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07 22:1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交互式电子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交互式电子论文

篇1

2交互式电子教学模式

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其相应的产物,交互式电子白板便是现在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英语课堂教学也即将翻过多媒体演示教学这一页,而迎来新的一页——交互式电子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传承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更有效地解决了它们存在的弊端,给有限的课堂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平台,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从讲台下走到了讲台上,化静为动,师生关系也由以前的“一厢情愿”变成了现在的“两心相悦”。电子白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真实、更生动的英语学习情境,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率。下面,笔者就根据所任教的初中英语学科,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些体会。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事实证明,有了新的技术,并不一定要抛弃旧的,以前深入学习研究、精心制作的PPT课件依然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PPT课件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来放映,借助于白板的交互功能,原来的课件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实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可以使用PPT课件,而且能使用多种媒体为课堂服务,如音频播放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等,避免了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资源库中会有大量可供教师使用的素材,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调用,节省了寻找材料的时间。如在学习英文的26个字母时,笔者就当堂从资源库中拖出26个字母的卡通图片,并且带有书写笔顺。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还激发了他们学习字母的兴趣。以前每届初一年级的教师总是抱着把长尺子进出教室,提前在黑板上划满四线格。现在资源库中为教师准备了丰富的背景图片,其中就有英语教学常用的四线格。在学生初涉英语的初一上学期,笔者一直使用白板中的四线格进行板书,以规范学生的书写。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新技术设备的使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起了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渴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经历。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现了现代科技的奇妙,教师的手指或电子笔在屏幕上轻轻一触,便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此,学生便盼望着每一节英语课的到来。学生由惧怕、讨厌英语发展到了盼着上英语,电子白板可谓是功不可没!节省了备课时间,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制作PPT课件时,为了能使答案在必要的时候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往往要提前把答案融入到课件中,还要把答案逐一自定义上动画,设计好出现的顺序。因为英语的答案过于零碎,这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备课时间,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后,教师无需提前预设答案,只需要学生在白板上直接书写,再通过讨论修正错误答案、保留正确答案即可,这比多媒体演示教学更直观、形象。学生也会在无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或添加或删除在使用PowerPoint进行备课时,即使再有经验的教师也不能准确预设学生给出的答案,更不能轻松解决课堂中突发性的问题。这时多媒体演示教学就显得生硬而又苍白无力了,教与学明显脱节。教师备课备得再详细、再科学、再有层次,也不能说明是一堂成功的优质课,真正的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师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或突发性问题及时修改思路,以便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交互式电子白板恰好可以使教师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或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交互性活动,将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或增减,既可以适时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还可以当堂体现教师的二次备课,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所不能及的。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工具,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1)利用拖拽工具增强英语课堂的交互性。

白板中的拖拽工具可以对选中的图片或单词进行位置的随意移动,而且便于操作,操作起来既简单又直观。这一工具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例如,七年级上册Unit4“Where’smyschoolbag?”主要谈论物品的位置。需要先学习一些有关家具的单词,笔者便通过学生读出单词,一名学生在白板前拖拽相应的家具到自己满意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摆放家具,布置房间。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把相应的物品(如books、ring、key等)进行摆放,一边摆放,一边介绍物品的位置:“Thekeyisonthechair.”“Thebooksareinthebookcase...”最后评出哪位学生的房间最整洁,从而上升到情感教育——要养成良好的放置物品的习惯。在句型结构讲解上,针对如何变否定句和疑问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会让其变得更加生动易懂。如要把含有be动词的句型变成否定句,只需要在be动词后面随手加上一个not即可;如果要变为一般疑问句,只要把be动词选中,并用拖拽工具把它拖到句首,一般疑问句基本也就这样形成了。当然,用PowerPoint也是能做出这个效果的,但是如果想制作出如此逼真的移动效果,既费时又费力。此外,像选词填空这种练习题,也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把答案从备选框里拖拽到相应的地方,学生不仅动脑,也能动手,答案也更直观。

2)让聚光灯为英语课堂增加神秘色彩。

聚光灯效果的使用在英语课堂中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眼球,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上Unit8“Howwasyourschooltrip?”时,笔者采用了聚光灯功能,把图片的某一小部分展露给学生,让他们猜“WherewasI”,然后慢慢移动聚光灯,继而逐渐放大,最终展现给学生正确的答案。这一环节调出了学生对表示地点的一些词汇的回忆,既复习了以前的内容,为本课的引入做了铺垫,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运用电子白板提供的回放功能,可以重新展现学习过程,回放知识脉络,为课堂复习提供一个可行性的平台。

每节英语课即将结束时,都有一个Summery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与过程。回放功能恰恰适合于这一环节的巩固。

4)注解模式为短文尤其是长篇课文的层次划分、句型结构的划分以及重难点知识的标注提供了可行性平台。

通过注解模式,可以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使学生在字词句篇章的结构上有明确的理解。在学习每个单元的短文时,笔者都让学生借助注解模式把课文按层次划分,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再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标记出重点短语、句型并适当进行讲解。最后通过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为学生注解一些难点问题,为学生整理笔记提供一定的依据。

5)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工具可以充分释放英语课堂的活力。

复制功能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复数问题;遮罩功能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计时功能可以在课堂中辅助限时阅读、限时背诵等活动。

篇2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现代多媒体教学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主要是利用定位笔或者电磁笔在电子白板上进行书写和画图,从而代替了传统的黑板,很好地实现了在线互动教学。此外,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可以提供比黑板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的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代教育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交互式电子白板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电子白板和投影仪三大部分。通过互联网将电子白板与计算机相连,教师可以直接通过感应笔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然后通过电磁感应反馈给计算机,并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交互式电子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方便。使学生更加轻松、自主的进行美术学习,并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美术创作活动当中。

2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设计

2.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硬件设计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兼容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硬件配置和软件要求如下表1所示:表1交互式电子白板软硬件配置

2.2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软件设计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软件设计方面不仅需要支持电子白板、投影仪以及计算机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换,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美术教育资源库,该软件系统可以兼容各种智能操作平台,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随意的调用各种素材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在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设计方面,主要可以分为系统框架设计、窗口设计、图库设计、绘图设计以及文件保存设计五大部分。

2.2.1系统框架设计。本文研究的交互式电子白板采用的开发工具是VisualC++6.0编辑器,使用微软基础类库(MicrosoftFoundationClasses,MFC)。一个微软基础类库的框架由CWinApp、CWnd、CDocument以及CView四部分构成。微软基础类库中的CWinApp在任何应用程序中仅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派生对象,在代表应用程序本身的同时,也代表了程序中运行的主线程;CWnd在微软基础类库中是一个功能完备、成员函数最多的一个基础类;CDocument在应用程序代表用户存储或者打开一个文件;CView是微软基础类库中的视图派生软件,提供图片和绘制功能。

2.2.2窗口设计。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窗口分为截屏、页面预览、放大和缩小、保存文件、白板以及工具栏等若干窗口。窗口关联关系如下图2所示:图2交互式电子白板窗口关联关系

2.2.3图库设计。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图库主要采用树形目录进行控制。微软基础类库提供了该目录的管理功能。图库结构如下图3所示:图3交互式电子白板图库结构设计

2.2.4绘图设计。绘图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个重要功能,主要提供笔型、图形以及文本框的选择,这些图形都有各自对应的类项,从简单到可重用方面,都是通过CODShape来实现的,每一个绘制的图形或者书写的轨迹都是CODShape的继承类。

3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实现

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互联网与计算机直接连接,利用投影仪将计算机中的内容显示在投影屏幕上,此时电子白板就可以当作一个大型的手写板,教师通过电磁笔可以任意的书写和绘画,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画笔功能选择不同的线条效果和色彩搭配,让美术课堂演示变得更加生动。下面就来深入探讨交互式电子白板各大功能的具体实现:

3.1绘图功能绘图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绘图包括直线、矩形、圆形、三角形、梯形、五角星等基本图形。线条粗细可以随意搭配,而且颜色和透明度也可以在绘图过程中进行调整。交互式电子白板主要采用GDI+绘制图形,该软件增添了渐变画刷、样条曲线、独立途径、矩阵转变以及多图片格式的支持等特点,编程模式也更加简单。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绘图示范功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美术构图的程序以及如何更加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轮廓线,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而且会使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运用的更加得心应手。

