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9:39: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英语文学硕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整体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实际工作为导向,以行动导向为基本出发点,遵循“应用为主、学以致用”以及学习者为主体,教授者为主导的教学准则,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表达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当的词汇量和口语表达策略方法,提高兴趣,拓宽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总目标涵盖下属五个子目标。知识目标:各个交际语境模块中的语言知识点,包括词汇、短语、句型、主题相关知识点等;能力目标:学生能听懂第一母语者的语言并且能适应不同语境和地方口音的变化,能流利表达观点,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语言交流技巧,并能适当使用常用非正式场合的口语,能熟练使用自主学习系统,在课外增加对听说的训练;情感目标:通过电影片段的引入和视听感觉带动,拉近学生与语言的心理距离,让学生爱上学习;策略目标:利用语用策略,如对会话涵义的理解,对语码的切换,对于合作、礼貌、顺应等语用原则的遵循,以达到最佳交际目的;素质目标:提升语言文化素养,全方位体味跨文化交际,拓宽视野。
三、课程体系内容设计
该课程以视听说为核心,分为六大模块,每个大板块又由下级具体的交际小板块构成,小板块中的主题覆盖真实交际各个层面。它们分别是:生活模块(包括孩子、成长、家庭、节日、健康、运动、音乐等主题)、工作与学习模块(涵盖学校生活、学习、留学、找工作、升职等主题)、社交模块(涉及娱乐休闲、旅游、冒险、信息交流、聚会、社会仪式、特殊场合、社交礼仪等主题)、自然环境模块(包括人与自然、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科技模块(涵盖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魔力等主题)、人文模块(涉及战争与和平、伟人与英雄、梦想、神秘现象、信仰与宗教)。每一个板块的主题由不同的教学单元来承载,课程体系的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主题与主题间的语言文字和听力表达的难度等级呈现递增的趋势,有助于能力层次的逐步提高。
下面以一个交际主题音乐为例具体介绍实施步骤。主题引入:教师以文化为切入点,为学生介绍与音乐相关紧密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该交际主题有大致了解。电影片段视听:教师先对整部电影的剧情和所选片段的场景简要介绍,使学生明确剪辑片段的位置和背景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片段中的重点难点词汇短语并讲解所含文化负载词;以任务型习题(简答、选择、填空、复述、判断、连线等)为导向使学生进行视听,促进学生对片段内容的理解和对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基于该主题所涉及的文化内容设计口语交际活动,形式力求多样灵活,例如角色扮演、电影对白配音、小组讨论、辩论、陈述报告、给题目演讲、即兴表达、诗朗诵等。表达拓展:补充与该主题语境相关联的口语句型和表达法,可以是教师讲授,也可以是学生预先搜集整理,或者二者相结合,由此而强化拓展学生的言语输入。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或课堂外对提供的电影片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设置的学习任务,巩固和加强该主题相关信息。
四、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方法中,教师应遵循灵活、互动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能力主体进行工作和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交替并进。让学生尽可能成为课堂的积极元素,而不只是被动接纳知识。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灵活地贯穿各种教学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站位法、关键词卡片法、旋转木马法等。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时,课程实施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功。在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中,教师的主旨应是授之以渔。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是达到学习效果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模式,合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把联想记忆、循环法、归纳分析等方法融入教学之中,而指导学生自己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手段方面,本课程主张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融合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多媒体课件作为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和必要工具,需要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进行支撑。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网络的方式与学生分享优质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一直受到诸如四、六级英语应试教育的禁锢,若想向“素质教育”这一目标迈进,高校英语教学则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我在仔细调研、努力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找到一条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新模式,现阐述如下。
一、视听说课堂中文化教学、情感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胡文仲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讲越深刻,越仔细地了解所学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个语言。”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英语教师应在“视听说”课堂上有意识地输入英语国家的人文特色,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掌握语言,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杜瑞清(2010)提到会说外语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关键是解决说什么及如何说的问题。也就是说,既要“会说能道”,又要有内容,说得恰如其分。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把对文化的学习和把握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
情感教育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英语生活和学习环境。在美国影片《DeadPoetsSociety》中,奇亭先生作为诗歌文学教师满怀爱心,抒怀,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更多的是影响其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奇亭先生运用了大量的情感教学法启迪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结合英语视听说教学实际,能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愉悦、兴致盎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二、视听说课堂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更好地完成视听说教学任务,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摆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趋利而避弊。如英文歌曲(MV)欣赏与歌词填空、经典英语散文诗歌听读与背诵、英语视频欣赏与模仿,新闻英语的引进等。
英文歌曲中包含了西方历史、文化、思想和情感。学唱英语歌曲有助于学生英语语音技能的提高,英语词汇量的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且能够消除大脑疲劳,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好地促进英语学习。带有MV的英文歌曲,通常是短小的精品,将美妙声音与生动图像相结合,英语语言与特定情景相结合,深得学生喜爱。
缺乏语言环境及学生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当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影视英语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影视材料不仅可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原汁原味的生活口语,而且生动的画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发热情,既进行了语言听说训练又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真正做到了“视、听、说”相结合。
引进新闻英语完善和优化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和内容。语言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环境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新闻英语的时事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视听说课堂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以学生学习为主,引导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如对子活动、小组活动、给角色配音、角色扮演、辩论、主题演讲、做幻灯片等,使学生充分进行实践。例如,每次上课后的前几分钟安排两个同学上台做英语自我展示。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视听说的视听材料与补充演讲之外,我还挑选了一些英语经典剧,如《泰坦尼克号》《大话西游》《暮光之城》等,要求学生自主组合排演。有时,我要求学生给某电影编一个短小的续集或者对电影的结局进行改编,并表演出来。
另外,我通过每课跟读单词和绕口令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四、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评价策略的科学性
教师应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精神。我认为,教师不应该采用点评式评价。情感教学法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英语口语课堂氛围的关键。如果教师不放过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师生之间就会缺乏尊重和信任。这样会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于学生重要的错误,应该适时指出;而对对内容没大影响的过错,可选择忽略。在调查问卷中,65%的学生表示“没有自信,很怕出丑”。这就是焦虑,它是大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拦路虎”,必须赶跑。在评价策略中,如果过多运用点评式评价就会打断学生的语流、思维,大大增加学生的焦虑感。
对于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信、放松、积极热情这一问题,还需要教师在情感教学法方面做更多的思考。
五、视听说教学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
课外我鼓励学生欣赏或学习优质的音、视频资料,如:英语演讲大赛实况,VOA和BBC广播,英文经典歌曲、影片,网络上好的英语视频及多套优秀英语学习资源,如:《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等。
注重开辟第二课堂。我利用休息时间为同学们进行英语视听说辅导,网上答疑等。我校英语角为爱好英语的同学提供了练习英语口语的场所。
另外,采用更多样的形式,对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生加强引导和指导,使他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相关课外交流活动、自发研讨等,获取广博的知识和更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英语的运用和内涵。
六、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视”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突出“听”的训练,把视听结合起来,是为了“说”。视听说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视”“听”“说”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教育部的《课程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4.
