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17:15: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从数学活动课中习得知识,同时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最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进步和发展.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开课之初,我会根据活动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需求,让他们产生去解决问题的渴望和动力.
2.在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学习主体性.在实践活动课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以便其更多地动手参与、动脑思考,并通过一定的调查和实验形成自己的探究结果,形成动手实践能力.
3.在活动课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能够和谐互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活动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发挥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在实践活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思路、成果、经验的交流,适当开展一定的交流和讨论活动,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以便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和谐活动.
4.鼓励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探索和发现.以问题为起始来开展的实践活动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对活动课上的探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找出数学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探究结论,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习得的知识与能力.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在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为能力.在此情况下,教师就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巩固拓展中将知识应用与实践,以形成数学上的迁移运用能力.
三、展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体会
1.深化了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在未付诸实践的时候,总以为实践活动课也就是一些教学形式上的变革.然而,在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后,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活动课的实践性是我始料未及的,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传统课程望尘莫及的.同时,教师不同精力的投入,所带来的活动课的效果也会大有不同,为此,在真正提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的学生进行具体化的设计,优化教学思路,设置合适的教学进度.
2.在活动课的开展中,要确立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具体到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而不能奢望通过一节活动课就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为此,教师要在系列活动课中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逐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价值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要依据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无论是传统课程还是新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都要依据对教材的研究来进行适当的筛选,从而形成具体到每一节活动课的教学内容.
濮阳市华龙区三中韩法魁
目前,在某些学校中,特别在有些名气的学校中,学生家长的背景相当复杂:有钱腰粗的,有权有势的,有靠山摆牛气的,也有软硬不吃黑白不认没事也想找事的……与家长交往,我们的班主任应是学生家长最可信赖的老师,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1、班主任应有心理上的优势。不论面对何种家长,我们的班主任不只是代表我们个人,更是代表整个学校;我们的班主任是以学校代表的身份在与社会的某个个体打交道。我们的班主任就会找到心理上的优势,即有一种“心理俯视”的感觉;虽然我们表面上是“平视”的友好态度。这时我们的班主任就能在家长面前坐得住,坐得稳。即使是一些年轻的班主任遇见“强势”的家长,也不会诚惶诚恐,手足无措。
2、班主任应具有教育专业技术优势。我们的班主任都是专业技术人员,有着很强的专业技术优势。面对家长,他们可能比我们年长,他们可能比我们有钱有权,他们可能比我们见多识广、世故练达;但有一点要让他们清楚明白:目前,教育他们现在的孩子,我们有一套方法,是他们家长所没有的,是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是他们的孩子若转到别的地方上学不一定能遇到的;我们对其孩子的影响是其它人所无法代替的。总之,家长要懂得,教育孩子我们是行家,家长须向我们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须向我们借鉴教育的理念。
3、班主任应具有文化人的气质优势。孔子曰:“文胜质则浮,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则君子也。”班主任是搞教育的文化人,我们有知识,更重修养,一看即与众不同,谈吐间透着文雅,举手处有书生意气,投足则带君子豪情.不论何种家长,都让他们相信,孩子跟着这样的老师能学好,这样的老师带孩子放心。
4、熟悉自己的学生。学生的名字、特长、优缺点等家长掌握的基本情况,我们班主任要掌握,这是我们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基础,也是交往的切入点。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心理辅导,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学生心理调试与心理辅导,学生潜力发掘与特长培养;学生人格与情绪训练等,家长未掌握的情况,我们做班主任的则要做到心中有数;讲有理、说有据。这是老师与学生家长交流的中心内容。
5、班主任切忌赶走学生,彻底抛弃功利思想。我们班主任切忌赶走学生,那是我们与家长交往的底线,突破了这个底线就害人害己,更谈不上与学生家长交往。我们搞教育就是让学生向善、追美、求真;就是让学生做人,做好人、做有用的人。若是将学生当做装知识的袋子,当成应考的机器,当成教师邀功沽名的酬码,那是对教育极大的曲解,则我们教育的孩子真是:“不力行,但学文,增浮华,成何人?”我私下武断地认为:一位教师不应以自己有几位清华北大的学生而确认自己是什么名师;却要以自己的学生个个身心健康,人人向善、追美、求真而感到自豪。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二
自立是求学要达到的最低目标
濮阳市华龙区三中韩法魁
具有独立精神的人,他们靠自己身心的劳作来维持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靠自己的智慧和独立思考来辩明事理,并恰当处置之。由于这种人没有依赖他人的心理,凭自己的能力就能够自立和自强,因而他们也能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主人,而不是客人,他们身上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自立精神,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赖别人;依赖别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是阿谀献媚的人。若常常怕人而献媚的人,逐渐形成了习惯以后,他的脸皮就会如城墙一样厚。对于可耻的事情也不觉羞耻;应该与人讲理的时候也不敢与人讲理,应该论高低的时候也不敢论高低,只知道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虽然我们的法律规定人人平等,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但旧思想旧习惯,还是转变不过来。见了比自己地位高和比自己强的人,就说不出话,表现出战战兢兢,谨小慎微,不叫他坐他不敢坐,不叫他说他不敢说,叫他喝水都甚至吓得说不会喝。还有的人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甘心做违心的事,违心地去奉承别人,溜须拍马,其丑态到了令人作呕的地步。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易仗势做坏事。没有独立精神的人,由于他们在物质上不能自立,要求依赖和有求于别人,在精神上就没有了自我主见和主张,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缺乏自尊与自爱;因而这种人容易被别人所利用。他们欺上压下,欺软怕硬,狐假虎威,仗势欺人;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为了讨得一点残羹剩饭,投入坏人的怀抱,为虎作伥;也可能良莠不分,听信坏人的欺骗而上当。若是有了战争,这种人在气势汹汹的敌人面前,会投降变节成为汉奸走狗;在善良的同胞面前,却是凶残的豺狼。若是我们的学生都没有独立的精神,我们国家将面临比大使馆被炸更大的耻辱。
作一个人,不仅有自己的身体,还应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和能力。这一切构成了实在的人,这一切的总称就是自我。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立,总是在外界环境的逼迫下或他人的指使下行事,不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能发挥自己特有的能力去做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不能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策略,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那么作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愿望、能力等所有的一切都荡然无存。这样做为人的基本元素都没有了,自我就没有了。所以缺乏自立的人,把命运交给他人主宰的人,依附于他人的人实际上正是在毁灭自己,扼杀自己。因此,自立是一个人求学要达到的最低目标。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三
有序的才是高效的
韩法魁
临近中考,毕业班的老师特别辛苦,更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有老师自身的压力。对孩子们的关爱与工作的责任,转化成大量的练习与作业的现象不在少数,个别班级由协调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学生的自习课被抢占,课余时间被挤用,学生感到疲惫茫然,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高中时代的一件往事。
当时我在读高一,学校生活条件很差,一天三顿都是喝玉米粥,同时学校周围环境也很脏,苍蝇很多,连吃的馒头上经常有蝇屎。所以我们吃馒头时都将馒头皮揭掉,并且对一些好吃的东西特馋。不过学校有一项举措,特别受学生欢迎,就是利用学生扔掉的剩饭菜、脏馒头皮养了十几头猪,每两周我们能免费吃一顿大肉包子。包子肉多皮薄特别好吃,不过每个同学只有两个包子。女生差不多够吃,像我们男生四个也不够吃。每次吃包子,都是以班为单位,男女生分开,分别由生活委员去领,然后发给每一位学生。每次都是女生先领,两个生活委员抬一篮包子,每个女生两个包子,拿着走了;男生后领,两个生活委员将一篮包子刚抬出来放好,我们这些等待“饥”不可耐的男生,便如苍蝇一样一哄而上,将篮子团团围住,一阵拥挤拼抢过后,篮子内剩下了不少的包子馅,而满手是油的我们便拿着包子皮悻悻离去。
毕业生的时间紧,各科老师的任务都很重、都很忙。在这时我要讲协调、相互理解、互相支持、都是为了孩子好,遇到问题分清轻重缓急。只有不堵塞,才能跑的快;只有有秩序,才有“包子”吃。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四
师生默契和谐的小方法
韩法魁
师生默契和谐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这里介绍几个小方法:
1.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特长,并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优点,培养他们的特长;同时学生也愿意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呈现给欣赏自己的老师,以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并极力回避、掩盖自己的缺点与短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缺点与短处不断压缩减少以至消失,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可爱。
2.让学生向老师倾诉。我们当老师的无不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不妨给我们的“孩子”以倾诉的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委屈,说出自己的想法。先让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充满我们老师的心田;然后我们老师再从中整理出自己对待问题的态度。须要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老师很高兴倾听他讲话,他对老师很重要;老师现在正仔细听他讲话,听他的意见。当学生倾诉完之后,我们会发现学生眼中多了不少温顺与信赖的眼光。
3.积极解决学生面对的成长困惑。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使学生感到茫然无助。当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我们会发现学生脸上多了些成熟向上的微笑。
4.将老师的特长展现给自己的学生。我们的老师身上有许多特长,我们将其展示出来的时候,学生会被老师的魅力所折服。“晕轮效应”会使学生忽视老师的缺点与不足;崇敬的激情会冲走对老师的一切不满。学生以有我们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骄傲,并时时处处维护老师完美的形象,不准别人去伤害。同时,我们的老师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去接近学生心目中那个完美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们的老师越来越受人尊重,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自信开朗。和谐共荣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5.组织严密、各负其职。要我们的学生人人有事做;要让班内的事情件件有人管。我们的班主任要重监督,重过程,快反馈,就事论事,不提旧帐。班务切忌“齐抓共管”,那等于不管。当我们的班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日渐清晰化、规律化;当我们的班级走向成熟倍受他人注目时,学生向老师投来的是充满敬佩的目光。老师的话仿佛成了“真理”。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五
注意学生的暗示
-------------------案例分析
韩法魁
在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学生时常用一些暗示的手法来提醒教师对他的注意,以期解决其面对的迷惑和矛盾。若老师能注意这些暗示,能预防很多教育问题出现。
周一晚上(9:40)我照例去检查寝室,刚进宿舍楼门,就有一个光着肩膀的学生,从我身后超了过去,我下意识地一愣,放眼看去,还有一个学生在其宿舍门口恍来恍去。(直觉告诉我,这两个学生有问题,这样张扬,明显在暗示我,让我来注意他们。)但此时刚放晚自习人正多,不管他们,他们的确影响太大;管他们,他们此时很张扬,若是当众教育他们,势必形成“焦点效应”,若处理稍有不慎,事情会更糟。
我缓步上前,拍了一下那个光着肩膀的学生说:“过来,孩子!”又对另外一个学生说:“你也过来吧!”我用的声音不大,面带微笑,但眼里却充满着不可抗拒的目光。我把他们带向值班室,他俩个却是满不在乎的神情,并且眼中充满了疑惑的目光,好象在说:“老师,我们犯了什么错?”而他们后面跟过来十几个来看热闹的男生,他们还相互嘀咕的什么……
我等这俩位光着肩膀的学生进来,刚想关门,但门口已经站着十几个看热闹的男生;我知道,现在训斥他们,除了会招来更多的学生之外,没有别的用处。不过,处理这种情况我还是有办法的。
我打开门,笑着对他们说:“你们谁想进来,就请进来坐坐吧!”
