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03 08:38: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世界经济概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政策规范化

随着高校“教育产业属性”的提出,高校后勤不再只是高校内部一个封闭的特殊市场,正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1高校后勤实体改革涉及的现行税收政策

(1)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2)营业税。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所得税。《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2006年8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100号文《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彻底取消了高校后勤享受的免征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4)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高校后勤实体改革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规滞后,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直接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2000年以来,以高校扩大招生这一政策背景所带来的高校大发展和引发高校投资多元化,以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引发的高校资产经营盈利性,在税收政策层面上开始把高校纳税主体从免征范围放置于实际征收范围中去。

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

(2)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改革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化与否,与高校后勤实体的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实现了独立纳税人的过度,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实质上并未发生变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3)税收征管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3高校后勤实体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1)完善税收、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

(2)改进税收征收管理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使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征管进入正规轨道。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切人点,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务机关要积极构建功能齐全、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系统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加强相关部门联合,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全面加强对高校后勤实体的税收管理。因为高校后勤实体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工商营业执照的领发,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多个税种的税款征收和缴纳,涉及到对高校的财政拨款等诸多问题,涉及到国税、地税、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后勤改革,带动高校发展,完善税收管理,需要上述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与配合,扩大信息交换的范围,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篇2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特征

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综合经济学课程,涉及面比较广,不仅要研究各国的国别经济、国际经济的传导机制,还要研究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而这些内容所涉及的理论又都非常丰富,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也错综复杂,需要学生深入地探讨,这使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尤其是理论研究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纷纷由传统的理论向新理论的方向发展。

(二)世界经济概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生往往依赖于教师灌输理论,不利于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提高。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不同在于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像世界经济概论这类的经济课程,其理论抽象、复杂以及逻辑性极强,更需要学生自己反复推敲,认真思考。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并对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展开分析。

2.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不畅,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效果了解不足,教学整体效果较差。在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取“填鸭式”方法尽可能地将世界经济概论的所有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未必被学生所认可,而单方面的讲授方式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致使教学的整体效果不理想。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准确判断学生学习的真实能力。通常世界经济概论的考核是到学期末举行一次性的考试,实践证明这种考试是不科学的,它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而“临时抱佛脚”的作法也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和应付心理。

(三)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参与式教学法更加突出师生双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科学的、立体多维的考核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千人一卷”的考核模式,通过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多种渠道给予评定,从而更加科学地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

三、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模式选择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把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判断世界经济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而在讲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时,也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反全球化运动,分析为什么反全球化运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参加者涵盖各行各业,不仅包括工人、农民、环保主义者、宗教人士、中小企业主、人权组织、工会组织,甚至还包括一些学者和政界人士,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二)角色互换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知识点较多,如果采取传统的讲授模式可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对此可以通过师生的角色互换,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章为例,该章内容涉及面较广,不仅包括纯理论方面,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成因、作用等,还包括众多的实践案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东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中的实践案例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事先选择一个展开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现状、对成员国乃至非成员国的影响、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撰写学习报告,并制作成精美的PPT,最后选择完成较好的几组上台讲解,讲解完后允许其他小组提问,相互探讨。

(三)专题讲座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知识点较为分散,有些知识点需要补充大量的时事材料及背景资料等,对此,不妨采取专题讲座法,从而使学生思维清晰连贯,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如在分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时,可以援引相关背景资料和时事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现场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当前国际分工的性质时,可以引入“国际分工陷阱”这一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不平等的现象。而在讲解世界资源状况时,也可援引“世界粮食危机”案例要求学生分析世界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现象。

(五)实践教学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教师可以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或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如在讲解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时,可以指导学生针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撰写科研论文。

四、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参与式教学的整体安排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充分利用参与式教学法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课前教师需要对拟开展参与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利用校内网或公共信箱事先公布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案。此后,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随时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与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二)注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但要充分掌握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的研究动态,更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有效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并不在课堂,而在课前准备,课前充分的准备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时间。

(三)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篇3

③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经韵楼藏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1页。

④同③。

⑤③,第113页。

⑥③,第113页。

⑦田自秉《工艺美术概论》,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⑧同⑦。

⑨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20页。

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简史》,内部资料[出版地不详],2006年版,第9页。

杨先让《在民间美术研究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杨先让《艺苑随笔——杨先让文集之二》,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页。

篇4

《世界经济》课程实际上是以世界经济概论的方式来阐述世界经济的,它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它是基于经济学原理,借鉴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并融汇文史哲以及地理类的专业知识,以为指导,从现实经济出发揭示新的世界经济理论和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全球经济是基于国际分工,各国经济互补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多元化的各类经济的多角度集合。所以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上形成的现代世界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及其相互关系,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变化的特殊规律,国际经济各领域的情况和问题,对外经济贸易等。这就决定了此课程教学内容的面广且复杂,涉及的相关理论多且抽象。但是,上述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多有涉及,因此在阐述上述问题和理论的时候往往以简单的形式加以介绍。例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投资中的核心理论,在世界经济课程中却只是简短介绍,从而使得讲授相关理论时,就显得抽象从而难以理解。

(二)教材滞后现实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现象,新的经济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在贸易金融投资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都无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初版教材还是再版、修定教材,总是具有时滞性。教材的滞后决定了其内容的非现实性、体系的非完整性、方法的非新颖性。如果课堂的教学过程仅仅完全依赖于课本,结果是难以避免的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如果教科书不能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就只能成为空论,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火热而多变的现实经济世界。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输的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此种教学方式仅局限于课堂,脱离于实践。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中心。教师中心观忽视了学生作为“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看不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由内到外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生的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师如果不能走出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灌输晦涩、抽象的理论,就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就缺少积极性。(四)考试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一直采取一考定乾坤的方式。且固定平时和期末考核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占总评比重的20%(或30%),考试成绩占总评比重的80%(或70%)。这种考核方法暴露了教学过程“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缺陷。只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本身,不重视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只会呆背死记,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更谈不上超越教材和教师,结果在所难免地培养出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固有的考核分值配比,使得学生即使在平时忽视对世界经济的关注,缺乏对相关经济现象的理解的情况下,只要在考前突击相关理论,就可以获得此门课程的通过,无法检验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现象的能力。基于上述的问题,对世界经济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

