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3 18:29: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创作繁荣,电影批评也非常活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支配了电影创作的走向。不过从那以后,电影批评逐渐丧失了“表演”的舞台,电影批评自身的新陈代谢也似乎出了问题。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电影批评陷入了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一方面,电影批评呈现出了“理论化”的趋势。电影批评开始了由本体批评向文化学研究的转轨,批评家借助西方种种批评的“新方法”如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符号学、精神分析等等来强化自己的“话语权威”,刻意追求理论辞藻的花样翻新,不仅一般读者消化不了,就是专业批评家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把批评变成了批评家自己的“自言自语”、“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在商业大背景下,一些批评也不可避免地被潜在的商业利益所左右,不经意之间就失去了批判的独立立场以及建立在独立立场基础上的理性判断和客观评价。批评不仅没有有效地引导观众的鉴赏和消费,相反对观众产生了误导,从而也失去了观众的信任,失去了自己的公信力。反思批评自身,对于批评自身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必要的。毕竟,电影批评绝不仅仅是批评别人,更应该反省自己。
二、电影批评的“大众”立场
可喜的是,近两年电影批评正在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影批评的立场问题,也就是电影批评从精英文化立场向大众文化立场的转变问题。谈到立场问题,或许有人联想到政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所谓的立场问题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而是文化学意义上的。
事实上,电影批评在一段时间里受到大众的冷落,首先在于电影批评的立场发生了问题。电影评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张扬着评论者个人主观的艺术感受和体验,但它在本质意义上是“形而下”的产物,最终是要面向最普通的读者的。因此,对于一部电影在市场上的反响,是否受观众的欢迎,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都是一种精英文化,而我们的电影批评家也患上了这种书斋情结或者士大夫情结,最终把本应该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的电影批评做成了“沙龙文化”。他们端坐于庙堂之上,居高临下,坐而论道,似乎不这样不足以显示批评、批评家的“高雅”。他们甚至不希冀自己的评论能被大多数人理解、认可,因为他们所真正在意的不是“他者”,而永远是“自我”。问题在于,冷落、甚至蔑视大众的电影批评,最终必然被大众所冷落和蔑视。
出于和源于电影批评的精英文化立场,一些批评家关注的重点永远只是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那几部电影。而且,为了显示批评的“深度”,不惜大量使用各种新名词、新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了运用、使用新名词、新概念的“竞赛”。其结果是,尽管批评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详尽的、甚至是过度的阐释,但普通的读者和观众还是不买账。而对于那些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受到了广大观众喜爱和欢迎的电影,批评家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或是保持意味深长的沉默,或是从艺术角度对这些作品吹毛求疵,至多也就是蜻蜓点水似的说几句“观众爱看”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语。笔者前段时间深入中小城市和农村作市场调研,发现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的观众非常喜欢《暖春》《太行山上》《举起手来》等影片。但是,我们的主流电影批评对这些电影表现出了多大的热情呢?对这些电影是不是也有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必要呢?我想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毕竟,当下“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杰姆逊语)电影虽然是文化产业,冠名文化,但实际上它的文化不是指精英文化,而是指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因此,文化产业首先是要面向大众的文化。作为与电影生死相依的电影批评也应该是面向大众的批评,面向电影市场的批评。事实上,电影批评本身的兴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和观众的认同,取决于电影市场的接纳。总之,电影批评不应该是端坐于庙堂之上的“沙龙文化”,不是个人趣味、个人观点的过度阐释,也不是电影批评家的“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而是应该立足于大众的立场、观众的立场去观察、去思考,不仅要了解观众需求什么,还要想方设法去满足观众的需求,从而建立大众的信任度和美誉度。同时,电影批评亟须改变自身的固定模式,适应电影产业化及其电影市场的发展变化。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立场的转变。
三、电影批评的“现实”立场
电影批评的“现实”立场,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电影的现状出发,尤其是要从中国电影推进产业化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其出路和前景出发,重点关注中国电影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并给予客观的、科学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解释和回答。
新画面公司的掌门人张伟平在多种场合强调“票房才是硬道理”。对商业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来说,票房多少确实应该是衡量电影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量化指标。但是,不能以票房就是硬道理衡量所有类型的电影。如广泛受到好评的《静静的嘛呢石》,其票房就是惨不忍睹的。对这样一部电影,票房就恐怕不是硬道理,我们应当寻找另外的考量指标和评价标准。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拿这样一个指标去衡量和评价所有的电影。在电影产业化背景下,儿童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农村题材电影,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对儿童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农村题材电影,就不应该简单地仅仅只用一个经济的视点、经济的尺度和经济的标准。总之,不能简单地套用票房就是硬道理。我们必须建立不同类型电影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数字技术介入电影、电视领域必然导致当代影视理论及影视美学观念的更新。于是面对着数字化奇观带来的巨额票房和视觉冲击,就有论者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降临,数字影像必然导致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解体,颠覆了传统以真实性为基础的真实性概念,甚至认为“数字就是一切”。
一、我们面对的仅仅是技术吗?
数字技术对电影的逐步介入,是技术加盟,还是本体颠覆9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单向度的,正如马克思用赞赏而又痛恨的语言揭示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深刻的内在矛盾.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机械、对现代科技的态度也是自我抵触的,既欢迎崇拜又警惕恐惧。因为机器和科技沿着消蚀神性、解放人性的方向却似乎不由自主要走向控制人性、异化人性的归宿。而数字技术正在彻底改变着电影的历史面貌的同时正在对电影的艺术特质提出严峻挑战。只要你愿意,电脑工程师就可以将任何人的图像经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让他在银幕上“为所欲为”。有趣的是,电影的虚拟世界在视觉上和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现实世界并没有任何区别。当科学迈着诱人的步伐在艺术的殿堂飞舞的时候,电影与数字技术的联姻是否还能保持住它那颗艺术的心,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欢喜也有忧虑。
不管怎样,首先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一起再读数字电影的发展。不容否认数字化技术给传统电影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自1968年完成的科幻电犀狱2001遨游太空沁正生以来,银幕画面,时间和空间、真实和虚幻、终极和多元,一下子就开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了,它简直是电影艺术大师们对未来世界的一个惊人隐喻。
1977年《星球大战》为这种高科技在电影中的运用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影片中虚构了神奇奥秘的“太空景象”和“星球大战”的场面,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幻想中的世界。随咸终结者}}号))R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生成一些画面,然后和实拍画面相结合。这种真人实物和计算机生成的形象的合成,使电影画面的表现力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往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幻片、灾难片。1993年好莱坞的神奇人物斯皮尔伯格在影粼侏罗纪公园冲就创造了恐龙复活的神话。
此后ILM挟其数字技术之精锐武器又在《真实的谎言》、《龙卷风》、《独立日》、《回到未来》影片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山呼海啸、金戈铁马的奇观场面。特别是最近《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全球火爆上演《冰河世纪》风靡全球。渐渐地,即使普通的观众,也不能不为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奇观而兴奋不已。当他们看到电影中那些复杂而又非凡的大动作大场面时也会立刻意识到这是电脑特技玩的魔术,然而对数字技术来说,它的作用并不仅止于创造惊人的视觉奇观,虚构某些新奇怪诞的空间形象,令人震惊的是它甚至可以虚构历史!在具有史诗意义的好莱坞电粼阿甘正传冲俄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令人睦目结舌的场面—扮演阿甘的演员汤姆·汉克斯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分别与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三位美国历任总统一一握手会谈,而这三位总统的镜头都是真人并非替身。面对这样一组逼真的镜头,我们简直不知道是该怀疑历史,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而事实上它们不过是在数字技术的操纵下虚拟而成的一段镜头的组接。正是由于数字电影以新的表达范式冲击了人们的眼球,一时间导演与观众都对数字技术都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与喜爱。把人们带进一个数字狂欢的视觉时代。
二、可由此我们自然会产生疑问:既然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任何影像的创造都已成为可能,那么电影是否还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制?
