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7 05:50: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地理信息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土地管理与GIS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土地管理工作面广、涉及信息量大,从调查登记到发证统计涉及到众多的作业流程,为保证土地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每一流程所获取的信息都应当准确无误,这是一般手工管理方式所无法胜任的。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出现为有效管理土地信息提供了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利用GIS建立的土地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土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而且可以根据决策部门的要求,快速地提供多种土地利用及规划方案供领导部门选择,为土地资源调查、制图、土地统计、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分析及评价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
(一)GIS平台选择的标准
GIS平台的选择对成功的建立土地地理信息系统是十分重要的。GIS平台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系统的伸缩性在网络技术和环境日趋成熟和完善的时代,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应该成为信息海洋中的一座“孤岛”。在设计和实现系统时候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是一种上佳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系统所依赖的平台的“可伸缩性”则是关键,它可以保证系统的分步实施不会因为平台的提升和系统规模及功能需求的扩展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系统的集成性土地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跟其它诸如MIS等系统集成,方可满足需求。因此,我们常常会谈论到所谓“无缝集成”的问题。对“无缝”的追求其实是因为以往许多软件系统(包括GIS平台)在与外部系统连接时是“有缝”的,无法很好地集成和融合。
3.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应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系统自身的坚固性,即系统应具备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数据和使用对象都不能崩溃的特质,以及灵活而强有力的恢复机制;二是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权限控制机制以保障系统不被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三是系统应具备在并发响应和交互操作的环境下保障数据安全和一致性。
(二)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ArcGIS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革新,GIS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商业化GIS平台产品已成为当今发展最快的软件产业之一。从目前国内众多地理信息系统使用的GIS软件的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单位使用国外进口软件,以ArcGIS、MapInfo较多。国内GIS软件由于面世时间短,用户较少,其性能及稳定性尚待提高。
这里我们主要调查比较了目前国内土地部门比较常用的三种GIS平台:MapInfo、AutoCADMap与ArcGIS。其详细比较结果见表1。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ArcGIS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GIS平台,基于ArcGIS平台构建系统只是投入相对较大。我们的土地地理信息应用系统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实用性强的信息系统,它必须具备良好的延伸性、集成性和系统安全性,具有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高效并发访问的能力,满足无缝图文一体化管理的要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ArcGIS开发前期投入大的缺点完全可以忽略。因此,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选择ArcGIS平台来构建本系统是最理想的选择。
(三)ArcGIS概述
ArcGIS是ESRI(美国环境资源研究所)在全面整合了GIS与数据库、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其它多方面的计算机主流技术之后,成功地推出了代表GIS最高技术水平的全系列GIS平台——ArcGIS系列。ArcGIS是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由五个重要部分组成:(1)ArcGIS桌面软件。一个一体化的高级GIS应用;(2)ArcSDE通路。一个用关系数据管理系统(RDBMS)管理空间数据库的接口;(3)ArcIMS软件。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数据和服务的GIS;(4)ArcGISEngine。一个完整的基于ArcObject嵌入式的GIS组件库;(5)ArcGISServer。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企业级GIS应用。
