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床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2-07-18 00:42: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刨床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刨床实训总结

篇1

想要创办企业,开始的工作是一定要做足的,做好详细的计划与调研是不可缺少的。大概可以分为十个步骤:1.介绍自己的企业、项目、产品等。2.将自己作为创业者来评价。去看看自己能否当一名好的老板。3.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4.评估你的市场。去调查自己所要创办的企业是否存在好的市场环境。5.企业人员组织。计划自己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员工人数或者合作伙伴等。6.选择一种企业法律形态。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7.法律环境和你的责任。了解相关法律,并确定自己的责任。8.预测启动资金需求。9. 制定利润计划。10. 判断你的企业能否生存。

创办自己的企业,自身的素质,思想,资金等条件是一定要具备的,不能盲目起手,应先去所要从事的行业工作学习,并且了解行情,知道对手的长处于不足,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抓住市场的需求,这样才会更加顺利。在此次课程中,我还了解到,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国家会有补助政策,大力鼓励我们去创业,每个人会有10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如果为合伙企业,还可以不断叠加,也就是2个人20万,3个人30万。在创业成功并且维持6个月能生存下来的可以申请补助3000元。所以,在启动资金方面我们有很好的条件可以利用。但是在利润计划和判断自己的企业能否生存就需要认真的计算。应该计算自己创办企业一年内的成本,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严格的计算,才会知道自己的企业是否能够生存下来,才会知道自己一年后是否会有收入。我还知道了在算流动资产时,很多东西的折旧成本也是要计算在其中的。

在SYB创业培训的第8天,每个人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我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翱翔天空有限责任公司,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计划,计算了启动资金,所要投入的成本,最终获得的利润,让我离自己的想法更近了一步。

八天的创业培训后,是由华图教育机构的老师给我们上了三天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及面试的课程,在其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自己本身就在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三天的公共基础知识的讲解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巩固了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补充了盲区。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天的面试课程,我才发现,面试与笔试比起来,也是特别难的。要想获得好的面试成绩,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二就是要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在面对一排面试官时,衣着打扮,举止,站姿坐姿,口齿,都是特别重要的,如何不紧张,如何能流利的在3分钟之内回答完一道题,就需要过硬的心里素质与广泛的知识,还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速,这样才能在面试中游刃有余。

篇2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二、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为:明确项目任务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一检测评估一归档应用。首先,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讨论;其次,学生查阅资料制订计划,教师审查指导评定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学生分组,并明确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第四,学生白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最后,教师将记录归档,学生在实践中应用。

三、项目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课程“主题”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通过制定工作项目任务书设定具体内容,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地讲授、示范、引导。

4.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金属切削机床等内容,特别适合于采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其主要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先修实践环节为金工实习。同步实训环节为车、铣、磨加工训练。

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胜任职业岗位,我们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组织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在多次深入机械加工企业调研后,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计划学时、项目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点、训练方式及结果作如下总结:

1.项目1一轴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轴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车床的结构组成;(2)车床的运动特点;(3)车刀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车床附件及作用;(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2.项目2一盘套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 O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盘套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初步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孔加工设备的类型;(2)孔加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3)孔加工刀具的种类;(4)孔加工刀具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盘套类零件的装夹;(6)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3.项目3一箱体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刨床和铣床的类型及结构组成;(2)刨床和铣床的运动特点;(3)刨床和铣床--用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夹具的特点及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4.项目4一圆柱齿轮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圆柱齿轮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齿廓表面加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组成;(3)齿轮加工设备的成形运动特点;(4)齿轮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5.项目5一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计划10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6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装配工艺特点;(2)熟练掌握装配的三种方法;(3)能够根据装配要求计算装配尺寸链;(4)装配工艺规程。知识点:(1)装配工工作的具体内容;(2)装配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三种装配方法的熟练选用;(4)装配精度的检验。训练方式:示范讲解、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

(四)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能够根据零件工作图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固的基础。本课程的难点是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应用、保证装配精度方法的选择。解决办法是以项目形式设计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利用优越的实训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企业专家答疑,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一)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工艺系统的正确选择及使用等技能,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

(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将实训基地模拟为工作车间。建立学生自己的班组,生产过程中班组长要负起责任,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等作用,使职业能力得到锻炼。二是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订。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的零件图、装配图分析,项目工艺规程定制,所需工艺系统、装备及材料,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和完成项目的注意事项等。三是工作过程。制订完工作计划后,学生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由组长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零件工艺的设计、工艺系统的选择,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项目验收及评价。项目完毕后,由指导教师带班组长进行项目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关键问题,因为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考核的内容也应该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项目考核内容是有区别的,但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项目能力、有关知识和素质要求。

项目及配分:基础知识40分。其中车床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车刀的种类、材料及结构,对切削运动影响车床夹具的种类及应用和车床能实现的工艺结构各占10分。实践操作40分。其中能正确分析图样,熟悉零件结构、功用占8分;能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占15分;能正确选择设备及工装及零件质量检测占17分。综合素质20分。其中工作态度、纪律和出勤情况、5s管理内容执行情况、考核团队协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考核方式需灵活多变,随着项目的进行,因材施教,随时考核。我们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

1.学习小组考核(30%)。是由学习班组长负责展开自评和互评考核方式,班长可监督小组长开展此项工作。这个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根据各小组完成的情况选做内容,学生在实践中如有自选内容或创新内容可在原有成绩等级基础上提升一级。

2.指导教师考核(30%)。是以抽查提问加课堂笔记和项目总结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人数多,老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可通过抽查小组的某几位学生来进行考核,但是这几位学生的成绩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定成绩,在评选优秀班组时作为参考,促使同一小组的人员互相监督学习,共同提高。

