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14:27: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为做好____年____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提早计划,积极动员
4月16日,我校研究生院召开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专题会议,研讨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等工作,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杨伟军副校长参加了会议,指示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要切实发挥实践意义,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发展。5月18日,我校下发____年研究生社会实践通知,明确了各学院由分管培养的副院长牵头组织此项工作,并要求社会实践团队必须发挥专业优势,鼓励研究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自发组队。
2、立项评审,逐一点评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院收到各培养学院提交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共41项。研究生院成立了以人文社科处处长杨鑫铨为组长的6人专家评审小组,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了评估和审定,主要从专业优势发挥、社会影响力、项目可行性、实践意义等方面逐一进行考察,最终评审出10支社会实践团队予以立项,其中5支校级实践团队予以资助,每支团队资助经费为5000元。并召开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会议,逐一反馈专家评审意见,指导各实践团队修改实践方案,提出实践的具体要求,并确认已与实践企业联系、沟通,能够顺利开展实践活动。
3、精心安排,全程督导
7月3日,研究生院举行了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授旗。并再次召开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会议,强调了社会实践期间的组织、安全等问题。此次实践活动,要求每支团队,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必须配备专业教师,全程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学院辅导员全程随团,负责学生安全。在实践团队奔赴省内各地开展活动的同时,研究生院也成立了督导组对实践团队进行走访,及时了解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
第二部分 深入实践,砥砺品质
1、用真知回馈社会,以专业服务发展
将专业知识用于实际问题本就是社会对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性要求,在本次社会实践中,还处于学习阶段的研究生们提前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专业思维为出发点,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不同的思路。同时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性,认识国情与回报社会的机会,有助于大学生把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2、在社会实践中提升科研品格,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
社会实践活动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大力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有利于创新性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条件。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研究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并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展研究生风采,塑____理工大学形象
本次社会实践成功立项的课题皆要求开展实践人员实地考察调研活动,平日钻于实验室或栖于课堂的研究生们为了完成社会实践的使命不畏外在条件的艰难险阻凭借毅力和决心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任务
。我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的项目对不同方面的社会问题予以关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同时,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呼吁全社会来关注这些问题。实践团队还在新浪微博、人人网以及微信等热门媒体注册了活动账号,虽然已经完成预期的实践项目,但对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及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仍进行后续的跟踪报道。实践活动得到了新浪网、搜狐网、网易新闻、凤凰网等网络媒体,及____晚报等多家纸质媒体上得到宣传。
第三部分 彰显特色,成效明显
1、以立项为抓手,激发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参与热情
作为首次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对实践活动采取立项制度,并鼓文秘站:励研究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自发组队,加强与导师的合作。导师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和研究生形成一种合作关系。研究生在与导师一起共事的时候,导师面对问题的沉着、冷静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无时无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当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处理其他问题时,也会应用到导师曾经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思路。其次,加强与导师的互动交流。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对将来职业的困惑向导师请教,导师会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导师面对问题时,其独到的见解、丰富的专业经验,他们的建议对于研究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以专业为优势,突显研究生社会实践特色
研究生更多的是需要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的实践。因此我校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须立足于专业领域、突显学科特色,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以科研报告、技术开发和推广、挂职锻炼等形式为社会发展服务。各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通过活动总结及团队日志,可以感受到此次活动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强化了团队意识,提升了团队凝聚力。
3、以社会需求为风向标,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利用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转型要求,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提高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健康良性发展。在各学院提交的申报书中,研究生院选取了与当下社会问题紧密相结合的项目予以立项,如食品安全、湿地环境保护、随迁子女教育、古村镇文化保护等问题。这些都是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关注社会基层,能够更好的实现研究生教育健康良性发展。
第四部分 表彰推广,完善机制
1、通过公开答辩评审表彰优秀团队及个人
9月底,学校将邀请专家评委对各实践团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评估,二次核定项目等级。同时,对提交项目验收审批表的项目学校将成立专家评审组,根据提交材料及答辩情况评选出研究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其中,先进个人将获得“社会实践”单项奖学金,奖金1000元。
2、通过媒体宣传及报告宣讲推广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为把此项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扩大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研究生院将在____理工大学校报、____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长理研言”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媒介对活动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一)积累的经验
1、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与度较高由于文科专业研究生的规模相对较小,每个班级的人数比较平均,因此,更适合以班级为单位组队,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面向的对象基本是研一的同学,一个班级即是一个社会实践团队,要求研究生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因此社会实践的覆盖面较宽,参与度较高,至少有80%的研究生可以参加。
2、借助奖助学金平台建立激励机制目前,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评定制度取代了以往的公费自费制度。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的评定有详细的实施细则,一般包括业务学习、科研能力、开题报告、思想政治表现等考核内容。而这可作为激励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抓手。一般规定,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在奖助学金的评定中,思想政治表现部分可以加分,以此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3、建立社会实践立项指导团队随着对研究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社会实践已从以往的随意组队发展到必须经过严格的立项评审才能开始实践。很多二级学院也建立了由学位点负责人、部分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共同组成的立项指导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立项,本着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则,依据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社会实践的选题、预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提供专业指导,为社会实践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4、校院两级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充足的经费是保证社会实践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很多高校设立了校、院、系、研究生四方共同出资的制度,特别是学院设有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根据社会实践团队的立项及总结答辩结果,给予适当资助(带队教师的费用全额报销)从经费上保障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二)存在的不足
1、实践形式缺乏有机整合,主导形式周期短,缺乏深入性和持续性如果从广义的社会实践来看,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暑期集中的社会实践、博士生挂职锻炼、参与导师课题的社会实践、在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等。这些社会实践形式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机的整合,而且学科分布不均,差异性较大。如,博士生挂职锻炼的名额非常有限,一般一所高校的名额只有十几人左右,每个学院真正能够面试成功参与挂职的博士只有几人。参与导师课题的研究生数量也很有限,特别是对于人文社科专业,导师能拿到的课题不多,有些年轻的导师根本申请不到高水平的课题,所带的研究生可能在研期间一次参与的机会都没有。因此,目前由校院两级主导的社会实践主要是暑期集中的社会实践。而暑期实践由于经费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周期一般都比较短,基本是一周左右,最长也不超过半个月,实践周期为一个月或以上的实践团少之又少。较短的时间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无论是和专业相关的调研活动还是利用专业进行的服务都只能停留在一般的层面上,很难深入下去。且实践结束后除少数实践团外,大多数实践团只满足于应付学校组织的总结答辩,缺乏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意愿,实践成果及相关研究对意向单位的反馈以及进一步的沟通和合作都做得很不够。
2、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现有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还很不完善,主要是后奖励制度,如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参评社会实践工作优秀个人,但比例很小,有些学院也建立了以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的评定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如规定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有1-2分的思想侧评加分,但力度不够,尚不能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变成研究生的内在需要,仍体现部分行政强制性的色彩。此外,从实践的时间上看,对于法律专业来说,暑期恰好是备战司法考试的关键阶段,大家很难全身心的投入社会实践。
3、意向单位联系难度较大,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目前社会实践的意向单位联系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来说,调研主题大多集中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有一些话题也很敏感,而大多数企业更愿意接待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而不愿接待人文专业的研究生,使得一些比较好的立项题目由于联系不到合适的意向单位而搁浅。单位即使接待了人文专业的研究生,也对调研方式做很严格的限制,大多只能和领导层面进行座谈,不希望对普通职工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个别访谈。因此,听到的只是单方面的声音,获取的数据有限,影响调研的深入进行。此外,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意向单位的联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基本是一年换一个地方,实践单位在数量和稳定性方面都难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
