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范文

时间:2022-06-27 22:1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行政管理专业社会

篇1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公司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公司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公司员工思想现状,了解公司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公司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xx制药有限公司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36份,回收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4份,主管级及员工级30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2xxx.08.

2、调查地点:xx制药有限公司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xx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抗肿瘤药物为主的制剂生产厂家,药品的生产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问题,对于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发展理念与文化

1、 企业发展方向较为明晰。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9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对本公司的发展战略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这主要是与公司目前的业务重点和工作目标有关,但剩余的5%左右员工表示了困惑,这必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缺乏目标,或者人力资源的较大浪费。

2、 将近九成员工熟知企业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因而不断进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几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员工,可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起到了较大的凝聚作用。

3、 企业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认可公司有一个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达到85%,而15%左右员工则认为一般,没有员工对此表示反对。 此外,仅有45%的员工认为公司的制度体系非常完备,而认为不完备的人数达15%。

(二)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1、 近九成员工对公司现行组织结构认同,并表示与部门业绩息息相关。公司现有员工中,九成员工对现有机构设置表示赞同,认为现行设置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现行职能职责、业务流程与实际工作衔接较好。依据调查结果,80%员工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能配置、工作业务流程有效,而认为其在实际中有指导性、参考性作用的仅占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与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xx制药有限公司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员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 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员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员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员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员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 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员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 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 除少数员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员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员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员工反映某些员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范例二: 经过两年半的专业课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20xx年7月1日至9月1日在辽宁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工作实习。自己在学校主修的专业为行政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通过这一段时期的工作实习,自己的日常工作是近似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听从经理的安排。他给的工作也是简单的打印材料,填写生产表等。在工作中自身获得了许多新的感受,也有一些体会与感悟:工作要认真积极,兢兢业业;与同事的关系要和睦;自己的处事方式还欠缺。总之,这段时期的工作实习,是让我受益颇多的,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还同时又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对企业的更好更健康发展而积极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更加充满自信和信心。

关键词 实习地点 办公室文员几点建议

一、实习概述

经过两年半的专业课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月末本人在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工作实习。沐浴着春天的和风,已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已经迎来了夏天,而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自己在山东新港集团的工作实习也是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是过程。所以,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工作实习的地方是一个生产和经营规模均特别大的公司,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里锻炼充实自我,使自己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这些都是在学校和教材中没有接触到的东西。自己所工作的部门是企管部,日常的工作有些办公室文员的性质,主要由经理给安排。企管部在自己来到以后刚好达到四个人,而新港集团的大部分日常工作借助于网络办公,即办公自动化系统。经理没有给自己也配置一台电脑,所以能做的工作也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帮助经理打印材料,填写产量表,接听电话。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备性。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比如说办理公文,就要保证文件的质量,用词要准确,材料要真实,抄写要认真,校对要仔细,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差错。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不过,我每天很固定的一份工作就是,清晨自己在上班之前先是把办公室的卫生打扫干净,茶水备好,之后再将经理与同事办公桌上的文件收拾整齐。有时,也会跟随经理进车间查看工人的生产情况。看到那些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不禁使自己对今后生活而计划,现在必须努力加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企业文化,所在的工作部门企管部在新港集团可以算作第二办公室,因为它日常所处理的工作有些繁杂,不是一个专职部门那样只管理某一类或某方面的工作。企管部负责的管理涉及四大块:一是部分生产工作指导,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三是环境治理,四是节约资源管理。因此,自己所在的这个部门是一个综合的办公室,经理他担当的是一个上对总经理汇报工作并提出自己的好的发展举措,下对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和沟通。正如上面所说,企管部是我们公司的第二办公室。

对于我所工作实习的地方,可以作简单的叙述:山东新港集团是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高档覆膜建筑模板及高、中档胶合板为主的企业,座落在临沂城北侧-南坊办事处。集团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下设10家分公司,包括新港木业发展有限公司、新港胶业有限公司、新港贝斯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等,现有员工XX多名。集团生产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靠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生产各种规格覆膜板及胶合板30多万立方米,年产值8.5亿元人民币。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并获得aaa级信誉和企业免检单位。在众多国内大型建筑公司和木业公司的鼓励和支持下,新港集团和国家建设部合作成立了中国木模板委员会。集团已形成独特的规模优势、质量优势、价格优势、信誉优势、品牌优势。

二、实习所见所感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也许是和我并非文秘专业的关系,对文秘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文秘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实际管理知识,使我对日常文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文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在过去的一段工作实习时间里,不仅较快地融入了组织的工作生活中,而且培养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对实际办公工作的了解,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受益匪浅,为以后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并且还在工作期间对组织的各种功能的发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想。同时,对组织中的各成员的工作表现也有一些切实的体会。这些也可以作为自己对我们公司的几点建议。

1、在管理制度、模式和组织结构要适应组织的良好发展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正常而有序地运行,来源于其自身各种规章制度、自身企业文化和组织成员的积极工作。当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时,它可以采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形式。所谓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以求有效、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协同努力。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日渐扩大和增强,成长为一家中大型的企业时,组织就需要把组织结构形式调整为直线职能型。直线职能型是目前企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企业总经理通过各职能业务部门对各下属单位进行领导,各职能业务部门辅助总经理对各属单位的工作进行领导和专业性指导。在新港集团的现有组织结构形式采用的便是直线职能型,公司设立董事会,其下设立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负责管理指导其下各个部门,例如生产部、销售部、科技研发部、人力资源部的日常管理事务。各车间中的厂长主任则对其所隶属的部门经理负责。矩阵型和事业部制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另外两种基本形式,它们的采用要根据组织的自身情形作出选择。矩阵型是将按职能划分的部门与按产品或按项目划分的小组(项目组)结合成矩阵型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多用于项目管理。事业部制是一种最新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集权、分权结合较好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大型的跨国集团。

