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06 13:57: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情境教学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情境教学法论文

篇1

二、把指导和观察作为前提,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

1.借一些模型,用直观的演示来表现

在学生的思想中,一般比较直观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教师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者原理时,可以借助模型来演示.比如,立体空间里面的一些面就比较的抽象,老师可以用教室的整个构造来做演示,让学生来数一数教室一共有多少个面,也可以用魔方来演示,这样的话,立体空间就比较具象的呈现在学生眼前.

2.用计算机技术来演示

有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关系,可以用计算机来演示,用图形和文字的形式,就比较的形象生动.用一些鲜艳的图片来模拟各种原理形成的样子,既形象,又有趣,同时也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讲解轴对称等数学知识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3.学实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验整个过程,来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了解并且掌握.运用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观察、猜想等过程中,对数学有新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它还拉近的学生和数学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比如,在讲解椭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准备好一个纸板,细绳和图钉,让学生自己画椭圆,然后来引出一系列的问题来.

篇2

2.因为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种情境教学非常符合他们的口味。单词背后的故事很多都是含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找一些单词和句子自己编一个简单的、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3.比如,讲述一个小动物的历险记,一只小猫cat在乡村country散步,多运用一些童话故事的开头,让学生可以对故事产生一定的欲望,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他们理解了英语词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之后,心中的成就感也会随知识含量的增长而增加,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多媒体设备,直观多样情境设计

不论教师怎样进行情境式教学,都仅仅局限于口头上的教学,学生听讲的时间久了就会感到非常乏味,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状态,对于他们成绩的提高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改变这一不良的局面,教师可以把故事的口头讲解转变为动画的播放,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对所要学习的单词进行观看,运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个高涨的情绪,积极地听教师的讲解。

篇3

二、项目情境教学法破解难题

中职所培养的是从事某一社会职业或技术岗位群的一线技术人员,要求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开设软件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种或者某类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方法,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胜任岗位职责提供基础支撑。软件类课程强调操作和实践,在不断的动手练习和思考中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实验实训室完成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符合以上要求的有效途径便是实施项目化情境教学法。这几年职业教育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要求创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综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情境设置,项目驱动,能力本位”,通过设置贴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以此来掌握课程的知识内容并达成预期设定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新颖生动,在做中学,学生扮演职业角色来完成课堂项目训练,即今后在工作岗位可能从事的任务。有效地将学校与企业对接,更有利地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更好实现软件操作技能的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层层推进的多个教学环节,来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设计,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完成各环节教学活动,“教与学”在项目中融为一体,将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变为以项目实践为中心;将知识目标变为能力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今儿项目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锻炼技能、掌握技能。

三、项目情境教学法应用实例

1.针对性选择教材。

多媒体制作软件类教材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笔者推荐使用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推荐教材目录中的教材。本课程选择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边做边学———PremiereProCS3视频编辑案例教程》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影音编辑制作综合实训》作为教材。前者通过一个个小案例,讲解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内容较为浅显,学生掌握容易;后者则是以一个个精心挑选的影视征实例作为载体,介绍实际做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知识技能,并将操作技能的讲解和构思创意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软件操作水平得到提高。

2.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类似于小说的篇章结构,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础。教师拿到教材后,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选取、制作和确定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精细化组织,将多个知识点融入一个有趣的主项目。课堂教学就如给学生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进行的过程中逐个达成预设的知识目标。本课程共72课时,另外还有36课时的综合实训,笔者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的具体特性,拟定了五项目标:(1)掌握视频剪辑技术;(2)学会使用视频切换效果;(3)学会视频特效的使用;(4)学会字幕的制作;(5)学会运动的设置;(6)学会添加与编辑音频。制定了四项过程方法目标分别是:(1)提高学生对素材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3)养成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制定了三项情感价值目标分别是:(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2)增强团队合作理念;(3)公平竞争职业道德。围绕科学的教学方法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主旨,笔者设计了五个基础项目(主要是通过项目制作让学生学会软件各个功能的使用)和五个提高项目(主要是将软件各个功能综合在一起制作,提高学生的综合使用能力以及对软件的熟练度),从而把知识技能目标融入到项目中去(如下图所示)将一个项目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任务,把理论知识点溶解到各个任务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简单的任务中逐步掌握各个知识点,逐步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整个项目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3.科学设计教学环节。