篇3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30-01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具有涵盖面广、知识量大、章节联系松散、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对工作原理理解不清、对应用特点产生混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等现象。笔者通过近十年从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通过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合理设置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授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使之富有启发性,切合学生接受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问题的设置必须紧扣课文,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并有助于培养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螺纹种类及应用时,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问题:(1)台虎钳中螺纹是什么形状?(2)自行车轴上螺纹是什么形状?(3)车床上丝杠螺纹是什么形状?(4)三种螺纹截面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再想一想,生产生活中,哪些场合用到螺纹?虽然螺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经常接触到,但需要经过仔细观察比较后才能正确回答出。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自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自行车轴上螺纹采用三角形螺纹,因而联接强度高,自锁性能好;而台虎钳和车床中传动螺纹采用梯形螺纹,因而其强度高,螺纹对中性好,传动效率高。通过合理设疑,然后举例验证,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这个章节时,可以根据日常人骑自行车现象,设计问题:人骑自行车包含哪几种传动机构?学生往往会认为只有一种链传动机构,其实还包含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即车身为机架,脚踏板为曲柄,小腿相当于连杆,大腿相当于摇杆,是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这样设置问题既紧扣大纲要求,又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一些提问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分析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时应从工作循环着手。要完成下列“快进-工进-快退-卸载”工作循环,系统必定具备以下几种基本回路:因其可进可退,故一定具有方向回路;可实现快进、工进,说明速度可调节,所以具有速度控制回路;能完成卸载,故还有压力控制回路。但是为什么能完成工作循环?各回路中液压元件是什么?作用如何?由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对各回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就比较清楚了。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机械基础》课堂中可采用实物直观演示教学、现场参观教学、电化教学等形式,让传动系统运动起来,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领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例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该机构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性质,可先利用学校自制的模型进行现场演示,再分别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便可发现三种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工作有什么差异,学生会发现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的转动和摇杆的摆动是可以转换的,但当以摇杆为主动件时,要实现运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方法,否则会卡死。最后再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例如: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机构是采用以摇杆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而且是利用飞轮的惯性作用通过死点位置;公共汽车车门的启闭机构是采用反向平行双曲柄机构等。再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实训车间参观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可带领学生参观各种车床,将车床的主轴箱箱盖打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直观地观察到齿轮传动与变速的过程,观察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方法。通过人工移动大溜板,观看齿轮齿条传动过程;挂自动走刀,观看刀架纵向和横向自动进给与变速过程。现场总结齿轮机构的主要类型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上完“曲柄摇杆机构”和“导杆机构”后,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去观察牛头刨床设备。在工厂师傅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牛头刨床机构的运行情况,就能够较快理解“曲柄摇杆机构”和“导杆机构”这两种机构的运动规律;通过观察牛头刨床进刀时慢、退刀时快这一现象,就容易明白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等特点。教师此时还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即将要学习的间歇运动机构中的“棘轮机构”-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组成及运动特点。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作很好地“消化”。

三 加强学科联系

《机械基础》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它和《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时要和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讲到"轴"时,可以车床主轴箱为例并结合上述几门学科中的知识进行讲解。一个车床主轴箱就涵盖了以上几门学科的内容:从轮系——主轴,这中间涉及齿轮、轴等零件的尺寸确定,涉及齿轮、轴等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的选择,涉及齿轮、轴等零件的结构图,涉及齿轮、轴等零件的加工工艺,涉及轴上零件装拆、轴承选择,涉及轮系传动比、末轮转速计算等。通过对各学科知识间的综合,将原本孤立的知识重新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优化《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化繁为简,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了各传动机构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掌握了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列林.机械基础实验系列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年第6期

篇4

恰当的课堂提问会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悬疑,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状态,从而吸引学生去探索这一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授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使之富有启发性,切合学生接受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问题的设置必须紧扣课文,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并有助于培养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螺纹种类及应用时,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问题:(1)、台虎钳中螺纹是什么形状?(2)、自行车轴上螺纹是什么形状?(3)、车床上丝杠螺纹是什么形状?(4)、三种螺纹截面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再想一想,生产生活中,哪些场合用到螺纹?虽然螺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经常接触到,但需要经过仔细观察比较后才能正确回答出。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自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自行车轴上螺纹采用三角形螺纹,因而联接强度高,自锁性能好;而台虎钳和车床中传动螺纹采用梯形螺纹,因而其强度高,螺纹对中性好,传动效率高。通过合理设疑,然后举例验证,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设置问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讲完“铰链四杆机构”这个章节时,可以根据日常人骑自行车现象,设计问题:人骑自行车包含哪几种传动机构?学生往往会认为只有一种链传动机构,其实还包含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即车身为机架,脚踏板为曲柄,小腿相当于连杆,大腿相当于摇杆,是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这样设置问题既紧扣大纲要求,又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还应为学生创设一些提问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分析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时应从工作循环着手。要完成下列“快进—工进—快退—卸载”工作循环,系统必定具备以下几种基本回路:因其可进可退,故一定具有方向回路;可实现快进、工进,说明速度可调节,所以具有速度控制回路;能完成卸载,故还有压力控制回路。但是为什么能完成工作循环?各回路中液压元件是什么?作用如何?由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对各回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就比较清楚了。

二、采用教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程中所有知识都是建立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并和现代机械工业密切联系的,所以教学中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中可采用实物直观演示教学、现场参观教学、电化教学等形式,让传动系统运动起来,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领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如在讲到铰链四杆机构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该机构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性质,可先利用学校自制的模型进行现场演示,再分别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便可发现三种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工作有什么差异,学生会发现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的转动和摇杆的摆动是可以转换的,但当以摇杆为主动件时,要实现运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方法,否则会卡死。最后再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如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机构是采用以摇杆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而且是利用飞轮的惯性作用通过死点位置;公共汽车车门的启闭机构是采用反向平行双曲柄机构等。再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实训车间参观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可带领学生参观各种车床,将车床的主轴箱箱盖打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直观地观察到齿轮传动与变速的过程,观察轴上零件(齿轮、带轮、轴承)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方法。通过人工移动大溜板,观看齿轮齿条传动过程;挂自动走刀,观看刀架纵向和横向自动进给与变速过程。现场总结齿轮机构的主要类型(平面与空间齿轮传动、直齿、斜齿、外啮合、内啮合、齿轮齿条;低速、中速、高速等)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传递运动及动力,改变速度大小和方向)。上完“曲柄摇杆机构”和“导杆机构”后,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去观察牛头刨床设备。在工厂师傅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牛头刨床机构的运行情况,就能够较快理解“曲柄摇杆机构”和“导杆机构”这两种机构的运动规律;通过观察牛头刨床进刀时慢、退刀时快这一现象,就容易明白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等特点。教师此时还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即将要学习的间歇运动机构中的“棘轮机构”—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组成及运动特点。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作很好地“消化”。