[2]杜瑞清.跨文化交际学选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3.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38-01
1 英文影视资料应用的积极作用
英文影视资料内容丰富,文化特色突出,语料真实,贴近学生生活,是英语教学的好帮手,不仅可以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还能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交往礼仪等文化内涵,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1.1 提供真实的语言场景
任何交际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场合中发生的,而电影展现交际场景的真实性(龙千红,2003)。电影故事情节取材于生活,其中的场景,道具及其他方面都充分展示生活的真实。因此。看电影时,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这等于把语言学习放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进行,无疑使语言学习十分真实自然。经常看英语电影,学生就会逐渐地学会在不同情景中得体地使用语言。此外。电影作为动感的可视媒体,使学生在观看影片过程中不仅能听到人物的对白,而且能看到背景画面,演员的动作,表情,着装等超语言线索,可以更容易,更准确地理解语言和阐释影片。
1.2 传递丰富的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也在学习一种文化(胡文仲,1989)。作为沟通中西方文化便捷的桥梁,英文影视资料浓郁的文化特色,向观众传递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电彩情节故事的了解、经典台词的学习,可以挖掘出它们所反映的社会习俗、交际方式、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价值观念、艺术传统等与东方不同的文化内容。C.克拉姆(1999)曾指出:文化氛围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语言者的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也可能因而产生障碍。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文化习得的过程,越是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越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
1.3 提高全面发展的能力
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言语学习的主题输入强于单一的视觉或听觉输入,尤其是采用英语电影主体语言教学,其优势比较明显,有利于语言教学的多方位立体输入,突出重点,以此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李萌涛,2006)英语电影有声有色,声色并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的新奇感、注意力和求知欲,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取得进步。现代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获得知识若仅靠听觉,3小时后仅保持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保持72%,3天后降为20%;如果视听并用,3小时后保持85%,3天后降为65%。(杨明,1999)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利用英语电影教学是最能提高学生效率的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视觉、听觉都参与言语实践,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其中变化的情景和言语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的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能力。
2 英文影视资料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语言难、过于耗费精力
电影教学过于费力,这是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电影教学之难表现在:首先,电影语言本身难。电影语言是十分接近生活的自然语言。语速快、1:3语表达方式丰富。其次,电影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时一部电影的主题非常分明.但人物的对话内容却十分宽泛,而且电影中的人物众多。谈话内容各异。教学环节上,大多数情况是课前师生都没有充分准备。从头放到尾,中间没有讲解。所以导致学生有许多消极反应。反而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
2.2 学生不重视
对有些学生来说,就最迫切的目标就是通过考试,认为口头表达没有语法知识重要。上课时如果教师又毫无指导说明,学生根本听不懂语速如此快的英语对白。严重挫伤了学习的自信心。听不懂时就会产生焦虑,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没有教学目的和安排的电影欣赏是毫无意义的。
2.3 缺乏影视英语教学课时安排的合理性
当前各高校分配给大学英语的教学时数相当有限,而且大部分课时是用于阅读课,用于专门训练听说的课时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电影课的普遍开设。虽然目前高校都配备多媒体教室,但由于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增多,多媒体教室的发展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英语电影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2.4 缺乏一套权威性的教材
从教辅市场上同类书籍的状况来看,在全国不同省市100多种英语教材近1000种版本中。影视英语类教材有IO多种,但是以欣赏、注释、参考类居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权威性。目前此领域尚属空白,急需专家、学者研发出科学、系统的教材.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想而知,教师没有教材的指向性。其课前的备课工作量是巨大的,更何况大部分教师不只担任一门课程,时间、精力都受到了限制。
3 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合理安排影片在听说课上的时间,结合课文主题引入电影资源,如Hobbies用《憨豆先生》,Success用《阿甘正传》,Travelling用《走遍美国》,Natural Environment用《狮子王》,Women用《时尚女魔头》等等。如此说中有看,看中有听,听中有写,互相作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 C・克拉姆契.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胡文仲.英语学习的教与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处在争议漩涡中心,他的每一部作品出版都带来了几乎决然相反的争议态度,而与他及他作品相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惊人,在专业数据库里,可以搜索到大量与莫言相关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个人魅力。他在中国一流作家的位置上保持了二十多年,他的创作成就已经获得过国内外诸多文学奖项的肯定,其中重要的有:1987年全国中篇小说奖、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1996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第十三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11年因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从1988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教授翻译《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起,莫言的作品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是中国当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莫言是一位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作品也很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莫言同时也是中国当代严肃文学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少有的畅销书作家,拥有大量忠实的读者。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状语时出现的偏误比较多,偏`表现也比较复杂。宁昕慧(2008)采用横向规模研究方法,通过排序题考察了留学生对于各类汉语单项状语的习得情况,得出了学习者习得各类汉语单项状语的顺序。王海珍(2009)从翻译的角度对学习者的状语偏误展开研究分析,依据语料并结合翻译理论探讨了二语习得的规律。黄一清(2010)在外国学生简单状语语序偏误考察中分析到,偏误产生的原因除了受母语、一外影响外,汉语状语语序本身的复杂性给留学生带来了困难。肖文绮(2014)认为外国学生在表示重复的状语,起关联作用的状语和描写动作的状语这四种状语的使用上存在回避的倾向。本文要做的工作是基于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单项状语习得的偏误类型和具体表现,探讨其偏误成因。
一、英语为母语的不同国家留学生的单项状语总体偏误情况
我们选择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1995~2010年这一时段的比较接近自然表达的作文语料。汉语状语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为理清层次,本文只选择以单项状语为研究对象。因为英语母语者人数众多,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代表性;另外,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接触或学习的状语类型比较少,为了解学习者状语的全面使用情况,本文研究范围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中高级阶段留学生的偏误语料。
根据语料库的资源比例,我们选取了140篇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菲律宾5个国家留学生的作文。美国学生的44篇、英国学生的30篇、加拿大学生的24篇、澳大利亚学生的22篇、菲律宾学生的20篇。140篇作文中留学生状语习得偏误频次达302次,不仅说明状语学习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也说明了状语学习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偏误类型主要有副词状语的偏误50次,形容词状语的偏误71次,介词短语状语的偏误63次、能愿动词状语的偏误50次和其他状语的偏误68次,具体偏误表现和偏误分析另文探讨。
二、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单项状语习得的偏误成因
(一) 母语知识负迁移
在统计英美留学生单项状语偏误时发现,有关状语的位置的偏误频次非常高。状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属于句子的附加成分,在句中的句法位置复杂灵活,我们比较一般情况下英汉状语位置的不同,如表1所示。
时间、地点、方式和对象状语英语中多在中心语之后或句末,整体上倾向于占据句中后半部分的位置;汉语中这些状语多置于句中,有时也可以在句首,一般不能在句末,汉语状语必须置于中心语的前面,且倾向于占据句子前半部分的位置。在学习汉语状语位置时,学习者经常会受到母语知识的负迁移,以英语状语语序规则来组合汉语状语,忽略了英汉之间状语语序排列规则的差异。比如:偏误用例“他长大在澳洲”。中的“在澳洲”作为地点状语位于句末是被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们普遍接受的。甚至还有一些状语,在语法功能与句法位置等方面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关系,学习者如再盲目地利用母语知识强加于汉语,势必会出现偏误。
(二)汉语状语本身复杂性的影响
首先,汉语状语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分类角度可以分成描写性状语和非描写性状语,前加状语和后附状语,名词性状语、动词性状语、形容词性状语、副词性状语。学习者不能分辨出状语的不同类型,就意味着无法根据语法规则对汉语状语进行排序和正确使用。甚至有些副词可以充当不同类型的状语,如副词“也”既可以表示范围,也可以表示语气。再如偏误用例“在欧洲到处多可以看到吸咽的人”做副词的“多”可以用来表程度或是用在疑问句中,唯独没有表总括的意思,所以应该换成副词“都”来总括其前面的成分“在欧洲到处”。汉语本身复杂的情况都给他们的状语学习带来严重阻碍。其次,汉语状语的构成成分复杂,副词、形容词、动词、数量结构、介词也都可以充当状语。学习者无法分辨某一语法成分是否是状语,正确使用状语就更难了。最后,汉语状语位置语序灵活多变。汉语状语多置于句中,有时也可以在句首。但为适应一定的情境和追求特殊的表达效果,常规语序不能满足这些表达需要时就要打破语序常规,汉语状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留学生经常无法领会汉语状语多变的语序。但汉语语序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毫无规则任意多变。比如时间状语和处所状语共现时,往往时间状语在前。如“前天在书店我看到他和一个老师在交谈”。但如果地点状语是定指的名词短语,那这个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就有可能获得全句最优先的语序,出现了变序。如:“那个书店那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对于学习者来说,汉语表层结构语序与句子深层结构的矛盾与统一性、汉语状语语序自身灵活多变的特点都为其汉语状语语序的准确掌握增加了难度。
(三)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
学习者常常会把目的语知识泛化,此类学习策略多出现于学习中的中高阶段。错误用例中“我在北大里上学”。学习者学习了“在……里”,知道可以用作状语,却并不了解或者没能掌握“北大”是表处所的名词,而这类本身已表处所的名词是不可以再加“……里”之类的成分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知识不恰当的运用导致了错误用例的出现。
(四)教学失误
首先,教材编写不够详细准确。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汉语教程》中提及状语时,只描述为“放在主语和谓语前作状语”,这适用于单项状语语序的一般排列,多项状语语序问题很少有教材会涉及。另外,现在很多教材都用英语来解释语法点,学生可能就会认为状语的意思和用法是双向对应的。事实上有时候状语在英汉语中意思接近,但用法却大相径庭,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讲解大意疏忽。例如,教师在讲解介词短语做状语时只说介词短语作状语常位于句首或主语之后谓语中心语之前,而未说明表示哪种语义的介词短语可以位于句首,哪些介词短语一定要位于主语之后谓语中心语之前,学生就会出现以下偏误:
为飞机上的乘客每天空姐服务。(正确:空姐每天为飞机上的乘客服务。)
给妈妈我买了一件大衣。 (正确:我给妈妈买了一件大衣。)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主张将语法内容细化到极致,但是重视重难点的讲解及难点分散讲解等教学原则还是要坚持的。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母语为英语留学生单项状语习得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各项句法偏误类型中,状语偏误频次非常高。英美留学生状语习得偏误的总体原因既有母语知识的负迁移的作用,也有汉语状语本身复杂性的影响,另外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学中的失误也都造成了不少偏误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黄一清.外国留学生简单状语语序偏误考察[J].语文学刊,2010,(11).
