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0:11: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自动化控制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TP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57-2
0引言
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体现。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各个行业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自动化行业也不例外。目前自动化行业不断得到创新,同时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的应用无形中增强了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大大地缩减了企业的员工数量,减少员工工资开支,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降低由于人为操作所造成的一些错误,潜在提升了自身产品的质量,获取消费者更大信任。本文结合作者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自身的阅历积累,首先阐述了自动化可以应用的领域,并且提出了一些自动化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能进一步推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1 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领域
1.1 电力系统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带动下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极大地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归纳起来,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力调度和电力营销两个方面,下面简单介绍下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这两个方面的应用。
我们知道,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调度和控制主要目的就是在生产相同质量的电能的同时,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传统的电力调度依靠的是人为地去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这样的工作模式就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工作延迟,不能及时地将数据信息反馈到电力调度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当发生重大事故或者突况时,这样的数据就会更加的滞后,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巨大的危险。目前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调度上,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检测和控制,其具体的流程是首先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通过联网传送给服务器,然后经过服务器的程序处理,将处理筛选过的信息传达给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然后显示屏前的工程师会根据显示的数据及时地做出判断,并有针对性地做出应对措施,确保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与此同时,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被应用到电力营销中去,电力系统通过引进自动化控制技术,运行管理成本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减轻,电力系统的事故率也大大减少。通过以上的概述可以知道,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大大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1.2 化工领域
我国的化工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了自动化。人们逐步通过使用自动化装置来进行管理生产,因此,就必须将自动化装置与工艺设备充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这方面,可编程控制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1.3 现代建筑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各种快捷方便的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系统应用于现代建筑中。首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动化控制技术与电力接地系统;
②自动化控制技术与电气保护系统;
③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安全系统;
④自动化控制技术与暖通空调设备。
这几部分是现在应用于建筑中最普遍也是最成熟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筑的安全系统。现代建筑的安全系统包括门锁报警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空气质量监督报警系统以及紧急报警系统等,它们的设计都离不开自动化控制技术,他们都是以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基础,采用自动化原理和反馈原理,结合实际的需求研究出来的,自动化报警系统反应灵敏,可以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损失。总之,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是建设智能建筑的基础。
2 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业务流程不规范
尽管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模型开发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模型与模型之间和数据之间的交换都十分的不规范,不规范的业务将会导致模型之间的衔接不是很顺畅,严重阻碍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导致盈利降低。同时,由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这也直接导致在一些地方,自动化控制技术不能被应用,制约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2.2 模型通用性较差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制约条件还有我国产品工艺的多样性,由于我国的各个领域的产品种类繁多,样式各异,并且各个工厂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增加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成本,也将直接制约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普遍性和通用性。
3 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策略
3.1 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模型通用性
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模型开发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模型与模型之间和数据之间的交换都十分的不规范,不规范的业务将会导致模型之间的衔接不是很顺畅,严重阻碍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导致盈利降低。这就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规范,各企业之间严格按照这个规则去生产,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通用性。比如,企业之间建立一个产品的基本模型,然后企业之间的生产都严格以这个模型作为基本的规范去生产和扩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通用性。
3.2 增强技术产品化能力
企业应该增加对自动化控制技术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合理配置技术人才,增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产品化能力,挖掘技术潜在的功能,更好地发挥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4 结论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自动化行业也不例外,目前自动化行业不断得到创新,同时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自动化的应用无形中增强了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大大的缩减了企业的员工数量,减少员工工资开支,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降低由于人为操作所造成的一些错误,潜在地提升了自身产品的质量,获取消费者更大信任。本文结合作者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自身的阅历积累,首先阐述了自动化可以应用的领域,然后提出了自动化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对自动化控制技术有一简单的探讨。
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在电力系统,而且在化工领域以及建筑领域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企业利用好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就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同时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大的效益。
前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无法适应我国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更新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并被普遍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自动化控制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提高我国的各项生产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彻底摒弃传统的劳动模式,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有效的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尤其在化工领域,自动化技术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保障了过程安全,从而使整个化工行业的收益得到大幅增加。其中仪表的自动化控制非常重要,提升了总体的化工生产水平,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
1.化工自动化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化工自动化,就是用自动化装置(自动化仪表、自动装置、计算机等)来代替人,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措施,将整个化工生产的过程实现自动化。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势,化工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生产设备,需要大量人力操作,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不安全因素,操作中稍有不慎,很有可能会造成事故,对人员安全及公司财产造成重大损害,所以采用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有效减少了人工的辅助,替换掉了繁琐的工作程序,严格控制和监督整个生产过程,提高各项生产指标,让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安全。
2.现代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功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在不断更新,化工仪表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根据现阶段的生产需求,化工仪表的自动化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仪表记忆功能在化工仪表中,硬件设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使用记录功能的过程中,传统仪表所记录的内容较少,只能涉及到某一个阶段,或者是某一项数据的具体情况,一旦遇到相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状态,记录就会受到限制,很多内容都会丢失,甚至出现删除信息的情况,原来的一些重要记录将会被强制删除,新的记录也无法顺利保存下来。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化工自动化仪表中微型计算机逐渐被应用,计算机具有有较强储存功能,持续记录整个运行的工作状态和情况,为今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提供有力保障。(2)仪表计算功能化工仪表中,微型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和多变的数据,计算机都能够快速而且非常准确的计算。在化工装置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得到一些精确的参数,例如最大值和最小值,或者是一些乘除运算,化工仪表的计算功能在这个时候就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其计算的强大优势,快速准确的提供各种数值,简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相关生产人员的工作量,优化工作内容。(3)仪表可编程功能在现代化工仪表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些关于计算机软件元素,也可以应用搭配在仪表之中,替换掉原有的硬件逻辑电路,让整个化工仪表逐步实现完善,同时也是达到硬件软化的主要目的。在控制电路中,应用一些功能比较全面的控制软件,其软件内部,可以实现控制和优化。在改造化工仪表的过程中,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摒弃传统的逻辑电路,替换新型的电路,提高化工仪表的工作效率,增加优质的运行性能。(4)仪表复杂控制功能针对现阶段而言,传统的仪表存在很多不足,多数无法进行自身控制,即便有此功能,其控制的内容也十分有限,无法发挥出仪表的真正作用。对于这些问题,自动化化工仪表都可以解决,通过自动化的控制,增强了仪表自身的各种功能,在普通仪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给予有效的处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很多问题和风险无法预估,自动仪表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有效的控制,降低各种风险和隐患,减少在生产过程中故障的发生机率,进一步实现仪表复杂控制的优质功能。(5)仪表自动化故障监测功能机械的运作需要庞大的信息和数据,同样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数据也非常多,无论是任何一个生产的环节,都包含着十分重要的工艺参数,现代化工仪表的优势便是对所涉及到的重要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记录和显示。在传统的仪表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硬件设施进行整个运行工作,如果设备出现了故障的问题,故障位置无法明确显示出来,不能及时进行准确定位开展维修工作,只能人工排除和猜测,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影响生产进度。化工仪表自动化的应用,微型计算机的加入,通常在出现故障时,就能够准确及时的找出故障所在,并根据故障所产生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为设备的检修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简化了对故障的排查工作,有效节约了更多时间,提升整个化工生产的效率。虽然实现自动化,但还需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对一些异常情况做到实时监控,并能及时做出相应处理,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的发展
现代化工仪表以及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想要保证长远的发展,需要可靠、安全、平稳的化工生产,更加需要有效的调控、记录、显示化工数据。社会在不断进步中,我国的科技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新型的设备也在不断出现,在化工生产领域,也应用到了一些新型的设备,每个不同的化工设备之间,也有更加复杂的联系方式,为了有效保障设备的高效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加需要财力的支持。仪表实现自动化会对化工装置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根据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于现代化仪表未来的发展,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已经在政策层面和经济层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将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的理念进行更为深入的融合,对于化工仪表发展,有着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其发展情景十分可观。
4.结论
总结全文,在本文之中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化工自动化控制及化工仪表的研究,当今这个以科技作为主要生产力的社会,自动化控制已经被普遍应用,而如何保证其的效率及质量,成为化工人的重要课题,这同样对今后化工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我们只有不断逐步实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将传统化工仪表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替换,才能做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对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监控化,最终为化工安全生产及完成我国的化工生产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秋琴,姜盈盈.探讨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的过程控制[J].化工管理,2014(23):178-180.
