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2-12-28 05:3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合理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合理学习计划

篇1

科学合理学习计划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长远的学习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可以使自己的学习行动和学习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项近期任务的完成都会使自己受到鼓舞,从而对学习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增强实现下一个目标的信心。这些在执行计划中受到的鼓舞和鞭策比来自家长和教师的表扬更及时,更有效。所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2)可以磨炼意志

学习计划使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目标明确。在努力争取让自己的行动按计划进行时,由于学习生活的千变万化,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影响着计划的执行,如临时性的集体活动、作业增多、考试临近等。这时不能急躁,不能呆板的照计划进行,而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有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困难,这时就要通过意志力去努力克服,排除诱惑,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不偏离计划中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直到目标达成为止。在实施计划中,每克服一个困难,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在享受胜利喜悦的同时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若由于计划的不周而暂时没有完成,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改计划,争取新的胜利。在成功和失败的交替过程中,意志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3)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长期按学习计划办事,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生活有规律。这种习惯平时表现在每天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上。

时间安排上一旦形成习惯,到时间起床,到时间就睡觉,该学习时就安心学习,到了锻炼时间就自觉的去锻炼,学习生活就会达到“自动”进行的境界。到了时间不去休息或锻炼,身上就不好受;到了时间不学习,心中就感到缺了点什么。

篇2

教师能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提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有效地激励学生,使学生对化学保持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保障教学有效进行。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的成功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被迫参与学习。学生被迫参与其中,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对新知识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化学反应的例子,如:石灰遇水会沸腾、薄荷糖遇到可乐会爆炸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利用常见的材料组织实验,指导学生亲自做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了解现象产生的原理,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在组织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

2.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伴随学习内容的深入,知识量越来越多,学生因为自身基础存在差异,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学习很轻松,有的学生感觉学习很吃力,学生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有的学生开始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帮助,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激励学生,重新拾起学习化学的信心。化学知识量大、集中,专业用语多,给学生记忆带来一定麻烦,因此,教师可以将记忆的内容通过谐音等方式表达出来,方便学生记忆。

3.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化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些难懂,专业术语很多,各种各样的试剂也很多,同一种试剂遇到不同的物体产生的反应也不同,这些只通过理论讲解无法使学生理解,强行记忆有时会记混,不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研究生活中的常识学习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pH试纸遇到酸变红,遇到碱性变蓝,学生可以利用家里的醋和苏打水进行简单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实践表明,学生的心理变化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情绪低落,对于学习的兴致不高,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应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激励学生,开导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促进学生把外在的压力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1.掌握激励的时机和原则。

(1)时效性:激励具有时效性,因此激励要及时进行,才能达到最好效果。研究表明,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喜欢自我表现,因此,教师不应对学生太过于严厉,在学生取得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推动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当学生取得的成绩不理想时,不应过于责备,而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安慰和一定的鼓励,增强学习的信心。

(2)公平公正:公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学生都是敏感的,当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会影响学生情绪。教师不应该将个人的感情带入教学中。取得同等成绩的学生应该获得同等的奖励;学生犯错误时也应该接受同等的惩罚,不以学生成绩的好差进行差别待遇,这样会挫伤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3)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可同日而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2.合理运用激励方法。

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榜样激励、目标激励、信任激励、赏识激励等。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培养典型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在激励优秀学生的同时鼓励差生,将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差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平时的学习中,制订“一帮一”的计划,树立互帮互助意识,共同进步。

3.重视细节,从小事入手鼓励学生。

学生学习的资质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也不同;教师往往都是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鼓励,忽视了取得细小进步的、成绩平平的学生,因此,教师对成绩平平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课后作业可以成为激励学生的载体。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补充,是课堂的延伸。大多数学生是为应付老师的检查而写作业,不是为自己写作业,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也没有进行认真批改,对学生没有负起一定责任。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上批语;对作业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作业写得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下次继续努力。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结语

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非常重要,而培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3

信息技术融“图、文、影、音”于一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几何概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的内在魅力,创设生动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生活实物或图形素材,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数学课堂,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三维世界,发展空间观念。