二、世界经济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世界经济的教材除了理论部分之外,部分章节无法融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授相关课程内容,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引导,要求学生在课后听新闻评新闻,增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增强对相关理论的了解,从而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并增加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点。利用课堂讨论、换位教学、观看视频、章节论文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世界经济的教学环节中,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经济的相关现象,关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联系,甚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动向,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经济活动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教师根据所授课程内容及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布置一定的命题,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此方式在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认识深度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贸易规则和贸易壁垒的相关知识时,结合当时世界经济中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进行了课堂讨论课。因为学生对相关经济现象的不够了解,如果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直接把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摆放出来,给学生讨论,必然会造成讨论课内容的浅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在讲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将讨论课的主题———初探中美贸易摩擦布置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对讨论的主题都有很充分的了解,大家此起彼伏,不停地对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行着反驳或补充,课堂气氛甚是活跃。

2.换位教学

换位教学,就是教师提前布置一定章节的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制作PPT等准备活动,并推荐一小组成员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成绩计入小组整体成绩。此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在讲授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时,把学生分为4组,分别讲授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学生在换位教学中,提高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学会了团队作业,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观看视频

基于课堂课时的有限,并不能将每一章的内容都通过课堂讨论和换位教学的方式来实现。于是,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深入性,教师找到和授课内容相关的经济深度报道视频,在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有关资深专家学者的视频资料,信息量大,观点独到,理论新颖,论述深刻,时效性和前瞻性强,是教师和教材做不到的。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弥补了当前教学的不足,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章节论文

章节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能够提高相关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结合世界经济的某一热点,布置论文题目,让学生学会资料为我所用。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摒弃传统的一次期末考试定输赢的做法,将课堂讨论、换位教学、章节论文、平时检查和期末考试各种考核结合起来,在每个环节都给予学生相应的评定(平时和考试比重为八二开或七三开)。这种考核方法和成绩构成,特别强调了教与学过程的重要性,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个性。考核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综合全面,也更加趋于合理有效。

三、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在几个学期的《世界经济》的课程教学中,由于上述内容的改革,初步成果已见端倪。

(一)转变了学风,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真正激发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不再是一本书,一份打印的课件,不动手的“学习两节课”。学生会高度关注教师提出有关当前经济管理领域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一条信息线(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课改中明确要提问、发言、讨论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当前经济事件的关心,改变了传统的只在课本中、课堂上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经济就在我身边”,从而建立起“我是经济人”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教学各个环节的互动

教学改革之前,学生严重脱离于经济社会,对相关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都处于一种不知或半知的状态,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无法很好展开。教学改革后,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主动或者被动地去查资料、找信息、看新闻,了解现实经济世界。拥有了一定的经济知识背景后,形成了比较系统或条理性的观点,在课堂提问及课堂讨论时,学生也可以积极发言,并表达出比较深刻、具体、独到的见解。

(三)注重平时知识积累,不再一考定乾坤

课改前,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点,而且占比较大。如今,由于考核方式中,把平时成绩的比重大幅度加大,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讨论,每一次提问,每一份提纲,每一份小结等等,均计分在案。学生要想取得优良成绩,就必须重视每一堂课的每一项内容。学生不再是只带着耳朵,更需要带着心来上课,这就彻底摒弃了大考前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复习应考的学习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局限,使得互动环节难以更好展开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相关素质的提升,在教学方式上设置了热点讨论及换位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第一次上讲台,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差,往往就会使课时延长,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其他章节课程授课的时候,必须压缩课堂内容。

(二)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避免“搭便车”现象

篇5

期货论文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

[2]萨克里弗.期货投资[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董辅礽.在争论中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季琼,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发展初探[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36:16-21

[5]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Annual[EB/OL].http://shef.com.cn,2007-04-27

[6]吴建平,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EB/OL],http://cqvip.com

[7]汪五一,刘明星,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行业资料金融,2006(6):67-68

[8]胡审海,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诚信建设[J],新经济,2005(2):15-17

期货论文参考文献:

[1]胡朝霞.中国股市弱式有效性研究.投资研究1998(1)

[2]华民、陆寒寅.经济激励、信息与股市效率.经济研究21(5)

[3]沈艺峰.会计信息披露和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1996(1)

[4]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4

[5]陈旭、卢鸿.中国B股市场效率:理论、经验分析及成因解说.世界经济21(3)

[6]李亚光.论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21

[7]陈小悦.中国股市弱型效率的实证研究.北京.会计研究1997(9)

[8]宋颂兴、金伟根.上海股市市场有效实证研究.北京.经济学家.1995(4)

[9]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北京.经济研究1996(4)

[10]罗孝玲.期货上市交易品种大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5

[11]孙铮.有效市场与会计信息关系研究.会计研究1997(3)

[12]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经济研究23(1)

[13]赵晓雷.中国资本市场实证分析.财经研究1998(1)

[14]陈汉文.证券价格的事件性反应.经济研究22(2)

[15]陈浩武.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6]罗孝玲.期货投资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3

[17]吴泽融.成本因素对期货价格的影响.中天期货网站.23.6

[18]启明星、孙亚东.燃料油期货投资研究需要关注的因素.和讯网站.24

期货论文参考文献:

[1]高尔康.期货学概论.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4

[2]徐海熙.论期货市场.江苏市场经济2(1)

[3]陈立.影响燃料油价格的因素.期货日报24.8

[4]张锡群.我国燃料油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期货日报24.4

[5]李辉.燃料油期货市场运作.中信出版社.24

[6]秦中春.我国小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经济研究参考.22

[7]张玉智.生态信息商品化的机理研究.中国商人25(9)

[8]张玉智.期货市场的信息开发功能.现代情报25(9)

[9]张玉智.论中国期货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技术经济23(9)

[10]张玉智、靖继鹏.中国期货市场信息吞吐功能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4(1)

[11]朱国华.中国期货市场分析与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12]马源平.期货市场成长论.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13]应惟伟、商越.期货投资风险与防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4]李强.中国期货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5]郑元亨.论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海天出版社.1996

[16]张邦辉.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17]廖英敏.中国期货市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8]大连商品交易所网站dce.com.cn.2-25年

[19]上海期货交易所网站shfe.com.cn.2-25年

[20]郑州商品交易所网站czce.com.cn.2-25年

[21]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cfachina.org.2-25年

篇6

“世纪之辩”夺冠荣归

伍贻康这个名字真正跃入我的眼帘,那是1988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大专辩论赛”复旦大学夺冠的时刻。

参加辩论赛的大学有新加坡国内大学、马来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东亚大学、台湾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六所知名高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台大和复旦两个代表队的辩手。

海峡两岸的大学生隔绝已近40年,而今要对同一辩题进行舌战,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一般大学的校际学术活动。辩论是零和博弈,败者虽非意味着一方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的失误,然而胜者不能不是成功的一次佐证。

复旦大学接到派代表队参赛通知后,极其重视这场辩论。谢希德(著名物理学家,曾任上海市政协主席)校长经过深思熟虑,任命了副教务长伍贻康教授挂帅领队。谢希德认为伍教授知识面广,思维清晰,应变能力强,有着一发言必能“镇场”的气势。当时他虽然已经51岁,不再年轻,但气质依然。伍教授谦谦至诚,当即聘请了20多个专家作顾问,尤其是他择善从之,物色了国际政治系才智聪颖过人的王沪宁教授作为教练。他们两人配合默契,珠联璧合,从自愿报名的80多个同学里挑选出5名辩手进行精心的培训。经过长达四个多月的培训,5个辩手很快凝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伍教授沐着四月和煦的春风,率领辩手们在新加坡进行了一场势如暴风骤雨般的“激战”,结果伍教授不负全校师生所托,他与教练王沪宁以及5个辩手夺冠荣归。

这次“亚洲大专辩论赛”离今虽然已有17年多了,但在复旦大学校园里仍能听到它那不绝的余音和回声。

专注欧洲问题研究

对知识分子来说,20世纪70年代上中期是个人生疲惫和迷茫的时期。伍贻康随着潮流下过乡,进过厂,当过店员和环卫工。虽然他认认真真地做着这些工作,但这个读书人的内心深处,对学术探讨有一种饥渴,一有空暇他就会深谋远虑地、不分昼夜地思索和研究起来。那时候中国人包括许多知识分子在内,对欧洲体制日益变化不是漠不关心就是一知半解,可伍贻康以其扎实的政治经济感悟力,默默地开始把自己研究方位定在欧洲一体化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以他深厚的理论造诣和广博的史学底子,很快便撩开了欧洲问题的神秘面纱,他发现了欧洲体制创新的新亮点。

搞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研究的人,倘若一味死硬照搬别人的理论,那一定会变成东施效颦。伍贻康在世间瞬息万变、吉凶莫测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研究欧洲一体化的学术亮点,1973年他参与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欧洲一体化的著作《西欧共同市场》,1983年他主持出版《欧洲共同体》一书,在我国学术出版界是一次突破,该书成为相关学界和外交外贸人员的必读参考书,他成为我国欧洲研究的积极而热心的开拓者之一。

此外,他还出版了《欧共体资料》(现定名为《欧洲一体化研究》),这是迄今28年我国唯一的欧洲一体化专业刊物,他呕心沥血地对欧洲一体化进行开拓性、探索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近30年以来还撰写300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红旗》《求是》《世界经济》《解放日报》《世界经济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现代国际关系》《文汇报》《太平洋学报》等报刊上发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此书获198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他参与撰写的《世界经济概论》,荣获1987年全国吴玉章世界经济学特等奖;1987年刊登在《世界历史》上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其历史地位》,获1994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高教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经济全球化论丛》,获2000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他的名字和成就还被收录于《剑桥人名录》《美国名人录》。这种敢为天下先的举动,为后人研究欧洲一体化搭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伍教授对欧洲一体化的研究专著,充分阐述了一个几百年战乱频仍的旧欧洲如何缓解协调国家间种种矛盾分歧,阐述了它们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是如何把原来各自为政、强弱不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欧洲打破国界和的局限,而获得互利共赢的根本途径。

当官不像官又认真做官

伍教授做过几年官,可他做官不像官。不像的是他做官没有放弃欧洲一体化的研究,还在做官期间主持撰写的《欧洲共同体:体制・政策・趋势》和《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分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不过他做官期间也像官,办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教育界人士念念不忘伍教授,在他的支持协助下,中国第一所民办全日制杉达大学得以开办,使民办高校事业在上海稳步发展,蒸蒸日上。

他任上海市高教局常务副局长期间,特别关注青年的培养,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倍加关怀鼓励,还对后生的诱掖奖劝、对百姓的喜怒哀乐、衣食住行时时惦记于胸。

