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08 16:14: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心理学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学教学论文

篇1

二、如何将心理学切实的使用到舞蹈教学过程中去

1.积极学习舞蹈教学的心理学理论

与舞蹈教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众多,如何切实的将其联系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就需要教师不断去学习舞蹈教学的心理学理论,结合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将其运用到课程上去。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学理论:其一,态度改变理论,从改变学生对待舞蹈教学的态度做起,倡导先苦后甜的舞蹈态度,促进学生舞蹈学习态度的端正;其二,罗森塔尔效应,不断调整教师自我对于学生的期望,以此去感染学生的舞蹈学习,从而使得学生恢复信心,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

2.不断提高舞蹈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学习的过程界定为信息加工的过程,元认知是指个体对于自我认知活动的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等的自我调节和规划。将其运用到舞蹈教学过程中去,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其一,积极鼓励学生养成课下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实现对于舞蹈动作的回忆;其二,强化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知过程的领会,实现其对于舞蹈动作的自我理解;其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现监控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动作的协调性;其四,切实抓好教学重点,积极传授给学生学习技巧,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其五,不要过多的干预到学生的自己的观点中去,教师应该积极做好引导者和聆听者的身份。

3.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学生意志力培养

冰山理论认为,意志力是无形的人性锻炼,处于水面下部分,而水面上的部分始于物化的教学过程。这就揭示了舞蹈教学具备意志力培养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有效措施实现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其一,实时的在舞蹈课程中加强节奏,延长时间,增加学生的体力消耗,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忍耐力;其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舞蹈演出活动,在此过程中尝试失利的滋味,以培养学生的性格。

4.注重舞蹈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舞蹈专业培养目标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这往往需要舞蹈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创作潜力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其一,积极鼓励学生接触更多关于舞蹈方面的知识,扩宽其涉猎领域,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其二,鼓励学生做一位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乐于体验,善于捕捉现象的人,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打下基础;其三,积极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其实践经验的积累,以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其四,避免单方面的关注于某一种舞蹈,可以积极去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为开展思路,实现创新奠定素材基础;其五,坚持逆反原则,移植原则和群体原则,实现学生创作能力的全面培养。

5.将合作意识纳入到舞蹈教学过程中

合作,无论是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还是与同学之间的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此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实现学生意见和建议的融合,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各种,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开展信任联系,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其二,严格控制整个活动的开展过程,避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其三,注重激励学生的团队荣誉感,进一步激发起合作意识,使得形成合力,以最大化的发挥合作团队的创意。

篇2

 

正文

随着课外阅读的兴起,小学起始阶段对汉字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与同仁的交流中,我发现更多的教师将精力放在如何采用各种办法让孩子海量识记生字,开展课内外阅读上,而对生字书写的正确与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孩子机械记忆的能力较强,但是易记也易忘,回生率很高,伴随着识字量的增大,错字、别字大量增加,而且一旦写错,要想纠正往往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仍是收效甚微。因此一定要在教学生字伊始,就让孩子建立牢固正确的书写印象。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在阅读了一些心理书籍后,我发现要想让学生获取知识,就必须使教学内容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将教学设计从“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我采用了下列做法来提高孩子们识记汉字的正确性。

一、利用组块教学,提高识字效益。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的组块概念认为,对信息进行组织,使其成为组块,会扩大该系统的容量。组块思想认为,越是把学习的材料组成组块,储存量就越大,提取的效果就越好。

依据汉字的理据性,我组织孩子对不同类型的汉字进行了不同的组块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汉字形声字中的部首、部件形成了汉字内部结构的系统性。以“青”为声符的字“清、情、晴、蜻、请”为例,韵母都是“ing”,属于由共同的声符为中心构成的系统,将之作为组块,对它们进行组织加工,他们就掌握了音、形、义。

“品、森、淼、磊、鑫”等品字结构的字,字形具有系统性,把它们作为一个大组块,在基础字的字义上加深程度便可轻易理解字义。

一些汉字往往因为某部分与别的字混淆而时常写错。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汉字的表义特征将之分解组块。例如“染”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孩子们经常把“九”写成“丸”,我在教学时把它分解为“氵(水)、木、九”三个组块,染东西要用“水”,染料的来源是草木,“九”表示要染很多回,这样就不易写错了。同样“熟”字教学时可将“丸”当作是锅中正煮着的肉丸来记。