前辈巴赞的“影像本体论”是否面临解体的挑战,电影影像真实性价值是否依旧?历来观众总是相信他们的眼睛所看到银幕上的一切都是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然而现在这种影响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却呈现越来越松散的态势。在数字技术的“鬼斧神工”之下电影的表现空间开始拓展延伸,电影也从传统的“照相艺术的延伸”演变为内涵更为丰富的影像制作艺术,从这个角度看,数字技术无疑为创作者解脱了许多来自技术的羁绊,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的发展将为观众提供越来越多的数字生成品。但换个角度,电脑特技的加盟,使得电影不再完全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制,电影真实性的价值自然会受到怀疑,而以此为保障的人类视觉的可靠性也受到了威胁。那么,在数字化的今天电影一味地拓展延伸数字影像的无限可能性而使其仿真与虚构的功能日益强化,而作为电影最本质特性的纪录意味会不会一点一点丧失,观众也会不会在经历了虚拟的数字后开始冷眼重审电影的本质问题呢,因此我们在惊讶于数字电影给我们带来的视觉盛宴的同时,再度理性地对数字技术进行再读和评判。
在世界电影史任何一个技术的产生,任何一次技术的发明都有可能有一个被偏爱的过程或者使极端化的过程。现在的数字技术也许正处在这样一个被极端化的历史过程之中。数字化技术使这种梦幻在外在的形态上趋于现实化的同时,在内容上也将人的种种欲望演变成为各种各样的故事形式。
事实上,在电影的历史过程中,科技始终是达到电影美学境界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不是它的终极目的,更不是它的归宿。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日新月异。但是归根结底数字化技术在电影中不能替代观众对故事的观赏。如果电影的内容空虚空泛.再好的技术也只是对内容的一种粉饰,没有恰当的表现内容,技术永远是空壳,是外表。
无论是冲天巨浪,还是飞掠的流云,是自己数都是针对一片的总体美学风格进行制作,并为影片的叙事主题服务的。如今的数字技术已可以合成非常逼真的爆炸、烟云、流沙、风暴的效果,而所有这些模仿自然现象的目的也都是针对影片中的人。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关心的更多是屏幕上的影像效果能否打动人感染人,而不是乐意于观赏导演一味地采用数字技术制造视觉的盛宴。导演韦廉说:“我们不是在那纯粹玩数字技术,那就不是电影了。电影的根本是在于运用它。”所以技术的运用归根到底恐怕还得服从艺术整体上的需要。因为电影最终还是反映人表现人的,数字技术只有再丰富和强化人的情感世界时才是根本。而当它使电影远离了这个宗旨的时候,就走向了迷途。数字化技术可以把电影的外形弄得面目全全非,但它依然不能改变人们对电影与生俱来的期待,他们想在电影中看到人真是的内心人的情感人的灵魂。
到目前为止,面对滚滚滚而来的数字技术,成龙就是第一个公开要拒绝采用电脑技术的电影人,它的一系列影片公开与数字化抗衡。他在拍《龙旋风》时就坚定地说“我就要跟他们特别,特别之处是我不需要电脑合成帮我忙,这样我的电影在世界上就有一定的风格。我想人们更期待看的是这样的“真功夫,真动作”而不是看由电脑科技帮忙所制造的。例如国产电视剧《西游记续集》因为太多地运用了电脑特技,所以人们对此评价并不高,虚假的东西太多,使观众难免有失真的感觉。可见数字技术的滥用反而于影视创作不利。
三、同时在人们对数字电影过度情绪化的高声呼喊中,还有观点认为‘“数字技术决定一切”,更激进的是数字技术“革”了传统电影美学的“命”的见解或者说颠覆了传统美学的见解。我们翻一翻《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可以发现不止一位学者持这样的观点。
而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就商业片而言,全球票房超过2亿美元的100部影片里采用数字技术的约在45部以上。同样获得客观票房记录的一些影片,像1972的《教父》。1987年的《致命的诱惑》,1990年粼与狼共舞认1991年白试美女与野兽》城沉默的羔羊》,1992年白斌修女也疯狂浓1997年配袱我最好朋友的婚礼降等,都不是数字技术制品,而是艺术价值特别高的作品。所以数字技术时代电影仍不能脱离其艺术的轨道。原因大概有几方面:
第一、电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综合艺术,是人们用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审美方式。需要强调一点“它还是一种艺术”。与其它文学艺术一样,人们通过电影来认识感知把握世界。电影作为艺术,靠的一是形象,二是情感,而不是只由科技来决定。即使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会改变许多方面却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取代艺术家作家充满激情的富有想象力的充分个性化的艺术、创造活动。无法改变电影艺术之成为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电影艺术本该表现的作为艺术的主体的人的内在情感和精神.是任何科技包括具有神奇魔力的数字化技术所无法替代和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和情感,这种充满了激情的富有想象力的个性化艺术,永远都是电影一是的魅力所在。以为“数字技术就是一切“是过激的偏执的看法。艺术依然是根本,技术只是表现手段。高科技的魔力永远无法取代意识的魅力。前苏联电影理论家B.日丹进行过精辟的论述:“无论技术元素对扩大和加深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这一因素本身却不是也不可能是形成艺术形象的独特形式和决定因素。艺术与技术、诗学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不可简单化对待。不管超感光度的胶片对于银幕艺术多么重要,还是艺术家超敏感的目光和思想具有更大意义。在艺术中起决定作用的,开拓通向观众道路的,是艺术家记得目光和思想,而不论胶片的质量和规格如何”。
第二、数字化技术的进入,传统电影与观众那种以直观的情感交流为核心的亲缘关系也被无情地打破了。观众从此也就会不再相信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由现实世界所组成的感性天地,电影成了一种真正的视觉游戏。
行电力专业一、推行社区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推行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
自 年 月 对社区实化管理以来,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各社区分别管理配电网,且相对独立,没有统一规划,社区配电设施基础管理薄弱,普遍存在设备陈旧老化、型号不统一,部分小区配电室过负荷以及高、低压电缆走线混乱、私接乱挂等问题,缺陷隐患多,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给供电服务和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如:供电服务队所辖9个配电室,室内设备的双编号、设备承包人标牌等均未进行统一制作,字体不统一,低压配电网基础资料、出线示意图等也不完善,一个小区只有熟悉的少数几个电工能操作相关设施,一旦人员更换、调整等,将给工作造成被动,不便于配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同时,由于设计等原因,低压配电设施装置性违章较为普遍,安全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方面有待提升。随着新建住宅小区的投产,所辖公用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及小区低压配电设施的不断增加,给配电设施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社区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对于提高其安全可靠运行,推进居民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向安全环保、节能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统一标准、方便操作,应大力推广配电设备标准化管理,以国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标准为依据,在借鉴其他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社区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规定》,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打造标准化建设品牌,将有利于提高社区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2、推行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是标准化。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就是企业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执行。社区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是强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实施社区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操作,是电力公司基础性工作,是衡量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从配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统一标准,有利于方便操作、规范管理。标准化的范围越广,等级越高,表明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越强。因此可以说,抓标准化管理是实实在在的科学管理内容,也反映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以及朝着现代化前进的趋势。同时,推行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激励职工的自强精神,主动加强自我管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尽职尽责,相互配合,从而解决了由于标准不统一、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缺乏计划而引起的忙乱现象,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行标准化管理,可以使许多随机调度转入惯性运行,领导可以有更多地时间抓好用电经营分析,促进电费回收率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行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配电设施标准化代表着电力企业形象。针对低压配电设施和有关计量表计接线不规范,尤其是商业户用电接线混乱,以及部分开关、保险等规格型号配备不合理,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供电可靠性不能保证等问题,社区电力专业化管理后,供电服务 队强化措施,积极推行社区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通过加大投入,深入开展“5S”管理活动,对辖区配电室设备、低压线路和所有楼头配电设备进行了标准化改造、统一规范,社区配电设施安全运行可靠性得到提升,标准化管理取得明显的效果,赢得了居民的称赞,对外树立了良好电力企业形象。
二、推行配电设施标准化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突出以人为本,营造全员重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氛围。
低压配电设施是电力企业为广大居民客户提供电力保障的重点要害生产部位,关系到客户能否安全可靠用电,也关系到电力企业资产及职工安全等,必须引起各级管理部门及运行维修人员高度重视。当前从事低压配电维修人员,大部分是从社区移交来的人员,对推行标准化管理认识不深、缺乏应有的重视。针对此情况,要加大推行配电设施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化工作对低压配电设施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配电维修人员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学习,以学习标准化操作、狠反习惯性违章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活动,强化职工的标准化意识,使标准化深入人心。要加强基层班组的建设,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养成自觉按照标准开展工作的良好习惯,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标准管理体系
要结合对标、追标、创标活动,建立完善配电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详细完善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做到制度完善、监督有力、考核严格。本着“安全可靠、简便操作、实用实效”的原则,按照“全面推进、积极实施、逐步改善”的工作方法,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使一切生产和施工工作都向标准看齐,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为平台,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全面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管理,方便操作人员安全、正确操作,需规范配电设施生产现场安全标识,制作统一的双编号和标牌,以便进一步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卡,推行检修作业标准化,消除现场安全隐患,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3、强化标准、制度的落实,提高执行力。
