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01 07:40: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师生关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师生关系论文

篇1

新型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范爱雪.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25

[2]李英鹏.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科技信息,2009,(07):208

[3]姚静,冯述芬.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初探.今日科苑,2009,(06):258

[4]袁丹丹.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4):36-38

[5]牛瑾瑞.论和谐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1):149-151

[6]胡胜霞.师生间关系的转变: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1):39

新型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目前高校师生关系问题探析》

[3]《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探析》

[4]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问题[J].教育科学,1993

[5]范寅虎.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兼与孙喜亭教授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6]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

[7]王辉.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探析[J].教育评论,2000

新型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孙喜亭.也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2]吕涛.教育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与学生的个性发展[J].教育科学,1990

[3]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问题[J].教育科学,1993

[4]范寅虎.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之我见—兼与孙喜亭教授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5]齐放.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

[6]曾敏.用交往理论构建高校课堂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中国教育导刊,2005

[7]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

[8]王辉.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探析[J].教育评论,2000

篇2

(二)构建和谐是生关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的传授给学生知识,哪怕是“题海战术”,哪怕是“填鸭式”的灌输,只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好的教育。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分低能儿”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教育工作者开始深刻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当前的教育是否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而卢梭在名著《爱弥儿》中也说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能够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他们的心灵,发挥出学生的最大潜能。”是的,撞击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通过教师的看似无意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这正契合了教育的本质,必然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二、积极响应和谐社会号召深入探析和谐师生关系路径

为了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加快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要积极响应和谐社会的号召,深入探析和谐师生关系的路径,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学会赏识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加强我们教师自身的学习,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正面典型。

(一)热爱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真正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平台上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就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当学生犯错时,要深究学生犯错的原因,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学生,学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个人形象。热爱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我们要相信学生能够做得很好,相信学生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相信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相信学生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比如说,我们班有一位数学后进生,他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习惯也不好,经常会在上课时间走神甚至睡觉,为了帮助他改正这些坏毛病,我故意给他安排一个数学小组长的岗位,让他负责日常作业的收发,刚刚当上了“班干部”,他甚是高兴,自此之后,他以小组长和班干部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刚开始的时候看得出来他确实做的比较吃力,但是,时间久了之后,他逐渐改善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数学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所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加以有效的引导,便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要学会放手,学会相信学生。

(二)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典型和榜样。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要学会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正面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尤其是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经常模仿老师的积极的言行,便可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正面影响。这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修养,以足够的“资本”获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敬慕,进而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老师,请教老师。比如,我们在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的时候,先要要求自己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我们在要求学生尊老爱幼的时候,就要自己先做到尊敬长辈、爱护弱小;我们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自己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要求学生有错就改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要直面在教学活动中的失误,学会道歉……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尊重和敬慕的对象,才能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以情动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学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与沟通是最能够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措施。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会主动表达。作为教师,我们要寻找机会,学会主动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真心想帮助他们的。比如,发现某位学生成绩下滑后,我们要利用课下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成绩下滑的原因,帮助学生制定提高计划,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二是学会赏识学生。对学生的赞美,往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哪怕是教师的一句善意的提醒,或是一个鼓励的微笑,都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多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发现和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篇3

1.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性格的偏差。家庭对孩子过分疼爱,使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封闭式的住房、日趋生疏的人际关系又使他们内心世界封闭,不易接受别人。这样的学生性格既固执又脆弱,稍微有一点冲突便容易激化。另一方面,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跟不上,常遭挫折,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得不到满足,于是以抵触乃至抵抗行为来引人注意等等。

1.2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否认,教师自身讲课精彩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持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面对不懂事的甚至是不懂道理的学生,教师常常产生激怒的情绪,严厉惩处,简单或者缺乏艺术性的处理方式是学生厌恶老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坦白地讲,还是爱的程度不够、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造成的。

1.3外部环境的影响问题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看起来矛盾的双方涉及的只是教师和学生,但是真的仅此而已吗?在一个没有浓郁的尊师爱教的氛围里,单靠制度去强硬地实施管理行为,其效果是难以保证的。更何况教学不是制造业,教学除了标准化要求外,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带着激情的创造性的劳动和爱的无私付出。能想象一个经常性受批评、指责的人,会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又怎能要求他们将微笑与爱心发自肺腑自然地流出呢?

