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制作范文

时间:2022-06-18 14:22: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影像制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影像制作

篇1

器材心得

拍摄者对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作品质量。如果你拿着从没用过的顶级相机和镜头出去拍摄,一定会留下不少遗憾。

很多人认为,数码技术让摄影变得简单了。但相比以往胶片拍摄,数码时代的摄影人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举个例子,胶片拍摄后我们会送去专业店来进行冲洗,让专业人士来照顾这个初步的制作程序。而数码影像的初步制作恰恰完全落在了拍摄者自己的肩上,这时拍摄者不仅要校正拍摄时的曝光效果,同时还要在拍摄完成后进一步对图片效果包括色彩、锐度等进行完善。

当然更多的责任代表着更多的控制力,如何实现这些控制力,能否完成思想层面的画面,对摄影的理论和基本功的掌握程度,就把摄影师们划分出了等级。简单的例子,正片和负片的宽容度上,大家都毫无争议地认为负片有着很大优势。但同数码影像文件相比,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数码影像的宽容度非常接近正片。也就是说,如果在曝光时没有准确控制好光圈和快门的组合,高光或暗部细节就会大大损失,而且没有任何软件可以恢复在拍时丢失掉的数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62-02

传统的课堂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改革,涌现出微课、慕课、翻转课程等课程形式,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微课以其独特的影像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得到教师、学生、社会的广泛关注。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由于微课在我国起步较晚,对于微课的理解与制作还存在许多的误区,为了促进微课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在2013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基础上,于2015年继续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要想将微课以视频的方式准确、有效、直观、情景化地展现给受众,必须打破传统“课程”的概念。让“课程”在空间与时间上得以充分的拓展,是微课制作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将结合微课制作的实践,以影像思维为基础,探讨课程制作中的情景化、指向性等问题,有效提升微课的制作质量。

一、微课的影像思维

(一)影像思维的内涵

人类的文明发展正在进入影像时代(即符号与符号交换的时代)。影像思维是影像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数字化生存的重要形式。数字化生存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

影像思维是当代人类的重要特征,是人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实践思维与审美思维的统一,是人类对“自然、人、社会”和谐共融观整体感悟的重要途径。

微课的制作必须符合影像思维的规律,将表达、传递的对象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听化,以画框(画面)的形态呈现给受众,受众在其情景化(微课拍摄现场的真实情景与微课传播的虚拟情景)的感染下,领悟微课的指向性,获得良好的自主学习。

(二)微课的影像思维特点

微课不是简单的课程微型化,它是一种可以辅助学习与教学的影像资源。影像受者可以根据学习的需求,灵活安排自己的时、空,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因此微课的影像思维有如下特点。

1.微课制作的现实(真实)性。微课的制作需要现实,要有微课内容、教师、学生、制作设备与环境等,在这些现实基础上,通过微课制作人员的策划、拍摄、剪辑、合成,最终形成数字影像化的微课,实现从现实到虚拟的转化。

2.微课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虚拟性。微课的传播是在网络平台上以影像符号进行的,表现出其虚拟性。受者接收到的是虚拟现实的影像,通过对这些虚拟现实的影像思维,达到对现实世界的学习与认识。这种学习与认识不是简单的现实回归,而是潜在的、超现实的,促进了现实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微课的影像思维特点要充分体现影像符号背景下的真实与虚拟、人造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实现“本质―现象”二元体系的完美呈现。

(三)基于影像思维的微课特点

1.短小。有专家认为,微课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不要解说[2]。根据人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一节课的教学来说,微课具有短时间的特点。

2.精悍。相对于宽泛的传统课程,微课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问题、突出主题。在微课制作时应用影像超现实的手法,以精炼、动态、超现实的“文字、音乐、画面”,达到传递知识、突出思维与方法、虚拟仿真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目的。

3.流媒体格式。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播

放,为保证流畅的在线学习、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微课制作必须选用合适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并且总容量不能太大,一般不应大于几十兆。

4.情景化。情景化是微课的重要特点,情景是微课内容的载体,微课制作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以充分调动微课受者的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指向性。指向性是微课的又一重要特点,由于上述对微课的要求,微课制作中必须保证其显著的指向性。微课的指向性包括内容的指向性、受者的指向性与情景环境的指向性。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要精心策划、合理设计、有效实施。结合情景化,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

二、基于影像思维的微课情景化与指向性制作

目前,微课制作大多是将教学现场、教学课件、教学资料进行简单的视频化转换。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微课程制作势必要经历从粗放到专精的过程,成为具有知识传递、审美体验与艺术价值统一的微课程[3]。

(一)微课的情景化

微课最终是在网络上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受众,要充分体现其“短、小、精、趣”的特征。微课制作必须遵循影视的呈现规律,以一帧帧的画面传达微课的信息,每一帧画面就是一个场景。在微课制作中,场景可以是现实的复制(现场实拍),也可是人造场景(通过若干实拍的合成与制作),还可以是虚拟仿真场景(以现实为基础,对其进行随时间、空间变化的预测、控制等)等。场景是相对独立性的,每一帧场景表达了一定含义的信息,但是不完整,并且是静态的。制作者还要将若干帧场景关联起来,形成动态的、能够有效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情景。从一帧画面(场景)到动态的、有意义情景的制作过程就是微课的情景化。场景是微课制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微课情景化的基本要素,从影像思考的角度,微课的情景化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

受者接受微课是通过“感知―理解―深化”过程来实现的,微课制作的情景化要满足人的这一认识与学习规律。

1.情景的感知。微课制作要精心创设画面,引入场景,形成表象。根据人的感知特点,把微课的要点有机地融入画面,受者通过对画面色彩、结构、背景等要素的观察、思考,获取对微课所传达信息的感知。

2.情景的深入。在微课制作中,通过对场景的设计、融合,使情景不断深入,达到情景与内容的浑然一体。以景导文,启发想象;引导理解,深化认识,领悟精髓。

3.情境的再现。微课的情景化要能够使受者达到情景再现的作用。情境不是实体的复现,而是超现实的模拟。通过情境再现,能获得与实体相似的、可以升华的形象,情境再现情深意长,融知、情、意,行为一体,能够使受者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微课的指向性

微课的指向性是微课制作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指向性对微课受者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微课的指向性要依托一定的载体,主要是通过画面的设计、教师与对象的交流互动、视频环境的烘托等方式呈现。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指向性,要根据微课传达的信息进行策划制作,一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

1.教师眼神的表达指向。教师眼神是微课指向性的重要表达方式,在微课的拍摄、制作、剪辑与合成中,要能够充分展现教师眼神的指向性。在近景(呈现教师的胸部以上画面)画面时,教师的眼神应对着摄像机(视频观众),在全景(呈现教师的全部画面)画面时,教师的眼神应对着录制现场对象(现场学生或目标),眼神不能随意飘移。

2.PPT的点眼指向。要善于应用PPT的点眼指向作用,对于重要的问题、观点等可以利用PPT的特点(文字、动画、色彩、多媒体展示等)来表达,在微课制作时将PPT恰当地融入场景,通过场景的烘托突出PPT的指向,使微课受众得到直观、明了的指向感知。

3.场景的指向。通过对场景的设计、导入与导出等手段,可以达到微课的指向作用。场景的指向可以通过“跟踪―模式―展示”的途径实现,要求在制作过程中选好场景,设计模式,突出展示。

4.背景音乐(旁白)的指向。在微课制作中,根据课程的内容要求选配合适的背景音乐(或旁白),将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指向性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对重点的学习与理解。

微课是“教学―视频―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产物,为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学习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微课,不仅仅是教师的事,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需要教师、学生、教育技术人员、社会(微课的视频受众)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教学、教育技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影像思维为微课的制作提供了一种指导思路,微课制作必须提升内容的情景化,为微课的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指向性。

参考文献:

[1]曹殿波,薛苏秦.“微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四个基本问

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5).

