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实习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2-08-28 11:27: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四实习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四实习工作报告

篇1

这次实习我的岗位是月饼手工包装,上岗之前通过一段实习的严格培训和考试,让我认识到月饼包装看似简单,原来竟有这么大的学问。通过对卫生规范、月饼包装流程的学习和认识,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做食品的工作人员,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尽职尽责有多重要。

要干好每天的任务,我认为团队精神和自身的责任感是最重要的,否则一旦出错,则全体返工。

一天天加大的工作量让我们不得不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一个班,一个团体,班组长的领导很重要。但当班组长把任务责任到人时,每个人都应该尽职尽责干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而且相互帮忙,尽力保证不影响速度和质量,和班组长的工作紧密配合,大家团结一起,才能大大提高效率。

在班里,我的工作是在流水线上往礼盒装饼,还是责任到人,每个人负责装两三种饼,在快速度的流水线中,我不但要速度快,不能压货、堵塞,还要保证所装饼的外包装盒不开盒、合格、不装空盒、不漏装,这就对我来说要加倍细心,有很强的责任感,保证高质量的工作才是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因素。

篇2

我在美雅服装公司的制板企划部,目的是为了学习和恐固我在学校里学来的制图和打板知识,同时更希望以后能够从事制图和打板的工作,希望能从制图和打板中来读懂“服装”这一部长卷,这便是我现在的目标和渴望。

首先我在制板企划部学到的是绘制原型样板需要的基本知识,原来原型是用于描述基本的上身衣片、裙片和袖片结构的最流行的术语,所有的设计可以通过它得到。原型也被称为基本样板、原型样板或基础样板。制成的原型样板通常不加缝份,因为缝份有时会影响比例,妨碍设计变化的展开。原型样板也可以用来作为纸样。如果采用,就必须加上缝份和贴边。在学习绘制原型样板的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懂得了绘制原型样板与纸样的一些术语和步骤,例如什么是闭合省道,什么是对位、刀眼等等,实践使我对这些专业名词的理解和实际的运用。

还有,实践使我懂得,在检验原型与纸样的平纹细布的准备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例如用平纹细布检验原型样板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将所用织物熨烫定型,使织物的经纬纱线彼此间互成直角。若织物的上边没有沿丝缕裁剪,则通过撕布调整,或是先抽出一根纱线,再沿着抽出的纱线裁剪。织物的经纬纱如果歪斜了,平纹细布必须经熨烫定型,以使经纱与纬纱彼此完全垂直。而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测量人体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因为人体测量是针对特定的造型或者个体,由于人体上的线条没有人台上的那么清楚,在人体上测量就显得更加困难。而且,人体是有弹性的,尺寸还会随着人的呼吸变化而变化。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我下了很大的工夫和汗水才把握了其中的要点,之前在书本中略有所知,但实际操作情况却更加困难。重要要把握好前颈点、后颈点、侧颈点和肩点,在这些部位放置小块有色胶布,把握好腰节线等等,这些都是测量人体的准确度的基本要素。

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绘制原型样板知识和测量人体的技巧之后,上司杨小姐开始让我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使我后来知道,一套准确的基本原型,对于制作辅助样板和纸样来说是必须的。一套基本原型包括:合身袖片原型样板、直身袖片原型样板、带肩省和腰省的前后片上身原型、带腰省的前片上身原型、带领省和腰省的后片上身原型、单省前后裙片原型、带两个省的前后裙片原型、带省的前后合体上衣原型、无省的前后片上衣原型、前后裤片原型、连衣裤原型、合体连衣裙原型、公主线连衣裙原型、长衣身原型、帐逢式长衣身原型、披肩式长衣身原型、卡夫坦式长衣身原型,其中卡夫坦式长衣身原型还分为有肩省和无肩省两中形式。但实际上,不同的服装企业甚至同一企业,采用的原型都各不相同。

这种差异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某一指定的规格,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会采用相同的尺寸;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台制造的差异,使得坚持对指定规格采用同一尺寸的公司亦有不同。但绘制基本原型样板的原理并不受测量值差异的影响。得到基本原型样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标准人台或人体测量值在纸上绘制原型样板,二是将立体裁剪得到的平纹细布转移到纸张上来。不论使用哪一种绘制原型的方法,所有的原型样板均需要平纹细布试穿检验,以保证缝线的准确性、平衡性以及良好的合体性。平纹细布上所做的修正必须更改到样板上。

在短短的差不多一个月的实习时间里,使我懂得了协作的重要性,实践的证明和经验的直觉同样重要。

可以这么说,工作和做人是同一个道理,通过实习让我更加直接地了解社会、了解我的这一专业的特定性,更重要的是使自己更加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弥补的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同时也认识到工作中要细心对待每件事,无论大小事都应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3. 实习

3.1. 目标

描述实习的目标和目的。

对国内纺织服装市场进行市场调查,包括产品、价格、性能、生产地分布状况;

进行国内外竞争性行业、产品的对比分析;

了解产品的工艺流程;

搜集公司的相关资料,包括公司法、环境法规、无形资产评估等法规。

3.2. 使用资源

描述实习中使用的资源。

1 金三丽针纺服装公司技术先进性分析测试报告

篇3

在,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管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自由,自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实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二、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工作报告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班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在班主任工作上,我认识到了一个老师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学生时刻看老师,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己严格要求,并影响感染学生。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必须是贴心的,也是带有希望的。实习期间,班主任李老师教给了我许多的班级管理经验。我想这些经验是宝贵的,更为宝贵的是老师的主动精神。在他的言谈中,看出一个老师对于班级管理的深度认识。所以我想: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应只是从学习上给学生帮助,而是从一种“管理”的角度上去让班级受益,让班级体的每个成员成长。

篇4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的英文“innovate”其注解为“makechange”(改革),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和常规戒律,发现某种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新兴事物及新的思想活动。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激发广大民众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金陵科技学院树立“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效地加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提升了我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计算机、通信、电子、光电等一系列热门专业,是21世纪及未来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热门学科之一,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知识发展和更新速度很快,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在培养过程别注重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未来的工作中大胆进行科技技术创新,担当起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重任。金陵科技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以人为本;立足于南京软件名城的需求视野,为积极响应江苏省培养软件类卓越工程师及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以南京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