围绕诚信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标准、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展“卓越绩效”标准的宣贯,加强生产、施工、改造全过程管理。加强作业过程控制和现场标准化作业程序管理,强化作业流程中各类危险因素的辨识,堵塞作业现场管理漏洞,整改现场作业安全隐患,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实行低压现场作业标准指导卡制度。现场作业须填写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或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要明确规定作业范围、工作流程、工作负责人和审批人等事项,严格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内容规定进行施工作业,逐项确认现场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每个步骤、环节应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4、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推进精细管理,逐步实现配电设施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
要进一步强化管理,重点在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严格管理上下功夫。只有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去调整改造电网,加快电网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地提高电网安全优质供电能力,促进节电降损增效工作的有效开展。坚持预防在先、轻重缓急、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强隐患治理,逐步对社区架空线全部入地及居民住宅配电设施实施更新改造,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经营动态实时把握、快速反应,升级完善用电管理MIS系统,将其功能拓展到广大居民客户,为加强用电经营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实现经营管理的优质高效,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结合社区配电系统实际,不断在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为、安全物态四个方面向更高的层面发展,使安全质量标准化更加规范化。
三、以人为本,突出主体意识
1、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最直接参与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尊重人的需要,以形成企业群体的价值观。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过去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升华。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职工,包括人的精神及价值取向都在重新定位整合。物质利益固然已成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能够起到物质利益无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电力企业文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营造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给职工以亲切感和归属感,使企业文化成为联系职工的感情纽带,使职工真正与企业同甘苦、共荣辱,真诚地为企业发展拼搏效力。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搞好企业行政透明度,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双达标”、“创一流”工作,对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治理和建设,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吸引人,激发职工的荣誉感;通过在职工中灌输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使职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视用户为客户,不断地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提高电力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才能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此来激发职工适应市场变化的危机感;通过发挥学习培训对人的素质的提升功能,把不断学习作为提高职工素质和经济效益、谋求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职工的学习空间是无限的
在机制上为职工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成才提供空间和氛围的保证,逐步把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着力点从具体知识、技能的培训转移到培养职工自觉学习、善于学习上来,以此来激发职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紧迫感;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力结构的调整,电力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力度越来越大,我们虑职工的切身利益,坚持先开渠,后放水,妥善解决职工的困难,耐心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将企业的实际向职工讲清楚、讲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职工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四、不拘一格,塑造企业形象
1、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设计、塑造、展示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具有难以估量的魅力。企业知名与否,形象如何,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横向联合,拓宽经营领域有着重大作用。良好的企业形象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企业形象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2004年聂珍钊教授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1]。以此为基础分析这部电影,我们发现,海斯特?白兰和阿瑟?丁梅斯代尔二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是整个故事的伦理线,而连接该线的两个伦理结分别是主要人物伦理身份的变化和他们兽性因子的凸显。海斯特的丈夫可能身亡的消息传来,她与牧师阿瑟苟合,导致其伦理身份的改变;阿瑟本是受人尊敬的牧师,与海斯特发生关系后,又变为人人喊打的奸夫;海斯特的丈夫在安全归来之后,为找出妻子的奸夫,隐姓埋名,化名罗杰?奇林沃思,以医生的身份生活了下来,其伦理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兽性因子的驱使之下,海斯特与阿瑟发生性关系,并怀孕生女,拒不说出奸夫;阿瑟在经过漫长而又痛苦的挣扎之后,站在人前,与海斯特相伴而终;而罗杰在确认奸夫后,设计了一次谋杀事件,但杀错了人。兽性因子的主导地位导致各主要人物伦理身份的变化,最终体现了人性的迷失。
二、主要人物伦理身份的变化
(一)海斯特伦理身份的变化
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海斯特先于丈夫来到美洲清教殖民统治之下的马萨诸塞州,进行先期的准备工作。她独自一人带着新买的仆人住在远离居住中心的海边。她美丽、自主且坚强。与天主教徒对童贞和禁欲的尊崇所不同的是,清教徒提倡结婚,并且不主张夫妻两人分居两地。[2] 海斯特独自一人的操劳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尊敬。她处于社会阶级的上层。随着她与年轻牧师阿瑟?丁梅斯代的相识及联系的加强,二人对彼此的爱意逐渐加深。终于有一天,他们在海边相互倾吐了心声。但由于固有的伦理观念,二人决定要压制这种情感,不再见面。至此,海斯特的伦理身份并没有发生变化,理性仍处于上风。
但是,当丈夫可能遭屠杀的消息传来,海斯特内心压抑已久的激情爆发了。她与阿瑟发生了性关系。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其丈夫已死,按当时的律法规定,她需要为他守丧7年,所以,海斯特的这种行为导致了伦理关系的混乱,她的伦理身份随之发生了变化,成为婚姻的背叛者。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对文学的理解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这是理解文学的一个前提。[1] 作为妻子,在自己的丈夫生死不明的情况下,海斯特却与他人共赴云雨。尽管从原有的情节上我们了解到,海斯特与她的丈夫年龄相差很大,彼此之间也没有深厚的感情,而且海斯特与阿瑟之前已经互生爱慕,但海斯特的婚外性行为是不符合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圣经》对婚外性关系是谴责的态度,清教徒对婚外性关系也是反对的,认为它同杀人、偷窃等没有区别,是大罪,是奸。只有和婚姻联系起来,性才符合伦理道德。因此,海斯特和阿瑟的这种偷情行为违背了传统的道德和宗教教义,造成了伦理混乱。
(二)阿瑟伦理身份的变化
阿瑟本是受人尊敬的年轻牧师。他的布道充满激情,引人共鸣。在与当地印第安人的交流中,也起着巨大的作用,他用实际行动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与海斯特相识之后,尽管知道她已为人妻,仍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但他的理智尚存,所以在忍不住跟海斯特表明心迹后,依然决然地说出了“我要离开这里,永不再和你交谈”[3] 这样的话。之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希望以此忘情。此时,他艰辛地守护着社会伦理道德观,言行举止都不敢超越道德的底线,其伦理身份并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海斯特的丈夫可能身亡的消息传来,他忍不住以传递消息的名义又去见了海斯特。之后,在明知法律规定、了解海斯特此时并非自由身的情况下,他仍旧与海斯特发生了性关系,打破了伦理禁忌及法律的规定。这也造成了伦理混乱及其自身伦理身份的改变,他由人人敬仰的牧师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奸夫。
牧师本是负责管理教会工作、引导教徒日常言行、宣扬神的旨意以徒的思想的神职人员。他既是连接教徒与神的桥梁,也是教徒们的榜样。与普通的信徒们相比,社会伦理及宗教教义在牧师的心中有着更深的印记。因此,作为牧师的阿瑟打破伦理禁忌与海斯特偷情、在事发后虽然屡受心灵的煎熬但仍然没有任何悔意的行动,这种严重违背牧师的职业道德、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及宗教教义的行为的确应该受到谴责和批判,甚至是刑罚。
(三)罗杰伦理身份的变化
罗杰本是海斯特的丈夫。他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来到马萨诸塞,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因为与人通奸正接受审判。作为被背叛的一方,如果他选择坦言自己的身份,是能够得到大家的同情与支持的,他的归来会使海斯特和阿瑟受到更为严厉的道德谴责与法律制裁,并且其伦理身份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是,罗杰选择了隐瞒身份。他化身医生,一边工作,一边窥探他人,试图亲手找出奸夫并给予其制裁。罗杰的这种选择使得他自己的伦理身份发生变化,由受害人变成了害人的人、由海斯特愧疚的对象变为其恐惧、憎恨的对象。在确认奸夫是谁之后,罗杰埋伏在路边,用印第安人的方式,割下他的头皮,残忍地将其杀害。这一行为完全使他自己成为一个杀人凶手。至此,罗杰由一个被同情者变成一个杀人犯。
基督教认为,上帝的律法使人自由,它是反对专制的有力武器,不管这种专制是来自个人、家庭、教会还是社会的。因此,任何人都无权对他人所犯的罪行实施制裁。罗杰的这种行为破坏了社会的伦理秩序,违背了律法精神,且激化了殖民当局与当地印第安人的矛盾,造成社会的动乱。
三、兽性因子的凸显
