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24 13:56: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可视化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可视化教学论文

篇1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方法改进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认识,而通过实验又可以验证和巩固概念、理论,使之发展和深化。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陶冶思想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自发进行的,要靠教师引导、启迪,逐渐培养而成。首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及提高观察能力的意义,要经常要求学生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所必须的具体方法。这样有助于启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提高了观察的效率,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在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配合下迅速提高;其次是教师要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协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观察质量;再有就是指导学生学会既全面、又分清主次的观察。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就是要求既要重点观察主要现象,又不遗漏观察次要现象;既要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又要迅速地发现不易发现或容易消失的现象,经常这样要求学生,可以培养出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再还有就是指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的目的是探索和发现问题,达到对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观察能力能引起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越丰富、越准确,认识就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观察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对复杂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自己判断是非、区分本质和非本质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设计一些课题或者针对一些实验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经过一定的训练而形成的。实验教学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操作,在亲自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但是,通过教育实习和见习的亲身体会,以及一些走上讲台的化学教师的介绍,目前中学的学生实验课中,一般做法是将实验目的、内容预先按实验报告顺序列于黑板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改为根据实验特点提出课题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实验目的及内容,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又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马克思说:“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可见,化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经常被忽视了。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受到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与质变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把辩证唯物主义当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理解,并用来指导当前的学习,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指引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实验效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系统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课创新思维习惯独立

参考文献:

篇2

二、联系生活内容,进一步深化掌握效果

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将一些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深化掌握效果。例如在《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推动一个物体什么时候比较吃力,什么时候比较轻松,从生活中的案例着手引入摩擦力的学习,掌握摩擦力的相关要点。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了小组讨论,很快找出许多这一方面的内容,如在平滑的地面移动物体较为容易,在粗糙的地面移动物体要费力一些,圆形物体在滚动时较为轻松,其他物体在推动时极为吃力。有了这样的生活内容为基础,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摩擦力大小影响的因素、克服摩擦力的措施,以及怎样将摩擦力的规律运用到生活之中方便生活,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帮助学生形象记忆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许多学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建议,例如在家具底部安装可拆卸滑轮,便于在家庭内部改变摆设,这就是非常好的创意,这不仅表现了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点的掌握效果,而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运用。

篇3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更随网络的诞生,人类生活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中国的崛起吸引了全球的眼光,这一切使得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跨文化交际也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广义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是文化的一个载体,承载着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传承文化和传播文化最重要工具,语言也是一个社会群体标记,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是语言创造了文化,而文化也影响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化具有鲜明的的民族特征,不同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这些差异有宗教、哲学、道德方面的表现,更有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表现。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这就是语言的文化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内敛,追求中庸,受到称赞和表彰,必有一番自谦之词或归功于集体,而西方文化中,人们推崇个人至上,追求自由主义,受到赞美和称赞,总是用“Thank you”坦然承受。在中文词汇中,凡涉及“猪”和“狗”的,多数用于贬义,因而有“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的贬义词,而西方文化中,猪是聪明、文雅的象征,狗有忠诚、勇敢的特性,“dog”极少用于贬义,也不会有“stupid pig”的词汇。在英语中,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习语“a 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重要的人)、“my old dog”(我的老朋友)、“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时候)等等。这里举的例证并不证明不同文化的孰优孰劣,只是说明语言的文化特性。在当今时代,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不同文化会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了大量的外来语词汇和局部族群的语言变体,如黑人英语(Black English)、墨西哥英语(Chicago English)和亚洲美国英语(Asian-American dialects)等,这些也都说明语言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特性,否则对方可能不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会因误解而产生误会。

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可以将英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虽然现在跨文化教育得到重视,跨文化意识加强,但十几年应试教育下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实际上,语法和词汇只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不是语言的全部。二是学习方法陈旧。学习中只注意词、句的理解,不注重章节。三是语用能力强,文化素养低。只注重口语的训练,忽略语言的文化内涵。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也会影响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从前述我们知道,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丰富内涵,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因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也同样需要掌握英美文化的内涵,在英语教学中,单纯的语言学习是枯燥的,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诱人的。

1·在教学中注重英美文化的导入

桂林工学院已经将《当代英国概况》、《当代美国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提供给非英语专业的工科学生,这虽然对学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英美民族的发展历史、宗教道德、风俗习俗、人文地理等方面知识,慢慢去了解熟悉英美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但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积极的导入英美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课文内容涉及到Different Ideas aboutFood and Drinks时,可引导学生自己来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学生了解有关中国人和西方人饮食习惯的信息是: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茶在中国和英国都是the na-tional drink (举国饮用的饮料),但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柠檬。如果提问学生:“‘红茶’英语怎么说?”学生都不假思索地答道:“red tea”。其实“black tea”才是正确的,学生会感到不可思议。那是因为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

