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财会专业范文

时间:2022-05-04 03:20: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职财会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职财会专业

篇1

模拟实习是模仿真正的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实际技能训练的练习。对学生实施财会业务能力传授的综合实习过程。在多年教学中,对模拟实习有一定的认识。

一、模拟实习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模拟实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利用模拟实验室现有各类实验器材和实验资料,系统地、连贯地进行模拟实习,从而对财会模拟实习真正增加感性认识。

2、模拟实习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技能素质的有效途径。

3、教师在模拟实验室通过实物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模拟实习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会业务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在上岗前能比较熟悉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业务

5、模拟实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 能根据实习要求,人人动手,大胆操作。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对财会工作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6、便于进行组织和管理。模拟实习与到企业实习相比,不受企业工作时间和环境的影响,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要求,适时、集中展开,一方面针对性、时效性比较强,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进行管理和指导。

二、模拟实习具体做法

1、模拟实习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改变或重新组织实习内容,制定实习计划,使实习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各种业务的核算方法、各种成本、费用的处理及资金、税收的缴拨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而且都是从未接触过的,这时如能利用好模拟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讲解和技能的操作来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和消化,那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根据模拟单位的经济特点、组织结构、规模大小,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与财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岗位。如:仓管员、销售人员、车间统计人员、出纳、统计、主管财会等等,后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能各施其职,让模拟单位运转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在模拟企业担任的岗位进行轮换,使学生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联系,最终完成财会实习。

3、进行分岗位财会模拟实践。将企业的机构设置整体浓缩在实验室中。同时还要配套与企业有相关业务联系的外部机构,如:企业的开户银行、运输部门、税务部门等。这样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拟实习。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模拟实习。这样,克服了以往只等到所有课程上完才安排实习的特点,并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三、模拟实习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基础技能。主要表现在:在选择模拟实习资料时,过于强调“真实”,将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财会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抄照搬,缺乏代表性;同时也没有对这些实际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的分析、加工整理。同时,由于企业个体的特殊性,大量的特殊业务夹杂其中,使学生无从下手。影响了财会模拟实习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2.过分强调财会核算。模拟实习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一账簿一报表”的循环,即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会报表。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直接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使学生从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审核工作。

3、忽视财会知识的综合运用。模拟实习确实使学生对凭证、账簿到报表等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而财务管理的筹资和财务分析、企事业单位所涉及各税种的申报及缴纳等职业能力的训练内容没有充分融会贯通进去。致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或工作时感到在学校学的东西与企业的实际相差太远,遇到这些情况时无从下手。

由此看来,财会模拟实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财会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财会毕业生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随着模拟实习的探索、实习内容的丰富、实习规模的扩大、实习手段的发展、实习效果的探讨而不断地深入和拓宽。

参考文献:

[1]谭利云.提高财会模拟实习的教学效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2]王宇.构建财会模拟实习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设想[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0)

篇2

近几年来,社会用人标准开始偏重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更多的是需求知识面相对较宽,专业理论扎实,并且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要从社会需求及专业操作技能的结合方面去研究,与此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实验室配置、师资队伍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方面也必须给予必要的保障。然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也面临着招生难、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构建不合理等一些弊端,所以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如今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每产生一种需求,都会对应地产生一个职业群体和一批职业人员,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财会专业相对入门比较难,专业概念强,理论知识枯燥繁杂,对于学历相对高点或者有实际工作经验者而言,一些概念是基本可以理解对于中职的学生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方法也要适当加以变通,不能理论太多,否则时间久了部分学生就会因为理论讲解过于复杂枯燥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的社会需求,总的来说中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时,要立足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经济法规的要求,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及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很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中等专业学校在在制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时,一定要注重德育和技能两个方面,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目标的核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技能训练,要着眼于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当前的职校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就业的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使学生到单位就能胜任和适应工作岗位,或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根据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开设实训项目课程

(一)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包括了与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实训,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和涉及的凭证是最为基本的和最常见的,目的在于呈现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中职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整体认识。

(二)会计模拟实训

主要分为单项和综合模拟实训。单项模拟实训可以单独进行,也可分解到各课程中进行。综合模拟实训是把一个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综合模拟实训是会计专业理论教学效果的总结,是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实际操作能力较强!