聂珍钊教授提出,兽性因子是人在进化过程中的动物本能的残留,是人身上存在的非理性因素。[4]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构成的斯芬克斯因子是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核心。一般情况下,人性因子能够控制兽性因子,使人具有理性或者说伦理意识,与动物相区分。而有时候兽性因子也会占据主导,使人在此过程中失去理性。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理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不同组合和变化,会影响到人物的行为和性格。[4]
影片中,人物的兽性因子在很多时候都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一开始就由那只红色的小鸟――兽的代表预示了出来。一只通体红色的小鸟停在海斯特劳作的地边树枝上,海斯特被它吸引,想要靠近它。小鸟就好像一盏引路的明灯,时飞时停,带领海斯特穿过树林、穿过独木桥,最终来到一个深潭边。潭里的水声引起了海斯特的注意,她躲在树后,看到一个裸泳的健壮的男性身体。影片的镜头一直追随着水中裸泳的人而去,直至他上岸穿衣,直至寻找海斯特的呼声传来,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去。此镜头即海斯特的目光。通过这些画面,她目光所及之处,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个健壮的男性身体深深地吸引着她,让她移不开视线。她的羞耻心等伦理意识荡然无存,兽性本能占据主导,这种本能在红色小鸟第二次出现时,彻底爆发了。
当海斯特的丈夫所乘坐的船只遭印第安人袭击、船上人员被全部屠杀的消息传来,海斯特和前来送消息的阿瑟都非常激动,认为是上帝听到了他们的祈祷,让这一切发生。当时的法律规定,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一个人死亡时,他(她)的配偶需守丧7年才可以再次谈婚论嫁。尽管如此,二人仍激动地拥吻,并转移到仓库。就在这时,红色的小鸟紧随他们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镜头中,并飞进了海斯特的屋中。在它的影响下,海斯特和阿瑟在仓库发生了性关系,而海斯特的女仆也在红色小鸟的注视下羞涩地脱衣沐浴,并抚摸自己,人的兽性本能得到充分展现。
在人的兽性本能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以爱的名义,海斯特在背叛自己的丈夫后,生下通奸的罪证――孩子;在受到惩罚佩戴红字A之后,她仍顽强地、积极地生活着;她甚至准备找合适的机会和自己的爱人、孩子抛弃世俗的一切,逃离他们被惩罚的地方,虽然之后因为罗杰的回归而未能成行。阿瑟也在海斯特的要求下绝不说出自己奸夫的身份,而是利用身份的便利,为自己的女儿洗礼;偷偷与海斯特见面并商量逃离事宜;在海斯特差点丧失女儿的抚养权时为她说话;甚至在因为巫蛊之术而受到牵连的海斯特被判以绞刑之时,“勇敢”地站出来承认自己奸夫的身份,从而恰巧因为印第安人来袭而逃离审判,“一家三口”团聚并移居他处。罗杰更是以医生的名义四处窥探他人的秘密,以此找出妻子的奸夫;最后甚至设置陷阱,野蛮地杀害了他以为的奸夫;在意识到自己杀错人后,他选择自杀,客观上为海斯特和阿瑟的爱情之路扫清障碍。
当然,在海斯特和阿瑟开始互相吸引的时候,他们也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海斯特尽量减少与阿瑟碰面,阿瑟也决定不再与海斯特交谈。在海斯特因为怀孕拒不说出奸夫而被关在监狱受苦时,阿瑟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在刑台上折磨自己。在罗杰回归威胁海斯特的时候,海斯特为了爱人的声誉和前途,决定终止逃离计划…… 所有这些貌似也说明他们是有理智的,但结合整个影片的情节发展以及故事的讲述者――海斯特和阿瑟的女儿珠儿的陈述,我们发现,所有这些情节都是用来表现海斯特和阿瑟之间的真爱的:他们的爱情历经磨难,他们在爱情的道路上心性坚定,所以他们最终修成正果。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创作繁荣,电影批评也非常活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支配了电影创作的走向。不过从那以后,电影批评逐渐丧失了“表演”的舞台,电影批评自身的新陈代谢也似乎出了问题。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电影批评陷入了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一方面,电影批评呈现出了“理论化”的趋势。电影批评开始了由本体批评向文化学研究的转轨,批评家借助西方种种批评的“新方法”如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符号学、精神分析等等来强化自己的“话语权威”,刻意追求理论辞藻的花样翻新,不仅一般读者消化不了,就是专业批评家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把批评变成了批评家自己的“自言自语”、“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在商业大背景下,一些批评也不可避免地被潜在的商业利益所左右,不经意之间就失去了批判的独立立场以及建立在独立立场基础上的理性判断和客观评价。批评不仅没有有效地引导观众的鉴赏和消费,相反对观众产生了误导,从而也失去了观众的信任,失去了自己的公信力。反思批评自身,对于批评自身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必要的。毕竟,电影批评绝不仅仅是批评别人,更应该反省自己。
二、电影批评的“大众”立场
可喜的是,近两年电影批评正在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影批评的立场问题,也就是电影批评从精英文化立场向大众文化立场的转变问题。谈到立场问题,或许有人联想到政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所谓的立场问题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而是文化学意义上的。
事实上,电影批评在一段时间里受到大众的冷落,首先在于电影批评的立场发生了问题。电影评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张扬着评论者个人主观的艺术感受和体验,但它在本质意义上是“形而下”的产物,最终是要面向最普通的读者的。因此,对于一部电影在市场上的反响,是否受观众的欢迎,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都是一种精英文化,而我们的电影批评家也患上了这种书斋情结或者士大夫情结,最终把本应该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的电影批评做成了“沙龙文化”。他们端坐于庙堂之上,居高临下,坐而论道,似乎不这样不足以显示批评、批评家的“高雅”。他们甚至不希冀自己的评论能被大多数人理解、认可,因为他们所真正在意的不是“他者”,而永远是“自我”。问题在于,冷落、甚至蔑视大众的电影批评,最终必然被大众所冷落和蔑视。
出于和源于电影批评的精英文化立场,一些批评家关注的重点永远只是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那几部电影。而且,为了显示批评的“深度”,不惜大量使用各种新名词、新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了运用、使用新名词、新概念的“竞赛”。其结果是,尽管批评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详尽的、甚至是过度的阐释,但普通的读者和观众还是不买账。而对于那些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受到了广大观众喜爱和欢迎的电影,批评家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或是保持意味深长的沉默,或是从艺术角度对这些作品吹毛求疵,至多也就是蜻蜓点水似的说几句“观众爱看”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语。笔者前段时间深入中小城市和农村作市场调研,发现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的观众非常喜欢《暖春》《太行山上》《举起手来》等影片。但是,我们的主流电影批评对这些电影表现出了多大的热情呢?对这些电影是不是也有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必要呢?我想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毕竟,当下“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杰姆逊语)电影虽然是文化产业,冠名文化,但实际上它的文化不是指精英文化,而是指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因此,文化产业首先是要面向大众的文化。作为与电影生死相依的电影批评也应该是面向大众的批评,面向电影市场的批评。事实上,电影批评本身的兴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和观众的认同,取决于电影市场的接纳。总之,电影批评不应该是端坐于庙堂之上的“沙龙文化”,不是个人趣味、个人观点的过度阐释,也不是电影批评家的“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而是应该立足于大众的立场、观众的立场去观察、去思考,不仅要了解观众需求什么,还要想方设法去满足观众的需求,从而建立大众的信任度和美誉度。同时,电影批评亟须改变自身的固定模式,适应电影产业化及其电影市场的发展变化。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立场的转变。
三、电影批评的“现实”立场
电影批评的“现实”立场,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电影的现状出发,尤其是要从中国电影推进产业化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其出路和前景出发,重点关注中国电影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并给予客观的、科学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解释和回答。
新画面公司的掌门人张伟平在多种场合强调“票房才是硬道理”。对商业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来说,票房多少确实应该是衡量电影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量化指标。但是,不能以票房就是硬道理衡量所有类型的电影。如广泛受到好评的《静静的嘛呢石》,其票房就是惨不忍睹的。对这样一部电影,票房就恐怕不是硬道理,我们应当寻找另外的考量指标和评价标准。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拿这样一个指标去衡量和评价所有的电影。在电影产业化背景下,儿童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农村题材电影,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对儿童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农村题材电影,就不应该简单地仅仅只用一个经济的视点、经济的尺度和经济的标准。总之,不能简单地套用票房就是硬道理。我们必须建立不同类型电影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
目前国内许多电力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职能缺失的问题,从而造成电力企业经营风险上升。传统电费收取方式是营销部与财务部相互配合,电费收取由营销部负责,账款收取由财务部来执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责任、利益等因素影响,往往存在相互推诿、效率低下、进度迟缓的情况,造成了企业经营风险上升。一方面,业欠费管理重点之后。现阶段电费催缴是供电企业收费的主要内容,电力企业催缴电费的过程中有较大的费用支出,忽视了交易前及交易中的管理工作,这导致了企业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另一方面,客户信息管理方法较为落后,不能有效的评估客户风险,忽视了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应用,缺乏系统管理。
缺少风险管理的经费投入
电力企业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不能有效的将电力营销工作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一方面电力企业将经营重点放在生产环节,忽视了电力营销对企业的关键作用,这种思想牢固的存在与电力企业管理者中,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电力企业的根本问题。同时,相较于其他行业,电力行业仍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经营风险小,不能做好角色转换,同时对风险控制及风险规避存在缺失,风险管理投入小,部分企业更是忽视了对风险管理的投入。现阶段,电力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应收账款数额逐步增大,电力企业管理者不能有效的提出应对措施,企业经营风险提升。
电力企业有效防范营销业务风险的管理措施
(一)优化组织机构、风险管理体系
将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企业营销活动当中。企业营销风险管理需要长期、持久进行,树立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客观性及可控性,提升企业员工规避风险的意识,并形成系统思想。同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建立与之相符合的风险管理体系或组织机构,有效的实现风险规避。企业营销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销售及财务部门,通过电力供应的各方面获得相关信息,将电力营销风险管理工作划归某个部门进行专门或同时管理,并授予相应的职务及权利,通过统筹企业风险、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电费信用额度、改进电量销售电费回收业务流程等方式,统一实行客户评定工作,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并进行全面监控。还应将应收账款账龄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制定追缴政策,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过程的风险管控
