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2-06-06 17:42: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美术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美术教学反思

篇1

美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原则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正确选择美术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高中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的要求和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体会,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

(1)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

(2)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4)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他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1)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练”是“讲”的深化,是所学知识的表现、运用和实践。

(2)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3)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按新编教材的要求,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占80%以上份量。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

(2)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

(3)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四、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因此,运用谈话法应做到:

(1)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带有启发性,并且难易得当,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可能出现的麻烦情况要有充足的预计,并为此还要准备好正确的答案。

(2)对此法的运用要带有启发性,所提问题要构成前后连贯,层层深入、逐步引向结论的问题系列,还应讲究谈话技巧,要面向全体学生。

(3)提问要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应搞突然袭击,而且谈话的形式要活泼多样。

(4)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均应有明确的表示,要鼓励他们敞开思路,大胆发言,错了也不宜过多批评。

五、参观法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师对参观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对其参观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并有明确的目的。

(2)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规定,切不可放任自流。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31-01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它不只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和艺术技法,更是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学科。目前,国家倡导素质教育,旨在推动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对美术的认识不足,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

目前,国家虽然不断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学质量的衡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线,美术教学在大多数学校中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在一定程度上,就教师本身和教育环境而言,美术教育存在着被轻视的现象,考试科目为主课始终贯穿学校教学的主要过程,而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成果及质量的衡量也以应试教学质量的高低为准则,这样,美术教学根本得不到重视,教学设施及配备大多数学校没有或者不能及时改进。家长、学生、教师及社会对它的认识不够。可以说,在很多学校,美术教学只是消磨学生的时间或者以自习为主。

二、师资力量单薄,教学形式陈旧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水平,进而开发学生智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指导者,其整体专业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美术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性活动和认知性活动,只有很好地把美术理论知识和新思维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把握、形成审美习惯和提高道德情操,才能有良性循环。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一些学校因教学人员的紧缺而取消了美术课,美术教学基本处于一个瘫痪的状态,没有或很少有专业的教学人员,或者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去兼任。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人的一生,美育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审美理想的形成能帮助人们去鉴别善恶美丑。所以,美育的缺失,造成人的性格形成是不健全的。现代社会,美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一些学校教学中各科专业人员的紧缺,使中学美术教学更显得举步维艰,无法承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美术教学设施不健全

一些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活动室或美术教室,有的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空壳,今天是美术室,明天可能变成仪器室、实验室……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需要花大力气去投资,包括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而硬件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任何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专业活动室,很多学生从小就没有了解美术这门学科,更很难理解它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功利思想影响了中学美术教育

在应试成绩的强压下,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前途问题,家长及学生个体不得不为成绩而全身心投入,以致身心疲惫,无暇顾及其他。个别家长由于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不思索孩子是否具有美术专业学习的主客观条件,被迫走上美术学习的“捷径”,美术带给孩子整整一个少年时期的只是痛苦,不再是享用和快乐了。

五、教育针对性不强

美术课作为“辅科”,大多数人认为只是画画而已,课堂的随意性极强。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不能得到分层次提升。这样,需要去探求知识的部分学生在课堂内“吃不饱”,课堂变得毫无意义;不喜欢美术学习的学生如“听天书”,时断时续的教育让他们学不到什么东西。同时,教学局限在学科之中,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络,学问在构建过程中很难得到真正的内化,学习变得毫无意义。综上所述,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一,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新课改充分表现了课程的时期性、根底性和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开展需求。以模块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通过课堂让学生自主去探求,教师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去辅导,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而教师应该多寻求自身的新教学方式,多跟学生互动,解决学生个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材施教。

第二,改革过去的评价方式。教育需要各层领导的大力扶持,领导决策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要树立以学生的个性化素养、文化素质为主,道德情操并重的教育方式。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定,要多方位、多元化,不应仅限于考试科目的好坏。

第三,部分学生的兴趣活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某科学习兴趣高涨的时候,学习效率是最高的,美术学习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把兴趣小组活动搞得更好,让学生从小就有一个认识美术的最好平台。

第四,加强各环节的沟通。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各个环节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争取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坚定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应按照个人特长和喜欢的学习职业为途径,从而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给每位美术教师提供最新的美术教育信息,进而提升美术教师的理论程度和素质。

综上所述,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和艰难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努力和支持,才能使其走上正轨。

参考文献:

篇3

剪纸课让学生逐渐的接触剪纸创作,其实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在教学剪纸时,我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比较熟悉的动物主题,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的特征,讨论剪纸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然后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画、剪动物作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强感性认识,积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师再进行示范剪,学生跟剪,归纳学生在实践中的成功和问题,提升学生将感性的上升为理性的;学生经过再次的实践,就明白了剪法,积累和总结了剪的经验,虽然经验可能还太少,但是,已经对学生的剪纸大有帮助。同时学生提高了美术技能技巧,动手能力。在拓展活动中,欣赏大量剪纸作品,深化学生的爱国之情,又感悟民间艺术的特殊魅力。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跟上课堂,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足:

