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

时间:2022-11-09 13:0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篇1

作为为非经济学专业学生撰写的一部“一学期学会经济学”的教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被认为是经济学教材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它不仅在英语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被翻译成日文、俄文、保加利亚文、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一部标尺性著作。

作者简介

保罗•海恩(Paul Heyne,1931-2000),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史和经济系统伦理学批评。作为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海恩终生致力于改变僵化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被誉为美国“近25年来最优秀的经济学教育工作者”之一。

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该校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经济中心副主任,美国市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大卫•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北密歇根大学经济学教授。

媒体评论

让人上瘾的经济学思维

当剥去经济理论的数学外衣之后,人们会发现经济学思维的本质是非常浅显和生活化的。许多人有一种信念:只有统治者才能使社会秩序免于混乱。事实上,社会秩序来自于个体选择与群体合作。按亚当•斯密的说法,社会分工一经完全确立,所有人都要依靠交换而生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所有人都成为商人,社会也成为商业社会。

分工与交换是一种群体合作,它最根本的动因是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所以群体合作无须统治者规定,而是个体选择的无意的结果,它受内在规律支配。有时,统治者会试图打破这种规律,反而有可能使自己成为混乱的根源,而不是混乱的终结者。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商业社会之中,而且每一个人都是“商人”,那么我们就应该尝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找寻其中的规律。正如《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以非经济学专业人士为主要读者的经典教材所阐明的,“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货币、利润、商业和金融的学问,也不单是对人类竞争行为的研究,实际上经济学研究人们的选择及其无意的结果”。

篇2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人之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内容接收、加工、储备与传递、处理过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立足点是:资源是有限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为了有效地进行选择,经济学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这些假设和方法是经济学智慧的结晶。

二、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1.会计学习过程中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高职教育中大部分会计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岗位技能训练,强调对学生进行方法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会计不能就会计而会计,应当渗透经济学思维,通过经济现象看本质,理解会计学习中的相关概念与逻辑关系。

2.对日后从事会计工作中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人们会变动不同工作岗位,即便是同样的工作,也会面临新的技能要求。如果只仅仅囿于现阶段具体职位的技能,个体的发展将产生瓶紧。为了应对岗位和职业的升级变换,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变迁能力。要学习和掌握经济思维,恰当的运用这些方法和思维,就会给我们的工作中处理问题,判断决策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职业生涯会才能不断增值。

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

怎样才算掌握了经济学思维方式?具体内容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内容:

1.经济人假设

经济学的 “经济人” 假设是指在经济社会中人的行为动机是利己的,其行为是理性的。个体行为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相关制度所能提供的利益激励或所给予的惩罚。客观辩证地看待“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设计合理的内部牵制制度,既能体现经济人利己要求,又能抑制过度自利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与其强调改变个人利已的动机,不如建立一套协调个人理性选择和利己行为的制度安排,这比改变个人利己动机切实而有效多了。

2.机会成本与行为选择

成本与我们的行为选择相关,不同的行为选择就会有不同的成本,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的现实。会计核算的重点关注显性的生产成本,即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发生的费用。而对与隐性生产成本相关的机会成本,一般不予考虑。一些会计利润盈利的企业,如果考虑了隐性成本,利润可能是负的。选择一方案,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不构成企业的实际支出,在现实决策中很容易被忽视。我们在做决策前,都要考虑机会成本,仔细权衡一下这种选择是否就是最好的对策。

3.边际分析与决策

边际分析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

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如分析效用、成本、产量、收益、利润、要素效率等等。在会计信息传递方面,会计作假为什么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就是其作假的收益(边际收益)要远大于作假成本(边际成本)。做假即使被发现,惩罚也不是很重。因此,解决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加大信息作假成本,加重处罚,从利益驱动的源头上防范信息质量风险。

4.均衡与博弈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市场经济中各经济主体利益的分配与协调, 也就是利益均衡问题。均衡分析方法是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中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来解释经济中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的。

