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8 19:29: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等职业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丰富了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高等院校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情况进行整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符合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符合需要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状况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随之改变,不再仅仅培养学生单一方面的能力,而是朝着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改进,即着重培养其职业能力。然而,要想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需要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法这三方面入手。
(一)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
教育模式的选定,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确定之后首先应该明确的事项之一。明确的教育模式,是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方法选择的基础,它决定着应该如何设置课程及选择培养方法,也是职业能力培养成败的关键。为了适应企业对高职生人才的要求,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适当安排学生实习,通过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即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的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过程中,应着重通过课程、教学、教材、师资四个方面的建设,构建“四化一体”的高职教育,从而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高等职业学校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以行动导向为基础展开的项目教学培养模式也不断渗透到高职教育当中,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高职教育随着企业人才的需要,在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工作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或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在转变生产方式或产业升级后快速适应新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
(二)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不同的教育模式,应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是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方面。要将课程模式从“本位学科”向“能力本位”转变,构建专业“一体化模块式”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依据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课程体系,设置以能力为主线,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为落脚点的“一主两翼”的课程开发模式,通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建立以职业属性为基础,转变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
恰当的教育模式和合理的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基础就是要有科学的培养方法,如果没有科学的培养方法,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就不可能很好的落到实处,更别说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了,因此培养方法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确定以后,恰当的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其能否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影响学生职能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应不断创新高职教学方法,把现今最新的社会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当中,如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课题教学法、目标教学法,亦或是可视化教学法、魔术盒教学法、分组交流法等,从而实现在情境中构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改革中提升素质、在合作中改善环境等职业能力培养策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二、评价及建议
(一)评价
第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比较早,并且政府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扶持,但对其研究和论著比较少。相关文献中国外学者及相关方在高职教育的相关领域的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更不用说具体方面的研究了。
第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更不用说在实践方面的研究了。因此,造成了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混淆,以致于培养出一部分只懂理论知识而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这不仅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不便,甚至在就业浪潮中被淘汰,使其与高职教育的目标不符合,甚至相违背,给学生和学校都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虽然我国学者及相关专业人士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具体,从不同能力的培养方面展开,但绝大部分只是进行定性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将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学生的能力与其对经济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联系起来进行定量研究。
第四,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在如此多的文献中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获取资料的手段也比较单一,仅有一两篇文章的资料来源于一手资料,其他基本上来源于二手资料,即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所获取资料。
第五,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注意到对该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集中针对教学模式(体系)或课堂设置,还有一部文献是就职业能力的某一具体能力来进行研究的,如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没有将职业能力这一综合能力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片面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是很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建议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框架,而且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专门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主体——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对职业技能熟练掌握,而且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从现有文献看,虽然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在数量上和内容都不断增多和加深,但对此方面的研究跟不上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进度及企业对人才结构要求变化的速度。因此,国家应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相应的优惠、奖励政策,正确引导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对于高等院校来说,高等职业院校应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快教学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及其他能力的综合培养,使高职生越来越符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参考文献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作者发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对学习主体没有充分重视,由此引发了思考和探索,并且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口,通过“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来呈现成人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研究意义。在呈现过程中,作者用到了文献、个案研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学习型组织、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三个理论为基础,形成了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一方面具有实用,另一方面通过个性以及个性发展理论可以评价成人的学习状况。
在构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作者呈现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企业的个案,分析了成人学习和个性发展等情况。同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将成人学习的形式划分为“问题解决导向学习”、“工作管理导向学习”、“文化建设导向学习”、“技能成长导向学习”,并分析了这四种学习形式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作者还以“需要”、“兴趣”、“自我认知”、“经验”、“职业角色”、“态度”等六个方面的个性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实际案例,剖析个性对于成人学习的动机、目标、观念、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最后,作者从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强学习团队建设,主要是从目标、定位、职权、计划和人员五方面进行建设;二是加强组织学习文化建设,主要是从理念构建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
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刘养卉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撰文,以甘肃省为例,对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现状:一是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以初中为主且青壮年居多。从行业分布来看,他们主要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活。二是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经历。他们主要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作,且务工稳定就业时间较差,其中缺乏技能是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三是返乡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家庭因素在返乡原因中所占比重最大。四是返乡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接受过职业教育,其中有89%的人认为返乡后接受职业教育有必要。据此,可看出受访农民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较高,普遍认为只有具备较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基于此,作者分析了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为:一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调查显示65%的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经费是自筹,政府投资只占30%,民间投资占5%。二是培训质量不高。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的时间短,培训内容匮乏,对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有限。三是培训内容滞后。务工人员所上过的或正在上的职业中学开设的专业极其普遍,涉及具体培养目标的专业较少,此外,也没有把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摆在突出位置。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发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建议:1.形成培训合力。合理有序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优势,使办学、培训主体多元化。2.强化培训保障。确保资金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师资保障,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3.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推广“订单培训”,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4.提高培训质量。根据返乡农民工的特点,灵活调整教育与培训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构
