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00:01: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文明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前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自然与人类问题的日益尖锐,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一、目前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日益突出
(一)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灰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水污染,我国的水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近几年来却迅速恶化。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控制在70―80分贝之间,据42个城市监测,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了70分贝的极限;多数城市的区域噪声污染状况正在急剧恶化,全国2/3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农村污染加重。2000年乡镇企业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排放量的28.7%、45.8%、63%、36.1%和67.3%。海洋污染。1999年,全国近海接纳工业废水量36.6亿吨,其中渤海5.6亿吨、黄海7.1亿吨、东海14.8亿吨、南海9.2亿吨,四大海共接纳废水中化学需氧量111.1万吨。
(二)生态破坏问题。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水土流失,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森林不但为我们提供薪材、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还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活动场所,同时,森林还是调节区域气候的“绿色之肺"。近几十年来,由于无节制地开发建设,砍伐树木、毁林造田等,森林面积日渐减少,尤其是热带雨林的面积锐减,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威胁。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碱化)速度加快。扬尘、浮尘和沙尘暴频繁发生。沙尘暴是大风与沙漠或沙漠化土壤以及松散地表沉积物相结合,在特定地理条件下所产生的灾害性天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特别是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我国目前的资源匮乏问题。水资源紧缺。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除少数地区外,全国都面临着淡水紧缺的局面,缺水已经影响了经济发展。土地资源问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在所有资源中,地资源的约束性最强。没有石油、煤炭、天然气,我们可以找替代品;没有水和其他资源,可以从外面引进。能源匮乏问题。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问题。在1998年,中国的广大地区还在为大量的煤和电卖不出去而发愁,短短的几年后,中国能源供需普遍紧张的时代就到来了,油、电、煤“三荒”同时发生,敲响了中国能源供需的警钟。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在世界各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利用,造成了今天影响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环境生态危机的产生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中国自身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不足之处。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人口的压力,技术的负面效应,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自由经济的弊端都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问题。
二、生态主义马克思概况
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和矛盾。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劳动是使主客体相互联系、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马克思将这种过程概括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他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然后把它们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新形态――也就是产品――的过程,也包括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产品使用消费之后的残骸释放到大自然之中的过程。生态问题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实践活动内在的矛盾性。人类的实践活动包含着诸多矛盾,如果从生态的角度分析,那么我们可以列举出以下两对矛盾:l,实践的目的(需要)与手段之间的矛盾;2,实践的历史性与超越性之间的矛盾。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也是推动实践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发展突出表现为所使用工具的变革与创新,而工具的创新直接改变人们的劳动方式,即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方式。一般而言,随着人类需要的发展,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工具)会不断扩大,因而,对自然的既有生态的破坏力度也会越大。如果不对人类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生态问题的恶化将是必然的。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对策与措施
当前,就中国国情而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至关重要。“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是工业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对策与措施中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老路。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经济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为继,后果不堪设想。
树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类改变现有生存方式的理论先导。马恩曾多次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人通过劳动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改变自然。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系统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也只是大自然系统运动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一部分。所以,在张扬人的主观能动性时,不能过高的估计人类本身的力量,而是要采取与自然界和和谐共处的态度,使整个大自然系统处于一种协调发展的状态。人类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会使自然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人类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就会受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因此,人类必须正确地遵循自然发展和运动的客观规律要求,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这一生态思想,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全球乃至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社会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协同、合作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制度保障。总结各国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开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有效结合。市场固有的缺陷会导致在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理由,但并不是充足的理由,政府干预也同样面临着“政府失灵",因此,市场和政府之间并不是一个在完善与不完善之间的选择,而是在不完善的程度和类型之间的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原则环境问题的经济本质表现为效率低下,其社会本质则表现为有失公平。环境问题的低效率决定了不公平;相反,实行一种环境保护制度,如果不注意公平,也同样会导致低效率。因此,环境保护制度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接轨国际惯例环保制度创新需要综观各国环境保护制度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尽量与国际接轨,尽量避免国内外环保制度差距过大,使中国成为污染的避风港或者是环保制度过于严格使国内企业治污成本过高,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语
几千年来,靠天吃饭,向大自然无限制索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普通民众的意识中利用自然、开发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大家的基本认识。无限制的索取,带来的却是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在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重新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敲响环境危机的警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立意到写作,所有的工作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要忠告人类:关注环保、人人呵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在全国上下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严肃的话题摆出来,并借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这将是著述本文的最大欣慰。
【参考文献】
[1]郝丽萍,吕澜,朱华燕.建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7
[2]罗京滨,杨玲,张文艺.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57-59
