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范文

时间:2023-02-17 15:45: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幼儿园游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儿园游戏

篇1

二、教师的指导策略

1.提供语言支持

例2“晨间桌面游戏”盼盼小朋友在用积木搭“动物园”,可怎么看也看不出样子。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坐在盼盼旁边说道:“盼盼在搭什么呀?”“我在搭动物园。”盼盼说。“盼盼真棒!老师已经看出盼盼搭的漂亮的动物园了,如果再把各个动物宝宝的家分开那就更棒啦!盼盼觉得呢?”教师说完后,只见盼盼把积木分成了几个方位,又重新搭了起来。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使用了语言指导的方法,主要使用了鼓励式语言与建议式语言,帮助幼儿更加清楚地认识动物园的构造。可以说效果是很好的,盼盼接受了教师的建议,重新搭起了积木,充分的调动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提供榜样支持

例3“晨间桌面游戏”佳佳小朋友在用积木搭“大房子”,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上面,因此“大房子”怎么也搭不高,怎么也站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坐到了他身边,也拿一堆积木搭“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能搭的很高,很高。”教师所采用的这种指导方式是以平等的一个伙伴身份加入的,可以传递老师对幼儿游戏关注的一种态度,增进幼儿对桌面游戏的兴趣,同时老师的行为和动作可以成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便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和幼儿共同游戏,与幼儿讨论、分享游戏的技能和方法,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

三、幼儿园晨间游戏中教师指导的对策建议

1.教师之间应相互促进提高

在平时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当中,教师双方的行为是会被潜移默化影响的,但是这就得要自己有坚强的意念了,非但不要被对方不正确的观念影响到自己,而且还要使自己正确的观念影响对方,特别是经验比较老道的老教师,更应该给其他教师好的影响,给新手教师做好的榜样,从而互勉互利、互相促进,共同树立正确的游戏指导观念,引导正确的指导行为。

2.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热爱本职工作,与幼儿共享晨间的快乐时光。尽管幼儿教师每天从事的都是非常琐碎的工作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它本身是极具创造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孩子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晨间是一日生活的初始,是所有人心情最放松的时候,但教师不能把这当作是自己可以轻松偷闲的时刻,保持好的心态与幼儿一起游戏或者细心观察幼儿,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3.教师应学习科学的指导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对幼儿游戏是否需要指导,是进行直接指导,还是进行间接指导。其次,教师需要具有指导的教育机智,教师通过语言、动作对儿童施加影响,通过群体游戏行为影响个体,使幼儿之间产生群体交叉影响。最后,是教师确定游戏指导的时机。教师在指导游戏时需要对幼儿和游戏密切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需要、兴趣和幼儿的困惑与矛盾。适时介入和及时退出游戏,都是把握游戏指导时机的要素。如果幼儿有了得到帮助的需要,教师的介入是必要的。然而当教师的介入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则有必要及时退出游戏,因为过多的干预,往往会适得其反。

篇2

活动游戏化,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据理论研究揭示,幼儿园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来开展游戏化的活动,利用好这个时期,对幼儿发展很有利。

一、实现活动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之所以爱游戏,是大脑细胞的发育需要。因此,幼儿才专注地从事着在成人看来极其枯燥无味的游戏。通过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开拓智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及集中注意力,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等社会。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尊重幼儿的天性,让幼儿的天性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发挥。

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纲要》提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规程》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强调活动游戏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具有自主性、趣味性、社会性和具体实践性等特点,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各方面的发展,不仅带给幼儿快乐,还使人格得到尊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据统计,一般活动中,专注力占57.7%;在活动游戏中,平均占92.2%。这说明将活动游戏化,能不断满足求知欲,调动积极性。是最适合的活动形式及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手段。

二、游戏化面临的问题

(一)幼儿园管理体制影响幼儿园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民主性也是影响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许多幼儿园由于投资主体的多样性、投资组合的复杂性和投资目的的盈利性,产权、法人地位以及投资回报问题显然是比较敏感而复杂的问题。许多幼儿园没有设立董事会、教师工会甚至家长委员会,集园长、会计于一人,实行“家族式”、“小团体式”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严重影响了办园质量,导致幼儿园教学与管理混乱,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扼杀了幼儿发展的需求,造成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在幼儿园盛行。

(二)教师对概念认识不清

许多教师把具有目标性的、限制性的活动,称为游戏。幼儿自主发起的游戏,却常常被称之为“违规”活动。在活动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对游戏只带过或限制式开展,不能让幼儿真正地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参观一些幼儿园游戏活动时,发现许多幼儿都很规矩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很安静地参与指定的游戏。

三、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管理者不理解游戏化

当前公办园数量尚不能满足入园需求,民办园的发展弥补了政府投入不足。民办的管理者大多数是投资者,他们多数是没有相关的教育经验,只看结果。幼儿园活动游戏化需要环境创设与教师能力提升,而管理者基于资金与本身的观念问题,没把游戏化看为竞争点,更多看重经济收入,要求报名参加丰富的兴趣活动,忽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对活动游戏化认识不足

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原则及其表现形式、范围等有关的游戏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较肤浅。认为游戏就是学前教育教科书上划分的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及智力游戏等,并机械化地将这些类型照搬到实践中,造成了游戏分类开展形式单一,游戏的开展按固定套路或程式。

(三)评价教师中缺少游戏化成分

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服务质量,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幼教机构制定了教师业绩考核制度。据了解,幼儿教师业绩考核的内容比较片面,如:教师考勤、教学工作、家长工作、安全卫生工作等等。由于考核制度没有细化到教师教学中,使幼儿园活动游戏化也被慢慢的忽略。

