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10:18: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业会计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先进的教学内容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以体现,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在多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的同时,课程还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各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在此条件下,学校应集中财力给予课程建设大力支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1)课后作业。针对课程中的具体原理,教师指定具体的网站或报刊渠道,鼓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应用课程中的具体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课后作业的难易程度,采用个人或小组讨论的方法完成。课堂上安排学生代表作简要介绍,教师总结。教师重点从需要何种资料和数据、如何利用已有的原理整理这些资料、如何得出结论的角度进行引导。
(2)案例分析。针对重点内容,精选3~4个案例进行讨论。案例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要求每组提交案例讨论报告。课堂上安排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重点从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去把握整个案例教学过程。
(3)课堂讨论。具体方法是,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在课堂上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课程实验、会计实训和毕业实习。
基础会计学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先导课程,也是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领人会计知识殿堂的入门课程或启蒙课程,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对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续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该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即“三基”,内容抽象、专业术语多,核算复杂,规范性强、灵活性差,给教与学带来很多困难,往往是教师硬着头皮讲,学生耐着性子听,稍有疏忽,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课堂气氛紧张、压抑、沉闷,一节课下来,教师与学生都很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种挑战对教师而言,则是必须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如何加强和改进该课程的教学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一、基础会计课程建设沿革、性质及内容
(一)基础会计课程建设沿革 会计专业是唐山学院1983年建校时第一批设置的专业之一。工业会计专业2002年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称号,2001年开始以西南交通大学名义招收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唐山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该课程在我院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年至1985年),学校创建之初,设置财务会计专业,学制二年,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全面采用兄弟院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材,逐步提高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正规化,规范化。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5年),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设工业会计专业,学制三年,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改革本课程的旧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加强“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强调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尝试开设会计实验课。第三阶段(1996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是我校会计专业的快速发展期。1995年工业会计专业被原国家教委批准确定为全国高工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以此为契机,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全面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改革教学内容,设置全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投资建成了会计核算实验室和会计电算会计实验室,历经6年的改革与实践,2002年工业会计专业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称号。第四个阶段(2002年以后),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后,为了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我们按照本科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学观念,既注重实践性的教学,同时也注重会计理论的教学,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到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等全方位的改革研究和改革实践,许多改革成果已经或者正在落实到课程教学中。
(二)基础会计课程性质 《基础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观”(能够站在企业和社会角度认识会计系统的定位,并能根据社会经济、技术等进步确定自己如何更新知识、培养能力以最好地适应社会),具有自我学习和知识扩展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其基本操作技能对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掌握如何取得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并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专业课打好基础,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三)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为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框架内介绍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基础会计学已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采用历史上形成的这一理论体系。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内容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是能够运用所学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账务处理过程。因此,在课程中根据这两大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技能训练,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改革
(一)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会计的概念和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基本内容,以及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方法的具体运用;运用成本计算方法对制造业企业供、产、销三个过程的各种计算对象进行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与填制方法;序时账簿、分类账簿的格式及其登记方法,账簿的登记规则,错账的更正方法和结账与对账的方法;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确定期末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的基本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等内容。本课程的难点是会计要素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本方法;复式借贷记账方法的具体运用以及成本计算方法的具体运用等。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育改革 (1)课堂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内容。根据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结合应用型操作技能培养的需要,我们整理制作了多媒体授课课件。首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课下温习已学过的,预习本节课要讲的,以提问来督促,以检查所布置的练习来达到效果。然后,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内容,讲解清楚,有文字,有图表,比较生动地将枯燥的会计内容表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会计核算程序的讲解系统有效,学生反映效果良好。(2)实物演示以增强感性认识。基础会计学中,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账簿、凭证等是最基本的概念。掌握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经济事项的方法是要达到的主要要求,清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程序环节是基本的能力。为增强感性认识,我们购买了相应的凭证、账簿、报表等教学材料,并在教学中加以演示,以举例和实物讲解概念,直观地增加理解和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3)手工和计算机模拟以增强动手能力。为了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我们编写了涉及基础会计部分实习的实例,并尝试在教学中期穿插模拟。让学生模拟期初建账、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从而使学生对企业的整个会计业务流程能有一个全真的认识。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模拟会计核算。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目标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建设目标 办学定位是要建设成为应用型为主的教学型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来源于全国各地的普通二本生