[2]吕叔湘.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A].吕叔湘文集第二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高中生
引言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我国教育部部长在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文化敏感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只有当文化教学,即培养学习者的交流能力整合到课程标准中,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然而,一直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重心都是放在语法和词汇上,极大地忽略了对跨文化差异的介绍,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所以,尽管大多数学生已掌握大量的语法规则和词汇,他们仍然不能恰当地用英语来交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怎样培养跨文化意识,其中包括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文献综述
在西方,在外语教学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已有很长一段历史。在中世纪早期的拉丁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就已经包含于语言教学中。随着社会语言学与教学法的发展,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哈姆斯出版“社会中的文化与语言”和“交际能力”的论文。这是第一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展示出社交与文化及其他因素在培养语言能力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在语言教学中对社会文化的探索。随着日益频繁地跨文化交流,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教育权威机构决定把文化教学目标纳入国家教学大纲中,使其成为外语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在我国,跨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外语课程中最主要的部分。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生的水平渗透并培养其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地情感态度,进而提高自学能力,使跨文化意识培养达到新的高度。
因此,国内外的语言教学都极其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此目标涉及三个问题:1、什么是跨文化意识?2、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有何重要性?3、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被认为最复杂的领域之一。汉威(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是指对于影响人们行为和观念的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包括对人类行为的表现和文化模式差异的理解,它不只是外在的知识,更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和素养。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在于目的语的文化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把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辩证思考,发展文化理解能力。
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1、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就文化知识与兴趣的关系,G.R.Tucker and Laimubote指出:只教语言而不教文化,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他们不仅要学习语言符号,而且也要学习怎样使用这套符号系统;另一方面,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有助于提高兴趣与动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介绍文化与习俗的背景知识,使课堂充满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语言学习。
2、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语言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词语、句子及话语都显示出文化的痕迹。离开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语言就不存在。如果我们不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个特定的术语。例如:“restroom” is not a lounge but the restroom.W.C can’t mean toilets.因此,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对于实现语言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没有理解文化,不能学好英语。
3、有助于培养世界意识。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全球文化意识。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1、在高中学校创设英语文化的环境。语言习得理论和教学实践证明: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目的语环境中中学习(Patrick R.Moran 2004:137)。中国学生(包括高中生)把英语当作外语来学习,他们除了在教室以外很少使用英语。大多数的高中生对美国或其他说英语国家知之甚少,他们也几乎没什么机会去那些国家学习当地的文化。所以,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通过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文化学习氛围来帮助高中生学习英语及文化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这里有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在教室里张贴英国或美国的地图,老师通过幻灯片介绍文化知识,讲解词汇的起源及谚语的文化故事,校园播放英语广播或英语诗歌诵读,在校园报刊栏里放入英语报刊,让同学们触手可及英语读物等等。
2、积极地参与和体验。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认为“从做中学”能够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学习中学会做事。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及培养文化意识,学生需要参与、体验,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也能使文化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实用。在实际的课堂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置真实的交流情景,是学生亲身体验文化。在设置和选择情景时,老师应当考虑到高中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知识的水平和兴趣,以保证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有良好的状态。
3、看英语电影和读英语文学著作。英语电影是英语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它直观生动地反应了英语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使得学习更加有趣,也正迎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英语文化的学习环境来学习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会话与听力理解等。同时,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有选择的组织学生看电影,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真实生活中的习俗。英语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的结晶,因此,老师也应当引领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使其了解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历史。
结语:总之,提高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大量的语言练习及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与合作。随着日益高涨的全球化浪潮的卷起,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越来越重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在基于历史的新世纪中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仍然是外语教育者值得探索的课题领域。(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师秀兰.对咸宁市高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反思[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004,7.
[2] 王福祥,武汉樱.文化与语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324,304,272-297,330.
语文在中职卫校中的定位虽然是普通学科,但语文是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能提高中职护生的人文精神,是学好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工具,提高中职护生文化素养的一门学科,而普通话课,对提高中职生文化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普通话教学在中职卫校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职卫校中设置语文意义重大,一方面,语文课除了体育课以外,普通学科中让学生感到最为亲切的课程,是学习时间较长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语文课能很好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语文学科在中职卫校中起到台阶的作用,能帮助中职护生跨越到专业领域。中职卫校的语文课设置,较偏重读写,而轻听说。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多数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张嘴,注重课文的解析,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教师生硬地灌输知识点,无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职业特点的实际需要,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差。
普通话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纠正同学的发音和读音,学生学习的欲望较强。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测评的内容一致,包括到四个部分,字、词、读短文、说话。大量的关于字、词的练习,能改正同学们错误的发音和发音方法,增大识字量,学生的文字基础更加牢固。很多中职护生,语文基础差,学习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写错字、读错字、张冠李戴的语言现象很严重。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轻声字不认识,古入声字经常读错,35个韵母不会读不会写,并且和英语字母读法混淆。通过大量的普通话发音技巧的讲授,如四声,发音和调值保持一致,轻声词的读法、儿化音的技巧、上声的变调就能使语音标准和优美;短文有科普类、议论类、记人类、记事类、咏物类,学生反复模仿练习,不仅能帮助同学正确的发音,提高同学们朗读文章的语言美感,还能学习到不同的文体,感受到文章绽放的思想魅力和人文精神;说话的练习,不仅能提高中职护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提高自信心。语文课堂上,中职护生和教师的互动较差,学生鲜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说话能针对每个主题进行练习,讲述别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爱的故事、生活的感受,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学生有话说,愿意说,有效地提高中职护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学习效果。
中职l校语文课把普通话的教学纳入常规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提高中职护生语言表达的标准度、流畅度、熟练度,激发学生学好母语的欲望,还能提高学生识字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信。普通话教学通过普通话测评来检测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并获得相应的证书,适应职业的需要,为就业增加砝码。
二、中职卫校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方面
语文学科在多数中职卫校,学校和教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语文课的地位模糊,定位为普通学科,地位低于专业课和基础学科,课时数较少。但近些年来,因医疗部门对卫生技术人才学历要求提高,语文课的比重逐渐增大,夯实护生的文化基础,应对三校生考试。学校没有意识到普通话教学对中职护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普通话教学在中职卫校中没有形成测评机制,没有进行系统地教学和要求。
(二)教师方面
中职卫校语文教师,有较深的普高教学情节,偏重于高中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们对本学科的自我认同度低,语文教师较少有培训或进修的机会,与其他中职学校的教师接触少,有一定的封闭性,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普通话能力提高有限,所以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意识和体会不到普通话教学对中职护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方面
中职护生因中考自信心受挫,到中职学校后,无法振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多数同学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中职护生一半以上同学来自于农村或山区,多数同学来自方言区,他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有限,大多数同学普通话不标准,阅读量小,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虽然很多西部的中职学校,都在校园里推广使用普通话,标注了普通话的重要性,但学生也没有意识到普通话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学校安排了普通话测评和普通话课程,很多中职护生抱着应付的态度,并没有刻苦学习,纠正自己的普通话。
三、中职卫校普通话教学的对策
(一)学校转变思想
学校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职业技术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水平基础上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的专门人才。”学校应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知识性、能力性,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增加语文课时,把普通话教学纳入正常的语文课教学范围中,征订普通话教材、培训教师,安排普通话教学,统一组织学生测评,把普通话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前提条件,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水平和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中职卫校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生硬的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结合中职护生的学习特点,科学的评估学生的现状,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认真开展普通话教学,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学生认真学习普通话
中职护生应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刻苦练习,反复地模仿发音方法和发音要领,在学习和生活中熟练使用普通话,改正错误发音和写错别字的习惯,通过相应等级的普通话测评,增强自信心,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形象气质,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
语文学科的地位在中职学校逐渐攀升,很多学校增加教学时数,引进优良师资,规范语文教学。中职卫校开展普通话教学十分有必要,推广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测评成为常规考试,能改变以往沉闷的语文教学现状,激发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中职护生培养成不仅具有过硬医疗技术,还有良好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郑家刚.中职卫校语文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帕特里克・墨菲:实际上,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时,一开始所学专业是英语。那时,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局限在新批评和结构主义两种批评方法上。这两种批评方法都不能解决文本的主题问题,特别是政治主题问题,当时这对我来说是个问题。所以,我就改去学历史,专攻东南亚与亚洲史,研究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以及民族解放斗争。我的本科学位论文写的是关于1962年发生在老挝的一场战争的新闻报道问题。1973年,我本科毕业。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我曾经两次在历史系研究生院报到,但都感觉自己对此类研究没有足够的兴趣。
1981年,为了进行创造性写作,我决定选修几门英语系研究生的课程,后来拿下一个硕士学位。在我选的课程中,有一位教授讲授的是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小说《达摩流浪者》(The Dharma Bums),我对作品主人公背后的原型,也就是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斯奈德,我找到了以文学评论的方式将我感兴趣的政治、历史与文学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其实,我从未放弃历史学或政治学的研究,而是将其融入到文学批评之中了。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美国研究的兴起以及文化研究的萌芽,我的这一方法也变得切实可行。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写的是加里・斯奈德和温德尔・贝利(Wendell Berry)诗歌中的场所与灵性问题。
李学萍:您从何时开始从事生态批评的?那时生态批评处于何种状况?