三、突出重点,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

篇5

   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几个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

   为期23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先后去过了杭州通用机床厂,杭州机密机床加工工厂,上海阀门加工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厂以及杭州发动机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杭州通用机床厂

   7月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隶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通用机床厂.该厂主要以生产M-级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

   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通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机械生产实习个人工作总结2

   去年十一月三号,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达涅利。在这里,我将完成自己的毕业实习;在这里,我将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在这里,我将收获走向社会的第一笔经验。毋庸置疑,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说将会是多么的重要,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这段经历将是我太多的“开始”,我要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开始”变得尽可能的好,我也期待这里能够为我的“努力”提供较好的舞台。

   时间飞逝,不经意间,我来达涅利实习半年了,这里提供的舞台让我经历了很多,这些经历中,大多是快乐的,当然,也会有痛苦的。然而,这些快乐亦或痛苦的经历,都会让我在不断学习和历练中成长。我想,这些成长也一定会成为我以后职业生涯的一大笔宝贵财富!

   我在达涅利的实习岗位是储备干部,分在装配部门,具体从事的是相关冶金设备的装配工作,另外还要协助主管和区域长做一些维持车间良好运转的日常工作。我认为这份工作需要的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扎实的识图能力;完善的装配知识;一定的钳工技能;良好的沟通水平等。通过这几个月实习,我的收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装配知识的掌握;二是沟通水平的提高。

   下面我想通过在车间实践的一些经历,讲一些我对装配工作的体会:

   1.装配工作应把安全放在首位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人的伟大的同时,更强调了生命的脆弱,所以我们应时刻保持着畏惧之心,处处留意。对于从事大型设备装配工作的人来说,尤其应该注意,在工作中一定要掌握原理,遵守规范,防微杜渐,小心谨慎,把危险降低到最低。在这里工作的几个月里,我看到过一次比较大的工伤事故,感触很深,也第一次感受到工伤带来的痛心。实习期间,我也有过一次到现在仍然心有余悸的经历:那是在轧机底座液压缸试压的过程中发生的,记得那批液压缸正常工作时要求承受350公斤压力,为了安全起见,购买的液压缸承受的压力应该大于该值,我们在试压时会加压到450公斤压力。前几个液压缸在试压过程中并没有出现问题,到第四个的时候,所加的压力刚到400公斤,就听见“砰”的一声,液压缸炸裂了。幸亏先前老师傅提醒过我,试压有危险,操作时应该站在哪个方位会比较安全,即使这样,我还是亲眼看到了一块炸裂的小碎片,撞击到工作台后反弹并飞速从我眼前划过。那一次我真的吓到了,也从那时起,我真切体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

   2.装配工作特别忌讳返工

   记得很清楚,在我刚进车间的前几天,带我的师傅就告诉我:装配工作最忌讳返工,装配时按照合理的顺序一步一步来,每一步都做仔细,哪怕不太熟练,效率也不会太低,最怕的是做事不动脑筋,不考虑前后关系,闷头蛮干,错了重来,哪怕再熟练,效率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当时我也不太懂,犯了一些错误过后,才慢慢体会其中的意思。记得有一次,我在配油管时,考虑不周,直到回装管路时才发现与水管产生干涉,导致后来返工花了好长时间。类似的错误还犯过好几次,但正是这些错误让我逐渐成长。“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任何装配之前,都要先想一想,考虑全面了再动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3.装配工作要统筹兼顾,注重效率

   一个新的项目发到工位上,首先要统筹安排它的完成计划:哪些一定要先装配,哪些可以后装配,哪些可以并行进行,哪些一定要串行进行,哪些地方需要工时多一点,哪些地方则不需要那么多,哪些工作谁比较熟悉,哪些工作谁还不能胜任等等。只有这些统筹兼顾好了,项目执行时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4.装配工作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每个人的水平都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的,对于从事装配工作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很多问题提前发现,耐心解决会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损失。装配工作很多时候还特别注重经验的积累,设备完成的质量高低很多时候与工人的经验丰富与否有很大关系。

   在达涅利实习的这段时间,我于人沟通的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前辈们经常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现今社会,智商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情商的高低更容易决定一个人的层次,一个人的发展前景。工作了以后,我对这些话的感受尤其深刻,对于刚从学校走出来稚气未脱的我们,情商的提高真的迫在眉睫。怎么更好的与人相处,怎么更轻松的与别人沟通交流,怎么更稳定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

   “因为年轻我们一无所有,也正因为年轻我们将拥有一切”,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前半句告诫自己,对于刚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劣势,摆正自己的心态,戒骄戒躁,踏实做事,真诚做人;后半句激励自己,我们一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敢于迎接挑战,不惧失败,努力拼搏,前方的路可能会曲折,但一定坚信未来会迎来光明。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么就注定了风雨兼程,真心的希望自己能够在达涅利走的更远,更好。

   机械生产实习个人工作总结3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掌握机械的制图与测绘的必要性可想而知。 测绘实训是我们机械设计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学校就根据专业情况学校开设了为期两周的实训课,我坚持听从老师的安排,按计划完成每天的实训任务让学生从中更加深刻的了解机械的设计,制造与研发 ,认真的完成好这次实训,为学好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一、实训目的

