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生产计划范文

时间:2022-07-20 12:41: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月生产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月生产计划

篇1

XX年12月7号是我上班的第一天,当时我充满热情老早就到公司里报到,因为我想给公司、同事们一个好的印象。可事实并不是我想像中那样工作,我应聘的是生产计划,却先跑到品管部门去培训,当时有种被埋没、被骗的感觉。第二天我竟然愚蠢到向霍总经理提出要离开的想法,之后我的部长给我说了很多道理和她在xx工作是怎样走过来的,其中她说到:人总是要从基层做起,要脚踏实地去做,不可能一步登天,腾云驾雾最终会摔得很伤的;根基不稳的楼房早晚会倒塌。我刚进xx只是普通的一名接线员,每天只是接一些无聊的电话,日积月累才发现自己说话技巧提升了,其实每一个岗位都有可以学到东西的地方,看自己能否把握好机会,是否用心去做,付出了,收获总是会有的。最后她叫我回去认真地想一下,去还是留只在一念之间。随后我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有较明确的目标让我不知所措,时间是熬过去的。于是第二天林部长就给我订了一份《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具体安排

一、xxx号,到巡检部门,学习弹簧常识,学习开机到终检的检验过程,熟悉游标卡尺、千分尺、投影仪的基本操作,目的是了解巡检的检验流程,树立正确的品质意识。

二、xxx号到品管部门培训,学习试温到包装的最终检验过程,了解样板检验、质检报告、客诉、审厂等品质体系,了解公司的整个品质体系。

三、xxx号,到仓管处报到,学习从入仓到出货的成品流通过程和从进料到发料、退料的材料流通过程。了解成品仓和材料仓的流通过程。

四、xxx号,营业部门,学习从接单到下单、出货的po信息流过程,和样板单的制作,达到熟悉业务部份erp系统和样板管理过程。

五、xxx号,负责现场生产计划的学习,了解车间生产现场的制造过程,学习如何排产,以达到熟悉车间现场的管理和操作排期表的排其安排。

篇2

为了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杜绝死亡、重伤事故;

2、杜绝火灾事故;

3、杜绝爆炸事故;

4、杜绝交通事故;

5、杜绝食物中毒和重大传染病事故;

6、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不超过2‰;

7、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二、具体措施

安全工作重在防范,要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就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到警钟长鸣。

1、加强宣传,让安全意识深入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心中。

1)组织领导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好员工安全培训记录。

2)对换岗、转岗、复工人员,单位要进行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方法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记录。

3)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开展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4)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小型工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5)使员工能够熟练的使用劳动卫生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6)使员工能在突发事故中正确熟练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7)通过各种形式(警示牌、宣传栏、标语等),使员工明确自己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

2、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及时将有关安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增强公司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及法律观念。

2)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负责人要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员工在自己岗位上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交流安全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3、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文明经营,定期进行安全自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及措施。

1)建立健全经营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安全设施台帐,定期检修保养,定期检测,确保相关证件齐全。

2)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及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张贴警示标志或告知牌。

3)烟花爆竹产品合理存放,并设立醒目的分级存放标志,预防火灾、化学事故。

4)车辆及防护设施要及时保养维护,做好保养维护记录。

5)各种安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合格有效,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劳防用品。

4、按规定做好各项工作的安全预评估及审批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并增加预案演练次数,完善预案实战要求,订做各种警示标志牌,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5、“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开展安全大检查,加强安全值班、确保节日安全。

6、落实好值班、带班制度。加强对安全巡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调整充实值班巡逻人员,做好对值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严格值班巡逻记录和交接班手续,防止脱岗。夜间带班人员要增加检查次数,以防重大事故发生。

20XX年公司将继续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个核心思想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当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四月安全生产工作计划【2】

为有效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提高全连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公司创造和谐环境,结合我连实际制定2014年xx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XX年初,按照团党委部署,xx根据公司实际情况,xx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把公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工,责任到人。

1、全年计划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议,分析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不足,确定必要的办法和措施,传达团安委会精神,安排各个阶段安全生产工作。

2、全年召开职工大会10—12次,组织安全生产集中培训教育8—10次,在安排工作的同时,同时安排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常年监控措施不间断。

3、全年分四个时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板报标语宣传,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的典型经验,安全生产的预防措施,提高全连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感。

4、全年有针对性的进行广播宣传35—45次,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天天讲、月月讲,始终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和杜绝事故发生。

5、计划每月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检查,由专人负责,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对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整改的要追究其直接责任。

6、全力做好农牧职工危旧住房的拆迁工作,做到建一户新房,拆一幢旧房,杜绝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7、继续做好远离公司营区居住职工用电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合格的线路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用电。

篇3

一、粤绣产业的基本现状

粤绣作为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凭借其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历史成就,被列入2006年5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然而,近年来粤绣产业面临着潜在的发展困境。虽然粤绣制品的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粤绣绣品的单价却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相关资料显示,在2008年,粤绣平均拍卖成交单价高达16.9万元;而到了2010年,粤绣的成交均价出现了回落,为12.692万元,同比下跌24.8%。在市场没有扩大的情况之下,成交单价出现下降,导致了粤绣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下降,市场前景令人担忧。同时,粤绣行业市场前景不佳使得越来越多的刺绣工人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粤绣行业的人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二、导致粤绣文化产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1.粤绣产品与现代脱节

目前,粤绣制品主要是绣画,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只有传统的的香包,绣花鞋等。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格调与现代社会的表层文化存在隔阂,绝大多数粤绣制品的艺术风格与现代家居风格不匹配,购买绣品的消费者可能会遇到传统绣品摆设与现代家居环境难以融合的苦恼。于是,粤绣的产品虽刺绣精美,手工精良,但是却见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2.传统粤绣工艺本身的局限

传统粤绣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粤绣手艺技术难度高。从一个普通劳动者成为一个熟练的绣工,至少需要一年的学习时间,这使得从业人员大多难以坚持,粤绣劳动力数量下降。其次,手工艺生产的粤绣绣工精细,完成一件作品耗时较长。再者,粤绣的绣种单一,目前绣种图案大多承袭传统,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3.外部冲击粤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轻工业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包括粤绣在内的传统手工业生产受到冲击。相比起手工产品,机器化生产的产品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符合一般消费者对工艺品的价格要求。近年来,传统的手工刺绣也出现了被机器刺绣逐渐取代的迹象,手工粤绣的生产一度陷入困境。

再者,作为广东省文化产业之一的粤绣日渐衰落,发展明显不如苏绣等绣种。苏州市政府对苏绣的大力扶植使苏绣占据了刺绣行业更大的生产和销售份额,一度压缩了粤绣的利润空间,粤绣产业前景堪忧。

三、粤绣文化产业发展计划

2005年2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第94号令提出了振兴繁荣瑶绣·粤绣的思路和方略:(一)将粤绣从现代化大都市转移到民族、民间手工艺术的原乡去,与扶贫工程相结合在贫困山区建设创新型的刺绣文化产业。(二)彻底改革2000多年来,中国刺绣“口传手授”的落后传承方式,创建现代刺绣艺术职业教育,填补中国工艺美术教育中传统民间手工美术教育的一个空白,开中国刺绣高级艺术教育的先河。(三)把振兴粤绣与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相结合,建设岭南著名粤绣文化旅游景点和粤绣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据此,我们可以制定如下的粤绣文化产业发展计划:

1.追求多元化发展

在保留原有的工艺标准下,谋求创新,将粤绣工艺品定义为多个等级多元化发展:针对日常消费的粤绣工艺品定位在中低级别,运用机械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物美价廉的特点吸引更多的普通消费者;针对投资收藏的粤绣工艺品则将其定位在高档精品,采用纯手工制作,提高其收藏价值。

2.谋求跨行业合作

与其他行业合作,扩大粤绣产业的发展空间,提高粤绣知名度。进行行业整合,改变孤立的小作坊生产,推动粤绣的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旅游纪念品开发。

3.加强粤绣文化推广

在学校中开展粤绣普及教育;在社区开设粤绣体验馆,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粤绣文化。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制定对非物质文化的发展规划,重点扶持粤绣产业,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使粤绣文化得以传承;强化粤绣载体建设,通过建设粤绣基地、引进粤绣加工企业、建立粤绣大师工作室等多种途径不断夯实粤绣发展基础;打造粤绣工业产业园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领形成粤绣的品牌效应;依照《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将粤绣从现代化大都市转移到民族、民间手工艺术的原乡去,通过与扶贫工程相结合,建设创新型的刺绣文化产业。

5.拓宽营销渠道

改变传统的营销手段,在国内开设粤绣手工艺品专营店;建立网络定制、扩大海外市场等多渠道的销售模式;利用粤绣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促销,通过电视媒体、明星代言、商业电影植入、广告植入、官方微博互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粤绣知名度;开通专业网站,提供免费教学视频,为粤绣爱好者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

6.完善人才培训机制

建立相关的人才培训机制,缓解当前粤绣技工日益减少的局面。抓好粤绣的技能培训,开设专业化的粤绣初级技能培训班和中高级技能提升培训班,同时开展粤绣刺绣手艺技能大赛,以赛促学。

7.建立粤绣文化专属档案

打造粤绣艺术馆藏,将粤绣按年代、主题的不同分类收藏,建立完善的粤绣档案资源,使粤绣能够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反映广东省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发展。同时推进数字化档案工程,建立粤绣档案数据库,拓宽粤绣的宣传形式,既展示了我们上千年的粤绣文化,又能促进粤绣工艺品的销售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瑜。广绣艺术价值之剖析[J].包装世界,2011.

篇4

根据省、市主管部门关于开展安全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通化市2013年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安全月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农机部门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机安全综合监管能力。为保证小型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市农委起草了《关于开展小型拖拉机安装反光贴工作的通知》,6月25日,市政府以通市办明电〔2013〕44号文件下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执行。结合安全月活动,全市农机系统市与县、乡(镇)农机站与辖区内所有村委会,村委会与本村机手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各级农业农机监理部门机构之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664份,机构与农机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535份。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氛围

篇5

一、工作目标

1、杜绝死亡、重伤事故;

2、杜绝火灾事故;

3、杜绝爆炸事故;

4、杜绝交通事故;

5、杜绝食物中毒和重大传染病事故;

6、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不超过2‰;

7、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二、具体措施

安全工作重在防范,要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就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到警钟长鸣。

1、加强宣传,让安全意识深入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心中。

1、组织领导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好员工安全培训记录。

2、对换岗、转岗、复工人员,单位要进行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方法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记录。

3、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开展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4、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小型工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5、使员工能够熟练的使用劳动卫生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6、使员工能在突发事故中正确熟练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7、通过各种形式(警示牌、宣传栏、标语等),使员工明确自己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

2、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及时将有关安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增强公司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及法律观念。

2、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负责人要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员工在自己岗位上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交流安全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3、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文明经营,定期进行安全自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及措施。

1、建立健全经营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安全设施台帐,定期检修保养,定期检测,确保相关证件齐全。

2、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及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张贴警示标志或告知牌。

3、烟花爆竹产品合理存放,并设立醒目的分级存放标志,预防火灾、化学事故。

4、车辆及防护设施要及时保养维护,做好保养维护记录。

5、各种安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合格有效,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劳防用品。

4、按规定做好各项工作的安全预评估及审批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并增加预案演练次数,完善预案实战要求,订做各种警示标志牌,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篇6

中图分类号 S646.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86-02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南邻祁连冰川,北靠隔壁荒滩,海拔1 589~5 027 m。总体气候特点是日照时数长、空气湿度低,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7―9月;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从食用菌栽培角度看,空气干燥是民乐县气候条件的一大劣势,但以夏秋季节与南方相比,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又成了该县独具地域特色的气候优势因子。此外,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刺激菇蕾分化,特别是西南沿山一带,气温相对较低,对双孢菇的生产极为有利。同时,民乐县是小麦、大麦的主产区,可以为生产食用菌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食用菌大棚1 050座,工厂化生产车间94栋(54 000 m2),建成菌种培育基地4个、发料厂6个、菌包厂7个。为了规范双孢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栽培水平,确保双孢菇a品的质量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人体健康,促进民乐县双孢菇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制定民了乐县双孢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推动民乐县食用菌产业向绿色有机循环方向发展。

1 菇场环境要求

1.1 栽培场地

双孢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对菇场要求严格,不能在公路主干道居民聚集点100 m的范围内建设。另外,要远离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等污染源,距离污染源至少在500 m以上。

1.2 空气

双孢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产地应远离工矿企业,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日平均不能超过0.3 mg/m3。

1.3 水质

双孢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所需水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是井水和湖水,但是必须符合标准化生产的水质要求,不能有受污染的水。

1.4 土壤

采用地栽方式栽培双孢菇无公害产品,其栽培地土壤不能受工矿企业和养殖业污染,也不能用垃圾场土壤和处理过的工业废料改造土壤,必须符合农业生产土壤环境要求。

1.5 菇房

根据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要求确定相应的栽培模式,菇房的总体结构应有利于双孢菇的科学栽培和采收管理。结合民乐县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的特点,栽培双孢菇应该选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菇房,选择沿山休耕的荒地,依地势条件开挖长方体基槽,规格为长50~80 m、宽6~7 m、深3 m,一端留门,有条件的可在内壁抹1层草泥或用砖砌墙,并以水泥砂浆抹面。顶棚以直径35 mm的空腹钢管铁丝做拱形骨架,上覆塑料棚膜,拱高与梁长之比为1∶10,侧壁开挖烟囱式通风口上下2排,上下口错开呈“品”字形排列。菇房大小应因地制宜,但不宜过大。

2 栽培种生产要求

2.1 拌料

双孢菇生产的原辅材料应新鲜、干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原辅草料配方一般100 m2用麦秸秆1 500 kg、干牛粪1 000 kg、尿素30 kg、过磷酸钙32.5 kg、石膏粉30 kg、碳酸钙20 kg,料拌好如果辅料pH值过高,应该加10 kg左右的石灰调节pH值,使栽培料偏酸性。拌料的场地要干净无污染,便于排除积水,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1]。拌料的用水量应根据当时的气温灵活掌握,气温高时水量适当大一些,气温低时,宁少勿多,民乐县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进行拌料建堆。经过几次翻堆使培养料充分发酵,完全发酵的培养料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麦秸平扁柔软易折断,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2.2 灭菌