闫宁在《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本身对人本性的关注,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单纯的技能本位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应当从人的内在性出发,以综合职业能力重构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体系。
职业教育的本位,就是职业教育促进或成就什么样的人来建立这个本位。对高等职业教育影响深远的是能力本位思想:英语文化圈的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认为能力即技能,技能即操作,操作即实践,实践即为职业教育的特色;然而德语文化圈认为能力非技能,能力为整合体。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这样的两种解读模式。
技能取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最大的功绩是职业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建立以及DACUM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式,这种标准、体系如今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国家。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内涵就是构筑一整套的制度、课程、实训、教师体系,来确保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符合企业的要求,对职业教育而言,教育就是训练,以训练来促进人的技能获得。
“技能”化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顺应了工业社会初期的社会的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当今复杂的职业要求和人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刻、深厚的根基——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综合职业能力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就是将那些分割的七零八落的技能化的“能力”整合到一起,此外,综合职业能力力图将人内在的态度、价值观等一并纳入,似乎具有某种程度调和的意味。
2借鉴国际农业及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通过发达国家及地区与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发现,中等发达以上国家或者地区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均有优惠政策,在生产资料方面政府给予补贴式销售,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较低,而农产品则又采取政策性补贴.因此,农民比产业工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好,农民是一种从事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高尚的生态职业,学习农业类专业并不觉得低人一等.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农业高等教育是按照农业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规律、不断地循序渐进在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实现了持续健康地发展.相反,我国农业高等教育机构希望去除“农字”牌子,或者将农业类专业改成了类似工科类、商贸类专业,基本没有保持各自的农业特色,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学农业类专业没有出息,技术含量不高;其次,农业政策多、实惠少,农产品廉价导致农民增收极其缓慢,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投入比工科类少,如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投资,农业类基地只有工科类的70.8%,其实农业类基地占地面积比工科类大,土地成本投入、土地生产力没有计入建设经费之中,不利于农业类基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第三,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且琢磨不定、变化无常,各类保险公司推出的农业保险品种少之又少,而且几乎不愿意承接农业保险,伤害了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反过来也影响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3改革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态,从事制造、加工、纺织、建筑等工作,如若城镇户口者则称为“工人”,而农村户口者则被贬低为“农民工”,这可谓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导致人们也不愿意接受农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就更加突出.农业高等教育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各类农业高等院校只有使出花招“脱离农、林、牧、副、渔”,涉农涉林等农业类高校想尽办法去并入综合性大学,教学院(系)名称纷纷改名,改为工程、科学、技术之类.这些名称已经失去了它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意义,严重影响了涉农涉林等农业类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属于专科层次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谓佛头着粪.目前,农、林、牧、副、渔类专业招生政策虽可以享受降分录取待遇,但由于涉农涉林等专业压根不是考生及其家长心中的期待志愿,填报考生基本不多,新生到校情况更是郁郁寡欢,实际报到率比工科类、文科类低,以湖南省2010~2013年涉农类专业为例,农业类专业比工科类、文科类专业到校率低20%~40%.除了社会普遍存在轻农、鄙农、厌农心理心态外,造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一是公务员考试内容有利于法律、财经和管理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不利于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二是我国农场、林场及其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一直比较低,大多数处于半倒闭甚至倒闭状态,由于启用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成本比打工者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不多.三是农业类事业单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比较少,这些单位大多数是为解决行政管理部门超编人员而设立,或者其录用人才也要参考行政单位招考公务员模式.四是村级基层组织全部为民主选举,不能直接任命村干部,也不能在村级基层组织直接任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使涉农涉林等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又缺少了一个平台.五是我国没有采取类似国外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际会预留、空出很多就业岗位以便补充专业类人才的策略,尤其公益性质的农业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更加有政策性预留保障,这也直接影响了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六是出台的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治和生活等优惠待遇,与十分艰苦的基层工作、生活、学习实际条件相比,影响力显得微不足道,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总之,归根结底是就业影响了招生,进而影响了整个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由此一来,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十分必要,其中,首要的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政策改革.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议: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含农业高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本专业相近工作以及报考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尽开绿灯,如招聘资格不得随意提高学历要求,农业行政招收公务员以及参照行政单位的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总分的50%甚至更大比例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国有企业招聘技术人员总分全部或者80%以上用于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考试内容,私有企业招聘农业类专业毕业生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建议前10年每年给予1~2万元财政补贴);对涉农类专业学生从事农业生产行业者国家助学贷款给予免除,农业类院校招收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减免学杂费甚至完全免除学杂费(如学费、住宿费、其他代收费用,下同),对涉农类专业学生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4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改革
据测算,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从目前教育财政投入来看,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与普通教育大体持平,而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几乎没有收效,导致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基础办学条件较差.加之,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自我发展提升能力比较弱,很难办出各自特色,最终无法有效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由于政府投入远不能满足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需求,学生学杂费成为了各个院校办学收入的重要来源,学生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不降反升.以湖南省涉农类专业为例,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主体来自农村、大约占70%以上,按照湖南省2013年涉农专业学费标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费3000元/年(重点专业3300元/年),高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平均为3150元/年,住宿、书籍费和各种代收费等1400元/年,生活费用4000元/年,合计为8550元/年,完成学业每个家庭大约需要支出25650元/年.根据新华社多年报道的资料,从2003年~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年收入如表1,10年期间全国农村居民年均收入4724.2元,如果一个家庭以4口人计算(实质上只有3个劳动力、因1人在读书而非劳动力)全年所有收入为14172.6元,扣除生产物资开支、生活费用的话,基本上勉强能够供养一个子女接受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各级政府和院校实施了奖、助、贷、勤、补等多种措施,也只是僧多粥少,居高不下的受教育成本极大地抑制了广大农村子女迫切渴望学习需求.因此,尽快研究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成本与学费津贴标准、改革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在此,我们建议:第一,政府应该增加对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高等教育)机构拨款力度,提高生均值拨款比例,可考虑拨款比例提高到50%~100%之间.第二,对于农村或者城市贫困学生学习涉农类专业免除全部学杂费、对于城市学生(贫困学生除外)减免50%学杂费.第三,学习涉农专业学生每年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可考虑在3000~5000元/年之间.第四,国家各类助学贷款、奖学金、贫困生补助优先考虑涉农类专业学生并提高所占总数的比例,综合表现、学业成绩相当条件时优先涉农类专业学生,涉农类专业贫困生补助、奖学金评选比例可考虑比其他专业提高30%~60%的比例.