[2]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

篇3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的4D产品已逐渐成为数字化测绘的主流产品,4D即指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栅格地图(DRG),其中正射影像图以其信息量丰富、直观、获取信息快、数据现势性好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目前,真彩DMC数码航摄影像已逐步取代了传统航摄胶片,DMC是一个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数字航空摄影系统,它可以完成小比例尺和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航摄工作。而基于DMC航空影像的正射影像图更具宏观性、美观性、实用性,它在城市规划、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在未来的数字化空间信息系统中,高质量的DMC真彩正射影像图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 DMC影像正射影像图基本概念

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利用真彩DMC航片,通过数字摄影测量的原理及方法,对航片进行控制、定向、纠正、镶嵌、裁切等生成的影像图,它同时具有地图的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大比例尺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具有数学精度高、信息量丰富、影像美观真实等优点,有良好的判读与量测性能及具有生产与更新周期短的优势,因此生产高质量的数字影像图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 DMC影像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DMS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正射影像的方法是基于DEM数据进行纠正的方法,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需要采集特征点和特征线构建TIN,才能保证其数学精度,使纠正的正射影像不发生变形,而成果图的视觉效果又是由影像的色彩调整决定的。

3.1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流程

3.2特征点和特征线的采集

用DMS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大比例尺DMC正射影像时,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因素除了航摄比例尺、像片质量、控制点精度外,高精度DEM数据的获取是一个重要而必须的制作过程,因为正射影像的平面位置只有与DEM同高的点才是正确的,但DEM的间隙不可能细到与正射影像的分解力一样,所以总是有变形。而特征线的作用是构建TIN来插出每个像元的高程值,从而保证其正射影像的绝对正确,减小变形,所以在制作大比例尺正射影像时,为了提高正射影像的质量,必须量测一定数量的特征点和特征线来控制DEM的数学精度。一般地要求所有地形变化处都要采集地性线:人工地貌和自然地貌的陡坎和斜坡均要采集上下两条断裂线;河流、沟渠、水库等的水涯线要采集;道路的路边线和路肩、路基线要采集;山沟的沟底线和山梁的山脊线要采集;此外还要采集一些地形变换处的高程点作为特征点,这些点不要求排列整齐。以上元素均要参加生成三角网,构建TIN,是必不可少的采集元素。

3.2数据采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制作正射影像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变形和影像模糊的地物有道路、桥梁、房屋、沟梁、大面积植被等。以下是几点在数据采集中值得注意的制作方法和总结:

3.2.1.居民地房屋的数据采集

居民地房屋覆盖区的数据不能采集房顶高程,而要测至地面,并保证DEM的高度一致,纠下后的房屋才不会扭曲。

3.2.2.高速公路和立交桥的DEM制作

高速公路和立交桥的DEM的获取是制作正射影像的难点,要保证其上下位置都正确,需分层编辑DEM,一般先把DEM编辑到地面,纠正后的正射影像中路面和桥面部分是扭曲的;再把DEM编辑到路面和桥面上,并加绘特征线,纠正后的正射影像路面和桥面是正确的;然后在photoshop下进行裁切、拼接和合并,保留正确部分的正射影像图。

3.2.3.陡峭的山脊、山沟处的数据采集

一般地,在陡峭的山脊、山沟的沟底采集特征线,可适当压低山脊、抬高山沟处的高程,既能达到DEM的数学精度,又能避免影像变形而出现的“滑坡”现象。

3.2.4.大面积森林覆盖区的DEM制作

大面积森林覆盖区的DEM如果编辑到地面,纠正后的影像会模糊,而如果将高程切至树冠,影像会很清楚,所以为了保证清晰,将DEM编辑到树冠上,周围与地面相接的地方要平缓、光滑的过渡。

3.3.正射纠正

采集工作完成后,利用特征点和特征线生成三角网,提取数字地面模型DEM,然后用DEM数据对原始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对纠正后的单片影像进行逐片检查时,可能会发现有些地方有变形,最常见的有公路、铁路的扭曲变形;房屋的拉伸变形;山体植被的“滑坡”等,如果不能确定是否变形,可同时调出原始影像,与相对应的要素进行对比。发现变形后、就必须回过头来进行检查,如房屋变形处,可能是保留了房上高程点,也有可能是房后坎无下坎线导致变形,若是前者,就必须剔除房屋上的高程点或离散点,若是后者就要求补采下坎线;对于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铁路这一类线状地物,容易发生扭曲的原因,是此段道路边线采集高程不太准确,采集深度深浅不一,对此类因深度不对,即道路两边线深度不一致所引起的变形现象,则必须重新采集此段的道路边线,采集时结点不能太少,要有一定的密度。山体植被模糊是由于高程测至了地面,为保持影像清晰,需将高程切至树顶。

3.4.正射影像图的镶嵌

DMS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的正射影像镶嵌模块有自动镶嵌和选择镶嵌线镶嵌两种,自动镶嵌是系统自动根据像片重叠度进行拼接,这种方法速度快,但拼接处有明显的色彩差异,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选择镶嵌线镶嵌是根据影像的实际情况,在像对间、航线间勾出折线作为镶嵌线的拼接方式,选择合理的镶嵌线是正射影像拼接过程中重要而必须的操作。在作业过程中一般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 镶嵌线尽量贴着地面走;

(2) 镶嵌线要尽可能避开高大建筑物,并减少高大建筑物对其它地物的遮挡,否则在像对或航线之间拼接时会发生房屋对倒或相互挤压的现象。

(3) 镶嵌线尽量沿着线状地物,如田埂、路边线、水涯线等,便于后期影像处理,且不易产生明显分界线。

(4) 镶嵌线尽可能避开重要地物,以确保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5) 镶嵌线尽量走直线,避免选取小角度折线。

3.5.正射影像图的后期处理

正射影像图的后期处理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下进行。上面操作生成的正射影像图存在色彩不均匀、图像灰暗等缺陷,需在图像处理软件下调整饱和度、色阶、亮度等,达到图像美观、现势性强的目的;然后根据用图方的需要,加注必要的注记和符号标志,附上与地形图相一致的公里格网和内外图廓整饰及注记,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正射影像挂图或正射影像分幅图。

4.结束语

正射影像图作为一种数字测绘产品,因其具有几何精度、数学精度和影像特征,而且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直观真实等特点,所以各行业对正射影像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虽已成熟,但要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其制作工艺还需不断改进;再者,因为制作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外业要作像控,内业要加密和采集特征线等,使得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较长。所以除掌握以上工作经验和技巧外,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高效的制作方法将对于加快完善地理信息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祖勋、张剑清,数字摄影测量学[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2.张平,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技术及问题探讨[J],测绘通报,2003

3.赵巍、翟文,制作高质量正射影像图的生产实践,测绘技术装备,2005

篇4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gital navigation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rojective is like figure (DOM)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through the test, the aviation digital imaging (UCD, UCX, DMC) process,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precision achievements, summarizes the technology process; Thus formed a more mature based on aviation digital imaging mode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 flow.

Keywords: aviation digital imaging; Numbers are projective like; Empty three encryption; DOM

中图分类号:TN1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航空数码摄影和胶片摄影相比,省去了冲洗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航空数码摄影照片为真彩色、而且分辨率特别高,将慢慢取代胶片摄影。本文主要论述数码航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生产流程,以杭州、永嘉测区为实验对象,了解数码航片的空三加密过程,并得出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可以实现数码航摄的规模化生产。

通过对目前航空摄影测量生产软件的升级换代及生产技术工艺的革新,达到胶片航摄生产向数码航摄生产的基本转换。

基于数码影像的数字正射影像(DOM)生产流程

本节主要简述了DOM的生产流程,在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软件,以及一些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Dom产品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图内不附加矢量信息)、图廓整饰信息、元数据。

影像产品按颜色分为两类:黑白(代号为D采用256级灰度)、彩色(代号为C,采用RGB颜色)。

Dom以图幅为单位采用非压缩tiff格式存储数据*.tif,并附带空间定位信息文件*.tfw和图廓整饰文件*.dgn。

生产流程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使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采编系统(GeoStereo 3.0)完成数据采集,并由影像匀光软件(GeoDodging)与Photoshop来完成DOM的拼接与后期调色处理。生产流程如下:

图1-1生产流程图

数字空三加密过程

建立测区目录及准备测区基础数据:测区基础数据包括影像数据文件*.tif,测区信息文件*.inf、数码相机文件*.cam、控制点大地坐标信息文件*.gd。

制作金字塔影像,然后导入相机参数,无需量测框标,加密软件自动完成内定向。

加密区内航线间选取航线拼接点、每张航片选取标准点位点及地面控制点。

进行相对定向,即自动匹配内业加密点、构建自由网。

在经过多次人工修测人工点的粗差后、删除或修测航线连接点、地面定向点、检查点中的粗差点后,进行多项式整体平差和光束法整体平差。

在完成加密测区与相邻加密测区接边后,输出最后空三加密成果。

DOM数据采集

定向

导入数字空三加密成果。

核线重采样

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采编系统的测区管理模块下,将影像数据、加密成果、定向成果导入该系统内,由系统自动完成核线重采样。

导入的数据要求如下:

Geolord-AT空三加密成果导入

导入的数据包括*.tif、*.kb、*.outkb、*.wfw,以及控制点文件*.bmc 和相机检校文件*.ftc, 或者是*.tif、*.inf。

VirtuoZoAAT+PBBA空三加密成果导入

导入的数据包括*.tif、*.iop、*.aop、*.spt, 以及控制点文件*.ctl 和相机检校文件*.cmr。

获取DEM

直接导入由GEOTIN 软件生成的*.dem文件,获取的DEM 范围要求能完全覆盖DOM并满足DOM纠正要求。

DOM 数据采集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采编系统测区管理的正射影像制作功能,以像片为单位,生成单片正射影像。

DOM 数据处理

正射影像镶嵌与图幅裁切

a. 选择图幅范围内需要镶嵌的所有单片正射影像,利用匀光软件对其完成拼接、图幅裁切、匀光输出,最后生成影像文件*.tif 和影像定位信息文件*.tfw。

b. 正射影像间拼接时,应检查和适当编辑拼接线,合理选择平滑参数,使拼接效果最佳,无明显拼接缝。拼接线应尽量避开成片居民区,沿河流中间或道路中间排列。

c. 图幅裁切按照覆盖内图廓线范围、最小DOM栅格矩形进行,裁去矩形外的影像,为确保影像拼接无缝,裁切时需要外扩10像素左右。

正射影像修饰

a. 本着自然美观的原则,应对影像进行适当调整,使影像清晰,色彩柔和,反差适中,图幅之间无明显色差。

b. 对正射影像里出现变形(如模糊、重影)面积较大的区域,通过贴补一块原始影像(经过纠正)的方法来解决。

c. 影像阴影过长,密度过大,并掩盖相邻景物的区域,应进行阴影和密度处理。

d. 影像反差过大造成色彩不柔和,反差过小影响景物判别,应进行反差调整。

生成图廓整饰文件

在MicrostationV8生产平台上调用程序生成DOM图廓整饰文件,并转换成DWG格式。

整饰文件包括图廓整饰和图内注记。

结论

通过对目前航空摄影测量生产软件的升级换代及生产技术工艺的革新,实施了胶片航摄生产向数码航摄生产的生产技术改造试验,基本完成了胶片航摄向数码航摄生产体系的转换。

成功探索了基于数码影像的数字摄影测量新的应用模式和航空摄影测量新的作业模式,并形成了较成熟的基于航空数码影像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航空摄影测量已经越来越多的采用数码航摄仪获取原始资料。而现阶段航测生产依据的《航空摄影测量规范》的一些技术指标还是针对传统的胶片航摄影像,因此目前在数码航摄影像生产中,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合适的像片控制点的布设方法。

参考文献

[1] 楼燕敏、徐攻博. 数码航摄生产及雷达测高试验工作报告 2008.83-11

篇5

引言

21世纪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卫星遥感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之中。目前的卫星遥感技术在用于制作正射影像图方面效果显著,并且成图的精准度越来越高,远远超过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准度。卫星遥感技术在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以及了解环境状况和资源状况方面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制作的城市影像图具有目标辨认难度小、内容清晰、比例尺大以及转释较容易的优势,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各个层面。该项技术还有助于治理生态环境、搜集专业信息、监测工程项目以及防止各种自然灾害等工作的开展。

1.国内外普遍流行的卫星影像图收集方式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卫星遥感技术日新月异,目前国际上较为早期出现的卫星遥感技术是来自美国的Earth watch 卫星数据资源库的QuickBird卫星影像,这款卫星影像的地面全色分辨率达到0.61m,成像款幅度达到16.5×16.5/km2,随后美国相继推出了Space imaging Ikonos和Land sat TM卫星遥感影像,这宽两款卫星遥感较Earth watch的QuickBird的影像效果以及成像款幅度都有所提升。俄罗斯生产了一款Spin-2卫星影像,这款卫星影像在地面分辨率方面虽然不及美国的Land sat TM卫星遥感,但是其成像款幅度可以达到200×300/km2却与美国的三种卫星影响有明显的优势。

2.卫星影像图的纠错、配准以及统一融合

2.1 数字纠错

光学纠错仪是一款用于将航拍模拟摄影片转化为平面图的工具,主要适用于传统的框架模幅式的航拍摄像画面的数字影像[1]。现阶段出现了许多新鲜的卫星数字遥感技术,这些技术的影响数据采用传统的光学纠错仪就不能很好地转化。因此,数字微分纠错技术由此诞生。这是一项通过地面的有效参数以及数字地面的基本雏形,在设置适当的构想公式,并依据适当的数学模型控制范围和控制点将航拍摄像画面的数字影像转化为正射影像图的。这种技术不仅简单、方便,而且适用范围较广,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数字纠错技术。

2.2 影像纠错

在影像纠错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两点:

其一,GPS控制点是影像纠错的关节点。

其二,采用相应的比例尺纠错是完善影像纠错的后续工作。在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时,首先利用GPS的各个方位的控制点将影像的大致形体构造稳定,然后手动微调影像控制画面。

最后在根据不同的比例尺的标准(一般以1:5000、1:2000、1:500为参考标准),对已经做好影像画面的地形图资料最后的影像纠错[2]。在明确这两个关键点后,制作出来的正射影像图必然更加逼真、精准。

2.3 多光谱影像的配准

在应经完成纠错的影像资料上在加以多光谱影像的配准,换句话说就是两幅或者两幅以上的影像进行对比、匹配,找出差异点,并在最终定稿的影像资料上进行补充。多光谱影像的配准一般根据特征和灰色度来进行。

2.4 影像的统一与融合

影像的统一与融合是指,将不同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影像资料进行统一并融合处理,经过统一融合处理过的影像资料其空间分辨率较高、目标识别较容易、有具有多光谱的效果,让人初次看上去就有生动形象的画面感[3]。在进行这部分操作的关键在于影像数据的纠错以及多光谱影像的配准,只有这两个步骤做到完备,那么影像的统一融合效果就会更佳。

3.卫星影像图的构型

卫星影像正射图的制作是一项极其复杂、涉及面广泛的工作,主要包括前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的采集,数字与图像资料的纠错、多光谱影像的配准、影响的统一和融合以及影像制作后期对重叠区、色调以及图像的调整和嵌入等[4]。图像的调整和嵌入需要将大量分辨率不同、形状不同、研究区和交界处不同的图像资料整合起来,再进行纠错、配准和最后图片的镶嵌。因此,制作一幅效果良好、比例均衡的数字影像镶嵌图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找准重叠区。卫星影像正射图的制作过程中面对大量的图片,可能会出现研究区域重叠、交接处重叠或者图形重复等情况,这些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如何将这些重叠区寻找出来并在图形资料中标记,有利于后期的图像镶嵌呢?这里就必须要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找准相邻图像的重叠区域;其二,确定重叠区域后要以不同的记号标注。

其次,调整色调。调整色调是正射影像图制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不同分辨率、不同成像条件或者图片之间存在许多差异的图像,由于要实现卫星影像正射图的完整效果,因此镶嵌的图像的差异性较大、辐射水平不同的话,会严重因想到图像形成的最后质量,图像的光感度、亮度的差异也就会千姿百态,不能够成为一幅比例均衡的卫星影像正射图。因此,这个环节中要注重图像色彩、色调的调节。因此,在调节色彩和色调时要寻找颜色相近、色调差异小的图像,而色彩差异较大的图像,要采用专门的技术对其进行调整,以实现整体效果。