1)建立新增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加强事前风险控制。客户群体虽然能够为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润与行业声誉,但同时也是风险隐患的发展源。在电力销售关系确立前,强化对客户资信的管理工作,强化客户信用收集、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实现合理控制风险。客户资信管理主要从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及报告、客户资信评级、客户群经常性监督、检查五个方面入手,同时将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及客户信用分析及报告工作与用电业务勘察工作相结合,全面控制事前风险发生几率。
2)营销业务执行中的风险管控。在交易中往往出现欠费的情况,一般为资金紧张,也存在付费意识不强的情况,企业经营不善或国家政策影响都会出现企业欠费,应在交易过程中制定欠费额度及期限的相关制度,加强风险控制,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3)加强对陈欠电费的控制,实行制度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出现欠费情况,应该及时进行追缴,避免发展为陈欠电费或死账,分析欠费原因及账龄,制定有效的追缴制度,从根本上加强电费追缴工作。
(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一、引言
英语在国际上不可取代的地位及在中国的重视,使得我国英语学习者的热情越来越高。在学习过程中,英语学习字典成了一种必备的工具,旨在帮助学习者有效、成功地学习英语。《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以下简称《朗文》)自第一版于1988年出版以来,已有20多年,是公认的权威英语学习词典,其第4版(以下简称《朗文》4)于2009年12月发行,除保留其纸制外,还增加了全文光盘,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字典虽是编纂性质的工具书,但并不是单词及词义的简单堆积,都有一定的特点和理论做指导。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成熟,为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价值,将它们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中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在字典的编纂中,要不断吸收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才能立足于现代,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和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
二、相关认知理论
1.双重编码理论
1975年,心理学家佩维奥提出了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形为是由两种不同且相互依托的象征系统相互协调进行的,分别是语意编码系统和表象编码系统。前者处理和储存包括单词、句子等的语言信息,处理视觉信息,如形状和图像的输入。相关研究表明,在信息的展示过程中,双编码要比单编码的效果要好,双重编码理论可用于许多认知现象,其中有记忆、问题解决、概念学习和语言习得。
2.凸显原则
凸显原则是指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所有的材料并不是都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意察觉和记忆处于突出位置的内容。
3.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有一个范畴层次在认知上比其他范畴层次具有更高的显著度,人们通常在这个层次上进行概念化活动或称呼事物,这个层次就是基本层次。人类认识事物是一个从中心接近“层级”的过程,即从基本层次范畴向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扩展。在一个范畴中通常有典型成员,它们是最具代表性的,比其他范畴成员享有更多的属性,它们被人们首先掌握、记忆,在词汇上的表现为比较基本、自然的词项先被人们认识,更有利于有效掌握。
4.其他理论和原则
格式塔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部分的整合。在它的应用中,还需要遵循邻近原则、相似原则及连续性原则,这些原则的运用都有助于人们加深理解和记忆。空间感知指的是人们大脑对空间信息的感知,如位置的安排等,它包括大小、形状和距离的感知,在认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比如用大小不一的字体,能够让人们无意识地注意字体大的文字。
三、对《朗文》4的分析
《朗文》4秉承朗文词典的一贯特色,内容翔实,查找方便,紧跟时代与语言的发展,在内容和编排上下了工夫,收词全面,收录的单词、短语共计106,000余条,而收录的新词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书后附有符合字典发展趋势的全文光盘,界面比较友好,提供英美真人发音、书签、搜索及笔记功能,能帮助读者更有效率地利用词典学习。
1.双重编码理论和凸显原则得到充分应用
《朗文》4的封面采用红底黄白色字,鲜艳醒目,重点突出,全书采用蓝黑色双色印刷,用蓝色加粗凸显词目词,在每一词条中,单词的释义都用浅蓝色的底色进行标记,并用蓝色方框集中词语搭配、词语辨析,或者用图表的形式来显示书面语和口语的使用频率等各种方式突出显示,同义词和反义词也用=和≠进行表示,不仅方便用户查找和记忆,而且通过对照学习,对词汇的记忆会更准确,也更能扩大词汇量。此外,用图标显示英语中最常用的3000个单词,让读者不得不注意并着重掌握,这些都使得凸显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如果能同时提供语意信息和视觉信息,则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和记忆。《朗文》4采用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插图(照片和绘图),弥补了文字释义的不足,同时通过用视觉和语言的形式呈现信息,增强信息的回忆与识别。如“hand”一词,不仅给出文字解释部分,通过图片让用户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个单词,还在图片上用文字标注各个手指的名字,扩展了词汇和认知。
2.布局安排合理
宏观结构上设计编排合理,按照字母进行排序,遵循连续性的原则,词条比较完整,方便读者查询。同一词根或前缀相似的词语大都在邻近位置排列,使用者能更加容易、快速地记忆多个单词,符合邻近原则。其中设置的词语搭配、词语聚焦、词语辨析专区,较好地符合了格式塔理论,使得它们并不仅是部分的简单相加,突出了它们整合在一起的强大作用,深化了用户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对关键点进行加粗或采用不同大小字体体现,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有不同的感知效应,体现了空间感知理论的应用。
3.词性或词义的划分和排序上有待改善
最基本的词性和词义通常是一个单词中最核心的与最典型的部分,也是人们首先要了解的。按照逻辑顺序对词条进行排序,将基本词性放在首位,显示词条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户根据基本词性或词义的帮助,理解和记忆其扩展词性及其他扩展词义。《朗文》4对词义和词性都进行分类,用数字进行标记,凸显其不同,引起人们的注意,符合分类理论,其排序是按照它们的使用频率进行的,有助于读者快速找到最常用的词义或词性,但是使用最频繁的词性或词义并不代表是最基本的,因此,《朗文》4的这种方式会切断词义之间的语义联系,不能反映词性变化的关系,用户不便于通过基本词义理解其扩展意义,在这一点上,不是很符合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不符合人们认知的特点,不是特别可取。
4.语义场理论凸显
词语聚焦专栏把语义场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词典编纂中,按功能对词进行分类,列出与主词条相关的一类词。主词目条与栏目收录的词有的是位于一个概念层次上,彼此构成同义词关系,有的构成上下位关系,还有的仅仅是围绕一个子概念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词的汇集,形成一个词汇网络。比如在“hotel”下的词语聚焦栏里,提到了double room,manager,guest,booking等主要相关词,把一系列有关hotel的词都列出来,帮助用户进行联想,有效地扩大词汇量,同时使他们在表达一个思想时能找到相关的词,提高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附录中的14个主题的全页彩图,实用性的分类词汇,展现了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如卧室内通常存在的设备都显示出来构成一个语义场,使用户能深刻记忆相关词汇。
5.释义的矛盾
《朗文》4在英语释义词汇中使用最常见的2000个核心词汇,例句简单明了,便于学习者理解,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这同时是一种束缚。用有限的词进行释义,在解释一些词时欠精确、不确切,有时给近义词辨析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由于释义词限定为2000个,这让读者很少有机会学到新词,阻碍了他们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在查询辞典的过程中,短时记忆发挥着主要作用,而人们在短时记忆中的储存量是有限的,大约为7±2个板块,用有限的词解释一些比较抽象或难懂的词,难免会使释义过长,很难记住该单词的释义,如解释“obsession”用了18个单词,有点偏长,不利于记忆。
6.其他特点
《朗文》4的其他特色有提供英、美音,英国用语和美国用语的比较,供不同使用偏好的学习者参考。还附注语域信息,对学习者最有用、最容易出错的口语与书面语、日常英语和正式英语这两组语域进行了说明,使学习者避免错误或混淆使用不同的语域。此外,用频率图揭示常用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在不同的句型和搭配中、与近义词相比较的使用频率,附有语言提示和百科信息,这些都很实用。
四、建议
针对用有限词进行释义的不足,可尝试适量增加释义词的数量,做到既精确又易于理确和记忆。其按频率对词性和义项排序,有很大弊端,可尝试先把最基本的词性或词义放在首位,让学习者先掌握,从而有利于他们更加方便记忆和联想其他相关信息,实现正迁移。
《朗文》4利用它比较成熟的语料库,列出了最常用的3000口语词和书面语词。但是,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读者来说,其词频信息还不够,可将常用词划分为几个等级,比如1500最常用词,3000次常用词,4500再次常用词,等等,满足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的需求。
《朗文》4的例证丰富自然,但有一些欠生动,可加强词汇与语境的结合,突出词汇的语用功能。此外,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学习型词典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知识,而且具有文化解构和重构功能。虽然例证中蕴涵了语言文化信息,但具有独特文化蕴涵意义的词语仍需要更进一步的详细解释和说明,以增加文化背景信息。同时,词源信息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双语词典的内容之一,可适当增加词源信息,记录被释词的历时演变轨迹,是对释义内容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有助于读者完整、准确地把握语词的内涵。
在光盘中可增加纸制中无法体现的一些优势和内容,比如《朗文》4的光盘只能查询英语单词的英汉意词,无法用中文查询相关英文单词,可在这一点上进行改进。另外可增加词汇量和互动性练习,提高用户的参与程度。
五、结语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语料库、语用学、词典使用等研究的发展,学习词典编纂者越来越重视这些研究方面的成果。在《朗文》4的编纂中,在相关认知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他们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从形式和内容上都为学习者考虑,不断满足学习者需求,体现了用户友好原则,具有独特优势。但同时有一些可提升的空间,希望学习者能够得到全面了解,有效地使用,并为同类字典编纂者提供借鉴。词典的编纂往往都反映当代社会的思潮,随着各个相关领域的发展,词典编纂者要密切关注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应用于编纂中,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认知需要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4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晏丽芝.简评《朗文当代英语辞典》第四版[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1).