   ①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测绘技能及绘图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及工作扎下初步基础;

   ②通过零件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工作的绘制,培养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零部件测绘能力。使自己能恰当选择表达方案、合理布图,正确绘图,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尺寸标注及各项技术要求注写;

   ③了解简单机器的装配工艺。通过全面、系统的零部件测绘训练,培养自身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

   ④熟悉运用有关资料(如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定画法等)。初步培养查阅标准资料的能力;

   ⑤培养自己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

   二、 实习时间地点

   20xx年3月18日到20xx年3月29日

   一号教学楼610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室

   三、实训计划

   18日、拆卸部件,熟悉台虎钳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画小零件草图

   19日、继续完成零件草图的绘制。

   20日、完成零件草图绘制,测量尺寸并标注,拟定技术要求。

   21日、 画关键部位的装配草图,修正零件草图的差错。

   22日、画装配草图

   25日、画零件图

   26日、画零件图及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

   27日、根据装配草图图和零件图画装配图

   28日、画装配图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检查尺寸,对比所有零件的尺寸标注

   29日、写实训报告、递交作业

   四、实训过程

   1、在测绘之前,对部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观察、研究、分析该部件的结构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解。

   2、学会各个测量工具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测量,运用各个尺寸计算公式来绘制图形。

   3、对不懂得地方我都经过请教同学老师进行学习和画图,确保零件图的正确性。

   4、参考书本进行尺寸的标注,以及对国家标准结合实际绘图进行实践。考虑并画出标注零件尺寸的全部尺寸界线和尺寸线。标注尺寸时,可再次检查零件结构形状是否表达完整、清晰。

   5、测量时应尽量从基准出发减少测量误差,尽量避免尺寸换算以减少错误,有配合关系的尺寸(配合孔轴)只测量它的基本尺寸,其配合性质和相应公差值,进行查阅。

   五、设计小结

   在为期两周的测绘实训中,我每天按时到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每天完成计划任务后才给自己放学。在测绘中自己做到了独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在遇到问题时和同组同学互相讨论,请教其他懂得的同学。通过对安全阀的测绘,是我掌握了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了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测量数据准确画出零件图形,让我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机械制图》课中的有关知识,让我的制图技能有了较大提高,能够在图纸上更加正确,合理的表达出零件图形。在测绘安全阀过程中我了解懂得了一些零部件的作用和各零件之间的装配联结关系。

篇6

关键词 :协作学习 机构分析 团队协作

在高职高专院校,机械设计基础一直是机械类专业课改的重点。这些年的课改证明:分组协作学习更有利于学习者发现并解决问题。所以笔者将协作学习理论应用到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一、协作学习及其特点

1.协作学习

许多院校统计,学生上课期间手机流量消耗惊人。一旦教师授课较为无趣,他们便将注意力转向网络。因而改变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已经迫在眉睫。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教学中都用到了协作学习,我国在推行新课改之后,协作学习方式也提上日程。由于它能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回课堂,所以现如今,它已成为高职类院校的重要教学方式。

2.基于协作理论的教学设计

基于协作理论的教学设计分为课前预习、课上协作、课后总结三部分,重在小组内和小组间协作的学习过程。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如图1所示: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有所改变,教师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起到的是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协作学习的中心,教师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引导学生协作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的能力。

(1)创建小组。教学研究证实,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能自发地进行协作。所以在课程开始前,创建小组是关键的环节之一。分组需要注意学生的规模、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问题。经过多年的企业调查发现,规模为2~4人的学习小组是最有效的协作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

(2)课前准备。课前教师需做足功课,创立教学情境,分解任务,上传后通知学生到网站下载资源。本阶段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依赖的特点,提供视频、动画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投入到课前预习中去。

(3)课堂协作。在课堂协作环节,教师作为协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监控者,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和答疑解惑。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共享学习资源。在此环节,需要学生做好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

(4)课后总结和评价。课后总结和评价是传统教学容易忽略的环节,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此环节,教师需用好评价和激励机制。具体方法如下:将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每次任务结束都要评出优秀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评价过程要公平公正,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主要以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基于协作理论的教学实践

(1)功能简介。机械设计基础在实施时,主要建立的模块有:学生分组及权限管理模块、任务分配模块、资源库模块、评价模块、总结模块等。创建的表格主要有:分组及权限表、教师任务分解表、学生分工表、评分标准表、总结表等。界面如图2所示。

(2)“项目二:上料机构的实现方式”教学案例。以项目二为例,来简单说明教学实践过程。

第一步,创建小组。将学习小组分为4人一组,每班可分7~8组。

第二步,课前准备。在课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将问题“上料机构的实现方式有哪些”上传到网站。在此期间,学生先做好预习工作,然后到网站下载资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步,课堂协作。

首先,任务分析(1课时)。本环节是整个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学生可以想到的方案有: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等。教师会通过生活中的机器:螺旋送料机、牛头刨床等,引导学生想到其他实现方式:导杆机构、螺旋机构、齿轮机构等。

其次,任务分配(1课时)。从每种机构的优缺点、制作实物的难度和本校的实训条件,在课堂上讨论出7种方案。

课后,教师将7种任务上传到“任务分配”模块,由每组自由选择任务,然后教师明确任务。

再次,机房仿真(4课时)。每组成员,画出方案图,方案通过后,在机房画出仿真图,验证本组方案的可行性。

要求:用Pro/E三维模型绘制。按实际定义各构件的约束关系,并进行运动仿真,如图3所示。

最后,到实训基地制作实物(8课时)。此环节是学生最有兴趣的,教师需要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把握好实训进度。

第四步,课后总结和评价。在此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写好各自的任务总结和PPT,组织学生进行答辩。评价的具体方法如下:评价是以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评分标准可在网站下载“评分标准表”。教师对评出的优秀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学生在整个过程的表现纳入平时成绩考核。

