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06:18: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财务管理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综上所述,对于财务治理内涵的理解,笔者比较倾向于衣龙新(2005)的概括,即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的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既肯定了财务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又强调了财务治理是对财权的合理配置,同时还突出了财务治理是为了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绝大多数财务管理学教材都认为,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表明财务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其直接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和企业的价值。
从以上对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概念约定可以看出,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其目标是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财务管理则是一种运行机制,其目标在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财务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财务奔向目标。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共同点,那就是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具有同源性(都以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为基础);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对象具有同质性(都涉及到财权问题);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具有体系上的统一性(同属财务范畴且都是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财务治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框架和轨道,财务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模式特征。
二、财务管理学目前存在的缺憾:基于财务治理的考量
“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这一概念特征决定了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应从财务的二重性:经济属性(财务活动)与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相结合来进行考察。但现实情况是,传统财务管理学仅从数量层面来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和论述,而对财务的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的处理这一财务管理的本质问题却一带而过。而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综合管理,企业内部各种权利的制衡、责任的分担以及利益的划分,最终将以财务的形式体现。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是不够的,应注重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务权利和责任的明晰界定和有效行使,以及在公司治理中的财务行为规范等财务治理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当人们过于注重研究财务管理学的具体内容时,却忽视了一个对推进公司财务理论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把握财务管理学的特征。
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观察,笔者认为,传统财务管理学存在以下的缺憾:第一,把企业财务行为视为一种把非经济动机排除在外的纯经济行为,较少关注制度与财务文化等社会因素对财务行为和财务效率的影响,而是把影响财务行为的制度看作是一既定的前提而加以认同,致使制度无法纳入财务行为的解析框架,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入的分析,从而使财务管理学的构建日趋保守乃至封闭。第二,没有进行相关财务治理影响分析,因而产生对“财权配置”问题的轻视及与此相关的“内部人控制财务”,导致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监控的弱化及其财务利益的受损,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第三,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理论前提,必然形成对经济属性(财务活动)的过度关注而轻视其社会属性(财务关系),从而加剧财务冲突和财务道德的失落。
三、财务管理学再造:基于财务治理的创新
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特定的企业假设基础之上,企业的不同界定和企业特征的现实变迁都会对公司财务理论产生决定性影响。现有的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传统的企业特性之上,从总体上属于价值管理理论。诚然,企业作为系列契约的联结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即企业的本质特征并不在于这种联结以及实现这种联结的契约本身,而是在于形成这种联结之后的企业财务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财务关系。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和现代企业理论对成本、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研究,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便成为当前公司财务理论的主要议题。现实表明,单纯从各自的学科出发独立研究财务管理或财务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现实经济的需要。因此,财务管理学需要拓宽研究视野和丰富理论内涵,就必须与财务治理进行交叉性融合研究。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界定与企业财权的有效配置
合理界定和选择财务目标,建立和完善财务的导向机制,是保证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高效运行并实施有效对接的前提。近年来,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经过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发展阶段。但就我国目前的企业组织形式主流为非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弱势有效、法治建设处于起步期、商业伦理有所缺失、公司治理结构不太完善等现实背景下,新《企业财务通则》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界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其资源供给者创造财富的受托经济责任,也是当代财务管理学教材普遍接受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理论逻辑性和实践有用性。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些过分强调股东或企业价值的财务管理目标,势必会将非价值性的社会责任排除在财务管理目标之外。结合我国公司法改革局限于“股东至上”的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权被弱化的现状,以及企业是在复杂的、充满竞争的关系网络中开展经营活动的现实,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应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而且还使企业的经济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得以有机结合,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济性目标就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由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总是与宏观社会的要求保持绝对的一致性。于是,国家往往利用法律手段来强制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但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许多场合无法完全进行硬性规定。这就需要企业的社会性目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这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若过分强调企业的经济性目标而忽视社会性目标,将会失去社会的支持,从而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特别是随着SA8000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实施,企业重视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责任以及落实社会责任便有了最佳保证。这一坚持多边主义的理财目标,是与公司财务治理的思想和目标相适应的。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财权配置不能只考虑股东和经理层的利益,每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财权配置中都有权享有相应的财务权利,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诉求。此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相机财务治理,也应在财务管理学再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重视制度因素在财务管理学中的地位
内生于公司财务行为的制度因素可按财务活动的关系分为财务本体性制度和财务关联性制度。但目前在我国的财务管理学中,只是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税法等财务本体性制度散见于筹资、投资、收益分配和资产重组及清算等财务活动中,而对在性质上并不是财务性的却会对公司财务行为及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网络起约束和限制作用的财务关联性制度(如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伦理道德等)闭口不谈,这不仅背离现实而且还会把财务管理学引入歧途。财务管理学的再造,除继续重视和完善财务本体性制度对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约束,还应当重视财务关联性制度与企业财务行为之间关联性研究,这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引入财务关联性制度的研究,将有利于摆脱现有财务管理学“就财务论财务”的思维偏差,使财务管理学再造更具动态调整性和环境适应性。
(三)注重激励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
财务管理学如果只关注具体的资金运动而忽视在这一过程中的激励与监督问题,势必会导致资本运营的效率低下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因此,财务管理学再造就必须注重激励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目前的财务管理学中在阐述企业财务活动时,本能地运用了诸如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会计法等财务本体性制度来约束与制衡管理者,而对于内部控制这一影响企业命运的制度安排却没有片言只语,这与企业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极不相称。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融入财务管理学再造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公司的成本问题,仅仅靠制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委托人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促使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增加委托人的效用。近年来,以财务治理的观点考察薪酬对公司财务业绩的敏感性渐成潮流。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采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但股票期权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需要有比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健全的资本市场和透明度高的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的法律框架等,而这些条件我国目前并不完全具备。我们在财务管理学的再造中,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关注中国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能掉进“国际大厨房陷阱”而食洋不化。
