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加强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提高之外,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依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增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项目教学,除了在平时的一些技能操作之外,开设一些综合性的实验或者设计性实验,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变能力。而且通过一些项目的实施,提高学生对不同环节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6]。

综上所述,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的工作中,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教学计划,并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有的体现,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增加一些创新性的项目,多增设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知识面,并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才佳,蒋显勇,李木兰,等.提升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2(12):900-901.

[2]邬强,林英姿,吴荣泉,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检验医学教育,2008,12(03):676-677.

[3]罗艳红,邓益斌,黄跃斌,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12(01):12-1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98-0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既是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生理生化过程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分析机体健康和疾病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它在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中均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课程。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检验医学的生化实验诊断操作、评价和应用。然而,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觉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检验人才的需求。笔者所在教研室正好借着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的契机,针对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单调,实验内容陈旧等问题进行了调整。

一、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我院的特点与现状,将该课程的教学时数由原来的一学期讲授108学时改为两学期讲授180学时,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且每部分理论与实验学时数之比为1∶1。总论的主要内容是实验方法的选择、质量控制与评价等;各论的主要内容是临床应用与脏器功能检查等。一般说来,各论的教学量要大于总论的,但现在适当地增加了总论的教学时数,使两部分比例相等(1∶1),以加强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章节内容依次传授给学生,它的优点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然而,这种“填鸭式”教学的缺点也是众所周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本课程总论部分概念抽象难懂,各论部分知识点零碎,章节之间联系不强,越发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该方法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糖尿病实验室诊断”这一章前,给学生一个案例:张××,女,28岁,自觉反复口干,多饮,多尿,有饥饿感,体重下降就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考虑可能为哪种疾病?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就大家达成共识的实验室检查项目给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糖尿病的治疗和监测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对此病的研究动态,最后教师对本章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点化作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

当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要想全过程开展PBL教学,还需要一段时间。然而,即使只在个别章节的学习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渴望获得更多知识的原动力。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现代教育领域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随处可见,跟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比较,其优势显而易见,丰富的色彩、直观的图片更能抓人眼球,然而学习中的主体――学生,对此种教学手段争议颇多,更多的人认为课堂似乎变成了讲座,由于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信息量较大,学生难以做笔记,教师讲完,学生课后依然一无所知,课堂上的知识能真正进入大脑的并不多,从而给以后的复习和考试带来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寻求教与学的双赢,我们借鉴美国高校的方法,将多媒体课件事先打印出来并装订成册,学生可自行复印后在课堂上使用。通过给学生提供影印版课件,可以使学生上课时能从容听讲,还可以在图片和表格的空隙处记录教师的讲解要点,方便课后复习备考。

四、实验教学项目的调整

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讲,大家一直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我并不否认,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医院检验部门,尤其是生化检验这一块,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以前很多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已逐渐被机器所替代。那么,检验人员还有未来吗?在我看来,未来的检验工作人员不仅是操作熟练的“技师”,更应该是能够对检验结果作出合理解释,能够给临床医生合理建议的“医师”。所以,我们的课程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生化检验项目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牢固地掌握好各种生化检验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和各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

根据三甲医院目前开展的检测项目,我们在实验项目上不断作出调整,增加新的项目或方法,力图使我们的教学与临床同步,同时删减了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了一些综合性实验。例如,在总论部分,增加了方法学评价实验和质量控制的学时数,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加深对回收实验、干扰实验等内容的理解,为以后在工作中进一步寻求新的项目和方法奠定基础;在各论部分,增加了“双缩脲试剂的配置与鉴定”,使学生参与从试剂的配制、标定到采样、样品处理、测定及结果分析等的全过程实验,做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删掉部分陈旧的内容,达到与时俱进;同时结合理论知识,保留部分常规项目或方法,以使其具有系统性,如光谱分析的四大方法都有相应的代表项目。

五、实验教学模式的调整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都是教师首先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及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再开始动手操作。但由于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写实验报告上面,教师讲的时候没有认真听,动手操作的时候难免出现问题,实验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每次新编实验内容后,或事先印发,或网上下载,使得学生人手一份,再剪下来贴在实验报告纸上,学生上课前针对实验内容做好预习,实验过程中认真听老师讲解,做完实验后填写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就可以腾出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动手操作,一改传统的学生“写”实验,而是强调动手“做”实验。简单的实验要求当堂上交实验报告,复杂的推迟至下次上理论课时上交。此种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综上所述,面对当今社会对检验高端人才的需求,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这是每一个授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在我看来,敢于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弊端,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勇于尝试,不断转变,我们的教育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Discuss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about the Course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Testing