四、实现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设想

(一)改革幼儿园的体制

1、完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设置专门监督幼儿园的监管部门,对规章制度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制定标准,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意见;建立幼儿园管理者的培训基地,掌握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并实行考核和评估制度;提高幼儿园办园审批的准入门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根据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确定招生规模;结合幼儿教育改革的实际,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

3、完善幼儿教师业绩的考评。幼儿教师考评的结果是其受聘的重要依据,完善考评制度是幼儿教师聘任制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制定完善的考评指标体制和具体办法,并将幼儿园活动游戏化列入考评制度,鼓励教师组织活动时必须游戏化,帮助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二)改革需要游戏化

1、正确认识幼儿园活动游戏化。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清晰、明白什么叫“活动游戏化”。在了解它概念的同时,还要体会其中的意义,真正实现幼儿园活动游戏化。例如:在数学活动《1和许多》中,采用“小白兔采蘑菇”的形式,把幼儿带到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蹦蹦跳跳地一个蘑菇一个蘑菇的采,到最后,小篮子装着许多蘑菇。这样有趣的活动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篇3

民间游戏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并具有特殊的传承性,能将一代一代的人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民间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认为许多民间游戏需要从家长处搜集素材,一起切磋。于是,我们就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对民间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其次,发动家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民间游戏素材,还向家集民间游戏资料,在这过程中使家长了解到游戏才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幼儿园的影响下,家长们重拾童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民间游戏的乐趣,使家长开始成为孩子生活的朋友、游戏的伙伴,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了。民间游戏改善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玩民间游戏有时需要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地切磋,轻松、有趣的切磋使双方的感情得到了很好的沟通,家长逐渐变得乐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主动关心幼儿园的活动。所以,民间游戏拉近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距离。

二、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这种需要寻求满足的途径。民间游戏能使幼儿获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能。在游戏中,逐渐掌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首先,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如“炒黄豆”“探地雷”“捧小狗”“揪尾巴”等,幼儿可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但合作中不免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协商,如玩“木头人”时,两个孩子不知为什么吵了起来,一个幼儿说动了,另一个说没动,于是乎教师就可让幼儿讨论动的标准,统一意见,使他们又愉快地活动起来了。其次,民间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如“捕鱼”游戏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渔网下钻过,想再次参加游戏的幼儿只能遵守游戏规则。其三,民间游戏有它独特的趣味性,它对幼儿的自制力和坚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玩“跳格子”游戏时,大部分幼儿处于等待中,有的幼儿甚至一次也没轮到,按幼儿年龄特点分析,他们早熬不住了。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吸引幼儿把游戏中的等待转变成自身内在的需要。

三、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等基本的动作,需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收到效果。如果只机械地、反复地让幼儿做这些动作,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这样,练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在普通的民间游戏中,大部分游戏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如在“占四角”“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活动中,幼儿的奔跑能力及反应的灵敏性得到很好的锻炼;“跳房子”“跳绳”等活动,则使幼儿的平衡、跳跃、协调能力得到了综合提高;玩“打手背”游戏,既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又培养了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的乐趣,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玩“弹珠子”这个游戏,发展了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在游戏中,幼儿的情绪高涨,乐而不厌,不仅完成了体锻的要求,还增强了他们的体质,达到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四、民间游戏与课程整合,拓展幼儿生活、学习空间

1.民间游戏在区角活动中的开展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机地结合,我们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成民间体育游戏、民间益智游戏、民间美工游戏、民间童谣游戏,并在各区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每天的区角活动中有一个民间游戏角,如,益智区投放了“挑绷绷”“找东南西北”“跳游戏棒”“翻麻将牌”“刮刮片”“玩洋火棒”等,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区投放了“打弹子”“拉纽扣”“捻捻转”等游戏材料,幼儿自己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怎么才使纽扣在双手一开一合拉扯中像着了魔一样飞转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在美工区增加了泥塑、剪纸、编织等材料,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激励了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在表演区幼儿穿上民族服装、拨弄着民间小乐器、小道具,载歌载舞,体验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美,增强了幼儿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活动区,我们投放了高跷、“滚铁圈”“跳绳子”“踢拍毽子”“风车”“赶小猪”“跳房子”“跳皮筋”,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了基本动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篇4

1.教师是幼儿自主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深深认识到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保证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幼儿园自主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放下权威,把握好活动指导的尺度,做幼儿自主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自主游戏前,幼儿会主动寻找游戏材料,确定适合自己的游戏主题。此时,教师应该作为一个旁观者,给予幼儿默默的支持,因为孩子们有了充裕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寻找和思考,定会发挥出他们广阔的创造潜能。教师千万不能伸出所谓“援助之手”,要知道,此时教师的建议和帮助一定会打断孩子们的游戏思路,从而扼杀他们的创造灵感。哪怕孩子们寻找、创造出的游戏主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但只要是安全的,我们就应该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快乐,尝试成功和失败。决定了游戏的主题,孩子们或单独一人玩,或寻找同伴一起玩,也可能是全班性的游戏,教师也不要发表任何建议,而应当给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自主游戏还需要组织者;需要分配游戏角色。此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活动中优秀的组织者,要认真地充当幼儿游戏中的一个成员,并服从游戏角色分配,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合作伙伴,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只有当教师也“变成学生”,幼儿才会真正把老师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一样,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

