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18 05:59: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问题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问题论文

篇1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问题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要想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完全解放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求学的第一阶段,作为启蒙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激发创新意识和开拓性思维。跟随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学生今后的发展。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能力素养的提升成为关键问题。根据现在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完善,还需进一步壮大和充实。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大都偏向理论型,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普遍不高,严重影响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1].

(二)教学和管理观念落后

学校的管理者和部分教师还不能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之中完全转变过来,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依据学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很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学管理者的认识不足,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创新意识,在实际应用中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心智研究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是7-13岁,正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心智发展并不成熟,心理素质也都较差。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老师虽然谨遵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但是对学生的心智问题并不关注,导致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存在盲目性、教条性等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得不到发展。小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管理下学习兴趣很容易缺失,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三、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质量,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较低的情况,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关键。培养全能型人才是当下教育的宏观目标,而对小学生的培养主要借助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或者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必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在招募教师的过程中应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考察,不仅保证较高的理论基础,更应注重实践能力和个人素质。

除此之外,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方法,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2].

(二)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管理,不仅要改变管理方法和手段,更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以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孩子能否得到全面发展才是关键。在小学这个特殊阶段,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培养,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内课外双重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应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设备和教学氛围两大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习兴趣,更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在小学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建和完善。一方面,教学设备的配置应全面适用。孩子的全面发展需要进行很多的课外活动,教学设备如果配置不全面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个和谐的班级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班级管理,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为学生创建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3].

结语:

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其变革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传统教育观念很难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关注等,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管理中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不断完善,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篇2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篇3

1.请您介绍一下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

答: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余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大力推进“普九”目标的实现。截至2000年年底,全国实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普九”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8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90年的97.8%提高到99.1%,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85%以上,2002年更是达到92%。据2000年在巴西召开的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部长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位于9个国家的前列。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义务教育的发展,包括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加大政府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落实税费改革中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关政策,“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工作初见成效,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积极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采取措施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书本费和寄宿费等。

但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我国的义务教育也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我国义务教育总体水平低、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全国还有400多个县尚未“普九”,一些已经“普九”的农村地区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巩固提高的任务十分繁重。中小学教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经费投入尚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等。

2.现在中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国家将如何缩小这些差距?

答:根据国务院近期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国家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村和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一是从2003年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使西部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经过不懈努力,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二是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三是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四是积极推进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五是大力开展“两帮扶”(帮扶中西部贫困地区、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在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两个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的同时,建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贫困县、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本省(区、市)贫困县制度,并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整体推进受援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3.现在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仍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薄弱学校,社会各界对如何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分关注。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工作情况。

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很多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一些薄弱学校。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大中城市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尽快使薄弱学校达到各地的办学标准。同时要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改善生源质量、完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调整学校布局等方面全面加强薄弱学校建设。(2)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要从当地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制定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提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尽快改造薄弱学校。(3)各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的督导检查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4)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解决薄弱学校问题的同时,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5)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各类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

4.成人扫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请您谈谈我国扫盲教育的进展、个人脱盲标准和促进妇女扫盲工作的情况。

答:1990年国际扫盲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扫盲教育的发展,兑现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的承诺,努力实现将文盲率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的要求。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即将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根据1990年、200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盲(15岁以上)数量从18200万人减少到8500万人,盲率从22.23%降低到8.72%;青壮年(15-50岁)文盲人数从6171万人降到2044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从10.34%降到5%以下,实现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也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将文盲率降低一半的要求。为此,我国许多地区或单位也荣获了“娜杰达·克·克鲁普斯卡娅奖”、“野间扫盲奖”、“世宗国王奖”等国际扫盲奖励和荣誉,充分反映了我国扫盲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扫盲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9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UIS)公布了全球过去10年扫盲最新统计数据并指出:在所统计的40个国家中,中国在扫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最大。

关于个人的脱盲标准,根据城镇和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测算后制订的标准是: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农民识15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账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妇女扫盲工作。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巾帼扫盲行动”,设立了“巾帼扫盲奖”,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活动,使妇女文盲率大幅度下降。1990—2002年全国脱盲的5040万人中,有62%是妇女。成人妇女文盲人数由1990年的15900万人降到2000年的6181万人,妇女文盲率由1990年的32%降到2000年13.5%,10年间下降了一半以上。男女文盲率差别由1990年的19个百分点缩小到2000年8.5个百分点。青壮年妇女文盲数量由1990年的4443万人降低到2000年的1503万人,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14.78%降到2000年的4.21%,妇女文盲下降的幅度超过了全国文盲平均下降的幅度。为进一步扫除妇女文盲,国家将把妇女扫盲教育作为全国扫盲工作的重点,推动各地积极实施妇女扫盲项目;在课程改革中以妇女学习为重点,确定适合妇女需求的内容、课程;国家新增的扫盲奖励经费重点奖励扫除妇女文盲先进地区;注意选聘妇女扫盲教师;实行扫盲工作责任制,把妇女扫盲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人。事实上,目前中国的扫盲教育对象大多数是妇女,所有的措施都是围绕这一需求制订的。

5.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共同发展?