2疏缓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议

教师与学生之间,实际上不存在实质性的利益冲突,所以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非不可调和,通过适当的方法还是可以疏缓乃至达到和谐。

2.1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和教师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使校园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幸福乐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充分体现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这样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氛围里,师生员工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自然而然地达到感染人、熏陶和塑造人的良性循环的教学目的。

2.2以爱为本,对学生多一点尊重、信任和欣赏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老师教育的前提,只有拥有这个前提,教师才享有威信,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对于他们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理解与宽容。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被人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欣赏别人更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教师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篇4

2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形成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

2.1要让学生明白职责及要求

①实习期间考勤按期间要求管理,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既要遵守学校管理规定,又要严格遵守企业内部管理规定;②根据企业的生产安排参加车间生产线岗位的操作及生产、掌握设备操作规范安全操作、加工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③服从企业管理人员的安排管理;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⑤理解企业经营模式及在企业实习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企业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成本意识,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⑥不得从事或参与有损学院学生形象、有损学院和企业声誉、有损社会公德的活动;⑦增强安全意识,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2.2制定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

通过该表格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该表与学生毕业推荐表挂钩,这样以后学生在面试时,企业对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就会有初步的了解,能更好地挑选适合的员工。学生明白该表的作用后,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就会努力学习,好好工作,争取表现得更好。

3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心理反差较大、吃苦精神较差、适应能力较差、沟通能力欠缺、缺乏扎实的工作作风。学生出现以上问题,我们作为带班老师首先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能操之过急,多给他们时间适应。毕竟他们都是从温室里出来的花朵,没有从事过工厂体力劳动。

3.1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爱岗敬业

在任何一家用人单位,爱岗敬业是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工厂、在公司、在机关、都有严格要求。每项工作都有特定的作用,犹如一台运转的机器,即使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爱岗敬业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

3.2要教育学生学习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精神

吃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学习实践的宝贵结晶。只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辛勤耕耘的员工,才能成为企业骨干,才能得到企业重用。在艰苦的第一线,卧薪尝胆,刻苦学习,本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财富”。

3.3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员工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一个管理严谨的企业,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这是企业生产经营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因为企业的每项工作都要靠员工去运作,在运作的过程中,不能敷衍了事,特别是在制造生产企业,生产制造的每个机器零件都有公差配合关系,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你生产的工件就是废品。而由于你的马虎,所造成的废品工件,就在无形中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成本是令人痛心的。同时,所有的工艺流程环节,都毁在你的手中。因此,在顶岗实习中,我们首先就要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每件事,这是职业品质、职业素质。只有具备了这种职业素质的员工,才能得到企业认同,得到企业尊重,你才有发展机会。

3.4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与同事沟通

篇5

90后女大学生进餐情况调查与分析90后女大学生吃早餐者为482人,占总人数的80.20%,说明绝大部分90后女大学生还是吃早餐的,但早餐品种多样、主食与奶蛋搭配的仅15人,这反映90后女大学生早餐品种较少、质量不高,可能影响其上午的学习效率和身体发育。中晚餐营养搭配较均衡(主食荤素搭配)者为202人,占总人数的33.62%,说明大部分90后女大学生中晚餐营养搭配不均衡、主食和荤素搭配不当,作为一天中的两大主餐,长期这样搭配很可能影响其营养状况。晚餐节食者为566人,占总人数的94.18,这反映了绝大部分90后女大学生盲目节食减肥。这与90后女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的结果也吻合,偏胖者较之偏瘦者更少(表2)。

篇6

2班级管理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培育途径

2.1信任与尊重

信任、理解、互助与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信任学生,最重要的是相信学生具有可教育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1]。”为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只有建立这样的信念才能成为一种力量,才能在这种力量的帮助下发现学生的才智与禀赋,才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维护他们的尊严。对教师而言,在班级管理中宽容的、信任的、尊重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意味着教师教育思想的愈加成熟,具备了科学看待教育教学的能力,这样的师生关系,使二者之间的思想交流畅通无阻,师生关系自然和谐稳定长久密切。例如中学时期很多学生都有“逆反心理”,体现为思想乃至行动上的独立性,开始有了成人感,但多数学生立场站立错误,把很多错误信息坚信为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以其自身的人文素养精神进行正确引导,给予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信心并给予尊重。这样,在信任与尊重学生方面,师生关系和谐共处效果就大大提升,假如一开始就责骂、训斥,那结果可想而知。