最后,图像嵌入。在确认重叠区和调整色调两个步骤完成之后,就是最后的图像嵌入工作了。这个环节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寻找色彩相近、位置相邻的图像进行镶嵌,嵌入时须在两幅待嵌入的图像中确认一条连接缝合线。这条连接缝合线的质量与最后图像嵌入的效果好坏息息相关,因此连接缝合线的选择必须万无一失。两幅嵌入的图像在嵌入过程中在连接缝处也许会出色调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必须利用亮度潜入的方法对两幅的图像的色调进行最后的调整,调整至视觉感官和谐为止,这样一来,连接缝合处的破绽才不至于一眼就能探出。

4.结束语

卫星影像正射图的制作是一项极其复杂、涉及面广泛的工作,主要包括前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的采集,数字与图像资料的纠错、多光谱影像的配准、影响的统一和融合以及影像制作后期对重叠区、色调以及图像的调整和嵌入等。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来制作正射影像图时,在实施数字与图像资料的纠错、多光谱影像的配准、影响的统一和融合这三项操作时一般使用真闷的遥感影像操作软件Cyberland,在进行影像制作后期对重叠区、色调以及图像的调整和嵌入这三项操作时,一般采用专业的影像处理系统ImageXuite。

参考文献

[1]林跃春,王睿.浅谈数字正摄影像的制作技巧与心得[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110.

篇6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深入地开展城市信息化的工作,“数字城市”成为各个城市竞相发展的目标。城市数字化的程度影响着城市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构建数字城市所需的信息多种多样,城市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具有信息量大、表现形式直观、现势性好、内容详细、应用广泛等特点,使其成为数字城市空间数据框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现代化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快速、高效的生产正射影像图就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针对目前生产正射影像图的两种主要方法: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常规航测法和运用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生产正射影像方法,以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TerraSolid雷达数据处理平台为例,从数据获取、控制测量、空三加密、DEM生成、影像纠正镶嵌等方面对两种方法作以比较分析。

1 两种制作方法的对比分析

两种方法的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

图1全数字摄影测量法

图2机载雷达系统生产正射影像

两者虽然流程大致相同,但在生产效率、技术环节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1、数据获取

全数字摄影测量法通过航空摄影来获取原始影像信息,而坐标信息只能通过地面控制测量来完成;机载雷达系统则通过一次航飞,同步获取了地面数码影像及其匹配的三维点云坐标数据,无需(或少量)地面控制即获取了原始像片的外方位元素,比全数字摄影测量法获取了更多信息。

2、控制测量

全数字摄影测量法需要进行大量的高程及平面控制测量,通常要先做D级基础控制测量,再进行像片控制测量,要求布点时平高点航向间隔不超过3条基线,困难时不超过4条基线,旁向间隔不超2条航线;而机载雷达系统则无需(或少量)地面控制就获得了高精度定位的原始航片,高密度的三维点云数据相当于无数个平高点,大大降低了外业的工作量。

3、空三加密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空三加密主要使用的是VirtuoZo AATM模块进行加密构网,它利用影像匹配取代了人工转刺,避免了粗差,提高了精度,并采用世界著名的光束法平差软件PATB,进行粗差剔除,并进行区域网平差解算,其强大的挑粗差功能使得AATM的加密精度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后工序中的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等工作集成于AATM中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空中三角测量的效率。

机载雷达系统则以点云数字地面模型为参考,通过POS系统直接进行全自动的空三加密,整个产品的制作完全不需要外业像控点,也不需要建立立体像对。空三加密完全是在航片中添加tie points(基本定向点)完成,只需要计算公共加密点的较差,对基本定向点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即可。相比于VirtuoZo AATM的加密,POS辅助空三加密工作量更小,速度更快,虽然精度略差,但也能满足要求。

4、DEM生成

全数字摄影测量法需要在空三加密的基础上,建立立体像对,并在立体影像上采集地面的三维特征点线,然后将特征点线进行三角构TIN,生成DEM。

而机载雷达系统则将航飞获取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精确分类,提取准确的地面点后,直接进行构TIN,生成DEM,而不需先进行空三加密,这样,空三加密与DEM生产可以同步进行,更加有利于生产,缩短成图周期。

5、影像的纠正镶嵌

全数字摄影测量法一般采取两个模型均用同名像片作主片来生成正射影像,克服了因投影差而产生的重影。镶嵌时可以选择自动镶,也可以手工调整拼接线。镶嵌时系统能自动对重叠区的地物作色调平滑处理,但不能人工干预。

而机载雷达系统不再生成单片的正射影像,而是手工调整拼接线后,直接生成镶嵌后的正射影像。系统能够自动寻找color point进行匀色,并在过程中视影像接边区域色调情况手工添加或修改,从而使正射影像的镶嵌质量进一步提高,大大降低后期影像处理的工作量。

2结论

从以上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运用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大大加快了数据的获取与处理速度,可以更加快速、高精度的生产正射影像图,简化了常规航测成图的复杂工序,减少了外业测量工作量,降低成本,缩短航测成图周期。因此,利用雷达数据代替传统航片进行3D 产品的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具有很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VirtuoZo(适普)公司系列软件用户手册,2003

【2】李英成,文沃根,王伟.快速获取地面三维数据的LIDAR技术系统.测绘科学,

篇7

关键词:几何校正;重采样;影像叠加;地图整饰

Keyword:several what correct;Is heavy to sample;The image folds to add;Map the whole decoration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应用的逐步深入,地图制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3年德国开始利用航空相片制作各种比例尺的影像地图。1945年前后美国开始产生影像地图,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影像地图[1]。由于遥感影像图具有遥感影像与地图的各自优点,它比遥感影像具有可读性和可量测性,比普通地图更加客观真实,信息量更加丰富,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遥感影像图无论在农业的土地资源调查,农作物生长状况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还是在林业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森林病虫害、沙漠化或是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2]。

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的处理制作

1.1遥感影像处理的基本流程

图1-1遥感影像处理基本流程

1.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处理

1.2.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波段处理

QuickBird彩色影像(多光谱)中,包含蓝、绿、红三个波段,剔除掉近红外波段,使影像达到真彩色的效果。

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单击Data Preparation图标Subset Imagine命令,打开Subset对话框。在Subset对话框中,在Output Options中的Select Layers键入要输出图像的波段数,设置为1:3。

1.2.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拼接

遥感影像图不是一个完整的img格式的影像,需要进行影像的拼接[3]。

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单击Data Preparation图标Mosaic Images命令,打开Mosaic Tool对话框。

①在Edit菜单中选择Add Images命令,将所要拼接的影像加到Mosaic Tool页面中。

②在Mosaic Tool图标面板中工具条,根据需要单击相应的图标设置拼接关系。

③在Process菜单中选择 Run Mosaic命令,执行图像拼接处理。

1.2.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

由于遥感器的内部畸变,遥感平台的运行状态,地球本身对遥感图像的影响等会使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几何畸变,需要进行几何纠正。

a显示图像文件

①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上,单击DatePreperation图标Image Geometric Correction打开Set Geo Correction Input File对话框,选择From Image File打开融合后的影像,单击OK,打开遥感影像图。

②在AutoCAD2002中打开相应的内AutoCAD矢量图作为校正依据。

b启动几何校正模块

①在打开Set Geometric Model对话框中,选择多项式几何校正计算模型为Polynomial。

②单击OK按钮。

③同时打开Geo Correction Tools对话框和Polynomial Model Properties窗口。

在Polynomial Model Properties窗口中,定义多项式模型参数及投影参数。

④定义多项式次方(Polynomial Order)为2。

⑤定义投影参数(Projection)中的Map Units(地图单位)选择Meters。再点击Set Projection from GCP Tool选择地面控制点的获取方式。

⑥在打开的GCP Tool Reference Setup对话框中选择Keyboard Only键盘输入控制点方式,点击OK。

⑦在弹出的Reference Map Information对话框中,在Map Units中选择“Meters”,再点击Add/Change Map Projection选择投影方式。

⑧单击OK按钮,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

c采集地面控制点

在图像几何校正过程中,采集控制点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相当繁琐的工作,

具体过程如下(如图1-2):