2、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需培养和深化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健康而良好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制度规章的完善以及相关硬件设施的齐全,而且还要培养自己企业组织的文化,对组织的各成员形成正确指导规范与良好激励。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对组织具有导向功能,具有约束功能,具有凝聚功能,具有激励功能以及调适功能

新港集团的企业文化开展多种多样,并通过这些形式不断深化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形象。公司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创新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为员工创作一个温馨、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感到有家的温暖,找到组织归属感,并把新港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从而为新港更加积极工作,带来公司的更加强大。首先,公司定期开展的内部职工体育比赛,不仅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工作压力,而且还使员工内部关系更加融洽和睦,从而为组织带来更大的绩效。其次,公司的各个宣传栏及时把公司的重大活动议程、新实施的公司规章条例张贴公布,使职工能够看到公司的发展和变化。再次,公司对职工的工作表现有明确的奖惩规定,保证做到奖罚分明,是非分明,使职工能够各尽其责,兢兢业业。对职工的奖惩的通知、通报,及时下发通知到职工,使其他职工引以为鉴,学习榜样,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端正工作态度。对个别员工的批评,本着充分尊重人的前提,向其做细心开导指正,使其在心理上更加感到公司大家庭对他的理解与关爱。另外,公司每周召开一次的管理者会议,也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形成解决意见,充分发扬民主,使各个部门能够做到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从而更有利于企业各项决策开展与执行。各个车间所进行的班组成员会和厂间全体成员会对近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生产问题,员工在公开的场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公司得到保障和认可,更加对组织充满信心,更加安心投入地为组织工作。最后,公司在厂地内的一些醒目位置都设有宣传标语,例如领跑行业,永不停步,职工餐厅内的标语之一我靠新港生存,新港靠我发展。这些公司标语使员工看后心中都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自觉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益。

3、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解决方法

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生产和管理不可能完美无缺,毫无问题出现。企业或组织它们都是在不断地改进和探索中逐步成长起来的,针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作出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而对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处理,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做好事先预防和防范,保证组织各项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在新港集团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同样会有一些问题和特殊情形出现。因此,公司的管理人员就有必要采取积极有利的措施,将出现的问题解决和处理好。同时,要对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归类总结,以避免日后再次发生相类似的问题,或者为再次出现的类似问题提供处理依据和解决机制。新港集团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和处理方法,也可以说是个人的建议,有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公司中个别管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中饱私囊,而损害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和公司利益。对此,公司所形成的每周召开一次管理者例会的惯例,可以对各位管理者强化清正廉洁的管理理念,并将对违规违纪的人员的处理决定予以公开,起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的作用。同时,公司的审计部门要做好监督审查工作,加大办事力度,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查出的有损公司利益的人员绝不姑息,绝不纵容,公司董事会要对其严厉惩治,情节恶劣的并对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处置。

第二,对于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问题。公司要依据生产安全条例对受害员工及其家属做好妥善处理,并定期开展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力争将安全生产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点,切实做到有效保障和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在职工生活中所发生的因用电、用火等不正确操作所造成的安全问题,公司一方面要加强对住宿职工的安全教育,使职工清楚的认识到不当用电源盒火种的危害性,增强自我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公司要健全和完善相关处罚制度,对于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当事人要给予严肃处理,给其他职工以安全警示作用。

第三,对于公司财产浪费问题。公司首先要认真开展公司全体员工的节约资源,有我做起的工作。最后一位离开办公室的员工要随手将工作着的电脑、空调、饮水机和电灯关死以后,在离开。日常中,看到没有拧紧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要过去随手拧紧。在宿舍中,各宿舍舍长要强调宿舍成员不应浪费水电,晚上休息要按时熄灯。公司的高层要亲自作出表率,给下属树立节约资源的榜样真正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个人习惯和企业环境。

4、公司的管理人员上班时间没有穿着统一的职业服装,就这一点公司领导可以规范服装的统一事情。工作服装统一,可以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和深化企业文化。如果工作过程中,本公司的其他员工看到整齐的穿着,而外来人员同样也会对公司的精神面貌有很好的称赞。同时,对企业文化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实习对今后道路的影响

篇2

现在,已经迎来了夏天,而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自己在山东新港集团的工作实习也是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是过程。所以,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工作实习的地方是一个生产和经营规模均特别大的公司,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里锻炼充实自我,使自己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这些都是在学校和教材中没有接触到的东西。

自己所工作的部门是企管部,日常的工作有些办公室文员的性质,主要由经理给安排。企管部在自己来到以后刚好达到四个人,而新港集团的大部分日常工作借助于网络办公,即办公自动化系统。经理没有给自己也配置一台电脑,所以能做的工作也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帮助经理打印材料,填写产量表,接听电话。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备性。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比如说办理公文,就要保证文件的质量,用词要准确,材料要真实,抄写要认真,校对要仔细,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差错。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不过,我每天很固定的一份工作就是,清晨自己在上班之前先是把办公室的卫生打扫干净,茶水备好,之后再将经理与同事办公桌上的文件收拾整齐。有时,也会跟随经理进车间查看工人的生产情况。看到那些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不禁使自己对今后生活而计划,现在必须努力加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企业文化,所在的工作部门企管部在新港集团可以算作第二办公室,因为它日常所处理的工作有些繁杂,不是一个专职部门那样只管理某一类或某方面的工作。

企管部负责的管理涉及四大块:一是部分生产工作指导,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三是环境治理,四是节约资源管理。因此,自己所在的这个部门是一个综合的办公室,经理他担当的是一个上对总经理汇报工作并提出自己的好的发展举措,下对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和沟通。正如上面所说,企管部是我们公司的第二办公室。