这样依据汉字的系统性,以义符、声符、本义为中心把汉字组成一个字组,大大提高了识记效率。

二、提供记忆线索,加强感性认识。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大脑对于抽象记忆对象的记忆时间往往十分短暂,这也是孩子们识字回生率高的主要原因。让汉字教学的课堂活跃起来,根据生字设计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从多种方面提供记忆线索深化感性认识。

1、让身体动起来

心理实验表明:身体各个器官的充分调动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利用这一规律,我在教学一些会意字时,常常请孩子们根据字形做出相关动作,在实际过程中让他们对生字进行积极的思维,帮助他们意义识记论文开题报告。如讲授“闻”时,请孩子站在门中,做出侧耳倾听的动作,表示“闻”的本义是听;讲授“看”时,让孩子把手放在眉毛上眼四望,表明上半部分是一只手,“目”是眼睛;教学“休”时,请一位同学靠在模拟的树干上,明白“停止、歇息”之意;讲授“解”时,通过演示“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解”就是用两把刀把牛拆成一块块,所以由“?”、“刀”、“用”、“牛”构成……在动动说说中,他们不仅很快记清了字形,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字的本义,学会了拆字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让生字活起来

检索信息,要依据一定的记忆线索,它可以打开、激活有关记忆的痕迹,打通搜索通道。谜语短小精悍,趣味盎然,将它们与汉字教学相结合,可以让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对中、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更易于被记忆库保留。

字谜从古有之,在孩子对字形结构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之后,我便将这一活动引入识字教学中,让形象生动的谜面,成为回忆生字形音义三要素最可靠的线索。

针对三年级孩子总将“碧”的“石”写成“王”的情况,我引用了自己孩提时接触过的谜语“王先生,白先生,坐在一块石头上”,使学生回忆起字形(下面是“石”不是“王”)的线索;书中“告”的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字形(上面是“?”不是“牛”)的线索不但使学生在生动的认识中记住了这个字,也给了我这个教育者很大的启发:“向前一直去”,他们知道了“句”的写法;在“八九不离十”中,他们明白了“杂”字的组成……随着兴趣的调动,那一个个汉字在孩子们的眼中,变成了生动的谜语,智慧的火花即时闪现,遇到“明”,他们能编出“日月同辉”;看到“朝”,他们能想到“十月十日”……

3、让冗余信息多起来

信息论原理告诉我们,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一种是新信息,一种是冗余信息,其中新信息才是信息量,已掌握的知识就是冗余信息。在识记生字时,冗余信息越多,要学习的新内容就越少,就越容易学。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下列办法提高信息的冗余性,降低孩子们的识记难度。

1)创设情境:例如“疑”字,有“迟疑、犹豫”的意思,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战士在战场杀敌,他想:我该用“匕”首去刺杀敌人,还是用“箭”矢去射杀敌人,是用长“矛”穿透他们的胸膛呢,还是看形势不对干脆逃“走”呢? 有了生动的故事作为依托,孩子在识记和书写“疑”字时就轻而易举了。

2)编顺口溜:例如“嚷”——张开嘴巴乱嚷嚷,一点一横长,两口在中央,“衣”字没有点,一口水井当中放;“德”——“阿十和阿四,是对好朋友。两人很团结,做事一条心。”朗朗上口的歌谣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一下子就突破了这些生字的教学难点,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学会口诀后,孩子们在书写“嚷”时没人将撇遗失,书写“德”时再未有人将“四”下的短横漏掉。

孩子们很快掌握这种识字方法,甚至模仿编出了“司机讲话”——“词”,“山上的石头”——“岩”之类的口诀。我便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互做老师。一次,语文基础较差的张某在教大家识记“赢”时这样说:“我死亡都不怕,张开大嘴巴,吃掉了月亮,吃掉了贝壳,吃掉了凡人”。这一了不起的创新立刻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有时孩子编的儿歌、口诀十分牵强,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本身就是他们的再创造,正是在这种再创造中,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对这个字的感性认识也更为深刻,能让他们更为持久的记住生字,理解含义,这不就是我们汉字教学的目的吗?