篇4

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是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基于2007年7月20日至2007年8月1日对安徽省宿松县五里中学,长铺中学,响堂小学部分学生、家长及老师进行的随机调研结果。此次调研的326个样本中,家长102人,学生224人。学生中男女比例为5:4,其中高中阶段的平均年龄为15.4岁,初中阶段为12.2岁,小学阶段为9.3岁,学生样本在个教育阶段即高中、初中、小学的所占比例分别是2:3:3,在访谈的家长样本中,其中父母83人,其他家庭成员19人。

(一)家庭教育目标——跳出农门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农村,在这些家庭中48%是核心家庭,“农村生活太苦,农民太累”,“考大学,赚大钱”,城市中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发展机遇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92.1%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城市最优化”成为不变的主题,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过早的感受城市的优越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入城市的私立学校。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首应解决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主题——配合文化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农村高中生的父母大多出生在60年代,由于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有将近一半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可想而知他们根本无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而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而言,父母已有的知识以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现在农村中的许多父母已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日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他们的弥补措施,有89.2%的家长确定不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有57%的父母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干农活,有58.8%的父母支持孩子在假期上辅导班,37.2%的学生曾经有过或现在有自己的家教老师,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增加了,孩子课余辅导的质量提高了。但相对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学校减负,父母加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知识爆炸的时代家长们感到了没有知识的压力,高强度的学习负担下孩子也感到学习的压力,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迫在眉睫。

(三)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及地位

根据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医学杂志等权威媒体及学术期刊的最新报道推知,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胎教问题。首先,文盲的母亲无从得知胎教的意义和方法。其次,低文化水平的母亲不能给与胎儿良好的语言环境,须知母亲说话的语气和内容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教养。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双方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许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母亲对孩子有着全面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表明,母亲的素质对孩子的十二项主要心理品质能够产生全面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占12%的文盲和半文盲家庭中女性的文盲率为67%,调查的所有母亲样本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总人数的80.8%,而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比例。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女性的身上,照顾家庭、干农活、教育孩子等家庭负担一下子全落到她们的身上。母亲还须面对强大的压力,一方面必然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胎教及出生后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对自身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许多女性的重男轻女观念比男性更加强烈,这样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认同的理念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对新事物的认知落差

现代社会报刊、网络铺天盖地,新文化、新知识层出不穷,易于接受外部新鲜事物的孩子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外部新鲜事物本身就接受比较慢的农村父母们,他们也难以帮助孩子真确认清它们的本质,不免在家庭成员的之间双向学习过程之中出现子女对长辈们的误导,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失误。以网络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有66.1%的父母知道网络但并没有亲自用过,只有19.6%的父母表示自己曾经接触过网络,对一般的网络知识略有所知,还有13.3%的父母竟对网络一无所知。

(五)攀比——学习方向误导动力

家长相聚,谈话的主题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把分数和在班级或学校之中的排名作为判断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会误导孩子的学习方向,扼制孩子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有65.1%的家长对孩子考试的成绩非常重视或重视,在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有许多的家长用经济手段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六)农村学校无奈的双重角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校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个体在接受学校规范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仍时刻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奋斗目标,如果二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必然对个人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似乎责任不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学校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农村的家长们又将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推脱给学校,许多父母认为学校应当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学校一身挑两担,扮演双重的角色。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犯错误后有46.8%的家长选择了立即向老师寻求帮助。帮助父母教育孩子这是老师的职责,许多老师反映有些农村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时好像将孩子的教育权全部移交给了老师,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有利于学校与家长联合起来对孩子因材施教,但农村家长对老师信任的前提值得深思。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打工浪潮的不断兴起,许多的农村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而对孩子的教育长辈们的教育理念又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就成了他们的求救站。除此之外许多家长还认为“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交了学费学校应该对孩子的全部负责”,“管孩子这是老师的义务”。

农村学校作为遍布城乡基层的公共机构,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任务。向孩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保证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真正要使孩子学会做人,这仅仅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家庭教育有着其它教育形态无法弥补的内容,学校如何通过提高家长的文化认识水平来引导孩子的成长,这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条件。实质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不应该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应尝试着将两者结合,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二、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对策

目前中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些地区许多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面对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他们已亲身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尊重知识,注重德行,试图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子女能够德才兼备,但是由于受客观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及主观因素——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以至他们蹊径难寻。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及我国部分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文章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1993年全国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差距为1.9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1492.2元:476.1元。李岚清曾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时指出。从1995年开始到‘十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了89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共198亿元,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至2002年,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今后还将继续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在4年内解决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中央财政还拨款3.64亿元,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2年示范试点项目”,2002年以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二)鼓励农村兴办儿童教育机构

相对延长学校正规化教育的时间,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但现存农村幼儿园布局分散、规模小、效益低、职责不清、管理不顺。先进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建立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办园新体制,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质量,为农村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

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展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应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并且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比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有正确认识,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认清现在的教育及就业现状;对孩子加强“三农”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变不利为动力。

(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当地妇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转变她们的观念,改变她们对固有的、不正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五)文化反哺——“我来教教父母”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教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冲破传统的“家长改造制”模式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双方的沟通,寻找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有77%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或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耐心的解释或与父母商讨,而大部分的父母也能接受孩子的意见。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父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六)采用“示范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篇5

调查发现,部分孩子在父母离开以后,生活、学习、安全、心理、品行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家务活增加了他们的负担,没有营养充足、美味可口的饭菜,没有家长的辅导和管教,心理上产生畏惧感和自卑感,出现成绩下滑的迹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以下从家庭、学校、政府这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一)家庭