源。会计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及经济、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比较突出的会计职业核心能力、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中介机构及相关职业院校从事会计实务、审计实务、财会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自我学习和知识扩展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其基本操作技能对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掌握如何取得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并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专业课打好基础。本课程建设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强化“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坚持“双能力,双意识”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重点,跟踪国内外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教学研究,理论、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教与学”形成互动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具体目标是:(1)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本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训练。(2)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重点。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所讲授的内容是当时最新的内容。不断关注会计的最新动态,并能在第一时间内将这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寻求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3)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式为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在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教材建设、实验情景创设(环境布置)、实验教学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实践教学开发,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吸取、创立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保持实验教学体系的“与时俱进”。把主体教育理论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验教学。确实做到坚持一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探索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原来单向灌输学生怎么做,转化为由学生在实训中通过正、误两种操作结果的比较,扮演“教”与“学”双重角色,双向、互动、渐进式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基础会计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水平即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的永恒主题,也是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讲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往高水平院校进修,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落实以老带新制度,对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实行一对一帮扶;安排青年教师去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实习锻炼,或直接聘请会计界资深人士到学校讲学,提供互动交流的实践学习机会,以提高教师实践业务能力。
(二)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根据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妥善处理好本课程与后续会计学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反映会计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会计学科的新发展,力求在内容体系上有所创新。目前国内流行的按会计要素来讲述基本经济业务核算的体系安排,往往使刚刚接触会计学的学生对该部分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根据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这部分内容宜变更为按企业基本经济业务发生的本来面貌,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主线,来讲授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便于学生领会复式记账原理的运用过程,有助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施行。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这门课的特点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满堂灌的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程采用了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采用小组课堂案例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教学内容案例化,强调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一,采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会计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内容较多,为后续会计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专业的背景知识比较欠缺,确切地把握某些原理和专业词汇存在困难。因此在讲授基本原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结合实例、联系生活启发讲解,通过案例或通俗的实例启发,讲清楚其中的道理。第二,情景模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学》是学生碰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储备,甚至有些学生对企业没有一点概念,如果单靠头脑想象,教学就会变的枯燥无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介绍企业之前安排一定学时让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或者制作选取合适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企业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基本技能训练方面,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完全可以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小组,分配不同岗位,协作完成开票、收款、发货、记账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种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兴致高涨,气氛活跃,解决了课堂上不易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也锻炼乐学生的胆量、口才等。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舍弃另一方而独立存在。针对学生初学《基础会计学》的情况,分别在“凭证”、“账簿”章节讲解结束后,交叉进行课内实验,模拟一个企业进行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基本业务处理,做到系统性的认识。根据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缺乏的状况,为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学会用基本的会计知识管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安排学生个人生活账记录教学大作业。根据教学进度活动内容包括:每个同学根据自己日常生活情况收集、保留的相关原始凭证;自行设置会计科目和相关账户,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其他相关账户;月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月度收支表。课程组经过集体讨论制定本次活动日程安排、组织方案、评分标准等,最后经过课程组教师集体评价,评出本专业一、二、三及优胜奖,由任课教师及实验老师共同总结并颁奖,本次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同学的欢迎,同学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第四,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考试目的上,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从“重书本知识”转向“重实践创新”,在考试中增加能力考核的比例;在考核形式上,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运用多种-3aSt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拟订的学生总评成绩构成为:期末考试实行百分制,占70%,以实务操作为主的日常考核,占总成绩30%。