师资建设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协调发展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15%,目前政府公办高职院校该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仅为12.7%,尚未能达标,民办高职院校的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就更低于政府公办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聘任制度、评价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制度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一线教师中存在着学历结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亟待提高的情况。
2.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直接要求。同时,强调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需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制度,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这一政策的落实还不够,课程与教材体系职业化特点还不明晰。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和见效
第一,要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思想。高职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特色之处,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发挥长处。第二,要加强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特殊的目标定位,才能据此高屋建瓴地研究和探索具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实现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制定与市场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文件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根据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以销定产”,为市场培育“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据此,笔者学校总结长期办学经验,提出了“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办学宗旨,着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比例为1:1,编制理论标准和技能标准、编写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教材、注重实习基地建设,大大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2.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策划者,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努力的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需要融理论、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鼓励支持现有的教师参与产学结合、实践培训、校企合作等,提高现有师资的“双师型”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关键,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3。从职称结构来讲,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团队中占比越大对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从年龄层次来讲,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是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群体越大,教师队伍稳定性越好,兼职教师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通识教育的内涵
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的内容,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通识教育在欧美国家中又称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随着人们对大学教育理念认识的深化,现在对general education的译法已经基本取得共识,认为通识教育比普通教育比一般教育更贴近其本意。顾名思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使自己在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成为受专业束缚的奴隶。
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即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称为博雅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而是为了心灵的自由。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及道德水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耶鲁大学在1828年发表了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提出维护古典语文教育,排斥现代语文及职业性实用学科,轻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提出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训练和教养,充实具有知识的心灵,而古典文雅学科就是达成这种训练和教养的最好科目,因此应该拒绝实用性科目。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他在《大学的理想》(《the ideal of a university》)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自由教育思想。当然,随着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自由教育因为忽视专业教育而逐渐受到社会的抛弃,并逐渐为工业社会中的专业教育所取代。
2.1 通识教育在美国高校的发展。
1945年,哈佛大学提出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出适当明确判断的能力;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能力。
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经历了从次要到主要、从理念到实在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艾略特、劳威尔时期——通识教育理念的浮现;
第二,赫钦斯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各执牛耳的过渡期;
第三,科南特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平分秋色;
第四,博克时期——通识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
2.2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
在我国,提倡通识教育最早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他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偏重专科之弊,既在所必革,而并重之说又窒碍难行,则通重于专之原则尚矣。”明确提出了培养“通识”人才的目标。
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是生活大于专业,事业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二是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专识是特种生活的准备;三是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四是如果让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新民”,而是“扰民”。
清华大学在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实施以大类招生和培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经管学院实行按大类培养之后,从2003年开始,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机械学院等均纳入大类培养轨道。学生在低年级完成统一大类平台学习后,在高年级再进行专业分流培养。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实行了通识教育改革。
3.高等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历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高职教育的功利性太强,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导致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专业领域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基础训练和全面发展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所以,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对过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反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做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提出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岗位、技能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相应专业的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大多为培养岗位基本技能的课程,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社会责任感等非专业性教育的课程少之又少。
4.高等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途径
高职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应该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它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正逐渐为高职各大学所接受,在构建与通识教育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实施。
4.1 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推行通识教育。
根据我国高职的现状,针对我国高职大学生的特点,现有的思维方式设置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坚持按学科大类招生,在大学一不分系,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要加强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的学习,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主动接受新知识的知识结构体系,养成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能力。
所以高职大学在一年级人文培养的课程是可以不分系和专业上课的,从二年级开始专攻专业课程。基本上这种成材教育认为是基本功,训练做人的基本条件,然后才是专业,还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生为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应该允许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喜欢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就允许该学生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一块上课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
改革现行学习成绩评价办法,在考试内容上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考察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课程成绩可以考试与考查、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考勤与作业、讨论与论文等形式取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课外学分实施办法,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学生科研小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2 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高职培养的学生一定是具有某方面专长的人。因此,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永恒的目标,只是把专业教育的时间推后到高年级,加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丰厚的土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也要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在学习和工作中要不断地扩展知识领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167-01
转眼间,我到高校教书已经有7个年头,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从上课会脸红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能够对内容熟练运用的教师。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学生为主体。在设计教学方法过程中,做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其次,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组织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内容着重点的把握,还应该考虑到内容的延伸。随着网络深入生活,教师能够利用的资源更加多样化,互相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多,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何种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
作为青年教师,除了听资深教师的课,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我还参与了我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精品课建设,参加各种教研教改活动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工程预算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行业,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这是高等职业学校不同于一般高等院校之处。