当课文出现music话题时,可以给学生介绍音乐的大致发展历程,介绍音乐的派别和风格。可以着重介绍美国音乐的发展:如何从blues经历country music, jazz, rock music,rap, hip hop发展到现代音乐,特别介绍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并播放几首经典的乡村歌曲,如:约翰·丹佛的《CountryRoad》《TakingMeHome》,卡彭特的《YesterdayOnceMore》和“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的《LoveMe Tender》等,在课文背景中出现的有关美国内战知识,可以给学生讲解有关美国内战的起因、背景以及林肯的一些生平轶事,让学生知道美国的历史以及林肯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再如,在学习Romance这一主题时,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修辞艺术和表现手法,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水平。

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如:西方节日习俗、中西方对待老人的不同态度、西方人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等等,在学习有关课文时,除了运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以外,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讨论或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逐一让学生了解。同时,通过这些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就越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 转贴于

2·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除了词汇的本义,还在词汇中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如你知道“Friday”,而如果你不了解英美民族的宗教背景,不清楚耶稣蒙难的日子,你不会了解“Black Friday”的内涵,更无从理解“Friday face”的意指(意指“愁眉苦脸”),与此相似的还有“Sunday”,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也会理解为什么“Sunday”是每周的第一天?为什么“Sunday”要做礼拜?因为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星期五”“星期天”是没有这样内涵的。还有如“Chairman”为什么是“主席”?“Chairman”和“主席”又有何不同?这能从中英两民族的演化进程中得到答案,使学生领悟不同民族在演化进程中所衍生的语言构造的不同。类似的词汇比比皆是,信手拈来都可引出一些典故,教师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

3·语法中的文化内涵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且差异颇大。我们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的不同,而且要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因素,才会发现其中所包涵丰富的文化因子。如汉语说“一块面包”,而英语说“a piece ofbread”,尽管汉语中没有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个可数名词。在西方,人们把面包当成主食之一,吃的时候把一块面包切成数片,有时还会在面包片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鸡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语中“bread”是一个不可数名词。再如这样一句:“My knife and fork ismade of silver.”这里的谓语动词怎么用单数形式呢?原来西方人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个整体。因而,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不是空泛的,实施跨文化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社会发展也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有着较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在教学阶段,注重跨文化教育,能增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 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8(6)·

[2] 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J]·外国语, 2007, 22(4)·

篇4

一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

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从以上参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学生中,组建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长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实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学生课题申请、论文撰写、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考研辅导等一系列的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在笔者所进行教改的2个实验班中,实验组有多达18名同学主动强烈要求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由于学生的课余科研活性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因此笔者随后挑选了14名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分成了2组,在一年二期的时候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实验室。与笔者以往通过其它途径所带的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思想动机总体相对较端正,除了5个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功利思想较强等原因而中途流失外,其它学生一直踏踏实实,完成了多个环节的课外科研活性内容,坚持到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这些学生跟着老师或不同研究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参与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汇报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尽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积极进取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所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了所在实验室专业中文期刊的检索,也初步懂得了简单实验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设计。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进行了独立的科研实验。在二年二期的时候,利用前期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撰写并积极申报省、校级大学生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等竞赛。以上完成的学生科研课题同时可以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科研课题在大三基本完成,因此,在大四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考研或者其它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化活动中。通过三年多的课外科研活动及组队参与挑战杯作品竞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培养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整体综合素质较高。例如,首先组队的两组学生中先后申请并完成了三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和多项校学生科研项目;同时也发表了学生第一作者的论文或会议论文3篇;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由于毕业论文是几年积累的结晶,这些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拿来主义”。其次由于小团队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至始至终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电,其中有3个同学从大学一年二期到三年二期暑假,每个寒暑假都能留在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寒暑假只休息两周时间。再次,在所带教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不是特别好,只有一人次拿过一等奖学金,但由于综合素质强,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有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一名(整个学院当年考取985学校研究生仅仅3名)。

二小结与重点

院校相比,由于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总体科研素质相比较弱,如何个性化的提高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小范围的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为基础/起点培养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探索,能够充分发掘出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并激发出了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潜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为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进行科研“早教”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吴建章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篇5

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科学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性化学实验,在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的呈现凸显科学方法.例如,鲁科版教材必修一在刚开始学习高中化学时,就研究金属钠和氯气的性质为载体,专门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又如,在《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设置“有机合成”课题.一方面是将学过的典型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和应用;另一方面以这些知识为载体,总结出有机合成的一般方法和原则.为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性教学实验.