“不,我不进去。”马上有口快的学生回答。
“如果你们不进来,我就关门了。”我边说边关上了门。然而值班室的窗户外挤满了好奇的眼睛。不过关着窗户,他们听不到我在说什么。我只向那些眼睛微微一笑,然后把目光投向这俩位光着肩膀的学生。
两个学生有一个是学生会的叫刘志龙,是个有点“淘”但还是不错的学生;另一个只是眼熟。
“我们犯什么错了啦!”眼熟的学生语气有点委屈。
“谁说你犯错啦!你叫什么名字?”我不紧不慢地说。
“孙兴帅”眼熟的学生回答。
“我叫刘志龙,是学生会的,您不认得我吗?”刘志龙带着不自然的笑向我做自我介绍。
“准确地讲,你是9(6)班学生会干部,并且表现的很不错,身体也可以”我加重了语气说。同时,我细细打量着这两位学生。他们两个有点发憷了,我紧接着压低语气问:“志龙,兴帅,你们两个练健美吗?”
“不是,老师”
“今天是不是天气太热,你俩想乘乘凉?”
“不是,老师、我们……”
“哦!难道是你们在班里或同学中间受了委屈,憋气窝火了!想发泄发泄?”
“没有,老师,没有”
“要么是要展示自己的强壮,吸引一些羡慕的眼光?”
“不是,老师。”
“我想也不是,你们俩充其量是正常身材,那来羡慕的眼光,不过倒把我吸引过来了,说说看,孩子们,为什么光着肩膀在我面前恍来恍去?今天我值班,我是教你们学好的老师,是不是我的哪些做法不对,使得你们这样不尊重我!”
“不是,老师,不是……老师,我和兴帅在二年级打过一次架,被学校记了处分,但一年多来,我们两个早就和好了,也没有犯过大错,更办过坏事,我还当上了学生会干部,现在快毕业了,可是我们两个还背着学校的处分,心里特别难受。我两个商量了好几次,也不知道怎么办?今天您值班……”
我微笑的说:“志龙,你这一年多表现真的不错,符合撤消处分的条件,兴帅的情况你的班主任比较了解。请你们的班主任对你的思想情况写出评语,带上你们的申请有时间到办公室找我就行了,但毕业前,要多为学校做好事,毕业后,让母校的老师能听到进步成功的消息。不过今天你们光着肩膀——”
“我们错了,老师,我们给您鞠躬认错。”看着俩个光着肩膀缓缓低下头,我用余光扫过窗户,发现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六
中招前夕的班级管理
中招前夕,它是初中阶段的一个极其特殊的一个时期,集各方面的压力和各种矛盾于学生一身,也是对班主任的一次巨大挑战。
中招前夕,是学生受到压力最强的时期,也应该是压力最强的时期,我们的班主任也必须对学生加压,使学生完成由一个初中生向一个高中生这一质的变化。若要减压怕要在6月20日以后,直到6月24日压力减完,放手一搏,通过这一个月的强化训练,达到写一手工整的字,做一张漂亮的卷,形成一定的应考技能。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准确地反映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为达到以上目的,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严格作息制度:决不能学习休息不分家,疲劳战,连夜干,看上去很刻苦,实则不划算;我们的学生应该明白两条:①中考是白天,不是晚上,我们应形成这样的生物钟:中午8:00——12:00,下午2:30——5:30特别兴奋;晚上10:00到次日5:00睁不开眼;谁要是做反了,上课就睡,晚上特兴奋,我想他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②中考其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试,心理,身体跟知识也一样重要。
2、学生睡不好,睡不着现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睡好)
⑴类,一些学生睡不好,是因为白天并没有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没有忘我学习。这类学生脑子若是真的累了,身体真的乏了,他自然就会睡了。(我们每天去检查都会发现:上午第一节就有同学在睡觉,老师的讲课声不影响他睡觉,同学的读书声不影响他睡觉,这个学生此时睡眠质量真好!为什么?是因为他昨晚外出上网了,他累了,他乏了。)
⑵类,是心里担心考不上,睡不着;就是所谓心量小的那些学生。我们就用朴实的语言告诉他:如果今天你还在担心考不上,担心将来如何对不起谁谁;你现在不用担心了,老师明确的告诉你,你这样根本没有考上的可能性。老师现在就建议他搬桌子回家,并且立刻搬桌子回家,出于应激反映,他一般不会搬桌子,那就当众告诉他,应致于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他们可能会睡好几天(不过后续思想工作要跟上)。
⑶还有一些学生是想异性同学,想临去抓一把,天天也是睡不着。不妨给他们讲婚姻的责任,讲讲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以及上学的困难和艰辛。若还不听,就趁着收麦让他们回家呆两天,体验体验生活,给他们降降温后,也许能睡着。(注:早恋或对异性的冲动,都不是道德问题,更不是学生的品德问题,讲清道理;爱情是美好,现在出现只是时间和地点发生了错误。)
⑷睡不着还有很多原因,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3.要让学生身体好(加强锻炼)身心健康
三操和课外活动,我们的毕业生有条件都要参加;认真跑,认真做,提高锻炼效率。我看到不少毕业生,两眼无神,身体发软,行动迟缓,甚至个别学生给他们说个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做个简单的运算都出错,这种状态极不利于竞争,对抗。通过加强锻炼使他们象个小老虎,富有战斗性,竞争性。做到心地宽,精神好,成事在天;功夫深,效率高,谋事在人。
4、照好毕业像,管好留言册
毕业照,留言册,都是激发学生爱他人,爱班级,爱母校,充分发掘学生的阳光面的绝好机会;同时也是稀释学生内心积怨,控制学生的良好途径。为了让学生成熟,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催熟期;加温,加压,浇水,施肥。我们尽量让学生用书写的形式,通过留言册,给老师的一封信等等,给母校留下自己美好的身影,留给小弟弟、小妹妹学习的形象,将学生内心深处的良善东西展现出来。准确地讲,谁能让学生的真心话说的越多,谁能让学生的阳光面展现的越多,谁就控制学生控制的越好。
5、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不论我们是否承认,我们与毕业的学生之间都在不断地发生着角色地转变,由师生变成朋友,或兄弟,或路人。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学生要离我们而去;今天还是人满为患,明日已是人去楼空,心里不免有丝丝的凉意,与缕缕的忧伤。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心迹,在相处的一年或几年当中,我们班主任不是圣人,有不少做得不太恰当或太不恰当的地方,要向同学们做出诚挚的道歉,你会发现我们得到远远大于失去的,你会发现,即使学生要走的前一分钟,桌不乱,地不脏,活有人干。
6、帐目清,办事公平
学生的财务帐目一定要清,要让学生心中清请楚楚。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发生。
7、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某个学生不错而偏袒他,不论我们做得多么隐蔽,事情很快便会明了,再说我们教室也没有多少利益可言,被偏袒的学生实际也没有得到什么。他除了多一些表面的乖巧之外,还增了不少不良的品行,使他变得更加伪善势力;用不了10年他必将小看轻视我们的老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我们的老师由于偏袒,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形象一落千丈。老师由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形象,变成一个身轻可恶的变色龙。加之毕业在际,我们束缚学生最有力的道德准绳将会断裂,此时再严厉的训诫与惩罚,也只能使学生变得更加张扬与无理,结果给管理和我们的日后生活带来无穷的后患。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七
祝孩子们走好
学生毕业献辞
韩法魁
同学们:
在这火热的六月,今天我与我忠爱的学生分别,这是我第十三次与我的学生分别。现在我面前满眼都是鲜活的笑脸,明天这里将是人去楼空,只有孤独的树影随风动。心里不免有些丝丝的凉意与缕缕的伤感,但更多的是歉意。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做过不少不太适合或不太合适的事,使学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这里,我向那些由于我的无知与无理而受到伤害的学生表示歉意,对不起,孩子们。当我看到,被我盛怒责罚的学生,满含热泪向我投来期求原谅的目光时;当我看到,遭我惩罚过的学生向我问好,脸露出稚嫩而天真且饱含尊敬的笑容时;以及听到那一声声银铃般的问好时;孩子们,我的孩子们,那时我感到是我错了,真的是老师做错了!
我的学生是优秀的,是最优秀的,你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但是来到三中,来到这个班,都一样的奋发努力、刻苦学习,虽然生活艰苦,尽管离开父母,但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你们披星带月、夜以继日,对我的决定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将来由于我的无知与无能,不能使那些优秀而可爱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我向那些对我尊重的与信任的学生表示歉意,向那些对我寄予厚望并把自己一生的希望托付给我的家长,表示深深的歉意。
孩子们,今天你们将离开我而去,我也很欣慰,如同蒲公英面对孩子们的离去。你们将是我生命拓展与延续。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我们的心将永远在一起。
孩子们,在你前行的路上有风雨,当你失意困惑时,请你告诉我,让老师和你去共同面对风雨,相信经历了风雨后彩虹会更加美丽!
孩子们,在你前行的路上有鲜花鸟语,把你的成功与欣喜告诉我,我为你骄傲高兴。
2.让学生向老师倾诉。我们当老师的无不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不妨给我们的“孩子”以倾诉的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委屈,说出自己的想法。先让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充满我们老师的心田;然后我们老师再从中整理出自己对待问题的态度。须要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老师很高兴倾听他讲话,他对老师很重要;老师现在正仔细听他讲话,听他的意见。当学生倾诉完之后,我们会发现学生眼中多了不少温顺与信赖的眼光。
3.积极解决学生面对的成长困惑。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使学生感到茫然无助。当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我们会发现学生脸上多了些成熟向上的微笑。
4.将老师的特长展现给自己的学生。我们的老师身上有许多特长,我们将其展示出来的时候,学生会被老师的魅力所折服。“晕轮效应”会使学生忽视老师的缺点与不足;崇敬的激情会冲走对老师的一切不满。学生以有我们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骄傲,并时时处处维护老师完美的形象,不准别人去伤害。同时,我们的老师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去接近学生心目中那个完美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们的老师越来越受人尊重,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自信开朗。和谐共荣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
5.组织严密、各负其职。要我们的学生人人有事做;要让班内的事情件件有人管。我们的班主任要重监督,重过程,快反馈,就事论事,不提旧帐。班务切忌“齐抓共管”,那等于不管。当我们的班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日渐清晰化、规律化;当我们的班级走向成熟倍受他人注目时,学生向老师投来的是充满敬佩的目光。老师的话仿佛成了“真理”。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五
注意学生的暗示
-------------------案例分析
韩法魁
在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学生时常用一些暗示的手法来提醒教师对他的注意,以期解决其面对的迷惑和矛盾。若老师能注意这些暗示,能预防很多教育问题出现。
周一晚上(9:40)我照例去检查寝室,刚进宿舍楼门,就有一个光着肩膀的学生,从我身后超了过去,我下意识地一愣,放眼看去,还有一个学生在其宿舍门口恍来恍去。(直觉告诉我,这两个学生有问题,这样张扬,明显在暗示我,让我来注意他们。)但此时刚放晚自习人正多,不管他们,他们的确影响太大;管他们,他们此时很张扬,若是当众教育他们,势必形成“焦点效应”,若处理稍有不慎,事情会更糟。
我缓步上前,拍了一下那个光着肩膀的学生说:“过来,孩子!”又对另外一个学生说:“你也过来吧!”我用的声音不大,面带微笑,但眼里却充满着不可抗拒的目光。我把他们带向值班室,他俩个却是满不在乎的神情,并且眼中充满了疑惑的目光,好象在说:“老师,我们犯了什么错?”而他们后面跟过来十几个来看热闹的男生,他们还相互嘀咕的什么……
我等这俩位光着肩膀的学生进来,刚想关门,但门口已经站着十几个看热闹的男生;我知道,现在训斥他们,除了会招来更多的学生之外,没有别的用处。不过,处理这种情况我还是有办法的。
我打开门,笑着对他们说:“你们谁想进来,就请进来坐坐吧!”
