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1:41: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开发会议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遗产廊道旅游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1.遗产廊道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机构研究。由于遗产廊道的规划、开发、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地方性遗产管理局通常聘请旅游业的专家参与。如Harkness和Sinha受印度政府委托,对泰姬遗产廊道旅游者行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遗产廊道的景观规划设计。Conzen和Wulfestieg评述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16年来的发展,其中管理机构遗产廊道会议与旅游局,该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对廊道沿线商业、博物馆和休闲产业的准确营销,从而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行业。
2.旅游产品和市场研究。Curt cottle介绍了南卡莱罗纳遗产廊道的解说系统,它是由三级解说结构、两个解说主题和四个副主题构成,文中还列举了旅游者的典型特征和旅游产品,如水域休闲、艺术与文物游、徒步游、观鸟、观野生动物游、自驾游及探险游等,指出网络将是遗产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
3.旅游影响研究。Daniel Stynes等对俄亥俄和伊利尔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游客进行调查,得出人口学特征、停留时间、住宿类型、花费情况等旅游者行为特征,并运用MGM2模型,从销售、个人收入、就业机会三个方面评析了遗产旅游对当地的经济影响。
(二)国内研究
2001年王志芳、孙鹏首次介绍了美国遗产廊道的概念、选择标准、保护管理方法及规划中着重强调的内容。随后国内学者以遗产廊道的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丰富的遗产资源,进行了以遗产廊道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研究。
1.旅游价值评价研究。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是遗产廊道整体保护、整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前提。吕龙、黄震方基于遗产廊道的特点,尝试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态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建立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王金伟、韩宾娜考虑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发展环境三个综合层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熵技术构建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系统,并以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和长城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杜忠潮、柳银花采用层次分析法,增加了评价项目指标,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朱尖、姜维公、霍雨佳、詹嘉和崔俊涛也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2.区域旅游合作研究。遗产廊道跨区域、综合性的特点需要旅游的合作开发。梁雪松认为,对于丝绸之路这样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的线性遗产,“遗产廊道”保护理念和“增长级”理论及“点―轴”开发模式是较好的理论指导,文中对于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李创新初步研究了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模式战略,构建了空间结构分析、明确政府协作、推动产业合作、保障利益共享的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开发体系,并以丝绸之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王敏、王龙提出遗产廊道旅游竞合模式应选择“点―轴”开发与圈层开发相结合的梯级网络型结构模式。
3.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李小波指出三峡遗产廊道的旅游研究的三个层次:文化基因,人类迁移过程中的文化积淀,旅游品牌的形成。施然尝试构建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即空间的微观层次为设计游线,宏观层次则符合“点―轴”模式,时间上应遵从一定时序开发,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做了具体研究。彭珊珊总结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要素、定位、评价、空间格局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湖南段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初步构想。钟行明以山东运河遗产廊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政府为协作主体,重组运河遗产,构建主题性旅游联盟,创新旅游产品等旅游协作路径。
二、文化线路旅游的相关研究
199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马德里召开了“线路――我们遗产的一部分”的专题会议,提出“文化线路”的概念,并对“文化线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必要的界定:文化线路是一条交流之路,可以是陆路、水路或其他形式,具有实体界限,以其特有的动态和历史功能特征,服务于特定、明确的目的。
国外对于文化线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线路精神及保护区域、方法等,由于旅游并不是文化线路的本质属性和天然使命,针对文化线路的旅游研究较少。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文化线路》中指出,文化线路与旅游活动的关系为可持续的利用,即在开展旅游活动前,要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避免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线路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而历史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又是文化线路传达给旅游者的关键要素。同时指出,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优先考虑当地社区的利益,禁止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或企业的垄断行为。2005年李伟、俞孔坚把文化线路理论引入我国,阐述了文化线路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欧洲的发展历程,并和遗产廊道理念进行了比较。刘小芳在其论文中初步构建了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保护和旅游价值利用的机制。
三、我国学者的创新
(一)廊道遗产
李飞提出融合“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理念的“廊道遗产”概念,与发源于“尺度虽大,文化缺失”的美国的遗产廊道规划理念相比,此概念强调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属性,而与产生于“文化丰富,体量不足”的欧洲的文化线路相比,此概念从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展到文化、自然和非物质文化多种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二)线性旅游空间
汪芳、廉华提出“线型旅游空间”概念即依托于河流、山脉、古道、交通线、现状构筑物及主题性历史事件等文化线路的旅游吸引物空间类型。此概念是在“文化线路”这一遗产保护新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强调从旅游研究角度对空间实体、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进行关注,而远非若干个景点简单串联起来的游览线路。
(三)文化廊道
陶犁提出“文化廊道”理念,指出“文化廊道”与“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的核心理念相近,与前两者相比“文化廊道”则更强调基于廊道文化本身的影响及扩散的时空范围,并指出“文化线路”的旅游开发的创新性体现在:以线路为中心的开发模式,以文化为中心的规划重点,以线路文化品牌打造的营销模式,对旅游交通的理解,上升到动态的、活态的、强调交流互动的具有“线路精神”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王立国,陶犁等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进行文化廊道范围计算及旅游空间构建研究。
四、结论与展望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1.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上1.0cm,下2cm,左侧2.5cm,右侧2cm
2.页眉
(1)设置:1.4cm
(2)字体: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3磅双线;
(4)内容:××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3.页脚
内容:页码,居中。
4.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单独成行,居中,日语:小2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8号;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语:小4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3)内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长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语:TimesNewRoman12号,长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关键词: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割,内容为小4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日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NewRoman12号,标题日语采用四号黑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日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0.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释
注释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日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9号。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注释部分间空两行;②应列明期末论文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采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日语、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0.5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目、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其格式为:
期刊类:著者.题名[J].杂志名,年份,(期号)。
书籍类:著者.书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页数。
网络类:著者.题名[EB/OL].***.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al”(斜体)。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英文句号。
科学技术报告
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
学术论文
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它应提供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绝对不允许重复、模仿、抄袭别人的工作。
范文赏析: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广西茶文化的发展,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并且逐渐加大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力度,然而,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其发展需求创新开发与建设方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策略
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开发建设理念,根据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情况创新管理方式,保证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效率与质量,在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增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的竞争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
(一)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将茶物象作为载体,并借助这一载体的传播而实现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使茶这种实物与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在中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包含丰富的内容,具体涉及到文化艺术、历史考古、科学技术以及经济贸易等多个方面,学术界对茶文化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在长时间的研究历程中撰写了大量的茶叶文著作、谱写了众多文辞优美的诗歌,并且基于茶文化的特殊性,对茶文化与祭祀文化、婚礼文化、释家文化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茶文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换言之,中国的茶文化已经不仅仅是茶叶的文化,更是茶、饮茶之人、产茶之地、传茶之路等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定义
受到茶文化的丰富内涵的影响,茶文化旅游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同样包含丰富的内容,如茗茶产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茶文化所构成的历史遗迹和文学艺术韵迹、茶树地方特色文化等等,多种茶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共同构成了茶文化旅游。基于此,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旅游路线、经典遗迹茶文化代表物品的购买和餐饮、娱乐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以茶文化为良好的茶文化消费,切实满足茶文化旅游者的旅游文化需求。
二、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意义
首先,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促进茶文化与茶叶经济效益的共同进步。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会利用广西钟山县与三江县等的茶叶进行生态性开发,并且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建设,在促进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带领广西茶文化产业的进步,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带头作用,还能使一些与茶文化相互关联的景点景观、茶品购物等经济体系有所完善,促进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文化消费。因此,在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茶文化与旅游事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其次,对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进行开发与建设可以促进种茶事业的发展。在山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茶文化的介绍,挖掘出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并且不断建设茶文化旅游经典,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这样,就可以引导种植人员树立正确的意识,科学、合理的开展相关工作,并且引进合适的品种,保证可以塑造出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在提高茶文化生态旅游吸引力的情况下,改善种植业的销售模式,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提高茶农的经济水平,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