暑假期间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政〔2012〕48号)等文件精神,我利用假期到某工地实践锻炼。
此次深入现场,到施工第一线,并与监理方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等多人交谈,了解工程具体形式,学习到真实的施工过程。不但深刻理解了书本上呆板的知识点,更获取了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下现场锻炼实习,我感悟很深,收获不小,有以下几点:
第一,因条件所限,目前我们的教学仍在理论结合实践方面较薄弱,学生接触工地和现场的机会较少,对现行规范和标准图集接触较少,识图能力较差,以所授建筑工程计量计价为例,在认真听取了工地师傅的建议后,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不但要将理论知识、工作原理讲解到位,还需加强实际建筑施工图纸应用,加强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第二,有条件应带学生多去工地参观实习,包括认知一些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建筑材料。此外,应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加强规范、标准图集的内容渗透,使学生有机会多接触施工图、现行规范和标准图集。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既可以请行业专家走上大学讲台,也可以采取多种灵活方式进行,如聘请企事业专家参与校内教学,使校内、校外真正成为完整的合作教育体系,邀请一些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讲学、讲座;并且定期邀请专业能工巧匠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另外,聘请一些来自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直接参与课程教学等,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第三,此次高校教师到基层企业锻炼,建设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使我们参与到一线施工现场建设中去,通过锻炼发现自己的不足,从原来“黑板上弹钢琴”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更牢固的掌握实践技能,并且接触到一些新技术、新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企业针对出现的问题也会向我们咨询,并且有技术人员询问计量计价软件相关问题,使我意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是一句空话,怎样使企业功利性与学校公益性更好结合,怎样缩短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过程期,怎样以就业为指导,以职业为载体全面发展,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高职是一种提炼更好为人服务,为企业的服务的教育,针对企业的需求,结合学校的教育,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开发的宗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于工作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教师能力。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段话: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例如种豆,则种豆始终一切应行之手续,为一课。每课有学理,有实习,二者联络无间,然后完一课即成一事。成一事再学一事,是为升课。自易至难,从简入繁,所定诸课,皆以次学毕,是谓毕课。定课程者必使每课为一生利单位,俾学生毕一课,即生一利;毕百课则生百利,然后方无愧于职业之课程。这段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段话,怎样将职业教育的理念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完善教学方法,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才施教”。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国际竞争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整个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最主要的创造方式,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制造业是国力竞争的主战场,制造业的兴衰也印证着大国的崛起与衰落。制造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有大批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为制造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世界各国开始再次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纷纷实行再工业化战略,力求在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竞争中建立优势和占据产业链的上游位置。因此,在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并有可能再次对世界大国国力的此消彼长造成深远影响的关键时间节点,基于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国创造”的迫切需要,研究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发展趋势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支撑中国制造的因应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下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战略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开始调整政策以应对经济发展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以及与制造业的融合,使得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的调整。
1.制造业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各经济体和劳动力市场影响巨大,尤其对以虚拟经济为主的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冲击更巨,以至于一些国家至今仍未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在此背景下,美欧发达国家开始再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以推动制造业的振兴复苏。如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日本《2014制造业白皮书》,英国《英国制造2050》等。发达国家近年来的制造业振兴战略及其相关内容。目前,高端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回流态势已经出现。金融危机后,在奥巴马政府一系列复兴制造业战略的政策推动下,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2009~2012年美国制造品出口增长了47%。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的研究报告指出,汇率、页岩气革命、劳动力成本缩小等因素,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复苏。然而,美国制造业回流,不仅仅是美国能源成本、物流成本下降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导致的制造业回归,更是新的产业分工模式构建,是引领智能化生产方式,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制造与服务一体化布局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是培育构建网络平台型产业分工的产业基础。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一些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各国争相介入国际分工争夺战,并试图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由此,制造业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2.新一轮科技革命成为推动全球制造业变革的主要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3.“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处于跨界融合和群体突破爆发期,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形成。围绕数字竞争力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打造网络强国成为全球主要大国的共识。也正因如此,“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均强调,由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进行结合将带动整个新一轮制造业发展。从生产方式看,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由此,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并随之带来制造业发展模式、创新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化。
二、推动制造业振兴下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世界各国在制定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发展中,尽管各国依据自身情况在发展侧重点上有很大不同,但是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高质量、终身化、创新性的职业教育,建立世界一流的技能体系作为应对挑战最重要的策略。
1.发达国家强调建立满足未来需求、层次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不断创造出金融繁荣,由此,美欧一些发达国家在虚拟化经济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也因而渐渐丧失了其在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由于虚拟经济的高度发达,导致金融商业类人才培养过剩,而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开始积极推动制造业回流,但其政策努力却受到人才供应的制约。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Manpower2015年7月的最新人才短缺调查显示,全球人才短缺并没有显示出消退的迹象,38%的全球雇主表示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全球雇主面临人才短缺的比率攀上7年新高,在受调查的42个国家或地区中,技术工人依然是全球雇主最难填补的职位[1]。同样另一家著名的麦卡锡咨询公司(Mckinsey&Company)的研究报告显示,欧美等国只有43%的企业能找到所需的技术工人。而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日本雇主的人才短缺问题最为严峻,83%的日本企业表示难以找到适合所需的技能人选。对此,发达国家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建设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满足高端制造业回流对未来技能需求方面。部分发达国家针对高端制造业发展专门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如英国政府在2009年制定了《英国技能和工作2020目标》,提出到2020年,要进一步加强技能、就业和经济政策间的联系,实现技能开发体系的连贯性、平衡性和整体性,使英国在技能、工作和生产力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2]。2011年英国《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改革计划》,提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有清晰晋升路径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透明、灵活、世界水平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开发体系[3],并在2014年推出国家学院计划,为国家急需的产业领域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至今已成立了先进制造、数字化、风能、创意产业、核能等7个专业领域的国家学院,成为继续教育学院和技术学院、中学、高校等教育机构与雇主之间的桥梁。2009年,美国《技能战略:确保美国工人和行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能》报告,提出要对生涯和技术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发展更具适应性和结果驱动的生涯和技术教育,提升生涯和技术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4]。2012年7月,美国先进制造伙伴关系指导委员会《赢得国内先进制造竞争力优势》报告,报告支持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计划》,并提出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主要职能。
2.发展中国家积极扩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以及新兴大国印度,依靠劳动力成本因素和资源丰富等优势,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然而,这些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特征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落后,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与劳工素质的普遍偏低,极大制约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显示,上述国家工人工作效率仅为中国工人工作效率的65%-70%。作为世界新兴大国,金砖国家的印度、巴西、南非等国都极其重视教育问题,其教育投入占国内GDP比例都高于中国,分别达到4.1%、5.3%和6%,但其投入极不均衡,职业教育投入资源不足[5]。以新兴大国印度为例,作为一个地域相对广阔、经济发展快速、人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印度并未能够向年轻人提供足够的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将人口红利转化为经济红利。除了电子信息等少数行业,印度技术技能人才在规模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所需。而同样作为发展中大国的金砖国家,南非和巴西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较低水平,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发展职业教育置于更广泛的公共政策视野下,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任务,强调如下战略: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积极开发面向全民,特别是更多面向经济社会地位较低、失业人口、青年人的培训机会,促进他们与经济社会更好地融合。如印度政府在2009年《国家技能政策》,提出到2022年,创建一个在城乡、组织、性别及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技术技能开发与培训体系。2010年,南非《国家技能发展战略》,提出建立明确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促进继续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发展,提高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支持企业、非政府组织及社会机构开展培训,积极发展生涯和职业指导。国际劳工组织(ILO)2010年在《实现可持续及均衡发展的技能型劳动力培训战略》中也强调,确保全球所有国家公民,特别是弱势人口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机会,使公民在工作世界和培训机构间建立更紧密联系,使之成长为适应迅速变化劳动力市场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