“不,我不进去。”马上有口快的学生回答。
“如果你们不进来,我就关门了。”我边说边关上了门。然而值班室的窗户外挤满了好奇的眼睛。不过关着窗户,他们听不到我在说什么。我只向那些眼睛微微一笑,然后把目光投向这俩位光着肩膀的学生。
两个学生有一个是学生会的叫刘志龙,是个有点“淘”但还是不错的学生;另一个只是眼熟。
“我们犯什么错了啦!”眼熟的学生语气有点委屈。
“谁说你犯错啦!你叫什么名字?”我不紧不慢地说。
“孙兴帅”眼熟的学生回答。
“我叫刘志龙,是学生会的,您不认得我吗?”刘志龙带着不自然的笑向我做自我介绍。
“准确地讲,你是9(6)班学生会干部,并且表现的很不错,身体也可以”我加重了语气说。同时,我细细打量着这两位学生。他们两个有点发憷了,我紧接着压低语气问:“志龙,兴帅,你们两个练健美吗?”
“不是,老师”
“今天是不是天气太热,你俩想乘乘凉?”
“不是,老师、我们……”
“哦!难道是你们在班里或同学中间受了委屈,憋气窝火了!想发泄发泄?”
“没有,老师,没有”
“要么是要展示自己的强壮,吸引一些羡慕的眼光?”
“不是,老师。”
“我想也不是,你们俩充其量是正常身材,那来羡慕的眼光,不过倒把我吸引过来了,说说看,孩子们,为什么光着肩膀在我面前恍来恍去?今天我值班,我是教你们学好的老师,是不是我的哪些做法不对,使得你们这样不尊重我!”
“不是,老师,不是……老师,我和兴帅在二年级打过一次架,被学校记了处分,但一年多来,我们两个早就和好了,也没有犯过大错,更办过坏事,我还当上了学生会干部,现在快毕业了,可是我们两个还背着学校的处分,心里特别难受。我两个商量了好几次,也不知道怎么办?今天您值班……”
我微笑的说:“志龙,你这一年多表现真的不错,符合撤消处分的条件,兴帅的情况你的班主任比较了解。请你们的班主任对你的思想情况写出评语,带上你们的申请有时间到办公室找我就行了,但毕业前,要多为学校做好事,毕业后,让母校的老师能听到进步成功的消息。不过今天你们光着肩膀——”
“我们错了,老师,我们给您鞠躬认错。”看着俩个光着肩膀缓缓低下头,我用余光扫过窗户,发现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六
中招前夕的班级管理
中招前夕,它是初中阶段的一个极其特殊的一个时期,集各方面的压力和各种矛盾于学生一身,也是对班主任的一次巨大挑战。
中招前夕,是学生受到压力最强的时期,也应该是压力最强的时期,我们的班主任也必须对学生加压,使学生完成由一个初中生向一个高中生这一质的变化。若要减压怕要在6月20日以后,直到6月24日压力减完,放手一搏,通过这一个月的强化训练,达到写一手工整的字,做一张漂亮的卷,形成一定的应考技能。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准确地反映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为达到以上目的,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严格作息制度:决不能学习休息不分家,疲劳战,连夜干,看上去很刻苦,实则不划算;我们的学生应该明白两条:①中考是白天,不是晚上,我们应形成这样的生物钟:中午8:00——12:00,下午2:30——5:30特别兴奋;晚上10:00到次日5:00睁不开眼;谁要是做反了,上课就睡,晚上特兴奋,我想他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②中考其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试,心理,身体跟知识也一样重要。
2、学生睡不好,睡不着现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睡好)
⑴类,一些学生睡不好,是因为白天并没有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没有忘我学习。这类学生脑子若是真的累了,身体真的乏了,他自然就会睡了。(我们每天去检查都会发现:上午第一节就有同学在睡觉,老师的讲课声不影响他睡觉,同学的读书声不影响他睡觉,这个学生此时睡眠质量真好!为什么?是因为他昨晚外出上网了,他累了,他乏了。)
⑵类,是心里担心考不上,睡不着;就是所谓心量小的那些学生。我们就用朴实的语言告诉他:如果今天你还在担心考不上,担心将来如何对不起谁谁;你现在不用担心了,老师明确的告诉你,你这样根本没有考上的可能性。老师现在就建议他搬桌子回家,并且立刻搬桌子回家,出于应激反映,他一般不会搬桌子,那就当众告诉他,应致于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他们可能会睡好几天(不过后续思想工作要跟上)。
⑶还有一些学生是想异性同学,想临去抓一把,天天也是睡不着。不妨给他们讲婚姻的责任,讲讲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以及上学的困难和艰辛。若还不听,就趁着收麦让他们回家呆两天,体验体验生活,给他们降降温后,也许能睡着。(注:早恋或对异性的冲动,都不是道德问题,更不是学生的品德问题,讲清道理;爱情是美好,现在出现只是时间和地点发生了错误。)
⑷睡不着还有很多原因,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3.要让学生身体好(加强锻炼)身心健康
三操和课外活动,我们的毕业生有条件都要参加;认真跑,认真做,提高锻炼效率。我看到不少毕业生,两眼无神,身体发软,行动迟缓,甚至个别学生给他们说个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做个简单的运算都出错,这种状态极不利于竞争,对抗。通过加强锻炼使他们象个小老虎,富有战斗性,竞争性。做到心地宽,精神好,成事在天;功夫深,效率高,谋事在人。
4、照好毕业像,管好留言册
毕业照,留言册,都是激发学生爱他人,爱班级,爱母校,充分发掘学生的阳光面的绝好机会;同时也是稀释学生内心积怨,控制学生的良好途径。为了让学生成熟,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催熟期;加温,加压,浇水,施肥。我们尽量让学生用书写的形式,通过留言册,给老师的一封信等等,给母校留下自己美好的身影,留给小弟弟、小妹妹学习的形象,将学生内心深处的良善东西展现出来。准确地讲,谁能让学生的真心话说的越多,谁能让学生的阳光面展现的越多,谁就控制学生控制的越好。
5、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不论我们是否承认,我们与毕业的学生之间都在不断地发生着角色地转变,由师生变成朋友,或兄弟,或路人。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学生要离我们而去;今天还是人满为患,明日已是人去楼空,心里不免有丝丝的凉意,与缕缕的忧伤。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心迹,在相处的一年或几年当中,我们班主任不是圣人,有不少做得不太恰当或太不恰当的地方,要向同学们做出诚挚的道歉,你会发现我们得到远远大于失去的,你会发现,即使学生要走的前一分钟,桌不乱,地不脏,活有人干。
6、帐目清,办事公平
学生的财务帐目一定要清,要让学生心中清请楚楚。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发生。
7、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某个学生不错而偏袒他,不论我们做得多么隐蔽,事情很快便会明了,再说我们教室也没有多少利益可言,被偏袒的学生实际也没有得到什么。他除了多一些表面的乖巧之外,还增了不少不良的品行,使他变得更加伪善势力;用不了10年他必将小看轻视我们的老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我们的老师由于偏袒,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形象一落千丈。老师由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形象,变成一个身轻可恶的变色龙。加之毕业在际,我们束缚学生最有力的道德准绳将会断裂,此时再严厉的训诫与惩罚,也只能使学生变得更加张扬与无理,结果给管理和我们的日后生活带来无穷的后患。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与实践论文之七
祝孩子们走好
学生毕业献辞
韩法魁
同学们:
在这火热的六月,今天我与我忠爱的学生分别,这是我第十三次与我的学生分别。现在我面前满眼都是鲜活的笑脸,明天这里将是人去楼空,只有孤独的树影随风动。心里不免有些丝丝的凉意与缕缕的伤感,但更多的是歉意。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做过不少不太适合或不太合适的事,使学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这里,我向那些由于我的无知与无理而受到伤害的学生表示歉意,对不起,孩子们。当我看到,被我盛怒责罚的学生,满含热泪向我投来期求原谅的目光时;当我看到,遭我惩罚过的学生向我问好,脸露出稚嫩而天真且饱含尊敬的笑容时;以及听到那一声声银铃般的问好时;孩子们,我的孩子们,那时我感到是我错了,真的是老师做错了!
我的学生是优秀的,是最优秀的,你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但是来到三中,来到这个班,都一样的奋发努力、刻苦学习,虽然生活艰苦,尽管离开父母,但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你们披星带月、夜以继日,对我的决定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将来由于我的无知与无能,不能使那些优秀而可爱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我向那些对我尊重的与信任的学生表示歉意,向那些对我寄予厚望并把自己一生的希望托付给我的家长,表示深深的歉意。
孩子们,今天你们将离开我而去,我也很欣慰,如同蒲公英面对孩子们的离去。你们将是我生命拓展与延续。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我们的心将永远在一起。
孩子们,在你前行的路上有风雨,当你失意困惑时,请你告诉我,让老师和你去共同面对风雨,相信经历了风雨后彩虹会更加美丽!