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时,我播放一个现代居室客厅的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找出其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就将“轴对称”这一概念很好地融入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当中,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到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观察、寻找各种轴对称图形。接着,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功能,对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蝴蝶、飞机、中国戏曲的脸谱、北京天安门、民间剪纸等,一个个沿对称轴“动态”地对折起来,使学生形象地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不仅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明晰的印象,而且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对称之美。

二、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在掌握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观察、操作,进而建立表象特征的。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几何形体概念提出的背景和体会几何形体概念抽象的过程,就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几何知识呈现的形态。拓展集合知识学习的信息通道,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激发创造力,展开积极的思维和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深刻领会和理解几何概念,掌握几何方法。

例如,对“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如果只靠教师口述和在黑板上“画演示”,学生可能不能够清晰地理解。但通过信息技术的动态展示,则能突破现实的局限。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在屏幕上出现一条红色的线段,让学生清楚看到线段有两个端点且动态地闪烁,然后使其中一个闪烁的端点向一端、向两端“无限”延伸,生动地表现了射线、直线及它们与线段的关系,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射线、直线的特征。这种动感的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清晰地辨析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关系及异同,生动地体验到几何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展示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几何形体概念知识,而且其动态的图形展示,以不同的角度生动形象地描述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想象出几何图形形成现实空间、图形的形象,使学生能进一步在大脑中留下空间图形的形象,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从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的一次认知上的飞跃。因此,在教学时,我演示平面运动的情境,从运动后的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巧妙地实现了由“面”向“体”的过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长方体表象,帮助学生实现思维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四、多元互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篇4

1、高一、高二下题池。不在于做的题多,而在于精,做过的题力求弄清弄透,这样弄清一道题,意味着弄懂一批题。

2、选好参考书。应选有知识总结,例题多,讲解详细的参考书。

3、高三为了加快解题速度,找到解题感觉,提高技巧,就要下题海多做一些习题集。

一天时间安排;

1、早晨背一些英语课文或课文的名家名段,或一些古代文言文;不用早晨时间写理化作业。

篇5

学校射击运动队的课余训练是我校打造特色校园品牌的重要途径,也是镇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射击队的学生既要学习、又要训练、还要外出比赛,那么如何处理射击队课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采取了何种措施消除学生、家长、科任老师的担心,如何做到文化课学习与课余训练的双丰收?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

为我校打造射击特色校园品牌,学校专门设立了射击队领导组,并把课余训练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学校领导小组分成三个小组定期对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有时还针对射击队训练与文化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进行开会讨论、研究对策。除此之外,学校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内容包括射击队的出勤,平时训练工作的落实,教练员的补助,教练员、获奖学生的奖励办法,学生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成绩居班中中上水平的奖励办法,这些措施的出台能极大地激发教练员、学生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视选材是有效处理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前提

我校把选苗的工作看做是训练的前提,有了好苗,就有成功的希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事倍功半。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成梯队分阶段地进行体育训练,一般是从四年级开始挑选苗子,从四年级开始加入射击队参加训练。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学校的体育后备人才才能成梯队的发展,学校的体育业余训练工作就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进行选苗工作的时候,我校的教练员亲自深入到各班,首先从班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组织一些活动,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这样选苗比较准确,入队后队伍也较稳定,运动水平也会提高得更快。小学的选材与专业队选材有所不同,这是由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小学选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挑选学习成绩跟得上,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主要是为了不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走下坡路,而且也能对他将来的学习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二是挑选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运动员,主要是为体校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着眼于未来。小学业余训练时应科学系统,不能操之过急,防止体能的超前“消费”,使他们健康成长、真正成才,所以说选材问题事关重要。

