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

时间:2022-11-09 13:0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篇1

作为为非经济学专业学生撰写的一部“一学期学会经济学”的教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被认为是经济学教材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它不仅在英语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被翻译成日文、俄文、保加利亚文、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一部标尺性著作。

作者简介

保罗•海恩(Paul Heyne,1931-2000),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史和经济系统伦理学批评。作为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海恩终生致力于改变僵化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被誉为美国“近25年来最优秀的经济学教育工作者”之一。

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该校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经济中心副主任,美国市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大卫•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北密歇根大学经济学教授。

媒体评论

让人上瘾的经济学思维

当剥去经济理论的数学外衣之后,人们会发现经济学思维的本质是非常浅显和生活化的。许多人有一种信念:只有统治者才能使社会秩序免于混乱。事实上,社会秩序来自于个体选择与群体合作。按亚当•斯密的说法,社会分工一经完全确立,所有人都要依靠交换而生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所有人都成为商人,社会也成为商业社会。

分工与交换是一种群体合作,它最根本的动因是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所以群体合作无须统治者规定,而是个体选择的无意的结果,它受内在规律支配。有时,统治者会试图打破这种规律,反而有可能使自己成为混乱的根源,而不是混乱的终结者。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商业社会之中,而且每一个人都是“商人”,那么我们就应该尝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找寻其中的规律。正如《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以非经济学专业人士为主要读者的经典教材所阐明的,“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货币、利润、商业和金融的学问,也不单是对人类竞争行为的研究,实际上经济学研究人们的选择及其无意的结果”。

篇2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人之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内容接收、加工、储备与传递、处理过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立足点是:资源是有限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为了有效地进行选择,经济学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这些假设和方法是经济学智慧的结晶。

二、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1.会计学习过程中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高职教育中大部分会计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岗位技能训练,强调对学生进行方法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会计不能就会计而会计,应当渗透经济学思维,通过经济现象看本质,理解会计学习中的相关概念与逻辑关系。

2.对日后从事会计工作中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人们会变动不同工作岗位,即便是同样的工作,也会面临新的技能要求。如果只仅仅囿于现阶段具体职位的技能,个体的发展将产生瓶紧。为了应对岗位和职业的升级变换,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变迁能力。要学习和掌握经济思维,恰当的运用这些方法和思维,就会给我们的工作中处理问题,判断决策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职业生涯会才能不断增值。

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

怎样才算掌握了经济学思维方式?具体内容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内容:

1.经济人假设

经济学的 “经济人” 假设是指在经济社会中人的行为动机是利己的,其行为是理性的。个体行为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相关制度所能提供的利益激励或所给予的惩罚。客观辩证地看待“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设计合理的内部牵制制度,既能体现经济人利己要求,又能抑制过度自利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与其强调改变个人利已的动机,不如建立一套协调个人理性选择和利己行为的制度安排,这比改变个人利己动机切实而有效多了。

2.机会成本与行为选择

成本与我们的行为选择相关,不同的行为选择就会有不同的成本,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的现实。会计核算的重点关注显性的生产成本,即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发生的费用。而对与隐性生产成本相关的机会成本,一般不予考虑。一些会计利润盈利的企业,如果考虑了隐性成本,利润可能是负的。选择一方案,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不构成企业的实际支出,在现实决策中很容易被忽视。我们在做决策前,都要考虑机会成本,仔细权衡一下这种选择是否就是最好的对策。

3.边际分析与决策

边际分析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

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如分析效用、成本、产量、收益、利润、要素效率等等。在会计信息传递方面,会计作假为什么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就是其作假的收益(边际收益)要远大于作假成本(边际成本)。做假即使被发现,惩罚也不是很重。因此,解决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加大信息作假成本,加重处罚,从利益驱动的源头上防范信息质量风险。

4.均衡与博弈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市场经济中各经济主体利益的分配与协调, 也就是利益均衡问题。均衡分析方法是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中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来解释经济中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的。

均衡分析方法在经济社会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发展。例如会计中的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为记账基础,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从日常理论学习的会计分录一直到会计实践工作中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始终。会计教学中必须灌输好“会计等式”的平衡思维。在经济社会中,处处体现了寻求均衡的理想。企业要可持续发展,技术、产品、人才、制度、资本各元素必须保持动态均衡。在宏观经济中,如果实现了供需均衡,经济运行是良性的。

“博弈”(Game),为“对策”之意。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及无限性,决定人类利益冲突的普遍存在。博弈均衡基本分析方法是在特定的互动的环境中,对参与者的目标、可能的行动线路和行为规则做出假设, 并推导出预期的结果。博弈均衡分析研究当一个参与者的选择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而且反过来又影响到其他局中人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均衡重视参与者决策和活动的互动效应。