[2]邓旸,张德良.现代化工仪表以及化工自动化的过程控制[J].民营科技,2015(03):31-35.
引言
伴随煤炭产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煤矿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加,而这一成果的达成则同大量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密不可分,譬如井下瓦斯涌出量的监测、井下通风状况测量、井下水泵的控制等。正是通过这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井下工人工作环境得以改善的同时其工作强度也得以显著降低。但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的不断增多,如何对其系统构建开展有效的优化,从而降低系统构建成本,并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成为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良性发展的必要举措。
1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选型优化
现阶段,市场上各类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与品牌其应用性能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选型上应对下述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1.1明确矿井电气自动化系统规模
构建矿井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必须立足矿井自身实际,明确自身系统规模后,再进行相应的设备型号选择。以常见的西门子PLC系统为例,当仅仅对井下瓦斯涌出量进行监测时,适宜选择SIEMENS-S7-200等各类微型PLC控制系统;当需要监测矿井井下水文变化进而调控水泵房设备运行状态时,由于涉及较为复杂的逻辑与闭环控制,适宜选择SIEMENS-S7-300等中型规模PLC控制系统;当电气自动化系统用于对整个井下安全作业生产进行综合监控,并实时针对井下作业进行安全管理时,系统需要涉及通讯、智能监控和监测等多种功能,因此适宜选择SIEMENS-S7-400等大型PLC控制系统[1]。
1.2明确I/O点类别
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构建时,应依据系统实际使用需求和被控制对象通知难易程度,对I/O(输入输出端口)点的类别及数量进行选择,并制作相应的使用清单,同时根据系统控制量,提前预留一定的软硬件余量,避免浪费的同时对设备后期扩容进行一定的预估。此外,还需依据井下生产作业实际用电情况,对各电气设备输出点频率进行明确,进而对输出端所采用的装置类型进行确定。
1.3编程工具的适当选取
就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而言,其主要编程工具类型有手持编程器、图形编程器与计算机软件编程器等几种类型。其中手持编程器仅能通过有限的预设语句表进行编程操作,不仅效率低下且适用范围相对狭窄,只能满足简单操作的微型PLC编程需求;图形编程器运用梯形图进行编程操作,具备直观简洁的特点,能被运用于中型PLC编程;而采用计算机软件编程则是最为高效、简洁的方法,不过受限于计算机软件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同时难以进行现场实际调试,因此仅被应用于矿井大型PLC控制程序构建中。有鉴于此,在编程工具的选择上,矿井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从经济优化与使用优化的双重角度出发,选择适宜的工具进行编程作业[2-3]。
2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架构优化
2.1硬件优化
硬件架构作为矿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核心之一,其结构的良好与否同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应对其进行优化改造,具体从下述几点着手:a)输入电路优化。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输入电路的优化改造,应注意PLC供电电源多为80V~240V交流电,有着良好的宽幅适用性。不过考虑到井下作业环境的恶劣性及当前国内矿山供电环境的不稳定性,为确保整个电路输入系统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以维持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持久、稳定,应对输入电路增设电源净化装置,譬如隔离变压器与滤波器等。以1:1的隔离变压器为例,其能借助双隔离技术,将变压器初级和次级两级屏蔽层由电气中性点接地,从而实现对脉冲干扰的有效屏蔽;b)输出电路优化。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输出电路的优化,应结合矿井实际,使用晶体管对各类标示与调试设备进行输出,以确保其有效适应设备的高频动作,并增加电路反应效率。以井下水泵机房电气自动化控制为例,当PLC控制系统输出频率为6min1次时,可选用继电装置进行输出,以确保电路结构简明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不过,PLC系统在携带有感性负载进行输出时,当发生断电时极易形成浪涌电流导致其芯片的损毁。对此,应在其它电路并接续流二极管,以便能对浪涌电流进行吸收,避免其对芯片造成损害[4];c)抗干扰优化。实现井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有效抵抗也应是其日常管理的要点之一。由于井下作业环境相对恶劣,电气自动化系统抗干扰性的提升也势在必行。通常采取下述几种方式:(a)借助隔离变压装置抵抗干扰,鉴于电网中的干扰多源于绕组将电容耦合导致,适宜选用1:1的的变压装置,并使中性点通过电容进行接地;(b)布设金属外壳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电磁屏蔽,同时金属外壳还可充当接地端,有效实现对静电、电磁脉冲和空间辐射等外界干扰对系统运行的负面影响;(c)优化布线,借由将强弱电力线路的分隔布设,并采用双绞线屏蔽电缆充当信号传输线,从而起到有效的抗干扰功效。
2.2软件优化
软件作为电气自动化运行控制的核心所在,其优化程度对于整个系统优化后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直接性影响。通常来说,软件的优化改良应同硬件设施的优化同步开展,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a)软件结构优化。对于软件设计而言,其分为模块设计与基本程序设计两大类。对于井下生产作业而言,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时必须实时根据矿井生产状况进行调控,所以适宜选用模块化设计,从而为后续功能拓展提供便利。首先,将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对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模块,随后对不同模块进行单独编写与调试,最后再将单独的各模块整合成为完整的一个程序。通过这种设计方式,整个矿井的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便能依据井下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快速调节,确保整个系统始终运行的高效、高质[5-6];b)程序设计过程优化。对于程序的优化而言,其核心要点便是实现I/O节点的最优化分配,依据井下生产状况对I/O节点井下按需分配的同时,对各个I/O节点的控制尽可能实现集中调控,以便于后期维护作业的开展。与此同时,还应对系统中各定时与计数装置进行统一编号,从而更好地推动系统运行效率及可靠性的提升。此外,为进一步增加系统运行速度,在控制系统的逻辑设计上应秉承简洁明了的基本原则,方便指令编写输入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所占内存。而对于PLC芯片中的各类触点,则可通过合理设计进行多次的重复使用,而无需借助复杂指令降低触点使用频率。譬如,井下瓦斯监测装置的开启/关闭通过一个按钮来实现控制,就能通过二分频以达成。通过这种方法,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I/O节点使用量可明显降低,实现资源节约与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的双赢。
3结语
伴随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电子技术日益在煤矿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并对矿井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良好推动。不过,鉴于矿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方式的多种多样,其不仅适用环境存在极大差异,同时运行效率与运行成本也各不相同。所以,煤矿在进行自身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时必须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创新系统设计方法,优化系统设备选型与整体架构,从而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实现控制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进而为矿井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张红梅.电气自动化的改进方法实施策略研究[J].煤,2015(1):69-70.