1.父母不在子女身边,对子女的关心有限

父母平日都会打电话回家关心孩子的健康、生活、学习等基本情况,会定时向监护人寄钱,以满足子女生活学习所需。然而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而言,每周通话一次、每年同住两三个月,是不够的。

2.父母不在子女身边,对子女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农村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多都是文盲,他们不太可能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什么帮助,加上他们年迈,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离开而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缺乏家长的辅导和监督,不少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经常成群结队的到处游荡,留恋于网吧、游戏机厅,荒废自己的学业。

(二)学校

学校是孩子主要接受教育的地方,不过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教育的缺失不能得到有效弥补。

1.教学办学条件差,经费不足

农村学校的条件很差,很多基本设施都无法满足。教室和宿舍都十分残旧,冬天冷,夏天热。很多学校都没有足球场、排球场,没有完备的体育设施和场所。图书馆形同虚设,书籍存量很少,仅供教师们阅览。办学条件的不足使得孩子们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其主要缘由还是经费不足,财政拨款有限,几乎每所学校都负债累累。

2.教师流动意愿强烈,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老龄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或者骨干教师流向县级学校,以期望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和更好的福利待遇。由于代课教师的工资很低(调查数据为300元到400元),很多年轻教师选择外出打工,寻找更好的机会。唯有年纪大的教师流动性最差,占到教师总数的很大比例。教师的老龄化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3.学校以升学率为目标,政策制定不合理

农村的学校重视应试教育而轻视素质教育,制定了非常不合理的政策,取消音乐、体育、美术课,只剩下文化课,这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为了提高升学率,有一所中学在中考报名之前,初三学生进行一次毕业考试,制定一个分数线,过线的学生继续留在学校,没有过线的学生则勒令退学,到学期末再颁发毕业证书。许多学生就此彻底离开了学校。

(三)政府

教学条件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教育经费的不足,以及监管的不力,对此,政府有很大责任。

1.县乡财力有限,致使学校教育经费不足

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之间的矛盾就突显出来。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有限,却承担着很多职责。义务教育投资成本大、见效慢,无法得到以追求政绩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的青睐。

2.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不够

学校周边有不少网吧、游戏机厅。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管教,加上生活费由自己支配,频繁光顾甚至痴迷于这些场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地方政府并未对此从严治理,因为他们更偏好其中的经济利益(开网吧需要向有关部门疏通关系)。地方政府为自己争取了短期利益,毁害的却是年轻一代美好的未来。

二、政策建议

1.各级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支出

从教育效率的角度,教育经济学的有关研究已经显示,教育阶段越低,教育的社会效益越高。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称,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是“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而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占全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比例偏低,同时义务教育财政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向城市倾斜严重。

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十分严重,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则更加严峻。农村教育经费不应该由县乡财政负责,中央、省级财政应该向农村教育进行专项拨款补贴,完善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农村中小学的经费压力。

2.学校应该努力改善教育条件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而不应该发展成为竞争升学率的赛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促进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学校应该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保证教师及时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应该特殊关照,提供良好的宿舍和食堂,分配生活辅导老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另外,开通教师——监护人、教师——家长热线,增加学校和家长、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三方共同努力,共同教育。

3.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加教育机会、就业机会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专门以考不上高中的广大中学生为培训对象,让他们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一技之长。这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以后进城务工会有更多机会。另外,他们也可以留在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建设。

4.促进户籍制度改革,方便农民工子弟进城上学

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公平的待遇。目前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由于户籍的问题,对于大量师资完备、条件优异的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同等的待遇。要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应逐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城上学。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王善迈,曹夕多.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

[3]岳元发.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

[4]温铁军.分三个层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

篇6

1.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培训内容层次单一,方法单调。

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未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层次,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培训内容往往相同,缺乏针对性,由老师集中讲解,学生听课,缺乏交流和沟通,这对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课堂效果不理想。而平时的自学,往往各自为政,时间和效果均得不到保证。

1.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继续教育中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教育比较重视,而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内容较少,并且平时不少单位忽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是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1.3缺乏培训与会计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

对与会计人员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缺乏培训,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对工作有较大影响。

1.4对继续教育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会计从业资格暂行办法》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和检查作了明确规定。但是,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与规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问题:①部分会计人员不重视,只是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年检。②具体培训机构管理不严,甚至简单应付了事。使得培训质量很难得到保证。③考试要求不严。考试走过场;有的甚至不组织考试,发一个证了事。

2.改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2.1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首先,财政部门要选择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培训机构来实施培训,并加强对培训实施的监督检查;其次,变集中培训为分散培训,可以分地点、分时间段、分批次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效果。第三,要保证培训的时间,严格按照规定的学时进行培训;第四,严格培训期间的考勤,保证出勤率;第五,严把考试关,对于确实成绩不合格的,应重新参加培训。

2.2有针对性的安排教育内容,实施分层次教学。

培训内容应根据会计改革的变化不断调整,并保证培训的及时性,让会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会计改革的最新内容。对不同层次、岗位、职位的会计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例如:对于初级职称会计人员,应把培训重点放在对会计理论和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上,并加强日常会计方法和技巧的交流探讨;对于中级职称会计人员,应重点放在会计制度的难点分析和财务管理等内容;对于高级职称会计人员应主要放在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不仅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还要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等。