[3]王志南.用户友好原则的新体现――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四版)[J].海外英语,2014(1).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10
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参与者,也是影视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参与者。据CNNIC的调查,截至2009年底,25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人,占网民总体(3.84亿)的50.7%,18—25岁的网民又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59.4%,这其中,大学生网民是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相比中小学生网络使用上娱乐应用(包括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突出的特点,大学生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都最高,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方面活跃程度更显著[1]。另据艺恩咨询公司的《2008-2009年中国电影观众调研报告》[2]和蒲剑先生的《2010年三四月份中国电影市场观众调查分析》[3]显示,20—30岁为主流观众集中的年龄段,占据观众的四到五成,而大学本科学历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主流观众的一个突出特点。网络影视评论的生产和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介入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的重要途径。对这一文化行为的深入了解无疑有助于对网络影视评论传播效应的认识,也是制定措施促进网络影视评论及影视文化健康发展的依据。
下文基于2012年四五月间面向五省六所大学[4]610名本科生课堂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受访者遍及大一到大四,出生年份从1988年到1994年,以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出生为主体。专业分布涉及理工类、文科类、影视动画类。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占据59.4%。受访者分为两组,306人接受“关于网络电影评论的调查”,304人接受“关于网络电视剧评论的调查”。两组问卷除了关键词“电影”和“电视剧”的不同外,其它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一、大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的频率和渠道
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电影、电视剧的接触是相当频繁的,观看数量也是可观的。在高考压力减除、校园文化影响、生活自主能力提高、网络片源丰富、观看方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电影电视剧欣赏成为当代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的主流内容之一。从电影组的情况来看,将近50%的受访学生平均每周的观片量超过1部,不少影视专业的学生表示每天都会看电影。观片量的多少明显与专业有关,普通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73%的人估算自己的看片频率在“每月1-3部”或“每周1部”的水平。而戏文、摄影、编导等影视专业学生则较少人低于“每周1部”的数量,相反,每周看片2、3部的很普遍。这样的分布当然与专业热情和兴趣有关系,也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关系。电视剧组的分布规律大体相似,每年看1到2部的情况最多,占据三成。年观看量低于1部的超过8%。
当被要求对几种看电影或电视剧的途径“按照自己常用到不常用的顺序进行排列”时,80%左右的学生将“通过网络(包括在线观看、下载观看)观看”的方式排在第一位。这其中电影组中有23.1%的人除了网络渠道以外,不考虑其它的电影观看途径。这组只有不到12%的学生首选“进影院观看”。有学生明确表达只有那些艺术质量上乘,视听享受指数又高的影片才值得进影院观看。排除网络这个首选渠道以后,学生们才会主要选择电影院或电视。丰富的网络视频资源和下载资源为大学生观众提供了远比电影院和电视都要数量多且品种多的影视剧产品。通过网络的途径,他们接触到大量的外国影视剧。
网络成为大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的首选渠道和主要渠道,这大大激发网络影视评论的活跃和繁荣。尽管上网观看电影电视剧免费而便捷,但大学生也要为自己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计算,做准确的看片选择。再说大量作品的存在也使选择成为必须。于是,通过一目了然的分数,或者通过三言两语的简评或精密细致的长篇文章的评价、评论对备选作品做一个看前的评估成为网络影视观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和伴随行为。这一伴随行为在看片后又可能延续到参与打分、回复评论、发表评论等构成的交流环节和深度欣赏环节。所以,影视剧播映和观看渠道的网络化是催生网络影视评论在各类网站上普遍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对电影电视剧信息的获取习惯
当代大学生搜寻、观看、收藏电影电视剧的诸种活动都依赖于网络,围绕着电脑。网络舆论对他们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左右着他们的看片选择和观片后的影片评价。而他们查看影视信息、参与影视评论的活动不仅仅满足于影视文化介入的需要,还往往是跟他们的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学习需求融合在一起的。本次调查围绕电影电视剧信息的来源和信息读取上的偏好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调查。
首先,表7、表8、表9呈现“国内网站”和“朋友告之”是电影电视剧信息最主要的两大来源,50%以上的信息不是来自朋友,就是来自国内网站,而朋友之间的信息交流很可能也是通过社交网站、即时通信等网络工具的。排在“网络”和“朋友”之后的信息来源是电视和电影专业杂志。中央台和省级台播出的一些权威的娱乐新闻报道节目成为学生们通过电视获取电影信息和电视剧信息的重要平台。另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电影专业杂志是《看电影》,而他们对电视杂志的接触相对少。
疲软多年的内地电影市场从2005年开始强劲上升,电影重回大众文化的焦点位置。与此同时国内外电视剧佳作迭出引发一次次轰动全国的观看热潮。电影电视剧版面成为各种门户网站的标准配置。2007年以来,视频网站和网络视频播放器及搜索引擎的迅猛发展又让它们成为影视文化培育的新基地。影视信息在大型综合门户网站、影视专业门户网站、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不同性质不同应用功能的网站和视频播放器等工具平台上广泛存在。
表10数据显示无论电影组或电视剧组,最大比例受访人群的影视信息获取主要依赖风行、迅雷这一类观看工具和下载工具,数据都在三成左右。可见,对大学生而言,影视信息获取的最主要动机是看片指导。表10的数据还显示时光网和豆瓣网对电影爱好者有较强的聚合作用,而对电视剧迷的聚合作用就差得多,尽管在这两个网站上也有电视剧的信息,但显然它们在电影信息上的权威性压过电视剧方面。反过来说,专业电视网站的建设赶不上专业电影网站,相应的,影评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远远超过电视剧评论。有23.5%的人不在网上查阅电视剧信息,远多过电影组的6.6%。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超过电视剧,而对电影的重视程度也大过电视剧。表11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这点。就信息内容偏好的前两项分布,电影组和电视剧组大致相似,而关心电影制作细节、评论分析和专业知识的人数比例则明显高过电视剧这一组。同样,表12中,专家老师和网络影评人的意见在电影信息传达中的威信明显高过电视剧信息传达。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可以说明一点:在大学生的眼里电视剧更趋向娱乐性,而电影更趋向严肃的艺术性。
三、大学生对网络影视评论的接触
在了解观影习惯和影视信息获取习惯后,问卷进入对影视评论活动接触情况的调查。针对“你会去查看网上的电影评论(包括长评、短评)”的调查,41.2%的大学生回答“经常查看”,只有8.8%的大学生表示“从来不看”,剩下一半多的人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不太经常看”(29.7%)和“看过几次”(20.3%)的情况中。大学生对电视剧评论的接触总的来说明显少于电影评论。
关于查看影评的时间,17.8%的学生选择看电影前查看,40.9%的学生在看完电影以后查看,41.3%的学生则是看片前、看片后都会查看。这与他们查看影评的原因或目的密切相关。48.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查看影评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可看的电影”。可见,来自媒体娱乐频道、网民博客,以及视频网站和下载网站的打分、短评和评论文章给大学生提供了主要的电影观影指导。另外,有33.2%的大学生表示查看影评是因为“没看懂电影”,想寻求解答。同时有46.8%的学生认为自己查看影评“出于学习目的”。这些回答解释了为什么相当数量的学生在看片前、看片后都会查阅影评,而不仅仅是在看片前或看片后。比较而言,只有20.4%的学生认为自己查看影评出于“对娱乐信息的关心”,以及28.5%的学生承认查看影评出于“对特定明星或导演的关心”,对应的,有23.7%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查看影评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可见,对大学生而言,网络影评的实用性是重要的,至少在他们的自我认定中,查阅影评的学习目的重于娱乐目的。
落实到对电影的具体评价行为,大学生们趋向于方便易操作的网络打分[5],较少人花时间和精力写影评文章。针对“你是否写影评文章(几百字的或者更长的)”的调查,只有4.3%的受访者回答自己是“经常写”的,超过三成的人在这个博客广兴,几乎人人都可方便发表电影意见的时代依然是“从来没写过”影评,表示“偶尔写”和“写过一两次”的人数也都在三成上下,差距不是很大。与之相对比的是,24.4%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在网站上给电影打分”。当被问及“网站上的电影打分会影响你是否观看此片的决定吗”,参与打分的学生中有59.2%的人表示“会有影响”,另外40.8%的人认为不影响他们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影片网络得分的影响不仅指向大学生的网络收看,也同样指向他们在影院的选择。
四、总结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几点初步的结论:
1.电影电视剧观看是当代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的主流内容之一。网络是他们首选的也是最主要的看片渠道。网络的便捷和免费使他们保持较高的看片频率。这是网络影视评论活跃的前提。高频率的网络影视观看激发网络影视评论向常态化、多形态化发展。
2.网络也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影视信息、影视舆论传受渠道,这是网络影视评论兴盛不衰的必要条件。60-70%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影视剧信息首先来自国内网站。网络文化的大众化和民主化特点也反应在大学生在信息接受上普遍比较看重“普通网友”的意见,专家和老师的权威性趋弱。
3.影视信息查询、影视评价或评论的参与是大学生影视观看的必然伴随行为,也是看片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从看片前到看片后的全过程。大学生查看影评很大一部分来自学习和认知的需要,可见优质的影视评论文章对提高大学生艺术欣赏和影视修养的重要性。
4.大学生查看影视信息、参与影视评论不仅仅满足于对影视文化的介入,也是跟他们的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学习需求融合在一起的。大部分学生对影视信息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关于创作者尤其是导演演员的信息仍然是除了新片上映信息之外他们最关注的信息。相对而言,电影信息的专业化程度高于电视剧信息。
5.网络提供了方便的电影评价工具。网络打分、影评等网络评价机制也在切实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影视观看。落实到对电影的具体评价行为,大学生们趋向于方便易操作的网络打分,较少人花时间和精力写影评文章。
此文为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影视评论发展对策研究” (GD10092)的成果之一
注释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见CNNIC官网。
[2] 见网页
[3] 见《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
[4] 受访学校包括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