2.2倾听与关爱

如今多数学生由于某种原因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贫穷、成绩不好、人际关系不如意等等,这些都造成学生在面对这些危机时会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讲,由于他们思想正处于过渡期,叛逆思想严重,因此教师更应该时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够解决奏效的,但作为教育者,在处理学生关系中就应该给予他们多的支持,多的分析,多的关爱,并积极引导,才能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自己方面寻找不足,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才不会自暴自弃,才能保持青春蓬勃的进去精神。例如早恋在很多中学盛行,一味去杜绝,去明令禁止效果不仅很小,而且还会认为老师思想迂腐,固执,跟不上时代。此时教师就要以自身职业道德操守与个人魅力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从小事入手阐明早恋所存在弊端和危害。如让早恋的那一对学生假扮成一对现实夫妻,根据他们所处的人生位置讲明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等等,从中找出只有脑海里拥有知识才有赚钱的本事,才能不被社会压力所束缚,这样的因势利导,成效极大,学生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真正的为人道理。

2.3期待与欣赏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并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成功渠道去努力,去完成教师给予的期望,并充分相信他们能够实现目标。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证明:在教育条件、师资水平和学习环境相同的条件下,班主任的期待与学生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2]。因此,期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源泉,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期望,促使学生产生理念并为之奋斗。同时,在学生为之奋斗努力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以欣赏的态度促使他们更加迈步向前,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温暖鼓励之情,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更具有自信心与责任感。

2.4合作与认可

篇7

证券监管是指证券市场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证券的发行、交易以及证券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规范性的监督管理活动。多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市场与市场主体的成熟与否与证券监管的成熟与否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完善的证券监管体系是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保障,是证券市场基本功能正常运转的外在条件。伴随金融对外开放,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必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有效的市场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己成为一项十分急迫的任务。

一、我国目前证券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证券市场有明确的监管原则和目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发展阶段,使证券监管并不能充分而有效的运行,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集中统一型监管模型,也称政府主导型模型,其特点:一是强调立法管理,具有完备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设立统一的全国性的证券管理机构承担监管职务,与自律性监管模型相比,这种监管模式更具有权威性,更加严格、公平、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能。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市场发育程度,目前选择集中统一型监管模式无疑是明智的,但仅仅依靠监管会及其派出机构,显然是无法搞好证券监管的,需要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包括自律组织在内的监管体系。同时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失灵,又使监管环节中断,无法预警和防范市场风险,整个监管体系出现机构残缺、功能缺损的现象。

(二)证券市场自律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是自律组织不健全,据统计在目前近千家证券商、中介机构中,加人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团体仅为121个;其次是自律组织管理混乱,现阶段的自律组织,形式上由两个证券交易所及其证券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和地方证券业协会组成,但实际运行中,各方彼此独立,地方证券业协会隶属关系各异,难以协调工作,中国证券业协会和地方证券业协会大多属于官办机构,机构负责人多是由政府机构负责人兼任,与《证券法》规定的自律组织是通过对自身会员的自身约束、相互监督起到对政府监管的补充作用的精神相矛盾。另外,作为证券市场的组织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由于管理机制不同,对证券监管力度也存在差异,致使各证券交易所在执行仲裁和行使惩戒职能时会出现不一致,所以,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作用不强。

(三)现行证券法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还不完善。其一,缺乏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如《证券交易法》、《证券交易所法》、《投资公司法》等有关法律尚未出台,这不仅使国内现有的交易行为缺乏必要的管理依据,而且证券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可避免的带来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其二,在具体的交易规则等方面,影响公平、公正交易的因素尚未得到有效禁止,如《公司法》缺乏有效保护少数股东权益的条款,这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其三,在法律体系的协调方面存在不足,最突出的是地方法规和全国性法规的矛盾;其四,对证券市场证券商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执法存在局限性,尤其表现在对一些特殊主体监管不力,如对少数证券公司在从事证券及非证券自营业务时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理缺乏力度。

(四)政府监管职能错位

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资本市场的监管相比,我国政府的监管存在明显的职能错位,这也是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并由此造成了政府管理效率下降和行业自律作用削弱。目前证券监管部门疲于应付证券市场中不断出现的经常性问题,缺乏中长期的证券市场战略规划研究;同时在监管手段上,仍注重计划与审批手续,将指令性管理手段照搬于证券市场,这种违反证券市场操作的强制性管理方法成为证券市场秩序混乱的诱因,也是几年来证交所自律作用微弱,证券协会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自律功能的主要原因。