[3]陈章龙,周红.基于折衷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2-84
[4][苏]A.古谢伊诺夫.西方伦理学简史[M].刘献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分类号】:X321
近年来,北京空气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大连油管泄露导致的近海污染,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长期违规排污……我们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么?当然不愿意,这就需要我们去改善这些环境。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势在必行。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按照事物内在发展规律所形成的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工业社会以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极大地干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人类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原来我们有个手表、自行车就很不错了,接着我们又有了电冰箱、电视机,现在是手机、汽车、机器人等等。我们看当这些东西成为废弃物的时候,自然界的江河、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分解不了的,这就形成了污染,导致自然生态循环链的断裂。现在,我们希望把原来自然生态的完美循环过程重新建立起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近些年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落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监管不力。近年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还是力度不够,而且环保系统的腐败案越来越多。所以环保建设资金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还要加大监管力度。
(四)我国生态环境存在恶化现象。
我国的城镇,空气污染、噪声扰民、水体污染、垃圾围城、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我国的农村,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及农用薄膜的施用量逐年增加,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
(五)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由于考核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不科学,直接导致政府职能严重向经济增长集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中社会要素、生态要素的利用和维护。
三、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安全,成为当今世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我认为:
(一) 树立节约资源观,转变生产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匮乏。所以我国能源的发展趋势是不可再生资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趋势,因此未来的生态文明,就要把传统的资源耗竭型的产业,变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的生态产业,那我们怎样去实现这种转型呢?就是工厂不仅要生产产品,更重要是生产服务,来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
(二)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全民环保。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进一步营造人人关心生态建设、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
(三)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另外,各地环保部门的人事和财政,也都应该由环保总局统一管理,彻底消灭其中的利益得失及权力抗衡,这样有关的执法者才可能秉公执法,认真地执行其社会责任。
(四)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同时要充分利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形成一种制度,规定生产者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相关环境责任,消费者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规定进行分类并承担把它们送到相关回收处的义务。这样就能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生产者及消费者的不同作用,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这样才能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
(五)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加大环保资金的监管力度。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2.9%,而中国到 “十一五”期末投入比例才达到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在加大对生态环境投入的同时,还要加强环保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形成环保专项资金的事前监督,事后跟踪长效管理机制,保证环保资金专款专用。
生态建设 环保优先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我国探索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当前,国内各地在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南宁:做好“树”与“水”的文章。南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开展“持续大种树、广泛种大树”植树绿化活动,因地制宜地做好“树的文章”。坚持“以点带面、以线带面、以城带乡、以乡促进”的绿化方针,按照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成系统完整、特色鲜明、景观丰富的园林绿化系统。
与此同时,南宁利用当地雨水丰沛、水系发达的优势,突出做好“水”的文章,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治水的理念,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防洪、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效果,最大限度的实现相邻水系的互联互通,形成环城水系。
成都: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成都大力实施“龙泉山脉山山见绿、川川见水”山区生态工程,加快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其主要做法为:
因地制宜,全面植绿。坚持规划先行,制定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方案;坚持多元并举,明确各区(县、市)政府为工程责任主体,强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质量优先,优化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合理安排经济林和生态林比例。
依山就势,梯级蓄水。优化布局水利设施、科学建设水利设施、系统激活水利设施,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区域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
改革创新,盘活资源。着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全面开展山区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林权流转,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招商引资推动集体林权流转;稳妥实施生态移民,吸引民间资本进山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
昆明:“三特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环保建设优先实施。坚持 “环保七优先”原则,对市域范围内的江、河、湖、库实施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整治、全面绿化的“四全”工程;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运转、区(县、市)处理”的无害化收运处置体系。
二是环保制度独树一帜。全面推进环境法制、环境治理、环境阳光、绿色生态保护、绿色创建、绿色传播、节能降耗“七大”行动,实行36条出入滇河道“河(段)长责任制”,制定创新环境保护制度近200项。
三是环保执法全国领先。组建全国第一支公安环保分局,探索推出“环保警察”、“环保法庭”、“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等制度体系,率先建立环保执法协调联动机制,使环保执法成为昆明绿色发展的守护神。
香港:设立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为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地点,香港在城市规划图则上划定自然保育地带,以保护这些地点免受不协调的发展计划影响。设立限制地区,限制公众进入重要野生生物生活环境。执行《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规定指定工程项目须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须将无可避免的影响舒缓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对重要生态环境区域和物种实施保育计划,举办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让市民加深对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目前,香港已指定24个郊野公园和22个特别地区,有效地保持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维持了香港的生物多样性。
澳门:重视环保科技的应用和普及。澳门非常重视环保科技的应用和普及,鼓励走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澳门已拥有符合欧盟尾气排放标准的先进垃圾焚化中心,在电力生产、污水处理等方面均采用了国际环保和无污技术。“城市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利用真空吸取的方法,通过设置于地下的专属管网将废弃物运送至转运站作进一步的处理,减少污染和噪音。
澳门还通过举办论坛、展览等各种活动汇集全球产关研学界精英,共同推动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绿色生产力,协力开创绿色商机,以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城市低碳 产业先行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城市作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地,消耗了全球大部分的能源,同时也产生了相同比例的排放。城市低碳,产业先行,促进绿色转型,实现包容性增长,既要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要努力探索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