3.2图库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图库可以分为用户图库和公共图库两种,其中用户图库可以进行自定义,每个用户图库包含用户存储的专属图片;公共图库存储着适用范围较广的图片,便于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随时使用。图库采用树形结构管理,每一项包含一个标签和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图形,用户单击该项,就可以展开相关的列表,在列表中选择相对应的图形进行使用。还可以在图库中直接点击选中的图片加以使用。

3.3图片显示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图片采用的是设备无关位图文件(DeviceIndependentBitmap,DIB)格式,该格式的文件可以确保图形被任意应用程序进行装载和显示。微软基础类库中没有现成的DIB,因此需要进行DDB与DIB的转换,从文件中读取DIB,并且将其写入CDIB对象,再通过调色板等功能进行加工。从而将图像在电子白板上显示出来。

篇3

例如,在进行“css样式表”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嵌入式样式表、内联式样式表、外联式样式表之间的区别无法理解。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口述的上述知识点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且操作演示既费时又繁琐。当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后,教师就可直接在资源库中调用相关教学资源图片(3种不同样式表实例的具体代码及效果图),并在图片上进行书写、标注。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惑,提高了学习效果。又如,在学习“文本信息加工”一节时,教师可先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已经排好的文档,再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加以说明,即以彩色笔标注或圈出页眉、页脚、上下边距、左右边距的位置。在反馈练习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指出页眉、页脚等。

2.拖放组合。

例如,在学习“网络的规划设计”一节时,为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局域网的构成原理及其拓扑结构,教师可在讲解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再每组推荐两名学生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合作画出局域网的3种基本拓扑结构图,并用彩色笔分别比拟划出3种拓扑结构数据传送的过程。在这一绘图过程中,既有拖放、连线,又有组合,整个过程不但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参予热情,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如,在进行“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以流程图形式描述算法。针对学生第一次接触流程图、条件语句的现实,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显示、隐藏功能,对照流程图逐一进行语句“翻译”;再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其编写流程图,以解决“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任务。在完成了这一任务后,再次引伸出在3个整数中找最大数的问题。此时,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复制对象功能,启发学生从“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程序流程图演变出“比较3个整数大小”的程序流程图。

二、记录教学痕迹

在讲授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或比较重要的知识时,教师可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录制功能,把相应教学环节(师生与电子白板互动的过程)录制下来,并在“小结”阶段进行“原影再现”。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该节课的知识点。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能记录教学片段,也能够保留所有操作痕迹。其方法是,在课堂结束时退出课件,并进行另存为操作,则生成的实录即为师生在该节课中所有的白板操作。对教师而言,教师能够通过这个实录详尽地回顾课堂教学的得失,从而为教师反思提供详实的资料。

三、教学资源的再生和优化备课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首要一环是备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制作幻灯片、网页等资源。这些资源一般已固定了播放顺序,导致其灵活性较差,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提供既灵活又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教师可将搜集的图片、文本、视频等教学素材资源置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资源库中,并依据需要加以调整、修改、增添甚至重构,这样,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适时“拖动”或“点击”相关资源,从而让预设性课堂转变为生成性课堂。例如,科教版教材“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一节需要学习“PhotoShop”软件,对此教师可将有特色或自制的个性化图片添加到教师定制的图片资源库中,再在课堂上从图库中调入上述图片即可。又如,对于平行班教学而言,教师只须将第一个班的教学成果生成一个资源库,则随后教学无须生成新的资源库,而只在原资源库中依据教师的反思添加或删除新的对象即可。其结果是,一方面补足前一节课的缺陷,节省了备课时间;另一方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4

1交互式数字电视的功能特点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数字电视。其最大优点在于其交互功能,即交互式数字电视或互动电视(ITV),它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新技术。

目前,数字电视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广播”和“交互”上,即可将数字电视分为广播式和交互式数字电视。广播式数字电视主要提供传统意义上以电视频道为概念的数字电视,是以电视台的单向节目传送为基础的,用户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只能选择观看某个频道的节目,但是对于频道的具体内容、播出时间等是无法选择的。而交互式数字电视,由于采用互联网IP网络协议,用户可以主动发送请求,完成节目内容、节目时间的选择。这种交互式数字电视改变了以往用户只能被动接收的局面,用户可以主动点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真正满足每个用户娱乐生活的个性化需求。交互数字电视最迷人的功能就在于其互动功能:

1.1视频点播

视频点播(VOD)是可对视频节目内容进行自由选择的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实现了按用户需要播放视音频节目的功能。目前,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应用场景,主要有3种VOD客户端系统:

(1)NVOD:准点播电视,是指每个视频节目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发送有限个信息流供用户点播,用户发出点播请求后,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方能观看到点播的节目,这个时间间隔可以是几秒钟甚至几十分钟。目前,我国开通的数字电视基本上采用准视频点播,时间间隔为15~20分钟,可以随时调节,精彩的片段可以反复收看,还可以预先收看故事的结局。

(2)TVOD:真点播电视,每个用户各自占有一套节目,每个人都要得到及时响应,对存储在信息中心和电视台视频服务器中的节目可以随意控制。真正支持即点播放。

(3)IVOD:交互式点播电视,是指电视网络根据用户的点播指令,向用户提供单独的信息流,点播的视频节目可以对用户实现如同影碟机提供的功能。它较前两种方式有很大程度的改进,不仅支持即点即放,而且可让用户对视频流进行交互式控制,实现快进、暂停等控制。

1.2电子节目指南

电子节目指南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容易使用的、界面友好的、可以快速访问节目的方式,用户还可以通过该功能收看一个或多个频道,甚至所有频道上近期将要播放的节目。同时,EPG可提供分类功能,帮助用户浏览和选择各种类型的节目。

1.3宽带接入和电子邮件

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可以通过内置的电缆调制解调器方便地实现Internet接入功能,并可以提供以太网接口,用来连接PC。

1.4IP电话

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还可以实现IP电话功能。

1.5互动教室,电子游戏

互动电视的功能还不止这些,随着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和电视的界限进一步模糊。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电视机的功能日渐强大,可像电脑一样进行文字录入、上网浏览、收发邮件、电视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股票交易、信息咨询等。

2交互式数字电视的技术实现

2.1数字电视的交互传输实现过程

数字电视交互传输的典型形态就是交互电视。交互数字电视是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集电视传播方式与信息技术于一身,可以视为“二合一”的新媒体形态,是电视广播与交互式技术的融合。

数字化的视频信号通过通信卫星、有线电视、光缆等多种宽带接入方式进入用户家庭的接收机,用户利用遥控器、红外遥控键盘等手段进行操作。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能上传有关要求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与模拟电视的单向传输相比,关键是多了一个信号回传通道。

数字电视信号和数据信息通过卫星、有线网络或地面传播采用的屋顶天线从广播机构发送到千家万户,家庭用机顶盒将接收的视频信号解码,并显示在电视屏幕上。用户利用标准的电话或电缆线路与广播机构建立双向连接,借助数字电视界面向前端系统发出各种请求,通过系统的反馈完成视频点播、电视购物、游戏、Web冲浪和IP可视电话等。可见,和人-计算机的交互相比较,数字电视系统就好像是计算机和网络,在系统内部可以对视音频信号和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浏览。交互电视采用一种不对称的双向传输网络,在业务提供商和终端用户间建立了两个信道,一个是广播信道,一个是交互信道,如图1所示:

由于用户和业务提供商是双向交互的,所以交互式数字机顶盒必须有对应的数据回传通道来实现用户数据上传,回传通道可以采用CABLE、ADSL和LAN等多种接入方式。

2.2交互式数字电视界面功能优势

(1)大屏幕化、平板化、高清晰度。

①大屏幕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CRT电视机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收看大尺寸、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要,新一代电视产品的主力军——等离子(PDP)、液晶(LCD)和背投电视,则完全满足了这种需要。等离子电视具有亮度高、色彩还原性好、灰度丰富、对迅速变化的画面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另外,视野开阔,观赏视角高160度,令视角只有40度左右的液晶显示屏望尘莫及。在支持高清晰数字电视信号方面,液晶电视可以说是最佳的数字电视收看设备,其高解像度优势可以很好地支持1080P格式的高清图像,将高清晰度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②平板化。有别于传统的CRT电视,由于液晶技术或等离子技术的运用,所以体积非常薄。屏幕越平,图像就越接近人类视觉的外观比率;就像人们可以向注意力集中点的旁边看得更远,而上下却不行。③高清晰度。模拟电视较低的分辨率严重限制了信息和图形用户界面显示细节的可用空间。目前,数字电视的清晰度可以达到DVD水平,可达到500线,需要中等分辨率的电视机配合显示。HDTV和标清电视相比,具有大约2倍于后者的水平和垂直亮度清晰度,图像像素是后者的4倍,同时更广阔的宽高比增加了更高的视觉信息。分辨率为1920×1080的高清晰度电视已经相当于35mm电影胶片的清晰度。

(2)信息的非线性展示,超文本链接。

数字电视的非线性、超文本方式对电视节目和增值服务信息的展示,使观众获得了除了互联网外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超文本是在屏幕上以点击的方式把一个文本集相互关联起来的动态参照系统。当点击屏幕上的一个超链接词或图标时,你就会被送到另一个超链接词或图标上去,接着你可以再点击那个超链接词或图标,它又会把你带到更远的地方。通过超文本链接,观众可以借助遥控器访问由节点、链接点或图标链接点组成的数据库,以文字、图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显示交互、动态界面。

(3)交互操作简单,控制灵活。

目前数字电视的操作方式沿用了传统模拟电视的操作方式,即一般通过按动遥控器按钮进行互动交流,所不同的是以前遥控的是电视机,而现在主要是遥控机顶盒;以前遥控器的使用频率低,而现在遥控器不但功能更多,而且使用频率更高。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是人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电话、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睛和耳朵的延伸。遥控器作为一种信号输入设备,的确延伸了人的手臂,将在数字电视和机顶盒上实现的功能在几米外即可轻松实现,极大地改善了电视机的易用性和方便性。对于伴随着遥控器长大的一代人来说,手持遥控器从一个频道换到另一个频道正是电视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之一。

交互式数字电视对受众的传播影响

美国著名的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归属上的需求、尊严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介手段的更新不仅大大扩展了现代人的生存和思维空间,而且在满足传统媒介手段无法满足的人们求知欲望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受众的新的认知需求。随着遥控装置的发明、频道与栏目设置的多元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感觉值的日渐疲劳以及由此引起的心态的浮躁,人们已经很难完整地观看一个节目,这样,形式、内容、风格迥然相异的节目可以此起彼伏地交替出现在观者的面前。表1是数字化前后带宽、互动、技术等方面的特点比较:

近年来单向传播方式和受众被动接收,线性叙事方式和滞后的信息反馈不再能够满足观众交流的需要。当代的大众对口耳相传而又节奏缓慢的线性叙事已不再感兴趣,他们希望的是满足感官需要的,全部的感官沉浸于其中的叙事。电视的发展终于从计算机互联网非线性、超链接的文本展示和多媒体、多感官的即时交互体验中获得了灵感。可以说,受众需求催生了交互数字电视,互联网为交互数字电视提供了发展思路。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一个主动的信息探索者,并不是消极地等待着环境刺激而产生反应的被动个体。个体内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对其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人的行为、动作的产生以及言语活动等都受到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数字电视视听觉信息传达的意义在于促进传者和接受者的相互了解,而不仅仅是通过电视节目中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姿态等单方面地传递各自的想法和感受。信息传播最终所期待的结果,就是必须在所传播的话题上产生共鸣,以此增进双方更深层次交流的愿望。

总之,电视传播的真正含义应当是传达者与用户通过交互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相互沟通,进而引起互动的行为,使双方都能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方一兵,范旭.界面与高校技术创新中的界面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1):68.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54-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应该是"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是意识的主动建构者。交互式网络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不情愿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电子白板设计的互动理念,以及白板技术本身的互动性和操作性特点,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手段,促进我们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1.交互式电子白板使学习更有兴趣

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早已成为平凡的辅助工具,平时老师利用PPT或者其它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更是习以为常,但过多的课件制作耗费了老师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课堂教学中也经常看到老师守在电脑旁不停地点着鼠标,这样的教学无法做到宽松、和谐,又怎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而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可以继承并发扬这一以前所有教具的优良传统,同时还可以对信息技术与各类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自从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就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清晰的界面,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学生因此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增强,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以充分发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字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对识字写字容易产生倦怠,这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回放"功能,就可以把汉字从抽象的,静态的,变成直观的,动态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生字教学这个难点。如教学"女"时,教师先在白板上写出这个字,然后"回放"这个字的笔画笔顺,让学生跟着书空加深印象。再让学生在白板上写,再"回放"学生书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知道笔顺对不对,书写规不规范,字写得美不美,识字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2.交互式电子白板增加学生参与机会

交互式电子白板不是冷冰冰的黑板,而是学生的另一位老师和朋友。它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集中了多媒体投影展示的优点,把教师至于课堂注意的中心,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还调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同步协调应用,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例如,教学《白鹅》一文时,当安排学生阅读文中描写白鹅的相关语句并思考"这只白鹅的哪些神态、动作让你心动"时,教师先从资源库中调出相关语句呈现在白板上,请学生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划出描写神态、动作的关键词或句子,边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应地在白板上进行修改和评议。教师还可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探照灯功能和隐藏功能进行重点强调,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增强了学习兴趣,使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较好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交互式电子白板使课程资源灵活整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在课堂教学中,能不断形成和积累可重复使用的新生的鲜活的教育资源。写、画在白板上的任何文字、图形或插入的任何图片都可以被保存下来,供下节课、下学期或其他班级使用,或与其他教师共享。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白板上演示作画,然后进行保存,下次上课时就可以把此画作为课件。因为是同学的作品,学生一定特别喜欢。又因为是自己的作品,作画本人立刻兴趣浓厚,增强了自信心,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再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启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录音功能,将学生的朗读录下来放给同学们听,并进行指导。这种随时随记的功能,真正实现了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灵活整合。

4.交互式电子白板使信息便捷获取

快捷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取得信息的资源库。在教学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所提供的资源图库,可以随时调出自己想搜集的图片和信息。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师和学生互动搭建了平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参与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了教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篇6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世代沿袭的面对面的单向式课堂教学,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来掌握课程进度。80年代初,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进步,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等教学媒体被先后运用到了教学中,使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教学媒体在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以及使用的方便程度上都有极大的局限性。由于它们功能单一,且独立分散,都只能完成某方面的任务。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设备受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统筹起来发挥各自的最佳功能。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极大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在教育体制、教育方针、教育模式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变革,其中在教育模式方面尤为突出。教育领域是网络应用最有价值、最有发展前途的应用领域之一。配合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教育代表着教育技术的方向、趋势和未来,它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和未来的家庭教育,网络化多媒体的交互软件、仿真教育系统、信息资料共享系统将在教学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不仅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随之发生变化,而且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与传统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教学形式,如电子教室、网上图书馆、网上答疑、远程仿真实验、FTP系统、BBS系统等等。它们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现有教学方式,并以其独特的优势,代表着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网络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提供给人们一个以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个人自主的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主要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网络教育有自己的特点。

一、电子教室

电子教室是网络上系统地介绍某一方面知识的教育形式。它利用远程教学的方式,将专题书籍录入成电子版图书,或将专题制作成交互式的多媒体课件挂在网络上供读者学习查阅。在电子教室中,学生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可随意享受声光动画为一体的教育软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课程和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学什么不学什么,并可随意中断和恢复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灵性和主动性。对个人来说,更像是“量体裁衣”,具有“个性色彩”。此时的教育,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教与学已经远离过去传授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网络教育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能自己主动安排的学习环境。上课的模式,从黑板粉笔的年代一对多的“播音筒”模式,进入咨讯时代个人化,一对一,或者多对多的“网络”模式。