再如:设计以乙烯为基础原料,最终合成目标产物———乙二酸乙二酯.学生动手利用球棍模型模拟:由乙烯生成卤代烃,再转化为乙二醇、乙二酸等中间产物,最终合成目标产物乙二酸乙二酯.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正向合成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任务,让学生讨论:要合成乙二酸乙二酯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有哪些中间产物?基础原料是什么?经过知识迁移,通过演绎推理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这个实例,又让学生体验到了“逆向合成法”.之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合成的实例,分析在实现有机物的转化时,主要关键是增长或缩短了分子中的碳骨架,或者是引入、转化了官能团.随后采用逆向合成法推断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原料和中间产物.由此再引出如何优选反应路线的问题,总结出有机合成的原则.

在上面结合实例分析和总结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原则时,多次运用了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及模型法等多种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作为课程标准向教学实施转化的媒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有机合成任务,对有机反应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教材在“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建构和官能团的引入”这一部分专门设计了“交流研讨”“观察思考”“迁移应用”等活动栏目,帮助学生树立和归纳在前面所学的各种具体的有机化学反应,从而为学生能够顺利学习“有机合成设计”奠定必要的基础.

对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的建议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

在上述探究性教学实验中,以实验素材为载体,将相关知识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的问题,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不断思考,唤起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自发进行探究性学习.

2.倡导交流与合作,深化实验探究.

篇6

有这样一个句子:“如果今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就可以去山里玩。”在这个句子里,如果没有“的话”,就成了“如果今天不下雨,我们就可以去山里玩”,句子不但通顺,而且更简洁。可见,这个“的话”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可有可无的“虚话”。试问,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问话中有没有这种“虚话”呢?

(一)“虚话”太“虚”,应尽可能地简洁

本文中的“虚话”,指的是教师课堂上所问的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废话”。新课改以来,为了体现自认为的“生本”,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常说这种“虚话”。如:

同学们,铃声响了,我们是不是应该上课了?

大家给些掌声好吗?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篇课文?老师今天就教那篇课文。你们喜欢哪个段落?老师今天就教那个段落。

这种问话有些莫名其妙,掌声应该出自内心,难道是这样求来的吗?教师授课唯学生马首是瞻,难道就不要计划,不要科学的预设吗?另外,还有一些口头禅,如“好不好”“懂不懂”等等……

能言善辩,是语文教师的优势。然而,如果整节课不管有用无用,滔滔不绝,问话不断,一方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会挤占学生的大量思维空间。所以说,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使用简约语言,丢掉那些无用的“虚话”。

(二)少量保持,尽量靠向“语文”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虚话”也是容许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次授课时,突然有几只蝴蝶飞进教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漪老师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蝴蝶飞进课堂吗?请以‘蝴蝶飞进教室’为谜面打一词牌名。”当学生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学生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为集中。

如果能够将这种课堂导人的“虚话”与“语文”结合,则效果更好。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汪兆龙借班上课,由于前一节是体育课,课堂里乱哄哄的,安静不下来。为稳定局面,汪老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谜面是“《西游记》人物开大会”,打一条成语。――其谜底为“聚精会神”。如此,既紧扣“语文”,又安定了学生情绪,使之聚精会神于课堂,可谓一举两得。

二、“问话”与“碎话”

此处的“碎话”,指的是教师的提问支离破碎,随心所欲。从表面上看,这种问话似乎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但没有目标,没有中心。用余映潮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开口必问、随意追问、碎问不断”。笔者选稿时曾看过一堂课的实录,任课教师竟然问了33个问题。这样的“问话”,其中有多少是有效问话?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一)“碎话”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浙江湖州市第五中学陈枫眠老师的《放手后的海阔天空――回味我的三场“鸿门宴”》中的案例:

问题1:是项羽主动邀请刘邦吃饭吗?(没有邀请,反而是要干掉刘邦)为何?

问题2:关中相遇之前,刘、项是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3:促使他产生干掉刘邦刘这一念头的原因是什么?谁点燃了项羽心头的怒火?

问题4:曹无伤告了刘邦几条罪状,这些都是真的吗?

