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2-10-03 15:39: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最美家庭汇报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最美家庭汇报材料

篇1

为响应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要求,根据市妇联、市文明办联合开展《关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通知》永妇综[2015]1号文件精神,忠义社区妇联结合社区实际对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迅速谋划部署。通过社区妇联与辖区共建单位各妇联联合在辖区全面启动开展寻找以慈母、贤妻、孝女为评价标准的最美家庭活动,引领广大家庭积极投身到建设和忠义的热潮中。

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分宣传动员、推荐评选、总结表彰三个阶段进行,在社区范围内符合评选标准的家庭中优中推优、层层选拔、评选出最美家庭统一上报,树立典范,营造和谐氛围。

具体做法如下:

一、切实抓好活动开展

根据自治区妇联等相关单位《关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通知》(藏妇字[2015]29号)文件要求,一是建立评选机制,我会联合地委宣传部、地区文明办、地区网信办、地直机关工委、地区广电局、地区强基办等部门成立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领导小组,我会党组副书记、主席雷泽蓉任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活动各项工作,同时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开展好我地区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二是严格评选标准,我地区领导小组及时召开成员碰头会,按照最美家庭评选的尊老爱幼、家庭和谐,爱国守法、民族团结,勤劳致富、爱岗敬业,遵守道德、热心公益,勤俭持家、保护环境总要求,并结合我地区工作实际,制定符合我地区最美家庭评选的标准,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下发至各县、各单位。三是抓好材料收集,各项前提准备工作扎实有序进行,领导小组办公室派专人负责推荐家庭推荐材料的收集工作,并统一格式要求进行归档,对格式不合格的推荐材料,返还推荐家庭重新撰写,确保材料齐全、合格。

二、扎实抓好活动宣传

寻找最美家庭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好方式,要动员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此项活动中,积极寻找和发现身边的最美家庭,有助于在群众中树立典范,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社会。加大力度搞活动宣传是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一是召开全地区寻找最美家庭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邀请地区分管领导、地(中、区)中单位妇委会代表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会,同时在各县设立分会场,共有200多人参加此次会议,把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宣传进一步的扩大到整个地区。二是通过现代网络媒体,通过发微博、在微信上发朋友圈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社会广大人士对最美家庭的认识,同时通过电视报道对我地区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认知最美家庭的内涵,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三、开展活动取得成效

一是通过此次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地区广大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我地区广大群众崇尚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进一步提高,对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我地区共收到推荐材料80余份,材料事迹涉及范围广大,涵盖了党政机关家庭、部队家庭、企事业家庭各农牧民家庭等,经过领导小组的认真审核,向自治区上报事迹材料共计55份,占总推荐材料的67.9%。三是积极响应自治区妇联的通知要求,我会下发转发通知,要求各县、各单位妇委会组织公众参与全国最美家庭投票活动,此次网络投票参与妇联组织共74个,参与投票人数1000余人次。

四、认真做好后续工作

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不只是为了寻找先进典型家庭事迹,而是在全社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家庭和谐、夫妻和睦。构建一个美好的家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此,认真做好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后续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后续宣传活动,通过发简报,在网络上宣传最美家庭核心内容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二是做好推荐家庭的后续跟进工作,整理好推荐材料,定期对推荐家庭的现阶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督促他们进一步搞好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等。三是等到自治区表彰结果出来,把获奖的家庭作为模范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2016社区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总结二

为进一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广大妇女群众,自三月份以来,地区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作用,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现将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1、组织领导。成立由社区妇联、共建单位负责人、各小区业委会成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活动由社区妇联牵头辖区各共建单位妇联配合,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与家庭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安排部署,全力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有效开展。

篇2

以漕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下设“学习之家”基地,位于党员活动室;“农业科普”基地,位于山脚下自然村,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全民健身”基地,位于井头足球场;“文化服务”基地,位于井头自然村;“助学支教”基地,位于漕塘小学。以“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为形式,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队伍,既有自上而下的统筹,又有自下而上的参与,激活老百姓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共组建9支志愿服务队,梳理九大志愿服务项目58项具体活动内容,目前已完成50余项。实现村委中心工作与文明实践工作同步推进,同频共振。

一、通过“三个渠道”,掌握群众需求

通过以下渠道“开门询单”,精准掌握群众需求。一是将“四议两公开”中的村民议事纳入“需求库”,创新百姓议单工作方法。二是通过党员大会,积极征求全体党员的各方面需求和工作意见。三是上门寻访,实践站工作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到群众家中询问;或有其他工作需要,上门与群众交流时,都会询问村民有什么需求作为一项规定动作,进行认真寻访。

二、凝聚群众,引导群众

一方面,村委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建设活动,召开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工作会议,组建新时代志愿者文明宣传服务队,全面开展好面向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另一方面,动员和激励村民朋友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中,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青春热血我奉献”、文明家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此外做到了活动有宣传、有报道,形成宣传引导作用,其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第一书记暖心助学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童心温暖相伴,徜徉阅读时光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畅谈奔小康、助推双胜利”等为题的活动在网上均有报道。

三、调动力量,整合资源

篇3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从网民年龄结构来看,10岁以下的儿童群体占比有所增长,而且还在继续向这个年龄群体渗透。可以说,绝大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已具备新媒体阅读的终端,“互联网+阅读”的时代已经到来。