4、社会实践的立项环节没有充分调动大多数研究生和导师的积极性,和意向单位真正的需求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目前社会实践的立项由校院两级共同组织完成,对于文科专业来说,立项环节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充分调动大多数研究生的积极性,缺乏向全体研究生和导师征集社会实践主题的环节,由于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基本是班长、书记牵头立项,而班长、书记的智慧毕竟有限,从而造成选题难。二是缺少统一向实践基地征求立项主题的环节,当然,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还很不完善,实践基地还没有形成规模,部分专业缺乏稳定的、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因此,社会实践主题的确定对于某些专业来说仍以研究生为主来确定,存在单项性。基本的流程是先设计好主题,然后联系意向单位,由于立项时并非事先充分征集意向单位的建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和实践单位真正的需求脱节的现象。由于主题确定环节缺乏双向沟通,没有充分考虑到实践单位的实际需求,研究生调研的题目不一定是意向单位最需要的,二者缺乏有效的对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实践的效果。
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探讨
(一)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列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规范考核绝大多数有研究生教育的高校目前的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仍以研究生工作部和院研究生工作组为主,缺乏研究生培养部门的配合和支持。社会实践只是作为一项活动来组织,尚没有纳入教学体系,没有写进培养方案。而研究生非常注重培养方案,因为必须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才能毕业,而培养方案中社会实践环节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度,认为并不影响自己的毕业,可参加可不参加,从而直接导致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高,没有硬性考核机制等。因此,为了保证社会实践的惯常性和参与度,应和研究生培养部门协调,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写入培养计划,属性为必修课,和其它课程一样有学时、学分的要求,并且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规范的设计选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使社会实践和其它课程一样受到研究生的同等重视,从而实现在社会实践环节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对接,共同助力,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39-02
社会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感性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类主观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进而发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指导新的实践以顺应人们的主观需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较高层次的社会实践行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在发掘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同志在谈到高等学校教育时强调:学生培养单位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均衡发展,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形式
研究生社会实践具有不同于本科生社会实践的特点,首先,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群体不同。参与研究生实践的有硕士、博士甚至还有专业的导师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在沈阳农业大学以往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中,由研究生和导师组成的支农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当地政府和农民朋友的欢迎。其次,研究生社会实践系统更复杂。研究生是知识的创造者,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参与课题研究为主要突破口。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有更新、更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研究生在校期间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能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更敏锐的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团队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三,研究生组织社会实践目的性更强。与本科生只是简单地以接触社会、了解实际不同,研究生社会实践往往能深入社会,感受社会呼吸。通过在校接受科研训练、系统学习,研究生找到社会需求与科研研究的切合点,通过社会实践的途径把自己所学应用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第四,研究生社会实践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有的甚至有过社会工作经验,研究生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有明显的团队协作意识,他们分工明确、责权明晰、服务到位、保障严密遇到问题沉着冷静、理性面对表现出了良好的素养。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笔者将其分为三种。传统组织型,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延续本科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利用寒暑假、周末组织学生到某个地方以参观考察接触社会为主的社会实践模式。自我实现型,这种模式包括:通过前期征集社会实践优秀方案,让研究生自发的组织实施社会实践;研究生在校期间主动承担社会研究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在校期间参与研究生“三助”活动;以勤工俭学为目的的家教、培训、兼职等。探索创新型,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寻找社会热点与研究生课题的切入点,并在最大程度上使研究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二、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
1.保障体系不完善。通过笔者前期的调查,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方面没有完备的保障体系,在条例制定、奖惩督促、安全保障方面还有欠缺。
2.活动形式单一。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往往为应付检查,在暑假前统一组织学生集中开展实践,以参观考察或走访调查形式开展。
3.经费划拨不明晰。社会实践经费在各高校经费组成中往往是学生活动经费的一部分,没有单独的社会实践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而也影响到社会实践的成效。
4.积极性不高。由于奖惩制度的缺失或是经费上的支持不足,研究生在参与学校组织或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时往往表现的积极性不高,有的高校甚至强行规定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5.创新性不够。由于缺乏实践基地和必要的保障体系,高校在开展实践时往往创新性不够,每年按照团省市委的规定内容开展活动,不能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实际。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在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研究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目前研究生群体独生子女居多,从小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群体协作能力较差,参加社会实践可有利于研究生养成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2.有助于研究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研究生毕业后毕竟要步入社会,往往社会现实会让刚毕业的研究生手足无措,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功能,无论作为参观考察式的社会实践还是岗位见习式的实践都有助于研究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
3.有助于研究生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会首先思考发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进而通过团队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有助于增强研究生与社会交流沟通的能力。由于研究生比本科生要深入的研究自己所在的领域,相对视野范围是缩小的,要拓展他们的视野就要促使他们更多的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研究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用语言与社会人打交道、从专业视角看待问题、科学缜密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他们把自己推向了社会,感知社会律动,把握时代脉搏,紧密与社会实际连接在一起。
5.有利于研究生科研选题的展开。由于研究生在读期间要选定自己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并作出一定的科研成果和结论来完成论文,所以社会实践给以他们一个很好的发现问题、选定科研方向的机会。在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里他们会要到很多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之前科研理论和实验可以解决的,但有些则是当前发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这就有利于研究生根据工农业生产需要选定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研究。
四、坚持制度创新、丰富实践形式,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
社会实践是解决研究生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的良药,沈阳农业大学在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在原有社会实践模式基础上探索新模式;发挥优势——依靠农业特色学科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搭好平台——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提高综合能力;营造氛围——在全校研究生中形成锻炼成长我争先的氛围。
1.坚持制度创新,为社会实践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以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的社会实践为例,我们在工作制度设定中做到三个不拘泥于,注重在实际中解决问题。三个不拘泥于即:时间不拘泥于寒暑假、形式不拘泥于走访调查、人员不拘泥于特定的学生会干部。我们在实际运作按照大学科组成团队,分专业组建小分队,按兴趣划分服务组,着重在服务当地经济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依靠,三个着重。学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提出以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为中心,依靠强有力的导师队伍、依靠研究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着重抓好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着重用正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着重拓宽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并以此为切入点促进研究生择业和创业业观念的形成。
此外学校还积极通过为社会实践调研课题立项、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种子基金”来激励广大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2.丰富实践形式探索学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双核驱动模式。通过创办“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来创新和拓展社会实践的形式,促进学术实践和专业交叉,增进专业间的交流与融合,为研究生未来择业和人生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和途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具体实际,依托学科专业特色,我们提出要在校内开展特色“学术实践”模式和校外开展常规“社会实践”的“双模式”社会实践新思路。
所谓校内“学术实践”是在校内探索开展的社会实践的新模式——“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将先进的商业理念与研究生学术活动紧密结合,在学科专业、学术方向、实验室等层面定期开展的专业“读书报告”、“学术交流”、“实验报告”以及学校不定期举行的高层次专家“学术报告会”基础上,定期开展全校性的“硕士沙龙”、“博士论坛”活动,开设“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超市”开辟了研究生素质提升的第二平台,做报告的同学通过报告内容的选取、报告的讲解、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切实为研究生的综合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平台。