孩子们,在你前行的路上有鲜花鸟语,把你的成功与欣喜告诉我,我为你骄傲高兴。
一、主题探究教学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与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因此,教师应以单元主题为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主要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思品课标的生活实践论为理论指导,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每一单元都设有一个主题探究活动,尽可能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
三、主题探究教学的类型
1.资料型主题探究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收集资料,然后筛选整合。
2.体验型主题探究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开展讨论、辩论、演讲、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学会分享与合作。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在老师和父母的协助下,进行主题探究。
四、主题探究教学的特点
1.任务自主性。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单元新课学习之前确定并布置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地进行整个单元的学习。
2.探究合作性。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陈述性知识,而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要求小组合作甚至全班协作完成。
3.完成渐进性。学生在接受主题探究活动任务之后,一方面要查阅知识、整合资料,一方面又要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来设计内容和完成任务,等到单元学习结束,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得到情感体验,因此,主题探究课教学是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渐进式过程性教学。
4.实践综合性。初中思想品德课每一单元设置的主题探究活动都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既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5.评价开放性。活动探究从教师布置任务出发,到课堂成果展示结束。但最主要的学习时间是在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运用各种途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形成并呈现自己认为最得意的成果。
五、主题探究课教学的实施策略
1.优化主题。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任务为核心,体验为红线”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方案,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前设计好具体的活动方案。教材所提供的探究主题比较宽泛,为了使教材与学生生活更贴近,教师在确定主题时,可对教材进行提炼,对原主题作必要的修改和优化。优化后的主题能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能重视以生为本,学习任务更明确、更具体,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能做,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2.精心策划。开放的探究式活动不等于放任式活动,每个单元所设置的主题探究活动都需要师生把课内外的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对活动必须进行精心的组织策划。
(1)任务的布置。任务的布置最好选择在单元新课学习的第一堂课,教师可以明白地告诉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大家需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新知学习的过程也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探究式活动最需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能让学生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感,为后面的学习及探究活动的开展作好铺垫。
(2)小组的划分。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确定小组数额,可以按自愿组合的原则进行分组,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微调,便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好任务。
(3)学生合作探究。思想品德课的这种主题探究活动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与人合作,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进来。
3.悉心指导。单元主题探究课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教学,从教师布置任务到学生成果汇报,中间有较大的探索学习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支持学生的学习,课前、课后询问学生任务完成的状况、所遇到的困难;尝试分享探究过程中所拥有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队伍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与他们在一起。
“创业起步”课程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开设的侧重于素质教育的新型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创业启蒙教育课。课程目标是依托专业,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具有创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高校精品课程。2005年成为面向北京市高职院校开设的校际选修课。2007年团中央全国青联为该院授予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称号。2009年被评为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该校“创业起步”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着重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一、“导” “学” “做”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该校教学团队根据创业教育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层次的定位以及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导”“学”“做”循环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导”——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启发和指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阅读案例、准备角色扮演等;“做”——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企业提供的项目,自主地选择项目进行创业体验。努力使学生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整个创业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形态,是对以往静态的、完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是作为设计员和指导者的姿态出现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灌输知识的填鸭者。在这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指引下,被动的灌输性学习变成了主动的研究性学习。
为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获得创业环境的亲身体验,该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设计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它包括七个部分:第一,企业家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来自市场第一线的企业家,讲述他们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给学生以极大的触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校内实训,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营经验。组织学生在学校内部尝试一些简单易做的商业项目,进行创业基本技能实训。第三,校外实训,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团队组织了大量的校外实习项目,包括市场调研、采访企业家或创业者、参观创业项目展览等,还与北京丽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使学生更直接深入地了解企业。第四,创业俱乐部,使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可以共同成长。kab创业俱乐部是学生自愿发起的校内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开展企业家访谈、企业走访、商业计划书竞赛、模拟企业经营等创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第五,创业计划大赛,提高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好机会,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评选出的优胜团队可以入驻“创业工学坊”。第六,“创业工学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依托专业进行创业实践的平台。为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创业,该院实行创业导师制,帮助学生进行校园创业。一个创业项目从创意到形成商业计划书,从筹措资金到启动项目,都是由学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创业工学坊”则为这一全程实战提供了实践场所。第七,自主创业,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教师团队筛选出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创业起步”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创设的虚拟情境促进学生体验企业经营,通过创业体验使学生更为理性地思考创业与就业的相关问题,处处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
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创业起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始终贯彻立足于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指导方针,灵活运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法无论多么荒唐和疯狂,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第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形成一个明确创业思路,并自主策划、运营一个小项目。第三,嘉宾访谈:嘉宾可以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也可以是成功企业家或知名人士,通过访谈形式使学生走出学校,使校外导师走进课堂,树立积极的榜样,分享创业心得。第四,角色扮演:以表演的形式来反映某个设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第五,商业游戏:在教室里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再现商业企业运营情景的机会。将学生分为几个团队,展开相互间的商业竞争与合作,游戏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新奇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能从游戏中获得许多灵感启发。第六,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个别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的现象出现。第七,现场教学法: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案例教学。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学习对象,还能够和案例创作者展开面对面交流,加快学生的能力成长。
创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主体由教师变学生,教师角色由专家变为学习伙伴,学习重点由学习知识变为了解过程、体验角色,学生活动由单独学习变为小组学习,氛围由竞争变为合作,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产出,学习态度由依赖变为独立,学习过程由固定变为弹性、灵活,对待错误的态度由尽量避免变为吸取教训,评估方法由考试测验变为描述现象与结果分析,教学目标从实践论证理论变为理论指导实践。
三、突破性创新型的考核评价机制
引入市场导向的新型教育理念,传统书面理论考试成绩压缩到只占10%,通过考试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采用的创新型考核方法有如下两种:(1)项目导向法。各个小组将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相同的商业项目,在竞争中真实体验商战的氛围,在合作中考核学生的合作盈利能力,使学生们在模拟实践中体味到市场的真谛。(2)市场检验法。评委通过学生讲故事判断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评价过程做到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和市场评价相结合。通过市场评价导向,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型的体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创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
四、实践型的“创业导师团”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核心工作,只有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精品课程的高水平建设。“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统的教师团队不经改良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因此,该院组建了“创业导师团”。该团队共由14人组成,其中5位是具有一定企业经历的专兼职教授、2位初中级职称、2位知名企业家、3位创业者,其中奋战在市场一线的企业家参与授课占总课时的30%。教学团队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双师结构”特征明显。团队中有北京市高职院校教学名师,一直积极从事青年创业指导工作,在团中央创业教育培训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教师年龄结构梯队分布合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做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学院特别重视师资培养,邀请包括姜大源教授在内的众多专家进行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培训,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美国和加拿大考察创业教育、去英国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创业培训。目前为止该团队已有9人获团中央和国际劳工局颁发的“创业讲师”资格证书,1人获“北京市金牌培训师”称号,3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创业导师团”教研创新的学术氛围浓厚,近年来累计主持或参加了八项创业研究类科研课题项目,发表了十余篇创业类教学研究论文,主编和参编教材五部。这样的团队保证了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际经验的支撑,很好地承担起了对学生创业理论、实践指导、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教学任务。