2.幼儿是自主游戏的创造者、决定者和主导者。自主游戏强调自主。它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幼儿可以自己决定游戏活动的主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游戏形式,可以自己设计和安排游戏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个性化的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而不是成人强加于他们的活动,所以幼儿有权利决定游戏中的一切,他们是自主游戏的创造者、决定者和主导者,是游戏活动的真正主人。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应该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进步。不少老师认为,游戏应该由我们教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岂知幼儿们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地机械地服从安排,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他们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快乐更从何而来?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教师就应该放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给幼儿创造、决定和选择的空间,给幼儿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如关于“玩什么”的问题,我经常问幼儿:“今天小朋友们想玩什么游戏呀?”幼儿们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玩,的游戏。有些游戏可能他们早已玩过,也可能趣味性不够。但这都是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只有尊重幼儿的选择后。他们在游戏时才会玩得尽兴,玩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幼儿自主游戏的环境创设

幼儿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对于提高游戏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创设丰富、适宜的环境条件及材料。尊重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商量决定怎么玩和跟谁一起玩等,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培养主体意识。

1.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首先要求教师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平和,主动与幼儿沟通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有自主选择游戏的权利,这样孩子们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才敢于做出自己的选择。游戏时,教师要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篇5

人的行为构成活动,活动是人生命的标志,也是身心健康的标志。游戏活动对成人和对儿童虽然都有普遍意义,但对学前儿童有着特殊的价值,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

一、游戏活动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进行游戏活动,就是要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根据游戏的要求和特点,使幼儿的身体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例如《爬行动物运动会》,鼓励幼儿模仿各种爬行动物走路,分为手脚着地、手膝着地、横爬、竖爬等几种不同方式,可以有效地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分组进行比赛,还可以让幼儿从游戏中体会到胜利的喜悦。

二、游戏给幼儿带来积极愉悦的情绪

刚入园的幼儿往往在情绪上不稳定,我的班上有一个叫宁宁的孩子,从入园开始到学期末,情绪总是忽好忽坏,时有波动,宁宁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大部分幼儿在情绪波动时,喜欢让老师单独,宁宁却不然。在这个时候,老师越是偏爱她,她的情绪就越波动。后来,我发现宁宁在参与游戏过程中非常愉快,她喜欢把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并且,在游戏活动中,起着先锋作用,不论是语言表达能力、模仿能力还是记忆力都极为突出。这样,我把她的集体意识渗透到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以消除她的孤独感。经过一个月的尝试,果然有效,宁宁喜欢上幼儿园,完全消除了不良情绪。

三、游戏能满足幼儿好奇、好探索的愿望

幼儿的好奇心可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幼儿可在游戏中做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和探索性的尝试。例如游戏《捕鱼》,既来源于生活的捕捉现象,又不同于现实生活,不存在被捕的实际意义。该游戏可反复进行,幼儿可以创造性地活动,从游戏中探索鱼儿的生活。

学前儿童是在游戏的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学前期是游戏期,剥夺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便是窒息了他们的童年,将造成他们发展的畸形,因此,必须重视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并要研究在游戏活动中怎样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角色游戏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我们深入研究并挖掘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其由过去的单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活动,转变为包含多种教育因素在内的系列活动,幼儿也由在教师导演下的被动模仿,转变为在教师帮助与支持下的自由活动,在这样的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几点经验:

1.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掌握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需要和经验

兴趣和需要是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出发点,而幼儿的已有经验,不但是角色游戏顺利进行的保障,而且决定着角色游戏的发展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倾听他们之间的对话,发现其关注点。

2.充分发挥讨论在角色游戏中的作用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计划、愿望和经验,以便在游戏中给予最大的支持,如活动需要的道具、头饰等。

3.教师要把握有效的指导时机,适宜介入

(1)启发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例如游戏《狼和小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陆续以启发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充实狼、小兔、兔妈妈和小狗的语言和动作。

(2)利用同伴之间的影响,幼儿通过看同伴的表演,一是可以增强自信心,二是可以积累经验,想出更好的游戏方式。

个别化游戏以学习为目的,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比较适合中大班,特点是根据幼儿能力和需要,设计和添加有层次的材料,幼儿自主选择和操作,教师给予帮助和点评,游戏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全面性。

例如:游戏《故事棋》。

玩法1:棋盘一副,故事图片一套,骰子一个,两名幼儿参加,故事图片提前商议摆好,一名幼儿投掷骰子,另一名幼儿根据数字前进,遇到图片讲述相应的故事情节。

玩法2:棋盘一副,图片两套,骰子一个,两名幼儿参加,一套图片提前商议摆好,另一套图片放在固定的位置并设定要求(如:前进两步、暂停一次、后退一步……)一名幼儿投掷骰子,另一名幼儿按照要求进行游戏。

个别化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并根据幼儿的能力需要,逐层投放材料。

游戏和学习是整合的,不是对立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使儿童的学习成为一种自我需求、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可举一反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使幼儿拥有一个灵活多样、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篇6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过程本身就是交往的过程。

游戏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思维与想象,促进幼儿智力、体力和社会性发展。游戏还提供幼儿自己得到的体验,使其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从人的心理年龄特点看,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游戏固有的趣味性及丰富的玩具材料使幼儿产生兴趣,还在于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模拟角色的言行,实现角色的愿望,满足求知欲。