三、全球制造业竞争新格局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全球制造业格局进入加速调整期,新的科技革命和创新竞争驱动整个制造产业发生变化,而产业的变化对支撑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也为培养制造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能否适应制造业对人才规模的需求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一些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制造产业部门和生产业态将被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部门和业态所替代,因此对高端岗位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据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未来5年我国机械行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量约在400万人左右,石油化工行业需求总量在150万人左右,交通运输行业需求在100万人左右。而据统计,近3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制造大类专业年均招生和毕业生规模都低于50万人。与此同时,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的是中级以下的技术等级证书。另一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错位的问题,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本身也是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既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又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但由于本地生源不足等因素制约而导致了当地急需的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的严重不足。因此,能否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制造业竞争的需求,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能否适应制造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目前,制造业在整个制造环节日益呈现出注重通过智能化生产和优化流程提升制造品质的趋势。这一变化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员工不再是单一的操作工,而主要是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和产品的设计者,需要极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具备跨学科的复合型能力也将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新特征。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程度还尚未达到较高的程度,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致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不能随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同时,在专业设置上,狭窄而界限分明,在能力培养上,重操作技能而忽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能否适应制造业对建立适切专业的需求
应对全球制造业竞争新格局,《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优势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的装备创新,并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的突破。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应上述领域的专业准备明显不足,对产业缺乏前瞻性的专业布局。许多职业院校针对重点领域对专业进行调整,然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没有随之进行有效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甚至硬件设施都难以适应产业调整的需求。因此,适应制造业发展重大战略调整的需求,建立适切的重点领域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中国职业教育应对制造业竞争格局的因应策略
为应对全球制造产业竞争、迎接新工业革命挑战,中国政府了《中国制造2025》。而围绕实现其提出的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必须在以下方面获得突破,以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提供人才支撑。
(一)优化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布局
加强对制造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开展针对制造业人才总量、结构、分布等情况的调研,为制造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导和依据,以合理统筹职业院校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区域布局、院校布局、专业布局和结构布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大制造类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大幅度提高面向先进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与此同时,各职业院校应结合地方制造产业结构及其地域化分布等特点,探索地方政府、产业、学校如何加强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建设办学和培训基地,更有定向性地培养制造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人才。
(二)确立服务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专业战略
面对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各职业院校应确立科学的专业转型调整发展战略,及时调整专业的服务面向,完善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要求,职业院校应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领域积极设置相关专业,着力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同时针对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转移的趋势,合理调整升级原有专业大类的培养定位,使传统装备制造等工业大类专业向工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专业点升级。
(三)提升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实训设备配置水平,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职业院校的教学和实训更加适应现代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要求。职业院校应将培养质量放到最核心的地位,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特别是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制造业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置,形成与先进制造业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把《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知识领域内容纳入到专业与通识课程中,以此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适应制造产业创新的需要。
(四)打造高水平的制造业领域师资队伍
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因此,从政府层面,应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和编制、用人制度的改革,完善制造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政策规定,支持职业院校按照有关规定积极聘任和引入制造业重点领域高级人才。从职业院校层面,优先引进和培养相关制造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同时积极制定相关领域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通过实行相关领域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一流“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营造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营造环境首先要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各级政府应协调各部门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时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高度契合。其次,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以及初步的职业意识。三是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的巨大作用,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从而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李士梅 程宇 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
依据《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4)相关定义,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二)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1998年,《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职业学校是高等学校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确立了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本文所指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高职院校所实施的职业学校教育,不包括普通大学下设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
(三)投资及企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
一定经济主体将一定数量的资财投入某种对象或事业,以期取得一定收益或社会效益的活动即被称之为“投资”。
企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预期的目的或利益,而对高等职业教育所进行的资源或条件的投入。其投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企业劳动力特别是劳动者智力的再生产,如企业开展的职工培训、进修,企校联合办学等。二是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社会支持,如企业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捐赠等。
二、企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决策评价模型的选取
考察企业投资高职教育的根本动机和内在机理,需要对企业高职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和风险分析。成本收益及风险分析是企业高职教育投资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决策依据,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投资领域,确定企业高职教育投资的各项成本收益和风险,企业可以根据量化指标做出科学决策,在利益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资到高职教育中来。
(一)成本
即为了获得某种预期的收益和服务而付出的代价。企业投资高职教育的成本就是企业投入高职教育的时间、经费、教师、组织实施中的人力等数量和质量概念的总和,既有固定成本也有因某一投资项目新增的变动成本;既有实际投入的人、财、物成本也有因舍弃其他投资项目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全部成本项目均可以在企业职业教育投资的财务账目中直接查找相关会计账户,可根据需要对各个成本项目加以区分、选择从而计算出最准确的成本数额以反映企业因投资高职教育而实际发生的成本。
(二)相对于成本费用而言
企业投资高职教育而产生的收益较为复杂,按照收益取得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收益和间接投资收益。直接投资收益是指行业企业投资高职教育而直接取得的收益,包括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企业经营活动而直接获取的产出、因使用职业院校学生而相应节省了在劳动力市场上直接招聘员工而支付的薪资、用于对新员工因不熟悉职业技能而产生的培训费用等;间接投资收益是指因投资高职教育而产生间接收益,主要包括使用职业院校实习生而获得了熟悉并认同企业的职业从业人员、赢得技术人,获得科研支持、提高了生产率并减少了废品率、增加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得到客户以及供应商的美誉、提高社会声誉、减少向社会上招聘员工而产生的广告费和中介费等。间接收益的特点是有些收益无法量化,但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借助某些指标来衡量,或将一些非经济收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收益。
(三)投资风险,即企业在投资于高职教育过程中会由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影响投资目标的实现
如企业作为主办方投资高职院校会有经营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教育市场风险和自身经营风险等。政策风险,如国家相关教育政策调整、对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收费管理等;教育市场风险,如学校过多、学校规模扩大、适龄入学学生减少等导致教育市场严重供过于求;自身经营风险,如教师队伍的难以稳定导致学生和家长的不满,个别投资人的急于收回投资等短期行为引发资金危机,校园伤害等突发性重大事件等。一般投资风险与投资报酬成正向变动关系。