2016年,学校关于本科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修订工作以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为指导,提出并强调要大力发展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加强了对教学环节中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要求把实践环节体现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加强校企联合和校企共建实验室,树立牢固的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电子信息类作为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如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根据国家科技创新的思想和应用型大学发展方向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学校花费了大量时间加强了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和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的第一步是要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任务的承担者,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金陵科技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一方面,教师的科研项目团队加入了学生的新兴的血液,可以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而且新思想的加入,可以碰撞产生很多新的火花。一部分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提出独特的创新见解;另外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活动,动手能力和科研兴趣都得以提升,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学校还一直开展大学生导师指导制,每年经过严格的选拨工作,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优秀科技创新导师加入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队伍中。根据大学生人数配置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导师,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理解力、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通过科技讲座培养学生兴趣。大学生是现代科技创新的承担着,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也是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我校发展思路中进一步明确了办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身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中去。学校每年一定数量的科普宣传、教授面对面、专业认知实习、科技创新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活跃校内创新文化氛围,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求本科生每学期参与2次以上的科技创新讲座,本项目结合实例讲解或者分享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分享科技创新的经验和成果,对项目开展、论文写作和专利申请等内容进行指导。在讲座举行后,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和老师或者项目负责人继续保持联系并交流,在大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大胆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3.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和。组成由以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团队,参加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比赛和技能竞赛。每年学校组成都有一定数目的学生获得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指导项目资助,在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互联网+创新创意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中美创客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竞赛和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大力注重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转换为创业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开展进行过程中,进行论文指导和专利讲座,指导学生、申报专利(含软件著作权),在国家级期刊,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创业,了解学生学习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三、经验和不足

在近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一定的经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地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大一的学生重在积累和科研创新工作的启蒙,大二学生重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和科研创新工作练习,大三和大四学生可以结合专业兴趣开展一定的比赛来锻炼自己,大四学生可以面向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关键技术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和技术把关。当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观念的问题,现在高校和老师甚至是学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得还不够重视,总感觉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去学习。二是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忙,大二大三学业学习时间比较多,没办法持续投入科技创新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转到卓越班学习后,抽不出时间进行工作,耽误项目的进展。大四学生要实习、考研和找工作,也抽不出时间来进行科技创新工作。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对科研类高校,实验设施相对缺乏,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不足,希望未来可以有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园。

四、结语

本文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我校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几项重要措施,总结了学校在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对未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2]陈小虎,雍海龙,黄洋.新兴大学与转型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36-142.

[3]刘德才.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83.

[4]王强,高婷婷,曹永成.应用技术大学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6,(5):21.

[5]包永强,梁瑞宇.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6,(4):163-164.

篇5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据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党的十报告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1]。这要求各高校务必响应国家号召,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职业素养。笔者围绕广东地区高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进行探讨分析,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提出实践做法,为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提供有效途径。

一、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广东地区高校在职业指导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职业指导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需求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等,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广东地区大部分高校职业指导的教育理念仍单纯侧重于就业率的提高,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只是简单机械化的组织,未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不同类别(比如自主创业、升学考研)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二)职业指导缺乏“全程化”指导 。就广东地区的情况,各高校虽然在制订职业指导工作规划时,大都提及了“全程化”职业指导构想,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很难真正落实到位。从时间上来说,职业指导开展的时间短,一般从大四才开始重视,没有在大一至大三期间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没有关注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没有与用人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从空间上来说,职业指导开展活动单一,没有将职业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能帮助学生把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相融合,使职业生涯规划扩展到人生规划。

(三)职业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在思想上没有形成稳定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现在的“95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性格鲜明、心理敏感,存在就业心理素质较弱、职业发展意识不明确、就业期望值较高等特点。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只注重了群体性,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缺少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忽略了分年级、分类别、分问题、分特殊性、分不同需求的“个体化”职业指导。

二、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校难以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原因是多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探索如何在高校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其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校对职业指导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把办学宗旨的重点放在教学和科研上,而将职业指导工作仅当作一般事务性工作来做,没有提升到学校战略层面来抓,认为只要确保就业率就是将职业指导工作部署到位了,在师资、经费、资源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支持。

(二)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要求有一批专业化的指导人员。据调查,目前广东地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人员和辅导员构成,大多数属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不具备高质量职业指导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缺乏具有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化人员[2],影响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三)职业指导服务载体不健全 。目前广东地区高校职业指导服务载体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深入。职业指导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多方信息采集缺乏完整性、实效性,导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广东地区很多高校都有校企合作,但由于学校和企业双方认识不足,导致校企合作开展得并不深入,往往是企业“合而不作”,学校“关门办学”[3],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影响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三、实现职业指导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实践做法

笔者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提出以下五点实践做法。

(一)建构丰富的职业指导内容体系 。首先,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将职业指导课程从季节性、临时性转变为常规性、稳定性,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依据年级设立相应的学分;其次,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讲座体系,例如,广东工业大学实施双导师教学制及企业导师进课堂计划,加强课堂教学互动;

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实习基地,高校应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科学设计实习内容,带队教师全程跟踪指导,保障顺利完成职业指导实习的各个环节。

(二)构建“全程化” 职业指导 。遵循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指导重点, 大一是职业探索期,指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职业发展路径,大二是职业定位期,指导学生评估职业机会、了解目标职业、分解职业目标,大三是个人发展期,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拓展能力训练、工作适应性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大四是职业选择期,开展就业技能教育与入职教育培训,例如求职技能培养、就业心理调适训练,在学生毕业后加强信息反馈,做好后续统计跟踪。

(三)构建“个性化”职业指导 。高校可以成立职业指导咨询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职业领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包括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通过求职择业训练选择职业目标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学生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四)加强高校对职业指导的重视程度 。要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高校务必要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加大职业指导经费、资源、政策支持,以及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例如,广东工业大学每年会设置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指导教师的学习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保障政策,把职业指导工作和个人评定职称、考核晋升等挂钩;开展“阳光就业支持计划”,为100名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就业能力系统培训和求职跟踪服务。