五、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传统哲学的两种研究传统
在一个被当今世界公认并同称为“哲学”的学术领域里,其实从来都没有形成一个被一切自称为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所共同接受的哲学概念。对此,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1892)中曾有所论:
鉴于“哲学”一词的涵义在时间的进程中变化多端,从历史的比较中要想获得哲学的普遍概念似乎是不现实的。根据这种目的提出来的概念,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自称为哲学的思维活动的结构。
也因为如此,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中只能这样来描述哲学:
我们所说的“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这是就科学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的。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思辨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面对历史上和当今世界定义纷纭、莫衷一是的哲学概念,若非随心所欲而自行其是,像文德尔班、罗素这样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权威哲学家的意见,自然就成了我们这些普通学者从事哲学研究的必要参照和主要依据了。
罗素对于哲学的总体看法,与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按照中世纪到近代对于哲学的分类习惯对哲学所作的分类是大致相应合的,后者将哲学区分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两大门类,其中“理论哲学”被认为是探讨“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和“认知过程本身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心理学、认识论;“实践哲学”被认为是探讨“在研究被目的所决定的人类活动时所产生的问题”,主要包括伦理学、社会学、法律哲学以及美学、宗教哲学。显然,罗素所指哲学中属于广义科学范畴的那部分内容大致即是文德尔班所说的理论哲学,属于宗教与伦理范畴的那部分内容大致即是文德尔班所说的实践哲学。
文德尔班是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亦称“巴登学派”或“西南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哲学分类中所使用的所谓“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概念是来源于康德所谓“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而康德是以二元论思维来进行“理性对其自身的批判活动”(文德尔班语),通过这种理性批判,康德把在他看来是彼此不可调和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分别判归于科学和哲学,将理论理性判归于科学、实践理性判归于哲学,主张科学与哲学“井水不犯河水”地各行其道,所以,综合罗素和文德尔班对哲学的总体看法,哲学区别于神学与科学的学术特征便可描述为:哲学坚定地信靠被神学弃之不用的人类理性,又不是像科学那样单靠理论理性,而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兼取并用来开展自己的研究。
这一描述至少是揭示了传统哲学的基本思维特征: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兼取并用。这一思维特征在传统哲学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哲学家、不同的学派乃至于不同的民族哲学通过其具体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所显示出来的两种基本研究向度:偏倚于理论理性的研究向度和偏倚于实践理性的研究向度。按照德语世界的科学(wisseschaft)概念,可以把这两种向度的哲学研究当作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领域的哲学研究和文化科学(kulturwisseschaft)领域的哲学研究来理解,从而也就可以把它们当作分别属于自然哲学范畴和文化哲学范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哲学研究来理解。这就是说,当把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兼取并用看作传统哲学的基本思维特征时,这就意味着是肯定和承认传统哲学发展中实际并存有两种不同向度和不同性质的研究传统――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在理论上,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按照著名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主要代表李凯尔特的观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两个方面的重大区别:一方面,自然科学是以经由对经验实在的抽象所获得的概念来把握事物的普遍法则,而文化科学是以对个别的事物、一次性的事件的描述来展示事物的特殊个性;另一方面,因自然对象无所谓价值,故自然科学无需谈论价值,而每个文化现象都必有价值意义,所以文化科学非谈论价值不可,这意味着这两大学科是各有其特殊的思维模式:自然科学是非评价的思维模式,文化科学是评价的思维模式。自然哲学固然不等于自然科学,文化哲学也不等于文化科学,但是自然哲学有同于自然科学者――都无需谈论价值,都属于非评价思维;文化哲学也有同于文化科学者――都必须谈论价值,都属于评价思维。
其次,按照我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哲学权威学者江天骥先生的说法――“1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主张科学的职能在于探索真理,哲学则揭示意义,特别是科学概念、假说或理论的意义,这是两者的区别及关系。”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区别也可描述为前者“探索真理”,后者“揭示意义”,或按“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观点,将其区别描述为自然哲学“求真”,文化哲学“求善”。
再次,按照文德尔班的观点,理论哲学所要把握的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实践哲学所要把握的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总体目的。据此,又可将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区别描述为前者研究自然世界的普遍规律,后者研究人类历史活动的总体目的。
要之,作为传统哲学的两种基本研究传统,自然哲学的基本特点在于依靠和运用求真的理论理性,以非评价思维来探索自然世界的普遍规律;文化哲学的基本特点在于依靠和运用求善的实践理性,以评价思维来探讨人类历史活动的总体目的。
二、中西方古代哲学的共性特征:
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混然未分的原始综合
作为统一于传统哲学的两种研究传统,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不仅同时存在于古代哲学中,而且无论是在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中,它们都表现出了总体上混然不分的原始综合特征。
西方哲学固然是起始于“对于自然真理的探索”,古希腊最早的一批哲学家都是“自然哲学家”,但是德谟克利特的伦理学残篇表明,他不但研究自然,同时也开始关注人事和探求人的活动的目的了。他是以精神宁静与肉体愉快的结合所达到的“怡悦”为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但同时强调“对人来说,精神与肉体二者应该更注意精神。精神的完善可以弥补躯壳之不足,但如果没有智慧的精神,躯壳再强壮也没有用”。苏格拉底就更是摒弃了他早年曾研习过的自然哲学,转而专注于人事研究了,他说:“如果我以眼睛看着事物或试想靠感官的帮助来了解它们,我的灵魂会完全变瞎了。我想我还是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且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好些。”苏格拉底所求诸心灵世界的真理,是兼具自然哲学和文化哲学双重意义的,即它既是知识范畴的真理,又是价值范畴的正义。在苏格拉底哲学中,求真与求善、知识与道德是一致的,这与“合真善”(张岱年语)的中国古代哲学具有明显一致性,只不过相对说来,苏格拉底是明确地强调了“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而中国先秦儒家与道家均未尝如此鲜明地强调过知识对于道德的先在性、根源性。
但是,道家老子讲“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老子・五十二章》),这其实隐含“无得道之知则无守道之德”的观点;而庄子虽然表面上显得似乎是“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其实和老子一样,他也是以“道”为“知”与“德”的标准,在他看来,合“道”之“知”则为“至知”,合“道”之“德”则为“至德”,只是较诸分辨“母”“子”、“道”“德”的老子,他不是像后者那样将“知常日明”(《老子・十六章》)的“得道(母)”与“常德不离”(《老子・二十八章》)的“守道(母)”分作两截,而是将“至知”和“至德”融合于“齐物”――“齐物”具有“以为未始有物”的“齐物之知”(“至知”)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之德”(“至德”)双重意义(《庄子・齐物论》)――在“齐物”境界里不再有“知”与“德”的分别。
与道家老子相似,儒家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日》),又讲“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这更是明显蕴含“不知礼则无仁德”的观点,只是到了儒家“亚圣”孟子那里,他将“仁”“义”“礼”“智”四者并举而将“智”放在末位,这大异于孔子“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之说对“智”“仁”“勇”三者的前后排序,从而显示出孟子有将“仁”高置于“智”之上的倾向――后来发生于宋明理学中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辨,其实就是关于知识(“智”)与道德(“仁”)之相互关系的争论,其论争诸方都肯定抑或至少不否定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不过相对说来,主张“知先行后”的朱熹是偏执于强调“道问学”的优先性而近似孔子以“智”为优先的思想;主张“立先乎其大者”的陆九渊是偏执于强调“尊德性”的优先性而近似孟子以“仁”为优先的思想;而主张“知行合一”而“致良知”的王守仁则有模糊乃至于消除知识与道德的界限而使其融成一片的明显倾向。
据实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将知识与道德融成一片的显著特征,因为他把探究被他认为既是“万物的原因”又是“世间第一原理”的“神”的哲学凌驾于其他一切学问之上,成为如康德所说的“一切学问之女王”,这意味着亚里士多德是将其哲学所立的“通式”――被他看作是对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的理性都起作用的“世界第一原理”――当作自然真理和人间正义的“极因”(吴寿彭语)来看待了,而他对于这个“真善合一”之“神”(“极因”、“第一原理”)所进行的哲学研究,实际上正是在他所谓的“理论”的意义上对古希腊哲学最初的自然研究和继之而起的苏格拉底及柏拉图等哲学家的人事研究的一个综合,其《形而上学》便是这种综合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其《物理学》、《政治学》、《尼可马各伦理学》等则是以其形而上学的“通式”作为逻辑大前提来进行演绎性理论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既有自然哲学的内容,也有文化哲学的内容。到了古希腊哲学晚期,“斯多葛派认为哲学有三部分:物理学、伦理学与逻辑学。当我们考察宇宙同它所包含的东西时,便是物理学;从事考虑人的生活时,便是伦理学;当考虑到理性时,便是逻辑学,或者叫做辩证法”。其后,“在中世纪,更多的在近代,头两门学科(引者案:指逻辑学、物理学)通常合称理论哲学,以别于实践哲学”。
可见,自亚里士多德至中世纪这一西方古典哲学发展之盛期,它一直是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上展开其研究,而且这两个向度上的研究是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的。
当然,中、西互相比对而言,中国古代哲学在理论向度上所开展的自然研究确实从未有过如古希腊早期哲学那样独立而鲜明的表现,故相形之下,古希腊哲学便显得它有一个自然哲学传统,虽然该传统其实主要是表现在前苏格拉底时期。而中国古代哲学就显得缺乏这样一个传统,虽然其宇宙观中以“五行”、“水”、“精气”、“元气”等作为其标志性概念的思想或学说,以及以《周易》为代表的对“数”与“象(形)”的数学研究和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理研究,表明了中国古代哲学其实也不乏自然哲学的内容。
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作为两个互有区别的研究传统在中西古代哲学中表现出总体上混然不分的原始综合特征,这恰好说明了古代哲学具有这样两个显著特征:(1)它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者说它是介于或游移于评价思维与非评价思维之间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是否作价值判断,取决于研究对象或研究主题的具体情况;(2)它既是崇尚真理的“爱智之学”,又是坚持正义的“贵德之学”。借用朱熹的话语来说,中、西古代哲学这两个方面的旨趣及其研究活动可一言以蔽之曰:“穷理”。朱熹道:“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大学或问》卷一)“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知其所以然,故志不惑;知其所当然,故行不谬。”(《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答或人七》)中、西古代哲学的“爱智”特征即体现在为达到“心不惑”而探求“事物之所以然之故”;其“贵德”特征则体现于为达成“行不谬”而探求“事物之所当然之则”。
三、17世纪以后西方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分化
在哲学发展的古代阶段,固然无论中、西,其文化哲学和自然哲学都是处在混然未分的原始综合状态,但是到16、17世纪,中、西哲学在研究向度上都各自从这种原始综合状态中逐渐分化而形成各有其明确偏向和取向的特定研究风格和研究传统。
就西方哲学而言,一方面,以17世纪初英国哲学家培根著《新工具》(1620)、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著《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1637)为标志,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明显侧重于自然哲学的研究风格和研究传统。培根的《新工具》提出了“哲学和科学的正当分划”,事实上是对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作了明确区分,因为他这里所讲的“哲学”和“科学”实际上是“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代名词,他所主张建立的“查究那种永恒的、不变的法式”的所谓“形而上学”,按其对象和内容来说,就是关于“自然的永恒的和基本的法则”的自然哲学,而且由于培根意识到“由论辩而建立起来的原理,不会对新事功的发现有什么效用,这是因为自然的精微远较论辩的精微高出多少倍”,因而主张运用由他所首创的包括观察、实验和归纳三个主要环节在内的“发明知识”的“新工具”,故他所倡导并致力于研究的自然哲学是根据“由特殊的东西而适当地和循序地形成起的原理”的归纳原则来认识自然界,按照“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引出一些原理,经由逐步而无间断的上升,直至最后达到最普通的原理”的归纳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原理,这种经验型自然哲学不再像传统思辨型自然哲学那样是按照“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飞越到最普遍的原理,其真理性即被视为已定而不可动摇,而由这些原则进而去判断,进而去发现一些中级的公理”⑤的演绎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原理,这是17世纪初西方自然哲学所发生的一次划时代的学术转型,由此所引发的“智力革命”(康德语)改变了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久已形成而根深蒂固的知识观念和相应的认知路线与认知方法,其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于“自从伽利略和牛顿的时代以来,现代科学就已奠基于对自然的详细研究之上,奠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之上,这就是:只有已被实验证实的或至少能被实验证实的陈述才是容许作出的”。如果说培根的《新工具》是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之作的话,那么,笛卡儿的《方法论》则实为法国启蒙运动的理论奠基之作,因为此书不仅探讨了“什么是知识”的知识本体论问题,更探讨了“我怎么能知道”的知识方法论问题,其“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正是表明了笛卡儿所提倡的“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乃是一种始于怀疑而非始于信仰的反神学方法。