再次,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可以培养出专业化与知识化的复合型人才。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游客在精神与物质享受之外,还需要导游人员的引导与讲解,然而,当前我国关于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专业人才较少,由此引发了教育人员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并且不断培养出复合性与专业性的人才,进而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效果,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最后,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进行开发与建设期间,可以有效丰富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由于人们的旅游目的不同,对于茶文化的探索与体验需求也不同,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成为首要任务。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之下,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部门已经开始研究新的旅游产品,并且鼓励茶文化农户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增加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游客,保证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效率。
三、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优势
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期间,其存在较多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优势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广西茶叶资源较为丰富,并且茶叶特色突出。在广西地区,茶叶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因为广西的茶叶历史悠久,在唐代的时候就开始生产吕仙茶与象州茶等,迄今为止,中国传统茗茶与新创茶叶品种中,广西地区有三十多种。其中注明的红茶有:广西红碎茶。黑茶有:苍悟六堡茶。绿茶有:桂平西山茶等。花茶有:横县茉莉花茶与桂花茶等。另外,广西地区的早春茶叶采摘的时间较早,受到各类茶叶经营商的喜爱。由此可见,广西地区茶叶资源可以促进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是其优势条件之一。
第二,广西茶叶发展环境较为良好,可以促进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广西省的山区较多,对于茶叶种植而言,具有较为良好的促进作用。广西山区的日照时间较长,除了挂北等地区之外,其他山区的年平均温度都在22℃左右,最低的温度也不会低于7℃,可以为茶叶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主要因为茶叶生长時间为十个月或是十个月以上,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影响茶叶质量。由此可见,广西地区的茶叶生长环境较为优越,适合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
第三,广西省政府对茶文化较为重视。近年来,广西省政府制定了茶产业规划制度,并且全面关注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工作,在为其提供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使用的开发与建设质量。
四、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制约因素
当前,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制约因素,难以提高其开发与建设效率,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茶文化挖掘力度较差。当前,广西省茶文化的挖掘力度较差,不能更深层次的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导致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受到抑制性影响。同时,广西茶文化的专门研究机构较少,无法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其次,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特色不够鲜明。主要因为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期间,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开发建设制度,不能明确开发特色,导致出现影响其开发与建设效率的问题。
最后,广西茶文化宣传力度不足。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相关部门不能根据其需求开展宣传工作,导致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效率降低。同时,相关部门没有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形象定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影响着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效果。
五、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開发建设规划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部门与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保证可以提高其开发建设效率。例如:重点关注广西红碎茶与早春名优茶的开发,发挥其在国家茶品牌中的优势,凸显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保证可以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开发期间,必须要建立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保证可以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有力依据。首先,要求相关机构借鉴国外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经验,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方案。其次,要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保证可以提高其发展质量。最后,要逐渐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方案的可靠性,保证可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
(三)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设计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部门必须要重点关注形象设计工作,保证可以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得人们对其产生认同感。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宣传工作,保证可以积极开展茶文化宣传活动,例如: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等,或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进行宣传,这样,就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茶文化爱好者参观。
(四)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开发部门必须要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此时,可以借鉴国外的丰富经验,设计茶文化旅游指南、设定茶文化生态旅游主题,例如:民族茶礼区、民族风情表演区等,这样,就可以丰富茶文化产品,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五)培养茶文化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期间,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策略,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可以要求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茶文化课程,培养专业能力与技术能力较强的茶文化人才,使得旅游人才在全面掌握茶文化历史与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参与到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工作中。其次,要配置完善的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增强人才培养效果。
六、结语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相关管理部门与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并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为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支持。同时,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湿地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
湿地旅游是以湿地为主要旅游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分布广泛的湿地资源为开展湿地旅游提供了可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就分布在湿地区域。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湿地旅游的内涵开展了相关研究,如丁季华、鲁铭、张建春等,总结这些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湿地旅游界定为以具有观赏性和可进入性的湿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和观察的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受湿地和生态旅游这两个学科研究进程的影响。国外湿地生态旅游研究始于湿地与旅游的关系。Platt对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开展的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研究,认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需要科学的湿地信息管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等。本文在对湿地旅游及生态旅游概念的讨论上,认为湿地生态旅游应该是指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并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具有强烈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活动。
2 国外湿地旅游开发的经验借鉴
2.1日本日光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模式
日光国家公园中的尾濑沼泽是全日本海拔最高的沼泽湿地,总面积6000hm2,以其优美而多种多样的高原沼泽植物而闻名。现在日光国家湿地公园受到了游客增加的压力。由于该地区突出的湿地自然美景,尽管需要步行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但游客人数还是稳定增加。在景色最宜人的6~8月之间,游客人数超过60万人次,单日最多超过1. 5万人次。这对公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游客的践踏和为旅游者汲干的河、湖出现了滨海化,一些特有的脆弱植被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威胁。因此日本环境厅会同林业厅、地方政府、土地所有者、旅店老板和博物学家,召开一系列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最后确定采取以下优先措施:
(1) 将私人经营的旅店数量限制在16个,床位限制在2300个;
(2) 控制洗浴用水并禁止用肥皂等洗浴用品;
(3) 在沼泽上修建木板路,并设置标牌以防游人误入湿软沼泽;
(4) 修建污水处理池,恢复植被;
(5) 增加管理人员和翻译人员的数量,加强自然保护宣传工作。
另外,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更严格,也更有效地管理这一地区,参与公园管理的3个地方政府机构建立了一个公共社团。该社团由县、市、镇、村、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的商业企业资助,协助环境厅管理这一地区,它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扫公园旅游点;收集垃圾;为游客引路并监督其行为;提供翻译服务;修理维护各种设施,开展科学研究。该社团委员会由有关地方政府机构代表、私人团体代表、学术和企业界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士组成。该委员会的建立,使该地区获得了更有效的管理。
2.2印度齐利卡湖(Chilika Lake)生态旅游
齐利卡湖位于印度的东海岸,是印度最大的咸水泻湖,鉴于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重要性,1981年该湖成为国际性重要湿地。根据齐利卡湖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在生态旅游的规划方面,侧重点包括:(1)确定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齐利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古迹;(2)建立一个多边规划小组,包括旅游发展计划者、旅游市场专家、旅游人力资源与培训专家、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专家;(3)分析和确认开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4)制定对湖区环境和文化古迹影响的评估、监测标准和规则;(5)制定当前和未来旅游者的需求分析;(6)制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古迹的综合保护规划。
在机构建设方面,包括: (1)成立旅游文化部门,包括相关部门、资助方、非政府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和私人部门;(2)成立一个委员会,在政策、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管理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或成立一个关于执行和运转齐利卡湖生态旅游的咨询委员会;(3)齐利卡湖管理部门负责该湖的管理与保护,在执行和完成生态旅游行动计划方面起领导作用。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在湖四周的主要景点建一些供休息的房子,用小木屋和帐篷代替混泥土建筑;(2)在有文化古迹的村庄,通过展示当地文化,提供舒适、干净和简单的服务,吸引外国游客;(3)尽可能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技术、本民族的风格,修建建筑物、船及其他服务体系,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4)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只能修建小道,在湖边修路尽可能与湖岸接近和平行;(5)限制修建横穿湖的海滨公路;(6)雇佣和培训当地居民管理和维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在管理措施方面,重点考虑:(1)通过合适的计划和连续的监测避免环境受到损害;(2)加强监测旅游活动期间给环境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3)降低过度开发和减少废弃物以免降低环境的价值;(4)保证一定数量的废物回收点,确保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卫生;(5)建立合适体系检测由于旅游而造成水和空气污染;(6)开展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查;(7)控制游客数量,经常听取当地社区与相关机构建议,调整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社会和文化的不必要的影响。
3 国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与成功经验
总结国外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在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时可得到如下启示:
3.1 兴建湿地公园
纵观国内外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几个湿地,大都采用了湿地公园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强调单纯的保护,也不主张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无限制地开发,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然后运用旅游开发的经济收入更好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兼有保护、科研、教育、生态观光等功能湿地旅游区域并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2 制定总体规划