接种前,灭菌消毒拌好的培养料,可将发好的培养料撒施杀菌剂和杀虫剂覆盖塑料棚膜堆闷,灭菌的温度要达到100 ℃以上,灭菌2~3 d。

2.3 栽培种接种

先将培养料按栽培模式处理好,再用气雾剂用药1 g/m3熏蒸消毒后接种。接种时要时刻注意杂菌污染。接种的用具、器皿都要严格消毒灭菌,工作人员接种前必须穿着消毒工作服,双手用医用酒精擦拭消毒。栽培接种动作要敏捷、准确,尽量避免大范围走动,以防空气中的杂菌感染[2-3]。

3 双孢菇栽培形式

3.1 地面畦式栽培

将发酵料按标准(宽1.0~1.2 m、厚20~25 cm)平铺于地面上,养菌出菇。这种栽培模式投资少,操作简便,容易推广,但存在的问题是空间利用率不高,单位面积产出小。

3.2 层架式栽培

用多层床架铺辅料,养菌出菇。床架通常用竹、木或角铁等构件搭建,床架排列的方向应垂直于菇房方向,一架分若干层,一般为2~4层,床宽1.0~1.2 m,层间距60 cm。分层铺放发酵好的培养料,菇床上一般铺20 cm厚辅料。该模式有效提高了菇房的整体经济效益,不足之处在于温度不好控制。

4 生长期管理

4.1 卫生管理

预先打扫菇房卫生[4-5]。每次采菇后都要清除栽培料上的残根和地面残渣。每批双孢菇生产完毕,应及时清理废菌料和菇房,并消毒。

4.2 湿度管理

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水分含量均为62%~65%。菌丝体菇棚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70%左右,覆土层含水量18%~20%。子实体菇棚空间相对湿度70%~95%。当湿度不够时,需要在双孢菇上喷洒清洁干净的符合生活饮水卫生标准的清水。

4.3 温度管理

菌丝体生长阶段菇房温度控制为22~25 ℃,子实体生长阶段菇房温度控制为16~18 ℃[6]。孢子形成阶段温度控制为18~22 ℃,萌发阶段控制为24 ℃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双孢菇的生产,可通过增减覆盖物来调节温度,以达到双孢菇生长的适宜温度。

4.4 通风管理

实时监测菇房内空气中的CO2浓度,要求不能超过 0.5%。菇房要注意通风换气,针对双孢菇每个时期对通风量的要求,可通过打开或堵上通风口的方法来调节,通风口一般在棚室侧壁上下2排呈“品”字形排列[7]。上口距内壁上沿80~100 cm,下口距地面8~10 cm。

4.5 光线管理

光线强度必须控制在双孢菇每个时期对光线需求的范围内,双孢蘑菇是厌光性菌类,除原基形成时需要微弱光刺激外,在整个生长阶段均不需要光线。

5 病虫害防治

双孢菇病害的防治主要集中在栽培管理中,发菌期主要病害有木霉、毛霉、白色石膏霉等,出菇期病害有斑点病、枯萎病、软腐病等。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采取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方法,不能用高毒不符合无公害生产的化学药剂。出菇期间发现病害,不能喷洒任何化学药剂。双孢菇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菇蝇、菇蚊、瘿蚊等。首先加强菇房管理,安装防虫纱网、纱门等,保持菇房及周边整洁卫生,栽培间歇期严格消毒菇房[8]。其次,若出现虫害,须有针对性地利用生物农药杀虫,也可以利用特殊灯光等物理方法杀虫。

6 采收

双孢菇采收时应根据食品卫生标准配备1把不锈小刀和1只塑料桶,在菌盖长到3~4 cm时及时采收,以符合商品标准。采收过早,不符合商品标准;采收过迟,菇体过大,大大延期转潮,也并不能增加多少产量。菌盖直径为3~4 cm时,菇质好,而且转潮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采下的蘑菇要及时切除带泥的菇根,保持洁白。采收后应及时整理床面,剔除菇脚和老菇根,用粒土性细土将空穴填平,并及时喷水保湿转潮。

7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 刘云华.双孢菇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2(2):50-52.

[3] 张启敬,仲全胜,刘国祥.双孢菇棚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5(1):29-41.

[4] 葛珍.祁连山冷凉区半地下菇棚双孢蘑菇栽培模式[J].食用菌,2013(4):61-62.

[5] 孟兆芳.无公害农产品知识问答[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0.

篇7

2、做为生产管理干部,主要任务就是公司内部的生产管理,我觉得要做好一名合格的生产管理干部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人员岗位职责的配训,主要针对以目标为导向的培训,要让所有人员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工作态度;

2)、负责生产任务的跟进,按时保质完成销售订单;

3)、负责处理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水电煤、原材料损耗、出品率、合格率以及产品成本是第一负责人;

4)、沟通,主要工作有:负责收集不合格信息,与职能部门对接,协调与生产有关的对内外事宜,负责制定生产组织计划,召开产前组织会议,负责各种管理考核制度的落实,负责协调生产各车间之间的协调工作

3、20xx年工作措施及方法:

1)、人员方面:员工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司的生产活动中,其目的不外是领取薪金养家和在工作上获得愉,所以,在我管理的生产系统就应该加强教育培训,改善工作环境,提供给员工合理的薪资和福利,奖惩公平,人事升迁任免公平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全体员工通力合作,方能提高效率,增进品质,同时也会减少人员的流失;

2)、做事的态度:我为什么不说做事的方法呢!著名足球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层经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是的,无论做什么事,态度最重要,没有端正的态度,用什么方法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不论做什么事,必须现有积极的心态,然后朝着目标前进就对了,不用寻求具体的工作方法,因为什么方法都可以成功;

3)、成本管理方面:20xx年生产系统将负责整个工贸公司的水、电、煤,除了生产活动的正常使用量不得超出公司考核指标,其它水、电、煤的使用必须有计划的使用,具体的考核办法以生产部下发的用电制度和用水制度,澡堂管理制度为准;通过20xx年1月份的生产,合计生产59吨,平均出品率为97%,虽未达到公司的考核目标,但比去年全年的91%高出6个百分点,特别是本月生产的屋顶盒有三个批次超过了98%,出品率的高低最直观的影响生产成本,正是生产系统的四个车间主任和生产系统的全体员工深刻的认识到了出品率的重要性,才能取得如此的成绩,虽有个别的批次出品率未到达公司考核的目标,但我相信,只要抓住了重点控制的要点,生产系统的全体同仁在20xx年中肯定能交给公司一份满意的答卷;

4)、质量控制方面:

a、没有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需建立并运转;

b、没有稳定、优秀的品控队伍,需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同时配套好的激励措施,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c、与质量治理相关的记录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并实际运转;

d、品控质检员的培训没有完善的制度机制,需建立并实施;

e、没有完善的质检记录,质量题目及质量事故记录(发生过程、造成损失、发生原因分析、事故处理报告、事故纠偏措施等);

f、没有完善的质量周报、月报、年报(汇总生产过程质量情况、原材料质量情况、产成品及市场反馈质量情况等),技术部应该收集此类信息,并从公司实际请考虑,近最大努力从工艺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g、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再规范,编制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并跟踪培训效果;

h、需针对技术部出的工艺规范、质量标准,完善监视检查标准、监视检查方法等规范;

4)、安全方面:落实规章制度,严格安全管理;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安全生产是每个公司常抓不懈的工作。

a.要发挥车间安全小组及安全员的作用,不定期检查车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对进出车间方面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控制,对外来人员严禁入内,确需进入车间参观,需有专人陪同,讲明应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

