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2-04-11 14:22: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班主任健康教育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班主任健康教育总结

篇1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

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教育缺乏科学地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白玉萍教授讲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的讲座。给我印象深刻,由于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听了那么多的例子,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个细心,耐心,有爱心的班主任,不做造成学生心理畸形的罪魁祸首。

小学工作是艰辛而又烦琐的,尤其是我们班主任。所以,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很重要。教师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感染学生,因此必须学习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技巧,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机能。总结教授们在讲座中提供的方法,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用愉悦充实每一天。笑着过是一天,愁眉苦脸地过也是一天,那何不微笑着接纳一切,如果一天是快乐的,那么无数个一天组成的你的一生也是快乐的。

2、多与他人交往。长期独处的人容易患抑郁症。心理健康的人需要有一种归属感,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在朋友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

3、投身于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如果你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那么正好;如果你还不太满意自己的职业,那么也请你尝试着爱上它,都说日久生情,如果突然之间让你离开教育岗位,我想很多人都会不适应的吧,假使你不想离开这个岗位,那就请你好好珍惜它。

4、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记住三不要。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明明是学生犯了错,自己就气得不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迁怒学生的事情也不要做;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对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事情耿耿于怀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许多批学生。这句话听来叫人不寒而栗。教师其自身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掌握有关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把握好学生的心灵气象,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听了赵晓颖的讲座《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原因分析与策略应对》的讲座,案例展示。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的了解,使我们清楚地知道今后工作中要发现的问题,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要积极主动地解决的问题。这其别是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消融学生逆反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讲座到活动都给我们很深印象。这对我今后的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我以后会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人际关系不协调和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不平、认识能力的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克服障碍,健康成长。

三、营造培养健康心理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要有这样的观念: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要建立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

①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一方面,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要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要善于相互沟通。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去探求知识。作为教师要乐意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在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时,切不可伤害学生,要满足学生人格尊重的需要,要多鼓励、多信任、多肯定、多表扬,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获取信心,带着乐观、愉快、轻松的心境去学习。

②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要用自己的真诚情感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用自己的饱满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相信我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要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偶发或突发的事件,如果学生情绪反常或发生过错时,我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拿出相应措施,作好应变处理,决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教学的气氛。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在和谐的氛围里,学生参与自己有兴趣的学习活动,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创造力和坚强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对于班主任而言,首先就是要代表广大学生的利益,所作所为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为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喜欢模仿甚至盲从他人,常常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当作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和示范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塑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该具备甘当人梯和红烛的献身精神,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我当班主任已有23年,回顾自己走过的经历,我始终把教书当成了自己最钟爱的事业,怀着对得起学生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从中体会到了献身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六年级学生在毕业时写下:兰老师,您从一年级一直教我六年级,6年啊谢谢您!是您让我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人爱我,不厌弃我,我才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您就向我的妈妈,老师的爱最伟大,因为老师爱的是别人的孩子。作为班主任还有什么比听到这些话更开心的呢?我感觉到,作为老师,有时只要那么一点坚持,改变的可能就是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这段难以忘怀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人师、作为班主任的巨大幸福,同时也激励着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教师要有爱心,要有真诚的爱心。

着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伟大用爱诠释教育。没有爱的心灵,是贫瘠的沙漠,不可能长出红花绿草般的美德;没有爱的教育,是干涸的河床,不可能绽放心灵的浪花。做了二十三年的班主任深有感悟。只有成为一个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一个名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爱,则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1、要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校地处铁道北,学生家庭都很贫困。我校留守学生较多,作为一位老师更应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学生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监护人都是爷爷、奶奶、姥姥、老爷。导致孩子养成不爱学习,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谈心、多次家访。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学生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

2、要从生活上关爱学生。

教师要关爱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如果教师能够处处为学生着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处于困境时,教师能及时予以伸出援助之手,一句热情中肯的评语、一次诚心的交谈、一个会心的微笑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要从心理上关爱学生

作为班主任,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最大限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真心,是缩小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距离的最好方法。在与孩子接触过程中,我成了孩子们最亲近的人,更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我班小明一次信上写着:老师,我想问问您,是不是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不想上学了读到这儿,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他就承受着如此大的压力。我留心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帮他树立自信心。一学期下来,他的学习成绩果然进步很快。此时的我才真正感悟到班主任适时的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当我领着他走在路上时,很多人会问,这是你家的孩子吗。小明会故意拉紧我的手,身子向我靠得更近了,无形中告诉人家,我们就是母子。