教法学法的运用最终服务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每个项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安排八个教学环节:情境引入———前情回顾———任务分解———任务实施———项目展评———项目总结———作业布置———项目拓展。通过这8个环节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制作,从而达到课程学习目标。

篇4

二、以“思”为核心进行创设

思想的建立是进行文字写作的基础,没有思想的文字是毫无意义的。学习是参与者建立自己知识宝库的基本过程,在此过程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是学习者的自我构建过程,与客观事物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兴趣的建立,更要在学生感情和知识的结合处激发出他们自我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自我知识结构骨架的建造,带动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拥有提问、解答和总结类似问题的基本能力,是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策划者,而不是被动参与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建立起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写作提供充足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更具有创造性。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学生拥有再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为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并且将所获得的结果以文字报告的样式呈现出来。例如,在关于塑料袋的使用和回收问题的讨论上,学生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基本事实和客观需求之后,做出了相关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为写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助力。可见,用问题的形式教学,不仅有效解决了写作难的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对于学习有了全新的思想认识,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篇5

1.2以学习语法功能为目的,具有知识性教师在具体的英语语法教学活动中,要深入理解英语语法项目功能的使用,不同的语法项目具有特定的语用功能,所以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语用功能,配合适当的语料,才能够能使情境教学法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语料进行情境的创设,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语法知识点,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从而能熟练应用于生活与交际活动。

1.3通过听说读写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需要结合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创造出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锻炼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应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1.4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正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语法项目并加以正确、合理运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主要的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英语语法的自主体验和探究,以及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的体系。

篇6

情景教学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地位,较好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只要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活动的对接,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如在教学自我介绍时,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先用英文讨论,然后进行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热烈的讨论,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渴望,他们不满足于课本中简单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汲取课外知识的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进行课外拓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到更多有关自我介绍的内容。这样,不仅打破了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困境,更让学生参与到自我介绍这一情境之中,灵活运用了所学的英语知识。

2.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教师可以把情境构建的任务交给学生,在教学一部分内容之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编排英语话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调用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篇7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践行

1.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出现无疑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增添了一把利器。事实上,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境的创设都是依赖多媒体而进行的。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也是非常喜爱的。对于学生这样的课堂表现,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增添了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的信心。【案例1】在执教“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以江西卫视《经典传奇》栏目中关于“扯雀泉”的一则报道为背景的。随着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大家了解到云贵地区有一处泉眼,当地很多村民发现这处泉眼经常有鸟雀掉落其中死去,甚至还有人说见过一头牛死在其中,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扯雀泉”。记者了解这个情况之后,便邀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前去调查。专家拿一只公鸡去做实验,发现这只鸡待在泉水里仅仅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昏迷不醒了。经过仪器检测,发现泉水中蒸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是致使动物呼吸困难最终死亡的罪魁祸首。这样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对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兴趣立刻高涨起来,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也表现得非常积极,课堂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之所以会取得如此有效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普遍对现代教育技术感兴趣。对此,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都应该积极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提高的课堂教学质量。

2.结合实物展示创设情境

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很多实物,对于这些实物(如淀粉、油脂、石灰石)仅仅依靠图片来进行认识是远远不够的,适当的时候还需要结合一些实物进行教学。结合实物展示创设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一种更加真实、更加直观的感觉,从而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案例2】在执教“淀粉”这个知识点时,在正式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我到商店里买了一包淀粉,并把包装拆除,换上了普通的塑料袋装盛。当我将这包淀粉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我要做什么。看到此种情形,我微笑着问道:“同学们知道这包是什么东西吗?”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面粉。”这样的答案并未出乎我的意料。我接着问:“你们确定吗?”听到我这样说,有很多学生开始犹豫了。于是我让学生上来摸一摸,辨别一下它究竟是什么。经过学生的轮番上阵,终于有学生说出是淀粉。这样的情境创设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其起到的效果却是不容忽视的。实物展示可以给初中生一种更加直观的视觉刺激,结合实物展示创设情境可以让初中生在更加直观的情境中感受化学。