篇3

为了充分了解公司员工思想现状,了解公司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公司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xx制药有限公司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36份,回收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4份,主管级及员工级30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2、调查地点:xx制药有限公司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xx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抗肿瘤药物为主的制剂生产厂家,药品的生产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问题,对于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发展理念与文化

1、 企业发展方向较为明晰。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9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对本公司的发展战略表示了解或十分了解,这主要是与公司目前的业务重点和工作目标有关,但剩余的5%左右员工表示了困惑,这必然会造成实际工作缺乏目标,或者人力资源的较大浪费。

2、 将近九成员工熟知企业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因而不断进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几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员工,可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起到了较大的凝聚作用。

3、 企业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认可公司有一个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达到85%,而15%左右员工则认为一般,没有员工对此表示反对。 此外,仅有45%的员工认为公司的制度体系非常完备,而认为不完备的人数达15%。

(二)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1、 近九成员工对公司现行组织结构认同,并表示与部门业绩息息相关。公司现有员工中,九成员工对现有机构设置表示赞同,认为现行设置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 现行职能职责、业务流程与实际工作衔接较好。依据调查结果,80%员工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能配置、工作业务流程有效,而认为其在实际中有指导性、参考性作用的仅占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与技能

2、 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员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员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员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员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 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员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

(四) 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据相关数据显示,xx制药有限公司仍需要在此方面继续努力。

(五) 员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了让公司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员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公司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员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公司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公司员工进行交流,使员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篇4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实施细则

(2020年7月)

一、总论

按照国家开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保证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北京开大特制定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实施细则,根据本细则具体组织与实施综合实践教学。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一般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二、社会调查

(一)目的

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践的了解。通过学生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训练他们独立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

(二)要求

1.社会调查必须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60%以上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调查的时间为3周,3学分。不得免修。

2.社会调查的内容应限定在本专业实践范围内。北京开大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制定行管专业社会调查相关选题,学员可以在选题的范围内选择调查题目,也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的自行确定社会调查题目。选题确定应与社会调查指导教师协商决定,经指导老师批准后,开始调查写作。

社会调查可采取行政机关、企业和社区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形式。参加行政机关、企业和社区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活动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完整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提供社会调查报告时还需同时提供调查过程的相关资料。调查报告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三)指导教师条件及职责:

1.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开大工作情况;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5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

2.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对学生社会调查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社会调查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制订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针对学生社会调查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超过30人,兼职教师不超过20人。

4.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四)成绩评定

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据,社会调查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电大分校复审,北京开大验收,国家开大抽查、终审。

篇5

(一)政府机关人事制度管理影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

2007年11月6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公务员录用的原则、报考条件、招考程序和方法以及纪律与监督等做出了全面规定。这就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要想成为公务员必须通过人事部门的公开考试,才能进入,任何专业包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优惠特权。如果只选取狭义行政管理进行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很大困境,一旦考不上公务员就很难找到对口部门就业。

(二)现有行政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决定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

据调查,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于企业单位者居多,即企业行政管理岗位;考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的岗位较少,即公共行政管理。由此可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能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共行政管理以及能在企业从事企业行政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弥补企业急需的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协调、服务、管理的功能。但是企业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管理仍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归根结底就在于行政管理客体的性质不同。企业行政管理属于私人领域,而公共行政管理属于公共领域。据此,企业行政管理职能是:协调企业与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服务方面,以服务为本,为业里的每一位成员、每一个部门做好服务,为每一个与企业有联系的单位做好接待、咨询服务等;在管理方面,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充分利用和合理调配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通晓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拥有一定的企业——政府间的协调能力、调研规划及决策支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事务处理能力、行政文书写作能力等,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胜任行政管理、政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特色

(一)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1. 全球行政改革实践,为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提供借鉴。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全球性的行政改革运动正式开始。随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等国家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公共行政改革。总体说来,这场改革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重新审视和调整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的关系,转变和精简政府职能;二是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三是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政府绩效和提供服务的质量。它们在削减职能、精简机构、改革文官制度、为公民服务、放宽规制、政府业务合同出租、打破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社会化、利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我国的社会变迁和行政体制改革,为科学定位提出全新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相当一部分社会职能将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机构得以产生并迅猛发展,主要有:行使行政职能的非政府机构(气象局、商标局等)、各种行业联合会(商会、贸易促进会等)、监督市场运营的中介机构(评估机构、计量组织等)、协助政府规范和管理行业的机构(轻工、纺织协会等)、为市场顺利运行提供服务的机构(会计、律师、拍卖、仲裁、信息咨询组织等),以及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各种学会。

为此,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扎实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行政助理、办公室事务等工作的“宽口径、厚基础、善创新、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行政管理具有独立性和跨学科性。一方面,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等。另一方面,它又是典型的在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实现人才专业技能的交叉复合。

行政管理专业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行政管理学是研究行政体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有相关的概念、原理、规律,并通过逻辑关系,形成独特理论体系。同时,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不能脱离行政管理的实际,必须借助现存企事业单位、政府的实体、行政运行的现象和具体的领域,而且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行政实践,提高行政效率,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又表现出极强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用“公共行政+企业行政”的复合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公共行政+企业行政”的复合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公共部门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技能,实现人才专业技能的交叉复合。

