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跨专业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12 15:5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会计跨专业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会计跨专业实训总结

篇1

二、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教学组织和任务内容

1.配备实习指导教师

根据实训平台的实际情况,初步配备4名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具体有综合实指导1名,负责综合实习中教学活动的组织、总体进度与安排;模拟企业指导教师1名,负责指导模拟生产制造企业的模拟进度与指导,要求具备经营模拟课程的教学经验;服务机构指导教师1名,负责各服务企业/机构的模拟进度与指导,要求具备服务业机构业务流程教相关专业教学经验;技术人员1名,负责在模拟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教学任务项目

根据教学任务流程,完成16个仿真实训项目,具体有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筹建,包括企业机构筹备、企业设立;第二部分为制造企业经营,包括企业经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生产配置、财务管理、销售与市场管理、企业竞争力提升、经营总结8个项目;第三部分为现代服务业环境,包括工商局业务模拟、税务局业务模拟、银行业务模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模拟、国际货代业务模拟、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物流公司业务模拟7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实现具体仿真岗位和具体业务技能,完成业务链流程,资金链流程等,填制模拟业务表格、单据、凭证等。

三、跨专业综合实训考核评定

根据综合实训的项目任务设置,每一学生需要在跨专业实训平成具体的项目任务,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系统平台会自动计算学生完成的时间、质量、经营情况等,给学生评定成绩。最后结合学生在仿真实训的出勤、最后的实训总结综合评定学生实训成绩。

篇2

1VBSE平台的介绍及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影响

1.1VBSE教学平台及相关实训介绍

VBSE全称既是虚拟商业社会模拟,真实的环境搭建与虚拟的实习业务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实训仿真系统及实训平台,为财务管理、会计学、国际贸易与营销等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甚至是包括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其他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置身于相对仿真的环境中,在学习中就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工作岗位的具体事务、体验社会组织结构的异同,接触实际的经济业务。在虚拟商业社会平台中,一共有108个不同的专业岗位,从公司总经理到行政助理,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专员到商贸业的市场专员,从银行的柜员到政府部门公务员,从物流企业的员工到服务公司的员工,这里不仅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设置的岗位及经济业务也和现代商业社会非常贴合。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顶岗实习的各专业本科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体验基于岗位的业务决策、理解岗位绩效、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并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建设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体系,也对学习的实验类教学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及实验室设施成为搭建VBSE平台的第一步。

1.2VBSE对传统实验实训课教学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经管类实验实训课的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根据教师所安排好的实验实训课进程,学生在实验室中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少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会计专业实训类课程为例,由于会计类专业课难度较大,在实验实训课教学时,教师仍然会利用部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课程内容及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完成讲解后再开展有关实训项目。每一次的实训步骤和实训内容是严格制定好的,优点是能够明确实验教学任务、学生按规定好的步骤完成,课堂实训的内容针对性也较强。而在其他的会计类实验实训课程中,例如会计电算化、ERP实训以教会学生使用会计软件并完成相应的经济业务的处理为主要教学目标,仍然仍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灌输型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甚微。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开展实训对于学生而言操作VBSE的软件相对而言很简单,软件界面设备清晰、易操作,相当于很多企业的OA办公系统。在进行实训之前,最要重要的工作是理解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中制造业、商贸业、工贸业等核心企业以及服务公司、物流公司等企业的经营规则,在实训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业务流程。因此在VBSE虚拟仿真实训的课题,是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好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将自己的“公司”经营好,自己“公司”或“部门”的“业务”处理好。在这样的实验实训课堂,教师也不再是主要“讲解者”,而是“引导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降低虚拟商业社会中,教师要熟悉实训过程,并且善于把握实训节奏;另外,跨专业综合实训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该软件的运行及经营规则,还要具备会计、税务、国际贸易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

1.3VBSE对传统实验实训课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的影响

传统经管类实验实训课最终的考评成绩主要以学生所上交的实训材料及实训过程中实验实训任务的完成度、实验成果为主要依据,以湖南文理学院会计专业手工实训课为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比30%,做账材料占比50%,实训报告占比20%。VBSE课题颠覆了传统课题的教学方式,考察方式的设计更为复杂化,不能简单地以最终上交的实训材料及相关的实验实训成果为主要依据,应该采用更贴近社会企业对实力资源的考核方式。

2湖南文理学院VBSE实训开展现状及改进

2.1已有序开展多轮“虚拟商业社会”实训课程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18年建设了虚拟仿真是实验室,实验室共有500多平方米,空间布置主要采用分组的形式,一个组就代表一个企业,每个企业设有企业管理部、营销部、生产计划部、仓储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部门,每个部门又有不同岗位,并配备了良好的硬件设置,为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已经安排顶岗实习,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还接纳了其他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实习,未来VBSE也会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综合实训中来。

2.2VBSE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应尽快实现跨专业的融合;为了方便课程的安排、协调专业课程及专业教师相关的教学任务,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VBSE跨专业仿真实训课程是分专业来进行的,按照专业依次完成实训任务,并没有交叉进行,没有真正做到“跨专业”综合实训。其次,教学安排还有待改进;本学院在开展的VBSE课程,每个专业实训的时长为两周。主要包括组建团队、起初建账、固定经营与自主经营四个阶段,其中穿插CEO竞选,企业文化建设评比,心理素质测试等环节;第一周进行的CEO选举实习动员,CEO选举、招聘、团队组建、现场招聘,制作海报,领取办公用品,工作交接,文化建设,期初建账检查、第一阶段测试等教学活动都较为简单,且现有的教学安排较为拖沓,会造成部分学生实习工作任务较忙,而另一部分学生实训任务轻松,出现无事可做的情况,部分实训任务建议缩减为1天进行,实训第2天可开展固定经营,固定经营为期2天,自主经营可适当地增加教学课时数。

3推动VBSE实训课程发展的改革建议

3.1教学目标重新定位

VBSE课程可以使参加该实训的学生感知企业内外部组织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及组织关系,是认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传统课题目标核心知识掌握的侧重点不同,VBSE实训课程的目标侧重于提升学生时间操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与综合决策能力,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重新定位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

3.2VBSE教学的重新设计

VBSE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既能够充分发挥的VBSE平台的价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经管类专业课程带来的优势,又能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性格优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经管类专业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本学院已有的专业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在实训时若是能够让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进来,则在每一次在开展VBSE实训时也更能够发挥虚拟商业社会的虚拟仿真功能,真正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岗位间的业务交流。因此,在进行VBSE跨专业模拟实训时,应首先在经管学院内部实现五个专业交叉实训,即在每一次实训中既有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又有管理类专业学生,才能既充分发挥的VBSE平台的价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经管类专业课程带来的优势,又能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3考评方式的变革

VBSE课题颠覆了传统课题的教学方式,考察方式的设计也应该更贴近社会企业对实力资源的考核方式,让学生不仅仅从教学上全方位的感受企业的真实业务,也从考察方式上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设计更为全方位反映学生能力的考评体系。以下VBSE实训课程考评方式的设计,主要有个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测评成绩、签到成绩、经营成绩、自评成绩、互评成绩,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实训课程的考评方式更为复杂。

3.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完善

VBSE系统的高仿真业务及资料,对肩负引导的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专业上要求教师建立备跨专业、跨领域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结构体系中包括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等专业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具备出色的课程组织能力,实践中要求教师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的能力,因从从专业提升、教学提升、企业实践等方面去提升VBSE教师的综合教学与组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肖俊,李岚,马勇.基于VBSE平台搭建管理会计实训教学模块的构思[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12):58-6.

