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7 19:24: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well-being poor college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ir gender,grade,single-parent families,families living and explore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well-being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Affecting Factors Inventory of Well- be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conducted on the poor students in the survey。Results: ①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verall well-being of men and women.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P
【Key words】 Happiness;Poor students;Influence factors
1 前言
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心理健康的一项衡量指标,反映了个人的生活质量[1]。关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是诸多幸福感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生力军,他们的幸福感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是了解大学生心理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的幸福感将会影响几年后社会主流工作者的幸福感,虽然幸福感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还是有一定的联系[5]。医学生的未来是肩负者救死扶伤的任务,他们的心理状态直接感染者患者,而贫困大学生又是这一群体中的特殊部分,本文欲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状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提供实证的教育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七年制11至14级贫困生共259名为研究对象。
2.2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级,城乡居住地,是否单亲家庭等。(2)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2] ,该量表由7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和休闲活动。
2.3 数据管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管理,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人群的一般情况描述
按照要求剔除填写资料不完整的问卷后,有效问卷共250份,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50人;一年级92人,二年级58人,三年级59人,四年级41人;来自农村的185人,城市的65人;单亲家庭学生35人,非单亲家庭学生215人。
3.2 贫困生幸福感的性别特征
针对不同性别的贫困生其在幸福感的分析见表1,男生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幸福感与女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3 不同年级贫困生幸福感的分析
表2显示,休闲活动方面的幸福感在年级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05),相对来说,大一、大二贫困生在休闲活动方面的幸福感比大三大四贫困生的高。在恋爱方面的幸福感不同年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6),随着年级的增加幸福感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他方面的幸福感差异则无显著性。
3.4 不同家庭居住地及类型的幸福感比较分析
由表3分析可见,在自我意识方面,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城市的贫困生的自我意识比农村学生的强。城乡贫困生在幸福感总分上存在差异(P=0.032),城市学生的整体幸福感强于农村学生的幸福感。
是否为单亲家庭的贫困生幸福感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5 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以总幸福感得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不同家庭居住地,是否为单亲家庭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只有家庭居住地一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是。可得影响学生总幸福感得分的因素为生源地。
4 讨论
幸福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一方面,它受到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主观上有所感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贫困大学生的总幸福感的差异不明显,可以间接说明在当今社会男女地位基本平等,但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男女生将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有关,说明男生在从事挑战性职业和面对竞争时更容易适应,从而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幸福感较强。其他方面的幸福感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
调查显示,在自我意识方面,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的贫困生的幸福感比农村的强烈,这可能与城市的孩子从小的环境培养了独立自主的个性,所以能够获得在自我意识方面较强的幸福感。调查同样也显示出,城乡贫困生在总幸福感方面也是有显著性差异的,城市的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是会比农村的好。重庆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幸福生活标准的统计数字发现,51.1%的大学生认为有很多钱是幸福的。这与当前的大环境和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念有关,但有的大学生能正视贫穷,通过各种渠道缓解经济贫穷,并把改变贫穷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强劲动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体验产生多大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3]。
调查显示,各幸福感因子以及总幸福感在是否为单亲家庭的影响下的差异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这说明在当今社会单亲家庭不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从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看出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只有一个家庭居住地,说明城乡居住地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也反映了家庭的经济水平对幸福感的不容忽视。
5 建议
对在校大学生必须要注重幸福感的培养和建立。真正的教育是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要帮助大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幸福,领悟生活和幸福的真正涵义[4]。
学校也要注重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教育方式的调整,及在自我评价方面的正确引导。对来自农村的学生应给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来展示他们的才华,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张益荣.大学生幸福感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30-31.
[2] 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418-423.
[3] 陈鹏,陈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78-180.
[4]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1):168-174.
【文章编号】 1000-981
>>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形成与干预机制的理论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个性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与预防及疏导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武汉市高职高专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研究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现状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机制研究 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 某医药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许珊丹.大学生伤害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5]韩慧,汤建军,张勤.蚌埠市大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研究,2012,4l(3):508-510.
[6]孙国仁,李红.网络成瘾与伤害的选择性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5(2):119-120.
[7]王严严。影响徐州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1):2卜23.
[8]袁杨,龙榕,苏斌.大学生运动伤害情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06-107.
[9]李振英,郭向晖.朝阳区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724-725.
[10]梁维君,龚萍,杨学文.湖南农村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流行特征与疾病负担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635-636.
[11]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
[12]毛迪,洪晓波.参与体育运动是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手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7):119-122.
[13]柯惠新,郝向宏,金锐,等。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2010.