XI Juan1,XIE Sheng-gao2

篇10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作风,通过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①实验教学改革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综合应用各种实验技术原理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近几年,我院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成立了医学检验实验中心,加强软件、硬件建设,购置了先进仪器设备,实现了人员、资源优化分配,为实现“知识、能力、创新”综合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打下基础。

2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2.1 优化实验配置体制

成立中心实验室(或机能实验室)可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最大限度发挥仪器利用率,并能实现优化组合,资源共享,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造了实验环境保障。

2.2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项目和实验室课程的设计由中心实验室和教研室共同配合,既保证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又保障了综合性实验的顺利开设。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技能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三大类。一般每类实验项目不少于1/3,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尽可能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2.3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2.3.1 加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占多数,每项实验一般只针对一种检测项目,应用一种实验方法,一台仪器,教师着重介绍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学生根据实验指导,机械地完成每个实验步骤,得出验证性的实验结果,实验中出现问题也比较少,学生完成实验比较顺利,缺乏思考和分析,实验操作缺乏创造性和知识的深化,造成学生对实验课程不感兴趣。临床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蛋白质、葡萄糖、脂肪、酶、电解质等方面的检测,一个疾病的临床诊断往往需要几个项目的优化组合,一个指标的检测也不只涉及一种疾病、一种方法。所以,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应充分挖掘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全面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2 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

实验教学是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操作能力,更要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开设的综合病例分析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个临床典型病例,如肝硬化、糖尿病、心肌炎病例,课前让学生先根据提供的病人、病史和各种检测项目结果查阅资料,判断患者的可能患病类型,诊断依据,还需申请哪些检测项目等对疾病的确诊有所帮助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举一反三,很好地激发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综合分析、创新思维有很好的作用。

2.3.3 体现临床检验新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临床生化检验新局面,当代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不断地融合了分子生物学检验新技术、现代免疫学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根据我院实际,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开设“PCR-RFLP技术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提取人白细胞DNA,PCR扩增DNA目的片段,HhaI内切目的基因,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等,让学生实践分子生物学相关基础技术。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选择体现了现代临床生化检验技术新发展,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②临床生化检验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与临床联系紧密。因此,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外,还要经常深入临床,了解关注学科动态发展,一方面建议老师经常到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其它科室进行进修交流,加强检验与临床的联系,变向思维避免脱离临床、授课乏味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更新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学习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③搞活课堂;并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带动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4 注重学生技能培养

4.1 注重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正确的实验基本技能操作是实验质量的保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是以后工作和科研的保障。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包括基本实验操作手法,基本仪器操作、维护以及基本自我防护意识等。教师应在实验前、中、后做好指导培训。

4.2 合理优化实验环节

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各环节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试剂材料的配置、仪器的校准要求学生参与;学生应对实验内容提前预习, 教师课堂可提问引发思考。实验过程中有秩序安排实验顺序并加强指导,保证人人动手,随时纠正错误和解答疑问。注重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前,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分析讨论,课后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5 建立严格完善的实验技能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实验技能考核方案,严格考试制度,全面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转变“重理论,轻实验”思想,把实验技能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

注释

篇11

    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二、生物化学学科特点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它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临床疾病的诊治方面,如抗菌药、抗癌药物的作用生化机理及体液定酶类的检测支持疾病诊断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基础研究方面,如蛋白质和核酸分离、纯化、分析及鉴定等生化技术也已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及药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利用生化这门工具书去更好地学习及扩充医学专业知识,我们生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围绕学生自身特点和生化的学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将生化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互动的实际效能。

    三、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不足

    课时不足是大专院校课程存在的普遍现象。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周课时仅为3小节,且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各学科的教学课时普遍不足。因此,如何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提供条件才是一个积极的措施。

    2.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教改,几乎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把学生看做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特点是:①学得不完整,知识点空泛,知识面脆弱;②惰性学习,无法在需要知识之时运用;③学法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知识。

    因此,改变医学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成绩,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四、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