篇8

    1 自然状况

    沛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黄淮平原中部,境内无山,地形单一,全部为冲积平原,地表坦荡。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季干旱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307.9小时,年平均气温13.8℃,降雨量766.0mm,无霜期200d。

    2 沛县切花月季生产现状

    沛县切花月季栽培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全县年产量300万支,总产值240万元。但档次低,品种、色系构成尚不完善;栽培技术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有待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沛县切花月季品种繁多,国内现有的品种或多或少均有栽培。笔者2005年春季曾经做过系统调查,红色系品种主要有:梅兰红、加希里拉、红成功、萨曼莎、红丝绒、莎夏、卡尔红、巴隆尼斯;朱红系有:卡巴莱、默尔塞得斯、天使、红火焰、红战船;粉色系有:索尼亚、婚礼粉、外交家、爱丽莎、贵族、维瓦尔第、奥斯亚那;白色系有:坦尼克、卡布兰奇、卞卡、依思摩;黄色系有:金皇后、黄金时代、金奖章、阿斯米尔金、X夫人、震惊的蓝。

    3 月季的繁殖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当年生且充实饱满的枝条,剪成10cm左右,插入稻糠灰中,插入部分约占枝条的2/3。剪口要平,勿伤剪口芽。此法繁殖,如管理得当,成活率可达95%以上。全年均可芽接。一种是用非休眠芽,另一种用休眠芽,此法成活率不如非休眠芽高,占据了温室的空间和时间,增加了管理费用,一般不采用。

    4 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月季一年四季可以栽植。当地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后,以及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发芽前栽植。切花生产时还要以供花时间来决定栽植时间,一般定植5个月后开始产花。通过不同的定植时间安排,周年提供鲜切花。月季花期长,除积肥之外仍需要施追肥,月季需要氮:磷:钾比例是1:1:2或1:1:3。施肥要掌握好时机,在低温的早春或晚秋、雨水较少的干旱季节,视其生长情况合理追肥。施肥要薄肥勤施,不能施之过分,否则会使植株受害。用肥料的溶液喷洒叶面,由叶面直接吸收,其效果有时比土壤施肥还要快,并可以补充土壤中肥料的不足。溶液中含一种元素或多种元素,浓度一般不超过0.3%。浇水最好采用“见干见湿,浇则必透”的原则,也就是待土表几厘米的范围确实全部干透了再浇水,而且浇透浇足。灌水的次数,在生长季节取决于降雨量、气温及土壤的持水能力。一般情况下,春、秋季晴朗之日一周浇水2次。冬季上冻之前浇足冻水,然后根部覆盖,整个冬季就无须再浇水了。

    5 温室切花月季栽培管理

    月季是喜光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切花。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可以加温,保持温度10℃以上。整形修剪是切花月季栽培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合理修剪和养护是调节花期、延长植株产花年限的主要因素。修剪的方式,一种是逐渐更替的修剪法,另一种是一次性统剪法。 切花月季上市时间的不同,价格差异很大。因此,合理控制花期,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花期可通过修剪和控制温度来调控。

    6 病虫害防治

    6.1 灰霉病

    该病主要在温室月季潮湿不通风,露地月季梅雨、秋雨时发生严重。防治方法:使温室通风良好;及时剪除发病部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大棚或温室内用一熏灵烟熏剂烟熏;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 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灵、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6.2 黑斑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蔓延至叶柄、茎上。4~6月、9~11月发病严重,常引起早期落叶。防治方法有很多种。首先要注意通风,透气降温,及时摘除病叶;雨季每隔半个月喷1次0.5%~1%的波尔多液;或在病初期喷60%福美硫磺1000倍液;或福美砷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可杀得”1000倍液。喷药要均匀,雨后重喷。

    6.3 白粉病

    该病主要为害嫩叶、嫩枝、花蕾,多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及秋季。防治方法:注意温室内通风、透光;保持土壤一定湿润;发病期间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生长期间发病,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在病叶上撒布硫磺粉,或喷洒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0倍液。休眠期发病可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

篇9

1 自然状况

沛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黄淮平原中部,境内无山,地形单一,全部为冲积平原,地表坦荡。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季干旱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307.9小时,年平均气温13.8℃,降雨量766.0mm,无霜期200d。

2 沛县切花月季生产现状

沛县切花月季栽培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全县年产量300万支,总产值240万元。但档次低,品种、色系构成尚不完善;栽培技术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有待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沛县切花月季品种繁多,国内现有的品种或多或少均有栽培。笔者2005年春季曾经做过系统调查,红色系品种主要有:梅兰红、加希里拉、红成功、萨曼莎、红丝绒、莎夏、卡尔红、巴隆尼斯;朱红系有:卡巴莱、默尔塞得斯、天使、红火焰、红战船;粉色系有:索尼亚、婚礼粉、外交家、爱丽莎、贵族、维瓦尔第、奥斯亚那;白色系有:坦尼克、卡布兰奇、卞卡、依思摩;黄色系有:金皇后、黄金时代、金奖章、阿斯米尔金、X夫人、震惊的蓝。

3 月季的繁殖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当年生且充实饱满的枝条,剪成10cm左右,插入稻糠灰中,插入部分约占枝条的2/3。剪口要平,勿伤剪口芽。此法繁殖,如管理得当,成活率可达95%以上。全年均可芽接。一种是用非休眠芽,另一种用休眠芽,此法成活率不如非休眠芽高,占据了温室的空间和时间,增加了管理费用,一般不采用。

4 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月季一年四季可以栽植。当地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后,以及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发芽前栽植。切花生产时还要以供花时间来决定栽植时间,一般定植5个月后开始产花。通过不同的定植时间安排,周年提供鲜切花。月季花期长,除积肥之外仍需要施追肥,月季需要氮:磷:钾比例是1:1:2或1:1:3。施肥要掌握好时机,在低温的早春或晚秋、雨水较少的干旱季节,视其生长情况合理追肥。施肥要薄肥勤施,不能施之过分,否则会使植株受害。用肥料的溶液喷洒叶面,由叶面直接吸收,其效果有时比土壤施肥还要快,并可以补充土壤中肥料的不足。溶液中含一种元素或多种元素,浓度一般不超过0.3%。浇水最好采用“见干见湿,浇则必透”的原则,也就是待土表几厘米的范围确实全部干透了再浇水,而且浇透浇足。灌水的次数,在生长季节取决于降雨量、气温及土壤的持水能力。一般情况下,春、秋季晴朗之日一周浇水2次。冬季上冻之前浇足冻水,然后根部覆盖,整个冬季就无须再浇水了。

5 温室切花月季栽培管理

月季是喜光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切花。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可以加温,保持温度10℃以上。整形修剪是切花月季栽培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合理修剪和养护是调节花期、延长植株产花年限的主要因素。修剪的方式,一种是逐渐更替的修剪法,另一种是一次性统剪法。 切花月季上市时间的不同,价格差异很大。因此,合理控制花期,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花期可通过修剪和控制温度来调控。