1、还有及少部分学生对剪纸的方法还不太清楚。

2、学生在画稿的时候掌握不了总体的结构,画得不够协调。也说明了学生的美术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有部分学生工具准备不好,也就很难达到同步进步的理想效果。

4、在老师的示范教学之后,当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改变部分图案的造型时,难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即画不出自己想要画的图稿。

改进:

1、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多给学生介绍剪纸图案的画法提高画图稿的水平。

篇4

在近几年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我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在当前的美术教学、特别是高考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高中美术教学从业者反思。

在结合历届高考集训教学实践,对学生高考上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对美术高考集训教学进行了以下总结和反思。

一、课时安排应凸显美术专业课特点

对于高考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言,文化课与专业课不能顾此失彼。因此美术专业课程得不到充足的课时保障也在情理之中。但我认为,美术专业课与文化课在教学中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美术专业课在学习规律上的特殊性,学生需要用相比文化课长得多的时间来进入状态和进行持续强化练习。因此,我建议学校针对美术专业教学的这种特殊性,在课时设计上,特别是针对高一和高二阶段的专业课安排上进行适当倾斜,合理安排课程,尊重和凸显美术专业教学的特点。美术专业课程的合理和优化设计将使学生专业知识的“消化期”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期”整体前移,从而为高三阶段的集训教学减压。

二、联考牵制,“默写”成应届考生的短板

学校和学生都必须兼顾联考和外省院校测试这两项考试。由于这两项考试在考察侧重点和考试方式上虽有共同性(考察基本功),但是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比如联考内容主要考察学生人物素描、速写的写生和色彩默写能力,而省外的大部分院校则更侧重于考察学生默写能力。还有,有的美院会考到色彩头像、半身像、创作等。这样不仅分散了学生精力,而且压缩了学生练习默写的训练课时。因此,默写,特别是素描默写,成了多数应届学生考取外省院校的短板。面对很多外省院校比较刁钻的素描试题,学生考试结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所以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应该更早的让学生接触默写,掌握、总结绘画中的规律。

三、侧重基础课程,“设计课”被边缘化

高中美术教学的另外一个现状是:素描、色彩和速写作为基础课程贯穿高中美术教学始终,而设计课所占课时极为有限。但从清华和央美等院校历年高考过线情况来看,由于应届生硬拼专业并不占优势,竞争强度大,所以不少人选择了“学设计”这条路。

单从高考的功利角度来讲,那些基础不是很扎实,但又有绘画天分的学生选择“学设计”的确是一条避重就轻的捷径,而且也是提高学校专业升学率的一个办法。无论是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还是学生和学校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目的,学校都应该改变设计课被边缘化的现状,认真、科学地研究和安排设计课程。

四、侧重教学,师生心理辅导不到位

进入高三年级,一方面学校课时安排紧迫,另一方面,高考临近,来自外界的压力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不少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学生考前心理辅导,使其能够从容、自信、积极地备战高考。

在这短短几个月内,美术专业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进度,同时还要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成绩,根本无暇顾及学生心理辅导。本人曾经努力做过一些尝试,但专业课老师在心理辅导方面的精力和能力都非常有限。而针对美术考生,“心态决定一切”更为重要。

所以学校完全有必要专门针对高三年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同时,专业课老师同样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心理辅导的对象不仅限于学生,专业课老师也存在迫切的心理辅导需求。

五、家长职能缺失

篇5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2、创造愉悦、宽松的心理环境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成人不横加干涉,我想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儿童作画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孩的耳朵画成小动物的耳朵,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白天时画出个月亮……出现这种情况时,成人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但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应该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我认为教师要多加鼓励。

3、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在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孩子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要给孩子有充分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能说“不可能”、“这是不对的”等话语来否定孩子的想法,对具有创造性的、离奇古怪的想法,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孩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我想可以采用自己说,和旁边小朋友说、小组说、以大家说的形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吸取别人的想像力。

4、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种绘画形式——意愿画

意愿画教学既能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其中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时再睡觉吗?”当时,我不知怎么解释才好。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6

一、“探究”不等于“不教”