(四)基于投资效益和风险权衡基础的决策模型选取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风险承受能力一定的条件下,收益大于成本(即投资效益)的预期是人们经济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教育的投资也主要是以追求效益为目的。同个人的教育投资行为相似,企业受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其教育投资行为至少应符合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投资的预期收益贴现后应不低于投资成本,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的投资净收益NPV≥0。二是企业对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或内含报酬率应不低于企业对其他方面投资的收益率或内含报酬率,即IRR≥IRR1。企业在其他收入或投资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对教育的投资规模主要取决于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和对其他物质资本方面投资的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及预期收益率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量。企业在对投资效益和风险反复权衡的基础上做出投资决策,决策是否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要求?则可借鉴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模型来进行评价,如图1――教育项目投资效益风险权衡模型。[1]
假设企业投资方案中有教育投资项目d1,和其他物质资本投资项目d2,两个项目的效益指标和风险指标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评分值(或指标相对优属度)分别为B1,B2和R1,R2(风险是逆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风险评分值R越大,风险越小),效益指标的权重为wb ,风险指标的权重为wk =1―wb。若两项目B1>B2,但R1
Z1=wbB1+wkR1=wbB1+(1―wb)R1
Z2=wbB2+wkR2=wbB2+(1―wb)R2
效益与风险权衡,就是对其权数进行斟酌。设两方案效益权重的平衡点为w0,则Z1=Z2,即wbB1+(1―wb)R1=wbB2+(1―wb)R2。
若投资决策者的效益权重小于w0,则第二种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即对物质资本投资方案较优,若投资决策者的效益权重大于w0,则第一种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即对教育投资方案较优。
当然,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许多企业除了追逐利润和经济效益外,还热衷于追求社会性的利益,如对教育等公益性事业提供大量资助和捐献。所以企业对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可以分为两中:货币性的经济收益,如利润等;非货币性的社会收益,如社会声誉等。企业对非经济性的社会目标的追求,并不是因为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而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日益社会化、财产组织形式日益社会化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规模和投资能力大小等灵活运用教育项目投资效益风险权衡模型进行投资决策。
三、基于高职院校作用视角看企业投资高职教育之有效途径
根据教育项目投资效益风险权衡模型,要激发企业投资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投资高职教育的动力,必须在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水平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平衡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从高职院校作用的视角来看,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投资项目尤为关键。
(一)创办或入股高职院校,直接投资高职教育
企业拥有相对雄厚的财力和物力资源优势,具有密切联系市场的优势,熟悉所在行业生产技术特点,了解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深刻认识,在开展企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制定企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制定职业技术标准、沟通职业教育信息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借鉴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企业出资兴办各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培训中心,或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不仅可以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为自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而且是使高职教育朝大众化、普及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分享办学效益。
(二)突出企业特色,定向培养人才,间接投资高职教育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量需求各种应用性技术型人才,企业都有各自特定的技能要求。而普通高职学校所输送的主要是各种水平和层次的通用型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通过采用订单式、产学合作式、工学交替式、专业冠名班式等培养模式投资高职院校,提前介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企业所需的特定人才,这不仅可减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培训成本,而且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具体途径如下:
(1)投资参与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企业支持高职教育的教学、实习及教学条件的改善,直接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如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根据市场信息和企业人才需要及时调整、修订职业教育课程,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现场培训法、单元培训法、程序培训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企业提供的训练课程可采用单元模式,结构更加灵活,不受时间限制;可根据需要将教学内容分别在学院和企业车间等工作现场实施;工读交替的课程主要由企业帮助学院解决学生的一年教学实践,并且支付给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的报酬。企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学校教学顾问小组,定期与学校教师研究教学问题,参与教材的修订等。企业可与学院建立联系,签订教学合作协议(学院接受企业经费,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确保教学内容反映企业需求,联系企业实际,并根据企业行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此外,企业大力支持职业学校的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将最新的设备、机具等送给学校供教学、实习或职业培训服务使用,同时积极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岗位。
(2)充实、优化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企业具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针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差、适应就业岗位时间较长等弊端,可发挥企业技术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优势,聘请他们担任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兼职教师加入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但有利于宣传企业产品、选拔优秀毕业生进企业,还有利于企业知名度的提高。
(3)对于一些难以吸引毕业生就业的特种企业和行业,如煤炭、采矿、师范等 ,可采取招生时就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由所在企业或行业投资培养,毕业后,该生到协议单位工作一段时间。
(三)提供捐赠,根据需要设立专项基金、奖助贷学金等,资助贫困大学生,减轻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成本分担
捐赠即可以是无条件的给予,也可以是有条件的资助,受赠的学校应满足捐赠者提出的诸如代培、技术转让等交换条件。同时,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对捐赠的企业适当减免税收或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向高校捐资,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企业着眼于远利益,不限于对实物资产回报的追求,而是追求企业声誉、品位、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无形资产的回报,追求企业伦理价值的展现,追求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塑造,追求企业品牌的提升和企业内涵的延伸,当然其所带来的收益也是长期的、持久的。
(四)产学研结合,投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合作与开发,创建科技产业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
由企业向高职院校提供科研培训费用,以获取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和培训企业相关人员,也是发达国家企业投资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合作模式如下:
(1)通过技术市场从高职院校转让科技成果。企业通过国家部门、地区或行业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技术市场、技术交易会、洽谈会、难题招标等从高职院校转移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需求量大面广的成果。
(2)高职院校出人力和设备,企业提供经费,在高职院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纳入双方的工作计划,按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开发或超前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国家产学研工程,按各自的优势组合,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协调下,共同将科技成果产业化。
(4)企业在生产要素上与高职院校的人才、智力、成果、资本等方面组合成合资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技工贸一条龙。
另外,科技产业园区是一种高技术应用区,是知识密集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它的特点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参加开发高技术工业。学校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把最新成果、最新技术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企业可以依靠学校的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企业投资科技产业园区的创建,是企业投资高职教育,转化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一种有效形式。
(五)购买债券、教育彩票等有价证券,采用BOT等国际通行形式投资高职院校后勤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
高校后勤所涉及的领域是很广的。从大的方面说它包括两大系统:一是与教工学生生活相关的后勤保障系统,如学生食堂、公寓、医院、浴室等。二是为学校工作、生活服务的各种后勤服务系统,如校园网、通信、自来水、煤、暖气网、教学与生活设施的维修与物业管理等。进入社会资本市场引入社会力量承办后勤生活部分,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方向。随着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学校办学活力增强,校企合作加强,实现全面“双赢”。
(作者单位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姜洁(1977―),女,湖北黄冈人,硕士,讲师,注册会计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会计教学及实践。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研究――基于高职院校作用的视角》项目(编号:G2014B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l] 杨青.投资评价[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2.
高职教育自1998年开始大规模扩招,当时的办学的基础条件并不具备,有的只是在中专技校的基础上换块牌子,师资也是内部挖潜,或者是东拼西凑。在生源方面不断降低录取的标准,甚至出现了抢夺生源现象,质量根本无法保障。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所限,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众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对初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金融危机过后,国际形势急转直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样面临困难,企业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了主流认知,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有了质的改变,高职教育明显滞后,表现为极不适应。
2.高职教育的方向偏移
高中毕业生选择高职院校本来是市场经济的需求,后来逐渐演变成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这与严酷的社会现实关系密切。高职生的招生是在普通高校录取后开始,被视为“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就业后的待遇较低,而且被热门的机关公务员招聘拒之门外。
3.专业特色尚不明显
我们从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可以看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高学历的人才似乎并不缺乏,许多学士硕士都在委曲求全地寻找基础性工作,这些岗位却是高职教育的强项。在企业看来学历只是作为学习能力的考察,职业能力才是最关键的。我们高职院校的专业设计雷同,热门专业扎堆,并不适合高职生就业。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使用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本身就是舍本逐末,既不能抢夺本科硕士生的饭碗,也把自己的特色丧失已尽,最终得不偿失。
4.实践不足导致就业压力