在校外,我们在做好常规社会实践工作的同时还探索了社会实践的新模式——“研究生素质拓展学堂”,学堂通过开设一系列符合研究生需求的形式多样、全面深入的素质训练课程,引导和帮助广研究生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学生素质拓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让研究生在毕业前就能得到相关专业机构的认定,夯实就业基础,提高就业砝码。
参考文献:
[1]程翠玉.推荐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30.
当前研究生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缺乏现实社会的检验,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检验理论知识,而且使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使创新设想成为现实。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给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机会和空间,可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认识到理论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激发学习激情,促使他们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使研究生更多地接触到社会,促使他们去思考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社会实践为研究生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他们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也可以不断地被激发。再次,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目前研究生大多是由本科生直接考上来的,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也只关注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锻炼和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实际生活是复杂的,其每一个环节都有很高的要求,否则轻的是个人在实践中会寸步难行,重的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科级等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研究生通过社会实践,培养自己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当前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首先,学校层面。当前,很多高校虽然把社会实践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没有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实习单位层面。很多实习单位很少主动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认为研究生实习一段时间就要离开,不给实习研究生安排实质性的工作,或者是提供的实习岗位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相去甚远,将研究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再次,研究生个人层面。很多研究生对个人的职业规划缺乏清晰的认识,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实践与个人职业生涯的内在联系。研究生本人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决定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真实性和时效性。复次,导师层面。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影响着研究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一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学习就应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认为参与社会实践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不赞成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欠缺。由于宣传不深入,部分研究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部分高校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缺乏广度和深度,资金投入少,很难组织较多研究生参与其中。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后,学校和实践单位对实践效果的考核没有完整的考核体系,对社会实践开展效果缺乏监督。由于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研究生社会实践就成为了流于形式的活动。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滞后。研究生社会实践需要有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研究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重要途径。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明显不足,缺乏整体性。与在校研究生人数相比,实践基地数量不足,与研究生层次相比,实践基地缺乏梯度,软硬件方面有待加强。
(四)研究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缺乏协调性。当前一些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未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和随机性。很多学生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来进行,如暑期调研、暑期“三下乡”等活动。这些对研究生学业影响较小,但时间短,内容有限,社会实践的难以深入,其效果也非常有限。
(五)投入资金有待提高。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近年来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要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组织好、落实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要求学校加大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和经费。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一些高校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
三、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实践单位沟通协调,为研究生在实践中参与、在参与中贡献构建宽广平台。其次,争取导师的理解和支持。社会实践需要导师的理解和支持,让导师认识到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积累经验,也可以培养研究生治学的态度,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把社会实践当做走向社会的锻炼机会。
(二)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学校管理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加强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如与实践单位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选派专业研究方向和实践单位需求相符的研究生去实习,让学生既能发挥专业优势,又能为接收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二是对研究生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对整个实践活动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制定实践组织流程,对研究生进行跟踪沟通,协助实践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或项目。三是对研究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将硬性要求与弹性评价结合起来,促使实践活动真正持续健康发展,使研究生社会实践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时进行总结,保存好有价值的材料。
作者:忠 张邢炜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接触层次的社会实践指置身于社会坏境中,用身体去体验,用眼睛去观察,用思想去思考社会生活的无穷变化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客观形势,服务层次的社会实践指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融入层次的社会实践在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上又深入一步。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学校、学生个体都是社会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有着天然的联系,融入型的社会实践实现了三者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工作即实践、实践即学习、学习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单位的社会性和社会的教育性有机的结合起来[4]。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研究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实践目的大体可分为:研究型社会实践、素养型社会实践和服务型社会实践[5]。此外,还包括教育实习等教学型实践内容。社会实践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1.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可以培养研究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也是提高研究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2.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通常以团队为单位来共同完成某一项课题或活动,作为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互相配合、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这一过程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团队共同生活,共同工作,逐渐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认识到合作与集体的重要性[6]。3.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研究生可以身临其境了解我国社会现实,并对其中的症结有所认识,从而激发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创新能力。4.有利于研究生的就业。通过到用人单位实践,可以使研究生走出象牙塔,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转变思维模式,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真正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上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正确定位。5.有利于社会人的塑造。社会实践作为培养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通过社会实践,研究生将以“社会人”的角色重新思考与分析社会现象,重塑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身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生培养中的做法我院公共(卫生方向)事业管理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为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学科,杭州市重点学科,200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1名。学院在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建立健全组织与规章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文件要求将社会实践纳入培养计划,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开展一次社会调查,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周[8]。我校研究生课程采用学分制,社会实践为必修环节,时间最少为1个月,占2学分。学院按照学校制订的《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规定》、《暑期社会实践指南》等文件要求,成立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该小组具体负责社会实践任务的落实、组织、指导、考核及总结交流工作。并在教学业务经费中单独划拨教育实习、社会实践费用,保障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学院建有杭州市学生身心危机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和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同时积极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原有的9个教学与研究基地和27个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之上,与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市疾控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将其纳入了研究生实践基地。重视科研能力培养。我院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整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形成了“阶梯式”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图略)。近年来,学生科研作品多次在国家及省市比赛中获奖,其中《“新医改”引领下的农民健康档案研究》项目荣获“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浙江省特等奖。