三、经验总结

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如下。

第一,在第一轮实施时,因为所用的表格众多,不但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大量的表格打印,也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在后几轮实施时,大多数表格都采用由学生网上填写的形式,不再打印。

第二,避免“搭便车”现象。虽然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但个体在整个任务中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所以做好学生的个人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人应有的技能。许多新思想都是在交流时,通过思想碰撞产生的。因此,只有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四、小结

笔者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协作学习应用到典型机械机构的认识与分析课程中,由于开发资源有限,所以功能仍不完善。但经过几年的实施,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动手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各种创新设计比赛中表现突出,符合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7

实践表明,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水平,更取决于情绪、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积极的学习心态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消极的学习心态却往往成为学习的内在障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在快乐中实现有效学习,在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教学质量,关乎教学效果。和谐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是关键,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所以,在教学以及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以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

第一,师生间相互尊重。师生间相互尊重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经验等。简言之,把学生作为一个权利主体来看待。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受到重视,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潜能,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快乐地获取知识、健康地成长。同时教师也必须不断在教学中提高学识水平,在做人做事方面做好楷模典范,以赢得学生的尊重。

第二,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理解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相互理解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间情感的加深,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第三,师生间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肯定,能催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信任教学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赢得学生的信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是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重要保证。

2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学生会积极主动,学的轻松而有成效,并从中感到快乐。实训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动手操作环节,所以,实训课在学习兴趣的培养上有着独到的优势。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置实训项目和内容时,做好两点:

第一,实用、适用。在实训内容的上,安排些在工作中能用得上的,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探究活动。例如:《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焊接实训安排了石英钟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等;《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的实训中安排了声控灯的设计与制作、电子称的设计与制作、别克汽车发动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等;《变频调速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的实训中安排了三层电梯的控制系统与调试、高层住宅恒压供水模拟控制及刨床模拟控制(多段速选择)等。

第二,分层次、有梯度。实训项目和内容的设置要由浅到难,由基础过渡到专业。先让学生轻松入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继续认真学习的欲望,再逐步加深过渡到专业水准,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及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能力上真正地成长强大起来。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首先安排基础类的实训,例如电工工具与仪表的使用、低压电器的识别维修与拆装、机床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等,再深入到较为专业的项目,如CA614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电路及故障排除、数控机床主轴的调试等。总之,精心设置实训项目,引导学生在兴趣和激情中快乐地学习,最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人格和修养,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

3 体验成就感

篇8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涵盖面广、知识量大、章节联系松散、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对工作原理理解不清、对应用特点产生混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等现象。所以,怎样优化《机械基础》课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效果便成了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恰当的课堂提问会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悬疑,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状态,从而吸引学生去探索这一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授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使之富有启发性,切合学生接受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问题的设置必须紧扣课文,要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并有助于培养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螺纹种类及应用时,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问题:(1)台虎钳中螺纹是什么形状?(2)自行车轴上螺纹是什么形状?(3)车床上丝杠螺纹是什么形状?(4)三种螺纹截面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再想一想,生产生活中,哪些场合用到螺纹?虽然螺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经常接触到,但需要经过仔细观察比较后才能正确回答出。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自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自行车轴上螺纹采用三角形螺纹,因而联接强度高,自锁性能好;而台虎钳和车床中传动螺纹采用梯形螺纹,因而其强度高,螺纹对中性好,传动效率高。通过合理设疑,然后举例验证,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讲完“铰链四杆机构”这个章节时,可以根据日常人骑自行车现象,设计问题:人骑自行车包含哪几种传动机构?学生往往会认为只有一种链传动机构,其实还包含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即车身为机架,脚踏板为曲柄,小腿相当于连杆,大腿相当于摇杆,是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这样设置问题既紧扣大纲要求,又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一些提问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分析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时应从工作循环着手。要完成下列“快进—工进—快退—卸载”工作循环,系统必定具备以下几种基本回路:因其可进可退,故一定具有方向回路;可实现快进、工进,说明速度可调节,所以具有速度控制回路;能完成卸载,故还有压力控制回路。但是为什么能完成工作循环?各回路中液压元件是什么?作用如何?由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对各回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就比较清楚了。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机械基础》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其所有知识都是建立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并和现代机械工业密切联系的,所以教学中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中可采用实物直观演示教学、现场参观教学、电化教学等形式,让传动系统运动起来,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领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如在讲到铰链四杆机构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该机构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性质,可先利用学校自制的模型进行现场演示,再分别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便可发现三种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工作有什么差异,学生会发现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的转动和摇杆的摆动是可以转换的,但当以摇杆为主动件时,要实现运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方法,否则会卡死。最后再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如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机构是采用以摇杆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而且是利用飞轮的惯性作用通过死点位置;公共汽车车门的启闭机构是采用反向平行双曲柄机构等。再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实训车间参观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可带领学生参观各种车床,将车床的主轴箱箱盖打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直观地观察到齿轮传动与变速的过程,观察轴上零件(齿轮、带轮、轴承)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方法。通过人工移动大溜板,观看齿轮齿条传动过程;挂自动走刀,观看刀架纵向和横向自动进给与变速过程。现场总结齿轮机构的主要类型(平面与空间齿轮传动、直齿、斜齿、外啮合、内啮合、齿轮齿条;低速、中速、高速等)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传递运动及动力,改变速度大小和方向)。上完“曲柄摇杆机构”和“导杆机构”后,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去观察牛头刨床设备。在工厂师傅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牛头刨床机构的运行情况,就能够较快理解“曲柄摇杆机构”和“导杆机构”这两种机构的运动规律;通过观察牛头刨床进刀时慢、退刀时快这一现象,就容易明白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等特点。教师此时还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即将要学习的间歇运动机构中的“棘轮机构”—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组成及运动特点。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作很好地“消化”。