[2]李养明.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优化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5(7):105-106.
[3]张悦,王玲.煤矿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2013(11):246-248.
[4]刘学成.金桥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优化[J].煤矿安全,2016(2):127-129.
0 引言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二十世纪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技术之一,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涉及到生产、生活、军事、管理和技术等各个领域。自动化控制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一个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多个机器进行生产活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1 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领域
1.1 电力系统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主要应用在电力营销和电力调度两个方面,电力公司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善了电力营销的方法,降低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工作人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可以收集处理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网指挥,确保电力调度不会出现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1.2 化工领域
自动化控制技术重点可编程控制系统在化工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可以将工艺设备和自动化装置进行有机结合,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可编程系统可以适应化工领域较为恶劣的环境,可以确保化工行业机器设备的稳定性,保证设备工作的正确性,实现机器设备长期稳定地进行生产活动,提高了化工行业的生产效率。
1.3 现代建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在建筑中的应用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消防自动警报系统、建筑安全系统、电力保护系统、暖通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等都应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实现了节能减排的需要,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性和舒适性。
2 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不规范的业务流程
大部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模型是独立开发,各模型和数据交换流程存在一定的混乱状况,不规范的业务流程阻碍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业务流程不规范,降低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竞争能力,控制技术需要其他技术来进行辅助,增加了控制技术的复杂性。不规范的业务流程影响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部分行业由于其业务流程而不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2.2 模型通用性较差
由于我国每个领域的生产工艺有着比较强的多样性,生产工艺流程繁琐复杂,造成自动化控制技术模型通用性较差,不能在各个领域进行推广,造成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成本比较高。在已有的生产活动中加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较差的通用性造成企业不能直接引进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研究之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
2.3 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化能力差
我国企业使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大量采用了基本的操作系统,没有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设计,不能挖掘出系统的潜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化能力较差。企业没有对现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投入应有的资金和技术人员,没有对系统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造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应有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自动化控制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没有明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 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策略
3.1 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模型通用性
企业应该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增强控制技术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工作效率,促进自动化技术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得到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关企业可以建立一个技术基本模型,技术模型在大部分领域的应用都可以是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的,提高技术模型的通用性,促进自动化控制技术进一步发展。
3.2 增强技术产品化能力
企业应该增加对自动化控制技术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合理配置技术人才,增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产品化能力,挖掘技术潜在的功能,更好地发挥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加入到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中,增强技术产品化效果,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效率,降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化工领域和现代建筑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改善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但是在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中还存在不规范的业务流程、模型通用性较差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化能力差等问题,需要企业改善自动化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模型通用性,增强技术产品化能力。
虽然自动化控制设备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但是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其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硬性要求之一,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才能提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一个产品的质量可以在许多方面有多体现,例如:性能,可靠性,经济型和安全性等,在上述提到的几个要点中,可靠性在产品质量中占有主导地位,当一个电气产品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时,其在正式投入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故障次数就会明显减少,后续的修缮和保养费用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节省,因此,可以看出,产品的可靠性也是产品质量的核心,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和指标。另外,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赢取用户的信任与青睐,只有那些具有高可靠性指标的产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对于设备的市场竞争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现状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各行各业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因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尤其在有些行业中工作环境是相当恶劣的,这就对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了设备结构损害、温度过高,灵活性降低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另外,电气设备并非是完全自动化控制的,在工作的某一些环节还是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的,若是此时因为技术人员技术不过硬,对设备的操作原理不熟悉等原因就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同时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若只是做表面功夫,也会使设备发生安全问题。
三、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分析
(一)在设计方面提升可靠性
要想从根源上杜绝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并提升其稳定性能,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设计阶段开始保证设计的可靠性,首先在设计之初,技术人员就要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特点、运行环境和运行寿命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细致分析产品的参数和指标,深入探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产品设计方案,其次,产品在投入生产后的应用空间也值得技术人员进行思考,产品的类型、生产规模和批量在一定程度上和产品的大小有极大的关联,其经济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的要素需要技术人员一一进行调整和分析,保证设备的参数在设计阶段就能够与产品的各方面要求相契合,从而在整体上提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另外,在保证设备硬件条件达标的情况下,设备的制造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能因为过于追求质量而在设备的制造中普遍采用高质量零件,技术人員需要在周密的思考下选择合适的零配件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操作性能,从根源上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二)保证零部件使用的通用性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零部件的种类繁多,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有极高的精密度,因此,在选择零部件的过程总就需要慎重考虑,设备中的零部件和元器件,的品种规格要尽可能的保持一致,最好能够选择专业厂家生产的通用零部件,使得零部件的精度能够得到应用上的保障,同时,在产品投入使用后的维修保养阶段及故障维修阶段中若是出现了硬件问题,零部件的替换也能因其通用性而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四、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检测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检测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目前来说国家认可的检测方法有三种:实验室测试法、保证实验法和现场测试法三种。
(一)可靠性的实验室测试
实验室测试法是一种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对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一定的设定,从而对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逼真和全面的模拟,力求测试所需的外力水平与设备投入生产后现场所受环境应力水平尽量一致,一般来说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次生产的产品设备,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检测数据相对较为准确,实验环境也易于技术人员进行灵活替换和控制,实验结果也可以再现。
(二)可靠性的保证实验
这种检测方法一般俗称烤机,具体指的是在规定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无故障的工作试验,从而保证实验方法能够与实验室测试区分开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本身是由大量的零部件以极其精密的方式进行组合的,因此设备发生故障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是难以预料的,保证实验就是以此为切入点,对产品的早期失效进行测试考核,通过对产品的失效率数据开展深入分析从而对设备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其在出厂前达到规定指标。保证实验具有时间长、精度高的特点,也能检测出设备故障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因此对于小批次的生产系统来说十分适用,但是对于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就只能对设备的样本进行检测。
(三)可靠性的现场测试
现场测试指的是将设备放在真实的现场进行测试,并对其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分为脱机测试、在线测试和停机测试三个环节,现场测试虽然在三种检测方法中具有最高的精度,能准确反映设备的工艺水平和真实环境下的工作性能,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它只能对很少的设备进行专项测试,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再现条件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受限因素大打折扣,因此现场测试只能在检测原件正规、质量水平较高的设备时才能展现其优势所在。
五、总结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高其可靠性研究成为了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产业的首要课题,本文中已经从设计、零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但是仍有很大的空间值得去深究和挖掘,希望能给相关产业人员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郑彦荣.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问题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4):137-138.