问题5:范增与曹无伤有区别吗?

问题6:项羽是否听从了这两个人的意见。导演了“鸿门宴”,明是吃饭,却暗藏杀机?

问题7:既没有设宴,当时蒙在鼓里且危在旦夕的刘邦怎么会不请自来呢?

问题8:在这关键时刻,刘邦的救星出现了,他是谁?他为何要帮刘邦?

问题9:泄密的不是别人,正是项羽的叔叔项伯。他为什么要泄密?

问题10:刘邦是如何打动项伯的?

问题11:项伯走后,我们能想象刘邦应该是直冒冷汗,当时他有别的选择吗?

问题12:见到不速之客,项羽的内心反应是什么?

问题13:刘邦看到项羽后说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

问题14:撂下酒宴后项羽真的放弃了吗?刘邦的风险已经过去了吗?

问题15:很多人认为。鸿门宴是场意义重大的宴会,只是当时项羽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如果项羽意志更加坚定、决策更加英明,那么,还会出现刘邦一统天下的结局吗?你觉得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陈老师参加《鸿门宴》同课异构赛课的第―次磨课,共涉及了15个问题,看似是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但问题过于碎碎,文章重点不突出,梳理完15个问题,下课铃声已响起。正因为如此,陈老师才调整了上课的思路,有了第二场、第三场“鸿门宴”的磨课。

如此问话,似乎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笑声不断,甚至能迎来一些虚假的掌声。但是,这却是一种虚假的繁荣,甚至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一方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一方面转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防止这样的“碎话”,从提问“技术”的维度而言,必须解决哕唆与简洁之间的矛盾;从对语文课堂教学认知的维度而言,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问题。我们并不反对课堂生成,但也注重课堂预设,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着目标进行。

(二)不反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二“碎话”

对“碎话”也不必全盘否定,有时侯,这种“碎话”也有实际的效果。人的思维是活跃的,即使是授课教师本身,也不可能整堂课不开小差。无疑,禁止学生“开小差”是无效劳动,但是,把学生从“小差”中暂时拉回课堂现实,教师却可以做到。当学生注意力不甚集中,开始开小差时,教师可以用“碎话”提醒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回归课堂。

一位语文教师正在教授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教室的门被“砰”地撞开了,一个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径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这位教师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继续讲课。教师就地取材,就诗中一句问道:“大家想想,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柴扉,而不是‘猛扣’呢?”“因为那样不礼貌。”学生齐答。老师接着说:“对,这位诗人有文化,有修养,懂礼貌。我们应该学习他。”边说边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身边轻声说:“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呢?”那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椴焕衩病A澈炝恕

这看似平常的一问,虽是“碎话”,然而非常有效,既紧扣教学内容,又旁敲侧击,这可以说是急中生智。当然,如果没有深厚的底蕴,则“智”从何来?

三、“问话”与“童话”

“童话”是指一种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我们这里的“童话”,指只适用于儿童的话语,用到“问话”的维度,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紧扣课堂教学,但过于简单,没有任何意义。

(一)“童话”案例分析

在观摩公开教学活动的时侯,我们常看见这样的开畅白。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或看着屏幕),齐读注释。然后告诉老师,李白(或其他人)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首先,这种齐读的方式,对中学生来说根本就不适合,即使他们放声读,也是敷衍了事,从记忆来说,这种放声齐读的效果也很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那种问题只能适应义务教育低、中年段的学生,因为他们所知甚少,带有好奇心,更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就中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就有点“弱智”了,他们会感到没意思而置之不理。

(二)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横向差别

思维能力是训练的核心,课堂设问,必须要以依学情而定。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童化”一些,因为这样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而初二以后,多数学生的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这时侯如果再提出那些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回答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到无趣,从而不屑一顾。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那些明显跟不上进度的“学困生”,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有所针对性地提一些较为“童话”的问题,也未尝不可。

四、“问话”与“套话”

这里的“套话”,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定中结构的客套话,如“劳驾”“留步”之类;而是一个动宾结构,指套出学生口中的自己预设的答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一)“套话”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位教师执教的公开课:

《乡愁)的导语

师:如果一个人远离家乡,就会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什么――

生:多情。

师:可能我问得不对。也可能你们理解有误。好,我换一个角度问:这个人在外乡时间相当长了,漫漫长夜他只要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家乡,这叫――