三、处理好射击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射击训练和文化学习是息息相关的。领导小组和教练员不定期地了解学生文化课学习情况,并深入学生课堂,如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学生作业、单元测试成绩等。如果发现学生因训练而没有按时完成功课时,要及时做好其思想教育及辅导工作,确保训练不拖欠作业;如果发现他们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的,就配合班科任及时做好补课工作,不要让学生拖学习上的后腿,这样就能做到发现问题能及时改进。其次,在训练制度上要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的关心,我们要充分利用每次课余训练时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训练,平时绝不任意占用学生的文化学习时间,同时学校也要规定,学生外出比赛后要回校进行补课,由任课老师进行辅导。

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我校会充分考虑到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期初、期中、期未训练时间短些,强度小些,或者停止训练,因为期初,学生刚入学,学习任务繁重。期中、期未要考试,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

四、争取多方的支持,共同促进训练工作的进行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0

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学过程观包括“民主性”“体验性”“互动性”“建构性”等要点。“互动性”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魅力的、可变化的、动态演化的过程,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如果没有师生交互的活动,教学过程就缺乏人气。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远程教学、虚拟学习、人机学习系统、智能等。“建构性”主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育信息化不是把零碎的、不分巨细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建构性”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的实践工具。

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咨询讨论等开放性的主动学习过程,亲历了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的记录以及分析、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合作学习的过程、感受和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艰辛和喜悦,体会到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完成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验探究,笔者也深切地体会到,这种实验探究活动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实验探究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态度、实验合作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等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也得到了切实提高;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

一、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探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参与合作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既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师本位”的思想,同时也应认识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事实上,它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的网络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自主地从网上搜寻和探究问题,才能被生动、活泼、有个性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所吸引,感受到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探索的热情。同时,学生会自觉产生强烈的参与、合作意识,积极投身于其中,乐于互助、交谈,获得相互合作后的快乐,使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多媒体辅助要适可而止

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整合化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现代教学手段代替优良的传统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合成的学科,有些概念、原理、反应历程很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借助计算机可以模拟粒子运动、分子形成、溶解过程等,增强其直观性。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有毒、有污染、有危险、常规条件下难反应或无法操作,可用计算机模拟操作。化学还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如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可用计算机制作的图像、摄像等,使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进入社会。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加强直观性,突破教学难点,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快速、逼真地展现事物发展的历程和思维的过程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实际场景,为教学提供了新型的学习资源环境和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但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不能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授课,更不能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的教师滥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本来在实验室里完成而且现象明显的实验,却用模拟效果代替。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可以通过微机解决其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宏观展现。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67-02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加强基础化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理念条件下对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教学质量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对现阶段具体教学现状进行有效改革的必然措施。

一、加强基础化学课吸引力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前文的相关叙述,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条件下,基础化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具体教学活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那么在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教学活动中,加强吸引力建设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教育功能以及意义呢?

1.从现阶段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的开展现状来说。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对职业院校的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这门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来说,效果似乎不容乐观。职业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社会综合型人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普遍较为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训环节,而在基础学科知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给予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除此之外,鉴于职业院校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时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基础知识体系的综合层次,在基础化学课开展的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对知识的抗拒,有的甚至出现厌学情绪;除此之外,就基础化学课程的开展来说,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良好配合来进行,但是现阶段职业院校基本上都将重心放在技能培训部分,对基础化学课的实验操作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从基础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来看。通过上文中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程的开展现状,加上目前基础化学课程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重要教育价值,加强学科的吸引力建设似乎已经迫在眉睫。从职业院校的教学教育宗旨,我们可以看到,其主要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面临的一大软肋。就基础化学课程的开展来说,不仅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说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吸引力的有效加强,不仅是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客观背景条件下对具体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基础化学课吸引力的有效措施

就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吸引力的有效加强来说,必须要掌握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学生,二是课程。职业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管是在学习层次还是学习习惯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一面,因此在采取措施加强课程吸引力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有效的考虑。

1.寓教于乐。从职业院校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理论教学不感冒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基础化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调整,比如可以结合游戏或者是示范的方式,对化学课程的基础内容进行全新的诠释,让学生在享受教学过程的同时,也能全面的吸收知识。比如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微型的魔术展示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魔术原理进行揭示,然后再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原理进行及时的梳理,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加深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程度。