这种方法较诸培根自然哲学所提供的经验自然科学方法,是属于理论自然科学范畴的方法――如果说培根哲学是一种经验型自然哲学的话,那么,笛卡儿哲学则是一种理智型自然哲学。这两种自然哲学作为不同类型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后来演化成逻辑实证主义,成为现代形态的自然哲学――努力解释“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的科学哲学特别是以石里克等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的“标准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另一方面,以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著《人性论》为标志,西方哲学又开始逐渐形成另一种明显偏向于文化哲学的研究风格和研究传统,因为休谟主张哲学应当以人性为研究对象:“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希望借以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即是抛开我们一向所采用的那种可厌的迂回曲折的老方法,不再在边界上一会儿攻取一个城堡,一会儿占领一个村落,而是直捣这些科学的首都和心脏,即人性本身;一旦掌握了人性以后,我们在其他方面就有希望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了。”同期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也有与休谟类似的观点,他曾宣称“哲学家研究人,对象是人的幸福”。休谟、爱尔维修等之所以主张哲学应该去研究人,其背景是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挤压了自然哲学的发展空间,使哲学在自然领域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了。到了康德写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时,曾经自认为能给人以“最高智慧”的形而上学已然衰落得不成样子,以至于让康德发出了“时代之好尚已变,以致贱视玄学”的感叹,甚至戏称曾经长期被尊奉为“一切学问之女王”的玄学(形而上学)已然沦落成如同遭人鄙弃而颠沛流离的“老妇”了。正是在形而上学的学术地位如此一落千丈的情况下,康德开展了“理性对其自身的批判活动”。通过“三大批判”,康德不但论证了“要在个别科学之外或在个别科学之上对宇宙作哲学的(即而形上学的)理解是不可能的”,还认识到了“哲学在生活实践方面的使命”。这意味着康德是抛弃了“在个别科学之外或在个别科学之上对宇宙作哲学的(即形而上学的)理解”这一传统形而上学的研究方式,将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从原先大而无当的全宇宙或自然界转移到了人类理性世界,使形而上学由宇宙本体论转变为限于研究人类理性的人本论。另一方面,康德为完成“哲学在生活实践方面的使命”,更致力于构建以“人”为主题的新哲学,这种被他自我称名为“实践哲学”的新哲学,在他看来应当是立基于“上帝存在”、“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三大假设之上,但显然,这些假设是既不能从经验中产生,也不能通过经验来证明的,只能归因于康德自己指摘“玄学”时所说的那种“高翔于经验教导之外”,“唯依据概念”来进行的“完全孤立之思辨”。可见,康德哲学仅仅是在“科学认知”方面摒弃了玄学,在“生活实践”方面则仍然承纳玄学。由此可以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到康德这里,不仅其知识论早在培根时已然发生历史性转变,其本体论也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从探求宇宙终极原因和第一原理的宇宙本体论转向探求生活实践原理的人本论。康德的实践哲学作为一种人本论形态的本体论,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文化哲学,但按江天骥先生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文化哲学导源于尼采,因为尼采对意识、自我和主体进行彻底的摧毁,并且主张重估一切传统观念的价值”。似乎江先生的观点更有道理,因为从西方哲学史上最先提出“文化哲学”(Kulturphilosophie)一词的德国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文德尔班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到,他倡导“文化哲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挽救19世纪哲学从康德发展到尼采时所发生的在他看来是由于尼采的价值观所引起的深刻哲学危机。按照文德尔班的看法,尼采要求“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这是表明他主张“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这种“不受限制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可能导致“哲学的解体和死亡”,面对这种危险,“哲学只有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才能继续存在”。文德尔班所谓的“文化哲学”,正是指的将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而“继续存在”的“哲学”,故他所说的“价值”也是就“文化”而言,是指文化的价值。在《哲学史教程》(1892)的结语里,文德尔班从研究对象方面对“文化哲学”做出了明确界说:“文化价值的普遍有效性便是哲学的对象。”紧接着这个文化哲学定义,他又指出:“人性之屹立于崇高而广阔的理性世界中不在于合乎心理规律的形式的必然性,而在于从历史的生活共同体到意识形态所显露出来的有价值的内容。作为拥有理性的人不是自然给予的,而是历史决定的。然而人在文化价值创造活动的具体产物中所获得的一切,通过科学,最后通过哲学,达到概念的清晰性和纯洁性。”这是表达了他对文化哲学的任务的看法,即文化哲学是要用清晰和纯洁的概念来全面反映人在文化价值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充分展示屹立于崇高而广阔的理性世界中的人性。由此可见,文德尔班所谓“普遍有效的(文化)价值”,就是指通过文化哲学所把握到的通过由“理性的人”所创造的文化产物及其成就表现出来的“人性”。所以,他所提倡的文化哲学,其实是这样一种哲学:它是从人类创造文化的历史活动和历史过程中去探求人性的学问。
四、16世纪初中国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转型
较之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约提前了一百年就开始走出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混然不分的原始综合状态:16世纪初,以王守仁“龙场顿悟”而创“致良知”之说为标志,开始形成明显侧重于文化哲学的研究风格和研究传统。
中国古代学术发展至西汉武帝时,已形成一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的传统,其中“究天人之际”一语概括性地表达了先秦以来中国哲学的总体特征。此语出自司马迁之口,乃是表明中国哲学发展至司马迁时已达到了对“究天人之际”这一自我本性的高度自觉。从此以后,中国哲学在总体上一直都是在“究天人之际”的自觉意识的支配和指导之下自为地发展的。不管人们怎样去理解“究天人之际”的具体内涵,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即它的基本意义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这种关系作为根本问题的哲学,恰好是说明了它具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双重性质,抑或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混为一体的原始综合性。
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观演变角度来看,先秦时代前荀子时期普遍存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天人不分”意识,直至苟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主张,乃有自觉的“天人有分”观念。在“天人不分”阶段,“究天人之际”尚未免带有某种程度的自发性、盲目性,此时的哲学研究还谈不上有什么自觉而明确的研究取向。到了“天人有分”阶段,荀子在研究向度上有了自觉而明确的取向,提出了“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荀子・天论》)的观点,这似乎意味着他有不求“知天”但求“知人”的研究取向,但至少他未曾从理论上说明为何在“知天”与“知人”之间应当做出不求“知天”只求“知人”的选择之理由,故即便其哲学已显其文化哲学的研究志趣,也不能说他已然有自觉的“知人”取向了。
汉唐时期,从董仲舒“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的观念,到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和柳宗元“天人不相预”的观念,都还反映不出此一时期哲学的研究向度到底是偏向“知天”还是偏向“知人”。到了宋明时期,张载首先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之说(《正蒙・乾称》),从其上文“因诚致明”和下文“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的话来判断,其“天人合一”是指“得天而未始遗人”,这是通过“因明致诚,因诚致明”的“致学”所达到的“圣”境。故在张载哲学中,“天人合一”是针对“致学”这一道德修养问题所提出的一个知行观命题④,还不是直接针对“天人之际”这一哲学根本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天人观命题。这一时期,倒是首先由程颢提出了“天人无间”(《二程集》)的天人观命题,从其“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集》)的话,可见“天人无间”的意思,是“天人无二”或“天人不二”,而非“天人合一”。“天人不二”和“天人合一”是思想上并不等值的两个命题,在程氏哲学这里,“天人无间”是绝不可以用“天人合一”来代替的。程颢“天人无间”的命题在逻辑上蕴含“天人相即”之义,也就是说,在该命题所陈述的天人关系中,天人之间是“天即人,人即天”或“天不离人,人不离天”这样一种互不相离的双向互依关系。这种天人观在逻辑上必然导致“知天”与“知人”相即不离的认识论观念,由此更未免进一步导致认知取向和研究向度上把“知天”和“知人”视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南宋“朱陆之争”的情况来看,朱熹及其学术上的反对派陆九渊,就都是坚持了“知天”“知人”的统一观,只不过朱熹是偏重于“知天”而以“知天”为先、为主,陆九渊是偏重于“知人”而以“知人”为先、为主罢了一
朱熹从程氏“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二程集》)之说引出“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朱T-~类》卷九)之说,但又声称“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朱子语类》卷十),于是将《大学》“格物在致知”之语解读为“即物而穷其理”,从而要“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大学章句・补格物传》),如此将“知天”路向的“格物穷理”作为达到“得自家这道理”的“知人”之手段和路径;(然据王守仁所“手录”的《朱子晚年定论》说,朱熹到了晚年则自我意识到“向来诚是太涉支离。盖无本以自立,则事事皆病耳”。且表示“今日正要清源正本,以察之机微,岂可一向汩溺于故纸堆中,使精神昏弊,失后忘前,而可以谓之学乎?”)陆九渊则继承和发展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求放心”之说,认为“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与胡季随》)。“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日阴阳,在地日柔刚,在人日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与赵孟》)“蔽解惑去,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与蛭孙睿》),“思则得之,得此者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与邵叔宜》),“求则得之,得此理也;先知者,知此理也;先觉者,觉此理也”(《与曾宅之》),因此坚决反对首先向外去“格物穷理”,以为如此将导致“道之不明”而“困于闻见之支离,穷年卒岁而无所至止”(《与蛭孙睿》)。但他并未否定“知天”路向的“格物穷理”之必要性,仅仅是强调“格物穷理”须“先立乎其大者”而已。
及至“龙场顿悟”之后的王守仁,他对“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的“天人无间”关系方有明显不同于程朱的新见解: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
充塞天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传习录》下)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答季明德》)
这些见解表明,王守仁将“天人无间”的意义由“天人相即”转换为“天即人”或“天不离人”了――在这种天人关系观念中,天人之间不再是一种互相不离的双向互依关系,而是天对人的单向依赖关系,由此在理论上确立了“人”在“天人之际”的中心位置和主体地位,也因此,他对《大学》“格物在致知”的诠释就大不同于朱熹所解释的那样是所谓“即物而穷其理”,而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答顾东桥书》)了。这意味着中国哲学发展至阳明哲学阶段,不再是像以往那样在研究向度上游移不定的“究天人之际”,而是将“知天”与“知人”的关系确定为“知天不离知人”或“知天依赖于知人”的关系,使“究天人之际”的方向明确偏向于“知人”并使“知人”落实于“知行合一”的“致良知”――阳明哲学断然摒弃了以往“究天人之际”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到人和人心之外去追求知天明理的那种研究传统,将目光从“天人之际”的方向上彻底收回,全部投向“人”,全力关注“人”,并且直指“人心”,直接向“人心”讨回“良知”,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显然,这种被称为“心学”的哲学,其实质乃是一种人事之学,一种生活之学!它是在肯定人人都有“良知”的前提下,欲使“良知”成为彼此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互相评判道德是非及其个人自我评判道德是非的价值标准,以消解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而且经常遇到的因个人与社会之间、自己与他人之间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标准不一致、不统一所造成的价值冲突,抚平由于这种价值冲突给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心灵上与环境上的创伤,质言之,就是要让“良知”成为个人与社会之间、自己与他人之间普遍有效且绝对合理的价值标准,从而使人类能按自己的“良知”来建立自己的社会和创造自己的生活。十分明显,这种合乎“良知”的社会与生活,就是阳明心学所期望达到的人类生活的总体目的。故阳明心学的创立是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终于走出了其原始综合状态而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哲学阶段。
由王守仁所开创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起初表现为心学形态。这种心学文化哲学不再以“究天人之际”的思辨形式来讨论“性与天道”,而是把“性与天道”理解为人所固有的“良知之天理”,从而使“究天人之际”转化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而“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的道德实践。这种主张直接依赖于“本心”来开展“致知良”的道德实践的文化哲学,至明清之际发生了分化,这种分化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信奉阳明心学的黄宗羲和批判阳明心学的顾炎武这两位政治见解十分接近而学术道路明显相异的学术大师身上。
黄宗羲是曾师从于刘宗周而受到刘氏心学熏陶甚深的一位心学家,其心学特色,刘述先先生曾以黄宗羲《明儒学案》自序中的三句话及全祖望在《梨洲先生神道碑铭》中所引的一句话来概括之:(1)“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2)“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3)“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4)“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黄宗羲的这种心学世界观使他走上了思想史的道路,关于这一点,冯契先生曾指出:“在黄宗羲以前,王阳明把理看作一个过程,以为工夫与本体是统一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黄宗羲进而提出了‘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的著名论点。他否定心是虚寂的本体,把本体看作是随工夫(精神活动)而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此心‘一本而万殊’,于是表现为‘殊途百虑之学’。那些学术卓然成家的学者从不同的途径去把握真理,虽深浅有异,醇疵互见,但对本体各有所见。学派纷争的历史,正体现了本体随工夫而展开的运动,而史家只有运用历史主义的态度来进行系统的批判考察,才能把握其‘一本而万殊’的脉络。”正是这样,黄宗羲将“致良知”的心学引向了史学之路,使王守仁那种主张直接依赖于“本心”来开展“致良知”的道德实践的直觉型文化哲学转变为主张通过“殊途百虑之学”来把握“一本而万殊”之“本心”的史学型文化哲学。