自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个行业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化建设、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改善,并为推动工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不断创新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环境更加开放的背景下,自动化控制工程的创新能力也在日益提升[1]。现阶段,我国各大企业也认识到了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纷纷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注重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不断创新发展。(2)标准化发展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在环境不断开放的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的接口逐渐走向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使各个企业之间能够适用软件、硬件,来进行数据交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力各个企业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实现。(3)统一化发展当今时代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走向了统一化发展的趋势,其主要指的是,电气自动化产品各个环节,包括保养、维护、维修以及周期性等的统一化。与此同时,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的统一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便可以将自动化控制系统独立出来。(4)安全化发展在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的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正在蓬勃发展,我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的国家,通过大力推动工业发展,才能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纵观工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检测精准度、降低成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在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也逐渐走向了安全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5)专业化发展在设计、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这也推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专业化发展。在培训逐渐增多的背景下,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使自己的排除故障能力、维修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2推动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企业协作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若是想要使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电气行业应加强对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的重视,并鼓励各个各个企业积极加强协作,来实现共同进步。合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共同学习、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相互借鉴,来达到共同进步;第二种是合作建厂、共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集众家之长,确保各家最高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协同发展与进步。除此之外,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训方案,还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确定合作院校及培训方案[3]。(2)建设数字化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为了使电气自动化工程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建设数字化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推动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可以将信息整体当做目标,借助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中输入整体信息数据,确保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查到所需要的信息数据。(3)不断对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进行创新现阶段,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改进与完善,是的电气自动化工程的材料得到了节省、成本得到了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的创新,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从而为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长远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更要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注重对自动化控制工程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通过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电气工程的进步与发展。
3结语
电气自动化工程在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检测精准度、降低成本,还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基于这样的原因,加强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少芸.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4):148-149.
中图分类号:TE44 文献标识码:A
1 室内供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室内供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现场采集控制模块、远程传输控制模块、调度室监控模块。下面对三大模块分别加以介绍。
1.1 现场采集控制模块
现场采集控制模块的核心部分由一系列可编程操作的逻辑控制器组成,主要包括压力传感变送器、温度传感器变送器、流量计、加压变频器以及电动调节阀门等部件。其中,压力传感变送器和温度传感变送器负责对现场监控数据的采集分析,这些监控数据往往表现为电流信号的形式;流量计负责供暖量的记录,通常采用485串口的总线接口实现对多台流量计的连接。由此可见,现场采集控制模块主要负责对现场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数据的搜集和统计,并且也对现场的加压泵和阀门进行控制。对现场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传递给调度室,可以实现调度室指令输出后对设备的管理和操作控制。由于室内供暖系统网络繁复,很难通过简单的一处数据采集实现对全系统的控制,所以为了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全面控制,数据采集往往会在线路的多个站点进行,并通过完善的采集控制系统,及时分析数据,实现对对系统执行调度命令的控制。
1.2 远程传输控制模块
远程传输模块主要负责完成调度室和现场站点之间的信息数据传输工作,通常由调制解调器组成的专线系统来进行信息传递。一般采用安全系数良好、可靠性较强,功能较完善、传输距离和传输能力都达到要求的调制解调器来控制。因为调制解调器系统自身具有良好的纠错和校检数据能力,避免了使用时的校检工作;而且调制解调器操作简单、运行单位和系统保持一致,节省了大量的操作时间。
1.3 调度室监控模块
调度室监控模块主要通过计算机控制,来接收各个监测站点传输的数据,并实现对这些数据的调度和分析。调度室监模块分主要由监控计算机和服务器构成,监控计算机的作用是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向站点发出控制命令,而服务器则主要负责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储存和统计,并对已建立起来的数据库进行管理。调度室监控为工作人员了解相关站点的信息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2 室内供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室内供暖系统是按照区域来划分的,每个供暖区域设置一个供热站点。供热站根据整个区域供暖系统的状态如温度等参数变化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要实现对供暖系统中的数据监控,一般的数据监测控制系统由供热站处的参数监测、专用的数据传输线路、控制中心处理器三部分组成。其中,系统的运行参数主要依靠传感器等设备来实现监测,并将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由PLC送入传输线路传递到控制器端。控制器对接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将控制信号传输回供热站处,由PLC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依照控制信号来控制各处开关的开闭情况,从而完成自动化控制过程。专用的数据传输线路采用GPRS无线传输模式,但是专有线路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才能使用。GPRS数据传输单元以TCP/IP协议为标准,将供热站与控制中心相连接。GPRS数据传输单元通过IP端口来识别传输终端,从而实现两端的点对点安全连接。连接时由数据传输单元向服务器提出连接申请,通过后方可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递。但是这个连接有时间限制,因此需要在数据里加入一个固定周期的数据作为标志,表明数据正在传输,保证传输线路的稳定性。
3 室内供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功能
室内供暖自动化控制系统之所以能够在供暖系统中得到重视并逐渐推广应用,正是基于它在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功能。这些功能实现了室内供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3.1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储存管理的功能
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监控中心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参数(温度、压强等)的收集和分析,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实时监控。将搜集的数据进行储存,易建立运行状态数据库,便于对系统一些运行状况进行提前预定和尽早防范,避免一些大的系统故障发生。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供暖系统运行状态数据的自动存储,从而促进了未来数据分析的利用进程。分析供暖系统的状态对供暖效率的影响,分析供暖系统故障的产生等都是基于在状态数据库已建立的情况下进行的。
3.2 对供暖系统运行状态自动化控制的功能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各个供暖站点设备的控制和操作,并通过对相关参数的修改,实现设备的正常自动运行,此外,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来实时控制。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控制值对比当前的监测值,自动实现对供暖系统运行状态的控制,保证供暖的安全稳定。工作人员需要对控制器设置权限,从而防止误操作。
3.3 对故障可以进行及时的提示和诊断的功能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将供暖系统的运行数据显示出来,便于供暖公司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的隐藏忧患,并尽早加以清除,从而避免系统故障的出现。可以说,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系统运行故障的实施诊断和分析,有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该系统中的报警装置,可以实现对故障的尽早报警和及时修复,避免了重大的损失。
4 总结语
供暖系统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受到的重视越来越高,其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室内供暖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能够使室内供暖更加安全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且实现了对供暖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尽早解决。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室内供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对该系统的研究探索,使得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室内供暖系统中的应用机理及功能表现更加清晰,有利于后续室内供暖系统中节能、减排、降耗等研究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张博,王远超,徐翔.基于喷射式热泵的热电联产供热系统[J]. 化工学报.