    1.职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

    生物化学作是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考试内容,所占的分值大约10分左右,所占的分值比例虽然不是很高,却是教学的考试科目和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考试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与理解存在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学生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与生物化学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生物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相应的专业课程成绩的平均分也高于生物化学成绩平均分较低的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反映这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要高于生物化学平均成绩较低的学生。因此,对生物化学知识学习,不仅是学生参加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需求,更是学生进行进一步专业知识学习的知识结构基础,怎样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知识构建,有效地与学生专业特征相适应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是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

    2.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比如:疾病产生的内在机制、药物作用原理、疾病诊断的依据和临床检验数据的应用等都与生物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专业课程的知识割裂开来,去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如何开展好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为学生在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是进行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五、教学思考

    1.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优化完善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作为前沿科学,其进展快的特点,专科的教材相对滞后,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选好教材,划分知识点。此外,还要注意前沿知识的补充,如在学习遗传信息的贮存与表达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提及学生可能听说过的基因克隆和基因治疗,由克隆羊多莉的来由,展望基因器官移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课后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医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和不自信的表现。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要善于从他们的优点去激发学习兴趣,注意他们的弱点激起其主动学习的斗志。过去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虽可保证教学的量但是没法有效确保教学的质。由于缺乏活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开拓型高素质人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对临床疾病发生的生化机理组织讨论中加深他们对疾病诊治的理解;加强生化基本知识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如在血糖调节的教学中,首先介绍糖尿病的例子,引导学生讲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高血糖及糖尿病”后,由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少许自由讨论时间后让学生充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初步的尝试分析。其次引出用幻灯片制作出“三多一少”的生化和生理病理机理动态的流程示意图来解答问题并顺便说明治疗思路,使学生理解胰岛素促进糖代谢作用,同时联系生理学胶体渗透压及水平衡的生理学相关内容与临床诊治的联系,培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迁移能力。最后用中常见糖尿病患者和尿毒症患者静滴葡萄糖时为什么要加适量胰岛素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促进学生的自学。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形成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有些概念和性质仅仅通过理论讲解显得很空洞,很难使学生深刻理会。而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结合直观的实验现象,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酶学是生物化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酶活力是反映酶的性能的基本指标,但是单纯的理论讲解总显得索然无味、力不从心。通过“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测定”“酶的抑制与激活”等实验,使同学们对酶活力的概念及其测定有了清晰的认识。

    生物化学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且发展迅猛的学科,也是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等众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这使得生物化学一方面容易引发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比较难学。生物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但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无济于事,还会抹杀生物化学的活力,使得理论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需要进行理解性记忆,并随时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生物化学实验是加深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的测定”实验中,通过观察在加酸、加碱过程中,酪蛋白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和沉淀——溶解情况的变化,形象、直观地展现出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过程,使同学们切实理解了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和等电点的概念;它能够使抽象的生物化学理论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12

    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单独服用肾上腺素和单独服用利福平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各抽取其中的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其中包括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8岁,平均(47.4±13.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抽取对以上所统计的研究对象的晨起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分别展开生化检测,肾上腺素组检测项目包括:FMN、LD、Cr、UA、TG、TCH、HDL-C、DBIL,利福平检测项目包括:FMN、DBIL、TBIL、Cr、UA,统计检测结果。而后同正常参考值进行对比,计算干扰率。

    2结果

    2.1肾上腺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经统计得知,肾上腺素检测对FMN、LD的检测会产生显着的正相干扰,而对Cr、UA、TG、TCH、HDL-C、DBIL则会产生显着的负相干扰;且表现出随着肾上腺素浓度的增加,干扰率也随之不断变化,干扰效果越强,详见表1。

    2.2利福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经统计得知,利福平会对FMN、DBIL、TBIL检测产生正相干扰,而对Cr、UA则是产生负相干扰。同样会随着利福平的浓度变化,干扰率也随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出,利福平的应用会使FMN、DBIL、TBIL的测定结果增加,然却会使Cr、UA的测定结果降低。

    3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所应用的肾上腺素为一种应激反应类激素,能够对α和β肾上腺受体产生激动效果,同时能够产生明显的还原性特征,并且能够释放肾上腺髓。具有较强的心肌收缩效果,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患者的心率加快,并且可以实现扩血管以及支气管的效果,使舒张压降低,从而使支气管痉挛得以解除,解除皮肤、黏膜血管以及内脏小血管的收缩作用,临床应用广泛[2]。而利福平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研究证实,无论是在体内或者是在体外,利福平均会产生较强的杀结核杆菌的作用,该药物的作用机理为对结核杆菌RNA的形成产生有效的抑制,最终达到杀菌的效果[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