通过科研实践,不仅使研究生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贯通,而且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阶梯式”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践行社会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9],作为卫管专业研究生更应树立大卫生观和“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理念。我院打破实践的时间限制,做到平时与假期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安排持续有序的实践内容。关注医改热点,对国家基本药物、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假期开展专题调研,并以报告、论文形式公开发表。同时,立足学校,面向师生,开展送健康活动,在爱耳日、卫生日、禁毒日等卫生纪念日,与本科生协作以传单、画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教。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时,积极投身学校防控工作,参与完成了“防治H1N1专项课题”项目。以上活动是开展也很好的践行了我院“心系公众,服务社会”的团队作风。抓好自我管理。我院历来重视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新生入学即进行专业导航与始业教育;研究生培养办公室招聘在校研究生参与日常管理;发挥研究生会及社团作用,成立由我院学生会牵头的校健康联盟,已成功举办两届健康文化节;选聘优秀研究生为本科新生学长和班主任助理,参与本科教学管理;研究生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自我管理实践,提高了研究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社会实践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克服和解决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的关键所在。我院通过健机制、建基地、重管理、抓科研等一系列措施强化社会实践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个别导师不重视、部分学生不积极、专项经费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克服。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6-0180-05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1]。在研究生教育中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途径。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既提高研究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研究生在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国家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提出教育要加强社会实践,研究生教育同样如此,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能力培养,成为教育的必然之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更是明确提出: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近年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差距仍较大,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制体制,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在不断探索建立适合本培养机构和研究生发展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社会实践是指高等学校依据其培养目标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借助社会力量完成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一个子系统,隶属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个大系统。研究生社会实践大部分属于高智力的服务型的实践形式,即研究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这就是研究生社会实践与本科生社会实践最大的区别所在[2]。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指研究生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认识社会、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是由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基本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相关能力。专业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具备更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应更多地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4]。研究生通过自觉深入的社会实践,锤炼精神品格、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实践让研究生自主参与到开放的应用性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体验,主动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对所知理论进行深层次探究,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其专业需求及事业发展需要。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引导研究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引导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出动提高修养,锤炼品格,培养能适应和驾驭新环境的能力。可以说,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些能力靠单纯的课堂学习得不到,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和锻炼才能获得。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出台了不少针对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机制体制。这就导致全面开展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渠道不畅通,对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失,有的甚至对研究生教育带来不利因素甚至负面影响。
(一)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正确的理论认识
一是目前高校的培养体系没有将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思想上不重视,进而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二是一些专业教师片面地认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只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与自己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三是研究生本身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往往只是被动地参加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看成是走过场和完成任务,因此不愿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5];四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师和研究生从经济效益方面片面考虑社会实践,歪曲了社会实践的本质,给研究生社会实践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如果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没有良好的支持,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政府、用人单位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主动利用高校研究生智力资源的意识、缺乏人才培养的全员意识,因此缺少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统筹。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资金上不愿意有效投入;二是社会对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接纳程度不够;三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缺乏有规划的设计,存在社会实践基地数量普遍不足、软硬件条件较差、层次上缺乏梯度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单调、陈旧
从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提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以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陈旧。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形式单调、缺乏创新。绝大多数研究生社会实践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形式,如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支教扫盲,而在社会实践的深度、厚度方面缺乏改革与创新,生机和活力不够;二是内容陈旧、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与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不能使研究生做到学以致用,更没有结合社会实际和研究生个人实际,尤其是研究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没有把研究生的专业智力优势发挥出来;三是研究生社会实践仍旧存在宣传多,实际活动开展少,往往只是假期临时响应号召,而平时主动做得少等问题。
四、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到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研究生四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本系统中,高校和研究生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内部环境系统,政府和用人单位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外部环境系统。研究生社会实践强调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研究生四方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同受益。
只有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内外环境互相支持、协调发展,才能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效能。政府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应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并制定导向性的政策文件,支持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鼓励、引导用人单位主动参与到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中;用人单位应在政府的号召下,积极与高校合作,提高参与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积极性;高校要充分发挥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体、核心作用,主动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培养机制。应改变重陈述性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加大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并设置社会实践创新学分;研究生应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强化自我培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只有构建“四位一体”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发挥其整体功能,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高校要科学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体,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1.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
加大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全员重视、全员支持、全员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为研究生构建宽广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中参与、在参与中做贡献[8]。第一,充分认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切实把社会实践纳入到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第二,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并引导研究生投入到社会实践。第三,学校应该提供更好的社会实践服务,促进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成果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成果产业化。
目前不少高校通过主动与地方和用人单位沟通联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面向社会的不同关注点,建立各类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针对用人单位和高校的需求,在用人单位建立博士生工作站,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
2.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