1988年底,华东政法学院最年轻的教授根据中国与比利时两国校际交流协议,赴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进修,主修欧共体法。在此期间当以超人的毅力,研究并撰写了《欧洲联盟法》这一巨作之时,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特别是缺乏必需的资料,在此关键时刻,伍教授不惜时间与精力,把自己收藏的各种珍贵书刊无私提供给了。学成归国后欲开设国际经济法新博士点,伍教授又与以往一样,为其亲自奔波。因此,第一次上门拜访伍教授时,对这位领导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他评价伍教授说:“他用自己无私的爱和博怀,铸造了一种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

上世纪末,上海社科院招收博士生,考生周洛华因家庭突发事件没有考好英语,由此当然要被淘汰出局。伍教授接触过周洛华,欣赏他的业务根底和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的流利程度。出于对人才的爱护,他不避嫌疑直陈周的才华,认为有培养前途,在伍的力荐保举下周得以被破格录取。周洛华后来在出版的著作前言中写道:“由于伍教授的大力推荐,这才使我有了研读博士研究生的机会。他对许多重大问题和事件的远见卓识,乐观豪迈的性格和宽厚仁慈的胸怀,总是点染着我去积极地尝试人生每一次机会。”

伍教授当官20余年,凡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总会设法去扶其一把。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两个研究生顾刚和李光斗,是“世纪之辩”的辩手,夺冠后曾被众人当作英雄,后来因故跌入历史的低谷。有人主张把这两同学像发落30年前的“”一样遣送回乡,当征求伍教授意见时,他敢于坦诚发表意见,强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青年学子要“高抬贵手”,终于挽回了这两位同学的坎坷命运,这两人后来奋发努力,很好地发挥了他们的才智能力,在中国传媒界做出了不少骄人的业绩。

Professor Studies European Integration

By Ma Lingguo

The first time I knew of Professor Wu Yikang was 1988 when he steered a debate team from Fudan University to win a debate contest held in Singapore.

When Wu was appointed to organize a team to participate in the first-ever debate contest, he was 51 years old, but not too old to train a team of young debaters. The professor immediately signed up 20 plus experts to act as advisors and handpicked Wang Huning, an extremely brilliant multilingual professor at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epartment, to help coach the youngsters. Wu and Wang interviewed 80 volunteers and handpicked the best five. They were trained for 4 months before facing their rivals from five other universities. Through storm-like heated debates, the Fudan team laughed the last laugh. Though the contest was held 17 years ago, echoes of the winning can still be heard on the Fudan campus today.

But Professor Wu Yikang is not just known for the role he played in organizing and coaching the winning team at Fudan University.

His honors date back to years much earlier. The year 1973 was a year when Chinese intellectuals experienced chaos and weariness. Wu had worked as a farmer, a factory worker, a shop assistant, a train attendant before. As an intellectual, he never gave up studies. He watched the world and Europe in particular. His focus was on the European system. It was in 1973 that Wu sensed the trend Europe was taking toward integration. He began to devote himself to the subject. In the same year, he coauthored China’s very first book that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issu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entitled Western European Common Market. This book was designated by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s a must-read for Chinese diplomats.

Another big book Professor Wu compiled was References on European Community, which explored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 from the Chinese angle in a pioneering way. Over nearly 30 years, he has published 300 plus articles and papers on European issues in China’s heavyweight newspapers and academic journals. His most influential book is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published in 1983 by People’s Press. Many of his outstanding papers have won academic honors. His research results paint a good picture about how Europe, shattered by wars over a course of hundreds of years, eased the tensions among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gradually built up a union and harmony for collective survival and prosperity.

Professor Wu has been in important leading positions for over twenty years. Two positions he has held are administrative deputy director of Shanghai Higher Education Bureau and director of World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During these years, he remains a scholar. He has published award-winning books. And he has helped set up China’s very first full-time private university in Shanghai. And he helps new scholars research issues about Europe’s integration.

Those who have received Wu’s help are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way the help was offered and by Wu’s generosity and kindness.

Cao Jianming, then the youngest professor a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went to Belgium’s Ghent University to study European Community Law In 1988. During his stay there, he began to write a book on the law. Unexpectedly he ran into problems such as no adequate materials for references. Wu reached out to help Cao. He got books from his individual library and sent them to Cao. When Cao came back to Shanghai and wanted to set up a doctoral cours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s, it was Professor Wu again that helped him. After all the events, Cao finally found an opportunity to pay a visit to Wu with gratitude and in admiration for his charisma.

篇7

 

1. 无障碍设计的涵义

无障碍设计作为一种呼唤人道主义的全新的设计理念,最早在 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狭义的“无障碍设计”仅从残疾人的物质层面需求考虑,只是考虑一般的无障碍的物质环境,即从硬件设施上保证残疾人群体的自由通行与方便使用。而广义的“无障碍设计”则是强调残疾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论文参考网。其要求无障碍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障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不仅要便于使用,更要乐于使用和安全使用。因此,无障碍设计作为一个针对所有人的通用设计,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涵义。

2国内外无障碍设计的发展概况[2]