篇3

一、引言

2013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专题(独立学院创新与发展)培训班》,鲁昕副部长就应用技术院校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大学强调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教育为目标[1],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宗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而要发展好职业教育,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根据新的形势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搞好实践教学。本文首先通过独立学院的调研,对其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顺应国家建设应用技术院校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理念,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缓解经管类实践环节经费紧张的问题,提出了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综合仿真实训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在校内打破自然班教学的组织模式,以ERP协会作为主要载体,实现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和综合岗前培训为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概况

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开展的实训教学有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为了厘清实践教学目前的开展情况,我们对30个独立学院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经管类相关专业实践课程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各类实习教学(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OA办公软件的运用、员工招聘甄选录用实训、员工培训和开发课程实训、绩效管理实务、薪酬管理实务、5S管理实务、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创业策划设计、企业沙盘模拟经营、企业模拟招聘等实验实训;

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传播、广告学、渠道管理、CIS等课程设计;市场调查、企业沙盘模拟经营、案例分析、营销沙盘等实验实训;

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传播、网络营销概论等课程设计;网络营销型网站建设、市场调查、SEO和网站优化、数据化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网络整合营销等实验实训;

会计学专业: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等课程设计;审计、会计专业综合等实验实训;

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统计学、财产保险、银行信贷等课程设计;证券模拟、人身保险模拟、银行模拟、金融综合、期货与期权等实验实训;银行柜台实习、贵金属模拟交易实习等实验实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模拟参展、电子商务、报关软件、报检软件、制单软件、进出口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实验实训。

(2)经管类相关实验室

目前经管类专业在注重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加大了实践教学实训平台建设。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主要有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经营ERP沙盘模拟实验室、金融专业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会计专业的财务软件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电子交易平台、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络营销实战工作室等[3]。

(3)实训内容、方式

实训主要以某门课程为依托,基本是理论课程的延续,缺乏与现实真实企业实务对接,并且以单专业实训为主,实训方式基本是老师开完动员大会后,然后学生根据设计指导书或实验大纲在寝室、教室或实验室完成,实训时间安排在1-3周,最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作为最后的实训成果。学校能提供的实训软件也基本上是单专业的实训软件,有些甚至没有软件设施作为实践的支持,学生只能进行手工实训,按照老师的设计指导书或实验大纲按部就班进行。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是1-2名指导老师进行辅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没有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各司其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没有达到专业知识的优势互补。

(4)实训考核评价

实训考核主要考查成员在实训中出勤情况、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实习日记的完成等。这些侧重的是个人完成情况考核,而往往一个实训需要是团队合作完成的,因此在团队业绩考核如团队意识、经营决策、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考核不容忽视。

三、现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4]

乘着实践教学改革之东风,各独立学院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进行了相关专业课程实训。经过调研发现,他们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各自专业为依托,独立建设、分散实施等一系列问题,以致于学生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中相关工作的认知及能力,也很难理解和社会供应链中其他组织、个人的协同关系。

(1)经管类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不够

经管类专业虽然都开设了许多实践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主要侧重于专业课程的设计,而这些课程设计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的指导按部就班获得相应的学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从实践课程学分占总课程学分的比例来看,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普遍偏低,这说明了经管类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仍需加强,以便突出专业培养特色。

(2)教学资源不充分

独立学院的教学资金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学生的学杂费,没有国家财政资助,并且经管类专业在综合性大学里一般也不是重点特色专业,因此学校对于这方面专业实践教学投入上比较少。一般经管类实践教学的投入就是购买几个专业软件或安排学生们参观、观摩、竞赛等活动方面的开支。

(3)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

很多的实验课主要以简单的专业实习实训为主,没有将专业涉及的上下游岗位与岗位群串联起来,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也缺乏对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应的,很多学校实验室建设也缺乏管理类相关专业实训的整体性设计,没有全面、完整、有层次地考虑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各构成因素;实践资料处于彼此孤立、分割的状态,没有把整个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效集约配置;实训形式单一,很多脱离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职业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总而言之,这种实验实训的效果非常差,是脱离真实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目标的。

在实训过程中能提供给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创新的机会比较少,这与独立学院学生活跃的性格相悖。因为实训的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与其说是实训,还不如说实训是执行任务。独立学院现有的实训目的主要在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包括团队意识、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样单一的实训内容与方式使得不能很好与行业及领域整合在一起,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亟需的人才。

(4)师资队伍不够健全

首先独立学院中师资队伍储备不足,没有形成专职的实训师资队伍。师资主要依托于母体学校,而他们本身也身兼数门课程,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这也势必会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另外花高额的费用聘请外校在编老师也成为学院一大负担。其次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老师上课的教程、方式和方法也都基本一样,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再者学院在师资管理上没有一个很好的手段和人才管理的程序,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上都与其他院校存在着差距,所以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师资管理程序,形成系统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招人,用人,育人,养才,留才”的管理程序。

(5)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基本上以完成学分为目标,学生与老师交流少,课堂上的效果没有衡量标准。学校里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实训指导中心,不能有效对实践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应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因此,校内许多实践课也只是敷衍了事,没有让学生真正从这些实践课中学到知识。

(6)经管类实践平台不够综合,规范[3][5]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平台主要有校内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两种。

校内经管类实验室的教学由于受现金的约束,使得实践资源比较匮乏。虽说资源缺乏,但是大部分的学院还没有将这些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最突出地表现在以各自专业为依托,独立建设、分散实施。实训资源分散,这在内容上缺乏复合性、整体上缺乏系统性,未能发挥整体效益。实验教室主要考虑的是各个专业独立的需求,各个专业的资源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而未把实验室的资源进行整合配置。

而校外实践平台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经管专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不会热情地接纳学生进行实习,比如企业工作性质,商业秘密等于原因。即使接纳了,也不能让他们接触到核心内容,而且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接纳太多学生去实习。这样就没有真实起到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去实习锻炼,因此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形同虚设,不够规范,只是签订合作协议而已。

(7)经管类实践形式不够开放

经管类专业的各学科是相互交叉的,而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与专业之间没有融会贯通及系统化,而是相互独立分散的。经管类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都是以自然班进行教学,而事实有些综合性的课程如创业策划设计、ERP沙盘模拟实训等实训课程,如果打破原有专业壁垒,让多个专业糅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效果会更佳,同学们对整体知识可以有宏观上的认识,不同专业在一起也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资源。

