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教案范文

时间:2022-02-07 08:16: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实心球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心球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

2、让学生知道抛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及用力顺序。

3、初步了解原地侧向掷实心球技术。

4、学生能注意听教师讲解,认真观察教师示范,思考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乐于练习。

5、使发展学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4、培养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教会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临危不乱,想法逃生。

运动参与目标:

1、创造性的利用实心球进行体育锻炼,80%—90%的同学会灵活运用,方法合理,兴趣浓厚。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等素质,提高投掷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建立投掷实心球的技术概念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进取精神。追求和体验成功,共享快乐,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出手速度与角度

2、安全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清点本班到课人数并报告老师。

2、师生问好,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3、教师安排见习生并作安全纪律教育。

(二)准备活动

1、全班学生成四路纵队绕操场慢跑600——800米。

2、徒手体操

(1)头部绕环 (2)上肢运动(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腹部及腰部绕环(6)弓步压腿

(7)仆步压腿 (8)踝、腕关节运动(9)指关节运动

3、专项练习

(1)2人一组正面互相压肩

(2)2人一组背向拉肩

(3)2人一组侧向弓步拉肩

(4)2人一组相互推掌

二、基本部分

(一)、实心球教学

1、教师讲解、示范双手过头顶向前投掷实心球。

动作要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力量大的一条腿在后,身体重心落在后腿上,两膝微屈,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方,两臂自然伸直,然后利用双脚蹬地,收腹,挥臂的力量将球用力由头后向前上方(斜上方45度角)掷出。

用力顺序:由下往上,先是两腿用力蹬地,送髋收腹,两臂用力挥出掷球。出手速度要快,用力要猛,出手角度要掌握好。

易犯错误:没有充分利用蹬腿收腹的力量,仅仅靠双手的力量将球掷出。

练习一:学生进行抛球过一定高度的皮筋练习。

目的:通过抛球过一定高度的皮筋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出手角度概念,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抛球时的出手角度,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方法:学生分成8组在训练场地站好,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力量、身高等因素调整起投线和皮筋的距离。第一排先抛,其余学生观察并指导和纠错,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按照顺序各组依次进行练习。

要求:抛球时球要过一定高度的皮筋。

练:比一比,看谁是投手。

目的:检测学生动作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对投掷课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学生分成8个组进行比赛,每生投3次,记录最高的一次得分。用本组每个成员的最高得分相加之和进行评比,得分高者在前。

要求:捡球时注意安全。

练习三: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目的:通过学生练习,教师发现问题,指导动作方法。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普遍问题集体纠错

要求:全身协调,出手角度适宜,学生认真观察,理解重点。

三、结束部分整理放松运动

(一)整理放松

1、手臂放松

2、腰部放松

3、腹部放松

4、腿部放松

组织全班集体放松,组织队形:

(二)、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初步体会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基本理解动作技术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9-0032-01

2015年7月,浙江省初中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的主题是“体育中考项目教材化”。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作为教材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面临着如何将体育中考项目转化为适宜于学生的教材的操作性问题。本文结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本次活动的展示的三个项目为例,探讨中考项目教材化策略。

一、体育中考项目特点及现状分析

1.中考项目以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及技能类项目为主。如50米、立定跳远、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排球垫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游泳、踢毽、800米或1000米等。

2.体育中考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强,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练习方法手段比较单一,练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的特点。

3.考试项目对学生来说,均建立在“会”的基础上,学生已获得该项目的运动经验,但仍需要提高相关的技术技能。通常体育老师在七八年级就已经为九年级中考提前做好铺垫,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4.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九年级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成为常态,使学生对体育课望而生畏。

5.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基础偏差的同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异常痛苦。

6.体育中考评价标准统一化,属于“一刀切”的绝对性评价,学生为了争取好成绩,只能埋头苦练,别无选择。

二、体育中考项目教材化单元构建策略

(一)总体思路

1.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根据“最近发展区”观点和区别对待原则,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练习设计应体现个体差异,可通过场地布置、练习方法和内容选择、能力分组等方面进行体现。

2.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有个体目标,有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有学生的学习目标,有“质”的目标也应该有“量”的目标,有指向性目标也应该有达成性目标,这些目标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

3.内容“名”同“实”异。水平四每个学期都有耐久跑的单元,但每个学期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却不尽相同。如本次活动的三个内容可以将“名”为“耐久跑”的内容界定为“趣味定向跑,发展心肺功能”之“实”,将“名”为“立定跳远”的内容界定为“立定跳远落地动作方法及发展力量素质”之“实”,将“名”为“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内容界定为“前掷实心球压腕拨指,快速挥臂及发展腰腹力量”之“实”,使得该项目的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拓展和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单元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定位不仅关注该项目教学的厚度,还要注重教学的宽度。