六、开辟有效沟通的多种渠道。

篇2

1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原则

1.1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还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实施;③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因此,对中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2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长期实践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是根据学校教育的特殊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确立的,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①教育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全体性原则。④主体性原则。⑤整体性原则。⑥差异性原则。⑦活动性原则。⑧保密性原则。

2 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是国家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对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班级各项管理的实施,协调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更是极为重要。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

2.1 班主任要积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班主任是了解学生信息的首位掌握者,老师要积极地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的最新动态,首先教师要及时的跟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老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可以根据与学生交流获得的信息及时的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动态,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对于刚开始接受一个班级或者刚开展班主任工作的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信心;其次班主任要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具有天生惧怕老师的特点,学生如果在学习等方面有问题时他们会把问题存在自己的内心,他们不会主动与班主任进行沟通,而且即使班主任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但是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学生数量大,班主任不可能全面的记住学生的心理,因此要及时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在工作中及时的了解具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进行具体的个性教育;最后教师要定期对辅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回访。班主任要定期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回访,班主任要积极的对于已经辅导过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重点总结与分析,制定一定的措施,促进此方面的总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2.2 在学生的学习中穿插式的进行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于学生的学习体系中的,心理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地开展学科教育穿插式教育。首先对教材本身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挖掘;其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的思想;最后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情感的激励和培养。所以,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教学科的内容,尽可能地开发学科活动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3 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心理相容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公平的对全班学生进行公平的教育管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它是具有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组成的,因此在整个班级中必然会有“优秀生”和“低差生”,而班主任的主要心理教育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要积极地引导“优秀生”帮扶“低差生”“低差生”向“优秀生”学习的班级文化氛围,积极地创建互尊互爱的班级学习品格。

2.4 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教育功能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里可设立“光荣榜”、“评比栏”、“作品展”、“个人之最”、“图书角”、“自然角”、“悄悄话信箱”、“名人名言”、“师生沟通本”等,做到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既美化环境又熏陶学生。要充分发挥班级教室后面黑板报的作用,把黑板报办成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宣传阵地,既能锻炼学生又能教育学生。

3 结语

总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及时总结调控,经常开展教育研讨活动,只有这样,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不断迈向新的高度,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3

1、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其整体水平与先进国家水平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补充、丰富。

小学生作为祖国发展和进步的“储备军”,其能否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健康地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亡,而心理健康发展是确保广大学生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保障,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大部分省市区都已经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监督以及指导,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出及时的调整。

目前,各级中小学都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旨在全面提升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即便如此,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影响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可见,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性以及重要性。

2、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质量,国家颁布相关规定,将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划定为小学班主任的职责范围,不仅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势的重视,更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义。

2.1丰富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在我国,传统小学德育主要是由政治、思想、道德三部分构成,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原有的道德教育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教育部门颁布了全新的《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规定中对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以及职责做了新的界定,要求各小学班主任能够全面做好学生的综合教育工作,并积极协调学生对于各科知识的学习工作,做好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促进广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2创新小学班主任的观念和方法

国家教育发展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也能更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传统的小学班主任教育方式往往只是限定在说服、强制、引导等方面,习惯于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限定,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变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对于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使班主任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加强班主任与广大学生之间沟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 发展。

2.3全面提升小学班主任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

篇4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因素

1.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固有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成长中的中学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2.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3.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中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往往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当前不少学生在“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精神健康”等方面心理压力较大,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应力差、群体性差、意志薄弱、对人冷漠等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帮助中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还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在开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时把握好: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原则,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班主任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班级各项管理的实施、协调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更是极为重要。班主任要注意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积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班主任要积极地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的最新动态,要及时的跟学生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动态,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其次班主任要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便于在工作中及时的了解具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进行具体的个性教育;最后,还要要定期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回访,制定一定的措施,促进此方面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2.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班主任要积极地开展学科教育穿插式教育。对教材本身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挖掘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的思想,还要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情感的激励和培养。因此,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所教学科的内容,尽可能地开发学科活动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心理相容。班主任要公平的对全班学生进行公平的教育管理。班级是由具有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组成的,在整个班级中必然会有“优秀生”和“低差生”,班主任的主要心理教育就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要积极地引导“优生”帮扶“差生”,积极构建“差生”向“优生”学习的班级文化氛围,积极地创建互尊互爱的班级学习品格,促进学生与班主任的和谐相处。