2005-2009年江西省抚州市暗人群HIV及相关知识和行为变化趋势
2000-2008年贵港市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
HIV-1感染中的白介素-2免疫治疗作用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新药:杀微生物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MSM人群HIV/STD新发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艾滋病性病》稿约
100例HIV/AIDS患者接受AZT+3TC+EFV治疗不良事件的分析
HIV-1感染者CD_4~+T淋巴细胞及其各亚群细胞增殖和消亡情况的观察
HIV感染母亲分娩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状况研究
河南省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研究
云南省昆明地区高危人群HIV-1二重感染的研究
湖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与关怀的一站式转介服务模式
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和临床特点研究
福建省两市戒毒所和妇教所开展艾滋病检测与咨询的定性研究
不同地区吸毒者HIV感染与危险行为调查
艾滋病致孤儿童在“阳光家园”安置模式下的心理状况调查
我国10省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受治者有关社会保障权益的现况调查
179例HIV/AIDS病人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高危人群安全套需求状况调查
多部门协作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部分项目县(区)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学监测结果分析
卫生九项目部分省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12212人次艾滋病咨询热线电话资料分析
河南三地AIDS病人幸福感的探索性研究
云南某县艾滋病及其他脆弱家庭中儿童身心健康现况调查
山西省运城地区PLWHAS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天津市男孩的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深圳地区MSM性伴数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大陆7城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黑龙江省四市MSM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北京市丰台区2002-2008年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分析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副作用探讨
医科大学生参与社会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讨
POL干预方法在MSM人群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
2008年广西南宁市部分男男者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湖北省推广实施100%安全套使用与女性商业者艾滋病相关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分析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配偶不同标本滴虫检出率及致病情况分析
运城市18名艾滋病防治人员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例儿童因废弃注射器造成HIV非职
艾滋病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85例临床分析
以耳鼻喉科疾病住院的10例HIV感染者临床分析
哈尔滨市南岗区2004-2007年艾滋病与各种报告性病疫情分析
12例HIV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方城县3例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调查报告
271名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 态度 行为分析
老年人感染HIV的风险不容忽视
牙周炎症可能会激活潜伏的HIV
美科学家发现抗HIV的天然抗体
HIV-1感染对麻疹疫苗接种效果有影响
抗HIV药物可以抵御新的感染
到2050年人类有望根除艾滋病
三唑类抗真菌药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艾滋病疾病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HIV/AIDS相关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研究进展
第二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研讨会暨培训班征文通知
为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北京联合大学“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原教材基础上,设置了十二个问题导入式专题:(1)如何适应大学生活?(2)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4)如何让你的人生走向辉煌?(5)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6)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7)大学生如何培育职业精神?(8)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9)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法治观?(10)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宪法?(11)大学生在民商事活动中应遵守哪些规则?(1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刑法?经过两年的尝试教学效果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经对授课班级学生的调查反馈如下:
(1)这门课帮助新生很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所提高。(2)课堂教学比较贴近实际,例子广泛,材料丰富,比较容易接受,开设这门课是必要的。(3)收获了考察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大学生该具备的道德情操和法律素养。(4)课堂气氛活跃,课程教学不死板,采用导入式专题教学的方式更易接受,同时注重实践。(5)这门课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法制观。(6)在看一些短片中收获不少,寓教于乐。(7)这门课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心态,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懂得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8)这门课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刚上大学茫然的日子里,它教给我对事物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一次次的心灵撞击之感。(9)任课教师亲切和蔼,让刚入校的新生没有陌生感,很容易进入大学状态。(10)这门课中的法律知识很有用,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用得到。老师总是用生动的案例来导入教学内容,很喜欢。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1)这门课的内容与中学有雷同;(2)教材中实例不多;(3)讨论可以多一些,提高我们自觉探索书本的能力,提高求知欲;(4)多一点互动,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5)建议课件内容增加时代感、时尚性;(6)闭卷考试不适合这门课等。
二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开展专题教学的前提
为在新生中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导入式的专题教学,人文社科教研室的教师在暑假期间多次进行研讨,为及时推进专题课教学,认真开好专题课打好基础。
开学后,课程组每周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我们根据联合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协作组下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采取了由任课教师“专题备课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课程容量大、重点、热点和跨学科等问题,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在深刻领会联合大学关于开展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精神的同时,由教师任选自己擅长的章节准备教案、编制课件,并模拟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的精讲。其他教师围绕教材和主讲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讨、补充和完善,达成普遍共识。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再创造,形成个性化教案,以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为教师系统地有效地展开新课程教学作好了课前的充分准备。
三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课”成功的关键。目前在我校大学生中对“基础课”不重视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曾经在新生第一节上课时作过调查,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文凭不高,学到一门技能就行,管它什么思想课,只不过有考试压力不得不学罢了,功利思想明显。要使本门课引起学生重视,除教师认真备课、讲授外,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至关重要。这是“基础课”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师只有改变讲授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听课中接受思想教育,获得真善美的启迪,才是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打破原有思维模式或者思维定势。要从众多资料中选择出适合自己讲授方法、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又能吸引同学注意力的资料。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本、专科生无论是在接受能力上还是兴趣点、关注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于是任课教师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个教育过程,都必须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觉性。本科生入学成绩较好,接受能力强,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讲授有一顶理论深度的问题。相反专科学生基础差,对理论性强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况,引导学生们提出他们的疑难问题,及时地组织课堂讨论,开阔学生思维,
提高认识水平。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睁眼”看世界。
(二)加强社会实践,强调体验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很强,我们在教学过程努力拓展实践的方式,做到使实践成为“基础课”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在开展社会实践方面,要让学生深入到广泛的社会现实中去,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的设定更接近社会现实。
1在学生作业中突出实践要素
我们给学生布置了社会观察报告的任务,五个题目由学生任选其一:(1)大学生活的第一道风景线―――军训;(2)我的大学游记;(3)我身边的道德模范;(4)幸福感调查报告;(5)大学生活费用调查报告。要求所有学生自由组织小组(一般为5~7人),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为确保调查质量和学术水平,首先要确定调查小组的负责人、严格填写调查记录等等。其次,详细制定调查计划。第三,对社会观察报告制作优良的小组,选派代表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给予表扬,并对平时成绩加分。总之,活动要有始有终,切忌虎头蛇尾。
2适当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体验式社会实践参观考察
2011年11月,我们组织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去河北乐亭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在选取考察成员时,既要依据教师对各班学生平时上课情况的考察,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权利。学生参观后有很大收获,都认为这种亲身实践的形式非常好。
(三)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适时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深度的、新的影像资料能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第一个专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我校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的视频,学生们反响十分强烈。因为,视频中的人和事都十分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很亲切。视频中的人物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正是他们的困惑和急于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考试测评手段的科学性
自2011年起,“基础”课在联合大学首次定为考试课。考试采取了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期末闭卷考试的初步探索。平时成绩中的组成:(1)三次课堂测验,每次20分,共60分;(2)社会观察报告30分;(3)平时考勤、课堂发言、课堂纪律等10分。期末为闭卷考试,试卷分A、B卷,由考试中心随机抽取,考试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六种题型。
总之,通过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基础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系统高深的理论与生动活泼的事例相结合,教师准确把握了大学生的脉搏,贴近他们的实际,使得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何云庵.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时效性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8.