教育部曾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要求高校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位教育的全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推动其制度化、规范化。第一,把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内容纳入研究生整体教学计划,将社会实践设立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严格规定学时、学分,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6]。第二,在改革教学过程中,尽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化水平,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中由老师单向向研究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为研讨课的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和探索式的学习。第三,为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根据研究生的学科特点和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与时俱进地设计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最后,为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应逐步制定并完善社会实践激励考核制度。定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督促、总结和表彰,保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能与正常的教学、科研充分结合,进而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
教育部提出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争取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按照这一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有一个学期以上在用人单位学习实践,这就为社会实践建立学分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目前不少高校已经为此作出了教育教学改革。
3.重视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结合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对校内社会实践基地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平台,一方面是专业实践平台,另一方面是综合能力提升平台。
高校应积极与相关用人单位在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采取和用人单位联合办实践基地以及采取借、租、赁的方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聘请相关用人单位专业人员给研究生指导社会实践,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效益。校企间实践性的合作有利于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课题,使研究生服务于公司、用人单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高级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用人单位快速发展。
4.设置社会实践创新学分,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从事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将创新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创新学分实施方案。将创新学分记入研究生成绩档案[7],作为衡量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办法,从而有机地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指导研究生实践活动的能力不足,对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非常不利。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校亟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师的修养和能力、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具备业界工作的经验和技能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是教师与业界上岗资质者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应具有扎实过硬的实践技能,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实践操作,还是科研的主持人、参与者。
高校要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高校刚招聘的年轻教师在正式走上教学岗位前,先在学校实践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经鉴定合格后聘为正式教师;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在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两类教师到社会各级政府机关及科研院所顶岗培训、挂职锻炼。通过专业实践,使教师掌握本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四是鼓励教师与用人单位联合攻关,共同进行理论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和教学指导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二) 充分发挥政府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宏观调控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高校有效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保证。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为用人单位和高校的沟通搭建平台,即政府搭台,高校和用人单位唱戏。为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要鼓励用人单位参与培养,政府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其中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杠杆调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宏观调控。明确规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的职责权利,同时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上向积极参与培养的用人单位有所倾斜,调动用人单位参与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在沿海的发达县市已经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智力资源的重要性,开展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如常熟、张家港、温州、佛山等地,都是由政府牵头,带领用人单位主动走入校园,通过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与高校合作的平台,有的提供土地供学校建实践基地使用,有的甚至直接提供办公大楼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让用人单位在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获得智力资源,并通过实践基地与高校建立沟通平台,优先开发高校的创新成果。真正形成了政府搭台,用人单位和高校唱戏的良好局面。
(三) 联合社会资源搭建研究生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推动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给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活动场所,必须建立一批规范、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以确保研究生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高校应发挥自身学科和专业的优势,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一批具有良好合作关系、能够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提供长期岗位的实践基地。
高校和用人单位在教育资源、技术资源、环境资源等方面各自发挥优势,即高校把知识优势、科研优势与用人单位的技术力量优势、资金优势有机地结合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以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以产学研活动推动实践基地发展,以达到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科技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5],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双赢”。社会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必须建立健全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认真地评价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施过程及成果,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效益和质量。
2.重视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一方面从用人单位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符合研究生导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生合作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而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且需要大量选拨优秀的校外兼职导师;另一方面选拔一些道德高尚、综合能力强,有育人热情的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兼职指导老师。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校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指导,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尤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经费投入
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组织实施,用人单位在年初经费预算中应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及用途,并根据社会实践实施进程定期拨付,以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8]。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并对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建立社会实践领导组织机构,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成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基金。通过学校拨款、用人单位提供赞助、实践活动创收以及合作老师提供经费支持等多渠道筹措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最终要从潜移默化的被动提升转变为自我培养的主动升华。研究生只有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使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
一是强化自我培养意识。研究生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激发自我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动机,提高自我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自我成才的内在心理机制,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完善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9]。
二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研究生吸取课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培养个性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研究生要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并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强对国情、社会的了解,使研究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合,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正确定位,用奉献社会衡量和体现个人价值。
五.小结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以及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整合高校、政府、社会的各自优势资源并结合研究生自身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建立高校、政府、社会、研究生四位一体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Z].2010.
[2]关瑞霞,张君博. 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演进的探索[EB/OL].[2012-10-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学网.
[3]陈闻,韦东,杨丽媛. 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9,22(2):125.
[4]张延飞,许亚男,乐长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 2011(19):232.
[5]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0-52.
[6]鲁宇红,美国加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6):67-70
[7]王蕾.浅析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5-16.
[8]陈闻.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 2009(3):131-133.
[9]肖媛媛.如何创新社会实践、提高研究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3):156-157.