3.结合演讲辩论创设情境

说到结合演讲辩论创设情境,对于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无法理解的。事实上这种情境创设方式是可行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案例3】在执教“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论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还是带来了福祉?”问题抛出之后,我把学生分为两大组,让他们积极思考并讨论。A组学生认为化学给人类带来了灾难,B组学生认为化学给人类带来了福祉,并让他们分为两个阵营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A组学生说化学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很多化学污水和化学气体排放到了我们的环境当中,让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B组学生则认为化学给我们人类带来了福祉。比如说我们人类利用核能发电,利用化学原料制成干电池等。双方一度争执不下。最终我总结性地说道:“同学们说的都没有错,化学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福祉。只要对化学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有效抑制化学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把隐患提前消灭于无形当中。今后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化学,将来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的教学过程充满了灵动,充满了趣味,这比苦口婆心地进行讲述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进行演讲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演讲辩论进行适时的引导,一方面可以避免场面失控,另一方面可以让演讲辩论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在这里,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初中生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

篇8

简单地说,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一种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他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而社会学或大众俗称之为民歌(谣)。它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民歌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需要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去体验感受,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基于体验,从而提升演唱水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基本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是在课后不断练习中,意会民歌学习所必须的理论基础,而后依据自己的理解,指导声乐自我训练,并通过不断实践重新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民歌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对学生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对于了解、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歌的种类也很多,如陕北民歌、蒙古族歌曲、藏族歌曲,有些民歌是来源于少数民族语言的唱法,具有原生态的特点;有些民歌则是基于普通话的基础上,借用地方方言的语言特点来进行演唱的。

(二)民族音乐教学法

民族音乐教学几乎都是围绕着解决开喉咙、呼吸、喉头等技术问题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技术化的训练,目标很明确,步骤很清晰。整个过程,就是教师描述自己的演唱体会,然后把这种感受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应当说,在民歌语言的韵味和把握上,原始的民歌传授方法,实际上是民间艺人口头创作,口耳相传,是一种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而在现代的民歌教学中,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制约性,口传心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民歌教学的要求,那么在现代的民歌教学中,如何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来寻求帮助,寻找所演唱民歌发源地的地道的语气和语感,有助于当前民歌教学。同时,教师也应当要掌握各地民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三)PBL情境声乐教学法

PBL最早的应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的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他在加拿大MCMaster医科大学首创,之后经过不断精炼与实践探求,在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等得到广泛应用,PBL模式也应用于其他教育领域,如商业教育、建筑教育、工程教育等。应该说,PBL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熟练掌握一门领域的学习过程。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实际上正是借用了PBL的核心思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服务,在理论学习和日常训练声乐技巧的条件下,通过情境训练引导,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同时规避了学生“千人一面”的态势,尽可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歌唱风格。总的说来,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就是在传统教学过程的基础上,注重塑造学生的民歌语言个性,并强化学生对歌曲风格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音乐意识中的觉醒,依靠声乐技能的语言训练,加深情感投入,并强化学生对于舞台表现力的自我感受。教师通过营造各类音乐语言情境教学,与学生展开互动,从而使学生直接感知音乐,借由多层次反馈,逐步实现从自然状态转换到训练状态并再次回归到自然状态的转换,并在实践中剥离教师强烈个人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二、PBL情境声乐教学法在学习民歌语言中的辅助作用

(一)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法,实际上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基于传统民歌教学方法之上的创新方法。实际上,在民歌教学中,地方语言韵味和方言的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汉族教师很难能够教授少数民族歌曲,对于各地域风格特征的把握也有一定的困难,仅仅在普通话教学和非方言创作型现代民歌中有教学优势。当今民族歌曲内容包括汉族传统民歌、古曲类民歌,少数民族歌曲,以及近现代创作型民歌。每个类别的演唱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古曲类偏重于吟诵式的,少数民族歌曲需要了解地域性方言,与传统的民歌教学方法相比,PBL情境民歌语言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各类民歌的语言。PBL民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也更加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