下面是这五部分的具体内容:(1)ArcGIS桌面软件指ArcView,ArcEditor和ArcInfo。它们分享通用的结构,通用的代码基础,通用的扩展模块和统一的开发环境。从ArcView到ArcEditor到ArcInfo,功能由简到繁。所有的ArcGIS桌面软件都由一组相同的应用环境构成: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通过这三个应用的协调工作,你可以完成任何从简单到复杂的GIS工作,包括制图,数据管理,地理分析和空间处理。还包括与Internet地图和服务的整合,地理编码,高级数据编辑,高质量的制图,动态投影,元数据管理,基于向导的界面和对近40种数据格式的直接支持;(2)ArcSDE通路指ArcGIS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GIS通道。它允许用户在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管理地理信息,并使所有的ArcGIS应用程序都能够使用这些数据;(3)ArcIMS指一个通过中心网络门户来GIS地图、数据和元数据的有效解决方案。使用ArcIMS构建的GIS网站允许任意数量的用户通过企业局域网或Internet进行访问;(4)ArcGISServer指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ArcGISServer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中的软件对象;(5)ArcGISEngine指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一个完整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利用ArcGISEngine,开发者能将ArcGIS功能集成到一些应用软件,如:MicrosoftWord和MicrosoftExcel中,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针对GIS解决方案的定制应用。
三、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一)土地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我市土地地理信息系统是我市土地规划院为推进“金土工程”建设,应管理全市的土地方面的数据的需求而开发的一个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规划院管理和利用土地调查的数据,实现多种土地信息的协同管理与应用,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整理、土地规划与评价等主要业务提供帮助。
(二)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土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图档管理、土地规划、土地评价、权限管理模块。系统采取C/S架构,分为数据存储层、数据服务层和系统应用层三层。
数据存储层采用ORACLE作为数据库对2D、3D图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各类关系型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Oracle10g是Oracle公司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为进行数据管理而设计的数据库平台,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大型数据库平台。
四、结语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快速发展,在土地管理中越来越要求强大的空间分析与查询能力、海量数据管理能力、“图文一体化”办公能力。传统的MIS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建立基于GIS平台的土地管理系统,已经逐渐被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所认同。
参考文献
系统采用运行稳定的C/S结构体系,使用Oracle10g数据库。
1.2系统的价值
方便易用的操作形式,节省使用者掌握系统功能的工作量。快速建立设备台账,能够结合生产业务的工程管理流程,动态地维护设备变化情况。直观的图形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查询方式,使管理人员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线路设备的详细情况。标准的图形输出和数据接口,为工程设计、线路改造、线损计算等生产业务提供依据。
2关键技术
2.1自主研发的矢量绘图和图形生成技术
能够对系统方便地进行图形操作,完成设备维护,并且可以快速生成线路条图(平断面图)、线路拓扑图。
2.2线路设备模板
通过设备标准模板的维护,加快了线路设备维护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录入设备的标准性。
2.3丰富的数据接口
系统中包含了GPS卫星定位接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转换接口、用电整合接口。提高了配电基础台账与平断面图管理系统作为生产基础性管理系统的价值,同时也将系统结合到生产的工作流程之中。
3在配网管理中的作用
配网管理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网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是在地理背景图上对配电网的变、配电站内设备及配电网上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系统,是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用电管理及调度管理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信息系统的引入使网络拓扑和配电网信息更直观、更便于运行管理。
4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与应用情况
4.1系统基本信息维护