除了校内实训课程的设置,还应该联系校办企业和校内的超市等实际单位实体,让学生亲自感受会计的实际工作内容,现在不少学校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

三、根据中职会计特点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根据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和需求,教学内容上重点突出实务操作,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现实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理论讲的多、讲的深的理论,实务技能方面则讲得的少、讲的粗浅,不符合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看法。

(一)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形式多变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专业课教育主要是在掌握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需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广泛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利用实物教学法、项目管理教学等方法。按“教师指导、规范演示、学生操作、成果检查、考核评价、教师总结”的规范化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循序渐进,独立训练,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实习中提高、巩固理论知识。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从学生被动接受转向学生主动发现”等教学理念的思想。学校要依靠企业,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技能实习指导中的作用,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用人单位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适时的教学内容安排。

(二)按教学方式规定标准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

会计课程专业技能的教学与练习,按进行的时间与地方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随堂训练。即根据教师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安排的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课的内容随堂消化。第二是阶段训练。在各模块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学生进行有连续性内容的阶段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按模块掌握操作技能,如固定资产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的过程。最后就是连续性训练。即在学完一门或几门专业课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的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课程中所涉及的技能进行较全面的动手操作,以检验其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单位要求的差距。

对中职财会专业技能教学的研究和探索还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学校还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校的自身特点,编写出校内实习指导书,根据实习指导书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系统训练,做到目的明确,操作规范,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做好评价机制改革,以证促训,以赛促训,最终可以实现技能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综上所述,根据社会的需求,通过校内课程和校外实训的结合以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加以完善专业课程考核体系,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考核,最终中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培养出的人才也会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从而使得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能够成为社会的急需和有用人才!

篇3

中职学校在招生并轨的政策实施后,中职学校的生员危机不断加剧。面对黯淡的生员境况,各地中职学校为了走出困境,在各方面进行了调整,包括调整课程设置,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课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基础文化课没有完全退出中职课程计划

中职学校基础文化课包括令许多来中专学校就读学生在初中就望而生畏的数学、语文、外语等。这三大基础课在有的中职学校占的比重甚至超过了专业课。最为典型的就是那些办对口升学班的中职学校。有的职业高中,就是靠对口升学班,维系着生源。对于一些中职学校开财会专业的,只开对口升学的《基础会计》一门专业课,学生一年考不上,第二年接着考。索性其他专业课干脆停开。那些没能考入高校的对口升学班的学生,毕业后仅混了一个财会专业的中职毕业证,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没学到多少。

2.专业课的选择上存在问题

有的中职学校,对部分专业课时开时弃,如《审计》课。这多是因为现在的中职学生素质低,连会计专业课都没学好,何谈《审计》。也有的学校是因为诸如《审计》课专业教师缺失,而导致这样的专业课不能连续开课。

3.专业课选开的次序和衔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财会专业的一些课程的开选是有一定次序性的。先开哪些课,继之以哪些课,实训课怎么开,开多少,这都是要讲究科学性的。有的学校在学生没有学好《基础会计》或者《财务会计》计算机相关课程之际,就给学生上《电算会计》课,显然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4.实践技能课更是问题多多

(1)实训内容对象单调

实训内容对象单调,账务环节缺失。例如,有的财会教师只是让学生做陈述式的业务做会计分录;有的甚至都不做登账训练,当然不做报表更是常有的事。账、证、表是会计实训关键环节,片面强调及有意无意缺失都是不应该的。

(2)缺少会计岗位实训

岗位实训的缺失,是全国性问题。不但会计专业这样,其他专业也是如此。有的中职学校顶多在出纳岗位上简单实习一下。

(3)缺少外聘社会实训教师

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缺少来自企业或有直接工作经验的外聘实训教师。这方面也是其他专业存在的问题。聘请来自企业的财会工作者,不仅因为他们是经验丰富者,更在于这些教师能把企业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及学校进行传递,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毕竟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训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企业很不情愿接收学生到企业财务室去实习,会以各种借口拒绝。如果学校能经常聘请企业财会人员到校指导,可弥补财会专业学生难以进行社会实践的缺憾。

(4)缺少校内实训环境

既然财会学生到社会实训有困难,学校就应该在校内提供模拟实训室。但有的学校连在校内实训的场合都难提供,更莫论模拟实训室了。这也是学校对实训课程的重视不够,当然也存在经费投入问题。

(5)行业会计涉及少

这方面也是全国中职财会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的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大多以工业会计作为讲授、实训的行业对象,有的学校兼讲一下流通企业的会计,或者是非经营性单位会计。其他行业涉及得很少。这一方面是认识不够,同时也与缺少谙熟各个行业的教师有关。

二、解决策略

1.减少基础文化课的课时和课程比重

数学、语文、外语这样的基础文化课,开得尽量少些,或者更激进一些,数学干脆砍掉,语文课改开《应用文写作》,外语课可开些《商务英语》等实用英语课。若减少数学、语文、外语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多接触专业课内容,会让新入学的中专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推动财会专业教学正常稳步进行。

2.对口升学的学校要照顾学生

毕竟考入上级学校的中专生较少。面对对口升学落榜的中专生而不愿意再次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及时补充财会专业课程和实训内容尽量补救。