(四)关注财务文化对解决财务冲突和财务败德行为的作用
目前的财务管理学较为强调和崇尚“工具理性”,致使社会责任和道德品质等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在现代企业理财中倍受蹂躏而变得支离破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日趋恶化,使企业无法实现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学关注资本、成本、利润等本是应有之义,但影响和决定这些物化因素的人及其行为也不应该忽视,因为这有利于解决财务冲突和财务败德行为。企业财务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是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所自觉遵循的理财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融会、凝聚而形成的整体财务管理精神风貌。财务准则有形而财务文化无形,但财务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却无处不在。鉴于财务文化对企业竞争力所具有的原生性决定作用以及它所蕴涵的更为深刻的企业本质特征,要求人们在财务管理学再造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财务管理学再造关于企业财务文化研究,其最终成果是要拿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与中国企业协调发展的财务文化发展战略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申书海,李连清.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会计研究,2006,(10).
[2]伍中信.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会计研究,2005,(10).
[3]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新制度主义与财务学的互动和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林钟高,王锴,章铁生.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6]李心合.论制度财务学构建.会计研究,2005,(7).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毕业找工作时不被录用的现象屡见不鲜。
1.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对高校的实践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高校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真正深入生产一线,介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过程。尤其是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招生数量迅速增长,对实践教学场所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企业不愿接纳学生去实习。另外生产实习、毕业实都安排在大四年级进行,学生由于考研、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对实习投入缩水,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受到影响。
2.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是通过深入生产企业实际进行观察和学习,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来完成的。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跟踪检查,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一般根据出勤情况、实习中的表现,最后上交实训报告或小论文判断,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忽视了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3“.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足。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对指导教师要求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各高校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过去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从校门进校门,没有参加过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而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业真正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在指导实践实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训(财务基本技能实训、纳税筹划模拟实训、公司理财综合模拟)、ERP综合模拟实训及毕业论文四大块。财务管理专业应构建以现场形式进行的实习与实训,以财务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的模拟实训,以目标实现形式进行的毕业论文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基础实训。
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校内基础实训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学年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具体包括有:
(1)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安排在初级会计课程结束后。实训内容有账户的设置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薄和基本的财务报表编制等。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熟练掌握财务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有关企业基本的账务处理和报表的编制,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财务管理基本技能实训。
安排在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结束后2周时间。实训内容主要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衡量以及财务基本函数的计算机操作。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利用电脑系统地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财务计划模型设计、财务预测模型设计、财务分析模型设计等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财务分析实训。
安排在财务分析课程结束后或在课程中进行。分析内容有资产负债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业绩评价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报表中的各项数据所代表的意义,用全面正确的财务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能力的高低及企业发展前景,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4)财务信息系统操作实训。
安排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束后。通过本实训,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网络工具,熟练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单位财务日常业务工作,并能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财务信息的录入、信息存储、财务数据分析和报表编制等。
2.专业模拟实训。
(1)纳税筹划模拟实训。
安排在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结束后进行。通过本项实训,使学生掌握各税种的税法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纳税申报的全过程。站在纳税筹划师的角度,为指定的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使学生对纳税筹划的全过程有亲身的感受和了解,具备一个企业的纳税申报与涉税事物的处理能力。
(2)公司理财实训。
公司理财实训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训,主要包括资本结构决策、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分析、营运资金、利润分配、全面预算、财务分析、并购与重组等内容。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将已学过的理财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巩固已学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3)ERP沙盘模拟综合实训。
ERP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情景分析和决策判断于一体,实训的内容模拟企业实战,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扮演一个财务管理师的角色,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判读与应用能力。
3.校外实习及毕业论文。
校外实习主要有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巩固、深化的过程。通过生产实习,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业务的能力和技巧;以扩大视野、增强认识,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和规定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结合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探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案,特别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社会调研和实践。
通过社会调研和实践,可以加深理解有关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财务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理论发展前沿,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解答问题能力。
四、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具体做法
1.树立新的实践教学理念。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培养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一个合格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企业财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较强的运筹帷幄能力。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途径,需要按照学生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自身规律,并根据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技能逐步养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重视对实践成果的考评。