随着社会竞争性、合作性的加强,人们更多地用博弈均衡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争取最优效果。会计法规比较重大的变动会导致利益集团的重新分配,会计准则就是会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的博弈均衡的结果。

四、多管齐下潜移默化经济学思维方式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有助于思维的工具和观念。经济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案例就能完成的,需要靠教师长期大量细致的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知识储备广博,心智结构完善,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

对高职会计而言,应该多管齐下,采用综合性的手段,通过教学相长达摆脱纯数字带来的思维瓶颈,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经济思维。经济思维的形成,不仅仅要靠学校的教育,更要靠在日后的会计工作岗位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摸索。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会计思维才能真正的在头脑中形成。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工作会更有价值,生活会更有美好。

参考文献:

[1]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论[J].财会月刊,2008,(34)

篇3

一、教学目的: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公民或新一代经济学人

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是思考《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前提。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先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品行良好的资产阶级社会公民或新一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人,这一见解合理地提出了培养品行良好的公民或新一代经济学人的教学目的。

不仅《西方经济学》教学有其前提,而且《西方经济学》本身也有其前提,只有明了《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前提,才能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保罗?萨缪尔森在《一个折中主义者的宣言》中称自己的经济学思想是“有限的折中主义”,这一“有限的折中主义”的前提是“现代混合经济”[1]21,23,这就是一个证明《西方经济学》本身也有其前提的证据。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是社会的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正如保罗?萨缪尔森所说:“漫游了经济学领地之后,我们的心得是,无论是无管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是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二者都不能有效地组织起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社会。这一点已为经济史所证实。”[1]22同样地,根据社会存在是历史的产物的原理,社会的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也是历史的产物,这就是说,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历史的产物:第一,无管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产物。这是马克思在其一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中反反复复地向人们证明的一个事实。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根本上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从而表明了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属性,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经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经济学理论的资产阶级立场。第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也是历史的产物。林毅夫、蔡■、李周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认为,传统的计划体制形成的原因是政府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目标而做出的选择,这就证明了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也是历史的产物。①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是历史的产物。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实现人民自由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在生成之中。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了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了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工业生产力和城市生产力有了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但也不是没有可供减轻甚至避免这些问题的措施可用。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人们没有彻底学会。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一定要着眼于《西方经济学》本身,即我们生产和生活于变化中的经济制度,才能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从人类史的角度看,正在生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比较起来,显然是初升的太阳。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意义在于,人们在见证了西方经济学在预防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的缺陷之后,开始了进一步创新西方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机会。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中国传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或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人。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中国大学生,只有明了人们生活于或者曾经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即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正在生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性),从而有历史感;只有明了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对新一代经济学人创新思维的挑战,从而有创新能力,我们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才能实现其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中国经济问题引出的概念、方法和思想

教学内容构成教材,教材内在地有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和内部逻辑的一致。根据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教材”也有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当下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正经历着变化的经济制度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一手教材。其次,人们借以分析这些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手教材。

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或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人之后,我们讨论一下《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上,就第一手教材而言,依据历史的顺序考察,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就中国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这第一手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仅如此,这三个内容是相互关联的,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成的前提,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挑战中生长起来的,因此,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

就第二手教材而言,因为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中国化的产物,而又是对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性研究的产物,所以,我们要选择借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作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手教材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必然表现为对一个个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对一个个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又必然引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及其体系的分析。显然,最理想的教材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研究和叙述主体的教材,在研究和叙述这一主体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应对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分析。这样的教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有学者研究认为,可以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研究中国改革有的问题,特别地,可以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研究中国改革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丰富和发展西方经济学,使西方经济学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科学。而笔者认为:第一,以中国经济问题引出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研究和叙述主体展开《西方经济学》教材;第二,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同于欧美的经济问题,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因为中国的经济制度不同于欧美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但不可以直接选用引进版的欧美《西方经济学》教材[2]。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中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对本科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展、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但今天西医发展迅猛,而中医的速度相对缓慢。因此要振兴中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关键。但目前对中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对本科生培养多采用 “理论加实验”的模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合为一体,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过程;传统的、印证性的实验多,综合性、研究性、开放式、自选式实验少;实验内容多年无更新,缺乏创新性,研究技术落后;考核方法单一,一般只提交实验报告;实验课没有单独计算学分,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动手能力提高有限;未将中医药现代化实验方法融入本科生教学过程。现有的教育体制导致当前中医药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这也严重制约了中医的发展。如何采用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亟待解决。