[2] 周守军,郭敏1,孙浩森,孔凡利.热水集中供热管网泄漏故障诊断模型[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4)
[3] 梁 洁.基于热力管网保温结构的设计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4] 夏凤鸣 刘英 杨雨图 缑斌丽 徐兆军.一种φ630直埋管抗压强度与轴向滑动试验装置[J]. 油气储运. 2014(02)
[5] 马玉杰,王静静,王丽萍.热泵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J]. 东北电力技术. 2013(08)
[6] 徐宝萍,付林,狄洪发.计量供热系统楼栋动态特性模拟与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8(03)
[7] 孙云帆,梁友高.多能源互补技术供热系统的研究[J]. 日用电器. 2013(10)
2网络结构分析
针对镀锌生产线所设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两级网络构成,一级为生产控制工业以太网网络,二级为生产管理以太网网络。两级网络结构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之上,可实现数据通信,并经过一级信号数据库服务器与二级服务器连接。在镀锌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结构中,一级自动化系统中的PLC控制器以其所对应的操作终端、二级操作终端作为两级以太网网络的节点,并在不同的位置接入以太网内。现场远程I/O接口在Genius网络支持下与PLC终端连接,带位置控制的设备装有编码器,按区域组成4个Profei-Bus网,分别接至入口、中间、出口PLC控制器Profei-Bus的主板,从而实现对位置的精确控制。镀锌生产线现场传动设备基于IS-BUS与PLC终端连接。对于独立设备,比如镀锌生产线上称重设备、焊机和气刀等,与系统的接口为以太网直接与PLC终端的连接。
3一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
3.1一级数据库服务器
在一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级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应用功能是对整个镀锌生产线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分析网络通讯的运行情况,收集生产控制所需的关键数据信息,根据运行状态生成报警信息,遵循优先权分级标准对报警信息进行管理,并可提供镀锌生产线在各种状态下的生产报告。
3.2操作终端
在一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操作终端的主要价值是辅助对镀锌生产线运行状态的检测和控制,为各种生产控制功能的实现提供必需的画面组态支持,并根据画面对生产控制操作提出建议。在本文所构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应用GE-Fanuc所提供的人机界面实现操作终端的功能。该人机交互界面的最大特点是实现客户与服务器HMI系统的融合,实现全网络化的监督控制和数据收集功能。其基本构成包括服务器和终端两部分,前者负责采集、发送生产线的运行数据;后者负责连接服务器,并显示和控制数据。
3.3PCL控制器终端
在一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中,GE-InnovationPLC控制器是实现大量自动化控制功能的核心模块之一。相比于模拟控制模块而言,为了更好地满足镀锌生产线对自动化控制提出的要求,本文选用了基于可用控制块语言编程的控制器。本类型PLC控制器具备中断驱动操作的控制中心,响应速度快、诊断功能强,支持多类型的I/O接口,在复杂的大型系统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3.4传动设备
本系统中的传动设备为Toshiba公司的IGBTPWM变频器。在一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传动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根据其使用范围可进一步划分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和有传感矢量控制两部分。传动柜直流电源有IGBT整流和二极管整流两种,IGBT整流元件的整流柜用于开卷机、活套、张紧辊、夹送辊和卷取机等;二极管整流元件的整流柜主要用于风机、刷辊等。
4二级自动化控制系统构成
4.1过程自动化功能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过程自动化功能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①接收一级自动化控制系统发送的处理命令,并通过PDI原始数据输入的方式处理每个卷所对应的信息;②在对卷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跟踪卷动态,并生成与之相对应的调整设定点,显示有关线、卷的修改参数信息;③通过操作员显示屏幕对非正常运行状态提出报警指令;④诊断各个卷的产出性能,并形成数据报告。
4.2生产控制模型
在整个镀锌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共涉及2个生产控制模型,分别为有关镀层重量的控制模型和有关加热退火炉燃烧状态的控制模型。模型机软件系统采用日本新日铁公司提供的技术。在模型的选用和构建过程中,可在二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以太网网络挂设专用计算机,并通过网络实现与二级服务器的信号交换。二级系统接受三级系统下发的钢卷信息,并通过协议地址发送至模型机,模型机将符合该钢种的控制数据在焊点到达退火炉和镀层测厚仪时分别传输给它们,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炉温和锌层厚度的目的。
4.3二级系统与厂级系统的接口部分
二级系统和三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会经过ODBC数据库。二级系统将建立一个与三级系统数据库的ODBC连接,并直接从三级数据库中读取所需的数据。当卷数据处理完成后,二级系统将通过ODBC连接直接将所有的卷数据写入三级系统数据库。
关键词:
OPC技术;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讯电子技术;人工智能管理技术
在炼钢过程中,采用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可提高钢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为实现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科学技术、通讯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管理技术在钢铁生产中应用广泛,数据采集准确,为更好地实现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该系统中配备了1台计算机单独工作,从而可在现有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利用OPC技术实现网站之间的互访。这有利于以最少的投资收获最大的效能。
1OPC和OLE三层接口技术的概述
1.1OPC技术概述OPC技术有其工业标准,包括一整套的接口和属性的标准集。由于以往每个应用软件的开发商为了存取现场设备的数据都需要重新编写专用接口函数,但现场设备中的数据复杂,且产品常常升级,这对数据编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OPC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具有高效性和开放性,且安全、可靠,是一种即插即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为广大系统使用者带来便利。该技术的产生有效地建立了现场控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桥梁,可实现过程自动化控制。现已建立OPC基金会管理,世界上重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或仪器过程控制系统都是基金会会员。
1.2OLE三层接口技术概述OLE技术应用于微软公司,通过一套标准的OLE/COM接口完成。OLE是自动化标准接口,其可自动调用OLE技术,允许多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文档和图形的交换。OLE机制的基础是COM,其是为了实现与编程语言无关的对象而制定的,可以不受程序限制访问,且可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接口通讯。
2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基于OPC技术的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完成2部分操作:①在主体系统操作站界面中增加二文重砣系统,并且保证此操作站能访问二文重砣系统PLC系统;②需要将二文重砣系统扩充为主体系统的操作站,最终实现两套系统的相互访问和有效结合。
2.1系统的硬件连接如图1所示,“操作站3”即二文重砣系统操作站,带有以太网卡,用网线连接了转炉环网的交换机。“操作站3”升格为OPC服务器,配有双网卡。二文重砣系统通过网卡采集变量,设置OPC为服务器,用以太网卡连接转炉环网,从而使“主控室”“操作站1”“操作站2”得以访问。
2.2系统的软件配置基于OPC技术,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软件配置方面需要建立以太网连接和进行系统变量、归档报警等,这是因为二文重砣系统变量数目少于主体系统。因此,可将“操作站1”的项目内容直接挪用至“操作站3”,以减少复杂系统开发研究带来的巨大工作量。此操作可完成转炉对6台PLC的访问,可将“操作站3”中计算机的IP地址设为合适的网段,从而实现转炉的自动化生产。此外,还可建立二文重砣系统的变量,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新型项目,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以及“操作站3”对主体系统和二文重砣系统的全面访问。
2.3系统中OPC功能的配置在该系统中,使用OPC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操作站对二文系统的有效访问,操作步骤如下:①确认各操作站内安装的软件,确认“操作站1”与“操作站3”之间的网络地址是否处于同一工作组内,以确保两个操作站可以相互访问。②为了设置最低安全级别,对所有人设置了访问权限,可避免因权限引发的问题。在“操作站3”中配置DCOM系统,开始运行指令,选中“OPCServer”设置属性,在复选框中选择“none”和“Anonymous”。③对“操作站1”进行OPC功能设置,实现“操作站1”到“操作站3”的二文重砣系统的变量访问,即通过右键点击“资源管理器”,找到“变量管理器”后添加驱动程序,选择相对应的系统参数,出现一系列服务器列表可供选择时,即可访问所有站点;在服务器列表中,选择“操作站3”的计算机,在定义下的服务器中选择子菜单,通过点击子菜单中的“服务器”按钮,得到所需的变量;在二文重砣系统中选中一个变量,经过确认后可进行新变量的设定。④将二文重砣系统操作界面加入“操作站1”的项目中,通过系统的有效拷贝,界面中的变量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建立,完成从服务器中读取变量数据的任务。此外,可通过OPC技术实现自动化系统间的网络互访功能。
3.结束语