三、利用加工线索,辨析形近汉字。

汉字识记难在记字形,汉字的识记过程就是信息的储存和检索的过程。其中,加工和线索起着重要作用,认识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事件的记忆,将随加工的增多而增进,加工愈充分,记忆效果愈好。识字时因形求义,建立音形义内在联系就是对汉字而深刻的加工,可以大大强化记忆。例如教学形近字“拨”、“拔”,在辨析时我结合“拨”的本义是“用手轻轻动”,对“拨”字进行加工,告诉孩子“拨”字留有一个小短撇,就是给别人拨弄的,而“拔”需要很大的力气,因此没有短撇,要使劲就得拉着右边的长撇。有了这种有意义的加工,学生可以马上在辨析时推论出正确的选择。

篇3

1《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必要性及目标

1.1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改革的必要性

《学前心理学》教育主要涉及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具体技能的训练。高校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接触心理学知识,因此,《学前心理学》的教学要求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课堂目标,每个目标又要细致划分为若干个步骤或层次,将教学要点和难点贯穿到这些目标中。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无疑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教育中的积极性。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前心理学》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依然出现“灌输式”和“填鸭式”现象。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心理学知识,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认为这门课程艰涩难懂,且枯燥无味,进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对《学前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并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立阶段性教学目标,注意突破这门学科的重难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前心理学》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1]。

1.2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前心理学》应当转变原来的灌输式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情感、知识和技能素质。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对心理学的接受情况,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学前心理学理论和概念。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避免直接给出心理学案例或问题的解决方法,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等方式,逐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高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的教学目标首先应包括知识目标,即探讨研究儿童心理问题和现象的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掌握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其次是指技能目标,即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则是指情感目标,即幼儿教师的职业意识和道德、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个体人格的完善。

2《学前心理学》教学策略

2.1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创新教学方法

《学前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论研究者必须学习的课程[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变化特点,并了解有关儿童心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教育措施,培养对幼儿教育的兴趣。同时,这门课程还可以帮助高校院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解决儿童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学前心理学》的这些特点和性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较于普通的心理学研究,学前心理学具有更加独特的一面,由于学前儿童在知识、语言、思维、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知识都相对匮乏,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在行为举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学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关注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接触学前儿童,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语言及心理特点。并根据观察结果,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此外,还要有效利用幼儿园的录像和生活记录资料,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带到课堂总,分小组讨论、研究资料内容,并针对录像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性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水平,设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自主研究教材内容,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可以实施项目实践法。例如,为了了解儿童的交往类型和关系,可以安排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儿童在交往中的行为和态度,并着重调查某一班级儿童的交往情况,依据调查结果绘制幼儿交往关系图,并以书面形式在课堂上讲解关系图,以此引导学生在调查实践中自主掌握心理学知识。再次,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训教学,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操作过程。此外,还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让学生到幼儿教育前线实习,负责具体的幼儿教育工作,在工作中验证和巩固自己已经习得的心理学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心理学知识体系。

2.3强调学以致用,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同样是提高《学前心理学》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为了凸显这门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特点,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标准,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突出过程性评价,即在考核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以此引导学生重视《学前心理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日常考核首先包括课堂表现,即案例讨论分析、学习任务完成、课堂问题回答、实习实训表现等内容。其次包括作业完成情况,促使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学前心理学理论知识。再次包括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觉运用习得的心理学知识解决幼儿教育问题。在革新日常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还要改革期末考试制度。在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开卷考试内容,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基础心理学知识,开卷部分则以综合运用和案例分析为主。以此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学习与实际分析运用结合起来,进而增强自身的心理学知识运用能力。

