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规划范文

时间:2022-05-16 09:51: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商业模式规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商业模式规划

篇1

诚如该书所写,了解企业运行机制并非易事,大型或复杂的组织机构涉及部门甚多,难以全面把握,图形化说明更为直观;图片说明还可以彰显难言之隐,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思考和沟通问题。换句话说,商业模式画布可提供可视化素描,大大简化了企业运营的复杂性。

按照书中的说法,“画布不但能描述企业的商业模式,它也能描述个人的商业模式。当然这两者之间还是略微有些区别的。”在个人商业模式中,核心资源就是你自己,它包括你的兴趣、技能、个性以及你掌握的资源;在组织结构中,核心资源的范围通常更为广泛,如包括其他员工。此外个人商业模式要考虑无法量化的“软”成本(如工作压力)和“软”收益(满足感);组织机构商业模式通常只考虑货币化的成本和收益。

从“我是谁”到“我要付出什么”,书内的若干追问与彼得·德鲁克的“经典五问”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曾提问:1、我是谁?什么是我的优势?我的价值观是什么?2、我在哪里工作?我属于谁?是决策者?参与者还是执行者?3、我应做什么?我如何工作?会有什么贡献?4、我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5、我后半生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如果没有读过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或《管理的实践》,那么这本《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无疑给了你一个提纲挈领的自我管理方法(体系),重要的是,它定位工具、面向现实、注重实践,是一部绝佳的行动指南。

《源创新》

作者:谢德荪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定价:43.80元

推荐理由:《源创新》是斯坦福大学教授、企业创新转型策划大师谢德荪(Edison Tse) 的关于中国企业创新和中国经济转型的理论新著。作者专业理论深厚,曾亲身经历硅谷创业,自2003年以来,他在中国讲学、考察发觉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尴尬处境,于是潜心收集案例,做了大量的研究。最终由对国内外案例的海量分析,找到了适用于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切中时弊的破解之道——“源创新”。“源创新”即从源头上创新,相对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等常见概念,它代表的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新思维。它针对波特价值链理论的局限性做出突围,从根源上纠正了工业革命的旧思维,提倡以“源创新”建立适应于信息时代的“两面市场”生态系统,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为多方客户提供新价值。

《创业兵团》

篇2

根据公司对下级单位管理和控制程序,古尔德和坎贝尔分辩出三种管理控制模式:战略规划型,财务控制型、战略控制型模式。

1、战略规划型

在战略规划类型中,总部和业务单位的关系是:总部是总规划师,详细规定各部门和各业务单位的职责,使用正式的规划和控制体系,对下属部门和业务单位的活动进行指挥、协调和控制。

2、财务控制型

总部与业务单位之间仅仅是财务上的关系,总部基本上不干涉业务单位的产品和市场战略。总部的职责限于设定财务目标、分配资源、评估业绩以及对业绩差的部门进行干预,这些干预通常也仅限于更换业务单位的主管,而不是命令业务单位调整战略。因此,设定业绩目标是最重要的机制。

3、战略控制型

战略控制总部发挥着战略影响者的作用。总部发挥作用的方式并不是向业务单位强制下达整体计划,相反,战略控制的实现靠的是在总部制定的界限内和在总部既定方针的规范下,各业务单位就战略达成一致。

(二)战略规划型模式在外资银行中的应用

1、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战略规划型模式

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以及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商业银行目前都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结构。银行的分行很小,职能单一,业务集中在总行大部门完成。总行部门内汇聚了主要的业务精英,分工细、专业性强。如美联银行总计7万多名员工,资本市场部门有1.3万人,零售业务部门有2.4万人,一个业务部门就是一个业务系统,银行高度重视部门职能的发挥,总行对分支机构的控制通过各职能部门来实现。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

2、独立的银行内部审计、人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在“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控制模式下,分支机构只是一个营销中心。西方先进商业银行的一级分行,原则上只设立与销售有关的部门, 一些综合性的管理职能,如人事、财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由总行直接行使。总行派出人员或在当地招聘人员到分行工作。一些集中式的业务中心,如电话银行中心、网上银行中心、信用证处理中心由总行直接领导。

二、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控制模式现状

在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中,银行总行与分支机构的战略控制模式偏向财务控制型。深圳银监局在2004年、上海银监局在2005年先后就区域内中资银行绩效考核体制进行的专题调研中,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前国内银行重财务指标考核的倾向。

普遍的做法是:总行在向分行授权的基础上下达各种考核指标,这些指标涉及存款、贷款、信用卡等方面,分行再下达分解指标到支行。总行对分行的业绩考评依据指标完成情况执行。总行大多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市场定位,对分行的授权很大,对分行的控制弱。

应该说,这种财务控制型的控制模式增强了分支机构的市场意识,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但由于多数商业银行的总行并没有具备运用这种控制模式的条件,在运行中,往往出现失控的情况,致使经营中的风险无法评估和预警。我国银行业中的不少金融案件与财务控制型模式有较大关系。

我国商业银行运用财务型控制模式的矛盾在于:

1、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数据信息系统缺乏,管理层次多,总行难了解分支行的真实业务情况。

2、授权带来的业务分散要求分支行业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但事实上,许多分支行不具备这个条件。

3、考核指标的不科学变相增加了部分违规行为。如变相的高息揽存、贷款借新还旧、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操作虚增存款等。

4、总行战略规划和市场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商业银行业务趋同,竞争领域集中和非理性竞争出现。

三、战略规划型控制模式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尝试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改革力度。在控制与组织结构调整上,四大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都在加紧银行数据中心的集中建设;工商银行会计信息集中式生成系统试运行,各分支行的会计信息能在数据中心次日生成,摆脱了会计信息层层传递的传统模式;工商银行从重庆分行开始及至在全行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在机构设置、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调整,并设立信用卡中心、票据业务中心对该业务加强垂直管理。光大银行积极推行扁平化模式,按照“大总行、小分行”和“大分行、小支行”的结构进行改造;在信贷业务的垂直管理上,光大银行成立授信审批华东分中心、民生银行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立信贷评审办。

总的来看,部分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改革财务控制型控制模式,尝试战略规划型控制模式。深圳发展银行的改革就是一例。

2002-2004年,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从9.4%降到2.3%,不良贷款率从10.29%升到11.41%,资产状况在中国各股份制银行中排在末位。2004年底,深发展实施“One Bank”计划,加大了总行的控制力度,削减了分支行的财权和信贷权。经过一年,深发展的财务指标出现好的变化。

2005年底,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和净利润较2004年分别增长3%、28%和19%;不良贷款率从2004年年底的11.4%降至9.3%,核心资本充足率从2.32%提升至3.71%。

2006年第一季度,深发展每股收益0.113元,每股净资产2.71元,净资产收益率4.19%.