顾炎武在学术上无明确的师承关系,早年主要是受其嗣祖父“士当求实学”(《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的家教影响,17岁参加复社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复社通经致用学风的影响,继而更从“朱子之说”中领悟到了“圣人下学之旨”(《亭林文集》卷六《下学指南序》),由此逐渐形成了以“明道救世”为根本宗旨、“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基本原则、“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为实学理念的“修己治人之实学”(《亭林文集》卷四《与周籀书书》,《与人书二十五》,《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学书》,《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这种实学指摘“其说盖出于程门(案:指程颐、程颢)”的“宋之三家”(案:指上蔡谢良佐、横浦张九成、象山陆九渊)以及“源于宋之三家”的“今之言学者”(案:指明代以来的理学家)是“于禅学”(《亭林文集》卷六《下学指南序》),是“语德性而遗问学”(《日知录》卷七《予一以贯之》),尤其指摘后者为“谈孔孟”之“清谈”,是“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之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日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然而,尽管其学术批判的矛头主要针对的是王守仁及其后学,但顾炎武本人所提倡并从事的“修己治人之实学”其实是一种比较接近于阳明心学的以“尊德性”为本的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的基本特点是:根据“非器则道无所寓”的观点,将“文行忠信”本质地理解为“性与天道”寓于其中的道德实践形式,并将这种道德实践看作“尊德性”的现实表现和实现人道与天道(“性与天道”)互相统一的现实途径与方式。由于其道德实践哲学是形成和发展于清初特别是康熙以后,其时顾炎武原有的“保国”意识随着明朝灭亡和南明诸政权的逐渐消亡亦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保天下”意识了,这种意识是出于对“吾道”(儒家仁义之道)有被毁之危险的警觉,由此推动他去从事“明道救世”的学问,这种学问所追求的是“救世之道”,这与其早年所追求的“经生之术”的根本区别在于:“经生之术”是其个人赖以从事济世经邦之实践的知识基础;“救世之道”则是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基础。正是出于“明道救世”的需要,其学术活动才由追求“学识广博”转变到追求“学务本原”,从而最终归本于“经学”。这个“经”即“五经”及“圣人之语录”,其实就是顾炎武心目中华夏民族文化的“本原”。就此而言,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学”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就是华夏文化学。故如果说黄宗羲哲学是一种史学型文化哲学的话,那么,顾炎武哲学则是一种经学型文化哲学。
黄、顾的文化哲学和王守仁的文化哲学一样,都是属于道德实践哲学范畴,都是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并且都把人的本性理解为人所固有的天命之性,更把这种人皆有之的天命之性归结为“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又都属于儒家“仁学”范畴,都是继宋明理学而起的明清“新仁学”。但是,黄、顾的文化哲学都不再是像王守仁的文化哲学那样主张直接诉诸人的“本心”来开展“致良知”的直觉性道德实践,而是主张通过史学或经学的学术方式来达成其道德实践目的。故如果说王守仁的文化哲学是一种以崇尚“明心见性”为特征的直觉型文化哲学的话,那么,黄、顾的文化哲学则分别是以推崇史学和经学为特征的知识型文化哲学――到章学诚提出并较系统地论证了“六经皆史”的史学观点以后,分别由黄宗羲和顾炎武所开创的史学型文化哲学和经学型文化哲学就逐渐合流为一了。
黄宗羲、顾炎武之后,通常奉顾炎武为始祖的清代朴学(考据学)兴起并盛行于乾嘉时代。因其考据范围既涉及史更涉及经,故清代朴学完全可以被理解为黄、顾文化哲学的发展形式一一就其史学考据而言,则可视其为黄宗羲史学型文化哲学的发展形式;就其经学考据而言,又可视其为顾炎武经学型文化哲学的发展形式。换言之,清代朴学其实也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文化哲学,只是由于其发展至17世纪晚期,“自我认同趋明确、具体,人们不再把道德修养视为求知问学的首要途径,而是看作理性质疑的对象。崇尚道德修养之风式微了”,故朴学形态的文化哲学便不再具有道德实践哲学的性质,从而原本属于儒家“仁学”范畴的道德实践哲学就演变成属于儒家“智学”范畴的智能技术哲学了。这种智能技术哲学具有鲜明的诠释学特征,它主张“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提倡“实事求是”的“征实之学”,并通过理证、书证、物证等考据方法的实际运用,提供了一种“以信息还原为本质特征的诠释方法”。
五、中西哲学同归于文化哲学的发展趋势
“文化哲学”(Kulturp hilosophie)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相当晚出的,是到了20世纪初才由文德尔班首次提出来。当这个名词成为中外学术界相当流行的一个哲学术语以及相应地文化哲学成为中外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或重要领域时,人们对文化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就变得多样化了。这里不拟也不便于具体地考察和评论这些互见差异甚至大相径庭的理解和解释,只是根据笔者对于文化哲学的上述理解以及对相关情况的有限了解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一些浅见。
笔者是从文德尔班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学术背景和他同康德的学术渊源关系以及他对哲学的总体看法中,从德语世界的特殊科学概念和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等德国哲学家对文化科学(或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关系的讨论中,领悟到了“文化哲学”的一般意义应是指哲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向度,即实践向度的哲学研究,进而把这一向度的哲学研究理解为就是文化科学领域的哲学研究,它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哲学研究(自然哲学)相对应。当把文化哲学纳入文化科学范畴,把它当作文化科学领域的哲学研究来理解时,要准确地把握文化哲学的学术特质,就应该也必须将其置于同文化科学的关系中来加以考察和理解。据说,在德语世界里,是“十九世纪黑格尔首先提出了‘文化科学’的概念”。而德语中的“文化科学”(kulturwisseschaft)和“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这两个学术名词在指称同“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相对的学科的意义上是异名同谓。“文化科学”概念后来被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从德语世界引入英语世界,使用于研究原始文化的著作中。但是,一进入英语世界,“文化科学”概念在内涵上便发生了变化,其涵义不再是它在德语世界的时候那样系指与自然科学相对的那些学问,而是指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文化人类学了。这明显地表现在泰勒起初在《原始文化》中提出了“关于文化的科学”(the science of culture)的概念,而在其后所著的《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中,又把原本被他称作“关于文化的科学”的学问(即该书所谓的“文化研究”)归入“人类学”了。
以笔者浅见,文化科学在德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实是按下述不同学术路向发展的:
在德语世界里,文化科学是在哲学家们探讨它同自然科学的关系特别是它与后者的区别的学术理论研究中发展起来的,这种研究最终导致了由文德尔班首先以“文化哲学”一词来命名的新哲学的诞生;在英语世界里,文化科学则是在人类学的先驱者们对原始部落社会的实地观察记录和采访报道的人种志(ethnography)研究中发展起来的,这种经验科学研究导致了人类学(anthropology)的诞生,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由美国人类学家怀特所发明的“culturology”(文化学)这一专有名词来加以标志的文化学概念,此概念的确立实是怀特受德国著名物理化学家、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瓦尔德《文化学之能学的基础》(1909)一书的思想的影响所成,奥斯特瓦尔德在该书中提出,人类的独特之处不是社会而是文化或文明,故理应在社会学之外另外建立文化学,他并且把文化学置于科学体系的金字塔顶端,在1915年所作的题为“科学的体系”的一次讲演中,他又提到“很久以前,我就提议把这一正在讨论的领域称之为文明的科学或文化学(kulturology)”,怀特赞同奥斯特瓦尔德的观点,所以提出用“culturology"这个英文单词来做关于文化的科学(the science of culture)的正式学科名称,并在《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1959)一书中对文化学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由上述可见,德语世界的文化科学(kulturwisseschaft)概念和英语世界的文化学(culturology)概念在外延上有如此差异:前者是指与自然科学相对的一切有系统的学问,后者则仅指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故完全可以也应该把文化学当作文化科学领域的一门具体学科来看待。在文化学这门具体的文化科学领域中,诚然也可以开展某种形式的哲学研究,但这种形式的哲学研究,完全可以也应该被当作文化科学领域的哲学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来看待。这也就是说,在文化科学领域的哲学研究之外,不存在抑或根本无须建立另一种意义的文化哲学。换言之,文化哲学概念应该被统一到指称文化科学领域的哲学研究这一意义上来,以免造成与该主题相关的思维混乱和文化哲学领域的学术乱象。
就文化哲学与文化科学的区别来说,文化科学所研究的是与自然现象有根本区别的作为人的本质(人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人文现象及其规律,因而它是属于经验科学范畴,文化哲学所研究的则是人性本身,它视文化科学为认识人性的具体途径,试图为具体文化科学提供认识人性的一般方法,换言之,文化哲学本质上是认识人性的一种方法论。从理论上说,正是基于对文化哲学概念内涵的上述理解,才足有理由将中国哲学发展到阳明心学阶段的心学本质地理解为一种文化哲学,因为这种心学提供了一种把握人性(“良知”)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致良知”;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就是关于把握人性的一种方法论,但它所提供的“致良知”方法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直觉方法。其后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哲学之所以也可以被当作文化哲学来理解,是因为黄氏哲学和顾氏哲学都各自提供了不同于阳明心学“致良知”的独特方法――黄氏哲学以史学作为把握人性(“本心”)的方法,顾氏哲学则以经学作为把握人性(“性与天道”)的方法。至于清代朴学,其“征实之学”并不是直接用于把握人性的方法,而是它为经学和史学所提供的用于解读经史的诠释方法。在其诠释方法归根到底是服务于把握人性的经学和史学的意义上,清代朴学所自我标榜的“实事求是”的“征实之学”也是属于文化哲学范畴。继朴学而起的晚清今文经学,其实和朴学一样也是属于文化哲学范畴,只不过晚清今文经学所提供的诠释方法不再是“征实之法”,而是“阐发微言大义”的方法――一种以文本重构(text reconstruction)为特征的诠释方法。从信息论角度看,文本重构就是信息重构(information reconstruction),它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传递中的信息变换(information conversion),由此当然会产生信息失真(information distortion)的情况。所以,如果是以“求真”的科学(science)标准来加以评价,清代朴学的诠释方法是比较接近于科学而具有一定科学性,晚清今文经学则是远离科学而缺乏科学性;但是反过来,如果是以“求善”的文化科学(kulturwisseschaft)或“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标准来加以评价,清代朴学的诠释方法倒未必适用于文化创造活动,而晚清今文经学的诠释方法倒是更贴近文化创造活动的本性。
自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1918)、创立中国哲学史学科以来,中国哲学界的哲学研究,无论“中”“西”“马”,实际上都不过是运用某种诠释方法或综合运用某些诠释方法来解释各自领域中用文字写成的文本――中哲研究是解释国学中的某些经典文本,西哲研究是解释西学中的某些经典文本,马哲研究是解释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按照笔者在2013年参加中国哲学史年会所发表的论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哲学知性是人类知性的一种形式,无论这种知性在人类知性系统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和发挥怎样的作用,它都是人类本性(人性)内容之一,这是确定无疑的,因而它也无疑是我们自己作为人类成员的类本质的内容之一,在此意义上,哲学史研究不过是从一个方面对自己的类本质进行历史维度的自我反省,以达到对这种自我本性之来龙去脉的自知之明。就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来说,中国哲学史研究也不过是对自己的民族本性进行历史维度的自我反省,以达到对这种自我本性之来龙去脉的自知之明”,现代“中”“西”“马”的诠释性哲学研究与黄宗羲的史学研究、顾炎武的经学研究本质上是同一的,都是属于文化哲学范畴――如果说黄、顾的研究分别是属于史学型文化哲学和经学型文化哲学的话,那么现代“中”“西”“马”的诠释性哲学研究则是属于哲学型文化哲学――以哲学作为把握人性的方法。
就现代西方哲学界而言,文德尔班、狄尔泰等一批德国哲学家所从事的哲学研究固然是属于文化哲学范畴,就是以石里克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所从事的解释“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的科学哲学,实质上也具有了文化哲学特性,这不仅是因为,如果不是将包括其命题在内的自然科学看作仅仅是由一系列通过一定语言(语词、句子)表述出来的概念、命题所构成的既定知识系统,而是把自然科学本质地理解为人类的一种历史活动形式的话,那么“自然科学命题”就无疑可以且应当被纳入“人类历史活动”范畴,从而所谓“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也就同“人类历史活动的总体目的”有内在联系了,而不只是同“自然律”(石里克语)有本质关系,于是,解释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的自然哲学活动,就不仅可以甚至也应当被当作研究人类历史活动总体目的的文化哲学活动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来看待了;而且更是因为,发生在20世纪初的自然哲学的转向,还意味着自然科学领域的哲学研究从原本关注自然事物和揭示自然世界的规律,转移到了关注人文事物(自然科学)和揭示人文世界(科学知识领域)的意义,这样,自然哲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文化哲学的属性,从而使自然哲学具有了同文化哲学开展学术对话的可能性,这种学术对话当然有可能导致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的学术争端或冲突,但同时也有可能在它们互相排斥的学术冲突中逐渐走向互相的学术合流或融合。这也就是说,在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并不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江天骥先生曾从意识哲学到文化哲学的转变角度论及文化哲学所当具有的四个特征:(1)信念定型和经验意义的整体主义观点;(2)主张我们所感知的直接对象并非在心里,而是在外界;(3)主张回到日常的生活世界;(4)属于广泛的实用主义传统的新语言观(维特根斯坦基于对传统语言观的批判的彻底语用学观点)。江先生认为,其中第三、第四个特征是一切严格意义的文化哲学所必须具备的,他强调了文化哲学以生活世界为基地,也就是以文化世界为基地(胡塞尔虽然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其先验现象学却又放弃了生活世界),并认为同一文化世界的居民具有某种相同的意义场,以便主体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交谈或争辩,或者说,同一种生活方式的行动者,必定具有彼此共同预设的确定信念系统,以便相互了解,进行意见交流;同时强调了语言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的意义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实践所决定,即由讲话、交谈的活动所创生,因而语言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以讲话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环境(context)为转移的,他坚决反对把语言看作表达私人心里观念、思想或者表象某些事物的工具,因为这是错误地预设了语言的意义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东西。江先生的这些文化哲学论见,实际上是讲明了从意识哲学(包括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等)到生活哲学(即文化哲学)转变的基本条件。