2.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采取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重视培训的同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自学积极性,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录象等形式组织学习;充分发挥会计学会或单位的组织作用,通过组织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学习交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学习,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综合素质。

2.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会计人员假账不断,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忽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源之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靠几天的培训不能解决,需要常抓不懈,财政部门、各单位应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树立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强教育,会计人员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陶冶,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2.5加强与会计业务相关知识的培训。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经济交流的增加,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对于会计人员越来越重要。首先,应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除一些常规计算机操作和知识外,应重点掌握操作系统和财务软件的安装和日常维护,有条件的应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设计方法;其次,要有针对性的掌握一定外语知识,要重点培养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使其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达到一定的书面和对话交流能力;第三、要加强其他相关知识如经济、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超级秘书网

篇7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调查、呼吁,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探索,90年代初期的发展、推进和后期的全面重视、整体发展等四个阶段,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已将心理教育摆上工作日程,一个强有力的学校心理教育系统已初见端倪,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文件后,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已开始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但在实践中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学校心理教育实践,对中小学心理教育内涵及外延的界定,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原则、方法等理论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明确的认识。由于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明确,导致中小学心理教育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果实践中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阻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容易把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引入歧途。本文就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关于“心理教育”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1.关于“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心理教育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真正把“心理教育”作为一个术语提出来的是我国近代学者、心理学先驱人物王国维教授。他在《论教育之宗》一文中提出“心育”,不过他当时所说的“心育”是相对体育而言的,是智育、德育、美育的总称,是智、德、美三育之总和。之后,我国长期忽视了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一直被排斥在中小学校的大门之外。改革开放之后,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班华教授又提出了“心育”问题,除自己撰写有关论著外,还指导研究生探索这一问题。1994年,他在其主编的《心育论》一书中对“心理教育”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心理教育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同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不少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中,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两个术语,强调它们在培养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维护受教育者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我国心理教育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

目前,无论是在教育理论工作中还是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三个术语并存并用。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多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术语。然而,对于三者的关系,我国许多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并不太清楚,常常把它们看做等同的概念。根据我国多数学者[1]的理解,心理教育在内容上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成功、成才)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都只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部分。因此,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提法,都可以用“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来统摄。这样,可以避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对此三个术语的误解,有利于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开展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化。

2.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目前,关于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也多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其实,这种提法是不妥的,它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论,把心理活动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把心理教育看成是学科教学的外加成分,因为如果只是“渗透”就有了随意性。可“渗透”,也可“不渗透”;可“小渗透”,也可“大渗透”;可“浅渗透”,也可“深渗透”。这就削弱了心理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科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为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反之,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因而要求我们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学科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外加的成分,它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赞同“学科心理教育”的提法。这一提法准确地表述了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恰当地反映了学科教学是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体现了“学科教学活动过程同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科教学活动本身就必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心理教育”[2]。

二、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责任问题

我国现在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按专业水平和发展趋势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经过正规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是现在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三是不能胜任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四是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德育副校长等。从总体上看,我国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已经形成队伍,并且粗具规模,但具体到每一所学校,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相当匮乏,专兼职教师一般为1~2人,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教师既要上心理教育课,又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还要进行各种心理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心理育人,人人有责”。全面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科教师都能担负起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重担,尽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所出现的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独撑门面的局面,才能把中小学心理教育落到实处,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的主阵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中小学把心理教育狭隘化,认为它是心理教育专家和心理教育专职教师的事,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成为实施心理教育的“看客”。因此,在中小学心理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在心理教育专家指导下的,以校长、德育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心理教育专职教师为骨干的,以学科教师为主力军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格局。只有这样,广大中小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中小学心理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三、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

目前,在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凭借的是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很少把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这种主观判断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乐于学习、遵守纪律、求知欲强等;二是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与教师相处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为主的个体行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乐于交往、不固执己见等。由于理论界对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应包括哪些内容等,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再加上中小学教师缺乏对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各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与心理学界所界定的标准比较起来,往往表现出许多差异,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许多教师在判断学生是否心理健康时,把心理教育狭隘化,主要是以学生“是否以学习为主”这一维度为标准的,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他们往往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而不是有意识地从人的心理的各个维度严格区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三是把一些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合。这部分教师很少从心理健康层面去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心中缺少实施心理教育的正确依据。

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教师掌握正确的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因为教师作为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他们所持有的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决定了教师所采取的心理教育策略及心理教育的结果。笔者认为,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应成为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唯一依据,因为心理教育的任务包括培养、开发、预防和补救,如果把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定为心理健康标准,就会使心理教育的任务狭隘化,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较多地注意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排除与预防,而忽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特别是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在参考心理学界所界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则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所应持有的重要依据。其中,心理学界所界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是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尺子,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间接依据,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直接依据。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才能准确、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教育。

目前,制定科学的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能够判断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解决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的关键,而制定科学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应注意:(1)体现发展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心理学界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研究,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要及时地体现发展了的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富有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时期的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在内容上要全面,能够反映出中小学生心理的各个维度的发展特征。