另外,深发展与通用电气消费者金融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零售业务。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通用电气将会以1亿美元认购深发展新发行股份。

因此,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确认深发展(000001)的E+银行财务实力评级和Ba3长期存款评级的正面展望。穆迪认为,该行近一年来为解决深层问题,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团队,推行了很多新措施,包括整顿其资产负债表、建立更严格的信贷程序、强化其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这些措施颇为全面而具针对性,长期而言,应该有助于提高深发展的经营水平。

篇3

关键词 信息化 商业银行 规模经济 管理

一、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水平,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并推动了银行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从传统的以满足服务需求为目标的服务理念向业务和管理创新的理念转变。这种新理念的产生,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从而极大地提高其竞争力。

(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使得商业银行开始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目标。这就意味着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将更多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力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可以让商业银行和其客户之间建立良好地沟通关系。

(三)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使得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成为可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网络俨然成为现代人解决“衣食住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对银行业务的办理手段和方法也有了较高的要求。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电子银行业务得以实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的出现使得客户“足不出户办业务”成了可能,这种不再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方式也为客户节省了时间,使得客户可以享受全新的自主化服务。

二、信息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管理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使得商业银行组成了一个规模化和集成化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商业银行内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样就可以达到分摊管理成本的目的。另外,企业管理人员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成果,可以实现快速地收集和处理信息,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银行管理向制度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商业银行成本合算的科学化管理,便于企业追求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信息技术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交易成本。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最显著的成果就是产生了电子商务,它突破了金融市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金融市场的交易手段及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直接减少了交易成本的消耗。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建立自己的金融监管系统,便于实现对规模经济管理的整体监督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金融监管系统,能及时地对银行数据进行采集、审核和加工,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披露。建立金融监管系统便于对集团科技的信贷资金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可以及时反馈个人客户信贷的不良信用信息,既便于银行对客户进行监督,又便于及时向客户反馈相关的银行信息。

(三)信息化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规模的大小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我们不难看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产品生产的总成本量。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规模经济主要是指当前随着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银行职工人员数量的增加以及银行网点的扩大,而产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与此同时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简要一点来说就在银行的固定营业成本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银行扩大经营规模而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得到银行经济效益的提高。当前,商业银行的竞争愈演愈烈,国际间的并购浪潮也是一波接着一波。很多商业银行都是通过并购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采用信息技术实现规模经济也成了各个银行努力的重点。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是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利刃,只有充分利用这把利刃,商业银行才能“过五关、斩六将”,在金融行业中脱颖而出。

(四)信息化带动了金融创新,继而使得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边界不断扩大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的各种业务得以创新。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管理是有边界的,一个简单地例子可以说明:在我国,一些规模比较小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往往都是由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这些国有企业出来的管理人员把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带到了较小的商业银行,而这些管理模式恰好满足了小的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这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小规模银行运用这些大规模银行的管理技术是超过了管理规模的边界的,所以管理有效,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个例子充分证明管理是有边界的,小规模商业银行的管理也给大型商业银行的规模管理提了个醒,绝不能在现有的管理技术上停滞不前。

近些年,商业银行的管理低效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商业银行关于如何提高规模经济管理水平的探索从未停止,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一些大型商业银行我们不可能为了便于规模经济管理把它变成小型的商业银行,那么就只有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要想在商业银行内部采用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技术,首先必须保证商业银行内部有可以“驾驭”这些先进技术的信息人才,我们可以称之为信息化管理人才。其次,商业银行用高水平的人才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对银行进行管理,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就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管理边界大大超过了规模的边界。当然,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使得银行效率得以提高。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在同等的投入条件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会使银行的效率提高十个百分点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必须确保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必须与信息发展水平相一致, 必须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信息化使得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商业银行的管理实践中,它使得银行处理各种资料和文件的方式和手段得以创新,使得银行跨地区的资金结算更为便捷,更有利于各个银行间商业信息的传递,这就提高了银行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银行经营决策的效率。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以手工记账为主,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的管理往往是通过下级向上级报告,层层传递到最终的决策部门,然后做出决策。这种管理存在滞后性,往往不能及时解决已经出现了的问题,而且不能及时反映客观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往往不能把客户放在首位,更多的是以财务管理为主。事实证明,这种落后的管理手段已经与现代商业银行的规模脱节,不能满足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规模经济的需求。

(五)信息化使得现代商业银行能够产生规模效益

首先,银行作为服务业,规模经济相较于其他性质的企业有其特殊性,它的规模经济既不受社会对产品需求量的限制,也不受规格、品质等限制。这就使得在一些条件一定时,银行的规模经济几乎不需要考虑社会对银行资金需求等因素。在采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银行的服务量也会不断扩大,这种服务量的扩大极大程度上削弱了成本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有利于摊薄成本。其次,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得不扩大交易范围,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银行的交易费用,同时它还有助于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并最终实现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

结语:综上所述,信息化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管理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信息技术的利用不但使得商业银行节约了投资成本,而且扩大了商业银行规模管理的边界。同时,它还减少了银行管理中的“繁文缛节”,使得银行管理更直接有效,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效率。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更好地位规模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规模或限额以上工贸行业企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星级住宿企业、年销售额200万元及以上的餐饮企业,以下简称“工贸企业”。

三、全省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省安监局负责指导全省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以下简称“二级企业”)的审核、公告。

各地负责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评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地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负责本地区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以下简称“三级企业”)的审核、公告。

四、评审机构管理

(一)评审机构是指由各级评审主管部门确定、统一负责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审组织和评审工作的单位。

(二)二级企业评审机构由省安监局确定;各地三级企业评审机构由各地评审主管部门确定。

各地评审主管部门应督促评审机构填写《福建省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机构登记表》(附件1)报省安监局。由省安监局汇总报国家安监总局备案。

(三)评审机构应为具有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和评审能力的事业单位或安全生产社团组织、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机构,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没有违法行为记录;

2.有与其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和办公设施,具有必要的技术支撑条件;

3.有专职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负责评审组织和评审工作的内设工作部门,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评审组织和评审程序文件、评审档案、质量控制体系和评审人员档案等;

4.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和所在地评审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依法依规办事,认真组织并开展评审工作。

(四)评审机构的职责

1.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评审申请的受理、评审和证书发放等工作。

2.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现场抽查工作。按照“谁评审,谁负责”的原则,对达标企业进行现场抽查,并将抽查情况报告所在地评审主管部门。对不符合要求的达标企业,向所在地评审主管部门书面提出撤销其达标等级的建议。其中,二级企业评审机构负责的二级企业抽查情况和相关建议报告省安监局。

3.建立适应评审工作需要的评审人员队伍。聘请评审专家,分行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数据库和档案,并将下列材料汇总后报省安监局和所在地评审主管部门备案(其中二级评审机构只报省安监局):

(1)《福建省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登记表》(附件2);

(2)学历和专业技术能力证明;

(3)评审人员培训合格证书:

(4)其他相关材料。

4.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开展考评工作,确保考评工作质量,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5.承担省安监局和各地评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职责。

(五)评审机构开展评审工作,应当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1.加强评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准确性;

2.廉洁自律,坚决杜绝商业贿赂和其他形式的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3.评审工作资料、申请企业现场勘查记录、影像资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并予保密;

4.认真接受评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配合有关部门的日常管理及检查。

五、评审人员管理

(一)本办法所称的评审人员,包括评审机构的评审员和评审专家(含外聘的评审专家)。

(二)评审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评审机构的工作人员;

2.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其中二级企业评审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资格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熟悉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评定标准等,掌握相应的评审方法;

4.参加评审人员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并按时参加复训。

(三)评审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生产经营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身体状况良好,能胜任评审工作;

2.具有至少3年(其中二级企业评审专家至少5年)以上相关专业技术或安全管理现场工作经历,并经所在单位推荐确认;

3.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其中二级企业评审专家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具有工程类中级(其中二级企业评审专家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资格;或是省、市、县级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其中二级企业评审专家应是省、市级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

4.参加评审人员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并按时接受复训;

5.取得评审机构颁发的聘书。

(四)评审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评定标准;

2.评审前主动向评审机构公开与申请企业的利害关系,不隐瞒任何有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信息;