4.中考项目教材化后的内容都有一定难度,但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只要努力,都有达成的可能性,每个学生面对各自的运动条件,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通过不断地自我挑战去实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如这次展示的立定跳远课,从跳过竖立的垫子――竖立+平铺的垫子――连续跳过两张竖立的小垫子――收腹跳+立定跳远+快速弓箭步压腿――收腹跳+立定跳远+前滚翻+快速弓箭步压腿――立定跳远冲浪,通过不断地变化练习方法、增加难度让学生去挑战,使学生持续保持比较高的练习热情。

5.中考项目教材化要以教学单元呈现,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使教学目标的层次更清晰,使教学更规范、可操作、更有效。本次展示的三位老师都提供了详细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和教案,让听课的老师一目了然。

6.单元构建要体现“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进行思考设计,落实“用教材教”,实现“以生为本”。三节展示课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以技术为主线,通过组合练习及比赛运用激发兴趣,发展体能。

7.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时,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学情按一定比例分配课时量。针对中考项目的课时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长技术比重逐渐减少,体能、运用比例逐渐增多。

(二)实施单元教学时应考虑的因素

篇3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给我引发的思考,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浅谈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案例:在区里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中,一名教师上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课,在课中教师运用了一个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出手速度,方法是将实心球换为学生们更加熟悉和喜爱的篮球来进行两人一组的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场地的距离是篮球的两侧边线,目的是通过改变球的重量来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快速挥臂鞭打出手,根据教师要求,练习动作在哨声的指挥下完成,第一声哨,持球准备;第二声哨,后腿弯曲,身体后仰,手臂后引;第三声哨,自下向上发力,蹬地发力,快速出手。教师讲完要求,示范动作后,准备第一组练习,1,2,就当老师刚吹响第二声哨不久,这名同学使劲的将球投了出去,此时只听到篮球在塑胶地上清脆的落地声,同学们也停止了练习,并发出小声的嘲笑和议论,那名同学瞬间脸红了,并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这时同学们将目光投向老师,看老师会怎样处理他,场下诸多听课老师对教师的处理也很期待,教师走向那名同学,不但没有发火去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听清要求,而是冲他微微一笑,大声的说:这名同学肯定平时很喜欢打篮球,一拿到篮球走上球场有点小激动,恨不能马上练習起来,是不是?同时呢,刚才这名同学的投掷动作还是比较规范的,同学们感谢他为大家做了一遍示范,掌声……但是呢,现在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集中精力,过会儿老师让你出列给大家展示,好吗?对面的同学把球传过来,咱们开始。此时,这名同学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羞愧,缓解了尴尬的局面,一旁听课的教师也露出赞许的微笑。

在体育课上,学生没有集中精力,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练习的事情经常发生,尤其是年轻教师上课时,出现问题后怎么办,很多时候老师沉不住气,发脾气,质问学生:干什么来,听见了没,你看看有你这样的吗,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耽误教学进程,同时对其他同学也起不到“震慑”作用。案例中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通过此案例,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课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我采用的是避其锋芒,因势利导。“突发事件”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我认为,这都是由孩子的天性和个体差异造成的,遇到此类问题,千万不要回避,正确的去引导解决。

那么如何预防突发事件的产生,将意外情况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使课堂都掌握在自己的预设中,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我的理解。

一、如何预防

我采取的方法是编写详案,创设情景,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备课详案是从课前的准备,到与学生见面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课上所有的语言;学生有可能的问题,一直到最后下课全都都经过思考写下来,经过认真修改,上课之前还要在头脑中过一遍。编写详案的好处在于把整个上课的流程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于青年教师特别有利,尤其是在准备汇报课和评优课时可以作为上课的抓手,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保证有序完成教学任务,但由于编写详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的教师,可逐渐过渡,最终形成普通教案或电子教案。在传授技能的时候,换位思考,创设情境,体会学生有可能问的问题以及练习时的问题,可以将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降到最低。最后,认真了解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的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二、怎样处理

正像我之前说的,一旦遇到此类问题,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不能逃避。由于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学生出现的情况肯定让教师很意外,有时问题可能还很尖锐,这时我想我们大可不必太较真,以“圆滑“的太度去处理,顺利的过渡,正所谓避其锋芒,如果教师过于在意,不能冷静下来,很有可能处理不当,出现“跑题”现象,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可以联系本课的教学内容或者采用的方法手段,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多鼓励,从而作为课上的一个正面的小插曲以达成最后的教学目标,效果事倍功半,正所谓因势利导。