均衡分析方法在经济社会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发展。例如会计中的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为记账基础,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从日常理论学习的会计分录一直到会计实践工作中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始终。会计教学中必须灌输好“会计等式”的平衡思维。在经济社会中,处处体现了寻求均衡的理想。企业要可持续发展,技术、产品、人才、制度、资本各元素必须保持动态均衡。在宏观经济中,如果实现了供需均衡,经济运行是良性的。

“博弈”(Game),为“对策”之意。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及无限性,决定人类利益冲突的普遍存在。博弈均衡基本分析方法是在特定的互动的环境中,对参与者的目标、可能的行动线路和行为规则做出假设, 并推导出预期的结果。博弈均衡分析研究当一个参与者的选择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而且反过来又影响到其他局中人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均衡重视参与者决策和活动的互动效应。

随着社会竞争性、合作性的加强,人们更多地用博弈均衡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争取最优效果。会计法规比较重大的变动会导致利益集团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就是会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的博弈均衡的结果。

四、多管齐下潜移默化经济学思维方式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有助于思维的工具和观念。经济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案例就能完成的,需要靠教师长期大量细致的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知识储备广博,心智结构完善,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

对高职会计而言,应该多管齐下,采用综合性的手段,通过教学相长达摆脱纯数字带来的思维瓶颈,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经济思维。经济思维的形成,不仅仅要靠学校的教育,更要靠在日后的会计工作岗位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摸索。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会计思维才能真正的在头脑中形成。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工作会更有价值,生活会更有美好。

参考文献:

[1]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论[J].财会月刊,2008,(34)

篇3

一、教学目的: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公民或新一代经济学人

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是思考《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前提。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先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品行良好的资产阶级社会公民或新一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人,这一见解合理地提出了培养品行良好的公民或新一代经济学人的教学目的。

不仅《西方经济学》教学有其前提,而且《西方经济学》本身也有其前提,只有明了《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前提,才能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保罗?萨缪尔森在《一个折中主义者的宣言》中称自己的经济学思想是“有限的折中主义”,这一“有限的折中主义”的前提是“现代混合经济”[1]21,23,这就是一个证明《西方经济学》本身也有其前提的证据。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是社会的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正如保罗?萨缪尔森所说:“漫游了经济学领地之后,我们的心得是,无论是无管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是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二者都不能有效地组织起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社会。这一点已为经济史所证实。”[1]22同样地,根据社会存在是历史的产物的原理,社会的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也是历史的产物,这就是说,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历史的产物:第一,无管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产物。这是马克思在其一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中反反复复地向人们证明的一个事实。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根本上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从而表明了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属性,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经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经济学理论的资产阶级立场。第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也是历史的产物。林毅夫、蔡■、李周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认为,传统的计划体制形成的原因是政府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目标而做出的选择,这就证明了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也是历史的产物。①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是历史的产物。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实现人民自由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在生成之中。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了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了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工业生产力和城市生产力有了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但也不是没有可供减轻甚至避免这些问题的措施可用。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人们没有彻底学会。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一定要着眼于《西方经济学》本身,即我们生产和生活于变化中的经济制度,才能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从人类史的角度看,正在生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比较起来,显然是初升的太阳。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意义在于,人们在见证了西方经济学在预防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的缺陷之后,开始了进一步创新西方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机会。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中国传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或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人。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中国大学生,只有明了人们生活于或者曾经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即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正在生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性),从而有历史感;只有明了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对新一代经济学人创新思维的挑战,从而有创新能力,我们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才能实现其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中国经济问题引出的概念、方法和思想

教学内容构成教材,教材内在地有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和内部逻辑的一致。根据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教材”也有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当下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正经历着变化的经济制度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一手教材。其次,人们借以分析这些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手教材。

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或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人之后,我们讨论一下《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上,就第一手教材而言,依据历史的顺序考察,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就中国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这第一手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仅如此,这三个内容是相互关联的,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成的前提,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挑战中生长起来的,因此,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