在社会的需求中,有理论知识和有实践能力是对高职生的基本要求,而且更看重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单凭学历教育和短期的实习很难解决,必须在走出校门之前就要有所历练,就职后应该很快就能进入角色。虽然高职院校也有一定的实践课程,但是由于专业设计缺乏特色,专业不专是普遍现象,找到对口的企业也不容易。专业结构的失衡,使毕业生与行业、企业的粘合度降低,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不高。虽然在就业上采取了诸如“学校推荐,学生自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措施,但是企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毕业生有时先天不足,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重重。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1.控制高职办学规模,适应国际化需要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国际化要求,低层次的“伪专业”人才遭到抛弃,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适应市场全球化和产业发展国际分工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要控制和压缩办学规模,集中优势资源开发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专业。这就需要开拓视野,开发和利用先进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大力开拓高职毕业生海外就职渠道。
2.实施强专业战略
高职专业不适应职场的需要,主要问题是不能突出高职的专业特色,门类众多的专业具有独有性的不多。强专业,就是各高职院校不求“五脏俱全”,只争“唯我独尊”,不敢说天下第一,别无分店,也是专业设置首屈一指。同时,各高职院校还要和本地的经济状况和企业布局联系起来,在培养层次、学科特色、服务区域等方面正确定位,一两个强专业就会带动整体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形成正面的鲶鱼效应。
3.把实践第一的观念贯穿始终
高职院校要侧重于培养理论应用性人才,大张旗鼓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放在首位,充分利用科学实验、操作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锻炼平台,把工学结合的方针贯彻到底。
4.打通求学和就业之间的堰塞湖
高职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取决于实用和有用,有了独特、超强、唯一的专业特色,就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到高职教育中来,使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路径更加开阔。这个瓶颈产生的原因来自院校和社会的对接不畅,解开这个死结同样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高职院校要十分重视产教结合,在确定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优势专业后,适时开发多项辅助课程,形成一专多能的专业结构,成为综合型的技能人才,创造出培养素质型、能力型、实用型人才的新机制。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文“career”,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原有“道路之意”,可以引申为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强调随着时间流逝赋予的责任。职业生涯涵盖了个体一生的发展历程,它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工作,承担职务的职业经历或相继历程,是伴随个体终身的动态发展过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前身是职业指导,随着时代和理论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逐渐浮出水面,登上了历史舞台。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职业生涯教育运动的开始。
根据向阳生涯的专家指出,推动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指导是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市场提供大量的专业的中国职业规划师来共同推进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
可以具体理解为以下几方面:
1.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职业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活动之前要制订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并紧紧围绕最终目的而规划、组织和实施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应有固定的机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的人员、专门的活动或教育场地等。
2.职业生涯教育是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始终;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职业生涯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应连续不断地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知识、能力、期望水平等的提升,职业生涯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等。
3.职业生涯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
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并将其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具体包括: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大胆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渐探索出一些适宜职业生涯教育指导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调查发现,在实践中,职业发展教育还存在几个不足:
1.职业生涯教育缺乏系统性。
就业指导只局限于毕业生这个群体,只局限在就业这一个环节,而对非毕业生、对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与帮助。其实,大学生的就业与此前的学业、此后的职业和事业都是一个整体,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缺乏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发展(职位-职业-事业)、学生需要的实现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高低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即学生能力越强,事业越成功就越能实现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以及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实施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与方式肯定应有所不同。
2.职业生涯教育缺乏协调性。
将学校和专业的就业情况作为衡量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就业指导如何反过来促进学校和专业的发展,做得还很不够;注重将大学生推向社会,对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服务社会、获得成功缺乏指导,没有将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和谐协调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含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绝不仅仅是就业部门的事情,光靠一个就业部门决不可能实现职业发展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校教务部门、招生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含学工部、团委、院系学工办)也在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他们的工作如何与就业部门协调增效呢?此外,专业院系的领导、老师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因为这关系到院系、专业的发展,说到底学生有出路老师就有活路。
3.职业生涯教育缺乏科学性。
现实中的职业发展教育缺少科学理论指导,很多人凭借过去做毕业生分配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业信息收集与工作甚至行政工作的经验开展职业指导。很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可以用“七个一”来概括:挂了一块牌子、建了一个网站、引进了一个系统、办了一份报纸、成立了一个协会、开了一门课、出了一本书。职业心理测验与职业咨询有相当高的专业要求,搞不好不仅不能帮助人甚至还会害人。课程教育这一块国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更没有统编教材,当然也几乎不可能统一,课是要开,可怎么开,讲什么?另外,我国政府至今没有出台权威的定期更新的职业词典,社会上究竟有哪些职业,这些职业如何分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系统的解决。
三、推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建议
1.要根据职业生涯教育特点进行科学整体的规划。
职业生涯教育需要专业化,包括课程和教师的专业化,职业生涯教育研究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职业生涯教育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从基础教育开始,整体规划实施。教育要与劳动,学校要与社会、企业协调配合,整合多种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2.职业生涯教育的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
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论述可谓众说纷纭,对其属性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但对高等职业教育是否体现其属性几乎没有涉及,是否反映其属性鲜有探讨。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离其属性尚有一段距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回到其属性的轨道,沿着自身的本质属性前进。
一、高等职业教育回归“高等”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学教育之后实施的专门教育,确切说是高中阶段后进行的各种专门教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p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1997年版的描述,高等教育为“第三级教育”。“第三级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ISCED5)有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第二阶段”(ISCED6)是“通向高等研究资格证书”的阶段,即获取博士学位的阶段(博士研究生阶段),这同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全日制高等教育,还是成人高等教育)划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是一致的。足见,无论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还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完整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四个层次,而专、本、硕是基本的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偏离“高等性”在于既偏离高等教育的完整性、偏离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又偏离高等教育的基本层次性。具体表现是高等职业教育终止(终结)于专科层次,本科及以上层次与高等职业教育无缘。高等职业教育失去了内涵发展上升的通道,失去了发展内在的驱动力。由于高等教育体制层面、决策层面封闭了高等职业教育突破专科的层次,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定势地被看成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最低挡次。高等职业教育与专科划等号,其信号是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四等公民”,其社会影响不言而喻。一些地方、一些教育部门并不把高等职业教育当回事,高职已不属于大学之列了。
还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本来面目,一方面,使一部分本科院校恢复其高职教育的身份,另一方面,使一些师资力量雄厚,实训基地建设已具规模,校企合作融洽,市场导向良好的高职院校“专、本”兼招,一旦条件成熟以“本”为主,可考虑招“硕”。高等职业教育回归“高等性”方可使其内涵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使高等职业教育看清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不会因盲目升“本”而舍掉职业教育的根本。相反,高职院校“专升本”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削弱,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加强,而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的发展,而是从根本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二、高等职业教育回归“职业”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起步价”、不是高等教育中的底层,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而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研究型、工程型、技术型高等教育,不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工程人才、技术型人才,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这种职业性在制度层面、决策层面并未得到认可,其表现是高等职业院校只能发专科文凭,只能证明学生是否专科毕业,别无其它。于是,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高职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也就是说,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拿专科毕业证书,而且还要拿职业资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只能由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率衡量。这意味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具有“职业性”,是否是合格的高职院校不是由学生是否获得毕业证书,是否受企业欢迎决定,而是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考试一锤定音,即看高职生是否能拿到他们的考试合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冠之以“职业技术学院”名实不符。
高等职业教育回归“职业性”的关键是使其毕业文凭与相应的职业资格等值(划等号),同时,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相配套,建立“职业学位”制度。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能授予“职业学位”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吗?全日制的非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授予学位,非全日制的成人高等教育亦可以授予学位,唯独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授予学位,是歧视还是看不起高等职业教育呢?还是不信任高等职业教育呢?