要把湿地的开发与利用带给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环境的可承受限度,达到并维持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首先要做好该地区的总体规划。任何旅游项目的开发都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避免重复建设和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3.3 凸显地方特色
湿地公园是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但各湿地区域在开发旅游项目时都是结合自身的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活动,充分体现了"天然、美丽、独特、环保"的特征,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和引进。湿地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内外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生搬硬套,一味模仿,而是结合湿地资源的特点,创新性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凸显地方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
3.5 加强科学管理
首先,通过对湿地知识和价值的介绍与宣传,注重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其次,促进公民和社区参与湿地管理,使当地社区受益;再者,注重有效控制湿地的开发与利用的负面影响,实施可持续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仇昊.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 鲁铭.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006年乡村游的余热未消,2007年全国“和谐城乡游”又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2007年1月,2007年山西省工农业示范点座谈会在山西皇城相府景区隆重召开。山西省政府、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经委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与来自山西各地的54家省级工农业示范点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座谈中,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着重指出了山西省工农业旅游发展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宋北杉指出,农业旅游不是只有一种旅游形式,目前其他省市发展较好的采摘农家乐只是其中一种。山西农业旅游可结合特有的民俗、节日、表演等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山西省2006年接待旅游人数为7300万人次,然而国内游客在山西的人均旅游花费仅为530元,相比陕西省的900元,北京市的1200元,山西省农业旅游还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游客的过夜率并不高,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方面需要跟上,“功夫要下在质量上”。工农业旅游需要专家指导。旅游景区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找出卖点,切不可盲目投资不见效益。要使农业旅游为农村创出效益,带来收入,真正带动农村发展和城乡和谐。旅游部门要帮助景区总结经验,进行指导规范。旅游产品要多样化。不一定要把客人请进村子里才叫搞旅游,旅游产品输出也是搞旅游。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开发旅游纪念品,开发民俗演出等文化产品,开设酒店、运输公司、旅行社等,同样是发展旅游产业。在农业旅游开发中,还要注意保护,少拆少建,保护传统民居建筑和乡村风貌。尤其是注意旅游开发中的建筑文物保护,要保持文物的原真性,这样才能保护文物的价值和开发价值。
宋北杉同时指出,山西省工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工业活动本身就是人类的文化行为,因此山西省工业旅游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内容。工业旅游要利用好现有资源,充分论证,找出特色,打造好的产品。如结合教育、科普等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位。用发展工业旅游来繁荣经济,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效益点和就业点,让工业旅游成为弘扬企业品牌的亮点。
会上,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总结了2006年山西省工农业旅游的发展经验,并指出,今年山西省工农业旅游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工农业旅游点的提升,实施“提升发展国家级示范点、适度发展省级示范点、大力发展普通旅游点”的战略。另一个重点是把城市周边游作为推进工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走出整合旅游资源、行程线路产品的新路子。2007年工农业旅游的发展包括大力推行标准化,充分发挥重点示范点的典型带动作用,进一步开展产业互动,大力推动城市周边游的发展等。
关键词: 温泉旅游;重视度;满意度
Key words: hot spring tourism;emphasis degree;satisfaction degree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237-02
0引言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期,旅游产品由观光旅游转为休闲旅游,进而上升为度假旅游便成为此关键时期的突出特点。与此同时,我国旅游市场也从观光旅游形态向休闲度假旅游形态过渡。在这种新的市场需求催生下,现代温泉旅游一改传统的单纯“泡汤”式,逐步演变为以健康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时尚,成为转型期炙手可热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从而极大的满足了旅游者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需求,适应了现代旅游市场消费的特点。目前我国新的休假制度规定114天为法定假日,即一年有1/3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这一国家行为表明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背景中。休闲经济带动了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而现代温泉因为自身的诸多优势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养生、解压和治疗身心疲惫的方式,是一种高级的享受,符合人们的休闲、养生和度假需求,很自然地它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青睐。温泉旅游者正从专门化、特殊化的消费群体向大众化发展。
1文献综述
温泉旅游在国外统称为SPA,是一种以温泉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风情为依托,以感受沐浴、休闲文化为目的,所进行的娱乐观光、康体保健、商务会议等休闲活动。国外关于温泉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且主要集中在温泉旅游发展较成熟的欧美国家和日本。随着温泉旅游的大力发展,各国学者们对温泉旅游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1 温泉旅游资源的研究最初,各温泉旅游地因被宣称其温泉水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而吸引了大批旅游者。为了提高温泉地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温泉旅游开发商都积极聘请或雇用医学界权威人士分析、评价温泉资源的医疗功能,起到出乎意料的宣传效果。于是,大量的医疗学者从医学角度,就各国温泉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型、特点等作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多发表在医学类期刊上。Abdul Rahim Samsudin等(1997)对马来西亚40个温泉进行了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总结出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王艳平,山村顺次(2002)就中国温泉利用演化过程和南、北及内陆温泉观光利用的实态特征,对温泉观光开发资本的地域特性给予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1.2 温泉旅游发展历史研究二战后,欧美国家的较多学者开始对温泉旅游发展的历史进行总结。John W.Lund(1996)从温泉医疗的视角详尽论述了美国及其7个主要温泉旅游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ohn Towner(1995)从旅游者的角度探讨了温泉旅游的发展变化过程;Anthony V.Benedetto等(1996)对美国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工作。王艳平(2004)对我国温泉旅游做了较为详尽的总结,对我国温泉旅游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1.3 温泉旅游开发方向研究20世纪20年代,温泉旅游开始由医疗导向向休闲娱乐导向转变,温泉旅游开发方向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注意。Claude Kaspar(1985)在会议纪要中具体阐述了新型温泉旅游地所包含的内容。山村顺次(1995)在总结日本温泉地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前提下,认为日本的温泉旅游地逐渐由疗养型目的地转变为观光游憩型目的地,观光型温泉地成为温泉旅游发展的主流。
1.4 温泉旅游市场研究对温泉旅游市场研究的重视始于Inskeep(1991),他提到,评价一个温泉旅游地的开发是否可行时,必须考虑其潜在的市场需求。山村顺次(1995)总结了日本不同类型温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结构。John W.Lund(1996)和Loverseed-H(1998)对北美温泉旅游市场研究得出,同欧洲温泉疗养地以特殊病人的医疗为主所不同的是,北美的温泉疗养地更强调健身、减压、消除疲劳和减肥的功用;而温泉旅游者也从过去以美容为主要目的的女性旅游者转变为现在大多以康体、保养和消除压力为主要目的的大众旅游者。
1.5 其它方面如基于法律法规视角,王艳平(2006)以广东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为例,提出了与传统路径“国家制定、地方执行”相异的“由企业提出并主导、地方政府认可并主持”的完善和加速旅游法规建设新路径;基于竞争力视角;王冠贤,保继刚(2004)从温泉旅游地的特性研究出发,通过对邻近温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的特征分析,探讨温泉旅游地在不同层面资源竞争的一般规律;基于市场视角,巫晶(2006)探讨了温泉旅游游客的行为特征。
综观国内外温泉旅游的大量研究,关注最多的是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游客角度,研究温泉旅游者行为、温泉旅游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
2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本文以探究影响温泉旅游者满意度因素为目的,以湖南省温泉旅游现实市场为调查对象,问卷设计包含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人口学特征;第二部分为游客出游行为特征及偏好;第三部分为游客温泉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根据游客对其满意程度高低进行赋值(非常同意5,同意4,不确定3,不同意2,非常不同意1)。
2.2 研究对象此次问卷调查于2009年12月23日至2010年1月9日在湖南省温泉旅游发展较成熟的郴州(福泉山庄、天堂温泉、龙女温泉)、张家界(万福温泉、江娅温泉)以及长沙宁乡(灰汤温泉)等地展开。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20份,回收率为90.0%,其中有效问卷616份,有效率为85.5%,符合统计分析要求。
2.3 数据处理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温泉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出游特征及偏好;并通过均值分析、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对游客满意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3统计分析
3.1 人口统计特征及旅游特性本文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较均衡,男性共344人,占到总人数的56.2%;女性共267人,占43.6%;从年龄分布来看,65岁以上的占2.5%,45-64岁的占13.6%,25-44岁的占60.2%,15-24岁的占21.3%,14岁以下的占2.5%;文化层次构成,小学文化及以下程度占0.2%;初中文化程度占6.8%;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占20.0%;大专或本科文化程度占60.9%;研究生及以上占11.9%;从职业来看,基本上所有的职业都有所涉及,只是有的所占比例极小,主要以企事业职员为主,占到了28.5%,其次是商务人员、教师、学生和政府人员为主,分别占到了12.9%、13.0%、8.6%和7.7%;家庭月收入≥6500元的占25.2%,其次是家庭月收入在3501-4999元的占22.2%,家庭月收入在2001-3499元的达到19.9%,16.9%的家庭月收入在5000-6499元,家庭月收入≤2000元的占有15.9%。
从旅游特性来看,游客主要以度假休闲为主(39.5%),温泉疗养(31.8%);出游方式以亲友结伴出来游玩(37.0%);自驾车(44.3%)的交通方式成为主流;停留时间在2~3天左右的人数最多,占51.8%;温泉旅游总花费以200~300元(25.2%)所占比例稍高,但500元以上(22.1%)的消费者也占一定比例,居第二;最受游客吸引的产品组合方式是温泉+运动娱乐(37.1%),其次是温泉+大型旅游度假村(26.3%)。
3.2 均值以及T检验分析对游客体验重视程度、满意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了解游客对各项目的真实感受。研究表明,游客最重视的前五项是“泡温泉者人数的控制”、“设施”、“住宿设施”、“温泉知识”、“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满意程度最高的五项是“安全状况”、“温泉的水质”、“自然状况”、“工作人员的态度”以及“当地特色饮食”,总体满意度一般,得分最低的五项是“温泉知识”、“温泉经历”、“餐饮设施”、“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内部交通条件”。
配对样本T检验用来检验两个相关样本是否来自于相同均值的正态总体,即对两个配对样本,推断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亦可从表1中知,旅游者的期待与实际状况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4个配对样本中,有6个样本的相关系数检验值p值小于0.05,也就是说6个体验项目的重视与满意程度显著相关,分别为“温泉享受的过程”、“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工作人员的态度”、“沐浴设施”、“住宿设施”、以及“安全状况”。
19个项目的双尾概率p值达到显著性水平(p
从上述分析可知,游客的满意度与温泉旅游的享受过程、服务项目的多样性、服务的态度存在相关性,对温泉旅游的收费以及是否有特色的温泉浴等其他18个项目并没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4研究结论
本文从游客体验的满意度着手,在借鉴影响温泉旅游体验的因素量表基础上,对湖南省温泉旅游满意度进行量化研究,改变了国内以往同类研究中只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温泉旅游资源等研究,忽略了对温泉旅游者自身感受的研究。
研究表明,游客最为满意的是安全状况以及温泉水的水质,这也是吸引人前往温泉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温泉知识”、“温泉经历”、“餐饮设施”、“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内部交通条件”这五项满意度最低,鉴于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满意度过低,这也应证了温泉+娱乐是旅游者认为最吸引的温泉产品产品组合游之外的活动。温泉旅游企业需在这五方面进行改善。另外,温泉旅游的满意度只与重视程度中的“温泉享受的过程”、“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工作人员的态度”、“沐浴设施”、“住宿设施”、以及“安全状况”有显著性相关,同时也是在游客重视程度中得分较高的6个项目,因此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提高游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Abdul Rahim Samsudin et al. Thermal springs of Malaysia and their po-tenti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Vol.15, No.2-3:275.-284,1997.
[2]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J].地理科学,2002,22(1):102-109.
[3]John Towner. What is tourism' s history? [J]. Tourism Management,Vol.16, No.5: 339-343,1995.