有关数据表明全世界已有超过5 亿的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0%,且以每年 1500 万的速度增加,人一生中的某个阶段,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导致暂时的身体不适,如怀孕、肢体受伤、重病等,也可成为暂时行动不便者。国际上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最早始于20世纪30 年代的瑞典、丹麦等国家[1],在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美国于1961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1990年颁布了《美国残疾人法案》,涵盖了所有考虑为“公共设施”的私人公共机构和设施,要求残疾人在身体通道和享受服务两个方面都必须与常人有相等的机会。为了从根本上转变设计师的理念,美国许多高等院校建筑系,已专门设立无障碍设计技术课程。其无障碍环境建设既有多层次的立法保障又进入科研与教育的领域,既有全方位的布局,又与建筑艺术协调统一,给残疾人和老年人带来了方便与安全,堪称世界一流水平。英国于1970年颁布了《慢性病和残疾人法案》,其中规定无论建筑物是否为消费性场所,任何装修公共建筑物或商业场所的人都应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为进入的残疾人提供室内外的残疾人通道及便于残疾人使用的停车设施和卫生设施。日本由于长寿和生育率低的缘故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为残疾人、老年人增设的无障碍设施比较完善。1982年,日本完成了“考虑残疾人利用的建筑设计标准”;之后又提出了以无障碍设计为理论基础的“福利城镇建设”的构想;在一些公共设施中,尤其是商店按商业建筑面积大小实现不同等级的无障碍设计。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资料,我国现有残疾人约6千万,占总人口的5%,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平均每5户家庭中就有1个残疾人。加之社会老龄化问题,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起步较晚,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新建或者改造城镇公共设施、居民区和住宅,应当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与活动的配套设施。”2001 年6月21日颁布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为切实推动无障碍建设,2002年在全国开展了创建第一批“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活动,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沈阳等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城市道路、交通等各方面都有一批无障碍的典型工程,达到了方便残疾人和受益全社会的效果。事实证明:一个建筑单体或是建筑群乃至整个城市,建立起全方位的无障碍环境,不仅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使全社会受益,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3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原则[2]

无障碍环境设计是为全体社会公众服务和使用的,体现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平等参与、共享社会成果,设计中应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3.1 可及性

可及性就是能使人方便地感知、到达、进入及使用环境设施,对环境施加作用和影响,以完成自己的行为和目的。环境的可及性包括(1)可感知性:对环境的感知是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2)可达性:建筑和环境要满足人们特别是使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一切行动不便者可以抵达、进入并使用。(3)可操作性:操作是对环境施加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残疾人在无需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地从事某种行为,尽可能使操作的难度达到最简化、方便化。

3.2 安全性

安全性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及一切行动不便者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元素。他们由于自身的生理、年龄、疾病、特殊状态等原因,对环境的感知力和对刺激的反应灵活性都较差,有时难以克服某些障碍导致发生危险,因此需要从环境设计方面给予弥补,使其能方便、安全地使用。论文参考网。

3.3 系统性

无障碍设计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不能仅局限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住宅或某些建筑的入口、坡道、电梯和卫生间等局部,关键是系统化、体系化、达到环境的全面无障碍。实现全面的无障碍环境,真正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可以平等地共享社会的文明成果和物质环境[4]。

3.4 适用性

无障碍环境设计的目的是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便利,但也要照顾健全人使用,这是面向全体公民改善人工环境的重要原则。

3.5 经济性

有些设计者和投资者错误的认为无障碍设计耗费资金,占用空间和面积。其实据调查统计,一般新建工程的无障碍基本设施只占总投资的1%,其中许多设施不需要另增加空间;最主要的是,因环境障碍而使残疾者不能就学、就业,社会和政府需拨出可观款项用于救济服务,不如略增加投资,消除环境“障碍”,使大量的残疾人自理自立,减轻社会负担。综合考虑,无障碍环境的建立,是以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来增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3. 我国无障碍设计的对策思考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来,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相比,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尚不能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我国著名无障碍专家周文麟指出,“无障碍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中应该要有无障碍设计的教学任务,而且要有必要的课时和教材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否则,这会给城市无障碍建设在源头上设置障碍。”[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条件加强多学科的协作,为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创造适宜的无障碍空间环境,更好地保障他们通行和使用上的安全与便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弱势群体生活质量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议政府的各级有关部门,多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协调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无障碍设计,让残疾人和我们一起超越环境障碍,共享社会文明。论文参考网。

4  结语

作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建设无障碍环境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课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平等全面的城市无障碍环境,不但可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活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而且无障碍设计也正逐渐演变为通用设计,使全民受益。

参考文献:

[1]周文麟. 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孙海秦. 公共建筑无障碍环境设计探讨 [J]. 建筑设计管理 ,2003(5) :36-38.

[3]刘连新、蒋宁山主编. 无障碍设计概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江海涛主编. 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图说.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8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新的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整体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外贸人才。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金融、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贪多求全,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许多高校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设置了很多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疲于应付,难有时间和精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方面,许多高校过分重视理论课而轻视实践课,甚至取消实践课或任意缩短实践教学的课时。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以致用,走向社会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交叉、严重重复

由于课程设置贪多求全,使许多课程的内容有所交叉。学生重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也难组织教学。除此,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更新慢,跟不上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而在课时分配上,受传统旧体系的影响,难于舍弃。

(三)工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分理论化

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在“以就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培养宽口径复合人才”的指导思想上,部分高校依旧过分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实用技能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培养多元化和动态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下,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各课程模块相互的结合点展开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原则;第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坚持以“就业主体”为主,兼顾个体发展的原则,国际贸易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接轨,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在基础课设置上主要有:政治、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具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经贸应用写作、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是经济类公共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原理、风险管理概论、财政学等。三是经济类基本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掌握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与宏观管理、国际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四是经济类基本技能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财务、企业、金融、电子商务等外贸业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现代企业制度、电子商务、CI策划与企业文化、证券投资与期货、企业战略管理、消费经济学。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尉陛。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4.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掌握和固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接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团结共事能力,最后达到具备跨学科溶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习、ERP实战模拟实习、海关报关实务课程实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

篇9

2.吉林财经大学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特征的必然产物,而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内在需求。从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学科优势与国际项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突显财经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具有国际竞争力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 国际化;本土化;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inevitabl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additional, localization is the internal dema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ocal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ies, a novel talent nurturing mod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s advantages and international project. Our aim i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mprove training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 Localization; Financial information; Talent nurturing mode