6 病虫害防治

6.1 灰霉病

该病主要在温室月季潮湿不通风,露地月季梅雨、秋雨时发生严重。防治方法:使温室通风良好;及时剪除发病部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源;大棚或温室内用一熏灵烟熏剂烟熏;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 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灵、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6.2 黑斑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蔓延至叶柄、茎上。4~6月、9~11月发病严重,常引起早期落叶。防治方法有很多种。首先要注意通风,透气降温,及时摘除病叶;雨季每隔半个月喷1次0.5%~1%的波尔多液;或在病初期喷60%福美硫磺1000倍液;或福美砷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可杀得”1000倍液。喷药要均匀,雨后重喷。

6.3 白粉病

该病主要为害嫩叶、嫩枝、花蕾,多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及秋季。防治方法:注意温室内通风、透光;保持土壤一定湿润;发病期间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生长期间发病,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在病叶上撒布硫磺粉,或喷洒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20%粉锈宁4000倍液。休眠期发病可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

篇10

中图分类号:TD4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73-01

1.运用设备单机智能控制

按照压滤系统小时处理量达到550t/h,煤泥含量15%计算,系统小时处理煤泥82.5吨,安装一台高效压滤机,以提高压滤系统运行效率。该设备有以下主要特点:

1.1设备单机智能控制

选取的改进型KM―250/1600型高效隔膜压滤机的控制系统是以PLC可编程控制器和可编程文本显示终端为核心,可实现根据压滤机系统工艺要求进行智能控制,系统分手动运行和自动运行两种工作方式,来完成压滤系统的各项控制工作。手动状态下,可以根据压滤系统流程通过控制柜面板按钮分布完成从入料到卸料的整个过程的操作;自动状态下,PLC按以输入的程序和压滤系统反馈的信息自动发出指令完成滤板的拉开合拢及压紧、入料泵的启停、压滤、压榨脱水等工步及输运设备的启停,同时设备具有通讯传输接口。

1.2采用大尺寸新型聚丙烯隔膜滤板

大尺寸滤板面积大,滤腔容积大,生产能力高。滤板的煤泥专用排液面和三孔出液设计,保证了出水不塞堵,效率高,解决了传统滤板滤水出水困难的瓶颈,大大提高了过滤速度;隔膜伸张度大,过滤后对滤饼进行二次压榨,成饼效果好,克服了传统压滤机过滤成饼时间长的弱点,同时压榨滤饼水分低,调整二次压榨压力和时间,即可控制滤饼水分的高低。

1.3滤板分三段拉开

采用独特的圆环链三段拉开滤板组设计,滤板一次拉开18块,效率高,时间短;既保证了滤板与滤板的间隔大,又做到了在与传统压滤机一样的生产能力条件下,机体总长度小,占地省。采用圆环链拉滤板,比传统联拉板的强度大,且更加灵活可靠,故障少。

1.4滤饼快速拉开/合拢机构

采取滤板拉开、合拢运动与滤板压滤密闭功能分开实现的设计;滤板拉开、合拢采用链传动,滤板压紧采用液压缸,既实现了快速进给,又保证了可靠压紧;解决了单一液压缸进给压紧、液压缸直径大、长度大、快进给大流量和压紧需高压的矛盾,而且避免了油缸行程长,增加了设备张度空间,同时降低了液压缸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2.推行压滤系统集约化生产

压滤系统包含入料系统、压滤系统、运输系统三大部分,各个部分相互独立,入料系统计量手段差,无法实现精确可靠控制,易造成上级压滤系统压榨处理故障率增高,运输系统没有和压滤系统实现有效连续,经常出现运输系统故障状态下停车了,而压滤系统没有及时停车的现象发生,系统联机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生产连续作业性差,回收效率低。

2.1构建集约化生产框架

采取两套Schneider的QUANTUM PLC和若干分布式I/O(DIO)分站,来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和控制设备运行。工厂级上位监控系统使用两台上位机,操作系统是微软的WINDOWS XP系统,监控软件采用GE公司的IFIX,两台上位机都为操作员站。操作员可以监视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控制设备启动、停止。其中一台作为工程师站,工程师可以对系统的PLC程序进行监视、修改等相关操作,调度室放置工厂级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和PLC之间采用冗余光环以太网,PLC和分布式I/O(DIO)站采用Schneider的MB+网络,PLC之间通过冗余光环以太网进行相关设备的数据交换,上位操作软件IFIX 画面形象,逼真,操作简洁。

2.2自动化控制程序的设计

整个系统分为上、下两级系统以实现全过程自动化,上级系统为生产调度远程监控、信息传输部分;下级系统为压滤机联机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设备设施包含了重介、水洗、尾矿共计4台浓缩机,8台浓缩底流泵,设计通过根据浓缩机底流积聚情况,采取给料桶料位信号控制8台浓缩底流泵自动开停;同时需要完成对PLC配电柜、不同设施的溢流管路改造。

2.3生产集约控制的有机融合

为实现集约化的生产管理,对生产系统控制信息进行了有机融合。操作界面是调度室操作员与整个集中控制系统交互的界面,是控制中心。从管理层次看相互依托、共享信息数据,共同完成洗煤厂的数字化、自动化控制功能,同时完成显示参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控制程序的流程,配置系统模拟量的定标值和显示其当前值和趋势图,捕捉并记录设备运行故障。

3.推行数据信息精细化生产管理

推行数据信息精细化生产管理以满足精细管理的具体要求,数据信息的规范标准力求结合煤泥水系统设备、工艺的特点,在标准作业法、“手指口述”操作法的基础上,从系统作业、关键操作环节、工序区间三个层次上进行精优作业的精练.

3.1精细岗位操作标准

通过生产管理控制工作的稳步开展,及时有效地调节企业生产过程内外的各种关系,使生产系统的运行符合既定生产计划的要求,实现预期生产目标,以数据和信息为标准量化手段,分别精细岗位工作标准、设备运行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任职资格条件、岗位责任制、岗位交接班制度,明确岗位操作人员的资质、设备运行的条件以及详细的岗位操作要求,并将职责由车间职责分解到主任职责、班组职责、班长职责、个人职责,使岗位个人的职责更加明确化,使操作人员能够积极履行本岗位设备完好标准、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3.2精准操作流程数据

篇11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42-05

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用两句话评价:势头很好,差距很大。近十年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连续超过GDP增速,发展势头很好。但是,从总量和占GDP的比重看,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于比较落后的位次。这与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河南丰厚的文化资源相比,与1亿河南人的文化消费需求相比,很不相称。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文化产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态势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全省文化产业继续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大大高于GDP的增速,而且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水平

2012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670亿,较上年增长17.5%,比10.1%的GDP增速高出7.4个百分点,比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2.26%。①

据南阳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13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815亿元,较上年增长21.6%,比9.0%的GDP增速高出12.6个百分点,比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增速高出3.45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2.53%。

(二)文化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截止2012年底,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45万家,共吸纳从业人员75.2万人。②

(三)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初步显示出文化产业的高效益特性

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8.90万元,比全部从业人员人均生产总值高4.20万元,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高3.60万元。③

注:数据来自卫绍生主编《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4)》

(四)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全省文化产业体系跨越第二、第三产业,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20个行业。截止2012年底,其中实现增加值超过50亿元的五大类是从事文化用纸、办公用品、乐器、玩具、视听设备等文化用品的生产类,从事珠宝、雕塑、抽纱刺绣、地毯、挂毯、花画、艺术陶瓷等的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类,从事印刷、版权、会展、文化贸易和公司礼仪服务的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类,从事景区旅游、摄影扩印、网吧、游乐园、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等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和从事广告、数字动漫游戏、房屋建筑设计、室内装修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这5大类的总增加值达到522.7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2.7%。(见表2)