3.专业课的选择要因情况而定

像《审计》《管理会计》等专业课,若学校课时充足,在学生能够接受且教师不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设这些课程。否则,不如放弃这样的课程,多增加一些实训技能课。

4.要深入研究财会专业课的相关性

把握好专业课的开设次序问题。哪些课该先开,哪些课后开,开多少课?这些都要心中有数。

5.尽量鼓励教师多涉及行业性会计

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校教师深入不同行业的企业,去实践学习,以取得行业会计的实际经验。当然,能够外聘不同行业的企业人员来校讲学更为可贵。

6.下大力气研究并解决会计实践、实训课问题

(1)点钞课、珠算、小键盘训练这些基本技能课程,应尽量早开,而且要做到每学期都跟随训练,训练课时不必太多,但不能停歇,以巩固训练成果,以避免荒废。

(2)实训内容或实训对象尽量与实际财会工作靠拢

教师要保证会计实践环节、实训内容、实习对象与实际一致或相近。如,财会工作的证、账、表环节不要缺失;原始凭证的格式要尽量用实际的;实训内容的设计上要尽量用原始凭证来反映,所以要尽量避免陈述式的实训对象。要让学生掌握通过接触原始凭证而读懂业务信息。

(3)学校要重视学生岗位实训

要给财会专业建立实训室,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和实训(尤其是岗位实践),就会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熟练操作打下基础。

(4)有条件的学校多聘请企业实践教师来校授课或指导实践

篇4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16-02

我国目前会计基层人员有1400多万人。国家鼓励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尤其温州地区小型微利企业发达,财务人员需求多。对于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形势乐观,但现实是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本专业就业率并不高,相当部分学生放弃本专业,选择与财会专业无关的行业。

一、产生的原因

(一)目前的课程设置难以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财务人员

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对毕业后直接接手会计工作有畏难情绪,没有自信,都想有一位老会计带自己,而企业又多数希望不花任何成本就聘到直接顶岗的会计人员。

当前的中职财会专业中财会教学所使用教材的内容严谨规范、严格按照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编制,系统性较强。同时,其内容基本满足应试教育的“教”与“学”。会计专业由于保密性原则,导致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到企业顶岗参与企业实践成为不可能,这样,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就大比例的落到教学课程的安排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一味“学科化”教育,加大校内的模拟会计岗位操作实训课程的比例。

(二)中职财会学生职业素养难以符合企业需求

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括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三大方面。企业对这三大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企业希望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尤其希望学生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近期,我们通过走访、问卷、校企恳谈会等形式调研了当地的将近一百家企业,目前中职财会学业生首次上岗出现的问题有:缺乏敬业精神,如上班迟到,上班期间网购、网上聊天等;角色认知模糊,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困难;工作态度缺乏严谨认真,比如对于经手的数据信息,不会进行主动的核对和分析;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二、提升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本专业就业率的策略

(一)深化财会课程改革

突破传统的“学科化”课程设置的束缚,改造和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势在必行。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应从教学对象实际出发,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为本位。根据会计专业核算岗位化的特点,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当地的经济形式,使岗位工作能力模块化,实现专业教材编写的模块化,也可以将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教材的编写与实际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理顺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与层次,弄清模块式的教学基本要求,构建模块式教学。今年下半年浙江省中职财会学生将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按会计工作岗位分模块编写。教材编写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但教学方法必须要跟得上教学改革的脚步。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存在基础差异,如此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基础差的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学起,直至完全掌握了才能进入下一层次学习训练。如此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一点、得一点、会一点,不可贪多求快。课程设置上可以把原来的核心课程按岗位模块课程组合形成各个技能模块。综合模拟可以结合地方特点,编制校本教材,以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加强中职财会学生职业素养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八个内容着手,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始终渗透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始终。把热爱会计工作、不弄虚作假、公私分明、实事求是、熟悉法规、积极参与管理和树立服务意识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学校学习期间重视学生日常的品德量化考核,学生的日常表现所形成的习惯直接影响今后其工作的态度。

2.参加社团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

校园文化离不开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当今社会要求中职生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思维方式、身心健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而这些综合素质往往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完全达到的,因此需要更多的平台来达到目标。学生社团是提高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的载体之一。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的志趣而自发组建起来的,社团成员通过社团及其活动,能在与同学们的交往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水平,释放过剩的精力,宣泄不良情绪,稳定自己的心理,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进取的团队精神。通过社团组织的系列活动,社团成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人际交往、组织策划、口头表达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能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为今后走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效利用传统实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