在日常考核中,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法,以现用的《基础会计学综合模拟实训》的内容为主,在专职实训教师的辅导下,要求学生完成基础会计学的实务操作技能练习,掌握凭证、账簿、报表的基本填写和编制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实训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旨在提高教师对实务教学内容的重视和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务操作能力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四)加强教科研力度 努力提高课程组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争取青年教师每年发表教科研论文l一2篇,争取获得省级或院级教科研课题立项,另外,加强高校间合作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使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尽快成长起来。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讨论式、模拟情境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加入2-3次实际企业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倡研究性、协作性学习,让学生参加科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及团队意识。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使会计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管理,要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融入不同企业背景知识介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单位参观,了解企业的基本生产工艺与流程,增加感性认识,导论以会计史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际案例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每学期安排2-3论题,让学生分组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一、高职院校建筑企业会计网络课程研究意义
网络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其中网络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无论是从手段和形式上,还是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上,都具有许多优越性,突出表现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所提供的巨大信息容量等方面。这势必会对传统会计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单方面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所替代,教学方法也将朝着网络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给传统会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生机。
1.高职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性质要求与教学模式。建筑企业会计课程不仅是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自2007年以来,我们按照浙江省教育厅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和要求,设计开发了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探索该课程基于网络环境下“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教师、学生适应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能力,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建筑企业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建筑企业会计是会计行业中较为特殊的一个领域。他不同于工业会计、商业会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企业会计实行公司委派制。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这种核算形式有利于资金、劳动力、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配,避免了机构的臃肿,又能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各级施工单位管理的积极性,加强现场管理和会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独特,要求单独计算每项工程的成本。由于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生产的单件性特点,每件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千差万别,每项工程的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施工工期长短等也交错参差,因此,遵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必须按每项工程从开工至竣工分别归集生产成本,并充分估计售后服务的复杂性,便于将每项工程的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收入进行对比分析、考核和控制。
第三,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独特。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建设周期长、造价高等特点,占用资金量大,有时还需要垫支工程款,因而建筑产品除特殊约定以外,一般都是按已完工程量,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分次收取和结算工程价款,在竣工后再作竣工决算。同时,由于施工周期长,建筑企业一般每月要根据工程的完工进度,按完工百分比法分别计算和确认各期的结算收入和工程施工费用,以确定各期的经营成果。
由于建筑企业会计的特殊性,网络环境下的“建筑企业会计”的教学资料和技术建设内容不同于常见的财务会计网络环境课程建设,因此,这一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研究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目的实现过程的预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前导和定向的功能,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课程开发建设的好坏。建筑企业会计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总体上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以学生为主体,并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分化执行中的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设计的目标。首先,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突出以“学”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本课程是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的,所以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上岗后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总之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模式,鼓励个人强项智能的充分发展。
2.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作为高职网络建筑企业会计课程,其教学设计应把“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作为设计导向,通过对网络媒体和网络课程特点的分析,对本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成果如下:(1)教学目标的设计:建筑企业会计网络课程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教学课程,不是培养研究、设计型人才,反映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就要求从“知识目标”转变到“能力目标”上来。本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设置体现“五会”,即会建账,会填凭证,会登账,会编报告,会整理档案,学生以“五会”目标作为衡量其是否具备建筑企业会计职业能力以及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2)教学内容的设计:建筑企业会计课程内容不再是传统的直线式组织教科书,而是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针对高职建筑经济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使学生能够按照各自的需求选择知识模块进行学习,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知识结构,以满足他们不同的能力需求。(3)教学策略的设计:学生的学习风格互不相同,课程内容的认知层次也深浅不一,建筑企业会计网络课程需要研发出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教与学指导策略(主要针对教师和辅导者)等。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清醒认识、对学习方法的灵活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自主调控。(4)教学评价的设计:除了上述各方面内容的设计以外,合理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本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评价包含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式。