[5]以打分的方式表达看片者对电影的评价,这在如今的网络上差不多是一种通行的评价方式,广泛出现于视频网站、影视资源搜索或下载网站、电影门户网站、社交网站、大型门户网站的影视页面等,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十分制”。
作者简介
唐佳琳,女,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师的教学方面主要是缺乏规范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研究的投入不足等:“目前,我国英语影视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扬先明,2007)。同时,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仅仅是抱着看电影的目的选择了这门课程,加之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这门课程并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很大,甚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杨先明,2007)。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高校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还没有形成英语影视教学的理论体系,对英语影视课程应该教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教学模式如何等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杨先明,2007)。
处于这个体系核心位置的应当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为教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存在的意义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教学策略则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二、教学目的
目前在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中有一个误区,即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专业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因而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目的。
客观地说,当前有不少教师正在积极地从事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实现两个教学目的,其一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的技能,其二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诚然,赏析英文电影的确能够起到这两方面的作用,但据此就将这两点作为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最终目的还是有待商榷的。
确定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考虑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的水平和特点。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会或多或少地引入英文电影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把英文电影赏析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一般都是在三年级之后。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并仍在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程中接受着系统的训练:同时,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还包括专门讲授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的课程,例如《英美概况》、《欧洲文化入门》等。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赏析英文电影的目的仅仅是提升语言技能和学习文化,那么完全可以在英语专业的听力、口语、视听说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课程中引入英文电影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必将其作为专门的课程来开设。
顾名思义,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英文电影,因此和英语专业开设的其它课程一样,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目的也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具体的说是教授学生英文电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英文电影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明确了教学目的,就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课程设计和确定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力求达到“赏”与“析”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英文电影欣赏的教学策略
客观地说,很多学生选择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初衷就是看电影,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用审美和认知学的理论来规范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习英文电影的相关知识,而不仅是观看电影。根据电影欣赏过程论,电影欣赏“应当包括准备-进入-共鸣一回味性延留等四个阶段”(袁智忠,2000)。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从而使其形成“审美活动所特有的一种态度一审美态度”(袁智忠,2000)。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影片的选择
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在选择影片时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即影片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随着世界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优秀英文影片不断涌现,因此,在保证以上所提到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英文影片进行分类选择,从而保证影片选择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当谈论到某一部电影作品的时候,人们首先想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拍摄的以及它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因此历史和类型是给电影分类的两种基本标准。电影诞生于一百多年前。它的历史并不算漫长和复杂。按照时间顺序对其分类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作为西方电影艺术主流的好莱坞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早期电影、经典好莱坞电影和后经典好莱坞电影。影片类型的划分主要依靠电影的题材、形式、风格或效果:根据题材可以划分为社会问题片、爱情片、黑帮片、战争片、科幻片、奇幻片、西部片、灾难片、犯罪片、诗史片等。根据形式可以划分为动作片和音乐片。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强档片、黑(新黑),根据观众的反应可以划分为喜剧片、恐怖片、惊悚片。
在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的前提下,英文电影欣赏课程所播放影片的选择应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根据电影的历史分类和类型分类标准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影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客观而科学地认知英文电影的全貌、系统地学习英文电影的理论知识、全面地了解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避免因重复播放同一类型的影片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在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可以在第一堂课上做一个问卷调查,在选择的每一种电影类型中列出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影片,问卷的结果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的参考。
(2)电影理论的讲授
向学生讲授电影的基本理论是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关键一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学生才能够实现从被动地观看影片向主动地欣赏和分析影片的飞跃。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着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受到课时和学 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可以选择一些基本的理论进行讲授,例如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有别于影视理论课程,学习电影理论并不是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而是进行赏析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单纯地讲授理论会使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在选定了某部的影片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的一些理论讲授给学生,然后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去体会理论的应用。以《阿甘正传》为例,这是一部风格突出的电影,象征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播放影片之前,教师可以先讲授电影风格和象征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并指导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去发掘“羽毛”的象征意义。
(3)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欣赏影片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影片的背景有所了解,包括片中讲述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主创人员简介、男女主角简介、故事情节梗概、影片所获奖项等。
鉴于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自学能力。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成小组去收集影片的背景资料并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为之后的电影评论打下基础。
(4)欣赏指导
每部优秀的英文影片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教师应在播放影片之前就影片的亮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有侧重地欣赏。以《音乐之声》为例,“其突出特点有三:一是巧妙地把人物、歌舞、情节、气氛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是所有的场面都实地拍摄…还选用大量湖光山色的秀美画面,令人陶醉…;三是高明地交织了三对矛盾冲突…”(徐阿李,2003;122)。
2、进入和共鸣阶段
进入和共鸣阶段是学生进行电影欣赏的实质性阶段,也是教师播放影片的阶段。一般说来,电影的播放方式有三种:通篇放映、分段放映和定位放映。鉴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采取通篇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进行通篇式的放映,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运用电影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定位式的放映,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加深理解,为回味性延留阶段的教学任务以及之后的电影评论做好准备。