近几年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度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即“探究性学习”,又称为“研究性学习”方式。于是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为避免落入“满堂灌”学习的俗套,课堂上一行一动皆要探究,课前制作复杂的课件,准备大量的范作,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是怎么做(画)的?”“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然后热热闹闹漫无边际讨论一番,于是课堂中充盈着“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很独特”等礼节性的、蜻蜓点水式的评价。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用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而我们让学生在并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有“行”无“实”的探究,根本就达不到“不用教”、“不用讲”的目的,学生又能收获什么呢?小学美术课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走一概不讲不演示的路,其实这是对“探究性学习”的误解。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一些难点问题上是需要我们去教、去演示的。

二、“教参”不等于“教案”

教学参考或一些名师教案是一些教师从事美术教学的“圣经”,在美术教学中动辄就将那些教学参考和名师们的教案搬来“以贩代教”。这是对教学参考和教案重 “形”轻 “神”的误用。如果一个教师课前不深入思考、积极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怎能充满激情,怎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呢?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看教参或名师教案,而是要我们参考着看,学习着看。这主要源于三点原因,一是学生审美水平不同,学生存在地域差异、城乡差异等多方面差异。二是文化氛围不同。三是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结合自己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当地的文化氛围,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把教参和他人教案做参考,设计出只属于你和学生的教案,那将会是一节魅力四射的好课。

篇7

二、学生的想法要尊重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兴奋,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经常有学生冒出与众不同的的想法,针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尊重他们这种不寻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导,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学习的兴趣要保持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蹲下来看孩子”,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才能真正尊重理解学生,恰如其分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发出由衷的赞叹,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自主而愉快的。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想要这种兴趣长久的保持,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四、作业的评价要讲究

美术作业如果在课堂进行的,教师在巡视时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点。对学生中好的作业,要及时给予表扬,对绘画构图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肯定,或直接展示好的作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因为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起到引导作用,那么对于还在犹豫或束手无策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参考的依据,有时学生的创意可能老师也无法想到。

五、教师的素质要提升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美术课是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帮助的,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美术是一门包容性非常广泛的学科。它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要涉及多方面的领域。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篇8

本次课程课改,改变以往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生不再是“接受器”,被动的接受知识。通常以这种“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方式来代替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是当今最热门的学习方式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反思教学中要重视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考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美术课《对印版画》的一个片段: 1、师点中一只蝴蝶,请上一位小朋友手把手画起了蝴蝶(这时台下的小朋友们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2、师:你发现了什么?生:你们是先对半折,接着画上右边翅膀,最后左右对印接着师板书:折——画——印(三个步骤)3、出示三张作品,问:看哪位小朋友脑子转的最快,第一个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回答。接着师引出对折的三种方法:上下对折、左右对折和对角对折4、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对印?生:蜻蜓、飞机、叶子、大象、花、三角形、窗户……(课堂气氛活跃)5、跟着师出示生活图片(脸谱、汽车、足球、天坛等)6、师鼓励小朋友们试一试。在尝试过程中很多小朋友碰到了问题。这时师把问题突出的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拿到了上面,请大家找找问题的所在,并帮他们出出主意“该怎么办”。生1:水太多;生2:水应该少些,颜料多些;生3:那画看不清楚;生4:颜料太少,印不下来;生5:应该画一画,印一印;生6:颜料要多,不怕心疼;生7:颜色不搭配,应该用亮一点的颜色。接着师小结7、让小朋友们自己观察图片,并问:发现什么?在比较中找出印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整体对印和局部对印(此时小朋友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这是我参加学校A级课的一堂课,我为这课连续上了八次,反思了无数次,这是我倒数第二次的一堂课。通过前几次的试教,我发现学生学得很被动,教学效果很不好。后来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发觉自己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硬梆梆地把知识塞到学生的脑袋里。通过反思,我重新调整了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创设一系列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比较,通过自己的能力学会制作对印版画的方法,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是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教师在课前可以从学生的兴趣方面进行反思,或者是课中或是课后。因为教学反思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那么教师在反思中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片、做游戏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要学习的兴趣。如人教版第六册《威武的盾牌》这堂课,我是通过插播非洲土人拿着盾牌跳舞时的画面,激发学生们想了解盾牌、想学习制作盾牌的兴趣。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入手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三(5)班的美术课。走进教室一看,教室里一片“闹哄哄“的景象。这时我没出声和往常一样,接着问:孩子们,你们去过非洲吗?学生们的回答不多,有些低着头,有些忙着和同学聊天。我又问:你们想去非洲看一看吗?生:好(学生们的回答多了)。我高兴地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非洲的人在干什么?(播放非洲土人舞蹈表演)画面上出现了许许多多即可怕又有趣的拿着盾牌的人,他们身穿树叶编成的裙子,拿着火把。走近一看,人显得很黑,脸上涂着白的、黑的和红红的什么东西,手里拿着奇形怪状的盾牌,很似神秘。嘴里还喊着“嘿,嘿 !”的声音。这时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个个目瞪口呆的样子,先是“哇”的一声,接着又“哈哈哈”的笑起来。而有些孩子也不闲着学起土著人的舞姿情不自禁的跳了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洋溢着一片欢快的笑声,一阵又一阵的,久久不能散去。放完我接着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时学生们个个举起了手,争先恐后的要回答。可见学生们在短短时间内已经被这录象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回到了课堂,每一位学生都很积极的参与到老师设计的活动中去。