体育课上的“突发事件”还有是因为场地、器材和天气造成的,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我们都应正确的面对,妥善的处理,课前认真准备,课上认真负责,真正做到“避其锋芒,因势利导”。

参考文献:

[1]张红新.中学生冲抢前场篮板球的意识培养与教学训练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王海永.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郭荣美.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4]张亚乐.浅谈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5]陈新权.如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6]刘露.提高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小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54-01

一、有的“放生”的客观存在

1、从《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的特点来说,技巧性多于知识性,活动性强于传授性。它以培养学生“学会健体、学会生活”为目标,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以观念的灌输所能达到的,它必须通过活动和体验,才能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都得到愉悦,才能促使学生感受《体育与健康》这门科所蕴含的真义。由此,笔者认为,有的“放生”,就是体现在《体育与健康》这门科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具有开放性的,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放”,从而更能体现达成新课程标准和理念。

2、从《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的教学手段来说,大部分课时是在室外进行的,它是一种户外的教学活动,实践性非常强。因而,教学手段需要“放”,需要为学生的主体存在而“放”。虽然,以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曾出现过“放羊式”教学,但这与笔者所提出的有的“放”生是有本质区别的。“放羊”式教学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的自由活动,即晴天一只球,雨天一副棋。以前,许多农村学校的体育课与上述情况一样,其实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笔者所提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其主体地位,主动参与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锻炼能力,提高课堂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在上课时准备活动这部分内容,一般方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做,笔者尝试与实践的方法是每一位同学轮流到同学前面来带操或各种准备部分的慢跑形式,绕篮球三角形跑,蛇形跑等。另一种方法,就是学生自告奋勇出来,带领全班同学做准备活动,这准备操可以老师点拨后根据教师安排的内容自己设计准备操。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注重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组织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相吻合。

3、“教师沉下去,学生动起来”,就是《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现代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着重于整体素质的提升。笔者运用有的“放”生的教学观念依照课堂教学,强调放的目的,突出“放”的形式,体现主体地位,正是为了使客观存在的学生身心与教师的教学方式融合起来,统一起来,促使课堂活动的生成与发展。

二、有的“放生”的主观要求

1、教师在课堂上对“放”的内容与时机的正确把握,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效益,因此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情况,正确把握“放”的内容与时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2、对“放”的内容要正确选择:一般复习教材可放,而新教材不宜放,游戏类的教材宜放,技术强的教材不宜放,危险性大的内容不宜放,初二、初三年级比初一年级容易放。如:一堂课的内容:(1)游戏,(2)绳操,(3)快速起跑,(4)实心球。在这堂课中,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游戏可放,跳绳可放,快速起跑可放,实心球就不能放。因为游戏对学生来说兴趣很大,内容很多不断发挥想象力,可以分成四小组分开做3分钟游戏。跳绳与各种姿势快速起跑内容来讲,对初一年级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也肯定会想出好多种跳绳方法和各种起跑的姿势。但是对实心球的内容来讲,它是技术动作,要求也较高,接触也少,所以还是应教师为主导进行一步一步教会。而这个内容,对初三年级学生要全放,教师只要巡回指导,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点拨,因为实心球对初三学生来说,通过初一、初二年级的学习已经有较多的同学掌握了或基本掌握或知道技术要领,那就可以放,让学生互帮互助,相互指正。其实从中也能培养学生的互助团结精神。放手让学生“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前面所讲到的准备部分可以让学生们轮流担当小教师的角色,学着老师平时所教的操,队列队形等。通过这样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信心、积极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放”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增加上课的氛围。

三、有的“放生”的问题探讨

通过一年多的尝试和实践,在实施各种各样的“放” 的同时,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1、“放”手让学生发挥前,需培养一批体育骨干,使他们在其中发挥作用。

2、“放”手时,教师应把活动的内容、要求、场地、器材分配、负责的小干部、组织纪律等都要讲得清清楚楚,不可有含糊的地方。

3、教师“放”手让学生发挥时,也应巡回指导、引导、点拨。

4、对不同的班级,学生不同,学生对技术掌握程度不同等,应作相应的调整,不应一个教案一统到底。

5、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一定强调安全问题,不可有含糊的地方,加强安全意识。

四、结论

1、有的“放生”教学,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这里指的是有条、有序、有目标、有方法的“放”能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2、实践证明有的“放生”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更能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能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活动和组织管理培养。

篇5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项教学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也正在为如何才能营造良好地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而付出着辛勤努力,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决心,一定做好新课改。通过近几年来我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大胆改革,已初见成效,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呢?

