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2-08-19 12:06: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生学习经验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生学习经验总结

篇1

基础教育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改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探索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这是课程改革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特的课程领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1]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内涵

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学习方式,或者是一种课程类型,也可以看做是以知识与经验并重的生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综合概念,包括两方面的意义,既有学习的内容,又有课程的内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研究性教育的定义是:“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预测交流结果。”[2]

二、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地理是指家乡的地理知识,它的内容是学生家乡的地理环境,乡土地理的教学不能仅仅限于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家乡地理环境中的几个要素,开展研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乡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乡土地理环境就在学生身边,是学生身边可触可及的熟悉事物,展开实地调查简单易行,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和交通状况,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改善家乡面貌激情。[4]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大自然,走入社会生活,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分析调查本地自然条件对社会环境、经济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改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一手材料,了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面对环境污染,引发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5]

3、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造力

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内容多种多样,课题研究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例如,对水污染的研究,还要用到化学知识,网络计算机知识。研究性学习中,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交融,学生多渠道获

取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学生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乡土地理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是家乡自然和人文环境,如,地质地貌、气候植被、自然资源等,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具体过程是

1、确定课题和制定方案

确定研究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第一步,课题的确定,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乡土地理内容丰富多彩,自然、环境、经济、旅游各方面。确定研究课题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考虑研究的创新性的价值性,课题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课题确定后,要认真制定课题方案。考查课题背景,设计课题研究步骤和方法。确定研究分工,预算研究经费,考虑研究规划,预设研究结果

2、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

制定好课题方案以后,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具体实施的课题方案,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取舍,整理归类,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和证据,通过判断推理、归纳演绎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图表。[6]

3、交流课题研究成果

学生对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交流展示课题研究成果。[7]写作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开展辩论会、建立研究型学习网站等。也可以把研究得出的建设性结论提交给政府的相关部门。[8]

总之,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加强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9]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念,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10]

参考文献:

[1]尹后庆,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2011

[2]杨慎德,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0

[3]柯志坤,,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

[4]王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河南大学,2013-05-01

[5]李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2013-05-01,

[6]杨光生,信息技术与农村中学乡土地理教育有效整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06-01

[7]李宣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华中师范大学,2012-05-01,

篇2

初入初中,踏进了校园的大门,一切都向新生的太阳都觉得很新奇,心里总有抑制不住的激动。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还有我们连见都没有见过的多媒体设备,这一切的一切都标志着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学生了,现在已经成长为了初中生。上了初中,老师讲课的方式也变了,因此,适应老师讲课方式,增加同学间的友谊,才能使我们的初中生涯更加阳光明媚。每一次考试都是对我们成长的记录,第一次月考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考试,因此才更应该学会总结。期中考试,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学习,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服输的精神,谁也不敢落后,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

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学到老活到老。”的确,学习伴随着人的一生。因此,我就学习的经验总结了一些要点,如下:

篇3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最受用,这恐怕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也不是没有答案。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进行总结,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在课堂上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从而能够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初中语文教学流程的方向总结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语文教育者根据经验总结出来这样一条流程方向:第一步就是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开始之前一定要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对文章就有大体的了解,做完相应的课后习题,剩下不会的题目就可以在老师正式讲课的时候,着重听讲自己不太懂的问题。第二步就是在老师讲完文章之后,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完成,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把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出来,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讨论交流中得出答案。最后一步就是老师要将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及时补充正确的答案,对于说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人教版中《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中,老师先让学生在讲课文之前进行内容的预习,在老师讲完文章之后,让学生做后面的课后题,在回答该怎样看待盲孩子影子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一些欠缺,这时候老师就要再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遵循的经验原则

1.学生掌握主动权原则

如何让初中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在传统教学意义上的课堂上老师是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处于一个被动者的地位,而根据教育工作者多年的经验,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要让学生去主动地进行学习,给予学生一些能够发挥创造性的课堂活动。比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济南的冬天》,老师让学生主动地朗读,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老师要进行奖励表扬,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就是在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篇4

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初中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桥梁,所有游戏都是学生们的乐园,民间传统游戏,如棋类、电子、扑克等都得到了孩子们的迷恋,玩起来可以废寝忘食且乐此不疲。因为孩子们需要玩,玩即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

通过对近几年来的总结、感悟发现,教师们上课时都喜欢运用游戏的形式来解决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等问题。一堂体育课的成败取决于课中教师游戏的组织与运用是否成功。因此,我们通过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对《新课程标准》解读的理解进行分析讨论等得出一些见解供同行们参考。