①在GCP工具对话框中单击Select GCP图标,进入GCP选择状态。

②在GCP数据表中将输入GCP的颜色(Color)设置为比较明显的红色。

③在打开的AutoCAD图中找出位置明显的点作为控制点,记录其坐标,再打开的Viewer#1窗口中找到所选控制点的位置,再点击GCP Tool对话框中的 图标,点击所选点的位置,再GCP Tool对话框中X Ref 和Y Ref输入所记录的坐标。

图1-2采集控制点

④重复上一步骤,直至所选的点覆盖整个遥感影像图,在选一些点作为检核点,再根据所要求的中误差允许范围,即中误差(RMS)小于3,最终使所有的控制点都达到误差允许的范围,即完成影像的几何校正。

1.2.4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的重采样

在Geo Correction Tool对话框中单击Image Resample图标,打开Resample(图像重采样)对话框,在Resample对话框中,定义重采样参数:

a输出图像文件名(Output File)为*.img。

b选择重采样方法(Resample Method)为Nearest Neighbor。

c定义输出范围(Output Corners),在ULX、ULY、LRX、LRY微调框中分别输入需要的数值。

d定义输出像元大小(Output Cell Sizes),X值为30/Y值为30。

e设置输出统计中忽略值,即选中Ignore Zero in Stats复选框。

f设置重新计算输出默认值(Recalculate Output Defaults),设Skip Factor为10。

g单击OK按钮。

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AutoCAD图像的叠加

2.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AutoCAD图像的叠加制作过程

2.1.1AutoCAD下的图像处理

a打开AutoCAD 文件:启动AutoCAD软件,单击“文件”命令,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打开”命令,打开“选择样板”对话框。

在“选择文件”对话框:

①在“搜索”中找到所要处理的图像。

②在“文件名”中选择要打开文件的名字。

③在“文件类型”中选择要打开文件的类型,一般为*dwg格式。

④单击“打开”,将所要处理的图像在AutoCAD中显示。

b删除图层:单击 图标,打开“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打开所要删除的图层。首先将此图层的图像删除,然后删除此图层。仅仅留下接续区,井田边界,数字,字体的图层。

c添加方格网:将裁剪后的图像添加上十字丝。单击主菜单上的“地物”,打开“地物”菜单,单击“图幅整饰”,打开“图幅整饰”菜单,单击“加方格网”,然后根据所弹出的命令,输入比例尺1:10000,然后输出左下角和右上角的坐标,则可上添加方格网。

d图像裁剪:将图像裁剪成了ERDAS IMAGINE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图一样大小的图形,以方便两个影像进行叠加。单击矩形 图标,然后,输入裁剪后遥感图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画出所要裁剪的边框,然后,单击修剪 图标,将矩形框外的图形裁剪掉。

e图像的保存:将所处理好的图像分层保存,以便在ArcMap中与遥感影像图叠加。

2.1.2在ArcMap下的图像叠加

在ArcMap窗口主菜单栏:

a单击File命令,打开File菜单,单击New命令,创建新地图。

新地图创建以后,可以直接调用ArcMap窗口主命令或标准工具按扭向新地图加载数据层,数据层,数据层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步骤如下:

ArcMap窗口标准工具:单击Add Data 按钮 ,打开Add Data 对话框。

在Add Data 对话框中:

①通过Look下拉列表框中加载数据。

②在Object窗口出现所要加载的数据。

③单击Add按扭,将所要加载的数据层加载到新地图中。

b将加载后的AutoCAD图像的点,面,字体等图层关闭,只留下接续区,井田边界,数字,十字丝的线图层(如图2-1)。

图2-1 ArcMap处理后AutoCA图

c单击接续区下 ,打开Symbol Selector对话框,将接续区的颜色设置为红色,宽度设置为0.3;同样将井田边界设置为绿色,宽度设置为0.3;数字和十字丝设置为黑色,宽度设置为0.1。

d同样,将ERDAS IMAGINE处理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也加载到ArcGIS 9中,由于两个影像图坐标是匹配的,所以两个影像图可以叠加。

2.2地图整饰

本文就是用Photoshop 对叠加好的图像进行进一步的整饰,使地图更加的完美。

a打开图像:启动Photoshop软件,单击主菜单上的“文件”命令,打开“文件”菜单,选择“打开”命令,打开“打开”对话框,打开叠加后的影像图。

b改变分辨率:单击主菜单上“图像”命令,打开“图像”菜单,单击“图像大小”命令,打开“图像大小”对话框。在文档大小下“宽度”和“高度”改变文挡的大小,在“分辨率”改变图像的分辨率,将分辨率由2000像素/英寸改为1000像素/英寸,太高的分辨率容易使电脑无法正常的运行。

c新建图层:在主菜单上选择“图层”命令,打开“图层”菜单,单击“新建”命令,再单击“图层”,打开“新图层”对话框。

d添加边框:打开新建图层,然后在单击 矩形工具选框图标,将图像的边缘选上,然后选择主菜单上单击“编辑”命令,打开“编辑”菜单,单击“描边”命令,打开“描边”对话框。

① 在“宽度”设置边框的宽度,设置为1个像素。

② 在“颜色”设置边框的颜色,设置为黑色。

③ 在“位置”设置边框的位置,设置为居中。

④ 在“模式”设置边框的模式,设置为正常。

⑤ 在“不透明度”设置边框的不透明程度,设置为100%。

设置好之后,然后单击“好”,内边框添加完毕。外边框也是这样添加,不过,在选择范围时要与内边框有一定的距离,宽度为5个像素。

e添加文字:右键单击 图标,选择所要添加本字的排列顺序,然后在图像上所要添加文字的地方,同时,根据所弹出的对话框设置,添加文字的字体和大小,将矿区文字和标题添加上。添加后再单击 图标,改变文字的位置;同时,可以通过单击图层的右键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对文字进一步设置,以达到更加美观。

f添加标注:新建一个图层,再单击 选择所要添加标注的位置和大小;单击 图标,将前景色设置为紫色;单击主菜单上“编辑”命令,打开“编辑”菜单,单击“填充”命令,打开“填充”对话框。

① 在“使用”设置填充“前景色”还是“后景色”,选择“前景色”。

② 在“模式”设置填充模式,设置为“正常”。

③ 在“不透明度”设置不透明程度,设置为“45%”。

设置完毕后,单击“好”。再用以上所介绍的方法,对其描边,添加“数据源,比例尺和制作单位”文字。

g添加背景:新建图层,然后,添加颜色,对其进行简单处理。

h成果:在输出前将分辨率改为2000像素/英寸,成果(如图3-2)。

图3-2 成果图

3结论

把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总结起来,得到以下结论:

a本文系统的阐述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的制作流程、原理与方法。

b结合内蒙古某遥感影像图的制作实例和实验结果对本文所阐述的方法加以验证。

c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信息丰富、成本低、可读性和可量测性强、客观真实的反映地理空间状况,充分表现出遥感影像和地图的双重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

参考文献

[1] 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刘慧平。遥感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周成虎,骆剑成,杨晓梅,刘庆生。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1.

篇8

中图分类号: TP3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63(2013)03-0087-04

Large Scale Aerial Digital Image Ortho-image Map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ed Research

HE Hengliang, LI Linhui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olleg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nvenience of measuring stand forest factors, to develop the advantage of aerial photogrammetry an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forest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the paper uses 2008.9.22 shot of cold water experimental forest 1:8000 aviation digital imaging applies ERDAS platform for the study, and discusses the use of aerial triangulation method to generate cold water area south of freedom with the digital terrain model and orthophoto map process. This study makes the further forest terrai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query possible, provides the basic data for the production of digital imaging, and follow-up studies.