一、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时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由于骨骼肌肉发育尚不完善,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游戏特别是体育游戏,能增强幼儿的体质。俗话说:“捂捂盖盖脸皮黄,冻冻晒晒身体强,懒懒洋洋好生病,蹦蹦跳跳增健康。”幼儿喜欢各种体育活动与户外活动,如幼儿对体育游戏“熊与木头人”、“工兵与地雷”、“青蛙捉害虫”等十分喜欢。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锻炼身体,有利于幼儿整体机能协调一致。幼儿经常在室外进行体育游戏,能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低,幼儿的身高体重达标。

教师可以组织攀登、追逐、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等活动,促进幼儿大肌肉群发展,并使动作趋于协调。手影、手指操、折纸、捏橡皮泥、串珠等游戏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群的发育及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当教师提供了这些游戏内容,幼儿便可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选择游戏内容,并在游戏中发展运动能力。这样两者相辅相成,运动能力伴随游戏水平的提升而提高。

游戏能锻炼幼儿的意志力,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抗挫折心理素质,发展幼儿肢体的协调性和规则意识。特别是竞赛性的游戏,培养幼儿既能赢得起更输得起,赢了不要狂妄自大,输了不要闷闷不乐、一蹶不起的心理素质。如幼儿在玩游戏《龟兔赛跑》时,有的幼儿为了尽快到达终点,不顾规则要求,有的幼儿站起来跑,很快就到达终点。这时有的幼儿不高兴了,提出抗议,我让幼儿自己讨论,不按规则进行游戏行不行,很多幼儿通过讨论,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规则办事,有规则,才有方圆。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身体运动,才能有效促进幼儿肌体发育。

二、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美好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幼儿发展友情、交流信息、协调合作必不可少的社会化技能。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游戏、参与游戏、指导游戏等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幼儿在角色中学习,并不断完善与自我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首先要加强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各类游戏都有其规则,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我们重视在游戏中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让他们学会轮流、等待、有秩序、守纪律。如进行“银行”游戏时,幼儿都要到“银行”里去领钱,但是人较多,幼儿就要排队,要不然,“银行”的营业员就不会给你钱。在游戏中,幼儿就有了轮流、等待的经验。

其次要让幼儿了解承担游戏角色应履行的权利与义务,不做与角色身份不符合的事。如在做“娃娃家”游戏时,“妈妈”就不可以丢下“宝宝”一个人进行活动,必须带上“宝宝”,照顾好“宝宝”,做一些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卖菜、烧饭、整理娃娃家……

再次游戏能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是培养儿童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例如:在游戏“娃娃家”中,扮演母亲的孩子对同伴态度不好,同伴就提出抗议:“妈妈说话不是这样的,妈妈说话是轻轻的,很温柔的。”扮演母亲的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妈妈”,但是她又必须改变自己的语言输出方式,尽力模仿“妈妈”说话的口气,操持“家务”,照料“孩子”,分派家里人的“工作”,并与周围人交往,这样她就能比较自然地学会交往语言。

最后游戏让幼儿理解了合作的含义,学会了协商的方法,懂得了齐心合力的好处。如通过让幼儿扮演医生、奶奶、老师、司机等角色,让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的情感,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及与人交往的技能;通过“同心协力”、“运西瓜”、“两人三足”等游戏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与品德,从而提高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愉快,无拘无束,这样的自主活动能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合理、充分、和谐的发展。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因为游戏是活动的指南,在于活动过程本身的享受,而不是在于对活动结果的追求。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是自由自在、毫无心理压力的。因此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获得通过自我努力而成功的欢欣和自豪。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将使幼儿的求知欲及生、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只有游戏才能使幼儿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激起一种完全出自本身的勇气,才能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

虽然幼儿游戏中幼儿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性。他们自己找材料,出主意,想办法、动手操作,那么教师在投放材料上不仅要充分,而且要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以促进不同水平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例如:在过去传统教育模式下,一些幼儿不愿上幼儿园,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对幼儿限制过多、过死。活动室内就像小学一样摆满了桌椅,留给幼儿的空间很少,幼儿每天玩什么游戏、玩什么玩具都要由老师指定、分配,幼儿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服从。为了扭转这一状况,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如把玩具柜分放到各活动区,玩具柜内贴有标记,每次游戏后,幼儿将玩具、材料按类及标记收放好。到了大班,师生共同商议玩具的摆放及活动区的规则。这样可以促进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增强自主性。

四、游戏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例如在游戏“商店”里,我观察到萌萌小朋友因买不到电脑而苦恼。在游戏评价时,我向幼儿提出,现在电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好朋友,但我们这里还没有电脑出售,怎么办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用积木做、用纸箱做、用泡沫做……品种多样。电脑城构建起来了,并走进了各个游戏区。可见创造是游戏顺利开展与发展的动力,反之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两者相辅相成。

篇7

关键词:

幼儿;本土;游戏;民间;废旧

学前教育被全国各地乃至农村视为教育的重点。从2010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随着农村文化、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农村幼儿教育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幼儿教育中游戏对幼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保教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然而许多农村幼儿园由于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玩具少等原因,造成幼儿活动时间游戏开展得不够活跃,甚至无法开展游戏活动,导致游戏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成了薄弱环节。但是农村幼儿园有着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只要教师和家长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利用废旧物品及自然物,同样可以将幼儿的游戏开展得丰富多彩。