3结论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做好《学前心理学》教学工作,需要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对传统《学前心理学》教学模式加以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前心理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牛艳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篇4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篇5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实现高效,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只是零碎的、感性的,还不具备综合认识能力,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新的物理知识点时,教师要考虑该学科的认知规律是从生活中的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再应用于社会中去的过程,达到让学生认识、熟悉到掌握物理知识点为目的,因此,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有创新.例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平面镜成像规律,首先根据学生对平面镜中像的初步了解,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让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可能有错误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认为,物离镜子越远像就越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探究实验,并且在实验器材上进行一些改进,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至于学习之后的效果,通过练习反馈发现,该知识点学生掌握得很好.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有的教师采用一个精彩的小魔术开场,有的教师则用一段动画视频开始,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到了一个个吸引眼球的开端.好的开始往往可以成为好的结果的关键,利用人的好奇的本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吸引眼球,目的都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教学,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对新知识的渴望,从一开始就被带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气氛中,而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进入一个个精彩的小实验中,从实验中总结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去解决一个个问题.有的教师采用小组为单位的实验方式,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既体会到了团体的力量,又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的教师让个别学生演示一些实验,这样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提出个人想法,提高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师生不断互动的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不断增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将多媒体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和新颖度,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新奇,有想学的欲望,将学习过程由被动转向主动.多媒体技术较好地结合了物理的学科性质和课程特点,能不受时空限制地展示实验背景和实验成果,将生活中与物理规律相联系的大量现象展示出来,给予学生丰富具体的感官享受,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300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实景重现显然不现实,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展示出来,将300年前的实验重新再现于学生面前,以多媒体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篇6

二、教育心理学性质特点

六十年代的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正是因为教育心理学才发展起来还不成熟的缘故。在之后发展繁荣后,真正运用到教学中。70年代末期教育心理学编程教材进入同学们的课本中。教育心理学实际上就是教育与心理的科学,要具体研究教育心理学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细讨论。教育者的性质特点。教育心理学中研究一般授课过程中教师的特点,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教师的平时表现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效果,以及教师的心理思维。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和与授课方法,有些不负责任或者说是没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的教师就会采取上课讲自己的课,不管学生听不听,懂不懂,只管自己讲课完成就行;然而有些老师确是很有一套,将自己的想法全都传达给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幽默风趣的授课手段获得学生们的一致认可。还有一些老师采取放养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只在一旁旁敲侧击,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多种教学方式可以获得多种教学效果,这都取决于老师的心理思想。受教育者的性质特点。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大多数的人出生时的智商都差不多,然后上学考试总能看出差距,这并不是智商的原因而是学生自身的努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句俗语说勤能补拙,即使思维不活跃,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显著地效果。教育心理学中,研究学生的心里想法,更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好的传授方式,从而理想的教学效果。教育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联系老师和学生之前的纽带。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老师应该因材施教。采取什么方法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同学科该用哪种教学方法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践中的教学方法会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心理老师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效果。每个老师都有意要自己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每个人的心里特点。总的来说,教育心理学就是根据关于教育的人群中的每个人不同的心理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特点也就是研究对象的特点。这门学科对教育教学中人们的心理展开探索,具有重大的意义。

篇7

2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重新思考

转型后的许昌学院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这个背景下,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其重要。基于以上做出的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思考心理学专业英语的教学问题。

(1)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保障,行动上落实

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育的延续,是从学习英语到用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过渡,是语言学习到信息交流的发展,侧重语言的应用及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在许昌学院转型后的今天更能凸显它的优势。故学校、相关院系应该从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保障、行动上落实心理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增加心理学专业英语课时,由原来的一周2个课时增加到4个课时,原来的开设一学期增加到两个学期,即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保证学习的连续性。

②大学英语教学部不但要设置基础英语教研室,还要设置专业英语教研室,从教学机构上彻底解决专业英语长期存在的问题。

(2)强化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培训工作

许昌学院的转型给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目前来看,教育科学学院的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是一名有心理学基础的英语教师来担任,虽然教师能够流利的运用英语来给学生交流,但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难免会有空白,这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也会有影响,故强化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①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方式来获取相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向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和心理学专业任课教师请教切磋问题;

②由院系牵头,请一些心理学专业领域的一线知名专家以报告的形式来传授知识;

③委派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到美国、英语等其它国家学习。毕竟心理学是舶来品,要想学到成熟的、前沿的理论,更应该到国外去熏陶和感悟;