(五)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 。近年两会上,多次深谈科技创新,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对“95后”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95后”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其通过创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比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青春”大赛等创新创业比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学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个性。广东工业大学主动引入校友和社会资源,积极升级改造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创业梦工场”, 2014年基地被评为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学院和学生社团的积极性,主办或承办各类活动,如走访广工大创业足迹、创业沙、创业集市、创业新星评选等;申请并获得省财政补贴的SYB创业培训资质。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2010年4月《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教育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印发),同年5月教育部再次下文《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通过以上文件可见国家对创业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2012年8月教育部下达《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该文件认为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是创业教育的目标。2015年全国两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创新”这个词出现了38词,位列第一,“创客”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重庆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创业教育,根据2013届重庆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重庆市2013年高校自主创业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2.5%,其中研究生占3.4%,本科生占76.9%,专科生占19.7%。文学和工学类研究生创业比较较高,艺术学类本科生创业毕业较高,电子信息大类专科生创业比例较高。

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

(一)创业教育的现状。

根据2014年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年终就业方案数据显示,院校2014届毕业生创业人数121人,占毕业生人数的3.9%,根据2015年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初次就业率就业方案数据显示,2015届毕业生创业人数50人,占毕业生人数的1.2%,学生创办微型企业2家,个体工商户54家,未注册12家。目前学生对于创业的激情很高,但是缺乏创新性,不能够正确区分“创业”、“创新”和“创意”,对创业精神理解不到位。

(二)创业意识的培养。

目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开设的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SYB创业培训班等,ERP沙盘模拟实训课仅仅开设在经济与贸易学院大三年级。目前学校每年开设各类创新创业讲座、沙龙数十场,平均每一个月一场,但是这个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创业需求,且能够请到的讲座老师一般都是理论派的教师,或者是刚刚开设企业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是政府官员为代表的官员派,要么是理论派,要么是实践派,没有理论派和实践派结合的专家。

(三)创业氛围的营造。

目前学校拥有SYB培训师2人次,创业指导师6人次,并先后派3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的创业培训。学校每年投入10万左右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创业教育,但是学校目前在校生人数大约为16600余人,这么多学生的需求,教师人数和教师素质、教学课程量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从2012年到2015年,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共组织近5000人次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各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创业大赛,学校曾两次获得省部级“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我校麦藕动漫创业团队在2012年8月在台湾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自主命题组团体一等奖,2014年度“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三等奖。

三、对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总结

(一)转变教育理念,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为鼓励我校大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创新、创造、创业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在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学习。“翻转课堂”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通过学生自学获得知识,老师只是协助同学完成。创业教育是一门新型课程,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类似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如何在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进行“翻转课堂”的创业教育,是今后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目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解决,一是把创业课程改成小班制教学,课堂人数控制在80人左右,这样上课的老师能够更好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讲解创业知识,该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三年级。二是把创业课程改成公共选修课,针对选择该课程的学生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因为这一部分学生才是真正想创业的学生。三是把创业课程改成网学课程,这样可以不拘泥于当前学校教室教师不足的局面,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课程的学习。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

目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创业师资主要由SYB培训师、创业指导师、各级各类的创业培训师、辅导员等组成,SYB培训师并未在我校进行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而其他的创业教师都基本上是兼职构成。所以要解决师资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学校成立创业课程教研室,把全校所有的创业课程纳入该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设计。二是SYB培训师、创业指导师、各级各类的创业培训师、辅导员这几类教师不能进行通篇的创业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每一个教师负责一个板块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师就专门针对这一个板块进行教学活动。

(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发展性。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除了关心创业基地建设、师资的建设外,更应该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发展。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一是新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能力,拓展和保持人际关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今后发展的方向,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让它成为创业教育的铺垫。二是在大二期间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刻理解思维的过程,参观学校的孵化基地、合川当地的创业园等,掌握一些基本的创业思维方式和技巧。三是让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开始尝试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担任团队的领导者,去相关的公司实习或见习,了解创业的过程。

四、结语

创业教育是21世纪国家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经济转型的需要,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不能无目的性、无系统性,不能只依靠传统的讲授方式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需要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门特殊的教育,通过文化、创业榜样、创业实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要特别重视质量和影响力,制定创业教育相关的服务、保障和激励措施等,加强创业理论研究和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以创新意识带动创业意识,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学生创业,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基地条件和环境,优化创业资源,着力提供一个多功能创业平台。在基地运行初步成功的基础上,投资建设大学生创业大厦,形成一个综合型大学生创业就业综合孵化区,提高创业项目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收益性,打造示范性创业基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基地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工程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重视并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构建高素质和复合型的体育教育创新人才的关键。为此,研究解决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任务,不断深化体育教言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综合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004届安徽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部分本科生120名;2)2003年全国24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参赛选手120名;3)2005年全国13所体育院校本科生优秀论文评选对象156名。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件法规和论文论著等文献资料,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印发有关调研问卷共计300份,分别发放:1)安徽省6所高校体育院系有关领导、教师和学生;

2)全国24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学生和有关院系带队领导与教师;

3)部分用人单位的有关领导和教师。

共回收问卷241份,回收率80%,其中有效问卷23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7%。

1.2.3 访谈法 选择有关高校体育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用人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现状,并着重对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分别进行访谈了解。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院系和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能力评价 通过对安徽省6所高校体育院系和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内蒙、广西、湖北、湖南等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和有关领导、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1、表2)。

由表1可见,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各项能力满意的程度是不相同的,其中对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满意、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多数(约占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满意的只有3.8%,较满意的占8.2%,基本满意的约占21.1%,而不满意的占39.8%。很不满意的占27.1%,两项达到2/3(约66.9%)。

2.2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能力与自我评价 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被调查者中,认为不能胜任工作的能力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对科研能力认为很好的只有3.5%,较好的有7.7%;一般的有35.6%,较差的有14%,很差的有23.4%。以上表中分别说明,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确实与实际需要尚有一定差距。

2.3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撰写论文现状 对参加2005年全国13所体育院校本科生优秀论文评选而报送的156篇论文进行评审的结果是(表3)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较为广泛,能够使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是:1)论文选题较大,理论研究较多,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较少;2)论文研究的深度不够,缺少创新性;3)研究方法多以文献资料为主,缺乏数据的支撑。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力为博士,通过对本校100名2003级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发现,论文存在问题是:“没有研究假设、论述过多、实证过少,统计方法过于简单、撰写格式不够规范等”。

此外,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陈卓儒教授,通过对本系2002届学生毕业论文分析认为,“论文教学时间太少、学生选题过于狭窄,研究缺乏创新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2.4主要原因与分析

2.4.1 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复合型的体育教育人才”和“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研的能力”。我国现行的《学位条例实施办法》和《高等教育法》中也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落实不够、要求不高,缺少阶段培养目标和具体工作计划;培养与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缺少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考核标准和检查考评办法等。