生:(干脆地)月是故乡明。

师:(焦急)不该这样回答。

生:(犹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失望)……

生:(赶紧)月亮走,我也走。

师:我只要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

生:(嗫嚅)深情。

师:(彻底失望)哪位同学能回答。

同学:(齐声)乡――情

课后,授课教师说,在其他班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没有想到这位学生如此不配合,差点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显然,授课人就是为了“套”出学生口头的“乡情”,这种“引^^彀”的做法,显然不甚妥当,因为与自主探索的精神是相悖的。

(二)必须具备课堂生成意识

当课堂中出现了未曾预料的情况,或者说当课堂生成超出预设的范围时,任课教师就要改变原计划,就课堂生成而活动。

其一,可以顺水推舟,将意外生成纳入预设的轨道。王婷婷老师教授《烛之武退秦师》的案例颇值得我们思考,王老师原来的预设是分析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当讲到“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说”通“悦”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插嘴说,这个“说”不应该通“悦”,人家劝他退兵,秦伯还高兴得起来吗?在学生的哄笑声中,王老师却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先假设秦伯对此不该高兴,接着要同学们就这个“说”进行探究讨论,分析烛之武的“说”词。通过讨论,学生们对烛之武“以守为攻――晓之以弊――许之以利――巧施离间”的说话技巧有了深刻的认识。

篇7

1)民主性。个性化阅读教学是真正民主化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民主性是其前提和保障。在教学中,师生是一种民主型的互尊互爱的关系,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

2)主体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

3)创造性。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随着阅读内容的某一刺激,阅读主体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一个相应的阅读心理图式,以作为阅读主体的准备状态。教师不能只有一个答案、一条思路,更不能靠一本教参包打天下,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应当是流动跳跃的。

4)批判性。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首先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怀疑,怀疑精神就是一种批判意识。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性的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2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1阅读教学改革的需要

个性化阅读具有探究性和体验性,所以实施个性化阅读,会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重理性轻感性、重内容理解、轻情感熏陶,它强调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学习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培养创造性地阅读、理解的能力。它会使每个学生在读中积极思维,获得个人感受,教师会鼓励学生交流个人的感受,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2.2帮助教师娴熟运用教学手段

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文时,播放一曲古筝《寒鸦戏水》,其凄婉的旋律能将学生带进游子愁苦孤独的心里去。教学平台的合理使用,可以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娴熟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教学个性化形成的一个标志。

2.3有利于师生良性互动

有个性,有艺术,才能走出传统的、单一化的标准模式,形成师生语言的良性互动。语文教学个性化鼓励学生有个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生活,让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走进学生的习作中去,那么,学生的作文才会有蓬勃的生机。

2.4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个性化阅读教学确保学生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心态下进行阅读。它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的灵性、个性归还于他们,“心灵的无所羁绊”确保阅读中个性见解层出不穷。

3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3.1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准备

首先,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教师给予他们自由发表自己见解的时机,而不担心被嘲笑,各种解读都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其次,广博的知识准备。如语文基础知识(即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基本词汇、语法、篇章知识等),与读物相关的背景知识(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发展、创作道路、主要作品及其影响等)。最后,丰富的生活经验准备。生活经验越丰富,对话也就显得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化阅读即读者生活经验的兑现:读者若需提取文本的意义,必须有所支付。

3.2教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准备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新课标第一次明确界定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创设、保护、发展这个‘平等对话’环境的责任人”,教师要胜任这一新角色。其次,教师要改变教法,与学生“一起上课”。大力倡导教师用自己的思维,读出文本中真实的内涵,从而指引着他们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并保证这种教学的顺利实施。最后,正视自我,不忌出错。教师应当以开放的胸襟,迎八面来风,以海纳百川的襟怀迎接挑战,不断地更新自己,充实自己。

3.3灵活处理教材,选取活动的最佳时机

篇8

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师生互动可以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来完成,还可以通过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来完成。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须巧设疑问。比如讲烯烃的化学性质,老师可以先讲几个实验现象,并把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写出来,让学生分析一下主要发生了什么反应,再结合前面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大致写出反应机理,并把反应机理进行分类,比如是亲电加成还是亲核加成等等。羧酸那章就羧酸同时存在羰基和羟基,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与醛或酮相比,羧酸中羰基的亲核加成活性如何?