三、确定教学主线,化繁为简,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任何一门知识都具有系统性,《机械基础》亦如此,因此课堂教学应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而不会产生错乱的感觉,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机械基础》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液压传动,其中各类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又可分为很多种,由于种类众多,容易使学生感到内容繁杂,造成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好各类传动机构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常见的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作为这一部分的教学主线,让学生在学习到某种机构时,联想到其它机构,并进一步引导他们主动分析各种机构的异同点。

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是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变换运动形式(移动形式与转动形式之间的变换),实现可燃气体的进气、压缩及排气;利用齿轮机构变换运动速度;利用凸轮机构变换运动形式(将转动形式变换为移动形式),实现进气阀与排气阀的开关。内燃机工作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包含了传动中各类主要机构,在绪论课“机器与机构”内容的教学中应较详细地介绍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并要在以后各章节的教学中加以引用。如在讲解曲柄滑块机构类型时,我们知道该机构有两种类型,即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及偏心曲柄滑块机构。这时可以先提问:在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究竟采用哪种类型?接下来讲解这两种类型的区别,即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没有急回运动,而偏心曲柄滑块机构存在急回运动。然后解释:对内燃机的输出要求是尽可能匀速输出,故选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这样以实际工程机械为例分析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及偏心曲柄滑块机构的特点,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又如在讲解“凸轮机构”这一章节时,也可以内燃机为例,介绍内燃机利用凸轮机构将轴的转动转换为阀门的直线运动,但主轴转动与活塞直线运动之间的转换是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实现的。接着提问:为什么不能应用凸轮机构来实现主轴转动与活塞直线运动之间的转换?这时,应先引导学生回顾前一章节的内容:平面连杆机构(包括曲柄滑块机构)由低副组成,能够传递较大功率;再引出凸轮机构的特点,即凸轮机构能实现较复杂的运动输出,但凸轮与从动杆间为高幅接触,易磨损,不能传递较大的力,故常用于控制装置。由于这些差别,所以内燃机中是利用凸轮机构实现阀门开关的控制,而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实现功率的传递。在同一个实际工程机械中,对比讲解不同机构的工作特点,使学生既对所学各种传动机构有一个整体认识,也加深了对机构间异同点的认识,达到围绕教学主线、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加强学科间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基础》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它和《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时要和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如在讲到“轴”时,可以车床主轴箱为例并结合上述几门学科中的知识进行讲解。一个车床主轴箱就涵盖了以上几门学科的内容:从轮系——主轴,这中间涉及齿轮、轴等零件的尺寸确定,涉及齿轮、轴等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的选择,涉及齿轮、轴等零件的结构图,涉及齿轮、轴等零件的加工工艺,涉及轴上零件装拆、轴承选择,涉及轮系传动比、末轮转速计算等。通过对各学科知识间的综合,将原本孤立的知识重新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机械基础》课教学方法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化繁为简,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了各传动机构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掌握了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峰.对中职《机械基础》课教学的几点看法[J].神州,2011(17).

[2]康亚珊.关于“对口升学”班《机械制图》教学的思考[J].大家,2010(17).

[3]王广权.浅论《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J].青春岁月,2011(08).

[4]叶敏.尝试和碰撞——关于设计基础的材料教学[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篇9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53-01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是:为社会企业输送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中初级专门人才。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学生必须在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掌握。因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是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办工厂化学校、育技能型人才”是我校的办学方向。如何沿这个方向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在市委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狠抓学校内涵建设,在实训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10月27日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校胜利召开,我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模式做为经验在会上进行交流,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一、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供学生参加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场所。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一)建设实训基地的原则。1.专业性原则。所建实训基地要与专业对口,能够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实践性原则。建设实训基地,应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基地要重视学生的实训教学工作,有能力安排好实训工作。3.先进性原则。实训基地是在相关专业的实践领域内,具有一定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实践教学单位。4.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5.稳定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实训基地包括校内、校外基地,实训基地要具备:1.有稳定的场所,有明确的实训目的和内容。2.有稳定的指导教师、教学辅助人员队伍。3.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4.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训项目。5.场地、场所设施能满足实训教学要求。

2008年,在政府的参与指导下,我校与北票煤业有限公司、波迪机械有限公司、针纺服装园区、华电铸钢有限公司等27家知名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16家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数控技术、机电技术专业的校内机加实训车间设有普通车床、铣床、刨床、钻床,数控车床、铣床17台套。根据实训教学需要,把车间划分为钳工工位区、车工工位区、刨铣工工位区、数控实训工位区、实训研讨区5个部分。在上述不同的工位区分别完成车工、刨铣工、钳工工种的实训教学。实训研讨区为师生学习和交流提供平台。在这里,实训指导教师就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讲解、分析。学生在这里学习和做实训前的准备活动。实训具备生产功能,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技能操作应完全同化于生产中的技能要求。在实训教学中培养生产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实训教学模式

突出技能培养为主,学生终极目标的实现应定位于实训教学。实训教学质量如何保证,怎样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计划。尊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对理论的验证促进作用。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先进行阶段性的理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为实践活动服务的指导思想,然后适时进行实训教学活动。在实训教学环节中完成对理论的认同、检验、掌握及应用。促进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更好地应用于下一步实训教学。

(二)采用恰当的实训课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实行“准备、示范、模仿、练习、巩固提高”五步教学法和“工位化”、“岗位化”教学模式。在实训工位前开展“探究式”教学,在实训车间大胆尝试项目教学,使专业教学真正从教室走到车间,实现车间与教室、师傅与教师、学生与徒弟、作业与作品的“四个合一”。五步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下达实训任务书。学生就实训任务要求做好理论方面的准备。在这个阶段让学生明确教师要教什么、怎样教,方便学生了解实训目的和要求。2.示范或演示阶段。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实训内容并结合生产实际,讲解、示范操作过程,讲清怎样做及为什么这么做。参与实训的学生针对实训内容,认真观看指导教师的示范,仔细体会动作要领,并为自己动手操作做好心理准备。3.模仿阶段。实训教师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试着做。在该阶段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或暂时停下来在研讨区就具体问题进行讲解。4.练习阶段。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根据实训任务进行独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及时纠正。5.巩固提高阶段。整个实训操作结束后,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实训学生进行技能操作总结,结合操作使用中涉及的工、夹、量具的有关知识,组织学生在实训研讨区进行再次练习或讨论。