在传统炼钢技术的基础上,融入新型的现代化技术,研究出基于OPC技术的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优化炼钢工艺的自动化进程。因此,应围绕该技术的整体化需求规范其操作流程,强化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从而实现最好的运行效果。本文对集团钢铁生产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完善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工艺过程中的变量及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集团的钢铁产量和钢铁质量,降低了集团发展的运营成本,为早日实现产业国际化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我国的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提升。所谓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科学技术进行高度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机制,通过这样一个网络控制平台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设备的一键管理。这里的科学技术包含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能够统一管理的设备则包括空调系统、温度系统、电梯、消防系统、照明设备等等。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大大减轻管理难度和人工成本,具有高效率性和环保节能性。可以说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能楼宇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1.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握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三四十余年时间里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始于1970年代的CCMS中央监控系统。其原理为通过设置信息采集站于建筑物各处,然后将总线与中央站连接起来,创建CCMS中央监控系统。系统的枢纽是中央计算机,通过接收处理信息采集站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并发出命令,调节楼宇内设备的各项参数。第二阶段是1980年代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其实年代的信息采集器进化成了80年代的科技产物:数字控制器。通过为每一个数字控制器配置集散式控制系统计算机,每一个独立的数字控制器都可以显示、处理采集到的信息,只需要在其上布设一个起到监视作用的中央电脑,就可以实现分站完全自主处理信息的功能。第三阶段是1990年代的开放式集散系统。通过应用ON现场总线,布设三层结构的BAS控制网络系统,形成中央站、DDC分站、现场网络层的输入输出结构,这就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具有开放性,对于系统的配置和管理也更加灵活。第四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网络集成系统。网络系统中具有一个中央主控站,将子系统进行优化组合,诸如消防、安全、照明、温度等,然后统一集成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在跨越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取代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虽然DCS拥有较好的模拟、操作和管理性能,但是费用高、可靠性差、系统开放性差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其上烙印了典型的现代科技,具有更高更强的可控性和科学性。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了系统布线方法,提高了操作性和维护性,优化了实时性,并且降低了成本。
1.2 以太网开始进入楼宇自控领域
以太网一直都是局域网构建中的核心技术网络,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太网中的站点完成了单独收发数据信息的进化,这就减少了物理层数据的碰撞、拥塞和缓存,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思路。而在IEEE802.3af标准颁布之后,基于以太网的工业交换机产品大幅增加,基于现场总线的开放式以太网标准也纷纷涌现。比如ODVA、CI、HSE、Profinet等。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结合,弥补了各方的缺点,使得工业自控系统的设计逐渐成形,而其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成功应用直接促成了其在楼宇控制系统中的快速发展,从最初的信息层道控制层,以太网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太网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实现了从信息网到控制层的完美过渡,实现了各层统一,对这样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也就更加便捷,也实现了和智能楼宇中其他系统的快速完美融合。但是同时需要认识到时,以太网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集成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科研成本较高,产品较少,就会导致用户选择不多同时推广性也会受到阻碍,还有就是以太网的维护性、实时性还需要时间的考证。
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空调、消防、供电、电梯、安全管理、给排水等子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技术,建立通讯网络,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建立控制层、管理层和设备层,实现操作站和网络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传送控制协议/协议,建立用户数据协议,构建OPC服务器,既集中完成控制端对所有设备的管理,也可以实现用户对客户端的自由访问,而避免了亲自查看设备的繁冗过程。通过增加网络控制单元可以实现楼宇内每一个子系统的监控、共享和管理,通过相应的多种统计计算功能,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操作站功能,完成手提式应急信息处理和指令控制。
2.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1)实现对众多子系统启动和停止的控制、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
(2)收集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完成设备一生运行的技术性数据分析;
(3)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4)监视楼宇各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突发事件,并配置一整套处理方案;
(5)实现对水电、煤气等科学管理,节能高效自动;
(6)针对各子系统中的设备,保存一份包含运行档案、历史、维修情况的设备管理报表,以供参阅。
3 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3.1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总则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最主要功能还是实现对楼宇内各个子系统的监控,采集运行数据,对比分析运算,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设备都能正常运行,并且实现快捷简单的远程监控。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大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就相应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这样集约化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对各子系统统一而有序的管理,使其健康运行,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为智能楼宇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这里以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层、现代化智能大楼作为设计对象,就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创设关键技术作简要阐述。
如同前文所述,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要首先保证子系统的高效运行,实现子系统有序运转和灵活自动运转,从而减轻人员管理,节约劳动力资源和资金成本。这里设计的系统主要是基于一般业主的要求和极高的性价比,采用最优化的方案设计出一套可以同时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的自控系统。比如著名的BACTalk楼宇管理系统,它是一种基于BMS的自控系统,可以将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等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控制,并且具有先进的现场控制器以及和其他系统设备的开放性接口。根据现代高层大楼的特点,设计一下需要主要监控的子系统:电梯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照明共点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3.2 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在设计一个楼宇自动系统时,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是可靠性。可靠性是检验一个自控系统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优先采用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将自动控制的任务交给很多现场处理器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单独的处理器出现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健康运行的情况。可靠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系统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准确性,不能误报,也不能有故障而不报,所以对于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极为严格。其次是灵活扩展性。楼宇自动系统和其他的网络系统一样,都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进化和升级。我们在建立了初始系统之后,应该考虑到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原始系统势必要进行优化和升级,所以这对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当然灵活性也很重要,主要表现在现场控制器的增减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应用都必须具备灵活性,便于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系统。第三是实用性。设计的系统总归是要应用的,这要求设计人员从高深的科学信息技术中提取出便于应用的普通知识,系统可以根据楼宇的多功能性实现不同需求的给予和完成。是否方便快捷是实用性是否合格的另一个标志。管理方式是否合理简约是检验一个系统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好的楼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楼宇各子系统资料内容的完美综合,并且统一呈现在中央层,减小了管理难度。最后是经济性。我们要求系统的设计采取最为精准和尖端的技术,但是也要考虑到实际需求高度。采用现场处理器应该可以满足相当长时间之内的系统运转,所以要合理规划,切不可盲目投资。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要以相应的电气图纸和标准规范作为基础,然后需要满足国家及其他国际标准。比如建设设计防火系统、照明设计标准、电梯设计标准、空调安装及采风设计标准、工民建供电系统设计标准等等,对于需要设计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应该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指导系统设计。
3.3 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的系统方案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以此来实现各总线的集成。包含网络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结构。其中设备层网络技术依托CAN总线和Lonworks等,用以太网技术来实现管理层和控制层之间的通信。
依据前文所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更加开放、集散,同时便于维护、成本低,所以更加适合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辅以以太网技术,实现楼宇自动化控制。详细设计图见图1。