2.羧酸中羟基的氢原子与醇的相比,为什么酸性更强?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可以一一解答。这样该章的学习就会变得很轻松。学生可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三、要引导学生多议

课堂上学生产生疑问怎么办?是由老师一个一个来解决,还是分类汇总后解决,抑或由学生一起讨论来解决?由于课时的限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多议多问,让学生相互之间开展讨论,自己解决发现的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讲酯的亲核取代和克莱森缩合反应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以醛酮羰基的亲核加成及羟醛缩合反应为基础,分析一下酯可以发生哪些反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交上来的答案基本上是完整的。当然,问题也不要总是由老师提出,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如讲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老师可以先写第一步机理,按照单烯烃的性质先进行第一步,生成一个碳正离子中间体,第二步老师可以直接写出和单烯烃一样的1,2加成产物,然后问学生:有疑问吗?有不同的想法吗?这个例子我们曾经试过,有很多学生举手提出了疑问。学生会问,第一步生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为什么不重排?它是烯丙型的碳正离子,正电应该可以分散到另一个碳上,这样第二步就应该形成1,4产物。学生能这样分析问题就说明他们把前面章节学的知识都掌握了,也能激发出想问题的乐趣。这样,学生课后就会按照课堂上的模式进行提问和讨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除了理论学习外,还要与实践相结合。我们选择部分学生特别是毕业后继续读研和从事化学化工类工作的学生,一般在大二开始进入教师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比如我们学校的有机化学课都是在大二开的。上课时,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有哪些学生打算考研?有哪些学生对化学有兴趣,今后有可能从事与化学有关工作的?又有哪些学生对化学没兴趣,以后不想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挑出一些想考研的和想从事与化学有关工作的学生参与课题组,一般是占班上人数50%的比例。然后将他们分成四个组,每个组有一个研究课题,课题与所讲的内容有关。让他们从查阅文献、总结文献开始做,由他们自己先提出实验方案,然后老师再指导他们确定最佳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确定后,由学生自己准备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他们在查阅文献时可以了解化学的发展动态;提出实验方案时可以对所学的反应做个总结和比较;准备药品和仪器时可以了解一些化合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及一些仪器的用途。举个例子来讲,当讲到酸与醇的酯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与酯化有关的课题。由于酯化是个可逆反应,不断地有水生成,要使这个反应向右进行,最好是把产物之一水移走。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做个对比实验,一个是没装分水器的,就是让水留在体系里,一个是装了分水器的,将水通过与有机溶剂共沸带出来。实验后会发现后者的酯化收率较高,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移走产物之一反应会向右进行,收率会较高。每届参加课题组的学生都会有不少收获,做得好的最后还发表了论文,这些论文可以参与评奖学金,还可以参与保研等等。学生因此积极性特别高。学完了有机化学后,大部分学生还想继续留在课题组做实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用实验验证了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从实验中发现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很好的基础。

五、改革考核方式和内容

篇9

一、利用演示实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知识难点

教师应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做实验时应目的明确,结果准确,操作规范,现象明显,且具有启发性。教师的良好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1、突出重点

如讲化学变化,演示镁带燃烧的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细心的学生还会发现有白烟生成,经老师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分析并推断出它就是氧化镁。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对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很不容易,惊喜之余,学生从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的快乐中,找到了学习化学的乐趣,这为他们学习化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例子说明实验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2、突破难点

如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否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为了突破这个问题,增做了下面的实验。往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氯化铁、高锰酸钾晶体,振荡后溶液分别呈蓝色、黄色、紫红色。这个实验说明: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对该溶质是饱和的,而对其它溶质来说并不饱和。实验——形象、直观,立刻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

二、利用实验引入新课

增加典型有趣的实验,能使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把学生引入新奇、奇妙的境地。如讲分子一节时,先做试管内加入少量氨水,然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的实验。此实验说明氨水具有使酚酞变红的化学性质。那么,氨分子有没有这一性质呢?再做一个实验:在一条滤纸上用酚酞试液写上“分子”两个字,放入试管内,然后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往棉花上滴浓氨水,放置一会儿,滤纸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字。这个实验说明氨分子保持氨的化学性质,从而引出“分子”这课,也阐述了分子的定义。

三、利用实验使知识深入

学生学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将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进一步应用,深入知识,增做鸡蛋浮水的实验:将鸡蛋放入盐酸中,鸡蛋会沉下去,浮上来;沉下去,浮上来……,学生沉浸在快乐中,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学生的思维奔放起来,积极地动脑思考,很快得出了答案。这个实验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极深的,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完复分解反应后,给学生讲解松花蛋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会兴趣盎然地听讲,并很兴奋,教师鼓励学生回家试做松花蛋,比一比,看谁做得好,尝尝谁做的味道美。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积极地动手动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