对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可以鼓励或肯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做出进一步的学习设计、指导和建议;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修正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三、网络环境下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环境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内容,我们探索研究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主题选择—小组分工—任务完成—展示与评价”自主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最终形成“以网络资源为支撑,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建筑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模式、规律和方法。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高职建筑经济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项技能模块内容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创设,利用网络资源导入案例,提出专项技能的任务;第二环节: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第三环节:学生小组结合案例进行操作,分析讨论形成成果,上传到评论区;第四环节: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评价操作成果;第五环节:教师归纳总结知识点、专项技能的操作方法;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在线测试;第七环节:教师观察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在第一和第二这两个环节之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选择是否设置教师重点讲授环节;第二环节学生可浏览教学网站上的文字教案、课件、资源网站的资源、学生作品等素材;第三环节教师重点观察讨论中反映出的学生理解性的错误与不足,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第四环节教师针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建筑企业会计专项实务操作能力;第七环节教师观察在线测试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
2.“主题选择—小组分工—任务完成—展示与评价”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高职建筑经济管理的综合技能实训模块内容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六个环节:第一环节:综合技能实训主题介绍,操作方法指导;第二环节:小组选题,操作方案设计、分工;第三环节:利用网络资源分组操作,完成综合实训任务;第四环节:操作成果上传展示;第五环节:学生自我评价。第六环节:教师评价总结。其中,第一环节将综合技能实训模块的课题内容介绍给学生,供学生选择;第二环节小组可在老师提供的课题中选择,也可以依据教师的指导自选另外课题;第三环节学生角色分工操作,教师全程跟踪观察,及时指导;第五环节各小组成员预评价,课堂评价时,小组发言人简单介绍综合技能实训成果,接受指导老师、其他组同学提问、质疑和评价。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采取组织、启发、引导等教学策略,旨在着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扮演好课程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种角色。据此完善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建筑企业会计自主协作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
四、网络环境下建筑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我院建筑企业会计的网络课程建设曾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教师软件评比二等奖,网络资源库的建立为网络教学提供了资源保证,网络课程从其教学设计角度来讲,已经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教学目标,为“以网络资源为支撑,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做出了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实践尝试,取得的具体实际效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进度提出问题、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各取所需,真正实现了把学习主动权交还学生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很快,招生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50%左右。高职会计专业因其前期投入较低和总体效益较高而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1/2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有会计专业。
由于会计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已较成熟,所以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时采用本科的“压缩饼干”形式,没有根据高职会计就业的岗位层次来重新进行有效的整合。所以到学生就业的时候,这个矛盾就显示出来了,学生在理论上比不过本科学生,在技能上比不过中职的学生,就业难度自然较大。
近几年,高职会计专业一般将培养的人才定位在面向工商企业、商贸机构,培养具有必备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能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济决策,能熟练地操作和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能从事网上财会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以上表述中,“必备”到底是多少?“扎实”又到底指何种程度?这两个问题非常关键,需要从市场的调查中寻找答案。
调查方式和调查表的设计
我们组织了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以及会计专业教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决定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调查:
对毕业生的回访和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个比较详尽的调查表寄给已毕业的学生,并打电话给毕业生要求他们如实填写并寄回。同时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回访,主要是以从事的行业来划分,在每个行业都选择部分毕业生来进行回访。
对企业的调查对企业的调查我们分成两种方式,即主动走访和寄发调查表两种类型。主动走访也是按照行业和企业规模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来进行,事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通过海量寄发调查表的方式,请企业里的财务人员填写调查表,并在寄去的信封里放好信封和邮票,便于企业寄回调查表。要求实习的学生带去调查表对所在实习单位进行调查,详细填写并寄回调查表。
走访兄弟院校调查会计专业办学现状走访兄弟院校调查会计专业办学现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每个学校的培养方案都有其客观必然性,都有可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计划走访省内或省外在会计办学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职学校,通过比较,将别人的优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利用。
走访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要为各种各样的企业服务,对企业里财务人员的专业要求比较了解,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本身也是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所以用走访的方式比较合适。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调查的内容及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共收回调查表227份。收回的答卷涉及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金融业等行业,单位性质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种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各类经济成分。
现将主要调查数据及分项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毕业生去向及工作的企业情况”的调查根据此次调查显示,占40%毕业生在工业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占30%毕业生在商品流通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占20%毕业生在其他企业或单位里从事会计工作,占10%毕业生在企业里从事其他与会计相近的工作。这说明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到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从事会计或与会计相近的工作。在所有企业中涉及外贸业务的占60%,这说明外贸业务在企业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企业资产规模在500万以下的占80%,企业资产规模在500~1000万的占13%,企业资产规模在1000万~3000万的占5%、企业资产规模在3000万以上的占2%。这说明毕业生大多在毕业后到中小企业就业。在所有企业里,会计人员数量达到3人以上的占80%左右。这说明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巨大的。
“财会人员学历层次”的调查表1显示:67.8%的单位对财会人员要求专科文凭,13.7%的单位对财会人员要求本科文凭,16.7%的单位对财会人员要求中专文凭。这说明一般企业对财会人员学历要求以专科为主。专科层次的财会人员既有较扎实的财会技能,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对企业具有较高的忠诚度,所以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