四、独立学院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取向

近年来,许多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提出了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教育部2012年6月颁布的《国家教育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教育部联合宣传部、财政部等部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精神要求,以及2014年6月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应强化实践育人机制,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本文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理念需要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是必要和紧迫的,改革取向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综合仿真,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实践教学模式以综合实验教学、校内仿真实习、校内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着力点,基于企业真实岗位要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开展分层次、多元化的创业、就业教育。实现将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结合;将ERP沙盘实训课程教学与ERP协会组织有效结合;将学生实验教学、学科竞赛、科研及社会服务有效结合等,以此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一) 当前经管类专业实训平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6]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下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企业,走向基层,走向社会经济工作的第一线,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顺应这一变化,各高校逐步向着更加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人才培养的目标也由过去的知识型向着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三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转变,由此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平台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加剧,现代企业视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因此,现代企业在选人上倾向于管理操作能力、分析策划能力、应变创新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够不仅胜任本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从事与本专业相近、相关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7]。由此,各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训实验类课程开设及实验室建设就需要进行突破: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挖掘课程开设的深度,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课程训练内容的宽度。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的人才。

(二)经管类专业实训平台改革取向――跨专业企业行为模拟仿真[8][9]10]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理论与案例教学模式的颠覆,建立了“学生主体性,教师指导性”互动式的体验式教学意识。它主要把“市场引入校园,企业搬进课堂”, 把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场景完全平移到课堂上,建立起了逼真的、生动的、可模拟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平台,是对企业整体运营的逼真模拟,包括仿真企业环境、模拟职能岗位、仿真企业流程。主要采用“角色扮演+经营分析+咨询顾问”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探究式、竞争性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形成学生、老师、学校、企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模式,就是要让学生既是模拟市场环境的创设者,又是模拟企业的行为人,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1、坚持四个结合

(1)坚持了知识、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不仅贯穿于教学内容中,也贯穿于实验文化环境建设和课外活动中,还贯穿于教师的指导、点评中,学生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

(2)坚持了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教师的任务在其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搭建一个使学生能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多渠道地开发锻炼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创造力与才华的平台。

(3)坚持了三大课堂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树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观念,强化了三大课堂的整合意识。在继续发挥传统技术对三大课堂整合积极性作用的同时,同时也高度关注和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三大课堂整合的支撑作用。

(4)坚持了“产学研”相结合。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实践教学及时引进了企业前沿的生产、管理指导思想。让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能快速融入企业快速变革车道,真正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2、建构以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构建基于企业特定工作岗位的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构建创业、就业实践能力提升的三维实践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专业实践模块、素质实践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特点,该体系贯穿企业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整个企业管理活动,赋予其相应工作岗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涵盖了目前大部分经管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 将经管学科不同专业实验课程衔接起来,整个实验体系从知识结构上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为了有效地落实上述的三维实践教育体系,学校在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在第一课堂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特定的工作岗位的需要,设置专门的岗位培训讲座,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以ERP协会为有效载体,开设协会培训课程,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以沙盘模拟经营,创业计划作品为主的学科竞赛和学科技能比赛。

3、采取“团队式”教师教学组织方式[11]

为了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质量,需要一支完善的,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议采取“团队式”教师教学组织方式,形成了一支专职实训教师、校外特聘教师和学生助教组成的教师队伍,教育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1)各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实习项目的研发、总体设计、策划及相关条件的建设;

(2)校外特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企业实际与现实经济运行开设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并作为兼职培训教师。

(3)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助教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教师对实习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

4、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运行体系

(1)组织与领导:建立系、教研室、学科三级组织体系

根据面向整体、分类指导的原则,组建系、教研室、学科实训总指导部。编制实训运行总体方案,组建实训运行与管理队伍,调控实训运行过程,考核实训成效与成果。

(2)健全监督与考评激励机制

争取学院支持,加强对企业行为模拟实践教学工作的全程化管理,对基于企业行为模拟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育经费的落实、实践基地管理等多方面的监督管理,做到人员、经费、时间、成果、奖惩的多方面落实。对企业模拟经营指导成绩显著的教师、学生进行表彰和经费资助。

5、构建以ERP为核心的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平台[12][13][14]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缩写,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目前,经过调研,以及整理了武书连2013年中国独立学院评价和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中国排行榜100强的院校,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建立了ERP实验室,购买了ERP软件及建立了ERP协会,并且大部分独立学院也每年参加了相关ERP学科竞赛。各学院也为学生开设了《企业资源规划》、《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等企业行为模拟经营教育课程,这些都为ERP为核心的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并且也可看出,这些排在前面的学校实施效果非常好,学生受益面广而大。

6、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创业、就业实践基地[15]

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是开展实践基地的重要桥梁。利用企业行为模拟全景体验中心,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学习周期,缩短企业人才再培养的周期,缓解教育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适应当前就业导向教育观的要求,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特色。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是以制造企业为核心,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根据现实工作业务内容、管理流程、单据,结合教学设定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宏观微观管理、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不仅内容复杂,而且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同时需要教师、企业家等多方面的参与,因此,多学科切入、多成员参与是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的基本特点;

基于企业行为模拟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需要学术研究、理论教学、创业实训和校外项目实践多种形式结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7、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开放管理[16][17]

打破自然班界限,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编组,突破了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各自为政的局面,学生按照专业背景进行角色分工,组成模拟公司或市场组织,实现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全面触摸企业管理的核心业务环节,熟悉相关专业的业务。由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模拟教研室或项目工作室,建立一支由实验室、教研室为中心的专职教师、校外特聘教师和学生助教组成的教师队伍;将学分制纳入企业行为模拟教育中来。选修企业行为模拟相关课程,参与ERP协会,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获奖均可获得相应学分。通过企业行为模拟教育学分的设置,加强学生参与企业行为模拟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结

总而言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原有的实验实训是脱离真实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目标的,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实施效果非常差。为顺应职业教育新形势,新要求,发挥实践能力“推动器”力量,必须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是综合性的,开放性的,同时对人的培养是综合性的和全面的,教学过程、教学地点、师资配备等都是直接面向企业或行业的[18]。

本文提出的跨专业综合仿真即把企业搬进校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和完善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培训、文化等方面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长效机制,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余凡,从职业教育本真价值透视高职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4年第6期:147-148

[2]曾繁相,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历史与现实成因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167-168

[3]刘贻玲、吴燕琴,以ERP为核心的经管类跨专业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平台构建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35卷第4期:77-81

[4]徐张咏,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年第l期:61-63

[5]南海,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调查研究―基于某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案例研究[J],职教论坛/2013.33:80-84

[6]邵进. 独立学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J]. 江苏高教,2013

[7] 叶剑明.财经管理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3):174―175

[8] 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2013(9):86-88

[9]贺雪荣. 跨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平台的构建与运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5):100-101

[10] 李高伟等.财经类高职院校“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创新―――基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5) :39-42

[11]李静敏. 对经济与管理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思考[J]. 大众科技,2011

[12]刘良惠.企业行为模拟―――沙盘推演与ERP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13]刘贻玲.企业ERP沙盘模拟经营实训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14]陈嘉霞. 以 ERP为核心的经管跨专业综合实验体系构建研究[J]. 高教论坛 2012