广州:实施“退二进三”和“双转移”战略。广州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导,坚决实施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和“双转移”战略,引导企业在搬迁改造中实现优化升级,关停、转移、淘汰各类企业6119家,实现城区内环以内无工业。
工业企业退出中心城区后,腾出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科技研发、设计创意、现代物流等生产业以及服务外包等。在城市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明确新老城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具有较高生态质量的特大型城市产业结构。
福州:以“三同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福州坚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主攻点、主抓手,健全完善与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等制度,努力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
认真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尤其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步伐,推进城区传统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大力发展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南昌: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高地。为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高地,南昌按照“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的思路,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低碳产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未来,南昌将聚焦发展低碳产业,建设节能低碳环保科技园、江西省金融商务区、南昌航空城等项目,使低碳产业和生态园区成为南昌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长沙: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长沙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对传统产业实施高端化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投资者,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快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先后关闭、淘汰造纸、水泥、制革、冶炼、化工等落后产能企业。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推进水循环利用。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来源:文章屋网 )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我党在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形成的旨在扼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最新成果。党的十报告中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重要性,并且要争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建成美丽中国。
二、当前中国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环境恶化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并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严峻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各种资源需求与供应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虽然矿产、林业等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
二是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现状日趋严重。从环境污染状况来看,近几年,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11%的城市超标,城市大气环境以可入肺颗粒物(PM 2.5)污染为主的混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每一年因为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数不胜数,这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三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例如部分地区对国土资源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无序开发使全国近80%以上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漠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全国水土流失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此外,河湖干涸、地面沉降、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都亟需引起重视。
由此可见,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维持下去,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三、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意识
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目前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若不破除传统的观念和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和思路并付之于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树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建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报告提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度。三是建立市场会机制,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提倡科技创新,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解决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应当更加注重科技自主创新,在紧跟国际新技术新进展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抢占国际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加强开发的同时,也要加大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不断将新科技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去。
4.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既要保护又要修复,要加大对已遭到破坏生态的修复和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促进形成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一是加强监测预防。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实行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标准,强化监督手段,为污染防治奠定基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能力。二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三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四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生态产品要直接惠及百姓,要大力加强林地、水源、湿地、草原等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二,从实际出发,抓住本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矛盾,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观念变革和理论创新的过程,更是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生态保护战略目标并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表现。青海先后实施了三江源、青海湖等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不断加大对重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使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江河径流量稳定性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状况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第三,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青海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出台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积极构建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农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发展物流、资金流、产品链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既提高青海地区的现代经济竞争力,又避免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老路。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59
水利文明就是人类涵养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并强调人水和谐共处。具体要求在区域内要有规划的实现井、沟、塘、渠配套,沟渠通小河、小河通大河、大河通江海,并且水质清秀,无味无色,水中植物与水中动物共存共生。河中常年有水,堤岸四季常青,干旱季节河中有水,洪涝季节不见灾情。与区域内大环境共同构成蓝蓝的天、绿绿的地、山清水秀美丽的生态文明画面。水利文明更是水利先进文化的象征。有了这样一个环境基础,才算生态文明有了良好的开端。如果进了一个地区,河水污染、坑水发臭,无论在路、田、林诸方面下多大的功夫,政绩有多突出,都谈不上生态文明。因此说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前提。