2.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加强基础化学课程吸引力,重在对症下药。就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程的开展过程来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有可能产生连锁效应。针对这种情况,要想提高具体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开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团队协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极易被周遭的学习氛围感染,进而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避免分心的现象产生,从而提高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吸引力。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除了提升课程吸引力之外,还能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对于锻炼学生的团队作战能力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团队合作还能促使学生在交流中进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的基础化学知识架构。

除了从学生方面对具体措施进行考量之外,在采取措施提升基础化学课程吸引力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基础化学课程内容的特殊性。作为化学课程教学来说,重在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利用基础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化学课程与其他综合课程不同,相应的化学过程以及化学变化,理论知识根本无法有效传达出来。鉴于理论知识的弊端,在基础化学课程吸引力提升的过程中,则应对化学实验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的利用。在化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在实验操作开始之前先对学生的系统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继而再对相应的操作步骤进行详尽地讲解;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教师方可引导学生开始相应的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相应的原理讲解,加深学生对具体知识点以及化学反应的认识。通过实验操作,在第一手直观的观察中,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和参与程度,同时对于丰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手段,提升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所谓安全意识,即包括实验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保护,也包括对实验器材以及设备的保护。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程在具体课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就课程吸引力的有效提升来说,不仅是实践课程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对现阶段职业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有效改善的必然途径。在这一提升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爱好倾向进行调查和了解,并且将这些关键要素融进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此之外,还应从课程教学具体内容出发,对实验操作进行有效地利用,将基础化学课程知识内容较为直观的一面展示出来,从而丰富基础化学课程的课堂现状,为学生创造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次仁德吉.如何加强我院基础化学课对学生的吸引力[J].科技,2007,(08):30-32.

[2]郑文凤,梁英,毕红梅.高校基础化学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60.

篇8

信息技术的丰富表现力,能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直观形象、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角、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吸引学生进入愉悦的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动机,唤醒求知欲望。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创设适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去开展数学探索活动。

如,教学“认识四边形”这节课时,课前我和同学们一起搜集并制作了大量的校园中形状不同的四边形物体的图片,教学时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对这些情境加以呈现。这样,就将“四边形”这一概念巧妙地融入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观察、寻找各种四边形并进行有效地操作、探究、推理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中洋溢的生活气息,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动态演示过程,促进知识建构

体验式教学强调,要引导学生去亲历数学的探究、发现与形成的过程,自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和尝试,产生对知识的独特领悟,自主建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变化功能,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动态的呈现与展示,不仅使学生真实体验、感受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而且有效地引领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中。深入地建构新知。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例题“28×12”的教学,学生对28×2与28×10的竖式计算方法已经很熟悉,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乘法的顺序及积的对位理解较为困难。这时。就可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将28×10的竖式进行分解,再和28×2的竖式合并,就将两个竖式合并在一起的过程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亲历体验“28×12”计算思维的全过程。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生成性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三、建立学习网站,扩大互动时空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设基于师生交往对话的互动和互惠的开放的学习平台,建立专题学习网站,把课堂交给了网络,把主体让位于学生。不仅有效地整合了学习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和延伸,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知识,而且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与教师、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去,促进课堂教学形成立体化信息交流网络。

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我开辟了“钟表的世界”“钟表研究所”“时间的脚步”“拓展应用”等几个板块,将学生带入专题学习网站,对“时、分、秒”的知识进行生动的再现,使之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生动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地确定学习进程,使学生自主获得更丰富、更清晰的数学知识经验。然后再引导学生进入交流平台,师生、生生互相启发和分享经验。这样,将无限的网络时空引入课堂,不仅巩固和深化了所要学习的知识,而且为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使教师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过程。

四、合理有效练习,提高教学效益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37-0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不断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现代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发挥强大作用,把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变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为新型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对每一位物理教师新的要求。

本人就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方式及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进行阐述,意在抛砖引玉,与广大教育同仁共同探索一条适应当前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途经。