[2]孙权.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论[M].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7.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生态课堂 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幸福感
一、引言
当前国家经济政治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大学英语应势改革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师生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获得知识,还要更加有趣地探索世界,提高认知并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存在的幸福感。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大学英语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坚持分类要求和因材施教”,为大学英语改革提供可行的参考模式。目前各学科蓬勃发展,学科交叉研究的现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为行为模式改变发展提供了丰富理论基础。本文分析大学英语现状,交叉生态学和心理学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改革发展措施,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师生课堂幸福指数。
二、生态课堂和课堂幸福感
课堂是师生共建的主要交流环境,从课堂的自然环境(课桌讲台等)设置到课堂内人(师生)的关系和交流,以及课堂气氛(师生的活跃程度)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的课堂情绪和感受,从而影响师生课堂幸福指数。健康循环、协调发展的生态课堂为课堂主要元素(教师和学生)提供和谐发展空间,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和师生双方共同的课堂幸福感。
1.生态学认为,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处于相互适应的动态之中,从而协调发展。生态课堂是以生态的眼光和方法组织改善课堂。课堂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系统共同体,该系统中存在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存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在固定时间段共生合作形成生命共同体(尹红艳,2016)。简言之,生态课堂是由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设施按照一定规则和理念设计组成一个相互作用并互相依赖的具有信息分析和交流功能的有机整体。课堂生态由教师引导,师生共同维持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课堂保障课堂教学及学习效果,同时使师生双方完成自我实现,提升师生的课堂幸福指数。
2.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幸福是指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非常满足的情绪情感状态。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快罚而且包含了通过充分开发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个人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教育应更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正面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主观体验,提倡教育工作者应以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陪伴学生完成获知体验。教师应首先具有感受幸福的能力,教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会在感染学生习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幸福的感受能力。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他们感官上对客观世界和知识不断探究思考的乐趣,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达到自我实现和满足感;通过愉悦平等的课堂沟通交流和小组合作实现作为社会人的人际交往需求,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大学英语课堂现状
2010年央视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大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思想和语言学习特点缺乏基本理解(郑佳丽,2014)。外语工作者过分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学科发展需求乃至考试需要,对其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关注较少。大学英语课堂对学习者思维方式拓展、价值观念和人格结构的发展及学生的课堂情绪及课堂幸福感关注度不够。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和全国高校的扩招,高校普遍采用多媒体大班教学。教师与学生课堂有效交流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对流水式课堂失去兴趣。教育科技的发展、手机网络等广泛应用,使教师课堂受到挑战,教师授课的幸福指数降低,教师自我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尤其是近年来,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开始,分级教学方便教学过程,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部分学生产生外语学习焦虑,缺乏课堂幸福感。师生内在情绪作用于他们的潜意识或显意识,给教师的授课情绪和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使教师授课行为及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偏差,课堂气氛不良,教学及学习效果削弱。这些情况亟待改善。
四、有效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
语言课堂学习不仅注重信息的传递和吸纳,更注重观点的表达与交流。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运用第二语言表述时,在语言表述水平达标基础上,情绪心理因素对表达效果起了很大作用。良性循环的生态课堂为语言学习者提供物质和心理的安全保障,强化课堂学习效果,获得积极的课堂体验和课堂幸福感。综合多年教学实践和感受,笔者认为:积极营造良性课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注重授课环节学生体验式学习、加强课堂有效的师生合作、增进师生课堂情感交流是构建生态课堂、提升师生课堂幸福指数的有效手段。
1.营造良性课堂环境。从课堂自然构建来讲,课堂组织空间模式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模式,设置圆桌式或环式空间模式的面对面模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非语言交流的机会,达到最佳交流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丰富课堂,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网络在线学习,完善线上及线下的课后跟踪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从课堂主体来讲,师生双方指定约束双方的制度和规则,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教师平等对待每个生命,不只看分数或关系。接受学生差异,并关注学生个性化优势,努力助其成长。例如:有的学生英语成绩并不好,但极具表演天赋,在制作微电影等小组活动中大显身手,可以收获极大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调动,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情感的投入,教师就会教得积极,学生也会学得投入。在教学过程中,伴随学生获得知识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及获得知识后的自豪和神圣感。
2.构筑体验式生态课堂。体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积极的环境,提供体验的内容,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体验到主观幸福感。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的道具、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值得学生回忆、让学生有所感受、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的语言活动。语言不再是外在表达而是内在的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的体验和参与。例如:课文“The Last Leaf”,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有英文短剧现场在课堂上呈现。大家在参与感受与评论中完成对整个文章情节和任务的理解,达到语言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目的。对于某一观点即兴的课堂辩论或表演,是笔者创造体验式教学课堂的常用手段。
3.构筑合作式生态课堂。合作共生是生态最基本的表征。课堂合作不仅体现在简单沟通中,课堂内外小组合作竞争也为学生成长提供人际交往环境。通常笔者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学在预习、课堂讨论、作业甚至写作等课堂活动中以小组方式进行。小组内成员签订“合同”,明细权责,轮流负责,大家共同管理,共同荣辱。为完成相关任务,小组之间需要不断合作竞争。在合作中,学生体会社会化的约束、沟通与协作,学会平衡个人与团体关系。通常合作成功的小组,组内成员各方面表现都很好。课堂中学生富有活力,师生合作和谐,教师和学生都能完成自我实现并相互配合,课堂中人就会感到愉悦、感受幸福。现代化合作式生态课堂为提升师生课堂幸福感提供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
4.构筑愉悦的生态课堂。现代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传统严肃的课堂下他们有不同的“娱乐”需求,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表达欲望,首先教师课堂设计需要智慧。例如:下面一个口语讨论题:“What historical figure do you like most?”笔者将此口语题目变成“What historical figure would you like to marry?”学生课堂讨论积极性大大增强,自主发言人数增多,讨论效果显著。此外,大学生年龄阶段特征决定他们有极强的好胜心。在学习及测验过程中,多使用正强化,以加分原则鼓励学生“斗起来”,相互竞争中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更喜欢“即时性反馈”。教师对学生评价要全面即时,快速即时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再次尝试的热情,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有效手段。
爱的语言有很多种,师生学会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引导学生正视“成长的烦恼”,客观评价自我,积极疏导情绪,学会体会幸福。维持师生间良好的情感状态,并把这种情感推移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发展中的学生,尊重、宽容学生,在课堂中发展和利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心理。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幸福,从而师生互相陪伴,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五、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个人都能幸福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终极价值。课堂是师生生命共同的一个场景,是师生生命成长过程中一个特定的生态圈。课堂中一个个具体又各具特色的生命相互尊重的同时不断交流、竞争、平衡,共同构筑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态圈”,教师和每位学生为之贡献的同时从中汲取养分完成个人成长,生命得到滋养,共同感受幸福。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2012年4月2日,联合国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共同《世界幸福报告》。作为联合国首次以幸福为主题的世界性排行榜,这份长达170页的报告以10分为满分比较了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成绩”,丹麦以接近8分的得分位居榜首。
国力不是最强,国民也不是最富,丹麦何以赢得“幸福考试”的状元?