4.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教育功能是班主任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工作内容。如精心布置教室、开展茶话会等。在教室里可设立“光荣榜”、“评比栏”、“养生角”、“个人之最”、“图书角”、“名人名言”、“师生沟通本”等,做到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既美化环境又熏陶学生。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教室黑板报的作用,班主任积极参与进来,把黑板报办成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宣传阵地,既能锻炼学生又能教育学生。

5.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和班主任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6.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心理辅导的功能。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研讨将有利于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召开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四、结语

今天的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已不再是单纯进行知识传递,它需要承担更多社会其他机构承担的职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班主任老师要首当其冲,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及时总结调控,经常开展教育研讨活动,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促进中学生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

1. 耐挫能力差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和惯养,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以致常排斥他人的良好建议,拒绝老师的教导和同学、朋友的帮助,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想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个性和体现自己的价值。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和过分包办,使许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差,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欠缺,意志力薄弱,不顾及他人感受,不懂得如何分享,缺乏合作精神和为人处世的能力,遇到挫折易惊慌失措,甚至出现极端想法、精神崩溃等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后果。

2. 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日益松懈,没有很好地把现代化信息利用起来,而是一味地沉迷网络游戏,上课玩手机、听音乐,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在现实生活中不会与人交流,网络的虚拟性和假想的美好诱使他们在心理上依赖网络,一步步脱离现实,由此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不能理智、客观地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3.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差

部分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缺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普遍表现为校内不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晚上熬夜玩手机、出去娱乐,经常因为补觉而翘课、迟到,导致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作业不交或书写不规范,质量较低,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成绩不理想,只是来混取大学文凭。

二、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做的工作

1.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日常的情绪表现和行为变化窥探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定期开展与学生谈心活动、集体活动和知识讲座,找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吐烦恼,正确面对挫折和逆境

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那些功成名就者,都是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适时打开自己的心理闸门,进行适当的倾吐。常见的方法有倾诉法、写日记、与好友交谈等,以保持心情愉悦,缓解压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丰富多彩的课外娱乐活动具有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培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乐观健康人格的重大作用,可以使紧绷的大脑神经得到适当放松,从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目的。同时,班主任在平时生活中还应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开辟心理专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解决学生的日常心理困扰,共同打造良好校园氛围。

三、总结

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能够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独特作用,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自身心理知识的学习,对待学生要有M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循循善诱的方式,要耐心细致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严守保密原则,引导学生解决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大学生。

篇6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起着最直接的作用。目前,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的职责,是新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教教育的新要求。小学班主任的渗透式心理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短缺的问题,打破了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老师的单薄局面,而且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更新了小学班主任的教学观念,促进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渗透式教育是一种自然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积极地参加到心理健康渗透式教育工作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把心理教学与日常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培训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这种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必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班主任,同时又是中队辅导员,每日每时把握着学生的思想脉搏,也同样经常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以班主任为主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使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成为一种“三合一”的教育,从而构建成为一种结合课程教学的渗透,结合班级日常活动,结合全面和个别育人教育的交互,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引导全体学生,以形成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来发展学生个性心理,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旨在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提升优良的道德情操,倡导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因为良好的班集体建设能美化集体生活,能振奋全体学生,能使集体像熔炉一样,对全班每个学生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班级活动,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心理践行和发展。

篇7

然而,我们在总结一些学校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式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会发现目前的培训模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讲座式。讲座式的心理培训有一些特点,如:参与培训的人数多,多采用大班化教学(全市或者全县的班主任召集在一起,在教室或者报告厅中进行);培训教师大多坐在讲台上,班主任面向讲台而坐,听教师讲课;培训耗时短、信息量大;培训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采用理论讲授、举例说明等方式向班主任传授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等。