一、信息技术可作为物理实验教学中情景再现的工具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从实验猜想、设计、验证、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各个环节,40分钟显得很仓促。如用传统实验教学,往往会造成浪费时间,很难突出实验的重点。更何况,有些现象稍纵即逝或不太明显,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观察阶段分不清观察重点,或看不清楚,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是导致“做实验”成了“讲实验”的根本原因。而物理探究方法中的“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等效代替法”、“类比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仅仅靠物理实验演示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而恬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音调、响度和音色”等时,很难用实验真正解决问题,而用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源或flas,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完整的、科学的实验情境,这种学习平台的完美创设,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又能使学生对各影响因素与研究量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说,在实验的基础上,恬当的应用多媒体再现实验情境,不但可以使重点情景再现,必要时还可以“放大”、“重复”等,是传统实验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不言自明。

二、信息技术可作为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演示、交流工具

新课程改革将现念下的课堂教学带入到一个完全开放、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这无凝对教师也是一个极大地挑战。如何把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图象、动画、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现得举足轻重。信息技术作为演示、交流的工具,在演示和交流中发挥其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比如,在“测定固体、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从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操作到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很繁杂的实验过程,而在学生探究实验之前,如果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对操作技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对实验步骤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倾向,可减小实验的盲目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实验猜想和设计阶段,根据不同猜想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交流认识和观点,分析猜想的合理性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还可以在实验论证、总结时,设计典型实例开拓学生思维。如:“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在天平右盘中放入物体,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时,物体实际质量是多少?”经过演示和交流,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得到正确答案。这种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误”中求“真”的开放性“实验”的演示和交流,对提高学生在实验结论应用能力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三、信息技术可作为物理实验导入和实验专题复习教学中情境创设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篇10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材料、环境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的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化学发展的深度。实践表明,具有较好物理化学素养的大学毕业生,适应能力较强,“后劲足”[1]。因为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他们容易触类旁通,自学深造,开辟新的研究阵地。检查《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主要依靠考试这个手段,因此考试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有很强的导向作用[2]。但目前传统的考试形式无论在考试内容上和考试采用的方式上,都远未达到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激励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其弊端显而易见。

一、物化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是实现物化教学目的的需要《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需要达到三个目的:(1)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试一般只注重检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等这类偏重于靠记忆的内容,在衡量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对于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衡量则更是极为有限。因此学生为了应付偏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普遍存在作业抄袭、考试突击的现象。而且由于针对记忆性的知识进行突击应试,考后能记住的不多,学生真正能从课程中学习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不仅对于实现第二、第三个教学目的基本毫无助益,对第一个教学目的的实现也帮助有限。因此对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是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的需要。2.是课时紧缩下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在现今高等教育改革提倡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人才的背景下,高校各专业很多课程都面临着教学课时减缩的问题,以我校《物理化学》课程为例,原来化学类专业理论讲授120课时,经过一压再压,已减到80课时。课时的大量压缩对教学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仅靠一味减少课程内容这一方法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违背对学生培养要“厚基础”的目标。对物化这门概念多、公式复杂、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的课程而言,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的难度更大。此外,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物理化学的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内容不断拓展,在原本课时就紧张的条件下,将物化发展的前沿内容大量地引进课堂显然更不实际。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鼓励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如今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材料。但现今的学生面临的诱惑较多,心态比较浮躁,很多时候对学习的惰性较大,在课堂上教师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而在课外,单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进行学习是不现实的。而且传统的考试方式,并不注重考核学生对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的获取,造成学生的关注点只在于课堂上的内容甚至只有教师划定的重点内容,使我们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僵化。因此提供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对监督学生课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非常必要。综合以上两点,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是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构建综合衡量学生素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全面化、全程化、扩大化”的考核体系

