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3 23:43: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试卷结构
此试卷由(一)我会填空(占22分)、(二)我会判断(占5分)、(三)我会选择(占5分)(四)我会计算:1.直接写得数(占5分)、2.简便计算(9分)、3.解方程(占9分)(五)我会解决问题(占35分)组成。
二、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查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和培养。
1. 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果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本册重点内容圆的认识、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和应用,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境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间题的能力,如填空题11小题,成功的把图的周长知识和比紧都的联系起来。
三、试卷分析及措施:
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班学生平均分66分,及格率65.52,优秀率34.45,三率和166,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卷面书写不是太好,总体成绩与期中比较有所进步,但总体还是不够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很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如此,特别是计算,在数学中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所以我们在平时坚持早、晚天天练,大部分学生都有所进步。但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失分也是很严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起,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招生规模的扩大不仅带来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学生群体的成分变得复杂,也使得处在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压力随之增大。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全面地了解自己教导下的几百名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关注与帮扶是我们的职责,但在当前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存在着极大的困难。要解Q这个问题,除了要抓好“学生干部辅助管理”,“基层党团组织榜样带头”,“评优评奖正向激励”,“寝室、课堂走访了解”等几个重要抓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就是针对学生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它可以帮助辅导员把有限的时间精力集中到最需要帮助引导的学生中去,使工作事半功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分析可反应各班学风
班级学习风气的好坏,虽然不能仅从某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情况这一方面来进行判断,但从客观实际上看,各班期末考试不及格人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应该班级学习风气的状况。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所列举的8个班级中,大部分班级的该学期期末考试不及格人数不超过3人,我们认为此种状况属于正常范畴,而材料1班和材料8班的不及格学生明显高于其余各班,反应出这两个班级学习风气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辅导员在今后的教育引导中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这部分班级。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表中看出女生的期末考试情况明显好于男生,我们在做班级工作时也可多鼓励班级女生多帮助同班男生,利用经验交流会,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寻求班级同学共同进步。
2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分析可以反应各个寝室的学习氛围
学生寝室历来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中心区域。一个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可以带动整个寝室同学共同进步,而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寝室风气会导致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放任自流,最终自毁前程。
在表2中,我们统计了2011级学生在大二上期期末考试中各个寝室的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女生考试不及格的人数远远少于男生,仅2人;男生寝室不及格人数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某几个寝室,如1舍4单元601寝12人中就出现6人考试不及格,1舍5单元502寝有4人考试不及格,但不少的寝室,所有寝室成员都顺利通过了考试,无人出现考试不及格的情况。根据笔者平时工作对各个寝室学习风气的调查了解,出现不及格人数较多的几个寝室,恰好是平时学习风气不好,学习氛围不浓的寝室。据此,我们在后期走访学生寝室时也应合理分配精力。
绝大部分女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自理能力,部分学习氛围较好的男生寝室,寝室室友之间会相互影响,良性竞争,促进学习。所以,辅导员在走访学生寝室时,应着重关注期末考试不及格人数较多,学风不好的寝室,通过正向引导、严格规范要求等方式扭转寝室的学习风气。
3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分析可以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们知道,大学的期末考试属于通过性考试,而非选拔性考试,虽然每学期各科需要学习的知识量很大,但只要学生理解掌握了该门科目基本的知识点、概念、内容、公式等,达到该科目学习的基本要求,考试基本都能通过。反而言之,某门科目期末考试未能通过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该科目的基本学习要求都未能达到。
笔者认为,期末考试未能通过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对大学的学习模式不适应或某门功课的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反应出的情况是期末考试一般仅出现一门或少量功课不及格,这类学生,抑或未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抑或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等原因对某一科目存在学习困难,但他们内心并未放弃学习。辅导员只要通过面谈等方式了解清楚该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对症下药,即可使这部分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
(2)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制力差的学生。这类学生所反应出来的情况,一般是期末考试出现大面积的不及格情况。这部分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目标、生活放纵、自制力缺乏,部分学生可能沉迷游戏,意志消沉。对这类学生的帮扶应该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应联系家长,配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定期了解学生情况,严格要求其日常作息并加以学习引导。
4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可以反应各科学习的困难程度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掌握主动式学习模式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尽快从初、高中的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除了做好课堂学习,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而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在这方面为学生做好辅助。期末考试不及格科目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各个科目的学习难度。不及格人次较少的科目表明该科目学习困难度适中,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较好地掌握该科的主要知识;而不及格人次较多的科目,一方面说明这部分学生在该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仍不够努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科目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辅导员应着重考虑围绕该科目的学习做工作,如学期初始利用年级大会提醒学生对该科目的重视、讲解学习难点、联系任课教师答疑、组织相应的学习交流会等,甚至对于某些科目不及格人数过众的情况,应向上级部门反应,是否考虑调整教育方式方法等。
5小结
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情况分析是辅导员抓住工作重点,有的放矢的一个重要工具,做好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情况分析对辅导员意义明显:帮助辅导员了解班级、寝室的学风;对个别学习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进行重点关注、教育和引导;了解各科目学习难度,并开展针对性的工作等。详细具体的成绩分析以及针对性的帮扶工作可以使辅导员的工作事半功倍,在此,笔者建议每名高校辅导员都应重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情况分析,并熟练掌握好这一重要的工具。
作者简介:陈建野,男,讲师,现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思政辅导员。
参考文献
[1] 李凯军,冯猛修,闫实,王晓东,王俊林.成绩分析及其对教学管理的指导作用[J].医学综述,2009,15(16):2552-2554.
