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总结范文

时间:2022-08-02 07:06: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八年级地理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八年级地理总结

篇1

        在专业发展方面,我认真阅读所订的教育书刊《心理世界》和专业书籍《气象学与气候学》,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善于做差生的思想工作,把教书育人中师生的心理共鸣作为自己的追求,力求达到这种教与学的最高境界,主动参与校本研修,发展积极、有新意的见解,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究,参与教学竞赛和展示,教学成绩突出,学生满意率高,得到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

        在教育教学行为方面,我严格遵守教育教学法规,严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从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关心爱护教育对象,不歧视学困生,举止言行大方得体,总是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工作尽职尽责方面,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工作任务,尽管很多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总是想方设法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都有进步。通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最后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好多学生喜欢地理课,喜欢我的地理课堂。

        在工作上的成功与失败方面,我觉得我的成功之处就是和同事和学生相处融洽,合作愉快,我的工作得到了邻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失败之处就是没有,仅仅发表了几篇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是很不够的,以后要多把自己的教学心德体会,教研出去。

        在与人合作方面,我自己觉得做得很好,以后还要虚心学习他人处事的方法,不断完善自己。

        在出勤和遵守劳纪律方面,我坚持做到了有事先请假,不迟到早退,及时到岗到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认真学习广播操,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研修和读书活动。

 

下期努力方向

 1,   加强专业学习,多撰写专业论文,力争有高质量的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

2,   加强校本研修,多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把地理教学做的更好。

3,   加大辅困力度,努力提高会考合格率。

4,   思想上,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思想觉悟,不断完善自己。

5,   向他人学习,要学人之长补已之短。

篇2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大部分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篇3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大部分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

,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处

篇4

凡事依计划而行,学期初我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规范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组内工作扎实开展。

二、坚持听课,抓好教研

每周一下午坚持听课,并开好教研会,认真听、评课,集思广益,集大家之所长,打造精品课程,以教研促上课。每周一周三上午第一节组内认真备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备好各种课型,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尽可能备到。此外,我们组只要有问题会随时进行教研,努力将问题解决。

三、根据进度,坚持考试

根据教学实际,我会适时地出试卷考查学生。经常看资料,找一些好的题目印成试卷让学生做,各班考完后,再咨询一下情况,横向比较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篇5

八年级地理会考范围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涉及知识点较多。由于地理学科课时少、任务重,地理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突出复习重点,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有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复习中,教师要对重点知识多加复习,对不考知识大胆舍弃。

二、立足教材,提取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每年的地理会考试题都是紧扣课本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这些知识点比较分散,学生普遍感觉无章可循,无从下手,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以课本为主,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整合,提取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八年级学生因知识水平有限,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复习,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宝贵的复习时间,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培养用图能力,突破复习瓶颈

在“无图不成题”的考试理念下,如果学生没有读图意识,脱离地理图像进行学习,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由于学生不注重培养阅读地理图像的习惯,因而缺乏从地理图像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无法利用地理图像解决地理问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使用地理图像,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读图指导与读图训练。

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落实到相关地图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复习“中国的地理差异”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中描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并注明界线的组成、界线的划分依据、区域的主要差异和特征等信息。

四、讲、练、补相结合,提高复习质量

讲是指教师要根据课标、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做到重点突出,并将所讲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白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练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掌握解题的技巧,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只有通过学生的练习,才能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精选典型性和启发性较强的试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力争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补是在练的基础上进行的评析与补充,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再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讲与练,弥补学生的不足,消除学生的知识盲点,突破知识难点。

五、增进沟通与交流,提高复习动力

八年级学生既没有七年级学生刚入学的那种新鲜感和认真劲,也没有九年级学生升学的那种紧迫性和压力感,他们正处于初中阶段的转折期,其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都亟须进一步培养。

首先,教师要开展思想动员工作,通过开年级会、班会、家长会,使家长、学生重视会考。

篇6

二、工作思路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2、七年级、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研讨工作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3、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指导教师领会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探索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4、高三复习工作的研讨

    对高三复习工作加强策略指导,为总结推广先进复习经验,提高高三复习整体质量,本学期将在固镇二中举行2011年地理学科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通知另发)