[15]申屠莉. 创 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6]蒋文杨,祝爱民,袁锋. 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9

[17]翟悦,宁永红. 经济转型时期高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4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4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于2015年7月份引入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V2.0ps1,平台中的仿真组织有8家核心制造企业、4家供应商、4家客户,(其中1家客户为连锁经营企业,1家客户为进出口企业)、1家物流公司、1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服务公司,另加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该实训平台可同时容纳170名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其中核心制造业设有企管部、采购部、仓储部、生产计划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等部门,包含企业实际运营所需的所有管理部门。“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针对大三学生在第五学期开设,一共为64课时,其中8课时用于团队组建,24课时用于手工业务处理,16课时用于信息化业务处理,12课时用于自主经营业务处理,4课时用于实训总结。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一、目前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角色转变较慢

该实训要实现从校园走入企业,要求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由学生身份转变为员工身份,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关服务环境中,体验所应聘岗位在社会供应链中的位置,完成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角色转变太慢,甚至出现需要花费总实训课程的一半时间才能找到 “职业角色”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工作中遇到问题不会自己去思考和解决,而是习惯性地问老师,有时甚至还没弄清楚出现了什么问题;其次是做事没有规划,不能积极主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最后是对公司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表现为不按时值日,工作时间玩游戏等。

2.所学课程知识运用能力较差

该实训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涉及的课程既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基础”以及“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也包括“应用文写作”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综合素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多理论知识都还记得,但是却不会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例如,学生对取得什么样的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能够一一背出;但是当工作中真正取得相应的发票时却忘记了去抵扣。再比如,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时,都按照操作步骤操作过“记账”功能,但当实际工作中查询科目明细账没有发生额时,却不知道其中原因。种种现象无一不在说明当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不会运用到实践中去,甚至对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做到真正地知其所以然。

3.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差

该实训具有高度仿真的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不管担任实训中的哪一岗位,都需要与相关内部部门或外部机构进行业务沟通,这就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远远是不够的,例如,常常让老师帮忙去给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解释;有的甚至连需要老师沟通什么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二、课程的教学对策探讨

经过8期的学生实训课程的指导, 结合职业院校的发展思路和方向,针对该课程存在的以上情况,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加强实训室文化建设

实训室是各大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它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大体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建立仿真的职业环境;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例如,工作纪律、工作卫生以及企业的奖罚机制等,并将这些企业规章制度悬挂于企业内部相应位置;精神文化建设是一种隐性文化,如何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精神真正融入到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这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这就需要实训老师将企业的文化融入到员工会议、团队游戏等日常工作中,让企业文化慢慢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里。通过实训室文化的建设,最终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员工的角色,让他们明白自己是来上班的,而不是来上课的。

2.完善学生的考核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反映,很后悔当时没好好学习,现在晚上都睡不着,一想到因为自己一个人没有干好、干完工作,导致整个公司都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就着急。这让笔者感触很深,禁不住要问:当初学基础课程打基础的时候,学生为什么没有这种压力?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以往教学中,不存在对团队的考核,甚至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考核也不能面面俱到,自己学不好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状态?这就要求日常课程教学中,必须完善学生的考核机制,组建团队或者小组,形成团队间的对抗,实现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并且要做到实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3.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所有课程

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似乎只在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个个满腹经纶,走入职场,却缺少了对职业人必备的专业以外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什么才是专业能力以外的基本能力?我们称为职业核心能力,它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需要长时间地去培养才能养成。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该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课程的整体设计当中。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我们的课程融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一体,培养出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具有一定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4.进一步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

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项目化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的理论学习方式,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真正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基于职业教育“实训”“应用”为特征的教育模式,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企业多种经济业务处理模拟上,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全过程以理解电算化操作的工作流程,增强学生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实战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知识接受能力、电脑的应用基础较差,学习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与应用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环节设计

为了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学习,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情境创设

ERP环境下电算化系统会计核算处理,比起单模块环境下有更严格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在每个情境下再设计若干个工作任务。如设计11个单项实训和2~3个综合实训,确立商品流通企业、制造企业、通信企业三个行业作为会计电算化项目,每个项目下包括会计核算全过程。

2.信息资源提供

进行系统和软件功能操作方法介绍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和投影仪为辅助,用5分钟演示讲解操作步骤方法,10分钟引领学生一起操作,之后,10~20分钟学生操作练习。教学演示中要重点结合会计处理程序讲清操作流程,同时讲清各模块包含的逆返操作功能。

3.自主学习任务设计

以一个制造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例进行实训,要求学生用电算化软件操作账务处理。子任务如下:数据资料准备、账套初始化任务、录入记账凭证、凭证查询、期间损益结转、生产成本结转、销售成本结转、本年利润结转、生成后的凭证必须完成凭证审核与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自定义表的编制、打印报表、工资管理、员工数据录入、工资数据录入,工资系统日常使用初始化、业务处理、期末处理、数据查询统计、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原始数据分析录入、固定资产调拨、计提折旧、清查等处理,往来账初始化、往来系统使用、往来户档案管理、往来账查询与打印等。

4.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实训前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组成一个财务部,组员分别担任企业的会计主管、会计员、出纳员。老师根据实训资料布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由各小组自主完成。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主导学习,老师进行指导。课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凭证等。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组讨论项目,每组4个人,学生讨论分别担任出纳人员、账务处理员、会计主管、单位负责人。实施项目任务发放学习任务书,小组成员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施情况,提示学生操作顺序。

篇6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8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目前经贸类专业校内实训主要采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训,仅仅注重让学生利用软件模拟操作,缺少真实的实训项目,不利于学生掌握不同岗位的专项技能和实际工作的要求。而建设全真化的实体公司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不出校园就可以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文化、企业环境、企业业务和真正的企业管理,从而能够满足多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多种要求。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珍曲商贸有限公司业务介绍

珍曲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珍曲公司),是由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投资建立的一家商贸类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主营业务主要是国内特色食品饮料、进口食品饮料、桶装矿泉水等快速消费品。公司经营场所坐落在市中心闹市区,除办公地点外还有三间门面进行对外经营。在学院园区内有一间学生创业超市、一个水站、一个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一个会计记账工作室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见图1 )。

学院以珍曲公司为核心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实体公司化、实战式教学为途径,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广西各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商业大流通的行业发展需要,面向各类连锁商业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专业、课程现状

该实训基地同时为市场营销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的近20门课程提供教学案例、真实项目、实训资料和实习就业岗位。

针对营销专业,珍曲公司目前所能服务的专业课程有商务策划、市场调查与分析、促销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网络营销、门店营运管理等。公司以快销品的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为主,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和营销部门经理由市场营销和连锁经营管理教学团队的老师兼任。营销专业的学生就是这些部门的员工。公司每一年的市场推广策划方案从出计划、做方案以及方案的实施均有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以实训作业的形式完成,再通过专业评议,和公司组织的跨专业评议选出给出修改建议,选出优秀作品,一旦被公司采用将由公司给予奖励。该方案的制作团队也将有资格负责该方案的实施。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珍曲公司服务的专业课程有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快递业务等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在2011年投资300万元建成了一个物流实训室,在珍曲公司成立之前主要提供学生的模拟实训。现在作为珍曲公司的仓储中心,得到了真实项目。学生每天的进出库方案、单证流转、日常养护管理都有了真实项目载体。巨大的教学投入有了经济效益,将“消耗性”实训变成了“经营性”实训,减少了实训耗材的投入,实现了学生实训与企业营运的零距离接轨。