通过上述五步连续,逐步提高的连贯操作,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实训教学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完成技能培养的教学任务。

(三)实训教学项目的确定。实训教学中项目的开设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组织、实施,项目开设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以企业生产中实际加工制作的产品为对象进行实训项目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1. 实训教学更结合生产实际,加强了就业岗位的针对性,对学生生产技能的培养及职业标准的达标更有力。2.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实训教学面,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工程实际问题,对学生处理各种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帮助更大。

(四)实训教学质量的考核。实训考核是整个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是评价实训成功、失败,是学生技能、品质提高的强有力证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考核:

1.工件加工制作质量。2.在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操作的前提下,完成实训任务的速度。3.实训任务完成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运用到实训中去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力。4.在实训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毅力、渴望成功愿望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5.在实训中重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文明使用设备、工夹量具的情况。6.在集体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合作、创新意识、沟通交际及冷静客观处理问题的能力。7.实训报告完成的质量。

篇10

一、前言

目前数控机床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数控技术飞速发展,而大量数控技术的说明书等资料很多都是英文的,所以很多企业需要熟悉本专业又熟知英语的符合型人才,为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英语成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我所担任的数控专业英语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现结合实际工作总结一下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英语的教与学。

二、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的10级数控技术两个班的专业英语课程,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学习兴趣差,不能集中注意力,往往被动听课,接受知识零散,未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学习效果较差。

(二)教师方面。

数控专业英语的特点是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而英语专业的教师理解数控专业知识较费力,往往课堂变成了讲解单词,翻译句子,与专业知识脱节的教学,所以我院的专业英语大部分有专业教师上课,而专业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不娴熟,导致课堂汉语讲解过多。

(三)教学方法方面。

由以上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即学习新单词,翻译课文,课后练习,作业讲解的步骤,使课堂教学比较平淡,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使本课程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为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各专业、各课程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改革,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实际工作总结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措施。

三、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条措施

(一)选择实用性教材。

我们选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黄星老师等主编的数控专业英语高职高专教材,该教材紧密结合数控专业的基础知识,控制面板等内容实用性较好,每个单元都是由专业阅读、了解控制面板、模拟套写、交际会话、开拓眼界等五部分组成,既密切联系实际掌握专业知识,又加入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与他人简单交流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数控专业英语教材中是用英语讲授数控技术专业知识,有些知识比较枯燥,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把枯燥的内容用其他形式表达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讲机床的种类及结构时,有车床lathe 、铣床milling machine、刨床planer、磨床grinder等把各机床的图片投影出来,加上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一定比一味的死记硬背效果好。

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英文视频资料给学生放,例如讲第一单元数控技术简介之前,给学生放一段介绍数控技术发展的英文视频资料,既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引用视觉刺激,提高其注意力。

(三)采用现场教学。

常用的数控系统的控制系统大多是英文的,机床控制面板上也是英文表达,在讲解机床控制面板等内容时若采用现场教学,把学生带到实训车间,有具体实物参照,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所学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数控专业英语的课文内容主要是介绍数控专业知识的,内容较枯燥,长时间听课学生的注意力会下降,所以要增加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可以安排每次课准备一个英文笑话,课间或一堂课抽出10分钟放流行英文歌曲,既放松了身心,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锻炼听力,长期坚持相信一个学期会有很大的收获。

(五)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

数控专业课教师讲授专业英语,虽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所以作为任课教师要坚持每天学习英语,有机会可以参加英语培训机构的培训强化听说能力,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篇11

1.1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并且,每一阶段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培训中都发挥着不同的功效,通过多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共同作用,最终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明确各教学环节的作用及功能。我校在遵照教学大纲标准的基础上,将企业内相关岗位用人需求纳入教学范畴,合理分解机电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将其合理贯彻于不同实践环节中。经数次跟踪调研,明确各环节教学定位,构建合理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我校建立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中,基础训练以巩固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牢靠专业理论、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为主要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更好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专业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教学主要任务;选修教学环节,主要在于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便利,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进而达到强化学生技能的效果。

1.2实施“会———懂———精”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往往是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学习职业技能,最后进入实习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主张“先理论、后实践”,是由纯理论学习到纯实践操作的过程。大量事实证明,以往传统职业教育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在毕业后普遍感觉在学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华而不实,难以实现学以致用,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适应不良的问题。学生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通过实践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才能真正领悟专业知识与技巧。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我校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及企业人才需求,将“先会后懂再提高”作为新的教学理念,不再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秉持“够用”原则开展理论教学,重点关注实践教学,实现实践课程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上,优先考虑实践课程教学需求,在此基础上安排理论课程,即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并对实践感悟作出总结,再来开展理论教学。例如,在数控铣工操作方面,首先让学生大概了解其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必备技能,熟悉其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再来学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确保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牢靠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同样先进行数控铣工实际操作,再来学习“数控铣工工艺”等专业理论知识,实现学生在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中的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业教学变得更具针对性,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

1.3有目的地到企业工厂进行教学

在职业教育中,要实现学校依托企业,而企业对学校高度认可的目标,需要构建合理的学工交替教学模式,并维持学校与企业和谐、平等、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让专业学生在实习中,通过一线岗位亲身体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并感悟其职业职责,以此来达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责任感的目的。