2.4.2 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和具体指导、科研实践锻炼机会少 国家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然而在乎时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兴趣的培养,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引导,其中有不少院系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不够科学,仅作为一般选修课在大四阶段才于安排,课时相对较少。

2.4.3 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力培养指导不够、考评不严、要求不高 国家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要贴近实际,要严格管理,确保质量”。而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水平较低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缺少总体培养规划和具体计划与指导措施。如选题环节,“选择研究课题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选题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而大多数院系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是由指导教师提供,选题后对学生课题论证要求不严,对研究方法和撰写过程中具体分类指导不够,有的只是临时安排几名教师负责;有的教师一人承担10多名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加之受自身的精力、能力、责任心与要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论文质量和水差很大。

2.4.4 学生自身重视不够、兴趣不大、信心不足 从调查总体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本科生对科研能力的培养锻炼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主观上由于受自身文化知识的局限,往往重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术科轻学科、重感性直观轻理性思考;有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术提高成绩,能具备一般教学能力就满意而内因兴趣不大;有的认为科学研究要求高难度大而信心不足,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浅尝辄止。

3 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考评 院系领导要深刻领会有关文件法规与要求,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j,定期组织安排有关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作科研报告,召开学生科研工作报告会和师生论文交流会,定期开展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成果展示与竞赛活动;定期组织学生

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把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日常教学训练、实践活动与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齐抓并重。定期组织开展评先奖优和表彰活动。做到“应在政策上加强对年轻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动员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对学生科研取得的进步与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篇8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接触网络英语的机会与日俱增,日常交流、课件和作业中都有所涉及。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群体,网络英语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英语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基于调查,笔者将对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引导其理性对待网络英语,使其真正从网络英语中收益,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英语学习者。

二、调查对象和方式

调查对象以苏州五所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为主。本次调查采取以网络问卷调查为主、亲身走访为辅相结合的方式,从2015年5月起至2016年2月止,在发放网络问卷的同时,在苏州五所大学中走访调查,最终共计回收问卷276份。

三、调查时间

2015年5月―2016年2月。

四、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有五个模块,包括基本信息、熟悉程度、获取途径、运用频率、运用场合和感想。

第一是基本信息,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大一占16.30%,大二占23.91%,大三占45.65%,大四占14.13%。

第二是关于对网络英语的熟悉程度,67.39%的大学生接触过网络英语,而14.13%的大学生没有接触过,还有18.48%的大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接触过。44.57%的大学生表示钟爱网络英语的简洁性,而51.09%的大学生则对网络英语感觉一般,甚至有4.35%的大学生因其不够严谨而不喜欢它。57.61%的大学生能基本分辨出网络英语和正式英语,仅有10.87%的大学生很清楚两者的区别,还剩31.52%的大学生对两者的区别毫无概念。

第三是关于获取网络英语的途径,54%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工具,如MSN和QQ等接触到网络英语,而50%的大学生通过英语视频,如美剧和音乐MV等获取其信息,42%的大学生则是浏览综合性网页,如百度和谷歌等的推送,25%的大学生会阅读书面材料,如英文报刊、杂志等学习网络英语。

第四是关于其运用频率,8.70%的大学生经常会用到网络英语,79.35%的大学生偶尔会用到,剩下11.96%的大学生从来不用网络英语。

第五是关于其运用场合,59%的大学生常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网络英语,50%的则会在日常口头交流中使用,21%的会在书面作业中使用,14%的会在电子课件中使用,仅有6%的会在书面考试中使用。

第六是关于对网络英语的感想,作为唯一的简答题,此题的答案可谓是花样百出。总体分为三派,一派认为网络英语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因为其特点包括与时俱进、口语化强、更接近本土英语、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帮助看美剧。另一派认为网络英语不利于大学生规范地学习英语,因为其错误率极高而且不易查证,因而容易误导大学生。第三派则觉得没什么影响,只是在平时接触时顺便看看、简单了解一下,学些新知识。48.91%的大学生不会主动查证网络英语的正确性和用法,46.74%的大学生则偶尔会查证一下,仅有4.35%的大学生会仔细了解其意义与用法。

五、调查结果

1.参与调查的五所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都通过网络或者报纸杂志等方式接触网络英语,也有相应的简单了解,极少数人没有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接触过网络英语。

2.虽然大多数大学生都接触也简单了解网络英语,但不能很好地分辨其和正式英语的区别,对网络英语的是否正确及如何运用并不熟悉。

3.参加调查的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英语的认知不够全面,难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六、对策建议

1.大学生必须正视网络英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批判地学习其相关内容以增加新兴英语知识,遇到不确定的要及时查证或请教老师,不能听之任之、随意运用。

2.在查阅资料时,无论是网络上的电子材料还是现实中的书面材料,最好选择权威性较强的来源,例如政府工作报告等。

3.大学生可以成立专门的网络英语学习小组或社团,聚集各路有志之士,通过交流拓宽知识面,加强对网络英语的理解与运用。

4.教师应当了解网络英语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加新兴英语知识以应对教育的发展,提高自身修养,同时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5.学校可以发行相关期刊,鼓励对网络英语有研究的老师或学生投稿,以供大家借阅参考。

6.学校可以开设与网络英语相关的趣味课程,如流行英文歌曲鉴赏、美剧品鉴、英美报刊选读等,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英语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其理解,以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网络英语。

参考文献:

篇9

1.1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和学校办学定位

在2010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把新型材料和新医药及其相关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功能材料产业和新医药是新乡市战略性支撑产业之一,是新乡市大力扶持和发展的产业。《2010年新乡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均指出:要做强、做大新型功能材料等优势产业,如“十二五”期间计划在膜材料产业投资80多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实现利税40多亿元。我校作为地方教学应用型高校,应与新乡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立足新乡,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基于上述学科建设的方针和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和学校办学定位,化学与化工学院选择了应用化学(功能材料方向)和生物化工(医药中间体方向)两个二级学科方向作为学院学科建设的重点。