四、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中小学心理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许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1)认为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不少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时有意无意地制造了学生新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新的心理疾患,从而使心理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认为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许多学校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是对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实质上是把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责任推卸到个别心理咨询教师身上,致使广大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得不到满足。(3)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教育课。不少学校每周安排固定的课时开展心理教育课堂教学。这种做法,虽然使心理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心理教育课侧重解决一般性、共性的心理问题,不仅很难深入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不能灵活、及时地顾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误区表明,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形式单一化,教师没有掌握实施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缺乏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因此,解决好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是获得心理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注重实施两个策略:一是全面动员,多渠道、全方位地将心理教育贯穿于中小学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专门与非专门渠道;二是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合唱”。只有形成中小学心理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实施策略如下图所示:

从教育这个角度上讲,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教师应注重在借鉴国内外已有心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适应学生心理的教育模式。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教师无论采用何种心理教育模式,都应使这一心理教育模式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

五、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问题

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数量上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并且粗具规模。但从质量上看,我国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的质量不高,心理教育水平整体比较低,致使许多中小学的心理教育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当前,在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在强调“量”的急需的同时,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而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增强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能力,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仅重视中小学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以致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面对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普遍地显示出较差的心理教育意识和较低的心理教育能力。

针对我国教师教育在培养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上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发展的特点,应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就是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及中小学校乃至教师个人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在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关键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和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小学各项工作中的动力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为此,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必须加大教师教育改革的力度,把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之中,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体系;中小学校领导应把培养教师心理教育能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来;中小学教师应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投身于心理教育实践,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

2.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培养与实践活动训练培训,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心理教育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心理教育理论水平。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要改变过去培训内容只停留在先进教育经验介绍的层面上,其内容应主要集中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等学科知识方面,力求使中小学教师具有心理科学的理论基础,懂得教育科学的原则、艺术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实用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医学的基本常识,拥有哲学的头脑和社会学的视野。其次,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开展心理教育实践训练培训。通过训练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及其他活动中如何确定心理教育目标、如何实施心理教育策略、如何开展心理测量、如何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如何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如何评价心理教育等,使中小学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心理教育实践经验,提高心理教育能力。

篇8

一、地勘单位改革形势下青年员工思想存在问题

地勘单位青年职工继承着老一辈地勘人“三光荣”的优良传统,能吃苦耐劳,敢于奉献,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现处于地勘单位改革的关键时期,不少的青年职工出现了迷茫、对工作松懈的等思想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地勘单位改革认识不足。部分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对深化改革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自觉参与的意识不强。极少数职工不理解改革的内涵,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抵触情绪,认为改革就是全面转企,还有些干部职工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态度不积极,存在自由散漫现象,依然对“事业单位帽子”、“财政拨款”有心理依赖,安于现状,不愿开拓市场。 二是对地勘单位改革有顾虑情绪,担心无法共享改革成果。青年职工作为单位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一方面既希望通过改革,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又担心改革会影响自己事业身份,没有保障。虽然地勘单位改革会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很多方面也都是针对临近退休的职工的,对于青年是可望而不可及。三是青年职工价值取向利益化,奉献精神和忠诚意识有待提高。因单位职工年龄存在断层现象,一些老技术骨干相继退休,大批中青年职工成为了单位的主力军,给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活力的同时也给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随着市场经济和“大地质”事业的发展,外部的大环境造就了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影响着青年职工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沿用过去说教式的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取得实效。青年职工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能力强,更注重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预期的回报,容易急功近利,奉献精神和忠诚意识有所薄弱。青年职工价值取向利益化,随之出现有效益就做,没有效益就不做,认为“干得多,错得多”,不敢大胆工作,缺乏担当精神。正因为当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如何根据青年职工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突出。

二、地勘单位改革形势下做好青年职工思想工作建议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握青年职工思想特点,关注青年职工的思想动向,深入青年职工,与青年职工坦诚沟通,设身处地地站在青年职工的角度为他们着想,多给职工分析形势,提高职工对地勘单位改革的认识。以讨论会、座谈等方式对青年职工的政治宣导,全面解读与宣传地勘改革政策,在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二是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活动载体,引导职工突破旧观念、旧思维的束缚,把改革发展机遇和优势讲清楚,把改革的方向和措施说明白,让职工充分正视眼前困难,看到发展希望,树立发展的信心和勇气,针对职工比较关心的政策性、原则性较强的问题,及时向职工把进行传达,引导职工抓住机遇,适应改革,鼓励创新实践。使得各项深化改革政策平稳推进。三是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堡垒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保障、思想引领、行动鼓劲”作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把党员干部和青年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为地勘单位改革、稳定发展做贡献的新要求上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深化改革工作的深度融合,利用多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和职工职业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职工职业素养。优秀的地质文化是地勘单位持续发展的灵魂,也是地勘单位保持持久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要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地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质文化熏陶和导向作用。 四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坚持个性思想教育。主要指我们地勘行业所产生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思想,传承“三光荣“精神、“四特别”精神,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凝心聚力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新时代下,大量的单纯的会议思想教育和灌输式教育都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应该采取渐进式引导方式,以红色教育、演讲比赛、志愿者活动、交流学习等多种活动为载体,对青年职工进行教育引导。结合单位实际创新沟通方式,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现代便捷的交流平台作为思想宣传工作的阵地,及时有关政策,供职工下载学习。努力把思想教育工作融入青年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大限度的引导职工传播地勘行业的正能量。