四、教学进度

年  级

期末教学进度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

八年级下册

高  一

必修二

高  二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含地球运动、大气等自然地理基础)

注:如组织质量监测,将按照此进度进行。

五、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教研活动安排一览表

周次

日期

教研活动计划内容

参加教师

活动地点

召集人

2.21

学期教研工作

教研组长

市教科所

吴岱峰

2.28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教材分析

高二教师

市教科所

吴岱峰

3.6

2011年高考复习研讨会

高三教师

固镇二中

孟庆纪

王  玲

3.13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七年级单元备课  乡土地理教学

初中教师

蚌埠五中

沈  红

3.20

高二年级地理教学研讨课

——环境保护

高二教师

蚌埠二中

叶国萍

3.27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

1.课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观摩

2.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介绍

市35岁以下

青年教师

蚌埠实验

中  学

吴岱峰

匡昌林

4.3

高考专题复习教学研讨课

——气候专题

高三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三中

曹  斌

4.10

XX届省高中地理学业考试

复习研讨

高二教师

教研组长

蚌埠九中

吴岱峰

叶  峰

十一

4.24

高一年级地理教学研讨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研讨课

高一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铁中

韦  军

十二

5.8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1.八年级教学单元备课

2.学业考试复习专题

初中教师

蚌埠六中

汪翠华

十三

5.15

高考命题趋势专题研讨

(要求:以校为单位准备近年高考试题分析材料、原创试题一题)

高三教师

蚌埠一中

贺广明

六、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周四上午8:20—11:00  

要求:请各位教师准时参加。认真准备,积极研讨,共同提高。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1年2月15日

篇7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其综合素质的发展。随着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在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认识到,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就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共同创新,切实促使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多维度、多元化、高效度创新。

1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

1.1 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而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从关注“我们怎么教”,到关注“学生怎么学”的转变,杜绝“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强化与学生的情感共同、共同体验与共同分享,促使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健康发展。

1.2 交流促进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强化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互动与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看法和体会,促使初中地理课堂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和谐的课堂交流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3 整合促进发展

地理是一门趣味性、启发性、创新性很强的科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材也逐渐变得更具开放性和启发性,这要求教师转变以往“教教材”的理念,转而采取“用教材教”的做法,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发掘教学资源,并创造性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不再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而是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发展。

2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程序

八年级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应对课堂教学程序进行改革,构建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程序。现结合八年级教学实践对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程序进行阐述:

2.1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引入

初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基于问题的课堂导入深受学生的欢迎,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显著的效果。例如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的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三节《民族》一课中,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你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等等,同学们积极思考和发言,对我国民族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了成功的课堂引入。

除了直接提问以外,教师还可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适当的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再由情境导出问题和导入课堂教学。例如,同样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其第二节《人口》教学中,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众多市民排队购物、上车、就医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想象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能够体现我国人口众多的场景,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国目前有多少人口”、“生活中哪些场合常常出现人群拥挤的情况”、“我们接触到的哪些情境能够反映出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等等,同学们通过回想生活中的情境深切地体会到我国人口众多的事实,从而对关于我国人口的相关问题产生兴趣。

2.2 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为主的课堂学习

以往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在备课过程中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每一个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甚至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学生的质疑、争论等进行预设,导致教学过程中对课堂过分控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被完全调动起来。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应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为学生学习的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学习、如何获取和掌握知识。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应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作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方面,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而由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程度不同,对地理知识的获取、分析和探究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自主探究学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是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同时为了向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广泛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将其作为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例如,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搜集关于我国森林资源、水和水能资源、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出来,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事实,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矛盾,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再由教师对其自主探究结果进行评价。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受知识面、思维深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往往是片面的、不完善的,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思维量,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将自主探究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如上一个例子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再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将小组成员的探索结果和学习心得进行简短的阐述。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而接触到了更多知识,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2.3 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与总结

学生将探讨出来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肯定,是对其今后学习的有效激励另一方面也使其将知识的结构予以合理的构建,将具体的知识整合到相应的知识体系中,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价值进行体验,并将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要实现有效的评价与总结,不但要对每堂课的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更要分章节、分阶段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在激励学生不断学习、自主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清理论知识框架,为其复习知识、预习新课和开展课外学习、自主探究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