3、回味性延留阶段
影片播放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从影片中获得的审美表象,这个阶段便是电影欣赏的延留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学生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和玩味。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课堂活动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为下一步分析影片做好准备。
仍以《阿甘正传》为例:影片放映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继续进行对象征手法的运用的学习,和学生一起探讨“羽毛”的象征意义。课后习题则可以布置学生思考和讨论这部影片中另一个象征元素“巧克力”的象征意义。
同样,《音乐之声》放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影片亮点之一即三对矛盾冲突的交织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具体指出这三对矛盾。
基于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同时加深对电影理论和影片内容的理解。
四、英文电影分析的教学策略
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影片欣赏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论。“赏”与“析”相结合才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为以后的学习乃至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
1、常见的评论角度
主题分析:分析电影的主题是电影评论的传统方法。主题是一部电影的主要观点。是编剧和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主题是电影的中心思想,它使所有其它的电影元素一类型、角色、叙述、风格一都围绕着它。主题的本质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主题有:广泛的人类问题、人生哲学、宗教和伦理问题、历史问题、国家和国民特征以及社会问题等。
作者论:“作者”指的是在商业化的电影工厂制度的局限下仍然可以在电影中烙上自己独特烙印的人。作者通过运用视觉风格让电影成为一种艺术。
结构主义:这是一种分析现象的手段,其方法是在二元对立系统中分析这个现象的基本结构。
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分析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现象,针对妇女遭受的偏见和歧视进行批判。
心理分析:心理分析学是西格蒙・弗洛伊德建立的关于性格的理论,它从很多方面帮助电影研究。首先,最简单的形式就是通过分析作者的心理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其次。对角色的内部心理进行分析:第三,通过分析观众的心理来研究电影。
2、教学策略
电影评论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思考能力、语言水平和论述技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影评者的电影评论文章,供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影片进行评论,然后每组选出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同时,鉴于这门课程形式上的特殊性,期末考试可以改变传统的方式,采取以电影评论为内容的论文形式,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不少爱好文学的学生朋友,大多是喜欢小说、诗歌、童话、散文、戏剧等作品,而唯独不喜欢议论文。“怎样写好议论文?”这就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了。我想写作方法固然值得研讨,但如果能对议论文有一正确看法,消除那些不必要的畏惧心理,也许更有助于提高对写好议论文的信心。
议论文的写作,其实一点也不神秘。看完电影,散场出来,一二知己漫步街头,边走边对剧情的真实或虚假加以评论,对剧中的人物各谈看法,有时见解不一,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倘若形之成文,即为“影评”;课前课后,三五同学坐于窗前,对某一部文学作品各谈心得,或褒或贬,或喜或憎,如果据此细加梳理,敷演成文,即为“书评”;回到家中,与父母对时政的无所顾忌的议论,对社会百态的尽情指点,凡此种种,实际都是未经铅字排出的“社论”与“随笔”。从早到晚,我们何曾离开过议论这一表达形式呢?
既然我们要对世间的事物、现象等作评论、议论,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勤于思考,要加强思想修养,多关心政治时事,站得高,看得远,否则就无法以正确的观点,去发表议论,去说服别人。鲁迅先生的杂文,之所以成为宝贵的革命遗产,首先在于它具有深遂的洞察力,具有高度的政治水平。
网络电影,也称“网上电影”,顾名思义,是在网上放映的电影。但是,仅仅在网上放映电影,还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2000年5月,据称是全球第一部网络电影《量子计划》出炉。《量子计划》是全部数码制作,片长只有32分钟。2000年5月5日在作全球首映。同年6月,好莱坞全数字影片《405:惊魂时速》上网首映。仅一周时间,便有25万人次下载观看了该片,尤其在与iFilm公司签约之后,《405:惊魂时速》更是创下了100万次下载的空前纪录。iFilm公司程序设计部主任称,《405:惊魂时速》堪称个人制作网络电影的开山之作。
2000年8月18日,另一部声称是“第一部真正的网络电影”《175度色盲》在我国台湾正式诞生。这是一部兼具多重实验性的电影,在播放方式上增加观赏者自主,并配合网络互动性。网友可以依照顺序正着看、倒着看、跳着看。2000年9月14日内地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正式开拍。每个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天使的翅膀》的故事、人物及对话和细节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创作人员和网民实现全方位实时的互动影片采取在网上边互动、边拍摄、边播出的方式,以吸引有志于从事影视创作的网民。
网络电影,不是指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比如《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也不是指放到网上发行、播放、宣传及付费下载的传统电影。那网络电影究竟是什么?
陈思之在《何为网络电影》一文中,对网络电影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长不过30分钟。”子荫、白木的《网络电影:为电影插上翅膀》一文中,也认为:“网络电影是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而陆琼在她的论文《谈网络电影的人性化互动》中,一方面承认当下流行的网络电影的定义是:“指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但同时,她认为这只是“所谓的”网络电影,与真正的网络电影不同,她给“真正的”网络电影以不同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电影制作。有兴趣的人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仪输入本人影像扮演戏中角色。其次可以上载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共享,不仅满足了影视爱好者,培养了电影观众,也把人从固有的接受模式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网络电影又称网络短片,一般意义上而言,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它寄生于网络,与一般的电影院电影不同。同时,如果超越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定义,网络电影特指那些在网上发行的,超越了简单的观赏性,而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小影片,这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
1.参与性带来个性的伸张
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网络电影如同众多在网络上的事物一样,有巨大的传播与评价空间。任何人只要想传播,便可以把链接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想评价,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在网上出来。至此,文化之间不再有上下游的分别,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之间,也不再有阶级和阶层的分别。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的方式。
2.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3.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网络电影的观众同样是匿名的。这使得人们在这个社会时时处在“看”和“被看”的地位暂时被改变,人们卸下“被看”的包袱,可以完全轻松的选择自己想要看的网络电影的内容。不必在意某些片子恶评如潮被定性为违反了什么纲目,就因此而放弃观看它的欲望。只要想看,就可以选择观看。这使网络电影进一步流行。
网络电影的评论同样是匿名性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发表自己有关某些网络电影的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愿意表达的内容通通表达出来,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相同的观点,而被认为是奉承巴结或无能,也不必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所敌视。这样,网络电影的评论者可以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的释放。这也促使了网络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使网络电影不断传播和评论。
总之,网络电影于网际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结语以“乐观的年代”为标题,他认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电影,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为成熟。有全球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网络电影必将推动一场新的电影文化的革命。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的方式。
2.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这些文本不存在组织结构上的主轴。”网络电影的观赏在人们的轻点鼠标中,就轻易地实现了中途的任意切断、播放进度的随意控制、画面的随意停止与放大、不同电影中的任意切换。
3.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网络电影的观众同样是匿名的。这使得人们在这个社会时时处在“看”和“被看”的地位暂时被改变,人们卸下“被看”的包袱,可以完全轻松的选择自己想要看的网络电影的内容。不必在意某些片子恶评如潮被定性为违反了什么纲目,就因此而放弃观看它的欲望。只要想看,就可以选择观看。这使网络电影进一步流行。
网络电影的评论同样是匿名性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发表自己有关某些网络电影的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愿意表达的内容通通表达出来,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相同的观点,而被认为是奉承巴结或无能,也不必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所敌视。这样,网络电影的评论者可以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的释放。这也促使了网络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使网络电影不断传播和评论。
总之,网络电影于网际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结语以“乐观的年代”为标题,他认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电影,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为成熟。有全球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网络电影必将推动一场新的电影文化的革命。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
[3]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