1.体育游戏的概念及特征

1.1 体育游戏的概念。所谓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学到了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

1.2 初中体育游戏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通常我们在体育课中运用的游戏都比较简单,它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和较复杂的规则,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场地、器材以及比赛时间,也没有严格的规定,比较适合于青少年活动。

2.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以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体育课堂,体育游戏都成为其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4.提高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需明确的要素

4.1 明确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内涵体育课堂教学的初衷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某项知识技能。而体育游戏则是达成让学生学会某项知识技能的手段或载体。

4.2 明确体育游戏的对象体育游戏的对象是初中生,教师在安排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时下的时代特征。当代的初中生个性与早期的初中生由于所处的年代不同,精神与物质条件的区别,使得他们出现了较大的个性变化。

5.提高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的措施

5.1 结合时代特征,借助潮流音像在明确初中体育游戏课堂教学要素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结合时代特征,不仅使游戏的内容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现实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游戏与现实紧密相连,有一种就在眼前的感受,学生会产生新奇和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游戏兴趣;借助潮流音像可以满足学生对于喜爱角色的表演欲,又可以利用学生急于展示自己所喜欢角色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游戏的积极性。

5.2 结合年龄特征,遵循客观规律,加强安全教育编排的体育游戏必须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遵循客观的由易到难,由量小到量大的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

6.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6.1.目的性教学原则宣传。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游戏教学法也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设计游戏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

篇5

初中生物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自然学科之一,近年来南京市也开始将其纳入了中考范围,其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大。但在初中阶段,生物这门学科与语数外这样的主科相比,课时相对较少,学生也不够重视,给教学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巩固知识,及时反馈,并且能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便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此,提高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谈谈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几点看法。

一、目前课堂提问中的不足之处

从踏入工作岗位到现在已经七年了,我总结出了在课堂提问中自己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这也是很多年轻教师经常会犯的错误:

1.上课时喜欢一言堂,一般是从课开始一直讲到课结束,采用满堂灌的形式。

2.对有些表现较积极的学生经常提问,而对其他学生提问较少,这样就使得信息反馈的效果大打折扣。

3.着急赶进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短暂,往往很多学生还没充分思考就着急回答,结果错误较多,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提问的问题不科学,只是单纯的问学生“明不明白”,“理解吗”,“是不是”等等,旨在追求热闹场面,学生一问齐答,没有任何启发性。

5.所提出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层次分布,或者较简单,不能起到反馈作用;或者较难,没有遵循从易到难的过程,学生不能适应,无法作答。

6.惩罚性提问,发现有学生精力分散开小差,突然点名发问,借机惩罚,久而久之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像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的提问策略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问。

如何设计有效提问,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设置层次清晰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吃透教材内容,熟练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在设问时应重难点突出,考虑到学生的分层,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例如,在讲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内容的小鼠实验时,我设了四问:A.实验用了几只老鼠?分别是什么颜色的?B.实验中每只老鼠分别提供了什么?C.生出的小老鼠是什么颜色?原因是什么?D.该实验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这组问题逐个深入,由浅入深,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效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达到了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利用启发性提问,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今年初中生物实行了新的《2011年版生物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所提问题要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发现。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探索生命的方法》时,教师展示给学生四种探究方式,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最科学的方式,并说出理由,总结出科学探究的对照性和单一性原则。这样,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教师不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诱导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篇6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往的数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现代化教育思想,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在讲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进行改变,逐渐提升数学教育效率。从诸多方面、各个角度来建立高效分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1课堂教育策划原则

1.1培育初中生自觉学习水平:在教育阶段,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建立“做数学”理论而非是“内容对话”,可以以现实生活状况为指导,强化初中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的扩展,在具体情况之中去处理数学问题,唯有如此,数学教育规划原则方可在课堂中得到同学们的关注;汽车是在初中学习阶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参加教育互动实践之中,经过沟通,使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到对方思想之中的缺陷和科学性,从而对自身的学习方法展开检查,全面提升学习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2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数学内容非常抽象,例如描绘几何图形等,使同学们在一时之间难以去理解,由此使许多初中失去了学习热情。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自觉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探究数学知识,针对于和谐课堂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教育实践中,老师的教育方法需要和实际密切关联在一起,从现实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合理借助同学们的生活情况,提出问题,使他们回答问题,进而提高初中生的求知欲。