一、氛围营造,课前着手

课前备课主要是指备学生的课,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要,预见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任务及学生的体能基础、兴趣、知识水平、运动技能等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课前备课还指备场地,备好场地才能做到对学生的调度适当,根据场地的范围采取适当的组织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心理的兴奋感及紧迫感,达到事半功倍;课前备课还指备教案,备好备全教案,才能做到心中有个大致轮廓,才能合理利用时间,调配时间,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应该完成哪个教学目标?如何去调配教学内容等等。

课前备课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课前工作准备的充足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是否能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它是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

二、纪律视角下的课堂氛围营造

(一)严爱并行,营造氛围

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不一样的地方主要在于体育课需要在室外进行教学,因此体育外堂课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大,比如有时一架飞机飞过,可能让学生停止手中的运动去寻找,有时一只乌鸦叫两声,也有可能吸引学生去倾听,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他们还是一帮初中生呢?但是,体育课上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尽量制止。试想如果两个同学正在对掷实心球,一个同学实心球已经掷出,这时一架飞机经过,另一个同学抬头去看飞机了,没有注意飞来的实心球,请问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熟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必须更加坚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特别是在学生们进行技能动作学习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们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体育课到底应该培养学生什么呢?一位专家曾经说过:体育课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以及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如何培养,这就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保障。

当然如果只有严格的要求而缺乏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甚至一切都要求整齐划一,学生没有任何自由,这就在心理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没有严格的纪律作保证,就没有统一意志,就会失去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没有宽松和谐,就没有个人心情舒畅,就会失去活泼的教学局面,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严与宽的尺度,使之严而适度,宽而得当,严而不死,活儿不乱,为一堂体育课的良好氛围做下长久铺垫。

(二)刺激适当,形式多样

体育课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每个学生的体质有强弱,要尊重学生之间差异,创造平等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安排运动量时,应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在实际练习中要及时观察、及时调整,如果刺激过度,将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精神涣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刺激要适当,练习形式要多样生动,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得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有明显的、强烈而稳定的情感向往,以保持积极、持久旺盛的学习兴趣,取得最佳运动效果,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的向往。这也是营造一堂体育教学课良好氛围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人格魅力,潜移默化

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他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等都会做出评价,会做出“信任”或者“不信任”的判断。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艺术,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座右铭,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对体育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修养,一套完整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以美得享受;一套流利的配上动感音乐的技术动作,会给学生以激情。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成为学生上课的动力,会成为吸引学生上课的重要因素,从而深入学生内心,成为营造课堂良好氛围的又一因素。

三、课后反思,总结积累

课后反思,往往被许多老师所忘记,其实这也是一重要的环节。根据本次课的情况,教师对本节课遇到的问题做一下记录,并作具体的分析,哪个地方不足需要改正,向老教师请教,这样下次课才能更好的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记住优点,下次更好地发挥,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埋下伏笔。

总之,新课标下良好体育课堂教学气氛的建立,不光需要教师利用以上的行径来营造课堂的良好氛围,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因素来辅助,比如:教师要用爱调动学生;教师要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师要用激励的语言鼓舞学生等等,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方针下,体育工作者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体育改革,来用自己的行动,来营造良好地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让终身体育观念深入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篇6

体育课上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每个学校在安全方面都非常重视,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出了伤害事故不但对学校的正常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对学生家庭也会产生影响。体育教学虽然是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但不能因为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而取消体育教学或者不进行某个运动项目的练习。其实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存在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骨折或拉伤肌肉等事故,关键是如何消除这些危险隐患,让体育课堂教学正常开展。我通过多年探索,对减少或防止体育课堂伤害的发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并进行整理,与同行商榷。

1.对课堂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1.1对教师方面的分析。

1.1.1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体育课上学生会进行肢体活动,在肢体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在有些教学伤害事故中,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相应的思想教育而造成的。如我看到一起上课的班级曾出现这样的教学伤害事故:学生休息时因语言不和出现你追我赶,其中一个人没有注意到附近的学生,撞到了另外一个同学导致同学摔倒而造成上肢骨折。又如,在体育课堂上经常出现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现象,导致学生受伤。事后了解由于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思想教育,学生对体育课堂安全不重视,课堂秩序比较乱。

1.1.2不重视教学组织

每节体育课教师对教学的内容都要做到精心组织,但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学生知道练习内容就可以了,正是由于教师忽略了教学组织的重要性,由于学生活泼好动,教学伤害事故很容易发生。我曾碰到两起由于组织问题而发生的教学伤害事故,一是50米快速跑,前面练习完的学生在回到起始点的过程中走在跑道上与后面练习的同学发生了碰撞,两个相撞的同学摔倒,手臂上都有了擦伤;二是实心球练习,有几个学生争抢投过来的实心球,结果实心球砸到了一个同学的脚背上,导致脚背上形成一个肿块。