④学校可定期聘请企事业单位的精英来学校开展讲座,帮助专业英语教师、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应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地考察,保证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3)改革教法学法,突出讲授内容多样性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社会,教学是社会中的子系统,不能拘泥于同样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倦怠的状态。教师要积极去研究教法和学法的改革,从而使改革后的教学能推动许昌学院转型后的发展,更能凸显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本色。改革教法和学法的核心是凸显授课内容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从两方面来才尝试:在教学模式上,除了课堂讲授(阅读+翻译)之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讨论、实验室听力口译训练、分角色阅读、录音、录像、辩论会等模式来完成授课任务。在讲授内容上,讲授内容是改革的核心部分,教师在内容的设计上要精细,更要符合专业英语学习的应用性目标。除了设计一些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翻译内容之外,还可以考虑设计一些心理学专业英语写作课、听力课程和口译课程。数据表明,有90.8%的企业都认为一个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听和说方面的能力最重要,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流利地用英语和客户交流。

(4)加大教学资源整合力度,提供硬件支持

教学资源是中介手段,没有了中介手段的依托,心理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就很难实现。加大教学资源整合力度,整合心理学专业英语教材方面的资源。通过研究发现,国外的原版教材虽然心理学的原汁原味没有改变,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为里面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长难句。国内教材在知识的系统上保持的非常完美,但毕竟是翻译过来的内容,失去了心理学的原汁原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学专业英语的特点编制校本教材,达到学以致用。在编制教材时,可以同时吸收原版外文教材的原汁原味和国内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整合学校教学实验室和院系教学实验室,开设大量的听力和口译课程,使心理学专业英语课程开展的有滋有味。

篇8

2.引入———赋予学生实验设计方案以适当的情感色彩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本不含有情感因素,但是实验方案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思考、付出,教师可以从外部赋予它以某些情感色彩,学生会从这些情感色彩中感受到情趣,从而增加学习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了学生们的实验方案设计;然后通过统计数据展示: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涉及到了9个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之后再点评:所有学生都设计了实验方案,每个人的实验方案设计都有其可取之处,并且涉及到了9个方面,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期。这种赋予学生作品以积极情感色彩的引入,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并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状态开始课堂学习。

3.课中———超出预期,收获快乐引入后,按照“确定实验名称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方法(步骤)设计结果记录、处理方式”的顺序,笔者有针对性地逐一展示从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截取的素材,依次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通过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之间,以及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与教材上其他实验设计方案之间进行对比,来落实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在依次展示从学生实验方案设计中截取的素材时,笔者逐步呈现出越来越完美的素材。比如在“确定实验名称”这一环节教学时,笔者首先呈现了一位学生的素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这个实验名称告诉了我们研究的范围。之后呈现另一位学生的素材———“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这个实验名称告诉了我们这个实验的性质是探究实验而非验证实验。呈现的第三位学生的素材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这个名称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实验的内容。最后呈现第四位学生的素材———“探究光照强度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这个名称还明确了实验的对象,更加完美。这种不断超越学生预期的材料呈现方式,不仅会导致情绪的发生,还决定了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情绪的种类。会一直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从而收获持续的快乐和惊喜的情感体验。

4.课后———为学生创造实验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可能,激发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在本节课完成以后,一定要对学生实验方案设计的课后修改情况进行督促,并想尽一切办法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验室里运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实验后还需让学生再次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力求完美,感受实验探究不能一蹴而就,体会不断思考、实践、完善和获得进步的积极情绪。不能因为课时的限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而剥夺学生尝试成功的可能。实验设计后学生实验的进行不仅使这一教学内容得以完整,更为重要的是实验的成功会为学生带来快乐的情绪体验,这种快乐的情绪体验会让学生感觉所有的学习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能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教学反思

虽然教学内容较多,但由于备课充分,教学设计中的情感因素基本得到落实,教学过程中教师情绪饱满,与学生形成了良性的情绪互动氛围,整堂课教学节奏紧凑,各环节进行得流畅、自然,每一部分都能感受到学生收获的快乐。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自我完善实验方案设计并成功指导自己的实验操作,收获了成功的体验,但也有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反思如下。