Key words: Aerial Triangulation; Digital Orthophoto Map;Digital Photogrammetry;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1 数字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像片与所摄物体之间的内在几何和物理的关系。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经模拟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两个阶段。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并以其来开展研究。本文使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为后续内容的研究,如林分因子的提取、森林资源信息的正确表达提供基础数据和实施保证。

利用航片制作正射影像图,可以改变由地形起伏和传感器误差而引起的像点位移。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就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像片/遥感影像(单色/彩色),通过去除由于传感器和相机旋转、地形起伏等因素引起的位置误差,即经逐个象元所进行的投影差改正,而最终生成平面无变形的数字正射影像。

2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为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所属中国东北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山脉的东南段,位置跨越从东经128°47′8″到东经128°57′19″,从北纬47°6′49″至北纬47°16′10″。所涉及区域的总面积为12 133hm2,森林总蓄积量170.0万m3,森林覆被率98%。

本研究应用2008年秋季(9月22日)凉水林场数字航空像片和航摄成果报告书及2009年5月所进行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加上角规点的调查数据,也包括相应带有控制点的刺点照片。摄影比例尺为1:8 000, 航摄仪类型为RC-10,每张航片占用空间467MB,共约89G。本次研究采用凉水实验林场的一个航带进行分析,涉及像片号范围166~179,共13张像片,约5G数据。

3 数字正射校正原理

数字校正的实现就是将中心投影的影像经过数字校正而形成正射投影的过程,其具体原理就是以投影中心点、像点和相应的地面点三点共线为条件,以单张像片为解算单元,借助像片之间的公共点和野外控制点,将各张像片的光束连成一个区域进行整体平差,求得解算模型,再利用数字地形高程模型对原始非正射影像进行纠正,使其转换为正射影像。

航空摄影测量的几何处理任务是根据像片上的像点位置确定相应地面点的空间位置。要使用数字图像方法处理用相机摄取的像片,首先需要将航空像片进行扫描,形成数字图像。数字图像在计算机屏幕上使用的是像素平面坐标系,而成像的航空像片则是相机胶片,使用的坐标系是影像平面坐标系,其坐标原点一般位于影像中心。因此,就要进行像素坐标和影像坐标的变换,两个坐标系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像素坐标与影像坐标转换示意图

Fig.1 Conversion diagram of pixel

coordinates and image coordinates 第3期 何恒亮:等,大比例尺航空数字影像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及应用研究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第3卷

影像上的点均对应着具有地图投影的坐标,即大地坐标,如果要根据影像上的点求取对应的大地坐标,还需要在地面空间坐标系统和影像空间坐标系统之间进行转换。地面坐标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影像空间坐标系统和地面空间坐标系统

Fig.2 Image space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ground space coordinate system

为实现这些点坐标间的转换,还要进行内外定向。通过内定向,可以恢复像片和摄影机的相对位置。框标为摄影机焦平面上固定位置的光学机械标志,用于建立影像坐标系。内方位元素一般由摄影机制造商提供在仪器说明书上。内方位元素包括像主点在影像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和焦距f。通过外定向,可以建立影像空间坐标系与地面空间坐标系的变换方程,求解内外方位元素,进而得到所研究的像片与所摄物体间的几何和物理关系。

4 数字正射影像制作过程

数字正影像制作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使用光束法进行空中三角测量求解内外方位元素;第二步,根据区域文件,产生研究区域的数字化高程模型;第三步,生成区域正射影像平面图,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流程

Fig.3 Digital orthophoto map production process

4.1 数据准备

(1)大地坐标参数:投影类型为:ransverse Mercator;椭球体类型:Krasovsky;基准面类型:Krasovsky定义的基准面;中央子午线比例尺因子:1;研究区所在的投影带:第22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129度;投影原点的纬度:0度;坐标原点西偏:500 000m;坐标原点北偏: 0。

(2)内方位元素:摄影机型号: RMK 15/23;焦距:F=153.268 72(mm);框标:格式为(X,Y),具体四个框标值为(106.005,-106.001)、(-106.010, -106.000)、(-105.999 106.001)、(106.001,106.002);像主点坐标:OX=0.006 63、OY=-0.002 76。

(3)地面控制点:地面控制点为已知X、Y、Z的可识别地物,本研究区地面控制点为通过GPS实地测量得到的。在每个控制点的地理位置上用GPS测得X、Y、Z的同时,在航空像片的硬拷贝上则是对每个选定的地面控制点影像刺点,获得刺点像片,再通过扫描获得数字图像。本研究区域所涉及的航片号从166~179。具体的控制点坐标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区域控制点信息

Tab.1 Control point information in study area

控制点号 X Y Z 含控制点的刺点像片

0 316 601 22 495 638.642 5 223 551.346 313.844 166、167

0 316 602 22 495 240.522 5 223 260.697 307.473 166、167、168

0 316 603 22 495 111.051 5 223 161.311 306.485 166、167、168

0 317 401 22 490 702.199 5 5 223 128.658 6 290.784 3 174、175、176

0 317 801 22 488 404.229 9 5 223 151.000 3 297.367 9 177、178、179

0 317 802 22 488 787.792 7 5 223 851.220 5 299.791 6 176、177、178

0 317 803 22 489 015.830 4 5 223 544.459 297.543 8 176、177、178

4.2 应用LPS模块制作正射影像图

4.2.1 空中三角测量

(1)首先创建工程文件,选定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的大地坐标参数,加载图像,可是一幅或多幅图像,输入内方位元素的值。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飞行的路线是从东向西飞行,还是从西向东飞行,本次研究的航带为从东向西飞行,所以其方向选择为。设置平均飞行高度为3 000米。当框标数据输入完毕后,LPS模块会自动计算误差,如果结果小于0.33个像素,表明可以接受,如果大于,需要重新调整框标位置。本研究中误差为0.06。结果如图4所示。在内定向中完成像素坐标系和影像平面坐标系的转换。

图4 内定向中框标的输入

Fig.4 Inputting the fiducials values

(2)输入地面控制点,目的是获取航空的外方位元素。控制点可分为3种:平高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控制点类型栏中要分别设置为Full、Horizontal、Vertical。FULL控制点为地面坐标X、Y、Z已知的点,Horizontal控制点为水平控制点,只需知道X、Y坐标即可,Vertical控制点为竖直控制点,仅要求Z坐标。外方位元素共有6个,在空中三角测量时通过共线方程进行求解,要求已知最少3个控制点(X,Y,Z)才能解出外方位元素,为了得到较好的精度,需要采用更多的控制点来进行平差。

(3)连接点的自动化采集。连接点是同一个地物在相邻两幅或多幅航片上的同名像点。连接点的地面坐标未知,既可以手工量测,也可以自动量测。一般采用自动量测。在LPS模块中,可以实现连接点的自动化采集。自动量测后,还可以对每一个连接点通过左右窗口查看该连接点是否符合精度,如果精度没有达到要求,就要对其进行删除,或者像定位控制点一样进行重新定位。图5为两张相邻图像自动化采集连接点后的结果。图6为研究航带中全部13张图像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点自动化采集结果。

(4)执行空中三角测量。经过以上操作,已经获得了图像上的控制点和相邻图像上的连接点。具备了利用LPS模块进行空三加密所需要的完整信息,就可以求取每张航片的外方位元素、各连接点、平面控制点、以及高程控制点的三维坐标。通过三角测量的结果,查看其方差,若达到精度要求,则选择accept,接受此测量结果。至此,得到了正射影像图,如图7所示。

图5 两张相邻图像自动化采集连接点效果图

Fig.5 The result of check points automated

collection in two images

图6 研究区域所有13张图像的连接点自动化采集结果

Fig.6 The result of check points automated

collection in thirteen images

图7 执行空三加密结果

Fig.7 The results of triangulation

4.2.2 DEM的获取

篇9

视频剪切 (1)采集完成后,我们可以到剪切室把不需要的部分剪切掉,首先使用“时间”滑块来快速前进至该帧的大置(图2)。然后使用“前一帧”/“下一帧”按钮来前进至精确位置,每次移动一帧。(2)单击“标记入口点”按钮。(3)前进至视频中您希望作为您剪辑结束位置的帧。(4)单击“标记出口点”按钮。(注意:“入口点”和“出口点”之间的视频部分得到保存,其它部分被废弃。原影像文件不改变。) (5)单击“应用”即可完成剪切。剪切好一段后,可以双击另一段影像来进行剪切。