1.1.3讲解示范不清楚

讲解示范是每个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但讲解示范的效果与讲解示范的质量和选择讲解示范的位置有关。一些教师只重视讲解示范的质量而不重视选择讲解示范的位置,结果有些学生对教师的讲解示范不清楚而进入后面的练习导致肌肉拉伤,发生骨裂的伤害事故。如教师讲解示范双手投掷实心球,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到示范位置的选择,部分学生不明白投掷实心球的要领,在练习过程中由于支撑腿没有支撑、上肢用力过猛,结果学生向前摔倒,肩部肌肉拉伤、肱骨发生骨裂。

1.1.4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恰当

教师在备写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有些教师在这方面不严谨,对所有学生都采取“一刀切”,导致学生肌肉拉伤。如有些教师在安排立定跳远练习时,让学生练习10次,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学生肌肉拉伤;再如,在练习耐力跑800米(女)/1000米(男)的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在练习中晕厥。这样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体质差的学生而言是非常大的,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1.1.5没有对学生练习进行保护与帮助

有些运动项目(如体操动作中的前滚翻、跳山羊、跳箱等)在练习时教师必须对学生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帮助,因为这些动作练习非常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有些教师对这些危险的动作练习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帮助,结果发生严重的伤害事故。一位邻近学校的同行安排学生进行前滚翻练习时,没有对学生给予相应的保护与帮助,有一位学生发生颈部骨折,导致高位瘫痪的恶性伤害事故。

1.2对学生方面的分析。

1.2.1对人身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青春发育期,活泼好动,对自我保护和防范意外事故的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可能由于社会经验缺乏、自理能力欠缺、生活知识的缺少等,导致对自身或学生的伤害。在课堂练习中,遇到问题易冲动,情绪波动不定,很容易造成对自身或他人的伤害。如我碰到这样一件学生伤害事故:在上体育课的途中,有一个学生比较调皮,将另一个学生压在身下,其他几个调皮的学生相继压上去,结果导致最下面的学生发生肱骨骨折。

1.2.2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课堂组织进行练习

教师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对练习内容进行相应的组织设计,目的是顺利开展教学,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但有些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不听从教师的组织安排,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结果导致自己受伤,课堂秩序混乱。在几年前的一节运动会辅导课上,一位学生没有按照我的组织要求站到投掷学生后面的5米处,而是来回到处走动,最后走到前面的投掷区域内,结果投出的铁饼沿着这个学生的头顶而过,吓得其他学生一起惊呼。

1.2.3学生没有领会练习动作的要领

每个体育动作都有相应的动作要领,教师在学生练习前通常要讲解动作要领,有些学生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时不认真听讲,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而进行后面的练习,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如跨越式跳高过杆时的动作要领是躯干向横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上举,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而由于学生没听清楚,在练习过杆时躯干后仰,结果造成腰部肌肉拉伤。

2.对减少课堂伤害事故发生的探讨

2.1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一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会给生活和学习都会带来很大的麻烦,要让学生明白自身生命和同学的生命是同等宝贵的,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二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可以培养品行(如吃苦耐劳、与同学和睦相处、公平竞赛等)。

2.2重视课堂组织。

一节课的组织会直接影响教学秩序、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研究如何科学组织学生,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组织,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课堂有新鲜感,才会认真练习和听从教师的组织安排而不会乱走,这样练习才会有序进行,不会发生伤害事故。

2.3强调讲解示范,设置合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讲解示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要领和动作,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讲解时要做到简洁明了,动作示范时要做到准确无误,讲解示范除了要达到这种要求外,还要研究讲解示范的站位,只有选择合理的讲解示范位置,才能让所有学生看到示范和听清要领,真正掌握动作要领,在学生练习时才能按照要领进行练习,不会发生伤害事故。在研究了讲解示范之后,还要研究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因为每个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不同,不同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课堂上还要根据学生当时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有些运动项目可以让学生确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如耐力跑练习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完成练习而不受到伤害。

篇7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认真设计,要有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 “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实心球投掷课时 ,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游戏的方法(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 ,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可创编一套组合游戏,在游戏中设置“雪山” “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 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完成教学任务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1-0078-02

近日,江苏省常州、南通两地的三家体育名师工作室齐聚美丽的龙城常州,开展“基于SPARK理念优化技能教学”的研讨活动。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培训中心何林主任、常州市孙建顺名师工作室、南通市托罗普斯名师工作室、新北区优秀体育教师培育室以及常州市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教学研讨精彩纷呈