一、导论
(一)相关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的前身是“无形文化遗产”,日本在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首先提到,也是最先意识到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同时强调“访问的目的不应该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包括保护活动、开发活动、游览活动)基于相同的经济要求或利益诉求而形成的个人或团体。
(二)研究背景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观点认为,要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就要在静态环境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要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传承,要避免非物质文化与外界环境接触,避免改变非物质文化的原始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具有动态性特征,他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人与环境适应的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动态中传承非物质文化,保持文化“活态性”。
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弊端,坚持静态的传承方式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予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遗产,一般都有各级政府承担保护、传承费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性特征不明显,政府一般都不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结果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坚持动态的保护过程中,往往因为过度的吸收外来因素,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因为落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面对先进的文明对生活带来的方便时必然会摒弃传统的生活习惯、方式同样也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探索
由于以上两种保护方式都存在着弊端,因此要找出一条既能保护非物质文化,又能提供资金支持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游游客增多,入境游客增多,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当地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撑,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游客到某一地旅游更愿意亲身体验一种文化,更注重参与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无形的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会到,更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满足旅游者寻求差异的、体验文化的心理需求,是旅游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3]
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不多,中国知网(CNKI)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不足30篇,且都是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利益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各个主体的行为基础,只有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矛盾,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利益相关者就是宣城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的个体或群体。正像利益相关者会受到一家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或工商业活动的影响一样,这些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该企业的行动、决策或实践,对于一个组织机构而言,一个利益相关者可以被认为是任何影响或受到影响的个体或群体。[4]
本文所讨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影响和被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围绕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持有、维护和购买的行为而形成的政府、旅游企业、传承人、社区居民、旅游者等利益相关群体。
(一)政府
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都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主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上的保障。我国已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我国现已确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1517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0项,中国占有4项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此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形态,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可想而知今后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界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是政府,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人才压力。有些地方政府热心于“申遗”其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要保护非物质文化更看重的是其背后的利益。一旦申遗成功会带来名利上的收获,进而通过开发获得经济利益,这种以利益为主的保护心理往往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失去文化的“真实性”。
(二)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根据游客的喜好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截取某一文化碎片,并是不完整的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形态。比如白族的婚俗习惯是持续三天的时间,但旅游开发商将这一文化体验缩短到7分钟,游客并没有理解真实的白族婚俗习惯,游客在体验之后会形成自己的观念,这也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而他们的观念并没有反映真实的文化内涵。因此这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会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
(三)传承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年纪普遍偏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核心的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传承人越是年轻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人口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38.6%为年轻老人,32.4%为老年人,6%为长寿老人,老人在传承人中所占比重为77%,传承人由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低,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此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不健全,遗产继承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没有专利权,技术会被大机器所代替。如,大理古城所出售的扎染品,打着传统工艺的名号其实都是工厂机器生产的。在大理古城几乎找不到传统工艺的扎染品。机器生产的扎染产量大价格低廉,传统手工艺无法与之较量,在市场竞争中慢慢的被淘汰。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经济效益低下,他们便会放弃自己继承的工艺,选择别的工作来维持生计,造成传统手工艺技术的流失。
(四)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是旅游社区的主人,是社区旅游发展的最终受益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体的社区居民,有三种身份,即目的地主人、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的提供者。[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社区居民也有着文化传承人的身份,但这种身份是模糊的,社区居民自身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身份。一种文化是特定地域内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区居民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意识薄弱。在受到外来便利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社区居民会选择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摒弃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工业化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织布技术面临着消失的绝境。司马迁祠景区有一个展馆叫“守望家园”里面展示着中国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景象,陈列有织布机以及织布用的各种器物、花馍、热炕、手工缝制的布鞋、衣物等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优秀技艺的物件。这些物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代表。而民间现存人口中能够做出这些物品的手工劳动者越来越少,只有在节日客流量大的时候才能看到旅游景区请来的三位传统老艺人在现场织布、纳鞋底、做花馍,他们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而这些技艺曾经是所有妇女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年轻一代都不愿学习复杂的传统技艺,不少非物质文化失去了生存环境,不断遭到淘汰甚至灭绝。
(五)旅游者
体验性旅游是旅游活动的必要构成部分,无论旅游者抱着什么样目的前来旅游最终都会参与体验到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旅游者希望在旅游体验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东西,希望他们的体验质量能够保持高水平,他们希望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目的地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抱有保护的心态。但是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不便、食宿服务落后影响着游览活动,旅游者将会产生强烈的开发意愿。旅游者由于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各自固有的生活习惯不同,旅游者希望体验到他们印象中的而不一定是真实性的遗产,在体验过程中不能完全理解文化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旅游者并不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相关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是为了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能够健康、和谐、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最主要的是实现各自的利益,要兼顾各方利益的实现就要建立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表达机制。
(一)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也是各利益主体最为关心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的实现。政府希望旅游活动能够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同时提高目的地人民生活水平。社区居民和文化传承人的最大诉求是通过旅游开发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要求在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社区的生态环境能够得以持续发展,旅游企业的利益诉求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游客的主要利益诉求是体验到目的地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一些列的诉求都是通过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完成,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游客的需要,又要满足社区居民和传承者的需要,以此来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这样才能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建立利益约束机制
利益约束机制是指对于不合理的利益要求的约束和管控,只有对不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行管控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合理运行,才能保证集体利益的实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旅游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是紧密联系的,传承者和社区居民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就要借助旅游企业的开发来实现,旅游企业和游客要想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就要借助于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政府的诉求只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然而各主体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都要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略了其他主体的利益要求,这就要求建立利益约束机制来控制各方的不合理利益诉求。这些利益约束机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传承者和社区居民应该处于合法的监督地位,对于旅游企业的过度开发能够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制止,对于游客的破坏进行及时纠正和制止。利益约束机制是相互的,对于传承人和社区居民的行为也要进行监督和约束,由于传承人和社区居民的数量庞大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予以监督,主要通过立法和舆论监督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三)建立利益表达机制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建立科学的利益表达机制使各主体利益能够及时有效的表达,减少利益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有所不同,只有建立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各利益主体才能合法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进而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减少非物质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促进旅游活动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总结