效果处理 对视频文件进行剪切后,我们可以进入“暗房”来调整视频或静态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颜色(图3)。使用控件可以添加浓淡效果,如淡入、淡出和颜色渐变。“库”中的“过滤器”屏面上包括有许多预定义过滤器。要对视频文件应用过滤器,只需简单地将过滤器从“库”拖到“视频”中。完成后单击“应用”按钮来对文件应用设置。为了使影像更加有趣,您还可以使用“特殊效果”编辑器来对视频文件或静态图像添加特殊效果。例如我们为影像做一个“旋涡”特效,步骤如下:

(1)单击“模式”选择器上的“特殊效果”按钮。“特殊效果”控制台便在“视屏”下方打开。(2)将“旋涡”效果从“库”中的“效果”屏面拖到“特殊效果”控制台上的“效果”框中(图4)。(3)单击“开始”按钮。(4)使用“效果级别”滑块来将“开始值”设置为 0 左右,以便文件以“普通样子”的时钟开始。(5)单击“结束”按钮。(6)使用“效果级别”滑块来将“结束值”设置为 50 左右。正值指定顺时针方向的旋涡;负值指定逆时针方向的旋涡。(7)当对设置感到满意时,单击“应用”按钮来对视频文件应用设置。

加入字幕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单击“模式”选择器上的“文本动画器”按钮,“文本动画器”控制台便在“视屏”下方打开。(2)在小的“文本编辑器”中,输入字幕内容,选择字体和大小,选择字幕类型和持续时间后,点击“应用”,按“播放”键来看效果(图5)。

篇10

中图分类号:P228文献标识码:A

1图片扫描

1.1将STOP5卫星

1:10000影像图片(以下简称卫片)按100%的比例,分辨率设置为200像素/英寸,进行扫描,保存为RGB模式jpg格式的图片(一般扫描格式为tif,在图片叠加时tif、jpg、bmp、gif格式的图片都可以用,不需转换)。注意扫描成位图和灰度及双色模式,否则就是黑白的,不利于识图。

1.2将1:10000的地形图按100%的比例

分辨率设置为200像素/英寸,进行扫描,保存为tif格式的图片。扫描成位图或灰度、双色模式保存,可以减少图片数据量。

2扫描图检验

2.1运行Photoshop (CS2\CS3\CS4\CS5均可以)软件。

2.2单击菜单栏上:文件打开(已扫描的卫片或地形图)。

2.3单击菜单栏上视图标尺,在Photoshop的窗口左边和上边会出现有数值的标尺。

2.4点图形窗口上边标尺,从标尺上拖动可生成横向参考线,两条横的参考线分别放在图幅的上、下边线上,看参考线是否与上、下边线重合,如重合就不需做横向矫正,否则就进行横向矫正。

2.5点图形窗口左边标尺,从标尺上拖两条竖的参考线分别放在图幅的左、右边线上,参考线如果与左、右边线重合,如不重合需做纵向矫正。

2.6点左标尺与上标尺交会的地方,拖动到扫描图中间的一个公里网点上,松开左键,即显示图象的此公里网点所对准的标尺刻度为“0”,查看此点与左右、上下相邻的公里网点值是否为10,公里网点距离相互为10则不需再矫正,否则要重新矫正。

3图形矫正

3.1选中要矫正图层,按快捷键Ctrl+t组合键调用自由变换工具,调出选项工具栏。

3.2点选项工具栏左边的9个小正方形中的其中一个确定参考点位置,一般以确定左上角或左下角为参考点为好,确定的点为黑色小正方形,其他小正方形为白色。

3.3在选项工具栏上,W窗口调整图片的宽度,即公里网点左右相邻的两个点、线距离值不等于10时,可以通过调整该值来矫正;H窗口调整高度,即公里网点上下相邻的两个点、线距离值不等于10时,可以通过调整该值来矫正;∠窗口调整角度,即图幅四边不能与参考线重合时,可以通过调整该值来矫正。调整好后要点选项工具栏右边的“√”确认修改,否则修改无效。

3.4如图片有不规则变形,则可以用点菜单栏上的:编辑变换变形,需调整的图上会显示九宫格,可在图上任意点上进行拖动调整变形(此步慎用,一般情况不需使用,如使用不当易造成严重变形而与标准图不符)。点“√”确认修改。

3.5按Ctrl+S组合键保存图片。

4叠加图层

4.1用Photoshop打开已矫正好的卫片;将Photoshop最小化。

4.2打开存放有已矫正好的地形图的文件夹,找到与卫片同一图幅的地形图,将地形图拖任务栏Photoshop图标上,Photoshop打开后将地形图拖放到卫片上,点选项栏上“√”确认。在Photoshop图层面板上可以看到有两个图层,一层是卫片图层,一层是地形图层,卫片图层应在地形图层的下一层。

4.3单击Photoshop图层面板选定地形图层,单击图层面板左上角标有“正常”的窗口,在弹出的列表中单击选择“正片叠底”项,地形图白色部分变为透明色,黑色部分保留。

4.4单击Photoshop工具栏上的“选择”工具选定地形图层,拖移地形图与卫片对应,如未重合,则按Ctrl+T组合键进行调整变换,使两图层的公里网线、公里网点、图幅边线完全重合。按Shift+Ctrl+S组合键将图片另保存为一个新文件,至此,制作完成。

篇11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 Design in Video Post-Production Course

CHEN Chen

(Wenzhou Vocation & Technical College,Wenzhou Zhejiang 325035, China)

【Abstract】Properl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color, to enhance the image works of artistic value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color design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digital video production feasibility scheme is put forward. Its purpose lies in through adding color design in the teaching of related content, to improve students’ sensitivity to the color and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digital video production software, make full use of the color using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work,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works and artistic value, help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vel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Color design; Image art; Post-prod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每一天,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了与色彩的亲密接触。人与色彩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色彩对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心理状况、审美习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却又无形的影响。恰当地运用色彩原理,能够提升影像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基于色彩的基本原理,将其运用到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后期制作、摄影作品中的书籍、论文不在少数。然而,在数码影像制作相关教材方面则寥寥无几或涉及甚少。

鉴于此,本文对色彩设计在数码影像制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可行性方案。其目的在于通过在教学中加入色彩设计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色彩敏感度和把握能力,在运用数码影像制作软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色彩运用原理设计作品,提升作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艺术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1 色彩运用在影像作品中的重要性

人类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中,有80%以上均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色彩拥有比语言更为迅捷、准确的沟通能力。[1]而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色彩,因此色彩再视觉传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影像艺术从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

因此,色彩在图像、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以影像表达为主的艺术形式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当我们用眼睛欣赏摄影或影视作品时,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色彩的影响。通过色彩的运用,能够营造时空感、渲染气氛、体现风格、表达情绪、制造意境。例如,暖色调可以制造出温暖、幸福、热情、活跃的感觉,而冷色调则给人安静、平和、稳定、厚重的感觉。

在众多的影像作品中,我们都够找到很多因为恰当运用色彩而获得理想效果的案例。

经典的黑白照片运用简单的色调即能营造出一种怀旧感、神秘感,深刻而又庄重,拥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1 经典的黑白照片[2]

变化丰富的彩色照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红色的热情奔放,黄色的活力、跳跃,绿色的平和、健康,蓝色的清新、稳定,紫色的高贵、神秘,这些颜色在摄影师、导演、造型师、设计师的运用下,让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内在变化和外在的视觉冲击。无需多言,便能传递丰富的信息,正好比,此时无声胜有声。

图2 蓝色营造出清凉

图3 深沉的棕色和黑色表达孤独感

图4 明亮多彩的颜色彰显青春与活力

图5 深沉灰暗的色调体现怀旧与衰老

另外,在影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更是对剧情的推动、人物情感的表达、氛围的营造等都有着推波助澜的效果,为影视剧制作出强烈的画面感。例如,著名的“张艺谋红”在《红高粱》中,整部影片都氤氲在一片大红色中,凸显出女主人公刚强、坚毅、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体现了影片强烈的浪漫主义革命色彩。可以说,倘若这部影片的情节、风格、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失去了红色的渲染,将失去了这部影片的精神和灵魂。

图6 电影《红高粱》海报

2 影像制作行业对色彩设计的需求现状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是为行业内所公认的。传媒行业需要非常专业的色彩设计技术与方法。舞美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网页设计、游戏设计、新媒体等都离不开对色彩的设计。