(二)PBL情境民歌教学法对学习民歌语言的辅助作用

1.地方民歌语言教学

民歌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以陕北民歌为例。陕北民歌具有强烈的语音修饰特点,借用衬字、叠字,运用和谐韵脚,自然地运用洪音和细音。所选取的词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也容易,在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下,讲求歌词的韵律美是十分必要的。歌词的声音和意义是不能强制分开的,有时候意义在声音上见出,要比习惯上的联想见出更加微妙,讲究声律是行文最重要的功夫。在陕北民歌中,有大量的衬字使用,如对坝坝,白脸脸,如圆个溜溜、蓝个英英、那个,等等。这些文字的使用增强了民歌的地域性特点和艺术感染力。在江南民歌中,比如《茉莉花》,其中的一段唱词“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将我骂”,其中,“满园花开”就要唱做“满YU花KEI”,“香也香不过它”就要唱作“香也香不GE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就要唱作“MUYUXICEI一朵DEI”,这里包含了平卷舌的运用,以及江浙地方语言的韵味和特点。在进行民族唱法的学习时,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色彩浓厚,地域性特点强烈的歌曲,如《想亲亲》、《下四川》等类型的歌曲,要求演唱者要用地道的语言去演绎表达作品。

篇9

二“、CMM”情境教学法的延伸效应

采用“CMM”情境教学法后,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逼着师生作相应改变。

1.以前给学生训练只需提供考试题库内相应的图纸即可,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训期间,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实际生产产品图纸提供给学生,且企业案例每年要有更新。这样就逼着教师下企业,与企业人员建立良好关系,方便收集企业案例。如图2所示为某企业生产的三角带轮铸件毛坯及成品,采用这个案例就能拓展学生加工铸件材料的相关知识及技能。

2.实施“CMM”情境教学法是为了提升学生职场能力,提前体验职场氛围、企业文化,实现零距离上岗,因而聘请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是必需的。他们与专任教师一道融合企业与学校各自特点,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实训案例,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先进的加工技术、加工工艺和零件精密测量方法。

3.挑选合适的加工项目,与真实客户合作,为企业生产产品。类似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如图3所示为某缝纫机厂配件油泵体毛坯,这个零件的加工拓展了学生机床夹具设计能力。

4.采用企业案例进行加工训练,实训教学与实际生产接近一致,教师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地往“双师型”方向努力,成为真正的“双师”。

篇10

故事,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学生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一节课中,这样导入新课: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这一群猴子。论文百事通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候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师继续讲:“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候,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同学们坐在位子上已笑得前仰后合。这是老师话锋一转:“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童话故事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过后,带给孩子们的是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可每只小猴得到的仍是2个桃子呢?难道这里有什么秘密吗?”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得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境,从而使他们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二、创设数学规律情境

创设数学思想情境的作用就是给纯数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想法、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好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一旦学生获得了这种期望的信息,便会产生积极的“鼓励”效应,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心理上的动力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每一次积极的发言都应用期待的眼神或适度的诱导进行激发,有赞许的目光或适当的表扬给予激励。

例如: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大家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大家先猜一猜它的面积与谁有关系?如何计算?再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倒数》一课时,直接出示8组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算式,让学生先计算,再仔细观察,能发现什么?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一下子激活了学习兴趣,通过寻找规律,理解了倒数的含义,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像这样,能通过纯数学情境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就不要再寻找一些其它的生硬的生活情境,浪费师生的精力。这样还能让数学课堂更有数学味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

三、创设数学娱乐情境

篇1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准备一些可以吸引他们注意力并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在会计课堂上利用图片、视频或学生表演情境等方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基础会计课,教师讲到“财产清查概述”一节课时,导入新课可以播放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视频画面。这是当年轰动一时的社会热点,画面重点播放企业厂房倒塌、机器设备毁损严重、材料物资破损丢失的场景。视频播放完后,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教师抓住机会引导提问:“灾区企业受损如此严重,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开展重建工作之前,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首先进行什么工作呢?”学生思考并回答:“财产清查工作。”教师此时利用学生高昂的热情引入新课:“大家思考一下财产清查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进行财产清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财产清查的内容。”通过如此摄人心魄的教学情境设计,既快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识,并进行了意味深长的德育教育渗透,一举多得地为该节课的教学打响了头一炮。