传统的老会计带徒弟方式,克服了学生畏难的情绪,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走上财会的岗位。但解决大批学生实习方面显得杯水车薪。这里我所指的校企合作,决非顶岗实习,而是学校同企业合作,根据适合中职财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寻求不同类型企业合作编制校本教材。使用合作企业的全真原始凭证,编写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模拟实习账套。注意业务量选择要小,内容要精练。目前现有编写的实训练习是基于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实训,容量大,业务多,学生做起来兴趣十足。做完后,全还给老师。因此相当部分中职财会学生毕业后,碰到商业和服务业的账务处理,不知所措。虽然这两种性质的账务处理比工业企业要简单的多,但因为学校未接触或是未深刻体验过,以及学生专业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和自学能力不足,往往不知所措。同样碰到工业小规模纳税企业的账务处理他们也是无从下手。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程序应先易后难。我们可以把校本实训练习的学习步骤由易到难的程度分为:登记流水账的出纳――小微商业企业账务处理――小微服务业账务处理――小微工业企业账处理――一般纳税人商业企业账处理――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账务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以上全部的账务处理。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至少掌握以上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业务处理方法。比如有些学生只学会了登记流水账,那么凭借这项技能,他就可以胜任出纳的工作。有些学生只会做小规模企业的账务处理,那么今后他就可以应聘小规模企业的会计岗位。另外我们在会计全真模拟实训中,要求学生学会财务分析。比如最后报表编制完成,资产同权益平衡了,学生就认为万事大吉。这种习惯不好,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分析报表上数据的习惯。负债多少,占资产比例多少,销售毛利润多少。这种做好报表、浅层次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习惯可以给学生今后工作带来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还可同企业、税务等部门合作制作微视频,因为微视频的作用直观,可模仿,比如凭证账簿整理装订,企业银行开户、纳税申报等,都可以制作成微视频,除了教学中使用,将来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还可进行参考。

(四)构建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教学平台

首先引进职业测评软件,设有专门的职业测评室,聘请学生担任助理工作,全天候开放,利用生涯规划博客、生涯规划QQ群和就业网等信息平台,为学生利用自助方式快速了解生涯规划的初级理念、自我探索学业规划等提供帮助。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有更清楚的认识;实施和解释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测评报告以外的信息,更有效地利用测试工具;协助学生找寻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提供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实战性的求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角色转换。

其次在特定背景下的沙盘模拟推演,沙盘培训特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培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利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在沙盘模拟培训中学员得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面,而是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

除此之外,以生涯工作坊和职业训练营的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小班化教学,运用职业咨询、心理咨询、职业发展等指导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做游戏带领学生共同参与、体验、探索、分享建构的成长过程中,增进自我了解,加强自我肯定,获得自我提升和成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就业率是衡量一所学校实力的一个指标,提升就业率也是学校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提高财会学生本专业就业率,使财会学生学有所用,从而为企业发展输送合格的财务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篇5

操守,指的是人们平时的言行所体现出的一种行为品质,可以引申为品行、品德。现实中人们常常将操守划分在道德行为规范之中。职业操守,是指所从事的职业所需要遵守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无论所从事的是什么职业,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否则将一事无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办事公道、爱护共有财产等。这些职场上的职业道德也正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内涵。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适应性强、素质高、有职业道德的高端人才。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操守教育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就如同劳动力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一样高贵。中职财会专业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之后,会进入到各个领域、各个岗位中去,他们所发挥的专业能力,将成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的依据,从而为国家创造财富。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操守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一、财会专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时代性、业性、实践性等特性。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与社会所需求的岗位直接相对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中职学生毕业之后能否胜任所在岗位的要求,主要取决于其在学校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因此,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会计人员,中职财会专业重点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和创新能力。例如,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企业流程图或公司财务的具体情况,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对主体的设备、原料费用、偿还债务能力、运营能力、盈利情况等进行量化,同时进行货币统计和计量,并能够为公司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向社会提供一份真实的财务信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知识的起点源于“疑”。同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设计会计环境,通过所设计的环境展开相应的教学,采用情境导人的方法快速引起学生思考及动手操作。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在多次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受到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都源于实践。然而,每一位进入社会的财会专业毕业生都会面临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1.财会人员作为一个单独的主体,而实际中却与很多公司或债权人有着密切联系,那么一旦出现经济利益时,会计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记录报告会计信息实情?2.财会工作人员对企业和国家担负的责任是不完全相同的,当二者出现冲突时,财会人员该作何选择?毕业生如何处理类似问题,就能体现其职业操守的程度。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篇6

一、重视课程教学目标要有超前意识

中职财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是教育体制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知识创新中的教育价值。财会课程与教学目是标成为国家或部分院校为实现培养目标为基础,从而安排职业教育内容从而要求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为目标。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因此,职业财会教学课程与模拟教学目标,以学科为中心的从传统教育发展而来的课程模式;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中职教育体系一种预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中职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通常中职财会教学课程中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通过基本中职教育课程中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财会课程的同时也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堂教学模式要与实际操作相关联