此次的幸福大调查显示: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不存在绝对的正比关系,但是“幸福的国家确实都比较富裕”。丹麦人均GDP为56000美元左右,排行世界前五;平均工资仅次于瑞士。但是工作时间却是全球最短的国家:根据丹麦《贝林时报》刊登的瑞士银行调查报告披露的数据,丹麦处在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工人,年工作时间为1658小时,比西欧国家少100小时,比东欧国家少167小时。
大街小巷闲庭信步的丹麦人很容易使人认定这是个慢节奏的国家,其实不然。无论社会生活还是商业领域,丹麦都是个高速高效运转的机体。而信任感在这种运转中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比如:哥本哈根地铁基本不设检票口,更甚少遇到检票员。不要觉得公共交通免费也是丹麦高福利的一项,价格最低也要三欧元的地铁票,购买全凭自觉,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丹麦人会逃票。超市里自助结账台比人工结账台多,顾客选好东西后自行扫条码并刷卡付账,而大多数中小型超市大门口连防盗器都没有。
丹麦社会在这种人与人之间高度信任的环境下,节约了设备和人力成本,也使生活更加便捷。
丹麦无疑是世界上收税最高的国家之一。占据国家税收一半的个人收入税(所得税)最高税率达到68%,商品的消费税为25%。税收虽然高得惊人,但丰厚的税收被政府用来维持丰厚的福利体系,也让丹麦人交得相对心甘情愿:丹麦人享受终身医疗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大学生可以领到政府的补助;如果失业(三年内工作总时间不到52周)则可按照前三年平均收入的90%领取失业保险,并可参加政府开办的多种“下岗再就业”培训。即使在2009年欧洲金融危机后,丹麦也一直保持很低的失业率。
丹麦以“杀富济贫”的方式,解决贫富悬殊,也降低了可能引发的社会不安定。
哥本哈根大学社会学家彼得·古内拉克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幸福感高的丹麦人的共同感受是:身处环境中接触到的人社会地位、价值观和财富与自己类似,同时在生活中感受到“安全”。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特派记者丹·比特纳在他的新书《去最幸福的四国找幸福》中展示了一位叫简的42岁丹麦垃圾清运工的生活状态:每周工作21小时,年薪8万美元,业余时间健身、访友、辅导孩子功课,开着奔驰,偶尔干点副业,每年带家人去希腊度假……这就是简口中“鸡蛋黄般幸福”的生活,也是最普通丹麦人的写照:富足、安逸。
丹麦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投票权的国家,也率先允许同性恋结婚。
美国:有信仰、工作着的人幸福感最强
大多数人在对美国人真实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容易下“美国人=无拘无束+成功富有”的定义。但著名经济学家、美国企业研究所主席阿瑟·C·布鲁克斯总结说:信仰、工作、婚姻、慈善、自由才是组成美国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在美国社会生活和价值观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国社会调查显示:有者中43%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无者中只有23%。美国是个多宗教国家,80%以上国民信奉基督教,另有天主教、犹太教、佛教和摩门教等。教会除了供信徒们学习教义、参加仪式外,触角延伸至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基督教青年会YMCA几乎在每个城市设有其管理的健身房,为国民提供覆盖最广、设备齐全、价格低廉的运动场所。
与此同时,宗教为美国人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接触慈善、做善事的机会和方式。美国长期规律性做义工的人更是超过50%。美国人从“给予”的行为中获得极大满足。数据显示,“感觉幸福的美国人”中,捐赠者比不捐赠者多43%,志愿者比非志愿者多42%。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相互竞争的挑战。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与内涵的竞争,因此,高等院校已经步入了从数量、规模扩张到质量、内涵提升的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一激烈竞争时期,高校辅导员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负荷日趋严重,特别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工作中较严重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幸福感就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主体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协调及自我达到完满统一的自我认同及自我欣赏的感觉,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1]。首都经贸大学2010年3月15日的2009《北京市社会生活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金融危机中度过的2009年,北京居民幸福指数、安全感指数、社会诚信指数等8方面指数都有所增长。城区居民幸福感略高于郊区,公务员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而高校教师幸福感却显著低于全市居民平均水平。另有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职业倦怠也正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与幸福是相互感染的,一个有教育幸福感的教师,会通过给学生以快乐而得到快乐的回报而感到幸福[2]。
2、职业倦怠对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影响
自从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和诗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以来,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外研究发现,工作负荷、角色压力、合作者、管理者都对工作倦怠有预测作用,这说明幸福感不仅受先天遗传、人格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如工作倦怠这样的负面心理状态的影响。与国外研究结论一致,阳红(2008)发现教师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相关显著,工作倦怠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幸福感。张众(2008)提出职业倦怠是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内在根源,认为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获得满足,潜能得到发挥,从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并且得到外在和自我双重的良好评价,便可以产生一种持续快乐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而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果,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工作都有许多消极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职责,是高校教师群体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三维度的具体表现为: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这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中最典型的症状。许多辅导员才开始工作时干劲十足、精力旺盛、主动性很强,但工作几年后常常表现出疲劳感,对自己的工作常觉得负荷沉重、耗尽心神,且对外界不当的教育指责常感到难以忍受,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对工作就逐渐变得缺少主动性、表现出惰性。2)去个性化(Deperonal lineation),也称人格解体或非人性化。指辅导员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同事及家人。常常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语言评价学生,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烦的情绪,因拒绝与排斥学生,故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进而又产生“孺子不可教”之感慨,主要是因为有的辅导员在工作初期有着较强的成功信念,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工作热情难以长期维持,最终信念系统塌陷,身心俱疲。3)个人低成就感(Dim in 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由于辅导员对工作已经失去了兴趣与热情,他们已逐渐感觉到工作没有意义,工作中已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即使做了也无法给学生或同事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从而对教育、管理心灰意冷。加上当他们的职业给他们所带来的诸如金钱、名誉、地位以及社会认可等回报与预期相比少之又少时,很多辅导员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运气等。据笔者在湖南三个本科院校调查显示:47%的辅导员认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走错了路”或“迫于生计别无选择”。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降低了辅导员的幸福感,同时对辅导员自身的成长进步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到影响,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