1变废为宝为幼儿游戏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农村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和自然物等“以物代物”,弥补幼儿玩具的短缺。而平时教师也可发动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如幼儿常见的果冻盒、瓶盖、泡沫,瓶子,报纸,易拉罐等,这些东西都可以自制教具和玩具。教师可带领幼儿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利用麦秆、玉米棒、枯枝等自然物来代替某些游戏材料,制作玩教具。自制玩具不仅可以节省开支,发展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能从小培养孩子利用身边资源创造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幼儿将来的幸福打下基础。因此农村幼儿园应创造性地开发大量的自制室内外玩具。这些玩具使用的材料应该是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室外可以用轮胎和木头为主,不仅经久耐用,安全,而且玩法多样,可以发展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轮胎具有可变性大、好利用、安全、牢固的特点,可以放在地上练习平衡、滚动等,还可以与木头、绳索制作成组合玩具。木头制作的玩具也很丰富,如平衡木、跷跷板等。当然,我们制作材料的范围也可以不断扩大,如家里不用的旧床单和报纸,我们可以做成打地鼠的玩具,给床单上开几个洞,几名幼儿站在洞下面,另一名幼儿用报纸做成的锤子敲打钻出的“地鼠”;有用坏了的木桶我们可以做成辘辘井,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科学,也可以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室外玩具可以是幼儿园自己制作,也可以请家长帮忙共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互相合作、交流,也了解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2搜集整理民间传统游戏

农村流传着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教师要注意搜集整理。如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民间游戏:“踢毽子”,不论大小都可以玩,年龄小的孩子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用手拎着踢;年龄大的孩子则可以直接踢,还能踢出许多花样来。“踩影子”,只要有太阳照得到的地方就能玩。“跳方格”,只要用树枝或瓦片在地上画上格子,就能进行单脚或双脚跳,乐趣无穷。“点兵点将”什么道具都不用,只要有人就能玩。这些民间游戏只要有场地,幼儿随时都能玩起来。还有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民间游戏《拍花花手》、《猜拳》等游戏,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农村幼儿园有比城市更好的条件就是园内场地宽阔,有绝对好的野外场地优势。教师可以带幼儿到野外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游戏活动,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鉴赏能力。大自然是孩子们最理想的游戏场所,是每个城里孩子梦寐以求的向往,农村幼儿园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利用农村优势,变废为宝,寓教于乐,发挥农村地方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给幼儿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让孩子们有一个七彩的梦。

3教师积极发挥指导作用、丰富游戏内容

教师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应充分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在游戏中更多的是促进者,参与者,观察者,适时加以指导。教师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幼儿玩的游戏必须是幼儿自愿的、爱玩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根据游戏的进展发挥创造性,如可以加进去一些特别的、幼儿感兴趣的、能够调动孩子玩的积极性的、具有趣味性的情节和内容。游戏之后可以反思此次游戏的可取之处和问题所在,然后设计合理的内容进去。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以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最重要的是尊重幼儿。教师还可以搜集当地的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如我园有部分回族幼儿,可以和他们的家长交流他们民族的幼儿游戏并推广,让咱们汉族幼儿也能学到好的民族游戏。功夫不负有心人,生活处处是学问,教师在和幼儿的交流中也可以谈谈小时候玩过怎样的游戏以及如何玩的,有好的游戏要进行加工和整理并可以在幼儿找游戏中实施,让幼儿开心度过自己的美好童年。

作者:王晓娟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篇8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园教学对个人毕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小学教育是个人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而高校教育是个人知识能力水平的形成阶段,但是这其中所应用到的意志力、毅力、创造力等能力,都是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起来的。因此幼儿园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值得大家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一、幼儿园教学概述

1.幼儿园教学的目的

幼儿园是将幼儿集中起来进行基础的生活知识教育和行为教导的机构,严格来讲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并不是教学,而是教导。幼儿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去安排幼儿活动,使幼儿在丰富的活动中达成身心的健康成长,为幼儿升入小学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行为基础,这也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目的。

2.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教学提供给幼儿的教育是多种多样的,能够给幼儿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各种感知觉以及肢体发展以足够的刺激,但是大多数幼儿园教学还是倾向于对幼儿进行集体行为教育,而在教学中忽视了幼儿发展的特殊性,其中很多教学活动都要求幼儿的行动安静并保持一致,这与幼儿以游戏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的原则并不相符。

3.探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指的是将幼儿园教学的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是符合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弥补目前幼儿教育中的缺失,能够使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提升,值得幼儿园教师进行实践和尝试。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实现途径

1.给幼儿广阔的空间以满足游戏心理需要

游戏是幼儿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且幼儿能够自主进行有规则的游戏是在一定的环境启发下的,也只有有规则的游戏才能使幼儿从中学习到知识,实现能力的增长。在幼儿园教学中要实现游戏化,就必须先给幼儿提供广阔的空间以满足幼儿游戏心理的需要。以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为例,幼儿教师原有的关于科学的意识和知识基础,给幼儿提供了接触科学的蓝本,如“天为什么会下雨”“草为什么会长大”,幼儿的这些疑问,虽然通过精彩的教学内容,如学习儿歌等得到解答,但是这些答案大部分来自口述,幼儿在规则中(音乐的频率规则和儿歌的歌词规则)了解科学的内容,实际上与科学的本质不相符合。要使幼儿真正了解科学,从自然中获得知识,完善自我和外界的内部图式,除了实际的探索,再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因此在进行“植物”的了解过程中,我放下了班级里的植物卡片和色彩缤纷的教科书,直接把幼儿带到学校的草地和花园中去,给幼儿一个任务“老师想得到来自每个小朋友的两片不同的植物的叶子和花!”幼儿马上进入草地,开始进行观察,仔细比对所看到的小草和野花,互相之间讨论着“你这个和我这个是一样的!”“这个花是蓝色,这个花是白色,可是长得一样,是同一种花吗?”“在草地上寻找相同(不同)的东西”成为幼儿间游戏的规则,一节科学课就在这种游戏的气氛中结束了,在此期间幼儿学会了对比,并且获得了“仔细观察”“多问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环节