重视课堂教学模式要与实际操作相关联是中职财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职业财会教学模式是实践操作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的反映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中职教育观也往往会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财会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与实际操作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一般我们都注重课堂教学从而忽视一些理论性的操作知识,并且,实际操作教学的课程、教学时间、实习场地、学校组织方式不够明确,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思考空间,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际操作课程在财会教学课成中所占比例偏少。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采用学有所为,学以致用未终止。要从课堂教学的内容来改现有的教学方案,多于实际操作课程相连,实际操作课程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中职教育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程序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中职财会教学实践课堂中来看, 中职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具有一套完整的结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每个不同岗位都需要技能设计专项技能训练,同时根据中职财会专业工作流程特点来设计综合训练,使学生既掌握专项技能的同时又能够独立完成整个财会核算、监督过程。通常在师资力量教学方面,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开展起来有优势,以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结合。

三、改变陈旧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知识

现代化经济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职财会教育知识更新的速度十分迅猛。中职学校教育应该是走在时代前沿的领导者,但实际上学校的教学知识却是有些落伍,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今社会知识容量在扩大,知识在更新、传播的速度更是迅雷不及掩耳。要做好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1、教师自己要不断积累一下知识,通识性知识:拓宽基础,夯实基础。目的不仅仅是推广我们教学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师工作者为人师表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财会专业发展意愿,不能太功利地追求自身的发展,提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财会专业教师关于对学生传授课本知识面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财会方面的知识、实际操作课程知识、要对我国财会教育业发展、就业状况有所了解。

2、 财会学科教学的知识,是指一个学科领域主题和问题怎样组织以及对教学的理解,同时它也是教师专有权的特殊区域,财会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解形式它是区别于教师和其它专业人员的标志。财会专业学科知识和操作教育知识与实际结合,中职财会学校要实现现代化学科知识会有一定困难,要将财会学科理论教学知识与现代化科学教学知识相结合,把学科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生心理逻辑,这是学科教学知识的任务。

3、 教师要充分留出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复习课教学环境,营造积极安静课堂的复习课氛围,在此同时教师更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尊重理解学生中间的差异,从多方面来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自尊要和上进心。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想法、意愿和经验考虑进去,就能得到学生的参,才能教出高效率的财会教学课程知识的教学导学案。

我国是经济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方面是学校科技信息要畅通,更要及时更新我们的新课本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到新知识;另一方面是当务之急要加强我们在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知识培训。学校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委派组织教师人员参加理论知识学习或者到企业参加财会实践,为教学做在下良好的基础,以便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只有使教师得到专业课程培训,才能让教师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收集到的实践案例教学充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财会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财会教学实践课;鼓励学生要积极和教师交流、沟通,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要实现课堂教与学、学与动的统一。我们必须抛弃“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陈旧理念,在校期间,我们重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更在学生不断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更懂得要树立正直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如今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

结束语:随着现代化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教育能力已成为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现代化经济要求限制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要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必须整体推进整体化财会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必须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才能适应新世纪财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有关部门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已经加大了重视程度,然而我国的中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于中职院校的管理。对于中职院校当中的财会专业而言,最需要增强的就是实训方面的技能,如果仅仅懂得一些理论性知识是不能够完全的让财会专业更好的发展和运行的[1]。只有将技术与理论相结合,在学习当中不断的学会实训,这样财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财会专业在实训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或者是有关部门的领导给予重视,否则将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在很多的中职院校明明知道学生最需要的是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实训方面的经验,但是学校方面却没有加强对学生实训方面的管理和重视,这将会造成财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仅仅了解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然而对于实训的技巧却很欠缺[2]。

一、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师资配备不健全

现在我国中职教育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近些年当中我国的中职院校学生人数逐年的攀升,但是教师人数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情况,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将会导致中职教育的缺陷。尤其是财会专业的教师,因为财会专业不仅仅需要学生自身对于财会的理论知识有着一定程度的掌握和认识,更加需要的就是学生要在实训方面能够更胜一筹,所以对于教师的要求就会很高。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很多中职院校当中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不高,实践经验少,很少到各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及实务操作学习,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没有取得会计职称,这样对于学生的教学是没有创新性的发展的。并且一般年轻的教师较多,这些年轻的教师当中往往缺乏实训经验,在对待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训方面经常表现出忽略或者是不实训的情况[3]。

(二)生源质量不高

财会专业是一个应用型管理专业,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全面系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注重对学生会计实务技能的培养。但是现在我国的生源正在逐年的上涨,各个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很多中职院校当中出现了一些学生自身素质差,对于事物接受能力弱的现象。声源质量不高对于中职学校开展实训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高校的教育和实训创新。

二、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改革设想:

(一)校内实训,提高实训室利用率,试行商务会计实验公司

1.营造事业训练环境,提高专业实训室利用率

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课余实验室,让学生在业余的时间将自身的精力放入实验室当中,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会更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实训经验,在实训课程的开设当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自由组合形式,因为在很多的大型企业当中都存在着财会方面的软件,中职当中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软件来对财会信息进行学习和掌握[4]。在开放的实训室当中中职学生不仅仅可以真实的体会到大型企业当中应该具有的软件设备,还能够亲自的实行一系列的财会操作,这对于实训当中的学生来说不仅仅可以增强自身的实际技能,才能够及时的学习一些较为先进的财会技能,这对于中职当中的学生而言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实训室当中学校应当尽量选择一些企业当中较为常用和先进的财会软件进行安装,进而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实的体会和感受。在实训室当中财会教师还应当注重网上习题相关的搜索,在网上为学生制定一些关于财会方面的习题,然后让学生去学习,在此期间还应当为学生配备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这样在专业度方面会有着更好的控制和把握。对于实训室的开放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握好,在业余的时间学生在实训室当中只可以从事一些学习类的活动,决定不允许学生在实训室当中玩一些游戏。

2.组件商务会计公司,动态实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为了更好的促使现有学生在财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训课程训练,还可以在实训的过程当中选择一些较为具有实战性的训练任务。例如可以模拟公司的运营,然后让学生分组去对模拟公司的运营状况以及财务的发展状况进行细分和优化。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训技能。在模拟公司运作和经营和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一些小组制度,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在一定的时期内都要管理好公司的运营,并且对运营的状况以及财会报表进行细致的分类,最终教师评定出成绩最优秀的小组,这一优秀小组的评选方式要根据该小组在模拟经营当中在财务报表方面是否完整无误,且盈利最多。综合这些看法,可以对中职财务学生进行最终的判定。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去参加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财会经营模拟活动,有关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奖项的设置,比如教师可以为每一期比赛的冠军颁发一些奖品,对于中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奖励措施是十分有效果的。

(二)改革校外实训模式,打造财会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

在实训方面其实不仅仅可以对学生配置一些校内实训,还可以为学生们安排一些校外的实训,中职当中的学生在实训方面要比一些高校当中的学生更具有实践经验和实践性,所以能够更快的融入到社会的实际训练当中。中职院校可以与各大企业进行联系,签订确切的合同,让学生到固定的岗位进行实习,这种实习实际上就是一种真实地实训[5]。在工作岗位当中学习可以将自己在学校当中所学的实训方法利用到岗位当中,通过会计记账和制作宣传等活动来进一步的增强自己的能力,这种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与社会联系,并建立一批协作单位,特别是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与一些会计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合作,这样会更加符合学生所学的内容。中职院校如果能够定期的与一些事务所有所联系,在学生需要实训的时候将学生输送给一些事务所,这样将会对于学生的自身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大程度的帮助。这种教学方式在现如今的教学当中已经体现的非常明显,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已经开始了这种教学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关于中职院校当中学生实训改革方面的设想,笔者认为在这个信息化和社会都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我国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性人才,更加需要的应该是具有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只有综合性的技术型人才才是更加符合社会未来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对于财会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求已经越来越高,所以抓紧时间培养出一批能够具有实训经验的高素质学生是中职院校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丹,陈建松.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04):123―130.

[2]王高泽.分阶段实训培养财会学生动手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568-590.

[3]翟志华.加强中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对策[J].财会月刊(综合),2010(07):89-100.

篇8

从事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十几年来,发现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教学质量下降,没有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或倾向,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差,没有学习热情。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初中级会计人才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必须适时地对已有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由原来传统的重理论、重体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向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教学模式转变。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财会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生源减少,相对来讲生源文化课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按部就班,没有针对学生特点进行调整,虽然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但由于受学科教育的影响,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

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但中职学生整体素质教育欠缺。

2.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然而,在长期的会计教学中,一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掌握得较好,到实际工作中却难以适应。由于课堂上不可能提供一个仿真场境,让学生直接参与经济业务的处理分析,也不可能顺序地、真实地再现整个财务账套的制作过程,只能简单地介绍几大流程的步骤,而去企业实习又有诸多条件限制,因此,学生很难有真正实践的机会。目前虽然部分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但教学重心没有真正向实践技能训练方面转移,受“通才”教育理念的束缚,仍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缺乏针对性,没有以理论够用为度,导致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弱化;教学内容注重于准则、制度的讲解,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内容;教材内容陈旧老化、交叉重复、内容偏多、理论偏深,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安排;由于缺乏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认识和调查研究,没有按照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组织教学,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3.成绩考评方面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这种“纸上谈兵”式的应试教育,造成校方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却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呈现出严重的高分低能、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现象。也有学校在笔试成绩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测算作为成绩评价标准,实际效果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成绩考评体制合理,会使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得到锻炼和综合素质提高,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篇9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中职会计教育的不足