教学研讨板块中,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的王艳老师和新北区实验中学的张小瑜老师分别给大家展示了“双手前抛实心球”和“跨越式跳高”两节研讨课。两位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和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独特的内在趣味因素和育人资源。王艳老师巧妙借助于软式排球,有效解决了由于器材重量导致动作变形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先体验投掷的成功感,同时也降低了投掷课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张小瑜老师的课选材新颖,利用体操棒、跨栏架、橡皮筋以及巧妙的场地布置让学生眼前一亮。课堂伊始,张老师将教学动作技术融入学生的热身活动之中,可谓独具匠心。针对跳高两腿依次过杆的教学重点,张老师组织学生学玩“不倒翁”游戏,即将体操棒竖立,两腿快速依次摆过,同时两手扶棒使其不倒。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了两腿依次快速摆动过杆,巧妙地突出了重点。接着,又将枯燥的跨越式跳高练习创编成学生喜爱的过关挑战游戏,同时还兼顾到学生差异,分层分类挑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之后的评课议课,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来自常州市花园中学的李伟老师,在充分肯定王艳老师教学优点的同时,就如何进行具体化评价谈了她的意见。李伟老师说,“实施具体化评价,需要教师课中讲清动作要求与评价要点,这是评价的重要前提,然后对照动作标准评价后,组织生生互评,有利于同伴间相互促进与纠错。”南通市托罗普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潘雪峰老师在评价张小瑜老师的教学时,赞扬之情溢于言表,对于如何优化课课练设计,潘老师指出可以借鉴美国SPARK课程理念,运用“音乐+游戏+体能练习”的形式,将体能练习目的蕴含于游戏形式之中。这样的改进建议,顿时让我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二、专题讲座互动高效

专题讲座板块中,南通市托罗普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潘雪峰老师作了“体育课教案编写的相关建议”的讲座。潘老师从教案编写的现状、体育教案的构成和如何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等三个方面阐述。在谈到教学重难点突破时,潘老师邀请在座的所有老师共同参与,互动体验在耐久跑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案例。潘老师指出,“教学设计需要追求,将练习目的蕴含在形式之中”,就体育教案编写如何体现“求新、求变、求异”的思想进行了细致阐述。同时他还对教学目标如何撰写,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区别与确定,如何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内容设计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举例与剖析。

南通市托罗普斯名师工作室成员、南通市体育学科带头人张烨老师结合现场的两节课例就“学生乐学的动力机制与激发策略”讲述了她在乐学内涵、动力机制、激发策略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张老师认为,“不管什么内容,时间久了,学生就失去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同时她就王艳老师实心球练习组织形式、练习队形变化与学习挑战层次分层提出了优化建议。

常州市孙建顺体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教师发展处主任孙建顺老师做了“基于SPARK理念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乐趣”的讲座。孙老师认为,激发学生运动乐趣的方式手段有很多,就如何运用音乐控制游戏、器材多变组合、游戏动态趣味、目标分层挑战等手段,结合两节课例进行了梳理与提炼,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谈了改进意见。孙老师指出,SPARK理念注重全纳性,强调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并就两节课例中如何进一步重视与落实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提出了他的思考。

篇9

关键词 网球发球 核心力量 教学实验

网球运动在高校受到众多大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在体育院校中,网球专选班可以说是人气爆棚,很多学生都将网球作为自己的主修项目,网球运动在高校体育开展中能有这样的大好形式是十分可喜的,但是在网球高校网球教学中,教师大都将网球技战术的教学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技战术训练,基本上不会将发展学生力量训练作为网球教学的一部分。在网球教学中,发球技术是比较难掌握的技术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球稳定性差,发球速度低,究其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一点是无法将下肢及地面的反作用力有效地传达到上肢,在这一过程中躯干(核心)部位起着重要的链接作用。要想拥有优秀的发球技术,不仅需要对基本技术加以练习,更重要的是发球时需要身体各个环节协调、连贯的发力,因此需要加强身体各部位的力量训练尤其是核心部位的力量练习。

一、网球发球技术的分析

发球是网球比赛的开始,这是因为在网球比赛中发球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特殊作用。在网球比赛中如果运动员不能在自己的发球局成功保发,那么他在比赛中的处境就会相当困难,纵观当今男子网坛优秀选手,比赛中都会保证不丢掉自己的发球局,只有保证了自己的发球局,才能在对手的发球寻求机会破发,进而赢下比赛。