On Mechanisms of Social Practice Capacity-building of Graduate
CHEN Dayong,FENG Jiawen,PEI Guangshu,LUO Min
(Graduate Schoo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P. R. China)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无疑,对科技掌握的程度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我们的生活中,科技无所不至,研究生对医学、生物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以及信息高速公路、航天科技和高科技的新型武器的兴趣较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回顾我校研究生科协活动,我们认为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目前的层次和水平上,要认真总结经验,要把它放在培养21世纪科技人才的全局中,优化外部环境,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推进研究生科协活动向系统化纵深方向发展。经实践和研究,对我校研究生科协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及其效果进行有意识的探讨,较好完成课题设计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课题采取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丰富研究生科协活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生科协活动创新,避免对研究生提出笼统的一般性要求,否则不会有好的收效,必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展不同活动。
(二)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使研究生科协活动方式灵活多样。通过实践探索出研究生科协活动的两种形式:集中开展与分散进行,以集中活动为龙头,以分散活动为基础。
(三)科技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研究生科协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生科协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四)采取组织机构建设和活动基地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研究生科协活动顺利进行。研究生科协活动必须以组织机构为主导,以活动基地为依托,从组织上和阵地上有一个可靠的保证。加强对研究生科协的管理,自觉地将研究生的科协工作纳入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体制中,使研究生科协开展的课外活动与校内教学、科研活动相一致,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生科协是全校同学自愿参加的学术性群众组织,科协会员必须遵守“研究生科协章程”,自觉接受科协的领导和管理,遵守科协的纪律,按章办事。
(五)采取阶段总结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的原则,使研究生科协的工作不断走向成熟。我们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认识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个阶段都达到更高一级程度。正是本着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要做好研究生科协活动的总结和理论研讨工作,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同时,遵循教学与科研规律,构建合理的三大知识结构,即宽泛的自然科学知识,过硬的扎实的医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一)在保证研究生基本完成授课计划的前提下,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延长实习时间,加大实践锻炼力度,狠抓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意识,规定研究生参加研究生社会实践及研究的方向,并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让研究生有更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平台,拓展研究生科研思路,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摸索出研究生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其达到使研究生成为懂素质教育、会素质教育、有较强素质教育能力的合格研究生。
(二)研究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活动,采取调查研究、专题讲座、报告会、科技夏令营等活动、撰写调研报告、科技论文,以及深入科室直接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做导师的助手。这样,从组织形式上来讲是健全的,从活动内容上看是广泛的,从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上看是丰硕的,路子是可行的,完全符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的这种集中与分散、群体与个体、有意识科研与无意识科研相结合的科研方向是正确的。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依据。的科学方法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搞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的和谐、民族的振兴、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1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引导研究生积极主动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献计献策,为和谐稳定尽责、为和谐稳定出力。
2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方式,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在就读期间就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3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充实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实现其固有的教育导向作用,更深层次揭示教育的本质,从而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改善、提高和发展,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都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信念、理念方面
我国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这不仅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西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然也会有所变化。有的研究生尚未形成正确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用正确的的立场观点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能用辩证的、全面的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当前的社会现实。研究生政治上要求进步,但入党动机多元化,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2道德品质方面
部分研究生修养欠佳。一是个人品德的唯我倾向明显。为了实现个人的实际利益,往往片面强调适应社会,而不是想着去主动改造社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是人际交往的功利性强。研究生同学间深交的并不多,缺乏“真诚”这一基本道德。即使与导师之间交往,也是争取导师给好成绩或以后毕业找工作时为他找份理想的工作。三是社会道德、婚恋道德的责任感不强。要求别人遵守社会公德,理解并尊重他们,但是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太注意。
3高校扩招带来的问题
高校由于大规模的扩招而产生的一些新问题,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增加,高校的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管理机构等并未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2)研究生的来源与培养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生在年龄、入学动机、社会阅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上也呈现差异性;(3)沿袭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乏一整套系统有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4)一个导师带的学生过多,放羊式教育使精英教育模式下的导师负责制受到了严重挑战,也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4后勤社会化带来的新问题
学生公寓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行为品德养成的重要场所。后勤社会化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减少了学校对研究生行为的约束力,为研究生的自主自由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研究生的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使以说服、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二是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上日益呈现出个人化趋势。这就要求以班级为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应及时作出相应的转变。另外,客观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忽视研究生自身的利益和需求。这些都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
1加强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第一,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目前面向研究生开设的政治课,要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
第二,教学手段现代化。利用网络教学,网上讨论,大班精讲、小班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处处可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既是技术性的,更是观念性的改革。
第三,注重政治理论课的后续反应。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能仅体现在课堂上,更要看学完课程的后续反应。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理论武器,从而能够明辨是非,拥有冷静的大脑。
2促进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建工作
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必须紧紧围绕研究生自身发展的特点。高校在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组织教育和自我提高相结合。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三是集中教育与支部建设相结合。以我们学校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党员所占全体研究生总数的比例还并不高,还有待于提高。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研究生党员比例是34.48%(20/58),2010级研究生党员比例是66.10%(39/59),整体研究生党员比例刚接近于50%。党员比例还不高,研究生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3完善社会实践环节的育人作用
社会实践不仅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为完备的基础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和民主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充分发挥研究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调动研究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培养主体能力,塑造主体性人格。
我们要改变那种研究生社会实践“耽误科研”、“浪费时间”的观念,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要有相关的教师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加强业务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指导,鼓励更多的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4学术育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术育人需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浓郁氛围。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校应创办或搭建学术创新的平台,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活动。我们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在教科院陈建录博士及其他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学术论坛”活动。研究生就自己正在写的论文或者已发表的论文进行学术讨论,并且最后还在学校获了奖。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学术的浓郁氛围下开展开来。
学术育人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契机。这条途径更有利于研究生当前的成长和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挥学术育人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途径,争取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5建立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以学科为中心的导师团模式是在研究生校院分级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校―院―学科三级构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大意是,在校院两级管理体系下,构建以学科或者相近学科设立研究生教育单位,实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集体领导组长负责制。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学科组组长或者学科带头人全面领导该学科的日常教育管理,同时指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工作助管,辅助导师团落实安排具体工作,学院研究生工作秘书负责对接和联络各个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学校整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新格局。同时,校―院―学科三级之间相互反馈,自动修正模式顺利运行。以学科为中心的导师团模式构架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朱芳琴.问题、原因、对策: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4):8-11,15-16.
[2]杨振伟,李军,陈曦,等.探索与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5,81-84.