注:数据来自卫绍生主编《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4)》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河南省文化产业在发展速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河南省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总体发展状况仍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初级阶段,呈现出“小、散、弱”的状态。卫绍生先生认为,“河南省文化产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弱、散’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仍然是困扰河南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难题。” ④我们基本赞同这个评价,但认为三个字的顺序应该调整为“小、散、弱”更为恰当。由于河南省的文化产业仍处于自发状态,规模小,布局分散,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核心竞争力弱。

(一)“小”

一是法人单位数少。2013年,河南文化及相关法人单位数为3.5万个,占全国91.8万个的3.8%。只是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市的1/3强。二是法人单位的资产量小。有说服力的是,《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联合评选“文化企业30强”已进行了7次,河南没有一家企业入围,只有河南省的中原出版传媒投资集团成为第七届“文化企业30强”的15家提名企业之一。为了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我们选取了国家统计局《2014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2008年的数据。该年河南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为1.62万个,浙江为4.43万个,北京为3.77万个。河南法人单位的总资产数仅为618.7亿元,只占浙江、北京等地法人单位总资产的22.7%、17.3%。平均法人单位资产数大约只相当于广东、北京的1/3,上海、江苏、浙江的1/2左右。⑤典型的例子是南阳市的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其中南阳玉雕业的从业人数及产品数量乃至产值大致都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014年南阳该产业单位数占全省的21%,从业人员占全省的9.5%,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省的8.1%。三是法人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数量小。当年北京为2634.6亿元,占全国的9.8%;广东6469亿元,占全国的24.1%;江苏、上海、浙江分别为2523亿元、2429.1亿元、2294.1亿元,分别占全国的9.4%、9.1%、8.6%,而河南是759.3亿元,占2.8%。四是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小。河南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平均增加值低于全国水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39%,大大低于全国水平的2.28%,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五是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现金消费支出少。2013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现金消费支出1911.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2294元的83%,居第19位;农村居民该项支出为408.1元,为全国平均水平485.6元的84%,居第18位。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文教娱乐现金消费额与发达地区比,不到北京的1/3,相当于江苏、浙江的2/5左右。⑥

注:数据来自《2014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和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12月,第38~39页)

(二)“散”

文化产业及相关法人单位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形不成规模效应。南阳市玉雕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镇平县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2008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镇平县石佛寺镇是全国最大的玉雕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玉雕加工遍布全县11个乡镇(办),100多个行政村,专业村50个,玉雕专业户2万户,各类经营门店摊位2万多个,玉雕产业年生产产值100亿元以上,年销售额150亿元以上,年均创增加值超过30亿元。而据南阳市统计局统计,2014年,南阳的雕塑工艺品制造业单位数占全省的56.7%,从业人员占全省的30.4%,主营业务收入只占全省的35.6%。这就反映出镇平县的玉雕业基本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分散经营为主,现金交易为主,从单位数到从业人员数以及创造的增加值的大部分没有进入统计范畴。据卫绍生主编的《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4)》提供的数据,2012年全省的工艺美术品生产行业的从业人员数是14.47万人,而当年仅镇平县玉雕行业的国内外从业人员实际上就达到20万人左右。个体分散经营的统计难度可见一斑。这种情况在工艺美术品生产行业属于普遍现象,如禹州的钧瓷、兰考乐器及其他工艺品制作,大都存在个体分散的状况,既不利于管理、统计,又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大大影响了产业竞争力。

(三)“弱”

由于河南文化及相关法人单位规模小而且分散,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效益差,竞争力弱。

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高低,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表3中所列的2008年几个省市的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已超过5%,河南只有1.39%,差距相当大。到了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的省市有5个:北京12.6%,上海9.31%,云南5.9%,广东5.6%,湖南5.1%,河南2.26%。北京继续领跑,上海快速追赶,云南、湖南奋起直追,河南已经低于全国水平,与前几位拉开了距离。到2013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35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63,河南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15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2.53%,与全国水平的差距继续拉大。

注:全国的数据来自2011年9月17日中国行业研究网,河南省的数据来自《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4)》(卫绍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版),其他省市数据来自2011年3月7日人民网。

通过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与先进省市和全国水平比较,可以看出,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明显落后。那么,落后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综合分析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社会共识以外,体制机制的不适应是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和根本原因,这也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瓶颈所在。

三、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发展重视不够造成的观念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30多年的市场经济教育和实践,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经济就是GDP,GDP决定一切”成为一种流行观念被大多数领导干部接受并且崇尚着。相对于经济、GDP而言,文化包括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则被边缘化了,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文化产业虚而不实,无足轻重;发展文化产业不如抓经济来得实在和实惠;还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抓经济顺手,对文化产业不懂行,抓起来不顺手,对其成效的预期感到渺茫等等。领导干部头脑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这些片面认识,导致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不够理想。

(二)政策和法规体系不完善带来的保障

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4年则是国家高度重视密集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的一年,一共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16部相关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条件。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也是刚刚起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各项权益的保护,都处在探索之中,很不完善。涉及到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引进使用待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细化不够、可操作性欠缺、落实不力等问题。例如文化创意的法律保护问题就非常典型和突出。创意是文化产业的动力源泉,没有创意就没有文化产业。在目前的法律规范中,这种无形的创意,大量游离于法律保护之外。比如影视节目策划、广告创意、工艺美术设计、舞蹈方案设计、小说剧本等故事情节的构思、魔术创意、网络游戏玩法等,这些创意对于创意者本人和经营者来说往往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是核心财产。但在目前的现行法律条文中,创意主要在交易中受合同法的保护,这种保护方式还存在严重的缺陷,即无法约束合同以外的侵权行为。如女子十二乐坊创意纠纷案、《面罩》节目创意侵权案、“美在花城”创意侵权案、故宫博物院院徽设计创意纠纷案等案件,法院均以著作权法不保护创意为由判侵权不成立。另外如我国普遍存在的“山寨现象”,也是创意法律保护不足所导致的恶性现实。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扭转,就会严重损害创意者的合法权益,挫伤创意者的创新积极性,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方面的制约造成的人才空缺

文化产业与传统的加工制造企业的密集型体力劳动不同,它是以高智商高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创意产业,这就决定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人才是关键。目前河南省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从事文化产业的绝大部分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或仅能满足粗放式经营的低端人才,精通文化产业经营的高端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十分稀少,能够整合产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能够从事文化创意设计的高端人才更是相当短缺。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和智力上的短板,是造成河南省文化产业开发力量薄弱、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造成文化人才紧缺的重要原因是人才管理机制僵化。具体表现为:文化人才队伍不尽合理,没有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梯队结构,高层次人才比例较小;人才资源紧缺且流失严重;文化人才的教育培养没有形成体系;人事管理体制落后,政府对文化人才的人事管理仍然实行编制控制,编制内的人员待遇控制过死,对编制外的在职人员财政不提供相关经费,导致人才的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文化人才职称评聘存在体制壁垒;调进或招录的关卡过多,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

