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1 19:02: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庆节小报的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林林!咱们可以办主题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怎么样?”芳芳眼珠一转,便想出一个主意。
“好啊!这个主意真棒,还可以写一些关于国庆节的事,反正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吗?提前庆祝一下吧!。”林林高兴地跳了起来。
她们俩说完就干了起来,林林说“芳芳你负责写字,我负责画画!”林林一会儿上左下角,一会儿又上右下角,比量来比量去,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她不知道这个地方画小女孩够不够格,最后她找一个地方画了下来;芳芳搬了一把椅子,想到:题目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内容写什么呢?对了,我可以写那天在网上无意看到的那篇文章。她一边想一边写,终于写完了。
“好棒哦!”林林说,“芳芳你写得字好漂亮哦!”
林林在左下角画个正在敬礼的小女孩,右上角画了一面五星红旗,左上角是天空中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当然底下也就是草地了。芳芳在中间写: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一学期来,我校坚持做好少先队的各项常规工作,促使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
1、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线,开展系列的升旗的活动,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激发学生的五爱热情,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坚持“文明礼仪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纪律监督岗”的检查评比制度,每天检查,每周评比,督促队员的一言一行,检查校园的清洁美丽,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3、充分利用中队板报、小阵地、小建设等开展一系列活动,既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又增长了队员才干。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对新生一入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学生干部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中。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利用教师节、国庆节、艺术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中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加强队员的卫生意识,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广播宣传。继续做好“红领巾广播站”工作,做到机构健全,分工合理,按时播音,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定期出版校刊,科技文化走廊,做到版面活泼,内容新颖。
5、行为规范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等读书教育活动,帮助队员提高认识,养成良好文明礼仪,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6、加强安全教育。利用队会、早会课,进行宣传教育;中队辅导员进行安全常识讲座;“红领巾广播站”开辟专栏……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对队员进行“溺水、交通、防火、防盗、饮食”等教育,提高队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引导队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一年来,没有不安全事故发生。
三、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深化少先队素质教育。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教育。
九月份,通过教师节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的教育,同时我们开展了手抄报评比活动及演讲比赛活动。
十月份,为积极迎接国庆的到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量。组织队员开展“我为祖国献礼”的书画作品赛,增强队员的爱国情怀。观看爱国影片,征集观后感活动。开发区心理健康现场会成功在我校举行。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十一月份,从三年级——六年级进行了小报的评比,那独特的创作与构思令老师们赞叹。红领巾我为你骄傲---新生入队活动有声有色。
十二月份,开展了 “我心飞翔”东居小学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队员们在紧张激烈的活动氛围中,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一月份,为配合假期工作安排,请来校外法制副校长进行安全讲座。 (1)
>>更多同主题文章 小学2010少先队工作总结范文
查看更多>>
回顾短暂的工作时间里,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创新中求实,在求实中创新,面临挑战,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奋发进取。 (2)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个人教育教学素养。
1、以“主题式”教研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我校以“三定研备”活动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教后反思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我校课改模式的实践应用。集体备课中,要求老师们人人认真读教材、读教参、主备教师说课、说导学案设计思路,辅备教师人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修改完善导学案。听课活动中,大家实实在在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本学期开学初,各学科确立了各自教研活动主题,围绕主题,进行了以学科为特征的教研活动。同时,学校组织了“解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大型教研活动。经过一学期的“主题式”教研,一方面,学科的教研氛围愈加浓厚了,另一方面,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相应程度的提高。