(五)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证券监管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工作,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监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而且,在国际化的条件下,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操作手段也会应运而生,这就需要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与之相适应。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各级监管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业务素质等方面难以适应监管工作的客观需要,因而监督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提高监管水平的关键。

二、改善证券监管的几点措施

(一)顺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组建一体化的衍生监管体系

由于混业经营将是我国人世后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我国目前的保护性过渡期内应该改变以往的分业监管体系和方法,逐步建立起与混业经营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加强整个金融监管的协调和合作,定期不定期的就监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调、交流监管信息,解决好分业监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研究对策,有目的、有计划地联合建立金融监管方面的公共制度,如通报制度、质询制度,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为全面混业监管做好准备;另外,还要提高素质,明确职责,改进手段,强化联合监管力度,不断提高综合监管的水平和效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二)加强自律管理,完善市场机制

证券市场的复杂性,法律的滞后性兼之证券管理机构超脱于证券市场之外,使得证券管理机构不能及时明察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很难实现既要保持市场稳定有序,又要促进市场高效运作的管理目标,所以,我国在对证券市场实行全面监管的同时,应借鉴英国式的自律性监管体制的做法,加强自律组织的建设,以法律形式确认自律机构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制定运作规范、规划,监管市场,执行市场规则的权利;应明确规定自律组织承担日常业务管理,有权制定、执行日常业务管理规则,并行使惩戒职能;建立我国证券业自律组织体系,这种体系由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组成的证券交易所协会组成,但自律组织并不是完全脱离证券组织机构,而应接受其指导、监督和管理,具体可以通过自律组织资格授予工作考核以及自律自治管理规则审批、授权、仲裁等方式进行,政府监管机构应采取措施,促使各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建立市场监察部,加强内部管理,政府应扶持证券业协会的发展,使其在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市场交易活动的监视,市场参与者的管理、信息披露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应改变目前证券业协会大多属于官办机构和机构负责人多是由政府机关负责人兼任的做法;同时应明确各地方证券业协会的隶属关系,建立统一的自律组织体系,统一证券交易所的管理体制,以便更好的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三)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我国证券市场立法滞后,法规不完备,没有形成完善的证券法规体系,在证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相当长时间没有出台证券基本法,其间虽然制定法规法章250项,但大多属于临时应急性质,缺乏稳定性。1998年《证券法》虽然出台了,但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相关法律,如《基金法》、《投资信托法》等迟迟未出台,这在法律手段上,表现为可操作性差,执法力度弱,因此应尽快出台《证券法》的实施细则,以便细化法律条款,增强可操作性,尽快制定《基金法》、《期货法》,处理好《证券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避免出现不一致问题。证券监管机构应根据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市场变化保持灵敏反应。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包括为批准一项许可申请所必要的初步信息,为进行持续监管所要求的定期信息,在视察或危急情况下的非常信息,为实行有效监管,需要获取整个市场组织的质量信息、市场交易信息、市场数据信息、公司运行信息,相应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如向主要上市公司派驻监管员制度,定期报送风险报告和监管报告,随时报告重大风险事项,实行市场监管督办制度,限期整改、分级上报;实行监管质询制度,要求被监管方对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解释;实行监管公告制度,随时向公众公布监管结果,公布举报电话,建立投资者、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参与、证券会实行的“四位一体”社会化监管。超级秘书网

篇8

一、关于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对劳动关系应理解为:人们劳动过程中,不仅与自然发生关系,而同时也发生在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非常广泛,并不是所有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均有劳动法调整,有些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由其他法调整,如民法中的承揽关系等等。由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和劳动有着直接关系,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基础和实质。因此劳动法调整的是狭义上的劳动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劳动能力和智力劳动能力,劳动使用者提供劳动过程所需要的劳动条件和工作条件,双方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劳动者提供劳动能力,要求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工作条件;经营者为获得经济利益,将要求包括降低人工成本的经济利益。

3、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依法服从经营者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这种双方之间的隶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特点。

(三)劳动关系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角度,劳动关系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劳动者是否在编分类,可分为用人单位与正式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和用人单位与临时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按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分类,可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集体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个体经济组织劳动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等等。按劳动关系规范程度划分,可分为规范的劳动关系(即依法通过订立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未订立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事实上以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的情况)等等。

(四)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者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主要有以下区别:

1、从用工双方的主体看。劳动关系的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2、从用工双方的关系看。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隶属关系,隶属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中的一员,即当事人成为该用人单位的员工,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从事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和服从用人单位的人事安排。而劳务关系的双方则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只是按约提供劳务,用工者也只是按约支付报酬,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如某一居民使用一名按小时计酬的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不可能是该户居民家的员工,与该居民也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最基本、最明显的区别。

3、从支付报酬的形式看。劳动关系支付报酬的方式多以工资的方式定期支付(一般是按月支付),有规律性。劳务关系多为一次性即时结清或按阶段、按批次支付,没有一定的规律。

4、从法律的适用上看。劳动关系中产生的纠纷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范和解决。劳务关系中产生的纠纷是平等主体的双方在履行合同中所产生的纠纷,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解决,合同主体应向工商行政部门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亦可直接向法院提讼,仲裁不是向法院提讼的必经程序。

二、事实劳动关系

(一)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所谓“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原劳动关系时,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只是以口头协议的形式(或者其它形式)约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换言之,“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没有书面合同形式的劳动关系或者说是一种通过订立口头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始至终未签订劳动合同;②原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予终止或续签,但用人单位实际使用劳动者为其支付劳动报酬(或是继续实际使用劳动者和为其继续实际支付劳动报酬)而劳动者实际为或继续实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而实际领取或继续领取劳动报酬的情况。

(二)事实劳动关系的特征,由于事实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特有现象,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复杂性。事实劳动关系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的面广、人数众多;2、特殊性。事实劳动关系与非法劳动关系有着主体、内容、保护手段等方面的本质区别;3、合法性。事实劳动关系依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属于有效的劳动关系,具有合法性;4、隐匿性。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在事实劳动关系引发劳动争议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三)事实劳动关系产生的原因。

1、事实劳动关系产生的政策原因。近几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使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在当前劳动就业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劳动者为保住工作岗位,不敢坚持要求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事实劳动关系现象不断增多。

2、事实劳动关系产生的法律原因。1995年《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劳动法》为主的,一系列与劳动标准规定相配套的劳动关系调整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实现了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规范化。在制定《劳动法》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现实中的事实劳动关系会在《劳动法》实施后仍然大量存在。因此,为现实大量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制造了机会。

(四)事实劳动关系的本质

不论劳动关系如何分类,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乃是民法上的雇佣契约关系。劳动契约是劳动关系的核心,一切劳动关系都是建立在劳动契约基础上的。事实劳动关系也是一种劳动契约的表现形式。是因为,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是法制经济,是契约经济。劳动关系是契约关系无可厚非。而劳动关系这种契约形式,实际上是一种雇佣关系。为之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其实是雇佣合同。而我们现在所称之为的“事实劳动关系”其实是“劳动关系”表现形式的一种,即无书面之劳动契约或无有效之书面劳动契约。事实劳动关系是人们的习惯称谓,事实劳动关系也是一种符合《劳动法》的立法精神的劳动契约关系。

三、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称雇佣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一种法律形式。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独有的下列特征:(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没有只享受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受劳动权利的。一方的劳动权利是另一方的劳动义务,反之亦然。(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劳动合同即成立。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付劳动报酬,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劳动者因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的权利而附带产生没有参加签定劳动合同的第三人即劳动者直系亲属依法享有一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二)劳动合同的作用

劳动合同是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劳动者同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使用劳动力,增强企业活力,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劳动合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劳动权是劳动者获得职业的权利。它是劳动者生存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法律形式。它可以将国家规定的客观劳动权变为劳动者的主观劳动权。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意味着劳动权的实现,劳动者在合同期限内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用人单位不得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

(2)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招收录用劳动者的时间、条件、方式和数量,并且通过与劳动者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发挥劳动者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合理使用劳动力。用人单位享有依法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自,劳动者能进能出,可以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必须遵守其所在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有利于巩固劳动纪律。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要用人单位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就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劳动合同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同用人单位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会产生矛盾,发生劳动争议。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他们正确地行使权利,严格地履行义务。这样,就可以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

(三)、劳动合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有:按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按照劳动者身份不同分为城镇职工劳动合同、农民工劳动合同和学徒工劳动合同;按用人方式不同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和借调合同;按劳动合同的存在形式不同分为书面劳动合同和口头劳动合同等等。

四、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当事人用口头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灵活、简便,但不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特别是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因空口无凭而难以处理。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严肃、慎重、明确,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便于当事人举证,也便于有关部门处理。因此,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