2 开放科研实验室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放科研实验室主要指将教师的实验室向广大本科生开放。我校将大一至大三中有精力、有能力且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有的放矢地让他们参与到教师们的科学研究中去,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鼓励学生继续独立申请学校、省和国家的开放课题。学生通过从完全学习如何做科学研究,到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最后到自己申请课题的过程中全方位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这解决了传统的、印证性实验机械、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弊端。①开放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和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开放实验室科研创新平台是开展高校创新教学与科研的核心阵地,同时也是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定位将决定整个平台的开放程度、覆盖范围、基本开放形式等。②

3 对中医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实施中的几点经验

3.1 开放科研实验室应是“精英”教育

由于条件的限制,开放实验室仅仅只能针对学校少部分人开放。从我们学校实施开放科研实验室的经验来看,开放科研实验室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进入开放科研实验室的学生比例约50%,热门实验室甚至更低。因此,选拔合适学生是开放实验室实施重要一步。我校选拔的程序是首先将开放看的科研实验室的信息公布于网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室并参加面试。参加选拔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目的性也是不尽相同。部分学生可能完全是为了“混”几个学分而来。我们在选拔的时候首先将这部分功利性较强的学生排除。其次,在选拔的时候应重视学生自身的素质。科学研究需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学生在校的首要的任务是完成本科课程,开放科研实验室的训练属于“小灶”。因此,实验室开放的对象应是学有余力且有志于发扬中医的学生。我们在选拔的时候不仅仅参考其专业课程的分数,还会对其价值观进行测评。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先从最基本的技术的学习到独立进行实验设计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1~2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在选拔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低年资的学生,并会进行试用一段时间,考察其各方面的科研素质,再做录用。

3.2 “创新” 应重视中西医结合

随着后西医涌入中国,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技术对中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当代中医学生肩负着传承并发展中医的重任。中西医结合是目前发挥中医作用和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关键途径之一。因此,在校的中医本科生课程中西医的比例大概是6比4。课程安排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时中西医完全割裂开了,并没有做到中西医结合。我们的实践证明开放科研实验室可成为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创新思维的平台之一。我们所选的学生多为低年资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基础医学的教师也都缺乏临床经验。因此,我们的开放实验室的中西医结合主要在于中西医技术上的结合,即中医学西医的理论和方法, 用西医的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阐明中医的科学内涵。把中医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现代化,启迪学生的思维。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我们督促学生练好基本功,掌握好中西医的基本理论。这为今后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继续进行中西医结合探索打下基础。

篇5

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在实践上,国外经济学各层次教育都非常注重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国内经济学教育也非常注重经济学素养的培养,但大都定位在本专科的教学研究,而对研究生的教学研究较缺乏。与本科阶段的经济学不同,研究生经济学一般定位于中高级水平,教学目标是通过全面阐述经济学的理论,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方法,提高经济学分析素养。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是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基本目标,也是管理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鉴于此,本文就理工院校生源特点,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需求状况,探讨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培养模式。

1认识学生的知识背景

这里所述的知识背景主要是指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有关经济与管理相关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非常的宽泛。本课题小组调查了周边的理工院校,调查主要为2010届至2014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2012级至2014级在校生。调查总人数为270人,其中6人未予回复。数据显示,近年来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相关专业,占总人数的77.3%,部分来自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数信专业,占总人数的13.6%,另外少量学生来自于化工、机电、地质、机械、环境科学等归为其它理工类专业,占总人数的9.1%。当问及本科是否学习过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时,经管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均表示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学习效果好坏不一;而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均表示未系统接受过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少量学生出于爱好阅读过经济类书籍。他们或是出于兴趣,或是出于就业前景,继续读取本专业研究生或转专业而来,知识背景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发现以下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本科专业不同,所受教育经历不尽相同。本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相对而言,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本科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时几乎从未接受过经济学的教育,只是为了考研而自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大多知识较肤浅,虽然通过经济学的入学考试,但并不具备经济学的头脑。第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存在差异。不同的学校教育资源和环境具有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更重视系统性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理工院校更重视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第三,个人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不同。对经济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必然会更努力地学习课程、更自觉地获取课外知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背景。例如,当今的教育模式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教育而教育,在师生之间普遍缺乏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理念[1]。即使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大都缺乏有关经济学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总之,虽然他们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优势,但是,对于学习经济学课程、培养经济学思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经济学学习目标不明确;(2)局限于理论的学习,缺乏应用训练;(3)未能建立经济学思维模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4)经济学的综合能力不足。