2、借助片区教研平台,大面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校为了响应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的号召,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进而提升办学品位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教育科技局教研室区域教研活动安排,于2019年12月11日进行了红旗小学片区教研活动。从这次活动开始,我校一改以往指派个别骨干教师作示范课的做法,尽量覆盖多年级、多学科教师讲研究课。课后大家针对课堂模式、问题设计、学生活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问题展开说课。同时,我们还推出一线教师作讲座,赵云波老师在讲座中解读了高效课堂下导学案的研备与运用。所有参与教师,无论是讲者还是听者,都进一步明晰了高效课堂的课改理念,实现了一次业务的大提升。
3、加强教师培训,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本学期,学校派教师外出长治、太原、太谷、长春、广州等地学十多人次左右,并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要做到认真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回校进行分享汇报,以便达到经验共享,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进一步的辐射与提升。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
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始终抓
实抓好。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规范化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加强课程计
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
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查课力度,也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尤其是本学期面对全面更换的语文、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教师如何把新教材的理念、思想转变成教学行动,弄清楚新教材到底新在什么地方,在教学实践中怎样体现出新的理念和思想,如何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新教材的要求,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因此,学校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教导处多次组织了全面常规检查,针对老师们的教学常规,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每次检查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通过检查,发现我校有一部分教师对待备课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如有的教师手写教案书写整洁、有创新,集备导学案能深挖教材、设计有效的练习。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除了公开课以外,采用随堂听课制度,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课后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甚至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的责任。
(4)抓教学后记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校要求教师课课进行简要的反思。
(5)抓作业布置与批改
要求教师详批详改,作业量适中,家庭作业有布置有检查。作业布置要依据教材精选习题,体现明确性和针对性,作业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宜,要有一定梯度,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作业批改及时,课堂作业不隔课,其它作业不隔天,做到“有做必改,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写清批改日期,批语简明易懂:少指责,多鼓励提高。通过多次常规检查,发现老师们批语有创新,有的老师自制印章给予学生图案表扬,有的老师将二十年前自能作文的三级评改优秀传统沿用至今,中年级的读书笔记有模有样、坚持不懈,写字书的字迹越来越规范。
三、深化课堂改革,提升办学品味
本学期,我校继续将“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研究的立足点,低年级采用“课前热身—游戏引入—教授新知—竞赛巩固—自由交际表演”游戏型教学模式;中高年级采用“四二六”教学模式,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突破:
1.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好了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关系、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结构、信息交流、教学评价八个方面的转变,老师们已基本把新课改精神渗透于当前的教育教学之中。
2.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课改的核心问题来抓,目前已基本实现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主动性。学生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活动。二是独立性。学生表现为我能学。三是独特性。课堂上我们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四是体验性。我们强调参与,重视直接经验。五是问题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3、实现了课堂生态的转变。
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目前,无论是我校低年级的智慧课堂,还是中高年级的高效课堂,课堂的价值体现出从“知识”到“生命”的质的飞跃,课堂具有六个特质:自主性、丰富性、选择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课堂成了学生的课或者以学为中心的课,再也不是教师的课,以教为中心的课。课堂成了一种生生、师生相互作用的合作过程,对每一个学生而言,课堂成了满足“个体”的内心思想、感情、心理需要,因而课堂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课堂成了一种“人学”文化的真实体现,因而它有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倾听、接纳。
四、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多维发展
1、课外阅读、晨读、午写常抓不懈
(1)课外阅读:本学期,我校继续推进课外阅读活动,学期初就要求一二年级坚持每周填写一张“小书虫”读书卡,三四年级进一步写好读书笔记,五六年级更要注重阅读感想和读书交流展示,适应统编教材的要求。元旦前夕,我们为了落实和检测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一二年级成功举行的“书香飘万家”亲子共读活动让我们感动满满,三四年级制作的精美导读小报作了很满意的过渡,五六年级各班的读书交流会可以说更让我们看到了一条落实素养的途径。
(2)晨读:本学期做到真正落实晨读的内容,做到不挤占,不挪用晨读时间,背诵记忆必背古诗词的同时,力求提升学生诵读的能力和素养。