三、地勘单位改革形势下做好青年职工思想工作意义

青年职工是单位发展的希望,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事业单位灵魂的最高体现,它与单位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本着关爱青年职工和坚持以人为本出发,最大程度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尤其在地勘单位改革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渗透到系统管理之中,结合于单位的内控管理、贯彻于生产经营中,让青年职工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踏实工作,不因为改革造成青年职工思想负担,帮助职工消除思想困惑和工作疑虑,立足实际,顺应形势,勇于创新,提升职工队伍的战斗力,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扬“三光荣”精神,主动作为,用青春、激情、智慧创造出一项又一项找矿突破,树立起地勘单位响亮品牌。

篇9

二、明确成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总的来说,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独有的生活方式,也即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所说的“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的生活”[2]。

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一是要培养学生自由选择的意识。向学生展示未来种种的可能性以及人的存在的种种可能性,从而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决定。

二是要培养学生选择过程中的责任意识。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其生活,生活是他自己的,他要对他哪怕是漫不经心的选择承担所有的责任。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选择过程中产生的焦虑、苦恼以及恐惧等情绪,让学生意识到产生这些情绪是因为其心中有了“责任”二字。要通过对死亡话题的呈现和探讨来使学生关注个人存在的短暂性,唤起他们的紧迫感,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创造、实现自身的价值。三是要引导学生养成真诚的个性品质。要使学生既不随波逐流,同时又不自欺欺人,而是遵从内心的意愿做出真实的选择。要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真诚可能带来的孤独,坚守自己的信念,避免丧失自我价值。职业学校要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目标,在成人的基础上引导职校生成才。

三、选择灵活适切的教育方式

篇10

Abstract:ThearticlediscussedthestatusquoandproblemsexistedinmentalhealtheducationinYunna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ndgavesomesuggestionsonwaystoimprovethejob.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entalhealtheducationInvestigationStatusquoStrategiesSuggestions

1.云南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为全面了解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促进我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研究课题组认真编制包括领导管理、队伍建设、配套设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内容的调查问卷,在云南各高职院校中开展了相关调研,2009年9月,课题组召开会议,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全面的了解到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对心理健康教育比较重视,设置了专业机构、解决了必须的工作场地,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多数学校都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运用网络、组织各种活动等渠道积极开展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学校在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办公设施的配置、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云南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机构设置不规范,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调查中我们发现,机构设置不规范和经费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多数高职院校虽然都建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机构设置不规范,有的是独立机构,有的归属学生处,有的隶属社科部,有的归属不明确,有工作任务临时抓差;多数高职院校虽然都建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并未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没有设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没有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导致工作条件,硬件配置非常有限,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2专业队伍缺口较大,师资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同时有适宜的心理品质——真诚、善良、热情、乐观、自信、坚忍、耐心、宽容、助人、责任感和探索人生的兴趣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调研中我们看到,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只有12.5%的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师生比达到上级要求,41.7%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兼职人员完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62.5%每年只能接受10学时以上的专业学习培训,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缺口较大,师资队伍学习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2.3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有限,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目前我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开课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教材使用和课时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

总体上看,目前各学校没有形成主体课程、兴趣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群,影响了课堂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4科研工作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

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开展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对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科研的氛围,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非常有限,科研工作现状与本课院校差距很大。调查显示,58.3%的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专业人员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3.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研究制定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制定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与评估体系势在必行,只有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年度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中,同时建立奖优罚劣的配套制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才会落到实处,才有制度的保障,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会更加规范、更加稳步快速健康的发展。

3.2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进程。

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与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历程的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差距很大。目前云南一些高职高专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没有专业专职人员,没有专项经费,没有工作场地和必要的条件,工作流于形式,满足于完成上级检查,其工作水平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要促进云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然选择是走专业化之路,这是进一步规范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是满足高职高专学生健康成才需要的现实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从业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实际需要。

3.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5555”服务机制。

建立起“5555”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具体为:五级塔形工作模式,依次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宿舍心理健康观察员。五级目标体系,依次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扰疏导、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依次为:寝室—班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五位一体工作方式,依次为: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咨询辅导、治疗控制、危机干预。

3.4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工作,素质优秀、数量足够、成员稳定的专业队伍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按照要求,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但目前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兼任,专职专业人员数量与上级文件要求的师生比差距很大,从业人员专业学习提高的机会也很少。因此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把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入口关、使用关、提高关,按照素质高、业务精、师德好的要求加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5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渠道,它可以通过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调动自身的心理机能进行自我疏导、自我教育,从而克服心理障碍、改善心理行为,提升心理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云省高职院校中只有37.5%的学校以必修课的方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在教材的使用,课时的安排上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包主干课程和兴趣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群。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案例教学,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

3.6加强科研工作,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渠道。

目前云南省高职院中58.3%的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普遍存在科研学术氛围不浓的情况,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要把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列入科研计划中,加大支持力度,采取各种办法激励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申报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探索日常教育与管理的新思路、总结好的经验,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把科研、教研和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科研和教研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篇11

2.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影视教育

3.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若干问题

4.建构民族影视的核心竞争力——从传媒变革看当代影视教育的方向

5.论普通高校影视教育的发展策略

6.艺术·人文·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

7.视觉人类学与九零后的影视教育——以“清影工作坊”为例

8.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状况调研分析

9.影视教育:现状、问题与出路

10.高校影视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由一份调查问卷引发的思考

11.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30年图谱探寻

12.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普通高校影视教育探讨

14.和而不同——影视教育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

15.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16.河南省大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17.对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路径及方法的探究