(四)创新意识缺乏导致的创新

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所在。以色列人作为世界公认的优秀民族,他们的一大智慧就是善于利用有限资源完成无限创新。2012年河南文化产业十大类增加值的占比情况表明,河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排在前四名的是文化用品的生产类180.9亿元,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类116.6亿元,文化用品生产的辅助生产类91.0亿元,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73.6亿元,分别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7.0%、17.4%、13.6%、11.0%,这四类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9.0%。实现增加值超过50亿元的只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排在第五位,占总增加值的9.1%。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门类的增加值占到总增加值的32.3%,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占比接近1/3。真正具有创意创新特征的文化产业的核心门类的占比大都在10%以下。⑦版权产业的发展状况最能体现创意创新能力和水平,美国的文化产业主要靠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软件、音乐、新闻出版等创意产业,2013年美国仅核心版权产业(含图书期刊出版业)创造总产值11265.9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71%;版权产业的总增加值达到1922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1.44%。相比之下,河南省文化产业总增加值仅占GDP的2.53%,而其中的1/3还不属于创意产业,这种内部结构状况,清楚表明了我们在创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其背后的因素是各级政府对创新的重视不够,因而缺乏培养、激励和支持全社会成员创新意识的相应政策和措施。

(五)融资渠道不通畅导致的资金供应

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仍然是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文化企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使得文化发展投融资渠道较窄。投资风险高是文化企业资金供应障碍的主要原因。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热点转换频繁。由于文化产品种类繁多,企业需要通过大量广告和推介,才能使人们接受并喜爱新的文化产品。同时,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喜新厌旧的心理特征,如果文化企业不能持续营销并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就将被市场淘汰。因此文化产品的开发时间长且开发成本高,产品的成熟期短且衰退快。这些特征使文化企业比一般传统企业更容易遭受失败。河南省的大部分文化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属于小微企业,产业规模小,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风险大效益低,企业、个人投资热情不高。除此之外,文化产权归属问题难以界定,转让困难,商誉和品牌等无形资产难以评估,企业固定资产少,难以办理抵押贷款。而金融机构贷款的要求是风险可控,银行贷款审批手续多,程序复杂,周期较长,文化产业核心领域的大门实质上仍未完全开放,文化产业的社会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大规模扩张的资本条件欠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特别是小微文化企业所需资金严重不足。

(六)文化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体制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分离,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各自承担的职责和自身的属性分别实行不同的体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由于文化体制的改革转换尚未完全到位,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人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分离、分工还缺乏认识,没有弄清楚二者的界限,对文化产业化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发展大文化产业的观念十分淡薄;第二方面,又将二者割裂开来,似乎文化事业不能够采用产业手段和方式,而文化产业则应完全推向市场,不需要政府和文化事业的支持,把文化产业仅仅归于第三产业,没有科学地树立文化产业是精神生产的现代形态的时代观念;第三方面,由于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忽视其经济效益,导致部分人认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使得文化产业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直接导致文化产业缺乏科学管理、内部结构僵化、市场意识淡薄,失去发展活力;第四方面,政府掌握着大部分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没有完全分离,既要管文化事业,又不愿放手发展文化产业,管办未能明确分离,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桎梏。

(七)文化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僵化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文化资源大省,号称“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中原文化有着丰厚的积淀和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始祖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诸子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农耕文化、医药文化、汉字文化、武术文化、陶瓷文化、冶铸文化等等。对于这些丰厚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资源,我们在开发利用转化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美国的历史文化与我们比有天壤之别,但是今天的美国文化占据了世界文化的制高点,好莱坞把我们的文化素材拍成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在全球赚取高额票房,而类似的文化素材在我国、在河南省如汗牛充栋,但是我们开发利用得极为有限,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没有成为文化发展的雄厚支撑,反而变成了一种沉重的包袱。《大宅门》、《闯关东》、《乔家大院》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电视剧的热播,是依托丰厚的北京、东北、山西文化,河南省也拍出了反映钧瓷文化的《大河儿女》,收视率却不如人意。休闲旅游演艺方面,《大宋东京梦华》可圈可点,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也步入河南省十大重点文化企业行列,但是与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浙江杭州宋城演艺是中国演艺第一股,成功打造的“宋城”和“千古情”品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仅2014年,宋城演艺总计演出1.1余场,观众达3000余万人次。其中《宋城千古情》就演出1300余场,推出十余年来已累计演出1.7余场,接待观众5000余万人次,是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场次和观众最多的剧场演出。目前宋城演艺拥有杭州、三亚、丽江、九寨等10大旅游区、30大主题公园和50大演艺秀,以及中国演艺谷等数十个文化项目,宋城演艺已成为中国演艺市场年演出场次第一、观众人数第一、利润第一的演艺公司,连续六届获得“全国文化企业30强”称号。再如南阳的汉画,无论是馆藏数量还是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方面都堪称全国第一,但是南阳汉画馆经常是门可罗雀。原因就在于观众看不懂。怎么运用现代手段和新的科学技术来解读和转换,使观众看得懂而且流连忘返,在这个传承创新方面存在很大欠缺。再比如,南阳有着以“五圣”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资源,全国少有,但宣传利用方面呈现出因名人多而无从选择的尴尬局面,除了宛西制药打出“仲景”品牌外,其他的名人基本没得到有效宣传利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其重要原因就是思想体制的僵化,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创新。文化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上的僵化,面对丰厚的文化资源,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转化;二是体制上的僵化,不敢放开手脚让文化企业去试去闯,不知道怎样引导支持文化企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创新。

[注 释]

篇12

演习拉开了厦门市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序幕。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安全发展、预防为主”,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要求,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28分钟孙页油库“大火”

这是厦门市近年来举行的首次大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演习,市、区十多个部门和相关企业200多人、36台装备和车辆参与了演习,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月的序幕也由此拉开。下午4时,警报接连响起,中石油厦门油库一个油罐突然冒出滚滚浓烟,若不及时处置,火势将严重威胁整个库区及周边安全,一场惊心动魄的危化品灭火行动迅速展开……

16时08分 险情实发:汽油罐受强雷电电击发生爆炸并猛烈燃烧

正在进行演习的厦门油库位于海沧区港南路389号,由中国石油与厦门港务合资建设,于2009年5月建成投产,注册资金18000万元,占地6万平方米,总库容14万立方米,其中汽油6万立方米、柴油8万立方米,属一级油库,于2010年1月经福建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分级评估确认为一级重大危险源单位。现有员工43人,其中应急编组人员(轮班)24人,均为义务消防队员。

由于遭遇异常恶劣的天气环境,厦门油库库区201号汽油罐突然遭受强雷电电击发生爆炸,201号罐顶被炸开,罐内的汽油发生猛烈燃烧,罐体裂缝流淌出的汽油在地面迅速形成约50平方米的流淌火。燃烧产生的辐射热对邻近的210罐、202罐、205罐及207罐等罐体构成了威胁,若不及时处置,火势将严重威胁整个库区及周边安全。

16时10分 力量调集:启动厦门市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险情刚出现,厦门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当即在第一时间通过监控视频画面发现异常,确认险情后,立即向市安监局领导和市公安消防支队、市110指挥中心报告。市安监局领导命令安监局应急救援人员和安全生产应急指挥车出动,赶赴现场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消防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动支队全勤指挥部,海沧、特勤、湖里、战保、集美五个大队及七个相邻中队到场进行灭火救援,并向支队值班领导、支队首长报告。同时根据支队首长指示,启动厦门市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向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省消防总队报告事故情况,通知110、120、交警、供水、供电、环保、气象等社会联动单位到场协助处置。市应急救援中心人员根据需要采集现场数据,及时传回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和市政府应急系统平台。