这样的培训模式背后实际上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的确,班主任在培训中可以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但这种培训模式缺乏体验的过程,缺乏内心体验的支撑,与自身的内心感受相脱节,这样教师所获得的知识就不是活化的,难以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这样的培训方式可能效果会比较差,而且容易造成班主任对培训的认同度低,进而挫伤班主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导致培训低效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而就培训活动自身而言, 讲座这种单向信息传递式的培训模式无法满足班主任的多元需求是重要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就是讲座式的培训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让班主任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其身上发挥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重体验,不重讲授。很多内容只有通过自身真正的体验才能感受到它的益处,而讲授的培训方式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团体辅导似乎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方式。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即由辅导者根据个体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等,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团体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延伸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做好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团体辅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团体辅导的环境有关怀性

团体辅导最好采用小班化教学,以活动室作为培训场地,而且活动室的布置要有别于班主任平时的工作环境样式,培训教师可与班主任一起或坐在椅子上围成一圈,或席地而坐。培训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设置暖身活动,让大家在轻松的游戏中营造亲切、友好的人际关系。培训教师可以在课间给班主任准备点心,班主任也可以主动带点心与大家分享,让彼此之间充满温暖与关怀。为缓解学习疲劳,培训教师或班主任可以在培训中间穿插组织各种放松活动或游戏。通过这些措施,培训者与班主任可以一起营造富于人性关怀的培训环境,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安全的心灵成长团体。

二、团体辅导的目标有针对性

在对班主任进行团体辅导时,辅导目标的确立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班主任群体的特点。除了按照团体辅导的理论形成团体、建立团体信任、学会团体合作、结束团体外,还应重视情绪管理、爱心训练、班级管理、学生观培训等几个方面,比如可以利用循环沟通宣泄情绪并学会倾听,进而学习合理情绪理论;可以利用脑力激荡或热座的方式,发挥团体力量解决班主任在班级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扰;可以利用积极赋义,给所谓的“学困生”的缺点赋以积极的意义,使自己从感情上接纳他们,进而理性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班主任团体辅导,可以提供面对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发现内隐的自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团体辅导的理念以人为中心

在团体辅导中,人成为关注的中心,每一个班主任都不会被忽略,培训过程成为班主任思考、体验、行动的过程,成为班主任心灵成长的过程。

团体辅导以引导班主任自我觉察为主,引导班主任学习专注、聆听、同理、尊重、澄清和具体化等心理辅导技巧的同时,注意激发班主任思考,巧妙碰触班主任的内心世界,引导班主任反思自己,看清自己的盲点,避免自以为是的“帮助”。通过建议班主任每天做反思作业,引导班主任主动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班主任借助心理投射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即当自己对别人的心理加以揣测、判断时,并不意味着一定能真正反映对方的真实想法,或许自己认为对方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却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心理的投射。

在团体辅导时,培训者应引导班主任投身其中,敞开心扉,充分地分享交流。每一主题的教学活动都少不了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个人感受的交流分享这些重要环节,而交流的形式又有小组间的交流与全班交流等不同形式。这些环节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每个人的分享交流,可以展示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不同心态,以便真正做到将心比心,用心灵感受心灵,真正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真正去理解他人。