第二,突出培养两项专业能力。(1)政策法规执行能力。政府经济资源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将极大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需要既熟知政府政策又精通企业管理的桥梁式人才。因此,从法律、政策、企业行政管理三个层面开设系统课程,使学生成为熟练掌握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补贴政策、优惠政策等,并能在沟通企业政府间的关系中,协助企业获得政府的经济资源。(2)办公室事务操作能力。通过现场观摩、计算机模拟与情景模拟、实际操作以及沙盘训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办公室行政、内外关系协调、会议管理、文档管理、行政文书写作等实务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培养行政总监奠定基础,增强职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性。

第三,加强培养三项综合素质与能力。(1)基本素质与发展潜能。开设《中外文化经典导修》系列课程,指定阅读经典名着书目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强化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教育,培养良好的中外文化素养、深厚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2)主体性与创新、创业能力。开设《自我设计与开发》系列课程,整合利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与平台,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与开发实践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设计与开发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创业能力。(3)适应国际化需要的素质与能力。从专业理论和语言两个层面开设系统双语课程,使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掌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与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三、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应该依据专业特色设计更有利于专业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方式。

1.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课堂教学法。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更需要综合分析能力、控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等。案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他们实际运用的能力。此外,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换位”教学法是培养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法。所谓换位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换位思考、换位理解、换位体验,使教学主体、客体全身心地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去,以达到全方位、多角色、重实践、高效率目的的教学方法。“换位”教学法主要体现在,教学中的主客体换位,即师生间的换位;教学客体之间换位就是学生与行政管理者之间的换位。大学生要学好行政管理学,必须热爱行政管理这一职业,必须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行政管理人角色里去,以一个行政管理人的视角去观察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行政管理学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主动扮演行政管理者的各种角色。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二)校内实验(或实训)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大学教育期间的课外实践主要有:校内实验(或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验(或实训)主要是校内社团活动,即第二课堂;在实验室进行实训。

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更应该重视校内实践。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计划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行政应用文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来提高。开展第二课堂,使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一旦养成了喜欢动手操作的习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就事半功倍了。如参加演讲协会来组织校内大学生演讲比赛,提高自己的计划组织能力;参加记者协会’组织人物采访以及市场调查活动,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能力。通过多种社团活动,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挖掘自己、培养自己、提高自己,以更高的素质适应将来的行政管理工作。在实验室进行实训也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连续多年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创新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变化性导致了高校所开设的专业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完全匹配,给广大的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在目前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应当未雨绸缪,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充分了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通过改革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置,以加强学生就业质量为导向,构建培养实践性、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专业背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变化

 

行政管理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高校中恢复专业设置以来,其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并逐步确立了本科-硕士-博士的三级学位培养体系,在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公务员在职培训教育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众多的高级行政管理人才。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大学生自主择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矛盾日益突出。从近年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大学生就业流向来看,当前该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入职对口公共部门难度加大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培养以培养公共行政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毕业生对口就业单位一般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然而,随着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多,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不断完善,加上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高校扩招,行政管理专业毕业人数激增,入职对口公共部门难度越来越大。比如在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共130余单位,计划招考人数1.8万多人,而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仅有200余岗位,仅占1.1%,且这类岗位其他专业如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也可报考。

 

(二)企业发展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小微等私营企业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企业发展环境得益改善,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以管理人才作为支撑,一方面,从企业管理的现实来看,任何组织,无论是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团体、私营企业,其内部组织机构中常见的如办公室、行政部、综合处等机构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大量的行政事务的处理。

 

(三)高校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要求匹配度不高

 

一方面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传统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锐减,一方面是广大私营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大量需求。而从企业反馈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上看,高校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还远远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从当前高校对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及安排的主要课程上看,高校依然不能意识到社会对事件型人才的渴求,而是依然把政治学、行政学、法学及管理学等理论教学放在首位,培养出来的是熟悉党政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能够从事的是党政机关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方向

 

(一)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以为党政机关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专门人才。这样的目标设定,一方面是较为模糊的,管理人员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技能,而且应当具备较高实践操作管理能力。一方面该目标的设定仅限制为为党政机关培养,已经脱离了当前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的实际。因而,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反馈,进一步细化,并把企业作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强化培养人才的科学思维,具备对企业和政府互动关系有充分的协调、处理能力的人才。

 

(二)调整课程设置,提升学生专业素质能力

 

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需要建立在该专业课程调整的基础上,可以把该专业理论学习的内容设置为两大块,包括政府行政管理模块和企业行政管理模块,教学上偏重于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如增加《政府经济学》、《政府营销学》、《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公共投资学》等与企业经营有着一定联系的课程;在企业行政管理课程中,则可以设置一些如《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办公自动化》、《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等课程,有机地将政府和企业的管理理论课程进行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在政府和企业管理的有效融汇贯通。

 

(三)加强校地合作,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

 

篇7

一、专业特色的形成条件

1.历史条件和因素

许多专业的产生和形成,都是应当时社会实践包括生产、管理、军事、政治等急需而设置的。以后的发展、延续和壮大往往都蕴含着起初的历史痕迹,并渐进凝结为特色。

2.环境资源因素

专业的成长、发展和演变是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完成的。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院系的环境和资源禀赋,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浸染专业的成长。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差别性的特点。

3.时间因素

专业特色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需要酝酿、产生、更新、变异,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生生息息、重组再造、演化整合等,最后由每一代变异留存下来的富有生机的因素凝结为新的变异体并呈现特色。这里有两点:第一,特色是在特点上形成的,是由诸多特点有机组合而成;第二,特点与特色的不同,在于特点可能是暂时的、短期的,而特色是特点在不断地更新、变异、整合中最后形成系统、持续、稳定的状态,是特点之有序集合。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时间,特色是很难形成的,或很难称其为特色。

总之,专业特色应当在一定的历史延续中和特定的环境资源里,经过较长时间和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步融合而成。