针对电算化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珍曲公司目前所服务的专业课程有出纳基本技能、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商业会计实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财务、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经营管理,是珍曲公司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教学的一个特色。众所周知,由于行业特性,企业的会计账目有着严格的保密要求和排他性要求,因此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很困难,在学习期间能够做真账更是如此。而在珍曲公司成立之后,财会专业群的负责人出人公司财务主管,在专业社团里选拔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出纳。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公司的出入库、进销存无条件地提供给专业学生作为授课资料和实训素材,解决了会计专业实习实训的老大难问题。

另外,在淘宝网上开设了三家特色食品网店,面向全国销售,货品的拍照、定价、上传、推广,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全部由营销、连锁专业的学生负责。物流学生负责仓储管理,形成销售后,不管是远距离物流,还是近距离配送均由物流学生联系物流公司或自行配送完成。网店的账目、财务管理有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负责。指导教师即公司市场部经理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网店的营运进行指导和评估。

三、依托珍曲公司构建多专业综合实训立交桥满足多专业实训要求

(一)搭建经营业务与课程教学融通的立交桥。公司的管理理念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规范公司日常管理。公司业务就是教学项目,公司任务及时学生作业,公司部门岗位说明书就是职业要求规范。例如客户服务管理课上,教师会要求学生在没有客户管理系统的情况下,建立饮用水客户档案,要做到一个客户一份档案,制定客户等级评估标准,有效进行客户等级评估,客户与订购预警等。学生的作业会是如下形式:客户甲某之前购有100张饮用水水票,每星期用水两桶,按照设定两周的提前预警量。销售人员会在还剩4张水票的时候向顾客提示水票剩余量,公司现在的推广活动,寻求新的订单。然后学生就会真正的梳理客户管理系统,联系客户,取得订单。

(二)搭建教师,学生企业身份转换的立交桥。整个实习实训构架以兼职经理人(教师)团队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实训指导的核心团队,然后辐射到专业教学团队的其他成员。在教师团队的管理和指导下成立学生社团,分别隶属于各个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中的优秀学生可以参与公司的常态化营运,再由社团辐射到不同的专业班级(见图2)。工作室团队的选拔以先自愿再择优为原则进行面试选拔,但这里的择优不是单指成绩优秀,学生的职业素养占了很大的比重。所有的专业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训基地的运作管理。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企业管理者,学生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

(三)搭建各专业交流、融通的立交桥。为了不使教师学生参与经营管理只停留在口号上,公司会就当前公司经营中的某一事项召开跨专业联席会。例如,就营销专业学生提出的某一项营销策划案,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会从成本分析的角度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物流专业的学生会从物流方案规划的角度给出合理采购、配送方案。给予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管理机制,不会因为他们是学生就忽略他们的任何一项建议和意见。这样的运作方式,是学生真正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会把自己看做企业的一员,更加努力地学习理论知识,更加急切地想把自己的方案、建议应用于企业实践。同时在专业教学的角度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全局观的认识。

现在的职业教育大多数情况下还停留在会计的学生会核算成本,却不知道成本控制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物流专业的学生一味为了降低仓储成本却不知道最佳订购时间与客服满意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营销人员做出看似完美的策划案却忽略了可行性和成本收益分析。这样的实践培养模式可以教育学生的全局观,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职业技术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的,而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却是盈利,这是商业企业的本质。有人认为这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珍曲公司的运作管理中却很好地兼顾了二者的利益诉求。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实训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赚钱的机器,而是平等的员工;教学项目就是企业经营项目,让学生更早接触社会,了解和熟悉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在思想上与行动上有利于学生社会意识的养成,提高综合素质。将学生看做公司的主体,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零距离对接社会,实现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占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管理观察,2012(19)

[2]董宏伟.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9)

篇7

(一)建设阶段注意的问题

1.平台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两大块,资金投入很大,因此对于平台系统开发商提供给校方的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实习平台模块,校方要根据自己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现有规模,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便于平台系统的二次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软件开发商的平台系统所面对的对象更符合本院教学实际,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免得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对于其平台所提供的实验数据要求要符合学校所在经济区域的特点,否则在运行当中达不到最好的仿真模拟效果。

2.开发方完成平台调试安装之后,对于系统的维护使用,教学应用及授课流程,要有专业人员为校方提供全面的人员培训。可以采用上公开课的方式,使得校方实验室管理人员了解硬件设备的配置要件,服务器的部署规律,网络环境的搭建原则,以方便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并向教师示范教学应用的详细流程,使得校方相关专业的授课老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平台资源达到最好地实践教学效果。

3.平台的开发方要有实力保证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包括通讯热线和网络远程技术支持与现场服务相结合。要求其对平台系统能够提供版本升级,提供的备用数据库应该可以即时更新,而且应该采用开放的系统模式使得授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调整相关数据。

(二)运行阶段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高职院校在跨专业综合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中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大的社会环境的原因,一方面企业出于对自己商业秘密的保护和对其正常经营秩序的考虑,往往对接收人员培训并不积极,就算勉强接收下来也往往视作负担,导致接受培训人员大多只能在企业的服务性事务方面消磨宝贵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拿不出大量的办学资金用于人员下企业顶岗实习。不仅是学生找实习单位不容易,教师的顶岗实习机会也很有限,高职院校“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还一直在打造之中,并没有完全实现。此平台的建设使用,也能使教师队伍得到锻炼。所以院校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老师下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运作模式,然后回过头来再积极参与平台实训课程的内容开发。院校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组织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认真参加平台软件使用的培训,让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都能充分运作起来。老师们要自觉转换自身角色,由教学主导者变成实践指导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践和学生产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也不断得以提升。在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实训过程中应该做到不仅能指出学生操作的失误,而且还能给学生指明改进的方法甚至是全新的思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职业风范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此平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专业、学科的界限,教师设计实验项目时要求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进行整合,所以指导老师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要能够突破所购平台原有的资料限制,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实训教学大纲以及实训指导书。同时,学生的组织形式决定了教授本课程的教师也应该是来自多个相关专业,一起组成一个专业全面的指导教师团队,通过科学地分工协作来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及在实验中的综合应用。由于这些课程与学院传统的课程完全不同,需要打破日常规划,研究全新的适应教学实际的课程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Construction

LIU Yufeng

(Business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based university transition into the new trend of Independent college development, enhance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into a key independent colleg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expertise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ing object exis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ining of difficulty, you can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maintaining good laboratory environment, and work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aboratory managers and laboratory utilization enthusiasm and other method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training courses; Meanwhi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simulation training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tutorial system implementation to innovation campus training approach by combining various types of student activities on campus, and by taking orders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cooperation with business students have own family and accounting firms,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s and other service organizations to enrich campus training, thereby creating a good training platform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0 引言