3.遵守现场评审工作秩序,认真完成对申请单位的文件审查和现场评审等工作,提交完整的现场评审报告等资料,并对做出的文件审查和现场评审结论负责;

4.严格遵守公正性与保密承诺,在从事合规性审查、文件审查和现场评审时,不得泄露申请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5.认真完成评审机构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六、评审办法

(一)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申请二级企业的,应为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央属、省属企业及所属(控股)企业或我省行业领先企业。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集团所属成员企业80%以上无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

3.申请三级企业的,申请评审之日前一年内生产安全事故累计死亡人员未超过2人。

(二)评定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相关专业评定标准或《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安监总管四[2011]128号)(以下统称“评定标准”,可到国家安监总局网站查询)采用评分的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评审标准如下:

二级:评审得分大于等于75分(集团公司80%以上的成员企业评审评分大于等于75分);

三级:评审得分大于等于60分。

评定标准满分不为100分的,按100分制折算。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程序

1.企业自评

企业成立自评机构,按照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自评,形成自评报告。企业自评可以邀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支持。

2.申请评审

(1)经自评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等级的企业,登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主页登录,以下简称“达标信息管理系统”)准确填报申报信息并保存,并以附件形式上传相关资料。

(2)企业在达标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并打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连同附件资料,按《填报说明》的要求,经企业上级主管单位和所在地县级安监部门(其中申请二级企业的经地市级安监部门)同意后,登录达标信息管理系统向相应的评审机构提交网上申请。其中,申请二级企业的,向省安科院提出申请;申请三级企业的,向所在地三级企业评审机构提出申请。

企业评审申请在网上被受理后,应按评审机构的要求报送纸质材料。

3.受理、评审与报告

(1)受理。评审机构收到企业的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包括达标信息管理系统上的材料和企业报送的纸质材料两部分)的合规性审查工作。文件、材料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受理;不符合要求的,函告申请企业,并说明原因。

(2)评审。评审机构受理企业的申请后,应按照相关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评审。

①根据企业申报的达标专业的评定标准相关管理、技术、工艺等要求,配足相应的评审人员,组织评审组开展评审工作。评审组至少由1名评审员和2名评审专家组成,并指定1名评审员担任评审组长,具体负责评审工作。

②现场评审前,评审组应对申请材料进行文件审查,并完成文件审查报告;与申请企业确定现场评审时间,并通知申请企业。

③现场评审采用资料核对、人员询问、现场考核和查证的方法进行;现场评审完成后,向申请企业出具现场评审结论,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完成时间,评审组全体成员须在现场评审结论上签字。人员询问、现场考核和查证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

④申请企业整改完成后,评审机构依据整改情况的实际需要,进行现场或整改报告复核,确认其整改效果。若整改符合相关要求,评审组形成评审报告。

⑤评审机构对评审组提交的评审报告、评审工作总结、评审结论原件、评审得分表、评审人员信息等相关资料应组织审查。审查通过的,应认定其符合要求并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3)报告。评审完成后,评审机构将符合要求的评审报告,报送相应的评审主管部门申请审核。

评审结果未达到企业申请等级的,企业经整改,可在6个月后向原评审机构申请重新评审。

评审工作应在评审机构受理企业申请的1个月内完成(不包括企业整改时间);集团公司企业一次申请评审企业较多的,可适当延长评审时间。

4.审核与公告

评审主管部门对评审机构提交的评审报告应及时进行审核,对符合标准的企业予以公告;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书面通知评审机构,并说明理由。

5.证书发放

经公告达标的企业,评审机构应在公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发放证书。

七、达标信息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申请、受理、评审、审核、证书打印等工作一律在达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企业报送的纸质材料(不含应附的其它材料)和评审机构、评审主管部门在受理、评审、审核等过程中的各类纸质文书,_律使用达标信息管理系统制作并打印。

(一)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评审主管部门使用政府用户端(采用闽安委办[2012]48号文印发各地安全监管部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行评审机构管理、达标企业审核、信息统计等管理工作。评审机构使用评审组织单位用户端进行评审组织管理;使用评审单位用户端进行评审管理。企业使用企业用户端进行申请和查询管理。

(二)用户注册

1.省安监局使用政府用户端,将二级评审机构注册为二级评审组织单位,由其使用评审组织单位用户端将本单位注册为二级评审单位。

2.各地评审主管部门使用政府用户端,将本地三级企业评审机构注册为三级评审组织单位,由其使用评审组织单位用户端将本单位注册为三级评审单位。

各地三级评审组织单位的用户名,按照设区市评审主管部门用户名后增加2位数的顺序编号,三级评审单位的用户名,按照三级评审组织单位的用户名后增加2位数的顺序编号。如福州市安监局的用户名为3501,福州市评审主管部门应将评审机构以350101的用户名注册为评审组织单位,评审机构应将本单位以35010101的用户名注册为评审单位。

(三)建立评审人员资料库。评审机构使用评审组织单位用户端录入本单位(含外聘)的评审专家信息,由系统生成本单位评审专家库;使用评审单位用户端录入本单位评审员信息,由系统生成本单位评审员库。

(四)企业注册和申请。申请企业在达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注册、登录企业用户端。企业应准确填报申报信息,按评审机构要求及时报送纸质资料,并使用企业用户端查询评审进展和相关通知。

八、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的工贸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审核单位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一)在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申请材料不真实的;

(二)不接受检查、抽查的;

(三)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大型企业集团、上市集团公司、央属、省属企业及所属(控股)企业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所属成员企业20%以上发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

(五)企业发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

九、被撤销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企业,按降低至少一个等级重新申请评定:自撤销之日起满一年的,方可申请被降低前的等级。

三级企业符合撤销等级条件的,由原审核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并收回证书。整改期满,经原评审机构评定,符合三级企业要求的,方可重新颁发原证书。整改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被撤销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企业,应向原审核单位交回证书。

十、企业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后,每年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自我评定,并形成自评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企业年度自评报告应抄送原审核单位和评审机构。对发现问题的企业,评审机构应到现场抽查、核查。

十一、评审机构和评审人员要按照“服务企业、公正自律、确保质量、力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十二、经国家一级企业评审组织单位确定的一级企业评审人员,可参加我省安全生产标准化二、三级企业的评审工作;经我省二级评审机构确定的二级企业评审人员,可参加我省三级企业的评审工作。

篇5

商业模式的定义

根据学者研究得出,商业模式的定义总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定义,将商业模式归结为企业获取利润(租金)的商业逻辑。二是管理定义,从战略和运营的角度进行界定。三是系统定义,将前两者结合起来,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或组织拥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内部拥有关键要素或结构模型进行支撑,拥有短期和长期的利润评价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1.客户利益最大化原则

一个商业模式能否持续盈利,与该模式能否使客户利益最大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个不能满足客户利益的商业模式,即使赢利也是短暂的,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反之,一个能使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模式,即使暂时不盈利,最终会收益的。因此,应该把客户利益的实现与满足,当做企业追求的价值观。

2.持续收益原则

企业能否持续收益是判断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外在标准。因此,在设计新型商业模式时,盈利成为首要原则。持续受益是指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即要有发展的后动力。

3.资源整合原则

资源整合是通过组织协调,将企业内部与外部拥有共同的使命却相互独立的经济利益合作伙伴整合成为一个客户服务的系统,取得最佳收益效果。

4.组织管理高效率原则

按照现代管理学理论来看,一个企业要想高效地运行,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这是企业生存、成长的内动力,也是员工积极的理由。尤其是有一套科学的实用的经营和管理系统,解决系统协同,计划,组织和约束问题。最后还要有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方案,解决的是如何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长成果问题。