1 水利文明存在的问题
水是生物界生命第一要素,是原生质的重要成分。离开了水,一切生命无从谈起。因此,水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知道了水是生产之要、才能明白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换句话说,水利文明也是水的数量、质量、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巧妙搭配。它既不能没有,又不可替代。研究开发水利文明,不仅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着国计民生,更关系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人们对水利文明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意识更是淡薄。在涵养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方面欠缺足够的认识。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1994年受到大自然干旱的惩罚,就是人们对水利文明缺乏认识,没有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致使全县9.8hm2万hm2秋作物严重受旱,5.23万hm2绝收。
2 水利文明现状
2.1 人水不能和谐共处
到处是污水入河,坑塘成为垃圾场。往河里倒垃圾,往坑里扔泡沫成为家常便饭。河里漂着塑料袋,井里漂着农药瓶。死水坑基本都是臭哄哄。成为苍蝇、蚊子的繁殖场所。
2.2 土壤污染
农药的过量使用,废料到处抛弃,对土壤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
2.3 无限度的乱砍乱伐,森林面积的减少
对水土保持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无处排放,流入河道
2.5 海洋、空气的污染
人水不和谐的地方,还有河底抽砂,河床塌陷时有发生。河堤保存不完整。沟渠不畅通,影响涝季排水等。
3 创建水利文明,促进生态文明的思路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对水利文明创造条件,并为水利文明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水治理工作。
3.1 加强水治理工作
要使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建设优美的水利文明环境,彰显水景观对促进人水和谐的特有文化功能。保证人水相依、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3.2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地位。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并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3.3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做起。像一个家庭将洗脸洗手的水用来冲厕所或者养育花草。这样的方式方法,不能说是直接从源头上解决缺水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缺水问题,并且说明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增长,不断找寻节水的途径。
3.4 水污染治理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就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
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就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并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5 加强监测管理组织,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设立保护管理机构,与国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组织,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007 ― 0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扩大,工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促使人类过度地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致使自然界失去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严重危机、能源的短缺、个别生物物种的消退、流行病的增多等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了解自然界如何为人类的生存服务。生态伦理思想明确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态伦理思想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综合实力素质的飞速发展,我们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党的“十七大”、“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分析
在的理论体系中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马克思把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到其它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于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这说明,自然界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条件,地球对于我们是惟一的,破坏地球就是破坏我们自己。他还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一个属于人的世界,人类的劳动就是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手段。马克思提出:人们要尊重自然界,正确对待自然界,要把自然界当做人的生命一样爱戴。马克思还认为:人类可以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世界、改造世界。人类可以调节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来管理和控制自然界,从而改变自然界和人类本身。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能使自然界该变成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世界。马克思还认为:自然界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不合理的制度和生产方式,疯狂的追求利润,必然造成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二、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及其指导意义。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明确了自然存在的价值。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生态文明发展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坚持人类与自然界的高度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要优先发展,自然界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提出物质变换的对立性,倡导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指明了物质的有机发展和无机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观点,生产劳动是人和自然的物质转换唯一途径,也就是说人类在生产劳动时,超出自然界的实际承载力,必然会影响自然界顺其发展,也就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把生态学思想同唯物主义,同辩证法、同自然科学等联系起来,自然和人类相互制约的唯一条件就是人类的存在。〔2〕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现代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相统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那么要想改变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只有熟知和掌握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内涵,才能推动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影响自然界发展的负面因素,处理好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在良好生态发展背景下人类得以迅速发展。生态文明是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于一身的高度发展,是自然生态和人类和谐统一的高层次的文明。〔3〕 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原则,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要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协调发展的理念,要坚持在可持续开发自然资源时,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树立人类与自然的平等观,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和谐发展。〔4〕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对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种观念的更新,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就是生态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体系,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好地生活,能够促进人类的进步,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生态环境能否良好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我国颁布了首部《环境保护法》,2005年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7年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这些文件的颁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下面我们就谈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方式的落后
我国的大多数工业发展,还延续着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换取产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毫无节制地、任意消耗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必将造成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及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区域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非常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最终将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片面追求GDP