2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

一般而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学习最终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和决策者;二是进入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等,从事相关的经济数据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三是进入研究性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自主创业。课题组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浏览网站招聘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等了解了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就业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一般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具体表现为:一是了解与企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并能运用于企业的实际;二是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三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用人单位表示:在校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经济学的原理,很少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较差。在招聘人才时,有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的往往能优先录用。第二,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则更注重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等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能理解国家及政府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或某一特定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预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及财经新闻,并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第三,高校则更关注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及其逻辑性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表达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者往往获得优先录取。第四,自主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当前经济政策、形势及消费者偏好,及时发现商机,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其经济效益,分析可行性。

3探讨新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3.1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目标偏爱,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要成为从事管理理论研究或管理实务高级人才[1],就需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然后再针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技巧与方法,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够成为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政府经济政策研究、公司的决策分析与战略制定等领域的高层次创造性管理人才。关于学生学习本专业目标取向,经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目标是成为理论型人才,50%希望成为应用型人才,35%希望成为综合型人才。从学习经济学目的来看,希望了解经济学在以后学习工作中有用途的占50%,希望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的占35%,认为经济学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占10%,仅为完成必修课程的占5%。对于期望获得何种经济学能力,有50%的学生选择了阅读经济学论著及报告的能力,55%的学生选择了洞察经济学动态的能力,60%的学生选择了理解并能够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95%的学生选择了利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选择其他的仅占5%。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期望通过学习经济学课程获得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此经济学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学习、工作、研究中的运用。综上所述,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介绍现代中高级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化过程,培养学生以严谨方式分析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现代方法体系,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系统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及政府政策的效果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2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

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管理类硕士生的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为40学时左右,课堂时间相当有限,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内容要适当取舍,侧重应用性,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适当增加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容及专题讲座等等。具体框架为:第一,经济学认知与思维方式通过本科阶段学习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来培养,研究生阶段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专题———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思维模式试图研究或解决当前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对正确理解和学好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将来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3],并为将来管理应用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可由中高级西方经济学重点章节来实现,如全面论述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建立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运用博弈论方法严格论述一般均衡与社会福利问题,建立令人满意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研究铺垫基石,并将把学生引向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第三,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和预测能力则由后续的计量经济学完成。第四,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利用后续跨学科选课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延展性平台等来实现,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拓展学生能力的培养。

3.3探讨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针对经济学体系全面、逻辑性强、对学生的理解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探讨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与训练方法。经调查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仅有5%的学生表示对经济学很感兴趣,55%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3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另外还有5%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不太感兴趣。学生们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科阶段对经济学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60%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些难度,35%的学生认为难易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偏容易。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关于本科学习经济学的难点,有40%的学生表示知识点过多,很难理清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40%的学生表示曲线太过抽象,容易混淆,15%的学生表示数学公式以及推导难以理解。因此,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理论知识间的联系、曲线含义以及公式的推导和理解。从学生对于期望从老师获得的帮助来看,希望获得教学辅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希望获得创新项目辅导的占65%,希望引导模拟实验的占50%,希望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占80%。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而指导今后的理论学习。从教学方式定位上,有3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教学,80%的学生选择了案例分析,60%的学生选择了专题讨论,70%的学生选择了实务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实务训练等。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4]。要使经济学教学达到目标,一方面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石,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献,关注一些权威杂志对相关主题的研究与讨论,要求学生定期地对教学相关的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以及主流观点的评论与交流;另一方面由学生去收集现实中的相关主体的经济问题,并能够编写一些案例进入课堂的学习并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思维上动起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晦涩为通俗,变苦读为乐学[5],同时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真实经济世界,掌握探究现实问题方法,并利用其成果为社会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光强.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现代经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56-58.

[2]侯俊华,汤作华,胡国军.试论转轨时期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0-163.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篇6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基本概况

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高职院校的特色来设定具体的课程,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水平尤为重要。但是通过课程分析的特点,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因此,培养高等的技术应用人才,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但是,经济学的课程强调概念的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实现理想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提高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这就需要在了解经济学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应用培养模式。提高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关键要使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服从于应用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只有在教

学中积极探索实践,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经济学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基本特征,高职院校对于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集中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理论,尤其是结合西方的经济理论特征,这是使得经济学理论的教学更加要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从而才能够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的成果。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

1.经济学课程本身的问题

经济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解带来了很大的论难。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经济学主要是揭示了西方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教师对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理论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

2.经济学在实践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培养目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济学的教学方向。可课程的设置也要突出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训练,这就需要培养能力的同时在实践的岗位上更多的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但是经济学的系统性特征使得教师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授课的内容需要很大的难度。尤其是高职院校开展经济学的时间较短,无法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的消化专业理论课程,从而导致了部分学生无法的实践中发挥经济学的知识能力。