幼儿游戏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设计游戏环节,使幼儿能够接收并认同教学。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游戏的设计,使幼儿从学习中领悟到除了知识之外的东西,以此促进幼儿心理成长。我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设计了模仿游戏,如,在学习母鸡下蛋的儿歌以后,我先用舞蹈动作将整个儿歌演示一遍,使幼儿对母鸡生蛋、草窝等歌曲中的形象有所认识。然后请幼儿跟着音乐唱歌,我扮演歌词中的相应角色;接着师生位置调换,我唱歌,幼儿扮演角色;最后我将整个班分成几个小组,先请每个小组熟悉模仿游戏的过程并请幼儿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学会儿歌和扮演形象,再以小组为单位发起模仿挑战。幼儿立刻投入完成游戏的状态当中,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不久他们都迅速做完了游戏,并且问我:“老师,还有别的游戏吗?”这样的游戏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在游戏当中培养幼儿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改善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

幼儿教学究竟能够得到怎样的发展,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取决于幼儿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在幼儿园教学中实现游戏教学,取决于幼儿教师持有怎样的教育理念。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提倡“改变教师角色,推行人本教育”,即希望教师的课堂角色由“教育者”变成“指导者”,将知识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而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指导,使自主学习有效性提高。幼儿教师必须持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才能实现幼儿教学游戏化。因此除了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严格要求之外,幼儿园还应该对幼师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善。即便现代幼儿园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的教育目标,还是有很多幼师以对待成人的态度去对待幼儿,严厉的批评和不尊重幼儿发展意愿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幼儿园应经常组织幼师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或者组织幼师到优秀幼儿园参观学习,使他们体会到优秀的幼儿教育的“教学气氛”和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态度,另外组织幼儿教师进行教学理念研究和实践也是必要的,这会促使幼儿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进行反思和矫正。

三、游戏化教学对幼儿教学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对幼儿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直接实现了通过游戏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游戏化教学会使幼儿教学气氛更活泼,教学效果更好。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实践时,幼儿教师需要注意对课堂效率进行控制,即不能因为对课堂的特殊安排浪费教学时间,也不能因为追求快乐而使课堂纪律混乱。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学中实现游戏化教学,是能够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并符合幼儿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的实现需要幼儿教师从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进行全面的改善,相信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会使幼儿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篇9

在2012年9月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曾明确指出: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需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基本思想,并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随后在各地召开的全国幼儿游戏与课程、教学关系研讨会都对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做了阐述并形成相关报告。至此,幼儿园教学与幼儿园游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幼教界工作人员的普遍关注。但是,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仍旧存在重理论学习、轻游戏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下,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时候充当着“配角”的角色,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处于边缘地带,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学前教育教学游戏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1.幼儿园环境中游戏因素的缺失

在杜威提出的“活动课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经验是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依赖于感知器官是他们认知周围环境的主要方式。目前,很多幼儿园在课程设置和空间布置方面还没有完全注意到需要给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广阔的游戏空间,这就严重制约了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

2.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但是在这种教学制度的影响下,教师习惯于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而游戏教学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灵活化,需要具备随机应变能力,要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差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调查中我发现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虽然基本上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教学功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缺乏将游戏化思想转化为实践的技能。

二、实现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1.创设魅力十足的游戏化环境

幼儿园环境主要是幼儿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的一个整体的感知背景,这一背景为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直观的感官刺激。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幼儿创设出富有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学习环境。我园是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创设适宜的游戏化环境,合理地安排游戏化课程……我园还多次就游戏化课程和环境向姐妹园开放,这也是我园的办园特色。近日,我园把《乡土材料在户外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十三五课题的研究方向。首先,我园充分利用幼儿园原有环境创设出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只有安全,教师才能放心大胆地开设各种游戏;只有舒适,孩子们才能投入到游戏之中。接着,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幼儿游戏材料少成为教育游戏化的一大限制,我们就想方设法挖掘身边的乡土材料,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游戏材料。在游戏材料准备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就地取材。比如,我们利用汽修厂的废旧轮胎,上色后放置于操场,既美观又实用。孩子们在户外游戏时,自由取放,可以滚、攀登,或可以用作孩子玩乐后休息用的板凳;我园就利用废旧课桌椅和报废的滑梯做成了沙池,供孩子自由玩耍,体验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根据孩子的学习需要带领他们一起到户外去收集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利用远足参观活动,我们搜集花瓣、麦穗、树叶等,然后,孩子将收集到的材料通过自己的想象动手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不仅可以增添游戏材料,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2.完善教师专业化教学技能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因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完善专业化教学技能。而且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孩子带出教室,带到室外组织活动。比如,我园在开展园本化课程时,常常会利用本地稻草来创设名为“稻草之家”的活动区。在不同活动区内,我组织孩子们利用常见的稻草来进行不同的游戏教育。例如,在手工区内可以用稻草来进行编制活动;在体育区内可以利用稻草编制长绳、飞环等,并利用这些劳动成果来进行体育锻炼……在这种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为孩子营造和谐有趣的教学氛围,锻炼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更可以在实践中充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我们还在路上,对如何使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能动性,使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更深入,我园会不断地做更多的深入研究,并付诸行动。