2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式非常老旧:在以往的教育教育思想引导下,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以老师为核心,老师的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整个教育环节,老师占有课堂教育的主置。据相关信息表示,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教育工作繁重、教育知识独特性等,导致老师在教育实践分配阶段,极少兼顾到同学们的兴趣、喜好和是否对这一教育方法感兴趣、认同状况怎样等内容,所以,初中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也难以全面得到激发与调动。此外,初中数学教育环节,很多的繁难偏就难题依旧产生在课堂教育之中,导致初中生对数学这个学科产生了恐惧、厌倦感。

2.2教育实践严重分离了现实生活:据研究显示,学生对初中数学出现抵抗情绪和不感兴趣的重点原因在于,以往教育机制下的数学教育实践和生活实际基本上不脱节的,由于学生没有兴趣和热情,因此难以提升数学教育质量和效果。就少数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方法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少数学生为此丧失了信心。

3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育措施

根据上述对现在产生于数学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和成因研究得知,若要强化初中数学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与效果,实现有效的数学教育课堂创建目标,需要从如下几点着手:

3.1激发初中生的热情,建立高效课堂: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升课堂教育的效果,实现教育目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对数学和谐课堂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老师需要以培育学生的兴趣为基本前提,经过创建轻松的教学环境,将非常抽象的内容通过基本的模式展示出来,以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还有助于降低同学们的学习压力[1]。第二,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整个讲学环节,老师也应努力参与到学生之中,和同学们共同来思考问题,而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初中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置,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由于得到尊重而出现较强的学习热情。第三,借助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不但有助于和学生产生良好的沟通关系,而且还有助于和学生之间建立互动的桥梁,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质量。

3.2引入数学观念,提升教育效率: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使用渗透思想,提升同学的数学逻辑思维水平,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认同数学逻辑观念,提升初中数学教育效果。在开展渗透思想讲学过程,老师需要先试试渗透划分,进而提升他们的分类观念,老师应该指导同学使用分类思维去处理数学问题[2]。例如,老师在教学图形时,能够知道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和图形彼此之间的关联来讲解,按照图形的外形与特征来分类,使同学从划分的环节直观体验,利用分类观念去处理图形难题。另外,在数学教育环节,有许多定理法和其他数学式子,均全面展示了数学的分类观念,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加强学生学习分类的观念,结合实际的数学难题,进行研究、探讨,经过小组竞答等模式获得问题的结论。

3.3培育初中生的探究水平与自学水平: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数学教育环节需要从根源上转变以往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应该突破以往的重教材内容教学而忽视自主学习水平培养教育模式,需要以培育初中生探究水平、自主学习水平为主[3]。据调查显示,数学教育和学习基本上是在发现和探究中培育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思想与能力,经过同学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方可达到真正数学教育效果的提高,方可达到高效课堂创建的目标。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引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全面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4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得知,初中数学老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升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渗透思想引导初中生,使学习和现实生活关联在一起,深入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梁春梅.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和实践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28-129.

篇7

(一)缺乏针对数学概念记忆的策略性知识。我国是一个教育历史悠久、教育经验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在“记忆学”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这在“应试教育”教育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数学“记忆型”教学突然在理论上被界定为“数学应试教育”的代名词。这样一来,向来受到重视的“数学三基”数学理论研究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同时,理解型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越成为当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核与教育界理论研究的热点。这意味着前者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视阈的一个“真空地带”。可从我国数学教育教学规律可以看出,“记忆型”教学是初中数学学习必不可少且占有重要地位的方法论。因此,不能因为素质教育的倡导就彻底否定了记忆教学的价值,或者说割裂了记忆与创新教育的必然联系。

(二)缺乏权衡记忆与理解的关联意识。在“应试教育”阶段,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只顾及数学知识传授的量的积累与扩充,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知识质的积淀与提高;只强调向学生“填塞”数学知识,从而忽视了“填塞”的方法论要求。这一阶段实质上是记忆完全占据统治地位的阶段。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作用下,许多数学研究者有这样一个共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决定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有学生自己理解过程的参与。此观点后来不断被强化,以致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走向了一个与前者完全相反的极端,即理解完全占据同志地位的阶段。但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后,一条数学教学科学规律终于得到广泛的认可: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动态化过程。记忆与理解的最佳结合点在于寻求恰好的“平衡支点”。