1.2化学与化工学院已有的专业学科基础

化学与化工学院现开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化学等本科专业。1993年应用化学专业被评为“河南省重点专业”,2002年化工基础实验室通过“河南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2010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自2004年至今,进行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积极施行“校企”联合、“校研”联合,形成产学研共同体,把人才培养落实到链接“校研企”三方的“人才链”、“知识链”和“技术链”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技能、创新意识,在此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以高素质、强技能、应用型,深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学院先后与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伯马股份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共同“订单式”合作培养学生500余名,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接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科研成果的水平直接反映学科水平的高低。学院的“材料研究所”自1998年开始大力开展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特色学科--新型功能材料、新医药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高温剂、膜技术和医药中间体,并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学院研发的“绿色环保高温剂”项目,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在企业实现了技术转化,学院利用企业的技术转让费在校内建立了“高温剂测试中心”,以及“高温剂中试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学院研发的“纳米TiO2生产工艺、非木浆纸生产工艺”等已完成中试;“一种含金属钨连铸滑板砖”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合成出了多种医药中间体,已获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学院在新型功能材料和新医药领域取得的丰硕科技成果,为凝练学科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技成果转化,学院的专业、学科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3凝练后的学科方向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而在确定学科研究方向时,学院特别重视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学院从企业获得了大量的科技信息,也获取了众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目前,学院的材料研究所已成为豫北地区功能材料行业的研发中心、技术推广中心。2007年4月,经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学院与河南省伯马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大学联合组建“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使学院学科建设的特色更加突出。学院通过与企业合作对接,在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更加突出应用化学(功能材料方向:主要为剂和膜技术)和生物化工(医药中间体方向)两个二级学科方向作为学院学科建设的突破点。

2构建一流学术队伍,引领学科前沿

学科建设的实施主体是教师,高水平的师资对于学科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2]。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合作的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基础;造就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结合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实践,我们认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引进人才

人才引进是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注入新的活力。近两年学院共引进博士6人。引进人才的目的是对原有较薄弱学科力量进行补充,使原学科有所突破和创新;引进的“专家级人才”可培养一批接班人,带领和召集一批中青年骨干,增强本学科教师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大家明确努力方向,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2.2培养人才

除了重视引进人才的后续培养与开发,使人才自身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外,更要立足于校内培养,重视在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中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在改善工作条件,加大培养力度的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以学院的“材料研究所”、“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研究工程中心”为依托,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

2.3共享人才

实施人才共享,充分开发各类人才资源是高校学术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

(1)加强校际合作,学院已与国内十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开放的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如请郑州大学化工和能源学院的教授给学院做了“制药工程在国内的近况”学术报告。

(2)互聘、返聘专家、学者,积极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实行专兼职结合的开放式教师选用模式。如学院聘请了国内十余所知名高校的12名教授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3)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与协作,选聘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如聘请多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委员。

3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突出应用学科基础研究

学科专业建设投入具体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硬件投入,这是学科建设顺利开展的物质保证。理工类学科的建设重点要放在实验室建设上,特别是要集中力量搞好重点实验室建设。化学与化工学院以“材料研究所”和“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研究工程中心”为依托,成立了“功能材料及其制品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突出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大力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不仅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学院功能材料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平台。

4坚持开放办学,促进学术环境建设

学科环境建设是为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职业道德,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术环境,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3]。

4.1校校合作

学院已与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如互派教师讲学、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等。

4.2校企合作

学院已与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共同体,在人才培养、师资共享、教师实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学院形成了优良的学科环境,使学院较好地把握了学科前沿,从而推动学科建设。

5建立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本科生创新基地建设

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学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

5.1与企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培养目标,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广泛调研,反复论证,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分类人才培养方案,有所侧重地实施以就业为目的的“应用型、技术型”和以考研为目标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人才。

5.2成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基地班”

“化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基地班”采取导师指导小组制,强化研究性教学课程,鼓励学生在大三、大四阶段主动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前沿科学意识和独立创新能力。创新基地班覆盖功能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突出剂、膜技术、医药中间体等研究方向的培养。

5.3与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篇10

1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最终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评定学生获取毕业资格、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体现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志,更是提升学生学术论文撰写水平、培育学生逻辑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个环节的操作和运行方式也不同于高等学校开展的其他教学活动,它需要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完成一个比较具体的课题。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之后大部分将直接参加工作,而毕业设计是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系统训练,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大幅度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因此,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值得高等院校不断探索与研究。

2工科专业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实施和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想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首先必须了解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动手能力普遍较强,对技术的应用也较为熟练,而相比之下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如果高校给出的毕业设计课题偏向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对工科学生将不会产生足够强的吸引力,当然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钻研热情。工科学生普遍对枯燥的理论研究工作兴趣不高,加上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导致论文撰写的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针对工科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所给出毕业设计课题应该,一方面尽量减少对新的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提高对学生技术应用的要求,从而实现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毕业设计。比如这类学生通常对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科技较为关注,学校就可以引导他们在这些领域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项目和课题。

3目前工科专业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毕业设计课题陈旧、空泛、无新意

毕业设计通常由导师指定研究题目,这些课题往往是过时的、重复的、甚至是之前毕业的学生已经完成过的设计题目与方案,所以缺乏新意。另外,论文导师通常是学校教师,缺少在企业的实践经历,所以他们出的课题常常偏离实际应用,相对较为空泛。这就容易与工科学生的兴趣点相脱节,通常表现为学生对这类题目缺乏研究热情,不会主动去调研相关资料进行探索,而是像完成家庭作业一样,等待老师一项一项地布置任务,非常被动地去完成最终的设计。有些学生甚至会直接在网上抄袭别人的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简单地修改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因此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得从根源上来改革毕业设计的模式,即毕业设计课题要能充分吸引工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研究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在毕业设计中投入精力,发挥真正的才华。

3.2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过于紧凑

学校留给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短,通常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并且与学生的实习活动时间相重合,使得很多学生在实习与毕业设计之间疲于奔命,这样既不能花心思把毕业设计做好,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效率。解决这一矛盾还需要高校在教学模式上做出调整,合理地分配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使学生的大学四年的时间能够有更有效地得到利用。

3.3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学生把毕业设计看成是跨出学校大门的最后一门考试,只要成绩合格就可以拿到学分,然后从大学顺利拿到学位毕业。于是他们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常常比较敷衍,重视度不高,与对待一道练习题无异,他们会尽情地通过网络寻找答案,只要最终可以通过答辩,他们愿意付出最少的努力来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而相反,学生们更愿意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考研与找工作的活动中去,他们觉得这些活动才是和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影响自己前途的重要事情。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改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让他们察觉到毕业设计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从这一点来考虑的话,学校就得让毕业设计与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相联系,让毕业设计成为他们将来工作或者创业的出发点。