我国《劳动法》第16条和第19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这里的“应当”是“必须”的含义,也就是说法律已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并具有劳动合同的要件形式,才能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理,这应该属于强制性条款,意味着我国现行《劳动法》只承认书面劳动合同而排除口头劳动合同。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也以是否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主要的受理与不受理的依据,因此,书面劳动合同才是双方当事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形式。由此可见,我国《劳动法》是不承认口头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的。

五、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订立形式存在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而劳动行政部门无法依法对其进行征缴相关的费用,劳动者也没有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者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事实上,劳动关系的发生,本身就是一种事实行为,劳动关系本身是通过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形式有多种多样)这个事实而形成。并不是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其它形式(如:口头形式、默契形式)等非书面形式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这之间的劳动力的使用和被使用关系就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事实劳动关系”。在其他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允许采取口头、默契的合同形式。因此,我认为在制定《劳动合同法》时应承认书面、口头和默示多种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对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作出具体的规定,规范“事实劳动关系”,明确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完善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对违约赔偿作出必要限制和规定,增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事实劳动关系只有规范化、法制化,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建立起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朝着良好健康不断向前的方向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景森《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9

二、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社会联系之中。表面上看,医患关系紧张是发生在医与患之间的,但其背后有广泛的社会背景,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1.制度原因是根本。“看病难,看病贵”,制度成根源。由于当前的医保制度,患者看病绝大部分报销比例较少,自付比例较高,患者把就医行为理解为消费行为,导致认识上的错误。现行的政策对于大型的综合医院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但医疗体制的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补偿机制尚未理顺,补偿严重不足;同时大部分的医院包括基层的医疗机构都需要院方自己解决职工工资、福利等成本,以致“以药养医”和医疗服务的价格服务偏高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加深了社会舆论以及老百姓对医疗行业的不满和误解。同时,医疗服务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现象并存。

2.院方责任意识渐淡薄。医方出于生存,同时也在利益的驱动下,将医患关系物化,“开大处方”,甚至“收红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责任意识淡薄。同时针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医院未采取有利措施,对医生也疏于管理,对医护人员的医术、伦理教育欠缺。同时医院缺乏人性化施医的理念。资源出现短缺,优秀人才比例少,全科医生缺乏,医学法学复合型人才稀有,以及医疗设备的稀缺等医疗资源也成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瓶颈。

3.医务工作者忽视了人文关怀。作为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不能谨记人文主义的精神,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医务工作者甚至触犯法律;个别医务人员工作态度冷漠,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不能做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更加深了医患双方的误解和鸿沟;现行医疗服务行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几乎没有沟通,医生为躲避责任,保护自己,采取“小病大检查”,开不必要的检查单,加深患者对医生的失望;医生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医生凭借自身在医学知识技能的优势,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此外,由于医患双方的立场不同,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现有的服务模式也无法得到正常沟通。

4.患方医学常识需加强。患者方面由于在医患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一直倍受同情,在提到医患矛盾时,大家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医方。所以现实中,由于患者的期望值过高,对医学的局限性不了解等将医生神化、医术神化,认为医术万能与现实产生落差,因此,产生失望等消极情绪。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部的调查统计,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占93.8%,希望少付医疗费用的占51.5%,无理取闹的占49.5%,对治疗不满意的占37.6%。另外,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维权意识增强,更加重了医疗纠纷发生的频率。此外,现有的关于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仍有漏洞,立法不健全;社会民生问题多,高房价、难就业、收入不公平等现象,加深了矛盾激发的可能;社会新闻媒体为博取眼球,追求效益,故意挑事端,进行不实报道,以点概面,对医患紧张关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普遍存在不理解现象等原因也成为了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三、从生态文明视角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中国将严肃查处医疗卫生领域乱收费,、以医谋私、收受红包、开单提成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行业纪律。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如何建立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缓解的途径也有多方面的。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主要有三点。