3.经济学课程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得不到体现

经济学在注重理论的同时,更注重对于实践能力的把握,尤其是从方法论上来讲,大部分的教师教学方式停留在了灌输理论的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而经济学的学习过程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更好的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经济理论的价值。但是由于经济学课程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得不到重视,从而导致教学方面存在多种问题。应通过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三、提高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1.对经济学的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经济学内容作为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之一,不仅仅只对于学生对于学习知识和内容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对于该课程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面对多种问题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尤其是加大对于实践课程的比例,由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有限,所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根据实践能力所需要的内容进行有比较的设置课时,所以对于内容的选择要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进行课程的安排,从而突出一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2.采用多种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教学手段为课堂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条件,这就需要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来提高经济学的教学。多媒体能够运用图像以及动画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从而能够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能够运用这种手段使得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理论能够生动化,从而加深大学生对于经济学的理解。

3.在经济学教学评价上,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篇7

后来,在旅途中遇到了她人生中的伴侣,爱屋及乌,到了先生的老家兰州工作、生活、结婚生子稳定了下来。

虽然有些折腾,但她自己觉得值得,她明白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直在勇敢追求她想要的生活。

她的经历让我很羡慕,感觉她短短的8年的日子好像过了别人的几辈子。

其实,我也想我的一辈子过出几辈子的感觉,但现实中因各种责任羁绊,很难实现。

好在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体验、感受、扩展生命的宽度,丰富生命的体验。

把生活过明白是个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事。

“难得糊涂”有时候是对自己的一种无奈的安慰,也有好处,不要钻牛角尖,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想明白的——这一点一定要想明白,不然你想不明白的时候会很难受。,

我虽然已年过半百,但不敢说我是明白人。

而今天《如何让我遇见你》的作者,就是一个把生活过明白了的人。

作为一位经济学学者,将经济学的原理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生活中的一些小节,也折射出一些经济学的道理,卫红同学从大量的亲身经历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感悟,对很多生活中看似感性的事情做了理性的阐释,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问题、难题,给我们提供了经济智慧和卫红方案,问题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使我们不至于为生活中的琐碎而苦恼。

书中第40篇文章《送什么礼物最好》

篇8

1.1 教学观念落后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进行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把创新的观念提高学生整体的知识技能和活跃的思维方式。在当今社会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得不到较好的创新意识,就是在课堂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学生在接受知识这一想象的出现。所以,在传统教育中,都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作为重要内容来讲,学生就是机械式的接受知识。没有较好的就产生互动,也存在了思想的局限,不能展开思维得到很好的运用。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创新的思维模式,用实践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1.2 教学内容枯燥

在经济学的领域中,书本上的知识占大多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力比较的少,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方法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中的时间能力结合到一起。不能单一的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产生创新的思维模式。也让教师在授课中能够轻松愉快的进行。

1.3 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大多数的教育都存在考核的形式中,经济学也不例外。知识的考试占试卷的大部分内容,而在生活实践中占得比例相对于来说较少。这样的设计就缺少了合适的范围,多数都是用笔答的形式进行,所以为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要整体性的对学生进行提高,要结合笔试和时间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不单单是在知识中得到进步,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所学到得知识进行,非常的实用。

2 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应转变观念

为了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者,所以要通过学生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有效的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转变自己教学的方式,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导。第一,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通过尝试多种手段让学生学会独立的学习。第二、教师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合理的运用对策进行教学。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科技在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不例外。教师应该合理的转变自己的观念,要做到及时的更新新的知识,创造属于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结合当代的社会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能充分的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对学生有综合的培养方式,让学生能有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实际的操作能力。

2.2 经济学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经济学领域中,大多以范围的形式出现,这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不是很全面,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得到较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导致经济学的无味性。在西方的教学理念中,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出现在教学中。所以,为了能让经济学得到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学起来很趣味。教师应该要把学生作为重点的教育对象,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效的改变,用丰富的内容去填充经济学的不足,引起学生的兴趣,切合实际内容进行有效的观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有效的进行改善和制定新的内容。可以根据我国经济的状况让学生自由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通过教学当中存在的资料进行合理的讲解。让学生去进行主动的研究和发现,动手操作。同时数据研究,鼓励学生寻找资料和实地考察。通过学习、分析和调查研究,大家认为,许昌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必须围绕特色做文章。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和效益。大家纷纷为许昌的农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另外,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经济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并提高综合能力。经济学课堂教学应该配备相应的辅助资料,特别是案例研究,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懂得学有所用,而且,选择这类的辅助教材,比较适合教师制定教学任务及自学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也更容易突出重难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案例来学习,不仅调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