4改进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必需改进现有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根据学生兴趣拟定毕业设计题目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进毕业设计中去。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一同完成毕业设计的创新工作。另外,针对工科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这一特点,学校可以尽量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通用化工具或者仪器,任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完成一件具有一定功能的作品。而且学校可以改变毕业设计最终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某些标新立异的作品进行褒奖和鼓励来大大激发学生研究热情。目前阶段,我们学校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参加设计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2012年开始连续3年,我校电子信息类学生在全国智能车大赛、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了多项喜人成绩。这些学生的竞赛作品都有资格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最终帮助学生取得毕业资格。这种形式客观上也减少了毕业生最终完成毕业设计的压力。

4.2在校企合作过程当中实施毕业设计

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来改变毕业设计模式。首先,部分毕业设计的课题可以来源于企业,这些课题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会很强,符合工科学生的口味,另外这对企业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学生优秀的毕业设计成果完全可以融入到他们的产品研发当中。其次,可以邀请企业当中的优秀工程师来指导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工程师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指导的课题更贴近实际应用,而且企业当中的工程师也是工科学生未来的职场榜样,对学生的说服力更强。第三,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做毕业设计的场地条件以及某些学校不具备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硬件保证。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运作方式(本文作者之一张林曾到该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该校以实践为导向,特别强调学生在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被称为“现代工业社会的高等学府”。他们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并为毕业生提供稳定的毕业设计场所。一旦申请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被企业选中,企业就会派一名工程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包括给出具体的课题名称、任务要求等。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一段时间后,要回到学校找一位导师给他审查课题。毕业论文答辩在学校进行,答辩委员会由学校教师及毕业设计单位的工程师组成。据统计资料表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设计模式非常有利于就业。许多学生通过在企业做毕业设计后,拥有了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从而能够很顺利地寻找到就业机会。

4.3合理做好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

高等院校应该错开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对毕业设计进行准备和思考。这就要求学校方面对本科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涯进行整体的重新规划。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周期是按学期计算的,不同学期的学习活动是松紧不一的。可以把实习的时间拆分到各个学期中去,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使得学生对学习与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都没有解决这一制度性的难题,我们可以借鉴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同样以德国的高校为例,为了方便大学生实习,学校实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特别是在课程和学制方面。如建立在全学分制基础上的弹性学制,灵活的课程设置,理论部分的分批教学等人性化管理,大大激发了学生实习的热情。学生学习时间一般分配为在校学习2天,在企业内实习3天。寒、暑假期间,学生可以每周五天都呆在企业接受实训。由于在企业实践的时间远远多于课堂学习时间,使得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都很强,恰到好处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交叉进行使得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培养出的学生都有很好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正是德国强大制造业的基础。

4.4毕业设计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作为新的指导方向

总理近来不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此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创新与创业的生力军,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形成创新,特别是创业意识。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思维也比较灵活,与其进入传统行业为企业打工,倒不如自立门户开辟新行业自主创业。工科学生对技术的应用比较擅长,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做出在某一方面改善人们生活品质、提高人们生活便利的毕业设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申请专利或者进行出售,利用经济效益作为刺激学生完成原创毕业设计的动力。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搭建毕业设计平台,利用不同工科专业学生的专长,组建创业团队,学校应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服务。对于取得了一定创新成果的团队,可以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团队毕业设计的完成与答辩,这样节省了个人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大学对学生的教育要树立起学生的创业意识,从个人层面上可以促进个人上进,从国家层面讲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当然自主创业绝非易事,学校还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准备创业的毕业生进行培训与指导,让他们正确认识到创业将会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5结束语

由于以往教育模式的缺陷,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常常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通过探讨工科专业学生在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比较普遍问题的原因,试图寻找到提高毕业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发现,毕业生普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进程不合理,毕业设计题目选题缺乏新意等原因造成的,在客观方面无法给予学生完成优质毕业设计的条件,同时也使学生在主观方面缺乏创新的动力。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包括教学周期的合理安排、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进行校企合作等,其中我们认为最值得提倡的就是引导学生把毕业设计与自主创业相联系,把毕业设计当成未来创业的第一站,从而激发学生完成创新性毕业设计的动力。

作者:戚凤华 张林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钰枝,惠媛媛,王春玲,辛梅.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的模式研究[J].经济与法,2013,(283).

[2]李智超.新建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的实现途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篇11

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就扩招后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涉及7个省份45所高校。调查表明,在求职途径方面,毕业生们对学校的依赖十分强烈。无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方,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前站”,开展就业教育、让毕业生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业教育“供不应求”

走进中国每一所高校,都能感受到提高就业率的迫切:专门设置的就业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抓,就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课程等红红火火。然而,红红火火的就业教育背后,学生们并不满意。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教育满意度非常低,表示“很满意”“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2%和6.43%,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则达到了29.41%和13.51%。显然,高校提供的就业教育,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

与之相对照的则是学生对就业教育的“高期望值”。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显示: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大学生仅占5.2%,而超过80%的大学生认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有70%的学生表达了希望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愿望。

简单的数字对比勾勒出了高校就业教育的现状――供需脱节,而这样的局面随着近年来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加剧,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大。

乐山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办副研究员罗秀,较早关注中国高校就业教育,在她看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目前中国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都存在“偏差”。

从内容上看,高校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部分高校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教育二者等同,只注重信息提供和求职技巧指导,而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和个性化心理辅导。时至今日,就业教育课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未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就业教育往往只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短短几周内,是名副其实的毕业前夕的突击教育。

从形式上看,高校就业教育单调、乏味。目前, 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授为主,讲什么、以什么方式进行都由教师决定,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等现场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就业指导课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直接的结果就是教育效果不好,很多学生严重缺乏就业实践经验,遇到矛盾和问题依然束手无策。

求职学生的反馈印证了这一点。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张然告诉记者,她在学校上的就业指导课时间很短暂,老师讲的一些内容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在找工作过程中帮助也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曾做过相关调查: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而且只有58.8%的高校认为就业指导应当从大一开始,还有四成多的高校并不认同全程就业指导教育的观点。由于就业教育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想听就业指导课却被告知没资格参加,到大四可以参加了,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

众所周知,就业教育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很强,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锻炼,如果教育过程过短,且局限于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此外,就业教育缺乏“实效”,与就业教育教师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武汉工程大学邹小荣坦言,目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够“专业”,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党政干部,他们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学生就业指导,无法给学生全面的职业发展教育。

内容不科学、形式又单一,再加之缺乏专业性,高校创业教育难见成效、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是,同样是就业教育,为何国外高校能够卓有成效呢?