二、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

1.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

以政府为管理主体是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一般过程,是行政管理研究的传统,相应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传统搭配方式形成了政治学背景和倾向的特点。然而,随着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科学化的扩展和推进,以及行政与法、行政与管理技术的日益融合,行政管理开始告别传统时代。同时,与政治相对分离的行政管理开始向各领域的分部门管理延伸和扩展,出现了教育行政、卫生行政、文化行政、军事行政等,行政管理衍生、推进至公共管理阶段,步入公共管理形态。经济行政正是在这种格局下独具形态、在理论及理论实践的发展中蔚为壮观。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人类尤其是当今时代的主体活动,管理经济一直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另一方面,在专业行政部门日益分化、发展的格局中,经济行政也成为独立的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壮大。何况任何领域无不包含和渗透经济活动而成为行政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使得经济行政不仅具有不断壮大、相对独立的领域,而且具有广泛的覆盖性。

2.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含义和支撑体系

经济行政是指以经济活动和领域为对象的政府行政管理活动,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行政管理专业的经济行政特色是指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在遵循传统、保持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和突出经济及经济管理课程、师资、实验等资源配备,以培养懂经济、知法律、擅行政、会管理的经济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在实践中,经济行政与公安行政、司法行政、人事行政、军事行政、教育行政、文化行政、医疗卫生行政、社会工作行政等并列存在、相互区别。

专业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时空因素,一个是时间维的历史传统因素,另一个是空间维的资源环境因素。这里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在历史渊源上,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由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演变而来。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创建于198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设立该专业的高校。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对市场主体及其交易、竞争行为和有形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过程。既是政府行为,又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市场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是经济、行政、法律融合一体的经济行政管理,具有突出的经济性。

1998年,教育部组织调整高校专业目录,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不复独立存在,学校的相应专业转型、扩展为行政管理专业,设于公共管理系下。整个专业的转型经历了名义阶段、板块阶段、覆盖阶段,目前正向融合阶段发展。这个过程中,在探索和保持行政管理专业一般特征的同时,工商行政管理由课程、师资、周边专业学科、相关社会资源支撑的经济行政特色保留了下来。

在环境资源上,学校以经济和工商管理学科见长,相应的师资、课程等资源丰富。学术氛围也以经济学、经济管理学为主调,同时,又有较为齐全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和历史较长、特色鲜明的法学学科专业。这个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明显体现。学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与规范。分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和文法4类提出学科基础课课程设置方案,原则上统一执行。学校结合专业和历史等情况确定专业课设置。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原则下融汇了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因素,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并反映了专业特色。例如,公共基础课中有“高等数学”课,学科基础课中有“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统计学”等经济管理课程,在专业课中有“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中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同时,行政管理的核心课、基础课诸如“政治学”、“行政学”、“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学”、“公共管理”等数量和理论知识比重充分,功能不减,既保证行政管理专业的本色,又具有经济行政特色。

在时间因素方面,学校有17年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并赢得较高声誉;行政管理专业也有了11年

的办学历史,并于2000年建立了北京市属院校第一个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2007年成为北京市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第一个重点建设学科。经济行政特色在历史延续和探索中日趋成熟、稳定。

在社会资源方面,学校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学会、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与交往,包括会议、调研、课题研究、咨询培训等方式。近年来,与北京市发改委、市政管委、城市科学学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社会工作委员会等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经济行政的社会根基,进一步扩展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管理空间。

在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比较交流方面,有可供分享的成果和可资借鉴的经验。经济行政的研究著作有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蒋云根教授编著的《经济行政管理概论》。学校工商行政管理研究领域,自80年代后期,陆续出版了《企业行为规范》丛书、《工商行政管理》系列教材以及多部单本著作;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以及国家部委有关经济行政方面的科研项目。近10年来,各高校的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依托所在院校的资源、历史等,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以其历史和经验获得独特优势。

三、行政管理专业的价值评估

1.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市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公共经济与市场经济比肩在我国呈后发之势。公共管理在后市场经济时代是维护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京作为首都和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强烈。作为北京市重点大学和人才培养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拥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资源,行政管理专业在北京市属院校处于前列,应当发挥学科优势,为北京市培养经济、行政、法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2.行政管理专业在学校的地位

公共管理学科与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并驾齐驱有益于丰富学校学科类型,完善学科结构,有利于人才培养。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实力较强,公共管理学相对较弱,但具有良好基础并在北京市属院校居于前列,搭建了学科结构有力、专业齐全完整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平台。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的母学科,历史长、特色显、有优势,应当成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增长极。

3.学院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后盾和平台

行政管理专业依托的城市学院,是为专门和更好地服务于首都而建立的。学院依托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设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以及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这种专业学科环境既具有复合型、交融性,又不失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宗旨,有利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科发展,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经济行政特色的塑造和体现;同时,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筋”,对相关专业的发展具有粘合、伸张的作用。

四、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路径

1.在既有体系中巩固特色

一是丰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上体现特色。保证专业通行的基础课程。“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必备的学科基础课不缺门;通过课程建设,增强课程针对性,力求精要;通过沟通研讨,达到课程之间相互了解、互补和融汇。保证体现特色的经济学课程。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外,还应坚持开设“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通过考试与考查、必修与选修的制度设计,优化经济行政效果。开设“法学原理”、“行政法”、“经济法”课程,满足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功能需求。进一步完善以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为核心的政府监管和经济监管课程板块,实现理论、政策与实践的贯穿,经济、行政与法律的融合,凝结和强化监管功能的专业设计。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特色。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讲解、案例政策分析、参观考察相结合;选聘校外、政府、企业的专家,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或储备,在专职教师组织下,穿插搭配兼职教师的专题和讲座;通过“数字城市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条件,加强软硬件功能开发和综合利用。同时,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控制教师选聘结构,充分调配现有资源,形成学术型、讲授型、实操型师资的有机搭配。