1.开、闭卷考试结合实现考核的全面化为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考试应能全面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偏于记忆,因此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能比较理想地衡量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可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开卷的试题可偏重于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让学生利用克拉佩龙方程分析为什么可以采用细铁丝切割冰块?根据溶胶的光学性质分析路灯为什么用黄光,而不用绿光?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在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工地上要防止砂浆结冰,可采取什么措施?等等。这类现实问题可以训练学生采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要求他们通过死记硬背公式和定律的方式通过考试,显然和目前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不符。并且,在学生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所需的具体公式及相关的信息尽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和调研文献来获得,主要是依靠他们专业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来解决问题[3]。因此考试中记忆性知识点比例应适当降低,更偏重于知道该用什么公式、定律解决而不一定需要具体的背下这些公式。2.注重平时考核的全程化我校物化课程的讲授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对于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除了考勤和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外,一个学期的时间长度若只采用期末一考一锤定音的方式确定成绩,无疑会加大学生期末的压力,并且会助长学生考前突击的不良风气。而对于有些院校采用的“多考”的方法,即平时多次小考、期中考加期末考的方法,在我校物化课时被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也并不适用。采用全程化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即从课程开始直至期终考试结束的时间内,从考勤到作业情况、课堂问题的回答、网络平台的教学互动、参加期终考试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纳入考核的范畴,并且适当提高平时教学环节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减小期末考试成绩比例,是在课时紧张条件下促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的有效手段。课堂提问和网络平台的教学互动可帮助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但要得到学生的回应,需要给予一定的激励,我们精选一些题目作为课堂提问和网络互动的问题,并以一定的比例计分统计到课程成绩中,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这一措施使得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学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考试突击复习的现象。采用的计分比例为期末考试60%-80%,考勤10%,作业10%,课堂提问采用抢答方式,网络平台则是每人发消息的方式,分别占10%,每个题目按难易程度计分,这两项每项每个同学最多能计到10分。两部分若是一共能拿到x分,则期末考试的计分比例按80%-x%计算。3.从课堂到课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知识的扩大化为鼓励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对课程相关的课堂计划外的内容的考核可以以网络平台教学互动的方式进行。这一部分可以是与物化有关的前沿知识,比较热的研究课题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这些研究前沿的梗概,详细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出一些问题以掌握学生在这方面的了解程度,按上述比例计分给予鼓励。让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能自主地查找资料了解课程相关的前沿研究,使学习的形式更多样化,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改变僵化的学习模式。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除了不能帮助实现教学目的,全面衡量学生能力之外,对学生自主学习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滋长了学生急功近利、敷衍过关的心态。通过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全面化、全程化、扩大化”地对学生掌握的理论内容,逻辑思维及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等进行全面的衡量,对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在课时减缩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物化教学目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盘良.基础课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5):13-14.

篇11

传统教学方法下,数学解题教学的典型特征是教师讲解数学问题,呈现解题过程,学生进行大量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在结构简单、数学关系直观明了的数学问题下,通过大量地讲解与练习可达到一定的效果,而对于结构复杂、数学关系较抽象的数学问题则只有少数学生才能理解其解题过程和解题原理。能否借助计算机提高问题解题教学的有效性,让更多的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合理地表征数学问题,整体地把握数学问题呢?

1.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心理过程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数学问题解决可概述为在数学概念、命题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进行初始状态表征,提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选择解题策略和方法,进行初始表征状态的修正、模式的匹配等操作后,直至达到问题目标状态的探究活动。所以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从问题初始状态到最后目标状态的过程。纽维尔和西蒙把这些认知状态组合在一起称为“问题空间”,所以问题解决的本质就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

在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首先,解题者要能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初始状态表征,表征方式可以是命题、图像等,表征一般以内在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纸质上乃至计算机上。然后,储存在工作内存的信息开始激活个体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和经验,提取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选择有关的解题策略和方法,进行探究并修正初始状态的表征,选择大脑中已经解决的问题模式与之匹配。最后,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中,受阻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问题的表征、相关知识的激活与提取、解题策略的选择、已有模式的丰富程度与匹配的可能程度。几何画板能帮助学生合理表征问题,有效激活相关知识,让学生采用适当的解题策略进行合理探究,建立完善直观的问题模式,丰富学生问题化归的途径。