16时13分 企业自救:启动消防泵向库区加压供水并拨打“119”报警

油库中控室值班人员确认灾情后,立即向库值班主任报告,同时通过事故应急广播拉响应急警报示警并启动消防泵向库区加压供水,并拨打“119”电话报警,此外,还向邻近的通海油库、翔鹭石化码头和海澳油库发出联动应急信号。

由于火罐201罐固定消防设施已被破坏,邻近的210罐、202罐、205罐及207罐固定消防设施能正常运转。降温防止罐体发生爆炸是当务之急。中油厦门油库扑救组人员在接到报警通知后,按照库区火灾应急预案分工,立即赶到着火的201罐,分别利用库区固定消防栓接上两支水枪、两支泡沫枪进行冷却控制。

16时15分 邻近单位联动:道路进行警戒和疏导并派出灭火扑救组

邻近库区和单位在接到联动应急信号后,立即协助对通往中油厦门油库的道路进行警戒和疏导,确保外部救援力量能够顺利到达火场。海鸿石化有限公司、海澳石化有限公司、通海石化有限公司义务消防队分别派出4名队员组成灭火扑救组,分别开启210、202、205号罐体受火面的喷淋系统进行冷却保护,同时利用库区固定消防栓接上三支水枪、两支泡沫枪对现场进行冷却控制。

厦门油库有效的自救措施,有力地延缓了火势的蔓延,为消防部队的大规模救援行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由于罐区储存的油品高度易燃,储量又大,火势不断增大,现场温度陡然增高,火势随之陡长,罐壁炽热、火苗乱窜,辐射热逼迫部分一线义务消防员不得不后撤,形势危急。

16时18分 火速施:消防精锐倾巢而出,“小炮阵”牢牢控制火势

危急时刻,消防车呼啸而至,厦门消防精锐倾巢而出。消防部队出动了海沧10中队、15中队力量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指挥员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将义务消防员替换出来,利用西面两个消防栓,对起火油罐形成进攻之势。一组消防员身着银色隔热服,携带两门移动式遥控水炮,在开花水枪的掩护下,形成梯次进攻队形,将遥控水炮架设在有效攻击地点。很快,遥控水炮在消防员的操作下,向罐体射水降温。

16时18分,消防支队全勤指挥组及增援力量相继赶到现场,对现场灾情进行科学评估。两名消防员深入火场内部,对现场可燃气体进行侦检,很快判明火灾现场的油气浓度。按照化学灾害处置原则,现场指挥部决定加强201号油罐的冷却力量,在西侧和北侧增设四门移动水炮。为确保不间断供水,在充分利用库区消防水源的基础上,两个参战中队利用库区外的市政消防水源,长距离铺设水带接力供水,总供水长度超过两公里,战勤保障大队则源源不断向前方提供泡沫等物质。16时25分,10门移动水炮环绕201号罐同时出水。将火势牢牢控制在一个环状的包围圈内。

16时36分 总攻灭火:“泡沫雨”覆盖彻底灭火,避免一场“灾害事故”

汹涌的地面流淌火被全部扑灭,201号罐的火势在六门水炮的夹击冷却下得到有效控制,各相邻罐也未出现险情征兆,现场的温度也逐渐下降。

16时30分,指挥部通过电台对参战部队进行逐一核对调整,下令全力扑灭大火!现场所有车辆机器马达轰鸣,水雾铺天盖地,水柱如出水蛟龙,紧紧扼住火魔咽喉:泡沫加速喷射,10门车载泡沫炮同时喷射出白色泡沫,漫天的“泡沫雨”向201号罐内喷涌灌注……16时36分,火势被完全控制住了,经过28分钟的努力,一场惊心动魄的“灾害事故”得以避免!

大火熄灭了,烟雾逐渐散去。但油罐区储存油品大多受热易挥发,燃点较低,正是因为这些火灾特性,参战官兵继续利用固定灭火设施和移动水炮对着火罐及邻近罐进行冷却。总指挥部组织专家成员通过安全评估,对着火区域的环境温度、油气浓度进行检测,确认无复燃可能后,参战人员才安全撤离。

演习花絮

智能遥控水炮首次亮相 可在300米外遥控灭火

油库火灾是一种高危灾害,温度高、辐射大、处置不当还可能引发爆炸。消防车到达火场后,不能贴近火场停靠,否则高温会对消防车造成损害,消防员在火场上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不过,遥控水炮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

首次应用于演练的这种水炮由国外进口,采用智能遥控技术,外形像一门小钢炮,能一个人拎着随意移动,连接消防车出水灭火。根据火场灭火的需要,可以自由旋转360°,遥控距离可以达到300米,有了这种装备,消防员只要手握按钮,就能遥控灭火了,并且其遥控装置还有防水防爆功能,很适合在油库灭火战斗中使用。

部门联动消灭火魔

火情就是命令。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水务、电力、环保局等联动单位陆续赶到现场。由市消防支队、安监局、中油厦门油库、联动单位等参与的火场总指挥部正式成立。在消防部队负责灭火救援的同时,在火场外,我市各联动部门各就其位,按照分工落实好各自的应急保障工作。

水务

保障火场用水持续快速不间断

水是消防部队的弹药,保持不问断供水对于一次灭火战斗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水务集团到场后,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按照指挥部的指令,做好事故现场周围消火栓管网增压供水和现场应急工作。

“保障火场用火,水压必须要达到一定压力。”水务集团安全保卫部经理米建文这样告诉记者。演习前,水务集团的工作人员用压力表检测水压,“压力为3.7千克,这表示水可以打到37米高的地方”。而消防水打开使用后,水压便会下降,这时得关闭部分沿压的分支用水开关,以此确保水压。

此外,湖里五中队、前埔十四中队到场后,采用市政管网连接、泵浦抽吸消防水池、海水供水等方式向前方战斗车辆进行接力供水,保障火场用水的持续、快速、不间断。

电力

移动发电车开到现场以确保供电

厦门电业局海沧供电分局接到事故报警电话后,立即启动重要客户供电事故紧急处理预案,组建由分局局长为队长的应急抢险队伍,配备配网运行调度组、故障查找组、应急抢险组、应急抢险协助组、物资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

应急抢修队立即启动应急供电程序,兵分两路,一方面与客户电工做好衔接工作,对客户侧设备核查,指导火区电源的切断工作:一方面明确现场发电车供电接入方案,确保水泵房等救灾设备的供电,保证现场的电力需求。此外,先进的移动发电车也来到现场,以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气象

及时掌握天气对火情的影响

厦门市气象局派出了4名气象观测员,他们携带便携式自动气象站XT501来到现场,仅用了几分钟时间便把自动气象站搭建好。市气象台副台长何歆告诉记者,这次演习他们参照马拉松应急保障方案,观测实时风向风速、温度、天气现象以及能见度等气象信息,以利于及时掌握天气对火情的影响。在现场根据实时数据以及雷达反馈资料对现场做出下一时段的精细化预报,为救援活动提供气象保障,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110、120、交警

疏散人员救治伤员维护秩序

大型火灾事故发生后,人员伤亡无法避免,现场以及周边围观者众多,秩序较为混乱。为此,110、120、交警三个联动单位陆续到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