新形势下,我国沿用欧洲的做法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类。根据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精神,我国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由此,就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培养学生专且精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必然成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而加强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建设成为专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

1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技能实训课建设的难点

1.1 授课对象及专业本身的特点

篇9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ERP随之也逐渐普及。因此,在ERP环境下,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改革,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水平,而且为社会培养更加贴近实用的专业化会计人员。

一、会计电算化教育受ERP的影响

随着当代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发展速度也有明显的提速,随着信息化的逐步展开,带动了我国企业对ERP的运用的到来。ERP的应用为高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方面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变化如下:一是随着ERP软件在具体业务中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业务和其他业务间的集成度。ERP软件是在企业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不断结合的背景下产生的[1]。它将会计的各项职能,通过软件模块加以集成,另外,将会计业务和企业的其他业务进行集成,突破了原有各部门间的局限性;而且随着ERP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企业会计的工作内容也变得越来越繁杂,在高校的会计教学中应该更加注意对会计人员在能力方面的培养,尽量使即将步入社会的会计人员能够具有使用会计工具、可以有效地获取、提炼、分析有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同样也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在ERP环境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电算化的教育目标不够清晰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会计核算操作以及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财务软件的操作上了,这个目标的产生于会计电算化早期的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分不开的。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了必要的组合发展,传统的会计软件已经不再是仅仅具有单一的核算功能的软件,而是逐渐向着复杂化的管理型、决策支持型的网络化会计软件方向发展。因此,在ERP环境下高校应该重新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进行重新设定。

2.实践形式不够丰富

当前,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实践环节上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而进行的设计。按照企业要求全面的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分模块的在教学中展开。将工作任务要求和工作过程有效地结合,分模块的讲解学习,企业经营活动在教学中的重现,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理解运用[2]。在ERP环境下,如果教学形式还仅仅是单一的实践,就无法让ERP系统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被全面的理解。因此在ERP框架下,要不断地丰富实践形式才能够使教学得到满足。

3.师资队伍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ERP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覆盖面较广的科学,其将会计学与信息技术等进行综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较高。目前高校中从事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大多缺乏会计的实践经验,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部分老师在计算机方面的只是还很欠缺,因此加强高校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必要而突出了。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在ERP环境下的改革

1.在ERP环境下,树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和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才在信息化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育的目标和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并培养出具有竞争力且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电算化人员。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标新立异,从ERP系统的全局出发,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结构及会计主流信息系统软件的教学及培训,使同学们理解并全面的掌握现代经营理念。

2.充实电算化教学的实践内容

企业ERP系统是由会计信息系统等业务模块共同构成的,仅仅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还是不够的。有必要将学生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企业的业务流程相结合,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建立多层次、跨专业的实训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企业和社会对会计人才不断更新的要求。当ERP纳入电算化教学中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数据处理,而是向依照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将教学中的专业会计知识和其他只是进行融会贯通,实现多层次、跨专业的实训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企业及社会发展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3]。在ERP归并到会计电算化实验后,企业的财务系统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系统,而是做为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一个子系统存在。将企业的供、产、销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对不同的企业角色进行扮演,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了解,进而对会计工作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应用获得一定的了解。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并确保教师在综合业务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具体方法为:

(1)外聘专业人员

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从企业及软件公司聘请一些专业人员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参观学习,特别是去会计事务所对记账业务的学习。

(2)提高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

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的会计岗位进行调研、考察及学习,只有当教师具有更加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教学中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ERP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对ERP环境下的电算化教学的方针政策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及变革。以便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1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建设历程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诞生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中,覆盖专业广泛,将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仓储物流、资本运作等26个专业有效整合,形成网状仿真综合模拟实验。学生在仿真商业环境中,感性而相对自主地构建上、下游行业协同,促进供应链、生产链、流通链高度整合。通过体验式综合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产业环境、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竞争对抗、业务训练等专业技能的认知,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2]。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依托三大平台建设,即“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平台、仿真教学场所平台和自制实验教具平台。首先,“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实验平台,该平台模拟真实的商业社会,将制造业与服务业、供应链、生产链、流通链、资本运作业务链相互协同,高度整合。在这个仿真社会中,学生将遵守政府与市场规则,履行标准工作流程,发挥专业技能与创新潜能,实现个人、组织、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其次,仿真教学场所平台,该平台是开展跨专业综合模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验室,这里与其说是教室,不如说是学生角色扮演的工作场所。学生可以在自己组织的办公区一起办公,也可以穿梭于不同组织之间,办理业务或开展商务合作,还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集中召开对内、对外会议。最后,自制实验教具平台,该平台是西南经济大学实验教学团队共同研制的各种系列教具,这些教具陪伴学生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始终,这里不仅有标配办公用品,还有业务推进所需的各种文书、证明、单据、账薄,以及验钞机、练功钞、工作胸牌……学生在仿真模拟运营期间,也会自制更多个性化的实验教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的课程建设,起步于2014年春季学期,教学团队由实验教师、行业专业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实验助理共同构成。课程建设初期,以选修课的形式推行与完善,期间经历了实验平台的多次优化与升级;教师团队的若干次选拔、培训与再提升;一批批学生建议的积累与践行;一场场行业交流会的研讨、探索与提高,最终于2016年秋季学期,《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成为该校各专业创新创业必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2 创新的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不再以传统的“验证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而是强调“任务驱动性、体验性”综合仿真模拟实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学生为中心、重体验过程、重反思总结”的全新实验教学理念。

2.1“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全面颠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

首先,教师需要积极适应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需要努力扮演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情景的创造者、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启发者、学习过程的帮扶者角色,为学生搭建能力提升的“脚手架”。通过引导学生自觉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行为。再者,学生需要积极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在跨专业综合实验课内模拟经营体验环节,每个学生扮演企业管理中的不同角色来完成实训任务,通过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发现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制定完成任务的策略和计划,确定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以及协作方式,从而达到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素质提升的目标[3]。

2.2“重体验过程”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彻底革新学生学业考核模式

“重体验过程”的核心是改变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重视学生参与模拟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将知识性考核转变成态度、能力、业务知识应用等多维度考核。比如,在课程动员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教师会通过人才招聘会的课程设计完成分组管理。首先,鼓励学生自荐成为政府机关、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等行业的负责人,通过即兴限时制作招聘海报和求职简历,随堂开展人才招聘会。招聘会结束意味着分组任务完成。此教学组织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创作海报能力、撰写简历与面试技巧的能力,学生在招聘与求职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人才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现状。再如,在行课中,模拟经营是跨专业综合实验的核心环节,每位学生,在8-12个季度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都有特定的职业角色,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教师将每个季度的成果给予及时、全面的评价和奖励,如季度利润奖、季度大富豪、季度生产大亨、季度销售大亨、季度纳税先锋、季度纳税大户、季度信用评优、季度福利最优组织等。最后,在课程总结期,教师会安排学生在小组内部匿名打分、开展感动人心小故事会分享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控、反思与总结。“重体验过程”的实验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创新实验,参与创业活动,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全面发展,在团队中荣辱与共。