包括部门维护、操作员维护、口令管理等功能模块,管理系统运行最基础的数据。
4.2基础数据维护
4.2.1材料库管理
管理配电设备台账维护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基础材料信息。包括杆塔、线缆、开关、变压器、配件、拉线等设备的型号信息和具体的材料信息。操作方法。以“材料类型维护”为例,介绍“材料类型维护、线缆类型维护、拉线类型维护”功能的使用方法。点击“材料类型维护”(路径:系统–基础数据维护–材料类型维护),弹出“材料类型维护”窗口,点击“新建”后,新建的内容可以在“详细信息”中操作(此时“新建”“修改”“删除”均为灰色不能操作状态),可以选择新建的“材料类型”“存储类型”,添加“材料名称”“规格”“单位”“单重”“单价”。添加了相应的数据后,点击“保存”按钮,数据库就保存成功了。如果不想保存,则点击“取消”按钮。
4.2.2设备模板管理
根据线路的架设情况、杆塔类型、线缆类型,建立一系列的线路设备模板。在条图批量绘制、设备维护时使用模板进行设备维护。在系统中,将模板分为两种类型,即“杆头模板、拉线模板”。以维护“杆头模板”为例,介绍模板的制作。点击“添加”按钮,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模板编号”。为模板选择相应的“模板名称、导线架设类型、导线类型、电杆类型、线缆型号、模板编号、模板说明和模板设备”。此模板中的材料名称“钢绞线”设备类型“GJ–25”,是从窗口右边的“设备类型”中选择过来的,选择方法:在窗口右边“设备类型”中,选择“钢绞线”,选中后,点击“+”按钮,“钢绞线”即可。“钢绞线”的数量可以手动输入。
4.2.3设备模板批量修改
设备模板批量修改,可以认为是设备模板管理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更直观地批量修改模板的配件设备。
4.2.4条图图例维护
维护条图、拓扑图生成过程中需要各种设备图例。图例维护界面分为三大部分,顶上为工具条、左下为设备类型拓扑、右下为画板。
4.3操作权限管理
管理各个部门操作员对线路的操作权限。默认情况下,操作员只能查询和维护自己建立的线路。
4.4配电基础台账审批
配电管理人员通过配电基础台账审批功能,对基层单位提交的基础台账修改情况进行审核。可以保证配电基础台账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5配电基础台账数据备份历史
将配电基础台账按时间段进行完整备份,保存各个历史时期的完整配电基础台账。
4.6条图(平断面图)生成
根据维护好的基础台账数据,按选择的线路自动生成线路条图。可以进行图纸的打印和工程的设计。
4.7拓扑图生成
根据维护好的基础台账数据,按选择的线路自动生成线路及分歧线路的拓扑图。并可以进行图纸的打印。
4.8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差异比较分析
数据查询。按部门、线路统计出设备台账的相关报表,并进行打印。历史数据差异比较分析。将备份的历史设备台账和目前运行的设备台账按时间段进行分析、比较,并形成反映各个基层单位设备台账变化的相关报表。为工程管理和材料管理提供依据。
4.9GPS数据定位接口
将配电基础台账数据下装到GPS卫星定位设备上进行设备定位,并将GPS卫星定位设备采集的数据上传到配电基础台账数据库中。为GIS系统数据转换、工程设计、线路长度计算、线路走向及转角角度计算等工作提供原始数据。
4.10GIS系统数据转换
将配电基础台账数据和GPS卫星定位数据进行计算,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生成ArcGIS格式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供地理信息系统使用。也可以提取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到配电基础台账数据库中进行使用,更高效地利用配电基础台账与平断面图管理系统和系统中基础台账数据。
4.11工程管理
结合配电线路工程信息,进行设备台账的维护,生技科管理人员以工程编号为单位,对条图的变化情况进行审核;并以配电线路工程为单位对设备台账的变化情况进行查询统计。
4.12用电营销系统整合
结合用电营销的业扩报装处理流程,与用电营销系统进行系统整合。使用电营销系统能够提取生产的设备台账数据,特别是变压器信息,进行业扩报装工作。在配电基础台账与平断面图管理系统中,根据用电业扩报装提供的登记书信息,结合生产工程管理工作,维护生产设备的变化情况。每月进行用电、生产设备盘点,及时纠正设备的差异。
由于客车的提速,以及高速、重载货车的开行,导致了工务设备状态恶化,造成工务部门管理工作量迅速加大。同时,由于行车密度提高、行车间距缩短,可用于养护维修的作业时间却在不断减少,运营与维修的矛盾日益尖锐,行车安全隐患也潜在地增多。这就对原有的主要以手工为主的铁路工务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铁路设施管理
困局之解
铁路工务设备具有天然的地理属性,几乎每一条记录都含有类似“起点里程”、“终点里程”、“中心里程”等具有空间位置属性的字段。另外,反映工务设备空间布局的各种地图(例如线路设备综合图、车站配线图等)也是工务部门最常用的管理工具。但由于过去处理图形的软件技术相对复杂,目前这些地图主要以纸介质的方式被使用和管理。因此,工务数据库建设必须解决地图的电子化程度以及设备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融合问题。
除数据特点外,工务部门的办公业务也具有鲜明的空间特色。比较常用的业务需求有图文互访、地址匹配查询、量算等,而原有的信息系统存在着信息孤岛、可视性差、决策支持弱等问题。
为了提高工务部门对车务、电务、机务、车辆,以及分局、路局、铁道部等部门的服务能力,自2000年开始,铁道部运输局和信息技术中心就计划开发和推进全国的铁路工务信息化进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发出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实现了对工务设备、调度、秋检、防洪水害等信息的管理。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分析功能,系统为最终用户提供数据的可视化、信息的地图化,给管理人员提供了形象、量化的决策支持。从2003年以来,铁道部已经在京广线的主要三个路局(即北京、广州和郑州)实施了这套系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系统采用运行稳定的C/S结构体系,使用Oracle10g数据库。
1.2系统的价值