帕特里克・墨菲: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我的硕士论文可以算作生态批评实践。不过,在1983年春天,我写这篇论文的时候,生态批评这一术语尚未开始流行。我在这篇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之后,在攻读博士学位阶段,我在“美国研究会议”提交的论文中,就三位男性作家中的盖亚意象进行了分析,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环境伦理》(Environmertal Ethics)上。我还在其他期刊(如《美国西部文学》)上发表了关于斯奈德研究的文章。所以说,我那时就开始从事生态批评实践了,加上当时对盖亚意象的女性主义分析,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开始成形。那时,也有一些学者在生态领域颇有建树,如约瑟夫・米克(Joseph Meeker)和利奥・马克思(Leo Marx),但是他们一般不被当作批评运动的一部分。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那时则从事由赛克凡・波克维奇(Sacvan Bercovitch)发起的“新美国研究”。
在《美国西部自然写作简刊》创刊之前,对场所、环境以及自然感兴趣的学者们主要集中在“西部文学协会”,但其研究焦点为非虚构文学作品。我从研究诗歌开始,总感觉该协会的研究范畴过于狭窄,受到诸多限制。等到我参加工作以后还是助理教授之时,我就曾提议创建一份关于文学与环境的期刊。这一想法我提了好几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获得支持。
李学萍:在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后,生态批评正朝着多元方向发展。请问您是如何界定生态批评的?
帕特里克・墨菲: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曾为生态批评做了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这一定义很有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继续沿此进一步思考生态批评的定义问题。我认为,把这些不同的方向当作一个大的图谱上的不同线条更为有益。如果我们将生态批评理解为一场运动,就像女性主义也是具有特定方向的运动一样,那么我们就可以接受生态批评这场运动在方向与理论上的多样性。
女性主义的定义表达了它所关心的问题,即女性的受压迫问题。这一定义并未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甚至没有明确女性主义的具体奋斗目标。生态批评的定义表达了它所关心的问题,即文学与文化对自然的表现问题。在此框架下,生态批评还有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人们的文化实践以及文学、文化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类对自然与环境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作用在其他自然实体上所产生的效果。因此,生态批评一直具有伦理维度,能够体现文学反映和导向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的关注。
我认为,正像有些女性主义评论家那样,有一些人对生态批评的伦理及政治含义采取回避的态度,并将评论的焦点放在美学上。但是,正像我在最近出版的《劝导性美学生态批评实践》中所指出的那样,美学分析不能成为结构主义那样的分析。结构主义批评历时很短,这是因为在结构主义分析结束之时,读者总会进一步追问“那又怎么样呢?”以及“因此?”之类的问题。同样,在美学阐释的结尾之处,读者也会一直关心文学文本或文化艺术品的美学维度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某一特殊美学阐释所蕴含的主题意义又是什么?从主题角度看,我们想要了解的是某一美学策略具有何种劝导性力量?对我而言,研究鲁迅短篇小说的学者们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阅读姜戎的《狼图腾》以及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reau)的《瓦尔登湖》(Walden)或吉姆・斯坦利・罗宾森(Kim Stanly Robinson)的科幻小说《曙光》(Aurora)时也会思考这些问题。
李学萍:您在《文学、自然与他者: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以及《横截性生态批评实践》中都谈到巴赫金对您的影响。请问巴赫金思想对生态批评为何如此重要?
帕特里克・墨菲:我在《文学、自然与他者: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中曾讲过,巴赫金的对话思想为我提供了辩证法之外的另外一种思想方式。通过政治实践与哲学分析,我发现无论是古希腊的辩证法还是辩证法的各种现代变体,都存在目的论和决定论倾向过强的问题。
首先,人们总是喜欢以设想的结果作为指导其行动的完美方案。当实际结果与设想的结果出现对立时,人们倾向于相信既定的综合方式。而当实际行动所导致的结果与设想不一致或三方辩证关系在策略层面不成立时,人们往往不去反思设想的辩证结构是否存在问题,而是认为与设想相对立的实践存在缺陷。事实上,没有完全依照马克思辩证法倡导的阶级斗争思想来领导战争,而是依靠农民取得了民族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结果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始料未及的。
第二,简化论倾向是导致实践史中理论建构缺陷的原因之一。各种纷繁芜杂的变量对人类的意识是种挑战。因此,我们容易以偏概全,将一个或少数几个变量当作全部变量。但事实上,身处在产生这些变量的系统之内,我们根本无法对所有变量作出精确判断。作为思想方法,对话法强调我们的行动不带有目的论意义上的终点。相反,由于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会导致新情况、新变量以及对所处现实的新感受和新概念,我们行动的轨迹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持续不断的变化。我认为,后结构主义对宏大叙事以及乌托邦式结果的怀疑精神对这种非目的论思想贡献颇多。乐观主义会导致对可能性的优化预测,但是即便是那些被认为是更加美好的社会也会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与差异。这也是厄苏拉・勒奎恩(Ursula Le Guin)在她的小说《一无所有》(The Dispossessed)中所表达的一点,也是我强调将对话法作为方法的原因:对话法使用“支点”(pivots)而非“基础”(foundations)的概念,无论是对于出发还是到达来说,“支点”都是供人暂时驻足而非永久不变的停留之地。
第三,至少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以及追随恩格斯思想的人来看,辩证法假定所有的现象(不仅是社会现象)都可以通过正―反―合的关系进行解释。这也导致人们将“人与自然”作为根本的冲突,并且认为这一冲突可以通过人类战胜自然来解决。因为自然这一整体无法被彻底毁灭,也不可能被某种后人类的建构(即人类完全生活在人造、合成的世界)所替代,所以这一假想完全是错误的。
人类只是大自然的子集之一。尽管我们居住在人造的生活环境之中,但却终究离不开大自然。那些人造的环境离不开人类之外的大自然提供材料,而建筑所用的物质材料则在人类存在之前就存在了。此外,人造环境也只能在相对温和的气候和天气情况下才能得以存在。因此,人类与大自然处于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冲突、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不一致的对话性关系之中。只要人类存在,这种关系就会持续。罗宾森的小说《曙光》就探讨了这一点,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第四,巴赫金著作在俄国出版以及翻译成英语和其他语言的时间顺序存在不一致,这也导致对其思想接受的历史发展情况以及关于他的文学与修辞研究之哲学基础存在含混不清的状况。很多学者最早或是通过《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或是通过最早翻译的巴赫金论文接触到巴赫金作品,但是以上作品和文章都集中在文类分析以及文学话语的表现上。
但是,如果按照巴赫金作品的时间顺序,也就是从《走向行动的哲学》以及《艺术与责任》开始,就能发现他的文学理论以伦理哲学为出发点,强调读者与评论者在思想与行动上的责任。由于读者与评论者可以改变自身行为,因而能够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而倘若个体的思想能够改变其行为,那么作为思想实验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一定会具有同样的潜力。
在巴赫金的早期作品中,责任、独特性以及事件最为重要。因此,如果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第三维度来看巴赫金,就会发现《拉伯雷》研究并非只注重怪异或狂欢理论,而实际上更为侧重对挑战阶级社会内部既定的价值观和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带有民主性质的激进社会行为之赞赏。陀思妥夫斯基研究聚焦了个体的独特性以及个体存在所应承担的个人责任与义务。而他后来的写作,如关于言语行为的论文,则重点探讨了沟通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沟通过程中,说话人与听者之间相互建构、相互生发的特征。这也意味着,由于说话人、积极的听者、语境时刻以及所言说话语的哲学元素等变量共同对言语行为发挥作用,沟通就呈现非目的论特征。
对我而言,巴赫金理论的对话思想不仅对生态批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反思自我并指导个体生活也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这并不是说,只有通过阅读巴赫金著作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事实上,人们可以通过多种路径达到这一方向。
对我来说,巴赫金著作与我为自己所选择追求的思想方式非常契合,但这未必适合每个人。没关系。巴赫金思想并非某种需要与其保持一致的“主义”。我想要推广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既不接受那种认为“未来业已存在,明日无非是今日之重复”的思维方式;也不接受那种认为“未来是某种乌托邦社会,我们已经清楚如何到达目的地并且已经在路上”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都将导致人类这一物种被自己制造的废墟掩埋,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将导致无数其他物种随之灭亡。
李学萍:您已出版了几部生态批评专著,如《文学、自然与他者: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以自然为导向的文学研究》《生态批评视域中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藩篱、疆界与领域》《横截性生态批评实践:理论问题、文学分析与文化批评》以及《劝导性美学生态批评实践:气候变化、生存之道以及不确定的未来》 等,请问以上著作在研究重点和方法上有何变化?