篇10

缘于对生活、游戏、综合的思考,我们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

如在小班“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及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蛋和蛋的图片、画册,把各种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四周,俨然一个蛋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观察、讨论。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会滚,会转;薄薄的蛋壳一不小心就会破碎;圆圆的蛋里还会孵出小鸡、小鸭……一只只蛋就是一个个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它的神秘之门。

我们还组织幼儿设想各种游戏,于是,各种游戏活动生成了:科学游戏――滚蛋比赛,体育游戏――我是小鸡蛋,感官游戏――真假蛋宝宝……根据彩蛋鲜艳的色彩、美丽的花纹、图案,我们设计了美工活动“制作蛋壳画”和亲子游戏――欢乐蛋蛋碰。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投放了一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制作蛋娃娃等等,比如按数量让幼儿做数学游戏――生蛋比赛。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不断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及时调整、更换活动材料,使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并相互影响,在主题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有机整合在了一起。

二、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课程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使之有机地融入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又一策略问题。创造性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影响是其他游戏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专门的创造性游戏时间。由于这类游戏的目的隐含在过程中,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渐近性积淀的过程,不像音乐、体育、语言等游戏的目的来得直接,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它常常会被由教师设计的语言、音乐、体育等游戏或被为学习活动而延伸的区域活动所代替。由教学活动生成游戏,主要有两种渠道:

一是从文学作品活动中生成游戏。这类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儿学习《小蝌蚪找妈妈》后,在游戏时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种是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主题游戏,比如文学作品《老鼠嫁女》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围绕老鼠和猫两家发生的故事,幼儿生成了为期一周的主题游戏。

二是从社会领域活动中生成游戏。幼儿常常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社区环境,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设施,如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这类教学活动是幼儿生成角色游戏的又一条渠道,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三、教学、游戏互相融合,互为服务

篇11

一、走进自然,陶冶孩子游戏情操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们注意随着季节的变化,带孩子去感知家乡千姿百态的景象。如春天带孩子观赏桃花盛开、草木发芽,感受春的气息;夏天带孩子戏水玩耍,聆听虫的鸣叫,感受夏的乐趣;秋天参观金黄田野、吮吸果的甘甜,感受秋的收获;冬天带孩子堆雪人、冻冰花,感受冬的诗意。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的一切使他们感到新奇,当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时,他们睁大求知的眼睛,给观察到的自然赋予生命。他们能够听到风儿的歌声,能看懂小河的流淌,能够和小草交谈,能够与昆虫为伴……大自然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也能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在使他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感,丰富其想象,使幼儿萌生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走进自然,唤醒孩子游戏意识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自然界的生活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丰富的,是目的、意义与价值的源泉。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好吸引着孩子。引领孩子亲近大自然,孩子们就会在自然美景中充分开动心灵的机器,好奇心得到激发,整个心灵与周围世界产生亲密互动。沉浸在这种快乐的状态中,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把握加深了,心灵也成长了。因此,“回归自然”对构建孩子生活游戏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能够满足孩子主动游戏的需要,唤醒孩子自主游戏的意识。

三、走进自然,拓展孩子游戏视野

“走进自然”是以儿童身边的自然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自然游戏探索为载体,谋求自然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整合,谋求人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与求真意志有机统一的游戏,是促进儿童对自我、自然之间认识与体验的游戏,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游戏。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生活性、生成性和探究性。

1.生活性

大自然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一年四季,风雨雷电,身边的植物与动物等都是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主题。教师以儿童身边的大自然为主题开展“果园采摘乐”“蔬菜基地耕耘乐”“青青植物园观赏乐”“家禽家畜饲养乐”“玩沙玩石乐”等系列游戏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现象的教育价值,使游戏的开发从幼儿园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幼儿的其他生活空间,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2.生成性

季节的交替,天气的变化,动植物生长的变化,都是生成探究活动的出发点。谋求儿童与教师的共同兴趣是生成性的重要体现。例如:春天到了,在户外活动的孩子发现小草变绿了,各种花开了,蝴蝶飞来了……于是春天的秘密就成为孩子们关注的话题和一段时间内的兴趣点。教师聆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收集来自孩子信息,根据孩子的兴趣,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种植环境,可以创建“春天来了”“春天的小动物”等游戏活动来满足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探究性

学前儿童的经验主要来自对环境的直接感知,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等行为来了解物体的各种特性,其感知能力是在游戏中自我得到发展的。如:我们在大班开展区域游戏“各类种子发芽”对比活动,孩子们通过质疑假设、对比种植、观察记录来探索自然的奥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设计“巧妹子种子店、农家乐”等游戏活动,让儿童真正成为游戏、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创造者。

四、“走近自然”构建游戏内容

“走近自然”让幼儿园游戏回归自然,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可接受、易理解、对幼儿生活有用的自然知识、技能,构建起幼儿“走近自然”课程游戏。

篇12

当前幼儿园教学中,对于棋类游戏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其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其极强的趣味性也让幼儿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在提升幼儿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棋类游戏中,最让幼儿感兴趣的还是应当属五子棋和飞行棋,此两种棋类游戏趣味性更强,也更能带给幼儿体验感,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增加脑力“劳动”,大脑高速运转,让其智力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让棋类游戏的运用更好地帮助幼儿,让幼儿园通过棋类游戏获得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知识内容。

一、自我学习,鼓励成长

教师在进行棋类游戏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进行自我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相应的研究能力,也让幼儿在自我钻研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注意力的集中能力。教师在幼儿进行棋类游戏自我学习时候,可以进行宏观指导,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与思考模式,让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中逐渐成长,逐渐建立良好的心态。教师在让孩子进行自我学习的时候,要多进行鼓励,帮助孩子们建立相应的自信心,让孩子们喜欢上对棋类的自我琢磨。