二、网上答疑

同传统教育方式一样,教学答疑系统是学习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它用于教学者接受被教学者对知识掌握的反馈以及教学两方面的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进步。在网络教育中,答疑系统更加完善、更加交互、更加灵活。学生可以一天24小时地将问题以E-mail的形式或按照事先提供好的CGI界面形式进行填写,内容是有关学术方面的或软件使用方面的等等问题,然后留下E-mail地址,发送给负责答疑的机构或教师;而教师也不必象传统教育中那样坐在教室里等学生来,只需定期打开E-mail信箱,将问题作集中处理,甚至可以用软件进行分类处理,既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无谓劳动,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网上答疑这种形式虽较为简单,但十分有效,对于学生老师之间,用户与服务机构之间的交流十分有效,且方法容易掌握。

这种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和教师可以相距甚远,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因为这种交流是四维立体的,它正是网络带给教学模式的最大变化。

三.网上论坛

学生可以通过WWW或TELNET方式访问网上论坛,操作十分简单,它是获取信息的非常直接有效的工具。网上论坛是一个全交互式电子论坛。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网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进行非常直接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不限于几个人之间,同时可能有许多人在讨论一个关心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补充修改别人的观点,甚至组织一次讨论、主持一个论坛,可以使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解决自己的难题。在网上论坛中,可以学到许多在其他地方无法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这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刺激学生在所学知识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

网上论坛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充分阐述学术观点,充分发表各种见解的学术园地。在这个论坛上可以寻求学术合作、交流教学和科研经验,由于网上论坛类似BBS的界面,就少不了论题阅读和问题提交界面。但这里讨论的形式不象BBS那样自由,可讨论的范围仅限与学术有关方面,而且要求比较严格。

四、网上图书馆

对于任何学习者,如何获得所学课程的相关资料常常是个难题,网上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网上图书馆是为了方便广大教师、学生及其他有兴趣的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而设立的一个网络信息资源库。通过网上图书馆,可以方便的了解各种文献资料和学术动态。目前,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已有许多服务已比较完善的网上图书馆,远程教育的使用者可以利用网上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如CGI方式的文献检索、网上相关内容集锦、CDROM远程检索、CDROM网络共享等。

图书馆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图书馆借阅各种各样的书籍。为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国内很多大型图书馆都早已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页,以供那些不能亲自到图书馆的同学尽心借阅、预约、查询各种信息等操作。只要有一部网络终端(NET TERMINAL)或一部课余上网的个人电脑,就可以进入网络世界,到网上图书馆去浏览,不必亲自到目的地,就可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现在,网上图书馆服务几乎在每个校园网上都有,网上图书馆以其大信息量、高流通速度、方便的查询手段著称于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服务就是图书馆的查询服务,它能方便地查询所需要的图书,大到类似于范围为“文学”、“军事”、“经济”、“计算机”等等这样的查询,小到类似于范围为“空气动力学”、“世界文明史”、“卫星地面站”的查询。查询结果会以尽可能详尽的分条目形式展现。如果不知道书名,还可用作者查询,或模糊查询,这都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为他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在网上图书馆中可以根据专业分类,按照各种研究方向方便地查阅专业方向的重要信息。例如:可以通过电子出版物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和重要成果;课余从电子通告中及时得到会议通知;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中查到一些相关的软件和新的仿真结果。在特别专题中可以找到世界上最新发展规律的和最使人感兴趣的专门话题,从而尽快地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并为研究工作提供巨大的方便。

五、远程仿真实验

远程仿真实验是一种充分利用最新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教学方式,它为那些没有实验条件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仿真实验一般是利用JAVA、VRML三维虚拟现实、网络数据库服务等技术模拟出十分逼真的实时交互的实验环境、实验器材,使用者通过网络进行实验操作,有计算机即时进行数据处理等工作,并给出成绩。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方便而经济地提供昂贵的实验设备、复杂的数据处理软硬件、必要的文献资料、编排有方的教材、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不仅给缺乏实验条件的自学者带来福音,更方便广大在校学生的预习和复习。

虽然各种仿真软件对真实试验模拟的非常完备。甚至具有一些真实实验不能实现的功能(如数据库处理),但毕竟只是软件模拟,缺乏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需要远程监控来弥补它的不足。远程监控就是通过直接网络通讯将实验室中运行的监控软件的画面延伸到任何一个网络终端上。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网络看到真实的实验设备运行情况,听到现场的声音。系统采用异步回声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远端用户访问不影响本地监控系统的工作,是一种理想的远程监控模式。

FTP服务

众周所知,在网上学习经常要下载一些终端软件,还有许多软件平时不易获得,需要从网上的站点下载。这种情形下网络是否提供FTP服务至关重要。考虑到网络速度、费用等问题,通过FTP传送课件是一种受欢迎的方式,这样一来为使用者节省了费用,而且更具灵活性。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都在网页上提供了CAI教学软件的下载,使学生可以从网上得到各类CAI课件回家自学。

七、BBS系统

近年来,BBS在校园网中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内已有几十个BBS点。它给同学、教师一个自由讨论的地方。我们都有参与课堂或者其他形式讨论的经验,要想更加深入的掌握一门知识,参与讨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获得他人的经验,与之切磋是唯一的途径,BBS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实时的交流场所,彻底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BBS 上,可以获得许许多多从书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大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网络教学模式是以网络为桥梁跨越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突破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将授课课堂由教室和实验室延伸到网络所覆盖的任何一个场所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改善我国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重要性突出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远程教学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某一学科的先进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可以被校内甚至校外的各学科使用。从而可以节省大量在基础设施上的重复投资而用于公共教育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国内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水平。

远程教学不受传统的面对面学模式的限制,能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满足了社会普遍性和个体独立性学习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综合发展。

篇7

探究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它由教师创造一种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来学习、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一、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

所谓多媒体网络教室就是装备了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教室,该系统突出多媒体和网络两项功能,并可用于各科教学,非常有利于开展探究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室内主要包括学生计算机、教师机、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等。

媒体网络教室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a.广播教学:可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画面和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如:教学课件等)实时广播给全体、群组或单个学生。b.电子教鞭:使用电子教鞭功能、教师对任何应用软件进行注释和讲解,达到辅助教学及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c.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功能,教师可实现在普通黑板上的全部功能。d.语音教学:可将教师机的语音实时广播给全体、群组或单个学生。e,屏幕监视:教师可实时监视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不用离开座位便可在机上观看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情况。可对单一、群组或全体学生进行监视。f.遥控辅导:教师可远程接管选定的学生机,控制学生机的键盘和鼠标,对学生远程遥控,辅导学生完成学习操作,进行交互式辅导教学。g.师生对讲:教师可与任意指定的学生进行实时双向交谈,教师可以选择是否允许其他学生旁听。h.分组讨论:教师可对教室内的学生进行任意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文字、语音、电子白板进行交流,教师可随时插人任意小组,并参与讨论,小组内允许多个学生同时交谈。电子论坛:教师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学生进行编组讨论,通过文字、语音、电子白板进行交流,不在该讨论组的学生不受干扰。1.消息发送:模仿电子邮件功能,教师与学生可选择发送对象,相互发送信息,同时提供附件插人和剪贴拷贝功能。教师可以允许或禁止学生使用消息发送功能。k.电子举手:学生使用电子举手功能可随时呼叫教师。教师对举手的学生通过语音和文字随时应答和查看。1.文件传送:教师可以将本机应用软件、文本文件、图片等数据传送给指定的一个、一组、全体学生。网络影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选定的学生播放VCDo n.远程复位、远程关机、系统锁定:教师可以对选定的学生计算机进行远程复位、远程关机,可以对学生机的鼠标键盘锁定和解锁,停止或恢复学生操作电脑。电子黑屏:教师可以对单个、部分或全部学生进行黑屏肃静,锁定屏幕和键盘,达到让学生专心听课的效果。视频点播。