篇8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均比较突出,班级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对学生的问题一定要细心观察,早发现、早引导,及时地调整问题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理智健康的选择人生之路。但是这种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一、建立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班级不仅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集体,还是学生生活的集体,班主任就像是一位大家庭的家长。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石。在这个大家庭中,要遵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重视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做到尊重需要,和学生的关系一定会很融洽。因为尊重学生,会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也就让学生对班主任、班级有了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种心理动机之下,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很容易展开。一旦学生有了思想问题甚至是解不开的情结,在尊重班主任、敬爱班主任的心理动机之下,就会愿意接受班主任教师的劝慰,打开自己的心结,乐于沟通,学生也会在班主任教师的关爱之下,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健康的危机。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尤其是班级里的所谓“后进生”,更应该得到班主任教师的尊重。善于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过多地批评与职责,更多的应该是找出问题的原因,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帮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和问题家庭有关,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者是父母的疏于管理等,因此还要与学生的家长经常联系,尽量地弥补原来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让孩子充分地信任自己的老师,而班主任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爱这样的学生,只有教师理解了学生,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学生才会理解教师,这样才会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又牢固的师生关系,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即和谐的教育。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有自我价值展示的机会和愿望呢?建立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非常重要。所谓的民主型的班级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富有民主生活机制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提升班级集体的精神生活质量。建立这种开放的活动机制,需要班主任首先要相信学生,并且要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时间。当然,活动的组织仍然是要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尤其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活动内容。还要与学校的整体安排协调一致,只不过在落实上级安排的德育活动的同时,还要兼顾班级的文化特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积极地设计还要主动的参与。在班级文化中也可以结合社会、学校以及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加入到课堂与课间。比如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拟定班级的班训,设计班级文化角,安排每周一次的班级黑板报等,全方位优化社会、家庭以及生活的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内容上有所增加,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会是一句空话。这里所说的班级活动,主要是指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课内外教育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现在的学生生活几乎被学习成绩填满,所以体育课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班级管理的健康教育之所以要把班级教育活动作为其实施的途径,也是有原因的。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因为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维果斯基曾指出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从实践层面来说,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为学生接触自然、走向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不仅增加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而且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这种课外的教育活动比书本知识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学生独立发现和独立探索,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自然、对世界的热爱之情。试想,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又热爱自然的人,怎么会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不寄厚望呢?因此,班级管理要注意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现代班级管理应强调“要遵循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心理规律,管理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所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科学地优化人、物、事、时间、空间等管理要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进而发挥班级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最后,借用朱丽芳的《班级管理,以“心”为重》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班主任去探索和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选择,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军.从需要层次理论透视学校班级管理[J].教育与职业(办学与管理),2006(15):39-41

篇9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班级管理;应用

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中,是新时期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班主任在进行日常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互交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对于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秩序尤为重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班级管理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和知识,从当前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过程。现在中小学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是来自与城市生活有着较大地区的农村地区,他们或许家庭背景有别,生活方式不同,但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一些一般性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这些正是制约和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班级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稳步推进,班级管理的内容开始逐步延伸,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习管理、课外活动的指导到对学生的体育、卫生以及各种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管理,班主任所从事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化和具体化,而当下的中小学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群体性的心理问题极有可能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显著的干扰,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因地制宜,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摸清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效利用各种活动、班集体等组织形式,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班级管理工作稳步发展,共荣共生。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就是指班主任要切实以抓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为此,作为班主任,应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并未能清晰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重行为管控而忽视心理疏导,其结果只能是班级管理工作效率长期低效,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努力提高认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意义,认识到中小学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认识论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不良行为正是源自于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外界事物以及正确看待自我而形成的心理问题所致,进而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引导入手,切实改进班级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二)积极利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心理学上有着大量的关于激励机制在促进学生进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著名的“教师期望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应努力利用一些心理学理论,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推动班级管理工作向前发展,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制定明确的赏罚激励办法,扩大期中期末讲评中关于班级日常表现等内容,及时发展和强化学生的进步,调动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保持健康的身心的目的。

(三)积极组织班级活动,进行活动引导

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班级组织是中小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发挥组织育人功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阵地,班主任在进行日常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班级体的建设,积极组织相应的活动,注重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的团结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分享意识等,扎实通过相应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集体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三、总结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班主任应积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管理相互依存,协调推进。

作者:谢静静 英玉杰 刘晓晨 单位: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启明完小

参考文献:

篇10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管理 

一是加强了对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和评估,重新制定了《班主任评价方案》和《文明班评比办法》,新办法按照周评比和月排名的方式,对全校班主任进行评比考核。并将班主任的日常履职情况、班级安全事件、好人好事等计入到班主任的评比考核中来,使得对班主任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具体。二是坚持班主任周工作例会制度,利用每周四下午第七节课召开班主任例会。通过例会总结上周班级、寝室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文明班评比情况。同时布置下一周学校的总体工作。三是加强对后进班级班主任及年轻班主任的帮扶,通过帮扶使得后进班主任能够得到提高。四是加强了班主任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对“教师法”、“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引导班主任不但要知法、懂法,更不能驾驭法律之上,做有违法律法规的事。

 

二、日常管理常抓不懈,积极引领学生思想

1、学期初组织开展了安全教育第一课系列活动,主要通过开学第一天的《用知识守护生命》主题班会、第一个国旗下演讲、电子屏、第一个晨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了交通、防自然灾害、饮食、防火等安全教育。