以这次温州市为爱专一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全城热恋婚纱创作工作室为例,其拥有温州婚纱摄影行业的领军地位,对色彩设计便非常重视。这里的后期部门拥有独立的调色组,这在业内是比较少见的。调色组对成千上万张照片进行非常严苛的调色,要求所调的照片均要在色彩上呈现丰富性和层次感,通过调色最终达到电影大片单幅画面的色彩质感,呈现厚重、饱满的油画感。这种对色彩的苛刻要求,最终成就了一张张色彩精美,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也成就了全城热恋在温州婚纱摄影的领军地位。

目前,从图片后期制作的人才需求来看,专门负责修整皮肤瑕疵的修片人员已经基本饱和,而且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偏低,入门简单,容易上手。这也意味着,这一工种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从业人员是非常容易被社会淘汰的。而对于后期调色这一职位来说从业需求量相较之下偏高,且入门要求偏高,若不经过专业的训练,是很难胜任的。因此,拥有后期调色才能的人员更容易找到工作,且不容易被行业淘汰。

3 学生掌握色彩设计技能的重要性

鉴于以上分析,色彩在影像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行业对于色彩设计的大量需求,不难得出,学生掌握色彩设计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像到学生的作品艺术价值和他们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让学生学会在摄影或影视作品中恰当地运用色彩,将会为他们的作品添砖加瓦,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 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承担“数码影像制作”这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一个学期中以及在全城热恋带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 学生对色彩在数码后期制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颜色的运用无明确目的性,导致图片最终呈现出的效果缺乏整体性和视觉冲击力。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色彩运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课时安排不充分。尽管在发现学生存在以上问题的情况下,对教学计划做了针对性调整,专门抽出时间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紧凑,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对这一知识环节的掌握仍旧非常薄弱。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再一次暴露了以上问题,这不得不使我对此问题更加重视。

4.2 学生对色彩的控制能力欠佳

虽然已经掌握了所有与色彩调整相关的软件知识和运用工具,但是仍旧无法将图片中的色彩调整到自己预想的视觉效果。学生对色彩原理的知识储备不够,导致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把握能力较弱。学生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对此问题深有体会,认为对色彩的把握能力欠佳,在调色的过程中非常吃力,无法胜任调色这一工作岗位,进而提出希望在课堂上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知识。

5 色彩设计在数码影像制作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与运用

基于色彩设计在影像作品中的重要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存在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迫切期待,色彩设计相关知识和技巧必须被提上后续的授课计划中,将色彩设计相关知识纳入数码影像制作课程中。

5.1 对摄影作品进行色彩上的后期处理

指导学生在运用Photoshop各类调色工具时,运用色彩设计运用原理和相关技能、方法,对人像照、风景照、产品摄影等的色彩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能够自如地运用色彩构成原理对色彩进行修正,把握修正尺度;分析作品的功能与用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把握其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根据既定要求,对色彩进行调整,并能够在要求之上,有自己的创新设计。

通过实践经验和商业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能够运用色彩原理和视觉原理,使摄影作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商业价值。

5.2 制作网页、创意合成图、动态图片等

指导学生结合色彩运用原理, 利用Photoshop等图像后期处理软件制作制作网页、创意合成图、动态图片、平面设计等。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现有素材的色彩方面要有所取舍,有目的地选择色彩上相互搭配或相互冲击的元素进行组合,使最终的设计呈现出统一性和整体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眼球,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和更高的艺术评价。

通过对色彩设计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提高色彩搭配的技能技巧,懂得色彩所表达的情感和营造的氛围,能够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搭配和组合,为网页、创意合成图等添砖加瓦。

5.3 为色彩设计的教学增加课时量

增加对该课程增加5-10个课时量。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色彩设计这一难点,必须提供较为充裕的时间。目前,数码影像制作课程为66个课时量,这样的课时量对于单纯教学数码影像(下转第300页)(上接第222页)制作软件操作环节已经非常紧凑了。若还要再增加色彩设计方面的内容,那么在课时上必须有所增加。结合系部的实际情况和授课计划,增加5-10个课时量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在该课程中遇到的调色环节问题。这5-10个课时量可做如下的安排:

表1 色彩设计教学内容与课时量安排

色彩运用原理以及相关的技能技巧是可以被广泛运用到各类与视觉艺术有关的设计中的。因此,对摄影、影视两个方向的学生开设这门课程,将对他们各自的专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像。同时,建议为摄影、影视两个方向的学生单独开设一门与“色彩运用”有关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金容淑.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篇12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经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经逐像元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裁切,集几何精度和影像于一体的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的数字产品。显然,获取高精度的DEM是生成高精度DOM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测区作业中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的DEM是我们作业最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某测区介绍一下正射影像图的制作过程。

1.测区概况及技术要求

1)测区西测大部分为平地,植被覆盖率为30%;东测大部分为山地,植被覆盖率为80%。

2)航摄影像资料为采用两台数码相机航拍的航摄比例尺为1:2万的数字影像(*.tif)文件,相机文件(*.cmr)及每张航片的影像外方位元素(*.txt),制作1:1万的DOM。

3)要求采集高差超过5M的坎、堤,湖泊,高架桥形成特征线文件。

4)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平面精度为1M,平地的高程精度为2M,山地的高程精度为5M;DEM格网间距为15mx15m;DOM的地面解析度(GSD)为0.5m。

2.测区作业流程

我们先对测区的地形进行分析,并选取不同地形的相对进行了实验,了解到不同地形需采用不同的作业方法及完成不同地形的相对需要的时间长短,有利于下一步在工期要求范围内做好项目进度计划,保证项目的工期和质量要求。

测区作业流程如下:

3.作业过程中须注意的事项:

1)此次使用GPS/IMU数据,不用进行空中三角量,直接在Virtuozo文件目录下引入外方位元素进行绝对定向,但只能生成非水平核线。若为外业区域网布点,则须采用Virtuozo_AAT及Pat_B进行空三加密,创建立体模型,生成水平核线。

2)若测区有相应的数字测图任务,则不须考虑地形的复杂情况,将测图采集的数据(像等高线、高程点及路、坎、地类等表面采点的要素层保留,房子、围墙等非地表面采点的要素层删除)直接作为特征点、线导入DEMMaker制作高精度的DEM数据,然后生成DOM;对于山区高出地面的地物和植被覆盖率较大的地区,采用采集特征点、线的方法来作业,对于平地高出地面的地物和植被覆盖率较小的地区,通过影像匹配生成DEM点,在立体下修正落在树梢、房顶上的等值线的方法来作业。

3)目前我们使用的imagexuite软件在DOM裁切时,通常有半个或一个像元的丢失或错位现象,所以我们采用了Virtuozo3.6的DOM裁切功能,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但在最后输出影像时需要实验一下选择左下角、中心或左上角的哪一项,本测区选择了左下角,同时生成的TFW坐标文件用程序统一在X方向+0.25,在Y方向-0.25,符合甲方要求。

4.DOM及DEM精度检查

1)将DEM格网点导入立体模型下进行DEM精度的检查;将DEM格网点导入ArcView3.2进行构TIN生成地表模型,检查相对的接边情况。

2)在立体模型下测适当的特征线,装载DOM进行平面精度检查。

3)将所有DOM及其坐标文件(*.tfw)放置在一个目录下(若机器配置不够,可分块放置),利用ArcView3.2将目录下的影像拼接在一起,导入图廓文件,查看DOM图幅之间的几何接边及颜色接边情况,在ArcView3.2可设层作记载,在Photoshop里进行修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测区太大,不可能将所有ORL拼一起再裁分幅图,可能在分块的图幅间接边有错位现象,我们利用同一个ORL在Photoshop下处理一下即可。

5.成果上交

按设计书要求,准备好上交数据,一般为DOM成果(*.tif)及其坐标文件(*.tfw),DEM成果(*.dem),特征线文件(*.dxf),注记文件(*.psd).

6.结束语

本文通过某个测区讨论了DOM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能帮助我们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我们的作业质量,但本文用某项目做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各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张剑清,潘励,王树根.摄影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