二、探究教学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模式得到了发展。因为多媒体和网络非常有利于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探究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探究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要发挥好组织、指导作用。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探究教学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探究教学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探究目标。确定探究目标是教师进行探究教学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探究目标的确定要立足于对教学内容的系统分析之上,不能任意决定。一般来说,重点内容要进行探究,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探究,教师要作好选择。还要看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探究能力,这些探究能力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特点也是确定探究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在确定探究目标时,还要考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各项功能,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这一过程实质上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同时又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奠定解决问题的方向过程。教师要把探究目标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学生,使他们心中有数,围绕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易要适度,太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太难则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产生过多的挫折,失去了进一步探究的信心。问题情境一定要有条理、简洁、清晰,问题呈现的方式要新颖,以增加问题的新奇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广播教学和网络影院功能,采用课件形式、故事形式、电影形式创设问题情境等呈现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思考的积极主动性。

3.分析问题。这一过程是整个探究教学的关键步骤,对是否能达到探究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教学重过程、轻结果,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这一过程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指导、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室的各项功能。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与多媒体网络教室连接的校园网、因特网等来搜集资料,开拓思路,对问题进行主动、独立的探索,利用多媒体教室分组讨论、电子论坛等功能来进行交流、合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加丰富和全面,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相互合作。教师可以利用屏幕监视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监督学生。教师还可以利用遥控辅导、师生对讲功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教师还可利用电子论坛,以一个参与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对个别重要条件进行提示,但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8

网络营销是为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变革的需要?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所进行的各项商业贸易活动。网络营销的产生是对传统营销的挑战?是在流通领域内掀起的一场革命。随着企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业实现全面、高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网络营销这一新生事物必将逐步取代传统营销方式?成为世纪的主要商业模式。

一、网络营销的概念

网络营销就是借助因特网、计算机技术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的功能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促销方式。它具有?利用因特网、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手段?跨越时空的局限?使企业直接面对全球性、无间歇的市场和减少中间环节及交互式、个性化促销的特点。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在营销理念、个性化产品提供、营销渠道、消费者需求、传播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均有区别。

二、网络营销挑战传统营销

网络营销的产生和发展?使营销本身及其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营销以其强大的竞争优势挑战着传统营销?前景十分广阔。网络营销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由于因特网打破了时空的樊篱?在网络上的“商店”不仅可以实现全天候“营业”?而且“商店”不必局限在一隅?而是可以提供低成本的全球性的服务。这使得全球扩张不再是跨国公司和一些大公司的专利?一些小公司也有机会进入全球市场。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无需众多的行销人员的条件下?就可以接触世界范围内的广大客户?为企业打开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营销空间。

2.网络营销在减少营销成本上很具有优势。它是通过剔除原有的连接生产商与消费者的中间商这一环节而取得的。传统营销模式中?中间商一直起着连接生产与消费间桥梁的作用。在有些营销渠道中?甚至存在着多层中间商?从而导致产品价格远远高于生产商预期的零售价?并因此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由此而有损于产品的竞争力。而在因特网上?客户用本地区域通话的费用即可享受全球通讯的服务?通讯成本非常低?这就是网络营销的一大优势。与传统市场交易相比?在网上交易中的产品是明码标价的?而且产品可供选择范围广?交易也基本上是透明的。网上营销实现了“无店面化”销售?这在降低营销成本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3.微库存生产

由于网络营销使生产商和顾客可以直接在网上交易?这就使得生产商不仅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数据以及目前的消费动向等预测来决定生产量?而且是根据实际的需求量进行生产。通过减少库存?企业可以实现在材料处理、库房和一般性管理费用方面实质性的节省?这对企业减少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4.个性化服务

在传统营销方式下?若想获得那些分散的、陌生的广大消费者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因特网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可谓信手拈来。网络运营商只是需要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电子信箱”“、自由论坛区”等服务项目?上网者在申请信箱或参加讨论时根据要求输入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将会被网络公司存入数据库?有的还要进一步处理。网络营销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注意力资源?用以满足不同顾客的特殊需要。网络营销策略正是根据这些信息拟定的?充分考虑每个潜在消费者的个性?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使每一个消费者都得到充分的满意。

5.服务的延伸

在实体产品外?再提供更多的服务与利益便组成延伸产品?它强调整体商品带给顾客的感受。在价格弹性空间逐渐缩小的形势下?价格战将越来越失去效力。企业开始把竞争的重点转向提供延伸产品的服务上?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由于因特网具有通信成本低、全天候服务等特点?再加上关联性数据库的支持?在提供延伸产品的服务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6.从到的飞跃

在传统营销策略中?以产品??、价格??、地点??和宣传??为内容的“组合是营销的基本策略。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利润?而没有将顾客的需求放到与企业利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而网络营销是以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来调整其营销策略的?这就是以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成本??、方便消费者购买??、便于与消费者沟通??为核心内容的“”的营销策略。从产品策略到满足需求策略?从按成本定价到满足需求定价?从被动接受服务到实时沟通?最终实现的是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满足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都体现了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原则。

7.交互性沟通

因特网集传统媒体优势于一身?还可实现双向交流?并能将信息封装保存?进行再处理?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网络营销上的应用就是交互营销?从而实现消费者由被动接受营销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消费者可以把自己对商品的看法?以及使用的感受通过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递给生产商?也可以在电子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评论。生产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来改进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更满意。网络交互式营销让顾客变被动为主动?能够随时随地的对产品、服务提出自己独特的品位要求?使企业从大规模无差异营销转向个性化营销。

8.海量信息服务

没有海量信息的支持?网络营销将失去方向?信息优势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生存和立足之本。在传统的市场交易中?信息之所以价值较高?是因为信息本身具有稀少性?信息的获得成本很高。而网络营销中获得信息的成本就非常低?这主要是因为因特网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传输通道并具有无数的数据库?信息的生成和复制都非常容易?传递成本也低。网络营销就是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出所需的部分为己所用。

9.促销手段丰富

在进行网络营销时?促销手段的丰富是基于网络自身的诸多优势。这些优势使得网上促销既经济而又形式多样。如?具有成本低、全球性和全天候特点的网络广告?网上抽奖?通过宣传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以增强消费者信心?利用网上聊天室或开办话题论坛等方式召开情感交流会的网络公关活动?网上虚拟社区等等。

10.广告影响广泛

网上广告的优越性体现在持续时间长、全球传播和形式多样等方面。它不仅可以通过惟妙惟肖的动画制作?图文并茂地反映企业整体形象?而且甚至可以根据消费者个人的喜好、品位、购买习惯等变量来选择适当的“一对一”的广告方式。

三、网络营销挑战传统营销的前提

网络营销发展速度虽然惊人?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又极不平衡。在我国网络营销虽然潜力很大?但是若想普及应用成功?与国外同步发展?还需要依赖以下支撑环境的发展?

1.网络信息基础设施

网络营销要想得到应用和普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要真正实现网上交易?要有非常快速的网络速度和带宽?就必须在硬件、软件上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而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够先进。另一方面?由于上网用户少、利用率低等因素影响?同时银行、税务等部门的联网还没有完全实现?这都阻碍了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还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因此在宏观上?就整个社会来说?要建设一个能够支撑网络营销的市场环境?微观上?具体到每个企业要实现自身的信息化?这样才有能力接入网络营销的环境中去。

2.实施企业信息化

网络营销是商业领域里的一场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就必须实施信息化?这是网络营销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支持平台建设等的基础层面?机构设置与职责和流程建设等的组织层面?办公自动化与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等的应用层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适应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运作?实现企业信息流横向、纵向的顺利流动。

篇9

间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市属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5年,在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学校的重点扶持,特别是近几年,学校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我馆得到了迅速发展,无论是在基础设施、馆藏建设、技术设备、读者工作以及队伍素质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逐步具备了一定规模。随着学校条件的好转,老师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图书馆建起电子阅览室,相应的问题也出来了,师生们使用电脑打字,做课件,玩游戏,但是作为互联网的最重要功能,网络信息的利用,绝大部分师生都不会运用,或者未充分利用。中专图书馆作为中专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对配合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社会已进人网络时代之际,中专图书馆又该如何面对此网络环境?