帕特里克・墨菲:首先,以上作品在研究方法上变化不大。在《文学、自然与他者》一书中,我提出将女性主义、生态批评以及对话法结合在一起的观点。在该书出版之前,我在多个学术会议发言和期刊论文中也就此作了很多介绍。同时,我强调理论在生态批评中的作用。为什么要强调理论?这是因为在美国生态批评界,理论还是会遭到批评或不受重视。同时,我还对一些后现论进行了分析,讨论其对生态批评运动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我还将教学法内容纳入该书,而其他研究理论和批评的学者则会在另外的著作中讨论该问题。所以,在我的第一部专著《文学、自然与他者》中,我开启了包括理论、应用批评以及教学法三者相结合的实践方式,而这个思路是我后来一直沿用的。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我在生态批评领域的发展历程,我还提供了一些个人自传性质的信息。我的第一本专著从写作到出版历时近十年。
第二,在后来的专著中,我先后探讨了美国生态批评以及世界生态批评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以自然为导向的文学研究》中,我针对的问题是文类差异、生态批评的分类以及划分问题。但是,我对生态批评所作的这一描述性的分类却常常遭到曲解,一些评论者认为我此举旨在为生态批评研究限定范围,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你如果去读那些指责我限定了生态批评研究范围的学者的书,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严格地限定在经典作品上,如传统的自然写作或惠特曼研究。但实际上,我所有的专著都涉及小说、诗歌、非小说作品,既包括传统上的纯文学作品,也包括通俗性科幻作品。
第三,在后面的专著中,我更加关注文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不仅是像电影和电视剧这样的文化艺术品,还包括大坝这样的工程技术产品。此外,我还对生态文学所反映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探讨,如气候变化、石油泄漏以及淡水资源危机等问题。我也经常关注女性主义与性别问题,但是也并非每次都涉及这些问题,因为一个评论者不能在每篇论文中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地涉及。
第四,我作品中的很多章节(特别是最近专著中的)都是应专著、会议发言或学术讲座稿约而写。因此,这些章节中的话题有变化。有时,由于要出版的专著章节或讲座有特别需要,反映在专著中的章节也就相应地有特别的侧重。
第五,例如,生态批评已在世界范围获得发展,我收到的很多稿约希望我提供比较文学、话语分析以及教学法等方面的论文。同时,美国境外的稿约也会影响我使用的文学、文化、经济与政治案例的选择。
第六,随着这些专著的出版,我也更为有意识地不断拓宽理论类型以及理论家的研究范畴,从而使我的理论与应用批评更具复杂性。所以可以说,我在方法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理论与应用批评的思想上一直处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之中。这一丰富的过程有时是他人观点启发的结果――或者直接来自一些人,或者来自他们所运用的理论。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的专著和国际生态批评、新理论的发展、新的或我过去不了解的文学作品以及日渐加剧的气候变化和饮用水危机等环境问题之间呈对话性关系。当然,我本人的爱好、对一些理论和科学分支的兴趣不足以及对某些科幻文学作品理解上的困难,也给我的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我也还需要尽量弥补这些不足。
李学萍:在您的《横截性生态批评实践》中,您提出“横截性”(transversality)作为研究方法,请问如何理解该术语?
帕特里克・墨菲:为了避免在此陷入理论争端,简单来说,很多当代思想家都在用“横截性”这一术语,如凯文・舒拉格(Calvin Schrag)、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与瓜塔里(Felix Guattari)等。举例来说,美国高校里的女性主义研究项目往往建立在研究主体而非一个学科或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但是可以看到,某一既定的女性主义研究项目的方向往往与该项目负责人的学科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校不同、研究项目负责人不同,这些女性主义研究在研究重点以及教学大纲上也就各不相同。在有些学校,女性主义研究偏向人文,侧重文学和文化研究;但在有些学校,女性主义研究则属于社会科学项目,主要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基础之上;也有其他学校结合哲学与政治科学进行研究。
以上方法对研究女性生活、女性所处的社会条件及其身体和心理特点都不可或缺,但却没有哪一种或哪一两种方法就是足够完备的。从某一学校某一个专业毕业或取得某种学业证书的学生感觉他们已经了解或接触过自己的专业领域,但实际上,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人员、专业的规模、专业成立的时间甚至院系在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都会影响该专业视域的宽度与广度。而女性主义研究的横截式方法则会提醒学生: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大纲都不能解决该领域的所有问题。
在生态批评领域,至少是在美国,我们首先要使理论在研究与批评中的作用得到认可。此外,很多学者也呼吁要增强人文学者对科技文本的阅读能力。
李学萍:请问您如何理解生态批评“实践”(praxis),您如何看待环境运动中行动与理论的作用,您又如何看待生态批评中文学理论与文本批评的价值?
帕特里克・墨菲:“实践”包含理论与具体文本批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狭义角度来讲,政治实践包含劝导大众以促进法律与管理上的基本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意味着对一种政府形式的排斥与对另一种政府形式的接受,或对一种管理实体的排斥(如对殖民者的排斥)和对另一种管理实体(如地方民族精英或统治阶级)的接受。这种转变也可能不太激烈,如不断扩大权利范围、赋予年轻人投票权、维护患有精神疾病的社会成员的权利、人们表达性倾向的权利等的转变。
在一个社会中,实践也包括推广和执行那些基于某种哲学信仰之上的能够改变人日常行为的文化实践。通过立法将殴打儿童、吃狗肉等行为定义为违法行为是一回事,而让全社会将这些行为作为价值规范则是另一回事。在美国,道路上有提示车辆行驶限速的指示牌,然而,多数人每天开车都超出限速。实际上,对车辆限速的立法行为并没有真正引起人们在超速问题上的观念变化,人们根本没把超速看作真正的犯罪、不道德或危险的行为。然而,多数人能执行在公共场所或室内禁烟的规定,实际上,政府在公共场所吸烟问题上的监管力度非常小,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这是由于,随着相关科普知识的推广和逐渐改变的社会行为,美国公众在政府执行蔬菜水果超市禁烟令之前就已经改变了在二手烟问题上的态度。
意识形态的讨论、解释、理论发展与批评都要依靠话语完成。当阐释与批评的劝导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分析、评判以及发展关于生命的理论都涉及思想实践,并会对意识形态理论产生冲击,因而都是实践形式。在此需要指出,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行动主义者,也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理论家。然而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需要理论与行动共同发挥作用以促进变革。
生态批评是一种实践形式。它通过对特定主题的强调、对选定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行为的认可和评论,进而改变人们的感知方式。这样的新感知还会进一步影响读者和观看者对阅读和观看材料的选择,对文化作品与实践的阐释,以及在其意识形态领域内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理论,或者发展使其走向新意识形态的理论立场。
尤其要指出的是,生态批评写作、教学与言说能够引起人们对文学或文化作品中对自然的表现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的关注,进而引起人们对自己在自然与环境方面的态度与行为进行思考和再思考。这种变化可能会发生在个人和局域范围,例如垃圾循环、食用有机食品、成为素食主义者、改变对其他物种的态度等。同时,这种变化也会涉及个人所作的一些政治决定,如投票支持或反对一些法令或选举人,支持一些非政府组织机构或代表某一环境团体从事志愿者工作等。
关于理论与文本分析之间的关系问题,我要强调的是,评论者有时倾向于用某些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或从某一作家作品中总结出某种理论,但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没有义务固守某种理论。最激烈的争论往往不是最具说服力的。虽然我认为恩格斯将机械论、决定论的辩证法思想直接应用到自然问题上的做法是有问题的,但是我同意他的这一看法:最好的“政治”小说是那些最微妙、具有内在劝导功能的小说,是那种以巴赫金对话性而非权威主义独白式呈现主题的小说。我在最新的专著中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李学萍:生态批评发轫于西方,现已发展成为一项世界范围的运动。请问:世界范围的生态批评呈现何种态势,不同国别的生态批评又有何特征?