2.几何画板的特点

数学最大的特征是对事物在变化中不变性质的研究,而几何画板操作系统的设计正是出于数学的这一特征,所以在几何画板提供的操作环境中能保证数学的这一特点。具体地说,变化中保持数学关系的不变,即:不管图形如何变化,而事先给定的所有数学关系都保持不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变化中不变性的把握,深入数学的精髓,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难点。这使得用几何画板制作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课件能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从根本上揭示数学问题结构的本质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实现了数学思想的动态直观表现,使数学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直观,从微观到宏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转换,便于学生联系地、整体地思考和把握数学问题。

3.几何画板能促进学生进行合理的问题表征

问题表征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一种认知结构,具有多种形式(Chi,& Feltovich & Glsaer,1981),包括对问题的叙述、推理和抽象概括,具体表现为对问题、问题的条件与结论及问题状态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与关系的呈现。问题解决的典型特征是生成合理的问题表征,而合理的问题表征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①表征与问题的真实结构相对应;②表征中的各个问题成分被适当地结合在一起;③表征结合了问题解决者的其他知识。因为几何画板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必须满足问题所应有的数学关系,并且在保持了这些数学关系的同时将问题的各个部分结合在了一起,所以用几何画板可以合理进行问题表征。在几何画板的背景下,学生能动态直观地理解和把握数学问题,所以几何画板能促进学生合理进行问题表征。

4.几何画板能促进学生对解题策略的选择和问题模式的识别

解题策略的选择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解题策略包括一般的思维方式(观察与实验,比较与概括,分析与综合,一般化与具体化等)、探索策略(取特殊情况尝试,分离与组合,动员与组织等)、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转化等)和技巧(换元,分离常数等)。最终把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已经解决的某种问题模式,可以说问题解决的实质是模式识别。所谓模式是指若干元素或成分按照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过程就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所以要成为一位优秀的问题解决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能合理地辨认和使用解题策略,并在长期的问题解决中储存更多的问题模式,能很好地辨认原有模式与眼前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建立良好的匹配关系。

几何画板本身就是一个探究平台,它能在保持数学问题的结构关系下,动态地呈现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在变化中实现观察与实验的探究,促进数形结合的处理,启发分类讨论的解题策略等功能。能从宏观上感触到问题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从一定的高度认识问题空间,也能从微观的角度感受到任意两个空间状态的转化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解题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合理的问题表征,丰富学生的表征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能直观感知问题空间中问题表征状态转化,促进解题策略的选择,丰富便于激活的问题模式。

篇12

在1997年世界管理大会上,与会学者提出了“未来管理变革的十大趋势”,其中第十大趋势就是“没有管理的管理”,认为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即管理理念和组织模式发生变革,由“被组织”向“自组织”迈进。

一、自组织的定义

一些著名的学者对自组织进行了不同的定义。

(1)从随机初始条件中自发形成的具有良好组织的结构、方式和行为。(luis mateus rocha,1998)。(2)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仅依靠系统内部的互相作用来达到,该系统就是自组织。(harken)。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从组织的进化形式可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组织是在外界制度和干预下实现的则叫“他组织”(“被组织”)。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自组织是一种有序结构。(1)系统内部要素协同合作自发产生的。(2)系统所在的外界环境并不规定系统内部要素按何种方式进行组织。(3)系统能自行创生、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自我演化,自发的由无序走向有。(4)对系统外的环境反应迅速,是较智慧性的组织。

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如生命体就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激光的产生也是粒子自组织的结果,学习系统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比如人类社会比动物界自组织能力强,人类社会比动物界的功能就高级多了。

二、关于自组织理论

1.自组织理论的提出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提出:“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意思是说按事物自在的演化之道去管理一切,则“万物将自化”。在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中,蕴含了自组织管理的原理。

自组织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

2.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

自组织理论主要是研究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

自组织包含三类过程:由非组织到组织的过程演化;由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这种演化标志着组织结构与功能在相同组织层次上从简单到复杂的水平增长。

三、自组织理论的主要组成内容

自组织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theory)、协同学(synergertios)、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

1.耗散结构理论(dispative structure theory)

耗散结构是指建立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关系基础上的结构。它是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建立在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耗散结构主要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