2.3 提高课堂效率

篇9

西方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本文认为,中国可以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学术理论,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来选择经济发展模式。

1.西方经济学的概述

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是运用西方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属于片面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以一般均衡理论、配置经济学、价格经济学为基础理论、以理性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出发点、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价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以竞争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博弈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GDP经济规模最大化为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和还原论思维方法为方法论特征、擅长数量分析、在"实证化"的名义下把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对立起来,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线性、抽象性、片面性,是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基本特征。

2.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借鉴意义

2.1微观经济学的借鉴意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所包含的要素见图2-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个体行为和各种市场特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时需要尊重个体行为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2.2宏观经济学的借鉴意义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通过宏观经济学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并应用与实践,具体见表2-1:

3.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路径

3.1充分转变政府职能

西方经济学中公共选择理论需要政府重新定位自身的功能,转变观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企分开,政府充分转变职能,解决与企业、个人的冲突和矛盾。政府充分发挥创新引导政策、财税政策的作用,提升企业实际竞争力。加强政策宣传,促进市场自由竞争程度提升。

3.2改变过分依赖外需的局面

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的局面,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中国国内需求与外部需求协调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市场,不断优化产品或服务的出口结构,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拒绝低价竞争。

3.3注重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发展,加快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提高自主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和工艺创新,产生更多高科技智能化产品,进而增进经济发展之后劲,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中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论

西方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的借鉴启示,中国需要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有效地指导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中国有限资源实现高效配置,提升市场活力,提高老百姓福祉,共创和谐、美好中国,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叶旭阳,李忠霞.基于西方经济学思想的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J].现代交际:学术版, 2016(20)

篇10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57-03

众所周知,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讨论需要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否则,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学术讨论将根本无法进行。同样,外语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也需要有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这样才能开展外语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及其探讨。本文的主题就是对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外语经济学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所致,我国无论是在国内的涉外经济活动中还是在国外的经济活动中都使用外语并配备外语资源,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语已经逐步地形成了庞大的资源。外语除了在外交、文化和生活领域外,在涉外经济领域里的价值及其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我国涉外经济活动涉及外语因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外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或同整个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全球有四五千种语言。我们的母语――汉语虽然博大精深、蕴含内容极为丰富,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几乎最少,至今为止除中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换句话说,汉语还没有达到世界级语言的程度,不能走遍天下。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这足以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离不开世界,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要融入世界。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占5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的依存度占60%以上,这两个依存度表明我国对外经济不能离开语言――外语。我国经济活动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活动的区别就在于此。这一客观事实证实了外语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外语经济学研究的依据。

那么,什么是外语经济学?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研究我国有限的外语资源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用的学问。外语经济学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涉外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及其效益。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研究外语经济学

这里提出研究外语经济学,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我们的母语――汉语,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全球性语言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不仅要使用母语,还需要使用外语。我们母语的地位决定了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作为语言,我国的涉外经济只能或者说必须依靠外语。因此,没有外语,中国涉外经济以及融入世界经济就无从谈起。第二,外语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符号系统,它既是人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工具,又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思维的工具。但语言与语言是有区别的,外语与母语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尤其表现在内涵上。人类是自然习得母语,后习得外语。母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与外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由于受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内涵与外延上有很大的差距,在无法运用母语的情况下把外语运用在经济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自然与运用母语所产生的价值有所不同,甚至无法相互替代。人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运用外语始终不能像运用母语那样应心得手、完美无缺。导致的结果通常是运用外语的经济收益总落后于运用母语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是把它归罪于语言本身而并没有把外语作为经济因素来对待和研究。第三,外语作为经济中的一个单独的变量,其价值的高低和效用的大小、费用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好坏已经不是间接而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外语资源的如何配置以及外语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化作用。

但是,这里有必要指出,外语经济学不同于语言经济学。众所共知,语言包括外语,外语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但是,外语经济学与西方学者研究的语言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没有“外语因素”。外语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经济现象,在其经济活动中几乎始终使用其本国语言而不使用外语。本国语言是经济因素,而外语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因素。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研究语言经济学,而不研究外语经济学。二是外语经济是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在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中,不仅仅母语是经济因素,外语同样是经济因素,在涉外经济领域中后者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三是我国外语资源最为丰富。我国是对外语投入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更是在经济活动中使用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我国,也只有我国,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配置外语资源。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外语经济学是基于经济学框架下进行的研究,所以,这里就必须谈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虽说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但还是有一个比较公认的主流界定。经济学界通常比较认可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一是马歇尔(1890)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二是曼昆(2004)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学界定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同时进一步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问。三是穆萨尔森(2003)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这三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为探讨及界定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但是,外语经济学毕竟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从而也可以断定,外语经济学有它自己的研究范畴。