帕特里克・墨菲: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人对于此问题是最差的听众。这样说是因为,正像很多人那样,我们倾向于从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角度来回答此问题。我不知道“国别”是否是最好的术语。我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时候是国别性的,有时是区域性的。所以,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使用“超国家的”(supra-national)和“地方性的”(subnational)术语。然而,这些疆界和差异并不妨碍生态批评获得某种统一的方向。即便从宗教角度出发,人们也可以为生态批评找到超越国别和文化差异的某种统一的大方向。
关于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批评,我所看到的差异往往是研究的出发点和所关注的问题之间的差异。与美国早期生态批评相比,欧洲生态批评更为关注虚构作品。在一些国家,生态批评只注重诗歌分析,完全无视其他文类。在西班牙,由于该文化对女性主义的抗拒,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结合遇到很大阻力。也有一些国家的学者们对这一结合并不感兴趣,但在另外一些国家,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的结合则未遇到大的障碍。
或许,由于生态批评进入学术领域之时包含太多西方理论,中国生态批评一方面注重包括儒家在内的以及更早的经典作品研究,另一方面保持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学研究之特色,如侧重美学研究。而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不同政治情况以及生态批评学者所面临的职业风险也影响生态批评作为主题性或政治性批评的发展。
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对生态批评整体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并引起对国别文学大量作品的重估,这也是快速发展的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一些国家,生态批评使美国和加拿大关于原住民的写作得到更多重视。与此同时,我们也一直在避免那种将所有土著文学看作同质性文学而忽视每种土著文学背后重要的具体历史情况的理想化、浪漫化倾向。
总体来说,生态批评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所带来的主要变化在于对理论的认可,而理论部分又是美国生态批评学者所持续抗拒的。当然,这些理论的范围也是令人震惊的。每个理论都以不同方式改变着生态批评这个领域,而这些理论的结合、改变、综合又不断生成新视角和新思想。
李学萍:生态批评已经成为多民族、多文化范围内的运动,业已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生态批评还面临何种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帕特里克・墨菲:首先,我认为生态批评还会继续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例如,我把一些学术文章在adademia.edu这个网站,当有人用谷歌在该网站上搜索我的名字或文章时,我会收到通知,大约有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在该网站上找到了我的文章。尽管这个数字不算非常庞大,但是有一些学者来自穆斯林国家,当我在网上收到他们从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及和尼日利亚等国家发来的问候时,很受触动。我还有一些学生现在在埃及和迪拜工作,他们也经常在网上和我讨论与生态批评教学相关的问题。
当然,这些学者都主要从事美国和英语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英语文学阅读能力。所以,对生态批评感兴趣的学者数量可能比我所了解的还要多,因为这些学者的同事也可能通过德语或法语或其他语言发表的著作来接触生态批评。
其次,翻译作品还会增加。现在,从英语翻译到其他语言的生态批评作品越来越多,但是把其他语言的作品翻译成英语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种翻译工作需要跨国合作。由于在学术风格、读者期待以及我所说的“文化语法”(cultural grammar)之间的差异,很多学者虽然熟谙英语阅读,口语表达也很好,但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则有很大难度。因此,请母语为英语的人对其文章或作品进行翻译和编辑可能是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除了对批评类和理论文章与著作进行翻译,我们还需加强对环境和自然文学作品的翻译。由于出版商对市场和销售量的顾虑,加上他们对推广此类作品的意愿并不强烈,这一工作还面临一定困难。当然,从事生态批评的学者需要掌握更多语言,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是需要用翻译的生态文学作品来进行课堂教学。
1978年,在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先生和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共同倡议下,中断了30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得以重新开设。但大学语文既没有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又没有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课程遭遇尴尬。本文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与教学对象需求的详细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试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一.大学语文的契机与窘境
从中学到大学,没有了高考的指挥棒,大学语文拥有许多发展的契机:一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受到国家层面及专家越来越高的重视。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此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大学语文相比较于中学语文,无论教与学,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的弊端、痼疾是显然的。受限于书本和考试,语文的教学和学习都变得枯燥无聊。过于重视成绩,忽略传统道德修养的应试教育,在人格的养成上也是有缺陷的。大学语文在丰富课堂,活跃思维,健全大学生的道德、人文修养上,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相随的,大学语文也面临尴尬处境。窘境之一是从重视到忽视,从主要到次要。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基础学科和主要学科,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语文都是重要的一科。进入大学后,作为中学语文的延续,大学语文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时比较少,一般就是一个学期(不到英语课的五分之一),主要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设,课程性质有的设为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设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一般是几个小班的合班,在多则上百人的阶梯教室里上课。大学语文虽然还会安排考试,高分虽不易,及格应该是没问题的。从课时安排、课程性质、上课人数多上都能体现大学语文课的边缘化。窘境之二,大学语文教什么?课程名称是对课程本质属性的揭示,作为概念的课程名称应有其相对确定的内涵和外延。“语文”的直接语源是“语言文字”(“言语文字”)。“语文”之“语”指口头语,“言”和“语”所指有异,所谓“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虽都属口语,但涉及交流则多用“语”;“语文”之“文”则指文字,一般指书面语,但深究之,此“文”,包括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以及“连缀成文”的文字,而“连缀成文”的文字通常指文字的一般运用(即“文章”),所谓“集诸句以记事物之状况,表现其意思而使之成为篇段者,谓之文。[1]亦即:语文=口头语言+(文字+文章)。但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学科定义。叶开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实际上指母语)教育思想的最大问题是把丰富的语言、文学内涵抽空,干瘪成一种粗糙语言文字工具。”[2]从“语文”成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之日起,对这一课程争议不断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这也是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明确的主要缘由。于是,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有的侧重中国古典诗词;有的侧重西方文学;有的侧重语言学;有的侧重应用文写作……什么都可以教,仿佛大学语文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窘境之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为了推进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少大学纷纷行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武汉大学组建了国学班,东南大学中文系开设了网络课程,湖南城市学院开发了中国大学语文教学网,设有“语文常谈”、“实用写作”、“教研基地”、“名作欣赏”、“在线作业”等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边缘化的大学语文,教改研究亦积极踊跃。迄今有关大学语文教改的论文就有上百篇,硕士论文也有15部之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2004年发表在《中华读书报》的文章《“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提出大学语文应“兼顾工具课,突出理论知识性”,打破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这种模式与中学语文大同小异),而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包括文化史、文学史等方面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拼盘”模式。[3]史灿方2007年《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要求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目的、大学语文如何开、大学语文如何考上,理清大学语文改革思路。他认为大学语文开设目的重在解决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和学生的语言知识(主要是运用语言的背景知识)修养。大学语文如何开上,教材方面,选文要在“精”字上做文章,须注意一要避免与中学篇目的重复;二要考虑经典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三要考虑可读性和效果性。教学方面,首先是基本功的训练要加强;其次是思维能力要培养;再次是强化说和写的训练。大学语文如何考上,应该建立大学语文水平测试标准化的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字词句运用、常用文体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选文内容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一般演说能力等。可以综合测试,也可以分模块测试,如汉语基础能力测试、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口语表达能力测试、语文知识修养测试,或者分书面测试和口语测试两部分。[4]两位专家的教改思路可谓周详细致,虽有差异却都十分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修养性。但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改思路,显然承载太多,要在短短的一学期完成,可操作性不强。虽然国内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不乏热烈,但至今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仍争议不断,教改效果收效甚微。
二.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分析及改革尝试
面对大学语文课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契机与窘境,如何抓住契机,摆脱窘境,笔者以为,教学改革不能从教育方单方面出发来制订计划,而要更多兼顾受教育方的需求与接受。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结合笔者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点:大学语文应该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思维开放,百家争鸣的课堂;大学语文不应脱离实际,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爱与美的教育以及哲学教育都是他们感兴趣并迫切需要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也是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内在需求;教学方法上,延续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强调字、词、句、篇的常规教学方式是不受欢迎的,应从以教师为主型转到学生为主型,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几点都鲜明反映了新一代大学生对刚刚过去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厌恶,对未来大学学习的期待,充分体现了处于青春期大学生对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要求以及对中学教育空缺的情感教育人生教育的需求。从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需求看出,对语文人文性的需求远大于对工具性的需求,与专家对工具性的强调形成强烈反差,可见学生对长期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的逆反心理,但我们并不能完全脱离语文的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大学语文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课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对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依此思路,笔者以为,大学语文应进一步明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针对非中文专业理工科学生主体,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列为全校性公共必修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培养非中文专业人才的语文综合能力素质与人文素养。在短短一个学期时间,目标不能订得太高也不能太低。