平时演示实验是教师做,学生看,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有了一些实验经验以后,适当地将教师演示变为学生演示,即学生做,学生看,将会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如学生在已具备了制取氧气,氢气的实验知识和经验后,二氧化碳的制取就可变为学生的演示实验,此实验可演示仪器的连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收集气体等操作。学生做演示对做实验的学生来讲,是对他的知识、实验能力的考验,可以满足其好奇心、好胜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对看实验的学生来讲,他们对自己的同学上讲台做实验比老师做实验更加关注,并能极认真地观察这个学生的每一个操作过程是否做得规范,且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哪怕是很小的错误。又如白磷自燃的实验,这个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白磷有毒,不能用手触摸,着火点低,保存在水中,切割白磷也应在水下进行,接触过白磷的用具应单独放置,实验后处理掉等,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及老师的指导,弄清楚注意事项后,由学生演示该实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做不仅使做实验的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也使看实验的学生开动了脑筋。

五、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

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将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这个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同时增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碳酸钙与盐酸、硫酸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实验,来验证该定律。又如,测定溶液PH值的实验,可变演示为学生与老师同步做,共同得出结论。学生的积极性大增,不仅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印象深刻,效果极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六、根据实验习题,自行设计实验

例如,以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取氧化铜,并以自制的氧化铜为催化剂制取和收集氧气的实验。此实验将药品的取用、称量、过滤、蒸发、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排水集气等实验技能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技能融于整个实验过程中,此实验既复习了很多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当学生利用自己制取的氧化铜做催化剂制出氧气后,在兴奋之余,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又如,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很多学生从理论上很快答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原因是没有想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只想用氢气,不想氢气是从哪来的;制出氢气后,还原氧化铜的操作还有许多注意事项;由此可见,说起容易,做起难;经老师点拨,学生此时就会积极动脑来寻找最佳的方案,即直接往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微热过滤,洗涤烘干即可。到实验室学生亲自动手做,体验“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含义。亲身体验一次胜过做许多题,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做此实验,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实验应以操作简单易行、过程简捷、现象明显为原则,而且不应费时费力、费药品,从而使学生在答题及处理实际问题时,就不会只想主观简单,而不考虑实际情况了。

七、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开展家庭实验

篇10

一、抓住特点,创新立异,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教学内容要新,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重抓住教材结构与教学程序的新动态、新特点,不断创新。对同一教学内容,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讲解、分析、练习,效果往往大不一样。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常教常新,同中求异,教中务实,练中求新,就能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情绪倍增。比如讲授“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时,教师一般只是给出反应条件让学生根据公式求得物质的量浓度,但从另外一种角度设置问题考究时,要提出已知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应知哪些条件才能求出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这样的提问构成悬念,常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罢而不能”的状态,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教学形式要新。必须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改变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启发式”、“导学式”方法和手段,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课堂讲解量、练习量、媒体使用量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量、教学的深难力度。还要借助直观教具示范,着力营造一个化学气氛,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加深领悟。例如,“硫酸的性质”一课,教师结合教材补充了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形成“黑面包”的演示实验,学生目睹了生动的实验后,求知欲十分活跃,不但能回答蔗糖变黑的原理,而且还能观察“膨胀”、“冒烟”等自然现象,为后边学好浓硫酸与碳的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围绕中心,力求务实,深化教学实践的改革

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备课是教好课的基础,教师要遵循教学大纲、教学原则和教学基本规律,钻研教材、阅读资料,挖掘教材的联系性、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既备学生又要注重学法的探索与指导,防止出现备而不教或教而不备的脱节倾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等都是由实验确定的,为此教师的每一步必须务实、规范。如“制取氯气”的实验,教师对气密性检验、加热方法、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操作,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学生定向观察现象,提醒学生思考问题,增强演示效果。又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现象繁杂、变化异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消化、巩固。钠块为何浮在水面而不沉底?反应过程中钠是怎样变化的?其原因何在?把钠块投入CuSO4溶液后,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进一步认识钠金属的密度、熔点与强还原性等化学性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精讲多练,贵在求活,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巴班斯基说:“每种教学方法就基本要素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有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有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另一种目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有选择性,深入浅出,常变求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赢得学生对自己的信赖,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注意在“少而精”的原则下尽量做到给学生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系统、导以规律。对重难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举例、类比来启发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记忆重点,进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OH-取代了Br。

CH3CH2CH2—Br+OH-(或NaOH)CH3CH2CH2—OH+Br-(或NaBr)

类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溴乙烷跟NaHS反应;