二、勇于创新设疑,分角色扮演和体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让中职学生机械地背诵一个概念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让他们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涵义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调整教学设计,逐渐由“传授知识”转变为“激励思考”。例如,在基础会计课教学中,教师针对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会计主体假设,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解释,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其真正含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设计如下:大明公司是一家个人独资的私人企业,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采购业务和报销业务。第一组两位同学,一个扮演会计小王,一个扮演采购员小李。今年九月五日,采购员小李去济南采购一批金丝小枣,九月八日返回,并拿回采购发票、火车票、住宿发票及餐饮发票找会计小王报销,会计小王审核无误经公司张总经理签字后予以报销。第二组两位同学,一个扮演会计小王,一个扮演张总经理,一天张总经理拿来一张春节带外地亲戚去餐厅吃饭的发票找会计小王报销,并如实相告事情真实情况,会计小王却断然拒绝。

轻松诙谐的表演过后,学生们对于这两个案例的处理结果产生了争议。这时教师不必立即当场裁决对错,而是给予他们相互争论、探讨的时间,然后由不同意见方派出代表阐述分析各自理由。最后老师裁决:第一组和第二组表演的案例中会计小王的会计处理都是正确的。第一组的表演完全符合会计报销制度的规定,原始凭证真实齐全、报销程序合法,而且此项经济业务属于会计主体核算内容。第二组的表演,虽然报销者是公司的老板,但是这笔费用不可以报销。因为会计主体这一基本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这笔费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不符合会计主体假设。最后教师进行会计课堂小结,同时对学生在会计课堂上的角色扮演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必要的激励。在这一堂课中,学生们很轻松地掌握了该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学效果非常突出。角色扮演教学不仅能鼓舞学生的学习劲头,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后劲,让学生今后每节课都能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看到学科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并对学习充满信心时,就要趁热打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把日趋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巧设“竞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珠算是一项传统的会计技能,在计算技术课教学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算技能后,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这也成为影响运算能力提高的因素。尤其是个体练习中,缺乏竞争与激励,长此以往,自然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挫。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失适宜地创设“竞赛式”练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一是“超越自我”。这是一种个体竞赛的方式。教师让每个学生先运算十道题,计算出时间,以此作为标准,在以后的运算中力争超越自己。一旦超越,便要确立新的标准,然后再去超越。这样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学生可以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二是“超越强者”。这是一种集体竞赛的方式。教师先让全班学生同时运算十道题,计算出最快的时间,以此作为班级记录。在后面的运算中看谁能打破班级记录,一旦新的记录出现,便立即确立为班级纪录,然后再次组织破纪录。这样的竞赛,使“强者”为保自己的记录不断创新,“弱者”为突破记录不断努力,学习积极性会十分高涨。三是小组之间互相比较。这种竞赛方式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教师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个人数相同的小组,限定时间,每个成员限答一道题,答完后下一位继续进行比赛,以此类推,直到比赛时间结束,以答得最多最准确的小组为获胜组。这种方式进行珠算教学,需要全组成员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每一个同学都是关键人物,每个人的快慢及准确率都直接影响全组的成绩。因此,集体的荣辱兴衰会激励暂时落后的学生不得不在课下多下工夫加强练习,希望下次不再影响全组的成绩。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珠算计算水平的提高。

篇12

二、评价指标

一是比较两组学生的平均综合考试成绩。综合成绩理论、实践各占50分,两组考核的理论试题均由同一题库中随机抽取,实践考核均由三位老师做评委分别评分,取其均值。二是对实验组学生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母婴护理教学情境教学法教学的反应和评价。共发放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100%。

三、统计学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综合成绩,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采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用赞成率(%)进行统计分析。

四、结果

实验组母婴护理学平均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详见表1)。实验组学生对母婴护理学情境教学法12个方面进行评价,赞成率最高达98.73%,最低为88.61%,平均赞成率94.20%(详见表2)。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母婴护理学教学,深受大多数学生欢迎和赞成,教学效果较好,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母婴护理学教学中广泛运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