2、加强了常规的卫生管理和检查。一是重新明确各年级、班级的担当区的位置、清扫时间、清扫要求,并把每周一的第七节课定为集中清扫时间,重点清扫死角。实行属地管理,使得任务明确,责任落实。二是加大了检查力度,每天年级包保检查和每周的政教领导联合检查交叉式进行,保证了每天的卫生无死角。

3、加强了常规的仪表管理和检查,一方面通过班主任会、晨会加强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每周学生返校进门检查和周二、周三自习课的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多次仪表不合格的,约谈家长,严重的给予处分,从而强化了学生仪表的管理。

4、加强疾病防控管理,一方面加强对班主任责任意识的提高,通过班主任会、疾病防控专项会议、晨会等相关会议,强化过程管理、

明确责任。二是加强对防控传染病专项知识的宣传学习,本学期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国旗下演讲、宣传单等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让全校师生学习并掌握基础传染病的症状、时长、治疗等知识,并都能正确的掌握防控方法。三是加强了监督和检查,由张林秀主任负责每次学生返校的体温检测和每天“三检一追”常规管理,而且每周固定的对班级、食堂、寝室的重点部位检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大大减少了我校传染病的发病几率,确保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三、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和2018年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重新规划了我校心理健康教阶段性的发展步骤和方向。

2、在本学期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的投资。一是在原有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基础上设立了心理健康接待室、团体心理辅导室、个体心理辅导室等相应的功能室,并为功能室新购置了图书、手提电脑、录音笔、音响、挂图、测试软件等硬件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基础设施,为今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3、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配备,学期初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由许海新老师、王玉娟老师作为兼职的心理教师开展日常的心理健康工作。切实加强了日常学生心理的档案及咨询管理工作。

并将心理健康接待室设在三楼,以便于对有烦恼的学生进行日常的随访。

4、针对各班的问题学生又进行重新的摸排和分类,并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转化帮教。一是各位班主任对这类学生的日常谈话、家访、电访和家长保持共同联动管理。将问题生的行为表现、行踪轨迹及时掌控,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恶性事件。二是分类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本学期由许海新老师、王玉娟老师对这些学生做了将近十次的心理辅导,特别是许海新老师在高三临近高考期间对心理存在问题的20多个考生做了多次的团体和个体辅导。确保了这些高考考生在考前的安全稳定。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月系列活动

1、三月份结合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开展了以“新学期 新规范 再塑新形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对《实验中学仪容仪表要求》《中学生日常规范》《实验中学一日常规》《寝室公约》等内容的重新学习,明确了各项规章制度。二是通过晨会、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三是通过集中对仪容仪表、卫生、课间楼道秩序、男女生接触不当、吸烟、寝室内务、卫生等专项整治。查处不文明事件100多起,其中走廊撕疯打闹、大声喧哗、拉横排30多人次;晚自习课间班级撕疯打闹50多人次;卫生检查不合格40多处;寝室整改30多人次;吸烟4人次,打架事件2起,对于检查中出现的屡教不改和不能遵守校规校纪的事件给予最严厉的处罚。应该说,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规范同学们的言行,约束了行为,铲除了不良恶习,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了严格的约束。

2、四月份开展了心理健康活动月主题教育,一是通过组织“确立目标 快速行动”主题心理讲座和“高三考前心理适应”讲座的形式,告诉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怎样去正确的交往、在考试前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等来调节心理适应状态。二是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潜移默化的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是举办了实验中学首届“心理剧大赛”,大赛不但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艺的平台,同时也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的至深至爱情怀,而且此项活动也受到了教育局的相关科室领导的一致好评。

3、五月份开展了感恩主题教育,一是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了“劳动创造生活”主题实践活动。活动通过让同学们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家庭的收入情况以及父母这几年来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付出情况等,让学生懂得父母的不易,懂得感恩。再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假期为家庭和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做一顿饭、下地干一天农活、洗衣服、收拾屋子等等,不但体会劳动节的特殊意义、实践作为劳动者的生活。而且也让父母感受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更让学生们懂得了如何生活的意义和态度。二是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电子屏、广播站等宣传媒介宣传引导广大同学在母亲节、父亲节去感恩父母亲人。