高等职业教育使其职业性名至实归的重要途径是毕业文凭与职业资格挂钩,推行专业学位(职业学位)制,克服眼下高职院校发毕业文凭,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发职业资格证书的状况,使“双证书”合成“一证书”,使高等职业教育同学位相联系。高等教育学位的授予有两类:一类是学术性学位,另一类是专业性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6年7月22日颁发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其目的是“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专业人才”。如果说法律、医学、建筑等是以律师、医师、建筑师等职业为背景可以授予专业学位的话,那么,高职院校则是最典型以职业(岗位群)为背景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有充足理由授予专业学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订的ISCED1997版将“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ISCED5),即高等教育的专、本、硕阶段分为A、B两类,ISCED5A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精技术专业的课程”;ISCED5B为“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ISCED5B的课程计划实际上是“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ISCED5B“主要设计成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对学习完全合格者通常授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有关资格证书”。
ISCED5B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等内容上完全相同,因此,ISCED5B也可称之为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或技术教育类型。ISCED5B可授予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学位,不仅有学士职业学位,还有硕士职业学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然与ISCED5B从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上讲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其它全日制高等教育一样,均以完全高中文化程度为入学条件,为什么不能按国际惯例对“学习完全合格者”授予“职业学位”或“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有关资格证书”呢?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名正言顺的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呢?
三、高等职业教育回归“大众(普及)”的属性
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什么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什么要在高等教育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呢?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面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职业教育具有民生性,具有全民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教育,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其数量之庞大可想而知,而我国目前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如果将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占比重提高10倍,使其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要成倍的扩大,否则,难以满足生产第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社会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但各类社会人才在数量结构上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若比例失调,不仅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会造成人才结构供需失衡,使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失业,使一些企业招不到需要的大学毕业生缺乏人才,使两种矛盾的现象并存。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需要科学家,又需要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高技能人才,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大体以10倍级累进,如数十万的科学家,数百万的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数千万的高技能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重担落在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肩上,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由高等职业教育完成,高技能人才一般靠本国培养,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高技能人才只能寄希望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寄希望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点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理应大,以“大众”为起点,调整普通高校在校生的结构,使高职院校在校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7%,提高到65%以上,达到近期在校生总数1000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校在校生总规模应逾千万人,否则,难以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调整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使研究型大学、工程型和教学型院校、高职院校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有人认为他们之间的比例以1∶20∶40为好,按此推算,目前应将近100所本科院校转为本科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客观上讲,许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不仅从事高技能的工作,而且不乏经过职业院校“回炉”后再去从事高技能工作的毕业生,与其这样走弯路,不如扎扎实实地定位于本、硕高职教育,既可以使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合理,又可以使高等职业教育专、本、硕的层次鲜明。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回归”其高等性、职业性、大众(普及)性的关键不在基础操作层面,必须从制度层面、决策层面解决问题,唯此,高等职业教育才有大发展,才能培养数以千万计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节选).
[2]究竟谁把“高职” 不当回事[N].教育文摘周报,2008-09-10(5),转引自新民晚报,2008-08-08.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5]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的定位.育人网,2008-09-03.
[6].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14(2).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承担了很多技能工人培养的责任,而缺陷是传授的技能多,给予的知识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不能只给知识和黑板上的简单技能,要与企业的需要、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形式趋势结合起来传授知识,提高技能。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必然的因素。究其缘由有两方面:一是由职业教育在我国国民经济、政治和社会中起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二是由职业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起着特殊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广泛性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将影响中华民族全民族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一个民族是否有希望,能否跻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列,关键在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也着重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广泛性和技能素质的全面性,决定在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纵观培养人才的全面性,职业教育不仅仅培养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更注重于对劳动者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全面提升。这恰恰正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形式教育的特色。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全民族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休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说是培养人才的生产线,它所培养的实用型人才直接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对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直接明显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从实际状况看,各地区最需要的是能走进车间和工厂里的人才,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服务,为本地农民、农业和农村服务。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充分考虑一下几点:
1.高职教育本质的定位
高职的本质定位应该是姓高名职,高职之高不宜越位,高职之职不可缺位,高职教育不能错位。高职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具备职业教育的特性,它有着其本身内在的本质要求和特性,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基于认知规律特点的基础知识体系、基于岗位特殊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体系等多方面系统,其整体体现出“高”与“职”的两大属性结合与统一。高职教育要把质量放在特色上,本质定位于专科,不要动不动提出升格为本科的口号,升本只能把高职教育办成压缩型本科,重蹈专科覆辙[3]。要把高职教育定位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上,并努力实现高素质与高技能的统一。
2.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定位
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应定位于校企联合与工学结合的模式。其主题思想是工学结合,在学校实现学教“企业化”和在企业实现学练“教学化”。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一线“零距离”的工学结合形式。高职教育离不开企业,企业发展也离不开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只有与企业联合办学,发挥企业优势,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企业也只有与高职教育合作培养人才,才有强大而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才有强大竞争力和强劲发展力[4]。
3.高职教育教育观念的定位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所以要转变一些教育观念,定位好教育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从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教育观念;从知识传授型转向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结合的教育观念;从单纯对学生智力因素转向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智商与情商结合的教育观念。
4.高职教育就业率的定位
高职教育不是培养科研人员和研发人员,而是培养来则能战,战则能行的有素质、有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所以就业率应该定位于百分之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的拔尖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知识层次,以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5.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定位
高职教育要长久发展下去,必须分析好、找好出路,要放眼全球,与时俱进,把高职教育定位于:立体化发展、系列化和多样化发展、国际化发展、市场化发展、信息化发展等。
高等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要大力发展好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国家政策要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社会要全方位扶持。学校要积极探索,主动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有素质、有技能、有文化的综合型人才[5]。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将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大量人才资源支撑,为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更大作用,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省略/ jrzg/ 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任聪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7(18).
[3]覃川.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娄玉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