发球的发力是从下肢的蹬地开始,将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到躯干,躯干部位继续向上传递到肩部直至前臂,最终使球拍产生一定的角动量,最后使球拍得到最大的加速度。在整个过程中,核心部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不仅能够帮助身体姿势的正确性,更能完成传递下肢力量的作用,有研究证明,发球时约有一半的力量或动能是来自于下肢和核心部位肌肉的收缩,而不是产生于上肢。由此可以看出核心部位在网球发球中的重要作用。

二、核心力量训练实验方案

(一)实验控制

为了保证教学实验的可靠性、齐同性,排除外部干扰因素,在教学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的学生进行基本素质和发球方面的测试,基本测试指标主要包括仰卧起坐、俯卧背伸等,发球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发球的成功率和球速,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这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教学实验。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均由同一教练进行网球的发球教学,实验组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而对照组的学生则是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在教学实验后进行发球方面的测试。

(二)训练计划

结合核心力量训练训练原则与网球力量训练的特点,制定了本实验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案,将本次训练分为三个训练阶段,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第一阶段为2周训练时间,进行稳定状态下的各种支撑练习,主要训练内容为俯姿平撑、单肘俯卧控腹、仰卧直腿上举等练习方法。第二阶为4周训练时间,进行稳定状态下的动力性练习和不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练习,主要练习内容为仰卧起坐、俯卧背弓、俯卧背弓平衡垫单腿蹲等练习方法。第三阶段为2周练习时间,进行不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练习和不稳定状态下的动力性练习,主要练习内容为健身球俯卧撑、跪球平衡、健身球反向划船、健身球转动运球练习等方法。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发球方面数据的对比分析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发球成功率对比分析

网球发球成功率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心理稳定的程度,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紧张情况下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教学实验后,每个学生发20个球,以此来评定学生的发球成率,通过对两组学生网球发球成功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发球成功率为91.15%,平均为18.23±3.28个,对照组发球成功率为71.85%,平均个数为14.37±2.79个,对数据进行统计学t检验,p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发球速度的对比分析

实验过程中由同一网球教师进行教学,以保证技术动作教授的统一性,教学实验后,通过对两组学生网球发球球速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发球的平均球速为136.23±16.65km/h,对照组学生发球的平均球速为121.53±21.78km/h,对数据进行统计学t检验,p

四、结论

(一)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网球发球技术的掌握,并能帮助学生在网球发球教学中通过加强对身体的控制,以此来迅速有效地掌握确的动作。

(二)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网球发球成功率及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的学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发球的成功率和速度。

参考文献:

篇10

为鼓励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钻研教学业务,提升学科理论知识,投身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根据重庆市教育学会体卫专委会《关于举行重庆市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赛课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4月12日,2012年江津区体育教师说课比赛分别在几江中学(中学组)、西城小学(小学组)隆重举行。来自全区各中小学校的37位体育教师参加了本次说课比赛。

篇11

研究对象。本实验选取西安体育学院二年级运动训练系2个网球普修班30人为实验对象。

研究方法。分组实验法:对照组15人,实验组15人;

实验场地:西安体育学院网球场;

实验时间:2012年9月~2013年1月。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3次课传授正反手基本技术动作,以徒手挥拍和熟悉球性练习为主,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逐个指导和改正。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

4~6次课以多球练习和徒手挥拍为主,教师交代练习的重点、难点。对照组进行常规练习。实验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的问题按先前编好的暗示语进行自我暗示,以达到改进自己错误动作的目的。

7~9次课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打好与打不好的原因,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对自己进行暗示。练习依然以多球练习为主。

10~11次课学生抛开暗示进行练习。因为当技术动作达到一定程度时,不需要要进行太多暗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自我暗示的时机是当多球练习乏味时,动作完不成时,帮助完成,改进动作的一种手段。

12次课对学生进行技术与达标的考核,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打乱。请三位老师对学生考核成绩进行打分。施加因素效应评价指标可分为两个方面:底线抽球技评;底线抽球达标。

暗示只是训练的一种辅助手段,离开训练谈暗示作用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进行暗示教学的同时依旧保证课的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对第4次和第8次课的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进行测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相同。

在第12次课对学生的达标、技术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底线正手和双手反拍,由老师隔网送多球(12个)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表2。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针对暗示的特点与条件进行的深入的研究,尽量为受试者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根据暗示的特点有目的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一个愉快和谐的气氛内学习。

本次共有30人参与,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人,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30名同学实验前均无网球训练经历。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暗示教学。通过12个星期的教学,对其底线达标与技术进行考核,考核将原有的班级学生名单打乱。然后取其平均成绩,将所得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后呈现。