18.我国影视行业与影视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19.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

20.对艺术本体维度的超越与回归——影视教育的文化省思

21.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

22.对高校影视教育及其教学模式的相关思考

23.影视教育的现状与趋势——2006中国高校影视教育与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综述

24.中美高校影视教育比较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影视教育为例

25.媒介融合时代的高校影视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26.突破与转型:对当下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的思考

27.影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28.论影视教育中的视听文化

29.高校影视教育课程的静态思考

30.把影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落到实处的思考

31.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

32.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综述

33.CG环境下的中国影视教育

34.试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35.高校大学生影视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36.影视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应用研究

37.普通高校影视教学必须建立大影视教育观——影视课程教学深化素质教育浅谈

38.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战略(上)

39.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

40.云南影视教育80年的发展与思考

41.陕西高校广播影视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

42.美国影视教育特点及启示——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43.论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影视教育问题与策略

44.高校影视教育中教育媒介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45.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46.强化公共影视教育对提高农村社区早期脑卒中认知的价值

47.台湾高校影视教育现状管窥——以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等为例

48.“影视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49.影视艺术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兼论影视教育对于青年价值观塑造的意义

50.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兼谈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 

51.中国高校影视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52.高校影视教育问题反思及对策探析

53.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影视教育的立体架构

54.秦皇岛市高校影视教育现状及对策

55.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影视教育

56.国际影视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主席唐纳德·J·泽坡拉访谈

57.构建高校影视教育新机制

58.影视教育中的实践主义新探

59.高校影视教育中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研究

60.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影视审美教育

61.论高职院校开设影视教育的迫切性

62.当下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态势与理性思考——中国·长春首届“影视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63.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64.略论加强影视教育中纪实素养培育的意义和方法

65.集众家之力开创影视教育新篇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影视教育高层论坛”综述  

66.新媒体时代影视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67.影视教育的基本原则及多元方式

68.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之比较——从影视专业角度

69.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合作探讨

70.实施影视教育的策略与原则

71.河北省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2.以信息革命为背景的视听媒介——对21世纪高校影视教育的思考

73.高校影视教育实践教学探析

74.试论数字化浪潮下的影视录音教育

75.解析精英教育——对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教育的调研

76.2015年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

77.现代影视教育的四个知识层面与任务型课堂模式

78.当代数字技术与中国影视教育

79.我国地方高校戏剧影视教育的实践性问题研究

80.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教育变革路径探析

81.影视教育与艺术课程

82.新媒体传播与影视艺术发展——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暨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综述

83.我国地方高校本科影视教育缺失专业支撑问题研究

84.影视教育在涉外型高校的意义及对策

85.江苏高校本科段影视教育现状与问题

86.影视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87.浅论高校影视教育与环境道德建设的关系

88.论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教育

89.高校影视教育与教学模式分析

90.普通高校影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91.艺术、人文、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

92.教育媒介在高校影视教育中的选择

93.浅谈影视教育与高职学生素质培养

94.高校影视教育中DV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5.影视教育的协同创新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13年年会综述

96.地方高校影视教育教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97.浅析影视教育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篇12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高等教育是唯一培养人才,传授技术和生产知识的地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高等教育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入学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学术研究成果不多和研发经费缺乏。津巴布韦高等教育分为:“非大学阶段的技术/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前者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为3-4年。医学、法律和工程类一般五年。技术或职业学制一般2-3年。“大学教育”分为: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高级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获得,另外一种哲学硕士通过研究获得,学制1-3年不等。博士研究生至少需要3年的学习研究,并提交论文答辩。高级博士研究生教育类似我国的博士后教育制度。同欧洲相比较,津巴布韦的大学享有高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自己决定课程的开设,人员的聘用和研究计划,不受政府干预。

(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教育改革对津巴布韦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入学率、教育中的种族和性别平等、受教育人数、国民识字率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根据联合国开发署(UNDP)2003年的统计,识字率是该地区最高的,90.%。男性达到94.2%,女性达到87.2%。21世纪初,由于前期的“快车道”,民主选举和民主运动,经济形势开始恶化:高通货膨胀;高赤字;高负债;高失业率。而中小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快则因高额的学费和教师的流失而停滞不前。仅07年就有25000名教师离开津巴布韦。教师职位空缺达到15万。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给教育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课程针对性、入学率、HIV/AIDS病、教育财政、技术和职业教育等在这些问题当中,教师教育问题尤其严重。

二、教师教育现状

(一)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津巴布韦独立后,随着教育的急速扩张,教育资源的紧缺,国家在教师教育方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首先,教师数量质量不能满足迅速扩张的需要。独立后,津巴布韦和所有非洲国家一样,都推行了教育扩张政策。政府对中小学教育采取了大规模、史无前例的扩张政策,对教师的需求远远超出了正规院校培养的数量。2015年前,预计实现全民教育(EFA)目标至少需要4百万普通小学教师。为解决教师供需矛盾,政府不得不采取非常规的教师教育方法来培训中小学教师。其次,教师教育模式单一,质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南部非洲的所有国家都强调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合格的教师。另一问题就是在教师教育和培训方式上实验模式太多,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津巴布韦就有三种教师培训模式:三年制常规教师教育计划,四年制常规教师教育计划,INTEC课程。