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形式

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其重点在于对实施过程的探讨。一些学者在研究实施过程时借鉴了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和业务流程重组研究的部分思路和成果,形成了基于战略规划,持续改进和IT变革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事实施问题的不同思路。

1.基于战略规划的商业模式创新

客户主要考虑企业新的价值主张是否可以显著的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或是创造新的细分市场,以及原有客户能否迅速适应新的价值主张。现有的基于战略规划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较为清晰,容易理解。对企业如何分析市场的机会,挖掘和执行新型商业模式等问题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战略规划只是从宏观上去剖析,并未阐明如何避免或减少企业再转型过程中遭遇到的风险。

2.持续改进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研究。

为了降低风险,或者受到资源的限制,许多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往往采取持续改进的方式。这种商业模式的实施风险较小,适用范围也比较广。这方面的研究明确了判断不同层次商业模式的标准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但没有具体介绍从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转变的方式。

3.基于IT变革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研究。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IT系统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都谈到了IT系统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 并强调IT系统建设要与商业模式创新相匹配。基于IT变革的商业模式创新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视角,但由于这种方式往往能够得到IT企业产品的支持,反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市场环境剧变,企业应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服装企业尤其是传统服装企业应将商业模式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具体原因:

1. 服装成本不断攀升。以拥有门店运营的服装企业为例,服装成本主要包括产品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其中产品成本包括服装面辅料成本;管理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营业费用成本;销售成本则包括物流成本、店铺租金成本。随着国内PMI,CPI指数不断上升,服装生产中的这些一般性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导致最终的服装价格不断上升。

2. 消费者需求不断的变化。消费者对潮流趋势和品牌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必然要求服装在各方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因此,在时尚、品质、外观等一系列要素一定的情况下,价格成为服装企业竞争的关键。

3. 企业竞争同质化。由于我国国内服装行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竞争思维,服装企业常出现对成功相互模仿的“趋同”现象,很多服装企业提供类似的产品,争夺消费者,营销手段基本靠价格战,导致竞争尤为激烈。

篇6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找到可持续发展、可盈利的商业模式,要警惕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行为。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董利提出,新兴城镇化要提前做商业尤其是社区商业的规划设计。不要在城镇化后,给商业和生活留下缺口。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身的商业发展模式,多做软规划,重视民生服务配套的改善,而不是只看经济指标。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星牌集团董事长甘连舫表示,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城镇化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尤其是商业运营,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运营模式再建设。

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刘世能认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要注重商业模式的设计,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围绕市场,理性分析,要面对消费者研究消费者,进行有效结合。

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与会专家还表示,必须做好有关商业的一系列政策配套,包括土地经营模式和投融资模式。重视区域的产业资源整合,从土地出让的角度,为产业和商业的发展留足空间,并通过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探索,推动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篇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城市资源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与必然选择。目前,全球有超过10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和实验。“智慧城市”建设除了要有高水平的全面规划和完善的顶层设计做指引,还需要有合理有效的商业模式做支撑。

1 现有商业模式分析

目前,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和实验的地区中,欧洲和亚洲是较为积极的。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已经有超过30个大中城市相继推出“智慧城市”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服务、完善城市功能,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如何综合考虑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特点,合理选择投资方、建设方、运维管理方,以及提出合理的盈利来源,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笔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共有七种常见的商业模式:政府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设和运营、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和运营、政府牵头BOT模式、运营商/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运营、联合建设运营和公司化运营等。各种模式的优劣势分析见表1。

前四种模式有一个共性特征——政府主导或参与,而它们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参与程度的不同。相比较而言,政府主导或参与,在融资、建设、共享等方面更容易推进,运营商/第三方专业建设和运营便于实现专业化运作。后三种模式政府参与程度较少,更多的是由一家或者几家通过联合或公司化运作模式承接智慧城市的建设任务。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是浩大且长期持续的工程,不仅仅需要政府的牵头和参与,更需要动员产业链上的成员共同参与。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模式逐步从政府主导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

2 商业模式选择

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多种商业模式并存,并呈现出以其中一种或两种模式为主、其他几种模式为辅的多元化运作形式。智慧城市的项目类型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结合项目实践,本文认为项目属性、性、投资规模、专业跨度、共享性和专业难易等六个方面是影响商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其中:公益型的项目、型的项目、政务类的项目需要政府主导和投资,倾向于前四种商业模式;投资规模大、专业跨度大、共享性要求高、专业涉及类别多的项目适合采用联合建设的模式,不适合政府投资建设运营和运营商第三方独立建设运营。

3 商业模式优选匹配

篇8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从30美元/桶急剧飙升到100美元/桶以上,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将煤制油项目提到了战略高度而被各国广泛关注。煤制油项目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正在经历从技术转化为大规模生产阶段。南非作为目前唯一成功运行C T L工厂的国家,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沙索2007年股价涨幅高达65%,年收益112亿美元,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当前各国兴起的煤制油项目能否获得同样的成功,这是所有项目负责人都不敢保证的事情。一方面,因为煤制油项目的产业特性决定了煤制油项目产业化风险太大,同时受到外部石油价格及内部煤炭价格的影响很深。

一、商业模式的内涵及结构

商业模式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不过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蒂默斯(Timmers:1998,1999)在商业模式研究中,指出商业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包含多方面内容的复合概念,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体系结构;商业活动参与者潜在利益的描述;以及收入来源的描述。威尔和威泰尔(Weill & Vitale,2001)将商业模式描述成为公司的客户、同盟者和供应商之间角色和关系。KMLab公司(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关于公司在市场中想要如何创造价值的一个描述,它包括公司的产品、服务、形象和营销等的综合,以及基础的人员组织和运营基础设施。

简单地说,在某种程度上,商业模式就是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寻找到价值所在,然后将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原材料转换成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目前世界主要煤制油项目发展情况见下表,本研究我们根据煤制油产业参与者性质不同进行商业模式的分析。

二、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三种类型

煤制油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政府、科研院所、国有及民营企业。根据这些组织在煤制油商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性质不同,可以将商业化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商业化模式、研制企业主导商业化模式和企业主导的商业模式。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产业发展各种模式之间也在发生变化,并非绝对不变的模式体系。

(1)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商业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商业模式是以政府或公共部门为煤制油商业化运行主体,各类研发、私人部门为辅助,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通过中央和地方直接投资,国家所有的方式,推动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项目建设、实施和发展。根据政府在商业化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政府主导型划分为政府直接主导型和政府间接主导型。所谓政府直接主导型就是政府自己全部通过财政拨款进行投资,并指定政府的某些职能部门直接参与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类似于我国的中央直属企业。政府间接主导型模式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然后委托国有企业实施煤制油的商业化运行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政府对商业化运行提供部分资金,但是并不直接参与经营,即政府为所有者充当委托人角色,而国有企业为人,即具体经营管理者,类似于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

(2)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是指煤制油商业化的组织和管理由科研机构担任,在这种模式下由煤制油科研机构投资进行煤制油商业化运作,即将其技术直接进行产业化,向创新产业链下游移动。同样,根据研制型企业对煤制油商业化运作的组织管理方式不同,研制企业主导型模式又可分为研制企业直接主导型和委托―型。研制企业直接主导型模式是指煤制油技术开发企业通过组建煤制油企业自己来进行技术产业化,而委托―型则通过科研企业委托第三方企业进行煤制油的商业化运行。目前,国内的研究企业一般还不具备直接投资煤制油项目的能力,大多采取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煤制油项目的建设。