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是量的积累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仅要重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及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既要有量化考核,如实践报告或小论文的字数,是否准时完成实践项目等;又要有质的考核,如实践内容的真实性、实践报告或小论文的完成质量等。考评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如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可采用以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代替相关课程;也可采用现场演示、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介绍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全面考查实践教学的情况。
3.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求较高,既应具有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问题,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或在相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兼职;建立实践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
预算管理主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来完成,只有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组织的体系才能保证学校预算管理组织保障。通常情况下,预算管理都会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从决策、管理与执行三方面入手。学校需要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委员会作为管理主要决策层,由学校的人事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学校后勤等部门构建而成,负责对学校所有预算进行审核,监督预算的实施情况,协调各方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效率,解决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管理层人员主要由学校的财务主管担任,实施具体的预算管理措施,将其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其余各部门从执行层面入手,构建预算责任中心。学校校长及各处室领导要对预算进行管理和监督。
1.2完善预算观念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学校体制的改革,在预算管理上,《学校财务制度》对学校财务预算工作的概念以及内涵应进行明确,提出统一预算编制原则以及相应的编制方法,将学校收支情况与预算管理相统一,由预算相关部门统一管理。从新预算法的内容来看,学校预算如果通过审核,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自求平衡,不可以出现赤字预算,进而提升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
1.3提升预算编制质量
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学校各部门的权力以及职责安排,是经济活动的前提,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分析预算的可执行情况,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学校的经济成分近年来逐渐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预算工作所需要涉及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所以预算编制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更改。要按照财政部门要求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彻底打破传统模式下基数只增不减的预算编制方式,对学校各个部门的全年经济计划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综合利用各种编制方法,提升预算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将编制预算的全过程变成上下级相互联合决策的过程。学校各部门在向财务部门申请预算经费时,上报的情况必须的真实可靠,保证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1.4建立责任制,完善预算监督
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学校改善财务管理状况,减少乱收乱支情况的发生几率。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对负责范围进行划分,不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财务工作人员,都需要切实的融入到责任制中,逐级防范。从传统的重视预算、轻视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完善预算监督工作,建立检查制度与评估制度,预算明确后要保证项目的后期执行。对项目经费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评估,如果发现问题,要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对项目进行复查,保证资金的正确使用,同时也可以找出既定目标与学校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差距,评判业绩的优劣,提升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合理开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5完善内部审计
学校内部审计、监察部门需要切实参与到预算制定过程中,明确学校未来发展方向与战略方针,以预算为中心,进行单项审计,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审计。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违规行为,可以通过网上公示或者通报批评等方式给与提醒,情节恶劣者,可以移交相关政府机构来处理。审计监察部门需要加大对重大项目、大型设备采购方面的监察力度,对比较重要的经济合同实行预算审计,未通过审计的合同,财务部门可以拒绝付款,减少资金流失漏洞,保证财务预算正常进行。
1.1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制度建设力度不足的缺陷。首先,在许多中职学校里,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这样就使得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会导致工作的开展非常的混乱[1]。其次,有些学校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却没有很好的贯彻实施,此外,因为这些学校未能建立与之匹配的监督机制,这样就导致这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1.2投资效率较低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许多中职学校也会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但是因为中职学校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关于投资项目的可行度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这样就导致投资效率较为低下。甚至有一些中职学校为了赚取巨额的利润,将学校的经费用于投资生产,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也就导致学校出现了经济危机。
1.3财务的控制力度不足
在学校财务管理中,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那就是财务的控制力度不足。但是,许多学校在财务的控制方面不足,在经营的决策上随意性较大,许多学校的决策往往由一个领导者决定,这样就导致财务控制力度大受影响。
2.解决对策
2.1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以下几种规章制度,(1)《采购程序》、(2)《会计管理工作职责》等等,这样就可以使财务管理的流程更加明确,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办公费的花销上,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对学校的教职工的花销价格进行对比,如果同预算费用相比,实际花销要远远超出这个预算的范围,那么学校的会计人员可以不进行报销。通过这种管理制度的约束,可以防止学校出现各种私自报销费用的现象,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私自挪用公款的现象。
2.2要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理念
现如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理念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以下几方面素质[2]: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财务管理的技能培训。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就一直为人所诟病,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不同程度为学校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前去学习先进的知识理论,提升他们的财务管理素质,以便更好的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此外,许多中职学校实行了绩效考评制度,对于那些工作负责,考核达标的工作人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那些考核未达标的财务人员实行再培训,直到他们能够完成考核任务。学校的这种管理方法,能够将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一个档次,能够提升整个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学校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完善学校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升财务管理,加强对学校的财务进行分析,那么就需要加强监督,要完善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要防止学校的财务权利过于集中,防止学校的财务由一个人决定。要在学校建立制约管理体系,推行教职工监督制度,使学校的腐败现象得以遏制[3]。此外,要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自我检查工作,要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端正学校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的进行工作。
2.4加强对学校的预算管理
学校的财务预算是学校运转的保障,是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的依据。故此要提升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就需要加强对学校的预算管理,要强化财务分析,要根据学校的计划以及规模编制财务预算。
综上,在中职学校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是其取得良好发展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职学校只有强化财务分析,加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才能够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实力,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丽丽 单位: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