旅游开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影响旅游开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遭到破坏,最终造成旅游核心资源的丧失。文章通过对于各方利益的分析,提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来实现各主体的利益要求,同时对于不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行约束,以此来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2003年11月3日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试一次会议批准.
[2] 李玉华.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
[3] 谭宏,历史考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促进意义探究[J].农业考古,2010(4):345-348.
1、概念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日本开始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但对“生态旅游”本身的认识还没有形成。1987年成立日本环境教育论坛(JEEF)。1989年,设立日本最早的生态旅游推进团体———小笠原观鲸协会。
2、调查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
环境厅和自然保护学会等有关机构开始着手进行生态旅游的调查研究。为探索国立公园的利用方式,环境厅(现为环境省)以“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推进方策检讨调查”为题,开始对知床、奥日光、八丈岛、西表岛、屋久岛等5个地区展开为期三年的调研。1992年,日本环境教育(JEEF)生态旅游研究会成立,并以“什么是生态旅游”为主要课题开展持续数年的学习研究。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在对地区旅游企业和游客指导方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编辑出版了《生态旅游指南》。
3、实践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这一时期,各地开始学习屋久岛、小笠原、西表岛等较早实践生态旅游地区的先进经验。1998年,日本生态旅游推进协会(JES,即后来的NPO法人日本生态旅游协会)和北海道生态旅游研究会设立。之后,JES在各地举办全国性的大会,为生态旅游的普及做基础性的铺垫。
4、课题提出阶段———21世纪初期
21世纪初,各地设立的团体及导游在生态旅游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提出的时机已经成熟。诸如解说技术的提高、充足资金的保证、导游人员的延续等一些实际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迫切需要研究解决。2000年,日本自然体验活动推进协会(CONE)成立;2002年,北海道建立生态导游资格制度;2003年实施的《东京都岛屿地域自然保护和适度利用纲要》,规定了关于小笠原特定区域的准入规则;《冲绳振兴特别措施法》规定了冲绳环境保护型自然体验活动(即生态旅游)的推进措施。
5、全国展开阶段
2003年,日本将生态旅游的推进定位为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升国民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兴趣。早先致力于生态旅游的地区,如小笠原、西表岛、屋久岛、北海道等具有典型自然环境的地区,也以此为契机,开始在原有旅游地域及未开发的山林山地等地区开展生态旅游。2006年12月,日本全面修改《旅游基本法》,制定通过了《旅游立国推进基本法》。2007年6月,通过《生态旅游推进法》,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体制全面形成[4]。
日本生态旅游推进法
(一)生态旅游推进法产生的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生态旅游因分散旅居的特点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较小,在世界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围绕名胜古迹周边区域观光的传统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模式使游客既能在自然中身心愉悦的活动,又能享受地域固有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因而受到人们关注并不断聚集人气。在日本,农村生活体验型的绿色旅游和充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并保全环境为目的的生态旅游,也开始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以生态旅游运动推进为目标的生态旅游推进协会的诞生,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的正式开始[5]。2002年是地球峰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联合国将该年度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一时间生态旅游在全球展开。生态旅游作为生态保全型旅游,其推进既减少了环境负荷、可持续的保全环境,又因旅游产业的振兴使地域摆脱贫困,因而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然而,对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是各国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为发展经济而大兴旅游,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若强化环境保全而过分限制,生态旅游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要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资源,开创出地方特有的旅游产业,同时又能对自然和传统文化进行可持续的保护,生态旅游开发和自然环境管理就必须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则。日本的有些地方的旅游经营者自己制定规则进行生态资源的保护,如小笠原的“鲸鱼观察”规范,但这种规则是只对有关人员有拘束力的内部规则,对外不具有强制适用的效力。生态旅游要在全国范围开展推进,因这种地方自主规则的适用而产生的纠纷必然会不断发生,这将成为阻碍生态旅游推进的因素之一。必须深刻把握生态旅游的精神实质,在致力于环境保全的同时有序地实施生态旅游,既能按预设的模式发展,又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然而仍有些地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管理成本,严重破坏了生态旅游的良性推进。为了生态旅游能健康有序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恣意开发,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则。《生态旅游推进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该法基于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推进新形态的旅游产业,在谋求地域振兴的同时,将旅游引发环境破坏的危险限制在最小[6]。此法的出台,使生态旅游活动的良性推进有了法律保障。
(二)生态旅游推进法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作为议员立法起草法案被通过
地球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做出选择总会面临两难境地。到2007年,生态旅游在推进中仍面临诸多难题。虽然生态旅游在观念上已被大众理解接受,实践中也形成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导致的弊端给生态旅游的实施造成很大障碍,当事人甚至不能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去操作。对行政关系进行调整需要付出时间,而环境问题却刻不容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生态旅游既已广泛推进,就应成为旅游立国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垂直领导的行政关系弊端的议员立法成为有效的解决手段。《生态旅游推进法》基于环境委员会委员长提案,以众参两院所有议员赞成而一致通过。
2、是一部同时调整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单行法律
该法第1条明确了立法目的:保护自然环境、振兴旅游、推进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振兴地域经济,同时要保护好环境资源。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旅游推进法》堪称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加之2006年通过的《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两部法律成为日本21世纪环境保护与旅游立国的里程碑。
3、以英语“Ecotourism”的片假名“エコツーリズム”直接为法律命名
日本的法律用片假名来直接命名的寥寥无几。“生态旅游”可以用日文汉字“生態観光”来直接表示,但用片假名更能把意思形象的表达出来。生态旅游不仅是指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其内涵包括实现推进旅游、振兴地方、保护环境三个要素的平衡,是一个能体现开发和保护并重理念的专有概念。为恰当准确的表述出这种细微的差别,按照英语词汇的片假名来表达书写显得更为贴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生态旅游推进法的贯彻执行也并不只限于环境省,而是包括国土交通省、农林水产省、文部科学省等多个省厅。
4、提出日本型生态旅游的四个基本理念
生态旅游推进法第3条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充分考虑自然环境、谋求旅游振兴、谋求地域振兴、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环境教育[7]。2003年,环境省“生态旅游推进会”提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地域”进行交叉思考,摸索日本型生态旅游应具备的方向性的东西,这对后来立法层面上基本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5、以各地生态旅游推进协会为基地
在环境省设置的“推进会议”中,明确了日本型生态旅游在三种类型的地域大力推进:像知床和屋久岛那样残存的原始自然地域、以大众旅游为主体的地域“生态旅游化”以及那些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山林山地之间的地域,并将其中的13个地方选定为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区。从这开始,日本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的发展,推进以山林山地为主要阵地的“日本型生态旅游”逐渐形成了。与有着广袤自然生态资源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相比,日本的原生自然环境显得非常有限。然而,包含在自然公园里的一部分的中间山林山地,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南北延绵3000多公里,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宝库。同时,历史积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地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形态。
日本型生态旅游的主要舞台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山林山地。具体来说,是在农村、山村和渔村,根据情况也可以是城市街道地域和城镇。充分发掘利用地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地域独特的魅力,这种旅游形态的应用范围可以无限延伸。为振兴生态旅游,首先设立以市镇村长为中心其他关系人参加的“推进协会”,以协会为中心来选定生态旅游的地域范围、找出地域独具特色的珍贵旅游资源,进行导游培训、设计项目、开发市场,规划设计地域生态旅游的具体方案。在此过程中,国家在宣传活动、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予支援,但仍以各地推进协议会为主体。6、明确规定生态旅游为公民的权利自然环境因国家和地域而不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振兴旅游,谋求地域活性化,实现可持续的环境保全,这让因人口少子高龄化导致地域活力低下而倍受困扰的日本,找到了地域恢复元气的动力。充分利用地域自然环境的优势,促进往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才能建设繁荣的地域社会环境。
在村落区域,子孙不在身边的老人们,用山村的乡土料理款待前来的游客,给他们讲述相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并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和活力。生态旅游运动之初,这样的情景在日本随处可见。而这样的景象靠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来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靠地域自立、自律的能动的完成,这正是《生态旅游推进法》的重要使命。各地的推进协会,没有把地域宝贵的自然资源重新指定为“特定旅游自然资源”。什么样的自然资源能脱颖而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无论孩子还是老人都有权参与这类问题的解决。地方居民共同参与,探寻地域珍贵的自然旅游资源,为振兴地域出谋划策[8]。《生态旅游推进法》立法化的最大的效果,便是把原本只是一部分关系人参与的生态旅游,建设成为普遍参与的新型旅游形态,并在各地得到广泛的推进。当然,生态旅游的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尚需要时间。正因为如此,生态旅游的推进会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全遭受怎样的影响,还需对事态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根据情况,也有可能需要对法律本身进行修改。为此,《生态旅游推进法》附则规定了本法施行5年后须进行修订。
对我国生态旅游法制化的几点启示
(一)科学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由于缺乏对生态旅游的统一认识,理论界对其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实践中对生态旅游的称呼也千差万别,使得人们对生态旅游及相关概念的认识相当混乱。必须统一各方面的认识,明确界定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将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相关概念区分开来。有关行政部门和民间团体在生态旅游概念的表述上要体现保护环境、振兴旅游、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生态旅游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振兴地方经济,同时更好地保护地域环境资源。
(二)扩展生态旅游的活动空间
尽管我国生态旅游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一些地方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原始自然山林区域开发生态旅游,但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仍是各类发展大众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大量人群蜂拥而至,给这些区域的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要减轻旅游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荷,就必须不断扩展生态旅游空间。除已开发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等地域外,那些未进行旅游开发的山林山地之间的林地,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有必要发展生态旅游。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山林山地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随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相关法制的不断健全,这些山林山地应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舞台。具体说来,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是农村、山村、渔村,甚至一些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街道地域和乡镇。
(三)加强生态旅游的实证调研