被“窄化”的就业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的又一个“舶来品”,从一开始,中国高校开展的就业教育就与国外“原汁原味”的就业教育大相径庭。

有学者指出,国外许多国家高校开展就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外高校的做法,中国高校开展的就业教育“图具其形”,并没有学到本质的东西,因而才会导致就业教育缺乏实效。“一开始,就理解错了,走错了路,如果想做好就业教育,首先应该重新审视就业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一点,从国外高校的做法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作为最早开展就业教育的国家,美国的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的马兰博士,就提出了“生计教育”的教育观念,认为应将生涯发展、态度及价值观等概念和内容融入传统的学业课程中,并主张职业生涯教育应该成为引导学生规划自我,同时将其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在这样理念指导下,美国通过立法途径将就业教育“制度化”,使得就业教育成为当前美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的高校,就业教育不但有专门机构,还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所有的教师要有培训资格证书或经过考试达标才能上岗。除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和辅导外,还以讲座、研讨会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同时开设十多门职业生涯指导课程。

美国高校的就业教育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涯。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所有在校学生,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例如密西根州立大学,在学生入校第一年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基础教育,所有学生必须将个人信息在专门网站上注册,以便职业顾问提前对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进行评估,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服务;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年,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求职的外部环境,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帮助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能开发,最后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年辅导学生撰写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如何签约等专门技能,以及为毕业生提供进入工作前的准备。

除了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都将就业教育正式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计划,虽然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都实现了就业教育制度化、专业化。关键的是,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教育根本出发点,在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有着长效机制的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兼顾学生就业指导的职能,而后者恰是当前中国高校就业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标。

也就是说,同样是开展就业教育,美国大学生接受了从入校到离校连续四年不间断的“一条龙”式的就业教育,而中国大学生只接受了他们大四年级的部分内容,重点只放在了求职技巧等浅层次上。

事实上,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颇有些权宜之计,将就业教育当做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法子。“方向走偏了不说,还有些急功近利。结果就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像西方高校学生那样,接受到完整的职业素养教育,依然为找工作而奔波。”有学者如是评论。

教育过程“快餐化”,不但使得就业教育内涵“变窄”,剑走偏锋,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罗秀认为,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基本上处于以毕业生为对象的“第四年指导”状态,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离国家要求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距离还很远。

实际上,这种就业教育观念的前设是: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教育。但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就业教育仅锁定在大学四年级, 就会成为一种“应急措施”“季节性快餐”“短期促销式”指导,就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 难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相应的知识结构、技能训练和心理调适准备,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对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当前就业教育工作的持续、快速和有效开展。

就业教育唯“就业率”是举

中外对比,不难发现,中外高校就业教育差距,与其说是内容、方法上的问题,不如说是方向上的分歧。

对于中国高校就业中的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历史较短有关。据邹小荣介绍,1995年原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正式开始。显然,相比于美国等国家几十年的成熟探索,中国开展就业教育的时间还相对较短。

但也有学者认为,时间短不是主要问题,关键还在于对就业教育理解上的偏差,一开始将就业教育简单地作为解决眼前就业问题的“应急工具”。

有学者认为,尽管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了就业教育概念,但就业教育真正得到重视是在2002年,其背景是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2003年面临就业。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备受关注,进而引起高校对就业教育的重视。因此,追求高就业率成为就业教育受到重视的初衷和目标。

就业教育为“就业”,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中国目前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却比较狭隘,直接的体现就是单纯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与导向。

对此,罗秀认为,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就业安置”的理念,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就业的量,更反映不出就业的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业教育局限于围绕“提高就业率”来展开,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生涯发展,只想方设法尽快将学生推向社会,而不是根据学生的真正意愿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更不是根据生涯发展的理念和规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自己的职业从而获得长久的就业力,这不能不说是对就业教育的歪曲。

就业教育需要“转向”

问题的根源往往在问题之外。我国高校就业教育暴露的问题,折射出我国高校管理、评价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学之处。对此,有学者认为,从中国高校实际情况看,高校就业教育要想有效开展,单单靠高校设置几门课程、增加一些专业教师是不够的,而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政府部门的通盘考虑,才能改变就业教育唯就业率是举的局面。

从政府层面看,应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上采取更多有力、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大学生这一“精英”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比如,通过政府这只有力“大手”,对大学生就业走向进行调控。目前,以“北上广”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城市和沿海地区依然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而广大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亟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政府对此应进行引导。

有学者认为,政府这方面的工作是无法简单以思想工作所能够动员的,需要强有力的利益杠杆进行驱动。这方面,有着比较好的例证。比如近年来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以及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西部地区任教,这些都得益于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了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从教育管理部门看,应该对就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改变单纯用就业率评价高校的做法,让高校不再单纯为提高就业率而劳心费力,从而沉下心来对就业教育加强研究,按照教育的规律推行就业教育。从国外开展就业教育经验看,就业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但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将就业教育纳入到了学校教育体系,并形成了制度化,有的国家甚至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从现有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看,这显然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为就业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尽管一时难以像国外高校那样做到就业教育常态化,也无法回避“提升就业率”这一初衷,但在开展就业教育过程中,一些工作是可以做实的,是可以掌控的。比如在教师选择上,可以选派一些有职业经验的老师进行必要的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或者可以创造机会,让更多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从而让高校就业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在课程设计与规划上,高校要有科学理念作指导,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不要“临时抱佛脚”,说怎么搞就怎么搞,等等。

总之,要在可能的范围内,通过种种办法,将高校就业教育的“含金量”补足,让就业教育有一些生气,让学生感受到就业教育的魅力,切身体会到就业教育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如此,高校就业教育才会慢慢转向,回归本初的样子。

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教育状况一览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由于各国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差异,其就业的思路和办法也各不相同,构建了各自的就业教育体系。

美国 在美国教育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工作机会法案》。同时,美国教育部和劳动部共同发起了“从学校到就业”项目,课程设置重点围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自我决断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13-03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竞赛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解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关系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设计了“学科技能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问卷”,分别对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展开调查。