1.教学生活中教师积极的情绪主导是以情优教的催化剂快乐的情绪既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快乐的教学气氛是师生共同创设,也是共同享受、共同调节的。但是由于教师是成年人,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的心智发育更加成熟,调控能力也更强,所以,教师在教学气氛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学生活中教师积极的情绪是以情优教的催化剂,可以主导教学气氛朝快乐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主导教学气氛的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热爱教学生活,热爱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爱,从而让学生热爱自己的教师,热爱学习。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会钻研教学艺术,从而达到夸美纽斯所指出的: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师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快乐。第二,热爱所教的学科。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就会认真钻研这个学科,就会创造性地把这个学科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里透露出教师对这个学科的热爱。这种对学科的热爱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主导着学生朝喜欢这个学科的方向发展。第三,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十分强调教师的这种情绪状态,他甚至把这视为教师教学艺术的精髓,并把它确立为教师应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写入《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他这样写道:“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教师课堂上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会感染每位学生,唤醒和鼓舞学生以达到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教师积极的情绪主导发挥作用后,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较好发挥,学生的情绪状态被调整到良好状态,学生的需要就会在教学中得到满足并产生快乐情绪。由于情绪感染的互动性,学生的这种快乐情绪又会感染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快乐情绪。由此,在教师积极的情绪主导之下,师生间形成情绪的良性互动,共同创造出共乐的教学气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以情优教。

篇9

二、“光纤通信”课程理论教学方法与实践

1.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分析应从简单递进难度。例如,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习光纤中的光传输理论时,先讨论学生较熟悉的几何光学法的全反射传输理论,再分析光在光纤中遵循的电磁理论,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并进行严格推导和详细讨论。

2.教学中应适当展开课堂讨论。对于一些较简单并有一定重复性的内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由于,光纤制造和光缆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易懂,制造过程和方法有很多种。因此,对以上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形式教学。预先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选择2~3个题目,之后收集资料、制作PPT、充分备课。课堂上每组选出1~2个学生,上讲台利用15~25分钟的时间对特定题目进行讲解,讲完后其他成员可以提问,相互讨论。通过以上教学环节,本是一些繁杂的内容从不同讲解者的不同风格再现出来,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讲授内容丰富多彩。同时讲解者完成了选题目、制作PPT及备课讲课等全过程,这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是一个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3.教学过程中适当展示实际器件或相关案例。光纤通信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除了规定的实验课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涉及一些实际光学元件和设备时,比如,连接器、耦合器、光纤光栅和激光器等,课堂上尽量展示实物及说明书,并说明其在通信网络中的具置和作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巩固教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设计光纤分类和工艺等内容时,我们尽量引入许多国内外的著名企业并展示其相关光纤产品。我国已拥有长飞、亨通、烽火、富通、中天、永鼎、通光、汇源等光缆企业及特发、成康、北康、侯马、富春江、天虹、宏安、华伦、华达、华新、港龙、通鼎、西古、法尔胜等一大批骨干企业。2006年,国内市场光缆总量达2000万芯公里,出口光缆470万芯公里,总产销2470万芯公里以上。2000~2012年,我国光纤需求量增加了整整24倍,年增长率达30%。2006年中国光纤需求量仅占全球的25%左右,至2012年,这一市场份额已超过了50%。光缆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主要企业的主要产品指标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种类规格基本齐全(海底越洋光缆尚差)[5]。

4.概念与其背景相联系。每一学科与每一门课程都具有相应的概念和理论。其中一些现象的发现、一些概念的提出有其历史背景和条件。在光通信,特别是光孤子通信属于这一类,孤子这个名词首先是在流体力学中提出的,其概念可以追溯到1844年英国工程师SocttRussel在《波动论》中记录的一段于1834年8月在爱丁堡一戈拉斯高运河上的一次经历。讲授该内容时,我们抓住其独特的历史,回顾一下当年的发现,活跃课堂气氛,形象准确地理解概念。