2.3“重反思总结”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将深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综合能力提升

“重反思总结”的核心是每个关键实验环节都会要求学生书写活动体验和反思总结,通过反思感悟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综合能力提升。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养成撰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在参与综合模拟实验过程中的经历的困难、总结的经验、取得的成就、收获的感情,强化学以致用,干中学、学中用的创新创业意识。教师也会组织优秀日志分享、“同行”业务交流会、明星“员工”经验分享会、期末“工作”总结展示等活动,将学生的反思总结多渠道、多形式地展示和分享出来。“重反思总结”的实验教学理念,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更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文字表达、逻辑思维、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

3 创新的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以学生为中心、重体验过程、重反思总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逐步探索出“丰富教学资源、畅通师生交流、全面考核评价”的全新实验教学方法。

3.1“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灵活、自主学习的需求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的教学资源,现已覆盖了网上实验平台、教学场所、实物教具、课外微视频教程、网上开放教学、课外学习小组多种形式。丰富、灵活的实验教学资源,很好地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与移动场景之间无缝切换,既能满足学生系统化的长时间学习需求,又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的学习需求。课堂内,学生通过网上实验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场所、实物教具,积极开展协同业务合作,以时间进度为单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职业技能的理解,拓宽学生学习、工作的专业视野;课堂外,学生会受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的影响,利用微视频教程、网上开放教学、课外学习小组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向,为下一次课堂内的创新创业表现做出积极、充分准备。这种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非常利于提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度和质量。

3.2“畅通师生交流”,强化学生互动、反馈学习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非常重视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畅通交流”成为必要的教学保障。为保障“畅通交流”,可以做出如下设计:首先,重构教室,让教室桌椅摆放形式更加人性化,学生重构后的教室里自然形成互动,使讲座报告、小组合作、混合学习,自由交流,灵活穿梭。再者,可以为每个班级建立一个QQ群,群主由助教担任,负责课堂外布置任务,解答疑惑,收集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改进。学生可以在群中自主安排工作、协调任务、开展合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等。第三,对每阶段教学活动和作业,教师应给予及时、正式、公开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的努力方向,启发学生更多的创意来源。最后,教学设计可以增设组织文化建设活动。长期教学实践和课程调查显示,这些组织文化建设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利于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提振学生学习、工作的动机和态度[4]。

3.3“全面考核评价”,引导学生重视细节、全面发展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全面评价”的考核方式是“五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自我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个人表现考核与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履行岗位职责考核与特别贡献考核相结合。通过评价指标库建立评价方案,从团队精神、分工协作与沟通交流、经营决策、经营业绩、管理制度、业务完成情况、公司绩效、资料管理、部门或公司经营报告、实习报告、业务处理情况、出勤率、提交书面材料等多点、多方位进行评价。

参加跨专业实习课程的学生成绩由团队业绩考核评分和个人业绩考核评分两部分构成,其中团队业绩得分占40%,个人业务得分占60%。团队业绩满分100分,根据团队业绩考核指标各项得分计算加权平均数,每个团队的考核得分乘以40%为团队成员的团队业绩得分。团队业绩得分转化为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成绩,应根据个人在团队中的综合表现、贡献大小等确定个人分配比例,据此计算团队业绩的个人得分。根据个人业绩考核指标各项得分计算加权平均数,即为个人业绩考核得分,满分为100分。个人业绩考核得分乘以60%即为个人业绩得分。最后计算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即个人实习成绩=团队业绩考核得分*40%*个人分配比例+个人业绩考核得分*60%。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70-02

一、VBSE简介

VBSE(Virtual Business Social Environment,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这套由用友新道公司开发的软件,通过对不同形态典型特征的抽取,营造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让受训者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根据现实岗位工作内容、管理流程、业务单据,遵循与教学目标适配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宏观微观管理,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是一个可以满足多专业学习与实践一体的实训产品。

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实训流程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985重点高校,始终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来抓,2010年就成立了与教学学院并列的经管实验中心,具体负责和实施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并在全国第一批引进了VBSE跨专业培训软件体系。学校对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的11个经管学科的学生,把VBSE实训列为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年下半期,进行全天上课形式的集中强化培训,对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资源与材料学院的理工科学生及语言学院的学生,作为公共选修课,同样安排在第三学年下半期,时间同样为一周时间(包括周六、周日,学生晚上10点前不休息),56个学时。第一天,团队组建:(1)实习动员;(2)系统操作培训;(3)团队组建:CEO竞选、投票选举CEO、人员招聘、人员上岗、维护岗位信息。第二天,期初建账:(1)企业组织内部会议;服务公司配发办公用品;(2)各岗位人员读懂期初数据;(3)各岗位人员完成期初建账,检查期初建账情况;(4)企业宣传海报评比;(5)社保、工商、税务知识讲解(由岗位人员主讲,教师点评和补充)。第三天,手工:(1)手工第一讲(月初业务指导);推送首批任务:借款(借款审批,单据填写,取得借款),收回货款。(2)在首批任务完成后,任务在各个部门和岗位间进行流转,建立本月的数据。(3)推送手工第二讲(月初业务指导);继续将月初各部门发生的日常业务指标完成。第四天,固定数据:(1)手工第三讲(月末业务指导);进行票据填写点评。(2)经过1个月的日常业务经营,完成月末各部门流转业务。(3)各企业营销策划案宣讲;(4)各企业业务流程宣讲,继续完成月末各部门岗位的任务,完成相应单据填写以及月末结账工作。第五天,固定数据+衔接自主经营:(1)手工第四讲(月末业务指导);本阶段固定数据课程总结与交流。(2)自主经营业务指导,讲解固定数据与自主经营的关系。第六、七天,自主经营+课堂总结:(1)开始自主经营,切换虚拟日期2016年1月6日,推送日常业务、制造企业日常业务、月初工作任务。(2)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召开商品交易会。(3)切换虚拟日期2016年1月13日。(4)切换虚拟日期2016年1月30日。(5)教师对1月份自主经营情况进行点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6)本次VBSE课程总结与交流。

三、VBSE实训中发现的问题

1.学生角色转变较慢。VBSE实训课程设置了10数个岗位。这些不同的岗位需要参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能力去充任,有的位置高的岗位需要通过竞聘去获得。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从一个大学生到一个公司职员的角色转变较慢。他们一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积极地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习惯地问实训老师。在具体解决问题的时候,一旦百度搜索不能解决问题便束手无策,不明白“工作中出现问题,向部门领导汇报,请求指示”的工作流程。此外,对职工守则遵守不够,表现在上班时间玩手机,接听私人电话,8小时之内做与“工作”无关的私事。