语文综合能力素质简单可概括为书面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抒情能力、描写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和说明能力五种能力,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奏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文学美学启蒙,引发学生对文学、美学、哲学的兴趣,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爱,学会思考人生。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单纯的语文教育,取而代之是能力教育、人生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侧重文学美学启蒙及相应的五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文学写作中存在五种表达方法,分别为抒情、描写、叙事、议论和说明,相对应的能力即表达感情、表达形象、表达事件、表达理论和表达知识的能力,相对应的人生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以及应用实践。在理论讲解上,通过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来思考人生与哲学,进行文学美学启蒙,从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实践训练上,通过相应的抒情能力、状物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及说明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正确和流畅的表达和沟通,在文学写作及应用写作上掌握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结构成篇的能力。在道与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同时,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依此思路,教材内容可分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应用写作实践五大部分,每部分体例,大体上,除导入与结语外,主体部分可分为理论导引和范文解读两部分,并辅以延伸阅读和写作实践。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哲学、美学、文艺学。当然所有内容的讲解都建立在文学篇目讲解的基础上,不会脱离语文的范围,而混同于思想品德修养课或者是哲学课。以情感教育为例,理论讲解部分,需解决情为何物、情分几种和如何抒情几个理论问题,对第一个理论问题,“爱是什么”引发的课堂讨论,可以从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的千古之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讲解基础上阐发。不同于政治或哲学课,理论部分的讨论对每一个同学的回答都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则,只作引导,不设定标准答案。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将课堂交给学生,一次课设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讨论,不断深化,变教师唱主角模式为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模式。以审美教育为例,从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美呀,请为我停留”引申出“什么是美的”这一主题讨论,并进而讨论男性美与女性美的标准,在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对哲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作一简单介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自然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适当播放音乐、视频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有着显著作用。考核办法上,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加大平时分权重,尤其是出勤、课堂发言、课堂作业情况。可以总成绩为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各占20%、30%、50%来计算。期末为开卷考试,主要为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相应于教学方法的转变,尤其需要鼓励学生平时多发言多参与,可要求学生至少发言5次,一次2分,5次就可以拿满10分平时分。出勤分满勤为10分。另外,以课内考核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考核转变,鼓励学生,尤其是课上不愿意发言的学生,参加各种人文类竞赛或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主持人大赛、新闻摄影竞赛、读书周、话剧周活动等,无论参加还是拿奖都可以加平时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仍鼓励课堂多发言。期中的考核以小组合作分工表演为主,演绎经典影视剧或话剧桥段,通过表演,加深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交流感情,也锻炼口头表达与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陈小亮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注释:
[1]吴瀛中国国文方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1
序言
在这全球化的时代,学习英语的圈子与人数也越来越大,各种所谓的学习方法也日新月异。掌握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在此不必赘述,但问题在于:学了很久的英语却不会说,或者学了这个单词或者句子就忘记了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再或者考试分数很高却往往说出欧美人听不懂的句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个让很多学生头痛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时时刻刻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当中,“语言环境就好像沟通人体的血液;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活用”,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科技的发达,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我们学习的途径也愈发丰富多彩,现如今打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也有了很多的解决方法,如书籍、网络、报刊、英语频道等等,让本来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变得如此的灵活多样。当代学者董桥先生在《英华沉浮录》中说:学英文多跟外国人来往,多看西洋电影,多看电视上的英文台节目。电影教学专家邱政认为,看外文原版才能把外国人的思维、文化、和语言一起“泡”来吃。电影本身的色彩、故事、演员颜值等效应也从形式上保证了英语影视教学法的有效性。
1 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教科书与电影相比,信息量太小,语言也不够灵活,不够丰富。传统教科书是经过过滤的标准化语言,通过反复的练习及阅读来固化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其内容相对枯燥,语言模式单一。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说每天都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展变化。教科书更新修订速度慢,效果有限;而我们利用原汁原味的电影语言形象化素材,会使得训练听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效率更高。
1.1传统词汇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1)音形法。即弄清这个单词中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根据读音写出相应的字母及字母组合。 2)分类法。把学过的单词按其属性分门别类串在一起记。例如季节:spring 、summer、autumn、winter;学科:English、math、physics、history、 Chinese等;颜色:red、yellow、white、black、green、pink等。3)联想法。利用词与词之间类似之处进行处理对比,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辨认。
例如:近形近音plane-plant-plan-planet
同义词big-large、tall-high、perhaps―maybe
反义词heavy-light、left-right、return―borrow
词的搭配look at-look for-look up-look after
1.2看电影学单词
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电影片段,通过大量反复观看、跟读,以及透过对剧情的透彻理解和把握,对相关大量单词造就第一印象,然后继续大量精学精读电影,开始学习的单词开始大量重复出现。同样一个单词,会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语句里出现,每一次出现,单词都会指向其核心含义。在重复交叉,螺旋反复的单词认读中,人们从一个个侧面,逐渐熟悉一个单词,并且伴随着其声音的面貌,最终牢牢收录在头脑之中。
语言学习中所谓听、说、读、写四大要素,会听会说远远比拼写要重要。所以第一要重视读音,之后只要注意英语的拼写规则,再长的单词也就不难记了,但如果听说能力差的话,反复记下的拼写却可能几天就被遗忘,所以某些学生的哑巴英语,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太看重拼写了,在拼写上下了太大的功夫而忽略了语言交际的本质。
2 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的方法
2.1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的特点
电影语言能弥补教材的不足,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在中国,很多人从未或者很少有机会在公开交际场合“听说”英语,而电影能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电影将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慢慢的学生有了语感,就让他们进行模仿。由于电影具有吸引和娱乐观众的功能,所以它能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进电影的语言世界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看原版英语影视剧是练习英语听说的最好途径,影视剧通过声音与图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信息,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是其他学习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一部好看的电影可当作看千遍也不厌倦的教材。如果有老师的正确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电影不再单单是一种休闲活动,而是最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将英语电影带入课堂,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很多背景文化知识。比起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电影具有多种功能,如声音、形象、动画、文学。因而将英语电影运用于英语教学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直观、生动、活泼,使学生有了自主式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视觉冲击,而学生也会被英语的文化艺术特点所冲击而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运用电影创设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是最薄弱和最难克服的一个环节,这是由于缺乏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而在电影中的场景给我们很好的教学视频,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语音、语调以及生活化的语言自然而然的学到了地道的口语,这样就能轻松的练习英语的听说能力。
2.3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敏感性
英美文学中有很多的名著都被改编成影片,如“Gone with the Wind”,“Jane Eyre”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但若单纯地看原版著作会因为里面的生词和复杂的语言文化而觉得烦躁、乏味,而原著改编成影片给学生看,学习英美名著提供了最佳途径,他们通过英文影片对名著产生兴趣因而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也让他们对于剧情有很深的印象。观看这些英文电影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其英语敏感性,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2.4从影片中了解文化知识
每一部影片都讲述了一个故事,然而电影让观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其中展现出来的地理地貌、建筑、绘画、音乐、服装、舞蹈、方言、菜肴、礼仪、风俗习惯、等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比如《诺丁山》的故事就是在伦敦Portobello Market发生,那里是大家都听说过的露天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各式各色的商品,让我们对那里悠闲自在的生活一下子就有了认识。
3 如何选择电影
邱政先生指出,选择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含量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以上三个方面几乎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
选择影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好坏。对于初级学员选择电影的时候,要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画面对语言说明作用强为原则。推荐影片有:“Alvin and the Chipmunks ”(《鼠来宝》),“ 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Lion King”(《狮子王》)等等。
对于中级水平的学员除了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进行学习非常重要。推荐电影有:“Forest Gump”(《阿甘正传》),“Troy”(《特洛伊战争》),“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等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影片。比如说,想学现代的日常生活用语,“Friends”(《老友记》)是不错的选择;而想了解社会犯罪和侦破的过程的,可以选择“CSI”(《犯罪现场调查》)。电影的题材很多,主要还是根据学员自己的兴趣与需要来选择,最好能选择字幕有双语对照的影片。当然我们在选择中还是要考虑学生个人的英语程度,争取每位学生从剧情中都能够学习到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可以培养更好的语感。