八年级地理课程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其内容均为中国地理,上册涉及疆域、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问题,下册涉及地理差异、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以及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前景与对策等相关问题,可见每册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对此,教师应强化对阶段学习成果的归纳、总结和评价,例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后,教师可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分布特点与我国地形与地势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一问题既考查到了学生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察到了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规律的掌握情况,将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使其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教师可借此机会,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同学们对这两章课程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学习地理课程的自信心,评价环节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避免过分批评学生。

3 总结:综上所述,要做好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工作,就要结合教学实际对采取多维度的教学创新模式,不但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程序,更要积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闫长存.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2,2(11):81-82

[2] 吴国林.提高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效益的实践与思考[J].文理导航.2012(34):95

[3] 张品清.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1):83

篇8

藏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特殊的地方文化背景,为本地区的生物学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开发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适当充实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另外,由于中考的原因,生物被认为是一门小学科不被重视,利用藏区生物课程资源使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解藏区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笔者就所在学校对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一、学生方面

1.对生物学的学习态度和所在班级的课堂气氛。七八年级学生都比较喜欢生物课,七年级占85%,八年级占66.67%。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这与目前合作市的考试制度有关,目前合作市的初中毕业考试科目中不包含生物这门学科,由于升学压力,学生、家长甚至学校最关心的是毕业会考的成绩,所以部分学生越来越不重视生物学习。

2.对学习素材的认识。超过8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素材对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更有帮助。所以开发与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在生物教学中发挥本地生物资源的优势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对利用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态度。超过8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生物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并且80%的七年级学生、86.67%的八年级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生物学知识。由于八年级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多一些,认识也更深,所以86.67%的八年级学生认为,生物学知识对自己的未来和生活更有用。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认为,合作市的本土资源很有特色,当老师在教学中列举了本地区的一些自然资源、生活现象时会觉得更有兴趣,并且增进了对自己家乡的了解。七年级80%、八年级86.67%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渗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并且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学生对开发和利用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态度是比较认可的。

4.对教师使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反馈。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本地资源为例介绍教材中相关内容的频率不高,而只有25%的七年级学生和16.67%的八年级学生会经常尝试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生物有关的问题。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所以,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当务之急,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5.对本地特色资源的了解程度。卧奶是合作市的一种特色美食,大多数学生都了解卧奶的制作,八年级有46.67%的学生自己家里制作过卧奶,并且有36.67%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卧奶的制作过程和生物知识联系比较密切。所以学生对本地特色资源了解比较多,有利于开发和利用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普遍使用的课程资源是教材、教参和教辅材料,因为适用于考试。学校实验室和网络资源的使用也比较多,因为前者学生比较感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后者则比较方便实用,有利于教师查阅资料。

2.教师对本地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较多的是本地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并且主要用于实验教学当中,但是本校一线的生物学教师中外地人占了半数,对本地生物课程资源了解相对较少。

3.教师对生物课程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狭义的课程资源概念上。对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一定的意识,但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工作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深入学习和开发,更愿意去利用现成的资源。

三、分析与结论

1.学生对本地生物课程资源比较熟悉,更希望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本地生物课程资源;教师也普遍认为在课堂中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初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对口率比较低,虽然初中生物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很长时间,但目前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

3.初中生物学年轻教师居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有限,加之老师的工作压力大,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4.合作市目前的初中考试制度对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影响。目前,合作市的初中毕业考试中没有生物这门课程,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关于生物学科方面的也很少,所以学生及家长对生物学科不够重视。

总之,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使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而且通过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加学生对本门学科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生物学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篇9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和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学校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学校线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班、各教师线上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召开工作会,明确在线教育工作总要求是“真实干,干有效,追高效”;直播教学中,定期召开班级视频会,对直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完善,力争落实一班一策。

2、教导处筹备

(1)平台培训:组织关于教师使用钉钉平台的全员培训,同时不定期指导教师们在使用“钉钉”平台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做到直播教学“人人懂,人人通”;