(3)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技术购买型的,这些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并不研发煤制油技术,其煤制油技术主要是通过购买自煤制油技术研发企业。这类企业从项目申报、审批到投资运营,都由企业自身独自操办,并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此外,在投资商也有是采用多元投资方式吸收其他资金进入,在煤制油的组织管理方式上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煤制油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技术引进起协调作用,另外,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划和产品标准。目前国内参与这种商业模式的主要有潞安矿业集团、徐州矿业集团等国有企业的煤制油项目。此外,浙江、广东等地的某些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开展煤制油项目。

三、不同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分析

1.煤制油商业化特点分析

概括起来煤制油商业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大。煤制油商业化将直接受国际油价的影响,油价在45美元/桶就可保本运营,国际油价高升,已经间断性地突破140美元,因此,目前煤制油技术商业化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第二,商业化规模效益显著,投资巨大。研究表明煤制油项目至少年产规模要达到100万吨油品才能有效益,而这个规模投资需100个亿以上。第三,技术风险大。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都有风险。第四,对资源和设备依赖性强。煤制油项目需要大量的优质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作保证,在设备上需要超大型特殊装置,并对设备质量安全提出很高要求。第五,煤制油项目商业化参与主体多。煤制油项目实施需要煤制油研发机构、金融机构、政府、公共部门、煤炭企业、技术设备企业和电力公司、石油公司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推进煤制油商品化。

2.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1)政府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从政府主导型的优点来看,第一,在商业化初期,由于煤制油项目的技术并不成熟,同时,投资巨大,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对于产业化的前景并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导型可以发挥政府资金优势和协调能力优势,担负煤制油项目的组织运营,这样可以促进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实施和快速发展,最终形成煤制油产业发展。第二,在煤制油商业化运行期间,由于煤制油的中试环节复杂,成本较高,如果没有政府财力支持,那么企业要克服较长时间的中试,试生产过程是很困难的。第三,由于煤制油项目的风险太大,投资

收益周期长,这样导致企业投资经济激励受到制约,投资不足,所以,这时采用政府主导型可以起到资金示范作用和杠杆作用,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煤制油商业化中来。从政府主导型的缺点来看,巨额的财政资金投入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使得政府的融资压力增大,同时,政府参与会伴随运行效率的低下,相比市场而言这种弊端先天注定的。另外,由于政府投资,收益归属政府所有,不利于商业化运行成果快速市场化。

(2)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研制型企业的优点在于:第一,研制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科技人员优势担当煤制油商业化的责任者,保证商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并能够根据项目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第二,拓宽了融资渠道,减轻了政府压力,成熟技术往往可以直接转化成资本,即技术入股。第三,在煤制油项目运营过程中,各种设备仪器的维修工作能够及时跟上,保障项目稳定运转。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的缺点是,一方面,很难保证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结合。发展煤制油从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发展需要,尤其在一些特定政治背景下,这种需要具有长期意义,但是研制型企业可能因为投资周期长,资金额大,收益不明朗而降低商业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化后煤制油企业的运营更多体现一种商业行为,而研究机构未必能够提供这种运营的人才需求,另外,科研机构的资金有限,筹资能力也常不高,所以不一定能够保障煤制油商业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需求和持续不断投入。

(3)企业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技术购买企业主导煤制油商业化的优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和融资优势。第二,通过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可以提高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可以发挥现代企业的独特优势。第三,由企业来处理政府、科研结构、高等学校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可以将这种协调关系建立在利益同盟基础上,使得关系更加牢固。尤其是商业化之后的产业化发展更能展示私人企业主导模式的优势。企业主导型的缺点在于,煤制油项目商业化过程中增加了对技术和政策的依赖性,从而增加了项目风险,尤其是商业化初期。另外,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还可能因为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陷入僵局,尤其在初期更是如此。

3.煤制油商业模式的适用条件比较分析

政府主导型模式适用于煤制油商业化初期,规模较小阶段,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强大的资金优势和协调沟通能力,推动煤制油项目快速实现商业化发展。研制企业主导型模式适合于企业研究能力强,技术发育充分,商业化过程中对技术依赖的初期阶段,或者急需提升煤制油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期间,另外,也可以适用于具有长期规划的煤制油项目的商业化。企业主导型模式则适用于具有一定的资金优势,并具有较为充足的煤炭、水资源优势的企业,或者具有一定运营能力经营的公司,在煤制油商业化后期比较适合于采用这种模式,提高煤制油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产业效率,尤其在政府财力不强,市场发育完善,融资渠道畅通的情况下更适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用环境,应该结合各国经济发展阶段、整体生态环境、技术进步状况以及资源情况等灵活应用,也可以在商业化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商业化模式。

四、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的实践和对我国的启示

1.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实践

南非煤制油商业化主要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之前的政府规划制定阶段,第二阶段是1950―1978年,在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属于政府主导,197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在这阶段主要由煤制油企业主导。

(1)第一阶段,筹备规划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非经济主要依赖进口,后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严重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南非放弃自由的贸易政策,实施关税保护,促进国内工业产业发展。1946年C T L通过南非政府融资论证,一年后液体燃料和石油法案通过,随即成立液体燃料委员会,规划煤制油项目的发展。A n g l o-Va a l在1949年获得南非政府许可开始进行煤制油项目,拟投资1300万英镑,先开发一个新的煤矿,以确保稳定的供应。

(2)政府主导阶段。1950年初,A n g l o-Va a l公司由于前期投入太大陷入资金困境,这时政府开始进入,成立南非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到了196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南非的种族隔离主义遭到了国际反对,石油出产国对南非开始实行石油禁运,科威特取消了所有南非出口计划,1974―1978年的石油危机进一步促进了沙索公司的事业发展,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性得以进一步体现,比如在1979年末期,沙索公司生产的油品为30英镑每桶,而同期世界价格为40英镑每桶。这种经济性的显现也刺激了南非加大对煤制油项目的投入,1976南非在S e c u n d a建立了沙索Ⅱ项目,1980年在同一地区又新建了沙索Ⅲ,使用技术同样采用了费-托方法。

(3)煤制油企业主导阶段。经过近30年的努力,南非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效果初见端倪,在这种情况下,南非政府认识到只有将煤制油项目社会化,采用遵照国际惯例的企业经营模式才可能更好地推动煤制油产业发展,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经过这一股权结构的调整,公司走向企业化经营的道路,并在以后发展中显示了威力。1984年起,沙索三个工厂一起投产,日产量为11.2万桶石油,几乎能够满足南非当时能源需求的一半。

2.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对我国煤制油商业模式选择的启示

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南非在能源结构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对比南非煤制油商业化的模式和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这种启示将为发展中的煤制油项目商业化提供有益借鉴。

(1)煤制油项目的商业化周期较长,在南非从提出煤制油规划到20世纪80年展壮大花了近50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必须由政府主导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帮助。前期的政府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保证资金链不断裂。

(2)煤制油产业发展可以吸收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不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各类投资机构、企业、研究机构及金融保险公司进入是加快商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3)煤制油商业化的不同阶段必须辅以不同的商业化模式,初期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后期以私人部门主导为主。科研主导型在充分的资金和经营人才支持下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商业化模式。

(4)煤制油项目不单纯产出油品,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产品范围,向石油下游产品衍生,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增强煤制油的抗风险性。