(3)午写:学期初,学校给各班下发了规范的“午写流程”,语文教师严格按照流程,借助“沃笔习字”软件,针对学生的三姿结合当天所学生字进行指导。在书写方面,我们通过作业检查、试卷卷面分加大考核力度。特别是元旦前夕,举行了全校学生硬笔书法比赛,我们欣喜地发现,全校学生书写水平实现了整体提升。
2、开发节日课程,努力构建项目式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过节热情,使祖国文化得以传承,在国庆节和中秋节到来之际,我校布置了假期特色作业即节日课程。活动以设置驱动性任务为抓手,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观察、合作、研究完成,学生作品独具匠心,我们都已装订成册,作为我校档案资料的亮点进行展示。我们的活动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项技能,而是更高层次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既提升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动手、评价、创造、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体现,真正使核心素养落地,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知不足而后进
一学期来,我在努力做好自身的工作,但是不足之处也非常之多:
一、春季森林防火工作简要回顾
今春森林防火工作是在十分不利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连续干旱与农事用火高峰期交织在一起,使我县春季森林防火“期”防火形势更加严峻。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经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较好地完成了春防工作任务,实现了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
——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入春以来,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林业工作暨20年无一般森林火灾总结表彰大会,对春季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并下发了有关文件,对春防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根据今年换届人员变动较大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了安图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及县五大班子领导划片包保责任区。针对“清明节”、“五一节”等重要节日重点防火紧张时期,县五大班子领导分别到各乡镇督查防火情况,有效地促进了春防工作的开展。林业工作会议后,全县各乡镇、国营林场也相继召开了森林防火会议,层层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状,做到了工作早安排,思想早发动,任务早落实。
——全社会的防火意识普遍提高。我们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持之以恒、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提高全社会防火意识上狠下功夫。我们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森林防火,除采用广播、板报等常规宣传外,还开展村村挂大旗,“十户联防”挂中旗,家家户户挂小旗的防火宣传方式,极大提高了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也都积极行动,加大森林防火的专题报道力度。教育部门也主动配合,安排学校学生在集市上放广播、发传单、向群众宣讲森林防火知识。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防火宣传活动也都声势较大,影响力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火源管理和控制进一步加强。为了减轻森林防火紧张期的压力,使野外火源管理纳入科学化的轨道,在进入期之前,我们开展了计划烧除工作,烧除面积 4424公顷。在森林防火期间,全县共组建了62支火源巡查小分队,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有效地控制入山人员带火种入山,全县18个防火检查站认真把好入山关,对进入林区从事副业生产的人员、车辆认真进行检查。各乡镇、各部门从实际出发,极积开展有效的搜山清山清河套活动。据统计:全县开展大小搜山活动64次,参加人数560人,查出非法入山人员120人,有效防止了各种火险隐患的发生。
——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根据森林防火形势的需要,我们在认真做好预防的前提下,县政府拿出7万元,对通讯设备和扑火设备进行了更换,扑火工具实现了机具化,保证了电台通讯的畅通。同时,加强半专业扑火队的演练和注意增加临时护林员,对重点地段死看死守,加大巡护密度,为快速调动扑火力量,及时扑救森林火灾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我县的春防工作得到了较好地落实,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县春防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今春共发生6起火警火灾,不同程度的造成了损失,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此前,我县已取得连续20年无一般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曾受到国家林业局的表彰奖励。但今年春季火灾火警反弹很大,无论从火灾次数还是火烧面积都与往年相比呈大幅上升趋势。火灾的发生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细不实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县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部分单位领导存在着骄傲自满和麻痹思想,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工作喊得多,推着干,缺乏主动性,存在侥幸心里,这种思想上的负面反应,是春防工作中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思想认识不上去或出现偏差,必然导致行为的松懈,工作停滞不前或出现滑坡。二是一些地方的防火值班存在漏岗、空岗现象较为严重,部分乡镇政府、林场在管理上不够严细,没有一个个环节抓落实、查落实、对派出的防火人员失查失管。三是野外用火、吸烟、私烧乱点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林权改制后,形成部分林地无人看管的局面。此外,林权所有人和农民的矛盾不断增加,也给森林资源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以上存在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森防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秋防工作安排