(三)缺乏系统性数学概念梳理意识。记忆学显示:有效的数学概念记忆的结果应该是使数学概念在大脑中以网络链接模式有机组合的。初中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只有也只能以这种模式存在,才能更加利于以后知识的择取与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样显示:只有学生自身经过同化和顺应作用形成的知识结构才具有基础性、可辨性、适用性的品质。数学理论的逻辑体系更是决定了数学概念应该是一系列概念环节互为相扣的链条有机体系。

但是,初中生特别是那些在数学迷宫里徘徊不前的学生,长时记忆体系中的数学概念却是孤立的、散乱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学生没有有效地讲求记忆策略和没有处理好数学概念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外,主要是学生没有整体意识,没有从宏观上梳理所记住的数学概念,更没有理清数学概念间的联系。其实,即使在教改后的现在正在应用的数学教科书里,很多基础练习都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概念而设计的,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节、章,甚至是一册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关系的练习。

二、初中生记忆数学概念的对策选择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4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要求的逐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越来越受教师和学生重视。

一、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现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经常会有考试成绩很出色但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的学生,也有看似思维敏捷但用英语发言时就会结结巴巴的学生,更有根本无从用英语表达内心观点的学生……学生为什么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表现得如此困难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不重视口语表达。很多家长与学生衡量学习的好差都只看考试成绩,虽然考试中有口语测试的部分,但与书面试题相比口语测试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家长和学生对口语表达都不太重视。

2.羞于表达,没有勇气和自信。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担心自己说不好、担心自己说错、担心其他同学嘲笑等都会使得学生在口语表达时不够顺畅,越是如此越是容易产生恶性循环。

3.词汇量太小。有的学生学习时不注重积累词汇,导致想表达的时候缺乏可用词汇。

4.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环境中进行交流,那么语言学习更容易成功,这是欧莱特交际教学思想中的观点。不仅如此,欧莱特还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判断其语言形式的\用得体与否,并且有利于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但是现实生活学习中,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的情景太少,所以学生真正运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和交际少之又少。

二、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措施

1.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口语表达。交流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英语是国际上用于交流的官方语言之一,因此,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这方面的意识,并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2.欣赏学生表达,促使学生建立与增强自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古话足以说明兴趣对于学习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说”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说”逐步转变为“我要说”,从而使得口语教学变得生动、真实、高效。

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觉得没有压力继而产生“说”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开发适合学生英语交流的课程资源、语言情境,利用学唱英语歌、短剧表演、讲故事、小组对话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英语交际的平台,不断刺激学生“说”的欲望,激发出他们“说”的意愿。教师可以设计由易到难的口语表达练习题组,鼓励和欣赏学生的口语表现,不断给学生的“说”增加信心和动力。教师可以迎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口语游戏比赛,刺激学生由“说”到“说得对”、“说得好”。

3.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词汇量是口语表达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确保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单词之后,还应该加强拓展性的练习,引导学生或是阅读英语课外资料,或是听听英文歌曲,或是看一部英语原声电影……长此以往,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词汇量也在无形中得到扩大。

4.丰富口语训练的形式。“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口语的训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是必需的。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除了坚持长期的口语实践性训练以外别无他法,而长期的实践训练没有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支撑会很枯燥乏味,所以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和手段在口语实践训练中相当重要。

(1)Free talk.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英语自我介绍、英语对话或小品表演等多样化的口语练习,让学生在这五分钟内自由发挥,人人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与欣赏学生的表达并及时指导与总结。

(2)Recitation, imitation and retelling.背诵和模仿对于口语训练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口语学习方法。在学生的口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还应对学生提出“复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为灵活。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78-02

“体验式”化学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化学教师的“一言堂”行为,而是通过对讲解、实验过程中学生所发现的难题进行解释,以这种对话式、动手式教学来提供给学生一个公平、轻松的成长环境,并以此来增强日后对化学的实践能力。而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更是强调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体验实践,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经验总结,关注学生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以一种教学互动实践来成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和感悟。另一方面,体验式教学还是以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创造能力为出发点,通过重复的实验来将书本上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进行再次展现,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体验式教学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第一,体验式教学在化学课程中的概念界定。“体验”指的是我们对某个化学现象通过用心去感受、用手去实践来得到结果的体验过程。只有经过这种体验,我们才能够对一些陌生的化学变化转变为能够交流的体现。而这种体验式教学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更是要求学生通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来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可以说,这种体验式教学是初中生对化学概念认知的本质飞跃。