1.政府应加快相关制度建设。政府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战略任务与重要支撑。这就要求政府对医院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保证医保制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扩大社保基金筹资渠道,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增强了公共医院的竞争力和运行资本。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鼓励社会办医。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有的放矢的办法缓解医患矛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看病难问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迎难而上,扭转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上不适用公益性目标的现状,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积极推动医疗信息生态建设。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患者个人的就诊信息也能全面反映出来,有利于更准确、全面的诊断,也免去了患者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医患矛盾,增进了医患互信,政府应该负起责任,尽快调动各相关机构、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信息生态建设。政府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找到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狠下决心,共建和谐医患关系。要畅通群众请求渠道,广开言路;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法医风;设立投诉中心,医学法律咨询中心,让患者有地方可说话;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可效仿电信公司进行打分制,督促医方的责任的担负;改变原有的评价模式,将生态环境建设、文明环境建设纳入到考核模式,调整医院的办医目标。政府要加大生态文明道理的宣传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宣传,积极通过舆论化解医患矛盾,鼓励换位思考;引导媒体宣传医患之间美好的情感,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提高其职业荣耀感。

篇10

(二)在写中体验教学《燕子专列》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中贝蒂爱护小燕子之情,在指导学生想象小贝蒂寻找燕子的情景基础上,设计让学生在“写”中体验:中体验:“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崖缝中,寻找冻僵的燕子,在与阅读紧密的写的实践中,不断充实着学生阅读文本所获得的体验,从而促进了阅读主体体验的积淀、发展和升华。

(三)在探究中体验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空,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富有开放性、挑战性和具有体验价值的问题情境。如暑假到了,布置一项有关“研究乡土文化”的暑假作业,收集家乡民间故事,编介绍家乡小报,为家乡特色小吃设计几句精彩的广告语,写一封信向亲朋好友推荐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这样具有综合性的实践作业需要学生自主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去探究学生的语文能力在紧扣主线主动、积极、创造性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积累,独立表达等多方面真实的体验中不断积蓄,最终在积蓄的各种体验中真正拓展、升华、飞跃。

二、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学生

传统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让位于互教互学。课堂上的主角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析知识的教师,不再将处于学习中心地位的学生排除在学科在学科之处,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第一位。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在互动中,教师只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是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及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从这一层面而言,教师应是教学活动中的学生。例如,在一次题为“感受父母的爱”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从刚刚学过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爱。但前几个学生讲述的完全是从“慈爱”这个角度而言的感受。看来,学生还没有真正领悟爱的真谛。正在我想办法引导时,一名“淘气鬼”站起来,向我“挑战”了:“老师,你也讲讲你的故事。”我眼前一亮,稍思片刻后,就讲了起来:“小时候,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我只有严厉,对于我的错误从不放过,有时甚至打我,我就认为他不疼我。后来我改变了看法。那年我生了一场并不太严重的病,经过治疗,一个星期后就痊愈了。这段时间父亲一直陪着我、照顾我,还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妈妈私底下跟我说:“你爸爸看你生病急的都吃不进饭,一直守着你,你还说他不疼你吗……”说着,眼泪情不自禁地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淌,再看看那些小家伙,个个都那么专注,就连那个“淘气包”煞有其事地趴在桌子上,像是我的叙述勾起了他的某些回忆。在我发言后,学生们踊跃发言,看着他们不同之前的凝重表情,听着他们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我欣慰极了。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益友

篇11

在大力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求得教育效果最优化的今天,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成功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承担着引导、帮助和支持的角色。师生之间的良流协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尤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推动学生课内外自觉自主学习的动力之源。

一、何谓“师生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人际关系,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

就微观而言,师生关系主要指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以满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和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师生关系如何,学生是否对教师有着崇敬和喜爱等正面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智力活动水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高校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重点在于使学生具备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存在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之中。这就对高校外语教学的课堂气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思考积极活跃,情绪兴趣高涨,互动和交流渠道通畅,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主要应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注重自身素质修养,形成自己的风格

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想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成长和提高,自己先要以身作则。作为教师,首先要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展现给学生,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影响学生。其次,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上一定要过硬,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不断充实锻炼自己,开拓视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最好再培养一些艺术特长,如美术、书法、声乐等,将特长融入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树立教师威信,让学生产生敬佩、崇敬之情,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最后,教师还应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不宜盲目地模仿。例如,内敛稳重的教师应以儒雅的学者风范使学生折服,而不是以生硬的幽默取悦学生。

(二)转变观念,换位思考,增强服务意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不难看出曾经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不平等性。这种观念无形当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筑起了厚厚的屏障,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当今和谐社会,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绝对权威、高高在上的日子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爱戴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如今的高校学生,知识面广,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传统的师生观在他们的思想当中已被颠覆。所以,教师面对他们,应放下架子,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当中,适当地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感受,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成长和提高的服务者。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过于严厉和专制,但也不能完全和学生“打成一片”,更不能成为学生的“保姆”,任由其发展,最重要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使距离恰到好处。

