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部工作范文

时间:2022-03-28 12:18: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银行风险管理部工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银行风险管理部工作

篇1

现将**年的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年工作总结

一、人员合理配置,确保营业机构业务正常运行

**主管是营业机构业务**的现场组织者,是重要业务的授权和审批者,是**风险的事中控制者,种种职责都说明**主管在营业机构的重要性,所以做好**主管理的尤为重要。**年风险管理部制定了**主管轮岗位方案,保障**队伍的优化、廉洁、高效,保证业务**人员全面掌握核算和管理要求;二是建立**主管轮休制,避免休假高峰期轧堆休假,保障营业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保证**主管的正常休假,同时透过机动**主管的轮替,作为**主管的履职检阅,发现和整改**主管好的方法和错误的做法,达到全行统一标准;三是做好营业机构**主管的补充和配备工作,协助**主管做好支行的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二、  业务培训到位,确保各项业务操作合规

新业务产生后,业务发展的好坏,其中首要的就是培训到不到位,所以培训工作很重要,风险管理部认真梳理以往的培训方式,总结培训的效果,年初重新制定“**业务培训方案”,采取集中培训(每周**主管和专职人员培训),分层次转培训(由**主管转培训受派机构的**人员),集中考核(由风险管理部组织考试)的方式,以期达到各层级**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确保具备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以促进全体**人员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三、业务集中上收,确保业务顺畅高效便捷,促进网点转型

从3月份开始,总行和分行陆续上收了跨行支付业务、行内结算业务、个人开户及签约业务、支票影像提出、提入业务、自助设备加清钞业务、贷款发放业务、票据审验业务、账户录入业务、加密工资等9大项25种业务。为支行减负、为**人员减压,把风险集中化,把业务流程化,把管理扁平化,让柜面员工有机会、有时间充分的发挥其“一句话”的职能。

截止目前已初步形成“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业务**格局,逐步实现业务集约运行、风险集中控制和**效率提升。从而提高我行业务**效率,加强操作风险事中防控,促进网点由交易处理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

业务集中上收,为支行减员13人,为对公人员减压50%,为对公人员转移风险50%。

四、创新风险管控方式,提升营业机构风险防范水平

为全面提升分行**管理工作水平,有效控制基层行操作风险,围绕**工作服务基层、提升员工专业素质,风险管理部努力创新,通过编制“**业务风险月刊”、“**业务风险季刊”,通过下发“风险警示书”,通过与风险薄弱机构和人员约见谈话、通过委派**业务监督人员到风险薄弱网点监督指导、通过召开全行**业务操作风险案防大会等方式,给营业机构负责人和**主管提供参考,更加方便、直观、有针对性的使支行**工作有的放矢,使**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全行不受风险损失。为全行风险管控文化。

四、科技与业务结合,构建快捷模式,努力实现业务

业务的开办结合科技的力量可以使办理业务的速度和准确率倍增,风险管理部与信息科技部密切合作开发了“分行业务集中处理综合填单系统”,“知识库”,“问题库”、“数据报表系统”,小小的系统程序给支行和员工提供了数据参考和业务查询,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填台即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了业务核算质量,还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体现了科技与业务的完美结合。

**年工作计划

风险管理部**的工作,要更多的体现服务职能(为客户做了什么、为前台部门做了什么,为全行做了什么),体现培训职能(创新培训方式),体现监督指导职能(加大联动模式)。

以精细管理提升制度执行力,以创新模式提升风险管控力、以沟通交流提升工作战斗力,以文化引领提升团队凝聚力。

一、整合资源 优化配置

按照总行风险管理部的指导意见,结合**的实际,对内设团队的相关职能进一步细分,将原有五大中心重新设置为集中作业中心(清算中心和出纳中心)、**风险控制中心和**质量管理中心,并分别指定相应的团队负责人员履行相关管理职责。建立一套精干的**管理体系及科学的**管理模式,达到“流程顺畅、风险可控”的工作目标,提高分行**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管理的支持保障作用。