0引言

“全球化”时代特征促进世界物质、经济活动的同时,日益扩展为推动知识、技术的流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时代产物,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浪潮[1],为了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发达国家竞相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设置综合化与国际化;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改革人才培养途径和制度。其中,美国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教育理念在国际上享有很好的声誉。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笔者在美国学习期间分别走访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对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初步了解。美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是间接的,主要表现为外国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等,他们关注的不是美国是否是第一大留学生接收国,而是这些留学生对美国产生的国际化影响。

与美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仿日、学美、效法、学苏几个阶段的变迁。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经济全球化必然要使教育国际化,如何在国内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作为一名高等教育者,值得深入思考。本论文以财经类高校发展为视角,从国际合作办学实际出发,分别论述国际化办学理念构建;国际化办学实践;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内容。

1国际化办学理念的构建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维是开展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前提[2]。一个学校的灵魂在于它的办学理念,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不能采用“固有式思维”,而应该打破常规,走出具有独具特色的兴校之路。本论文依据“高教强省”战略理念,从地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实际出发,依托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进行本土化改造,构建地方财经类高校金融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1必要性

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仍是人才的匮乏尤其是具备国际化素质人才的短缺。尽管从全国角度看,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是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其中具有专业特色国际化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则更少。就计算机专业而言,也存在严重的供需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会需求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真正的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亟待解决。因而,高等院校的办校理念已不是“人有我有”,应该“”,“独具特色”。

1.2发展目标

财经类院校不是专门培养计算机科学研究人才的学府,我们的优势在经济方面,所以,应该尝试走一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以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作为专业发展目标,具体体现在:1)国际化:将本专业与国际信息化接轨,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紧密联系实际,从学校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学生成才要求出发,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2)本土化: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设定“和而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将计算机专业和经济有机结合,将计算机专业设定具体研究方向,即金融信息化。

2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办学实践

2.1国际化发展策略

为了加快专业发展步伐,提高学生国际化专业技能,2013年9月11日,吉林财经大学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正式签署了国际交换生合作项目协议,其中包括3.5+2项目(三年半国内本科学习加两年国外硕士学习)以及本科生短期交换项目。

3.5+2合作模式: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要求学生在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习三年半课程,满足特拉华州立大学注册要求再赴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学习两年。学生修满美方计算机信息科学硕士课程所要求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达标必需环节,在项目第五年将由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在第四学年后由吉林财经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短期交换生:短期交换生项目针对我校全体本科生,学生在每年的秋季或春季进入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进行与国内同年级的课程学习。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获得美方成绩单及项目认证书,所修学分与吉林财经大学本学期课程学分相匹配。

此外,两所高校就深度合作达成一致,认同以下为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合作教育和科研活动交流;教师科研和讲座交流;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交流;交换学术资源和出版物交流;联合主办国际会议。

2.2本土化发展策略

确定特色专业方向—金融信息化。依托我校优势学科,注重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与融合,将计算机智能理论用于金融、税收等领域,借鉴生物进化的宏观和微观机理进一步挖掘其“进化”潜力,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用于解决经济、管理等领域较难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其建立最优化投资方案和决策依据,也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更宽广的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计算机理论数理化、模型技术智能化和经济、管理分析对策化,体现了计算机智能理论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层次深广、研究方法独特、应用领域宽泛的特征,成为本学科方向鲜明的学术研究特色。

具体体现其课程设置,首先核心主干课程以计算机专业理论素质培养和金融信息工程相关知识教学为主,选修课程侧重与企业所需知识的训练和培养。如,核心主干课程中除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专业必修课程,还包括金融工程学、金融信息工程概论、现代商业银行IT系统、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银行卡业务与技术等则侧重金融信息工程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训练。选修课程中的高级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方法等课程主要面向软件开发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主要面向金融机构;管理模型与方法、网络营销等课程则主要面向企业的管理人才需求。

3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看,国际化合作办学存在国际化的维度单一,即缺乏多样化形态;国际认证体系相对滞后,国际认证发展速度偏慢、参与面窄等滞后性等问题[4]。本论文主要从微观角度论述国际化办学实践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按照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7月,学校向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输送首批短期交换学生,2015年1月,该批学生顺利返校,经过深入面对面交流,归纳总结以下存在问题:

3.1语言障碍

此次派出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不等,尽管英语水平均已达到国家六级,但出国后,语言障碍仍不可避免。对此学校提出解决方案,对有意向出国的同学配以外教跟踪培训,规避语言困难。

3.2专业课程衔接问题

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存在差异。前期的专业先修课程不一致,加之语言障碍使得学习事倍功半。对此,中方与美方应共同协调专业课程的选择,有效实现课程衔接。此外,确定赴美的最佳时间点,使得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3.3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包括出国前期准备,如出国申请、签证办理、国内驾照证明、体检注射疫苗,银行卡办理细节;强化赴美学生的心理准备,组织有出国经历的老师和学生做经验交流,使得学生坚强面对某些困境或者心理落差,认识到异国求学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收获及财富;弱化完美主义,不要把美国想象的过于完美化,学会独立,凡事不能过多依赖他人。

3.4教材问题

美国纸质教材通常价格较高,如果逐一购买势必增加其经济负担。其应对措施可多采用扫描方式积累教材,利用已赴美学生及兄弟院校资源实现教材的共享。

3.5缺乏实践课程建设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将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相融合,利用美方实践课程,使赴美学生入住美方企业,尝试与外国的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美国文化,还能学习到先进、及时的管理经验和实战模式。

4总结

教育全球化、国际化是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国际化”微观上讲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宏观上来看,更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全球地位的重要标尺。本论文从地方财经类高校国际化办学实践出发,分别论述国际化办学理念,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及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化办学顺利实施,培养既精通信息技术,又具有财经管理基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杨亚军.论新形势下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许悦.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之路[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3).