1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已突破了传统文献资源范畴,扩展、延伸为一个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的新型图书馆馆藏体系,信息资源已从单一的传统文献资源扩展到包括传统文献资源、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多种媒体在内的、涵盖范围较广的各类信息资源。

1.1广泛性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不仅拥有传统文献资源,包括印刷型的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标准、图谱、研究报告、会议资料、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等;缩微型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视听型的录音带、录像带、胶片、唱片、幻灯片、电影胶卷等,而且还拥有电子出版物,如磁带、磁盘、光盘、芯片型出版物(CD. LD} CD一ROM),更有虚拟馆藏的网络信息资源,包括一次文献型的联机/网络全文库、电子期刊、电子书报等;二次文献型的图书馆馆藏目录数据库(OPAC)、商业联机/网络书目数据库等、三次文献型的各类型网上电子参考工具书等以及零次文献型的电子论坛及各种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企/商业部门等单位在网上的信息等。这些物理/现实和虚拟馆藏的信息资源涵盖范围极广。

1.2特色性

网络信息资源类型繁多、时效性强、检素便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多语种、分布式储存、超国界传输、成本低、交互式反馈机制便于信息交流、完善;但是,其信息无序、分散,检索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深度、广度较低,导致检索结果难以控制。

1.3不可替代性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由于其各具特色,它们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中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因特网上所提供的各种有关学科信息、会议信息、政府及公司信息以及电子论坛、电子邮件、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等等非正式出版的网络信息资源,它们可以提供给用户具有很强时效性的一些事实和数据以及某些信息的线索,是用户及时的、快速查找相关专业信息、了解政府政策法规,掌握市场信息,以及阅读新闻、娱乐等的有效途径。这是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甚至电子出版物难以做到及做好的。但这类离散的、高度变动的网上信息,图书馆必须对此加以有效的开发和有序化组织,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供用户使用。

1.4共享性

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图书馆只是网络整体的一个部分或一个节点,这时网络对信息资源整体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享性必须得以强化,当一个图书馆收藏的信息资源转化为一个个数据库并提供网上信息服务时,其它图书馆完全可以拿来直接使用,不必再把相同的资源进行加工上网,共享避免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2开展网络知识教育,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21世纪是信息网络的世界,在网络世界,用户不受时空限制和围墙障碍,却拥有一个全球性的网上图书馆,使资源共享成为现实;网络改变了学生围绕着老师、教材和课堂转的传统教学模式,利于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个性潜能,网络融文字、声像、动画于一体,使用户在获得所需信息的同时能得到美的享受;借助网络,学生们可在瞬息之间领略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情,其交流与沟通也不再受时间异步障碍的影响,既开拓了视野,又扩大了生存和发展空间;网络还将教学由课堂扩展到图书馆以至宿舍,由校园延伸至社会,学习者可永不毕业,从而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网络的这些作用强烈地吸引着当代的青年学生,使得校园的“网络热”不断升温,上网正逐渐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趋同行为。

但目前我国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网上活动多为娱乐、消遣及通讯聊天,而较少用于学习和研究,有的甚至不会上网。即使是学习与研究,许多用户缺乏必要的信息网络环境,不了解数据库,不会制定检索策略,不能正确地选取检索网点、路径、方法和标识,不知道对信息如何分类、筛选,加之网上信息数量庞大、类型多样、重复交叉,代谢频繁以及网上信息的无序性和不规则性,无疑增加了信息获取和利用的难度。解决用户使用中的上述问题,正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新发展。为此,图书馆应通过授课、讲座、印发使用指南、举办知识竞赛、组织网友沙龙、开展网上导航等活动对在线用户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上网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3重视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上网能力

所谓信息素质是指人们获取、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资源的能力。这一概念由美国人波耳(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日本已将信息素质教育纳人教学体制,并注重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美国制定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也明确要求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及信息的检索、收集、组织、处理都应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在我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可以说,没有读者.图书馆就没有生存的价值,没有高素质的用户,图书馆就缺少发展的动力,况且,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学术环境、信息人员及信息技术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堪称学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最佳场所,因此,在中专学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网络环境下中专图书馆的职责和义务。信息素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1增强信息愈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在与外界信息环境的交往中对信息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信息需求心理,对信息的认识水平和敏感程度,对信息环境的了解,对信息道德准则的态度和对信息资源的评价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首先要转变学生的观念,明确信息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强大动力,是知识经济的命脉。懂得没有信息意识就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和开发信息。此外,要改善信息环境,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通过信息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能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及时捕捉有用信息,排除无用和有害信息,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2提高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获取、加工、利用和输出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信息能力的培养,一要提高学生的网络操作技能,如能正确、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和主题指南,自如地点击特定的网站、网页及内容,能在网上熟练发送电子邮件和进行远程登录、开展馆际互借等。二是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技能,包括帮助他们识别信息源,制定检索策略,选取最佳检索途径和方法等,使学生能从图书馆、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中迅速有效地获取各种信息并作出正确评价和及时加工、整理、筛选、下载。提高信息能力的手段可通过网前辅导、网上导航和检索课等形式实施。特别是信息检索课本身是一门方法课和技能课,如果我们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技能上,以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网络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增加上机和上网机会,必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网上文明

互联网的应用为中专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然而网络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在其广泛的积极作用背后隐含着使人精神堕落的陷阱,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网络,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网上文明,既是信息时代赋予图书馆新的使命,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网上文明,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应用价值观,端正上网动机。其次,要加强监控,筑牢“防火墙”,击退人侵者,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第三,必须从严治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中专生的网上行为.把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中,实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第四,要主动出击,精心制作图书馆和校园主流网站,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第五,要针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及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积极沟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及时化解学生中的偏激情绪。第六,要综合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文化素质,把学生的网上活动引人学习和研究,形成文明上网,学习用网的新学风。

5搞好信息服务,拓展情报职能

5.1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较传统的中专图书馆服务有了全新的变化。伴随着信息用户的多层次决定了他们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即要求:信息内容的综合性、信息搜集的广泛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信息提供的有序性、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信息利用的准确性。图书馆的情报职能也相应由对文献资料的收藏和提供变为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加工、开发,并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则由人们索取知识的“宝库”升华为“知识喷泉”和信息集散地。在新的环境下搞好信息服务,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求不仅能实现图书馆工作重心的转移,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库”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而且能促进生产,振兴经济,增强国力。因此,强化信息服务职能,是图书馆进人知识经济时期的重要标志,更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5.2信息服务策略

篇10

间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市属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5年,在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学校的重点扶持,特别是近几年,学校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我馆得到了迅速发展,无论是在基础设施、馆藏建设、技术设备、读者工作以及队伍素质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逐步具备了一定规模。随着学校条件的好转,老师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图书馆建起电子阅览室,相应的问题也出来了,师生们使用电脑打字,做课件,玩游戏,但是作为互联网的最重要功能,网络信息的利用,绝大部分师生都不会运用,或者未充分利用。中专图书馆作为中专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对配合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社会已进人网络时代之际,中专图书馆又该如何面对此网络环境?

1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已突破了传统文献资源范畴,扩展、延伸为一个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的新型图书馆馆藏体系,信息资源已从单一的传统文献资源扩展到包括传统文献资源、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多种媒体在内的、涵盖范围较广的各类信息资源。

1.1广泛性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不仅拥有传统文献资源,包括印刷型的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标准、图谱、研究报告、会议资料、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等;缩微型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视听型的录音带、录像带、胶片、唱片、幻灯片、电影胶卷等,而且还拥有电子出版物,如磁带、磁盘、光盘、芯片型出版物(CD.LD}CD一ROM),更有虚拟馆藏的网络信息资源,包括一次文献型的联机/网络全文库、电子期刊、电子书报等;二次文献型的图书馆馆藏目录数据库(OPAC)、商业联机/网络书目数据库等、三次文献型的各类型网上电子参考工具书等以及零次文献型的电子论坛及各种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企/商业部门等单位在网上的信息等。这些物理/现实和虚拟馆藏的信息资源涵盖范围极广。

1.2特色性

网络信息资源类型繁多、时效性强、检素便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多语种、分布式储存、超国界传输、成本低、交互式反馈机制便于信息交流、完善;但是,其信息无序、分散,检索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深度、广度较低,导致检索结果难以控制。