2.将特色的基础拓宽,触角延长

拓宽与之交往的经济行政部门范围,由工商行政部门扩展到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进而扩展到发展改革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社会工作部门,建立制度性联系;在上述政府部门和系统建立实习基地,形成持续联系,延伸触角;通过科研和教师纽带,与上述政府部门建立联系,增强教师对实践的了解,增加学生直接、间接的实践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聘任、聘请兼职教师、指导教师或吸收为团队成员,增加互动通道。

3.在学院复合学科环境中,吸取营养,谋求新生

学校的城市学院是系、所合并的学院,学科专业较为宽泛,教师的专业领域更加复杂。学校规划城市学院建设发展两大学科——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院、系、所,学科、专业、方向相互交织,对学院的组织管理和业务规划提出挑战,同时也提供机遇。处理不好,各种要素混杂交错,内耗互扰;处理得当,相互倚重,相互交融,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实际上,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两个学科具有新兴和开放的共同特点,又有在区域和公共方面的融汇之处。两大学科的交融为各自学科及其之下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富营养的土壤。行政管理应当借助公共管理寻求应用空间,借助区域经济管理增强经济行政特色。

篇8

在我国当前社会公共管理水平下,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一些基础行政管理工作。这类工作更多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岗位专业针对性不强,可替代性较高。在对毕业学生、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访谈调研中,也均认为对于基础性行政管理工作而言,一般综合能力强、基础素质好的中文、法律、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可以胜任。但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比例还是持续增加,政府机关特别需要有良好行政素质,文字功底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又懂经济、懂法律,综合素质较高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1]企业对于在工作中能够综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行政管理毕业生更加青睐,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际运作能力的高级行政管理人才更是求贤若渴。根据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经验来看,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是“一专多能型”的,即学生必须精通专业,“多能”指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多种技能。[2]因此,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可替代性高应该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成为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将会更加受社会欢迎。

行政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当前要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性行政管理人才的需要,解决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可替代性高的困局,必须加强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依据《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公务员应具备九种通行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3]这九种能力也是现代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从实际调研来看,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应具备公共行政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并且对文字写作、组织协调、口头表达、人际关系、调查研究等方面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同时用人单位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具有知识面广、全局意识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做事有条理等优势,但由于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和某些知识技能掌握不够熟练,通常无法满足岗位对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还应在校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

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研,结合行政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性质和社会需求特征,我们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拥有良好政治素养、现代公共行政理念和合理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必须具备良好的计划组织能力、文案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依法行政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调研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职业能力。具体培养内容分析如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礼记,中庸》)。[4]无论在政府、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中,善于计划对于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都是不言而喻。计划能力指行政管理人员具备将个人或组织未来一段时间的活动目标和目标实现途径做出预先筹划和安排,并将之转化为计划性文档的能力。组织能力指行政管理人员能够结合人、财、物等资源,对目标进行细化、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推动计划有效实施的能力。行政管理人员具备良好计划组织能力不仅使工作当中的各类要素相互高效配合,增强内部沟通协调,消除不必要的冲突,而且可以为组织和个人谋得良好的工作环境。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计划组织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更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沙盘推演和分组演练的方式使学生逐步领悟,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各项管理实践活动,从而实践锻炼相关能力。

文案写作能力也应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一项基本能力。正如著名管理学者马克思韦伯就指出的完善规章制度和档案系统是行政管理基本模式官僚制的一个重要特征。行政管理过程中会产生许多规章制度,组织在内外进行沟通需要大量使用一些文字性的函件。一些经验、教训和总结都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整理和撰写。另外,在制定计划、处理公共关系或者就某个问题提交调研报告、汇报和评述时,也要文字性方案、报告和文宣稿件的支持。缺乏良好的文案写作能力势必会影响行政管理人员完成上述工作。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公文写作等课程提高相关能力,更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有需要撰写上述管理文案,以及鼓励学生加强文字功底的积淀和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指办公自动化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自动化软硬件已经成为行政人员的基本能力。但随着人们日益依赖网络渠道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管理信息系统在行政管理过程的普及化应用,行政人员具备基本的网络沟通、网页设计和网站维护以及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能力也成为必要。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通过在学校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工作岗位中获得,当然能够激发学生对相关能力培养兴趣则可以极大提高该项能力。

法律在我国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也会大量涉及到法律问题,故行政管理人员知法懂法,能够依法行政是其一项重要职业能力。当前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基本准则,具备意识,能够按照相关法律制定规章制度、遵照程序规范行政和依照法律途径解决行政纠纷都将是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基本能力。在企业中,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必然要涉及到劳动保障法、工伤赔偿法、环境保护法等多方面法律事务,具备一定的法律修养,并能按照法律规定办事、运用法律方式处置一般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问题的能力也十分必要。培养行政管理学生依法行政能力,一方面要为其开设法理学、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等基本法律课程,另外还要注重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社会公共服务等形式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能力。各类组织中都离不开财务管理,虽然一般组织中都有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但对行政管理人员而言具备一定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公共财政管理与公共预算的透明化将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能够编制部门预算、进行部门财务分析与管理、对公共投资和财政政策的分析,都应是行政管理人才重要技能。企业更加重视财务约束、资金利润率和投资收益分析,需要进行部门预算编制、绩效管理、项目管理,日常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也会大量涉及财务问题,这都要求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有一定了解。在一些较小的组织和单位中,甚至在一些毕业生“创业”初期,行政管理人员往往也要兼任财务管理人员职责。这都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具有一定财务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获得,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意识地加强相关方面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也很重要。#p#分页标题#e#