二、建章立制,提升业务执行力和团队凝聚力

编制分行风险管理部管理手册,通过阐述风险管理部部门文化和警训,明确风险管理部部门定位和职责,建立风险管理部部门架构、轮岗机制和考核机制等八方面的要求,科学规范的建立一支高效的**团队,提高组织机构整体运作和执行能力,更好的为前台经营部门和客户服务。

根据学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各部门及各岗位要将涉及本中心和本岗位的制度办法专夹保管,并严格执行。

三、打好组合拳 优化创新模式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一)培训+考核,提高员工业务知识水平,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一是改变对管理人员(中心主管和**主管)的培训模式,加入管理元素,提升主管管理水平;二是改变内容,用图片代替文字,用图表代替数字,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提高员工的业务认知度。

(二)监督检查+跟踪规范,促使营业机构各项业务统一,员工操作驱于规范。

改变检查模式,加大后续问题整改和跟踪检查的力度,做到现场告知、原因分析、持续跟踪、落实整改一条龙的检查方式。

改善监督方式,事后监督岗做好账务监督的同时,开展每周一个业务种类,讨论业务操作、凭证摆放等,逐步将全行业务统一、规范。

(三)风险刊物+数据分析,努力提高营业机构和**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为机构的业务发展、组织规划、人员调配、机具配置以及其他管理行为起到参考并在**业务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篇2

风险管理部是负责**支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实,监测、评价和控制的综合管理部门,是风险和内控的日常管理职责部门。本人任职的综合统计岗,主要负责对本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分类的统计、分析和管理;负责全行信贷数据动态管理、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本人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信贷手工台帐的录入与核对,对实际发生的信贷业务明细进行动态掌控、分析和管理,以便于及时准确的获得各项信贷统计数据;对**支行运行的老信贷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各部办录入的数据及报表进行统计及分析;提供**行各项信贷资产数据及明细,完成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的统计工作和分析工作;月度为行领导以及计财处、公司部、个金部提供同业经营情况的详细数据;月度、季度、年度,独立的或配合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对外提供各项信贷数据报表。此外,我行新设了信息安全员一岗,本人即任风险管理部信息安全员,负责部门电脑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

篇3

商业银行是高风险的实体,有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来源,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速度和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着极其复杂的经营风险。因此,如何控制风险,并从风险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是现代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经营管理目标。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充分重视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作用,加大投入,早日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内涵

风险文化,又称风险文化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衡量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风险文化既强调精确的技术处理,又强调深刻的人文观念,它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风险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成四个最基本的方面: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主要价值观体系主要表现为前瞻性、预警性、科学系统性等。具体表现形式有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员工的行为准则、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等。而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意识是核心,对其他文化要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文化,顺应国际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外金融市场的持续深化和竞争加剧,金融市场蕴藏的风险也愈来愈大,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巴塞尔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也将是风险文化的竞争。因此,加快推进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建立和执行,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是银行积极应对各类风险和危机的冲击,既为了安全、高效的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也为了使我国商业银行迅速的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保障其持久稳定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创建平安金融的战略举措。

2、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文化,是银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风险管理文化决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观念和行为方式,搞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银行治行之本、动力之源、持续发展之基。一家银行倡导的文化,决定了这家银行在市场上能够走多远。在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上,各级管理层要明确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这些都能体现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因此,提倡和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是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和前提,才能使银行的经营目标和风险机制得以有效实现,在效益增长的同时把风险约束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3、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经营管理风险是银行的日常业务,银行开展的各项业务就是在管理风险与收益之间取得平衡,获取收益。对于银行来说,由于风险可以通过资本杠杆被放大若干倍,因此,受风险威胁的程度远远高于一般企业。银行在发展各项业务时,要特别注意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实现防范风险与长效发展的协调统一。作为企业文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佳结合点之一,准确理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要求,强化资本约束的理念,把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第一要务,明确实施新资本协议总体框架的战略安排,率先从各个业务条线入手来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以此来构建持久的竞争优势支撑中小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使商业银行走以内涵式为主的发展道路。