一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2016年4月云南民族大学承办的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文秘技能和物联网技术等2个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问卷。同时,对云南民族大学参加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会展比赛、导游技能竞赛等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60份,回收57份,有效率95%;教师问卷30份,回收28份,有效率93%。涉及学校15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6所;涉及专业16个,其中,理工类8个,文科类6个,艺术类2个。学生基本情况:男生21人,占36.8%,女生36人,占63.2%;大二25人,占43.9%;大三31人,占54.5%。教师基本情况:男教师10人,占35.7%;女教师18人,占64.3%;40岁以下20人,占71.4%;40岁以上8人,占28.6%。

问卷共设计有17个问题,其中,基本问题4个,开放式问题1个,主要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考察创新能力的方式、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学生参加(不参加)竞赛的原因及益处、竞赛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展开调查。学生和教师问卷问题基本相同,只有个别问题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提问。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师生对创新性人才认识基本一致。创新是指组织或个人出于某种需要或兴趣,在遵循事物规律性的基础上,对该事物加以变革,使其得以改进或优化的活动及其结果。创新体现为一种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活动过程[1]。在被调查的师生中,92.8%的教师和80.7%的学生认为创新性人才主要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看到知识的实质联系并合理利用的人。

考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学科技能竞赛和科研项目训练。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离开了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教师认为最能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是学科技能竞赛(占比92.9%),其次是参加科研训练和面试、口头汇报等现场展演(占比均为71.4%),然后是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占比60.7%)。学生认为最能考察创新能力的是科研项目训练(占比84.2%),其次是学科技能竞赛(占比77.2%)、现场展演(占比73.7%)和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占比40.4%)。学生认为参加科研项目训练最能体现创新能力,说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困难性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而认为科研项目最能考察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竞赛项目的过程中,能近距离感知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体现出的创新能力,所以认为竞赛更能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师生都认为“开卷考试”难以考察学生创新能力。

⒓泳喝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竞赛是由赛事组织者给出竞赛题目,由学生单人或组队在一定时间内以竞赛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独立工作或团结协作来完成竞赛要求任务的系列活动[2]。在被调查的对象中,64.9%的学生和53.6%的教师认为竞赛能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24.6%的学生和28.6%的教师认为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师生都认为竞赛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分别占比71.4%和61.4%)。这一看法与其他研究者分析的相似[3][4]。

学生不参加竞赛主要是因为自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好,没有信心应对比赛。对于如何看待学生不参加竞赛,学生(占比77.2%)认为主要是自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好,没有信心应对比赛,持这一看法的教师占比71.4%。但赞同“缺乏健全的体制和规定,专业指导老师配备不充足”的教师占比为78.6%,这说明教师更多是从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也间接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学校对竞赛不够重视。有50.9%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引导不足以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这反映出教师在动员学生参加竞赛时工作做得不够,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学生参加竞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参加竞赛,最重要的是要准备什么?超过一半的师生都认为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需要全面准备专业知识。“老师的指导”及“放松心态”占比都不高。这说明竞赛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是针对相关知识能力进行比赛,学生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在赛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训练。

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存在忽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对于参加竞赛反映出的问题,学生和教师都认为主要是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待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知识面较窄(分别占比66.7%和82.1%);其次是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教学内容有待更新、教学模式有待改进,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竞赛的要求(分别占比64.9%和60.7%)。这说明学生通过参加竞赛,看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感受到学校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比赛,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参与调查的对象中,师生都一致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缺乏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分别占比46.4%和36.8%),其次是良好的学术氛围(分别占比21.4%和33.3%)和实用的技能指导(分别占比28.6%和22.8%)。师生都认为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相关性,参加竞赛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团队协作意识(分别占比85.7%和86%)。这表明,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学以致用。

三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从调查可以看出,竞赛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参加一两次竞赛就可以实现的。创新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也正因此,《意见》提出要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

1 创设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格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5]。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比常人拥有更旺盛的创造欲望和更坚强的意志品质。诸多研究都强调,创造能力的基础是创造人格。而创造人格是生长出来的,不是训练出来的[6]。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首要的是创设宽松而自由的学习成长环境。当前,很多高校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台了不少政策,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实施各种计划和项目,力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但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性、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创造人格的培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高校办学功利化较为严重,还未能将大学精神中最主要的价值内核――创新与创造、质疑与批判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未能为大学生营造出倡导自主、鼓励探究的学习环境[7]。前面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认为学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待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创新人才培养有自身的规律,学校应在教育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创建保护、鼓励学生个性成长的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养料”[8]。

2 面向学生全体,构建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高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9]当前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基本以赛模式为主,为竞赛而组建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突击式”的学习和训练。但参加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种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要做好顶层设计,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创新人格,扩展学生创新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技能有效结合起来。如大一侧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知识的学习,大二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大三强化创新能力的实践训练,大四强调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

3 搭建各类科研创新训练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要通过实践才能形成。高校要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实践训练平台,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一是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学校要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的功能,面向学生开放,设立学生实验实训基金,鼓励学生开展研究,资助学生和申请专利;二是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项目;三是学科技能竞赛平台。根据各类竞赛的时间,规划、设计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竞赛方案,由低到高,由面到点,既扩大学生参与面,营造竞赛氛围,又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选拔优秀学生,获取优异成绩;四是社会实践活动平台。通过学生社团、假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增长见识;五是校外实训基地平台。学校要建立校企、校府、校校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4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力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课堂和教师的作用。但现在高校多数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加专业课构成。课堂教学上常见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推行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改革。通过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提升学生理论素养,激活学生思维。增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尊重学生兴趣选择和个性化发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提倡项目式、研讨式、问题式等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申报项目、参加竞赛活动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不能简单地采用纸笔测试的形式,一考定成绩,而应关注学生全程的学习过程,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整体性评价。具体来看,评价目标应基于能力本位,指向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过程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全程的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持续变化,更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评价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应减少标准化考试,加大对实践能力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可采用工作过程报告、工作情境测试、工作任务实施等评价形式,通过现场观察、面谈口试、成果展示、现场操作、工作报告、小组自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10]。

参考文献

[1]和学新,张利钧.关于创新及创新人才标准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2]李淑芝,等.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2).

[3]陈勇,等.浅谈学科竞赛对大学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23).

[4]魏玲,等.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5]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07).

[6]贾永堂,崔波.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根本转变[J].现代大学教育,2014(1).

[7]刘丰林,等.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