3、减少职业倦怠,提高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建议
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有加重的趋势。减少辅导员职业倦怠,努力将其转变为职业眷恋,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对辅导员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无疑会起到积极地作用。
1)明确岗位职责,树立正确的高校辅导员人才观。
虽然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大大调动了辅导员投身教育的积极性,但在社会中仍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社会过分要求辅导员用社会理想中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等。加上高校辅导员劳动具有长期性以及成果鉴定具有复杂性,其劳动成果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致使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高校辅导员人才价值低下。高校辅导员属于知识型人才,知识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参与分配,其价值不能用衡量简单劳动的方法来计算。同时,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建立反馈制、工作追踪制、绩效考核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让辅导员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特长、工作能力等,让他们分别主管学生日常事务、心理健康、形势教育、择业指导等工作,做到术业有专攻;高校要重视辅导员的劳动,正视辅导员的人才价值,树立科学的辅导员人才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奖励考评机制等与辅导员有关的集体目标制定中充分听取辅导员的意见,激励辅导员将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很好地结合,从而发自内心地主动工作,增加工作幸福感。
2)端正职业形象,建立高校辅导员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得的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3]。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提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其归属感、自信等,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压力,从而提高幸福感。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高校辅导员的形象往往被戏称为“万金油”、“救护员”、“高级保姆”等,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职业地位不高、职业形象不好,而一种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感的产生取决于它的职业形象,因此,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获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提高辅导员幸福感的有效措施。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有效地措施,科学、合理地反映辅导员的劳动价值,并确保措施的可行性,营造一个重视、关心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激发辅导员的创造力,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减轻辅导员的心理负荷,预防与缓解辅导员的倦怠感与挫折感;同时,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强调辅导员在一种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中表现出干劲,使辅导员具有高度的自尊感和把工作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从而对工作的内容抱有积极、肯定的看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外,高校应加大辅导员队伍内部的沟通交流,做到相互支持,排忧解难,多报道辅导员群体中的正面榜样,多宣传优秀辅导员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3)夯实职业前景,充分尊重高校辅导员的合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高一级需要是在低一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必须注重基本需要的满足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同样具有合理性。学校要确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全校师生对学校理想未来的憧憬和设想,体现着全校师生的一致追求,是学校与师生目标的结合体,有着强大的内聚力,让每位师生都认识到这一目标与个人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使所有成员都成为这一目标的自愿追求者。辅导员队伍作为一个年轻人居多的群体,其事业成功的需求较为强烈,高校应充分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辅导员管理理念,改变重“事”不重“人”、只“管”不“理”的管理倾向,通过与辅导员沟通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和发现辅导员的需求,并通过创设各种有利环境和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辅导员搭建平台,为辅导员的发展服务。辅导员的职业前景主要体现在职称提高和职务提升两个方面。在职称评定上,最好建立单独的辅导员职称评定系列,制定与辅导员工作实绩相结合的评定标准,培养一批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修养的辅导员专家、学者,专心地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职务提升上,要把辅导员作为高校后备干部的“蓄水池”,要引入竞争机制,要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拓宽辅导员成长进步的渠道,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高校应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也为辅导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及科研的机会和条件,满足辅导员自我提高的需要和创造的欲望,重视辅导员专业精神的培养,通过举行教育论坛、创建工作室等平台,给辅导员提供各种体验和分享成功的机会,使辅导员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辅导员幸福感的提升。
4)塑造职业品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自我调适能力。
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加积极体验来获得,积极体验的增加是形成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总结出24种积极人格特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4]。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把与之相关的主客体内在地统一起来。要减少职业倦怠,辅导员就应主动塑造积极的职业品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一要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多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与机遇,通过积极的幻想从消极事件中汲取积极的意义,应用幽默、信念、意志应付困难、不钻牛角尖,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社会比较等积极体验来培养有利于自己幸福生活的人格特质。二要避免逃避,积极寻求发展。面对压力,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冷静思考,认真分析优势劣势,积极寻求有利信息和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如坚持体育锻炼、听音乐、外出旅游、参加文体活动等,努力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情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三要安心并喜欢本职工作,形成内在推动力,学会适应并积极挑战工作中的各种变化,将挫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减少挫折感。四要学会接纳和利用各种心理咨询,重视与家人、朋友及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当压力过大时,能主动寻求亲朋好友或专业人士的帮助,释放心理垃圾,及时得到学生的理解、同事的帮助、领导的关心、家庭的支持,使自己能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来。五要掌握有效地身心放松调节方法,学会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在自我调节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平和淡泊的人生观,从而促进和提高自身的幸福感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幼穗,吉楠.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70-74.