(2)教学部署:借鉴省市课程安排,结合学校学生实情,为保障线上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安排出以周为单位的学校课程,由本校教师利用“钉钉”平台,采取直播方式对全校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具体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各5节,学科课程共计15节;八年级语文、数学各6节,英语5节,物理3节,学校课程共计20节;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各6节,物理5节,化学4节,道法3节,学校课程共计30节,其余时间按省市安排课程推送。

(3)教学计划:要求线上教育教师在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添加“在线教育工作计划”模块,明确在线教学内容、要求、目标以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等,保障线上直播教学的有效进行。

3、政教处筹备

结合学校“党日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干部,开展3次大走访,摸排出全校只能通过电视观看的人数:七年级5人(七1:1人,七2:2人,七3:2人),八年级14人(八1:9人,八2:人,八3:2人),九年级2人(九3:2人),共计21人。对无电视、无手机的同学,通过学校积极上报,区教育和体育局协调解决了两台平板电脑,并帮助解决了网络问题,两位同学均能准时、准点开展线上学习。保证了学校学生接受线上教育达到100%,保障了学校线上教育的全覆盖。

4、后勤处

主要做好教材教辅的发放,组织24人次(干部、党员、班主任),分4次部署,分村组、分散时段将教材教辅全部送至学生或学生家长手中,保障了“停教不停学‘停课不停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后勤处牵头,组织干部和教师志愿者,在3月8日前按照“分散设点+不定时间+分批联系”的方式将教材送至全校学生手中,为学生接受线上教育提供学习资源保障。

二、在线教育工作推进措施

1、备课、上课、作业:要求在线教学教师借助“导学案”备好在线教学直播课,并根据学校学科教学课程安排表准时、准定推进在线教学直播工作。同时,教导处组织人员,收集在线教师的备课107课时,直播教学视频117课、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阅若干,并督促、考核评价,纳入学校当月月考核,确保学校在线教学的实效性。

2、班级课

教导处组织了每周1次的班队课,对班级“停教不停学,停课不停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查漏补缺,保证活动的真实有效。

3、充分利用和整合对应的优质教育资源,收集相应的课件和学习材料(电子版),推送给教师参考和学生学习使用,截止目前,已推送省平台学科课程视频13节,市学科课程视频8节,区学科课程视频18节;涉及初中全学科课程,有教学视频、有微课、有教案。保障全体教师线上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推送情况如下:

(1)八年级物理老师推送了省平台《初中物理学法指导》;(2)九年级数学老师通过QQ推送了《中考数学总复习笔记》,《初三数学礼包课资料》,《初中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3) 七八年级下册地理微课—回笼中学裴亚芬(4)大安区初中英语线上教学视频;(5)大安区美术学科7-9年级及高中微课视频资料; (6)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 (7) 九年级化学微课等

篇10

此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电脑、网络的普及也让很多学生从小就接触互联网络,信息量巨大的互联网使学生所认识、接触的信息量增大,并且可以观察到很多从主流媒体观察不到的很多细节:包括社会问题、科学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等。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逐渐普及,对于更多新鲜事物的认识和传统事物的质疑,也使教师的形象从学生心目中的神坛上拉了下来。

那么,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期望,教师如何合理地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则变得非常关键。现在的学生都有不同的鲜明性格,在班级教学中和日常的接触中都可以感受到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和独特性。在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尝试着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对待学生,虽然也严厉要求过,想拉开师与生之间的距离,保持教师的权威与不可撼动的地位,但事实上对于初中生来说,七、八年级对这种师生关系的反映是截然相反的: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刚转换到一个陌生的场景,在面对一位严肃教师的时候,还会表现出老实、胆小的性格,偶尔会有几个敢于表现自己“特性”的学生,但简单的进行批评和管教就会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情况就有很大的反差,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初中生活,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教师再对八年级学生施以重压,很快就会得到学生逆反的情绪。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那么也会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很讨厌”、“很能装”。那么,你越强调自己地位的特殊性,你也就越容易遭到学生的反感,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恶化,甚至是决裂。