行政管理专业还应注意对学生调研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公共政策制定、市政设施改善、公众意愿采集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行政管理人员以调研分析结果作为评判依据。在企业导入ISO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SA社会责任管理过程中,处理企业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时,以及一些日常行政管理问题时都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调研分析提供相关报告结果或作出决定。另外,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也十分必要。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应通过相关学习和训练掌握一般的调查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和运用统计软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够进行一定的数量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5]行政管理实践活动虽然自古有之,但社会的进步需要创新型公共管理和创新性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是在原有的知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对其重新组合使之具备新的功能和效用。因此创新不仅是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创新,还包括管理模式创新,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创新并不等同于科学技术发明,它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6]当然由于行政管理的受众往往面向广大公众,因此必须克服盲目的“行政创新”,如威尔逊认为的“不恰当的行政创新不如不创新”。因此学校既要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具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精神,又要能够在具体行政实践过程中具备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还要能够审慎看待行政创新活动。

篇9

一、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开放与发展,这恰恰是因为经济社会领域的简单、粗放的管理,越来越被不断精细化管理分工所替代,这一过程不仅使很多领域需要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譬如,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组织内部的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等需要行管专业人才的加入;而且这一过程还派生出大量的公益、慈善、社团等非赢利性组织需要改进管理。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行管专业的建设甚至比其他很多其他热门学科的发展都快,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逐步向涉及到政府、公益组织、企事业组织等公共管理演变。

正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兼具理论和实用的特点,导致很多有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该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出现。

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方面,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校在行管专业的培养内容上,普遍认为共性强于个性是一个主要特点,甚至可以说,对学科共性的关注抹杀了不同院校对专业建设的个性发展。有学者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4所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是每所院校所强调的笼统概念,每个学校并没有根据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院校特色,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

二、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办院校而言,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存有不同。民办院校办学必须要抓住自身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培养方向的专注应该是其主要方向。就已经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第一,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民办院校的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不如“一本”和“二本”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不如高职高专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理论,生源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民办学院人才培养到底是套用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在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层次模糊不清的背景上,民办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样难以界定。在对民办学院行政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很难把握标准,课程设置也很难准确定位,直接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

第二、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最早脱胎于政治学,行政管理专业既要兼有政治学的学科内容,又要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职场和社会需求相融合。目前,虽然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有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或博士点。普遍来看,很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对管理规律知识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状况,或许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和需求。民办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据调查显示,在某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44门主要专业课程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只有:演讲与口才、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文写作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是演讲与口才和管理学原理,诸如西方行政学说史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仅有不到20%的学生感兴趣。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它首先是管理学科,有关管理中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原则、方法,管理实践具备的调查、统计、信息处理、分析决策等等,这些基本管理知识常识行政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中被置于非主要地位的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招聘单位面试的学生都能够侃侃而谈,碰到实际需要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欠缺。

第四、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现今,民办院校仍然主要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安排,重视理论性课程,轻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应用性课程。目前的培养模式仍然是注重填鸭式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将更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到次要地位。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像设立课程体系一样,设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和体系。学生的实践环节虽然也算学分,由于实践能力培养涉及到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校外合作、日常管理、安全、责任等问题,有流于形式之嫌。

事实上,民办院校由于生源不同,以及办校理念、定位的不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场竞争力。民办院校常常将借鉴演变为直接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体系,在学科设置上,民办院校要走出与办学理念相吻合的道路仍需研究和努力。 三、如何革新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

民办院校要想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上有所突破,使该专业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专业,至少要在以下方面做出研究和革新。

其一、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院校在遵循培养行政管理人才规律,迎合公共部门、企事业组织职业需求,注重专业的应用与实践方面更具灵活性。更能够根据自身院校的资源和特点,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行政管理人才。

其二、民办院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基础资源、专业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确保行政管理专业在民办院校建设所具有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人才。

其三、改进专业课程在课程实践方面的措施,注重实践的教学,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宋超.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误区及其误解[J].南通大学学报,2007(3).

[2]杨爱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以广州X大学为例的经验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7).

篇10

一、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开放与发展,这恰恰是因为经济社会领域的简单、粗放的管理,越来越被不断精细化管理分工所替代,这一过程不仅使很多领域需要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譬如,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组织内部的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等需要行管专业人才的加入;而且这一过程还派生出大量的公益、慈善、社团等非赢利性组织需要改进管理。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行管专业的建设甚至比其他很多其他热门学科的发展都快,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逐步向涉及到政府、公益组织、企事业组织等公共管理演变。

正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兼具理论和实用的特点,导致很多有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该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出现。

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方面,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校在行管专业的培养内容上,普遍认为共性强于个性是一个主要特点,甚至可以说,对学科共性的关注抹杀了不同院校对专业建设的个性发展。有学者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4所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是每所院校所强调的笼统概念,每个学校并没有根据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院校特色,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

二、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办院校而言,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存有不同。民办院校办学必须要抓住自身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培养方向的专注应该是其主要方向。就已经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第一,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民办院校的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不如“一本”和“二本”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不如高职高专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理论,生源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民办学院人才培养到底是套用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在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层次模糊不清的背景上,民办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样难以界定。在对民办学院行政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很难把握标准,课程设置也很难准确定位,直接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

第二、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最早脱胎于政治学,行政管理专业既要兼有政治学的学科内容,又要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职场和社会需求相融合。目前,虽然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有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或博士点。普遍来看,很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对管理规律知识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状况,或许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和需求。民办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据调查显示,在某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44门主要专业课程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只有:演讲与口才、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文写作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是演讲与口才和管理学原理,诸如西方行政学说史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仅有不到20%的学生感兴趣。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它首先是管理学科,有关管理中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原则、方法,管理实践具备的调查、统计、信息处理、分析决策等等,这些基本管理知识常识行政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中被置于非主要地位的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招聘单位面试的学生都能够侃侃而谈,碰到实际需要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欠缺。