(B)由碘甲烷、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合成甲乙醚(CH3—O—C2H5)。

篇1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中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业教育均有了新的突破,然而,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甚至是丧失,这使得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质疑。

    一、中职学校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受“鄙薄中职”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当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第二,学生普遍不会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第三,师生互动效率非常低,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许多教师在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将会继续维持消极应对、点到为止甚至是随意讲课的倾向,这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不相符的,更加难以真正促进学生有效、长远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求真求实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文化课程中有许多“真、善、美”的素材,如文秘专业的  《中职语文》教学、幼教专业的《声乐基础》教学、以及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健康》教学,等等。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中职学生来说,直观并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内容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巧妙安排文化素材和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和性情。

    (二)有利于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文化课程的有效教学基于对学生潜能的重新认识,坚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才的本质的看法,有利于创造一种在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文化课程中的宝贵素材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为,能有效地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文化课程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与“准技工”的模型靠拢,进而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首先,让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处于未成年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不应经常对学生空喊口号,应从细微之处出发来让学生看到希望,如着装打扮职业化、言行举止孺雅化、思想情感乐观化,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始终充满信心。

    其次,引导学生科学地制定、监控学习计划。由于基础不牢,许多中职生几乎需要老师“扶着走路”,教师要时刻提醒和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作好计划,每学期、每月、每周、每节课都要有条不紊地执行。

    再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职生活泼好动,教师要利用他们善于“打交道”这一优势,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交流与合作,让他们逐步学会对自我进行理性的分析,学会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环境。

    (二)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优化师资结构

    中职教师有着“双师型”教师的潜在规范,对此应强化教师选用制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的发展:各地教育行政机构要加强对职教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职教师资基地也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培养培训条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为了优化师资结构,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引进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如对硕士研究生的引进。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1-02

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认为:"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不可分。"新课程理念下英语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两种文化背景下不同人民之间的有效交际和顺利交流。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要通过文化对比,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别和相似之处,尤其是前者尤为重要,从而达到增进对双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英语教师,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因为部分学生初涉外语学习,应特别注意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外部世界的热情,从而最终达到掌握课堂所授语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其次,教师在讲授之中穿插入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教材表面所无法呈现的一些生活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文化知识的摄入增进了学生对国际的了解,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拓展其思维,为他们参与社会活动作好了铺垫。所以,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大文化教学的力度是每个英语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

二、将文化渗透教学的几个要点

1.研发教材,从细节处渗透文化知识着手

教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补充和提供相关知识,即从独特的视角挖掘教材中或隐藏或显见的的文化信息并及时传递给学生。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提高课堂效果,又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另外教师在教授词汇、语法、口语等环节上都应把握好教材,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与教材、教师在情感的交流中产生共鸣。

2.增加身体语言,营造文化教学氛围

身体语言的应用能给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借助丰富多彩的表情、动作、眼神、体态均可营造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全新模式,它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容易被他们接受,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3.构思多元化教学方式,捕捉文化信息

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提供仿真的文化交流的环境和练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丰富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感性认识,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抓住第二课堂,让文化教学大放光彩

仅凭45分钟的课堂要让学生全方位接受文化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此时教师不妨把文化教学内容寓于第二课堂中,使之得以有意义地扩展和延伸。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不但发挥了教师对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贴近生活,提高文化意识

教师可寻找各种机会让学生遨游在文化的海洋中品味生活。随着我国不断扩大着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各种名目繁多的洋节颇受青少年的青睐。教师在利用这些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可在中国传统节日上大做文章。

6.拓展视野,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

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增加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英语教师还必须具备用英语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本领,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

三、文化教学的几个原则

1.实用性

诚然,文化教学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教师应拿捏有度,切忌过分铺开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中学生的心理年龄尚小,对于过分复杂的文化项目,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水平,则应避免采纳,不可作为教学内容; 选材应切合实际生活。教师更应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简化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文化教育。

2.跨国性

我们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更多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并纳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编排内容,创设更多机会让孩子接触各国文化,给大家呈现相对完整而真实的英语世界以便逐渐培养他们的世界意识。

3.对等性

各国的文化应该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领悟本名族的文化精髓,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介绍某一事物时尽量采用东西文化的对照材料,力求在对比中掌握中西文化的对等性。让他们在比较、认知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正确看法。

总之,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实际意义。教师应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大文化教学的比重,把文化教育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之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能力的目标,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习兴趣和个人交际能力,让他们从心底真正爱上英语学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