我们xx旅游度假区是以xx水库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始自1985年,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项目开发总投入近3亿元,其中域外投资1.6亿元,建成和在建的旅游度假项目达50余个,累计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2000年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2000万元。现已构成两日游网络,并与周边地区景区(点)构成三日游网络。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xx”期间,xx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我们更新了旧的旅游观念,理清了旅游发展思路,明确了xx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在完成从旅游经营向旅游业行业行政管理转轨的同时,注意对xx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行业管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xx区旅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上,交通、通讯、供电、供排水、环保等全面发展,与城区相配套,完成了云松路、旅游外环路、库区旅游公路等一系列公路建设,旅游区内黑色路面已达15公里,今年又完成了旅游环湖公路16公里路基工程,公路沿水面延伸,两侧山青水秀,可使游客观赏到清河秀美景色,同时,还能极大地带动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来自)在旅游规划上,完成了xx区旅游“xx”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xx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项目开发上,一大批不同档次、不同风格的餐饮、娱乐、休闲、度假项目相继建成,其中投资额超千万元的项目4个,超百万的项目十余个,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级酒店xx大酒店多次成功地接待国家、省、市大中型会议及外事、商务活动,xx年xx月又圆满地承接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周到细致的接待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建立了xxx旅游项目库,搞好项目初步可研,为新项目开发奠定基础,其中水面综合项目开发、国际文人度假村、冰雪乐园三个项目已列入xx省“xx”期间重点开发旅游项目盘子;在行业管理上,从原来的旅游经营向旅游行业管理转轨,出售了xx宾馆、xx假村、狩猎场等,彻底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工资和养老保险问题。加强了对清河旅游业的管理力度,xx年出台了《xx市xx旅游区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局定期会同区公安、工商、税务、卫生、环保等有关部门对旅游区进行综合执法大检查;在宣传促销上,抓住旅行社这一旅游市场媒体,采取多种途径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如旅游大蓬车、旅游巡回展、旅游洽谈会、旅游风光画册、旅游专题片、专题旅游节、网上促销等等,促进了xx与其他地区的经验交流,提高了xx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
回顾这些年来xx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过程,xx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产业化初具规模,对如何发展旅游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了更深的认识,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供大家参考指正。
一是,政府的正确主导是关键,要把旅游真正作为产业来抓。xx旅游业受到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把xx旅游作为全市旅游业的龙头和对外宣传的窗口。xx年列为xx市唯一一家市级旅游开发区,并于xx年成立了xx市xx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由市政府xx副市长亲任管委会主任,加大了全市对xx旅游开发的协调力度。xx区委、区政府也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并确定向支柱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实行旅游项目开发享受最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并在人、财、物等方面优先考虑和扶持,使xx旅游业获得超常规发展,旅游产业化基本形成。“xx”期间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经济比重逐步提高,旅游区已形成集餐饮、游览、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服务体系,服务功能得到完善。不论是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制定管理办法,还是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开发、旅游宣传等方面,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指导,急时帮助解决难点问题。尤其是实行区级领导包重点旅游项目制度,使全区形成大旅游的良性氛围,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从而也使我们信心十足,干劲倍增。
二是要突出抓好旅游规划工作。我们xx区旅游“xx”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的编制,xx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增加了科技含量,为xxxx旅游度假区的科学、合理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xx旅游走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特色突出、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在具体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是不断强化旅游意识。我区全民旅游和大旅游意识正在逐步形成,出现了全区上下人人谈旅游、人人关心旅游的大好形势,为旅游业献计献策。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使我们开阔视野,更新了观念,走出了旅游开发的狭隘圈子,坚定了向规模化旅游发展的决心。
四是要追求特色,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充分发挥xx鸟语花香、山幽林静的恬然特色,采取旅游和度假相结合方式,建立旅游度假区,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并根据xx农业产业化和满族民俗风情,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游和民俗风情游。
五是抓好管理和宣传工作。必须依法进行管理,通过执行《xx省旅游管理条例》和《xx市xx旅游区管理暂行办法》,强化了行业管理,逐步改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落后管理现状。必须充分认识宣传促销的重要性,努力扩大宣传渠道,加大宣传投入,讲求市场效应,提高知名度。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加强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步伐,按照xx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发展xx旅游业,坚持旅游和度假两条线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要坚决贯彻落实抓好“四项工作”、开发“三大项目”、落实“两个措施”、实现“一个目标”的旅游业发展思路。抓好“四项工作”,即项目开发、宣传促销、基础建设、规范管理。开发“三大项目”,即水面综合项目开发、历史及现代人文景观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开发。落实“两个措施”,即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xx旅游项目开发优惠政策,促进xx旅游业快速发展;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明确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资金数额,并以此牵动旅游项目开发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现“一个目标”,即“xx”期间进入优秀旅游县区行列。
近期开发建设的主要构想有:
1、城市建设与旅游相配套,从城市规划,到建筑风格,都要按照旅游业的要求设计,并计划经过十年建设,(来自)将xx区建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实现山中有城,城中有河,河中有景的建设目标。
2、扩大现有旅游度假区范围,通过环湖公路的延伸,新的自然景观将不断充实xx山水风光游的内容,使旅游度假区观光范围在xx末期达到20平方公里。
3、加快人文景观建设,计划新上旅游项目有:野生动物养殖观赏园、大型卡丁车场、娱乐场、冬季旅游项目等娱乐项目。
4、依托电厂、啤酒厂开发工业观光游,重点开发世界之最地下发电厂。
5、依托葡萄生产、花木栽培开发农业生态游,重点开发美国特种鱼养殖、万亩葡萄园等项目;依托满族和鲜族风俗,开发民俗村。
会议学习了市局《关于开好201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为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开好我局201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议要求,一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积极做好会前准备工作;二是根据会议主题,制定我局《201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填写好报告单,按通知要求报市局党组和市局人教科,由王书芹主任负责,监察室具体落实,办公室配合;三是会议时间定为12月26日,同时邀请县纪委、县组织部领导到会指导,由王书芹同志负责;四是广泛征要求意见,征求范围为全局干部职工、服务对象和相关部门单位,对重点服务对象要上门征求意见;五是开展谈心交流活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班子成员同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之间要进行谈心谈话,充分沟通情况,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切实增加共识,促进团结,共同提高;六是认真组织学习,监察室要根据通知要求,梳理学习资料,制定学习方案;七是切实抓好整改,对去年民主生活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形成落实情况报告,由监察室具体负责;八是认真撰写发言材料,每名班子成员要根据会议主题,进行自我剖析,重点剖析思想、作风、纪律、廉政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形成发言材料。
二、关于做好2012年度工作总结和谋划2013年工作思路有关事宜
会议要求,班子领导和各股室要全面总结全年的工作,梳理出工作中的特色,亮点,认真谋划明年的工作思路,于12月底交局办公室。
三、通报解决干部职工编制有关事宜
11月30日,局长赴市局专题汇报我局干部职工编制有关事宜,市局党组听取了我局干部职工编制问题专题汇报。会上,李国清局长同意我局《关于请求解决我局自收自支干部人员编制的请示》,并指出,一是全力支持,举全局之力解决县及其他县干部职工编制遗留问题;二是明年把全市干部职工编制遗留问题摆上市局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来抓;三是同意在全市矿管中心所设置时优先选招现有自收自支人员。
四、关于2013年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关事宜
2013年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我局牵头负责的有四个项目,分别是深加工项目、龙归石英岩矿开发深加工项目、矿业大厦建设、温泉旅游开发项目。
深加工项目占地120亩,年加工能力5000吨,总投资7000万元,目前正在做前期项目审批工作,该项目由谢小玲队长负责,王书芹主任配合。
龙归石英岩矿开发深加工项目由东源县鸿安矿业有限公司承建,占地300亩,年生产能力40万吨,总投资3.5亿,今年投资96万主要用于资源勘查,目前正在向市矿管局申报采矿权出让,成立该项目工作组,由谢小玲队长任组长,开发、资源、执法和监察室相关同志为成员。
矿业大厦建设由王书芹同志负责。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游憩地规划,19世纪末期,游憩地研究就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受到普遍重视。国外对城市游憩地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Smith和Pearce就是关注城市游憩地空间特征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代表。其中有关游憩地大范围的理论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欧和北美。主要包括基本概念与内涵、理论体系与相关模型等;国外学者关于城市户外游憩地空间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尤其是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游憩地域分异规律、游憩活动的空间组织规律和游憩地的空间演变等的研究。
城市湖泊旅游地研究自60年代以来,城市滨水旅游地开发掀起了热潮,世界各地相继开展滨水地区的研讨会议,与此同时,滨水旅游地研究也开始成为热点,国外关于城市湖泊旅游地的研究散见于滨水旅游地研究著作中,其自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
国外关于滨水旅游地规划与设计的专著很多。1988年霍伊尔等主编的对全球滨水区再开发现象进行全面分析的著作《滨水区更新》问世,该书收入了由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城市规划师撰写的15篇文章。Waterfront Cneter(1994)编写的《Waterfronts-Cities Reclaim Their Edge》(滨水地区一城市边缘再开发),该书是第一本全面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城市滨水地区再开发实践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的著作;日本土木学会于1995年编写出版的《水边の景观设计》,该书重点探讨与研究了滨水区景观不同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与设计方法;美国的《Park and Site Planning》一书详细介绍了美国水岸公园的设计案例,诠释了亲水理念在其设计手段上的应用。相关专业杂志也相继推出Waterfront专集,如《Process Architecture》(1984);《Progressive Achitecture》(1990);《Landscape Architecture》(1991)。Steinbach Josef(1995)对欧洲的水体旅游作了综述。Tzu-Ping Lin & Andreas Matzarakis(2008)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台湾日月潭湖在一年内(每隔10天为一单位)的旅游气候和热度的舒适性分析。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城市户外游憩地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游憩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前出现了一些散见于人文地理、园林建筑、城市发展和经济学科中的零散研究,但主要关注对象是游憩资源,未能从多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总体发展比发达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研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还无法与国外相比。20世纪90年代末期,相关学者才开始关注和大规模的研究城市户外游憩地,其代表人物有:吴承照、保继刚、吴必虎、王云才、陶伟、冯维波等。国内学者主要从城市游憩地类型划分、城市户外游憩地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及城市户外游憩地形成机制及对城市的影响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国内有关湖泊的研究是比较成熟的,1940年就成立了专门研究湖泊的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前身是中国地理研究所),有关湖泊的刊物、专著和文献也是层出不穷,但就有关湖泊旅游方面的文章却不多。随着首届中国国际湖泊旅游论坛于2005年在杭州千岛湖的召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城市湖泊旅游地的研究。