方便易用的操作形式,节省使用者掌握系统功能的工作量。快速建立设备台账,能够结合生产业务的工程管理流程,动态地维护设备变化情况。直观的图形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查询方式,使管理人员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线路设备的详细情况。标准的图形输出和数据接口,为工程设计、线路改造、线损计算等生产业务提供依据。
2关键技术
2.1自主研发的矢量绘图和图形生成技术
能够对系统方便地进行图形操作,完成设备维护,并且可以快速生成线路条图(平断面图)、线路拓扑图。
2.2线路设备模板
通过设备标准模板的维护,加快了线路设备维护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录入设备的标准性。
2.3丰富的数据接口
系统中包含了GPS卫星定位接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转换接口、用电整合接口。提高了配电基础台账与平断面图管理系统作为生产基础性管理系统的价值,同时也将系统结合到生产的工作流程之中。
3在配网管理中的作用
配网管理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网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是在地理背景图上对配电网的变、配电站内设备及配电网上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系统,是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用电管理及调度管理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信息系统的引入使网络拓扑和配电网信息更直观、更便于运行管理。
4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与应用情况
4.1系统基本信息维护
包括部门维护、操作员维护、口令管理等功能模块,管理系统运行最基础的数据。
4.2基础数据维护
4.2.1材料库管理
管理配电设备台账维护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基础材料信息。包括杆塔、线缆、开关、变压器、配件、拉线等设备的型号信息和具体的材料信息。操作方法。以“材料类型维护”为例,介绍“材料类型维护、线缆类型维护、拉线类型维护”功能的使用方法。点击“材料类型维护”(路径:系统–基础数据维护–材料类型维护),弹出“材料类型维护”窗口,点击“新建”后,新建的内容可以在“详细信息”中操作(此时“新建”“修改”“删除”均为灰色不能操作状态),可以选择新建的“材料类型”“存储类型”,添加“材料名称”“规格”“单位”“单重”“单价”。添加了相应的数据后,点击“保存”按钮,数据库就保存成功了。如果不想保存,则点击“取消”按钮。
4.2.2设备模板管理
根据线路的架设情况、杆塔类型、线缆类型,建立一系列的线路设备模板。在条图批量绘制、设备维护时使用模板进行设备维护。在系统中,将模板分为两种类型,即“杆头模板、拉线模板”。以维护“杆头模板”为例,介绍模板的制作。点击“添加”按钮,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模板编号”。为模板选择相应的“模板名称、导线架设类型、导线类型、电杆类型、线缆型号、模板编号、模板说明和模板设备”。此模板中的材料名称“钢绞线”设备类型“GJ–25”,是从窗口右边的“设备类型”中选择过来的,选择方法:在窗口右边“设备类型”中,选择“钢绞线”,选中后,点击“+”按钮,“钢绞线”即可。“钢绞线”的数量可以手动输入。
4.2.3设备模板批量修改
设备模板批量修改,可以认为是设备模板管理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更直观地批量修改模板的配件设备。
4.2.4条图图例维护
维护条图、拓扑图生成过程中需要各种设备图例。图例维护界面分为三大部分,顶上为工具条、左下为设备类型拓扑、右下为画板。
4.3操作权限管理
管理各个部门操作员对线路的操作权限。默认情况下,操作员只能查询和维护自己建立的线路。
4.4配电基础台账审批
配电管理人员通过配电基础台账审批功能,对基层单位提交的基础台账修改情况进行审核。可以保证配电基础台账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5配电基础台账数据备份历史
将配电基础台账按时间段进行完整备份,保存各个历史时期的完整配电基础台账。
4.6条图(平断面图)生成
根据维护好的基础台账数据,按选择的线路自动生成线路条图。可以进行图纸的打印和工程的设计。
4.7拓扑图生成
根据维护好的基础台账数据,按选择的线路自动生成线路及分歧线路的拓扑图。并可以进行图纸的打印。
4.8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差异比较分析
数据查询。按部门、线路统计出设备台账的相关报表,并进行打印。历史数据差异比较分析。将备份的历史设备台账和目前运行的设备台账按时间段进行分析、比较,并形成反映各个基层单位设备台账变化的相关报表。为工程管理和材料管理提供依据。
4.9GPS数据定位接口
将配电基础台账数据下装到GPS卫星定位设备上进行设备定位,并将GPS卫星定位设备采集的数据上传到配电基础台账数据库中。为GIS系统数据转换、工程设计、线路长度计算、线路走向及转角角度计算等工作提供原始数据。
4.10GIS系统数据转换
将配电基础台账数据和GPS卫星定位数据进行计算,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生成ArcGIS格式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供地理信息系统使用。也可以提取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到配电基础台账数据库中进行使用,更高效地利用配电基础台账与平断面图管理系统和系统中基础台账数据。
4.11工程管理
结合配电线路工程信息,进行设备台账的维护,生技科管理人员以工程编号为单位,对条图的变化情况进行审核;并以配电线路工程为单位对设备台账的变化情况进行查询统计。
4.12用电营销系统整合
结合用电营销的业扩报装处理流程,与用电营销系统进行系统整合。使用电营销系统能够提取生产的设备台账数据,特别是变压器信息,进行业扩报装工作。在配电基础台账与平断面图管理系统中,根据用电业扩报装提供的登记书信息,结合生产工程管理工作,维护生产设备的变化情况。每月进行用电、生产设备盘点,及时纠正设备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