图1 以太网构成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简图
3.3.1 自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设计的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现场控制器之间的点对点通信构成的智能监控区域层就是控制层,CAN总线、Lonworks总线上都布设有监控节点;管理层则包括中央主控机和分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以太网技术构建管理层,管理层中的操作站可以控制中央计算机,对各子系统进行集成统一指令管理,并对系统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设备层就是楼宇内的各机电设备,在控制层的管理下按照预设程序运转。
3.3.2 自控系统集成技术
OPC技术可以标准化控制层和管理层之间的设备数据信息交换,并且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同时降低成本。在楼宇自动系统中选择OPC,需要根据不同的子系统以及需要实现的功能来开发相应的OPC服务器,完成设备层的独立数据采集。
一个完整的OPC服务器包括标准接口和用于通讯的接口两部分。利用2005对两个接口进行开发,也就实现了OPC服务器的开发。标准接口的开发因为数据库而变得简单,用于通讯的接口开发需要特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采集模式来编写特定的动态链接库。以此来构建的OPC服务器结构如图2。
图2 OPC服务器总体结构简图
通过该结构调用API函数,记录、注销服务器数据信息,并且按照特定的接口模块,读写交换数据,随即封装读写的信息来满足客户端的需求。该设计的关键是函数的调用来建立动态链接库,通过2005的DLL调用来构建API函数原型。常用的通信协议一般为TCP/IP协议,通过通信接口来读写封装的信息可以实现计算机端和客户端的数据共同访问,操作者在进行数据管理控制的时候不需要到每一个硬件设备中进行采集,只需要查看子系统相应的OPC服务器就可以实现数据的自主收集。有了这些数据也就有了自控各子系统的基础资料,通过一定的分析和处理,就可以实现子系统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的统一呈现,极大方便了后续的自动化控制管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楼宇自动控制过程。
4 结论
智能建筑正在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实现楼宇设备系统的集中有序管理是实现社会节能理念和劳动力节约的关键环节。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设计一个可靠实时成本低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利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太网技术可以实现系统设计,本着可靠灵活使用的目标,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集成CAN和Lonworks总线技术,利用OPC技术创设服务器,可以快速且准确的实现诸如消防、照明、电梯、空调、温度、供电等系统的信息数据集成,同时也可以集散控制楼宇中的子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调整故障,减少人员管理成本,保证楼宇健康安全高效运行。在建筑面积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必定可以大大完善楼宇内部功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羊梅.LonWorks技术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2]林黄龙.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中空调系统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D].华东交通大学,2009.
[3]吉顺平.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与通信协议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4]张翰禹.Lonworks在楼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4:48.
[5]李丹.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比较解析与发展[J].装备制造技术,2014,04:240-242.
[6]智淑亚.浅论LonWorks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01:34-37.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工业生产产量与生产质量,并且确保生产安全,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能较高的技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一贯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并且与此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一、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控制技术也越来越朝着先进趋势迈进,进而使各大工厂中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工业自动化控制从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消耗人力资源的次数,而充分利用机器等除动物以外的能源或者动力来进行生产,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够让工业流程不消耗人力,自动生产的一种过程。
作为现代制造业最重要的一种技术,自动化在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需要大批生产的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计算机、微电子、纳米等技术不断更新,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各国开始认识到研究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必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当前工业自动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经常可以在机械制造、建筑、计算机等行业领域中发现自动化技术的影子。在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加快,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渐渐传入大陆被人们所接受,为现代机械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提高了工业生产产量与生产质量,并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保证日常的生产安全。
二、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
用电设备分别安装在各配电室和电动机控制中心,所要执行的信息处理任务庞大,而维修工作也相对复杂。它与热工系统相比,电气设备操作的频率低,一些系统设备在维持正常运行时,可以经过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再操作一次;电气设备所需要的保护装置要求高,动作速度快,一个保护动作通常要在40ms以内完成。电气设备的构造机构本身具有联锁逻辑较简单、操作机构复杂的特点,而控制方式也主要是厂用电系统,其主要设备监控需要接入DCS系统,如果两台系统一起运行,一台系统的检修不得影响另一台系统的运行,因此,需要考虑两台机组DCs电气控制的模式,保证控制的稳定性。根据电气设备的主要特点我们知道,在构建ECs时,其系统结构、与DCs的联网方式是确保系统高可靠性的关键。除了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要确保运行时各种数据处理和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同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电气系统可以在最好的状态下运行。
三、我国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1、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英文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①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②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竞争;⑦可直接用115V交流电压输入;⑧输出量为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⑨通用性强,易于扩展;⑩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4kB。
为了实现通用汽车提出的要求,第一台适合其要求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于1969年在美国成功制造出来,自从第一台出现之后,随之,日本、德国、法国也相继开始了PLC的研发,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主要生产PLC的厂家分别是:德国西门子、AEG,日本的三菱、美国AB,GE法国的TE公司等。
我国的PLC研制、生产和应用也发展很快,尤其在应用方面更为突出。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随国外成套设备、专用设备引进了不少国外的PLC。此后,在传统设备改造和新设备设计中,PLC的应用逐年增多,并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PLC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工厂在研制和生产PLC,如辽宁无线电二厂、无锡华光电子公司、上海香岛电机制造公司、厦门A-B公司,北京和利时和杭州和利时,浙大中控等。
2、工控PC
由于基于PC的控制器被证明可以像PLC一样,并且作和维护人员接受,所以,一个接一个的制造商至少在部分生产中正在采用PC控制方案。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于安装和使用,有高级的诊断功能,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从长远角度看,PC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
由于PLC受PC控制的威胁最大,所以PLC供应商对PC的应用感到很不安。
事实上,他们现在也加入到了PC控制“浪潮”中。近年来,工业PC在我国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PC主要包含两种类型:IPC工控机以及它们的变形机,如AT96总线工控机等。由于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对工业PC的运行稳定性、热插拔和冗余配置要求很高,现有的IPC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将逐渐退出该领域,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工控机,而IPC将占据管理自动化层。国家于2001年设立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控制系统产业化”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目标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based控制系统,在3-5年内,占领30%(50%的国内市场,并实现产业化。
四、我国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工业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通过丰富的科学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力量,其发展离不开计算机、通讯、建筑、微电子等技术,需要多种科学技术的共同开发,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我国引进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西方国家相比来说时间较晚,缺乏稳固基础与科技支撑力量。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时常会遇到瓶颈期,然而又好又快地渡过一段段瓶颈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最大问题。