(三)真诚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的同时,注意个体差异

在保证师生的地位平等的同时,还应注意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做到不偏不倚。无论英语水平的高低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平等的对待和真诚的关怀,渴望品尝成功后被人认可和称赞的喜悦。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期待和肯定,就会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激发起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为高校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英语考试成绩并不突出的同学,也许可以说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口语表达一般的同学或许有着超强的表演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器重,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

高校中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英语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教师也应该以真诚的态度予以指出,并提供指导性的具体建议,同时要讲究说话的艺术,选择合适的时机,切莫讽刺挖苦。

(四)常常自我反思,敢于自我批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如有些学生无视课堂纪律,作业作弊、逃课等等,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冲突,而解决师生关系冲突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冷静处理,学会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是否我的教学方法不当?我采取的方法是否偏激、粗暴?找出师生冲突的症结所在以及自己思想与工作方法上的不足,并敢于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批评。但是教师不能为了解决师生冲突而放弃原则,屈从于学生的压力。教师应该在检查自身问题的同时,取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学识渊博经验老道的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也难免出现误差,一旦出现,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不能因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以免误人子弟,给学生留下虚伪糊弄得过且过的不良印象。

四、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做过学生,也都曾经对某个老师产生过喜爱或者厌恶的情感,回想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情感不知不觉被融入了老师所教的学科,影响了我们对待某一学科的态度乃至成绩。由此可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利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的这种“正移情”,教学效果和质量必将得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6

篇12

酒店招聘实习生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在成本相对低廉的情况下,又能提供相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解决当前酒店解决用工荒问题,所以往往诸多酒店岗前培训时间较短、岗前培训不到位就要马上投入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轮岗机会也很少。而酒店实习生希望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多学实践中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希望通过诸多轮岗的机会了解酒店运营的程序与管理,而不是仅仅想成为一个劳动力。因此,因为酒店的短期效应与实习生长期的职业规划相抵触、相矛盾,在实习过程中,酒店实习生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与态度,甚至离开实习岗位。

2酒店工作的现实残酷性与实习生心理期望值相矛盾

因为酒店实习生由学校初入社会,感觉到在心理上难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生理上难以承受超负荷的劳动加班,难以适应繁重而简单的工作以及酒店缺乏人性化的管理等,这些显示出某方面酒店工作的残酷性。而实习生在学校涉及的酒店工作环境往往都是非常惬意,同时自己来实习主要是想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想真正成为酒店管理人才,这种心理的期望与现实酒店工作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果这种心理矛盾得不到及时疏导,后果只会愈演愈烈。

3酒店相对严格、成熟的管理与实习生不成熟的心质相矛盾

大多数酒店都有自己一套相对完整、严格和成熟的管理制度,有些甚至缺乏人性化,而充满激情与个性的大学生初入社会心质往往不是很成熟,做人、做事的一些方式方法往往会与这些管理制度相违背,所以要在两者中寻求平衡点也是酒店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4酒店同工不同酬相矛盾

酒店实习生与酒店正式员工的不同待遇问题,也是酒店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我校的回访过程中,有实习生反应到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有利于实习生的稳定。我校基本是前三个月有差异,后面逐渐缩小差异,这样学生也可以理解前三个月主要学习与适应过程,等自己完全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实习生应该享受同等的待遇。

二基于校方酒店实习生管理的对策

1做好前期的实习动员与指导

我们的学生年龄都是刚成年,年青充满朝气,涉世之初,不了解社会,所以前期一定要打好预防针,告诉同学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做好心理准备,做好实习工作的指导,以免到了实习单位不知所措。

2提供良好的实习单位,实习与就业相链接

良好的实习单位是酒店实习管理好的前提条件。如果实习单位不好,酒店实习管理也将无从谈起。可以参考选择那些诚信酒店,生活、饮食环境较好,服务管理水平较高,知名度较高、对实习生有较好的规划、工资待遇较好等方面的酒店,从实践中来看,比较好的酒店,实习管理是最好的。

3签订相关协议,保障学生权益

为了更好地保障学校、酒店和学生本人的权益,应该签订相关的实习合作协议,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做到有据可循。

4建立酒店与学校双向管理机制及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

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建立酒店与学校双向管理机制及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也显得非常重要。除了酒店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学校方也要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做到齐抓共管,双管齐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