GDP的快速增长,代表着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忘却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环境的破坏熟视无睹,继续生产耗能工业,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发展,直接涉及到威胁人类的生存。
(三)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个别企业一味追求产值,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工业废水到处乱排,工业垃圾随意倾倒,工业废气随意排放,造成了对自然界的严重污染,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严重危机、能源的短缺、个别生物物种的消退、流行病的增多等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危及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四)规章制度的缺陷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规章制度的建设还存在较多的缺陷。例如,资源性产品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环境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环境污染的付费制度、生态破坏的补偿制度等等还不健全和完善,制约了生态文明的建设。
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子孙后展的重要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是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前提。建设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控和生态恢复,而是创新发展工业文明,既强调和谐、循环发展,又是强调效率、发展的力度。要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根本,以加快循环经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态文明良好的和谐发展的道路。
(一)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
生态文明需要从每一个公民的自身做起,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使每一名公民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员,都成为生态公民。〔5〕要有效地运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等新闻媒体,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并及时有效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层面,以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使每一名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意识到保护和爱护环境,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等的重要性。
(二)发展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的必备条件,建设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农业,建设节约资源的生态工业产业链是生态产业发展的重点。应重点加强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产业的战略布局,努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生态产业的转型,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
(三)加强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是一项消耗时间长,系统庞大的,具有长远规划的工程,各部门积极的协同配合,齐心协力关停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生产链。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形成良性的循环。优先解决危害公民身体健康、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环境优美城市、最佳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的创建工作,继而推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
(四)建立制度创新机制
我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目标相比较,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还有很多的不足,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束缚了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步伐,那么我们就应该应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有效地创新机制,以保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五)完善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体系
具有良好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律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要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必须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只有通过相关政策的要求和法律的约束,人们才能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才能加强人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法律意识。通过不断地完善环境经济体系政策,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政策,来有效地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
生态伦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表现在我们能够运用它的道德规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生态伦理的价值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协调和统一。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非常重要。生态伦理正确价值目标的建立能将我们的生态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从而放弃这种传统方式,选择生态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朝着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明确的、共同的价值目标前进。生态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就是要突出人们选择生产、生活方式的思想和行为的善恶、荣辱、对错的价值追求,以特有的感召力和驱动力引导人们趋善避恶、趋荣避辱、趋对避错。我们中华民族通往生态文明的道路是非常独特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渗透着许多古朴而神秘但又非常深刻的生态伦理学知识。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思想、道家的关于“万物平等自化”、“体验真实生命”、“法天贵真、道法自然”和“节制物欲”的思想在现代世界中也仍然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号召力量,对于我们恢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支柱。
二、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调节和规范作用
生态伦理从道德层面调节经济利益矛盾、规范人类生产生活行为的效力就是它的调节和规范作用。生态伦理的调节和规范作用是生态伦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必然结果,因为生态伦理的理论指导作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纳入有利于生态平衡发展轨道上来。生态伦理能够对社会活动中的所有主体发挥调节作用。个人、企业、政府在开发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环境利益矛盾。根据生态伦理的观点,任何个人或者社会组织都不应该把自己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变成一个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过程,应该自觉尊重、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生态伦理就是以这个原则协调好社会主体之间的环境利益关系的。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体与自然之间关系调节方式属于“软调控”,它对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关系的协调是靠社会舆论、教化引导、鼓励敦促等方式来唤醒我们意识深处的生态伦理责任和义务意识,引导我们自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同时也应看到生态伦理“软调控”的局限性。首先,生态伦理调节对对抗性环境利益矛盾的调节无法奏效;其次,生态伦理调节作用的发挥要以社会成员生态伦理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为基础。虽然生态伦理的调节具有局限性,但是它具有广泛性、经常性、灵活性、持久性、深刻性等优势,因而在协调环境利益矛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教育和激励作用
对公众进行生态伦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是使公众从认识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介,是使生态文明从理念到行动的关键步骤。生态伦理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强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第二,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我们丰富生态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实现我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第三,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之一;第四,加强生态伦理教育,能够让我们从道德精神层面拥护和执行有关生态保护的各项法规、政策、方针、制度。