出现耗散结构的三个条件:远离平衡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性机制。远离平衡态,指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差距很大。

2.协同学(synergertios)

协同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haken),他将自组织理论研究引入深化。“协同导致有序”是这一理论的高度概括。

协同学主要研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它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产生新结构的直接根源。由于系统要素的独立运动或在局部产生的各种协同运动以及环境因素的随机干扰,系统的实际状态值总会偏离平均值,这种偏离波动大小的幅度就叫涨落。

协同学不仅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而且研究系统从有序到混乱的演化规律。首次真正地把有序与无序统一起来。协同学理论强调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

3.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

突变论则建立在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突变过程是由一种稳定态经过不稳定态向新的稳定态跃迁的过程,表现在数学上是标志着系统状态的各组参数及其函数值变化的过程。突变论认为,即使是同一过程,对应于同一控制因素临界值,突变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可能达到若干不同的新稳态,每个状态都呈现出一定的概率。

四、自组织的特征

(1)开放性。耗散结构论告诉人们,任何系统要求得发展,从无序发展为有序,或从低级的有序发展为更高级的有序,都必须首先使系统开放,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良好的组织系统,必然是个有序的自组织系统,必然要求对环境开放,只有对外界开放,组织系统才能新陈代谢,才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2)非平衡性。系统是非均匀的、远离平衡的系统。一个系统如果处于无差异的平衡状态,就意味着系统内不存在势能差。无势能差的平衡系统服从势能最小原则,因而它必然是一个低功能的系统。所以,系统需要存在涨落,处于非平衡状态。(3)创造性。由于系统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一个过程,在混沌之中,经过系统各个要素的协同,系统会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自我演化、自我创生,所以自组织是具有创造性的。(4)有序性。虽处于混沌中的系统看似无序,事实上各要素是协同的,自组织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自发调节的、有序的过程。(5)协同性。它是实现自组织的前提条件。一个无序、混沌的系统需要系统的各要素协同合作,才能实现自发的走向有序。(6)自主性。自组织是不受外界的限制和干预的,仅依靠系统内部的互相作用来达到,系统在不断的自反馈中自主调整发展。

五、自组织的控制观

在自组织中,并不是不要控制,但这种控制与被组织中的控制截然不同:(1)不是不要控制,而是通过系统进行控制。系统永远是最重要的。(2)非集中的决策控制,而分散流程控制。在每个控制点上,人人都是领导。(3)不是通过权力控制,而是通过观念控制。

六、自组织理论对学习的指导意义

与自组织高度相关的词语如秩序、和谐、简单、高效等。自组织能够实现系统内部要素高效益的协同合作,使系统各类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所以,在数字化时代,自组织理论对于进行信息化教学和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自组织理论强调自发性、自主性,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内部动机,实现有意义的学习。(2)有利于学生进行互联、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组织成员之间开展学习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协作学习,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同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3)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环境条件,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活动的顺序和时间步骤,以求得过程与环境(包括时间可能)相统一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依据自我评价和社会规范克制自身的欲念和行为,排除内外干扰,保持与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自制自约束行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4)有利于师生角色的自动形成和灵活转换。自组织系统是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所以在教学系统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通过与其它学习成员的共同努力,进行协作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师生角色的转变和自动形成,有利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5)促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学习者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是学习者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所以,学习者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尝试、协作,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培养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6)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引用自组织理论,对于教师从事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宏观调控是有挑战的,教师需要克服传统教学理念,利用当前已有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系统的开放,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并使教学具有创造性,最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的发展和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wiley,.david a.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online self-organizingsocial systems:the decentralized future of online learning,2002.3(1):33-46.

[2]george siemens.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2004(12).

[3]张利桃.网络环境下学生自组织能力的表现与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3(2):41-47.

[4]孙旭,程学竹.网络学习社区的自组织形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44-47.

[5]于海波,孟凡丽.论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机制[j].教育科学,2002(5):39-42.

[6]李自强.中国电化教育[j].论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自组织,2002(1):59-62.

友情链接