[3]李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10:27-28.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自二十世纪60年代诞生至今,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在飞速变化的当今社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依然是每个立志奉献的中国公民的应有意识。把雷锋精神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并加以深化和与时俱进,更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追求的新时代精神目标。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科学水平,更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水平,因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雷锋精神尤为重要。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持续不断地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锻造大学生的实干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真正具备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重担的双重素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以雷锋精神为指引、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笔者认为,在以雷锋精神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雷锋的实践活动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展开
高校要致力于营造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文化,大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活动形式,营造活动氛围,让大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感知雷锋精神、感悟雷锋事迹,使得学雷锋社会实践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开展,并最终为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学生素质、涵养学生心灵发挥出重要作用。以笔者所在的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为例。2012年3月,研究生院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市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学雷锋在行动”主题征文活动。研究生院大力宣传,积极营造氛围,认真动员每一位同学,最终上交征文200余篇,5人获奖,并由于组织得力,稿件数量多、质量高,获天津市“学雷锋在行动”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这在全院掀起了学雷锋的浓厚氛围。暑假期间,研究生院又组织了赴河南南召山区支教活动,义务辅导山区孩子半月有余,获得天津市多家媒体的跟踪报道。
二、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雷锋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作用格外凸显,正是由于其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直观生动,能够很好地弥补当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枯燥、教育形式单一的缺点,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利于增强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教育宣传效果。
具体来说,要抓住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来进行。学习雷锋的实践活动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支教、进社区等形式,高校可以引导广大学生引导广大学生写自己的“雷锋日记”,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感人故事;通过“雷锋班级”、“雷锋小组”等优秀道德典范的宣传和表彰,让雷锋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宝贵品质在大学生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或是开展“寻找身边的活雷锋”,接近义工团体等等,利用各种实践式、情景式、体验式的活动,将雷锋精神真正融入课外实践。在踏实开展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实践形式,使学生在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牢固树立起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意识,保持坚定正确的思想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的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三、以科研优势为依托,做到科研与实践有机结合
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具备了强大的理论研究优势,然而长期以来,这一理论优势普遍集中于专业知识的研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利用得尚不够充分。高校应当以理论优势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问卷调查、总结报告等形式,深入研究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及时总结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形成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准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再将这些成果及时纳入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中去。
此外,高校还应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常态化,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雷锋活动月,同时还应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雷锋的活动中来,引导大学生自觉的将学习雷锋精神、践行学雷锋活动的热忱“纵向传承、横向感染”,培育广大青年学生奋发向上、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力量,以使雷锋精神生生不息。
四、结语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集中表现,是每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精神,其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决定了雷锋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每一位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都应当认真学习并努力践行的时代精神。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实践活动,通过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雷锋精神指导社会实践、发挥科研理论优势并使实践活动常态化等三种途径,充分发挥雷锋精神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使雷锋精神大学校园不断发扬光大,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同在。
参考文献:
当前,人才资源竞争不断加剧,对科技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任务,为高层次人才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新型院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是实现“科技强军”的必要保证。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革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现化代建设的战略目标。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处于人才培养的高层次,是培养造就军队建设骨干和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处于探求解决国防科技与军队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前沿领域,对推进中国特色军革具有重要的职能作用。因此,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加重要。
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对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新的理念、新的办法,不断推进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
一、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而外因是次要的,它只起推动或阻碍作用。因此,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提高都是其内因(个体的目标、努力、责任、自我约束等)和外因(学校与教师的培养、社会环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研究生一般都是受过本、专科教育的成年人,心智成熟、专业基础扎实、有明确发展目标。由于这些主体特征性,研究生素质教育中,教师的引导、周边环境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研究生的主体意识,只有研究生本身有发展提高的需要,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才能学充分发扬主题精神,积极主动的发展自我。这就是要求高校及社会既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这样,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二、专业与非专业途径相结合
专业途径招重于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包括研究生课程、科研活动、学位论文等。主要包括研究生课程、科研活动、学位论文等。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研究生课程既考虑到学科与专业的特点,又体现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包含学科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
科研活动是区别于本科生培养方式的重要部分,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导师科研课题的成员,在导师的带领或指导下进行研究;二是独立展开科学研究。无论哪种类型都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
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后,对自己在本专业的研究成果做出一个总结,并把它撰写成论文。只有学位论文通过了答辩,研究生才有资格获得相应的学位。可以说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整个学习研究工作的成果总结,最能体现研究生的专业及创新水平。
非专业途径着重于培养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人文修养等,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
“认知只有付诸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的重要桥梁和联系纽带。研究生社会实践这门特殊的课程,将研究生的培养锻炼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社会实践中,研究生可以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研究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检验。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创造生动活泼、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它对培养研究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在研究生阶段,尽管教学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科学研究作为现代研究生教育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基础正在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这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校主要通过教学手段将专业的基础和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规律或形成新的技术,反过来为教学提供更好的经验和新知识。所以,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紧密结合,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显著特点。
四、教师(导师)与学生的结合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主体是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并呈现出双向互动的主体特性。研究生往往身兼“学生、工作者”双重身份。教师(研究生导师)一般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同时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有较强的指导和培养能力。在研究生素质教育中导师在思想政治、教学、科研中的指导作用占主导地位,但学生(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供的思路、想法,以及在科研中的合作与创新,反过来也有益于导师的工作。因此,在研究生素质教育中,往往是“教学相长、双向受益”。