州委、州政府已经确定了实现全州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工作目标。今年秋防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决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或者失误,这根弦必须绷得紧上加紧,各项工作都要细上加细,严上加严,确保防火万无一失。为此,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认清秋防形势,提高认识,强化各级领导的森林防火意识。
目前已进入秋季森林防火期,根据省气象台对全省秋季森林火险趋势的分析预测,全省秋防期间平均气温与常年接近或略高;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少,初霜时间与常年接近,在初霜前后将有明显的干旱少雨段;大风日数与常年接近。按此气象条件分析,秋季森林防火形势较为严峻。随着林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山区资源综合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林内从事种植、养殖和入山搞副业人员仍居高不下,节假日到林区旅游人员明显增多,野外违章用火管理难度仍会很大。在打击毁林犯罪和退耕还林工作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林农矛盾问题仍会十分突出,人为纵火,恶意报复等问题增加了秋防火源的不确定因素。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不仅使多年造林护林的成果被毁,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干扰正常的工作,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今秋森防的严峻形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领导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森林火灾可能给社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危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件大事抓实、抓好。森防期间,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及主管领导尽量不要外出,要集中精力抓防火。有特殊情况外出,要向森防指挥部报告。继续采取县政府包乡镇、局领导包林场的做法,层层分解,森防任务落实到人头,真正做到严阵以待,常抓不懈。
(二)搞好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林区群众森林防火的自觉性。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森林防火教育,使全县人民认识到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上树立起一道防火线,做到防患于未然。宣传教育工作要实行重点宣传与面上宣传,流动宣传与固定设施宣传,经常宣传与典型宣传相结合,力求做到形式、内容和效果的统一。工作中,要集中力量,大造声势,提高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在继续做好常规工作外,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重点对林区村屯及重点人员进行宣传,护林员按责任区要挨家挨护进行宣传,签定防火公约,落实到每个人头。搞好“五百里路、五百里旗”活动,林区乡镇、村屯、林场今秋挂大防火旗,住户都要挂小防火旗,逐步形成县、乡、村、户四级防火网络。
(三)强化火源管理,严格控制野外用火。
从社会环境看,随着林区经济的发展,进入林区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采集林副产品人员大量增加,特别是外来人员,不懂森防知识,在野外随意吸烟弄火,给入山管理和火源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困难看得多一些,认真查找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漏洞,做到心中有数,打好防火这一仗。
1.周密布防,死看死守,坚持把住火源关。国庆节期间,是火源管理最为关键的时期。要高度重视,组织动员足够的力量,增加关口要道的把守兵力,加大林区内的巡护密度,坚持把住火源入山关。对于重点森林火险区、火灾多发区、重点监护人员和林区施工现场,要真正做到严看死守,确保万无一失。要把了望台管护好,确保了望员按时上岗到位,今春的几次火灾,大多数了望员已经发现,但也有了望员漏岗报告不及时,造成了较大损失,今秋不允许再出现这种现象。
2.严肃纪律,严格执法,加大火案的查处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依法治火摆上突出位置,严明法纪,切实加大对违章、违法用火以及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各检查站人员有权制止无证人员入山,有权扣留携带的火种。有关执法人员要深入基层,上路入林,做到见火就查,违章就办,犯罪就抓,并在社会上予以曝光。同时还要严格森林火情报告制度,一有火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上报,森防期内,防火部门和有关单位要24小时值班,领导要亲自坐阵指挥,不准出现空岗和值班领导不到位的现象。要加强火源管理,不断增强安全用火意识。要进一步规范生产性用火,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严密火源管理措施,在逐村逐户落实森林火灾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更加细致地落实林区内分散生产经营、采收人员、旅游休闲人员、野外施工人员的火灾防范措施,增加固定性入山把守点,增加流动巡护员。要进一步落实重点人员、重点地块的防火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实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综合预防格局,确保山山有人管,处处有人抓。要禁止野外吸烟,严打故意纵火犯罪。我县林区野外吸烟现象屡禁不止,且有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加强严管力度和执法力度,对因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要查清一起处理一起。
3.高度戒备,快速反应,坚持实行重兵扑救。由于今秋我县林地内可燃物载量很大,一旦起火,火势强,蔓延快,难于扑救,各乡镇、各部门要有思想准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火情监测报告必须及时迅速。对国家林业局通报的热点信息,防火办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核查,并及时反馈。要坚决纠正报喜不报忧,小火不报、大火小报的不良行为,对隐瞒不报,要通报批评,酿成大灾,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加惩处。二是指挥系统要真正做到人员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三是物质上有准备,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设备,挖掘潜力,发挥作用,保证扑救森林火灾的需要。四是半专业扑火队和义务扑火队要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牢固地树立小火当作大火打,坚决做到快速反应,担当扑火尖兵和主力军,一次性出动重兵扑救的思想,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以森林防火了望网、通讯网、扑火队伍专业化、扑火装备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队伍建设是提高森林防火综合控制和反映能力的关键,也是森林防火资金投入的重点。