4、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文化,是银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武器。风险管理文化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它能使绝大多数银行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银行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上,全面落实个人负责制与集体负责制,认真做好风险的预警及提示,树立自上而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为促进银行持续、协调、有效、和谐发展勤奋工作,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三、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建设的现状

1、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落后。

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作。但是我国许多商业银行防范银行风险的意识及观念没有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里乃至每一个操作过程。首先,在经营实践中,对于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得还不够明确。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着重防范信用风险,而往往忽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第三,风险管理理念还不能完全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

2、风险控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现阶段,我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关法律建设相对滞后,各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风险监管工作还局限于风险形成后的事后监督,业务规章制度不完善,检查和责任划分上,缺乏对风险进行事前和动态的分析预测,缺乏先进预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缺乏有效内部控制,内部稽核制度相对薄弱,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全行的业务动态和经营状况。

3、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商业银行需要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但现在我国各商业银行所采用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技术和方法普遍落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习惯于依靠计划指令,使用层层分解指标的方法控制风险暴露,不注重风险的定量分析,对风险管理缺乏必要的数据和技术手段支撑。就贷款风险来说,贷前调查岗仅依靠判读企业的财务报表来决定贷与不贷,而在处于转型经济的中国,贷后管理上信贷人员不能有效、及时、科学的识别客户的潜在风险预警信号,这时已经明显的失去了风险处置的最佳时机,由此可见,风险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已严重滞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新资本协议》所凝结的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全面提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水平。

4、没有专业专职的风险管理队伍。

目前各商业银行既懂风险管理技术又会业务的风险管理人才奇缺,没有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兼职,风险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目前,信贷的风险管理都是由信贷员兼任,其在开展具体业务过程中不能够对关键的风险点进行梳理和评估,较难准确掌握放贷后的风险及其控制状况。并且他们工作繁重,既要营销贷款、做各种信贷报表、录入维护信贷基础数据、催收贷款本息等日常工作,还要对每笔贷款进行监管,风险管理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5、风险管理工作分散,信息披露不完善。

严谨、缜密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是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集中的监督管理部门。这就造成在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部门的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全面风险管理 “徒现其形而未具其神”, 全面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可持续性发展和实现经营价值最大化的支持效能无法充分发挥。同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风险管理的分散不利于风险信息的归集和汇总,实物层面的文化缺乏,不但使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难以发挥作用,影响风险报告制度执行。而且会对银行经营形象和声誉产生不利影响,极易产生人为操纵现象,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对于发达国家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发展仍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很难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特别是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后,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国内银行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竞争压力,对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与控制体系,创新风险管理手段,实现对风险的及时发现、分析、防范和化解。

1、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文化的教育尤为重要。纵观历史,各种金融机构由于风险管理不当而倒闭,往往并不是因为缺乏风险管理机制,而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在日常工作和日常学习中向各位员工反复灌输风险意识,根据风险约束、资本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根据风险管理能力与控制能力,全面落实个人负责制与集体负责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于实力达不到的地方,风险管不住的领域,一定要严格控制,防止盲目发展。认真做好风险的预警及提示,树立自上而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一方面要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形成一个对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机制,防止重要信贷事项的民主决策流于形式,使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培养员工的风险敏感性,在每一个具体的经营活动和工作环节都受银行风险意识的制约与指导,使员工时刻防范风险。

2、完善风险控制体制。

国家要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首先,完善的风险控制体制应注重风险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全面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全员参与,自上而下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其次,要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标准,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合理运用不同风险的管理手段。商业银行要打破行政性的支行设置方式,在人员机构设置中,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保证和基础。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良好的措施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与之配套。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这样,将经常的对银行内部各个部门、各个机构乃至银行业务经营的全过程进行风险预警检查与控制,有效的将金融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4、制定详细的风险操作标准