篇10

一、项目融资的概述

(一)项目融资的定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在不断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单靠自身的实力,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率低的特点,在当今的中国当然也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项目融资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途径。对于项目融资的定义,现在还没有一个国际上通用的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可以给项目融资给出一个定义:项目融资就是指项目发起人为某项工程建设而成立一家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的名义贷款,以该项目现金流量及所产生的收益作为还款的资金来源的一种融资方式。除此之外,资金提供方不得向项目以外其他实体追索,不得要求以项目以外的资产偿还融资。项目融资的主要形式包括贷款和发行项目债券。一般项目融资与资产证化的技术相结合的ABS项目融资方式在近几年不断发展,这也是本文着重论述的。

(二)项目融资的特点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对项目融资的特点做出一个归纳,随着项目融资形式的不断发展,其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项目融资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项目自身的现金流量和资产状况,而非依赖于项目的投资者或发起人的资产和信用,这是不同学者在对项目融资下定义时所必须体现出来的法律特征,也是项目融资与传统的融资方式(如贷款)的重要区别之一。这是项目融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和普通融资不同,在普通融资中,项目发起人的资产和信用是融资过程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项目融资中,是由成立的特别的项目公司来完成融资,进行融资的基础资产,也是和项目投资人的资产以剥离开的,因此,对与项目融资来说,并不会对项目的投资人的资产和信用产生过度的依赖,项目融资的所有活动,都以项目为中心进行。

(2)由于项目融资多数都具有涉外性质,因此,项目融资在承担的风险方面,还是面临着比较复杂的情况。

(3)在项目融资中,对于项目投资的人追索权是有限追索权,这也是项目融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于项目投资人项目资产外,不能对项目投资人的其他资产进行追索。但是要注意的是,有限追索只是针对于项目投资人,对于项目投资人为了进行项目融资而特别设立的项目投资公司,追索权还是完全的。这一特点也是后来,我要着重论述的项目融资中的破产隔离制度的基础。

二、资产证化的项目融资

(一)资产证化的含义

但是由于资产证化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其具体操作十分灵活,而且作为一种金融现象,又是出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就是说他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过程,因此要想给他下一个国际通行的完整的标准定义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从已有的定义中,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资产证化的共性,从而对资产证化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大概说来,可以说是,资产证化是以流动性较差,但能产生稳定的未来现金流的资产作为信用基础,通过结构重组和信用增级等措施,发行证券以筹措资金的过程。

(二)资产证化与项目融资的关系

资产证化与项目融资,都是现在国际上比较通行而且有效的融资方式,正是因为如此,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在许多法律关系上,二者也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1)首先是从对债券的追索权来看,资产证化与项目融资都不同于传统的融资,传统的融资一般都是无限追索权,但是不论是对于资产证化还是项目融资的融资技术来说,这二者都是有限追索权。

(2)从上述第一点所述,我们可以引申出第二点的联系,即,融资的破产隔离保护,也就是说,债权的有限追索权是实行融资破产隔离保护的基础,而且从这两者的融资结构来看,因为他们都要求设立独立的项目公司,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破产隔离的保护。而基于同样的原理,资产证化,则是通过专门的资产证化的证发行人(SPV)来实现破产隔离保护的。

(3)从融资过程中个方所处的法律关系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不论是项目融资结构还是资产证化结构,项目投资人都是处于一个间接融资的地位,直接融资人,应该是专门设立的项目公司或者SPV。

以上是对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化在共性上进行的分析,除了二者之间的共性外,他们之间还存在着互补性,这样也进一步的说明了,有将二者相结合运用的可能性。

(1)我们先从资产证化的会计安排来看,资产证化的会计安排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既可以采取表内方式,也可以采取表内的模式,这都是根据资产是否转让来确定的,而对于单纯只依靠表内安排的项目融资来说,则能够丰富其投资模式。具体来说,则是在表外模式下,项目投资人,也就是真正的原始权利人,将其所有的基础资产,完全转让给SPV,其最后所融得的资金是因为转让所得,最后应该属于非债务性融资。

(2)从融资的风险来看,由于资产证化的融资方式,是对既存权利的进行的证化,法律已经对其采取来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再加上,一般情况下,在进行资产证化的融资过程中,都会有第三方对其进行信用等级增级,对其进行信用保障,这样也使得资产证化的融资方式具有投资风险低,融资成本低,但是最后融资效率高的特点。而对于一般的项目融资,一般是都是对还没完工的项目进行担保,其融资的担保是该未完成项目未来的收益、效益以及第三方的保证,因此相对于资产证化模式,其风险明显是偏高的,一旦项目工程出现问题而不能按时完工,那么预期的经济效益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出现的经济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正是因为项目融资与资产证化的融资模式,存在着共性与互补性,这样也才有可能实现二者之间的联合,为这两种技术相互借鉴提供了可能。因此,也就产生了现在最新的项目融资模式,也就是项目融资与资产证化相结合的产物――ABS。

三、ABS项目融资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在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都亟需大量的资金,因此推动的融资技术的飞速发展,项目融资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衍生出新的模式,从现在已经在中国比较成熟的BOT模式,一直到90年代引进中国的ABS模式,都说明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融资技术和融资模式都在不断的进步。虽然,现在ABS模式,在中国应用的领域还不算多,人们对其的认识程度也还非常有限,但是,ABS模式确实具有其他融资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我认为对这种新型融资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对中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ABS项目融资,是指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通过在国际高等证市场发行证来筹集资金,在融资的过程中,除了包含项目融资的基本结构外,还加入了资产证化的技术,例如破产隔离制度以及信用增级制度,以实现在国际证市场上的发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资产必须是要能够产生一定的现金流,并将项目可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和收益作为偿还项目债券本息的资金来源。