5.理论分析与科研成果相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科技论文,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得更好,同时对科技论文的查阅、内容格式和写作等进一步了解,对以后毕业论文,乃至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科技论文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点:文章的主题符合课程相关内容;科技论文的难度要适当;科技论文作者及其单位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后,科技论文内容为该领域研究热点[2]。比如,讲授完光纤结构、制造工艺和传输理论之后,组织学生学进延(烽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S-C-L三波段传输新型单模光纤的设计和研究》和专利《一种新型低色散光纤》[3]。通过分析科技论文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把成果撰写成科技论文或申请专利的整体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6.实验、课程设计和仿真模拟。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针对性地开设了12个典型实验。除此之外,结合理论与实践,设置了计算机仿真的课程设计内容。仿真是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6]。很多情况下,因受到实验条件限制,光纤通信中经实际操作,用实验结果证实和分析的内容有限。此时,我们可以学习和利用仿真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光纤通信领域功能较强的模拟软件设计光纤通信器件和光纤通信系统。对光纤通信网络的模拟,参数调整和结果分析加深对实际通信网络的了解,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篇10

怎样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怎样使物理容易学、容易教?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物理教学论”应当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在撰写《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l997年)时,力求在结构上有所突破,内容上有所创新,实践上有所启示,研究上有所加深。尝试构建新的体系。

从国际上“物理教学论”研究的内容看,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问题的解决、物理方法的应用,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位物理教师,最为关心的也是这些内容。但是,如果仅仅就概念形成来论述物理概念的形成,仅仅就问题解决来论述物理问题的解决,仅仅就方法应用来论述物理方法的应用,这容易使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停留在较低的经验水平上。既然是物理教学论,就应当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次,必须探讨物理教学的概念、问题、方法的理论基础----认识论、系统论、结构论。

研究教学中的认识过程,不仅要涉及一般认识论,而且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物理教学,必须研究发生认识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必须进而研究发展认识论。认识论是物理教学的哲学基矗我们认为,把一般认识论、发生认识论、发展认识论,三者统一,用以研究物理教学论的哲学基础,才较为完备。

一般认识论是广义的,是适合于整个人类的认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狭义的,?适合于儿童(0--15岁)的认识论;本书作者提出的发展认识论,也是狭义的,是根据爱因斯坦关于科学创造的论述,提升出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认识论。

现代科学中系统论的发展,大大深化了对认识论的研究。从系统论的观点去研究认识论,从认识论的观点去研究系统论,必然给我们许多新的启迪。作者在《系统科学与教育》一书中,将认识论与系统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特别是从物理学的原理及公理体系中受到启发,提出了系统学的原理及公理体系。系统论的原理能够成为物理教学的科学基础,这已为许多物理教师所接受。

物理教学中的结构论,是应用系统论思想研究物理教学的具体成果之一。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对物理学的知识而言,学生也只有认识物理学的整体结构,才能较好地掌握它,从而应用它,体现出物理知识的整体功能。虽然,中学阶段,物理学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尚不完备,但是,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对物理学结构给予一定重视。结构论也是物理教学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本书论述了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认识论、系统论、结构论。这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以物理教学的认识论、系统论、结构论为基础,来论述物理概念、问题、方法,其间还有不可忽视的起中介作用的模式、技术、艺术。以下三个公式是大家容易理解的:理论--模式--实践;科学--技术--生产;哲学--艺术--创作。由这三个公式可知: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它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技术是科学与生产的中介,它在科学与生产之间架起桥梁;艺术是哲学与创作的中介,它在哲学与创作之间架起桥梁。由此可见,物理教学论必须研究对物理教学起中介作用的内容:物理教学的模式、技术、艺术。这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二。

上述思路,使我们形成了一个“物理教学论”的新的结构:第一是宏观层次----一般理论层次----论述物理教学的认识论、系统论、结构论;第二是中观层次----桥梁中介层次----探讨物理教学的模式、技术、艺术;第三是微观层次----具体应用层次----研究物理概念教学、物理问题教学、物理教学方法。这一新的结构,我们简称为“九章物理教学论”。这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三。

本书前三章的“宏观研究”,虽然着重于物理教学的认识论研究、系统论研究、结构论研究;但,仍落实在物理概念形成的模式,物理教学的结构,物理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在后三章的“微观研究”中,又更为具体地探讨物理概念形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教学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前后呼应,形成整体。

篇11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再次是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

(二)先进的教学观念

首先是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其成长。

其次是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现代教学着眼人的终身发展,即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实施课堂心理教育,教师还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观察、作业分析、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内心世界等;教学设计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反应,有灵活处置的能力。