1.3不可替代性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由于其各具特色,它们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中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因特网上所提供的各种有关学科信息、会议信息、政府及公司信息以及电子论坛、电子邮件、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等等非正式出版的网络信息资源,它们可以提供给用户具有很强时效性的一些事实和数据以及某些信息的线索,是用户及时的、快速查找相关专业信息、了解政府政策法规,掌握市场信息,以及阅读新闻、娱乐等的有效途径。这是图书馆传统信息资源,甚至电子出版物难以做到及做好的。但这类离散的、高度变动的网上信息,图书馆必须对此加以有效的开发和有序化组织,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供用户使用。

1.4共享性

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图书馆只是网络整体的一个部分或一个节点,这时网络对信息资源整体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享性必须得以强化,当一个图书馆收藏的信息资源转化为一个个数据库并提供网上信息服务时,其它图书馆完全可以拿来直接使用,不必再把相同的资源进行加工上网,共享避免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

2开展网络知识教育,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21世纪是信息网络的世界,在网络世界,用户不受时空限制和围墙障碍,却拥有一个全球性的网上图书馆,使资源共享成为现实;网络改变了学生围绕着老师、教材和课堂转的传统教学模式,利于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个性潜能,网络融文字、声像、动画于一体,使用户在获得所需信息的同时能得到美的享受;借助网络,学生们可在瞬息之间领略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情,其交流与沟通也不再受时间异步障碍的影响,既开拓了视野,又扩大了生存和发展空间;网络还将教学由课堂扩展到图书馆以至宿舍,由校园延伸至社会,学习者可永不毕业,从而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网络的这些作用强烈地吸引着当代的青年学生,使得校园的“网络热”不断升温,上网正逐渐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趋同行为。

但目前我国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网上活动多为娱乐、消遣及通讯聊天,而较少用于学习和研究,有的甚至不会上网。即使是学习与研究,许多用户缺乏必要的信息网络环境,不了解数据库,不会制定检索策略,不能正确地选取检索网点、路径、方法和标识,不知道对信息如何分类、筛选,加之网上信息数量庞大、类型多样、重复交叉,代谢频繁以及网上信息的无序性和不规则性,无疑增加了信息获取和利用的难度。解决用户使用中的上述问题,正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新发展。为此,图书馆应通过授课、讲座、印发使用指南、举办知识竞赛、组织网友沙龙、开展网上导航等活动对在线用户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上网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3重视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上网能力

所谓信息素质是指人们获取、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资源的能力。这一概念由美国人波耳(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日本已将信息素质教育纳人教学体制,并注重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美国制定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也明确要求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及信息的检索、收集、组织、处理都应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在我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可以说,没有读者.图书馆就没有生存的价值,没有高素质的用户,图书馆就缺少发展的动力,况且,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学术环境、信息人员及信息技术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堪称学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最佳场所,因此,在中专学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网络环境下中专图书馆的职责和义务。信息素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1增强信息愈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在与外界信息环境的交往中对信息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信息需求心理,对信息的认识水平和敏感程度,对信息环境的了解,对信息道德准则的态度和对信息资源的评价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首先要转变学生的观念,明确信息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强大动力,是知识经济的命脉。懂得没有信息意识就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和开发信息。此外,要改善信息环境,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通过信息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能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及时捕捉有用信息,排除无用和有害信息,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2提高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获取、加工、利用和输出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信息能力的培养,一要提高学生的网络操作技能,如能正确、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和主题指南,自如地点击特定的网站、网页及内容,能在网上熟练发送电子邮件和进行远程登录、开展馆际互借等。二是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技能,包括帮助他们识别信息源,制定检索策略,选取最佳检索途径和方法等,使学生能从图书馆、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中迅速有效地获取各种信息并作出正确评价和及时加工、整理、筛选、下载。提高信息能力的手段可通过网前辅导、网上导航和检索课等形式实施。特别是信息检索课本身是一门方法课和技能课,如果我们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技能上,以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网络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增加上机和上网机会,必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网上文明

互联网的应用为中专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然而网络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在其广泛的积极作用背后隐含着使人精神堕落的陷阱,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网络,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网上文明,既是信息时代赋予图书馆新的使命,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网上文明,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应用价值观,端正上网动机。其次,要加强监控,筑牢“防火墙”,击退人侵者,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第三,必须从严治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中专生的网上行为.把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中,实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第四,要主动出击,精心制作图书馆和校园主流网站,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第五,要针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及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积极沟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及时化解学生中的偏激情绪。第六,要综合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文化素质,把学生的网上活动引人学习和研究,形成文明上网,学习用网的新学风。

5搞好信息服务,拓展情报职能

5.1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较传统的中专图书馆服务有了全新的变化。伴随着信息用户的多层次决定了他们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即要求:信息内容的综合性、信息搜集的广泛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信息提供的有序性、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信息利用的准确性。图书馆的情报职能也相应由对文献资料的收藏和提供变为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加工、开发,并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则由人们索取知识的“宝库”升华为“知识喷泉”和信息集散地。在新的环境下搞好信息服务,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求不仅能实现图书馆工作重心的转移,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库”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而且能促进生产,振兴经济,增强国力。因此,强化信息服务职能,是图书馆进人知识经济时期的重要标志,更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5.2信息服务策略

篇11

主题词: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网络信息杂乱无章

在网络信息时代以前,学生接受信息的主渠道是新闻媒体,这些媒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工作规范,强调的是党性原则与社会规范,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使这种稳定的格局发生改变。由于在网络上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承担责任。因此,各种政治的、社会的谣言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到处流传,再从网上传到网下,会造成学生原有稳定的传统文化的分裂和趋异,对他们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的畸变将产生重大影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对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对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带来冲击

“网络信息时代”开放的、自由的信息系统提供的是一种崭新的、动态的和超文本式的传播模式,这种人机系统高度自动化、精确化而缺少人情味,容易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使人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的问题。

3.学生网民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现实,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如下图所示),学生群体的大量存在,一方面极大地活跃着中国的互联网应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中国互联网的商业价值。网民数猛增,大学生上网人数占得比例很大,网络技术的发展严重冲击着大校园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

1.充分利用网络有利条件,强化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与引导

发挥教育的“濡化”和“涵化”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让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

2.网络良好的交互性克服了时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受教育者在封闭的空间被动地接受灌输,效果不佳,从而也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而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和跨跃时空的特点,使得受教育者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教育,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络上方便自由地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直接”对话,沟通交流,教师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现实表现,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或对疑难问题予以解答、辅导,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也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3.信息网络与学校、家庭有效联合

通过网络,还可以将学校与家庭联系起来,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子女在校的思想表现、学习表现等情况,学校也可以在网上与家庭保持联系,即时沟通、交换信息,做到家庭、学校相结合,为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手段。

4.网络内容的多样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

信息网络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充满时代性的传播媒介,其影响和吸引力明显大于过去任何一种传播手段。尤其是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其效果是传统的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对策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人才的质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批符合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效率低、效果差的状况。许多思想教育工作者都感到工作做了很多,精力耗了许多,却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应该针对当前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牢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对困难和问题,要毫不退缩和畏惧,发扬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又要有创新、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特别要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成果,并努力运用到工作中去。要通过开展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研讨、撰写论文、校外培训等活动,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向深入发展。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旧有的方法和措施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用新的手段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2.建立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搞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没有一支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学院十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业务能力,诸如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能力、利用网络与学生互动的业务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域学生进行沟通,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对症下药,找出解决之策。

3.加强网络管理,促使学生合理、有节制地使用网络

学生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比较欠缺,极有可能在网上丧失自我而做出触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事情。有的学生还因为上网没有节制而造成学业受挫。因此,学校应该制定规范学生上网的条例和守则,对学生上网的机房、图书馆要配有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4.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的新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指各级党政机关、政工人员以及传输系统、通信系统组成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高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引导和调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可提高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通过网络传播,可使先进模范的讲话,有关专家的辅导、电视教育讲座直接进入网络课堂,使一人授课,全体学生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并且由于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还可以将其他大众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和户外宣传信息移置到网络上,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大众传媒的结合与互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教育引导作用。同时,在网络上还可以让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实现双向交流,及时获得咨询信息,及时反馈意见,从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进一步增强其教育功能。