篇9

《山水画》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个、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篇10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79

近年来,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和专业素质发展的积极手段。反思的过程常常孕育专业发展和能力的结构性螺旋上升,它其实是教师自身完善的过程,同时促使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小学美术反思性教学,就是指在《美术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活动练习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美术课反思性教学如何实施呢?笔者通过自身对“反思性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教什么

“教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反思,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到《美术课程标准》中探寻,但也不能一味地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教什么”是必须在课堂中对学生付诸实践的,课前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不仅要考虑国家课程中总目标和课程计划、学校的整体工作方案,还要考虑本校该年级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再确定适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教学方案。在教学后要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反思每一节课的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到位,是否已经贯彻美术新标准的精神。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当前许多美术教师都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教学内容安排过多,造成“面面俱到”而无法落实的被动局面。比如三年级上册的《四季歌》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有些教师就把它压缩成一课时,整节课既要介绍一年四季的知识,又要讲述诗配画、画配诗中所体现构图与意境的知识,所包含的容量很大,那一节课怎能涵盖得了。可想而知,上课肯定造成“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局面,给予学生的信息量越多,学生越措手不及,无从下手。

其二: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比如四年级上册《台灯设计》是一节设计应用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很开心,制作过程乍一看人人干得热火朝天,兴趣盎然。制作效果也不错,巡视教室,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还有部分人的手就一直闲着。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来说,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就是空手而归,没有学到什么,教学目标其实只落实到一部分学生手中。

其三:想当然地删减教学内容,造成无法落实教学目标。比如:三年级上册的《立体造型》课,很多美术教师想当然地删除,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不喜欢。其实,儿童的能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对创造性的主题都会很喜欢。还有写生类的课业,比如四年级上册《生长的植物》是一节写生课,笔者也很回避这节课,因为怕学生根本不喜欢。可结果正相反,学生很积极地带来写生的盆花,自觉地分组而坐,在课上表现得既细致又专注,而且画的作品也不错,并且还要求下节课继续画写生课。

二、怎么教

怎么教?考虑的应是“如何将目标有序、分层进行落实”的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通过反馈着重对教学的大、小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切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目标的现实状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如:笔者在上三年级下册的《星星闪烁》一课时,按教学计划第一环节是先让学生剪不同形状的星状;然后欣赏星状图案,讨论设计方法,再设计星形图案。可是在上课中,学生对第一环节的剪纸热情有余,有一部分学生不会折,那着急的表情让P者很受感动。本来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回顾与感知以前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就行了。看到这种情形,笔者及时地做出调整,第一课时就研究剪不同折法、不同样式的星星,学生一阵欢呼。由此可见,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这样,既用于培养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反馈教学,提高监控能力。

三、学会没有

对“学会没有”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因为,不少教师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又有许多教师总以为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实际效果与他们想象的却有一段距离。因为他们往往凭自己主观的臆断,而忽视了对教学中所有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了便于反思“学会没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中加强教学反馈。反馈只有在制定目标时预先考虑安排好,才能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合作学习――课堂作业展示――组长检查”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有层次的反馈。通过面向全体的检查,使教师能了解到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思,就可采取相应的对策。反思原理指:“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反馈,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才能实现对教学的控制。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也是优化目标,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篇12

1. 课前的准备要充分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知识积累,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游刃有余的给学生展现我们的魅力。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 学生的想法要尊重。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兴奋,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经常有学生冒出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的想法,针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尊重他们这种不寻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导,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3、学习的兴趣要保持

难。有一句名言这样说“蹲下来看孩子”,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才能真正尊重理解学生,恰如其分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发出由衷的赞叹,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自主而愉快的。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想要这种兴趣长久的保持,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4、作业的评价要讲究。

美术作业如果在课堂进行的,教师在巡视时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点。对学生中好的作业,要及时给予表扬,对绘画构图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肯定,或直接展示好的作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因为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起到引导作用,那么对于还在犹豫或束手无策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参考的依据,有时学生的创意可能老师也无法想到。

5、教师的素质要提升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美术课是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帮助的,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美术是一门包容性非常广泛的学科。它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要涉及多方面的领域。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中国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 ,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转贴于

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位画家的画风的不同,用笔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读者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8、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9.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