(5)我国煤制油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有一个统筹规划和产业布局,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遍地开花,煤制油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必须在结合资源状况条件下,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市场进入严格控制。

(6)南非的煤制油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了德国的技术和国际资金,同时也广泛接纳上游煤炭企业及石油企业为合作伙伴,这样可以保障产业供应稳定,产品多样,增加效 益。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篇9

在市场经济极速转型时期,以大数据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大数据作为包含有巨大客户群体信息、电商运营现状的关键信息流,对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唯有真正以大数据为指导,才能够切实实现对于商业模式的改良与完善,针对商业运营的不同环节进行数据的合理分析与营销策略的制定。因而,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兼具有现实发展状况与未来发展规划的双重功能,本文选取大数据为切入点,以此来研究商业模式的发展概况,并为此持久发展提出可行性高的战略建议。

一、大数据对商业模式的功效

大数据,顾名思义,是一系列具有较强流动性与适应性的信息流,其中蕴含着难以估计的信息资源,因而在商业的交互、分析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大数据背景之下我国商业模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数据对于商业战略的制定、运营模式的创新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具体如下:

(一)客户群体的发现

基于大数据蕴含的大容量客户信息,企业通过对其进行剖析,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当前经济发展中,客户群体对于商品的现实需要。这对于企业合理规划商业运行、规避运营风险、发掘潜在客户群体具有独特的功能。

(二)完善管理流程

商业模式固有的包容性要求企业的改良管理流程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内部与外部发展的现实需求。在这一方面,大数据特有的信息交互特性不仅仅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于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认知,而且有助于企业切实考察自身内部的管理。唯有在对于内部与外部都具有良好认识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于管理流程的改良,创设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商业模式。

(三)提升应变能力

考虑到当前经济发展的随机性与变动性,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使之与外部的发展环境相互适应。大数据在为客户群体提供富有价值商品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审视发展的应变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此进程中,企业通过制定复杂多变的战略规划,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完善富有适配性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大大增强对于应变能力的认知。

二、以大数据为视角的建议

在大数据呈指数增长的当今,企业要想构建既包含完整客户信息、又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商业模式,就要从理论认知到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升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水平,增强对于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技巧,借助合理的数据分析与整合来制定多样化的商业政策,使得商业模式富有创新动力与管理效用。

(一)攀升竞争力

大数据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不仅能够驱动企业在合理分析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更能够为企业了解外部环境提供基础。想更好地利用这一优势,就要进一步细致划分企业面对的客户群体,以此来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依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商品。与此同时,还要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借助有力的手段形成对于企业模式的有力控制,在切实掌握商业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于竞争能力的有效转化。通过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与实施有效的决策,来提升商业运行的水准。企业要牢牢抓住中国当前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巨大战略机遇期,积极引进大数据的创新商业管理模式,在供应链、销售链方面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来应对经济趋势产生极大变化;另一方面,考虑到市场需求相关由传统的单纯物质消费向高层次的服务要求提升的现状,我国企业要积极适应外部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拓展商业模式的创新举措,根据需要增大物资人力的投入,大力促进研发与科技的发展,通过技术的提高缩减经济成本,实现从产品更新、产业链延伸到企业影响力的重新塑造,提升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

(二)规范商业行为

受到经济变动的影响,企业的商业行为容易产生一些模糊化的操作与腐败化的运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改革进程中,呈现出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创新型的市场经济转变的渐进性特征。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应用性较高的数据能够为企业规范化操作创造良好的平台,帮助企业在拓展商业范围的同时,牢牢把握住经济的发展命脉,促进企业不断提升商品附加值,最终实现盈利最大化。具体来讲,规范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包括内部管理与外部调试两部分。在内部管理领域中,企业通过多种举措加强对于商品的监管与控制,切实提高对于员工、资金等物资的管理能力,为企业自身的规范运行创造条件;就外部管理而言,企业在充分了解市场需要的同时,借助一系列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对于客户管理与运作改良的结合,进一步发现潜在客户,创设销售的多样化渠道,帮助企业发展。这就需要在企业管理中,有效管理相关的商业大数据,充分保证其数据的安全性能。在共享环节,真正平衡企业对于数据的需要与隐私的保护,在合理使用数据的同时,充分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商业发展助力。因而在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中,也需要有创新型模式的转变,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宗旨,以价格机制为主要调控手段的自立自强、灵活多样的创新商业管理模式,依靠一系列渐进化的创新模式,对企业在商业管理过程可能出现的低效率进行全方位管控,从而促使企业运营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形成价格策略

在运营方面,大数据为新型的商业模式提供了价格竞争的优势。在商业模式的管理中,企业借助对于数据流的分析,能够不断优化管理水平,借助多样化的分析手段来形成对于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期。这对于完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优化产业链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商业运营成本也能够进行真正的缩减,这表现为,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中,借助商业信息的有效交流,促进客户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互动不断透明化,这对于平衡两者之间的信息掌握程度、降低商业风险具有独特作用。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培养能够灵活运用大数据的人才,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并且不断加强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根据企业的使命、愿景、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企业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人员安排,并制定一系列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

在大数据的环境之下,我国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保障本企业运行的利益,同时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因而也具有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企业要想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商业模式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新时期变化多样的外部环境下开展良好的企业运行,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形成灵活多变、持久发展的创新管理,同时迎合社会的需求,就要依据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与当前现实情况的特征对客户群体进行分析与判断,在总结传统固有的商业模式基础上,增添富有大数据内涵的企业商业模式,在商品领域、运营领域、销售领域分别开展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数据分析与运用技术;在不断开拓新的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推动数据的更新与服务的完善,优化供应链与企业运作的管理,制定可行的销售策略,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推行符合大数据背景的创新信息交互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动力。

篇10

企业的生存,有着一些必然的要素:资本、人力、产品、市场、商业模式、技术、贸易等,但决定企业成败的因素中,当首推商业模式。创办一家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

商业模式的成功,造就了许多伟大的企业。上世纪最为经典的商业模式,应首推沃尔玛与微软,这两个企业所创造的商业模式成就了两个伟大的企业,把人类在创造商业模式方面的智慧发挥到极至。同时,又让商业社会对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东西感到恐慌,感到无奈。

因此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认识和研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了,尤其在经历了20多年市场经济的短暂繁荣之后。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是一个忽略商业模式的国度。历数许多企业,成功缘于偶然、失败归于模式者比比皆是。

按当下而论,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少于100亿元者,可谓中国企业的脊梁。低于10亿元的尚在成长中;高于100亿的几乎为垄断性国企。笔者以为,最应该研究商业模式的,就是这类“行走在半山腰的脊梁企业”。

这类企业大多数成功于改革开放初期,靠胆识,靠机会一不小心聚敛了财富,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但正是这类企业,却最容易把一朝成功的偶然当成必然,将错误进行到底。以中国房地产为例,20多年来,由于过去几十年的欠账,中国人需要住新房,住好房的需求造就了一代房地产商,一代地产大亨。但是,若论商业模式,又有谁逃脱了“拿地-挖坑-盖房-卖房-管房”这一最初级的商业模式呢,就连标竿式的万科,也只不过是“多拿地-多挖坑-多盖房-多卖房-多管房”而已。我们的地产英雄,有什么值得骄傲呢?如果政府再出台一些扼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如果我们的房子已盖得差不多,人均居住面积达到相当的饱和程度,万科、顺驰们又如何维持呢?