学校通过建立未来图书室,使用交互式电子阅读机,改变了传统阅读模式对阅读材料的限制,让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APP推荐阅读内容,推送电子书籍,让教师推荐落地生根;自主借阅系统将传统阅读和电子阅读相融合,彻底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

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阅读考级”中的第一种课型――“淘精读美”,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推荐书目。就二年级学生来说,在他们开始独立阅读时,父母依然要给他们讲故事。这时,所讲的故事已从一年级画面多彩、故事简单的绘本转换成情节跌宕起伏、线索众多、篇幅较长的书本。与此同时,给孩子提供图画书以及和他们现实或精神生活贴近、篇幅较短的文字书,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对此,学校二年级组将《西游记(彩图注音版)》推荐为必读书目,以《西顿动物记》“小牛顿系列”为主要选读书目进行阅读考级。给学生推荐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后,如何监督与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呢?学校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超星移动图书馆等APP将电子书推送到家长端,或分享到QQ群,使家长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书籍信息,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的搭配阅读。由于信息的共享通道顺畅,这种多元互动的阅读方式便开启了学生的大阅读时代。

二、“互联网+”丰富阅读体验

“互联网+”为阅读提供了更丰富的体验。传统阅读体验是面对纸质书本的静态阅读模式,尽管之后部分书籍加入了声音元素,但是其本质还是单一的;电子阅读产品将静态阅读转向动态阅读,为提高阅读兴趣、感受阅读快乐开启了新的模式。与此同时,“互联网+阅读”很便捷,学生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如利用上学途中、午睡前的时间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的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阅读者还可以选择个性化阅读。

在自主阅读系统中,动画、声音预报阅读内容的融合,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困惑,能让阅读内容以更多的形式展现出来。多种形态的信息相互融合的阅读体验使学生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手能触摸到的、身体能感应到的形态都可以融入到多维度的传达方式里,充分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图文阅读、音频阅读、视频阅读、多媒体互动也改变了传统阅读中的单线形态,促进了阅读感悟的多样性。

笔者所在学校的“乐品思美”课型重在交流汇报,以交互式阅读通道的建立,让交流汇报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班级的固定空间。学生、家长可以随时利用终端将阅读感悟和成果进行分享。通过互联网,让交流汇报方式多样化,同时解决了传统交流汇报方式中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可使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三、“互联网+”优化阅读评价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在教科局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动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新型学科走进了岑巩县的各中小学。局领导的紧密筹划与精心安排,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计划得以有效开展。现将具体工作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建于1945年,学校占地面积1157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1680人,教职工65人,学校场地和老师都存在严重不足。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2018年9月16日,我有幸成为了赴浙江省建德市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团队中的一员,在建德市的那片热土上,我们参观了建德市较有代表性的小学、初中、高中,也欣赏到了三个学段三位老师的课堂风采,每一天的见闻、第一次的讲座,每堂课的精彩、每个辅导站的设计……都开拓了我的视野、刷新了我的认知、震撼着我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那颗心理健康教育的种子已悄然播种在我的心里。短短五天的学习,让我有一种热恋的冲动。回到学校后的第一个星期,我以一堂讲座的形式将我五天的收获与感悟分享给了学校所有老师,同时我也照葫芦画瓢地尝试着给我班学生上了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

2019年2月,在教科局与深圳狮子会的联合筹备下,聘请了深圳幸福家专家团队为我县一百多名心理健康预备教师开展了为期7天的《心理护理种子师资》培训。次此我校有4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目前我校的心理健康团辅课主要由这4名老师承担。

2019年春季学期,我校以两周一节课的形式正式开设了心理健康团辅课。由春节期间培训的4位老师承担1-5年级的团辅课,六年级的团辅课由各班主任承担。今年3月,我在反复学习钟志农老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后,在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心理健康团辅课的培训,主题为《德育+心育=最美相遇》,让老师们多了解一点德育与心育的一样与不一样。4月份钱月清老师的到来,更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她来到学校亲临课堂为我们指导,她那由浅入深、娓娓道来、深入学生内心的团辅课,她那精辟的心理健康讲座让我们更加清淅地认识到德育课与心育课的本质区别。学校领导为了让我校心育工作能更好的开展,在钱老师的培训上,我校共派出了10名老师参加学习。

我们岑巩县小学第一片区为了让心理健康团辅课能按计划、有影响、高质量地开展,特地在4月份组织了以心理健康团辅课为主的片区教研活动,五个学校分别派出1名老师上心理健康团辅课,五堂课都精彩纷呈,从习惯了的德育课巧妙地过渡到了心育历程,在视觉、听觉与心灵的全新感悟下,我们在心育这条路上又步入了新的进程。另外,本学期我应“陈守菊州级名班主任师工作室”的邀请,上了三堂心理健康团辅示范课,分别辐射到三穗县、镇远县、天柱县。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我校学生多、班级多,但学校场地太小,为了腾出教室,学校已经没有任何功能室了,甚至连老师的办公室也是挤了又挤,而且下学期面临着两个班没有教室上课。因此,我们没有专门的团辅室,也没有心理辅导站相应的任何配套场地与设施。

2.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没有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担任团辅课的老师都还上有一门主科,她们都是非心理健康专业的。因此,学校严重缺乏具有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的老师。

四、下一步的打算和建议

1.完善制度,确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2.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提高其心理辅导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