[2] 李艳梅,陈建野.论构建新时期高校院系基层学生工作体系的意义[J].经营管理者,2012(24).
[3] 陈德祥.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和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120-121.
一、引 言
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在对学生期末考核时,均是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一定的权重分配,计算求出学生总评成绩。一般,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4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60%。理论上,平时成绩应该与期末考试成绩呈现相同的趋势,即一个学生平时成绩高,其掌握实际知识的能力就会高,相应期末考试成绩也应该高,反之亦然。两者之间应有比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能否真正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呢?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统计对象为楼宇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的15位教师所授的15门不同课程成绩(根据抽样原则选取)。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统计对象
2.研究材料。本抽样的研究材料为09楼宇52班不同学期的15位教师上传到学校成绩统计系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操过程及结果、作业次数及效果、自我评价等。若是以信息性、诊断性和鼓励性的评语形式给出的,按规定最终要以百分制的分数表达出来。
3.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比较法。在不进行任何干预和通知的情况下,随机抽取期末成绩报告表,对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所收集的数据通过Excel和SPSS13.0进行统计、归类、比较。
(1)分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分布情况。美国教育家卡罗尔提出:如果在某一学科中,学生的能力倾向是正态分布的,并且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完全一样的教学(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可用于学习的时间都一样),那么在适当的成绩测量中,最终结果将呈正态分布。
对于学生考试分数的合理性判断,目前较好的仍然是以正态分布为评判原则的评价方法。如果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则考核合理。本次研究的15门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正态分布曲线如下图1,每科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画在一张图上进行对比,共获得15张分布图形:
由图1可以看出,数学、语文、电力拖动、建筑CAD、机械制图、安防技术等六科成绩的正态分布曲线形状较好。分布图的高峰位置在中心,左右基本对称,曲线分布较广,且平时成绩分布曲线与期末成绩分布曲线较为吻合。说明这几科的任课老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很了解,学生成绩能够准确反应其平时学习效果,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期末成绩也很高。同时,分布曲线比较平缓,说明成绩的区分度较高,可以给学生一种有付出就有收获的信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动力。老师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的评价较为真实合理。
英语、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照明配电、给排水、消防技术、制冷技术等七科成绩分布曲线相似。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基本呈现偏态分布,曲线陡峭,成绩集中在平均分左右,说明成绩不能够严格区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不能给学生以激励作用。同时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分布曲线分离严重,平时成绩总体偏高,说明二者之间相关性较低。在期末总评价时,为保证及格率,教师存在刻意拉高平时成绩倾向,其教学效果及评价方法不够理想,需改进。
机械知识和电梯原理两科成绩分布呈现相似的趋势,平时成绩分布曲线平缓,平均分较低。期末成绩曲线陡峭,平均分相对较高,分数集中在平均分左右。这说明期末试卷较易,不能够将学生区分开来,反应不错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为了平衡学生的总成绩,任课教师只能肆意降低平时成绩。两科的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掌握知识情况不够了解,按自己的思维进行评价,与实际不相吻合,需加以改进。
(2)研究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利用SPSS13.0对每门课程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之间是否有正相关趋势。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考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之间是否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程度如何、相关关系是否显著。根据线性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验证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所示。
根据统计学可知,相关系数r的含义如下:r>0为正相关,r
截距a表示在没有自变量x的影响时,其它各种因素对因变量y的平均影响;回归系数b表明自变量x每变动一个单位,因变量y平均变动b个单位。
一直以来,期末考试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衡量学生学得如何,而且能反映教师教得怎样。但是传统考试往往只关心最后的结果即考试分数,评分结束后所有工作就随之结束,并未进行有效和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实际上,通过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可以得到许多宝贵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信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因此开展试卷质量分析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能够帮助我们评价考试的质量,检验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考试之后,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以判断此次考试的质量,只有有效的、可靠的考试结果才能作为评价教学质量、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其次,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试卷编制水平,改进考试工作。考试后用具体的量化数据反映出试卷存在的问题,可以减少教师凭经验出题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对于改进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最后,通过分析考生答题的情况,教师从中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我们以武汉某大学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的情况说明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对改进教学活动、提高试卷编制质量的重要作用。