4、六月份开展了低碳节能主题教育,一是通过以微信的形式向全体教职工下发《舒兰市公共机构节能倡议书》。倡导把绿色献给工作,倡导绿色办公;把绿色献给家庭,打造绿色生活;把绿色献给社会,引领绿色理念。二是在6月13日全国低碳日当天,我校同步开展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倡导所有教职工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减少待机能耗;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以低碳的办公模式和出行方式体验能源紧缺,支持节能减排。

三是在6月14日全校各班级以“六节”内容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提倡身体力行践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让“六节”活动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和树立了“节能领跑,绿色发展”的新风尚。 

 

以上就是本学期政教工作的简单总结,虽然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班主任培训不系统,存在着只例会说要求,没有培训。特别是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家长的沟通艺术、如何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等方面,缺少系统的培训。二是对班主任的评价不科学、单一,没有形成体系。三是年级包保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工作交叉多,没有完全深入到年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针对以上自己总结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力改正。同时,对下学期的工作也有一点想法。一是继续把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中的广度。二是加强学生文体活动的管理。三是抓好新生的入学起点教育。四是继续探究班主任评价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

 

篇11

(一)网络平台、咨询中心等阵地建设,搭建虚拟、现实的互动平台

学校投资建设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中心设立了“接待室”“团辅室”“发泄室”“沙盘室”等多个专业心理辅导实践基地,建立了《咨询学生保密制度》《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建档制度》《心理咨询流程》等制度,同时,与常州市心理协会对接,共建合作单位,有力保障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健康教育质量。为了强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功能,发挥其服务师生的作用,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立了“心海导航”心理健康网站和心理咨询中心微信公众号[2],全校师生可以通过浏览网站了解心理咨询知识、阅读心理文章、开展网络互动等,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预约、在线交流、学习分享等,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二)团队辅导、专家讲座等实践活动开展,搭建健康、向上的共享平台

为了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认知问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有针对性地设立了团队辅导服务,学生通过参与破冰行动、分组学习、团队挑战、突破自我等活动,形成“班荣我荣”的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同时,学校不定期邀请专家到校讲学,从更高的理论阐述、更高的实践分享,给全校师生传达更新的知识和动态,使师生在接收心理辅导的同时,开阔了视野,“美化”了心情。

(三)预约咨询、个别辅导等优质服务,搭建尊重、互信的交流平台

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其注重保密的服务,为了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相关人员应对交流内容充分的保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通了网上在线预约服务,师生可以通过在线预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地点,然后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和辅导,这不仅可以给咨询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更防止了扎堆咨询而无法为学生保密的尴尬局面。多年来,在线预约及个别辅导的模式成效显著,搭建了尊重、互信的交流平台,大大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四)心理普查、预防干预等有效措施,搭建精准、平安的数据平台

学生进校后,需完成多项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学校通过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初步摸清学生的心理动向和心理倾向,做到了早调查、早发现、早预防,为后期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数据支撑。

(五)主题教育、融通教学等教育手段,搭建快乐、高效的提升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3],而是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的,每一位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应该在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上有所作用。如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等素质教育的内容,从而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发展。

二、以责任主体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咨询系统

现如今,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都有了提高,尤其是中职学校,更是强化了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主体队伍建设。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专业心理咨询师、校系学生工作处、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家长等为责任主体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咨询系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共有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八名,另外在各系有十多名兼职心理教师,且均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这支教师队伍的建设,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能力,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质量。多年来,这支队伍在新生入学心理普查、专业心理咨询、班级团体辅导、一对一疏导等工作上作用突出、成果显著。

(二)规范一支校内条线管理部门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隶属学校学生工作处,接受学生工作处安排和考核,各系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处和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让心灵之花开放”黑板报、“敞开你的心扉”主题演讲比赛等,以便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教育功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渗透性。

(三)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素质强、教育能力突出的班主任队伍,是保障学校教育秩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全校班主任誓师大会、各系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座谈会等形式,加大班主任思想引导和具体业务能力的培训;通过青蓝工程、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教育活动等,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通过参加省市级班主任论坛、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名班主任评选等,提升班主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目前,学校拥有高素质班主任220余人,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教育风景线。