四、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经济学是个巨大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经济理论研究本身的分工和经济学科的进一步专门化、细分化,新的经济学分支不断出现”。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分支,它旨在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来研究我国(或包括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论这一论述是否科学,最起码它为我们开始探讨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搭建起了一个可供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平台。

探讨并研究外语经济学自然会有意无意引出外语定义问题,即什么是外语。狭义的外语就是外国语言本身。这里有必要进行说明,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二字,不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外语语言本身,否则,外语经济学就变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 不仅包括外语语言本身,还包括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外语活动行为。所以,广义概念则是“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我们之所以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外语”分为狭义的外语和广义的外语,主要是因为日常所说的“外语”与我们的母语――汉语一样就是语言。话虽如此,外语与母语之间还是有根本上的区别(将在本文后面加以叙述)。更为重要的是把“外语”放在经济领域里,“外语”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了,而是同时涉及到涉外经济活动中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

外语经济学这个分支是从“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这一特定的侧面对客观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的分工”有助于经济学理论的深化,所以,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外语经济学首先把“外语”因素本身作为形成的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专门研究语言本身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规律,研究外语与母语的不同,以及研究外语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外语与母语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是我们须要解决的问题。这里肯定不是探讨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形体与结构的不同,而是探讨它们彼此的内涵差异。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由此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所以,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而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社会现象的一切,也就是说,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文化之中。在物资层面,它包括所有与生产和产品有关的东西;在社会关系与结构层面,它包括社会制度、宗教、礼仪、教育、家庭、亲属和语言等;在思想层面,它包括智力、举止、思维方式、信仰、价值和审美观等。而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并反映了所有的这些文化层面[3]。因此,我们可以说,汉语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某一门外语同样也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母语是自然习得,所以我们能够自然掌握母语所包含的一切内涵。而外语是后习得,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即便如此,外语人恐怕也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是,人们对这两者的掌握永远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就语言本身而言,这种差别反映在经济领域就会给涉外经济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外语语言的研究在于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区别,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各自的表述差异。

外语经济学仅仅研究外语这个“主体行为的对象”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在经济活动中的“外语人”和“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因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只要谈到外语,自然就会牵涉到“外语” (包括信息)背后的“外语人”。它不是或明或暗地与“外语人”有关联,而是直接与“外语人” 有关联,并且直接牵涉到“外语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对人及人生的看法、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等。 因此,对外语人的研究在于在研究涉外经济对外语及外语经济的依存度的前提下,研究对外语及其相关文化的掌握程度、拥有的外语水平以及具有的外语能力。对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的研究在于把外语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涉外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其质量的影响。

笔者赞成并采用萨缪尔森和曼昆关于资源配置的研究观点。除了上述分析和研究之外,外语经济学还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外语资源配置。从宏观角度研究,就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国家整体涉外经济中的外语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研究,从而分析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而从微观角度研究,就是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研究,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外语资源使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对涉外经济活动中的某一项目,要选择什么样规模的外语资源、什么程度的外语资源、投入多少外语资源、以及如何配置外语资源才能够达到优化配置,这就是外语资源配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高标准,就是少而精地使用外语资源。少而精不仅指资源的储量少,同时也指对满足需求做出贡献的程度,即作为有效的生产力的价值。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是有效地使用外语资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分析研究外语在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

经济学界对经济学如何界定主要存在两种主张,一种是“范畴派”,一种是“范式派”。外语经济学是笔者提出来的,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外语经济学的特殊性,还是倾向于“范畴派”,也许通过将来进行的大量研究会改弦易辙。但无论倾向于哪一学术流派,关键问题在于能够得以进行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11

    比如使用概率统计中的分布、期望和方差来刻划风险与不确定性,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未知事件的认识,现代保险理论和金融理论由此导源。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是在较强数学框架下得出的,现已成为金融工程学的基础,后人称其为“华尔街的两次数学革命”。我们注意到,数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积累,而且还表现为质的飞跃。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必然数学到随机数学,从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既是数学史上的重大转折,也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它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具有时代的特征。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历史演变为线索,把数学向经济学的渗透放到数学史的背景中考察数学对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所起的动因作用,就会发现数学发展的每个阶段对于经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或是提供了新的经济思想,或是使原有的概念体系得到改造,或是将其研究范围加以拓宽,或是用抽象的、严格的数学语言将原有的理论表述得更为精致,从而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原貌。“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二层含义是,经济学理论的存在方式也应当向数学靠拢。在数学中,未经证明的命题是不能作为定理而存在的。在尚未经过统计检验之前,理论观点均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可是,在传统经济学中,理论被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样,就把真理绝对化了。