就第二手教材而言,因为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中国化的产物,而又是对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性研究的产物,所以,我们要选择借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作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手教材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必然表现为对一个个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对一个个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又必然引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及其体系的分析。显然,最理想的教材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研究和叙述主体的教材,在研究和叙述这一主体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应对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分析。这样的教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有学者研究认为,可以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研究中国改革有的问题,特别地,可以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研究中国改革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丰富和发展西方经济学,使西方经济学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科学。而笔者认为:第一,以中国经济问题引出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研究和叙述主体展开《西方经济学》教材;第二,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同于欧美的经济问题,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因为中国的经济制度不同于欧美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但不可以直接选用引进版的欧美《西方经济学》教材[2]。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中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对本科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展、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但今天西医发展迅猛,而中医的速度相对缓慢。因此要振兴中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关键。但目前对中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对本科生培养多采用 “理论加实验”的模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合为一体,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过程;传统的、印证性的实验多,综合性、研究性、开放式、自选式实验少;实验内容多年无更新,缺乏创新性,研究技术落后;考核方法单一,一般只提交实验报告;实验课没有单独计算学分,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动手能力提高有限;未将中医药现代化实验方法融入本科生教学过程。现有的教育体制导致当前中医药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这也严重制约了中医的发展。如何采用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亟待解决。

2 开放科研实验室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放科研实验室主要指将教师的实验室向广大本科生开放。我校将大一至大三中有精力、有能力且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有的放矢地让他们参与到教师们的科学研究中去,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鼓励学生继续独立申请学校、省和国家的开放课题。学生通过从完全学习如何做科学研究,到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最后到自己申请课题的过程中全方位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这解决了传统的、印证性实验机械、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弊端。①开放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和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开放实验室科研创新平台是开展高校创新教学与科研的核心阵地,同时也是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定位将决定整个平台的开放程度、覆盖范围、基本开放形式等。②

3 对中医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实施中的几点经验

3.1 开放科研实验室应是“精英”教育

由于条件的限制,开放实验室仅仅只能针对学校少部分人开放。从我们学校实施开放科研实验室的经验来看,开放科研实验室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进入开放科研实验室的学生比例约50%,热门实验室甚至更低。因此,选拔合适学生是开放实验室实施重要一步。我校选拔的程序是首先将开放看的科研实验室的信息公布于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室并参加面试。参加选拔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目的性也是不尽相同。部分学生可能完全是为了“混”几个学分而来。我们在选拔的时候首先将这部分功利性较强的学生排除。其次,在选拔的时候应重视学生自身的素质。科学研究需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学生在校的首要的任务是完成本科课程,开放科研实验室的训练属于“小灶”。因此,实验室开放的对象应是学有余力且有志于发扬中医的学生。我们在选拔的时候不仅仅参考其专业课程的分数,还会对其价值观进行测评。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先从最基本的技术的学习到独立进行实验设计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1~2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在选拔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低年资的学生,并会进行试用一段时间,考察其各方面的科研素质,再做录用。

3.2 “创新” 应重视中西医结合

随着后西医涌入中国,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技术对中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当代中医学生肩负着传承并发展中医的重任。中西医结合是目前发挥中医作用和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关键途径之一。因此,在校的中医本科生课程中西医的比例大概是6比4。课程安排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时中西医完全割裂开了,并没有做到中西医结合。我们的实践证明开放科研实验室可成为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创新思维的平台之一。我们所选的学生多为低年资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基础医学的教师也都缺乏临床经验。因此,我们的开放实验室的中西医结合主要在于中西医技术上的结合,即中医学西医的理论和方法, 用西医的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阐明中医的科学内涵。把中医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现代化,启迪学生的思维。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我们督促学生练好基本功,掌握好中西医的基本理论。这为今后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继续进行中西医结合探索打下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