(一)传统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职业中学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行分流教育的新生事物。职业中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教学对象的广泛性、培养目标的直接性和专业设置的市场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职业中学某些课程存在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倾向,教材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步伐以及在教学上简单模仿高等职业教育或中专教育模式的问题,在职业中学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职业中学的财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必要进行调整,不然,我们有可能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失去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而影响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能力,并最终将影响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生存能力。

(二)在现行的教材体系下,财会专业教师只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目前,财会专业课教学主要仍沿袭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虽然间或也有一些师生双边交流,但很不到位。在以前生源质量较好的时候。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他们尽管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因老师讲得“透彻”、“到位”,也基本能够掌握,因而确实也收到不错的效果。可如今,生源质量今非昔比,面对这种枯燥、沉闷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会因学习能力差而学不进、或因学习积极性低而不愿学,导致跟不上教学进度,倍感学习困难,从而对会计学习产生畏惧、厌倦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教学,理应包含“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是长期以来,相当多的教师往往只重视“教什么”、“怎么教”,却不管学生“如何学”、“如何学得好”。传统单向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重“教”轻“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绝大多数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并非智力低下,而恰恰是“学不得法”,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

(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经历缺乏,导致中职财会教学效果不佳。教学重在教学质量。要抓好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除教学内容外,最重要的是会计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都是每年从高校分配到学校的。这部分教师由学校到学校,缺乏对会计实务的全面了解,不熟悉社会所需的最新业务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在授课时也只能以本为本,使得学生也只能是通过会考、通过技能考试,而毕业就业时却连一张支票都不会开。这样的教育效果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

目前,中职会计教育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这一职业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在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下降的现状却与这样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不足,迎接挑战,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财会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实用型中等财会人员服务。

二、创新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设想

(一)改革中职会计课程设置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必备条件

1、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明确以下目标要求。第一,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理论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理论依据。作为职业中学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一定的经济理论、理解掌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法规,懂得会计的基本原理,在会计原理方面按中职的标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中职学校不仅要开好《基础会计》诸如此类的课程,而且还要上好这些课程;第二,要培养学生的熟练技能。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主体是初级会计核算人员,是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能用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如电脑打字、会计电算化、打算盘、点钞、能熟练地写财经日常应用文等,在技能要求方面,不但要开设课程,而且要切实安排相当比例的操作时间和考核。

2、中职会计课程设置的原则

第一,阶段性原则。中职会计专业的学习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会计的教学活动,坚持边学习、边实习,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后,即进行阶段性模拟实习。要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逐步对学生进行教学。

第二,实践性原则。根据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毕业生走向,财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性原则,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模拟会计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凭证、报表的编制,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从事会计实习。

第三,时代性原则。中职会计的教学设置必须体现时代的特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依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设置相关的会计课程。如,开设会计电算化和一些基础性电脑入门知识,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还应开设一些具有当地经济特征的专业课程。

(二)树立教学创新观念是进行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教学创新,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计划、新的大纲、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里应说明的是,对于中等专业教学的创新,只有首先树立了这种创新的教学观念,教师才能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否则,以陈旧的、传统的观念来指导教学,就如大海中的一条船,失去了灯塔的指引,又怎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呢。因此,若要在教学中实行创新,教师的头脑中必须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它是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三)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关键。传统课堂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从性质上,教科书只是使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去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要实现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应在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书本没有的常识和技能。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就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提高就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四)教师知识的创新是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的保证。师资的良莠,影响着会计教育的质量,加强教师的培训是当务之急,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派教师轮流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参加会计实践,教师可以从实践中改善和充实教学内容,用从收集过来的实践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还应定期或不定期派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当今世界会计学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合格的会计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新观点,学习新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最新的会计知识和信息,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篇10

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促使社会体系、经济体系和教育体系不断调整与完善。为适应新的形势,职校教师应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适应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的要求。

一、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方法的弊端

中职财会专业,知识性较强,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转,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是我们职业教育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主要根源,主要表现在:

1、传统的中职财会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即教师把教学大纲确定的事先准备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过分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差异,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按部就班继承前人的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2.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课教学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忽略了与实际业务的有机结合,存在严重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仅是注重学生记住结论性内容,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思考、研究和探索,无法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

3.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依赖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其手段陈旧、方式单调,加上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和新知识接受能力受到限制,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和信息反馈,难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及其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的适应性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畅想落实法、角色扮演法、张贴板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情境教学法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动脑、动手,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要求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接受较多的实践性教学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体现在:

1.中职财会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在财会专业课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突出学生“能力本位”、“个性发展”的理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又引导了学生个性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探索性得到有效增强。