我县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了望、通讯、交通网络化。目前,我县已有3支半专业扑火队,192支义务扑火队。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确保了防止重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森林防火设施设备大都属易消耗物品,需不断更新改造。我们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防火设备的更新与改造,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要积极探索走符合林区实际和森林防火工作需要的建设之路,各乡镇村屯可根据需要组建季节性快速扑火队,形成梯次,确保各种火灾类型灭火及时、到位。各林场的扑火队要由林场集中训练,必须做到领导、人员、车辆责任落实到位。要加强灭火队伍综合素质的训练,防止在扑火过程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活动的实效性,周密布置,精心安排,提高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全体教师能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人人读经典,书香满校园的喜人景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和班主任会议,与教师达成共识,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教师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师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水平。每位老师都认识到,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语文水平、审美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普遍的提升,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与各班级要结合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活动教育效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圣贤书,怀天下志,立君子品,做博雅人。
二、营造良好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学校充分利用楼道和教室的空间,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悬挂学生的诗文书法作品,举行书法比赛。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包括读后感、手抄报等等。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每天定时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科学整合安排时间,确保诵读活动扎实开展
学校根据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坚持做到让学生每天诵读时间在20分钟以上。为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穿插安排。即每天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进度,总结交流诵读的经验,更可以开展有趣的诵读活动。
三、灵活运用多种诵读形式,有效提高诵读成效
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的背诵,学校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穿插其间,例如: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接龙读、擂台诵、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愉快形式;有时还积极引导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有时也指导学生在课外游戏中借用琅琅上口的诗文诵读。本学期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2016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二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教师对诗歌的背诵还不够。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2016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三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0年,我校将诵读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确定学校办学特色,申报了省级《诵读国学经典古诗文 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课题。从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以来,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个性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逐步形成鲜明的书香校园特色,使我校办学品位得以不断提升。
一、建立机制,推进课题实验的有序运作。
1、建立课题实验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组成了由省县教科研专家为顾问,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课题组长的经典诵读领导小组,直接指导各年级组的经典诵读工作,统筹领导课题的实施。(2)、师资保障: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整合教师队伍,选拔一些语文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的课题实验团队。(3)、制度保障:学校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经典诗文诵读检测方案》、《经典诗文诵读要求》等课题实验的管理制度。(4)、环境保障:设立校园广播室,开放图书阅览室,安装大电子屏幕,开设班班通校园网络,购制国学经典诵读配音光盘。(5)、经费保障:学校将课题实验所需的经费投入纳入了学校年度预算,及时购买有关设备、书籍、音像资料,为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2、建立多层系统的管理机制。一层以教导处为龙头,选出骨干老师组成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实验出现的问题;二层以科研处为依托,具体负责实验工作,整体调控课题实验,坚持每天按时检查,每月公布各班诵读情况,每学期结束考核,要求人人达标;三层以班级为中心,推动课题的研究;四层依托家庭,定期从校外反馈诵读经典活动结果,确保课题顺利高效开展。为了确保经典诵读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制定定查树的督查办法。定就是规定每个班级坚持做到每课一吟(各班语文教师坚持课前5分钟的诵读经典诗文的训练),每日一赏、(每天早餐时欣赏经典古诗文十分钟),每周一导(每周三国文课引导学生鉴赏优秀诗文)。查指的是规定各班黑板报设有每月一书,每周一诗,每日一句专栏;要求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推出一诗进行赏读,班级周周考核每周一诗。学校不定时对各个班级每天诵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定期反馈各班学生诵读经典活动的现状,保证诵读经典诗文的质量。树就是树立典型,在全校范围内介绍经验和展示成果,使全校诵读经典活动向良好方向发展。