2.沟通、演讲能力较差。VBSE实训中,有岗位竞聘的环节。一般情况下,学员的PPT制作都非常精美,但演讲能力较差,有的连演讲前的向听众问好和演讲结束时的感谢都不做,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语句不流畅,逻辑不严密,与听众的交流(比如说眼光的交流)较少,缺乏感染力。

3.文档能力较差。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职员”,按照岗位职责要求,需要制作各种类型的文档,还要写周、月、季、年度总结等文件。我们发现,作为一名白领职工的基本功,学生的文档制作、写作能力较差,特别是公文的写作知识欠缺,文档的整体结构欠当,上下文逻辑不严密,出现错别字(如“的”、“地”、“得”的区别),有的错别字较多,缺乏足够的认真态度。

4.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的能力较差。作为重点高校的学生,一般来说,他们的理论等课本知识都掌握得不错,但将其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例如,一旦实际业务中出现的账表与课本上学过的帐表不一样,便不知道怎样做。外贸业务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很难在课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5.组织能力较差。在模拟实训中,需要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如公司的晨会、周月季度年工作总结会、业务讨论会、政治学习等。我们发现,学员的会议组织能力较差,表现在会议主办者领导能力不足,具体筹办人员考虑不周全,以致于出现会议召开不准时、会议使用的话筒、PPT设备出现问题、员工迟到,会议中手机铃响等,即使是重要会议,也很少能形成会议纪要。

6.团队协作、凝聚能力较差。团队凝聚能力是实训工作最值得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在团队之间的对抗中,团队协作好、凝聚能力强的团队在业务营收、市场规模等经营指标的完成度上都高于凝聚能力差、团队精神涣散的团队。较差的团队表现在学员过度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表现,对优秀的他人有嫉妒心理,在行动上不积极配合团队工作。

四、实训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1.加强”实验”企业文化建设,使仿真更真实。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其卓越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企业文化。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就是VBSE所模拟企业的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进行这种文化建设,我们可以走出校@,走进社会上真实的制造企业,针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专程调研,借鉴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通过这种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把企业的使命等张贴在实验室墙上,制作、播放虚拟企业的宣传片,参观企业史料馆等),就能够在进行培训时使学员感受到该企业的文化氛围,以企业的精神武装自己、鞭策自己,从而产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始真实动力,增强使命感。

2.根据受训学员专业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实训内容。我校参加培训的专业范围较广,我们尝试根据受训学生的所学专业变更VBSE培训中的相关内容,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增加财务部的相关岗位(如CFO)和内容,增加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团体对抗比赛中,重点比赛会计业务上的指标,加大加深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篇12

据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统计,2010—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在创造历史新高,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现状,党的十报告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做出了战略部署,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则早在2010年就指出:“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学科、专业方向的调整与建设,积极推进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

 

因此,高校专业设置要尝试与市场接轨,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业人才。随着资本运作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发展,会计的学科内涵和工作职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特别是近年来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学科领域,并逐渐形成了“现代会计”领域。如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做好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以便于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迅速进入角色,并且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丰厚的效益?这个问题再一次摆在了广大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结合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及教学实践,提出了面向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教育新模式。

 

一、“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情况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更高,要求实现更高端的科学化发展。会计人才不只是要具有会计知识,还要具有职业素质、职业判断、驾驭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和职业技术等能力。为此,本文进行了历时一年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相关方面的调查,主要以走访和函调形式,调查对象以用人单位和财会专业部分毕业生为主。此次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和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两方面存在着问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现代企业的财务部门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会计则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的好坏。目前仍存在部分会计专业毕业生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的现象,工作中缺乏责任心,缺少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不能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不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2.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会计工作要求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还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然而,在教学课堂上,偏重视理论的讲授而一定程度上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部分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却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最终走上工作岗位时易眼高手低,难以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或难以胜任岗位。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会计实训、企业ERP沙盘模拟、VBSE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的教育活动应相应加强。

 

3.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不一致。在会计人才需求结构中,高端会计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人才是稀缺人力资源。而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应摆脱学科型教育、学术型教育的框框,尽量设置跨专业课程供学生选修,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级会计人才,使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相一致。

 

二、基于社会需求导向下的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大学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教育的社会需求特性。与之相比,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社会参与程度要低得多。因此,本文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化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递,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知识培养方面,重点教授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会计专业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在素质培养方面,重点教会学生交流交际、专业运用和责任心。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会计实训的专业研究成果,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基于社会需求的教育方式。

 

在教学实验实践中,积极开辟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尽可能增加实训内容。通过建立校内的模拟实验(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业务,掌握各环节的会计核算,掌握企业经营成果的构成、收入和费用的核算等内容。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到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去参观,或是在寒、暑假和“公休日”期间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在课程设置上还应多增加选修课程。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依照我校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实践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完整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包括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以及初步科研训练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侧重均有不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其中《会计实训》的前置课程是《基础会计》,后续课为《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会计实训是配合《会计学》课程所开设的一门后续实践课程,本实训为以后学习财会专业知识,奠定了良好的账务处理基础。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衔接,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ERP沙盘模拟课程是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通过模拟工业企业的若干会计年度的经济业务,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的真实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行相关技能的演练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习基地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到企业内部获得工作岗位,实际体验企业财务工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切身感受会计工作的氛围与日常工作的细节,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初步科研训练大多采用毕业设计的形式,工作主要是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定毕业论文题目,设置研究目标,完成科研流程,从研究流程设计、研究工作开展、研究过程总结、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具备一个会计专业工作者在科研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需要与市场对接,与企业需求对接,走产学结合、校企联合的办学之路。对于会计专业,可以选择会计专业软件研发公司、会计事务所、小型民办企业、大中型商场、集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与之开展长期的校企合作,既可建设为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地,又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订单进行人才按需培养,还可实质性地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合理化建议,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辅以对师资的弹性评价、个性化教学及教学管理等评价方式的改革。如学校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可以要求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论文,由教师出题、学生出力的传统方式转向由企业出题、教师指导、学生出力的方式,将毕业论文同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评估、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估、企业资产评估等内容紧密结合。

 

三、基于社会需求导向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互动机制的构建

 

在社会需求导向下,民办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就必须建立两者的互动机制,建立共享平台,针对企业提出的人才需求,民办高校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实践教学基地,展开师资与企业资源的融合研究,将校企联合办学全方位、立体式地推展开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相一致,使校企合作互惠共赢。

 

1.建立高校和企业共享平台。基于双方资源优势,进行资源的合理交流与整合,实现教育持续稳定发展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双赢”目标。学校改变封闭式教学观念,树立开放办学思路,积极引进校外人员来校教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工作。

 

2.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高校与企业相互交流的桥梁,扩大高校信息接收范围,增加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共同创建创新实训实验室,引入全新商业社会沙盘模拟系统,教授学生创新实操能力的同时,学生能更早地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加其职业凝聚力,为企业进行专业人才“再教育”培训服务,实现校企共赢,形成密切的互惠互利关系。

 

3.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高校鼓励在岗的会计教师“走出去”,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各项业务核算操作,弥补实践经验不足。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建立“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实践教育中“教师+会计”、“专职教师+专职财务”有机结合的新机制。

 

四、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