实验组与对照组达标成绩的数理统计分析

在起初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场地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较差,加之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球,只是从电视上或互联网看过比赛,对网球的理解是肤浅和片面的,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前三次课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以身体素质训练和熟悉球性练习以及讲解技术要点难点为主。从第四次课开始对实验组施加暗示因素的影响,首先犯的最多的错误是用手臂甩球,发力完全出现了错误,我就安排他们在脑海里默念“转身”这样一来通过暗示语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提示,改变了以往学生把积极性与热情全部热中在球上,却忘记了该如何去打球。之后也出现拍面没有垂直、身体重心高、引拍慢、脚步迟等毛病,随之都通过暗示语进行提示。通过一些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和动作对学生进行暗示,可以使课堂气氛更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由上表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达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说明加以暗示教学同样能够很好的完成达标任务。但与实验当初所期望的会出现显著差异的情况不符,就其具体原因是考核过程中技术相对不好的同学同样可以把球打到场地内,只不过是击球的动作不好或不对,有的同学用力打,动作流畅自如,也有的同学轻轻的磕过去,也同样符合达标的要求。虽然结果是相同的,但过程却是不同的。这一点从技术评定的打分上不难看出。

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评成绩的数理统计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技术评定这一重要环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加以暗示教学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在平时教学中也可以清楚的发现,这些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暗示语言进行练习,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击球点相对稳定,能够更好的处理好人球关系,在动作的外观以及内在的技术细节都要好于对照组的学生。由于暗示是针对击球动作细节与重点设计的,在这一点上确实取得了成效。教师应做总体指导,然后针对个人情况提出问题所在或由同学监督,逐渐改掉毛病。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提示下对自己进行暗示,这样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是以教师导学,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大大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更容易改掉错误,得到满足,体验网球带给自己的乐趣。正因如此,他们对技术的掌握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针对传统的学校网球教学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暗示法”并通过12周的教学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暗示教学法和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相比,二者在教学效果上

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同样能很好的完成达标任务;实验组学生的技术评定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困扰;“暗示法”能使初学者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建议: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时期,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实施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学场地条件(网球场地紧张),时间安排(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器材(球拍与球的质量不好,不易培养球感)等。希望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建议高校加大对网球教学的投资,提高对网球教学的重视程度。

篇12

教育不光要培养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还要培养出拥有健康体质的人。亚洲人的身体素质普遍没有欧洲人和非洲人强悍,因此国民的身体素质教育更应该从小开始抓起,使他们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个健壮的身体。体育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生集体锻炼身体的时候,也是在学校里活动时间较长的一门课程。国为体育课是一个班的学生全部参加,因此所有人都能得到锻炼。一般由体育委员先带领学生们进行慢跑,之后再进行各种体育运动。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安排活动内容。如果天气晴朗可以进行短路长跑等运动;如果是雨天可以安排学生在室内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的锻炼。体育锻炼的方式有好多种,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在每一节课里把所有的项目都锻炼一遍。这就需要体育教研组在第学期开始的时候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把每节课要锻炼的项目进行合理安排,争取让学生们把所有的体育器材都能锻炼一遍。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身体的第一个部位都得到锻炼。

二、课间操

课间操也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课间操的时间一般是二十分钟左右。目前学生们做操的动作普遍不规范,只是比划样子。这样就导致了课间操既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又耽误了课间休息。要让学生们能认真做课间操,老师首先就应该从思想收对课间操重视起来。初中的课程很多,学生的活动时间有限,如果只凭借体育课锻炼身体恐怕时间太少了。虽然课间操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但是一个星期就有一百四十分钟可以进行体育活动。这样积少成多,也是对体育课的一个有力的补充。体育老师可以在课间操的时候在前面进行领操,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标准动作进行锻炼。另外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操比赛,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的姿势标准还能团结班级的凝聚力。

三、体育会

体育会就是学生体育运动比赛,学校可以一年举行一次,也可以一学期举行一次。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将一段时期内的体育成果展示出来。体育会包含了学校平时进行的全部体育活动,有长跑、接力、标枪、实心球、跳远等等。运动会是按比赛项目为标准,每个班级派代表参加。因为参加比赛的人数和项目都比较多,因此某些项目可以和其他项目同时进行。比如长跑和实心球与标枪同时进行。体育会是学校组织的规模比较大的活动,所有老师和学生都要参加。在全部比赛结束之后,学校可以安排老师分成几组进行接力比赛。一来可以锻炼教师们的身体素质,二来也可以加深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

四、课外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适当的安排一些出游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外踏青,也可以组织去爬山。这样学生们既亲近了大自然,自身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当然这些都是要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很多,如果只有一名老师进行陪同又势必会影响其他班级的教学进度。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及人员需要教研组进行讨论才可以实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