3、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1)、推行古诗文背诵评级制度。学期初课题组制订出各年级学生每学期必背和熟读经典诗文数量要求,期末以古诗考级的形式对全校各班学生背诵古诗文情况进行检测,语文教师组织申报,对古诗文背诵达到不同数量的学生分别授予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2)建立每期检测制。每学期末对全校各班学生背诵古诗文进行检测,对达标和超达标的班级授予古诗文诵读先进班并对相应班级的辅导老师进行物质上的奖励。
二、营造氛围,努力创设良好的课题实验环境。
1、用经典丰富校园文化。为了配合课题组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精心布置校园的环境,让校园每一片风景,每一个角落,都点缀着人文景观,弥漫着浓郁的书香,使学生走进校园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养。教学楼每层楼的主过道、走廊墙壁上悬挂张贴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诗文配画、经典词句以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语,成为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走廊。校园一侧,一道百米文化墙,先秦诸子八家的画像、经典名言陈列其上,渲染了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和经典知识角,内容是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文书画展、经典诵读手抄报等等。
2、用经典丰富学生生活。 在我校,经典诵读已经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时段,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每天早晨定时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其声,悟其情。每天中午和晚学后,通过大电子屏幕可以欣赏到《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视频,走进校园,常能看到几百名全托学生齐聚操场观看经典古诗文视频,齐声诵读的情景。
3、定期研讨,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开展经典诵读,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厚的国学素养,我们要求从老师做起,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学校每学期向老师推荐好书,要求每天坚持阅读。老师们还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让那些热爱古诗文阅读的老师带动身边的老师一起学、一起教,使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在加强老师自主学习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宽教师学习的途径。几年来,学校多次请省教科院刘合荣博士等省内知名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课题组老师远赴洪湖实小、武汉等多所学校考察学习,参加省市县举行培训学习及研讨会,常与县内实验学校相互借鉴学习。此外, 围绕古诗文诵读校内举行各类专题培训,如组织观看名师录像课,听古诗、文言文等教学研究课,开展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课、古诗词赏析沙龙等,夯实教师的古诗文底蕴。
三、稳步实施,扎实推动课题实验的有效开展
1、保证诵读时间。为了确保每位学生完成每学期指定的背诵数量,课题组统一安排每天、每周的诵读时间,要求学生每天读经典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早晨利用班班通欣赏经典诗文,课前两分钟由班级古诗文吟诵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一同吟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此外,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古诗文鉴赏课,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古诗,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发掘经典诗文中的美好元素,达到诗文积累、学法引导、复习巩固的目的。
2、落实诵读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把诵读分年级有计划地进行,对不同年级背诵的内容做具体规定:一、二年级读《弟子规》《千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1020首;三、四年级读《三字经》《增广贤文》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5080首;五、六年级选读《论语》、四大名著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全部篇目等,让孩子通过长期诵读经典诗文,受到古典诗文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
3、强化教师职责。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教师是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由他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等。指导教师要按课题组制定的方案组织诵读活动,不打折扣,不走过场。
4、加强家校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开展国学实验的相关要求,与家长充分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做到校内导读,校外助读,以学校诵读为本,校外诵读为辅,鼓励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诵读,增长知识。
四、积极探索,丰富诵读活动形式
1、创新诵读形式。诵读经典课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调的诵读方法只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所以我们努力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把做游戏、表演、唱歌、跳舞融入其中,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经典诗词。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诵读活动,总结出了多种适合学生的诵读方法,比如:联想画面记忆法、创设情景记忆法、归类及依法、配乐记忆法等,还通过诗句接龙、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将平时的诵读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