1.数据来源
授课人员为两名具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医学院副教授,教材使用龚非力主编的第3版《医学免疫学》教材。授课对象为2012级72名学生。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过程中没有发生违反考场纪律的现象。试卷评判由相关任课老师负责,评卷过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力求试卷成绩的客观性,使试卷可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此次考试成绩作为医学免疫学试卷统计分析的依据。
2.试卷组成及得分情况
试题覆盖医学免疫学教科书各部分知识。整张试卷由5个部分组成: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考题基本按照由易到难的程度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式可以稳定考生在考试时可能产生的紧张情绪,使考生沉着答题。试卷考试题组成及其学生得分情况见表1,发现整体得分率较高,除了第一种题型选择题外,其他题型都有满分出现。
表1 试卷分数组成及学生得分情况
3.试卷质量检验标准的数学描述
试卷质量的主要检验标准可以通过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表现出来,这四个“度”不仅可以用来判断学业成绩评定的公正与否,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命题水平,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1]。为了表述方便,将待测试卷题目的个数设为n,每个题目的满分值分别为
区分度在0.4以上为最佳,在0.2~0.39之间为较好,低于0.2表示区分度很差[3]。
4.试卷质量的分析及讨论
4.1学生成绩频数分布:从考试分数的统计结果看,此次考试的分数总体比较高,临床医学专业72名学生,学生成绩频数分布见下图。此次考试中有1名学生不及格,最低分为54,最高分为98,相差44分,平均分为85.21,标准差10.5。考试成绩经正态性检验符合负偏态分布,分数主要集中在90分~94分之间,说明试题较易,平均分数较高,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要测试的内容。
图 学生成绩频数分布
4.2试卷质量的讨论:本次试题基本涵盖医学免疫学教材的所有内容,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极少部分试题为非授课内容,要求学生自学掌握。本次试题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对于免疫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基础知识与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试题数量充足,考查了学生对于医学免疫学的了解及一定分析应用能力。从考试情况看,所有学生均按时交卷,没有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而个别学生还出现提前交卷的情况,这说明试题量虽然较多,但是试题偏易,在今后的试卷中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在这次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分数较高,考试平均成绩为85.21分。一般认为,设计合理的试卷成绩分布应当呈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而不应当呈现正偏态或负偏态分布[4]。但是,这要具体分析,成绩分布模型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学生群体的大小和抽样误差;学生的整体素质、学习认真刻苦和教师的积极施教;教师评定成绩的标准[5]。本次考试的试题难度P为0.45,属中等难度,而学生成绩稍微偏向高分段,分数分布呈现负偏态分布,这说明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程度很好。经过计算本次考试的信度为0.85,基本符合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对信度的要求。本次考试的效度为0.23,区分度为0.24,属中度,一般认为区分度大于0.4的试题较好,在0.2~0.39之间的试题属中等区分度,而小于0.15则说明试题区分度较差[6]。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结论,本次医学免疫学测试中试题难度中等,而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好,因此整体分数较高。另外,本次考试的效度和信度适中,说明试题覆盖了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所以本次考试是一次对教学结果的有效测试。考试是一种终极评价方法,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可以衡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范围和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反映教学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在期末考试中,命题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筛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免疫学大纲中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优秀的学生与掌握情况不好的学生能在考试成绩上得以具体的区分体现。另外要求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可以通过测试。
对于今后的课程期末考试的命题与组卷,我们应该牢记:试题的范围和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7],这样才能使试卷的总体分量和难度与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相适应,这样的考试成绩才更具有价值,更能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今后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后还要长期坚持试卷统计与分析,努力减少试题的分析偏差,为试题建设反馈信息,逐步提高试卷的出题质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戴洪萍.高校专业课程考试质量的分析与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6-89.
[2]牛惠芳,吕文峰,王淑玉.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1-113.
[3]田考聪,彭斌.试卷质量定量分析系统中的几个参数及其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4,3(4):52-54.
[4]张国才.学生学习成绩负偏态分布的合理性[J].江苏高教,2002(2):59-61.
[5]饶国辉,李洁明,,等.核医学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