中国总剖宫产率为46.5%,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启动“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项目,通过系列措施给剖宫产“降温”。
国家财政部:自今年12月1日起统一对内外资企业征收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标志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
住建部部长:特殊国情决定我国不能走高房价道路。
“交通问题不解决将抵消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 北京市官员首度表态将控制汽车数量。
受到粮食、蔬菜等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的通胀压力大,消费者难享人民币升值红利。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7055公里,已成为高铁系统技术最全、继承能力最强、运营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我国开始研制时速400~500公里超高速列车系统。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九成受检香水和三成护发类化妆品发现致癌物。
全国50家医院试点电子病历,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
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我国有望于2013年独立开展火星探测。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类似“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等不平等格式条款被列为违法条款。
从2010年10月底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购入使用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药品,一律按假药论处。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法(修订送审稿)》:明星、名人代言虚假广告除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外,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央综治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49个城市启动试点,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模式。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首次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引入专业司法社工。
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教育部:决定在和四川省组织开展西部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全国政协成立筹备办公室,将隆重举行100周年纪念大会等纪念活动。
国务院副总理:今后10年,中国政府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学术会”:伤害为我国居民第五位死因,公众应掌握基本技能远离伤害。
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已逾600万,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一。
人保部新闻会:31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为870元,表示“做好继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对养老和医疗两个保险项目投入达7700亿元人民币,比前一个五年增长了两倍。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
Ke ywords: college students life values
作者简介:穆惠涛(1971-),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生命价值观的内涵
生命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命价值的认知以及对处理生命价值问题的基本立场、态度和观点的体系。具体地说,它包括诸如人的生命是什么,人的生命有着什么样的使命,人的生命为何存在等问题的认知和定位。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明白生命如何存在、生命为何存在,所以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守护生命,善待人生;病态的、消极的生命价值观对生命存在意义的理解茫然、偏执,所以生命意识淡薄、不爱惜生命、不尊重生命,生存意识模糊,缺乏责任感。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特征
1.积极生命价值观与消极生命价值观并存
多数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能够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追求生命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他们积极思考生命价值问题,主动培养自己的积极生命价值观,主动探求生命价值和意义,有明确的人生信仰和目标。但是由于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挫折,一些大学生形成了消极的生命价值观,片面强调个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没有明确的人生信仰和目标,迷失了生活的目标,不尊重别人、不能善待别人。
2. 奉献型生命价值观与索取型生命价值观并存
传统观点认为,个人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尺度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权力价值观、金钱价值观等以升官发财为目标的价值观以个人对社会的索取为标准,是不科学的,不健康的。 当代大学生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应当“正当地索取,积极地奉献”,实现奉献与索取的整合。
3. 个人本位生命价值观与集体本位生命价值观并存
个人本位生命价值观,把是否满足自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作为衡量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准,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成功的首要标志。他们重视自我生命,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但对他人和自然界的生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集体本位生命价值观认为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以他的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为标准。当代大多数学生认为人的生命价值不仅体现为个人生命存在本身,更体现为人的生命存在过程中创造的社会价值,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求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不能片面强调个人本位或集体本位,个人价值和社会集体价值是平等的。
三、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1.专业课程教育与相关课程渗透教育相结合
进行生命价值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开设专门的生命价值教育课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关于生命的科学知识,理解生命怎样存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
2. 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课堂教育使学生在理论上获得了生命价值的认知,但是生命价值存在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才是生命价值生成和实现的根本路径,因此,要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需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补充。大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在校园,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社团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现实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目前,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迅猛普及,网络无疑为高校开展生命价值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网络的关联度不断加大,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以及各色生命价值观,容易使大学生迷茫、无所适从。因此,网络应成为生命价值教育的另一个阵地:如开设生命价值教育专题网站,探讨生命价值的论坛,请生命教育的专家针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大学生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起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意识。
4.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学生从家庭和社会走向学校,又必然要从学校回到家庭和社会。因此生命价值教育是一项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互动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发挥合力作用,建设一个全方位、良性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教育空间,才能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学生最初获得的生命价值体验、价值评价、价值取向来自他的家庭。父母应据有健康的生命观、善待自己和家人、对自己和家人承担责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幸福感和责任感。社会作为宏观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学校和家庭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的力量,如政府设立专门的生命价值教育机构,有计划地组织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开展守护生命知识的普及活动和生命意义的宣传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14-03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今天,关注学生学习生活质量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归根到底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学习生活质量不仅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影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研究成果的梳理,揭示已有研究存在的缺失和不足,希冀为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进一步研究创造条件。
一、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内涵的研究
学者对学习生活质量内涵有不同界定,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符合说、状况说、存在说、水平说、满意说和幸福说等六种不同观点。第一,“符合说”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活动符合其特点和要求,能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使学习充满趣味性以及目标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等[1]。第二,“状况说”指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实际状况 [2]。第三,“存在说”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是其生命存在状态好坏的集中反映[3]。第四,“水平说”指学生学习生活水平高低状况[4]。 第五,“满意说”指学生学习生活满意度,也可以说是个体根据自有标准对自身学习状况进行主观评价所达到的主观满意程度 [5]。 第六,“幸福说”指学生学习生活主观幸福感及学生根据自定标准对学习生活质量整体性的主观评估 [6]。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虽对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内涵理解不同,但可以看出学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体性地位也愈加突出。研究从单一的学习角度考量转变为对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研究,进而又注重学习生活“质量”的状况。
2.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构成的研究
关于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构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第一,学习生活质量即学习质量构成,主要包括学习活动、学习方式方法、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反馈 等[1]。第二,学习生活质量即反映生命存在状况构成,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观感受、身心实际状况的客观结果和潜能发挥的现实行为表现[3]。第三,学习生活质量即学习生活主观幸福感构成。一般分为学业满意度(认知成分)和学习情感体验[6]。第四,学习生活质量即学习生活满意度构成,包括学生学习负担满意度、学习状态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满意度和对学校环境满意度[7]。第五,学习生活质量即学习生活水平高低构成,包括学习负担的承受度、学习过程的愉悦度、学习环境的和谐度和学习资源的丰富度[4]。第六,学习生活质量即学习适应性构成,它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生学业进步的重要因素,它以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学生为对象,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探讨学生对学习生活的适应状况,揭示学业成绩、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与适应的关系[8]。第七,学习生活质量即校园生活质量构成,可分为课程、课堂以及学习压力三个部分[9]。