笔者在18年前所撰《生活论――哲学的未来形态》一文中,曾如此论证过现代哲学向生活论形态的哲学过渡的必然趋势:
在世界哲学典型意义上,通观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实际上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一一存在论、认识论和实践论,这一依次逐步上升的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首先,存在论所致力于探讨的一般与个别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存在,原本是自在地统一于存在的两个方面,只是由于人们认识活动的开展,它们才被自觉地区分开来,并且只是由于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和夸大了感觉或理智的作用,它们才被对立起来。然则,存在之成为问题,实是因认识而起。故当存在问题被研究且不断向纵深推进时,作为引起该问题的原因的认识本身,就必然要被当作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出来加以研究。这就决定了存在论的发展最终必然逻辑地归结到认识论上。
其次,认识论之所以必然进展到实践论,则是由于认识是起因于实践。人们出于实践的要求而不得不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某种形式的社会交往;而语言和意识就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可见,认识原是实践着的人们用以实现其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它不过是实践的产物,是服务于实践的第二性的东西。因此,要使认识问题得到澄清,就不能局限于认识论,而必须扬弃认识论而使之上升到实践论;只有站到实践论的高度,才能认清并正确地揭示出认识过程的本质。
教师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素质的培养,影响着教师上岗后的育人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开放化和高师院校发展的综合化,教师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明治时期,日本就提出了教师持证上岗的规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师资格鉴定合格证书》的实施,使教师教育走向更为规范化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日本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师教育活动赖以开展的主要依托和重要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教师教育的基本前提,日本不断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种类和课程结构的改革,突显出以下特征:
一是课程类型多样化。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经形成了由基础教育科目(普通教育和学科专业课的混合)、共同教育科目(相当于教育专业课)和专修专业科目(类似专业课程)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依据。目前为止,日本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主要由九类构成:(1)有关教育的本质及目标的课程,如教育原理、教育理论、教育基础论、教育哲学等;(2)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学习过程的课程,如教育心理学、发展与学习心理学、教育一青年心理学等;(3)有关学生指导、教育商谈指导的课程,如生活指导论、教育指导论、学生指导一心理辅导等;(4)有关教育方法及技术(包括灵活运用情报机器及教材)的课程,如教育工学、教育媒介论、视听觉教育、学习指导论、教育实践论等;(5)有关学科教育法的课程,此类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学校根据各自学科自行设定;(6)有关教育与社会、制度、经济有关的课程,如教育史、教育法学、社会教育、教育经济学等;(7)有关特别活动的课程,此类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学校自行设定,但要进行课外活动的研究;(8)有关教育实习课程,如教育实践研究、教育设计等;(9)其他课程,主要用于学生选修。如终身学习论、人权教育研究、教师表现法、环境教育、社会教育、教职演习、视听觉教育等。
二是教育类课程比重不断加大。1997年7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通过了《关于面向新时代的教员养成改革策略》咨询报告,加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增设了“与执教学科或教职相关的科目”,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以来,随着日本《部分修改教职员许可法》《关于在与教育有关职员研修中推进活用卫星通信》《积极活用硕士课程的师资培养,推进现职教师的再教育》等政策、条例的颁布,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调整,减少了学科专业课程,加大了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以初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增加幅度最大,由原来的1分增加到31学分,高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分也增加了4学分。教育专业课程的增加,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教师教育的职业特点进一步加强。
三是针对教师未来就业取向的不同,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比较注重教育技能、技巧等教学艺术类课程的比例,培养初中和高中的教师比较关注专业课程以及教育理论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具有全球行动能力的教师,日本教师教育还开设了属于“综合演习”课程。这类课程是基于全球化时代所面J临的地球环境、多元文化、地域纠纷、人类生存等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所设置的课程,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虚拟情景的设置,使学生对国际环境及不同国家的教育现象有所认识,为今后开展相应教育莫定基础。
(二)规范的实践教学环节日本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在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的咨询报告中,曾多次增加教育实习的比重和各类教师资格培训课程的教育实践学分,并明确规定,要取得小学和初中教师的资格证书,必须取得5个教育实习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20%;要获得高中教师资格,则必须取得3个教育实习学分,占课程学分总数的13%。在内容上,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而更重视教师能力的测试、人品的考察、个性的评价,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技能水平的测验,以及处理教材、板书、编写教案、课堂教学等实际教学能力的考核。日本教师教育实践时间一般为15周以上,其中见习时间一般在7周左右,实习时间一般在8周以上;主要采取分散式和连续式两种方式进行。分散式通常安排在学年末,主要进行集中的强化式职业技能训练。连续式一般安排在学期末,依据课程内容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职业能力训练;日本爱知教育大学提出了“四年实习制度”,即由原来的在第三年为期五周的教育实习,改为由第一年为“体验实习”、第二年为“基础实习”、第三年为“教育实习”、第四年为“研究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相应增加了教学实践时间。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日本教师教育机构十分重视与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成立教师教育实训研究组织。高校研究者可以随时深入中小学,及时了解中小学的需要;中小学也能及时得到高校信息或指导,共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评价上,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内容上不仅评价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对学生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上不仅采用考试的办法,还采取观察、座谈、测评等灵活的评价方法;结果是既有数量上的严格评判,又有文字上的定性描述。
(三)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严格、科学的教师资格认证是日本教师教育的又一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教师任职标准。日本《教师许可法》对教师任职学历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者,且要经过国家规定标准的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教师资格。1983年,日本《关于改善教员的培养和许可制度》对教师任职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与高中教师许可证一样,给幼儿园、小学、初中和聋哑校、盲校、养护学校的教师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教师许可证,促进了日本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二是建立了明晰的资格等级制度。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日本的教师许可证分为“普通许可证”和“临时许可证”两种。“普通许可证”又分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三种,每一种又分为一级和二级。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国会总选举中提出“教育改革七条设想”,把教员许可证分为三种,即“标准许可证”、“初级许可证”和“特修许可证”。1989年4月,日本颁布的《教育职员许可证法》中将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划分为三种类型:“专修许可证”、“一种许可证”、“二种许可证”;其中获得“专修许可证”的基础是达到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结业程度,目的在于促使研究生院
结业者任教,并鼓励在职教师进修。“一种许可证”的获得要求是大学本科毕业者;“二种许可证”的获得者要求必须是短期大学毕业者。同时,为实现适应学校教育多样化,新设“特别许可证”,目的在于招聘有社会经验者任教,主要集中于小学音乐、图画、体育和高中电子计算机等课程。一种资格证书则是一种标准资格,二种资格证书的获得者则必须不断提高,方能获得标准资格。这种清晰的资格层级制度,可以遴选出适合某一层级的优秀教师,同时也激励教师向高一层级努力。
二、日本教师教育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重构课程体系,就是对目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革命性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以“老三门”为标签认识教师教育的滞后理念,重新建构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及其运行机制。要以系统的观点,加强教师教育的独立性思考,建议加快确立“教师教育”二级学科的地位,实施重点建设。借鉴日本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实施“宽、精、新、强”的改革应成为目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宽,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宽,加快建立与学科内容密切相通的基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宽厚的专业基础。每个专业的建设要首先明确专业知识的构成体系,厘清其间的内在逻辑、主次关系,依次确立相应的课程和内容。二是综合文化素质课程涉猎要宽,对于理工类的学生要加强社会学、文化学的课程设置,对人文类学生要加强数学、科学学科等相关课程建设,做到文理相通、相容。
精,一是专业主干课程要精选,以构成专业基础的核心内容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去除重复、交叉部分,精简课程门数,精选课程内容;二是对于核心课程、重点内容要做到教师精讲、学生精练,“讲”、“练”结合,把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融会贯通。
新,即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要紧跟时展,要反应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陈旧过时、“正确废话”的内容要予以删除。尤其是教师基本功的练习,在传承传统“三字一话”的基础上,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促进作用。
强,是指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在优化传统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教师职业养成、职场中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及其使命等课程的开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
(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一是调整实践时间。目前我国教师专业技能实践环节时间一般在12学分,占总学分比重不足lO%,且集中在第七或第八学期。由于第七学期学生面临考研、撰写毕业论文,第八学期学生要参加考研复试、就业等学生密切关注的事项,结果使应有的实践时间既得不到保障,也不能使学生安心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专业技能不能切实提高。学习日本的经验,建议进一步增加教师教育实践环节比重,力争使实践环节学分达到总学分的15%左右,约20周。时间分布上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实践环节融入每个学期。
二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做好高校与实践基地的协调与沟通,增强实践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把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教学基础建设,坚决消除“这是实习基地的事情”的偏颇认识,加强投入和沟通,多思考、多运作。不断加大实践基地硬件投入,尤其是微格教室、教学研究室以及相关教学设备、场所的建设,搭建师生交流实践教学体验的空间和平台。
三是完善并落实好实习考评制度。学生教学实践成效考核的主体理应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指导教师、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实践对象、实践学生自身四大主体,而目前只是关注了前两者的评价。实践效果如何,应该由实践对象(实习基地的学生)进行评价,而在实践考核制度上,该主体评价一直处于忽略状态;同样,实习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没有重视起来,学生主体反思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善多元化主体考核机制,加大考核的客观性、规范性,抵制随意性。
(三)修订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一是提高任职教师的学历要求。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值得肯定的是,《教师法》的颁布规范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于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三级教师教育制度向两级教育制度的顺利转变,目前新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已远远高于法律规定。在学历上要求上,《教师法》对教师任职资格的制约作用已经不大;相反,由于较低的门槛,使部分临学历界值的人员占据了较多岗位,造成多数高学历毕业生难以上岗。为此,加快修订教师法,提高教师学历的准入条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