同时,我也在实验另外一种师生关系,我尝试着将教师的地位放低,放到几乎和学生地位平行的位置,不再用“不可撼动”、“权威”的态度去与学生交流、互动,在课堂上让学生全面发挥自己的特性,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对此,七、八年级学生的反映依然有所不同: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这样一位“和蔼的”教师还是很欢迎的,课堂教学气氛非常好,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回答问题,但不足就是这样的“散养式”教学方式不容易形成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程度不够,基础知识落实不扎实,导致学生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然而,对于八年级来说,则是有较好表现的,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教师的态度可以感受到教师没有“架子”,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同时独立性格明显的八年级学生也会在日常的接触中将老师作为朋友,加深师生情感,并且可以将这种对教师的私人感情转化为课堂上对教师的支持,尤其是那些特别有个性的学生,会因为这样的一层特殊关系,会向其他学生发起号召,并尤为突出地支持教师的工作。

篇11

讨论活动是各版本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出现得比较多的活动类型,主要以开放性热点话题为讨论主题。讨论活动的开展一般要经过问题情境设置、自由讨论、表达见解和总结评价这四个步骤。现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30页的讨论活动“说一说开发和保护山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例,具体说明应如何开展讨论活动。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讨论主题。所谓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着手,设置具有启发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来创设,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创设,也可以利用古诗词等途径来创设。对于这个讨论活动,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有关山区自然景观、自然资源、山区的开发利用以及山区的地质灾害等影像资料。通过观看这些影像资料,促使学生思考山区的地形特点、其地形特点对开发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若对山区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引发的地质灾害等等问题。然后,引出要讨论的主题。其次,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自由讨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控制适当的讨论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时间过长会导致课堂教学松懈,影响课堂纪律,时间过短会导致讨论流于形式,教师应依据课堂讨论具体情况来控制好讨论时间。再次,在班级内发表见解。发言可以以个人的名义,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也可以是以小组的名义,选派小组的代表来表达小组成员共同的观点和态度。此时,教师不必马上做出评判,而只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同时,也应要求学生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在发言结束后,让学生对他人的见解进行评论,鼓励学生质疑。若出现相互对立的观点,还可进行辩论。通过相互的讨论、评论,甚至是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一方面,教师要对讨论题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于学生没有考虑到的方面进行及时的补充。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讨论中思维活跃或想出好点子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读图、绘图活动

“读图”是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设计最多的活动就是读图,主要是读图描述和读图分析。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包括地图(行政图、地形图、水系图、资源图、人口图、区域综合图等)、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地理示意图和遥感图像等等。读图既是为了理解所学地理知识,训练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也是为了使学生逐步增长阅读、填绘、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从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在观察地理图像时,会更多地注重图像中的个别细节,而较少注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在指导初中学生读图时,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加强地图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对图像地理意义的认识,克服“杂乱、没有重点”的读图倾向。

三、调查活动

调查活动的实践性较强,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或者参观访问等方式积累材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调查家乡的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家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对家乡的水资源利用,提出节水的建议和措施;调查你的家庭用水情况;上海初中地理新教材六年级第一册中的调查居住地附近的景观10年来的变化;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调查家乡是否有水污染情况,调查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治污的对策等。

调查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野外观察能力、资料收集与分析加工能力,初步的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关心家乡自然、人文环境等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动手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活动包括实验、演示、制作、观测、测量等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其中,实验、演示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探索自然现象的奥秘,体验学习的过程,满足探究的欲望。而制作、观测、测量等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要想顺利开展这些活动,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统筹安排,为学生提供好各种条件,根据教学计划灵活地实施这些活动。

篇12

年级

八年级

教学形式

探究新授课

教师

单位

课题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

2、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选材: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

学习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八年级上册中国综合地理和本册分区地理第六章、第七章,本节内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延伸和巩固章节,为区域地理其他单元的学习方法提供了模块对比,奠定了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地图,说出西北地区的界线、范围;运用图表资料,

能概括西北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湖、植被)

2、过程与方法:了解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特殊性,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观念;培养“尊重自然,人地和谐”的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

确立依据:以往地理中考目标和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难点: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因素

突破难点的措施: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结合前面所学中国区域地理知识。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本册所有内容为八年级上册的延伸和细化,所以学习基础牢固,学习兴趣积极主动。

2、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探究欲望较强,从图片和视频中挖掘信息的能力较强。

3、活动经验: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也养成了合作交流的的习惯.