学习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的部分,一旦离开学习,就无所谓学习生活。虽然学者最初只停留在学习质量的研究上,忽视对与之相关的内容的分析,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生活质量已转变为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自身学习状态的集中体现,不管是主观、客观或是潜能的发挥,学者们都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且随着新课程
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并以此作为判断学习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比如,学习生活质量通过学习生活满意度来体现,把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关内容纳入其中,但不管是满意度还是幸福感都是学生的主观体验过程。
3.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学者对学习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通常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三类客观因素对学习生活质量会造成影响。第一,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探讨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现代网络对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分析对学习生活质量的影 响[10]。第二,从学校环境单因素分析,学校所能提供的图书资料、电子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室、实验条件、自习教室等硬件设施的差异状况对学习生活质量的影响[11]。第三,除学校外,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延续的另一重要场所。家长一方面既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帮助学生学习的任务,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子女的竞争力,除学校教育外,家长还会适当加强学生课外学习的难度[12]。
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状况、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期望值、学习方式和习惯等。第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身的状态对学习生活有所影响,主要是其身体状况、睡眠状况以及性别比例等方面带来的影响13]。第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等有关学习动机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对学业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追求知识和学业成功的需要等带来的影响。第三,作为主观指标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是学者透视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重点,学习兴趣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学习生活质量不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学习兴趣的缺失[4]。第四,有学者提出大学生对学习成绩期望值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14]。第五,学习方式与习惯既是评判学习生活质量高低的指标,又可视为影响因素。
从学者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之间相互交错,互相影响。学者对于客观因素的分析,是从的社会大环境缩至与其息息相关的校园和家庭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内,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成为学者分析的对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其本身的各种内部因素对学习生活质量的影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研究起来较为复杂,但是学者都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
4.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
学者通过研究得出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身心状况受学业负担影响,近视率偏高,睡眠不足[13]。第二,学习压力随年级升高逐渐增大,使学生在学生生活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9]。第三,学校管理方式造成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存在差别,封闭式学校管理能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满意度[7]。第四,不同地区和 不同级别学校的学生学习生活质量也有差别[11]。第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初中生和小学生相比呈下降趋势。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学习的愉悦感递减,且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高于低年级的学生[4]。第六,贫困学生的生活质量问题主要来自于学业产生的学习压力[15]。
5.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改进策略研究
学者对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建议有:第一,学校要进行科学管理,对学生进行课后指导[7]。第二,学校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得知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16]。第三,传统的观点一直视游戏为干扰学生学习生活的因素,学者提出,游戏具有影响生活模式和推进生活质量的能动性,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习质量,而且有利于增进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17]。第四,学者就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问题提出了对策,主要是:完善资助体系;加强自立自强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强化学习生活指导,帮助解决学习压力[15]。第五,学习生活质量可通过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到改善。学者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建议:要提高大学生运用系统思考方法管理自己学习生活的能力。主要有重视对大学生的引导,提高其规划意识;重视大学生系统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视自我反思,提高元认知能力;增强自我内驱力,提高自我执行力[18]。
学者选取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不同问题提出了对策,但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从目前研究成果看,很难有全面、系统的解决措施。虽然学者提供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还需进一步研究,才能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二、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研究的反思
1.学习生活质量的内涵有待澄清
国内学者研究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大多是从两个视角出发的。首先,侧重于从学习生活方面来概括学习生活质量的内涵,并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研究其质量状况。关于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是以学习为主线涵盖学生生活的各方面,还是单指学生的学习质量,抑或完全将学习与生活分离,在这一点上学者提供的概念是较为模糊的。比如,有学者将学习生活质量理解为学习质量,研究有关的学习活动,并没将生活概念融进去。我们知道,在学习型社会中所提倡的理念就是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已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学习为
己任的学生群体,学习是学生特殊的生活状态,可学者轻易地将学习与生活质量分开研究,学生生活就指学习生活,这显然脱离了学习生活质量的本质。其次,关于学习生活的“质量”内涵的定义。有的学者将学习生活质量定义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水平的高低。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从中获得任何关于学习生活质量到底是什么的信息,这个定义并没真正诠释其本质。我们所探讨的学习生活质量到底是过程还是结果,作为过程,需要关注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体验;作为结果,到底呈现的是如同日常生活中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还是有着特殊群体所固有的生活属性?为此,有的学者开始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主观体验,将学习生活质量解释为学习生活满意度或是幸福感,这点是值得肯定的。可是作为复杂的个体,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归纳为整体性的统一主观体验,只有将学生的内外在的学习生活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诠释其内涵。
2.学习生活质量的研究对象有待拓展
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是为指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展现他们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体验存在的意义。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可供的研究对象比较丰富,尽管学者分不同教育阶段进行,对中小学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都有过研究,这表明纵向层面很丰富,可横向的研究显得比较单薄。这里所谓横向的学生群体,主要是根据群体属性划分的,或是专门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的。比如,以班级群体为视角,正式和非正式的学生群体都有其独特的学习生活特点。城与乡、东与西地区学生横向对比研究以及留守、随迁子女的学习生活质量等等这些都值得研究。个体属性千差万别,正如美国学者迈尔斯( Isabel Briggs Myers)和布里格斯( Katherine Cook Briggs) 研制的一种自我报告式的性格类型量表,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类型。所以不同类型的学习生活质量的研究可从学生性格类别着手,因为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知道,不管是新课程还是素质教育的理念都提出要关注全体学生。正如任何研究都会经历总体、局部到特殊的历程。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整体性的全局研究,故应将研究视野推进到特殊的边缘人群。比如在学习方面遇到阻力的贫困生,研究其学习生活质量,找出症结所在,帮助其解决问题。此外,还有社会或是教育者们关心的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都可以纳入其研究范围。
3.学习生活质量的本土化研究有待加强
本土化的研究取向强调研究者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必须与当地的文化、历史紧密相连,并且研究者应拥有与本土相符的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等等。之所以强调对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本土研究,由于学生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方面的特征也是不同的,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所以他们都具有很强的本土性色彩。比如,从我国的高考选拔制度来看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家长的期望等决定了升学率是影响学生的一个无法规避的因素。研究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应立足本土,才能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建强. 为孩子们发动新年革命——谈提高儿童的学习生活 质量[J]. 中国人才,1988(1).
[2]鲁克亮,刘琼芳. 西南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 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
[3]唐荣德. 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2005.
[4]王俊山,张燕燕,柯慧. 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2011(1).
[5]金小苗. 初中生学习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 浙江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姜毅超,李娜,刘淑霞. 硕士生学习生活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及 影响因素[J]. 集美大学学报,2010(2).
[7]于川,孙晓星,马文晴,赵华,张悦. 封闭式中学与非封闭式中 学学生学习生活满意度差异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11(9).
[8]田澜.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4 (3).
[9]尹清强. 重庆市初中生校园生活质量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
[10]郝永贞. 自主与依附:社会转型期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 [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11]任培江,张峰. 我国高校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满意度调查报告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6).
[12]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课题组.上海市小学生学业负 担现状、原因与教育对策[J]. 上海教育科研,1994(10).
[13]杜丽娟. 河南省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分析[J]. 新乡学 院学报,2011(10).