5.优化校园网站,积极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平台

面对学生上网的高比例,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网络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建设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网站或网页,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关键。为做好学生上网教育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建设好校园网,重点开发和扶持一批网站,形成立体式的宣传教育网络平台。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新思考

1.规范网络道德,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

这是提高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在网上渗透和传播的有效途径。要加大网络监控力量,清除网上垃圾,规范网上行为,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活动空间。要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保证网络健康、有序运行。要在网络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规范他们的网上行为,强化他们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2.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是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网络的标志之一。我们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氛围,从而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电子论坛、聊天室等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把科学理论灌输和渗透到他们头脑中去,让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袭。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易参与性来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3.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责任感

面对精彩得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要加大网络道德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对有害信息进行抵制,识别和拒绝网络破坏;另一方面强化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正确对待人机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理性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责任感。

4.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

互联网络的发展扩展了思想教育空间,今天的互联网,事实上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高校“围墙”的概念将逐步消失,不同地点的高校学生,既可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教育资源,又可在网上自由地向教师咨询思想问题,与其他同学开展思想交流和讨论。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连为一体,将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思想工作的社会化,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了一个最新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模式。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其内在必然性要求以全方位的工作实现网络管理的全面展开,即在以全新的理念管好全新的阵地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找准切人点,建立好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覆盖全校、辐射社会的立体交叉大网络,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并努力取得优良的教育效果。

结束语

在网络化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占领网络文化的阵地,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今天,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主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的现代化手段,来拓展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总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涉及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翁寒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J〕.新华文摘,2000(3).

[2].戴国家.跨越时空媒体的发展与科技推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16.

[3].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3.

[4].谢龙,李涛.与当代社会思潮[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篇12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5-0011-01

一、前言

日新月异的多媒体信息、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使得信息传播速度一日千里,地球各地的信息之间的传递也变得愈发频繁。网络发展的全球化不断增速,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量不断递增,网络新闻正式借助了网络这一平台,通过跨区域、跨时间、时效性强的新兴传播媒体,其用户量也在逐渐赶上传统传播媒体,并有超越之势。因此,对网络新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究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新闻定义

作为新兴媒体,各界对其具体定义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基本可以认定其主要特点为:以网络为载体,表现为其新闻内容从网络获取或线下获取,通过网络传递,用户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因此,我们定义新闻媒体为:由专业人员对各类新闻和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以及加工,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至特定或不固定用户群的客户端,实现新闻内容被阅读的新兴网络媒体。

三、网络新闻特色

作为新兴媒体,网络新闻借助其搭载的网络,实现了新闻信息的便捷传递和新闻信息的实时更新。相比传统新闻,网络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互动性强

网络新闻的传播时效性强,因此容易吸引大量用户,而且网络新闻的阅读端口不限于单纯的新闻信息输出,往往搭载各类社交媒体,使得在进行新闻信息阅读的同时,用户可以进行互相之间的交互式讨论,为用户提供了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和发表意见的空间,使得新闻阅读不再限于浏览和记忆,提升到了评论和控制的层次,用户甚至可以通过个人需求进行新闻内容筛选,真正的实现自由新闻阅读。

2.传递成本降低

传统媒体利用报纸、电视、户外宣传栏等进行宣传和播报,因此基础设施投入大,导致用户阅读新闻信息成本居高不下,而网络新闻的传递过程无需进行额外基础设施支出,因此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此外,相比较传统媒体新闻的采集、撰写、审核、排版和印刷,网络媒体只需进行信息采集、编辑和,工作流程更简捷和方便,因此信息时效性更强;成本的高昂使得企业进行广告投入时更倾向于网络新闻,使得传统媒体的收入进一步减少,只能将成本转嫁于新闻阅读用户。以上因素导致了有新闻阅读习惯的用户大量转移至网络新闻,通过少量的网费,便可获得更具体、更具个人特色的新闻阅读场所和新闻评论、交流空间,还可以进行简单社交,因此获得了更多用户的支持。

3.突破交流区域

传统新闻媒体交流区域有限,大多为本地报纸或全国性的报纸,全国性报纸内容过于笼统、概括,地方报纸内容具体,但是只涉及本地及周边地区信息。网络新闻通过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因此不具有地域限制,可以实时的将世界各地信息进行采集、编辑,使得用户进行阅读时,不存在地域的限制,将以往的多种报纸信息糅合在一起提供给用户,增加了用户的选择。

4.信息量不受限

首先,网络新闻的提供者可以是专业的新闻制作机构,也可以是某个收集信息的个体,甚至可以是阅读新闻的用户,因此网络新闻的信息量迅速膨胀,并且由于新闻的存储不再局限于报纸大小或新闻播报时间长短,使得新闻信息量不再受限。另一方面,用户在新闻信息的选择上不再受限,当前网络新闻端口题刻一同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筛选条件对大量信息进行检索,从而获得所需的信息。

5.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新闻传播不再是专业新闻工作人员的专利,任何用户或个体均可进行信息采集,且在不受到政府、管理机构限制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和更新,从而使一些不为人知的、或政府等官方机构不愿报道的信息让网民和受众在第一时间内知晓,从而达到新闻监督的作用。同时,网络传播的速度可谓“瞬时化”,它可以使全球在分秒内同时知晓、了解第一信息,并且保持这些信息的更新与畅通。此外,还可以使这些信息全天候播出和更新,克服了报纸及其他媒体的信息更新劣势。

6.传播方式增加

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文字和声音,电视新闻播报则以声音和视频为主,而网络新闻传递方式更加多元化,声音、图像、文字想结合,进行立体化传递,使得用户可以在网络客户端获得新闻信息的最大化。

7.宽容性与参与性

网络新闻发展的趋势是走向宽容: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网上信息采取冷淡的方法,还有来源也不做太多的推测的;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位的信源,我们可以新闻,参与新闻,享有平等的权力。宽容性表现在受众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看的,而不仅仅是媒体所赐予的;参与性表现在人们不仅可以参与有关新闻的讨论,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讲没,人们可以在电子论坛、电子邮件或自己的主页中参与网上出版。

四、网络新闻发展方向

虽然网络新闻具有以上优势,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短,因此依然具有各种缺陷,因此还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网络新闻质量提升:

1.提高新闻数据真实度

由于网络新闻缺乏对新闻提供者、新闻内容的审核,且没有完善的监督、监管机制,使得网络新闻在通过大量用户进行提供时,不能够保证足够的新闻真实度,用户在进行信息获取时,对信息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并不高,对信息的真伪需要用户自身去评判,因此当前网络新闻需要提升其真实度。可以通过新闻审核机制、网络实名制和信息审核机制对新闻内容进行审核,提升其可信度,吸引专业新闻阅读用户的访问。

2.设置新闻专栏

随着信息提供数量的增加,网络用户在进行新闻阅读时已经不满足于泛泛而论,对各种专业内容的深度解读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网络新闻需要适时的设置各类专栏,对特定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更新,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就属于针对特定用户进行的专业内容解读,以此对特定用户进行分离,即提升了新闻质量,也可以使得公司进行广告投放时有更具体的选择,增加网络新闻媒体的广告收入。

3.准确界定网络新闻作品

作为新兴媒体,网络新闻必须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准确定位,不能将作品风格与传统媒体相混淆,要做到定位清晰、风格突出,才能够获得用户的青睐,才能够从众多网络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

现有的网络新闻价值判断仍然倾向于或隶属于传统的新闻价值观。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网络新闻作品必须更多、更深入地彰显网络特色,从新闻性、技术性指标中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整体提升我国网络新闻作品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新闻网站舆论引导的社会功能。

五、结束语

相比传统新闻媒体,虽然当前网络新闻具有互动性强、突破地域限制、选择性强、信息量大和时效性强等优势,如新近推出的中国网络新闻网,就属于网络新闻向定位清晰的新闻产品方向迈出了脚步;移动社交媒体网络新闻客户端的开发则体现了网络新闻进一步增加覆盖范围的趋势。但是其发展时间短,行业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尚未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依然存在定位不清、新闻信息真实度低和新闻内容不够专业具体等缺陷。因此,网络新闻的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更为有效的措施来提升网络新闻的整体质量,并满足用户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罗然.网络媒体传播的局限性问题及规避研究[M].广西大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