一句话,中国的房地产应该是酝酿商业模式巨变力的时候了。

中国的企业按商业模式来分析,成功者首推德隆,失败者也首推德隆。德隆的成功在于其实现了原始积累之后,即注重研究商业模式,每作一项投资,都是在认真作了商业模式的研究、设计、模拟后才进行的投资,故成功率很高。每作一项并购,都是在一个战略系列里的并购,是对并购模式进行了详尽规划的并购。德隆的失败,也是商业模式的失败。成功的欲望、扩张的欲望导致资金紧张,从而犯了短融长投这样最低级的错误,用高成本短期资金进行长期投资,这一错误的商业模式成为德隆失败的杀手锏。

商业模式固然重要,但任何模式都由人在把握,因此我们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其一,不能固守商业模式,任何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环境下的成功。必须不断修正、创新、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篇11

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策略都反映了企业如何规划并制定一系列的规则使组织获得成长和发展,在内容和要领上存在很多相近之处。近年来,随着亚马逊,雅虎等企业的发展,商业模式备受关注,很多学者往往将商业模式与战略混为一谈, 而不少企业更是无法分清。因此, 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和研究者们能有的放矢地为企业制定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战略成了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事实上,对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关系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研究初始阶段,学者们认为二者是相互包涵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他们是企业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且在逻辑和内容上是互补的。

(一)商业模式是战略的具体反应:由于战略的概念出现较早,而且更倾向于宏观的长期规划, 而商业模式更倾向于具体价值创造规则的制定与实现。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是战略的一种具体表现。Seddon等指出企业商业模式是Porter的企业竞争战略的一种缩影,它概述了企业以其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主张为目标并为客户创造和提供价值的活动系统的基本细节。Santos等(2009)认为商业模式回答的是战略概念中如何创造价值的问题,只是战略的一部分;由于这种观点在对评价企业在战略指导下如何运用商业模式盈利非常有启发, 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二)战略是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有些学者则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哈默尔(2000)、Afuah(2003)提出战略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模式包括了战略和运营有效性的利润导向等各个方面。Morris等进一步深化,认为战略是关于绩效的, 而商业模式与方式有关, 商业模式包括战略和运营有效性的利润导向等各个方面,与企业战略息息相关。

(三)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互补:事实上,战略和商业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并非一个词的两种含义。战略与商业模式是企业的两个侧面,相互之间是无法替代、互补共生的。从内容来看,商业模式侧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内在逻辑,关注内部结构和价值实现,主要内容是如何具体的经营企业从而实现顾客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包括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而企业战略关注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势,是对企业的长远谋划,主要内容是为企业的发展制定方向,包含目标体系和行动体系。

在作用方面,两者都具有全局性,都面向整个企业;都具有系统性。战略分析本身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与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现有产业的界定、是否进入新产业或创造一个新产业,首先须依靠战略分析来把握所处的竞争环境,而这个过程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JM・ETLA(2002)等认为战略思考始于良好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系统是完成组织特定目标的核心经济关系,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改变产业的经济性,且难被复制,能够创造出强大竞争优势。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Magretta,Chesbroug具体分析了商业模式与战略在如何创造价值、为谁创造价值,如何处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而又互补的内容。马君、Mitchell 等(2003)研究指出最成功的公司就是那些能够将持续、有效的战略和强有力的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在一起作为发展基础的公司。

二、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匹配观

在综合了上述思考的基础上,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将商业模式与战略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的观点向前推进, 提出了商业模式与战略之间匹配观。分析以上这些观点, 尽管存在不同之处, 但它们都强调商业模式与战略是相互影响又相互补充的。如果能将商业模式建立在企业战略的基础上, 将外部竞争与内部经营互补的进行匹配, 就会为企业获得绩效、创造价值, 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所以, 从匹配的视角探讨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Zott 和Amit在考察了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匹配关系后指出商业模式与市场战略之间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匹配关系。李东等也指出商业模式是一个容器,企业须通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才能将潜在的容器效应转化为真正的企业绩效。在具体匹配方面,Yip 指出常规战略能够改变企业市场定位, 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但环境的突变能引起的激进战略变革,使商业模式根本性的改变,有效地匹配冲突的战略, 形成动态核心竞争能力,产生持续优势。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匹配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商业模式为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具体的企业情景;战略又为商业模式的设计提供了长期愿景和价值主张。两者的有机匹配是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三、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如何匹配

商业模式和战略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学术界清晰界定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 指导企业界制定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战略,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竞争优势。二者的有效匹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商业模式支撑并影响战略:在企业确立战略定位之后,应采取相应的竞争模式及商业流程。正确的战略定位本身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支持。张文松认为一个战略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力与所采取的商业模式是否相适应,商业模式此时解决的是企业战略制定后的策略,商业模式是连接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桥梁,将各方交易活动相互连接,对企业的战略起到支撑作用。商业模式为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具体的企业情景,因此商业模式对战略选择和战略变革有强烈的指导作用。其次,商业模式强调平衡协调,这是企业经营的本质,同样适用于企业战略并有助于克服战略盲点。

商业模式影响战略贯彻的实施效率与成本。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规则体系可形成对顾客行为及竞争与合作者行为的可预见性, 实施环境的可预见性将影响到战略的均衡性与稳定性。同时,商业模式影响战略调整的成本及控制效率。当商业模式对市场稳定性的支撑状况, 将影响到企业如何利用经验曲线以产生规模效益。企业更容易做出有关扩大产量、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安排,这些均有利于企业对市场的预测及把握。

(二)企业战略对商业模式的引导作用:商业模式主要理论基础就是价值链、资源、战略网络、合作战略、交易成本等企业战略及创新理论。而这些理论一直蕴涵于企业战略理论之中。从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到波特的定位理论,Prahalad 等的企业核心能力等理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交易成本有深入研究;Gulati(2000)等的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的战略网络,Elliot(2002)提出企业战略可以解释商业模式如何外部市场上实现企业间的差异化,以使企业与竟争对手相区别并取得优异绩效。这样,商业模式创新就可以摆脱以往对直觉和经验的依赖,而可以充分借鉴企业竞争优势等企业战略的理论成果。因此可以说,战略为商业模式设计提供了长期愿景及价值主张。企业战略对于模式设计和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意义,企业战略的通权达变的思想有助于模式设计并完善其不足。

四、生态位评价能够将商业模式,企业战略有效结合

现代技术革命发展刺激经济增量空间形成及存量空间的管理变革,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结构的重塑以及新兴产业的开发问题。变革和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决定了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匹配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不断的动态创新与变革的过程。理论上,商业模式与战略有效匹配的途径有: 通过设计商业模式的包容性, 提高主动性和增强灵活性和通过超越战略的路径依赖, 培育战略柔性和打破战略惯性来促进战略变革与创新。

现实中,在匹配的过程中, 最佳的战略与商业模式选择会随各种匹配因素变化而变化。由此,在未来的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的研究中应考虑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 亟需更系统精确的分析框架和更具普适性的评价措施体系。特别是在实证研究中应将时间变量加入到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的函数中。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基于生态位的商业模式与战略匹配模型,试图将通过生态位将商业模式,企业战略匹配起来并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以期指导企业的策略选择和发展方向。模型主要内容如下:当企业的内外外部因素( 资源、技术、需求、文化环境) 发生变化(正、负两种影响)会驱动企业开始寻求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创新。首先,企业应对自身现状及能力进行客观地、科学、全面分析, 寻求企业的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匹配。基于生态位视角,将生态位与战略结合,把握生态位竞争战略;将生态位与商业模式结合,寻求基于生态位的商业模式创新。利用生态位评价对企业进行可有效的,动态的客观评价,若企业获得良好的生态位则可确定企业已创新成功,企业获得持续的生态位竞争优势,经济租金增加。当内外部环境再次发生关键性变化时, 企业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创新。通过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就形成了企业的不断演进。