4、存在的问题: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度不够,日常教学中虽有小组合作交流,但大多数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真正的人地观

教法学法

1、教法:按照学科特性和本节内容结构,教师主要采取设问追问和引导启发的教学方法。

2、学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读图观察。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 入

预设1 分钟左右

西北地区的情景影集导入,让学生翻阅影集及听取歌曲的同时发掘影集中的地理景观描写我国那个地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学生结合多媒体观看,并从词中体会挖掘隐含的地理知识。

影集配歌曲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同时能消除课前的困倦。

旅前准备(新授课)

预设7-8分钟

旅前准备(新授课)

旅途见闻

(互助探究,突破难点)

5-6分钟

2-3分钟

2-3分钟

预设6-7分钟

一、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多媒体展示中国区域图和西北地区图

1、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从上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引导学生读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图,描述西北地区的界线范围。

3、引导学生描述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和地形区名称及其分布

(通过课本73页8.3图),请在图中找出并在导读单上标注出来

4.“三山夹两盆”

二、气候特征

承转:结合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景观,我们去探究其气候特点。

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结合北方、南方地区的学习,读图用两个字总结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师总结点拨:西北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干燥。

设置合作探究一:

为什么王之涣的词中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的谁?

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展开合作讨论,教师及时点拨。

展示我国谷歌地图中的西北地区地形图和夏季风活动路线,及时纠正补充学生的知识误区。

合作探究二:

展示西北新疆的瓜果蔬菜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甜”、“红”

与我们家乡中宁的枸杞和硒砂瓜的成因有无关联?教会学生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合作研究三:

展示西北地区不同位置景观图,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从东向西景观依次呈现草原-荒漠-沙漠的原因。

合作探究四:

结合西北地区气候特征,解答为什么西北地区还有河与树,它们的补给来源是什么?为后面的农业奠定基础。

三、农业

1、农业类型

教师根据学生对前面地形和气候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

出示西北地区农作物类型图引出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教师总结: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灌溉农业:黄河水灌溉和绿洲农业

2、农业发展的条件

学生结合课前下发的导学单和多媒体展示图片,自主完成,总结得出西北地区:

界线: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

范围:包括新疆、,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

地形特征: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利用新疆“疆”字右半部分,按照顺序记忆三山夹两盆

学生结合前面北方、南方地区的学习方法,结合中国气候类型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西北地区气候的预习,快速完成导读单。

气候特征:干旱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

学生及时在课本和笔记本上做好补充和标注

学生四人为一组,结合教师引导,对比课本插图或地理图册,找到几大地形区,通过读图合作探究。

西北地区身居内陆,远离海洋,受高大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等。

“春风”指夏季风。

学生自主学习,对照多媒体展示的土壤图片,了解其特性和分布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对比其他地区的农作物类型,完成本环节的学习,并填充导学单。

学生补充记忆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及其分布

合作探究五:

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和限制条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及遇题勤翻地图的习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锻炼学生运用导学单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结合希沃5,学生自主展示部分地形区和景观,利于掌握解记。

教师引导完成,帮助学生巩固加强

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地理学科“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这一学科素养

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回答,最后教师利用幻灯片将这个活动题设计成图文资料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再提高,加深学生的记忆。

落实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落实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素养。

以谚语和图片形式,

图文结合,教师解释,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对比学习,简易有效,

提升学生知识储备,教于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归纳总结

游戏

3-4分钟

教师设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还有哪些困惑?

教师引导学生分男女两组进行游戏对抗,用游戏答案完成本节小结

1.西北地区的范围、位置、界限.

2西北地区的作物类型是什么.

3.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在这环节里,我将时间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完成游戏,并互相评价对方的表现,达到共同提高。

巩固提高(真题检测)

2-3分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诗词所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右图谜底所指的动物,其所在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

A.冷湿 B.湿热

C.高寒D.干旱

(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以下开发与保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A.合理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种植业

C.适度发展旅游业

D.防治土地荒漠化

(4)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水资源 B.地形

C.交通线D.海陆位置

学生根据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自主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集体作答或举手回答

师生共同提升

巩固新知

作业布 置

(一)巩固性作业:

必做题:地理填充图册P30-34

(二)预习性作业:

结合本节学习方法,同学们规划下学期暑假“坐上火车去拉萨”,预习青藏地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