[14]舒剑萍,何宏宝. 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学习相关因素[J]. 中国临床康复,2004(2).
[15]刘喜东,刘颖,李柳情. 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分析及对策 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8(3).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部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15%是贫困生,其中4%—6%是特困生。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教育部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我校也存在此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但与大学生自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急速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最易受“心理断乳期”困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查测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着重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焦虑、恐惧等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外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地生差。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3.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校在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3.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调查中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教师总是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身处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失落感由然而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些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3人际交往困难。调查中35%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孤独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譬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学生经常处于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4.1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帮助。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集体的温暖。
4.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询的途径和方式。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出版心理健康读物等。
4.3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过去的教育渠道主要是由学校到学院再到班级。由于学分制的推广和公寓制的实行以及不及格率的产生,大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淡化,责任心不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加强新生的心理,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危机及其原因探析
在影响大多数90大学生的四大心理危机之中,人际交往障碍居于四大障碍之首。一项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中,77. 4%的学生感到自己缺少知心朋友,常因心事缺乏倾诉对象而觉得自己“无助”和“莫名空虚”。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
(一)丰富的“宅生活”和贫乏的“现实交往”
在这次调查中,了解到很多90后大学生丰富的“宅生活”和其现实交往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果说我国的80后是电视一代,那么90后就是网络一代,是伴随着电脑以及手机长大的“网生代”。他们往往网上很活跃,现实生活中却很少与人沟通。媒介环境的改变丰富了他们的“宅生活”,却弱化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令人忧虑的是,近日出台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宅男宅女的年龄段正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其中尤其以高中阶段最为突出。
“宅生活”中的大学生们,倾向于网络和手机沟通,却不习惯使用书信和面对面等传统的沟通手段。据调查,“90后”大学生普遍使用网络移动终端,其中在网络沟通工具的选择中,学生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人人、飞信和QQ等。除此之外,目前最火爆的微博、最具人气的微信等也为90后大学生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
在如此高频率的网络使用中,沟通语言网络化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90后大学生选择沟通语言时,无论是“网络体”,如凡客体、3Q体等,或是传统文字,他们都不排斥,尤其对于网络流行词汇接受得往往会比较快。在此次调查中,有95.3%以上的90后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频繁地使用网络流行词汇。
此外,“宅生活”也使得90后大学生的沟通对象特定化和沟通技巧也呈现单一化。据调查,90后大学生的沟通对象大多为同学和朋友等同龄人,只有40.8%的“90后”大学生选择与家长等长辈沟通,而愿意选择与老师交流自己内心想法90后大学生更是只有21.2%。其中,在沟通对象性别方面,从调查数据比较来看,与异流倒是占一定程度的优势。
另外,日常生活中,90后大学生与家长或长辈谈及学业相关话题时,大多数会敷衍。与同学交流时,有时会因为感兴趣的话题不同或观点不同而造成话不投机,局面尴尬致使不能畅所欲言。这些状况的存在都明显体现出90后大学生沟通技巧单一,虽然内心有想法,但由于抓不住话题的切人点以及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而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难实现有效的沟通。
“宅生活”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年轻人失去社交能力。这份报告就显示,高达75%的受访学生生觉得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55%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在和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而竟然有80%以上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二)父母的过度保护及生活环境的改变
以前很多家庭都住平房,平常日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包括孩子的交流机会很多。而现在居住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住进高楼大厦以后,孩子们之间的社交机会也被高楼大厦阻隔了。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90后们从小成长在高楼大厦中,生活节奏很快,压力较大的父母往往也顾不上他们,就这样很多孩子其实成了不得不的“假留守”,这些原因都使得他们从小就很缺少跟同龄的小伙伴交流的机会。
除了居住环境的改变,家长对孩子采取过分保护的抚养模式也是90后社交弱化的重要因素。在孩子没上学之前,家长往往最关心孩子的安全。上学之后,家长又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尤其在当今“421”家庭模式下,父母包括祖辈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孩子解决困难。在这样的重重保护之下,形成了孩子的“蛋壳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致使90后大学生几乎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而且因为从小在各种关爱中长大,90后大学生普遍缺乏和同龄孩子直接接触的经验以及磨合的经历,加上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所以在交往中常表现为不考虑他人感受,而以个人为中心。当这样一些个性鲜明的孩子们聚集到一所学校,便会出现各种摩擦,而这些摩擦则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有的学生甚至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比如害怕与人接触甚至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等。
二、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对策试析
针对上述原因,不妨采取如下对策:
(一)从网下引导转变为网上疏导
作为和在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网络教育、监控和引导,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网络载体打造和他们交流的平台。
首先,要积极了解90后大学生比较喜闻乐见比较喜欢采用的网络沟通方式,并能在工作中以及和他们的交流中有效地加以运用。
其次,教师也要积极关注网络上的流行语言、焦点新闻以便在和学生的沟通的过程中找到和学生的共同语言。比如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90后大学生所热衷于的飞信、微博、微信以及QQ和人人网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以便增进了解,也可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再次,教育工作者在利用网络载体对90后大学生进行引导的同时,也可以组织各类集体活动,以引导沉溺网络的学生更良好地走进现实生活,也可增强和他们身边同学的交流合作。
最后,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教育引导工作,更要更好地利用网上疏导模式,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以帮助大学生积累交往技巧,健康成长。
(二)从生活基础着手,培养自我沟通的能力
人际交往其实是门学问,是门在学校、在书本上很难学到的学问。而现实情况却是,在学校教育中,人们往往只关注分数和成绩,一直等到学生要踏入社会发现这门学问很有用时才慌忙进行“恶补”,但这时候往往会为时已晚。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呢?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基础,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尤其在孩子的学前期,切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度关注和保护,而应该尽可能延迟、缩短孩子和电视和网络接触的时间,促使孩子多多回归到自然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中。
当然,这是对尚未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孩子来说的,而对于已经出现社交弱化的90后,家长最好从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着手,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成绩,更要重视其非智力素质的提升,从而逐步地树立他们生存、生活的自信,能更好地处理他们自己的个人事务,也为他们进一步的人际交往打下重要基础,因为这是他们的自我沟通,而一切人际交往的起点恰恰在于自我的沟通。
(三)开展心理援助,多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