2、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课是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3.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普遍较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但富有主观能动性的和创造性思维。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教学中不断地启发和鼓励学生,使每个学习者都有施展个性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如通过营造某种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环境中“扮演角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个性风格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个性潜能。

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财会课程的具体内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用不同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笔者列举以下2种教学方法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用项目教学法,每节课或一段时间内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项目,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就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有效改进了教师讲的千辛万苦、学生听的稀里糊涂的教学现状。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旧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情况,以及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在本次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气氛浓烈,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体验了求知的乐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成了学习的主人。

2.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1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对外经贸联系的增加,对于专业财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很多。社会的需求意味着我们各级、各类教育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力争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财会专业人才。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专业技能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备中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使命。社会需求的增加给我们财会专业的教学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春天”,但事实并非如此,就目前来看,尽管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但是很多的中职学校的财会专业学生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相互矛盾的现象呢?究其根源,这与我们中职财会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我们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技能的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尤其是要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但就目前来看,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完全的满足这种需求,甚至存在着课程设置和社会需求相互脱节的问题。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大都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有的几乎与一些大专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即都未从职业的本质出发,而是从学科派生出来的。这种学科课程模式,过分注重学科本身的系统性,缺乏弹性的灵活性,导致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各自为政、课程数量多且某些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现象比较突出。这样就导致我们的专业设置缺乏亮点,在和大专院校甚至本科院校的比拼中明显处于劣势。

第二、教师队伍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发展更新的速度极快,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就我们中职财会专业的很多教师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高等院校的财会专业毕业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实践经验大多数是存在不足的。而我们中职学校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一线人才,这就意味着在这方面我们存在着短板,这种现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教学模式和手段落后

因为缺乏竞争力再加上之前国家和社会对于中职学校发展的忽视,导致我们很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缺乏变化,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学手段落后,在理论教学中仍然沿袭着一块黑板、一只粉笔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老师按部就班地一点一点的讲授课本知识,很难实现前后知识点的呼应与归纳,所以往往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对该门课形成一个总体认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由此可见,会计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否则我们的理论教学工作与会计实务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第四、实践环节不够重视

就目前来看,很多学校在专业教学的过程因为这样或者那样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多的时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针对我们当前财会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课程设置要有超前意识

目前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专业基础课是按学科门类或相近相关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它是为学生构筑学习相近相关专业知识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中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主要包括基础会计、珠算、会计电算化和财经应用文写作等。专业课是提供与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针对这样的实际,我们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上应提升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比例。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应增设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会计诚信教育等课程;同时,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应增设办公自动化等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二、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和水平,所以中职学校要想发展,必需要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来说,要注意人才的引进,也要为在岗教师创造发展和提升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更好的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三、要重视实践环节

中职校在教学计划中应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学的课程安排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行,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分别安排时间让学生走进企业单位,真正去见识一下凭证、账簿及财务报表的样式,并向财会人员讨教各自的填制方法。又如,当学到银行的结算方式时,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入模拟银行机构,去学习这些抽象而又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又让学生切身感受会计工作的环境与氛围。样的实践既改变了传统的实习模式,又充实了校内外实习的内容。

四、更新教学模式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以师生讨论分析的互动形式为主,着重于案例教学,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求知。另一方面,可以积极联系会计职业界的参与,邀请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等会计实务界的人士进行不定期的学术讲座。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总之,时代的发展给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要求,我们也面临着发展中的挑战,只有面对现实努力提升,我们才会有真正的光明的前途。

参考文献:

[1]李丽婵.浅谈会计教学改革与案例教学.职业教育信息网.2007-4-9.

篇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技能训练的实施,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因为对于刚从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从未见过的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都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实物,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既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会业务的实际能力,在上岗前就熟悉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并能有效处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到会计凭证一章时,可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由学生识别和填制并进行审核,再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在讲到会计账簿时,准备好各种账页供学生识别,再根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练习日记账及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在讲到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时利用前面的资料讲解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

二、构建双师型团队

为确保财会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教学效果,需要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构建双师型团队的主要做法就是“专家请进门,教师走出去”。我们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会计上岗证、会计师的考试,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宽专业视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要让专业教师带着自己的教学模块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习,深入到相关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开展教学模块的研究。另外要让企业一线的会计人员进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专业,了解社会。目前我校财会专业已与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等十多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财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同时我们还定期邀请一线的财会人员来校作专业讲座,讲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同学们深受启发。

三、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通过板书、讲授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主角,全班学生都是被教师牵引着,围绕着教师转,学生的主观性、自主性、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也就仅限于教师的讲授。这样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使许多学生一旦离开教师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学习,对学习无从下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以师生讨论分析的互动形式为主,着重于案例教学,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求知。另一方面,可以积极联系会计职业界的参与,邀请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等会计实务界的人士进行不定期的学术讲座。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