第二,体验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流程。在中学阶段的化学体验式教学一般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体验阶段、分享阶段、讨论阶段、总结阶段和最终的应用阶段。与之相对应,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提供:对应的化学体验情景、新知识点引入、组织话题进行研讨及点拨启发、总结反馈。只有化学教师能够将这些客观的主导作用发挥完善,才能够引导着学生通过对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领悟,以体验实践的方式进行证实,最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提升。

第三,由于初中阶段的体验式化学教育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亲自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接受化学知识信息来产生对化学知识的向往和兴趣。使学生真正地从感性到思维上发生转变,在认知初中化学知识的同时,对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触发式思考探索。

2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实践

作为一门以实验过程和结果为基础的学科,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与产生过程的实操和体验,通过对实验研究的体验来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操性。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对书本上各类实验的开展和实施,帮助学生以一种直观的感受来获取化学知识。同时在培养化学实操技能的同时,还应当做到边思考边操作,通过身临其境的化学实验研究过程来感知科学奥秘的伟大。比如,在化学实验中针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碳相互反应的知识点授课过程,书本上仅仅是对固态烧碱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和解潮进行讲解,并将与其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板书罗列。由于没有具体的课后要求,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师是不会有太多时间将这种生成物实验展示给学生,通常都是以一种对知识点的记忆来对该部分知识点进行学习。而“体验式”教学课堂则是会通过对这个反应过程的具体展示来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调动学生对这个反应的浓厚兴趣来引发深入讨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不要告诉学生二者之间会产生碳酸钠,而是通过一个“贪吃蛇吃鸡蛋”的实验演示,来给学生最为直观的体验。通过实验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参与体验,相信当学生们看到老师和参与实验的同学将氢氧化钠注入锥形瓶的同时,熟鸡蛋瞬间掉入瓶中一定会大吃一惊。这时候化学教师便可以趁热打铁,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被激发的时候,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来分析“为什么贪吃蛇会把鸡蛋一口吃掉”通过参与实验操作同学的描述,以及各组讨论的观点进行总结。首先,氢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候,能够生成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而这种化学物质是什么呢?也许有的同学说利用酚酞进行检验、有的同学会提议利用盐酸进行观看是否有气泡生成的实验。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这样的检测方式。通过试验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初中生在枯燥的化学中得到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更能学会如何在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时通过抓住内在矛盾来解决难题。这种引导对初中生的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教师在整个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导师”身份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体验式教学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点上的全新体验,同时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还会学会在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关键知识点,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提出解决方式。这不仅会为学生学好日后的化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还会让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最大提升。

3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领会化学专业的魅力

新课改主张将学生从繁重的应试负担中解救出来,让他们回归属于孩子们的学生生活。这种情况下,广大初中化学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强调学生学习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联系生活与化学的关系、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来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感知,最终做到以此来解决日常生活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以说,体验式教学不仅为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更多的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来丰富学生在化学专业中的体验,还能够卓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全方面地渗透专业知识。甚至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历史与化学进行有机融合,通过重做化学历史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性实验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化学的魅力。将原本抽象的化学专业知识变成一种直观而又立体的视觉冲击,保证学生在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中得到有效提升,这对培养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这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环境下化学专业教学的魅力所在。

4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的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必须以教师日常开展的教学活动为指引,通过对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化学专业的本质入手来寻求新的教学手段,以一种体验式教学的视觉来为初中化学教学既定目标保驾护航,这些都对提升初中化学教育的授课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10

初中生在九年级首次接触化学课程,也是他们思想的转变时期。这时需要培养他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习惯。化学这门课程联系现实中的物质的组成变化,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这对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有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科学方法。对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法的依据

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首先要顺应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信息的发展,不能只掌握书本知识,而是要在大量信息中高效的处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社会信息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其次掌握学生的心里,初中生在此阶段是一个转型期,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但是在组织性、灵活性和逻辑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初中化学的中的实验课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实验课时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和总结等,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再次,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观察和资料收集是初中化学的三个重要学习途径,实验中充满了很多的未知,学生能够进行推理、比较和归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的原则

根据新教学大纲的提出,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教学,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原则:首先,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育不仅要把教材内容较好还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一起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次,由浅入深,科学教学方法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方法。比如说: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可以先通过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以后的过程中让他们进行推理分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和知识基础之后,可以让他们自己进行简单的试验设计。再次,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题,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管能动性。初中化学本来就是倾向于实验课,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三、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的学习为以后的高中、大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这门课程是以实验和简单原理为基础,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下面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的教育,每一门课程的编排都蕴含着科学的思想。初中化学的教材中也是如此,在的学习中首先是每一个具体环节的学习,最后是归纳总结。这种思想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化学讲述的是物质的构成、性质和本质特征,化学的各个知识点都在不断的完善中,并且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严谨的科学性,每一个概念都蕴含着科学方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传给学生。