首先,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在向工业国迈进的路上,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国家的工业发展战略对于每个领域行业的前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的战略规划在当前受到了考验,我们必须将一贯推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而实现技术的创新与改革。
其次,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我国最早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引进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自身起步时间比国外先进技术要晚的多,我们在将来的发展中一定要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以弥补自身的理论缺陷。
第三,重视市场效应。虽然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我们必须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是仅仅是毫无意识的模仿和跟随,只会在国际市场中让我国诸多企业自身竞争力越来越弱。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理念,拓展自身的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试图走自己有特色的一条道路,进而才能够与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争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结束语
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中解救出来,也可以使人们远离不良的工作环境。在另一方面,有助于能源消耗,提高工业生产产量与劳动生产率,增加人类寿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我国应该重视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这一行业的发展,尽快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而各大企业也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及时调整企业结构,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F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064-01
冶金转炉炼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相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环境恶劣、过程复杂,期间难以准确地进行连续不断的测量,因而无法采用常规过程控制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但仅凭人工经验控制炼钢终点又难以保证钢材产品优质、操作稳定和低能耗,因此,必须对炼钢生产进行精准的自动化控制,以提高钢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一、冶金转炉炼钢自动化控制技术
转炉炼钢主要是指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靠铁水的热量以及废钢、铁合金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相结合,在转炉中完成炼钢的过程。转炉炼钢技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工业控制技术以及工业控制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控制变量繁杂且要求精度很高,是炼钢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下是针对转炉炼钢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分析。
1.冶金转炉炼钢检测技术
传统的转炉炼钢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要求, 尤其是随着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转炉炼钢的自动化技术也随之改进。目前,用于转炉炼钢检测技术主要分为废气分析检测技术和副枪监测技术两部分。在转炉炼钢过程中,它们主要通过检测仪表对熔钢温度、液面高度、熔钢成分等参数的记录,并进行及时分析,为炼钢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添加原料等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具体检测技术包括:
(1)转炉炼钢副枪检测技术
转炉炼钢副枪自动化的使用是现代钢铁企业先进性的标志和发展趋势。国际上大部分钢铁企业在转炉上都配有副枪。副枪检测方法不但可以保持对钢水较高的碳含量和温度的控制,同时减少了石灰、铁合金等原料的消耗,无需钢水的补吹,且炉衬浸蚀明显降低,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转炉炼钢的产量。
(2)转炉炼钢废气分析检测技术
转炉炼钢技术在炼钢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废气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氢气、氧气等。转炉炼钢废气检测主要使用炉气定碳法和副枪技术相结合,以副枪测定为主,结合废气分析计算脱碳速度,通过炼钢过程中排除的废气成分和流量,为计算转炉内瞬时钢液残留碳的含量提供信息,从而确定转炉中的含碳量。此外,转炉气副枪法的实施,不仅使转炉内含碳量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而且为自动化检测技术提供了有利的数据,避免了传统人工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出钢的质量。
2.冶金转炉炼钢自动化技术
转炉炼钢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对炼钢模型的研究。它们主要是指转炉炼钢过程中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介对检测技术所显示炼钢生产过程中转炉内原料不足、废气过多、温度不准等原因进行自动化调整。
(1)转炉炼钢的控制技术模型
转炉炼钢的控制技术包括动态控制模型和反馈计算模型,主要是根据控制系统对吹炼终点和含碳量的检测数据进行控制的。动态控制模型主要是对炼钢过程中氧气的需求量和冷却剂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所测得含碳量、温度以及氧气量的数值计算出钢水实际温度以及钢水的实际含碳量,方便钢水温度和含碳量的调整;反馈计算模型主要是针对动态模型所测量数据进行重新计算,按误差大小调整规划,补充转炉内的原料所需。
(2)转炉炼钢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过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方法的一门新的技术。转炉炼钢过程中人工智能主要是针对炼钢过程中需要人为处理的工作,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模拟进行,从而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钢铁企业智能化的进程。
(3)转炉炼钢中的模型研究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无论是人工智能技术还是控制技术都是以模型为基础的。目前,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人为模型进行模拟工作;而控制技术中动态控制模型,也是根据热平衡原理和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所以模型研究在转炉炼钢过程中必不可少,不但可以提高钢材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针对钢铁企业存在问题科学、合理的进行解决规划。
二、冶金转炉炼钢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及应用价值
自动化系统在转炉炼钢的应用中主要可以对废钢、铁水的质量进行称量、对电气控制进行指示以及对仪表监视控制作用等。以下是对转炉炼钢自动化系统功能的简要分析。
1.冶金转炉炼钢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
(1)转炉炼钢自动化系统对废钢、铁水质量的称量
由转炉炼钢工作环境恶劣,废钢、铁水的称重必须由天车主钩吊装废钢料槽和铁水炉缸进行装料。装料过程主要通过多个压式重量传感器读出废钢或者铁水的重量,并由补偿接线盒显示重量数据,并及时进行记录。
(2)转炉炼钢自动化系统对电气控制的指示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考虑到有些电气操作是应急处理操作,关系到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电气控制指示必须独立构成。自动化转炉炼钢共有六个散装料料仓,主要是铁矿石、白云石、白石灰以及铁皮球料仓。在散料质量测量中,主要通过料仓四角处的压式称重传感器通过监测画面在仪表器中显示。
(3)转炉炼钢系统对仪表监视的控制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仪表监视控制部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网络服务器和主机相连,监测仪表PLC的工作。计算机主机和从机相互合作,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做到主从机可相互代替工作的目的。这样可确保系统能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数据库,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便于系统的维护工作。
计算机的监测画面是仪表部分的网络服务器,通过适配器从仪表中读取监测废钢、铁水等原料的使用数据;同时,监测画面还能实时的显示氧气、氮气以及冷却水的压力和流量,给操作人员提供有利的数据,供其对氮气、氧气、冷却水进行调整;同时,对钢水温度的监控中,采用热电偶探头深入转炉内取出钢水的温度,并利用监控系统从仪表器中显示。
2.冶金转炉炼钢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价值
我国转炉炼钢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目标是:在提高钢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节约能源、科学环保,使我国钢铁市场在国际钢铁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前提下提高炼钢的终点命中率、改善钢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提高钢铁的生产效率和钢材质量。
自动化转炉炼钢技术采用动态控制转炉气体连续分析系统和副枪测温系统相互结合,增加了转炉气体和温度达到终点的几率,从而大幅度的提高终点控制命中效率。为了提高钢水质量,在气体补吹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氧气含量,避免钢水氧化,提高钢的纯度。通过提高终点命中率和降低补吹率,从而缩短了冶炼时间,增加了钢液温度和成分的稳定性,为连续铸钢创造了条件;同时,在自动化转炉炼钢技术的支持下,取消了一次性副枪确定氧含量及定碳头的能源消耗,降低钢中的含氧量,减少了炉渣中铁合金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炼钢生产成本。
总之,面对国际钢材市场近年来对钢材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尽快改革冶金转炉炼钢技术,大力发展转炉炼钢自动化控制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加强钢产质量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与国际钢铁行业接轨,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