比如,我在幼儿园开展五子棋游戏的时候,首先教给孩子们的便是如何做好五子棋的开局,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从五子棋的起始阶段进行教学,能够让孩子们对五子棋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我在介绍了五子棋如何开局之后,便让孩子们自己思考,除了我们传统的天元位置开局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开局方式,什么样的开局最好,好的开局是不是可以带给自己一个有利的局势等等。孩子们在这种思考中,同时也学习到“开始”的重要作用。之后,我又教了孩子们五子棋游戏中的进攻和防守的战术,让孩子们了解禁手和无禁手五子棋的应用。孩子们在学习到基本的五子棋游戏规则之后,我便给学生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小棋盘,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小棋盘中和自己下棋。孩子们感觉到这种游戏方式非常新奇,无论从视频中还是从其他的教学案例中都没有接触过,因此,在进行“自我下棋”的时候,也融入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其中。我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下棋的时候,同时也告诉孩子们:“大家自己下棋,并不是简单地走走停停哦,而是要从攻守两方面不同的角度对棋局进行观察和思考,而后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棋局的掌控,决定如何进行统筹观察,走好每一步棋。”孩子们在自我下棋的游戏中,表现也都非常好,我给予了一定的赞扬。

教师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时候,要注重对孩子们的引导。如果孩子们有什么疑问,教师要及时地予以帮助,避免孩子在自我学习中陷入误区。同时,教师也要开拓更加有趣的方式和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沉下心来,对棋类的各种战略战术进行仔细研究,通过自己的潜心学习,达到自我的质的提升和飞跃。

二、合作学习,教学成长

教师在进行棋类游戏教学的时候,同时还要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合作式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幼儿从其他同伴身上学习到更多的棋类技能和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同伴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在合作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做好协助工作,仅仅在幼儿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进行帮助,更多的还是要发挥幼儿自身的能动性。

比如,我在进行飞行棋游戏教学的时候,有的孩子还从来没有接触过飞行棋,于是我便让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偶数数字小朋友组成。我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进行了仔细琢磨,并没有单纯地将会玩此游戏的小朋友进行分组或者不会玩此游戏的孩子分成一组,而是在小组之中进行“混搭”分配,会玩飞行棋的小朋友与不会玩飞行棋的小朋友共同组成小组,在小组中会玩飞行棋孩子来带动不会玩的小朋友共同进步,帮助小朋友来完成棋类游戏的学习。很多小朋友因为之前对此棋类游戏已经接触,甚至有的孩子还有很高的技艺,因此在此次小组带动中非常兴奋,认为自己可以当老师来彰显自己的“本领”,并且在教授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认真。孩子们之间进行相互教学和学习,没有了教师的直接参与,少了孩子们因为对教师的畏惧而产生的胆怯心理,对于棋类游戏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享受和探讨的过程,并且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其趣味性,孩子们对于棋类游戏的学习效果更好。之后也因为一些小问题孩子们无法解决,我在课堂上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讲解,并对行棋方面的小技巧进行了“传授”,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致也更高了。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很多教师所采用,在幼儿园教学中同样可以对此方法进行有效运用,让孩子们从小便建立起互助合作的精神,培养其合作共赢的意识,让孩子们在相互的配合和合作中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知识,也让孩子们了解到教师并不是唯一可以对其进行知识传授的人,他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是其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老师”。

三、竞争学习,激励成长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也会慢慢地意识到竞争的存在,竞争的意识在幼儿的头脑中也会逐渐地形成。教师在进行棋类游戏教学的时候,将竞争的机制引入到幼儿活动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竞争意识的形成,帮助幼儿更好地处理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通过棋类游戏活动,让幼儿的人格得到更好地发展,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社会活动。

比如,我在进行五子棋游戏教学的时候,开展了“小棋子友谊赛”的比赛活动。我首先让孩子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比赛,孩子们在比赛中所获得的成绩均以个人名义进行记录。孩子们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在进行比赛报名的时候非常踊跃,比赛过程中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露出胜利的得意之情,比赛过程中的认真劲让孩子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在比赛中了解到了胜负的残酷,有的孩子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有的孩子则在失败之后有了深深的挫败感。我对孩子们的表现则进行统一评判,并对孩子们说:“下棋就犹如是我们的人生,总会有输,也总会有赢,一时的失败不算什么,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继续‘战斗’是比胜利更加重要的过程。”孩子们通过棋类游戏,了解了人生的道理。之后,我还让孩子们以团队的名义进行参赛,在比赛中每个人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战斗,彼此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的合作配合,很多孩子们在比赛中还进行了战术的研究,通过犹如田忌赛马般的战略布局,很多小组脱颖而出,获得了胜利。孩子们在团队比赛中获得的胜利比自己胜利还要高兴。棋类比赛只是让孩子们感受竞争的一种方式,从中获得更好的成长,才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不仅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的阳光,同时也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竞争的残酷,以便于激发孩子们的求胜心,以及在挫败之后,重新建立自信心。教师运用棋类游戏对此方面进行引导,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棋类游戏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中,其一方面带给幼儿游戏的愉觉,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快乐,畅快玩耍。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棋类游戏,可以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学,将教学工作和教学内容与棋类游戏相结合,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更加深刻的人生道理和生活真谛。教师要开创多种方法,力争让棋类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让幼儿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加丰富,让幼儿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