(四)招募一支责任心强、兴趣浓厚的心理委员队伍

学生干部是除班主任外,又一支重要的德育管理和联系力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教育作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各班招募心理委员,并组成了一支200多人的心理委员队伍。心理委员主要是由责任心强,并对心理知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他们扮演着观察员、气象员、宣传员的三重角色,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特定人群的心理预警,定期上报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等。

(五)吸纳一批有热情、有文化的家长,成立家委志愿服务团队

家长是一支拥有丰富社会经验和教育经验的教育团体,他们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独特教育优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更愿意付出劳动。为此,学校深入探讨,吸纳了一批有热情、有文化的家长,成立了校级、班级家委志愿服务队,即家委会,共同搭建家校联动的桥梁。学校在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团辅、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等,均可邀请家委会成员学习和参与,让家长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更容易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家委会的成立,进一步拉近了学校、班级与家庭的距离,在学生的教育上,更容易沟通,进而形成合力。多年的实践表明,家校联动式教育,保障了学校德育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以“五个到位”为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格局

“双五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阵地、师资保障,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及文明、平安校园的创建,有力助推了学校德育管理的精品化建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领导到位、机构到位、师资到位、课程设置到位、投入到位的“五个到位”格局。

(一)投入到位,确保线上线下“双阵地”发挥作用

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了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线下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学生心理问题,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定期升级配套设施,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强化师资培训,丰富阵地内容,吸引学生关注,有效发挥阵地教育功能。

(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

囿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局限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为此,学校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将心理健康教育搬进课堂,完善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传授健康的心理知识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学校坚持全员育人教育模式,要求专业课、文化课教师必须进修心理学知识,并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入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盖。

(三)完善组织架构,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篇12

一年一度的暑期培训,由子洲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每次培训聘请专家和教授,去年有陕西省教科书专家来子洲传经送宝。在酷暑期间,他们乘坐客车来到陕北的边远地区为子洲教育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讲示范课,我也参加这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的学习,难得的机会,专家的讲座、我们学员间的交流,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一系列科学、优秀的管理方法,领会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做好一名班主任。

培训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掌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懂得如何指导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会了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积累了班级管理的妙招、明白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重新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内涵,更从一些优秀班主任的案例实践上,给了我处理班级事务的启示。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指导工作,不断学习、反思、总结,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下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要在班主任工作中从事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除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除平时的教学工作外,更主要的工作是“育人”。我们面对的是纯洁、活泼的学生,如果教师本身就健康的心理,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如果教师本身性格暴躁乖戾,情绪喜怒无常,对待学生冷漠无情、尖酸刻薄,这如何能使学生的情绪趋于正常,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呢?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决不次于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除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是心理健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谈得上教书育人。

二、师生平等关系中对差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师生关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教师作为一个忠实的倾听者、热情的志愿者而倍受学生信赖,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支柱。学生不再畏惧教师的威严,师生之间的感情亲近了,教师的言行有效地影响着学生,塑造着灵魂。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尤其对班里的差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差生只不过学习暂时落后而已,并不能说明他们其他方面就不如别人。我们传统的教育失误恰恰在于认识不到这点,而否定了差生的其他优势,使差生长期处于压抑、受挫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处于受挫状态时,会对挫折产生种种适应方法,其中有不少消极的方法。差生就常常有这样的心理,当这种心理日趋严重时,他们便会自暴自弃,产生“丑小鸭心理”。这种心理达到极点时,便会影响他的正常学习活动,妨碍其智力的发展与发挥,长此以往,他们就果真是一无是处了,最终只能通过冷漠待人、打闹取宠等消极方式来表现自己。教师这时一定要帮助差生转变认识、卸下他们心头沉重的思想包袱,认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大胆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开启自己独特的思维,展示自身的价值。教师要为差生在班集体中营造赏识的氛围。同学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在内心深处对他们真正的了解和尊重。教师要理解并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处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乐观,才能敢于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适度为差生提供一个理解的学习氛围,宽容学生的一些“错误”,创造轻松和谐的时空,能引导他们不断地进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2、用真诚促进心理认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老师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觉得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在教育后进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后进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而不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打击后进生积极性,刺伤其自尊心的话。

通过培训,我更加明确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激励者,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同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差生的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