目前我国的生态危机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短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的全面破坏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问题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山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当前的生态问题也相当的严峻,解决生态危机性是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山西生态危机的表现与特征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有“煤炭之乡”之称,北部的动力煤,中部的炼焦煤,到东南部的无烟煤,山西不仅煤炭资源产量大,而且种类丰富。历史上山西的支柱产业是以煤炭为支撑的相关产业,促进了山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长期依靠煤炭开采对于当地的资源及环境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山西的生态问题严重。山西地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露天开采造成当地的地表景观被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地下的煤炭开采造成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发局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交通问题;第二,地下煤炭的开采造成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水体的污染,导致矿山地区土质的下降和农业减产,严重影响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活动;第三,不合理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量矿山的破坏和浪费,开采煤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形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第四,工业及生活用煤的焚烧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导致当地人口呼吸道疾病的增加。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内的很多地区,历史上,黄河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对促进山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曾经起到过巨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河套平原等发达的农业经济。但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由于历代人民砍伐森林,开荒种地,逐渐造成了现在黄河流域严峻的生态问题,原来的农业发达的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变成了废弃的农田;水土流失使得黄河对于沿岸的土地的灌溉作用减弱,且造成了黄河中下游旱涝灾害等生态问题,这些对于当地的居民的生存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新时期的山西地区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了新的特征。首先,生态问题关联性强,某一领域的问题会对其他的领域形成影响,危害程度大。如前文所述,对煤炭的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的短缺,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植被的破坏,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危及人类健康。其次,在形成原因上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山西地区的生态危机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自然原因,但是,在人类诞生之前和在人类只有较低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时候,基本不存在生态危机,只有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提升之后,人类利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无止境的对自然进行开发,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失衡,生态危机加剧。最后,生态危机一旦形成,几乎不可逆转,治理的难度极大。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经过数千万年的人类历史逐渐积淀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地表植被如森林,在破坏之后,最少也少数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恢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之后想要恢复几乎没有可能。
二、山西的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我国全局的生态危机比较严重,我国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山西需紧跟全国步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社会转型
山西地区的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产生,并在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起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高投入低产出,区域发展失衡,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等弊端,使得地区性生态危机逐渐加剧。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冲突,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在2012年的党的十会议上,建设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两不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推动地方生态立法,保障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要健全生态立法工作,促进生态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保证有法可依。其次,在实践中,要严格促进生态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法律执行与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违法必究。法律不是仅仅体现为对违法行为的追究,重要的是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制约,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守法,也是在法律的监督和维护下更好的发展。个人则应从小做起,从自身出发保护环境、减少浪费,同时应积极的宣传生态法规,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自身生态保护意识的形成。
3. 提高人类认识水平,倡导和谐的生活方式
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建立在生态坏境的基础之上的。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解决的出路在于转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转变消费观念,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山西居于全国中等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有待于提高水平,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压力大,应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贯彻国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立法,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人的认识,缓减生态危机,倡导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75-02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其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进,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
一、苏州实施的“生态立市”政策,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和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一)“天人合一”:东方水城千年发展的传统理念
东方传统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思想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和基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1] 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是宇宙中的一分子,要无为而治,要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地追求自我的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则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类,人对自然应当友善、顺从,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最终目标。“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珍爱其他生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儒家非常重视山林即自然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告子上》)[2] 也明确指出保护自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其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3] 。儒家的这些主张客观上要求顺应自然界运行规律,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利共赢。
在东方传统和谐文化影响下,苏州顺应自然规律,形成了江南水乡的人文底蕴、历史风貌以及千年古城的城市形态和生态特征。二千五百年的古老苏州以“鱼米之乡”、“枕河人家”、“丝绸之府”、“园林之城”展示了东方水城的美韵,其灿若群星的文物古迹,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和吴门画派,具有浓郁特色的昆曲和苏州评弹,南北物流畅通的京杭大运河,呈现的是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优美画卷。
(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苏州生态立市的现论参照