校级以及校区级先进集体评选的基本条件是: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成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实质性的成果上报,成果充分体现实践性质;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地方媒体联系,有媒体对团队的认可并进行正面报道,同时树立了校区的良好形象;建立了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得到当地单位党团组织的较高评价;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总结工作,按时上交所要求的各项材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指导老师科学专业的指导。
校级以及校区级先进个人主要表彰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校级以及校区级优秀通讯员将从各小分队上报的社会实践通讯员中评选产出,要求曾准确及时报道社会实践开展情况。
校级以及校区级申报优秀调查报告的基本条件是: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校级以及校区级的评选从已提交的调查报告中评选产生。
校区优秀组织奖是对在组织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区学院学生会颁发的,以学院学生会为单位申报,评选的基本条件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准时制定并上报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社会实践活动点面兼顾,社会实践率高;社会实践成果显著,实践团队表现突出,获奖论文比例高;社会实践宣传报道稿件充足,质量高;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材料按时上报,优秀实践报告按时上报。
二、申报工作要求
申报优秀组织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须提供1000字左右的活动总结及有关材料,并按要求填写有关表格,申报优秀调查报告的请用A4纸4号仿宋体打印。各类申报材料于10月8日前报送到校区团委。
校区各学院学生会、服务社、团支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表彰工作。要通过举办汇报会、座谈会、评比总结表彰会等形式,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通过总结表彰工作,巩固活动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研究和制定活动的新形式新思路,进一步推动该项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
二、招聘指标具体指标分配见附表1。
三、招聘原则
(一)教师招聘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
(二)优先招聘报考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本县代课人员。
(三)招聘的教师安排在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农村中小学校,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学校,且一所学校原则上安排不少于3人。“硕师计划”研究生安排在农村乡(镇)初中。
四、招聘程序特设岗位教师招聘按照公布招聘岗位、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录取、签订合同、培训等程序进行。招聘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招聘符合报考条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和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不能报考)、年龄在45岁以下且在公办中小学连续代课5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人员。第二阶段招聘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第一阶段招聘结束后,公布第二阶段招聘岗位,进入第二阶段招聘。招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第一阶段的考试免笔试,只设面试;
第二阶段的考试设笔试和面试。笔试由省统一组织。第二阶段招聘笔试的考务、阅卷、成绩统计工作,由地区教育局统一负责组织;面试、体检和录取等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报名采用先网上注册报名,然后现场审核确认的方式进行。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阶段报名时间内登录“特岗计划教师招聘网”( tg.ncss.org.cn/),点击特岗报名注册考生信息选择设岗省份申报岗位,注册并申报岗位成功后,下载打印出《特岗教师报名表》。同时,在“贵州教育网”下载、打印《贵州省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报名表》并填写。(一)第一阶段招聘(免笔试人员的招聘)
2、资格审查报考者经资格审查合格后,进入面试程序。对资格审查合格者,由县教育局建立报考个人档案。
4、录取、签约面试及体检均合格者方可进入录取程序。录取原则按照填报志愿及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符合免笔试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在报考县落选的,由地区教育局根据其填报的第二志愿在本地区所辖“特岗计划”县及时进行调剂。根据各县调剂后的岗位缺额情况,可对符合国家“特岗计划”招聘条件的落选考生,根据其调剂志愿在省的协调下进行跨市(州、地)调剂。被录取者(含“硕师计划”研究生)须在规定时间内与县教育局签订聘任合同。凡未签订聘任合同的,视为放弃录取资格。应届毕业生在开学报到时仍未取得毕业证的,其签订的聘任合同自然解除。
5、上报和公布第一阶段招聘录取签约名单 ①5月26日公示特岗县岗位需求学校计划。 ②5月30日在铜仁学院大礼堂进行现场签约。 ③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和第二阶段岗位需求上报省教育厅。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均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其思想状况与学术型研究生有较大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体现出了不同特点。
1.个人价值观较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特征
专业学位研究生最早的招生对象都是在职人员,受社会风气影响较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价值观普遍表现出比较成熟且多元化的特征。在具体表现上,一方面是思想上不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单纯”,已经形成了成熟且自主性较强的价值观,很难接受说教式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是价值观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以自身的行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缺少对校园文化的认可,欠缺人文关怀。早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这些思想特点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培养体系,促使培养体系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适应这种特点,并延续影响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2.以适应社会为根本目标
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自身的定位也是以适应社会为根本目标。
学术型研究生也较多关注就业问题,但对学术理想、自身道德以及社会理想的重视仍然体现在培养过程中。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注点非常集中,几乎只看到社会而不考虑其他,在学校的经历完全被看作步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很难使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比较现实,较为功利化
专业学位本身的培养目的以及研究生自身对适应社会的追求导致一些研究生的思想更为现实,而且带有非常明显的功利化特征。
他们对形而上层面并不关注,对自身的全人格培养也缺乏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看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与所学专业知识无关,又不能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往往忽视这些教育,对课程和考试均抱有应付甚至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过于重视专业课学习和社会实践,而轻视德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作可有可无。
4.培养模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时间较短,而且还要有必要的社会实践环节,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一年。
由于研究生在校时间短,参加集体活动机会少,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2]。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方法及建议
针对以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我们要突破传统观念,开拓新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地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1)在课程学习方面,思想政治课程应更重视职业道德、行业规范方面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色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更有现实意义,更贴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需求,更便于工作开展[3]。
行业规范教育对研究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研究生在入职前就树立按规矩办事、严守规则的意识,提高职业素养,也有利于改善目前社会上各种行业违规现象。在思想政治课上,可以聘请校外行业专家开展专门讲座,以强化学习效果。
另外,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教育也应体现在其他专业课讲授上,尤其是在案例教学方面,加入涉及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方面的案例,使研究生接受更为直观的教育。
(2)在途径上,应该大力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本就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结合校内外多渠道开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社会实践中,使研究生在实践岗位上能接受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方面的教育。
学校方面应和实践单位达成协议,实践单位要为实习研究生提供条件开展思想教育,这样不仅使思想教育工作更贴近实际,更能增加思想教育的延续性,将一般只有一个学期的思想政 治课程延长为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过 程之中,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3)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上,应实行课程考试和实践考核并行的双轨模式。思想政治课程的考试无疑是促使研究生投入课程学习的直接动力,应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并行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上也实行校内课程考试与校外实践单位考核并行的模式。将思想政治课学分一分为二:一部分通过校内课程考试取得,另一部分通过校外实践或实习获得,由实践单位根据研究生的实习表现给出分数;校外思想考核的重点应在研究生的职业道德、行业美德、工作态度等方面,这一方面可以促使研究生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研究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并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塑造正确的、符合社会实际的价值观和人生准则。
(4)要充分发挥双导师尤其是校外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 号)中明确指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在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加强引导;校外导师则在职业道德、受挫能力方面加强培养[4]。同时应在制度规范上明确校外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结合上文的课程考核与实践考核的双轨模式,研究生在校外思想考核方面的成绩应成为校外导师工作评价的组成部分,并对校外导师的任职资格与奖惩标准产生制约作用。
三、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着重体现职业特点和实践特色,才能贴近研究生的需要,提高质量。在专业学位教育中较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对提升行业道德水准、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学真,张 俊.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20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