湖泊旅游地开发和规划研究。周玲强、林巧(2003)在对国内外著名湖泊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湖泊旅游开发的典型模式;周素芬(2006)在分析城市湖泊旅游资源价值的基础上也探讨了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模式,从目前研究成果看,对湖泊旅游开发模式的总结都只是从旅游产品这一个角度来划分的;车震宇、唐雪琼(2004)探讨了我国中小型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现状;吴必虎、贾佳(2002)在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一文中,重点论述了武昌东湖滨水区游憩功能的开发;黄婷(2004)、郑华敏(2005)、钟岚(2008)都曾对城市湖泊风景区景观的合理规划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湖泊型度假区研究。韩顺法(2005)、罗心珂(2007)都曾对湖泊型旅游度假区规划和开发进行了探索;方靓(2005)分析了湖泊旅游度假区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
湖泊旅游地评估及环境容量研究。程绍文(2001)、彭明勇(2007)都以东湖风景区为例,分别讨论了旅游地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和定量分析大型风景区环境容量。
三、研究评述
国外对城市户外游憩地研究内容广泛,已形成了较全面的城市户外游憩地研究体系。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环城游憩带、游憩商业区、滨水空间以及其他公共绿地等的空间结构、规划开发等方面,综合性研究较少,对整个城市的户外游憩地空间布局及其规律研究较少,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
国外关于城市湖泊旅游地的研究散见于滨水旅游地研究著作中,其自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国内对城市湖泊型旅游(游憩)地已有专门的研究,但研究范围狭小,内容凌乱,研究对象多以单体湖泊为主,城市湖泊旅游(游憩)地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
参考文献: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 (二)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1、安全工作。一是在年初与各景点、旅游公司签订了旅游安全生产(包保)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景点、旅游公司在开展旅游工作中的安全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二是在“五一”黄金周来临之际,对全县旅游生产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排查,并在黄金周期间,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除了坚持正常上班外,还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在“五一”期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三是6月11日,在城南新天广场参加了“6月法制宣传月”活动,对旅游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规知识作了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四是加强了对清溪河漂流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在5月中旬协助市、县相关部门完成了对清溪河漂流的安全评估。上半年,我县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2、培训工作。4月24日至5月10日,为规范我县服务行业的职业行为、提高全县服务质量,我局协助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局举办了为期17天的县城在职务工人员培训班。此次培训涉及客房、餐饮、家政、商品营业员、美容美发及保健按摩、汽车修理等六个行业八个专业,参训人员共450人。这是**历史以来对服务行业培训中规模较大、质量最高、效果最明显的、短期培训中历时较长的一次,培训结束后,还对参考合格人员办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奠定了基础,对我县旅游工作的发展起了推进作用。
3、调研工作。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好我县的旅游资源,我局抽调了专门人员配合县政协,从3月20—4月20日对全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研,深入凤仪、桴焉、庙塘、碧丰、杨兴、新州等12个乡镇的景区景点进行实地踏看,调查了解、摄影录像,并对全县景点景观中具一定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制作成了光盘,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旅游资源的第一手资料,为**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二是多次邀请、陪同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深入樊村、白水、凉风洞、穿洞等极具开发价值的景区景点进行了考察、调研,通过实地察看,了解情况,争取领导的重视。 5、旅游营销、信息报送工作。在旅游促销和信息报送方面,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一是聘请中央电视台农业综合频道到我县白水景点、九道水森林公园、清溪河漂流、樊村进行报道、摄影采风,分别制作了光碟,在电视台播出,进行宣传。二是在《**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开辟了“**旅游频道”,通过“风光美图”、“景点推荐”和“特色美食”三大板块,采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向外宣传和推介我县丰富的旅游业资源和美丽景色,引起了全人民的的广泛关注并赢得了高度的赞誉。三是及时上报信息。半年来,我们不仅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及时报送各段时间所要求填报的统计网络信息,还对开展的其它工作以简报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半年共编制《简报》五期,简讯一则,在《**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网上》发表了四期,信息一则,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县的旅游和旅游工作,关注我县旅游事业发展。四是与相邻绥阳合作,开发遵义—绥阳水晶温泉、双河溶洞—清溪河漂流—九道水森林公园旅游线路,取得初步成效。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为了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制作了旅游资源光盘,在《**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开辟了“**旅游频道”,为我县旅游资源广泛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的知晓度和关注程度;二是加强旅游行风建设,加大整治力度,规范旅游市场;三是加强了对清溪河漂流和遵义旅行社驻**办事处的管理,对非法在我县境内从事旅游活动的行为进行了制止,规范了旅游市场,确保了旅游者的权益;四是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对清溪河漂流、九道水森林公园分别签订了旅游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落实到单位具体责任人;五是整治了景区的脏乱差,为游客提供了清洁优美的旅游环境。
二、2008年旅游业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抓好2008年旅游业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遵府办发[2008]67号文件)要求,我县2008年旅游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有三件:一是申报评定二星级宾馆一家和申报评定国家2a级旅游景区一个,要求在6月底以前完成,目前已完成考察和定点,正在完善相关的要求和编制材料,可望按时完。二是与遵义、道真、重庆联合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要求在10底以前完成,我县县委四家班子及相关成员单位已于5月份与重庆南川区的四家班子及成员单位在我县召开了了一次会议,在共同发展区域经济、联合打造旅游线路方面已达成共识;三是完成**县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要求在10底以前完成,现已与多家单位联系,现正在筹备之中,可望按时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努力的方向
当前,城市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市中心城建筑森林的苍白、环境污染的危害使不少城市居民期望能短暂地逃离城市。1995年在对上海市民的调查中发现,期望周末双休日能外出旅游度假者占被调查人数92%,其中期望回归大自然,去野趣浓、环境幽静、空气清鲜的目的地占51。4%。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发送使都市居民的愿望逐渐转化为行动,节假日都市居民大规模的郊游活动直接刺激了郊区旅游行的开发。此外,每逢“五一”、“国庆”长假,大量外地游客拥入大都市中心城区,造成城市核心区的旅游接待、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等不堪重负,这也促进了城市旅游规划部门下决心对郊区旅游地进行开发。如杭州市就根据自身西部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特点(西部旅游资源约占杭城旅游资源总量的2/3)①,提出了“旅游西进”、“西湖西进”等开发西部旅游资源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以拓展城市旅游空间、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有关大都市郊区旅游问题的研究成了目前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杭州市为例,谈谈大都市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空间相互作用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大都市郊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些有益思路。
1 大都市与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1.1 大都市的内涵
大都市或称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接掌技术高度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度发达,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发展。城市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趋向,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推动使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 大都市区。可以说,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大都市区已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美国早在1910年就提出大都市的概念,并于1949年正式建立具体的统计标准用于国情普查,命名为大都市区(简称SMA);以后又分别改称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和大都市统计区(MSA)。类似都市区的概念在加拿大称为“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在英国称为“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MLA),在澳大利亚则称“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MD)。
世界各国甚至一国在不同时期对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都有不同的标准。美国1910年规定中心城人口只要达到5万以上。②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中心城区人口必须在50万以上,我国尚未建立官方的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标准,学术界对此亦未形成定论,但比较倾向性的意见认为中心城规模应在50万人口以上。
1.2 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大都市区是由中心城和郊区组成的二元空间地域结构,因此大都市郊区就是指大都市区内中心城以外的地区。
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大量外迁使中心城外围一定地域内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根本性改变,非农业用地比重不断提高。由于许多城市外迁人口仍要到中心城上班,郊区与中心城之间具有高密度的通勤流。中心城在向周边地域传染性扩散的同时,具有依托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呈点轴扩散的特性,因此大都市郊区内部是非均质区域,在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围合地带内保留有较多的乡村景观地域,大都市郊区地域范围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中心城地域扩张把周边郊区逐步纳入中心城范围;而郊区以外更远地域与中心城社会经济联系程度的日益密切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大都市郊区不断向外围拓展。
与中心城规模一样,不同国家对大都市郊区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标准。1960年美国使用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规定属于大都市郊区地域必须至少75%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劳动并且50%或更多的人品居住于毗邻中心城的县;人口密度不小于是50人/平方英里,或在周边县就业或居住于周边县的劳动力总量不小于中心城就业劳动力的10%或不少于1万人。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郊区小城市行政范围内至少有50%的人到中心城通勤上班并且位置邻近大都市。[2]在我国,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形成权威性的大都市郊区范围划分标准。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市辖县和市代管县级市三个地域层次,可将其作为最简单的大都市郊区划界方法。但由于不同中心城及郊区的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行政区划边界不能完全反映中心城与周边地域的联系程度,个别研究可以采用行政区界与内部联系程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划界。大都市郊区是在城市郊区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城市功能郊区化发育时序不同,针对大都市区不同功能空间拓展的研究可采用不同的划界方法。
2 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内在联系
2.1 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互补性
大都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集中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成就,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悠久的历史,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是区域旅游中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受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历史开发因素的影响,大都市的许多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在中心城的边缘或近郊,因此郊区旅游与中心城旅游本身就很难截然分开。
大都市中心城集聚了数十万甚至百万计的人口,郊区与中心城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差都市居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交通条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他们有越来截止多的机会到郊区休闲放松、娱乐度假,郊区旅游地成为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功能区。
中心城土地紧张,交通拥挤,外来的游客的不断增加,使中心城旅游容量与游客规模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都市郊区旅游开发,成为拓展都市旅游空间、改善都市旅游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
因此,城市旅游与郊区旅游是大都市旅游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