商业模式评估的关键在于评估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与匹配性。Morris 等(2003)认为匹配包括内部匹配和外部匹配。内部匹配指商业模式构成因素内部和之间的相互匹配;外部主要指商业模式构成因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匹配就需要对对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的评估,以往的研究要么是定性的、思辨性的或总结性的(Tucker, 2001;Shelton 等, 2005),对企业来说更多是思路启发, 但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 要么需要复杂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复杂模型为工具,带有强烈的技术色彩, 操作困难或难以为缺乏相关知识的管理者理解和接收(Gordijn,2001;徐迪, 2005)。生态位评价可有效的克服这些问题,首先,生态位评价给出了如何评价商业模式的落脚点和分析点,其次,从生态位评价可将企业战略具体化为生态位战略,更容易理解和操作。生态位评价将企业的评价方式从盲目注重创新方法或技术的先进性转移到实用性上来。翁钢民(2009)等学者对具体的生态位评价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设计, 在严格逻辑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科学的简洁、高效商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把创新要素归纳位较少的限度,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使不同商业模式,战略之间的评价和比较成为可能。同时,注重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创新的方法从实践中来并指导实践。

五、研究展望

在动态的环境中,企业需要持续变革才能获得它独特的持久生命力与竞争优势,正如权变理论所指出的,最佳的选择会随各种匹配因素变化而变化。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 而且也必然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予以支撑, 企业追求商业模式与战略匹配的不断变革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并不断接近最优的过程。商业模式的弱包容性、惰性、固化效应,战略的路径依赖性、客观刚性,组织阻力等都需要客观准确的评价方式来克服,本文引出生态位评价是对定量研究的探索,后续研究可继续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 Betz F. Strategic Business Models [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2002.vol 14, 21- 27 . [2] Santos J, Spector B, Van Der Heyden L. Toward a theory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within incumbent firms[R].INSEAD Working Paper,2009.

[3] Morris M . T 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3, (6) : 726- 735.

篇12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083-01

2011年7月,丽江旅游局按照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目标,以大产业、大文化、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来规划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在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丽江列为了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玉龙雪山列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单位)之一,这既是对丽江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发展的契机,也是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全市累计投入各项资金2.8亿元,营造了“人人关心标准化,人人参与标准化”的氛围,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旅游诚信主要表现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旅游诚信的建立有利于建立旅游标准化与技术设计、市场为主、竞争塑造、企业管理、系统维护为主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形成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欧美国家的旅游标准化相一致,推动以丽江为首批旅游标准化为试点城市旅游诚信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基于战略规划研究为基础,对丽江旅游标准化背景下,丽江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创新实施问题进行研究。

一、丽江旅游企业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

丽江旅游标准化从服务要素上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质量;二是规范各旅游服务涉及机构的质量;三是统一旅游信息服务;四是为上述各类标准提供统一的描述语言。以上四方面的标准再加上诚信标准形成分别以住宿、导游、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经营者和服务供应商等为规范对象,丽江旅游企业在丽江旅游标准化的服务标准上纷纷推出旅游企业相关的诚信服务旅游体系,为建立丽江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目标确立

丽江旅游企业(酒店、旅行社、网络订购系统等)明确战略目标,即不断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旅游产品或服务。采用差别化战略、低成本策略等基于旅游服务基础上实施阶段的旅游商业模式,建立旅游酒店、旅行社、网络订购等旅游企业旅游服务人员服务诚信标准,与薪酬紧密结合的旅游诚信监督机制,丽江高端酒店旅游诚信监督机制正快速发展。酒店产品订购、旅行社产品订购及网络订购系统正在完善阶段,其战略目标的制定需要建立在诚信与质量标准基础上和高端需求基础上,建立价值链体系和价值链重构体系。

(二)客户确定

丽江旅游企业面对客户范围广,主要是企业、个体、、旅游服务机构等。散客市场数量较多,这给旅游销售渠道的创新极大的空间。因此,丽江旅游可以定位在自助度假旅、探险旅游等方面,主要面对散客;其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网络预订重新组合产品资源.找到合适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品、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竞争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渠道

丽江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旅游相结合,旅游企业提供自定行程、自助价格为主,以适应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安排形成和旅游项目。这是未来五年丽江旅游在标准化背景下可以采取的旅游诚信商业模式战略及产品技术创新的实施阶段。企业与企业沟通、联合,起步较晚,需要整个旅游行业的企业组成网络,单个企业自己无法实现。旅游界急需一种省时、省钱的方式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针对淡旺季采用行业联合的方式针对不同旅游产品进行资源重组,面对个性化游客展开营销。带来新的销售渠道,这样的销售渠道离不开诚信服务和标准化服务的结合。

(四)收入来源

标准化的企业间的联合可以带来整个丽江旅游标准化的全面发展。酒店预订、票务预订系统等都是丽江旅游诚信服务的标志。以客户为中心,不仅要保证为客户提供便捷、周全、可靠、专业的服务。而且利用先进的技术提供标准化的24小时旅游服务。确保各类广告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整个行业的旅游企业提供诚信服务。个性化经营,比如:对旅游项目色旅游产品的真实介绍,在对待服务质量时,提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化诚信服务,都是个性化经营过程中,提高增值服务的手段。在产品策略方面建立丽江旅游企业旅游诚信与标准化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旅游企业合作经营、优势互补。在发展策略上应注重与多方合作,通过合作壮大自己的力量,与众多旅游单位结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等。在业务经营上,合作双方建立诚信条约,按照合约标准提供诚信服务与旅游产品。扩大自己旅游企业的影响力。建立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相结合激励机制。为丽江旅游诚信为主的商业模式在竞争机制方面更有活力。激励用户的消费行为。给旅游企业一定发展空间。

二、丽江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发展初探

各旅游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旅游企业现状,制定企业联合经营战略、建立企业联合经营监控体系,把提高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制高点。进行差异化定位。丽江酒店的地域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提升酒店服务素质,塑造品牌、建立一定忠诚度都是是丽江酒店发展的契机。旅游诚信体系的建立需要根据不同企业文化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划分。提升顾客对旅游企业品牌的认知。凭借旅游企业诚信度的建立才能掌控丽江旅游整个供应链和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商业模式是一种战略发展模式,构筑丽江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的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实施阶段的战略的变革。新技术主要指网络订购服务,市场机会动力主要指在旅游标准化服务下,旅游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丽江旅游企业诚信服务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酒店、旅行社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六方面的诚信服务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将在不同旅游企业企业文化和游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为丽江旅游传统商业模式向旅游标准化与旅游诚信商业模式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转型。

三、结论

丽江旅游商业模式的组成要素创新、系统变革、价值链优化商业模式创新都需建立在丽江旅游标准化与丽江旅游诚信体系之上,从本源做起,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化体系挂钩,吸引更多的欧美及日本等一直处于丽江主要客源国的客源前来丽江进行各种符合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国际旅游产品及符合世界标准的旅游服务。改变旅游资源配置方式打破原有商业模式,建立符合具有丽江地域文化特点的酒店品牌文化和具有诚信系统的酒店经营模式。让丽江标准化经营与诚信化体系结合,形成一个打破原有传统的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永胜,唐波,等.供应链管理下的客户价值提升叩[J].中国国情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