四、ABS项目融资的主要制度

(一)ABS项目融资的破产隔离制度

由于在项目融资与资产证化模式下,都存在着破产隔离制度,由此可以看出该制度不论对项目融资还是资产证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由这两项制度相结合而产生的ABS项目融资模式,破产隔离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既不同于传统的项目融资模式,也不同于单纯的资产证化融资模式,ABS破产隔离制度既有二者共同的特点,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最值得一提就是SPV与项目公司之间的破产隔离制度。

由于SPV是资产证化融资模式里独特的机构,而项目公司是项目融资模式里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两者之间的破产隔离机制,既体现出了ABS项目融资模式与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出了自己独特之处。

SPV在法律地位上,应该具有当然的独立性,不附属于项目公司,一般而言,只要能够有效实现破产隔离,SPV可以采取的形式主要有公司、信托和合伙。而且由于ABS是以发行证的形式来实现融资,因此必须要所成立的SPV必须要有能够发行证的资质。同时,要真正的做到破产隔离保护,必须还要防止项目公司与SPV进行实质性的合并,这是由于,项目公司仍然掌握了对SPV转让的项目资产债权的所有权,这就产生了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的特殊形式,因此,我们不仅要保证SPV在形式上的独立性,还必须要在保持其在实质上的独立,这样才能防止在项目公司遭遇破产的时候,由于ABS特殊的融资模式,而被法院判处实质合并的可能。真正的实现破产隔离保护。

除了上述之外,由于ABS的特殊复杂性,因此要实现破产隔离保护,还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比如传统项目投资中破产隔离保护,将项目投资人项目的投资资产同其他资产隔离开来,以及将项目基础资产同项目公司的破产隔离开来,都是ABS项目融资模式中,破产隔离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

(二)ABS项目融资的信用增级制度

由于ABS发行的证是要在国际高等证市场上发行,对于其发行的证等级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对于寻求信用担保机构为ABS提供额外的信用担保,以弥补资产本身的信用质量,加强交易结构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给证投资者安全性带来了进一步的保障,这样也为ABS发行的证等级提供了保障。

具体来说,为了实现信用增级,主要是通过内部增级以及外部增级来得以实现。内部增级主要是由SPV证发行人提供的,主要依靠的就是基础资产本身所产生的现金流。而对于外部增级来说,形式就要多样话一些,可以通过银行担保,信用担保以及金融担保等不同模式来实现信用的增级。

ABS项目融资具有传统项目融资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新兴的融资方式,融资成本低,融资效率高,大大提高了资产的周转速度,而且其安全性更高,也无需担心外汇平衡的问题,因此,鉴于它特有的优越性,对于我国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值得利用和推广的融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志攀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篇11

参考文献

篇12

“多元文化”的观点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多元文化教育乃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视点。多元化与民族化的协同发展也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几点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看法。

一、建立多元化转向的民族音乐教育机制

1994年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确认了世界音乐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文化多元主义,并提倡“音乐教育要最广泛地尊重、吸取和接纳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把音乐教育置身于世界多元主义的范畴之内”。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为把握和处理好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欧洲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和形态、技术与文化这几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欧美古典音乐传统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西方音乐一元化”的理念。这种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撰写与使用上。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以欧洲音乐课程设置为核心,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音乐教育的民族性体现不强。在这种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需要进行全新的改革与探索。

二、构建以本土音乐教育为主、世界音乐教育为辅的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音乐是一种文化,是民族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它具有地域性与时代性,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并得到传承。中国音乐文化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共构而形成的,自身即是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晶并体现出鲜明的多元音乐文化特征。因此,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教学时,首先要充分保证本土音乐文化(尤其包括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落实,加大对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本土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一体化的新型课程体系。

我国具有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特点,音乐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开发原则实行三级课程开发系统: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二是地方课程体系,三是校本课程体系。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采用“重基础、强实践”的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艺术实践为基础,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平台,加强基础训练。同时,采取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音乐理论能力强、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应用型、复合型音乐人才。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理论教学环节,即通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建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以及音乐史论知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即通过专业指导性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表演所需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专业素质能力。创业教育环节,即通过创业教育学习及实践,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创新活动,指导学生的创业及创造思维的拓展。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当中,开设有中外音乐史、歌剧表演、音乐美学、交响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戏曲表演等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使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完全渗透到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

三、发挥本地区优势,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

音乐文化是用音乐语言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式,因此必然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要将民族民间音乐采风纳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从视觉、听觉与感官上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风采,从而加强音乐专业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黑龙江大学地处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是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居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在不断融合、同化、生存繁衍的漫长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绚丽多姿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风格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交融性,并由此形成了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音乐文化。

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学校应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可以组织学院音乐教师和学生每年到省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采风等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以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式的角度,从较熟悉的已有的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及相关背景材料入手加以研究。从音乐形态学角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整体风格,融入本土民族传统音乐元素而形成的综合性民间音乐风格。从音乐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地域属性及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征。从音乐传播的角度研究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与山东、河北、俄罗斯等移民祖籍地以及与周边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影响,形成本土的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调查研究,能使学生更好地探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民歌的产生、现状、民歌的内容、演唱的形式和风格等,然后把收集整理的音乐素材制成声、像、图组合的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把一些详细的研究性活动过程摄录下来制成光盘并选编在著作、教材中,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

结语

总之,在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下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富有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音乐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艺术殿堂的阶梯,对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