(二)传统教师教育制度

津巴布韦教师教育课程由津巴布韦大学和18个协作学院负责管理。教师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教师和小学教育教师培训;中学教师教育;大学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学制为三年,主要在14所教师培训学院开展。多数教师教育学院均附属于津巴布韦大的教育学院,津巴布韦大学负责教师教育课程大纲则制定和考试。学生毕业时被授予津巴布韦大学的教育文凭。有志于从事小学教师工作的学生至少要获得5个“O”级学分,其中含英语成绩。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中学教师教育分为两个水平层次。第一水平层次的教师教育适合所有取得全“O”和“A”级资格证书的学生。学习内容除了学生今后将要讲授的专门课程外,好必须学习教育类课程。第二水平层次的教师教育针对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在津巴布韦大学教育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资格证书教育。大学教师一般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大学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到著名的大学接受硕士、博士层次的高级训练,毕业后回校从事教学工作。

三、“一体化”(ZINTEC)教师教育制度改革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津巴布韦开始了新的教育质量改革:通过改革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方法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一体化”(ZINTEC)教师教育项目就是其重要举措。

(一)“一体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首先,传统教师教育制度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对教师的需求,应该培养新教师,教师和教师教育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一体化”教师教育项目中,学生在16周的课程学习中,可以被小学聘用担任实习教师,接受实习指导讲师、小学校长和地方教育官员的指导,并通过远程方式接受在职培训。第三,“一体化,专业化、大学化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教师教育宗旨和目标是:解决小学教师紧缺问题,建立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制度,通过教师教育促进社会的有效变革。培养全方位的、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帮助社区发展的专业化教师。

(二)“一体化”教师教育机构

“一体化”教师教育由教育部的教师教育部门具体负责。一名教育主管负责整个教育计划。教育主管负责国家中心,协调和监控开展教师教育的学院的教学活动。该中心负责学生所需的教育资料的编写。而开展教师教育的学院由一名校长负责,两名副校长协助。一名负责学生在学院学习期间的课程,一名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事物。

(三)教师教育者和入学标准

“一体化”教师教育者大约有150名,包含国家培训中心和学院的讲师。学院中主要有两部分讲师:学院内的讲师和实习指导讲师。学院内的讲师是按照师生比1:20配备,实习讲师则按照1:50配备。入学标准同传统的教师培训计划标准一样:五门0-LEVEL考试合格成绩,包括一门语言课成绩(主要是英语)。

(四)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

教师教育课程为四年制,含面授和远程教学。采用正规院校的课程模式,分三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一个学期,四个月,面授为主。传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巧,课程内容知识,结束后学生参加简短的笔试和课程评估,以决定其是否可以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一阶段顺利结束后,转入整个“一体化”教师教育关键阶段,10个学期,40个月。该阶段有的课程是通过教学模块、广播、面授等方式实施。每学期接受4个教学模块的学习,完成两个课程学结。每两学期结束后,要参加在大学举办的、为期两周的假期课程学习。此外,还要参加针对专门问题举办的研习班。在实习学校,学生参加导师开设的研究课,观摩示范课。该阶段继续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开展教学实践,参加教学实践考核。第三阶段为四个月的校内理论学习课程。学生重温所有培训课程,并作出评估。

(五)教师教育项目的评估、考试和颁证

津巴布韦大学对开展教师教育的学院进行评估和颁发证书。采用多种评估手段:第一阶段采用课程作业和简单的笔试形式进行。在课程学习的第二年,参加一个中期课程学习评估。在十个学期40个月的实习期,完成实习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写出3个研究计划,该计划在最后的评估中权重为50%。实习最后两学期,参加教学实践考试。全部教师教育课程结束后,参加考试,学习成绩占50%。顺利毕业的学生获得津巴布韦大学颁发的教育证书。而考试没有通过的学生允许重修一到两个学期。

(六)教师教育改革成绩

津巴布韦的教师教育改革实践主要取得一下成绩:培养了大批高质量教师,不合格教师数量急剧下降;改革了传统教师教育模式。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计划,教师队伍从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实习顶岗教师走进当地学校缓解了师资紧缺的矛盾。不合格教师数量急剧下降,从1990年的37572下降到2000年的3954人。合格教师数量急剧上升。1990,仅有51.48%的小学教师经过专门培训,1999年,这一比例攀升到了77.2%。中等教育学校1990年为48.1%,1990年则达到了89%。通过吸收“一体化”教师教育制度的经验,传统的三年制教师培养模式改为四年制:第一年在校理论学习,第二年在职实习、第三在校理论学习,第四年在职实习。

四、教师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

“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极大地影响了津巴布韦的教师教育制度,远程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但是,教师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大多数的讲师来自中学,缺乏大学教学经历,学院本身也缺乏足够的师资,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师生比远远高于官方标准:1:50。其次,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实习指导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经常光临指导学生的教学,对实习表现和远程作业缺少必要的反馈意见。第三,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料,交通和通讯不便,工作量大,教学压力大,影响远程课程的学习。工学矛盾突出。最后,实习学校的领导和当地官员缺乏学术和专业资格,不能提供学生所须的专业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