    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它是一系列命题的组合,其内容需要历史、现实和有关学科的证明。可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从来都是围绕“假说”进行的:它的理论研究,主要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一种假说;它的经验研究,主要是用统计数据和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一种假说。另外从经济学的论证方式来看,也应当仿照数学理论,首先要建立理论模型。而构建一个理论模型需要有三个相应的子环节:前提假定、逻辑推导、导出假说。理论模型是对影响某一经济现象的若干变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系统表述的逻辑体系。影响经济现象的经济变量可能很多,理论模型就是对其中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系统表达。理论模型的好坏主要看它能否抓住影响事物的关键变量,并且简单明确;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既简洁明了又能概括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模型就是好的。“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三层含义是,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尤其是数学表达的逻辑简单明了、无歧义,容易被证实或证伪。在科学史上,许多争论都源于没有明确给定讨论的前提条件或者潜在的假设模糊,用文字语言表述却难以发觉,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若要解决这些争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数学语言。这就可以避免那些无意义的争论,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有利于经济学的积累与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学数学化”是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论证方式和语言形式,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一番改造。这是一个渐进的、非显化的历史过程。

    从目前来看,经济学的数学化还远远没有真正实现。因为真正实现“数学化”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非构造性数学的发展足以适应经济学的复杂性要求;二是从经济学的成熟程度来看,不仅需要达到可以建立理论的水平,并且具有与作为形式化条件的数学语言高度通用性相适应的逻辑简明性。因此,一些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充其量只能算作经济学“数学化”的一个方面,而和从本质上来理解的“数学化”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认为,数学化很可能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许这是一条人类走不到尽头的路。但是,每一步新的探索必将使人类对经济学增加新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化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也要现代化,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科学与理性是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内在尺度。经济学的科学化体现在弘扬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两个方面,而数学化则是促使经济学科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1、数学化体现科学的理性精神

    数学化与科学的理性精神是一致的。西方经济学所表现出的科学理性精神在于,它是建立在一个几乎为所有的西方经济学者都承认的基本假设之上的,这个假设即“经济人”假设。所谓“经济人”,就是指那些行为合乎理性的人。由于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当他面临若干不同的机会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种,即追求最大化利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人假设推广到政府部门,认为政府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人追求的最大化范畴已经无所不包,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由此大大拓宽,新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不同学派只是在论述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经济人假设实质上成了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即最大化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最大化分析得到了直接的应用和淋漓尽致的发挥,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各种行为函数,进行了精确的量化分析并联合求解,得出市场一般均衡体系“阿罗—德布鲁模型”。最大化分析是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总是与一定目标相联系的。为了论证最大化分析与科学理性的一致性,下面举例说明。比如,对于厂商来说,在他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他总是希望成本比较低,利润比较大。从亚当?斯密以来,其后的经济学家则运用边际的思想更精确地将利润最大化原则表述为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相等。这个表述几乎解释了厂商的一切行为。

    例如,为什么厂商那么不具有人类的同情心而解雇工人;为什么工人的工资是由他们的边际产出决定而不能够再提高;为什么在一切生产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厂商不追求最大的产量而任其资源的闲置;为什么厂商能有一个自我约束的本能机制而不任意扩大投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公式是套用微积分求极大值的方法得出的。假设变量R和C分别代表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它们都是产量(q)的函数。又设厂商的利润为π,则π=R(q)-C(q),只有当利润π达到最大值时,厂商才处于均衡状态。这就是说,能使π达到最大值的q便是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的q。一旦找到了q的数值,就可以把它代入需求方程来求得p(价格)的数值,即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现在的问题是:在什么数值的q之下,π的数值最大?按照微积分原理,使π为最大值的必要条件是:dπdq=dR(q)d(q)-dC(q)dq=0,亦即dR(q)dq=dC(q)dq最大化问题的古典方法的主要特性是:假设目标函数在一个极大或极小点处有一个等于零的连续的导数,这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中称为一阶条件;数学规划和对策论已经把最大化的讨论扩大到约束条件为不等式,扩大到目标求极大化极小值和极小化极大值的情况。实际上,数学中所有关于求极值和最大化的理论,都适用于分析各种各样的最优经济效果问题;而很多求极值的数学理论和概念,也只能在最优经济效果问题中找到原型。

篇12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就成了此书的蓝本。弗兰克教授对“博物经济学”情有独钟,他认为“你只需掌握五六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如同生物进化论,只要你理解了它,什么物种、组织、结构,都会变得简单起来。这也会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