第四、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现今,民办院校仍然主要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安排,重视理论性课程,轻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应用性课程。目前的培养模式仍然是注重填鸭式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将更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到次要地位。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像设立课程体系一样,设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和体系。学生的实践环节虽然也算学分,由于实践能力培养涉及到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校外合作、日常管理、安全、责任等问题,有流于形式之嫌。

事实上,民办院校由于生源不同,以及办校理念、定位的不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场竞争力。民办院校常常将借鉴演变为直接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体系,在学科设置上,民办院校要走出与办学理念相吻合的道路仍需研究和努力。

三、如何革新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

民办院校要想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上有所突破,使该专业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专业,至少要在以下方面做出研究和革新。

其一、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院校在遵循培养行政管理人才规律,迎合公共部门、企事业组织职业需求,注重专业的应用与实践方面更具灵活性。更能够根据自身院校的资源和特点,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行政管理人才。

其二、民办院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基础资源、专业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确保行政管理专业在民办院校建设所具有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人才。

其三、改进专业课程在课程实践方面的措施,注重实践的教学,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宋超.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误区及其误解[j].南通大学学报,2007(3).

[2]杨爱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以广州x大学为例的经验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7).

篇11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随之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这要求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来进行教学改革与完善,着重强化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与素质。

 

一、社会快速发展对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能力与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行政管理类属综合性工作,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就目前社会企业及党政机关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进行衡量:首先,在政策把握能力方面要求人才能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大政策和国家在行政管理领域的相关政策;第二,要求人才能够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如口头总结汇报、即兴发言、草拟文件、制定工作计划和撰写工作报告等公文;第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是行政管理人才处理工作业务和获取信息的必备技能;第四,对国家公务员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调查研究能力,而调查研究能力的提高必须掌握调查研究方法和手段;第五,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此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和业务合作能力,只有良好的沟通合作才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此外行政管理工作对外语的应用能力也尤为重视,随着各领域在国际间的交流扩展,很多企业开始对行政管理工作岗位提出外语交流能力新要求。需求决定目标,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结合社会新要求来规划教育管理方向、确定培养目标并重点培养人才的管理能力。

 

二、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展露出一些缺陷,当前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失衡,其内容普遍存在范围较窄、知识面杂乱、空洞问题

 

部分高校采取增加选修课程的方式来对专业课程进行扩充,但由于其课程内容相对宽泛、不够系统完整而无法满足行政管理专业化要求。此外,目前现行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学科分类杂乱且学科之间的衔接性相对较差,导致人才缺少实践操作。

 

(二)在实践环节的设计比较松散,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操作机会较少,针对性较差,进而影响实践教育的效果

 

我国高校多对实践课不够重视,大部分高校将实践设定在8周左右,并且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自主安排实习时间和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较少,对于实习指导通常以实习单位的鉴定评价为主。这样松散的实践环节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与技能形成消极影响。

 

由于公共行政具有公共性、依法行政性以及发展性,因此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和教学就应注重学生的公共精神、法治观念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应用性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方面进行针对性提升,可通过改革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并建立与完善校内教学实践环节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对接来实现合格人才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实践基地的建立能够为专业人才提供其进行自我检验与深化理论知识的平台,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情操,还能够实实在在的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传统型高校是培养行政管理人才的正统代表,由于其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此类院校多以政治学为主导

 

新兴型的院校凭借人才培养特色而赢得一席之地,此类院校研究和教育背景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交叉性,在研究内容和范围上有所突破,定向培养了大批量优秀人才。我国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及培养对象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与完善。

 

三、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完善

 

(一)改革与完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能够明确行动方向与目标。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完善的指导思想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并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观念。在改革与完善中要遵循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的原则、追求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二)改革与完善的具体措施

 

结合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培养制度以及培养对象来进行改革与完善。

 

采取目标专业双管齐下的培养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大致分为研究性、教研型和教学型三类,其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遵循科学系统原则基础上可将各高校特点融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去,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而采取不同的侧重点,以此实现培养目标的专博并重。专业设置上可以进行复合化改革,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之上选修另外的第二专业,这能够有效实现行政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对接与相互补充、扩展,例如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上可通过选修计算机专业来进行补充深化。

 

通过学校政府齐抓共管的培养过程来实现改革与完善。这就要求学校方面要进行课程改革与教材的重新编制,课程改革中需处理好专业课与公共课间的关系,避免公共课的大力压缩情况出现,科学合理的分配各学科能够有效为行政管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基础。此外学校方面还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倡导教师多参与领域内学术交流与教学研讨活动等能有效保障师资队伍的成长与进步。政府方面则要为高校提供有效资源配置,通过建立法律机制来保证教育投入落到实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进社会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实施“招评激分”多措并举的培养制度。通过改革招生选拔制度,优化招生结构、完善考评制度、进行激励制度改革并建设有效的就业分流制度。

 

对培养对象进行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能够积极应对工作中的挑战,进而成为行业内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

 

篇12

行政管理能够看成管理学上的万金油,几乎每行每业都离不开它。

就我国对行政管理专业需求而言,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旺盛,人才专业化已是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所以,现有的行政管理职业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需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这无形之中为本专业人才就业创造了较大的就业机会。

另外,从量上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企业的不断建立,老企业不断扩大,七分管理。所以,企业等单位增设行政管理人员职位便成为大势所趋,这从量上增加了本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从目前来看,本专业人才需求量正呈上升趋势。

行政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