4 掌握方法
不要以为把一部电影看的次数越多,英语就能进步。重要的是懂得方法,重点学习剧中人的遣词用字,思考他们这样说的原因,看看他们如何将语言灵活运用于情境之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要学学他们展现在语言上的幽默,这一点最为困难,利用电影学英语其实是一种是重质不重量的自主学习。
4.1准备电影笔记簿
准备一本笔记簿,方便记下在影片中发现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名言妙语,长久下来,这本笔记簿就成了个人整理的电影名句数据库。尤其外国人说话或写作时,总喜欢引经据典,比方说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片中,逞强的郝思嘉即使到最后夫离子亡,她还是有办法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现在这句台词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别人失意沮丧的时候,你就可以说:“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Just like Scarlet O’Hara said,‘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意思是“地球不会因此而停止转动,就像郝思嘉说的,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4.2了解剧情概要
起跑前,要做好预备动作。看电影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先大致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再进行后续的重点学习。纵使因为没有中文字幕,无法百分之百看懂也无所谓,听懂了一部分就算有了收获。看电影的过程中记下关键词,串联在一起,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先大致拼凑出故事架构还有电影想探讨的主题。将故事用这种图表简单组织出来,可以培养做摘要的能力,试着用英语概述情节大纲,或者针对电影探讨的主题,用自己的话表达个人看法,训练表达能力。
4.3选择片断学习
用电影来学英语,不用强求自己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听懂,百分之百确定,才要继续往下看,这样反而会阻碍了学习的兴趣。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了解剧情的概要,可以帮助我们回忆剧情,只要挑出重点段落,然后再分段来学习,这样就会更有效率。
5 结语
看电影学习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习过程,不可能看过几部电影就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提高。看电影学习英语只是多种英语学习方法当中的一种,它需要我们去耐心地积累,不断地揣摩,掌握恰当的方法,从而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英语,可以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英语能力,从精确的听力,到地道的口语,了解了异域文化,丰富了课外知识,还能够学习到最新的语法词汇知识。同时,单单靠看电影来学习英语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把这种学习方法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总之,看电影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英语学习的效果才有可能提升。
当然,学外语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电影上,这只能是一种学习的辅助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要学生下功夫学习,本文所强调的不过就是在学习里加上一些快乐、兴趣和方法,毕竟让学习快乐是一件幸福的事。
参考文献:
[1]李金英.观看英语电影,提高英语听说水平[J]. 电影评介,2007,(10).
[2]房娟.论英语听说教学中英文电影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7,(4).
[3]王松林,李洪秦.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法,2003,(9).
[4]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5]北京新东方口语部.电影欣赏课的远距离学习方法.2005.
[6]胡素芬.On Teaching Non-English Major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igh Videos[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李霄鹏.Teaching with Video in a Listening/Conversation Class[J].中国科学教育,2005,(3).
[8]Elli8,R.Undennamding Second hngll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60-02
一 引言
学案导学产生于一线教师的实践。2000年前后,一些高中毕业班教师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自发编制了学案。2003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因学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理念相一致,从而逐渐为更多的教师所接受。
目前,学案导学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教育的区域特点、学科特点、课型特点、学生个体差异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以及学案导学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导致学案导学操作不当,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引导过度,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引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为此,本文对学案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目前国内学案导学的发展情况,总结学案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学案导学提出一些建议。
二 研究样本与方法
1.研究样本
本文先对中国知网中2002年~2012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章272篇,其中核心期刊39篇,筛选掉研究对象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期刊6篇,共33篇;在优秀硕博论文中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章477篇,剔除非基础教育的学位论文后,共28篇。最后,对符合条件的33篇期刊论文和28篇学位论文分析整理。
2.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内容分析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
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
三 学案导学述评
1.学案导学的理论研究
围绕“学案导学”这一中心,从以下几个视角对现阶段的文献梳理,以弄清目前学案导学的研究背景。
第一,辩证思维观。蒋惠英在其硕士论文“学案导学法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学案导学中,教师是外部条件,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意愿,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教师的“教”就会因缺少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
第二,人本主义学生观。詹明静在“基于全人类教育观的学案导学教学法”中指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才能促进思维的活跃、个性的弘扬。民主、平等的导学环境是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起的心理学派,主要代表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和独创性的人。教学活动应该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围绕着发展个人的和小组的目标而进行。
第三,双主教学观。学案导学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双主模式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过程见图1。
第四,新课程改革观。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案是基于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理念,是师生共同参与并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或一系列学习事件的综合。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提示、学习设计、考题例析、探索实践、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学案导学就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学案导学有多种做法,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在课前自学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回答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2)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重难点问题。(3)精讲释疑。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4)练习巩固。学生做学案提供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
笔者从数量和内容两方面对学案导学的文献进行了整理。
第一,文献数量。从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到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对“学案导学”的研究是呈现上升趋势的,说明“学案导学”仍然是一个教学热点。
第二,文献内容。从文献整体上来看,笔者发现这些学术论文总体反应的是“学案导学”在具体学科中的实践应用以及认识,如井婕妤的“生物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探索”、刘宝团的“学案导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案导学”大多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等学科中,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几乎为零。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是其本身的学科性质以及应试教育现状决定的。
还发现没有将“学案导学”应用于小学课堂中,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此阶段的课堂中应用“学案导学”。
虽然关于“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已有很多,但教师对其的认识还很肤浅,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教学内容的习题化,最终使学案成了习题集,学生的负担越发加重;还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导学”的目的是为减轻教师负担。
通过阅读分析文献知道,学案的设计原则有课时化、问题化、参与化、方法化、梯度化等,所谓梯度化应该是要根据课程标准、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学案的目标设置中、习题的设置中等有所体现,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觉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但笔者在仔细阅读了大量文献后,也未发现能够很好体现梯度化(分层)的教学实践案例。因此,这是“学案导学”的一个有待加强和完善的方面。
最后,教师设计的学案应该能够体现地区特点,发达地区学校的学案设计应更能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学案设计更注重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养成等;能够体现学科特点,语文学案的设计注重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数学学案的设计偏向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再者也应随不同阶段内容学案有所变化;能够体现课型特点,新授课的学案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练习课的学案就偏重于学生对内容的应用等;能够体现年级特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记忆仍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正逐渐发展,这就要求学案中包括趣味性强的活动,吸引学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变,学案中复习、预习的部分逐渐让学生自己课前解决。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精讲、多练、严查的课堂教学原则。
四 总结与建议
1.总结
总之,学案导学可以有效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既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创了教师擅长教学、学生擅长学习的局面,最终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读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刻明确“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含义。
第二,小学教师需要学习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及认知特点方面的内容,从而解决小学阶段不使用学案教学的现状。
第三,编制学案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置于核心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一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切为了学生开展高效学习。正如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第四,在学案的反思评价过程中,学校应营造一种没有竞争和利益冲突的环境,使教师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互帮互助,取得最大意义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顾润生.对学案导学的批判性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2(20)
[2]张荣华.学案教学的内涵、特点及操作程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