2.2 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旅游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都市区,就区域内部旅游而言,中心城是郊区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之一;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看,中心城是外来游客的集散中心,前往郊区旅游的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中心城中转(在对杭州市民旅游出行调查中发现,前往宁波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近80%通过宁波市区中转,见表1)。此外,中心城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大都市郊区旅游线路组织大都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往返式结构。因此,大都市旅游区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中心型空间结构,中心城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它是郊区旅游的集散中心、服务中心扩散源和组织者。
表1 杭州市民前往宁波郊区旅游出行路径
月湖 保国寺 东钱湖 天童森林公园 招宝山 奉化溪口 雪窦山
去过市民中经宁波市区比例(%) 83.3 87.7 80.4 80.9 83.3 69.2 63.0
资料来源:为获取都市居民旅游出行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向杭州市不同学历、年龄、职业、收入水平、性别的城市居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85份。以上数据就根据这些资源整理而来。
当然,在肯定中心城主导地位的同时,不能否认郊区旅游的能动性。都市郊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及成熟的旅游开发对大都市旅游具有很强的促动力。北京市郊区的旅游开发,既丰富了北京市的旅游产品,又为市区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的分流作用使北京旅游显现出新的活力,而上海和武汉两市,由于郊区旅游资源比较贫乏,虽然中心城人口众多,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庞大,都市旅游发展仍不甚理想。
2.3 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的力学关系
从空间力学角度来看,在整个大都市旅游区中,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作为旅游组织者,中心城对郊区旅游目的地具有辐射力(Ff),作为旅游目的地,郊区旅游地则对中心城具有吸引力(Fx)。
中心城旅游辐射力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征,用函数式可以表达为:
Ff=g*P/di2
式中,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i为中心城与旅游地间距离,g为经验系数。
辐射力Ff的存在产生两个结果:①与中心城距离越近,能得到中心城的旅游辐射力越大,游客规模越大,旅游开发程度越高;②远郊区受到中心城辐射力较弱,能获得开发的旅游景点独立性较强,来自中心城或经由中心城中转的游客比重下降。调查发现,奉化溪口 雪窦山国家风景区作为宁波市远郊旅游地,杭州市民不经宁波市区直达的人数占到30%以上,远高于宁波市郊区其它旅游景点(详见表1)。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目的地资源条件以及目的地至中心城的距离。用函数式可以表述为:
Fx=g* Ria* P/di2
式中,R为旅游景点资源条件,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为旅游目的地与中心城的距离,g为经验系数,a为参数。
由于资源存在条件抵消了距离的衰减作用,都市郊区旅游开发不是从中心城向外单调衰减,而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3 大都市发展演化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3.1 大都市发展的特征和阶段
自工业化开始以来,由于城市工业项目的布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城市出现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新区、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在城市边缘区发展。因此,大都市的形成以城市化为内动力,以空间拓展为主要特征,以城市郊区化为外部表现形式。在空间拓展中,都市区内部也相应地不断进行空间结构调整。
通常可以将大都市的发展分淡以下三个阶段:1、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大都市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形成人口、资金、技术高度集聚的大都市。2、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产业与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聚,另一方面,由于 大城市中心区的高度集聚,中心区用地紧张、环境恶化,城市用地开始向用地潜力大的郊区扩展,在郊区出现新的居住区和工业区,进入郊区化阶段,在中心城市外围形成与中心城市有密切交互作用的郊区,大都市区逐渐形成。3、多个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阶段。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多个大都市区强烈扩张,最终在地域空间上相交,形成多核心的、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3.2 大都市不同演化阶段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在大都市形成初期,区域人口、产业的高度集聚使中心城日益繁荣,城乡差异不断扩大。中心城丰富的生活娱乐设施对周边郊区居民产生吸引,大都市区内旅游出行以郊区向中心城集聚为主。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削减了中心城向郊区疏散外来游客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都市郊区旅游不发育,只在中心城边缘、近郊区存在一些城市公园、传统风景名胜区,远郊区则只有极度少数交通相当便利、资源等级极高的景点得到开发。
在大都市集聚扩散并行阶段,人口的膨胀和中心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都市居民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出行欲望,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地将外来游客引入郊区旅游地,都市郊区旅游迅速发展。中心城用地不足使中心城边缘区以及近郊区形成以郊区化形式出现的主题公园、度假区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旅游地间联系的加强不仅促使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状旅游线相当发育,而且以次中心城市和高等级旅游地为核心开始出现旅游区。
到了大都市连绵带形成阶段,郊区化的不断深化使大都市区内部空间结构趋向均衡,都市郊区旅游地已完全融为大都市区的功能区。以乡村度假为主的旅游出行特征使都市郊区具有过夜接待功能的家庭旅馆、乡村别墅星罗棋布,旅游地在空间上扩展到整个郊区,并且相互间形成网络状结构。
4 中心城规模、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4.1 中心城规模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辐射能力存在对应关系,城市规模越大,对周边区域辐射越强,以商务、学习、旅游为目的的城市外来人口也相应越多,促动郊区旅游的动能也越大。
城市规模越大,前往郊区旅游城市人口基数越大,郊区旅游越容易发育。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城乡景观的空间分异就越大,城郊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城市居民旅游出行率越高。据八樟?990年在夏季高峰季节对不同规模城市居民的出游情况调查,城市人口在1。1~1。5万居民出行率15~17%,城市人口在10~15万居民出行率18~22%,城市规模20~25万,居民出行率23~35%。城市规模30万以上,出行率35-40%。可见城市规模对郊区旅游发育的促动力是逐级增长的。
此行,城市规模影响城市居民郊区旅游范围,进而影响郊区旅游圈层的发育程度。日本学者研究发现中等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最远距离为20公里,而大阪等大都市周末旅游出行可达100公里以上,并在大城市周围100~150公里以外的地方开成了隔夜旅游地带。我国北京市城市居民周末郊游可达秦皇岛、山西、泰山等地区,上海市民则把距离较远的浙江省一些著名旅游胜地也纳入了周末旅游范围。
4.2中心城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我国把城市按性质分为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旅游城市、边防城市、特区城市等)。城市性质不同,城市环境、居民职业结构、外来人口旅游出行向郊区扩散的规模和比例也大相径诞。
工业城市以工人家庭为主,工人的旅游出行率较低,加之城市环境污染往往比较严重,商务、学习、会议等目的的外来人口也较少,郊区旅游往往滞后于同等规模的其它城市,而区域中心型城市服务类、高学历人群比例大,居民旅游出行率商,加之大量的外来人口,郊区旅游一般开展较好。
历史悠久、自然环境较好的城市城区、近郊区往往有较多的风景名胜和城市公园,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这些目的地的存在可能会抑制郊区外围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但郊区旅游进入发展期限后,随着旅游出行规模的增大以及旅游目的的多样化,传统目的地因功能单一、空间狭小而游客规模不断减少,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及远郊区旅游目的地则以它们为依托得到迅速发展。
旅游城市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同样存在中心城旅游资源抑制郊区旅游发展的现象。但总体上,旅游城市以旅游为目的的外来人口多,对郊区旅游发展有很强的促动力,常会在郊区形成大量主题型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如杭州以西湖为依托建设了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在传统园林观光的基础上形成沿太湖的旅游度假区和游乐园。郊区旅游在发展丰富了旅游城市的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城市的发展。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众多小城镇中有一类或境内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或历史悠久,人文胜迹众多;或邻近大城市,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风光。在旅游热潮中,它们逐步被发掘、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旅游兴镇”是这类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模式。如何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促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类旅游型小城镇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 游型小城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不忍割舍,旅游资源保护不力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开发旅游之前往往已在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布局了一些开采、加工型工业企业,这类工业企业不仅其自身动作对发展旅游业存在用地、交通、污染等方面的干扰,而县可能对旅游资源具有毁灭性威胁(如部分地区旅游价值极高的溶洞边开山采石甚至用溶洞当工业垃圾镇埋场),因此对它们的关、停、并、转势在必行。然而,目前许多小城镇往往为了眼前的一点财政发入不肯舍弃这类工业企业,没有尝到旅游业甜头的地方百姓也普遍缺乏资源保护意识。更有不少处于旅游开发初期或尝待开发的小城镇仍在旅游区盲目引进资源开采加工型、污染型企业。此外,由于旅游资源所有权、使用权与旅游开发收益的错位,也使得不少资源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积极性不高。
2、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旅游接待小平低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行为。城镇是区域文化的中心,浓缩了地方文化的精华。许多有着悠久历史并保留众多古建筑的小城镇本身就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小城镇的建设风格和特色 对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知名度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建设时普遍只追求规模与速度,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建筑单调呆板,城镇特色不突出,建设品位不高。
现代旅游活动是“食、住、行、购、娱”的有要统一,但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只重视景点开发而忽视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旅游接待水平低下,这样不仅失去了许多创收的机会,而且破坏了旅游地形象。
3、农居点建设零乱,农业与旅游业脱节
小城镇大多有广阔的农村腹地,拙朴自然的农村风貌对来自城市的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往往是许多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但它们中不少尚未把农业及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机结合起来。许多旅游线沿途的农居点而已相当零乱且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具有一定旅游接待功能的村庄村民强买强卖,令游客望而止步;许多旅游区的农业用地缺乏统一整理和规划,地块零乱,各类用地参差不齐,破坏了游客对旅游点的美好向往。
二、游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
1、做好城镇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许多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加保护或不合理的开发都可能使原有的旅游资源毁于一旦,这就要求旅游型小城镇在旅游开发前就积极开展各项基础性研究,为今后的开发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前所述及的许多问题,就是因为基础工作过于薄弱造成的。
首先,旅游型小城镇应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了解这些资源的位置、规模、典故、民间传说、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在周边地区资源中地位、文化与科学价值、观赏及康娱价值等等。其次,根据调查评价获得的信息旅游型小城镇可确定本镇及各景区的功能定位、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接待设施的布置以及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第三,旅游型小城镇应划定旅游景区及控制性保护区范围,研究对旅游开发商、景区内工业企业及居民的政策,提出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2、加强小城镇规划,塑造旅游型小城镇形象
旅游业的展展将极大地促进城镇建设。旅游型小城镇应研究本镇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潜力,研究旅游业对旅游接待设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旅游型小城镇应制定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制定旧城改造方案和计划。
城镇是地方文化的中心,城镇建设是地方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是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并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知识度和美誉度。建筑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基于旅游的文化性,旅游型小城镇更应重视城镇建筑的文化性和品位。此外,游型小城镇还应在城镇绿化、公园、小品建设上舍得投入。
3、实施农居点发行和农村土地整理
旅游景区内常住居民过多将对旅游活动产生干扰,旅游型小城镇应提出这些居民的搬迁措施。农村聚落长期以来在我国居民聚落中占统治地位,有些农村农居点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旅游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对它们则应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加以保护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