借鉴国际银行的先进经验,认真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并加快改进风险计量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大幅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向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发展,以便更加动态地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真实运营状况,从而把潜在风险杜绝于萌芽状态之中。建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市场风险评估系统和操作风险的内部计量;制定并推广完整的风险评分体系,有效地把风险标准细化,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经常性的对每一个具体的经营活动进行赋分,让每一个市场开拓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白风险每一个具体的经营活动的具体风险尺度,然后针对不同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5、树立“以人为本”经营理念

金融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管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来构筑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和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造就令人心情舒畅、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其次,对现有的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着力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水平。最后,建立科学的专业人员任职机制, 应积极推进风险经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风险经理的任职资格、工作职责、业绩评价和考核管理机制, 逐步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篇4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作为主要业务,由于其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这也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极易导致商业银行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运用各种完备的机制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来降低风险,确保使投资者获得收益的最大化,更好的促进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呈现出较强的特殊性,而且影响较大。基于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这也使其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的不同,商业银行一旦经营产善,则会对资金流动的安全性和风险带来较大的影响,无法满足客户全部款项或是不能及时付款,因此引发商业银行风险发生。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需要必然满足客户的需求,一旦商业银行发生风险,则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面,严重时还会引发区域内金融危机的发生。

2.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

存储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最基本业务形式,在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一理客户没有按约定进行还款,则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信用风险,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2)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具体业务及操作程序时,由于自身失误或是程序失灵而导致风险发生。导致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较多,如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职责分工不清、监督不力、人员素质不高等都会造成操作风险发生,从而使商业银行资金安全面临较大的风险。

(3)声誉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或是为客户办理业务流程中存在缺陷,从而使客户利益受损,使商业银行的形象和声誉受到负面影响。一旦发生声誉风险,不仅会影响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和忠诚,同时也会对一些潜在客户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商业银行建立品牌形象及提升自身的效益。

(4)利率和汇率风险

当前市场瞬息万变,利率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波动,当利率发生变动时,则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率风险。另外,汇率因素发生变化时,也会造成商业银行资金损失发生。

二、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问题的措施分析

1.加快转变观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的理念对风险管理的实践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各商业银行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有效地转变自身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将风险管理的意识、理念贯彻到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上去,并与每位员工自身所从事的业务紧密集合起来,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在业务、操作、人员、流程等方面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2.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拥有一个完善的银行内部治理机构和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银行内部应该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建立权力制衡的有效机制,各司其职,相互制约。银行应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构建以其为核心的全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建立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管制度,主要包括健全内部授权审批制,完善内部岗位责任制,加强内部稽核,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措施。

3.建立人事干部制,强化资金防范风险

银行融资部门拥有资金出入的权限,而每个信贷员都有审查、调查以及跟踪方面的职权。在一个岗位呆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将感情加入工作中。在银行中工作,若是自身没有一定的自律意识,会容易犯审查不严的错误。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大的关系网,除了几个部门每月的检查之外,还要加强相应法律政策的学习,提高法律水平,严格要求自己。从人事管理层面来看,考核干部的重点在于把控资产的质量指标,创造多人监督的系统机制,建立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的管理。

在银行的管理系统中,每年需要提取足够的风险防范金融,此类基金可以购买一部分国债等稳定的保险方式每年存下去。而呆账的准备金也需要适当的放款,建立好存款风险以及回来期等风险策略,推动多元化的融资,分散当前的投资风险。

4.科W化的贷款组合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投资的分散化以及多样化的原则,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减少相关的贷款数量,缩小贷款风险组织,通过分散贷款的平均值来减小风险,精细化挑选授信对象,有效的降低放款的风险。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贷款定价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对筹资成本进行核算,强化成本管理,银行还要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进一步增强信贷的风险防范,并充分的借助于渠道宣传速度和效益,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也使金融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商业银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则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增强自身对风险规避和化解的能力,确保商业银行在保证短期利益的基础上兼顾到长远利益的实现,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