进入新世纪,苏州作出了2020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决策,提出“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在‘第二个率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的“三区三城”建设目标[1]。但苏州却面临着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和谐的多重困境。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最为突出。苏州人多地少,8 488平方公里土地近半是水面,人口压力非常巨大,据苏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研究处人员介绍:目前苏州地区的总人口约1 200多万,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接近1∶1。苏州人口密度已达到1 245人/km2(按照陆地面积计算),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0倍。这样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已超过了欧美都市圈中的里昂、伯明翰、波士顿等大城市[2]。其次是水质性缺水的水污染的状况。太湖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0.38%,却承担着全国10%的工农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出现了一些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再次是环保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苏州地区有扬子化工园区、沙钢钢铁基地,还有大量的电子厂、造纸厂等,这些重化工业的污染都非常严重。苏州产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二产业能耗是服务业的3倍,化工业万元产值COD排放强度是全市其他工业排放量的3倍[1]。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近似生态文明的科学论断,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演变的产物,人与外部世界的生存环境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表面有限的土壤、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是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
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理论,在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的情况下,苏州的生态立市将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作为转变发展观念的必然选择。
(三)“生态中心论”:苏州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构成相互作用,具有内在联系而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系统性有机整体。我们坚持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为内容的生态中心论的指导,形成生态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循环经济生产观、绿色消费观。(1)生态文明文化价值观认为人类的生态实践不能仅仅以自身的利益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利益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其需要不断协调人口再生产和物质环境再生产之间的矛盾,平衡环境容量的占有和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的关系,使单纯片面的“人类中心”和“极端生态中心”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生态中心”的生态文明模式转变。生态文明的文化价值观使人类主体地位建立在人与自然利益共同体基础上,转变原有的社会生活、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等观念,使以人为本的人际尺度和生态尺度达到统一。苏州以“生态立市”思想为指导,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努力“将生态环境问题与制度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制度设计的全过程考察,构建有助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使生态问题的治理法治化、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常态化、政府环境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化。”[1] 苏州是最早提出创建“全国生态市”的城市,1999年张家港在原国家环保局指导下率先提出进行生态市创建活动,探索了文明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发展机制,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市的标准规划农村,以社区的标准建设村庄,以市民的标准培育农民”,张家港第一批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殊荣。在“张家港精神”推动下,全国首批11个县以上生态园林城市中,苏州独占4个。(2)生态文明生产观认为社会生产应该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倡导绿色科学技术、环境协调技术,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以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污染物最少排放,对人和环境最低危害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苏州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现有循环经济试点企业531家,环境友好型企业有国家级6家,省级11家,市级100家,建立了张家港扬子冶炼工业园等4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二、苏州生态立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的经验
(一)以生态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加强监管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五”以来,苏州制定了《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苏州市新能源产业提升发展计划》、《苏州市饮用水源突发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预案》等法规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计划,确立了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和智能电网等跨越发展工程,培育了40多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形成了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光伏生产设备制造等五大板块。[2] 始终把环境安全监管作为环保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形成环境诸指标的信息采集、存储管理、污染控制和环境决策指挥一体化。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化,利用专家、环保部门、群众的意见来推进投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试产审核、竣工验收“三个关口”。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劝阻、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规定或选址不当的拟建项目1 640个,总投资额超过340亿元。
(二)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一体化来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市
苏州政府依托古典园林、民居建筑和文化古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古城区和周边新城的建设,编制和调整城市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旅游市规划。古城区着力控制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规模,将学校、医院、工厂等不断地外迁,对七里山塘、平江路、桃花坞、古城墙等进行改造和维修加固,注重历史文化传承,重点发展旅游商业等第三产业,使古城区在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中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着力发展东西两翼,形成70平方公里的工业住宅聚集的工业园区和以工业、居住和生态旅游为主的高新区,加快建设地下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主干道体系,减少古城区交通拥堵节点,在建成内环快速路和绕城高速的基础上,正在建设中环快速路,保持各功能区合理配置。
苏州利用山水景观资源富饶的有利条件,大做水面湿地文章,围绕境内大小323个湖泊,2万多条河道,已建成常熟尚湖等3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太湖国家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等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等5 个省级湿地公园,正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群”。
(三)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综合防治水和大气污染,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苏州市突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两大主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大气、水、噪声、固体污染物等防治责任制和奖罚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体系。首先是节能减排。多年来苏州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坚持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相结合,着力推进减排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净削减COD2.77万吨,SO2 9.43万吨,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其次是水环境治理,以“碧水”工程为目标,苏州出台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水源地集中整治,修编实施太湖蓝藻防治应对预案,实现几大自来水管线全市联网,确保供水安全。最后是大气环境治理,启动“蓝天”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淘汰燃煤设施756台,拆除城区烟囟45根,清洁能源使用率近93%,禁燃区面积扩展到650平方公里。整治冒黑烟公交车,对高污染排放汽车实行限行、淘汰、转出、报废3万多辆。2010年苏州市环境空气优良以上天数达到了29天,比2009年多9天。
苏州市把握住了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契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