第二,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理解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使他们了解科学方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说让学生对酸碱盐的反应的试验进行自行操作,并归纳总结规律性;还有自然界的“鬼火”是怎么形成的?这都能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应开放性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

第三,在实验中进行科学教育方法,化学的进步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实验示例,课后讨论题也大多数涉及到实验的研究。比如:通过典型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通过试验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对特殊试验进行更充分的科学教育;对于化学发展史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和优化;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

第四,形成知识网。化学知识内容分散,需要理解的内容较多,而且有些知识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久性不够好。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让学生容易理解的网络结构。

四、小结

本文从教学的依据、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法上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心里状况、联系实际等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丽岩.初中化学老师的定量认识思维现状调查分析[J].

[2]梁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烟台市为例[J].

篇11

一、前言

《新课程标准》在对教学的建议中专门罗列了一条充分激发学生的经验兴趣理论,加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点来提高学习的质量,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初中更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书本知识,更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学校及各个培养单位在加强学生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就应运而生,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体育课来加强体育锻炼,如何将经验兴趣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之中,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将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高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阳光体育”教学在全国各教育单位的全面实施,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改革中规定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健康状况,改变了原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灰暗局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它不仅仅是借鉴了以前体育教育的优秀经验,而且还充分将现代教学的理念融入其中[1]。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高兴愉悦的活动相结合,不断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并能从中获得快乐,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二、加强经验兴趣学习

众所周知,所谓经验兴趣,就是以人为本,充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点,这个要因材施教,因为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这就会导致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有所不同,所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擅长的特长就会相应地有差别。这就要求现代教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拥有分析学生不同差异点的能力,掌握应变各种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像花蕾一样在阳光下尽情的绽放。同时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提上日程。而各门课程也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让他们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联系起来,是各门学科之间的交流多了起来,同时各种高效有用的教学理论也不单单属于某一门学科了,这就产生出一种合力,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产生好处的合力效应,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人格独立,这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是一次新的突破,更对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教育体系的改革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不仅体现在学习各种书本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相应地更能体现在体育教学中,突出注重经验兴趣的作用和功能,不仅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更能将初中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得到充分的贯彻的落实。

三、策略和实践探索

各学校体育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仅要结合以前原有的合理有效的经验,更是在摸索中不断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充分将学生的心理、生理及社会三要素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调控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虽然在新课标中提出了三个课程目标要素,但是并没有具体可以借鉴的教学实施方法和要求,这就给体育教师上课提供了充足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分析男女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点,因材施教。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游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其能真正成为能真正适应社会的社会人。再次,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的学习各种比赛的简单规则和基本打法,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模仿明星们的打法,感悟和体会运动健将们坚韧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精心预设,有效生成

通过加强对学生经验兴趣理论的培养,不断利用到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首先能增强初中生的体质,利用合理有效的方法,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的“健康第一”的理念,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其次,加强体育锻炼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一个“小社会”,通过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同学们能真正学会和人相处的能力,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关心和照顾人。这样使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就能学会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再次,通过经验兴趣学习理论还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学习到有用的基本运动技能,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关心时事体育,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运动员们高涨的斗志,坚韧的性格,这些都有利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经验兴趣学习理论的分析和经验总结,得出了加强经验兴趣学习对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体育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不断推进新教学体质的改革,在深化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更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秦鹏飞.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1,(07):58.

[2]蒋绍武.论经验兴趣学习理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9):22.

篇12

目前,初中生常常忽视地理学科的学习,但是地理作为中考的科目之一,也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必须提高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有很大帮助。对于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评价

1.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

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比较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师生之间关系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以往教师只重视教、学生只重视学的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健康长久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对于地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并且教师要把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出一批实用型人才。

2.注重教学效益

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主要是指教师不仅要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要重视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在基本的教育体制下,利用较少的时间和物力完成教学,使学生既能获得充足的知识,也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由于每个学生资质条件不同,所能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1.讲课内容要精细化

初中地理内容涉及广,这就要求教师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基本知识和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进行精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每堂课的基本知识。

2.注重读图析图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对地理数据和地理事实材料、图表等熟练掌握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地图思维,让学生认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

3.开展课堂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