2实践教学考核环节方面的改革

2.1模块考试

在学生完成每一阶段的实习任务后,应组织进行相应的实结考核,在考核合格前提下进行更加专业的实习,以此来确保学生在每一阶段实习中能真正掌握必备技能。例如,钳工实习考核达标的学生,才能进入机床检修阶段实习,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支持其尝试考取工种等级证书。

2.2技能大赛

在学生顺利完成每一阶段的实习后,学校与教师可结合专业特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型的技能大赛。例如,在学生完成金工、设备操作、铣工操作等各个阶段的实习任务,且实习考核达标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与更高级别的铣工技能大赛,并颁发相应的铣工等级证书。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改革

实践训练基地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当前我校已顺利完成了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秉持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原则,建立了机电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以及电力拖动实训中心,以重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机电实训中心内,配备了相应的车床、刨床、铣床、钳工操作台、机械测绘设备、数控加工设备等。这些设备不但能满足单项技能训练,而且能满足综合性技能训练。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保证。我校的做法是建立了一个小型机械加工厂,配备必要的数控设备与机床设备,为本校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平台,拥有普通机床设备和数控设备的小型机械加工厂,为本校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平台,也可对外承揽适量的机械加工任务,使校内机械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4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的主力军,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效。在高职院校内,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专业水平较高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建设,培养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教学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说“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好坏将影响着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近几年,我校机电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双师型”教师数量奇缺,教师任务繁重,并且许多教师为新任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提升,难以胜任专业课程教学。对此,我校积极组织对新任教师的培训活动,并开展校与企、校与校之间的专业性讲座,以期在最短时间内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进而保障机电教学的质量。通过多方信息反馈,我校机电专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高,受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5激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以及创造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前我们学院机电专业教师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整个教师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过去从事中专教学的教师,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大,绝大多数为自学专业知识的,并未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二是来自于高校机电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年龄较小,接受过高等教育,理论水平相对较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一定要具备积极参与教科研的思想与行动,但是现在的高职机电专业教师缺乏科研的意识和动力,仅仅强调教学工作。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是由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为此学院又进一步加强改革科研活动。改革过程中我们按照教学现状与专业建设实情,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之中。第一,以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为切入点,安排教师开展各种级别的课题探讨,在此基础上,认真实施开展校级专题探讨,引导他们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积极探讨怎样将各种新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之中,例如任务型教学、合作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等。第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教科研激励机制,定期检查教师的科研开展状况,对科研中取得较好成果的教师加以奖励,并与其待遇、职称晋升以及评先评优等挂钩,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是鼓励他们主动研究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最后,坚持以校为本,以解决本校的具体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引导教师努力改正其教学行为,探讨反思教学课题。这样就推动了机电专业教师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6充分发挥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在我校实践教学改革中,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委员会的委员包括各专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让这些拥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委员参与到实践教学的改革中,不但可以应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还能够很好地运用他们广泛的外界关系。我校邀请他们来校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同时请他们指导学生的校外专业实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篇12

轮机工程基础课程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能、船用碳素钢、合金钢、铸铁、非金属材料、机械制图、常见的机构与机械传动、常用的仪表及单位等。课程涉及知识点多、内容杂、难度大,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对各章节之间的教学联系缺乏清晰的认识,学习效果差。而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满足于给学生讲道理,以为道理讲清了,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仅仅简单地记住了一些名词术语或要点,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仍然没有质的提高。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解决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提高轮机工程基础教学实效性的几个措施

1.投其所“好”,调整教学计划

中职类学生学习基础差,对纯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喜欢动手进行实践。我们可以抓住他们的“喜好”,调整教学计划,采用理论和实践并重并行的方式进行授课,既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又增强了实践技能。这也是中职院校改革的方向。

轮机工程基础课程原有内容中存在大量纯理论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尤其是中职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相对较难。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且对大部分不想深造的学生而言应用价值不大。纯粹理论的内容虽不能完全抛弃,却可以进行适当压缩,使其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了。正如教育部文件所提出的只要“够用”就行,不必太高太深。

轮机工程基础所讲述的一些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光靠凭空想象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船舶机械设备的内部构造,以及一些比较重要的零部件所在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在真实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各种机构、零部件的操作训练,这将使学生得到现实的好处,就是理性知识与感性体验实现了结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如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车工车间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主动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现场操作。任课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实训阶段不仅不能缺少,而且必须强化。要建立专业实训场所,或者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参观、见习,甚至直接动手

演练。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占有主导作用。只有对某门课产生兴趣时,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听、说、观、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上的规律和理论,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不断提高注意力,时常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掌握一种低耗、高效的学习方法。

3.授课内容尽可能的平常化

鉴于轮机工程基础中有些机械原理学生很难接触到,而且对机械构件也不是很了解,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采用另外的方式进行授课,就是将船舶机械设备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见的设备,或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设备结合起来。当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内部构造后,教师再把区别点阐述清楚。也就是说将较难理解,较难懂的不常见的船舶辅助机械设备进行平常化,用最通俗的语言将比较难懂的原理说出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快也比较容易,而且记忆也是最深刻的。缝纫机就是典型的曲柄摇杆机构;起重吊车就是利用四杆机构的原理进行工作的;配钥匙是采用凸轮机构的一个例子;电影放映机机构就是槽轮机构等。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利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来讲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这样的课堂不再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轮机工程基础教学涉及到很多概念和具体的图形,黑板的大小显然不足。如果采用课件教学就不同了,我们可以把有关的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内容增加与课时减少的矛盾,而且由于多媒体课件中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过程不再单调乏味,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轮机工程基础多媒体课件能将录像和动画技术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具有很好的可视性。

5.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

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工程素质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在一定意义上说,轮机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教师自身的工程素质有内在的关系。因此,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培养。首先是“走出去”。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观摩、实践、学习,来提升教师的工程素质;其次是“请进来”。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中实践能力强,又具备教学能力的轮机长、大管轮请到学校中来,担任专业课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再者是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通过继续学习和继续教育,助推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最新技术。这是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性的根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