二、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

我们认为,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上。语文课堂教学渗0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整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授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学第十册《丰碑》一课时,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

(三)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就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还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起为中华腾飞读书的志向。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我认为,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一)锻炼坚定的意志意志

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讲述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读书的《一定要争气》一课,描写牛顿不顾嘲笑刻苦钻研精神的《做风车的故事》一文,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二)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小马过河》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乡情,《曼谷的小象》中的友情,《春蚕》中的母子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篇12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知识传授的效果也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本文拟就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提出自己的粗浅的见解。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弊端

1.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了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对象,放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师把向学生灌输知识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把考试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教学,通过讲解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通过听、记、抄、背的形式被动的完成学习过程的。用学生们夸张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教学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他们就象是复印机、打字机,把教师所讲的统统记下来,就算完成任务了。

学习是为了考试,对于讲的什么内容、有什么意义、能不能领会理解并不重视,因为有了笔记就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短时间里能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应试需要。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力性,无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未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其长期处于被动之中,必然导致学生自觉意识淡漠,顺从依附心态明显,他们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或定论的东西,缺乏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形式单调、呆板、死气沉沉,毫无科学性与艺术性可言,只会造成学生单向、刻板、片面的知识结构,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1.2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学以致用”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往的教学大致有两种讲授方式:一是每个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分析解释,撒胡椒面式的详细讲授,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是把一个章节分成几大块,抽出几个问题“抓大弃小”式的教学。一般在时间充分、问题较难理解时用第一种教学方式,而在时间较紧张、内容又不太难懂的情况下用第二种方式。

但不论哪一种方式,教学内容都是局限于理论的阐述和概念的解释,不能用理论来分析学校管理的具体问题,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实用的倾向,严重脱离学校管理的具体实际。而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会常青。

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作为理解学科的知识背景,学与用又不能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必使教学陷入枯燥乏味之中缺乏生机和活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也必然导致培养的学生虽然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有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学生中95%以上人的创新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他们在毕业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难以进行各种创造发明活动。而这种只会死读书本、不能学以致用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因此,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行创新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1.3教学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由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也由于缺乏适应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料、课件,再加上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技术,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所以,教学中仍然是采用黑板+粉笔的古老的教学方式,手段比较落后。这样的教育手段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人才的。

2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使学校管理心理学走出困境,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2.1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取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的标准的观念。

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首先,我们根据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多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本学科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本学科同样适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提问式教学。每次上课前都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然后在课堂上用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可以采用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方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通过老师问,请同学来回答,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由老师或同学回答。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对一些有争议、重要的、或者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运用讲授法讲清基本的理论观点之后,往往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达到互相教育,共同提高的效果。这就改变了过去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说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的任务就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阐述问题;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所以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思路,提供指导思想,具体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做主,所以学生自始至终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

而学生一旦从心理上被动学习的定位上解放出来,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精神就大大增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激发起来,许多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平时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他们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大大提高,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第三,在讲授中注重启发,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的倾向,为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正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时代里,企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接受无限的知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俗话说“授人一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享用不尽”。

过去那种仅限于传授已有知识的“再现型”教育,已经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和增长的局面,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知识教给他们,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一反三,善于探索新知识。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把学重点放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获得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方法,即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不仅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还注重启发学生富于想象,进行创新学习,使其在分析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索,另辟蹊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注意教给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方法。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有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理论的创新,写出小论文。再经过交流、讨论、辩论,就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教师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使其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进入“自奋其力、自至其知”的境界,这就完全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学生从只会顺着老师和书本的思路学习,发展为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甚至能发现老师讲课、书本和文献中的不妥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也培养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在真理的人。”我们的教学正向此目标努力,力求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归根到底是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和有利地位。

2.2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此,我们注重了对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来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把握理论,掌握方法;其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管理中去调查访问进行社会考察,了解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检验理论;其三,请专家、学者及学校管理者围绕学校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报告讲学,展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应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学生的素质结构。超级秘书网

另外,为了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利用计算机等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总之,我们经过了几年的教学探索,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后,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新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十分有效,并可操作。这说明了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