“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的调查由2表可知:设置了主办会计和现金出纳岗位的企业最多,分别占了78.9%和76.2%,其次是税务会计,占73.1%。而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体分工中往往实行兼职的形式,特别是税务会计与主办会计同人的形式非常普遍。可见在企业是非常需要那些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人才。
“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的调查在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哪些专业知识是经常用到”的选择上,选“报表编制”有100%,选“会计凭证编制”有93%,选“账簿登记”有73%,选“各会计要素的核算”、“外币业务核算”、“租赁的核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合并会计报表”均有40%左右。有70%以上的人认为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对会计工作非常重要或重要,有80%的人认为税务知识对于会计人员而言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有67%的人财务管理知识应用的多或较多。在对会计电算化实行与否的调查中,有40%选择完全实行,有30%选择部分实行,有20%选择将来打算实行。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有60%选择运用用友软件。在珠算使用上,有47%的单位认为较少使用,有30%完全使用,可见珠算的使用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并没有完全抛弃。
“大中专毕业生哪些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的调查我们发现:认为税务岗位知识不够深入的占90%,其次是成本岗,占72%,再次是报表岗、电算会计岗和审计岗,占38%。显然,学校教学中的税务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税务知识脱节较为严重。
“大专学生最应学习的课程”的调查在从10名毕业生收回的资料(表3)显示:选择“《企业纳税会计》是最应学习的课程”的人最多,有90%,其次是《税法》和《工业会计》两门课程,各占了80%。可见,税务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应掌握的其他相关知识”的调查在对毕业生还应掌握哪些相关知识的选择中,80%的人认为应掌握企业管理,73%的人认为应掌握经济法律法规,67%的人认为就掌握社会交际能力,53%的人认为应掌握财经应用文写作,47%的人认为应掌握统计学,27%的人认为应掌握专业英语、国际贸易,20%的人认为应掌握市场营销。
调查的结论以及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启示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一些结论并从结论中衍生出对我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一些启示:
强劲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会计专业人员需求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增长周期,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8%以上。浙江经济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几年的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3%左右。绍兴市近五年来,年均增长达到15.7%。目前,浙江省的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发展相当迅猛,在整个浙江省的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这些民营企业、个私企业大多属于小企业,都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毕业生去向以民营企业、个体企业为主从会计专业几届毕业生的去向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绝大部分毕业生的去向是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所以会计教学要针对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特点来进行,如把小企业会计制度选为重点教学内容,对企业会计制度则有所取舍。
企业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上手快在调查中,很多企业反映,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都是理论功底比较扎实,而实践能力较弱,到了企业以后适应起来比较慢,不能马上顶岗作业。这是长期以来会计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对会计教育一味重视会计学科的体系和理论教育,而轻视会计的实习实训教育。虽然近年来高职会计教育试图走出这个圈子,想在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方面有所突破,但由于师资、实习实训设备、教材以及长期以来传统会计教育形成的惯性思维,往往想得较多,而真正实施并取得较好效果的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动手能力上就显得比较差一些。
企业要求毕业生能掌握一定的外贸业务知识胜任外贸会计工作从调查中可知60%以上的企业都涉及外贸业务,所以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在外贸业务这一块上能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外贸会计这项工作。所以会计教学就要以外贸会计专业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来教学,把国际贸易专业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来教学。
企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企业主喜欢那些具有较多综合素质的人才,而并非单一的只具备会计技能知识的人才。事实上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出去后并没有从事单一的会计工作,有的还要兼做秘书工作、收发工作、日常管理工作、销售工作等,所以具有较多综合素质的会计人员受到企业主的格外欢迎,事实上这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在企业里格外受到企业主的器重。但在我们的毕业生的回访中发现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喜欢能从事单一的会计工作,他们认为从事单一会计工作既能较快掌握会计的技能,在企业里具有较高的地位,同时又可以避开从事其他非会计工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放弃“非会计工作不做”的错误观念,同时要着力加强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加强选修课程教学。
企业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般企业都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往往把会计人员视为企业的“内部人员”,考察的周期比较长,对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往往并不安排重要的岗位。在与企业主的多次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非常希望毕业生能认同企业的文化和发展前景,能和企业共生共荣,毕竟要培养一名合乎企业主意愿的会计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志大才疏,不能安心工作,跳槽情况比较严重;有些毕业生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批评和挫折;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为此,在学校教育里,我们必须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各种方式和适量课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生存竞争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使学生真正能够爱岗敬业,成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企业青睐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等级证件的毕业生在企业与学校的供需见面会上,我们发现企业对拥有多种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非常感兴趣。高职学生在理论水平比不上本科学生,因而,要有立足之地,必须体现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证书是最好的说明,如会计证、助理会计师证、办税员证、会计电算化操作证、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珠算等级证等。我校长期坚持多证书制度,毕业生也因为持有多种证书而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欢迎。
企业要求会计专业毕业学生具备良好就业观念和较好的沟通能力根据调查我们知道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在中小企业里工作,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条件所限,往往不能给毕业生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毕业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品性。学校要让毕业生多了解现实社会,要有多种思想准备,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放弃“工作是享受”的错误观念。学校要加强学生寒、暑假期间社会实践,要让学生了解毕业以后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岗位的需要。调查中,很多用人单位都纷纷表示,加强学生沟通能力方面的教育及培训是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会计专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与外界沟通,要与银行、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沟通能力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与许多相关的课程知识都有关系,我们应该多开设这方面的选修课程,以便于学生选择学习。同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学生在本班或发言或发表见解的机会。比如召开班会时,就如何搞好班集体的工作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上讲台作“自我总结”;任课教师上课时,经常提出些问题请学生回答。另外学校也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更多的学生有充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