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22:22: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两组均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按照医嘱在术前对接受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达到手术的要求。患者入手术室前要认真核对患者的诊断资料、病历、手术名称和个人信息,并提前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洗手护士和麻醉医师,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调节好室温,并注意术中保暖。根据患者的手术需求以及麻醉方式对患者的进行调整,术中协助做好治疗性操作和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对手术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以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详细记录。手术结束后及时清洁好患者皮肤,注意手术切口和保持引流管畅通,平安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内容是树立科学、正确的围术期舒适护理的理念以及开展手术前的随访及探问,提高患者在围术期身心的舒适度。侧重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术前舒适护理:重点做好术前访视,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予以认真及仔细回答,尽最大努力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进行安抚,使患者达到心理上舒适。二是术中舒适护理:重点是调整好手术室的室温,一般保持在25℃,湿度保持在50%~60%,尽量减少器械的碰撞声以免增大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避免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燥等情况发生,提高手术环境的舒适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动作轻柔娴熟,指导患者作减轻不适与疼痛的深呼吸等,做好术中意外问题的应急措施,沉着稳定处理,避免慌张引起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对清醒患者,护士要以亲切的眼神、体贴的语音与其交流,术中杜绝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工作的认真与对自已的重视,体现“与其同在,身同真受”的存在,为患者创造一个即舒适又严肃的手术氛围。三是术后舒适护理:重点做好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及回访,手术结束后应将手术结果告诉家属,指导患者家属如何照料,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术后疼痛护理。术后第2天随访患者,了解术中的感受、术后基本情况等,征求手术过程中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2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舒适度,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评价,对两组患者术后恐惧、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症等5种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单独评估。以2分为分界分值,分值高于2分说明患者存在此情绪,分值低于2分则说明不存在此项情绪。护理满意度从环境、宣教、态度、操作及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于手术结束后第2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全程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每组总人数×100%。舒适度采用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由专业护士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疼痛、恐惧、睡眠障碍等,分为舒适、基本舒适和不舒适三个选项,舒适度=(舒适+基本舒适)/每组总人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SCL-90评分比较
显示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比较
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选取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为随机抽取,其中男220例,女80例,年龄均在28~68岁,平均年龄45.6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对照组:男100例、女50例,年龄28~65岁,平均(44.3±5.7)岁;观察组:男120例、女30例,年龄29~68岁,平均(45.7±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术前准备及宣教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HNCD,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1.2.1手术前HNCD
护理工作者在术前1h接到患者的手术通知单后,去病房对患者予以术前访视,了解其相关疾病信息,并通过沟通交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沟通时要时刻保持礼貌、微笑,给患者以亲切、可信、温暖的感觉,以缓解其紧张情绪,耐心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并予以图片的方式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操作过程等一些基本信息。让患者在术前对手术有一定了解,缓解其恐惧、紧张的心理,告知患者术前相关注意事项,使其充分认识到术前准备对于手术成功及术中安全的重要性,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自信心,认真答复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让患者以一个愉悦的心态迎接手术。
1.2.2手术中HNCD
在手术前1h,护理人员要调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一般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湿度保持在55%~60%,由于患者术中只穿一件手术衣,因此在手术前相关人员要为患者盖好被褥注意保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不能离开手术室,以温和的笑容主动陪伴患者,并注意其神情变化,评估其心理状态变化,鼓励安慰患者。在术中所有操作均要谨慎细微,避免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慎对患者及主刀医生产生不良刺激影响,在进行麻醉操作时,耐心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麻醉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柔,告知患者如出现不适情况随时告知医师。
1.2.3手术后HNCD
在术后,医护工作者要用温水擦净患者的手术切口及其周围血迹、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服,注意盖被保暖,在进行搬动时注意不能大力,以免牵拉患者伤口及各种引流管,在运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斜度和拐角,以免发生撞击,造成患者震动,减少不必要的不适状态;到病房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其手术已成功结束,认真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在术后2d内到病房回访,查看患者伤口恢复状况以及生命体征变化,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身体机能恢复,告知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心情要愉快,祝其早日康复。
1.3效果评价标准
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100;患者满意度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焦虑测定是根据SAS量表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术前术后焦虑水平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360例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名,观察组中有99名为男性,81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46.36±6.72)岁,手术类型为:46例胃穿孔修补术,42名患者实施阑尾手术,32例骨折手术,25例疝修补术,另外35例为其他类型;对照组中有102为男性,78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47.86±6.64)岁,手术类型为:52例胃穿孔修补术,45名患者实施阑尾手术,26例骨折手术,24例疝修补术,另外33例为其他类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术前舒适护理,主要是加强术前访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相关信息、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措施、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解释工作,采用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其注意力,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
(2)术中舒适护理,主要是通过预先将手术室的灯光亮度、湿度、温度调整到最佳状态。协助患者摆放、更衣,及时遮挡部位,尊重、维护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在安置患者手术时,动作要轻柔;
(3)术后舒适护理,根据疼痛护理指引,在手术前后对患者做疼痛评估,加强对患者的沟通交流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为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另外是询问患者对手术室环境(温度、湿度、灯光)、护理操作、舒适度等的感受和意见,以评估手术护理质量。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行设定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24±0.1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7.18±1.6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1.2病例入选标准①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确诊患者;②患者以往没有接受过手术治疗;③患者自愿参与延吉;④患者自愿接受手术治疗;⑤患者年龄20-80岁之间;⑥患者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在10天以内;⑦排除患者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1.3方法采用常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术前:手术开始前1d,到病房进行患者访视,介绍手术室环境介绍,了解患者情况,说明手术注意事项,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对于儿童,应向其父母提供必要信息,访视时间控制在20min以内;(2)术中:手术当日等候在手术室门口,迎接病人,室温控制在24℃左右,湿度控制在50%左右。入室后做好术前准备,操作避免造成较大声响,手术过程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注意自身言词不要勿伤患者的自尊心,尊重患者需求,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使之与更好配合。麻醉后和术中都要注意遮盖患者的身体,做到最小暴露,维护其自尊心。(2)术后:手术结束,告知患者手术已经顺利完成,擦净其皮肤上血迹和消毒液,穿好衣裤,盖好被单。给予术后指导。术后第2d进行随访,询问情况,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信心[2]。
1.4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手术操作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5满意度评价方法利用术后第二天到病房随访的机会,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解,问卷采用不记名打分形式,总分设置为100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得分没有达到60分为不满意,得分超过60分没有达到80分为基本满意,得分超过80分为满意[3]。
1.6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珋±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
2.2手术操作时间对照组患者手术共计操作(78.59±7.44)min,观察组患者手术共计操作(61.20±6.58)min,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